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一
201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广场、xx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1x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二
一、活动目的:
1.增强志愿者的环保及垃圾分类知识;。
2.培养志愿者的组织和策划能力;。
3.社区建立小区垃圾管理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二、活动时间安排:
三、发现与心得:
1)对此次活动:
1.对xx垃圾量及垃圾成分做了一次系统的收集。这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对xx县城垃圾量,垃圾成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认同度,都有比较确切的数据统计,志愿者们通过问卷、访谈、跟垃圾车等方式,收集的信息比较准确,也为给当地环卫部门的建议提供了数据支撑。
垃圾量:xx每天产生垃圾在50-60吨,每天有4辆垃圾车收垃圾,分上午和下午两趟,每车每次收集垃圾在3-4吨,还有一辆餐厨垃圾车,一天收集餐厨垃圾在2吨左右(只有5个试点小区、一所学校、一个农贸市场的厨余),另有一辆大型垃圾箱运输车,平均每天运送7-8次,每次2吨左右。
垃圾成分:通过对小区的垃圾成分统计,以及在跟随垃圾车收垃圾过程中对全县垃圾的观察,每天所产生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到60%左右,可回收垃圾约占20%,不可回收的约占20%。对龙凤苑小区垃圾的统计中,厨余垃圾约占总量的70%以上,每天约200斤,其他垃圾中可以卖钱的垃圾(废纸、塑料制品、干净的塑料袋废铁等)约占垃圾总量的10%,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用过的卫生纸、小食品包装袋、衣物、其他杂物等)约占20%,约有30%的小区住户会对自家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干湿分类但并不彻底。
•90%的居民认为环保很重要;。
•70%的居民愿意垃圾分类处理;。
•30%的居民进行简单垃圾分类;。
xx县城主要垃圾分布点:
xx县成主要垃圾分布点集中有19个,主要根据垃圾车在此停留时间计算,此范围内垃圾相对集中。
发现多数居民都认为保护环境很重要,也愿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但是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以及注意环保细节的居民并不多。没有做到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时间去分、环卫处理体系不健全分了也没效果、不清楚分类以后的垃圾的去向及后续是怎么处理的、不清楚分类以后对自己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等等,对居民的访谈还了解到很多居民更希望垃圾分类由物业或者环卫的垃圾管理人员来操作,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节约时间,而且他们分类水平会更专业一些,同时还可以保证分类好的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后续的处理体系而不是被重新混合在一起,而居民自发的分类则很难有保证。
还有人建议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如果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定自己就会遵守;也有人建议政府的机关单位及小区应该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先在这些地方开展试点再逐步向其他居民推广;也有部分居民认为垃圾最终怎么处理是政府环卫部门的事情,他们只管按规定交垃圾处理费,垃圾怎么处理不关他们的事了,就算他们想管也没用,索性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够了。
3.xx修建堆肥厂,但运作并不高效,每天运输过去的厨余垃圾很少,而目前已经堆好的堆肥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安全性,不敢拿出去销售或使用,一直都还存放在堆肥厂,这也使得当地环卫部门在处理厨余堆肥方面不太积极。
4.xx正在兴建新的垃圾填埋场,老的垃圾填埋场已经填满。
新的填埋场预计10月投入使用,可以用10年,主要是讲垃圾在垃圾中转站打包处理后,然后在拉过来填埋,据环卫所冯所长介绍,打包垃圾可以减少一半的空间。但打包之后填埋场将不会再有拾荒者,而此前了解在填埋场拾荒者依然还能从填埋垃圾中拣出50%的可回收垃圾,而一旦经过中转站打包填埋,这50%的可回收垃圾也将被填埋,是否真正减少了空间有待论证,同时这些拾荒者失去了生活来源,会不会又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也不得而知。
另外,新的垃圾填埋场位于城郊的另一个山谷中,布局很像一座水库,在峡谷中建起一座“大坝”,大坝的上游用来填埋垃圾,大坝下游紧挨着基脚处建有渗滤液收集池,但能否达到预期处理效果尚未可知。另外,从峡谷两侧的植被情况推断,该峡谷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由于垃圾场的建设,政府投入巨资凿开了几道山坡,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5.宣传活动很吸引。
在小区的宣传活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小孩子特别感兴趣,他们之前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这样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志愿者教居民自己动手制作酵素、堆肥,以及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从中穿插面向社区居民的信息收集。
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酵素制作引起了许多居民的关注,很多居民亲自动手跟志愿者学习。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也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不少居民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2)对志愿者:
1.比较系统的接受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这次实践选拔的志愿者都希望能够对环保感兴趣,并提前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做一些了解,在培训中也会比较系统的给志愿者们讲解国内的垃圾现状,以及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应对策略,整个环节希望志愿者在开展社会实践前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总的感觉还是好的,同学们通过培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2.对垃圾的全面关注。
本次活动的志愿者,都是贵阳高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之前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也没有去关注过垃圾问题,通过这次实践,不但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环保及垃圾分类常识,也让他们对垃圾有了比较近距离的接触(包括垃圾成分、垃圾的去处、垃圾的影响等),直接接触垃圾,跟随垃圾车收垃圾,倒垃圾填埋场看垃圾,对志愿者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他们也表示以前没觉得垃圾问题是大问题,也没想过垃圾在从自己手中丢掉之后会去到哪里,也没觉得环卫工人有多伟大,但这一次的亲身体验,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相信这种改变对他们来说是好的,而今以后,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他们在处理垃圾问题上有一些改变,甚至去影响更多的朋友来关注,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3.志愿者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组织这次社会实践,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环保青年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包括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与人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多方面,通过实践,志愿者们还是可以有很明显的变化,对xx垃圾处理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对垃圾分类模式的了解得到了加深,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的技巧得到了锻炼,志愿者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付出的努力。
四、不足与改进:
1)对活动:
1.前期志愿者招募,不是很理想。
一是想法简单,觉得招6-8名志愿者不顺什么难事,就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三是志愿者不确定因素太多,开始报名的同学临时取消,不按时参加,使得在招募志愿者时非常被动。
2.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更注重的是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也有垃圾分类宣传环节,但相对投入要少,在培训中也主要是对志愿者能力的培训,对垃圾分类系统学习不多,只花了很少时间,所以也导致去到社区开展活动时,志愿者们对垃圾分类宣传时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影响了活动效果。
3.活动的安排。
xx活动虽然每天都有安排,但比较跳跃,每日活动的逻辑顺序不强,使得志愿者不能对每日活动需要达到哪些目标非常了解,每天志愿者成了被动接受任务,再加上临时调整活动计划,也使得大家不知所措。总的说来就是这次活动设计存在问题,大家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到最后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4.对当地情况的考虑。
7月份在xx是最热的时候,中午气温都在35度左右,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基本没有安排出去活动,而其他时间相对较短,对计划每天安排的事情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其次,选择宣传的小区居民少,每天能够接触的居民起不到宣传效果,即使最后一天在小区开展宣传活动,也不能吸引多数居民过来参加,导致活动效果并不明显,本来计划的要在小区做一个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三方的讨论,最后也没能做成。
5.时间安排。
接上面第4点,早上和晚上,也是小区居民比较忙的时候,急着上班,下班回家做饭,能够愿意停下来接受我们访谈的不多,而中午和晚上九点以后本来很多居民有时间的,但考虑到温度和志愿者状况,我们并没有安排志愿者在这些时间去调查和访谈,所以真正能够和小区大多数居民接触的时间,我们没有把握住。
6.组织者能力。
这次活动是家园工作人员詹炜和关键第一次组织,并且是这种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整个活动的全局观方面把握不够,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临时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也显得比较杂乱,让参与者不能清晰的知道整个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每日需要做的工作。
2)对志愿者:
1.志愿者个人能力。
在选拔志愿者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提前做一些准备,了解一些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但因为最后招募志愿者匆忙,对选拔的志愿者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前期准备,是否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也没有过多要求了,从而导致参加社会实践的志愿者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并不多,并且还有几个是没有参加前期的培训就直接参加了实践,如何在社区去宣传垃圾分类就更显得困难,对活动的整体效果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是志愿者多数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作为第一次参加,又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和系统的培训,所以在活动中,诸如不敢去跟居民沟通,不敢做问卷,不知道怎么去问问题,甚至不积极等现象时有发生。
2.志愿者的参与性。
这次组织的6个志愿者,还是有部分同学不是很积极,分析一下,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第一次参加,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些胆怯;二是存在一定的惰性,往往是安排了才回去做,如果没有安排就不动。虽然我们在活动中会一直强调这次活动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3.问卷过程中被访者年龄偏高。
开始几天在对xx居民的问卷调查中,受访人群主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由于老年人的对问卷的理解能力不够,志愿者需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对每一道题进行解释而人家还未必能够理解,导致效率极低且效果不好。
五、行动计划:
1.继续在高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关心环保、愿意做环保的青年人,提升知识和能力,开阔环保视野,为机构储备环保人才;(结合正在申请的贵州大学生环保青年培养计划,针对贵阳高校的环保社团的学生,对环保感兴趣或有志于在环保领域发展,系统的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实践方法引导)。
2.组织社会实践,给年轻人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与社会接触,让他们在意识、行为上改变。(结合xx垃圾分类项目,如果有必要,可以组织更多的,更具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到当地去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与当地政府,小区一起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3.继续与xx县相关部门一起探讨,如何更有效的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一套“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包括ngo组织宣传)”的模式;(垃圾分类单靠宣传是不够的,没有激励机制或强有力的制度要求是很难维持的,并且很难持续。在政府已经有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希望可以加大宣传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能够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鼓励或强制居民垃圾分类,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入第三方参与,及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运营,即企业参与。能够扶持或推动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负责垃圾分类工作,企业主要负责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政府主要提供资源及各种关系的协调,然后由公众参与,ngo主要负责社区的宣传与倡导。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三
201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广场、xx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1x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已经倡导了很多年,而且我们身边的很多垃圾筒也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然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垃圾筒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人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不管什么垃圾,都扔到一起。
这不仅是一种对于环境的污染,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相信,当垃圾处在正确的位置,我们将会收获一大笔财富。因此,推广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这必然也将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垃圾怎样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如果垃圾放错位置,我们真的浪费了很多资源。
一方面不仅因为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如果直接扔掉,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新的资源再生产;另一方面,有些垃圾即使不能再用,但是经过简单的再加工之后也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与此同时,有些垃圾本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直接扔掉,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在深入学习了垃圾分类处理之后,我们尝试着利用自己所学和手头的资源,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在此期间,我们制作了一些ppt、视频,到中、小学,社区进行科普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之后,我们在学校组织了一些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秀文章、微电影等,使活动更具有影响力。同时,活动小组携手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进行了一次骑行宣传。
我们深知,仅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所有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寻求其他同学的协助。在此,向所有为“绿风行动”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有大家的努力,我们才能一路做下来。
在宣传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于垃圾分类很陌生,“到底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以回收的”,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我想,这与我们教育本身有关。“绿风行动”的结束不代表垃圾分类处理推广的终结,相反,我们应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尽自己所能去解决。我们这一代没有将垃圾分类处理做好,那么我们就应该帮助下一代努力去做。
从孩子抓起,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让他们明白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这是我们每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绿风吹过,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校园会因此改变多少,但我们希望“绿风行动”等够传承下去,一代一代,净化着校园,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垃圾”完成了成果展示课的内容。同学们因为亲自去活动了,所以汇报起来很有条理。我原本以为农村的孩子在成果展示课上的表现不及城市的孩子,但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
本次活动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看电视,访谈资深人士,查课外书,走访调查,实施考察,亲自实验等方式分别对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全班共分为五个组,分别设立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为组长组织研究。
在开题课上,大家对我班每天产生的垃圾,我班的高峰家庭一周产生的垃圾和我校每天产生的垃圾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了解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的垃圾,于是我们设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垃圾”。然后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真心想要研究的有关生活中的垃圾的问题。
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设立了本次活动的五个子课题,即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然后我们全体同学以最想要研究的子课题为载体开始自由结组,然后从组员中举手表决了该组的组长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然后每组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了研究计划,组员们也都建立了联系卡。看着他们的积极劲,我真的很高兴。
此后同学们利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研究活动,教师也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并给给予了他们相应的指导,还有很多的同学为了研究共同的子课题互相通了电话,那劲头真是十足。
在成果展示课上,各位组长先介绍了本组的研究课题及分工情况,然后各成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活动情况,他们的语言虽不是很精炼,但都介绍的条理很清晰,在同学们的汇报过程中,我感到同学们是真心投入到活动中了,并把自己的活动过程记录了下来。
其中研究垃圾的变废为宝的那一组,有很多成员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些作品。吴迪、刘硕等同学的作品还不错呢?他们通过展示实物和介绍制作过程还进行的。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时常对他们的介绍和作品报以掌声。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垃圾的有关知识,从学生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垃圾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上网,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四
地球,是我们唯一能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保护地球的环境,也自然是我们所最应该注重的事情了。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环境,也变得不似从前那般美丽。而破坏了这美丽的环境的,不是其他,就是我们每日随手丢弃的垃圾!
白色的垃圾随风飘扬,废弃的垃圾堆积腐烂……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又怎么会好!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在改变,在试图拯救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了响应最近的垃圾分类政策,我们学校也推出了相似的活动,虽然我们在生活中还没有开始这么严谨的垃圾分类,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怎么能不紧随时代的潮流?这次的垃圾分类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前的学习。
垃圾分类不是简简单单的分为几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理应懂得如何分类生活中的各种垃圾。为此,我们对各班的班主任及各科目老师先进行培训,让老师们先弄懂如何分类垃圾,再让老师来教导各班的学生如何分类。
这个活动前的学习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学生就不用说,但哪怕是在教师中,也少有人完全懂得垃圾的分类。这虽然是因为生活的习惯所致,但也正是需要好好的改善的地方!
二、活动的开始。
学校为每个楼层都准备了新的垃圾桶,各班购买了垃圾袋,在活动期间内,每班的垃圾都要严格的分好类后,才能丢入相应的垃圾桶内,但可回收垃圾可以选择各自留下。
活动刚开始,各班的反应都各不相同,有些感叹分类麻烦,有些却积极的进行着学习和劳动。在一开始的几天不少班级产生错误的分类,对此学校实行了严打,严查,并标注出错误的原因,让同学们学习,改正。在后面几天的活动里,垃圾分类的情况明显好转。
由于垃圾袋上都标注着班级的标号,而且各班的垃圾袋颜色不同,非常容易辨识,所以在判断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麻烦。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学校里产生的垃圾明显的减少了,而且还能看到各班囤积下不少的塑料瓶,在空闲的时候卖掉作为班费,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总结。
垃圾分类是个很好的习惯,不仅大大的减少了学校每日产生垃圾的数量,也在无时无刻的提醒同学们,要爱护校园的环境。所以就算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也打算一直保留这这样的习惯,不仅让学校的环境变得更好,也为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一份贡献!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五
2020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xx广场、xx、xx公园和xx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六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我校在前段时间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一、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二、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
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我校各班和少先队部共同配合,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全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的日常常识。例如班队的题目新颖独特,如“举手之劳,改变世界”,“小小环保袋,还我美好心愿”等。主题的班队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还做了幻灯片,配了音乐,十分精彩。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成立教师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及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师生志愿队在师生团队中加强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常识,并时刻督促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学校对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进行评奖,并在全校校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以此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变得更加洁净。
五、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七
这是我第一次在学校中做垃圾分类相关的志愿活动,本次的志愿活动地点在兰苑3栋的垃圾箱旁边。我的志愿时间是11:40-12:20,共40分钟。这个时间较多的同学会下楼吃饭顺便扔垃圾,能观察到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有垃圾分类意识的,会使用学校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机进行投放。
总体来说情况不错。只有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践行垃圾分类,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够更好的改善。希望垃圾分类意识能深入人心,我们一起为保护环境而努力!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八
垃圾分类不是简简单单的分为几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理应懂得如何分类生活中的各种垃圾。为此,我们对各班的班主任及各科目老师先进行培训,让老师们先弄懂如何分类垃圾,再让老师来教导各班的学生如何分类。
这个活动前的学习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学生就不用说,但哪怕是在教师中,也少有人完全懂得垃圾的分类。这虽然是因为生活的习惯所致,但也正是需要好好的改善的地方!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九
x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xx广场、xx、xx公园和xx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十
整个活动这样进行下来,说实话真的挺累的,我们不仅要一边捡自己扔掉的垃圾,还要进行分类,有的垃圾不要分的时候,就是我们最艰难的,不知道放在哪个垃圾桶里,又不能依旧丢在外面,所以我们就只能单独用一个袋子装着,或者是询问老师,不然真不好辨认。虽然活动后面,我们班级没有把垃圾全部都分好,有些还混淆了,但是对我们来说,意义是很大的。通过这个对垃圾去分类的活动,让我和同学们明白垃圾一定要分类,不然最后污染的一定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一定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的危害,并且学会对垃圾分类,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措施。我相信经过此次活动,大家都不会在随便乱丢垃圾了,一定会重视保护我们的环境的。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十一
9月29日,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1、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市、社区、广场、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2、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
3、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十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积极参与和推进“垃圾分类我们一起行动”实践活动,自20xx年9月4日起的90多天里,已近80次到西长安街、牛街等4个街道检查督导生活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工作,每次检查都深切感受到:环境更加整洁,生活更加美好,分类减量提高了资源的再利用,居民从源头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已渐成新时尚,城市颜值陡然提升。
几千年来长期延续的农耕文明,垃圾随生随弃、自生自灭已为固有习惯。进入工业化以后,塑料等难降解的化工产品无时无刻污染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我国近邻日本和同为直辖市的上海成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说明,垃圾可以源头分类,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沿海有的地区是靠分解洋垃圾掘到的第一桶金。在我们这样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源头做起,把“资源”放对位置,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环境美好和品质生活,还将收获一笔了不起的再生财富,收获市民素质整体提升和人类社会文明习惯的进步。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要打攻坚战、持久战。着力干好这件“重要的小事”,同时也是正在干一件前人没有干过的大好事!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十三
地球,是我们唯一能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保护地球的环境,也自然是我们所最应该注重的事情了。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环境,也变得不似从前那般美丽。而破坏了这美丽的环境的,不是其他,就是我们每日随手丢弃的垃圾!
白色的垃圾随风飘扬,废弃的垃圾堆积腐烂……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又怎么会好!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在改变,在试图拯救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了响应最近的垃圾分类政策,我们学校也推出了相似的活动,虽然我们在生活中还没有开始这么严谨的垃圾分类,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怎么能不紧随时代的潮流?这次的垃圾分类活动总结如下: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十四
一是环保宣传和服务还远远不够。牛奶盒是可回收垃圾还是其他垃圾,瓜子壳应该扔在哪个桶里,一把破烂不堪的雨伞是否属于可回收物?我们每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但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些垃圾怎么分类。
二是市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养不成好习惯,在家用不同垃圾袋把垃圾进行分类就已经很困难,大多数居民并没有对分类标准形成准确的认识,环保意识还没有跟上,特别是一些生活垃圾,居民很难将其进行准确的分类。
所以,我们要真正把垃圾分类落实好,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小区物业的管理功能,可以建立由区市容局负责协调、监督,建委、规划、房地、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综合管理机制。其次是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并开展宣传和专业培训工作,让大家能够将垃圾进行准确的分类;可以制定生活垃圾收费政策,建立减量减费机制,逐步实现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垃圾分类;同时,政府还要适当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垃圾分类管理的科技含量;要择址办一个大型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厂,对不同性质的垃圾进行分类、预处理;配备分类收集设施设备,居住区的生活垃圾收集投放点,应配置相应的分类容器;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后收集、运输的后期工作,利用专项资金为分类单位和作业单位配置分类收集工具和分类运输车辆。最后是要加大社会参与的宣传力度,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在立法方面要为垃圾分类提供法律保障,齐心协力改变居民将垃圾倒进垃圾箱了事的习惯。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垃圾分类创造的是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使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而这一切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篇十五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2、在xx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xx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x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xx个。”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热门思想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
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海盐县武原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
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
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加以劝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世界无烟日宣传标语(精选17篇)
- 最新幼儿园教研计划春学期(汇总12篇)
- 2023年银行暑期实习生招聘(汇总14篇)
- 最新公安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1篇)
-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 世界水日心得体会(实用20篇)
- 2023年珍惜粮食倡议书(模板14篇)
- 五一劳动节同学聚会邀请函(优秀15篇)
- 最新开业庆典邀请函 开业庆典邀请函邀请函(汇总11篇)
- 最新办公室员工年终工作总结 办公室员工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优质18篇)
- 二手车销售合同电子版(模板13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