手机阅读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25 13:01:05 页码:13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大全(15篇)
2024-02-25 13:01:05    小编:LZ文人

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式,它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总结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精彩纷呈的总结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高中美术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体系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主科,难以引起学校教师的重视,甚至予以忽略。因此,强化高中美术教学迫在眉睫。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自从我国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学科的均衡性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高中美术是高中阶段的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走出应试教育教学的思想误区,按照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美术专业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受教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力求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中美术的教学价值。

(一)对高中美术教学缺乏重视。

在高中阶段,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高考科目,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全部花在重点学科的教学上,而对于美术这种辅助性学科,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美术学科价值不大,并不能直接带来教学成果,甚至不断挤压和占用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和资源,导致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

(二)学生对高中美术缺乏学习兴趣。

尽管高中开设美术课程,但很多学生却难以提起兴趣,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初中美术课程紧张,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美术技能,难以衔接上高中美术鉴赏知识,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其次,很多学生缺乏丰富的美术鉴赏知识和经验,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难以形成互动局面。另外,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使学生往往无暇顾及美术知识的学习,甚至懈怠敷衍美术课,导致高中美术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予以支撑,但是由于升学率和教学水平是评价学校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所以很多高中学校都将教学重心放在了高考科目教学方面,对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只能简单地进行理论讲解和说明,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美术的美好,鉴赏和分析能力也很难提升,使学生逐渐对美术课失去信心。长此以往,导致很多美术课不能顺利开展和持续。

(四)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和落后,过度加大对美术技法的授课比重,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同时,由于高中美术学科不受重视,美术教师地位较低,参加深造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教学研讨的次数也较少,导致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综合教学水平低下。另外,美术鉴赏涉及的知识较多,涵盖面很广,而很多美术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体系,见识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全面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渗入和推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新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和研究学习模式所取代。美术课程的开展,不仅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还更加强调多门学科的吸收和融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顺应教学发展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时学习最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美术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化设备。

尽管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均配备了多媒体等设备以便辅助教学的顺利实施,但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多媒体设备在美术教学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教学设备相比,多媒体设备能够提供极大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动态展示更为形象生动,能够直接触动学生的感知技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以适应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模式的普及和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高中美术教学评价机制。

高中美术教学评价机制是否完善是衡量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完善的评价机制除了评价教师教学水平之外,还应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和水平。在对高中美术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便提高教师的工作热忱,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可以对学期开始、期中以及期末三个阶段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心态,以便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取得较大进步。

(四)构建科学的美术知识结构体系。

高中是学生整个生涯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在高中阶段,学生所需学习的高考科目也较多,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很大,再加上很多高考科目也随着年级升高难度逐渐加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和情绪,学习兴趣大大降低。高中美术课程时间短,内容多,而且相对较为枯燥,为了进一步改善和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节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师必须强化对美术知识结构的整合,构建健全条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确保其实现科学性、层次性和规范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对比,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优点,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二

摘要:为了响应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各个高校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开展美术欣赏的课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就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目前出现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探讨。

关键词:美术欣赏;高校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的人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1。

1.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在美术的教学中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不但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由于不同的美术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不同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不同的作品中感受不同的创作,从而影响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进行《呐喊》的美术作品的教学中,通过作品的丰富的色彩将学生带入进作品的意境中,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从而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对它的体会2。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教师利用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对作品的进行直观的赏析,再加上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都使得高校美术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能偶为学生展现多种多样的作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含义,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和美术的创作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已经对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候,再通过教学的积极引导,就能够激发学生杜宇美术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状态,对美术进行有效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将学生的情感都融入进作品中。学生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对于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美术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为了适应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开展的。而美术欣赏作为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美术学习上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然而目前我国的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的高校认为美术教学只是一个进行考核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注重美术成绩,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初衷;第二,在高校中,部分的教师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需改善的情况,他们对美术欣赏也不重视,从而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不能有效的指引,达不到美术欣赏的教学效果;第三,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不科学,都使得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对美术教学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高校的美术欣赏课程具有它自身的特色和课程的特点,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从而实现对于艺术的解读和体会,逐步培养其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将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由表及里的增加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美术欣赏课程与美术专业教学不同,它对于教师的美术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色彩的分析、美术技法的知识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高校美术欣赏的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工艺作品、雕塑和建筑以及绘画。由于对象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不会对此太过在以,也不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修改。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高校需要在对课程设计这一方面提高重视度,从而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把握好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向,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在对高校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美术欣赏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着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术欣赏的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在对美术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选择符合课堂教学和学生水平的美术作品,同时需要选择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作品,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比如,当教师想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作品,像《蒙娜丽莎》《向日葵》《大卫》等,然后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4。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的时候,不应该制定的太高,在进行美术欣赏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注意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使用一些学生能够听懂的话进行讲解,对于一些专业性的词语不宜过多,避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该让学生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色彩、构图等几个方面进行,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除此之外,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之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加深,同时教师要做好美术欣赏课堂的总结工作。

美术鉴赏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大它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发挥它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三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为独生子女且没有务农经历,不愿干脏活、累活和收入低的活。打工不再只是为赚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而是带有“闯天下、寻发展”的目的。可是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教育的农民工,又将如何融入到这个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生活呢!

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到底愿不愿意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总结探讨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具体有:

1、政府宣传不够、缺乏政策引导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调研了解,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接收到职业教育的相关信息,参加的职业教育培训也比较少,也不了解什么是职业教育。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宣传不够。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在外打工,经济基础较差,很少考虑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职业教育,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宣传的也不到位,政策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农民工。一些好的政策是需要政府引导和落实的,作为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必须用好的政策去吸引他们,让他们看到职业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收入影响,只有这样在政府的宣传下,在政策的激励下,才能够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走进职业教育,才能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到城市。

2、职业教育不接地气,看不到收益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考虑最多的问题,不是学什么?不是干什么?而是会获得多少收益,作为职业教育,让他们体会到了吗?让他们感受到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呢!职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让他们学会挣钱的本领,而进行职业教育,就应该农民工们看到让门想要的技术,让他们看到通过职业教育以后的收益有多大,通过这种直观的说法,只希望让大家明白,新生代农民工的期待是什么?通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很多职业教育不接地气,既然要服务新生代农民工,那么专业设置就应该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开设航空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轮船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空乘专业等,可是多少农民工能用得上。农民工需要的很多职业教育给不了,那么又怎样让他们愿意参与职业教育呢!

3、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企业经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现场工作经验,所以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有限,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没有吸引性。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到具体的应用技能,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而目前这些华而不实的教育,无法实现新生带农民工的预期目标,当然也就影响了新生带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二、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进程,如何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团队调研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政府补偿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远离家乡,为了赚钱而四处奔波,没有经历和资本参与职业教育,这将极大的影响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那么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流入本市农民工职业教育补偿政策,通过政策补偿,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各种福利,让他们看到融入城镇的希望。通过这种职业教育补偿政策,让这部分流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热情的参与职业教育,提升这部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落户城市,肩负起城市建设的任务。

2、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职业认证的方式,把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化建设的技术工人阶层。职业资格的认证,让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自身的社会地位通过职业教育,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通过提升职业资格的技术含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水平。

3、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新生代农民工是一只涌入城市的强大队伍,必须要将尽快的将他们进行转化,转化成城市的建设者。必须要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他们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就开设哪方面的课程,确保他们快速提升自我。与此同时,要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要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师资队伍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谁开发的课程受欢迎就采纳谁的课程,哪位教师受到的评价高,就让谁参与。政府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严格考核,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质量。

4、建立企业宣传与教育责任制度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只要存在新生代农名工,就要进行职业教育宣传,引导参与职业教育。监管部门要定期了解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情况,企业要承担起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责任,对没有承担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宣传的企业,要进行追责。通过这种制度的建立,确保每一个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身边实时都有职业教育,时时都能够参与职业教育。综上所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我们要动用一切力量,让他们转变观念,我们要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让他们快速提升生活品质,快速融入城市生活。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四

摘要:正确的呼吸是声乐艺术表演的一个重要因素,声音的准确、表现力的运用都取决于演唱的呼吸。

本文浅析如何了解呼吸,演唱中的呼吸与自然呼吸的比较,声乐演唱呼吸的方法,呼吸训练的实践及合理运用呼吸才能达到声音的优美。

关键词:歌唱呼吸;艺术表演;运用。

一、声乐艺术表演中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气息地冲击,声带就不会自动发声。

当代歌王帕瓦罗蒂在谈歌唱感觉时说:“掌握不好呼吸,就没法唱出好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

”可见正确的呼吸在声乐艺术表演中何等重要。

当我们在声乐演唱中要发出优美的声音,唱好每一段歌曲时,在强度、速度及音质上达到完美的要求时,必定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方法。

二、声乐艺术表演中的呼吸与自然呼吸的比较。

声乐演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别。

总体而论:呼吸过程均包含吸入与呼出两个方面。

在日常讲话时,这种呼吸是自然的呼吸运动。

而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是一种有意识、有训练的、强化的呼吸运动。

吸气的动作快,吸得深而多;呼出的动作慢,且呼得有控制,有弹性,是一种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呼吸运动。

在艺术表演中的呼吸,要保持吸气时的感觉和状态,以继续加强吸气肌肉群的力量,对呼气肌肉群产生均衡地对抗,将呼出的动作放慢和延长,并在这种对抗的阻力中使呼气平稳而有力,成为声乐演唱发声极有控制的动力。

即声乐演唱时呼出的气息无论在压力、排气量、均匀度上都应比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气深刻得多,优化得多。

三、声乐演唱呼吸的作用和方法。

声乐演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之源。

凡学习歌唱均把呼吸方法视为首要的技巧。

意大利歌唱家卡鲁索曾说:“可以把横膈膜的功能比作风箱,它执行着风箱的任务。

声乐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吸足气和善于正确而节省地使用这些气。

歌唱者无论有多么好的听觉和愿望,如果他不会控制气息,那他就唱不准音或是发出毫无生气的、可怜的声音。

”这充分说明正确的呼吸对于每一位演唱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外歌唱家们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歌唱呼吸的方法,归纳一下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1.胸式呼吸法。

这是一种十五、十六世纪西欧教堂中普遍采用的演唱“圣咏曲”的浅式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法。

这是一种单纯依赖横膈膜,使腹腔扩大的深呼吸法,即气沉丹田。

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这是一种由胸腔下部肋肌、膈肌、腹肌共同控制呼吸的方法,是最科学、最理想的歌唱呼吸的方法。

在声乐艺术演唱中,良好的状态、发声、共鸣都要靠正确的方法来完成。

演唱要精准尽情地表现声乐作品中的各种声乐技巧和感情风格,就必须注重呼吸的训练。

例如,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练习方法:(1)吸气。

气息吸得不可过浅、也不可过深;吸气要柔和、平稳;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气比较好;吸气要适度,具体吸入气息的多少,应根据所唱乐句的长短、力度的大小、音的高低和艺术表现的要求来决定;要学会无声的吸气,吸气是歌唱的准备,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吸气,而不是盲目的吸气。

(2)呼气。

呼气时应该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气息的力量要适度;不可以用单一的方法,应该根据音乐的高、低、强、弱,灵活的变化和控制。

四、声乐艺术表演的呼吸训练实践方式。

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

”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

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的声音质量。

当然,作为演唱者应该做到下面的方法。

1.吸气练习。

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深吸气,闻花时要轻松自然,不用猛吸。

2.控制练习。

打哈欠练习,使歌者体会“气息回流”,“气息倒罐”的感觉。

练习“惊呆”的感觉:不吸也不呼,不进也不出,气息呈静止状态。

3.流动练习。

叹气练习,哈欠练习,这种练习使声音变得畅通而且富有流动感。

4.换气练习。

练习数数,学“知了”的鸣叫声,在发声位置上练习“狗喘气”,此时胸口感觉是张开的。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歌者在演唱作品时,学会正确的吸气、呼气是非常重要的。

气息如果吸得不正确,会导致整个作品演唱的失败。

气息如果吸得太浅,演唱时乐句的气息就不够用,这时就会出现乱换气,甚至会出现倒吸气,这就打破了音乐乐句的完整性,每个乐句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清楚,甚至会出现跑调走音现象,尤其是到了高声区,声音更是需要用很好的气息去把握和控制。

气息犹如一根风筝线,风筝飞得越高,风筝线抓得越紧,声音控制得越自如。

诚然,一首好的作品演唱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歌唱者是否有很好的气息把握,若做到了就能完整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综上所述,演唱者应充分理解呼吸在表演中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每天坚持训练、应积极参加实践、多在舞台上锻炼、踊跃参加不同级别、不同场合的声乐比赛,多听声乐专家讲座,只有这样,声乐艺术演唱的质量才能会更高、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五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身心特点出发,运用听、奏、唱、律动、表演、创编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有效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在音乐课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愉快的教学氛围,通过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由活动来开启学生的素能培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课程理念。

音乐活动的设计必须以音乐课程内容标准为核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将音乐课程内容的目标与意图通过精心的设计融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以培养审美素养为目的。要设计以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针对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特点,创设与音乐内容相关的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大胆地表现。只有当孩子的心灵随着音乐节奏一起跳动时,他才能真正地体验到音乐里所包含的情感语言,才能进一步诠释艺术的美。如在欣赏教学《荫中鸟》这一课中,我分别设计了三种活动,让孩子的感官与情绪随着活动的进程逐步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活动一:模仿或猜一猜(不同的鸟的叫声,不用标准答案约束孩子,甚至可以表现吵架的鸟、受伤的鸟、鸟爸爸、鸟妈妈、鸟孩子等的叫声)。活动二:听赏与表演(随着乐曲的播放,把音乐中的鸟表演出来,学生可独立自由地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表现音乐形象,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投入程度)。活动三:听音乐绘画(让学生在乐曲的伴奏声中为鸟儿们设计一个美丽可爱的家园,教师注意学生对“家园”内容的表达以及色彩的应用)。整个一节课的教学通过三个活动有机连接,以及师生在活动中语言与情感的交流,无需教师冗长的说理与刻板的演示,孩子们在活动中便完成了审美的全过程。

二、发声练习形式要简单、多变。

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发声器官尚未经过训练,因此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思想单纯,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发声练习曲:

学习前,我用投影出示小鸽子的图片,引起了学生对小鸽子的兴趣,再问学生:鸽子是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咕咕咕。”“那我们就一起学学小鸽子叫吧。”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了。

三、音乐活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音乐形式,情感交流。再丰富的音乐活动也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如果缺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便是一种呆板乏味的教学步骤罢了。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体态语都是课堂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创设情境的催化剂,它能使抽象的音乐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孩子们会在你情感的牵引下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2.给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心理舞台。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不论是以个人或小组(自由组合或指定组合)的方式进行活动,都必须面对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而每个孩子会因自身的性格或气质上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或张扬,或怯弱。这时,作为老师首先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以“情感”为纽带,以“激励”为手段,因为孩子们是最会看老师的脸色行事的。这样才有利于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孩子们的心理具有安全感;他们才会把音乐活动当成是自由创造的天地,进行大胆的艺术尝试,才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四、唱歌教学愉快、自由。

在音乐课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通过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民主评价,使他们获得素质的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唱歌的兴趣。如在演唱歌曲《迎红军》的过程中,教师先提问:“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个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歌,另一半学生带韵律地喊“欢迎、欢迎”。学生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我顺势将学生分成两组,一起来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接着又鼓励学生畅想:“迎红军的场面可热闹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这家杀猪、宰羊,一会儿那家端来白米饭,怎样来表现这种热闹的场面呢?”学生有的说边唱边表演,有的说用轮唱。让全体学生分别尝试这两种方法,果然场面更加热闹。这时,我又提议:“中国民间习俗常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表现喜庆热烈的场面,这首歌可以加以怎样的锣鼓节奏型来演奏呢?”学生们编出了许多节奏。

总之,简单、多变的愉快音乐教学,从多角度挖掘孩子们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轻松、愉快地达到练声的目的。在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灵感激发,让学生在游戏般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欢快,也在愉快自由的集体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培养多才多艺的新育苗工程增光添彩。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六

浅论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

·论阳都少年生活对诸葛亮成长的影响。

·论黄宗羲教育改革思想的风采。

·论孔子的成功之道浅析。

·曹雪芹死因浅探。

·论文人与文学家又有的区别。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人物赏析。

·

毕业论文。

—《窦娥冤》中的人物性格及艺术形象。

·李鸿章晚年之心境浅探。

·《白鹿原》中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七

摘要: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引起听众的情感共t鸣。这种良好的演唱效果是经过老师的正确指导,通过演唱者刻苦练习与钻研而获得的。许多职业类学校都设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门类比较多,而声乐课正是其中-fj主要的专业课。但由于学校安排的声乐·课课时少,而学生又比较多,因此,声乐课的教学方式大多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事实上,这样的授课方式极不利于教师针对学生自身的素质条件、学习能力、基础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致使学生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好时间来学习相关的知识,而教师也不能按照预定的教学进度完成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声乐课教学效果,完成基本的教学进度呢?下面谈一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

一、选曲要合理。难度要恰当:中职学校三年制的学生,其在校学习的时间仅两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是参与到幼教工作中。而事实上,学:生很少会在幼教工作中教授其在中职学校中所学的美声歌曲、民·族歌曲和一些通俗歌曲等,大部分所教授的只是一些节奏简单、旋律鲜明、朗朗上口的幼儿歌曲或儿童歌曲。因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该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音乐作品。例如:在中职第一:年的声乐课中,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幼儿歌曲上,同时,适时穿插·一18一一些篇幅简短、节奏性强、难度较小的艺术歌曲。

二、概念要正确。声音要清晰。

譬如:很多时候,在发声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注意歌唱的呼吸,学生便对发声的位置模糊;在歌曲演唱中,老师要求学生注意情感处理,学生对声音的共鸣又变得模糊了。这是因为学生的概念不清晰。

教师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声音概念,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正确的声音,只有靠自身主动地去聆听、去领悟,才能对正确的声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范唱。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距离是最近的,老师应该及时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声音作为参照。当学生听到正确的声音时,首先会进行模仿,然后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到方向,从而慢慢向规范靠拢。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正确声音。声音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老师应该清楚地告诉学生不应该一味地模仿任何一位歌唱者的声音。而是应该多思考、多练习,在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上,展现出自己的音色。再次,由于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相对比于高中阶段的特长生差些,所以,老师要对学生多加以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学生的正确声音才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三、兴趣要盎然,热情要高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结构比较单一,时间长了,学生容易产生厌恶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耐心地对待学生,做到循循善诱。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声乐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开设声乐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其性质的特殊性。同时更要明白学习是枯燥、艰苦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在课堂要重视言教身教的作用,老师的亲切和对学生的信任,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声音的闪光之处,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进一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教学方法形象化、多样化,教学结构合理化,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选择教材方面,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选择,由易进难,做到循序渐进,灵活对待。在选择歌曲时,尽量挑选些旋律优美、容易上口且风格多样、体裁各异的歌曲,使学生在歌唱的同时也了解到不同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体现的风土人情,让他们觉得内容新鲜有趣,对歌曲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歌唱的欲望。总之,要根据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四、信息要反馈,评价要及时。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留心学生上课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如多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或情绪的变化,多注意学生的声音体现,从而了解自己讲解的知识点能否被学生接受、理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地对每个教学内容和环节作出评价,例如:学生在歌曲演唱时,出现咬字不准确,老师应及时地指出并纠正。同时要求学生多练习说好普通话,尽量做到歌唱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进而达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程度。

在一个集体中学习,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手段,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学习,就会更有信心与勇气面对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八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很难理解,其原理非常抽象,专业术语、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困难,对本门课程不兴趣,更谈不上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社会,企业的要求。故数字电子技术课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电子专业教师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才能更好地组织电子专业课的教学,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教得顺手。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因此要废除旧的教学方法,数字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全方位考虑的问题,必须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特点出发,不断进行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1.传统教材不适应高职教育特点。

教材方面,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但事实上,很多都只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压缩而已,并没有能真正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比如传统数字电路的教材按照课程的学科体系,详细介绍目前已普遍使用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其对象仅限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本身,对如何应用各种数字集成电路构建数字系统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学生无法对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形成整体认识。这样的教材在技术上反映的是20年前数字电路的水平,在内容上没有也不可能体现高职教育重应、重实践的教学特点。

2.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验证性。老师指导学生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某一个定理或结论,其优点是针对性较强,指导方便,学生实验成功率较高,但是这种实验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依赖性,学生不太愿意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这种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具有简单性,它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阻碍着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机关报人才的培养。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特点。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信息类等专业学生进入本专业时首先开始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与后续开设的“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eda技术”等诸多专业课程密切相关,是学生专业素质形成的关键性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丰厚、扎实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已发展到甚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课程内容日趋分化,分析方法更加多样,授课内容愈加复杂,目前课程教学正处在优化、调整、整合的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关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文章。

三、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重构数字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电子电路的构成方式从早期的以逻辑门、触发器为基础,发展到现在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其常用分析和设计手段从早期的逻辑表达式、卡诺图等,发展到现在以eda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流,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体系也日益庞大。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同时让学生知道,电路的具体形式是变化无穷的。

2.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点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在绪论课上,通过对学科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把教材上的各个章节所讲的内容和作用简略说明一下,使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点之前,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知识构成体系和各种有趣有价值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对于电类和近电类专科专业学生,许多高校的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这种情况主要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的。实际上“,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若能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则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进而通过理论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环节中,验证理论,又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论。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系统都应以“学习者的有效学习”作为基本的评价目标。教学改革目的也应在于此,它涉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体系及方法的更新等等,这一切都需反复探讨、实践和改进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作者:刘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九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成为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合作者、指导者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思考问题的机会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启发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塑造学生的特性和形成健全的心智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启发式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新课改下,实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改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进一步拓宽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如在学习三位数乘法计算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一位数乘法计算、两位数乘法计算,总结出乘法计算的通用法则,进而掌握三位数乘法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计算练习,如4×6,14×6,42×6,14×26,然后再增加难度,让学生计算114×126,这样,学生既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了一位数乘法计算和两位数乘法计算的方法,又深入理解和掌握了三位数乘法的计算要领。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解三位数乘法计算法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学习,在思考中去探究,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大大加深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创设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注重对学生的点拨。

小学生的年龄虽然比较小,但好奇心却比较强、思维非常活跃,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这些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开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乐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动力,这样才能推动启发式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由于小学数学知识连贯性较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设系统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连贯,方便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还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建立并完善知识体系。另外,启发式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能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正确的指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拨,开阔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头绪,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写出几个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和几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让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对比,看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关键是在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将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会怎样?这样的点拨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困境、打开思路,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启发,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育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十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很重要,在此阶段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些兴趣和能力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数学的学习中更加容易,才有可能在新的学习中取得新的突破。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也不断创新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改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

时代在发展在进步,课程也在不断改革,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现代的教学,很多新的高效的学习方法等待着被发掘,被创造。而随着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提出了新的教学观点和方法,经过教师平时教学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些教学方法已经为小学课堂带来了高效率,也对教师的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帮助。

1新课改小学教学新方法之情景设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动力。而创设教学情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数学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并提升自己的逻辑与思考能力。设计情景时,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尽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情景中思考,并有所收获。而且,教师可以创造的情景有多种,可以是问题情境,在新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将学生带入情景,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问题的矛盾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在兴趣的激励下积极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置情景,学生便会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可以创设现实中的分桃子情景,教师可以带来9个桃子,并让学生思考,假设每个盘子里分得的桃子一样多,那么有几种分法,分别是哪几种。这样学生便会思考,每个盘子分9个,便需要9÷9=1个盘子,如果每个盘子分3个,便需要9÷3=3个盘子,这样一计算,学生便在情境中联系了简单的除法知识。再例如,当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情景,3只猴子分8桃子,最后结果却是3只猴子打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只猴子分3只桃子,不够分,每只猴子分2只桃子,分不完,所以猴子会打起来。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入被3整除的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有多少只桃子猴子才不会打起来,学生思考过后会回答:9只,12只……这也就是能被3整除的数了。

2新课改小学教学新方法之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采取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新课改发布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那么如何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所以,“互动教学”成了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也是从教师自己行动到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小学数学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师生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进行交流,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知识讲解过程,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拿出提前准备的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拼接,看一看每个小组能拼成几种长方形,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又是多少,并对最后结果进行记录,之后小组内进行讨论。肢体语言的互动讨论:毋庸置疑,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直接受到它的影响。例如,一个满脸严肃面目“狰狞”的教师带给学生的是畏惧,毫无亲切感可言,如此一来,学生哪里还敢发言,积极性又何在呢?相反,老师的一个微笑,一次轻拍肩膀,都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而后便是积极有趣的课堂。在讨论中内,每个学生的想法得到展现,得到肯定的过程无疑为他们树立了自信。例如,“6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如果初中生用手指数的话,肯定不够用,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合作,通过共同的配合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为主,并很好地教授给学生新的知识。

3新课改小学教学新方法之联系实际。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现实中,对现实中的一切再熟悉不过。所以,如果我们能现实中的素材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起来,学生肯定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应该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并从生活中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元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案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即课堂教师的教学效率。此外,老师在讲解一些例题时,也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去联想,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通过新学的知识去理解、去解释的。我相信,既然现实留住了我们所有人,它就有能力带给小学学生一些学习上的惊喜和意外收获。例如老师在讲授“丰富的图形世界”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建筑或是其他事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去分辨每幅图是什么形状或立体,是圆柱?是正方体?或是球?或者教师可以直接带领学生们外出,让学生在玩耍中找出不同立体形状的事物,并对找出数量最多,形状最像,答案最准确的学生进行奖励,那么学生就更有寻找的激情了。这种方式既可以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又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中丰富多彩的图形,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能力。再例如,学习简单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的家中有多少人,自己家人数比同学家人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人,假如自己家有4个人,同学家有7个人,那么自己家便比同学家少3人。在不断地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不断提升,这也证明了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新知识。教育在一步一步改革,经过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法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高效率,所以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多采取新方法,并在其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有热情。但是每个学校的情况毕竟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来对新的教学策略进行修改,与学校的现实结合,才能产生期待中的理想的效果。

作者:胡正权单位: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秋乡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十一

教育管理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应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成效。小学阶段是我国教育的根基。在新课程改革的观念下,要改变小学教育观念,就要创新管理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管理的途径,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指导下,我国的小学教育和教学管理现状基本乐观。由于种种因素,小学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1.1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一直呼吁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仍然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1.2教育管理团队建设不完善。

教育管理需要一个核心团队,需要全员参与,做好全员的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工作。但是在现任教师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一部分,整体素质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观念要更新,业务质量需要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丰富。

2.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可以塑造人,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弟子规》走进小学校园。在小学校园推行弟子规,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学生每天朗读《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虽然小学生不能完全明白《弟子规》里的每一句话,但只要学生坚持每天朗诵,让这些文字慢慢影响他们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就会拿《弟子规》中的事项约束自己言行。

2.2提高教师管理意识。

从现代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师不仅是传授者,也是管理者,一方面是教师负责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设备等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另一方面,每位老师在讲课中,检查学生的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也真正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传授者,而且也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管理者,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绩效考核比例,在教学质量上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这是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2.3教学方法与实践相结合。

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和老师一起讨论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更为新型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同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学习其他学校的在教学中的成功体验,才能打造一支创新型,实用型的教师队伍,以满足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小学教师在新教学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潜在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教育管理的持续发展。

2.4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

办学的宗旨主要是教育,而前提就是转变教育思想。因此,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教育管理途径就是创新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儿童为本”的健康成长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应体现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发展学生首先促进其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成为一个富有人文关怀的德仁行美的人,然后让学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传承者。

2.5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要想留住人才,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就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人为本,寻求发展之路。需要改变传统的结论性评论方式,而应采取更有利于发展的评价方式,从多方位、多视角去评价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以百倍的信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教学和改革从更长远的视点去实施,改变了过去应试教育的思想,真正实施对学生们的成长和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的有效评价,让小学管理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小学生的行为上,而且还体现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方面。要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就要不断提高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创新管理理念,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我相信,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在众多老师和学生的努力探索中将会变得尽善尽美。

[1]刘建。素质教育呼唤班级管理科学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72—74。

[2]徐进。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章,2009。

[3]刘宏。《小作家选刊》-2015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讨。

[4]贺利英。《软件:电子版》-2014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的探讨。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十二

自考是提升自己学历的一种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自考教育学论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何写自考毕业论文。

对自考生来说,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如同“三级跳远”中的最后一跳。成功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自考生涯的最后一搏,是考生一再苦苦追寻的答案。作为多年指导自考生写论文的大学教师,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自考论文写作的关键。

一、拟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或研究重点的高度概括。确定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从规范性来看,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不能出现“浅析”“试论”之类不确定的字眼,而要用“分析”“研究”等比较学术化的字眼。同时,论文题目不能太长,正文中的小标题最好不超过26个字。根据写作方法,可分为定性论文和定量论文。

从选题范围来看,尽量体现自己所学专业。毕业论文考察考生用专业理论知识解释或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生写论文时,选题要尽量以开放经济为研究对象,如汇率波动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论文答辩时,其中一个评价指标为论文选题是否符合专业方向。虽然自考有很多交叉学科,但作为本科层次,考生大多不具备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所以还是以本专业或本学科的研究为宜。

二、确定研究方法。

本科论文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

定性研究法是比较传统的论文写作方法,通常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来研究事物。它主要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严谨的逻辑演绎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定性研究,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

定量研究法是当代论文写作中较通用的方法。它主要依据调查或收集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这类论文的题目形式一般是“xx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xx方法的实证分析”等。

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进行定量研究前,通常借助定性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现象的性质;定量研究过程中,又常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三、收集论文素材。

论文的素材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收集:购买专业著作(不包括教材);进入专业的论文数据库,如同方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以及国家图书馆等网站。收集论文素材时,考生要浏览专业论文,而不是新闻或类似于晚报性质的小文章。

四、明晰论文结构。

论文结构至少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三段式结构。以一篇严格的定性研究论文来说,其结构一般是“一、前言”“二、xx问题现状分析”“三、xx原因分析”“四、xx研究结构与建议”。定量研究论文的结构一般是“一、前言”“二、xx问题现状分析”“三、xx实证检验”“四、检验结论分析”“五、研究结论”。

最后,毕业论文要语言顺畅,以学术语言而不是新闻语言为主。考生要严格遵循学术诚实原则,引用他人观点时以脚注的方式标明详细出处。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十三

1.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一直未能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缺少高技能的技能工人,而造成技能工人短缺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总理在考察时曾提起“教育公平”的话题。3月“两会”期间,总理更是做了关于“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的报告。由于中国社会人口基数大、农村贫困子女上学难、就业压力大等各种教育体制不健全的原因,造成当今中国教育领域出现辍学率高、高等教育普及难度大等问题。大量知识水平较低的青年学生过早地进入社会就业,但是他们并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才的需要,造成了大量的青年人从事社会底层工作,不能担负起家庭支出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中国社会教育的极度不公平的现象由此产生。[1]为了促使更多的青年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促进教育公平,各大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高职院校近年来的成人教育招生十分火热。通过参加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课程,广大基层工作者可以提高自身工作技能,由简单的低技能工种转型成为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加强成人教育管理,才可能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受教育机会,才可能为我国打造制造业强国提供更多有用人才,因此,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职院校加强成人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对社会对人才发展需要的要求,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自1986年以来,在30年的发展路途中,成人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撑起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截至20,我国已经拥有将近300所成人高等学校,这些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社会主义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其中成人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伴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逐年递增,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制造业和农业等行业,都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仅仅依靠高校培养远远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更应当加强对社会成员全体的能力提升教育,即面向全社会劳动者提供知识、技能的再提升教育。[2]因此,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重要阶段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发展都不可懈怠,相对应的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的管理队伍建设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尽管我国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管理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国家实施扩招政策和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致使国内不少高职院校急于求成,在成人教育管理队伍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1.管理模式陈旧僵化。

高职院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成人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内各大院校对学生的考核都实施学分制度,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一学期内有一定数量的课时要求和考试通过率要求,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管理队伍也不例外。在这种硬性管理模式的要求下,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也十分陈旧落后。成人教育自身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业余性的特点,管理人员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组织考试、组织阅卷、统计结果等程序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能适应当代信息时代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因此,只有采取个别辅导、网上授课等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2.管理人员资源短缺。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不受社会重视。[3]由于招生和生源质量的影响,导致成人教育在我国处于极为尴尬的社会地位,尽管近年来国家政策进行鼓励和重视,但是其科研力度、教学设施、社会认可度都不高。这就造成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愿意到高职院校就职,也不愿意进入成人教育管理队伍中,导致管理人员的资源十分短缺。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使得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规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校规模的扩大造成了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加大,同时,普通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数量的扩充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数量,使得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资源短缺。

3.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疏于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导致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不少国内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大都来源于普通高校管理岗位的退休教师,这些管理人员整体上年龄偏大、高职称和高学历较少、不是全职管理人员,仅仅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缺乏专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不能在管理队伍建设上有所创新,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4]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教师素养。由于学历低、年龄偏大的原因,一些管理人员并没有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知识,更不具备这些教师最基本的素养,致使管理队伍对成人教育的规律不易把握,在科研成果的探究上更是少之又少,对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十分不利。

4.管理队伍教育理念落后。

随着国家高校扩大招生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也逐步趋向普遍化和大众化,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规模也得到了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和不重视,致使高职院校不能满足成人教育的发展,造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层次整体不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有所欠缺,导致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对当前社会形势的认识不够全面,观念较为落后。另外,由于对管理前沿知识的缺失,对现代管理学知识缺乏系统化的认识,在实际的管理实施中不能对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应用自如,最终导致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对成人教育未来的发展和常新问题认识研究不够深入。

教育部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深入调研后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在成人教育方面要求各高校要正确处理成人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我国在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初期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成人教育不能像普通高校的发展那样一帆风顺。因此新形势下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学历、专业能力强、适应现代化时代发展要求的年轻管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1.解放思想,更新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从体力劳动转移到操作技能和脑力劳动上来,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要求也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队伍需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成人教育管理队伍要解放思想,转变管理理念,从以往的能力教育理念逐渐转变为开放教育理念,积极配合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从生源管理到课程设置等各个教育管理环节都积极更新管理思想,树立终身教育的管理观念,把新理念贯穿于教育管理过程的始终。其次,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要敢于和勇于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管理中,如通过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优势,以及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管理等。[5]在管理思想上有所突破,借鉴美、德等国的终身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摒弃成人教育的片面看法,重视成人教育对于社会成员素质提升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管理队伍建设与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的密切关系,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引进人才,完善管理队伍。

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对成人教育质量的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成人教育队伍中人才素质的新的要求。首先,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来引进各类管理人才,扩大和完善教学和管理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其次,要通过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来完善管理队伍。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担负起高难度的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不仅应具有专业的管理学的知识、各种管理技能和计算机网络培训能力,还应具有组织科研探究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并懂得管理学社会前沿的知识。

3.严格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队伍,成人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成人教育群体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制度建设的严格性,严格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队伍建设的关键途径。应严格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考核,以文件规定的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具体化的管理要求。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职称晋升考核,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其次,通过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实施力度来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重视管理队伍的团队协作精神,使管理人员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最后,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合理的编制前提下,真正落实权责、赏罚分明。最终做到教育公平、教学公平和管理公平,以此提高管理队伍的效率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的质量水平和发展前景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成人教育的管理纳入到高校管理体系中,重视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促使成人教育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十四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学生以后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低年级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

然而,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比较单调,效率也不高,微课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识字教学的缺陷。

j清况来设定的,也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优势之一。

一、对微课的认识。

我所理解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视频,围绕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展开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发展现状。

中国引进微课并开始实施在大城市,效果显著。

由于微课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普及,使得农村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基地。

微课的使用充分依赖数码产品、网络、教学仪器等设施的完善,所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硬件设施的更新为实施微课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在广大教师已经能独立进行微课教学,大大提高了微课的认知度。

三、微课如何使用。

1.课外时间学生使用微课。

(1)自主预习。

因为微课形象、直观,更适合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使用。

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发音时,学生利用微课能提前感受汉语拼音的字母和发音并保留问题等和老师共同解决。

(2)巩固练习。

微课通过对某一知识点的具体讲解,减少了在整体知识点上浪费的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一对多的弊端,由于微课的使用,大大削弱了这种劣势,学生存在的疑惑可以通过微课得到解答,能够通过较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2.教师课内使用。

课堂上的知识不乏苍白与无趣,我们可以在微课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可以讲一些汉语拼音中的故事或一些关于汉语拼音的常识,然后通过微课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来学习。

微课是灵活的,它可以暂停、播放、循环,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尾使用。

四、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1.帮助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微课能够很好地展示出教师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具体讲解,但是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参与性,什么样的方式会更加快捷、高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理念都是不同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推荐篇十五

近几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成人教育学生具有特殊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都与成人教育的发展特点不同,成人教育中存在很严重的迟到早退以及随意请假等现象。在成人教育班级管理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成人教育在管理中非常重视理论学习,而学生的时间能力就被很大的忽视,虽然培养的学生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的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用人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开展岗前培训。在成人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成人教育知识教育方面存在轻视创新的作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前社会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速度非常快,学校的知识总是滞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创新知识,这点成人教育做得严重不足。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之间一直不够好。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为扩大规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味求全,很多课程的设置针对性不强,在班级管理中缺乏清晰的目标和定位,不明确需要培训什么类型的学生。班级所开设的课程与市场严重脱节,这些方面都需要完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