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5 05:42:27 页码:10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优秀8篇)
2023-09-15 05:42:27    小编:雅蕊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一

说实在的,刚开始对作者这个名字实在不感冒,印象里应该是个主持人。翻了资料才知道他45岁就离我们而去,有点可惜了。至少这么多年过去了,能留下来的是有它的魅力的,选王小波也是。

好的作者的作品的特点有:读的顺畅又不做作,用王小波的话说叫浮嚣;没有那么多的鸡汤,一本书下来可能让你领悟到的就只有精辟的一句;最难懂的一类是需要琢磨的书,如《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

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第一感受是,杂文容易读,因为章节划分短随时随地都可以读。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如此,有的书一个章节给你划个百来页,这选择就没那么简单了。或者下次重新拿起来的时候又得重新开始。第二个感受是,给我推荐了好多的书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这个是因为我的第三点感受。第三个感受是,我对待事物的看法多少有点靠近王小波,因此我也欣然接受他写的序和跋,接受他的书单,也接受他对待世界的态度。王小波的思想像菜,虽不是主食,却也咸淡有味。

谈谈他的态度,我比较同意他说的女权,他认为社会给女人过多的福利是不正确的做法,那样只能证明她们是弱势群体,需要接受帮助,而接受帮助的同时,女人就处于尊严相对薄弱的一方,因此他认为,女人需要像个“男人”一样,男人能完成的事情我也能完成,男人能达到的成就我也能达到。而社会要做的是,对待她们像对待他们一样平等。而平等不是靠帮助,靠施舍。

诸如此类的看法,很多我是很认同。他自己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他自己的思考,有他自己的认知。永不被环境所桎梏。他说四十岁的他正在人生的中途,却无奈45岁撒手人寰。但是他是“奋斗”到死的,他的人生虽有遗憾,但比起遗憾,至少他是不后悔的。

因为生活的艰辛,我们很多人放弃了心中的念想,因为现实的不堪入目,我们也摒弃了年少的态度。人的一生说长很长,说短也短,每个人所追求的也大相径庭。难能可贵的是在成长后那些心里还保留一点纯真想法的人。

同样是满脑子的想法和观念,一类人过完一生却没把这些揉进生活里,直到死身体和思想也是两厢分离;另一类人过了一辈子远没有把脑子里的事做完,但至少是潇洒的。

至少现在,我还是后一类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二

对王小波,此前有听说过,但是印象不深,对他的印象应该只停留在《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作者上面,听人说起过他,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其他方面更是一概不知。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室看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本书,封面的作者是王小波,书的封面还有一句话:去世20周年纪念版。

心想,这人什么时候都去世20周年了,可他的书我还没有看过,他的写作风格我还没有体验过,他的犀利文笔我还没有见识过,我得好好看看!

本人有一个缺点,求知欲(也叫好奇心)特别强,于是说做就做,在网上搜索“一只特立独行的猫”,竟然还有一款游戏也叫这名,总之不管怎样,这些名字由来的灵感必然是来自于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毕竟这个名字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不知是资历浅薄、学识不足还是静不下心、看不进去,总之,书没能看完,但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一篇我是确确实实的看完了,因为它就在开篇第一页。

篇中,讲的是农场里的一只猪,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种猪,背负传宗接代的使命,也不愿意成为肉猪(一种阉过的猪),好吃好喝享受一年,就成为他人口中的食物,它有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只自由自在,特立独行的猪!就算最后都要归于黄土,也一生足矣!

看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想到了自己,猪都尚能特立独行,为何我们不能做到独一无二呢?其实,在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如同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有一个成语典故:邯郸学步。

战国时候, 一个燕国的年轻人,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潇洒优雅,非常好看,于是带上盘缠,不远千里到邯郸,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

他带上盘缠,跋涉千里,赶到赵国,踌躇满志地准备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

在大街上,他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看得他眼发花,脚发抖,不知该怎样迈步子了。于是他决定跟在一个行人后面摹仿,人家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赶紧迈右脚。但他的两只脚没有协调好,差一点把自己绊倒。

这个行人走远了,他又跟在另一个行人身后亦步亦趋地学走路。别人走得随意优雅,但他学得磕磕绊绊,引得街上的路人都把他当做怪人,停下脚步看他,甚至还有人捂着嘴笑他。

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的盘缠眼看就快花光了,他只好准备回家。此时的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姿,而且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竟然迈不开步子走路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

这就是典型的忘记自己的独一无二,盲目的仿效学习,结果丢到了自己本来的本领。是不是后悔莫及!

其实,学习没有错,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用其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让自己做到真正的特立独行,独一无二!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讲述了一只猪的与众不同,同时反映出了人特有的品性。

我喜欢这只猪的与众不同,因为它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任何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它的特立独行让人羡慕,而作为高级动物的“人”,都无法像他一样的潇洒。

受社会的影响,人的“设置”也不是无它的道理的,虽然羡慕,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总是想要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被父母管着,约束着,即便已经成年也无法摆脱这种“设置”。——“做父母的好孩子,做社会有用的人。”人总是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下,重复着这个使命。如果你做不到,便会被社会所排斥。即便是亲人,也会觉得你无药可救。所以作为猪的特立独行,我们也只能远瞻,而不能力行。

但是,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特立独行”,那么这个社会也便失去了秩序。没有了法律,道德的约束,人们便会像“文革”一样,动乱不堪。

正如书上所说的“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世界上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有了规律,生活的规律,习性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人类不断的成长当中,不断制定新规律,同时为了自己的生活,这种”“设置”也强加给了动物。让它们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听我们的安排。如果它不听从安排,人类就不可能再让它留在世上了。

所以为什么野生动物会越训越温顺,因为人类也就是在这社会的设置下生活,所以它不光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也存在像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样的人们,这少数的一部分是自由的,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然,这样的他们也便是脱离了社会,因为会有许多人不理解他们,总认为这类人是不寻常的怪胎,可谁知道,这类人其实是很珍贵的,在这个社会中,他们能够做自己喜爱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特立独行”过自己的生活,能够这样,也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喜欢它的生活,因为这只猪和社会形成了反差,让我看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设置。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四

作者王小波在文中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用作者的话说,这只猪有些不同。

这只猪不与别的猪一样,只是交配或生崽儿,安于人给它安排的生活,这只猪充满了“个性”。

这只特别的猪并不安于它作为猪的本分,反而像猫一样到处乱逛,甚至学会了汽笛声,因此它惹来了麻烦。

然而就是这次“麻烦”,我无比敬佩这只神奇的猪。

它表现地很镇定,在枪火声中潇洒地跑了,不但是不听从人的安排,还是无所畏惧。

读完文章,真的不禁佩服这只猪,作为人类的我们很多时候竟比不上这只猪,这只猪并不生活于“设置”之下,潇洒地过着快活的生活。

然而我们,却常常生活在别人的安排之下,束缚着自己,没有勇气挣脱种种“设置”。

作者在文中说,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是的,一般的人,往往是听从命运的安排,并没有举起勇气与命运努力抗争,渐渐地禁锢在这样或那样的束缚下。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生活在很多的规则之下,或是某些人给我们的道路作了安排,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告诉人们,要潇洒快活地生活,随心去过生活,就应要有勇气去挣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坚持自己的想法。

墨守成规,安于被“设置”的,最终只是一群平常的猪,或交配或长肉或生崽而已,并不被人们所记住,也没有被记住的价值。

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直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它潇洒、快活,它勇敢追求,不畏他人,在危难时刻仍表现出与其他猪不同的镇定,然后机智地逃生了。

同样,作为人类的我们,假如一直是生活在他人或命运的安排下,那最终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绝对是比不上这只惊骇世俗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五

这是一本当代作家王小波著作的书。他的小说风格独特,他的杂文“黑色幽默”充满智慧和理性,让一代代青年人视为精神偶像。书是父亲从图书馆借来的。这个书名一下就博得了我的眼球,而其中作者描述这个关于猪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在作者那个年代,他所在的生产队里有一只奇特的猪。它又黑又瘦,双眼炯炯有神,跳得过猪栏,还跳得上猪圈的房顶。它本该被劁掉,但它嗅觉灵敏。一闻到劁猪刀的气味便会叫,人们拿它也没办法。它还会学汽车、飞机的声响,十分逼真。因此作者十分敬佩它,亲切地称它为“猪兄”。有一次,它学叫了工厂中农民们换班的汽笛,扰乱了农民的正常作息,成为了“破坏春耕分子”。但当指导员带人来杀它时,它却撞出包围圈,潇洒地跑了。

阅毕,我对这只猪有了一丝敬佩,相对当时作者枯燥的生活,也似乎理解王小波称它为“猪兄”的原因。它聪明、冷静、警觉、勇敢。但我认为,它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敢于命运抗争。作为家畜的猪,它不像其他猪一样甘于吃与睡,最后被宰掉的命运。它也不愿顺从被劁掉,丧失骨气。它想当的是一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野猪。不受管辖、不受命运约束,它要的是自由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反观我们人类,虽然处于生物界的顶端,但相当一部分人随大流,没有活出自己的精彩。“猪兄”有理想,有追求,有拼搏的勇气,有向命运挑战的决心。而这些,相当多的人并没有做到。“猪兄”虽然只是一只猪,但在这些方面,却远比一些人类伟大,也比一些人活的潇洒。有的人心甘情愿地活在他人规划好的生活中;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却不去做一丝改变,而是听之任之;有的人明知自己的命运改变就在这一瞬间,也不为自己的将来去奋斗。这样看来,“猪兄”在精神上的确比不少人伟大。

现在,我们初三学生即将面临是提招考试和中考。我们应如“猪兄”一样,不仅仅学习巩固课本知识;还要给自己树立目标,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激励自己、战胜自己,为实现现阶段目标而努力。

“猪兄”教会了我不少道理,让我明白了我应当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它只是一只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六

在哔哩哔哩中看了一圈该书的书评分享,无一例外都是将“猪到底是什么样的猪”解释亦或朗读了一遍原文,这点自然是美妙的。作为从王小波先生的.杂文集精选集脱颖而出的一个“对象”,能成为出版书名总是不容易的,我们应该思考这与该书的更深层次的联系。

起初读这本书,我就是觉得这猪就是书中的一个小插曲,并不是那类极具有目的性的文章,非得争出个子丑演卯。然而看完整本书之后,期间的一切内容在脑海中一瞬间就串起来了,所谓的学者、文化、科学、x生活、同性恋诸如此类主题零零散散,其实都隐藏着一份倔强的希望,一分先生眼中不甘现状的光芒。

那时候的一部分人,正如生活在水中的鱼,只会下意识地去争抢自己的地盘与一定的话语权。不知道看完这本书的你,是否有这个感觉,王先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攻讦使他迷茫过受伤过无力过,但在其夫人李银河博士的支持鼓励和影响下,继续着自己的思考,直至生命的尽头都没有放下过自己的笔杆。

正如书188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述,他认为:

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故此我始终觉得,王先生从来没有放弃过斗争,现在只不过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换了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形式罢了,他依旧以“纯粹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活在当下,活在他自己所向往的世界中。人生来有追求自由天性的权利。这对自由的向往使我们讨厌自己的生活被别人设置,被他们定义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总是会引起自身的反抗。与此同时我们未必敢承认,甚至很多时候自己也未必意识得到存在试图设置他人生活的行为。

推己由人,换位之后的独立思考,是该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七

初听这个书名,我简直太兴奋了,我就喜欢这种俏皮的书名,就喜欢略有讽刺却意味深长的形容,就喜欢这种幽默的字里行间透漏出的悲哀。所谓“特立独行”,即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与品行,不肯随同流俗,但它只是一只猪,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在文中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用作者的话说,这只猪有些不同。这只猪不与别的猪一样,安于人给它安排的生活,这只猪充满了“个性”。这只特别的猪并不安于它作为猪的本分,反而像猫一样到处乱逛,甚至学会了汽笛声,因此它惹来了麻烦。然而就是这次“麻烦”,我无比敬佩这只神奇的猪。它表现地很镇定,在枪火声中潇洒地跑了,不但是不听从人的安排,还是无所畏惧。“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们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插入得自然,虽轻描淡写,却看出本书要说的并非是猪而是人,作者对文革期间被设置得单调的生活的愤怒,已通过黑色幽默传达出来:人的生活居然与动物相差无几!

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很容易,那么特立独行者就太多了。作者说“很难”,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喜欢设置别人的总是强者,渺小的个体要反抗强者的设置,没有超强的智慧与勇气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独行”就意味着孤独,“特立”则使自己与众不同,鹤立鸡群,而人都是害怕孤独的,害怕被人另眼相看。因此,要改变被人设置的命运非常难。但猪的命运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它依然能够做到与人类对抗,人为什么就不能呢?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因为反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生活中,从众效应比比皆是,但当众人行为有悖于道德之时,我们必须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要记得虽众人皆为利奔波,而我却独寄情于书,收获一份宁静闲适;虽众人皆悲秋伤春之时,而我却独赞秋高气爽,春满乾坤;虽众人皆感慨时运不济之时,而我独叹一声“阳光总在风雨后”;虽众人皆言人心不古时,而我却独吟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生活的疲累麻木了世人的神经,噬碎了对美的憧憬。而特立独行,似一声春雷,敲醒我们该有的觉悟!

工作中的我们更是,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一路向前,风风雨雨,但无论是风调雨顺还是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便全力以赴;无论扶摇直上还是举步维艰,既然坚持,便无怨无悔;无论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既然决定,便尽心尽力......守住初心,你会收获“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众人皆浊而我独清”的潇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憩淡,“黄河之不天上来”的磅礴,“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净!

我的朋友,如果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勇敢追求,不畏他人,活出自己的精彩,请记得“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读后感篇八

王小波著,这是一本散文随笔。

文中处处充满了黑色的幽默,让人看了不自觉的发笑,但笑过之后,又有引人思考的亮点。书中前半部分很吸引人,后半部分大多是一些书的读后感、评价、序等,我读了之后并没有什么共情(可能我读书少吧!)。

最开始是被文中节选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吸引的,整本读完之后,发现作者就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人,他一直坚持认真地思索,真诚地明辨是非,不计成败利顿地追求客观真理,时刻保持清醒,坚持自我,不断突破自我。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读完整本书后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肚子里的战争》,写了作者年轻时,有一回生病,住进了医院后的所见所闻。这一节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而且很生动形象的展示在我们眼前,读着读着就笑了,但笑着笑着就很悲伤,很沉重。

王小波的文中充满了智慧,非常有逻辑性(他大学选择的理科,这也是他文中逻辑性很强的一个原因吧!),而且从文中能发现他是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讽刺时就加点幽默,毫不客气地讽刺过去的真诚地明辨是非的人。

如果不介意后半部分的,可以选择读一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