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 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6 10:46:23 页码:13
2023年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 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汇总8篇)
2023-10-06 10:46:23    小编:MJ笔神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一

快到奶奶家的时候,我掏出钱来看,发现有一张五元的纸币。我想妈妈只给了我五元钱,那位叔叔找给我8角钱,哪里会有五元钱来呢?噢,对了,一定是那位叔叔在找钱时错把五元的当成了五角了。我当时有了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是真好啊!我多了四元五角钱了,可以自己用了。第二个想法是还给他们。

我思考了一会儿,决定去还给他们。我转身回到那家小吃店,找到那位叔叔说:“叔叔,你刚才把五元的.纸币当成了五角的找给了我。”那位叔叔不好意思地说:“真的,我这么粗心。”说着,就接过五元的纸币换给我一张五角的纸币给我。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味的,一种传承于冥冥的心灵深处、承载着厚重文化底韵的“味道”。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我们雏鹰假日小队的伙伴们结伴来到塘栖古镇,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塘西古镇座落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如果把江南古镇比作璀璨的明珠,那塘栖便是镶嵌在古运河畔分外夺目而耀眼的那一颗。那里风景如画,特别在春节前后,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

来到塘栖古镇,雄伟的广济映入眼帘。它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供人们在上面顺利地通行和观赏风景。广济桥非常坚固,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巍然屹立。它连接着桥两岸的传统文化,使其在上千年的传承中,未被淘汰。站在广济桥上往下望,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迎着着扑鼻的香味,我们寻找到了棕子铺。只见铺前坐着一位老奶奶,正有条不紊地包着汇昌粽子。粽子我们时常吃,但包还是第一次见,伙伴们带着好奇心一起围了上去。看着奶奶的示范,我们个个都在一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手拿两片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忙活开了。叠好粽叶,先放上一点小米,再在中间放一块肉,最后在肉上盖一层米,这样肉就被夹在了中间,最后要将粽子裹起来。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一个个都被最后的工序难住了,只能求救于奶奶。奶奶熟练地裹紧粽子,并快速地用线绕起来,系紧,打了一个小结。奶奶笑呵呵的说:“熟能生巧,你们第一次包,做的都很好。”临走时,我们还品尝了奶奶包的汇昌粽子,亲手包裹粽子后,感觉特别好吃。小小的粽叶内,包裹着大大的传统的文化。

走出粽子店,穿过小巷,“砰、砰、砰”,大木棰敲击石臼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耳欲聋。伙伴们好奇地四下张望,只见街尽头,两个爷爷在打年糕。一个抡起大木锤有规律的敲打石臼中的年糕,一个蹲在石臼边来回翻揉年糕。跟随着爷爷的节奏,我们也情不自禁兴奋起来。看着我们期待的眼神,爷爷决定让我们自己试一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原来木锤那么重,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抬起它来。小个子的我们,只好三人一起出场,齐心协力抬起木锤,重重地砸下去。年糕在石臼里被砸开了花,热气腾腾的,好看极了。

在塘栖古镇,我们见识了寓意五谷丰登的大粮仓,抱了象征着好运的金元宝,品尝了甜甜的棉花糖、香香的刺毛肉圆,包了味道鲜美的大肉粽,还亲自捶打了年年高升的年糕……传统文化其实就存在于人山人海间。

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此次在塘栖古镇,我们寻访到了无处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作文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三

因为我要观察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妈妈带我来到了杭州的历史街——河坊街。制作糖画需要的材料有金属板、铲子、勺子,如果没有这几样东西,那么你什么也做不了。

首先,做糖画必须有糖浆,糖浆是由麦芽糖、白糖、蜂蜜这三种物质制作而成的。想要把它们熬好,必须要熬一个小时左右,还要把糖浆熬到稠为止。如果你把这三种物料中的其中一种换掉,那么做出来的糖画的味道就不是原来糖画的味道了。

接下来,画糖画的伯伯开始画了,我选了一只兔子图形的,因为我属兔呀!伯伯画糖画的技术很好,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重一会儿轻,伯伯做糖画还非常快,当他在做眼睛的时候他停了一会儿,为了把眼睛做好,伯伯必须用精湛的技术。

伯伯把糖画画好了,就拿出一根竹签,把竹签定在糖画上,就这样一个糖画制作好了。

伯伯把糖画递给我,我看见了一只可爱,活灵活现的小兔子。

我先让妈妈吃了一口,然后我也吃了一口,我刚吃下去就说:“糖画真好吃呀!”接着,我又说“糖画虽然好吃,但做起来真不容易啊!”

我希望这些传统文化可以继续流传下去,因为现在会做这些传统手艺的人不多了。伯伯听我说完,也接着说道:“是啊,现在会做传统手艺的人真的不多了!”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四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但是最传统,最民俗的那就是--过年。

在我们中国,过年是我们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吃人、毁坏房屋、祸害庄稼,人们都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猎的人要点火,不小心燃烧到了竹筒。"啪"的一声把年吓跑了,渐渐的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响、怕火、怕红色,所以每当"年"来时,人们都点爆竹、贴对联、穿红衣服,又称过年为"过年"。

现在,过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每当过年时,街上分外热闹,有卖年货的、卖年画的、卖衣服的,各个五花八门。街上的人们个个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这时候家里的妇女可要忙喽!她们要赶做年夜饭、包饺子。各家都传来酒菜的香气,其余的人都在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年画,"福"字有正着贴的,倒着贴的,装饰的家里别具一格,特有过年气息。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一家人快乐地吃着年夜饭,在外打工的人们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到家里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的早晨,大人们、孩子们都很早就起来,送走今年的最后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们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说一些吉祥的话,爸爸、妈妈就会拿出红包给孩子们,这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孩子们就会拿着红包去买最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大人们在那天会至亲戚家去拜年或是在家做饭迎接客人。到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看过年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年过去,不久就要迎接元宵节。

这就是我身边的民俗文化--过年。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五

从汉武帝至今,中华民族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过去几年,更是因为有中国人在国外见义勇为或帮助他人后不留姓名,不收奖赏,只用英文寥寥说了一句:‘imadecendantofthedragon。(我是龙的传人)这种高尚的品质收获了外国人士的赞赏,同时也使中国这种谦虚,做好事从不留名,不在意名利,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播到了国外。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抗美援朝战争后,中国人明留给世界的‘外号’不再是‘东亚病夫’‘东方的蠢蛋’而是‘来自东方血气方刚的真男人’从古至今流传了多少年龙的传人的称号谁都数不清,可是,就在那一刻,中华民族又重新用自己的力量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再一次震惊全世界,刷新了世界对中或人民的认知,重新夺回了这个称号!

可是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十分发达,很多高颜值的‘小鲜肉’为了走红大肆宣传。青少年们无不为他们疯狂。正所谓: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如今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很多年轻人比起关注国家大事,看一些关于国家大事的新闻来比更喜欢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关注自己的“爱豆”的动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星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眼球,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少年的目光。适当的消遣固然没有什么错误,适当的追星更是无错可寻,在这个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人们的工作相对于曾经轻松了许多。现在的和平,使人们暂时忘记了红军长征时候的艰苦,坚定的意志。学生们渐渐地只投入学习,生活,和娱乐。

可是影响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灵魂级人物”却和一些可有可无的人列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对历史的褒读和侮辱!

我一个人的观点认为,现在的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工业大国,不得不说,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世界上是排在前列的。可是,现在的中国人民真的能算得上是龙的传人吗?现在的青年人,明日的国之栋梁真的可以接受这个重任吗?我不这么认为。

再次打开投选网址的主页面除了一些少得可怜的老一辈人物以外,其他的人无非是一些明星,歌手。我的心头突然涌出一股酸楚。

别傻了,孩子们,不要再盲目追星了。哪有什么轻松愉悦,只不过有人在为你们负重前行!

龙的传人!绝不是靠演技和歌曲获得名誉的年轻人们,他们是在战场上挥洒汗水的战士!是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让我们做血气方刚!真正的活出中华人们的气概,做真正龙的传人!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六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文化出现,那么关于我身边的传统文化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都说冰糖葫芦酸,它酸里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可它甜里裹着酸。”听了这首歌,大家一定想起了冰糖葫芦,没错,今天我就向大家隆重介绍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它酸甜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它不但好吃,而且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竹签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浆。插在粗糙的稻草棒上,沿街大声叫卖。这一串串糖葫芦既像结满硕果的小树,又像孔明的草船借箭。到了现在,糖葫芦的种类发展的很多,有桔子的,有草莓的,还有猕猴桃的......好吃极了!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有好多水果串在一起的---水果大串联。

看着五颜六色的冰糖葫芦,我忍不住买下一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先是嘎嘣脆的糖浆,然后就是香甜的水果,真好吃呀!香脆的糖浆甜极了,酸甜的水果味在嘴里弥漫着,又互相融合着,真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好吃。

糖葫芦象征着幸福和团圆,它在北宋时期就十分有名。距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可想而知当时的街市是多么的热闹啊!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买着冰糖葫芦。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穿,象征幸福和团圆。它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美味的冰糖葫芦,我爱你!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但是最传统,最民俗的那就是――春节。

在我们中国,春节是我们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吃人、毁坏房屋、祸害庄稼,人们都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猎的人要点火,不小心燃烧到了竹筒。“啪”的一声把年吓跑了,渐渐的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响、怕火、怕红色,所以每当“年”来时,人们都点爆竹、贴对联、穿红衣服,又称春节为“过年”。

现在,春节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每当过年时,街上分外热闹,有卖年货的、卖年画的、卖衣服的,各个五花八门。街上的人们个个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这时候家里的妇女可要忙喽!她们要赶做年夜饭、包饺子。各家都传来酒菜的香气,其余的人都在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年画,“福”字有正着贴的,倒着贴的,装饰的家里别具一格,特有过年气息。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一家人快乐地吃着年夜饭,在外打工的人们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到家里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的早晨,大人们、孩子们都很早就起来,送走今年的最后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们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说一些吉祥的话,爸爸、妈妈就会拿出红包给孩子们,这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孩子们就会拿着红包去买最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大人们在那天会至亲戚家去拜年或是在家做饭迎接客人。到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过去,不久就要迎接元宵节。

这就是我身边的民俗文化――春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春节的习俗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过年放鞭炮,重阳节登高等。 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对,是春节。 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贴对联、贴福字,还要倒着贴,意思是幸福来到了我们身边。春节吃饺子。饺子是“交子”的意思,是旧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古人以前还会包一个钱币在饺子里面,谁第一个吃到钱饺,谁就会在新一年中有福气,可现代人觉得钱币太不卫生了,就改为包糖了......

过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来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只“年”兽每到过年就来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兽又来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仑山。这时一位年迈的老人却拿来红纸做春联,拿来稻草做鞭炮,还拿来蜡烛做灯笼,“年“兽一看见这些东西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间来了,但人们怕它再来人间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七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但仅为纪念一个人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在6月份。爷爷为了让我们俩孙子尝尝鲜,不知什么时候弄来几把苇叶,星期六吃过早饭,就叫奶奶包起粽子来。

听说要包粽子,我和弟弟早已没有写作业的心思了,便围着爷爷奶奶凑起热闹来。弟弟围着大水盆帮爷爷洗粽叶,我帮奶奶搬椅子拿烧箕。

爷爷将一张一张用沸水煮过的苇叶洗干净,并用剪刀将两端剪整齐,放进旁边的烧箕中沥干水。奶奶也端来了一烧箕浸泡一夜早已沥干水的糯米放在一张凳子上,还将一把椅子背靠放糯米的凳子,将一把长长的、细细的不名的草系在椅子靠背的横梁上。然后将那些细草分小心地分成一根一根的。

整个过程中,爷爷奶奶每一个动作、整个神态都是那么严肃,好像在准备一项庄重的仪式一样。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叫我坐在对面的桌子上。我看奶奶将两片苇叶叠放整齐将正面朝上,调整到足够的宽度,熟练地将下端卷成一个倒圆锥形。再把糯米满满地放进去,并用筷子捣实。然后将多出的苇叶折叠过来包裹成一个漂亮的四角棱形。最后从那捆细草中分出一根绕在粽子两个角的中间,细草的一头早被奶奶衔在嘴里,使劲绷紧后将粽子来回扭动,直到粽子被勒出一道细腰才把草头打上结。这样一个包裹严实,内部饱满,外形优美的粽子就包成了。

别说煮熟了吃,就单看奶奶包粽子的娴熟动作和那包出来的粽子,就是一种享受了。

爷爷看到我对粽子出神的样子,冷不丁地说“包粽子最初可不是为了饱人们的口福的哟!”“这个我知道,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最初是投入江中的。”我说。“那你知道屈原为什么会投江自尽吗?”

距今2400多年前,当时中国有五个强大的诸侯国,它们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秦国。秦国靠变法变得强大起来,先后吞并了其他四国,形成统一的秦朝。当楚国都城郢被秦军占领时,做为楚国官员,后来被贬为平民的屈原,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投汨罗江与自己的国家一同毁灭了。几千来,屈原的这种“热爱自己祖国”精神一直被人们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精神!我们现在每到端午包粽子,粽子的花样也出现了不少,但不能忘记粽子为什么包粽子?更不能忘记粽子里包着的精神。

爷爷深情的叙述完这个故事,脸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严肃。

是啊!现在粽子的馅越来越丰富,花样也不断地新了,粽子也因此成为了一种美食。但我们后辈却似乎在淡忘这“美食”里包着的精神。

我欣赏着奶奶包成的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再看看奶奶包粽子时的一丝不苟,她似乎是在把自己的思念包进去,并塞得满满的。由此我也似乎明白了先前爷爷奶奶那庄重的准备仪式了。原来他们是要把对屈原的思念,把传承几千年的爱国精神,包进那小小的`粽子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我身边的文化遗产手抄报篇八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国家,先祖们留给我们的财富很多,其中对人们影响最深的就是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含着太多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处都闪现着古人智慧的光芒。而我认为与我的生活相关的主要是二部分:传统节日和传统思想。

古时候人们庆祝的节日其实很多,多种多样,只要是值得纪念的人或事人们都会进行祭祀活动。不过,经过几千年的变迁,留下来的传统节日不是很多,但却是极富特色的并且对于当今社会风气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春季、中秋、端午、元宵节、七夕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独具特色,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中秋。不仅是因为当天我可以吃我最喜欢的月饼,也因为这天是一家团聚的日子。不管平时是多么的忙碌,到了这天我们一大家一定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即使不能够赶回来,也会有一个电话的问候。因为有了这个节日,我们以家族的人感情才这么好,就算以前有了恩怨,也会在这天找机会说清楚。所以,我喜欢中秋,在这个节日里,我感受到的不是竞争不是压力,而是其乐融融的和睦,让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感到不是那么的冷。传统节日为我的家庭的感情交流提供了契机,所以我的生活离不开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促进了感情交流,而传统思想影响的却是我的成长历程。传统思想说的就是儒家文化,它的核心思想是“仁”,以“仁爱治国”是对领导者的要求,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是每个人的做人准则。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和我们强调很多遍的“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孝敬父母,善待弱小”,无一不跟儒学有关,而这些话早已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并且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当朋友生病了,我会主动的去关心她;当老师辛苦上课的时候,我会用心倾听;当父母工作累了的时候,不管我离他们有多远,我都会给他们一个安慰的电话。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在努力的成长成一个能为亲人朋友带来温暖的人,所以我的生活离不开传统文化。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而还有一些糟粕给我添了些烦忧。比如说一些家乡比较落后的迷信思想,使得很多人不信任科学技术,误入歧途或者耽误了治病。总的来说,不管优秀的还是错误的,都是我的成长经历的一部分,共同组成了我五彩斑斓的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