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0-26 04:39:13
- 小编:雁落霞
- 文件格式 DOC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演讲辞的特点,梳理文本内容
2、读文识人:蔡元培的人格特征
3、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读文识人
高考考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综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那么,蔡元培先生就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先生点过翰林,留过洋,当过*,拿过厚禄,可是他最辉煌的人生篇章却是在北大写下的,被称为“北大永远的校长”。上任后的第五天,也就是1917年1月日,面对全校师生,先生发表了这篇语重心长的演说。
一、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信息式阅读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渡:作为一篇演讲辞,首先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请大家用信息式阅读法,一目十行,捕捉文本最重要的信息,概括演说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明确:
一番寒暄
主要内容三点要求
两条计划
二、文本探究
2、这篇演讲辞从哪些方面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了揭示?请具体阐述。(要求:先大声朗读文本相关语句,然后分析)
过渡:北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神往的地方,可是,当年蔡元培接到委任状(幻灯片)时,很多朋友却劝他不要去,那么,1917年的北大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让朋友们如此地担忧反对呢?(幻灯片)演讲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迅速阅读文本,寻找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老师看哪一组的同学找的既快又准。
明确
社会:“风俗日偷,道德沦丧”“毁德败行之事,所在触目皆是”
北大“*”:
学生宗旨:“做官发财”“考试则熟读讲义“敷衍塞责”“故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极端的功利主义)
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虽然被*了,可是科举时代的劣根性却并没有完全清除。皇城根里,天子脚下,在一个可以望见紫禁城的地方读书,学生们心理上会形成怎样的期待,不言而喻。他们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北大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官僚养成所”,散发着陈腐的气息。
“平时则放荡冶游”“不正当之娱乐”(这些雇着当差的被称为老爷的学生们课余则吃花酒,捧名角儿,打麻将,逛*院)
学生品德:功利、毁德败行
学生行为:不重道自然谈不上真正的尊师,亦谈不上同学道义相勖,相互切磋。
老师水平: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整体素质不高,专心于教务者甚少)
老师讲义:精致奥义,细枝末节全部打印并分发给学生,致使学生“考试则熟读讲义”即可敷衍塞责。同时讲义可能多年未更新,陈俗乏味。
学校图书:书籍虽多,然新出者甚少。
(活动设计:分组寻找信息设计意图:熟悉课文,弄清现实)
3、先生提出的“三点要求两个计划”,对于改变北大当时的现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请认真品读原文,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总结。(选择其中一点归纳或几点同时归纳均可)(幻灯片5)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而北大就是一个“官僚养成所”。明知是龙潭虎穴,先生依然奋不顾身地闯了进来,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力挽狂澜,先生就是这非常之人。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后,面对全校师生的第一次讲话,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北大存在多年的沉疴与弊端,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三点要求、两个计划”,请同学们认真品读,分析作者是怎样阐述的,体会其对改变现状的作用。并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总结。选择其中一点归纳或几点同时归纳都可以。
每个小组打造一副精美的对联,酝酿好了就派选派能代表本小组书法艺术水平的同学,把你们的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因空间有限,展示同学限定为五人,名额有限,请大家抓住机会!老师对你们的精彩表现充满了期待!)
(活动设计:写对联设计目的:进一步探讨文本内涵)
可示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落)
宗旨正大求学问品行谨严矫颓俗敬爱师友礼交际
改良讲义裨实用添购新书供参考延聘名师促学问
学生作品:
求知识爱惜光阴容有底止,进北大研究学问绝无二心横批砥砺德行
娱乐正当无亏道德强健身体,品行谨严不染流俗力夯根基
热爱同学更宜道德相勖,尊敬老师尤应礼貌有加
添购新书供参考,改良讲义促潜修横批当务之急
宗旨抱定一校改,德行砥砺兴九州
抱定宗旨求学问,砥砺德行为楷模
定宗砺德充内涵,弃名求知救危国
孜孜求学定宗旨,修身养性利言行
蔡元培拟计划定要点劝学正,诸学子受教育改恶习成栋梁
敬爱师友非常之人用心相待,砥砺德行卓绝之士以身作则
*乱世尤须抱定宗旨一心求学,世风日下最要砥砺德行不染流俗
抱定宗旨摒名利,砥砺道德求真知
典籍满架供参考可博采,精旨要义列纲要促潜修
三点要求一针见血改旧容,两个计划求真务实创新风
先生奋勇任校长,北大竭力济天下
苦口婆心一篇名讲开启新纪元,锐意改革几项良举力挫不良风
抱定宗旨求学问,砥砺德行治流俗
示范(机动安排)
横批革旧迎新上联:坚辞不学无术治沦丧
下联:勇延德高望重创新风
补充:针对当时北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心于教务者甚少的状况,现身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悍然解聘了一大批资格老但不学无术的教员,延聘了一大批当时在各个学术领域最有建树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名流,而不问出身文凭高低、年龄大小,不讲究新学旧学只要有真才实学,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马寅初、黄侃、辜鸿铭,梁漱溟等,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构成了中国大学最辉煌的教师阵容。经过他的调整,当时北大两百多个教员中教授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其中梁漱溟没有读过大学,年龄仅24岁,但因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仍被聘为教授,美少年胡适从美国回来被聘为教授时也只有26岁,而当时学生的年龄大多都是二十出头。其实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大学更有吸引力呢?就算它的名字不叫北大。
4、先生针对现实对青年学子提出的三点要求哪一点最触动你的心灵?
三、含英咀华
5、“言见心声,文见其人”,根据先生的演说,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选择最打动你的一点来谈。
过渡:先生的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拉开了北大改革的序幕。在不到两三年的时间里,先生就一个陈腐的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大学,从而奠定了北大百年的基业。
一次成功的演讲,最感人的根本不在于文辞的华美,结构的严密,而在于演讲者能用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听众的情绪,所以,先生此次演讲中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崇高的情怀才是最动人的根本!
那么,根据先生的演说,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选择最打动你的一点来谈。
请同学们可先小组交流感受,然后举手发言。
小结过渡:
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既严厉务实又博学儒雅,他一身的正气与锐气,都源于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事业对学生的崇高责任感。先生就是那浊世中盛开的一朵卓绝之花!毛主席称赞先生是“学界的泰斗,人士的楷模”;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北大之父”;是先生改变了北大,而北大影响了中国,正如美国学者杜威所说(幻灯片)。
老师将同学们对蔡元培先生的印象汇成了一段话,老师读一篇,学生跟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
时短情长,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我们掂量到了先生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沉甸甸的分量,也深刻领悟到了先生殷切的期望,先生的声音穿越了历史,先生的精神抵达了我们心灵,让我们将这种感动化成前进路上的力量和勇气吧!
老师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本课的结束语,让我们大声朗诵,一起共勉!
预设:我希望自己用辛勤丈量岁月,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理想;
我希望自己用诚挚培育友谊,用执著和毅力坚定信仰;
我希望自己用孝心敬爱父母,用关心和爱护友爱兄长;
我希望自己用健康填满心智,用愉悦和快乐伴随成长;
我希望自己用智慧装饰实力,用争辩与反省提携修养。
我希望自己以攀登科学的顶峰为远方;
用肩膀挑起重担,用身体弯成民族的脊梁!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二
1、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体会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的思想文化意义。
1、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历史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
2、采用探究、发问、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导入:
今天学子们选择北大有无数个理由,下面列出十大理由:
理由之一: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理由之二: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
理由之三:北大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理由之四:北大是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理由之五:北大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理由之六: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理由之七:北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理由之八: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理由之九:北大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
理由之十: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而你知道吗?刚创办的北京大学,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且当时的北大,还被人们说是个腐败的大粪,是个臭虫窝、大染缸。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声名卓誉。那么不能不提到对它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位人物――蔡元培。他曾经任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时的一篇演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大变化的一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文章结构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最后,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2.结构特点与演讲辞关系。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所以要求思路非常清晰而且要求中心突出,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影响。
3、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在语言上,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研读,课文提出具体的哪三点要求?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每一点具有怎样的针对性?
――第一点,针对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这样的学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小结: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所以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并积累词语
干禄终南捷径弭肄业容有底止当轴日偷
鲜相勖訾詈
2.【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3.【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总结、扩展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积累•整合】
关于演说
教学信息反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四
2、教材概述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
一、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溯渊源
提希望
拟计划
2、找出能反映北大现状和社会现实的词语或者句子
针对性
3、假如你是当时的北大校长……
语速、语调、重音、情感
4、假如你是当时的北大学子……
学:(板书内容)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为求学而来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图诸君求学便利
学有心得
旁稽博采
逻辑性
5、此时此刻,我们是读者……
三、结束语
溯渊源:关注教育之情
提希望:拯救教育之思
拟计划:改革教育之举
针对性、逻辑性、暂保密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五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兰思想的集中体现。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的不满,就是的例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第三条,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今后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并积累词语
干禄终南捷径弭肄业容有底止当轴日偷
鲜相勖訾詈
2.【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3.【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总结、扩展
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积累•整合】
关于演说
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演说是面对观众,这就使演说的内容即演说词受到些限制。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 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蔡元培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说无数,演说词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蔡元培讲演集(new)》(马燕编)收集他的演讲词九十篇。作为一个革命家、思想家,他在演说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说可谓高屋建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教育方面的演说词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等》。在演说录集中我们看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难点: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解决办法:多探究,多发问,多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xx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xx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兰思想的集中体现。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第三条,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今后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并积累词语
干禄终南捷径弭肄业容有底止当轴日偷
鲜相勖訾詈
2.【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3.【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总结、扩展
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课文板书
2. 把握结构
(1)开篇
(2)
(3)两个工作重点
3. 写作特点
(1)语言恳切,热情,具有很强的鼓动性。
(2)多用反问句,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七
g(2-4.1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作者:墨默1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从容说课】
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本文写于19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8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9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把北京大学带进新纪元的文章。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讨论。】
生:演讲是用口讲的,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
生:我觉得语言一定要精彩、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学生笑。】
生:演讲要面对很多的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生:演讲要能打动听众的心,要有感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除了刚才大家说的,演讲辞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学生思考。】
师: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必须--
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生:哦(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明白了,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所收获。
师:这位同学悟性很高,一点就通,他说得很好。演讲辞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性,入耳有益。刚才大家基本上把演讲辞的文体特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记在心里,以后迟早会派上用场的。
【幻灯片放映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 ; ;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讨论。】
生:我会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
生:我也差不多,会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生:除此之外,我会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
师:哦?什么希望?
生: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让我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目标。
【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
师:好,先来看看,本文作为就职演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三点要求,直指北大弊端,很有针对性,而且层次分明。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生:内容都是教导北大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的,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师:说得不错,继续。
生:思想性很强,很有现实意义。
师:哦?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这三点都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都关系到北大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很有现实意义。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了。
生:它的语言。
师:对了,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读起来很特别。
师:怎么特别?
生:说不出来。
生:有古文那种古朴典雅的味道,简洁凝练,又比较口语化,比起以前学的古文来更容易理解。
师:对了,本文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既有文言的简洁凝练,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下面大家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哪些句子或词语是不懂的,找出来,我们课堂上解决,先把文意搞懂了,才容易深入分析。
【学生默读,教师轻声回答学生的问题。】
生: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
生:是啊,有点出乎意料,他几乎没说自己会怎么做,将要实现什么目标,而是对北大学生明确地提出了三点希望。
生:是要求。
生:是希望。
生:希望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要求。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生:很苛刻,不近人情。
师:哦,有的同学认为这位新校长很苛刻,不近人情,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不能说他苛刻,但可以看出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
生: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师:找对了,但这只是要点,能不能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生:“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师:解释得非常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师:也就是说,他提出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谋求发展,对吧?
生:对。
生: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
生: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
师:说得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生: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生:没有完整的计划,只提到了自己上任后首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八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单元是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用浅易文言文写成的演讲稿。继初中《最后一次演讲》之后,高中阶段第一次集中学习这种实用文体。通过学习,除了要求学生了解演说词的基本特点之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学习浏览、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这一课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一步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为自己撰写、参加演讲语文活动做准备。
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的依据是单元教学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目标设定为三维目标,以便于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积累。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本课是文言文写成的,又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本文层次分明,重心突出。抓住了本文的重点,也就容易理解本文的结构和内容了。因此,我们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对于难点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
重点: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难点: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解决办法:多探究,多发问,多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九
关于演说
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演说是面对观众,这就使演说的内容即演说词受到些限制。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蔡元培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说无数,演说词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蔡元培讲演集(new)》(马燕编)收集他的演讲词九十篇。作为一个革命家、思想家,他在演说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说可谓高屋建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教育方面的演说词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等》。在演说录集中我们看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感受鉴赏】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演说词。它具有优秀的演说词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
1.作为演说词的特点
本文在行文结构上开门见山,接触正题,以校长的身份,提出对学生约法三章,层层深入,说明了演说的意图,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以至于学校的前途,有针对性,能抓住听众的心理。每天段的开头句都是该段的中心句,不旁逸斜出,便于听众把握演说的要领,并能引发听众的思考。演说的内容做到了中心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讲得清楚明白,有一定的感召力,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强烈的反响。在语言上,没有生僻词语,虽是浅易文言文,但由于多用短句,并不觉得晦涩,相反对于北大学生这样的听众来说,更是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有些口语富有表现力,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严肃中还有体帖,可谓语重心长。
2.内容上的特点
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不避矛盾,虽寥寥几语,可对现实的分析却精辟透彻。可见作者对北京及北京大学的了解程度,并在任职伊始,就指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方面。作者在接任校长的职位之前,就向汤尔和先生,了解了北京大学的情况,所以确定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要求学生学实际知识,放开学生的思想,让其自由健康地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不到十天的日子里,就聘语积学而热心的陈独秀先生,解聘不称职教师,让学生乃至于社会看到了改革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作者针对北京社会的“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现状,对学生提出了德育的新要求,做到了有的放矢。希望学生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修心养性,能以天下为己任,经身作责,担当起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对敬爱师友的要求,可以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另一侧面。显然只有这样,才会在北京大学形成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
3.关于图书一事。
蔡元培先生一贯对图书和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开幕及中国版本展览会开幕典礼上致词,强调科学家对于图书的重视。在他的心目中,图书馆是学校之外的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在任职演说上,他就把充实图书馆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改革的日程中。且在书籍的内容上也做了说明,这和他推行的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原则是分不开的。学生可以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出的书籍更新旧的观念,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在任职后,他曾亲自为图书馆筹募资金,开源节流,以购图书,还曾向社会倡导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见,蔡元培先生对图书馆的一往情深。
【思考探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在近些天,常有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恶性事件发生,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拓展延伸】
1998年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先生看清了中国的现状,清醒得认识到,要想变革必须先行培养人才,于是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推行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力图打破封建主义坚固的落后教育堡垒,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于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他首先整顿了教师队伍,就职不到十天,就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之后又积极聘请学识渊博且思想进步的刘半农、鲁迅等加入北大行列。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辞退,不予任用。其次蔡元培先生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再次,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
就在作者任职两年半之后的1919看,他曾写宣言〈〈我绝对不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一度要求辞职。辞职理由有三点:第一,校长的身分为半官僚性质,于是生出许多官僚的关系,有着无数的繁文缛节,受管制太多,令人痛苦;第二,无法达到思想的自由,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约束,令人窒息,对新思想如同对待“洪水猛兽”,强行干涉;第三,北京正是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社会,将人沾染上污浊。蔡元培先生虽然态度坚决,但并未能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因为北京大学离不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先进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毛泽东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十
1、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体会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的思想文化意义。
1、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历史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
2、采用探究、发问、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导入:
今天学子们选择北大有无数个理由,下面列出十大理由:
理由之一: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理由之二: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
理由之三:北大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理由之四:北大是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理由之五:北大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理由之六: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理由之七:北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理由之八: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理由之九:北大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
理由之十: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而你知道吗?刚创办的北京大学,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且当时的北大,还被人们说是个腐败的大粪,是个臭虫窝、大染缸。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声名卓誉。那么不能不提到对它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位人物——蔡元培。他曾经任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时的一篇演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大变化的一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文章结构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最后,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2.结构特点与演讲辞关系。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所以要求思路非常清晰而且要求中心突出,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影响。
3、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在语言上,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研读,课文提出具体的哪三点要求?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每一点具有怎样的'针对性?
——第一点,针对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这样的学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小结: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所以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演讲辞的特点,梳理文本内容
2、读文识人:蔡元培的人格特征
3、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读文识人
高考考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综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那么,蔡元培先生就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先生点过翰林,留过洋,当过_,拿过厚禄,可是他最辉煌的人生篇章却是在北大写下的,被称为“北大永远的校长”。上任后的第五天,也就是1917年1月日,面对全校师生,先生发表了这篇语重心长的演说。
一、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信息式阅读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渡:作为一篇演讲辞,首先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请大家用信息式阅读法,一目十行,捕捉文本最重要的信息,概括演说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明确:
一番寒暄
主要内容三点要求
两条计划
二、文本探究
2、这篇演讲辞从哪些方面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了揭示?请具体阐述。(要求:先大声朗读文本相关语句,然后分析)
过渡:北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神往的地方,可是,当年蔡元培接到委任状(幻灯片)时,很多朋友却劝他不要去,那么,1917年的北大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让朋友们如此地担忧反对呢?(幻灯片)演讲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迅速阅读文本,寻找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老师看哪一组的同学找的既快又准。
明确
社会:“风俗日偷,道德沦丧”“毁德败行之事,所在触目皆是”
北大“_”:
学生宗旨:“做官发财”“考试则熟读讲义“敷衍塞责”“故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极端的功利主义)
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虽然被_了,可是科举时代的劣根性却并没有完全清除。皇城根里,天子脚下,在一个可以望见紫禁城的地方读书,学生们心理上会形成怎样的期待,不言而喻。他们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北大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官僚养成所”,散发着陈腐的气息。
“平时则放荡冶游”“不正当之娱乐”(这些雇着当差的被称为老爷的学生们课余则吃花酒,捧名角儿,打麻将,逛_院)
学生品德:功利、毁德败行
学生行为:不重道自然谈不上真正的尊师,亦谈不上同学道义相勖,相互切磋。
老师水平: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整体素质不高,专心于教务者甚少)
老师讲义:精致奥义,细枝末节全部打印并分发给学生,致使学生“考试则熟读讲义”即可敷衍塞责。同时讲义可能多年未更新,陈俗乏味。
学校图书:书籍虽多,然新出者甚少。
(活动设计:分组寻找信息设计意图:熟悉课文,弄清现实)
3、先生提出的“三点要求两个计划”,对于改变北大当时的现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请认真品读原文,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总结。(选择其中一点归纳或几点同时归纳均可)(幻灯片5)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而北大就是一个“官僚养成所”。明知是龙潭虎穴,先生依然奋不顾身地闯了进来,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力挽狂澜,先生就是这非常之人。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后,面对全校师生的第一次讲话,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北大存在多年的沉疴与弊端,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三点要求、两个计划”,请同学们认真品读,分析作者是怎样阐述的,体会其对改变现状的作用。并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总结。选择其中一点归纳或几点同时归纳都可以。
每个小组打造一副精美的对联,酝酿好了就派选派能代表本小组书法艺术水平的同学,把你们的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因空间有限,展示同学限定为五人,名额有限,请大家抓住机会!老师对你们的精彩表现充满了期待!)
(活动设计:写对联设计目的:进一步探讨文本内涵)
可示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落)
宗旨正大求学问品行谨严矫颓俗敬爱师友礼交际
改良讲义裨实用添购新书供参考延聘名师促学问
学生作品:
求知识爱惜光阴容有底止,进北大研究学问绝无二心横批砥砺德行
娱乐正当无亏道德强健身体,品行谨严不染流俗力夯根基
热爱同学更宜道德相勖,尊敬老师尤应礼貌有加
添购新书供参考,改良讲义促潜修横批当务之急
宗旨抱定一校改,德行砥砺兴九州
抱定宗旨求学问,砥砺德行为楷模
定宗砺德充内涵,弃名求知救危国
孜孜求学定宗旨,修身养性利言行
蔡元培拟计划定要点劝学正,诸学子受教育改恶习成栋梁
敬爱师友非常之人用心相待,砥砺德行卓绝之士以身作则
_乱世尤须抱定宗旨一心求学,世风日下最要砥砺德行不染流俗
抱定宗旨摒名利,砥砺道德求真知
典籍满架供参考可博采,精旨要义列纲要促潜修
三点要求一针见血改旧容,两个计划求真务实创新风
先生奋勇任校长,北大竭力济天下
苦口婆心一篇名讲开启新纪元,锐意改革几项良举力挫不良风
抱定宗旨求学问,砥砺德行治流俗
示范(机动安排)
横批革旧迎新上联:坚辞不学无术治沦丧
下联:勇延德高望重创新风
补充:针对当时北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心于教务者甚少的状况,现身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悍然解聘了一大批资格老但不学无术的教员,延聘了一大批当时在各个学术领域最有建树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名流,而不问出身文凭高低、年龄大小,不讲究新学旧学只要有真才实学,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马寅初、黄侃、辜鸿铭,梁漱溟等,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构成了中国大学最辉煌的教师阵容。经过他的调整,当时北大两百多个教员中教授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其中梁漱溟没有读过大学,年龄仅24岁,但因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仍被聘为教授,美少年胡适从美国回来被聘为教授时也只有26岁,而当时学生的年龄大多都是二十出头。其实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大学更有吸引力呢?就算它的名字不叫北大。
4、先生针对现实对青年学子提出的三点要求哪一点最触动你的心灵?
三、含英咀华
5、“言见心声,文见其人”,根据先生的演说,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选择最打动你的一点来谈。
过渡:先生的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拉开了北大改革的序幕。在不到两三年的时间里,先生就一个陈腐的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大学,从而奠定了北大百年的基业。
一次成功的演讲,最感人的根本不在于文辞的华美,结构的严密,而在于演讲者能用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听众的情绪,所以,先生此次演讲中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崇高的情怀才是最动人的根本!
那么,根据先生的演说,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选择最打动你的一点来谈。
请同学们可先小组交流感受,然后举手发言。
小结过渡:
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既严厉务实又博学儒雅,他一身的正气与锐气,都源于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事业对学生的崇高责任感。先生就是那浊世中盛开的一朵卓绝之花!毛主席称赞先生是“学界的泰斗,人士的楷模”;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北大之父”;是先生改变了北大,而北大影响了中国,正如美国学者杜威所说(幻灯片)。
老师将同学们对蔡元培先生的印象汇成了一段话,老师读一篇,学生跟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
时短情长,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我们掂量到了先生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沉甸甸的分量,也深刻领悟到了先生殷切的期望,先生的声音穿越了历史,先生的精神抵达了我们心灵,让我们将这种感动化成前进路上的力量和勇气吧!
老师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本课的结束语,让我们大声朗诵,一起共勉!
预设:我希望自己用辛勤丈量岁月,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理想;
我希望自己用诚挚培育友谊,用执著和毅力坚定信仰;
我希望自己用孝心敬爱父母,用关心和爱护友爱兄长;
我希望自己用健康填满心智,用愉悦和快乐伴随成长;
我希望自己用智慧装饰实力,用争辩与反省提携修养。
我希望自己以攀登科学的顶峰为远方;
用肩膀挑起重担,用身体弯成民族的脊梁!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十二
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xx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xx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兰思想的集中体现。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第三条,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今后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并积累词语
干禄终南捷径弭肄业容有底止当轴日偷
鲜相勖訾詈
2.【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3.【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总结、扩展
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积累•整合】
关于演说
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演说是面对观众,这就使演说的内容即演说词受到些限制。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 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蔡元培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说无数,演说词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蔡元培讲演集(new)》(马燕编)收集他的演讲词九十篇。作为一个革命家、思想家,他在演说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说可谓高屋建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教育方面的演说词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等》。在演说录集中我们看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教学信息反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篇十三
关于演说
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着作《修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演说是面对观众,这就使演说的内容即演说词受到些限制。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蔡元培先生一生着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说无数,演说词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蔡元培讲演集(new)》(马燕编)收集他的演讲词九十篇。作为一个革命家、思想家,他在演说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说可谓高屋建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教育方面的演说词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等》。在演说录集中我们看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感受鉴赏】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演说词。它具有优秀的演说词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
1.作为演说词的特点
本文在行文结构上开门见山,接触正题,以校长的身份,提出对学生约法三章,层层深入,说明了演说的意图,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以至于学校的前途,有针对性,能抓住听众的心理。每天段的开头句都是该段的中心句,不旁逸斜出,便于听众把握演说的要领,并能引发听众的思考。演说的内容做到了中心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讲得清楚明白,有一定的感召力,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强烈的反响。在语言上,没有生僻词语,虽是浅易文言文,但由于多用短句,并不觉得晦涩,相反对于北大学生这样的听众来说,更是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有些口语富有表现力,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严肃中还有体帖,可谓语重心长。
2.内容上的特点
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不避矛盾,虽寥寥几语,可对现实的分析却精辟透彻。可见作者对北京及北京大学的了解程度,并在任职伊始,就指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方面。作者在接任校长的职位之前,就向汤尔和先生,了解了北京大学的情况,所以确定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要求学生学实际知识,放开学生的思想,让其自由健康地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不到十天的日子里,就聘语积学而热心的陈独秀先生,解聘不称职教师,让学生乃至于社会看到了改革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作者针对北京社会的“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现状,对学生提出了德育的新要求,做到了有的放矢。希望学生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修心养性,能以天下为己任,经身作责,担当起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对敬爱师友的要求,可以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另一侧面。显然只有这样,才会在北京大学形成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
3.关于图书一事。
蔡元培先生一贯对图书和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开幕及中国版本展览会开幕典礼上致词,强调科学家对于图书的重视。在他的心目中,图书馆是学校之外的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在任职演说上,他就把充实图书馆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改革的日程中。且在书籍的内容上也做了说明,这和他推行的着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原则是分不开的。学生可以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出的书籍更新旧的观念,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在任职后,他曾亲自为图书馆筹募资金,开源节流,以购图书,还曾向社会倡导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见,蔡元培先生对图书馆的一往情深。
【思考探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在近些天,常有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恶性事件发生,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拓展延伸】
1998年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先生看清了中国的现状,清醒得认识到,要想变革必须先行培养人才,于是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推行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力图打破封建主义坚固的落后教育堡垒,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于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他首先整顿了教师队伍,就职不到十天,就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之后又积极聘请学识渊博且思想进步的刘半农、鲁迅等加入北大行列。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辞退,不予任用。其次蔡元培先生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再次,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
就在作者任职两年半之后的1919看,他曾写宣言〈〈我绝对不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一度要求辞职。辞职理由有三点:第一,校长的身分为半官僚性质,于是生出许多官僚的关系,有着无数的繁文缛节,受管制太多,令人痛苦;第二,无法达到思想的自由,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约束,令人窒息,对新思想如同对待“洪水猛兽”,强行干涉;第三,北京正是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社会,将人沾染上污浊。蔡元培先生虽然态度坚决,但并未能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因为北京大学离不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先进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毛泽东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中秋节的活动方案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中秋节活动方案(优秀13篇)
- 2023年开学第一课感悟(模板12篇)
- 最新给公司感谢信(大全16篇)
- 先进事迹材料个人主要事迹(优秀9篇)
- 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手抄报 安全生产当好第一责任人演讲稿(精选9篇)
- 最新幼儿活动策划书 幼儿园活动策划(大全12篇)
- 2023年办公室主任个人工作计划(汇总18篇)
- 2023年三八妇女节女职工活动方案 三八妇女节教职工活动(通用17篇)
- 最新警校军训心得体会 警校军训心得体会心得(大全20篇)
-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通用15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最新给外卖好评的句子(通用9篇)
22下载数 140阅读数
-
人员配置的报告范文如何写(汇总19篇)
38下载数 339阅读数
-
2023年财务人员自我评价简短(优秀14篇)
20下载数 471阅读数
-
员工对领导评语(大全10篇)
50下载数 355阅读数
-
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部署会议记录(通用13篇)
13下载数 189阅读数
-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电子书(通用8篇)
49下载数 524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