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电竞酒店论文(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7:54:34 页码:9
最新电竞酒店论文(实用10篇)
2023-11-26 17:54:34    小编:zdfb

有些人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问题往往出在他们自己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写总结时要注重语言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愉悦地阅读。总结范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示了不同人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电竞酒店论文篇一

摘要:进入新世纪,酒店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这就需要更多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与酒店行业的发展相脱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需要对教育设施、教学内容、教师队伍等许多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为社会输送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全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人才培养的根源在于教育,要想培养出适应酒店发展的新型人才还要从教育抓起。在酒店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和酒店都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让酒店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过去一段时间,由于高校培养人才出现问题,致使整个行业出现了发展缓慢的局面。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培养人才,那么酒店行业必将永远滞后于其它行业,国内的酒店管理也会大幅度落后于国外。我国的酒店管理行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使我国酒店行业走到世界的前列。

适应现在酒店行业发展的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服务技能,并且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对于新型人才,掌握基本服务技能是必须的但对服务理念的探索对他们更为重要。目前,随着我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酒店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需要更高的要求,比如对现代化设备的熟练使用、学生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等。当前,学生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满足要求。这些也影响到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学生未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自己的岗位贡献出自己的所学,就是高校教育成功的标志。所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应符合整个社会酒店专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出的学生能在竞争中有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素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高校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目标定位,这样一个定位是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要有专业必备的良好素养、过硬的行业素质和外语水平、对酒店的管理要有充分的了解。高校可以多举办一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根据专业的特色,开设一些训练学生英语水平的活动,使学生的外语能力得到提高,并能提前感受下实际应用英语的情景。也要适当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毕业后面临现代化的管理不至于束手无策。对于具体课程的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实际,要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多给学生做课堂演示。这样把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走向工作岗位时应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2.配备更专业的教师给学生教学。

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与实际工作者相同甚至更高的素质并且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师队伍专业化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教师水平提高的一个具体体现。

教师队伍应该由高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这两者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也都有着不足。高校的专职教师,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提高和巩固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指导学生实际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没有太强的针对性。而兼职老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酒店的业务,但他们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如果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各有分工,就能将两者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另外,我们还可以与酒店进行合作,让我们高校专职教师去酒店进行培训,这样就积累了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3.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使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学生能否长期在酒店行业就业,也是衡量我们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满足大多数酒店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要使学生能很好的就业,单单靠这些是不够的。学校要跟一些需要人才的酒店建立伙伴关系,这样酒店吸纳人才的作用也就得到了具体体现。另外,当前人才市场上信息共享程度较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存在“双高”现象。这就要求学生的个人信息要更加完善,这样才能让用人单位更好的了解学生。酒店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酒店能满足学生的一些基本要求,保证他们的一些权益,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是能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的。

总之,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紧跟酒店行业发展的潮流,并且与现实工作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目前,酒店行业发展迅速,这也能很好的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只要我们能跟上时代的补发,找对专业发展的方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一定会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电竞酒店论文篇二

[23]朱龙腾。神农大酒店员工培训体系构造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4]张羽。完善四川锦江宾馆餐饮部市场营销策略的思考。西南财经大学,.[25]李建达。酒店员工流失预警管理研究。湘潭大学,2009.[26]谢俊荣。提升我国饭店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华侨大学,2009.[27]李芬。hj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华南理工大学,2009.[28]左陵。酒店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29]韩晶晶。酒店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30]程熠。基于顾客满意的经济型酒店服务补救策略研究。江苏科技大学,2010.[31]李娟。提高成都市高星级酒店内部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32]盛婷。酒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0.[33]赵欣。放羊理论在q连锁酒店的应用研究。吉林大学,2010.[34]宋世东。cbs酒店绩效管理研究。吉林大学,.[35]陈筱敏。上海引入国外酒店管理培训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36]刘静歌。a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对策研究。兰州大学,2011.[37]林伟雄。rj酒店员工培训管理诊断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38]郑兆父。天津海运学院国际海员培训酒店室内设计。天津师范大学,.[39]林戈。国有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天津大学,.[40]李勇。ya酒店基层员工流动动因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云南大学,2014.[41]程雯。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ty酒店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设计研究。重庆理工大学,2014.[42]李晓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河南大学,2014.[43]李晶。重庆市酒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重庆理工大学,2014.[44]臧家洁。a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

电竞酒店论文篇三

[1]周圩。国际连锁酒店中层管理者核心能力研究。天津商业大学,.[2]程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5.[3]向少伟。长沙ht酒店基层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研究。广西大学,2015.[4]孙颖。h酒店员工流失案例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5.[5]李正君。a酒店改善销售人员激励的对策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5.[6]何磊。w酒店一线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14.[7]朱研。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上海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制研究。复旦大学,2013.[8]王琳丽。h酒店基层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科技大学,2015.[9]张亚昶。长沙市星级酒店基层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湘潭大学,2015.[10]任利林。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5.[11]曲姗宁。s酒店基层员工培训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5.[12]苏青。“梦云南酒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大学,2015.[13]王金。c酒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项目实施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5.[14]王岩。syh酒店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5.[15]邱征梅。湘西地区星级酒店实习生满意度研究。湘潭大学,2015.[16]李涛。昆明v酒店实习生培训管理研究。云南大学,2015.[17]马选刚。酒店人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2015.[18]马瑜。乐府兰亭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5.[19]彭惠林。酒店实习生积分制管理探索。湘潭大学,2015.[20]王旭。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酒店培训体系构建。湖南师范大学,2015.[21]张松。许昌市高星级酒店顾客满意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河南大学,2015.[22]李明宇。沈阳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东北大学,2009.

电竞酒店论文篇四

摘要:酒店行业的国际性特点决定了语言在高校酒店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针对星级酒店员工英语服务能力现状,分析其英语服务能力低下的原因,找出如何从源头入手,探讨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英语服务能力的问题。

2011年,我国出台了最新的高校专业目录文件,酒店管理被正式划分为目录内专业,这是时代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所需。随着我国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酒店业日趋面向市场化和国际化,英语服务能力是对酒店员工最起码的要求,但常常也是制约酒店发展的重要因素。故英语教学中语言表达不畅、不能及时正确回答外籍顾客疑问的员工会使客人对此次服务感到失望,从而降低顾客对酒店的忠诚度。

同时,酒店在打开海外市场、争取海外客源的过程中,口头、笔头的沟通不畅会最终影响企业利益。总之,综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还有读写能力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那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掌握这些英语服务能力呢?这已然成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1.高校毕业生的语言服务技能同酒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对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问题主要是听不懂并无法交流,导致沟通不畅,再好的酒店服务技能也没有用。即使是高星级饭店的员工,其英语服务水平也仅仅停留在和客户简单的交流上,如酒店专业学生毕业生在酒店服务流程中,涉及诸如用英语接受外籍客人的客房预订、入住登记、客房内服务及餐厅用餐服务等用语方面的实际应对能力,在用语中常常用good,ok,sorry,thankyou等简单回答敷衍了事,不能与客人进行深层次沟通,没有注重礼貌用语及酒店专业术语的使用,其服务水平因此同酒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酒店很难直接招到能迅速上岗的适用型双语英语人才。

酒店业是服务行业,就业门槛低,大专、本科以上的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服务人的工作。通过走访吉首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所在地张家界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区的几家四、五星级酒店,如张家界大成山水国际大酒店、张家界青和锦江国际酒店、张家界阳光酒店、张家界京武铂尔曼酒店员工英语服务能力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前星级酒店员工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不足20%.这说明,酒店很难通过学校招收到既懂酒店管理和服务技能,又具备前厅、客房、餐厅等英语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星级酒店对涉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处理外籍客人投诉的心理素质不强。

任何酒店都可能遭遇投诉事件,即使在使用汉语普通话的情况下,遇到投诉事件也是令酒店员工头痛的事情,更何况要求员工使用英语处理外宾的投诉事件,很少有员工能够应对自如。如何处理好投诉,是树立提升酒店声誉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56.01%.通过走访高星级酒店了解到,员工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仅管理层员工中有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有外宾入住时,也多由这些员工负责接待,或者遇到大型国际会议接待,只能依赖酒店集团派遣的外籍主管或临时聘请高校的英语老师前来应对外宾的接待工作。

究其原因,毕业生社会阅历浅,从业经验不足,缺乏实战能力,且酒店在对员工进行英语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不足,导致应对顾客投诉的处理时,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专业素养,这也是酒店专业毕业生初到涉外酒店工作处理不好投诉反被客人投诉的原因。

1.完善实践教学授课模式。

任何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酒店行业支撑。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服务能力的提高也必须注重其实践性,让学生在国际星级酒店企业顶岗实习,在工作中熟悉英语语用环境。同时按照学生的实习心得安排双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计划,做到按需按质教学。从教师层面看,积极利用行业平台,让专业英语教师有机会去大型国际酒店挂职锻炼,了解学生今后工作将面临的常见语言环境。

如在酒店专业的《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客源国概况》等中英双语课程、《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让教师比较有依据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考核大纲,为学生积累更贴近岗位、更具有应用价值的案例情境教学。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英语应用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如今大部分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授课模式都是“理论+实践”,吉首大学旅游学院近年来与希尔顿、万豪、京武铂尔曼、韦斯特等国际大酒店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第六个学期进入这些酒店集团在广州、厦门、三亚、长沙等国内大城市的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做法。但据每年学生实习回校之后的反馈,他们在校掌握的英语语言能力同酒店的要求英语服务能力有一定差距,且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多为一线服务人员,很难进入管理层,即便有与外宾打交道的机会,也多为问候,提供简单的预订、登记服务等,无法参与管理岗位,如作为值班经理如何灵活处理外宾的投诉,与外资企业的合作,打开海外市场的产品推介、营销等,是学生进入岗位实习之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3.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应该是更深度的合作,而不仅仅停留在一线服务人员实习的初级单一合作。在这半年的实习期内,可以安排三到四个月的一线服务工作实习,按实习成绩的考评,安排优秀实习生进入管理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学校可以安排与酒店签订就业意向书,建立一位部门经理带两到三个实习生的“师徒”模式,学生以经理助理的身份,直接接触酒店的海外市场管理岗位。

另外,学校设立网络名师空间课堂,学生可以利用实习期间的空余时间,在网上完成部分行业岗位英语的辅修,教师在网上答疑,学生在网上完成其学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还可以与国内的某个国际连锁酒店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出“暑期赴美打工”合作项目,由国内的酒店联系美国的连锁酒店集团,定向委派优秀实习生利用暑假赴美进行打工实习。这种境外的打工实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纯英语环境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经营理念对酒店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国际化的思维参与酒店的经营与管理。

总之,随着旅游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在当今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真正从“教”、“学”、“研”、“做”四个方面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服务能力。研究基于学生英语服务能力的培养的模式,不断探索培养精通外语、通晓外国文化、掌握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酒店市场运行规则、适应中国高星级酒店市场对涉外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步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

电竞酒店论文篇五

1“四位一体”

“四位”指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个主体。人才培养“主办方”为政府,“承办方”是学校,企业为“协办方”,而对象则是学生,四个主体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1政府保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政策倾斜和扶持,通过立法、政府补贴、免税、减税等形式,积极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1.2学校主导。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承办方”应为学校,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起主导作用。高职旅游院校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探索与本校、本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尽量为企业提供方便,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1.3企业协作。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对企业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校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使学校朝着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办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工学结合政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自觉担负起共同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氛围和环境,增加工学结合岗位,配强配足兼职教师,服务和回报社会。

1.4学生参与。

将学生作为工学结合的主体来定位具有积极意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其需求和积极性是工学结合能否取得实效的基本动力和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将学生视为工学结合主体之一,所有活动才能更好地展开,满足学生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四位一体、八举齐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相结合的一种“高层次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主体。其中,企业与学校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企业与学生是一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学生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和管理。工学结合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该模式的推进必须使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方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和动力,并达到高度统一,形成合力,实现“多赢”。

2“八举齐抓”

2.1革新教育理念。

变革传统教育模式,首先要革新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实践、重技能。一项对14家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星级酒店“选人用人时最看中的素质”专项调研结果表明,专业服务技能并非企业在选人用人时的首要因素。专业服务技能在九个因素中仅排第八位,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在学校只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便可,而更纯熟的技能可在实际操作岗位中不断改善,学生应重视职业道德与礼仪方面的提升,培养综合能力。

2.2改革办学模式。

传统的学校自主办学的模式已难以适应酒店专业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改革办学模式。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1)推行订单式教育。订单式教育是指高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实习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方面合作,在学院和企业两个教学场所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实习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人力资源质量,并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解决了学校招生和就业的压力,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对学生和家长而言,有了实习和就业的保证,学习目的明确,同时企业也会提供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联办二级学院。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密切合作,联办二级学院。依靠企业的力量建立各类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由企业投资100万元设立奖助学基金、建设专业实验室;与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合作,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蒙妮坦学院。

(3)成立校企合作专门机构。加拿大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国内旅游高职院校借鉴。加拿大的高校大多设有合作教育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宏观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院(系)教师负责。学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专门机构为实施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4)共建实验实训中心。学校提供场地,与各类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实训中心。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员工,既可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又能解决师资缺乏的难题;学校则可以充分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实现双赢互利的目标。学校还可以邀请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投资建设实训酒店,学生充当服务员,专业教师参与经营管理,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2.3整合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体系,课程设置死板,与实践和行业需求脱节。酒店专业很多课程有着共通性,酒店行业需要的也不是诸如客房、餐饮、前厅等一个部门的专才,而是熟谙酒店各部门操作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实行模块式教学。其中有些专业课程可采用项目化模块教学,如将饭店前厅运作实务、客房运作实务和餐饮运作实务三门课优化整合,采用模块教学,三门课的基础服务部分称为酒店业务,管理部分称为酒店运营管理,分前厅、客房、餐饮三个模块。模块教学使学生能对这些专业课有一个宏观系统的了解,同时和后面的实践实习环节相结合,酒店业务课在第二学期开设,第三学期去酒店基础岗位顶岗实习;酒店管理课在第五学期开设,第六学期去管理岗位见习。

2.4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酒店人才培养侧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职业道德和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在英语口语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更加匮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重点应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礼仪、职业意识、行为习惯等的培养;二是职业认同感、自豪感的宣贯;三是语文、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性机能的应用;四是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营销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五是酒店前厅、餐饮、客房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熟练。

2.5改进教学方法。

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型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增强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讲解和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创新作业形式,通过“小组项目作业”形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完成大型作业,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如大学生营养食谱设计、菜单设计、美食节策划;某酒店客源市场调查、服务案例编写等。改革考试方法,减少背诵性的试题,把实践能力纳入考核范围,逐步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可采用笔试、口试、模拟、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实习考核等方法,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2.6深化实践教学。

目前,绝大多数旅游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采用“2+1”或“2.5+0.5”的模式,即两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实习或两年半校内学习、半年企业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都有其缺限,前者由于酒店出于成本考虑,一年实习期基本都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很难实现轮岗,学生普遍感到实习期漫长,工作单调且辛苦,导致实习结束后多数学生选择跳槽甚至脱离酒店行业,造成人才流失;且两年的学习期内专业课势必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至实习时学生已忘记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脱节。后种模式实习期仅有半年,学生才刚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便草草结束,收获甚微,且同样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校内实训、短期见习、基层岗位顶岗实习、管理岗位见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采用”1+0.5+1+0.5”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先学习一年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学期去酒店基层岗位顶岗实习,第四、五学期再回校进行管理方面的学习,最后一学期去酒店基层管理岗位见习。

2.7优化师资结构。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师资不足,可以用“走出去”、“请进来”,建立专、兼职教师梯队的`方法优化师资结构。“走出去”指的是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请进来”指的是学校聘请企业有较高学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培训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2.8加强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学校可邀请企业参与到教学评估中来,共同为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3“四位一体、八举齐抓”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保障。

3.1政府:完善外部政策环境。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个涉及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商务、劳动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联系和协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政府部门应对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健全有利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教育政策,加强政策倾斜和扶持,完善外部政策环境,积极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3.2学校: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通常改革的阻力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来自内部。“四位一体、八举齐抓”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必须依靠学校自身的努力。高职旅游院校应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改革和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3.3企业: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先进的管理将是中国旅游业、酒店业提高竞争力的唯一手段,饭店企业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改变用人机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加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力度。

4结语。

“四位一体、八举齐抓”的才培养新模式以企业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教学,实行学校与旅游企业全面合作,双向参与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共同建立教育合作机构,联合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使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际、培养与使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建立起一种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锻炼教师的全新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电竞酒店论文篇六

2、所有学员不可穿制服外出寻衅滋事,出入任何娱乐场所影响酒店的声誉。

3、全体学员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培训期间的各项规章制度。

4、不论是培训还是放学回家,都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5、在培训期间所有学员应当团结奋进,互帮互助,营造拉、帮、带“一家人”的好的学习氛围,不得发生口角争执或打架斗殴、嘲笑同事欺负新学员等,破坏班体团结。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6、在上课期间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勇于回答问题,做好学习笔记。不得扰乱课堂纪律,不得睡觉、吃东西、抽烟、做怪态、玩手机、传纸条等打扰其他学员学习。

7、培训期间所有学员当绝对服从老师、班长及组长的工作安排及调遣,如有问题,必须养成先服从后上诉和可越级投诉不可越级请示的好的工作习惯。

8、培训期间所有学员不得在公共场合抽烟(教师、走廊、楼梯口、操场等)抽烟可到员工卫生间。

9、在培训期间所有手机均全部调成静音或关机状态,保证教学质量。

10、下课期间不得在校园内嬉笑打闹,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党校人员办公或出现伤亡事故。

11、培训期间不得在校园内乱扔废弃物、随意吐痰看到校园内有赃物要及时清理不能推脱或视而不见。爱惜校区内的一草一木及设施设备不得随意践踏、损坏或采摘。

12、培训期间不得拉帮结派、搞内乱、议是非,不传闲话。

13、培训期间不得带违纪品、危险品或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进入校区。

14、在实操培训过程中要提高业务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对酒店的固定资产(教学餐用具)要爱惜,避免损坏,如有损坏照进价赔偿。

15、在小区内活动或行走时不可狂奔乱跳或前呼后拥、勾肩搭背,必须养成两人成行三人成排的良好习惯。

16、培训前全体学员应提前检查自己的学习用具是否带全,是否完好,确保培训记录的正常记录。

二、培训期间仪容仪表、礼貌礼节的要求:

1、在培训期间必须穿着酒店配发的统一制式服装,要求穿着正规、大方得体(不得卷袖筒、挽裤腿),干净平整,对制服要爱惜,无破损。在进店后要统一佩戴酒店统一配发的工作证。

2、要求所有学员化淡妆,严格遵守酒店的仪容仪表的要求。

3、为了更好的提高全体学员的礼貌礼节修养,维护酒店的良好声誉扩大酒店的知名度,培训期间在校区内见到所有人员都要礼貌问好。

4、在培训休息期间见到酒店的视察或到访,必须以标准站姿问好并致敬。

5、培训期间全体学员需全部讲普通话,严禁地方方言的使用。

三、培训期间的请假制度及要求:

1、培训期间请假权限规定:

组长:无权批假副班长:无权批假班长:有半天批假权利老师有一天批假权利。

汪总:有一天以上三天以下的批假权利。

3、请假必须以书面形式请假生效,如有打电话请假或带人请假者一律按照旷工处理。

4、请病假扣除当天工资,不享受全勤工资待遇。请事假扣除当月保底工资的'2/3,一月累计请三天事假者,按自动离职处理。一月累计旷工两天者,按自动离职处理。一月累计迟到、早退2次,扣除其全勤工资(100元)累计迟到、早退3次者,扣除保底工资的2/3.一月累计迟到早退4次者,视为自动离职。

5、逢法定节假日将享受酒店的带薪假期。

四、培训责任划分、培训前期管理细则及等级评定:

1、培训责任划分:

a、班长:主要负责员工考勤、课堂纪律、员工思想动态,员工礼貌礼节、仪容仪表的管理,协助老师做好员工的教学管理。

b、副班长:负责班级内务卫生、课间立岗督促及巡查,培训办公用品及实操用品的盘点管理、员工礼貌礼节、仪容仪表的监管。

c、各组长: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管理好自己的组员,从学习,生活、思想方面促进组员的学习。

2、培训前期管理。

a、以组为单位,把所有学员分成4个组,从中挑选好的组长,副班长,班长。组成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层学习班组,从而更好的进行培训管理。同时让学员在没有进店之前就熟悉扁平化管理模式,为开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b、利用上下课及课间时间进行员工的站姿,礼貌礼节、立岗迎宾、增强胆识的模拟训练。

方法:按组依次每天选四个学员,每天早晨中午上课时提前20分钟在校区大门口立岗迎接所有学员及党校工作人员上班。正式上课时撤岗。上午的课间10分钟在走廊的门口立岗。下午轮流后四位学员在中午和下午放学提前20分钟在校区门口迎送所有人员。下午课间10分钟在走廊门口立岗。

c、由副班长排卫生值日,一组一天,卫生区域:教室卫生、走廊卫生、员工卫生间卫生、楼梯卫生、操场卫生,培养员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及教会如何做卫生如何把卫生做细、做达标。在员工心中树立自己的卫生标准来衡量自己。

d、不定时抽查员工的培训笔记。

3、培训期间的等级评定:

在前期所有员工均没有定岗定位,等培训完后才能定岗,所有在陪训期间要建立一套八项考核评定标准来作为最终的定岗定位依据。

电竞酒店论文篇七

纵观中国饭店业的发展,饭店产品供给与其它许多商品的供给一样经历了由几年前的逐步改善到近两年来的根本改善的过程,93年以后我国新建旅游涉外饭店每年以700-1000家的速度递增,增幅达20%以上,这种饭店业供给增幅与旅游客源的5-8%有限增幅显然是难以平衡,其结果势必导致饭店业进入一种买方市场状态。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在买方市场中,由于供给充裕,消费由被动变成主动,对生产不仅具有反作用,而且起了决定作用,这时需求对生产和经营的约束性日益显现,消费者需求成了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市场呈现出一种需求约束型的走势。饭店总经理“生意难作”的普通感慨,正是饭店业进入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型状态下的一种典型反映。在饭店业市场出现需求约束型的状态下,消费者行为呈现了差异消费、理性消费和情感消费三种。

饭店业市场的这种特征,决定了饭店的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的消费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竞酒店论文篇八

“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为实现特定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和学制规定中的教学任务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的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人才培养的方案,主要有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的岗位群、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体系,教学环节和时间的分配,教学方式和培养途径等相关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为将诸多因素实施优化组合,改变过去旧的模式,创新出与现实变化相符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在培养目标中对人才的定位不准确。

高职酒店的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突出、高素质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培养目标中对人才的定位不准确,甚至出现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酒店高层的管理者上,从而达不到相应的水平。这是由于高层管理者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国内的教学水平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中人才定位上,需要以培养优秀的基层服务人员或者初级的管理者为主,才能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提高就业率。

(二)实践教育不足。

酒店要求的人才,一定是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实干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深受传统观念教育等的影响,在教育中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教育,而实践教育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实践经验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实践的经历,从而导致在酒店应聘中的实践环节不过关,无法谋职的现象发生。因此,高职教育需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传授比例降低,而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方法不科学。

因受教师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酒店管理专业类的课程开发水平较低,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是在教研室内制定出教学计划的,因此,教学计划的质量与教研室水平直接挂钩,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四)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包括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及使用状况这两个方面。但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管理经验、与社会酒店管理信息脱轨的现象,从而导致其教学的观念、方法与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高,无法培养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人才。而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高职院校还存在基地规模小、实践设备缺乏等问题,甚至部分学校的酒店专业根本就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的场地及设备,导致学生实践没有场地的现象出现。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几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是指将企业订单作为依据或者标准,按照企业的要求实行“量身定做”,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受到企业的欢迎,但是此种培养模式,不利于长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很可能最终成为企业的机械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本质是一种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校与企业一起来培养学生。此种模式可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工作环境,在特定环境内学习,学生能较早地掌握其实用技术,但是此种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偏离学习的重心,无法较好地调节学习与工作的时间。

(三)实践性的培养模式。

实践性的培养模式集合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面的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经优化的管理制度,对实习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从而能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干型人才,从而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性的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

(一)教学方面。

(二)实践方面。

在实践上,想要实现用实践性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增加实践的教学时数:根据酒店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的教学课时。在健全实践性的教学体系中,需根据酒店的行业发展情况,制定出实训课的教学大纲,完善实训的报告及实习管理的制度,加强对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引进或者培训一批实践管理经验丰富、了解社会酒店管理发展趋势的师资力量,并促进教学和酒店行业之间的结合,确保告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力度;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并扩展知识面:学校可以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扩展知识层面,从而加强学生认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具体方式有:增加国际的合作项目,进行中外教师互派培训、进修,聘请涉外的星级酒店方面的行业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去国际酒店观摩,参加酒店管理类的大赛等。通过以上诸多方式,可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升到新的层面,从而在给予学生新的思想理念的同时,还能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接轨,有利于确定学生个人的发展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实施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属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最后环节,顶岗实习的方式很多,可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采取最佳的实习方式。如可让学生先进入企业实习半年,再回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为1年)后,再进入企业实习。同时学校和企业在制定实习措施时,还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在充分满足学生的利益的基础上,才实现自身利益。此种实习模式有三个子模式:学校—学生、学校—企业、企业—学生。学校—学生模式: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指导,增加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同时由学校组建具体的实习管理队伍,精选实习企业,并按照实习企业所需人才来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方向和时间。企业—学生模式:企业主动组织实习生进行入职培训、部门的技能培训和交叉培训等工作。学校将实习的主动权交予企业,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为企业自身培养实干型人才。

五、结束语。

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培养出一批与企业发展相符的专业实干型人才,而且能让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均获得利益,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则还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合作制定出较好的实施方案,并将各操作的细节具体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将此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电竞酒店论文篇九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与酒店管理等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市场化的需要对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比重,强调重基础、强能力的素质教育,拓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点。现就目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部分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多的活动在中国举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职业院校的培养重点,通过一系列的实习、专业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应用知识和技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旅游和酒店工作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同时带动了酒店服务相关行业的迅速兴起,现代旅游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尽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是旅游发展中的很多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缺乏,综合能力较差,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脱节。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教学设施缺乏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一)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一些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有限,有的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更是刚刚成立,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高等素质教育理念愈来愈严格,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更加规模化,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教学体系的改进,培养的专业人才将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变化。

(二)对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缺乏重视。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实践、管理以及服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理论知识积累,还需要完备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长期的培养计划。学校制定了社会实践的相关制度,但是并未在真正意义上重视,缺乏健全的实训基地,在社会实践的落实和实践经费的重视方面都是很不足,有些学生和家长对实践教学也不重视,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想方设法的逃避,使实践教学工作的难度重重。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一科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的设置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酒店服务技能,很多高校对专业理论课程的教授还算重视,但实践教学落后,学生空有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束手束脚,效率低下,错误百出,对学生、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不完善。

学校实践教学设备缺乏是很多高校的现状,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受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水平和效果不明显。纵观所有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实习一般都是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在半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由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带队进行,从开展的时间和方式来看都是不够科学和规范的。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实践,但是很多学校除了毕业实习外没有别的实践教学过程,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应该将暑假实践、社会调查、学校志愿者活动等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现今,我国教育大力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还没能在深层次上与相关企业建立互惠互利、双赢共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国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对大量掌握创新和服务意识的人才需求量增大,特别是从事酒店经营服务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是渴求,这些原因也是我们进行高职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根本原因。

(一)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信息化时代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对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应侧重于旅游、酒店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实践弥补理论,融入企业文化与职业标准,根据市场需求,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进行培养是教学的目标。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认识,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个性发展,让人才培养方向更贴近市场需要,使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都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展现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适应经济社会市场的要求。

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需要,教学也要面向市场实际情况,仅靠理论教学是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将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适当地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市场行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与企业管理的要求相一致,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权衡经济效益跟社会责任的关系,让学生能具体地了解工作内容,增强学生的从业荣誉感。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全面性的人才,无论是思想、知识、能力还是道德、性格、体魄等方面都要协调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的高校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验证,如:接待客人、整理房间、处理顾客的投诉等都将在实践中得到本质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慢慢接触我国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实际情况,开拓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激发社会和职业的责任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具有一个健全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基础,建立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改进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弊端,通过循序渐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师资力量,优化教学课程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培养服务意识,给予大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改革教学理念,合理配置设备。

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改革并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只有在全校师生、校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转变教学观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从教育根本上转变思想,全面落实教育改革任务,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才能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将各种改革措施落实,思想准备不足容易造成形式主义。理论联系实践,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教学理念。

充足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基本前提,鉴于教学设备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高校应注重教学设施的配置,满足学生基本的学习要求,与时俱进,一些酒店服务中常用的用具,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分段教学。

学校应加强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合理增减课程,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宽知识范围,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就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总的课程应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类,理论课上对专业文化知识、专业方向理论、基础文化教学进行知识授课,实践课更多的是实训、实习,将理论课所学习的文化知识在实训、实习中亲身实践,得到知识的验证。

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课时安排上应合理,避免偏重现象的出现,利用一年四季旅游特征进行教学。在4-11月的旅游行业和酒店行业发达时期实行顶岗实习,在旅游淡季则返校学习,分段教学,合理安排,相互促进,综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三)将理论用于实践,发现自身不足。

在我国旅游旺季的时候进行顶岗实习不仅能解决旅游和酒店服务行业人手短缺,应接不暇的困难,也能让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同时,学生能在实际工作中验证所学的知识,深入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培养自身的职业责任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对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寻找平时存在的漏洞,完善自我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就是为旅游行业和酒店服务行业提供专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可以创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按照工作岗位和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式的教育,可以参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将企业专家请进课堂,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还可以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聘请一些业内知名人士和资深人士进行指导交流,开展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

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管理体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高专业素质的前提。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培养理论知识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合格的实用性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在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应单独培养实训管理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要有一定的保障,功能齐全,还要注意固定资金的投入,适当地聘请和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相关的企业、公司工作中的佼佼者,到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讲课。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传授经验,拓宽人才培养的方式。实践教学中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与企业使用的仪器设备相一致,基础设施准备齐全之后,还应建立相关的实训管理体系和制度,良好的管理实践教学。

(二)加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强大程度直接决定培养学生的质量,也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的讲师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在专业上成绩优秀,比如有的讲师在导游岗位上有过一段工作经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精简机构,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符合现代高效的办学原则。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学校可以在教师中选拔优秀的教师到国外或者大型的旅行社、酒店进修,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跟上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全国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十分激烈,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也在继续扩大,高校工作者应该立足市场的需求,准确对大学教育的定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行业输出专业型、应用型的人才。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充分体现行业特色。不断完善综合性的教学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电竞酒店论文篇十

姓名:

xxxx。

学号:xxxxx。

目录:

3、休闲度假旅游的特点。

·····································3。

·····································5。

·······································5。

································6。

··································7。

1、中国的度假旅游市场状况。

···························7。

······································8。

是为旅游者的较长时间的住留而设计的住宅群,其功能除了食宿等外,还有公共设施、体育及娱乐等的度假活动设施。(引自wto组织)。

度假酒店概念的核心就是创造一种能够促进并增加幸福感和愉悦感的环境。

一般而言,世界各地的度假酒店大体可归纳以下几类:

目的地度假酒店(destinationresort)、城市度假酒店(cityresort)、主题度假酒店(themeresort)、高尔夫度假酒店(golfresort)、滑雪度假酒店(skireosrt)、温泉度假酒店(hotspringresort)、专门接侍名人的度假酒店等等。

(三)、休闲度假的特点。

(1)、一地时间长。

观光旅游的基本心态是到处多看,看得越多越过瘾,越觉得有所值。休闲度假者则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

(2)、散客和家庭式组织方式。

现在休闲度假在方式上主要是散客和家庭式组织方式,而不是观光旅游的团队性组织方式,这就对现有旅游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散客与家庭式的旅游方式在国际上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1983年国家旅游局专门召开了一个散客与家庭式旅游工作会议,就是研究国际潮流的变化,研究我们能否对应。应该说看的很远,但实际上做不到。那次会议是在河北涿州开的,为什么不在北京开,因为那时候大批的外国观光团队已经来了,北京的饭店不可能开会。1983年到现在,又是20年时间,这种散客与家庭式的方式在中国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重要方式,也会逐步成为一个主导方式。自驾车旅游主要就是散客方式,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接待的游客中,家庭式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双休日期间。

(3)、复游率高。

复游,就是我们所说的回头客。度假旅游有一个特点,客人认准了一个度假地,甚至一个度假酒店,其忠诚度会非常高。复游率高这个特点意味着在经营方面必须下功夫,只要能做到位,争取了一次客人,就争取了一个终生的客人,形成客人的忠诚度,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客源层。有一句话是“我们要争取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其中包含两个要点,第一,你怎么吸引“头回客”,第二,怎么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观光客人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不去第二次,但是度假客人恰好相反。

(4)、指向集中。

这是市场目前的一个比较独特的特点。市场还处于过渡时期,有些时候还必须研究度假加观光的方式。一般来讲,满足大周末的需求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周末基本上是度假加娱乐。可是要满足中假和长假的需求,就要有一个适当的度假加观光的模式,但是这个方式只能是过渡性的,从长远来看基本上是比较单一的度假趋向。

(6)、文化需求。

观光的客人成熟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度假需求,度假的客人成熟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产生文化需求。他不只是到森林度假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去温泉度假区洗个温泉,他一定要求这个度假地有文化,有主题,有比较丰富的内涵。如果度假地的经营能够达到文化的层次,基本上就算到位了。

度假酒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古罗马人很可能是完全为了满足人们的消遣需求而建造酒店最早的人。这些酒店都建在公共浴室附近,为了供罗马军团士兵和执政官消遣,巴思(bath)至今仍然向公众展览大约是公元54年的历史遗迹。真正促成当时罗马人对公共浴室的喜好是因为公共浴室为罗马人提供社交乐趣的同时还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愉悦。当时公共浴室把游泳浴池、健身房和社区活动中心这些能给人带来乐趣的设施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这些公共浴室周边的酒店就是休闲度假酒店的前身。

“现代意义的大众度假旅游出现在19世纪中期,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收人以及可自由支配财富的增加、交通的日益便捷、大众性的度假休闲在欧美等国家变成了现实,1871年8月7日,英国第一次实行“海滨休假日”,从而揭开了大众度假旅游的序幕。

三、开发设计原则。

建造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度假村,除提供足够的设施之外,其规划还必须符合其他的一些原则:满足市场和投资需求,创造有吸引力的形象,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一般适用的原则有以下几个:

1、满足个性化需求。

(3)提供接触当地居民及其手工艺、风俗的机会。

(4)要与周边环境建立良好的联系,一个综合的度假村和它的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有些整合可通过建筑(例如体现地方性)实现,但更多的涉及总体规划体现的尺度问题、建筑法规、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

(5)接触自然。

4、利用主要资源提供增值效益。

假如在山谷两侧或一侧建造布满高密度、高层建筑的直线,虽然其本身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主要自然吸引物,但这种布局将对度假村靠后部分的建筑物造成视觉障碍,只有很少的建筑物能够直接得到山谷、山坡自然资源的视觉美的享受。

5、各类设施的有机联系。

应当避免把主要的度假活动分割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各类度假设施必须通过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使得相关的活动分区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兴趣和活动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以及从某些区到居住地的流动。同时,还应避免度假区整体上变得过于外露、庞大而单调、非人性化;不同兴趣要求之间的冲突(例如,吵闹的活动和安静的休息)。

6、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融合。

好的景观设计在度假产品中最为重要。自然景观比如岩石、成年的树木、流动的水,即使在建筑最密集的地区也应该保留,并作为景观设计的内容来强调。陡峭的山坡和岩石构造可以与露台设计、踏步结合在一起。现代度假区的建设不能始终受益于有吸引力的自然环境。很多的度假产品,通常只有极少的自然景观,甚至只有阳光或空间此类勉强可称作自然的特性,在这些情况下,一种人造景观必须建立起来,最佳地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地引进补充的人造景物和按需要移植植被。

7、建筑布局与个别区位的吸引点。

度假酒店是城市商务酒店的延伸与转换,管理制度、部门设置和基本产品(食、宿、娱、购)相近。比较之下,最大的区别是,度假酒店在经营思维、管理理念和环境氛围上呈人性化、自然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应贯穿酒店产品的全过程。

(一)人性化与自然化。

对度假酒店而言,包括产品组合和新产品的开发。

1、组合的方式。

旅游酒店产品组合的主要方式有:

(1)突出差异化的地域组合,如异地举办美食节,异地举办文化艺术表演,异地互相组织度假团队等。

(2)丰富度假活动的内容组合,主要表现为小包价旅游,可针对特定需求,如少年儿童、家庭、情侣、老年人等组合食、宿、娱、游活动,推向社会。

(3)针对一定主题活动的时间组合,一年四季中的春节、三八节、五。

一、中秋、国庆、圣诞和元旦及度假区旅游节庆期间,均可能将度假产品、观光活动、参与性活动和节事组合成一体进行销售。

2、新产品开发。

(1)开发原则。

a、针对性,就是针对目标客源市场旅游者的需求特征,开发旅游产品。同一目标市场的旅游消费需求大体相同,不同目标市场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组合产品开发的要点应与目标市场需求接口,并与其他市场需求相兼容。

b、多样化,旅游产品要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由于旅游者的年龄、职业、旅游偏好、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旅游产品开发的种类与数量也应是极其丰富的。遵循这一原则,产品开发的广度大、层次多,独立性强,可以应旅游者的要求随时随地开发组合成任何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

c、优惠性,旅游产品大多数是属于批量购买,减少了游客购买交换的次数。所以,新产品的价格弹性大,也正是因为大众性度假产品的价格比购买复合型产品价格低廉,才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新产品价格的优惠可以体现在:总体产品优惠、旅游人数上的优惠、支付方式上的优惠、特殊情况下的优惠等,如新婚度假产品。

3、产品开发的选择(1)以大城市为依托。

度假旅游必须与其他传统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旅游产业的统一规划中互补互促,综合发展,使区域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优化,推动本地区旅游产品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3)善用天时,引导游客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多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如欲以国际旅游者为主要目标市场,尚有待时机。具体而言,等待一个旅游业大发展的良好契机。

三、中国的度假市场。

(一)、中国度假旅游市场状况。

旅游市场“规则”

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我国第一部《旅游法》,被认为是目前这种改变的最大推手。

《旅游法》从法律层面上对旅游市场,特别是针对旅行社大量的灰色地带进行了规范。《旅游法》明确要求,旅行社不得指定具体的购物场所,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付费的旅游项目,团费也必须是明码实价,不得低价或者是以零团费来揽客。上述规定,使得旅行社不得不大幅提高出游团费,从而将更多旅客推向了自由行。

2013年10月是个“旅游月”。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就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等均显示了旅游市场的良好运行状态,让行业充满信心。但另一方面,拥挤的景区和走马观花式的行程,也让不少旅行归来的人们纷纷吐槽,甚至蔓延到关于放假日期的讨论。而这一个月的各种喧嚣让业内人士及大众再一次意识到:旅游应该是身心放松和休闲娱乐,也激起了人们对休闲、放松的旅游方式的渴望。这种渴望让度假这种进阶型的旅游产品越发受到市场关注。

早在1999年,我国各级旅游度假区总数已达158个。这几年的度假市场更是风风火火。海滨型、温泉型、山地型等传统度假区早已不鲜见;城市型旅游度假区和主题公园型旅游度假区也有所发展。

2010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为5740万,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仍然是少数。相反,同年在中国境内的旅游人数已攀升至21亿,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旅游市场将不断为国际游客提供更加具有竞争力及便捷性的出游条件,许多度假村将在距离主要城市2至3小时的目的地建成。中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将得益于持续增长的入境游需求。据联合国旅游组织(unwto)称,目前中国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并预计将有潜力在2015年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

据全球资讯管理公司麦肯锡在近期发布的一篇报道中所述,至2015年,预计高达20%的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将来自中国。其中,中国的1300万上层中产阶级家庭是最大的增长机遇来源。

度假村在中国的发展从奢侈品到奢华体验。

据全球资讯管理公司麦肯锡在近期发布的一篇报道中所述,至2015年,预计高达20%的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将来自中国。其中,中国的1300万上层中产阶级家庭是最大的增长机遇来源。

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例如手袋,手表及时尚品类的热衷。然而,随着中国消费者露富心态的转变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新的奢华体验,根据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目前人们在奢华服务方面的开支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奢侈品,‘20%的奢侈品消费者说他们增加了奢华体验方面的开支,只有13%的表示,他们在奢侈品上的花费更多’。

乐晓争,rci中国区业务拓展总监指出:当前亚洲休闲度假市场潜力巨大,且市场时机成熟。通过潜在的家庭购买力、产品权益和渗透率分析可看出,亚洲分时产权市场潜力会员超过200万人,产值778亿美元。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年收入超过50万的人群将由旅游观光型客户向休闲度假型客户转换,按照国际接轨的生活方式,此类人群每年将有两次休闲度假需要。假设年收入达到50万客户人群比例占到中国人口2‰,则中国将有约250万人具有此类需求。按照每一度假村每年接待此类客户2000人,每人每年在此度假村消费两次计算,则中国需要1250个此类的度假村来满足此类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加之政府实施一周双休日制度后,国人休息时间大大增加,刺激了人们的旅游意愿,与此同时,人们消费能力提升,到风景区的度假酒店度假便成为热潮。进入21世纪后,世界旅游产业的格局和结构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以参观旅游为主的传统观光型旅游活动将让位于以休闲、放松、康体、娱乐为目的的度假旅游。在这种背景下,为人们的度假旅游活动服务的度假酒店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度假时代”的到来为“度假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j】200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