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就是如何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其中,使读者有共鸣。以下是哲学家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一
由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除了在班会课上展开习惯养成教育,其实在平时任何时间都需要不断重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这一次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为主题的班会。班会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告别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会的形式主要形式是:讨论。我们班学生大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道理从他们自己或者小伙伴的口中讲出比从老师说教更为容易接受,事实证明,讨论式班会效果也更好。
从内容环节上看,整堂班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班上最近存在的不良习惯,习惯的重要性。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如何告别不良习惯。
其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主线索比较明朗,但在三个内容的衔接过渡方面还需要改进和锤炼,使之更加自然流畅。内容选材也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些事例能够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这三个方面范围较宽,每个部分拿出来都可以讲一节班会课,所以内容略显臃肿,时间有些紧张,没有做到知识点的深入挖掘。还需要精简内容,进一步深入展开,让学生体会的更加深刻。
从形式上看,这次班会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运用事例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通过故事续写让学生体会到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危害。运用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找出身边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拿出解决的对策。但是讨论时间比较难控制,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可以适当减少讨论次数,增添知识抢答之类的环节。
班会存在的不足:
1、班会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学生搜集相关方面的材料。
2、问题设问不具体,没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学生实际。
如果提前搜集关于同学们现状关于习惯方面的照片作为讨论,效果可能会更好,尤其是学生讨论时候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从学生主体地位上来看,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去找,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学生举手发言不是很踊跃,提问范围也太窄,没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方面做得不够好。
总之,这堂班会课让我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点和不足,需要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争取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在班会课以外,时时刻刻都要落实关于习惯养成的培养,只要一出现问题,及时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最终才能使得良好习惯真正落实,总之,良好习惯养成教学是持久战,班主任必须和学生共同努力,一旦松懈的话,坏的习惯可能又浮出水面,不利于班级管理。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二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
(1)普遍性。
(2)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3)低频性。
(4)多数有害性。
(5)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生物的学习技巧。
与老师尽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了解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高中生物学习事半功倍。
要避免上高中后弦松口气的做法: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
产物: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能量。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2、难点:
五、教学程序设计。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六、教学过程。
1、回顾遗传物质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学基本规律。
3、进行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解读。
1、学生回顾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回顾生物性状的决定因素,思考并回答指出遗传过程中存在变异。
3、明确本节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
观看多媒体相关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1:基因突变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探讨”进行分析,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4、对基因突变的意义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3、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重组的类型、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1、多媒体展现合作探究内容,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流。
1、合作交流,确定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完成课标中的能力要求。
随堂练习,当堂反馈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由简单到复杂。读题,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解答。1、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1、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对本节课的小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并评出最佳小组。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评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四
1、两者性质不同,基因重组是两种不同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基因片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
2、基因突变是基因的从无到有,突变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的.是新的基因型。
3、发生的时间不同,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而重新组合;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五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1、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回顾遗传物质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学基本规律。
3、进行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解读。
1、学生回顾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回顾生物性状的决定因素,思考并回答指出遗传过程中存在变异。
3、明确本节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
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实例。
观看多媒体相关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1:基因突变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探讨”进行分析,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4、对基因突变的意义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3、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2:基因重组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重组的类型、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机理。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1、多媒体展现合作探究内容,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流。
2、对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1、合作交流,确定难点。
2、尝试构建表格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间的区别。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完成课标中的能力要求。
随堂练习,当堂反馈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由简单到复杂。读题,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解答。
1、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1、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对本节课的小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并评出最佳小组。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评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实例
2、概念
3、原因
4、特点
5、意义
二、基因重组
1、概念
2、类型
3、意义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及原因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
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发生可能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在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固学案相关习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六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隶属于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遗传的分子基础》。通过学习第一、二章,学生从现象和细胞水平认识基因对性状的作用,本章学生将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认识基因的本质。本节通过科学发现史引导学生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关证据,为学生后续学习本章后三节以及本册后续章节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必修一的学习,掌握了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知识。通过必修二前两章的学习,对基因已经不陌生。但遗传物质为什么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得以认识和掌握。学生对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充满兴趣,但如何挖掘实验背后的逻辑规律及与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挖掘学生能力的增长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能力目标:评价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
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肺炎双球菌转化。
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策略。
(1)采用设疑导入、问题引导、呈现探究过程、讨论归纳总结、反馈运用等教学策略。
(2)采用插图、多媒体课件、分步演示等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
计算机、投影仪、黑板、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引入。
教师:
(1)孟德尔用。
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
遗传因子的和其精髓是: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实在染色体上。
学生:
思考回答。
(1)豌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性状、性状;
(2)基因。
通过复习前两章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确现象可以通过细胞和分子水平实验得到验证,科学需要严谨的论证过程。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教师:展示染色体结构模式图;
(1)遗传物质是dna?蛋白质?
(2)为什么是dna?怎么知道?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结构极其多样。
(2)对dna的认识仅到组成,对其结构还没有清晰的了解。
激发学生认知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学生不仅关注dna,还关注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的证明过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斯实验。
教师:实验材料?
教师:介绍肺炎双球菌。
教师:细菌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想观察它的生长情况,怎么办?
教师:r型菌和s型菌的区别?
教师:展示格里菲斯四组实验过程。
(1)实验原理?
(2)哪些是对照组?实验变量?
(3)实验推论?
学生:肺炎双球菌、小鼠。
学生:固体培养基。
学生:从菌落、荚膜、毒性判断。
学生:
原理:s型细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对照组:1和2、1和4、2和3。
推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
学生对实验材料应该有明晰的了解。引导学生回顾微生物培养技术,通过对比,学生明确两种球菌的区别。
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原则、变量及推论。
艾弗里实验。
教师:展示艾弗里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教师展示艾弗里实验过程。
(1)哪些是对照组?实验变量?
(3)结果分析?
(4)得出结论?
学生:
(1)谁是转化因子?
(2)如果是dna,则提纯后的dna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蛋白质同上。
(3)学生尝试设计。
学生:
1和2、1和3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学生进一步明确该实验的变量、原则及结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教师:仍有人对艾弗里及同事实验怀疑,原因是?
教师:赫尔希和蔡斯继续努力,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这个实验材料?
教师:介绍噬菌体及侵染细菌动态过程。
教师:
(1)研究方法?
(2)为什么用此法?
(3)亲代噬菌体如何被标记?
(4)寄主细胞为何无标记?
教师: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
a:为什么短时间保温?
b:搅拌、离心目的?
教师:实验现象、结论?
学生:蛋白质和dna没有完全分离。
学生:t2噬菌体。
学生:观察、理解。
学生: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学生:蛋白质和dna组成元素有差异。
学生: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培养噬菌体。
学生:另一批大肠杆菌。
学生:保温利于噬菌体增殖;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
搅拌: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离心: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侵染的大肠杆菌分离。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无35s标记,dna有32p标记;dna是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适当知识储备,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明确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学生明确实验环节的重要性,以利于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
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教师: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吗?
教师:展示烟草花叶病毒对烟叶的感染实验。
(1)对照组、实验变量。
(2)实验结果。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分析。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学生学会从特有的现象中挖掘事物的普遍规律。
反馈总结。
教师:根据有无细胞结构,生物分为?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生物分为?
教师:进行本课知识总结。
教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比。
(1)细菌培养场所?
(2)实验结论?
(3)联系?
教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较。
学生: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dna病毒和原核、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学生:回顾总结。
格——体内,艾——体外。
转化因子,dna是遗传物质。
研究目的、遵循原则一致。
学生:比较研究者、设计思路、应用技术、实验结论上的异同。
学生明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将结构与功能、科技与科学整合研讨。
学生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材料、目的、原则、结果更加明确。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判断,对三个实验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更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内、体外)。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三、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p46。
2、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反思。
通过问题串,不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原理、实验变量及实验设计方法与结论。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图片展示,变抽象学习为实物观察,加深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教师注意情境铺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在反馈检测环节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效果良好。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七
1、新陈代谢的概念(a:知道)。
2、酶的发现过程(a:知道)和酶的概念(d:应用)。
3、酶的特性(d:应用)。
教学重点。
1、酶的概念。
2、酶的特性。
教学难点。
探索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的实验。
教学方法。
自学与实验探索相结合。
教学用具。
实验五、实验六所需用具和药品(见课本),光合作用反应式、有氧呼吸和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反应式的投影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示意图投影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请一位同学说出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回答:略。)。
讲述:上面几种细胞器的生理功能我们都可以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出来。
(教师放投影片: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有氧呼吸及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的反应式。)。
讲述:上述反应都是在活细胞中进行的,这些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就是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
这些都是本节课重点探讨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酶的发现”。
阅读后,教师要求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学生回答:
(回答:略。)。
讲述:从发现酶到认识酶的本质,都离不开科学实验,可见实验对科学的重要性。科学实验可导致科学的发展,生产实践同样可导致科学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实验,也要重视生产实践。
酶既是生物催化剂,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索。
(回答:略。)。
讲述:要比较fe3+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设计实验中的其他条件应该相同,如两个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应该相同,fe3+和动物肝脏也应尽可能同时加入两个试管中。
(学生按实验步骤分组实验。)。
提问:
1、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回答:略)。
2、从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能力强。)。
讲述: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和fe3+相比,要高很多。事实上,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上述实验说明了酶的一个特性——高效性。
酶还具有什么特性呢?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索。
(回答:略,然后学生按设计步骤实验。)。
提问:
1、哪个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后再加热会出现了砖红色的沉淀?
(回答:在加入可溶性淀粉的试管中。)。
2、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略。)。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ppt篇八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镰刀型的胞贫血症的实例,很多学生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观念,基因突变会产生不利变异。其实基因突出变有很多种:(1)碱基置换突变,一种碱基被另一种碱基取代。可能的结果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性状不变;dna碱基改变,遗传密码改变,性状改变;碱基置换导致出现终止密码,致使多肽链提前终止合成,所产生的蛋白质大都失去活性或丧失正常功能;置换发生在终止密码部位,会使肽链合成延长。(2)移码突变:dna插入或缺失1个、2个甚至多个碱基,导致突变部位以后密码子顺序和组成都发生相应改变。(3)整码突变:dna中插入或缺失3的整倍数个碱基,则合成肽链将减少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插入或缺失部位前后氨基酸顺不序。这些知识点常出现在的一些习题中,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难点度,教学中应予以拓展加深。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别是常考点。精选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好高考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做到和考试大纲的接轨。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要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在本节内容小结时通过列表比较这两类变异的本质、发生时间、意义及可能性,给学生以系统和比较完的认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财产保险公司年终工作总结报告(模板12篇)
- 最新企业家人大代表述职报告(汇总11篇)
- 2023年竞选班长发言稿简短(通用19篇)
- 2023年南山一日游作文400字大全(优质10篇)
- 最新我眼中的长征路作文优秀(汇总16篇)
- 小学数学的研修总结与反思精选(模板14篇)
- 2023年中文专业简历(模板9篇)
- 春雪作文500字写景模板(汇总11篇)
- 2023年《庖丁解牛》教案(优秀10篇)
- 万圣节适合发朋友圈的说说(精选17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