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海洋教学反思(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24 12:05:04 页码:14
海洋教学反思(精选19篇)
2024-01-24 12:05:04    小编:梦幻泡

总结是我们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追求更好的自己。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于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总结范文都来自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经验,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海洋教学反思篇一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讨论都知道课文是从“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和建设海底城市”等方面来介绍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让海洋成为“21世纪的希望”。

在第二课时教学伊始,请学生概述“为什么海洋会成为21世纪的希望”,多数学生面有难色。请了几位学生发言,或考虑不周,或重复啰嗦。后来在一位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来概括,又让学生先同桌之间练习,大多数学生基本能顺利表达。思考学生的阅读现状,多数满足于对内容的浅层感知与了解(即“知道”),更多的是缺乏深层的思考,而对思考成果的表达问题就更严重了。

海洋教学反思篇二

地球上70%多的面积是海洋,最早的地球生物也是从海洋中孕育而生的。于是,海洋一直给着我们神秘感。《海洋生物》(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试用修订本第十册第14课)就是围绕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和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学和交流,本课力求使学生对海洋中多姿多彩的生物有所认识和了解。对于这节课,我做了如下思考:

如何让学生能对海洋产生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想象。

改善一贯临摹、写生和想象绘画的学习定势。

怎样有效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

《海洋生物》这一课的总体学习目标是感受海洋的美,并能来表现这种美给他们产生的独特感受。但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离海洋有一段距离,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于是我借助网络的优势,采用了dreamweaver的网页制作软件给学生建构一个《海洋生物》网络的平台,解决实际困难。整个网页分为学习目标、海底探游、制作方法、海底俱乐部和论坛(鱼儿对话)5个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并且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它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虽然海洋离孩子的生活范围比较遥远,但是海洋也一直被孩子们所关注,奇异瑰丽的海底景色,生动活泼的海底生物这些海洋的一切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吸引着孩子们。课前,他们就自发组织“预习”起了这堂美术课:有的跑图书馆阅读有关海洋的书籍,有的动员家长找来家中收藏的海边带回的海洋标本,还有的自己上网找寻相关资料,还信誓旦旦地说也想建一座网上的海洋博物馆呢。

传统课堂教学曾过分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是被窒息的人。现在的课堂正因为教学思想及教育方式的改变而逐渐灵动起来,更多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需求。

打开网页既可听到一段海底的'声音,同时配有漂亮的海底动画。这一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探游海洋的兴趣。瞧!他们听的多专注、看的多入神啊,仿佛水中的鱼儿正畅游在他们周围呢。此时学生从听觉方面对海洋有自己的理解,产生初步的了解。趁热打铁,同学们在老师的学习建议下迫不及待地操作起鼠标,分别浏览海洋生物的网站和互联网(第一次是学生浏览海洋生物的网页,第二次是浏览互联网,找寻更多有特点或感兴趣的海洋生物)。教室中不时传来惊叹声和啧啧称奇声,看来神秘的海底世界此时已经真正把孩子们吸引住了。还有的同学已经把自己找到的有意思的图片和小动画及时传送到网络平台上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欣赏。看来一个个都想小试牛刀了,更有甚者已经在论坛短消息中请求老师让同学们赶紧“动”起来。

多媒体进入课堂,一改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学生兴趣增浓了,学习投入了。多媒体运用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会积极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懒于思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会学而不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海洋生物”有新的认识,发挥想象,既形象有不枯燥,并能深刻地记住与了解这些内容,为能表现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埋下伏笔。

此时,协作小组同学间就开始了合作,共同来表现大家赶兴趣的海底话题。这次的小组合作我一改平时前后四人小组合作的模式,组织的时候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要求自由组合。我在搭配上尽量避免性格、思维方面悬殊太大的现象。这样在合作的时候,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好带差,让学生去影响学生。孩子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的方式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比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容易实现的多。有5人一组的在做布贴画,有2人一组的一起在电脑前建立他们自己的网络海洋王国,有3人一组的在准备泥塑,还有的同学一个人静静地在捣鼓什么呢?连锤子电池都准备上了?原来是一个男同学根据自己的特点把电动车改装成电动鱼。我此时也就成了课堂上的“自由人”,穿插在各个小组中参与他们的合作。

小组学习注意到小组成员间的对等性,有共同的活动和相互交往的技能和意识。所以,总之,只要搭配的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有了这样的合作平台,就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小组活动才能生动有效地开展下去。

这样的合作似乎不觉得时间的流逝。临近40分时,我把学生的制作合作的过程及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摄后传送到网站的交流平台上。bbs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们在bbs上畅所欲言:

“李佐林的电动鱼真的会动啊,加油!我们也想和你合作一起成立一个海底电动俱乐部了。”

“最后的一张蓝色海星,感觉象是一个人躺在一张沙发上,真有意思啊。”

海洋教学反思篇三

核心提示: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学中,以“亚洲”为例,引导学生说出了亚洲的东、西、南、北各是什么,注重了学法指导,然后让孩子们合作说出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最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制。。。

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学中,以“亚洲”为例,引导学生说出了亚洲的东、西、南、北各是什么,注重了学法指导,然后让孩子们合作说出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最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制世界地图,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快乐中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课前我搜集了许多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借助课件更好地了解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了一些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们推荐了“世界地理频道”网站,给他们提供更好更多的资料空间。

本节课难度不大,但读图较多,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时间略紧,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我相信,这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海洋教学反思篇四

这是一篇以说明为表达方式的说明文,也可以成为常识性课文。这类课文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使学生形成和提高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因为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而且再生性很强,所以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

课文最后强调了“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所以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和阅读有关海洋的资料,写一篇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提提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鼓励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海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

海洋教学反思篇五

学生在学习7--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及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3、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这单元教学,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

4、多种形式练习。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送绕口令“数枣”、利用规律记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海洋教学反思篇六

在教学《平分生命》这篇课文的时候,感触很深。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品读文本,感悟亲情的伟大,感悟小男孩的勇敢以及医生被小男孩的勇敢所震撼的教学过程中做得比较成功。

在教学3-5自然段,引导学生自读、合作探究,小男孩在抽血前、抽血时、抽血后的不同表现以及有这些表现的原因。孩子们得非常得深刻,例如:“抽血前小男孩的先犹豫了一瞬间,最后又点点头”,为什么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又点点头呢?我在教学时,强调读书要有自己的感悟,马上有同学补充还要联系上下文,于是同学们就联系前文知道男孩和妹妹相依为命,男孩是妹妹的唯一亲人,联系后文知道男孩以为抽血就会失去生命。

通过引导让孩子们领悟到以下三点:

1、害怕失去生命后,妹妹没有人照顾,所以犹豫。

2、如果不抽血,妹妹就会失去生命。为了妹妹的生命,小男孩愿意牺牲自己。

3、又有些担心自己死了妹妹没有人照顾,所以最后点了点头。

同学们还想象了当时点头的表情是十分的严肃、庄重的。在一步步引导下孩子们领悟得特别地深刻。特别是在文中6、7自然段,当小孩得知抽血不会失去生命地时候那一串动作地表现,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地感悟,周子涵说:“我从‘跳’、‘高兴得又蹦又跳’,知道了小男孩在知道抽血不会失去生命的时候特别的高兴。”引语略。杨佳林说:“我从‘转’字,知道了小男孩很天真。”学生还从最后一句话中读出了愿意和妹妹平分生命,点了课题,从而再次体现了男孩的天真、对妹妹浓浓的爱意。学生又感情的分角色朗读了6、7自然段后,我问孩子们:"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小结道:生命是么的宝贵,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每个人都害怕死亡,然而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文中的哥哥愿意为妹妹献出生命和平分生命呢?学生们说得特别感人,于是我又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其实还有许多类似这样感人的亲情故事。学生从例子,谈到了要对人的回报,以及自己在生活中也要向男孩一样勇敢、愿意为亲人付出。于是我就趁机深情的小结了本课:“亲情的力量使文中的哥哥愿意为妹妹献出生命和平分生命,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都享受着亲情的温暖与幸福,妈妈的细心呵护、爸爸的耐心鼓励,爷爷奶奶的真心疼爱等等,那是亲情呀,我们在享受亲情的同时更要懂得回报亲情。”也许是这番言语勾起了孩子们的许多的回忆,许多孩子都沉浸在感动之中许多孩子都红着眼睛静静的听着。

在教学后,让我也对教学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教育者,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深入文本,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在本课中这一点还非常成功的。对于生命,每个人仅有的一次生命,要好好的珍惜。对于生命中的每个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的学生、我的家长、我的同事、我的亲人。生命短促,不必要计较那么多,教书要对得起孩子,做人要对得起良心。生命中不断有人来了又去,对于单个的人,渺小的个体,我们把握不了全局,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天,开心一些,有作为一些,如此而已,也不枉费来世上走一遭。

海洋教学反思篇七

对于这一章《世界的陆地与海洋》,是七年级上学期教材。课标的要求是使学生能够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本节课《世界的陆地》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常识性知识。但是现在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不是初一的学生,这就要求课堂设计不仅要去去教授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更需要运用基础知识来加深拓宽本节课知识,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都以高考目的来设计要求,把基础知识点与高考试题结合起来,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是本节课处理教材的恰当之处。因此,把基础知识是“水球”还是“地球”,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大陆、岛屿等的概念用幻灯片展示的方法带过,做次要处理,而把七大洲分布与概况加深拓宽,要求学生会用经纬网定位七大洲的位置并概括各大洲地形特征,能力要求明显抬高。把重难点确定在区域定位的学法上,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运用经纬网确定七大洲的大致范围突出重点,运用七大洲的经纬度确定位置突破难点。这样做符合学情,符合新课程课标要求对知识点有加深拓宽。

根据教材内容,采用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组织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参与主体意识与读图分析能力,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动画等综合在一起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利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了课堂效果。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一笔花世界”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开放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说临场发挥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基础知识提升和学法指导,方法的运用,是本节课亮点。

4、说课堂结构合理,体现复习课程特点,容量大,知识点加深拓宽到位,并与高考考点接轨,一讲一练,注重知识的迁移,时间分配恰当。

5、重难点突出方法得当,有效。(重点实现七大洲的空间定位,难点突破七大洲的定位方法)。运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重难点,突破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陆地和海洋》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并初步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第一节《大洲大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主要讲述世界的海陆分布,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复习掌握的重点。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则侧重于科学观念和科学史教育,以及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内容包括“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三部分,教材通过大量实例说明海陆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运动学说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看似十分简单,但由于初一学生空间概念差,有关分布的知识并不容易掌握。同时,本章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准备知识,对七大洲地形的特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世界的气候、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以及分区地理等整个世界地理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复习过程中建议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牢固掌握本章基础知识。

按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倡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由于是复习课,因此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实现知识重现,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记忆,掌握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建议安排学生读图探究、回顾知识的活动较多。建议老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特别要多鼓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分层教学,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秀生回答,比较简单的内容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做,做对了及时肯定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练习肯定少不了,建议练习形式多样,可以小测,可以小组互相问答。当然测试练习选择要精,不要太滥。

海洋教学反思篇八

通过这句话,学生可以带着这样的几个问题:“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从那些话可以读出来?哪些词句突出了人们对海洋的热爱、敬畏之情?”去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第二:“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通过这句话,我们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是什么力量可以使人类跨入21世纪不再“望洋兴叹”。人类从哪些方面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感悟课文4-8自然段,就可以多角度体会到海洋的确实21世纪人类的希望,体会到科学的神奇力量。

第二步,引导学生知道要善待海洋。课文的第9自然段中强调了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我是这样来激励学生热爱海洋、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其一,引导学生抓住“不过”、“首先”、“必须”、“只有……才……”等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其二,从反面理解内容,做了一个这样的说话练习“如果人类不保护海洋,不珍惜海洋资源将会()。”其三、我有搜集了一些资料做了适当补充,并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其四、鼓励学生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当然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四字词语,课后还让孩子做了一个用用书中的词语练习写一段话的练习。

海洋教学反思篇九

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而且再生性很强,所以,我在教学本篇课文时,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教学中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感悟海洋。

二、促进学习语言。

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大量的四字词语。比如,文中的“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望洋兴叹”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掌握和运用;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传神。如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的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细细品味其中的“矗立”、“驶向”、“潜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课文的语言。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

这是一篇以说明为表达方式的说明文,也可以成为常识性课文。这类课文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使学生形成和提高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因为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而且再生性很强,所以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所以我这样安排教学的:

第一步,引导感悟海洋。教学时,我是抓住这样两个关键语句来引导学生感悟海洋的。第一: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通过这句话,学生可以带着这样的几个问题: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从那些话可以读出来?哪些词句突出了人们对海洋的热爱、敬畏之情?去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第二: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通过这句话,我们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是什么力量可以使人类跨入21世纪不再望洋兴叹。人类从哪些方面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感悟课文4-8自然段,就可以多角度体会到海洋的确实21世纪人类的希望,体会到科学的神奇力量。

第二步,引导学生知道要善待海洋。课文的第9自然段中强调了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我是这样来激励学生热爱海洋、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其一,引导学生抓住不过、首先、必须、只有才等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其二,从反面理解内容,做了一个这样的说话练习如果人类不保护海洋,不珍惜海洋资源将会()。其三、我有搜集了一些资料做了适当补充,并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其四、鼓励学生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当然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四字词语,课后还让孩子做了一个用用书中的词语练习写一段话的练习。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一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21世纪的希望。对于海洋,学生都很好奇,因此,在预习中,让学生搜集有关海洋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争相交流手重的资料。我没有想到学生对大海了解得还真多。什么是“蓝色宝库”,可在还水中提取大量的`矿物质,及稀有物质;什么海洋是生物的起源;海洋分“海”与“洋”两部分……交流时一改以往看着资料进行读资料,这次都脱稿“演讲”。有些没论到交流的还不开新呢。看来,在教学中,遇到学生赶兴趣的,还要利用各种活动课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活动与互相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课文的教学上,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再请学生用朗读,把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表达出来。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课文的有关知识整理成一篇介绍海洋的周记。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二

书后练习中“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人类将海洋称作‘21世纪的希望’,主要是因为”,这道题对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许多学生只关注到“海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实若是静下心来理清课文脉络,此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围绕“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将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开发、利用?”这个问题展开。在讲到第六自然段“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时,我结合《补充习题》中《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篇阅读拓展了学生对海洋中高蛋白食品的认识。通过对这个大问题的探讨,学生更加认同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在谈论“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时,学生说得都很好。但在讨论“面对资源丰富的'海洋,应当放开手脚开发,还是最好不开发,你有怎样的想法”时,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走了极端。这不禁让我反思:是我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将地球面临的困境将得太严重了?还是在上一个讨论环节花了太多力气?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看来“度”还是很重要。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三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21世纪的希望。学生们都不生活在海边,对海的认识比较缺乏,仅靠资料的搜集也无法满足理解的需求,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总体感觉效果没有其它课文来的理想。

当然,很多词汇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能源危机”、“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海洋污染”等,虽然,我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但是学生还是有点似懂非懂。我决定课余利用视频,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四

教学目标:

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形成空间概念。

掌握世界各大洲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点;世界海底地形的类型、特点和分布。

掌握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回顾知识。

学生完成复习资料p154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一)七大洲地形特色。

(四)、世界地理空间概念。

1.识记一些重要的点的经纬度。

秦皇岛(120°e40°n)鄂尔多斯高原(110°e40°n)酒泉(1000e40°n)。

罗布泊(900e40°n)杭州(120°e30°n)武汉(115°e30°n)重庆(105°e30°n)拉萨(90°e30°n)海口(110°e20°n)哈尔滨(125°e45°n)广州(113°e23°26′n)台湾海峡(1200e23026`n)。

摩尔曼斯克(30°e70°n)圣彼得堡(30°e60n)开罗(30°e30°n)。

土尔其海峡(30°e40°n)几内亚湾(0°0°)刚果盆地(20°e0°)。

马六甲海峡(105°e0°)亚马孙河口(50°w0°)夏威夷(160°e23°26′n)东京(140°e36°n)开普敦(20°e35°s)悉尼(150°e35°s)纽约(75°w40°n)新奥尔良(90°w30°n)旧金山(120°w36°n)布宜诺斯艾利斯(60°w35°s)长城站(60°w60°s)英吉利海峡(0°50n)恒河三角洲(90°e23°26`n)咸海(60°e40°n)直布罗陀海峡(50w350n)。

2.识记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阿拉伯海。

80°e: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

105°e:贺兰山、兰州、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湄公河三角洲、新加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五

课文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这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引导学生抓住开发与利用这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找到人们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最后说一说保护海洋与珍惜海洋资源是否矛盾。

其次,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例如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望洋兴叹等,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的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细细品味其中的矗立、驶向、潜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同时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了解了望洋兴叹的出处。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六

《中国的海洋资源》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提问、以图析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主的参与的教学中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引导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

优点:从课堂氛围来看,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地理事物进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我通过一些案例和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海洋的眼泪等资料,学生可以在自主的探究案例中发现隐藏的问题,然后自己去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可以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另外我把海洋的保护设置成一个活动题,让学生讨论来得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出解决措施,最后情感升华,取得不错效果。

缺点: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略有不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这些都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七

近日我执教了一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虽然这堂课上的并不算成功,但是作为课题研讨课,我从中还是获益匪浅的。

首先,在课前第一次备课之后,听到了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修改意见,从这些意见和建议中,我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教学设计中有些过程性的东西不能大而化之,应该进一步细化;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等等。从老师们中肯的建议中,我自觉自己对于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在认识上有了质的变化。

其次,在课后的与专家面对面中,又使我收获良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时,不光要指导学生一些整合的方法,同时自己也要合理整合材料,使材料能更好地为文本服务。第二,整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服务的,所以整合的材料要更多地体现语文的东西,体现文本,返回文本,为学生的理解铺路。第三,`语文教学应该明确几个教学重点,既要让学生了解书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如海洋这一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海洋的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资源、水力发电资源、水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等等就是学生需要获取的信息;又要让学生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如海洋一课中对海洋带来的灾难的描写、海洋的“喜怒无常”、海洋是个“聚宝盆”等等,都应该通过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品味能力;再就是要对文体进行研究,对于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要进行渗透,为学生自己运用语言文字打基础。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也有了全新的体悟,也对如何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自己的认识。总的说来,经过这次锻炼,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它使我能更自信地面对今后的工作。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八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是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是南极是陆地。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是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是南极是陆地。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九

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学中,以“亚洲”为例,引导学生说出了亚洲的东、西、南、北各是什么,注重了学法指导,然后让孩子们合作说出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最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制世界地图,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快乐中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课前我搜集了许多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借助课件更好地了解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了一些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们推荐了“世界地理频道”网站,给他们提供更好更多的资料空间。

本节课难度不大,但读图较多,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时间略紧,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我相信,这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