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6:39:09 页码:14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优质15篇)
2023-10-28 06:39:09    小编:念青松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一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发展起来一些思想,形成一些观念。让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之关系等活动中能有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和方法。

1.第一步:把“科学主题”作为认识工具;

什么是科学主题?自然界本身是统一体,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形成了科学,科学常常被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事实与数据的无尽的描述,或者对实验事实和探索活动的展示,而一些科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将这些分立的信息片断融入广阔的、有逻辑内聚力的结构中,在这样的结构中,信息片段的关系可以被显现出来,这种核心概念就是科学主题。

自然科学具有6个主题:能量、演化、变化的形式、尺度与结构、稳定性、系统与相互作用。

第二步:把科学主题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中的表现分解为最基础的重要概念(我们称之为核心概念)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草案》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四大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特征、过程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具有一个高级功能的脑。

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及运动的规律,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改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步:从自己所教的教材中寻找哪些科学事实和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上述核心概念。

建构核心概念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是简单把核心概念的讲解告知,而应在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上都进行细致的设计,并能巧妙的深入学生心中。小学生学科学需要学习的是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但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探索的是人类未知领域的问题;而学生学习的内容则是人类已知领域的知识。换言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已知的一些经验。在学习这些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经历科学家当初探索这些经验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技能和方法,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而有所创造。

课标指出科学的教学活动主要都是以探究活动为主,所以如何在探究过程建构科学核心概念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探究任务的设置应有非常好的连贯性,并能符合儿童生理和心智的发展规律;探究目标的表述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认知的主要部份,更有概括的概念目标比事实性的知识性掌握目标对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在一个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众多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进而向大概念,核心概念发展;同还得处理好探究过程与核心概念建构的关系,谁主谁次、是不是每一个探究过程都有必须引导学生去建构核心概念;另外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二

电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风能、水能、热能等)转换来的二次能源。

本课共有三个活动:

1、了解各种各样的电池。教材中列出了干电池、光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它们把哪些能量转化成了电能。

2、我们来发电。教材中安排了用电动机模拟发电的活动。教材中的用电动机来发电,难度很大,小电动机很小,露出来的小螺丝口很难拴住绳子,为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详见教学过程,活动一。

3、了解发电真的电能从哪里来。

在上一课中,学生认识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磁能,这一课认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这就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互相转化。

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制成电流检测器。学生对于电转化成磁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这一课将磁铁也缠上线圈,移动起来,反过来,就产生了电,可以用第一课的电流检测器来检验磁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发电的方法有多种。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重点

第二个活动,我们来发电,将磁能转化成电能。

难点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本课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对“电能是哪里来”的理解。

1、借助第一课和前几课对电产生磁,引出电能转化成磁能,进而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直观看到电磁之间的互相转化,转化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发电厂的电是哪里来的。

2、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解剖一节电池,让学生观察电池的内部构造,理解电池作为有毒垃圾的特殊处理方法。

做一个浓盐水电池和水果电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教师准备:

1、解剖好的一节1号电池

2、铜片、锌片,导线,浓盐水

为每个小组准备:

1、电流检测器(罗盘和线圈组成的)

2、条形磁铁

3、导线一米长

4、手摇发电机

实验记录单一份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分钟

出示做好的电流检测器,说说构成和使用方法。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里面其实也包含着,可逆性这一认知。比如,我们可以从一楼走到三楼,那么反过来,我也能从三楼下到一楼。

新授

活动一:我们来发电

分组实验

(20分钟)

1、每组一块条形磁铁,将导线缠到磁铁上,和缠到铁钉的方法一样,注意两端留出线头,以便和电流检测器相连。

2、观察各组的实验情况,适时停止实验,进行小结。

3、教师小结: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能是从磁铁晃动来的。磁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手摇发电机,也是利用摇把摇动使磁能转化成了电能。

那么电能都是从磁转化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书:63页各种各样的电池。

1、各小组按照老师要求,做出简易发电器,然后,开始实验如何证明这个发电器发出了电,如何和我们前面做的电流检测器连在一起。

2、讨论交流实验发现:

a、电能产生磁

b、磁铁来回移动产生了电,电流检测器里面的小磁针摆动起来了。

c、……

3、给每组下发手摇发电机,让每个学生进行操作,观察小灯泡是否亮了,进一步了解发电机的原理。

动手操作,教师适当引导做出简易发电器,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动手操作,真正理解磁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

新授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电池(演示实验)

(10分钟)

提问:教材中列出了哪些电池,说说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电能。

大家一定对电池很 感兴趣,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解剖好一个一号电池,看看它的内部构造。

1、教师解剖一个一号电池,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化学药品。

2、浓盐水电池:

将铜片和锌片(废电池外壳)插入盛有浓盐水的杯中,用导线连接在“电流检测器”上,可以看到产生了电流。

3、水果电池

做一个水果电池,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也可以产生电流。

请学生思考回答:电池为什么不能乱扔?

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回到家里,也可以做一个水果电池。

新授

活动三:(5)

发电站的电是哪里来的?

现在我们了解了电池里的电是哪里来的,那么发电厂的电呢?

我们使用的绝大部分电是来自发电厂,发电厂都是用发电机来发电的。发电机和我们刚才做的简易发电器类似。

煤电

是用煤烧锅炉,化学能变成热能,并把热量传给水,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带动蒸汽轮机转动,热能变成动能,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动能变成了电能。

风力、水里发电就是靠风力和水流动的力量,推动涡轮机,涡杆转动磁铁产生电流。

填写:64页表格

课堂小结

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电是哪里来的,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1分钟

做一个水果电池

阅读课外读物,关于电学知识。

板书设计

电从哪里来?

来回移动缠着线圈的电磁铁

铜片和锌片 放入浓盐水

产生了电流

电流检测器里的小磁针转动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0字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勤奋是成功的钥匙。

在朗读中感受达尔文对科学的热爱,从而明白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勤奋是成功的钥匙。

达尔文图片

1课时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达尔文画像)你对他有了解吗?

3、师相机揭题:科学的大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划分自然段。

2、交流读书感受,相机板书生字新词:大自然、观察、浪费、谈起、科学、钓鱼并认读。

3、交流:你从文中了解到达尔文小时候都喜欢做哪些事情?并相机指导朗读。

4、学到这,你想对达尔文说些什么?

5、达尔文的同学对达尔文说了些什么呢?达尔文又是怎样回答的?(同桌分角色朗读)

6、从达尔文的话中你明白什么?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一段。

1、多年以后,达尔文成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一次,他遇见了小时说他“把时间都浪费在没有用的玩意上”的那个同学。你知道他们会怎样说,怎么做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故事往下编,看哪组编得最精彩。

2、展示续编及表演

3、师生共谈体会

继续用多种方式搜集有关送尔文的资料,并制成“手抄报”。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四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

酒精灯、火柴、小烧杯、水、一块湿抹布,毛巾等

一个大烧杯,有水,一小袋盐,小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

两个中烧杯,事先贴上标号(1号和2号),半杯水

每组一块手绢,培养皿,吹风机,小电池,热水袋,电熨斗,小电风扇

一、初步了解蒸发现象

2.学会汇报,(变干了,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等等)

3.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为什么吗?)

4.你看到水蒸气了吗?由此,你觉得水蒸气它是什么样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5.小结:像这样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我们就叫做蒸发。(板书)

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蒸发现象吗?

7.学生举例。

二、知道加快蒸发的三个条件。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不错,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让他这样放在这,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会不会干?对,但这样做时间就比较长了。

4.那怎样做能让这块毛巾快点干呢?看哪组想到的方法比较好。

5.小组讨论。

汇报时注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过程

6.汇报(按方法汇总)

8.分组实验

9.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做得很认真,谁能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10.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怎样就可以加快蒸发呢?

三、巩固,小结

1.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蒸发,关于这水和水蒸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唐老师倒准备了几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

(1)你知道盐是从哪来的吗?(出示盐)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五

1.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并用测量的方法掌握水位变化的规律; 2.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4.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

1.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愿意进行预测; 2.关注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

重点:懂得预测就是有根据的推测。

难点:初步学会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科学预测。

乒乓球、漏斗、纸、烧杯、食盐、塑料袋、粉笔。

1.观看幻灯片,你能解释地上的鸡蛋为什么打破了?师生小结:当你在做地上鸡蛋破碎原因的解释时,你就在进行推理;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板书:推理。

3、学生找出推理与预测的不同。

你能找出推理与预测的不同吗?(让学生说出推理是已经发生,而预测是没有发生)

(1)往烧杯中放入钩码,烧杯中的水位会上升吗?学生判断会上升。学生做下

这个实验。

(2)吹纸实验 提问:往两张纸之间吹气,纸片会怎样呢?还有没有其它的预测。

(3)用长颈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提问:乒乓球会怎样呢?学生汇报预测结果。 实验验证。 在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不是掉下去,而是吸上去了。

看来经验对预测很重要。(已有经验与预测的结果有时会不一样,要有真凭实据,必须要实践。

珍妮通过长期的艰苦的观察,获得了一些经验,对黑猩猩非常了解。因此她能通过黑猩猩的表情等预测黑猩猩的行动。

你能通过观察来预测吗?下面考考你。谈话:我们也学着珍妮预测一下粉笔落地的实验,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

1、提问:在下面情况下粉笔掉地不容易碎?为什么?

情形1:站立,将手中的粉笔掉在硬地面上。

情形2:取一枝粉笔,用纸将其包起来,让包裹好的粉笔掉在地上。

情形3:取一枝粉笔,放在充气的塑料袋里,让袋子掉在地上。

2、教师演示三只粉笔大家预测的结果是什么?预测的根据是什么?

(1)学生预测。

(2)汇报预测的结果、根据。

(3)学生实验验正。

2、学生进行预测。

3、小组实验进行验正。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由此看来,只是根据正确,预测才可能正确。

6 教师小结: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而是生活经验的推测。要想知道预测正确不正确,必须要经过实践。但是,如果根据只是个人经验,未经科学证实,也是经常要出错的。

1、师:看来预测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例让学生预测。

(1) 傍晚时分,聪明的小狗纠缠着主人,这是小狗表示??

(2) 冬天住冰冷的玻璃杯中,杯子有可能会??

(3) 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带来什么危害?

(4) 乌云从天边飘过来,天气可能??

4.师:生活离不开预测,更离不开科学的预测。生活中科学预测的事有哪些呢?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预测的事例还真是不少呢。

谈话:其实生活就是科学,只要你经常关心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你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希望每名同学认真观察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科学家。

让学生预测掉光叶子的植物的生死情况。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我们作出预测?

预 测

推理

预测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六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力图贯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看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个探究过程。

【教材分析】

《了解空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第二部分:通过“纸团不湿”、“水下倒空气”这两个比较经典的、具有魔术般神秘色彩的实验活动,并借助可见媒介――水,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就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体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一些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到一种新的探究方法。

3、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中的困难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不漏气的塑料袋,一个大头针。学生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两三张32k的废作业本纸,一个干抹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做一个“水下点蜡”的魔术游戏。

・猜猜关于空气的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人们离开它,谁也活不了。”

・播放课件,引出问题。

・我们来研究空气,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空气的什么问题?

【评:在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他们对空气的研究欲望。】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感觉空气。

1、收集空气。

・要研究空气就要先想办法“逮住”它,怎样才能“逮住”它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我们用塑料袋来收集空气,大家一起动手,看谁收集的空气多?

2、感觉空气。

・我们可以用手来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觉?

・别忘了填写你们的科学文件夹啊!

3、交流对空气的感觉。

我们刚才运用感官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三、.纸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废纸片做魔术。

・把纸揉成团,放到玻璃杯里,紧压在底部,要压紧,杯子倒过来时不能掉下来。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着压到水的底部,纸团会不会湿?

・实际做一做看究竟会不会湿。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看看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他们将实验做成功。)

2、解释纸团为什么不会湿?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释。

・再做一次,仔细观察压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现象?

・解释玻璃杯里那段“空”着的地方是什么?

3、认识魔术的秘密是空气占据空间。

・水已经没过了杯子,为什么杯子里有空气的那一部分水进不去呢?这一部分让空气占着,所以水进不去。这叫空气占据空间。

・现在知道纸团为什么不会湿了吗?

四、谁赶走了杯中的水

1、再来做一个魔术。

会做一个魔术还称不上魔术师,大家还能用桌子上这些材料再做一个魔术吗?让我们再来变一个魔术,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这一次让你们自己来变。

1.科学课件教学设计

2.初中科学教学设计反思

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

4.小学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5.小学《身边的设计》教学设计

6.小学作文课教学设计

7.小学优秀教学设计

8.小学微课教学设计

9.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反思

10.小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七

第一次作业

1、你对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何看法?

2、国外科学课程标准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有何启示? 第二次作业

1、如何实现多种课程资源的合力作用?

2、为什么要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次作业

1、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理性假设。

2、阐述小学科学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

具体要求:

(1)字迹清晰,书写认真

(2)要点准确,内容充实

(3)统一用学校大的作业纸,分开写,每次作业单独存档

(4)不做或整篇抄袭的,0分

二、副卷作业

任意选择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具体格式见教案模板,先把教案模板打印出来,手填具体内容;“教师意见”不用填。

三、期末考试

题型: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友情提示:所有作业的提交时间截止20xx年1月9日下午5点。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八

我国是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水流有力量,我们可以利用它是本课的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水力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自然资源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改造和利用的,从而意识到从小要热爱自然,关心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是本课的难点。

1、 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水流有力量,认识人类 对水力以及对风力、太阳、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利用。

2、 认识到水力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可被改造和利用的。

3、 意识到从小要热爱自然,关心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检测

一、观察导入 激活思维

1、 出示小水轮的模型,演示小水轮转动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小水轮是如何转动起来的。”

2、 出示“木排顺流而下”及“洪水冲毁树木、房屋”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3、 引导学生针对实验和投影片上出现的现象展开讨论,议一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谈一谈小组的共识。

4、 小结学生发言,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 学生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及投影片上的景象。

2、 小组活动

3、 通过小组交流认识到水流是有力量的。

4、 认真倾听老师小结。

1、 学生能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和图片,并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认识。

2、 能主动地、热烈地开展小组活动,各抒己见。

3、 大部分同学通过小组互动,知道水流有力量,并能积极争取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观察讨论 深入理解

1、 利用看录象、投影出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利用水力的相关资料,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看了这么多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在小组中议一议。

2、 巡回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以帮助和指导,尤其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明水力的利用。

3、 组织学生把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捕捉闪光点,给于鼓励;抓住分歧点,激起矛盾冲突,引导他们进行争辩。

4、 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人类对水力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 学生看录象及投影呈现的资料,了解资料所体现的内容。

2、 针对这些内容,小组展开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3、 每组选一名代表总结小组发言,并在全班展开讨论、交流、评价。

4、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5、 通过讨论交流和倾听教师的总结,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完善的认识。

1、 学生能认真仔细地观看资料,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2、 能在组长的组织下协作学习,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3、 结合老师同学提供的资料和信息,能简要阐述人类对水力利用的现状。并初步构建这部分内容的认知体系。

4、 能从老师的总结中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

三、激活思维 深化认识

2、 利用录象资料创设问题情境:现在你想说什么?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3、 巡回了解小组讨论情况,及时加以指导。

教师小结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前景的广阔性,以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1、 学生展开设想,各抒己见

2、 针对录象结合自我认识,积极开展小组讨论。

3、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 对他人发言作评价并可提出异议。

1、 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2、 通过录象资料倾听他人发言,初步了解自然资源。

3、 能从老师的总结,同学的看法中,深化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四、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1、 教师课堂小结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九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2、百叶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

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学习

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

(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a、先测测教室的温度。

b、再到室外去测测。(测阳光下,背阴处)

c、观察百叶箱。

(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

(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

1、分组讨论后汇报。

2、教师小结。

(一)课后作业

判断题

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十

1.知识目标: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给每组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

演示实物:大米、黄豆、苹果、葡萄、黄瓜、豆角、土豆、草莓、鸡肉、猪肉、鳝鱼……

1.出示一些食物的实物:

2.揭示题目。

3.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

1.教师提供切开的生、熟马铃薯。

2.从生到熟,食物发生了变化。食物烧熟了,与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

a.看看马铃薯的颜色变化

b.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

c.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

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1.操作指导: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将石棉网放在支架上部—烧杯里倒入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

2.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

(1)观察生鸡(猪)肉

颜色、气味、用镊子夹住撕扯……

(2)预测:鸡(猪)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3)分组实验:用清水加热鸡(猪)肉

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讨论:烧熟的鸡肉与生的鸡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想知道,爱提问;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道土壤的种类。

二、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新课导入

学生自由回答。

(二)制定方案,探究新知

活动一:研究各种土壤由什么不同的特点?

师:同学们,这些土壤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吧!

(学生把从不同地点采集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在一起比较研究)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学生汇报

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课件出示)

活动二:我们给土壤分类

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给土壤分类:按颜色、数量等

小组交流分类的结果,师生进行评价。

活动三:探究各类土壤的保水性

学生进行猜测,试着说出理由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3种土壤、漏斗、水、杯子等材料。

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其它各组同学评价、补充,并完善实验方案。(在三个漏斗中按顺序装入不同的土壤,再把水缓缓的倒入土壤中)

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停止渗水后,比一比,哪种土下面的杯内水多?(流出来的水多证明这种土壤的保水性就差,流出来的水少证明这种土壤的保水性好)

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要给你们几点提示(出示课件):

1、要做这个实验必须做到四个同样。同样多的三份土壤,同样多的水,同样的倒水速度。并且倒水的时间同时开始。

2、小组合作认真观察,讨论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土壤:

保水性(强、弱)

砂质土:

黏质土:

壤土: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黏质土的保水性最强,砂质土的保水性最弱。)

学生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师总结:由于砂质土的含砂量多,颗粒大,所以它的渗水性就强,而渗水性强的土壤它的透气性也强。三类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不同。(出示课件)

(三)展示交流活动:玩一玩我们自己带来的各种土壤。

学生活动。

(四)拓展创新

1、土壤分为哪几类?

2、谈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知道了土壤可分为三类:砂质土、粘质土、壤土。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十二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1、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2、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1、导入。

(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蘑菇的哪些知识?

2、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4、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3)讲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5、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

(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6、课外调查: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1、了解细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师展示一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2)交流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病毒的知识。

(3)观察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和病毒的照片。谈一谈: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们是细菌和病毒,我们也许会认为它们很美丽,但当我们明白了它们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很可怕。)

(4)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病毒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展示食用菌调查成果。

(1)小组交流、展示。

(2)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为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用菌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名称、特点、外形图、主要食用价值等。)

(4)名片展示与评价。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十三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进行了“植物”和“动物”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在这个单元里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当学生们对各种物体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可以按照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来描述这些物体。而材料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1课,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认6种常见材料并用词语描述它们。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他们将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分辨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材料,描述它们的特性。这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

1、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餐巾纸、牙刷、毛巾、钥匙、玻璃杯、木梳)。

2、我们身上的物品、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的统计表

2、摸奖猜谜活动

3、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师说:是的,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材料人们使用,今天咱们就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越感兴趣。用摸奖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似乎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对小学生来说也很意外,在兴趣盎然的摸奖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

1、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带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试着把它们写在表格中。

2、让学生观察书包、教室里的物品,并猜测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提示学生边观察边做好记录。

3、观察活动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的材料,一起来讨论一下它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环节中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孩子们的交流既是对研究成果的交流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学生们共同分享着集体的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

师问:关于“材料”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问题,你们想不想研究?想研究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师告诉学生我们将在以后的几节课中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这样探究从问题开始,至问题结束。在研究了“常见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一问题后,再让学生提出关于“材料”还想研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新的问题,继续研究下去,这样充分说明教者的“用教材教”的意识。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十四

1、抓住文章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感受父爱的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到父子之间的爱与信任。读中感悟,读中表达。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二、大声快读、整体感知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通读全文,了解课文故事的梗概。读的过程中画下面不

认识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

三、接读课文、复述故事

操作:选定几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记录出问题的地方,然后集体纠正;指定一二名同学复述故事的梗概。

四、小声细品、提出问题

要求:轻声读课文,可以通篇读,亦可选择重点段落细品,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用曲线画出来打上问号,把自己读懂的地方,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出感悟。

五、归纳问题、小组探讨

操作:老师归纳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以小组的形式集体探讨,边探讨、边读文、边记录。老师巡视深入小组与其共同讨论,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六、整理思路、班机汇报

各组指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七、整理笔记、反思收获

整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提过的问题、参加讨论的问题及得到的收获。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学生谈生活中的幸福小事。引出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谈生活中的幸福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爱与幸福,并借此引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感悟真爱、享受幸福。)

二、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1、回忆文中哪些人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出理由。

2、地震中的这对父子的所作所为,缘自于父亲曾经说过的

一句诺言,找出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设计理念:由生谈印象深刻的人物,引出文章的重点句子,培养学生初步阅读后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把握能力。)

三、把握重点,深入体会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找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句话首先出现在课文的哪一

段?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父亲想到这句话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3、透过父亲的表现体会父亲的心情、态度上的变化,理解“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含义,初步感悟父亲坚定的爱的新年。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4——11)自然段

1、父亲带着坚定的新年开始挖掘时,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样的表现?结合课

文说一说。

2、透过这些孩子的父母的表现,体会他们心情、态度的变化。

3、还有谁阻挡父亲的挖掘?他们是怎样阻挡的?

4、播发录象:《大地震》片段

5、带着坚定的信念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三)学习12自然段

1、从哪一段中可以看出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挖掘儿子,找到后读一读。

他挖了很久,没人再来阻挡它。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它。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2、读一读原文,这段话少了哪写内容?加上这些内容有哪些好处?

同桌讨论后,大家一起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抓住数字和外貌描写体会父亲在漫长的挖掘过程中,憔悴不堪、极度疲惫。从救助儿子的艰辛中体会父亲那坚定的信念。

2、想象父亲挖掘的画面,体会父亲的伟大。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父子听到对方声音的激动与喜悦。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生分角色读后,学生互评。

(设计理念: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交流,重在提高朗读能力。)

(五)阅读课文,想想阿曼达所处环境里会怎样想,会对同学说什么?

过度:爱、信任让废墟下的儿子执著等待38个小时,废墟上的父亲顽强挖掘38个小时,他们共同坚守同一个信念、一句爱的诺言。

废墟上的父亲和废墟下的儿子图及“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

生齐读。

(设计理念:师运用语言进行情景创设,帮助学生想象,从中体会到阿曼达靠着对父亲的信任执着等待,深刻感悟父子的爱与信任。)

(六)学习23自然段

1、借助文中的一幅插图,结合文章内容现象父子会说什么?

斧子乡间图及下段文字: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把!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阿曼达?

(设计理念:再次感悟父亲的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给了儿子力量,让儿子如此坚强,如此伟大。)

(七)学习最后一段

父子拥抱图及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朗读,体会阿曼达父子的了不起。

(设计理念:“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要想促进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有选择地推荐课外的文章、书籍,把他们引向课外,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还能借此广大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总结:

同学们,阅读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这人间伟大的爱。这样的灾难不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但这样的爱、默契、信任却源于每个家庭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正如课前,同学们谈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那种幸福的爱,正因有了这些爱的基石,灾难中才会出现奇迹。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爱,用心去给予爱,用爱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与辉煌。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坚强

勇敢

责任心强

富有爱心

14个孩子脱险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篇十五

1、教学内容:昼夜的形成。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意义:

本课在小学中年级初步直观了解地球、太阳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探究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蜡烛,纸人,遮光窗帘等模拟昼夜的形成,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

(2)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通过学生开学术小组讨论会,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教学重、难点:观察地球仪,弄清楚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昼夜形成过程。

1、教法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并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观察了地球仪,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并试制作地球模型,初步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及通过太阳观察地面影子、温度、方向等知识。教学昼夜的形成同样采用直观教具演示,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实验,富于启发地提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明白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要24小时这些知识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和学生活动小组的实验活动,富于启发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明白发生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昼夜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2、学法提示:

教师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之产生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故本节课先是采用了操作实验法,让学生亲手发现新知,感受学习乐趣;其次采用演示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形象、逼真地体验到昼夜变化的产生;最后在拓展思考练习中,采用讨论辅导法,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1、复习上节课已学过的地球知识,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根据课题,学生分组研究探索,小组长到教师处领实验器材,教师发研究记录卡,教师到各小组辅导实验研究,从而为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解“昼夜的变化”作好铺垫,小组长记录研究成果。

3、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台下学生补充评价优缺点,教师注意点评。

4、教师示范实验,重点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5、再次让学生按教师实验过程摸拟实验,注意思考理解方向、周期、速度。

6、质疑问难,课堂小结。

7、为加深学生对“昼夜的变化”的理解,根据实验拓展: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中国和美国,哪个地方先被太阳照到?(把握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昼夜的形成

地球正向太阳面——光明

地球背向太阳面——黑暗

地球自转——光明黑暗交替

——昼夜形成

这样的板书,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迅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

1、课前搜集信息;

2、实验;

3、讨论辩论;

1、讨论法;

2、探究法;

3、实验法;

4、暗示法;

5、演示法。

1、地球仪;

2、电筒;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开学术小组讨论会、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能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培养了他们观察、推理及初步的空间概观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