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26 05:44:53
- 小编:夜紫
- 文件格式 DOC
总结是一个反思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和成长。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下面是一些时间管理的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一
当我读完此书后,我深深地被李老师的那颗朴素的教育心所感染。这看似一颗朴素之心,可这颗心却充满了对教育的无限挚爱,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现实的不断挑战,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这颗心是平凡的,但也是伟大的。他的这颗心既影响、熏陶着曾教过的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更牵动、感染着当今不计其数的仰慕他的一线老师。我便是其中的一个。
李老师说:“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纯净的童心。这很难,但一定要保持,其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
李老师说得多好呀。这颗童心的“纯粹”实际上就是叫我们不为社会世俗所纷扰,不为追逐名利而累心,不为利益受损而丧气,要将教育当成一种信仰。看看当前社会现状,有多少人将此作为一种信仰来做?多数老师只是将教书当成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罢了。有多少人不计较名利?不注重得失?有多少人把工作当成是为自己工作的?可是,我们要想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快乐感的话、仅仅这样理解和思考肯定很难很难。
从教之初,当踏上讲台的那时是多么的激情满怀,豪情万丈。心里有点太多的梦想想要实现,有高远的目标想要追寻,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先心中种种美好被无情撕得支离破碎。时光流逝是真凶?残酷现实是元首?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谁是真凶和元首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重新拾起那片片落叶,重新抚平那累累伤痕。看见《我的教育心》后我心为之一动。读完此书,心中思绪不禁汹涌起伏。如何才能不让自己的心生锈?怎样才能让自己职业疲倦之心重新点燃新的希望?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要把教育当成一种信仰,要保持一颗童心,而且要保持到永远永远。正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们有时候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我们当初的出发的目的。找回当初出发的原点,认准我们前行的方向,带着一颗纯粹的童心,怀着憧憬与理想,让我们重新上路。
有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我们很多老师其实也是有爱的。只是爱的是分数,爱的优等生,爱的乖戾,爱的是少数。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真正的爱应该是不仅爱分数结果,更爱学生成长过程;不仅爱“优等生”,更要爱“后进生”;不仅爱学生的聪明乖巧,更要爱学生的贪玩调皮;不能爱少数,而要爱所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这才是博爱大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我们要将自己的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浇灌到所有孩子的心田。
李老师说:“爱学生一阵子很容易,难的是永远都爱孩子。”
大多数老师并不是没有爱,只不过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也一并悄悄在流逝,以至于慢慢减少,爱之大江逐渐缩小成小河,最后乃至少至一滴水,甚至完全枯涸。在我们大多数人不能坚持的时候,李老师却能数十年始终如一的坚持,这实属不易,甚是难得。俗话说得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李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我们往往在嘴上挂着爱的招牌,在前行的道路上却是将其内涵抛掷山野,忘与行动。与其相比,我们相差实在甚远呀!
李老师书中的语言是朴素的,李老师平常的行动也是朴实的。然而,在当前这个浮躁与喧嚣的社会上能数十年始终如一保持这种朴素的心却是伟大的!
培根说: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像李老师那样怀着一颗朴素的教育心,那么中国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回归朴素。这将是我们学生的幸福,也是我们整个教育的春天。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二
《我的教育心》该书以自传体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从教三十年的经历,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忧虑。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李老师的形象。徘徊在书架前,一席话映入我眼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这看似一颗朴素之心,却充满了对教育的无限挚爱,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现实的不断挑战,对自己的不断超越。这颗心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的这颗心既影响、熏陶着曾教过的千万莘莘学子,更牵动、感染着当今不计其数仰慕他的同行。本书以成长为主线,以反思为主题,力图比较客观地展示作者走过的历程。不仅作为老师的我们教授知识给学生们,反过来学生们也能教会我们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是我最大的愿望。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也正是因为思考,成就了于永正、李吉林等一代名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三
每当捧起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心里总是泛起由衷的敬佩之情。近日,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一书,再次领略到李老师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感受到了李老师身上那种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
“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李镇西老师说得真精彩!“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老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了,对学生的教育自然要顺畅得多了。平时工作中,我也比较注重和学生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积极寻找和他们共同的爱好。学生爱踢足球,我不懂,大课间就天天和他们混在一起踢;学生喜欢绘画,我就在作业的评语中露一小手“迎合”一下他们,学生喜欢听故事,我就尽量在每节课前给他们讲一个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和我在一起玩乐、学习都很轻松。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班上素素、小淳要参加学校“金牌主持人”大赛,下午就要比赛了,可两个人的即兴问答环节还没有准备,于是午饭后,我带着他们一起紧张地研究即兴问答的题目。我们讨论、记录、分工,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一个中午。虽然最终比赛结果不够理想,但后来小淳在日记里写道:没想到老师会和我们一起准备比赛,真让我感动。老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却触动到了学生的心灵。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寻找“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
谈及当前语文教学,李老师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语文高效课堂。参加省级赛课,利用提前编辑好的“程序”课顺利拿到一等奖,获得了各级领导和老师的赞扬,但学生的反应却是紧张,谨慎,不敢自由发挥。当去天津参加国家级赛课时,李镇西老师大胆采用自己的日常教学风格,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老师也作为课堂平等的一员参与讨论,课堂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课后,很多争议的声音传来,有的说这课堂不像语文课,有的质疑教师的主导作用没能体现等等,但上课的学生们却欢呼:我们从来没有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这堂课真正体现了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课的好坏,我认为应该是以学生的收获来判定。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收获了什么?怎么收获的?才是关键。这也是我正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下,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会教学,而且要教会学生;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渗透思想教育;不但要教学生阅读,更要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想起今年广东高考的满分作文试卷,无一不是博古通今,涉猎广泛。教育的路上,充满坎坷,但要像李镇西老师那样享受教育、执着于教育、沉下心来做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中人”。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四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
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李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
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
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五
怎样才算是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用他25年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告诉我们了这个答案。通过观看视频让我了解到:李老师是一个善于将理性的思考、真实的教育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省、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案例之中的人,让我们一线老师感同身受。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所以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一定能成为一个绿叶,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从李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所以从今天起,我要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六
在教我如何当一个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激情会思考的好老师。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字里行间是李老师。
30年如一日的“教育心”,也就是一颗“童心“。正如李老师在书中讲到:“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一个平庸教师和一个优秀教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教师的童心会很快随着时间的退役而泯灭,而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讲台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师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正如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的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失败。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像李老师那样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如果没有思想,我们有些教师就会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高贵的生命。
读书是一种幸福,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但光读书还不够,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希望我能在实践中磨练,走出更成稳的脚步!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七
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大师对话。这句话我以前没有深入理解过,最近我的理解却深刻了起来。几天来我专心阅读了李镇西的教育专著《我的教育心》,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工作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和以前一样,我只看到名师的辉煌,知道名师是那么出名,可是却很少去关注他们怎么成为名师的?很少去关注他们对某一方面的用心。这本专著在教我如何当一个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激情会思考的好老师。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字里行间是李老师30年如一日的“教育心”,也就是一颗“童心“。正如李老师在书中讲到:“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一个平庸教师和一个优秀教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教师的童心会很快随着时间的退役而泯灭,而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讲台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师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正如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的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失败。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像李老师那样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如果没有思想,我们有些教师就会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高贵的生命。
读书是一种幸福,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但光读书还不够,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希望我能在实践中磨练,走出更成稳的脚步!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八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整篇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你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
手记中的程桦、杨嵩、黄金涛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孩子。程桦爱好广泛,学习非常优秀,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小;杨嵩脑子灵活,悟性很高,可很“调皮”,上课时有些“不务正业”;黄金涛自控能力较差。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李老师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对于程桦,李老师从谈心入手,推荐书籍作铺垫,一步步引导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树立远大志向发展;对于杨嵩,李老师从引导他战胜自我开始,逐步过渡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黄金涛,李老师则发挥了“日记”这个教育载体的作用,让黄金涛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地总结、反省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经过李老师费心地调教,三个人都渐露出耀眼的光芒,为他们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铺垫。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手记四“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中用自己的行动很精辟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李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唯分数论”的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
随着课改的春风吹进,很多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想健康也不容忽视,德育问题也毅然被摆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然而,也许是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对教师考核方面的条例欠缺,抑或是教师本人对理论认识的不到位。
总之,也还存在着“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在轰轰烈烈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李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只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九
今年夏天,我很幸运地加入了教师队伍,在学校的拜师大会上接过了学校赠送的礼物--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这礼物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轻于鸿毛,重于泰山。
无意间翻开了之前学校赠送的《我的教育心》,书中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们工作一段时间就疲倦了,而您是怎样保持您的激情的呢”。读罢,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李镇西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育人的过程、方式、方法、反思、总结等。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汇其中,发人深思,撼人心魂,催人泪下。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一次次深刻的反省,一步步不经意的提高,最终造就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著名的教育家。字字句句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我:成功源于付出,教育家的美称是在曲折的教育实践中锻造出来的。经过这位笔耕不辍、手不释卷的学者的思想洗礼,我感悟收获颇多。
身处物欲横流的“名利场”,功名、利禄、前程、金钱正一点点浸蚀人们的心智。《老子》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要心静智明、勤俭修身,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培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思想境界,发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自觉做到条件变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丢,环境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减,时代变了,甘于奉献的传统不改。
纯净的童心不单单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般淡泊名利,也蕴含着不管走多远,不管明天怎样,我们仍不忘初心的期许。
当我们怀着一颗炽热的心踏进这片纯净的校园时,我们都梦想着成为一名平凡而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不论挫折困难如何打击我们脆弱的心灵,都要给千疮百孔的心灵筑起一道厚实的防护墙,让我们悲伤绝望时不致放弃,让我们困于压力下仍有前进的动力,让我们面临教育挑战依旧拥有胜利的信念。揣着最初的梦想,站在三尺讲台上,一颗不疲惫的心仍如当初般满怀信念与理想,洒下希望的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发现对这份职业拥有纯净的童心是不够的,还需要让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亲而显爱,爱而生信,信而树威,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首先要爱护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去对待每位学生,以最大的耐心引导学生。学生只有接收到我们发出的爱的信号,才会激发出对我们的爱,产生“动情效应”。
我曾与一位亲密的青年老师聊天,她经常会跟我抱怨班上有位特殊学生--智商低于同龄孩子,语言沟通有障碍。作为新手班主任,遇到这样的学生确实头疼,经常会因为他的成绩而拉低班级的平均分,经常会因为他的语言问题导致班级工作无法顺利展开,这种无形的压力与困恼让她常常不知所措。半个学期过后,我们又一次坐在一起聊天,他再没有跟我抱怨那位学生,我主动的提及那位学生的情况。她面带笑容地跟我说:“一切都很好呀!”她说,既然他是我的学生,那就是一种缘分。他的特殊让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重要的和深刻意义。我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般,平时趁课余时间找他闲聊,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告诉他哪些不能做,他要做到哪些班规,慢慢地他开始融入到整个班级体中。看她脸上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我真的很为她感到高兴与自豪。看似瘦弱的身躯里藏着一颗海纳百川的心胸,去接纳去欢迎来到她面前的每一位迥然不同的学生。我想这正是一位老师对一群学生的爱吧,让她不在关注学生的异样与缺陷,眼里只有学生们的闪光点与可爱之处。
在当今社会知识层出不穷,我们面对的更是不断成长的独立个体。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扩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框架,勤于开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切实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我们在积累专业、业务智慧的同时,更要善于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吸取经验,增强教学智慧。这种智慧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断琢磨不断思寻。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老师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智慧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老师语言的智慧,因为智慧的点拨,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智慧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智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灵感;表现为教育机智的智慧,可以化解尴尬。智慧地教育迥然不同的学生使教育事半功倍,也使教育影响持久深刻。对性格豪爽的,可单刀直入;对性格内向迟缓的,要慢工出细活;对自尊心强的,要照顾面子;对好胜的,要先肯定成绩;对性情软弱的,要饱含鼓励和信任。细节蕴藏智慧,智慧决定成败。愿自己,也希望我们大家都在李镇西老师的未来班建设中捕捉适合自己的智慧。
月亮既然选择了夜晚,就不畏黑暗和孤寂,哪怕很微弱;骆驼既然选择了沙漠,就不惧怕风沙和干渴,坚持为行人带路前行。我既然选择了教育,就不怕清贫和心累,矢志不渝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
最近有幸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读罢,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李镇西老师朴实的言语中饱含着教育的热情,普通的教育事例中折射出深刻的教育哲理。字字句句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我,把如井中之蛙的我拽出那方窄窄的洞口,才发现教育的天空那么蓝那么广阔。
一、爱,曲线地去表达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往往爱之深,但往往表达方式不当,给彼此心灵和身体造成伤害。可谓,爱是一把双刃剑。什么样的爱是有效的呢?想起了:寒风和春风比赛看谁能把游人身上的衣服吹掉。寒风越猛烈的吹,游人就越裹紧衣服。而春风月温暖的吹,游人渐渐的不由自主的脱去衣服……可见,良药是苦口利于病,但学生怕苦。直接赤裸爱的表达,对于脆弱、敏感、叛逆的学生难以承受。爱的起点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不着急,慢慢陪着学生成长进步。正如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之树必须根植与尊重学生的肥沃土地上才会枝繁叶茂。亲而显爱,爱而生信,信而树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失败的教育是,学生感觉到你是在教育他”。
因此,两点之间最短不再是线段。教育应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应摒弃教条、刻板。努力做到严肃而不失活泼风趣。所以老师要有教学专业知识外的大视野大智慧,试试恰当给也已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增添几分轻松和愉悦。三、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良心工程月亮既然选择了夜晚,就不畏黑暗和孤寂,努力放出光芒,哪怕很微弱。骆驼既然选择了沙漠,就不惧怕风沙和干渴,坚持为行人带路前行。我既然选择了教育,就不怕清贫和心苦,矢志不移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一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文字激情飞扬、绚丽多彩、却又朴实真挚、情意绵绵。
该书以自传体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从教三十年的经历,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忧虑。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李老师的形象。徘徊在书架前,一席话映入我眼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这看似一颗朴素之心,却充满了对教育的无限挚爱,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现实的不断挑战,对自己的不断超越。这颗心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的这颗心既影响、熏陶着曾教过的千万莘莘学子,更牵动、感染着当今不计其数仰慕他的同行。本书以成长为主线,以反思为主题,力图比较客观地展示作者走过的历程。不仅作为老师的我们教授知识给学生们,反过来学生们也能教会我们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是我最大的愿望。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也正是因为思考,成就了于永正、李吉林等一代名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二
“真正的教育者,也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这是李镇西老师所着《我的教育心》中让我产生极有感触的一句话。任何一个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能善于“反思错误”,就能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师者如此,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如果能在平时的教育中引导学生自己反省错误,进行自我教育,远比教师的批评教育更有成效。记得九年前初当班主任带第一届学生的时候,我就犯过错误。由于是第一届,就犹如自己的长子,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学生表现好时,怕他们骄傲自满,就轻描淡写,没有给与相应的表扬。表现不良时就与别班作对比,表扬别班所长,夸赞那个班级的学生有多么优秀,希望学生“知耻而后勇”。例如有一次语文单元测试,我把班级里80分以上,70分以上,60分以上的人数与其他班级的情况做对比,严厉地批评了学生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室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当时,我一度认为,自己的教育深入人心了。
可直到学校做了关于班级凝聚力的调查,我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那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班的学生们班级认同感偏低,认为自己的班级不如别的班级。就连班长小黄也不认可自己的班级。
看到结果后,我陷入了深思,反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班在年级段里的综合评价还是不错的,搭班的老师们也都给予了肯定。为什么学生们自己对班级的评价比老师们的评级还要低呢?回顾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发现自己对学生们的批评偏多了,导致他们缺乏自信,自我评价偏低。后来,我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加强了激励教育。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多多表扬同学们的优秀表现以及同学们取得的各种进步。利用家长会、班会等大型班级活动,表扬班集体中的优秀人物,优秀事迹。我发现,学生们的班级认同感大大提高,在班级里学习也更加开心了,归属感和凝聚力都变强了。
吃到反思失误带来的“甜果”后,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错误反思”的教育模式,由原来的批评教育改为引导学生做自我反思,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寻找弥补错误的解决方案。《我的教育心》中也讲到“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心灵中本来就存在着固有的美德因素,因为从幼儿园起,他们就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良好教育;到了初中阶段,即使是品德再恶劣的学生,其心灵中也有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绝不是一块处女地,而是一片已经或正在生长着美好幼苗的肥沃田地。教师的责任在于发现、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有缺点的杂草。因此,教育工作着面对学生,首先应该不是灌输,而是发现;同时也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克服缺点。”
一次“作业漏题事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次我让全班同学做1至10题,共10道题目;结果,第二天改作业时却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只做了第一题和第十题,漏了当中的八道题目。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那么多人同时偷懒?于是将作业发还学生让大家补做,学生大呼冤枉,原来这次如此统一的“作业遗漏事故”是班里的“调皮鬼”小豪引发的。
那天,我让数学课代表把作业要求写在黑板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豪趁大家还没有注意到,就偷偷把“1至10题”当中的“至”擦掉了,并改成了逗号。而他自己却完成了10道题目。
得知真相后,我非常恼火。当时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复习正紧张进行,我本打算讲评这些题目。可是,班级的教学计划被打乱了,只能让同学再补做,延后讲解。课后,我把小豪请进了办公室,他还嘻嘻哈哈地笑。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成功地跟老师和同学们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
我严肃地对他说:“小豪,在老师眼里你一直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所以我想你这次只是一时贪玩,没考虑后果,并不是怕别人学习成绩超过你,故意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效果,对吗?”小豪立即严肃起来,使劲点了点头。“那你知道这个玩笑后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吗?”我追问到,“知道,造成了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完成作业,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他说。
“既然你已经认识到犯了错误,你准备怎么弥补呢?万一今后有同学效仿你的做法怎么办?”他想了想,回答说:“我认真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努力考100分!我还做好监督,不让别的同学乱擦作业。”“既然你自己承诺了,我就把你的决定告诉大家,给那些受影响的同学一个交代”我说,小豪同意了。
我当时心里想,他从来没考过100分,也不太可能实现这样的高目标。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最后,他真的在考试中取得了100分。我很郑重地表扬了他,他也为自己兑现了诺言感到高兴。从那之后,他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成绩也越发稳定。
初中男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比较顽皮,也经常爱惹点小事,犯些小错,如果一味地批评、责罚,反而会令他们更加叛逆,更爱跟老师唱反调。倒不如给予他们充分地肯定,并引导他们看清自己的错误行为,再抓住他们反省自身错误的瞬间,让他们确定改进的目标和方向,并鼓励他们朝着这些目标而努力。这时,他们往往会因为老师的宽容而表现得更加努力。而后,再趁热打铁,肯定他们取得的成果,放大地赞赏他们的努力过程,激励孩子再进一步。如此反复,就能建起教育良性循环的轨道,使孩子超越自我,实现螺旋式的上升。
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老师一味地盯着孩子的错误,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他们,把孩子视为有前科的“犯人”。如果,老师因为学生一次或几次错误就给孩子做了不良定性,就相当于给孩子的人生抹上了一层灰色。相反,老师把握住了这些错误后的教育机会,会激发许多学生的潜能,给孩子的心里拉起了一道彩虹。
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犯了错误之后,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要拷问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会犯错误?这样的错误是否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蕴含着怎样的教育遗憾、教育缺陷?这样的错误包含着哪些可以理解的善良意图?哪些是有着自私而可怕的动机?我是否真正从错误中汲取了教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用真诚和严肃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失误,勇于解剖自己和否定自己。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三
读了《我的教育心》这本书,我深深的为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而感动!
李老师说:“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纯净的童心。这很难,但一定要保持,其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李老师这颗童心的“纯粹”实际上就是叫我们不为社会世俗所纷扰,不为追逐名利而累心,不为利益受损而丧气,要将教育当成一种信仰。如何能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呢?李老师给出5条建议:
永远保持纯净童心的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我们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孩子在一起的,让自己保持童心有很多种方法: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谈谈心,聊聊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有机会的时候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队伍中,放飞童心,感悟童真、童趣;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看他们喜欢看的书,和他们一起说一说对书中故事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会无形间拉近和孩子的心灵距离,也会让你自己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都要去尝试,要把纯真保持到永远。
有人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很多老师其实也是有爱的。真正的爱应该是不仅爱分数结果,更爱学生成长过程;不仅爱“优等生”,更要爱“学困生”;不仅爱学生的聪明乖巧,更要爱学生的贪玩调皮;不能爱少数,而要爱所有我们要将自己的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浇灌到所有孩子的心田。
李老师说,帮助学困生的过程正是积累教育智慧的过程。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老师要理解他们。学困生经常得不到表扬奖励,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他们的内心深处缺少自信,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关爱。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将爱更多地向学困生倾斜,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本前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心的表扬、一个温柔的抚摸……都能体现老师对他们的爱心。学困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在师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
老师要善于广泛阅读教育名着,学习借鉴教育名家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运用在平日教学中,积极实践和反思,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写作,是情感的升华,是智慧的结晶。教育故事,教学反思,生活感悟,只要想写,就及时记录下来,那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守住自己的教育心,我们就是成功的教师!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四
最近,我读了李老师的《我的教育心》。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自传”,他说这是我30年从教经历的全程写真。
李老师这绝不是一次次“成功”的炫耀和一个个“荣誉”的堆砌,不,该书首先是真实地展示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展示我是如何一步步在教育山路上攀登:一次次身心投入的班级活动,一次次心心相印的灵魂交融,一次次山穷水复的踌躇迷茫,一次次峰回路转的绝处逢生,……有精彩的成功案例,但更有不少令人叹息发轫深省的失败教训——对真诚的教育者来,这些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李老师说:“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纯净的童心。这很难,但一定要保持,其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
李老师说得多好呀。这颗童心的“纯粹”实际上就是叫我们不为社会世俗所纷扰,不为追逐名利而累心,不为利益受损而丧气,要将教育当成一种信仰。看看当前社会现状,有多少人将此作为一种信仰来做?多数老师只是将教书当成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罢了(不过,任何一种职业都是一种谋生手段。因为人们毕竟逃脱不了现实与生活。)。有多少人不计较名利?不注重得失?有多少人把工作当成是为自己工作的?可是,我们要想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快乐感的话、仅仅这样理解和思考肯定很难很难。
从教之初,当踏上讲台的那时是多么的激情满怀,豪情万丈。心里有点太多的梦想想要实现,有高远的目标想要追寻,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先心中种种美好被无情撕得支离破碎。时光流逝是真凶?残酷现实是元首?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谁是真凶和元首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重新拾起那片片落叶,重新抚平那累累伤痕。看见《我的教育心》后我心为之一动。读完此书,心中思绪不禁汹涌起伏。如何才能不让自己的心生锈?怎样才能让自己职业疲倦之心重新点燃新的希望?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要把教育当成一种信仰,要保持一颗童心,而且要保持到永远永远。正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们有时候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我们当初的出发的目的。找回当初出发的原点,认准我们前行的方向,带着一颗纯粹的童心,怀着憧憬与理想,让我们重新上路。我从这些朴素文字里,看到一个成功者的“成功秘诀”:那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体验成长乐趣,就可以拥有一颗快乐之心!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五
最近,我又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一书,李老师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激情,取得了成功真是让人羡慕让人钦佩。
说实在,现在的我们工作越来越熟悉,但是对教育的激情却没有了,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李老师给我们送来了享受成功教育的秘诀!
1、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纯净的童心永远保持纯净童心的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我们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孩子在一起的,让自己保持童心有很多种方法: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看他们喜欢看的书,和他们一起说一说对书中故事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对优美词句的赏析,会无形间拉近和孩子的心灵距离,也会让你自己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有机会的时候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队伍中,放飞童心,感悟童真、童趣;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谈谈心……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都要去尝试,要把纯真保持到永远。
2、要有爱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爱满天下”从师范起就一直陪着我们,但是,当我们从教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对还能像最初那样爱他们每一个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不再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开始慢慢喜欢成绩出色的学生;不再有十足的耐心,对学生也有了些许“简单粗暴”的痕迹;不再走进学生,与学生有了心理距离这种种表现都说明了,我们没有真正的爱我们的学生。只有对孩子充满了爱,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激情,才会取得成功。
3、要善于积累智慧。
4、要加强阅读在书香满校园的学校工作,我们是幸福的,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
5、要勤于写作。
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那么,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新教育强调,“坚持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如果能够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断挑战自我,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好。
守住自己的教育心,做成功的教师!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六
1、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童年,但我们可以让童心伴随我们终生。
3、我们的班级生活应该为孩子们留下温馨的记忆。
4、做最好的班主任。什么是最好?通俗地讲,就是你和学生之间难舍难分。
5、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会波澜壮阔。
6、民主就是一种尊重,每一个老师的行为都是教育资源。
7、教育人应该有一颗童心,童心比爱心更重要,爱心需要培养,而童心只需要保持。
8、写作让我的事业插上了翅膀。
9、诚实比100分更可贵。
10、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11、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12、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
13、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
14、多一条爱好,就多一条同学生走在一起的道路。
15、我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任何“过分”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16、不要做别人,做自己;不要重复自己,要创新。
17、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是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情弦??”
18、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19、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20、先生之最大的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七
起先,看到《我的教育心》,觉得那是一本我难以静心看下去的厚厚的书。漫不经心地翻开了前两页,看到了他描写的被一位叫刘江的学生写作文侮辱后,毫不留情地用挖苦的语言当众“回敬”……不由得勾起了我阅读的欲望。
李镇西老师在文中描写的片段都是赋予了智慧的,语言细腻也犀利,举例生动,若能细细品读,一定能从中学到很多。看到李老师描写的教育生涯,从选择师范专业到实习再到走上工作岗位,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十年。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内向的、各方面表现平平的人。计算机教育并不是我选的,是因为填志愿撞车的。我总认为女子应该跟琴棋书画打交道,我天天面对着不懂人情的机器,多么无趣。实习的时候,辅导员担心我因为内向上不好课,没想到我上公开课的时候,丝毫没有紧张,经过精心的课程设计,给一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绘画课。那一次公开课,给原本不自信的我带来了正能量,并让我确信自己是可以当好教师的。一个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充满活力的校园。
再次走上讲台是20xx年的9月,刚考上编制,在一个淳朴的乡村、一个希望小学,校领导安排我代语文课。上课铃声响起,我的心里像打鼓一样,我能上好吗?那一节课,是杂乱无章地,因为没有充分备课,我把秘鲁念错了,我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当堂纠正,课下立马去买了本字典,每次备课都要认真查字典,练读音,练粉笔字,充实而有成就感。学生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较上一学期有了明显的进步。两年的语文教学跟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现在学生还会给我发信息、打电话。
刚从乡村来到城市,从语文教学改成了信息技术教学,开始真有些不适应。在给学生整队时,学生总会问我:“老师,能给我们玩会儿游戏吗?”我心里很难过,我身上贴着的标签就是“游戏”。上课就好像是一种无烟战争,学生是变着法儿要去玩游戏,我是变着法儿不让他们玩游戏,下课了,学生要是没有玩到游戏,就会感觉到很沮丧。我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的态度非常不满,苦口相劝,学生似乎也听不进去,有的学生甚至会说:“老师,你就让我们放松放松吧!”虽然说没有主课和副课之分,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让我有挫败感,他们说是你不够狠、不够严厉,我想可能是吧,原来自己有的亲和力,现在一点用没有,学生既不怕我也不喜欢我。
就这样磕磕巴巴地教了一年信息,除了挫败,没有任何成就感。心中有对学生的爱却觉得无处安放,学生似乎根本不需要我的爱。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想方法解决,我再次接一年级的信息时,就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给学生玩游戏,什么时候可以玩,可以玩什么样的游戏。开设了电子制作特长班,跟学生接触的时间多了,辅导学生参加电子制作比赛,渐渐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找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相通的地方。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八
对于个别班级美术课堂上一些学生比较顽皮,常在课堂上捣乱,我采用了李老师这本《做最的老师》介绍的方法是: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学生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
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
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还是要把李老师的一段话献给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十九
在当今日益浮躁的社会,教育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如何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守住自己的灵魂,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相信会让你有所感悟。
还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自己对工作充满了憧憬,投入了无限的激情:与“问题”学生耐心细致的谈心,只要有机会就到班级上课,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自己的教案……感觉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愿意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当工作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得心应手时,我们对教育反而失去了最初的激情。对于这种情况,李老师给了五条建议:
1、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纯净的童心。
永远保持纯净童心的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我们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孩子在一起的,让自己保持童心有很多种方法: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看他们喜欢看的书,和他们一起说一说对书中故事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对优美词句的赏析,会无形间拉近和孩子的心灵距离,也会让你自己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有机会的时候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队伍中,放飞童心,感悟童真、童趣;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谈谈心……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都要去尝试,要把纯真保持到永远。
2、要有爱心。
3、要善于积累智慧。
教育智慧是大智慧!
4、要加强阅读。
在书香满校园的学校工作,我们是幸福的,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
5、要勤于写作。
写作,是情感的升华,是智慧的结晶。教育故事,教学反思,生活感悟,只要想写,就及时记录下来,那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守住自己的教育心,我们就是成功的教师!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书笔记模板篇二十
20xx年第11期《人民教育》的封面是这样一幅图画:一位蹲着的女教师和四名小学生在交流的生动画面,图片的题目是《蹲下来》,看罢很是感动。最近读李镇西的著作《我的教育心》一书,其中一个章节也是阐述“蹲下来”的,可见“蹲下来”是一种人文关怀,是近些年基础教育的导向,是教育的可喜进步,是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成果。
李镇西的深思来自于一个细节:一个女生到办公室借纸杯子喝水吃药,老师告诉她在抽屉里,自己拿吧;作为老师的他在课堂上突然红色圆珠笔芯没油了,他向学生借红色圆珠笔用,学生们却争先恐后,一位女生从第三排小跑着上来递给他。两件同样是借东西的小事,前者是老师叫女生自己拿,后者是学生们争先恐后恭恭敬敬地把笔双手递过来。由此,作者悟到,这现象的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中国的师生不平等是有深厚渊源的,封建社会里,从《弟子规》等儿童启蒙读物开始,对于师长的尊崇就有明确礼仪规范:“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天地君亲师”的封建礼教下,作为学生的哪里敢跟老师说平等。所以在尊师美德范畴里,也将师生不平等的种子深深埋植到中国人的心中了。几千年来人们都执着地认为:老师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接受学生的尊崇是自然而然的。不要说是“心灵的蹲下来”,就是单纯的躯体的“蹲下来”也似乎是违背礼仪规范,颠覆了人们的判断标准,何况我们现在提倡的不仅仅是躯体而是心灵的“蹲下来”,心灵的“蹲下来”不仅可贵,还有不可轻易逾越的历史文化障碍。从肢体上蹲下来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是对与过去教师们伟岸地站在讲台上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肢体的蹲下到心灵的蹲下应该是现代教育体现师生平等的。李镇西说:“在我的潜意识里,学生必恭必敬把笔递给我,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如果我把水杯必恭必敬地递给学生,则是有失体统,因为我是老师。”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尚且如此,何况平凡的教师了,他们怎么容易轻易接受真正的“师生平等”呢?如果真正的“平等”了,作为师者的师道尊严怎么办?你可以从肢体上蹲下来,也可以从情感上蹲下来,但更难的是在知识面前蹲下来。把这座这是的高山放手给学生,你只做向导,指引他们去探索,从技术上指导他们攀登。你说,攀登吧,我们一路同行。但是,更多的教师很难做到,他感觉这样太过缓慢,“不如听我讲,我这里是索道,乘上来,一览无余,乘上来,节省时间和体力。”殊不知,这走马观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不停地攀登,是真实的汗水和一路野花和苍翠风景的亲历。真正的蹲下来更多是体现在课堂上的,教师不在是侃侃而谈,高谈阔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更多地尊重学生的感受,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多年前,我认识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她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家长和老师们也很尊重她,唯一听到的对她的评价里一句不和谐的语句就是:“教学教痴迷了,总是喜欢拿小孩子的思维来想事情,以小孩子的习惯来做事情。”是的,她的目光里看不见世俗的尘埃和凡。人的患得患失,四十岁的她的眼睛里盛满了童话。尤其是看见她课上课下跟孩子的交流,除了感动,我说不清我的感情,也不敢对她的景况妄加评论。但是几年后,我把她的故事放在这段文字里说起,这位可敬的老师,我认为她是真正的做到了从心里上彻底蹲了下来,她是平等地在孩子中间。
蹲下是一种姿态,是屈膝削去原有的高度,跟自己的对象保持平等的海拔高度,甚至处于一个稍稍仰望的姿态。这个姿态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那些眼睛一直望向高处的人收不回他的目光,心一直在高处的人不甘心于沉静下来的。所以那些人即使做了教师也很难做一个好教师,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蹲下来仔细审视身旁的美丽花朵。那些架子端得高高的人一直把自己树立在三尺讲台甚至更高的位置上,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叫学生终生仰望。蹲下来是一种福分,蹲下来的田园是一片纯净,是孩子们那纯洁的目光和金子般闪亮的心灵,高官高高在上,他们看见的是权力交易黑幕和刀剑,巨富高高在上,包围他们的是金钱是资本是利润是重利轻义,只有能够蹲下来的人,把眼光从喧嚣的浮尘中低下来,低到纯洁的花瓣中间,低到露珠中间的,做一个除草捉虫的人,看苗儿成长花儿开放,被花香围绕的人,有时候也把自己当成了一株苗,一朵花,接受自然的微风和雨露,知识的甘果与琼浆,这是上天赐予的福分。
蹲下是一种哲学,天空因你蹲下来而更高,世界因你蹲下来而更大了蹲下来的时候,天就变高了,世界就变大了,自己就变年轻了,看见的是青春绽放的面容,在匆匆逝水之上,远离了喟叹的忧伤,是上善之水,默默滋润而从不要一句感谢,不要一面旗帜来彪炳。
蹲下是一种拓展,蹲下来,视角低了,可以更清楚低欣赏花瓣的美丽和他的芬芳,甚至可以看见绿叶的脉络以及深处的一小处斑痕。
蹲下是一种融入,只有在同意平面上你才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它们的波动和欣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产品营销方案策划书(优秀17篇)
- 最新校园美食节活动策划书(汇总9篇)
- 计算机实训总结800字精选(实用17篇)
- 计算机专业实训心得200字6篇(通用15篇)
- 最新计算机实训报告实训总结(通用10篇)
- 最新计算机实训总结报告3000字优秀(精选11篇)
- 高二学生自我鉴定50字模板(大全11篇)
- 大学生活动策划方案案例十(大全15篇)
- 最新《上海的早晨》读后感50字大全(实用11篇)
- 2023年学会合作生活作文开头结尾优美句子(大全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