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7:40:58 页码:9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模板9篇)
2023-11-12 07:40:58    小编:zdfb

健康的身心状态对于实现个人目标非常重要。好的总结应该具备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特点,方便他人阅读和理解。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写作的过程。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一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是继20xx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和20xx年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之后,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关于民族工作的高规格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为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刚才,赐贵省长作了一个很全面的报告,对我省民族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重点任务作了具体的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西庆副省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大会对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颁了奖。杨文平、王启春、张雄、符程庄等四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讲述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切身体会。陵水经济发展起来后,对少数民族事业、对少数民族民生的改善,投入很大,成绩也比较突出。北京春光集团不远几千里来到海南保亭什进村,不仅给少数民族兄弟带来了发展效益,还带来了先进的文明理念,使这个边远、贫困、落后、封闭的小山村变成了名誉天下的美丽山村。乡村医生张雄同志清贫坚守、小学校长符程庄同志扎根偏僻农村27年,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少数民族群众,贡献给少数民族孩子,精神可嘉!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看是平凡,实则伟大,我相信大家听了会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向全省民族工作战线努力工作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海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界人士,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代表省委讲三方面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

去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以来党中央第一次系统部署民族工作的重要会议。习在会上深刻阐述了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一是明确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战略地位。强调: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要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二是阐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始终做到“八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三是确定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等等。的这些重要论述,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导我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克强对做好民族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是各族干部群众的根本愿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要着力把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加大不能减少。俞正声主席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推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突出改善民生这个首要任务,突出民族团结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战略重点。去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25条意见措施。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五年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比如说,提前两年全面完成了全省茅草房改造任务;实施了两轮中部市县农民增收三年计划、中部农民人均收入从20xx年的3625元提高到20xx年的8625元;争取了国家兴边富民政策落地海南;省委省政府还决策投资180亿元修建中线高速公路,投入巨大,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意义也重大;全面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等等。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民族关系最为融洽和睦的五年。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民族地区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全省,交通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滞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25.2万人、占全省现有贫困人口的46.2%,扶贫任务还很繁重,人的思想观念亟待提高,这些都是这次民族工作会议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海南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突出而紧迫的重点任务。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以一天也不耽误的实干,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解决我省民族工作的突出问题,加快推动海南全面小康的进程。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我省新形势下民族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省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特色、绿色经济,着力改善民生,着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事业,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于具体的民族工作,我再着重强调三点。

(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推动民族地区特色、绿色发展。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央明确的硬任务,也是海南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据省统计局的统计和预测,到去年底我省全面小康指数为82.96%,除三亚市高于全省外,其余6个民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东方市比全省低10—20个百分点。海南实现全面小康,民族地区决不能落伍、掉队,海南的全面小康就是要让全省各族人民一道过上富裕、健康、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五年多时间,大家肩上的任务很重。为此,省里对民族地区要重点倾斜支持,民族地区也要不用扬鞭自奋蹄,下大力拔掉落后的根子,加快特色、绿色发展。关键要下好六步棋:

第一,基础设施要先行快上,打通制约我省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现在环岛高铁、田字形高速公路网正在加快建设,接下来还要着重打通与这些“大动脉”相联的“支脉”和“毛细血管”,加紧推进高标准的县道、村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解决民族地区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塘坝、灌区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积极推动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通宽带等等。第二,发展特色、绿色产业。海南的土壤没有重金属、重化工污染,富锌、富硒的土地也多,要用好天然大棚、绿色有机等优势,做强做大无公害瓜果菜、特色畜禽养殖、天然橡胶、槟榔、热带花卉、林下经济、南繁育制种和农产品加工业。要打好“生态牌”、“旅游牌”,以市场为导向,做精做优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养生疗养等特色旅游,打造一批具有海南民族文化风情、常年商演的旅游演艺节目,推出一批融入海南民族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工艺品,建设一批民族风情村镇和旅游景点。大力推动热带农业、特色旅游等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电商、网店,为产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第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引导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更好地对接大市场。第四,加大政策扶持。要为民族地区量身定做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给予民族地区更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小额信贷对农民、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省有关部门要在项目申报、税费减免、贷款融资贴息、科学技术指导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主动高效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第五,实施精准扶贫。就像以色列农业的“滴灌”,每一滴水都滴到根上,这就叫精准。扶贫工作要因村因户施策,将产业指导、技能培训、资金扶持、产后服务等落实到每村每户,真正扶到根上、扶到家庭,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扶贫资金要集中投向带动性强的扶贫项目,不要撒芝麻盐。第六,加强生态保护。我省的民族地区大多位于生态核心区,保护生态是服务全省大局的第一责任,必须切实加强天然林、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海南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到将生态补偿资金普惠到每一个人的程度,一个月给群众发30—50元的生态补偿金,这种事听着好听,做起来也比较省事,但解决不了事关整体的突出矛盾。各民族市县还是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抓住主要矛盾,因地制宜谋划决策、集中财力物力解决生态保护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好特色、绿色发展的前提和底线。

说一千、道一万,民族地区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保护生态,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省和各民族市县要抓紧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按照“多规合一”的工作部署,纳入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二)下大力气抓好教育文化医疗事业,提升民族地区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我不少次听到民族市县书记们反映,现在最急需解决的、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问题,是教育落后的问题。俗话说,治贫先治愚。只有教育抓上去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改变贫困。这几年,我们省建成了24所思源学校,提供了优质学位5万多个,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免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地区教育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还很大,学前教育、高中教育比较薄弱,学校管理粗放,特别是缺少好校长、好老师,有了好校长、好老师也不一定长期留得住,等等,提升教育质量任重道远。省和民族市县都要细化实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措施,舍得花本钱、花力气,着力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进一步改善民族市县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好校长、好教师,最近省委、省政府决定三年时间投入1.5个亿,面向全国招聘300名中小学优秀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这是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实招,重点要向民族地区、中部山区市县倾斜。同样,也要下大力气解决民族地区医疗落后、老百姓日常看病难的问题,解决缺好医生、好设备、好设施等问题,让少数民族群众一般常见病能就近就医看好病。省和民族市县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也要有具体的措施。我们就是要久久为功发展教育医疗等事业,进而潜移默化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和就业创业技能,为民族地区发展真正注入内生而持久的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繁荣发展民族文化,需要进行科学的“扬弃”。海南的民族文化有很多精华,比如黎苗同胞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包容和睦、忠诚爱国,比如黎锦、苗绣、《黎族故事》等民族文艺精品带给了我们艺术的享受,这些都值得大力保护、传承,尤其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物、歌舞影视作品要有政策扶持,使之光大传承。同时,对多年来形成的落后的观念、习俗,甚至有些愚昧的陋习,包括小富即安、宁受穷不受累等,要坚决摒弃。比如地中海贫血症在我省发病率较高,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地区的开放、人员的流动、观念的转变。我们还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大行动,以文化人,移风易俗,提升人的素质。

(三)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强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干部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这些年我们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到去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在公务员中占12.98%,在省管干部中占11.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5.16%,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总体上看,也还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单一、后备干部储量不够等问题。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坚持好干部的标准,大胆选拔、充分信任、放手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把“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挂职、多岗位锻炼和跨地区双向交流,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的干部梯队。

干部队伍建设,最关键的是作风建设。实践中,大家都有深刻体会,同样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乐东,过去西南部电厂落地,闹得一波三折,北川同志去当书记后,带领县四大班子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西环高铁征地拆迁速度全省第一、殡葬改革迁坟干得干净漂亮,最近仅用8天就完成了县域内中线高速71.1公里、7131亩征地任务。过去说计划生育天下第一难,现在则是征地搬迁天下第一难,但乐东用事实颠覆了这种说法。这就是践行“三严三实”、谋事为公、廉洁实干、攻坚克难活生生、硬邦邦的典型。所以这次中组部在全国评选优秀县委书记,省委推荐了北川同志,今年“七一”中央就要召开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大会。这份荣誉,既是对乐东县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的褒奖,也是全省的荣誉。在从严治党新常态下,我省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进,但现实告诉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过去我们给市县不少扶贫、支农资金,有的地方花出了好效果,有的地方花的不好,出了不少问题,甚至干部倒下。现在管理严了,审计监督严了,急需的资金又花不出去。今年省里下达给民族市县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资金9400万元,目前分文未支;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1.65亿元,目前只支出了2200万元,仅占13%,这难道不能折射出我们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吗?还有刚才赐贵省长说的,我们争取中央把我省农村危房改造指标从一万多户提高到三万七千户,这可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硬任务,有政策、有配套资金,但是这个活儿怎么干?这个政策能不能用好?资金能不能花好?这就是对我们干部“三严三实”作风的考验。希望各市县主要领导回去摸清底数、做好方案、配好力量、实干攻坚。最近省政府对历年来未开工的中央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截至5月底还有335个涉及14.6亿元中央投资的项目还没开工。赐贵和超峰同志已经跟国务院有关部门立了军令状,9月底之前全部开工,不开工的项目中央资金就收回。超峰也代表省政府跟市县长签了协议。中央较真,省委、省政府也较真!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有针对性地狠抓这些实际问题,深入整治“庸懒散奢贪”、“不干事不担事”,以对人民负责、对自己的职责负责的态度,用过硬的作风做好民族工作,抓好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

民族地区发展,还要靠人才。现在民族地区普遍缺乏优秀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下大决心解放思想,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完善激励政策。记得20xx年,当时我还是省委副书记,直接推动了海南和天津科技大学合作办少数民族特招班,到现在连续9年招了255名少数民族本科大学生,毕业生绝大部分回海南报效家乡,有些也考上了研究生,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都是海南的优秀人才。这种长期合作办学、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式很管用,我们还可以与全国其他高校开辟新的合作通道。同时还要制定一些激励政策。最近东方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服务十年以上送一套100平米房子,就是很实在的激励政策。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民族市县要舍得投入,用优惠政策、用好的事业平台,引好、用好人才,让他们安得下心、扎得住根,成就了事业,实现自我价值。

三、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好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

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来做好。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民委委员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研究解决和规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重点项目。统战和民族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搞好综合协调,抓好督促检查。要广泛动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科联、文联等群团组织,包括高校、中国热带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共同为民族工作献策出力、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实事。宣传部门和省内主要媒体要精心策划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彰扬民族特色文化,营造民族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海南的国企、民企也要积极投身民族地区的帮扶建设,既互利共赢,又彰显社会责任。

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十分重要,省政府、省民宗委要抓紧协调各方,本月内出台我省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各民族市县和省各有关部门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单位对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细化实化,过去行之有效的定点帮扶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同志们,做好民族工作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担当实干,推动民族地区以人为本的特色、绿色发展,齐心协力抓好民族工作,为海南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二

20xx年,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居民以及驻居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社区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新时期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初步实现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荣获““江苏省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站在和谐社区建设的高平台上,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建幸福社区”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一、整合现有资源,夯实发展基础。

良好的经济基础是社区稳步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发展的重要环节。新的一年社区将加快发展惠民生,唱响发展社区经济主旋律。

一是牢固树立市场意识,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健全组织网络,拓展服务内容,为落户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将积极辅助投资重点服务业企业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工作,使其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整合和盘活社区现有三产用房,使其产出最大效益。不断增强社区经济实力,打牢幸福社区的经济基础。

三是突出重点,因势利导,打造特色街区。在服饰零售一条街初见端倪的基础上,我们将利用支行落户现代广场和市交通银行总部落户广场的契机,重点打造金融一条街。

二、优化组织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一是抓实社区党员干伍建设。目前社区直管党员x名,协管党员x多名,我们将对党员干部实行“强化管理”,建立党员干部“职责卡”,对直属党员实行“全责管理”,建立党员“责任卡”,对协管党员建立“贡献卡”,切实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积极倡导全体党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开展“三争当”活动,“争当科学发展的实践者、争当基层组织的建设者、争当和谐社区的促进者”活动。继续开展“打造学习、平安、爱心、实力、温馨、红色六大家园”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做好“为民办十大实事”工程。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工作新机制和管理新模式,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

三是按照优化班子、增强合力、发挥优势、服务居民的原则,狠抓先进支部的巩固提高。通过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提高各小区支部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幸福社区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组织基础。

四是切实做好消除社区党建空白点工作。20xx年社区将对新群体党员实行“注册管理”,分别建立再就业“服务卡”、“贡献卡”,密切与组织的联系。积极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24小时党员”等主题活动。通过发放慰问信和填写反馈表等形式,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效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率。去年下半年,社区对辖区内的两新组织进行了逐一走访调查,对6个两新组织适时选派了6名党建指导员,今年社区将对已有的两新组织加派党建指导员,用以指导其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同时发挥党员诚信经营示范户的作用,积极打造出社区党建工作新的亮点。

社区女党员等组成的服务队。更好的发挥大批热心社区事业的党员群众的作用,新的一年,社区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培养全面的骨干成员,努力使志愿者队伍建设规模化、制度化。集广大党员的智慧力求在服务地点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多开展特色志愿活动。如举办志愿者节开展志愿服务,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爱心联系卡”;对他们进行“一帮一”关爱行动等,不断提升社区文明程度。

三、构筑服务平台,增添幸福指数。

社区服务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社区将以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踏踏实实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着力打造幸福家园。

一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服务阵地建设。去年年底,针对“上班族”家庭的实际情况,社区设立了365服务岗,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今年,社区将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拟建成社区邻里服务中心。同时大力推广运行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系统,为居民提供透明、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二是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去年社区在翠岗工作站成立了“亲情视频室”,帮助小区内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通过网络与远在全国各地或国外的亲人们“见面”,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和赞誉。20xx年社区将进一步借助平台,为社区内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开展各类亲情关爱活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增设1-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着力打造亲情社区。利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这一平台,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努力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和创业平台,推动居民“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

园地,并力争在社区内建成1-2个特色文化广场,不断浓郁小区的文化氛围。围绕社区文明建设,力争在规模小区全面推行,以“三好一问”为主要内容的睦邻卡,增设睦邻点、睦邻服务站,使祥和融洽和谐的氛围遍及社区每个角落。围绕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举办寓教于乐的文化教育活动,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20xx年我们将围绕“幸福社区”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居民用心寻找幸福,用心感受幸福,用心珍惜幸福,用心提升幸福。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方向,以“和谐发展”的工作精神,求实求新求进的工作态度,强化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把建成温馨、幸福的家园。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三

各位同志:

上个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族工作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会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族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今年3月,市委会专题研究了我市民族工作,并同意召开全市民族工作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市四套班子的分管领导,各市、区分管书记、分管市、区长,统战部长、民宗局长,市各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共2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的规模、规格都是历史上没有的。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去年,中央、全省相继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胡锦涛提出了“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省委李源潮书记提出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富裕和谐家园”的任务目标,王荣书记提出了“共同致力‘两个率先’,共创苏州改革成就”和发展之路。从中央到市委,都把做好民族工作放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王荣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新时期我市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我市少数民族是苏州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力量,苏州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一道团结奋斗,“两个率先”的宏图伟业才有希望。全市上下都要牢固树立各民族亲密团结、共同进步的发展观,集中各族人民的智慧,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使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王书记指出,要认真做好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生活质量。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扶持、积极帮助城乡少数民族群众跟上我市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步伐。要认真落实少数民族最低生活保障等优惠措施,并积极组织和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树立市场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使少数民族群众早日迈上富裕之路。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丰富和活跃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还要求,要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要营造有利于他们就业、创业、生活的良好环境。要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解决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生产经营上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优惠照顾,妥善处理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教育和引导他们通过正确途径表达利益诉求,自觉遵纪守法、服从管理。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高度重视处理民族问题,解决民族矛盾。

王书记最后强调,要全力维护民族领域的团结稳定。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集中精力解决关系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少数民族群众多办实事、好事。要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障和满足少数民族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需要。各级干部都要学习民族政策,了解民族风俗,防止因无知引发民族矛盾。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论矛盾的主体是谁,都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制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法治苏州、平安苏州、文化苏州等创建活动。

这几年来,我市的民族工作在各市、区民宗局的努力下,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写进了市委第99次会议纪要“会议认为,几年来,我市民族宗教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视宣传民族政策法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积极开展社区民族工作,建立少数民族联络联系协调服务机制;开展少数民族扶贫,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质量;搞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妥善处理民族领域的各类突发事件,维护了我市民族领域的稳定,为建设和谐苏州作出了努力。”市委会上,王荣书记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将民族宗教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一要领导高度重视,增强大局意识,对民族宗教工作予以支持,定期研究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作出工作部署。二要积极引导,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民族宗教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要加强管理,落实艰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王书记提出的这些要求全部写进了会议纪要。

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民族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力,全市民族工作出现了崭新局面。尽管我市是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数不是很多,但是由于苏州的经济发展,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要达到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民族纠纷、宗教生活等等,这几年来,我们探索了少数民族群众低保政策、民族工作进社区、建立外来少数民族人员联络联系协调服务工作制度,都走在了全省前列,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去年国务院表彰我局、这次市政府表彰有关市民宗局及有关干部,这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面对成绩和荣誉,我们肩上的任务更重,民族宗教无小事,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管部门,我们承担了这个责任,我们就要把他做好。

三、关于做好我市民族工作的几点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全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这里我再强调三点:

第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努力提高教育的效果,寓民族团结教育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对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工作方法,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同时,要适应新形势,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吸引为和感染力。

今年我们对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提前到7月份进行,局里有了一个初步意见,对城区作出了安排。各市、区民宗局要根据《意见》的要求,进行认真的组织,同时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对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让先进典型的事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今年我们不仅要集中精力抓好七月份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而且要推动全年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坚持集中性抓和全年抓相结合,做到以月促年,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第三,要强化对民族工作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检查是促进问题解决和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民族工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逐步建立民族工作的督办检查机制。各市、区民宗局每年要对本地开展民族工作、落实民族政策等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自查,弄清哪些工作开展得好,哪些政策落实了,哪些政策还没有落实,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经常性地开展督办检查工作,一环一环抓检查,一件一件抓落实,特别是对各项民族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要求、有结果,并以适当的方式将检查督办的情况进行通报,努力推动我市民族工作向纵深发展。

同志们,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认真落实全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常抓不懈,为实现“两个率先”,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这次全市统战暨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议程已全部进行完毕。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安排紧凑,内容充实,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我就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完成好今年的民族宗教工作任务,再强调四点意见。

同志们,今年全市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的目标已经明确,任务非常具体,现在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五

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仅供参考。

青海是个多民族省份,有54个民族成份,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达到46.98%;全省有13个民族自治地方,是民族自治地方面积最大的省,占总面积的97%;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部实行了区域自治。青海还是除西藏以外面积最大的藏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的6个在青海,藏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6%,约占全国藏区总面积的1/3。青海五大宗教齐全,尤其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是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活动的重点地区,民族宗教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任务十分艰巨。

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民族工作在青海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积极培育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地推陈出新、完善机制,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发展。

一、抓宣传教育,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始终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因地制宜,分层施教,每年确定主题,制定方案,专题部署,组建宣讲团巡回宣讲,大张旗鼓地营造宣传声势。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作用,加强各级党政干部民族政策理论的培训。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党的民族政策,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寺院法制宣传月活动,使“三个离不开”思想和守法持戒、抵御分裂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打牢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有力地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二、抓典型引领,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省、州(市、地)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对为民族团结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重大典型给予及时表彰,形成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发展的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引领作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广泛宣传典型事迹。特别是对20xx年受到国务院表彰和20xx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的130名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进行了大力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极大地调动了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热情,掀起了知典型、颂典型、学典型的热潮,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三、抓抗震救灾,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不屈力量。

玉树4·14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各族群众给予了深切关怀,人民子弟兵英勇冲锋、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与灾区人民一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互帮互助、共克时艰,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国家力量。宣传、统战、民宗部门进一步加大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灾难面前各民族血浓于水、情深似海的兄弟情谊,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迹,使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成为“一次爱国主义传统的大弘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的大赞歌”。在全省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专设抗震救灾民族团结模范奖,对民族团结进步事迹突出的31个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宗教界2个寺院和3名教职人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四、抓重点工作,加强和改进城镇民族事务社会管理。

做好城镇民族工作,加强和改进城镇民族事务社会管理,对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在格尔木城市民族工作试点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城镇民族工作的意见》,全面动员和部署了城镇民族工作。省上加强调研和业务指导,形成了《青海城镇民族关系问题及对策建议》、《城镇民族事务服务管理探索》两个专题报告。各地率先在一些城区、城镇及社区进行示范建设,利用城镇传媒资源优势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积极排查化解影响城镇民族关系的矛盾纠纷,健全和完善了组织领导、社会管理、利益协调、区域协作、法律援助等5个城镇民族工作的长效机制。省政府各部门在主管的行业中规范和加强了城镇少数民族的服务管理,在保障民族权益、提供公共服务上办实事。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尊重包融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切实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城镇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五、抓依法管理,保持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在旗帜鲜明地维护民族团结的同时,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坚决抵御敌对势力分裂渗透活动。以“平安寺院”建设为载体,抓住寺院管理这个关键,在全国率先推行寺院社会管理新体制,建立和落实寺院日常分级管理、寺僧治安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和民主管理四个新机制。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延伸到寺院,使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将玉树灾区受损的87座寺院纳入重建范围。按照“班子得力、制度健全、知法守法、教风端正”的目标,抓住寺院领导层做强、管理层理顺、基础层夯实三个环节,推进寺院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使政府依法管理与寺院内部民主管理有效衔接。颁布施行《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及5个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创新开展“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宗教人员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显著提升,有效抵御了分裂渗透,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六、抓机制建设,促进创建活动持续、规范开展。

机制建设具有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为不断深化创建工作,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着力健全和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每年专题研究民族工作,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将民族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宣传教育机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向全社会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表彰激励机制,把定期表彰与及时表彰相结合,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先争优社会氛围。共创共建机制,着力维护多民族地区的边界稳定和社会安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积极排查化解影响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矛盾纠纷。这些机制是我省多年创建工作的宝贵经验,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炼,将在今后的创建工作,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七、抓创新提升,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当前,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推陈出新,全面提升创建平台,以更加创新的思路推动创建工作向前发展,各级创建工作部门也迫切希望创建工作能有突破性的提升。为此,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由省创建办牵头社科院、党校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民族工作大调研,形成了19个。

调研报告。

在此基础上省委召开会专题研究了示范区建设。去年9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示范区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发出了《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全面部署和启动了示范区建设。省创建办按照省委的要求督促和指导各地做好启动工作。目前示范区评选、挂牌和表彰工作率先在村(社区)一级展开已有759个村(社区)获得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称号示范区建设实现了开局良好。我省示范区建设按照“5年打基础、20xx年见成效”目标要求分两个阶段进行为未来20xx年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了总体规划必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八、抓组织领导,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

示范区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明确要求,要将示范区建设列入各地、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作为行业精神文明评选的重要依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部门每年专题研究2次民族工作,中心组安排1次专题学习。各级党委要定期督查,各级人大、政协要经常视察示范区建设。同时,从机构、编制、经费方面支持创建工作,单设了省创建办,增加了领导职数和编制,省财政每年给予示范区建设专项经费1000万元,对获得示范区称号的,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已在全省全面启动,稳步推进。

总之,20××年,国务院第××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会以来,创建活动作为推动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不断地建设、完善、优化和提升,各族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创建活动对推动地区稳定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征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青海集多民族聚居区、资源富集区、江河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连片贫困区为一体,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千百年来,在长期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间兼收并蓄、相互依存,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自20xx年3月以来,我们作出并实施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战略部署,采取有效举措,注重标本兼治,着力解决问题,汇聚起了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我们重视思想引导,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以及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是因为我们严格依法治理,高举法治旗帜;是因为我们改进宗教事务管理,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是因为我们狠抓“三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是因为我们全面加强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因为我们着力攻克薄弱环节,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为整体上持续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因为我们认真贯彻民族政策,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因为我们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区域统筹协调力度,提升各项民生水平。

做好民族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我们要进一步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发扬优良传统,善于开拓创新,推动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最根本、最核心的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牢牢把握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这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

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物质和精神这两种力量。要紧扣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充分发挥我省在农牧业、矿产、能源、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凸显比较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民生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加强就业引导和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

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变迁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支持各民族群众联合创业,鼓励各族群众节庆相互交流;大力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感召人、激励人;积极稳妥地推进双语教育,加大双语师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汉族和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的双语水平。

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继续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的同时,必须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观念,深化爱国主义特别是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保护中交融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权和主动权,强化正面舆论引导,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人心防线。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管理民族宗教事务能力。法治是治青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是实施依法治省方略的必然要求。要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真正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完善协调合作、社会服务、法律援助等机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欣欣向荣。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围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坚持“好干部五条标准”,把树立正确祖国观、民族观作为硬杠杠,把懂不懂民族政策、会不会做民族工作视为硬指标,切实用好人、选对人;要关心爱护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和边疆地区的各族干部,重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共同呵护艳丽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为加快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铸就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2

页,当前第。

1

1

2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六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呈现出扎实推进、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逐步深化和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流、物流增加,“社会人”群体不断增大,一些与新形势不适应、与群众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尤其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确实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的有:一是在工作上如何实现由突击应付向长效管理的转变;二是在手段上如何实现由行政推动向市场运作的转变;三是在内容上如何实现由环境整治向素质提升的转变。这些是精神文明创建全面升级提高的新阶段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七

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作出工作部署,并切实抓好落实。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让各族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要建立民族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把民族工作作为民族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关心和支持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充实民族工作部门,健全机构,充实力量。要加强培养培训,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具有很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较高理论和政策水平、丰富民族专业知识、务实工作作风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要切实帮助民族工作部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统战部门和民委要认真履行职能,搞好综合协调,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坚持实行和进一步完善民委委员制,充分发挥各委员单位在民族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学习民族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凝聚人心、维护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和建设。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发展深入进行的情况下,民族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集中群众智慧,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密切关注世界民族问题发展变化对我国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影响,注重借鉴世界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手段,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夯实基础,健全组织。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础。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各族群众,担负着具体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落实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来。要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要切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准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及时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注重改善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特别要帮助民族地区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解决实际困难。

第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各级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带领各族群众埋头苦干、不懈奋斗。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依据各族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想事情、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作决策、干工作。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好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要切实关心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多为各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省六年来民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民族工作,动员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快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华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今年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会上胡锦涛和温家宝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胡的重要讲话,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刻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胡强调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这两个“重大”,把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讲得非常透彻、非常精辟。胡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为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胡关于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五项指导原则,既是对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胡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是一个民族成份众多的省份,民族问题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虽然少数民族人口相对比例小、还不到全省人口的1.3%,但绝对量达120万,在全国未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省市中居第一位;二是回族人口多达100万,仅次于宁夏、甘肃,居全国第三位;三是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四是受区位和历史文化影响,河南省出现的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具有辐射性强、与周边省市相互影响大的特点。长期以来特别是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民族工作,各级统战、民族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开拓进取,河南省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崭新面貌,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思稳定、谋发展,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对民族问题、民族工作认识还不足、重视还不够,一些市、县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磨擦和突发事件仍有发生,一部分民族乡、村扶贫开发任务还比较重,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力量还需要加强;境外敌对势力、边疆“三股势力”的渗透日益加剧,一些宗教狂热分子不断到河南省活动,使河南省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对河南省民族问题的特点和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前不久胡锦涛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工作,对河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要求河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这对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推进全省建设富裕中原、美好中原、和谐中原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正确把握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胡讲话精神上来。

正确把握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原崛起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调动全省人民包括120万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少数民族的参加,实现中原崛起就缺少重要的力量;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康,河南的小康社会不是全面的小康。只有做好民族工作,真心实意地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原崛起增添动力、增强实力。

正确把握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构建和谐中原的必然要求。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只有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利益,妥善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全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中原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奠定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民族团结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促进民族团结,才能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才能动员全省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正确把握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提高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特别是宗教极端势力企图插手河南省一些地方的宗教事务,境内外对势力利用宗教加紧对我进行各种渗透活动,一些社会问题很容易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矛盾的因素增加。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能否做好民族工作,妥善处置各种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得到包括少数民族群众在内的全省人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能否为全省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既是对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对我们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之,民族问题始终是推进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大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决不能因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小而轻视民族问题、放松民族工作,更不能因为民族工作难度大而不愿管、不敢管。我们一定要把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学习贯彻胡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河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做出贡献。

二、明确任务,振奋精神,不断开创河南省民族工作新局面。

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河南实际,新世纪新阶段全省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把搞好民族团结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为实现中原崛起作贡献。

(一)要把搞好民族团结作为全省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加强民族团结对保持河南省社会大局稳定、构建和谐中原、促进中原崛起,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从河南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努力促进民族团结。

要加强宣传教育。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各级干部能够妥善处理涉及不同民族成员的矛盾纠纷,做好民族工作;使各族群众真正理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道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有损民族团结的内容。要总结推广今年上半年全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活动,并与各地各单位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与正在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友好乡村活动相结合,与为少数民族群众多办实事、好事相结合,促使活动继续扎实有效开展,为加强民族团结奠定更加紧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是维护民族团结的保障。重点要建立健全五项机制:一是组织协调机制。市、县、乡建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实行责任制,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协调。二是培训教育机制。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开设民族宗教理论政策课,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三是表彰惩戒机制。省、市、县坚持定期召开表彰大会,对贡献突出的模范集体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致使发生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要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四是不安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定期自下而上排查民族宗教领域的不安定因素,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制定和完善对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这五项机制,既是全省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民族团结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建立健全这五项长效机制为保障,把党的民族宗教贯彻到基层,把加强民族团结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把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要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关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都归结为民族问题。河南省现阶段民族工作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为主的方针,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打击。在处理民族问题和事件时,要注意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等旗号进行的西化、分化活动,坚决防范和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任务,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现阶段河南省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来抓。做好这项工作,首在思路,重在支持,贵在进取。

首在思路,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党委、政府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思想。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着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重在支持,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大力支持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力,又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既要注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援;既要支持他们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又要支持他们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搞上去,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的投入,增加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并随着地方财力的增长逐年递增;逐步加大对民族区、乡(镇)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乡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转,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足额发放,保证基础教育正常经费支出。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支持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民族聚居地区的支持力度。重点帮助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二是支持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民族聚居地区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扶持其提高资源就地加工和增值能力。支持民族聚居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民族聚居地区建设,鼓励民族聚居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发展。支持民族聚居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持,确保这些地区的可持续产业,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要解决好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要加大贫困民族乡、村的扶贫开发力度,促其尽快脱贫。省组织有关部门对贫困民族村进行对口支援,市、县组织有关部门对贫困民族村进行对口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民族聚居地区劳动力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力度,加强就业服务,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把民族聚居地区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规划,统筹考虑。

贵在进取,就是民族聚居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起依靠自身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彻底改变面貌、繁荣发展的观念。民族聚居地区各族干部要紧密团结、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密切合作,齐心协力为各族群众谋利益。少数民族群众要倍加热爱祖国、热爱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倍加珍惜民族团结,努力加快本地发展。要充分发挥民族聚居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党的优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支持帮助转化成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我们相信,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一定能够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改变家乡面貌、创造辉煌业绩的实际行动树立民族的良好形象。

(三)要把加强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做好新时期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一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要做好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善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着重帮助他们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要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民族区、乡(镇)的领导班子,要按规定选配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区、乡(镇)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干部。河南省已经规定少数民族人口10万人以上省辖市、万人以上县(市、区)、千人以上乡(镇)的领导班子,至少要配备一名少数民族干部,这个规定要认真落实。省直部门也要积极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要推进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干部与省直机关及其他地区干部的交流,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培训的力度,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到省直机关及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

二是要抓好民族聚居地区人才资源开发。要落实人才强省战略,把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落实。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制定和实施民族聚居地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帮助民族聚居地区更多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努力消除束缚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要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工作。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是少数民族群众中德高望重、有较大影响又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的人士。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联系,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及时化解、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摩擦和突发事件,具有重要和特殊作用。要选准对象,认真培养,关心他们的生活,支持他们的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照顾他们的利益,增进与他们的感情,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

三、落实责任,夯实基础,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都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作出工作部署,并切实抓好落实。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的特殊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让各族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要建立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把民族工作作为民族聚居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各级统战部门和民委要认真履行职能,搞好综合协调,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坚持和完善民委委员制,委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

要夯实基础,健全机构。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础。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抓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准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及时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大力加强民族工作机构特别是县级机构建设,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切实帮助民族工作部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要加强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民族工作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手段,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据各族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想事情、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作决策、干工作。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发扬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促进全省的改革发展稳定。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和广大民族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河南省的民族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全省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而努力奋斗。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八

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民族宗教信息、调研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去年全市民族宗教停息、调研工作,研究部署今年信息、调研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刚才,xxx同志对去年的信息、调研工作情况作了简要通报,并对今年的信息、调研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同意。去年,大家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信息、调研工作,虽然去年没有被评到全省信息先进,但从刚才通报的情况来看,去年我市民族宗教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成绩。刚才,我们表彰了一批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同时对去年上报调研文章经过评选后,也作了表彰,在这里,我代表市民族宗教局向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地感谢和祝贺!

下面,我根据省民委(宗教局)对今年信息、调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确保我局获得全省民族宗教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讲三点意见:

一、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信息、调研的质量和水平。

信息、调研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信息、调研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领导的工作需要。特别是一篇信息上报后,能否引起领导的关注,这里很有讲究。去年我局被评为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奖,一般认为发一点奖金鼓励一下就结束了。大家知道,市委书记、市长都换了新的,如何来使领导能重视关心民族宗教工作,信息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我局专门向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上报了《我局荣获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综合奖》,省委常委、市委书记xx,市委副书记、市长xx专门作了批示。xx书记批示:“对宗教局连年获省奖励表示祝贺,市委对宗教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你们根据我市发展阶段新特征,进一步按照创新思路,积极开展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xx市长批示:“连续三年获奖可喜可贺!望进一步做好工作,为和谐苏州再作贡献。”市领导的批示,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更加增加了信心。同样,对一些重要情况如果不及时上报,我们的工作就要处于被动,如近阶段xx寺出现的不正常情况,我们已连续向市领导上报了四期信息,使领导能及时地掌握全面情况。因此重要情况报不上来,就会影响领导掌握全局;报得不及时,就会影响领导果断决策;报得不全面,就会影响领导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感到要从五个方面来上报信息,一是围绕中心报信息,xx市提出了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就要围绕民族宗教界人士如何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这方面做一点文章。二是要围绕政策法规报信息。当前我们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有很多重要信息。三是围绕典型报信息。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做法和经验,但没有总结出来,做得多讲得少,因此各单位要反映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取得成效的信息。四是围绕民情报信息。要将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上来。五是围绕事件报信息,对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情况不能不报和瞒报。提供以上五个围绕方面的信息,就可以使领导随时掌握中心工作的进展情况,可以全面掌握重要政策的落实情况,可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可以有力地驾驭全局,扎实地推进工作。

信息工作不能满足于报送一般的动态情况,不能满足于有啥报啥,不能满足于一事一报,必须善于换位思考,紧跟领导思维,对信息进行整体开发和利用,挖掘信息的深层次价值。具体地讲,就是要沙里淘金,从繁杂的信息中挖掘有用部份;要集零为整,将零散的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将分散在不同信息中的有价值的内容聚集起来,综合成为有用的信息;要补缺为全,对内容不具体、不完整的信息通过寻根究底补充拓展,使之完整具体;要由浅入深,对同灯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事物的面貌,力求从一个时期或部份地区报送的信息中找出带规律性、普遍性、倾向性、预警性的问题;要去伪存真,去掉不正确、有水分的内容,留下对领导有参考价值的真实情况。这样的信息才有广度、有深度、有价值、有作用,才能有效地帮助领导研究民族宗教稳定的重要问题。

信息工作不能当“传声筒”、“反光镜”,不能一报了之。而要善于为领导提出工作预案和决策建议。这就需要信息工作人员政治上要敏锐,思想水平要提高,掌握的情况要真实全面,而且要注意调查研究,善于破解难题。对突发事件,在报送信息的同时,要尽量提出解决的对策和预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论证,提出可供领导参考的解决办法;对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在报送进展情况的同时,要研究提出引向深入的具体措施;对综合性的工作,要深入基层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理清思路,提出决策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并且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宗教信息、调研工作,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形势和任务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运用机制和服务手段必须相应转变,只有这样,信息、调研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今年的信息、调研工作,刚才xxx同志已经讲了,我再强调两点:

一要用思想观念的创新带动信息、调研工作的创新。要强化时代观念,强化竞争意识,不局限于已有的经验,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敏锐把握信息调研工作发展的总体趋势,努力探寻信息调研工作的内在规律,善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民族宗教工作形势的变化。在开展信息调研中,要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使信息调研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二要用运行机制的创新推进信息调研工作的发展。要重视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调能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和报送重要信息,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要按照收集、报送、落实、反馈,再收集、再报送、再落实、再反馈的程序做好工作,不仅要掌握已经发生的情况,跟踪正在发生的情况,还要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的网络,拓展信息报送的内容,延伸信息服务的领域。

开创新时期民族宗教信息调研工作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各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单位要注重发挥信息员的作用,主要领导要经常关心过问信息调研工作,要及时掌握信息调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疑难问题。各单位办公室不仅要抓好信息调研工作的日常运转,还要提出改进信息调研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协调解决好具体问题。各单位对信息调研工作,既要提出总体要求,又要明确各阶段的重点,要围绕民族宗教领域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报送信息的调研。要强调信息员的进取意识,完善考核体系,营造争先创优、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激发信息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希望在座的各位信息员,要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耳目”作用,为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和促进民族宗教和睦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研究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开创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飞跃;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显著进步,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党同少数民族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明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一,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民族问题与民族的存在相伴生,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因素会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这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解决好民族问题又有利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得到实现和保障,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世纪头20xx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党的xx大提出了我国本世纪头20xx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前,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0xx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从这个情况看,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要采取更加得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切实落实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使民族地区的面貌更快地得到改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第三,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光荣职责。

总之,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二、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处理民族问题的丰富经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都对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我们党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下重要指导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分类指导,制定并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政策措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各族人民利益,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为实现这一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加大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投入,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将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既要支持他们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又要支持他们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搞上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力,又要在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实行更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要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适应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同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充分考虑地方和群众的利益。要制定并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兴边富民“”规划。发达地区要把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进一步扩大支援的力度和广度,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支援途径和机制。要继续推动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光彩事业等活动。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加快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坚持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有效配置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进一步把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搞好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好综合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国家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扶持帮助转化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坚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培养人才优先的观念,把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落实。

要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民族地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帮助民族地区更多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努力消除束缚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做好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善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着重帮助他们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要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班子,要按规定选配少数民族干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市、县、乡(镇)的领导班子,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中央和国家机关也要积极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要推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他地区干部的交流,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的力度,做好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工作,改进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途径和方式,为他们尽快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各族干部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对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的工作生活要给予更多关心,对他们的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民族地区各族干部要紧密团结,为各族群众起好示范带动作用;要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密切合作,齐心协力为各族群众谋利益。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要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密切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

(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使各族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都归结为民族问题。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来解决,同时要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知法守法的公民。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打击。要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广泛发动各族干部群众,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权利的基本法律,是我国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学习、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区域自治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遵守执行这部法律的自觉性。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头学习贯彻、模范遵守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把遵守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自己必须履行的职责。要抓紧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和办法,制定或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要经常检查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执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既要保证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地区的贯彻执行,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行使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

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作出工作部署,并切实抓好落实。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让各族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要建立民族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把民族工作作为民族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关心和支持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充实民族工作部门,健全机构,充实力量。要加强培养培训,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具有很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较高理论和政策水平、丰富民族专业知识、务实工作作风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要切实帮助民族工作部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统战部门和民委要认真履行职能,搞好综合协调,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坚持实行和进一步完善民委委员制,充分发挥各委员单位在民族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学习民族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凝聚人心、维护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和建设。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发展深入进行的情况下,民族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集中群众智慧,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密切关注世界民族问题发展变化对我国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影响,注重借鉴世界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手段,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夯实基础,健全组织。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础。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各族群众,担负着具体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落实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来。要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要切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准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及时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注重改善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特别要帮助民族地区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解决实际困难。

第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各级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带领各族群众埋头苦干、不懈奋斗。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依据各族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想事情、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作决策、干工作。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好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要切实关心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多为各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