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产品升级报告(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3:38:23 页码:9
最新产品升级报告(模板20篇)
2023-11-23 23:38:23    小编:zdfb

最后,报告还应该包括对问题或挑战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在写作报告之前,我们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和数据来支持报告内容。范文中的引言和结论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报告的写作风格和思路。

产品升级报告篇一

下面试着分析宝洁成功的原因:

**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是城市发展的起步时期,工业和城市的飞速发展都在90年代开始,给宝洁公司带来巨大商机。宝洁公司瞄准这个时候进入中国也是中国政府能给其最大扶持的时机,所遇到的阻力也最小。

目前在中国的大学中,还没市场策划这个专业,只有在市场营销中包含了市场策划。而且在中国一些国内企业还没市场策划这个部门存在,一般都是由部门经理或者董事决定公司发展的方向。在国外,市场策划部是个极其重要的部门。市场策划部负责收集各种信息,并经过分析后指引公司以后前进的方向,发展的目标和年度的各种预算产品的市场价格等等,就等于掌控公司的命脉。

宝洁公司在广告宣传方面的费用没有对外一个明确的数字,但至少是从亿为计算单位。每天各时段的电视广告定宣传,使消费者能购买它们新出那一款产品。而且宝法公司的广告绝不是那种疲劳轰炸式的宣传,它们会控制把握一个尺度,不让消费者产生抵抗心理,而且所播出的广告都型象健康,清新,表达的意思明确,语言简单,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容易接受新产品,宝洁公司的广告宣传也很有特点。在以前的宝洁公司一些电视或其它媒体广告会在广告末毣加上句:p&g,创造生活无限美,虽然没说的p&g属于宝洁公司,但大家都会知道一件事情:这些产品都是属于p&g公司的。

以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人的心理都会有个观点,喜欢尝试新东西。人们往往一件日用品用久之后会想用其它牌子的产品,比一下看效果如何。换着使用,而不会长时间都使用一个牌子同,宝洁公司正是看出这一点,在以后的广告宣传就没再加上产品的公司宣传。只会着重的对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配方效果的宣传,并且在包装上使用浅色明快色彩加上简单的线条,绝不繁索,并且产品上分大中小型号,可适合不同家庭状况人士。

宝洁公司的产品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包装常换,它们的产品一年就会换一天两次外型包装,好处就是:给消费者感觉这个产品又出新的了。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保持产品永远年轻。

一个公司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出来的剬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宝洁公司的产品多种多样,单洗发水就好几种,只是名字不同,其实都是宝洁公司产品,而且使用的效果并没明显区别,这个产品有保湿式或者去屑的,其它型号产品也会有这个功能。各个不同名称的产品分开来公平竞争,但是又有它们独特的优势,海飞丝专去屑,沙宣凝彩保湿,飘柔清爽…但是它们之间偶尔也会出现相同的功能,就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宝洁公司对各部门间的竞争是鼓劢的态度,但是也会偶尔制止,以免发生恶性竞争。

宝洁公司的产品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包装常换,它们的产品一年就会换一天两次外型包装,好处就是:给消费者感觉这个产品又出新的了。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保持产品永远年轻。

宝洁公司的产品多种多样,单洗发水就好几种,只是名字不同,其实都是宝洁公司产品,而且使用的效果并没明显区别,这个产品有保湿式或者去屑的,其它型号产品也会有这个功能。各个不同名称的产品分开来公平竞争,但是又有它们独特的优势,海飞丝专去屑,沙宣凝彩保湿,飘柔清爽…但是它们之间偶尔也会出现相同的功能,就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宝洁公司对各部门间的竞争是鼓劢的态度,但是也会偶尔制止,以免发生恶性竞争。宝洁公司在广告宣传方面的费用没有对外一个明确的数字,但至少是从亿为计算单位。每天各时段的电视广告定宣传,使消费者能购买它们新出那一款产品。而且宝法公司的广告绝不是那种疲劳轰炸式的宣传,它们会控制把握一个尺度,不让消费者产生抵抗心理,而且所播出的广告都型象健康,清新,表达的意思明确,语言简单,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容易接受新产品。

其他品牌都高。宝洁原本希望高质量可以让人愿意用较高价钱购买,但结果却不是如此。宝洁知道自己必须降价来迎合消费者,于是它采用一个不一样的策略来达到降价的目标:设法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改变配销策略。一般尿片都放在药房里,;邦宝适却减少利润,降价进入超市。由于它的销量大,超市愿意卖;又因为销量大,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从而产生良好的循环,使;邦宝适成为一个成功的产品。

在广告方面,特别是电视广告,宝洁有一套成功的公式。首先,宝洁会先指出你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来吸引你的注意。接着,广告会迅速告诉你,有个解决方案,就是宝洁的产品。这个产品通常会在整段广告中重复出现好几次。广告重点是在清楚地强调,宝洁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好处。

宝洁的品牌管理主要体现在严谨地人才培训上。品牌经理竞争激烈、工作紧张、升迁很快,但极容易;不成功,便成仁。从1931年以来,公司的最高主管都是品牌管理出身,90%的管理阶层也都来自品牌管理,由此可见品牌管理是宝洁的核心领域。

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品牌,品牌经理必须比公司里任何人都要了解,而且不断会有人挑战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例如美国一位负责洗发精的经理曾经被最高主管问起,究竟中国人的头皮屑成分是什么。

宝洁公司绝不从外面找;空降部队,而是采取百分之百的内升政策,因此内部的培养制度非常重要。他们非常重视训练员工解决问题、设定顺序、采取行动、追踪质量以及领导、合作的能力。公司随时都提供各种课程和研讨会,来帮助员工提高。

在宝洁的训练制度中,备忘录这项做法是出了名的。员工必须养成一种习惯,清楚、简单地把信息呈给上司。备忘录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信息备忘录和;建议备忘录。;信息备忘录内容包括研究分析、现状报告、业务情况、竞争分析和市场占有率摘要;;建议备忘录则是一种说服性的文件,重点包括:建议目的、背景信息、建议方案以及背后的逻辑讨论和下一步的做法。备忘录大多不会超过4页。品牌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升迁,最好先学会写备忘录。

在宝洁,备忘录的写作甚至被当作一种训练的工具。对资历较浅的人员来说,一个备忘录重写10次是常见的事;成为品牌经理后,一个备忘录仍有可能被要求重写五六次。凭借不断地重写备忘录,宝洁希望能够训练员工更加周密地思考问题。

当许多公司希望能够抓住消费者口味,在市场成功出击的时候,宝洁重视扎实基础的行销训练应该是很重要的参考。

产品升级报告篇二

3、建设地点;

4、建设资料;

5、建设规模;

6、概算投资;

7、效益分析。

(一)项目背景:

1、建设单位概况;

2、推荐书编制依据;

3、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基本条件:

1、拟建地址状况;

2、拟建地址的建设条件。

(三)项目建设的好处:

(一)建设资料与规模。

1、建设规模及理由。

2、建设资料技术方案。

3、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二)工程方案。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依据。

2、建设投资估算。

3、投资估算表。

(二)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法人自筹资金。

2、信贷融资。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产品升级报告篇三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与同志们交流。

一、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断。

县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是_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县紧紧依靠国家一系列发展优惠政策,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在大力发展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大了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促使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按照“适度调整、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西(甜)瓜、枸杞为主的特色种植区域格局;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通过建设羊绒工业园、太阳山()工业园区,培育民营骨干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可以说奠定了由前工业化向工业化转化的基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税收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15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00万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2914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2元,同比增长。

认真分析的县情和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看出,目前的经济发展型态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此正在催生社会型态的三个大的转变。第一个转变,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阶段转变。按照发展阶段划分,工业化主要由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构成,这是由一系列经济指标确定的。一是以人均gdp判断,县人均gdp为元人民币,约合美元772元,低于工业化初期人均1200美元的最低标准。二是以产业结构判断,县三次产业比例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工业化时期低水平标准。三是以城市化水平判断,县城镇人口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6%,低于城市化率30%的最低水平。因此,目前还处在前工业化的阶段,农业仍然一统天下。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没有大工厂、大工业。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历届班子的不懈努力,现在正处在由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转变这样一个阶段,而这个转变的速度和程度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方式,如果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县就会成功实现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转变的重大历史性突破。第二个转变,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社会温饱问题总体得到解决,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消费结构等方面均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生存型社会与发展型社会的结构特征。

消费结构特征经济结构特征社会结构特征。

综上所述,县已经站在了这个新的起点上,具备了这样一个条件,而支撑这四大转变的根本,或者说,这些转变的程度如何、综合效应如何,关键在于大的资金投入,关键在于大的建设项目的带动,关键在于工业、商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本上就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说,这些转变既是县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一道坎”,冲得上、拿得下、撑得住,后面就顺利。否则,将错失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后发展的困难将更大,的事业可能功亏一篑。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是从根本上解决“县穷民贫”问题的选择。近几年县的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速度,但县穷民贫依然是最大的县情。全县除羊绒产业外,工业几乎是空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业层次不高,自身发展能力十分有限。截止底,全县人口约39万,占宁夏全区的、吴忠市的;国土面积4662平方公里,占全区的、全市的,而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

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对比情况。

指标单位全区占全区。

比重(%)全市占全市。

比重(%)。

人口万人39.34625.26.3130.。

面积平方。

公里4662.16664007.02203.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亿元.04。

农民人均。

纯收入元.766.4。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4。

在全区常规考核的山区八县区()中,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县处于中间状态。,gdp增速排名第二,财政收入增速排名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六,增速排名第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八,增速排名第一。

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与其他县(区)比较(单位:亿元、%)。

地区地区生。

产总值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

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

(亿元)增速绝对数。

(亿元)增速绝对数(元)增速绝对数(元)增速。

盐池县。

原州区。

西吉县。

隆德县。

泾源县。

彭阳县。

海原县。

由于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原因,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建制县范围内不仅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与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很明显。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农民人均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57%。

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区、全市平均水平比较(单位:元)。

指标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平均水平全市平均水平。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如前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特别是“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期的发展,县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诸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资源的原因,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可以说是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常规式发展很难改变这种落后状态。消除这些巨大的差距,不拖全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后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需求,都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是完成扩权县任务的选择。底,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将确定为全区仅有的两个区直管县改革试点之一。《意见》明确提出,试点县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主要指标高于全区同类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到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要比翻一番以上,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按照自治区要求,最近,我们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初步测算和规划了县到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主要是:

——实现经济实力新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五年累计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科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40%,优势特色农业、新型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比重大幅提高。

产品升级报告篇四

1984年,中国首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开业,24年后,广汽本田发布中国首个汽车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理念。理念的出现让原本清晰的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两大战线出现中间派,引起争议无数。

反对者认为,合资自主是合资公司抢夺低端市场、获取政策扶持的工具,而且合资企业并不是永续经营企业,合资到期后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将成悬疑。赞成者认为合资自主丰富了市场的多元化,可以促使中方完善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水平。

新生事物还在毁誉参半时,各厂家已行动起来,广汽本田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东风日产启辰三大合资自主品牌相继发布,北京现代、广汽丰田、东风本田、长安福特等合资企业都传出欲创立自主品牌的风声,甚至有预言,合资自主将成为下一个十年市场竞争的主角。

2011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汽车商业评论》执行总编贾可主持了“汽车合资意义再讨论与合资自主之惑”的议题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为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海马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智军。

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对合资意义以及合资自主的道理做了阐述,基本达成一致的观点是:对合资的意义必须进行深入反思,由此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国汽车工业前行。

合资不是目的,是手段。

贾可:我们这个环节的主题是合资意义再讨论,以及合资自主的疑惑,现在有人认为合资从某种手段变成了目的,这也是我的一个判断,我想请在座的各位老专家以及行业内的领袖,表达一下你们对这个判断的看法。先请徐秉金先生。

徐秉金:今天在座的有很多老前辈,他们也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见证者。关于合资企业的问题,我们真正的汽车工业起步是在“七五”末、“八五”初。当时是三大三小一微,分别是一汽、二汽、上汽、小北汽、广标、天津和重庆长安。当时我们提出的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目的是最后要国产化。在一汽跟大众合资的可行性报告中就有一条,我们跟德国大众合作完以后,要搞出第一代我们中国的自主车,这是当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搞国产化、搞中国自主汽车的方法,这是走中国汽车自主之路的出发点,在搞汽车发展战略的时候已经明确了。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跟外国人谈,要把外国技术拿过来,我们这些汽车人跑了多少个国家?到美国,美国不给,到日本,日本不谈,最后还是跟德国大众合作。从历史发展来看,我认为合资确实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总结,特别是现在,中国汽车要自主创新,要搞自己的车,我们怎么办?我们不是简单的排斥外国品牌,而是中国人必须有中国车。

去年我们搞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成果汇报展,当时有很大阻力。我记得胡信民老先生和我们一起到沈阳华晨考察的时候,祁玉民同志就提出自主车卖不出去,没有人买。我们就商量如果搞一个展览会怎么样,这么多的车展中从来没有一个是自主车展,而且这也符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个展览会得到了_的高度重视,_同志、_同志、李源潮同志、万钢、苗圩很多同志都去看了。现在大街上跑的车,有多少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这是李源潮同志问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

现在我们回过头总结,我们必须要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要搞自己的车。对合资品牌我们要历史地看,要进行分析总结,现在我们的市场被外国人控制着,被国际品牌操纵着,用中国人的钱来建立营销店,替外国人卖车,从研发到制造到市场这一条龙都被外国人掌控着,他们在中国设立了自己独立的总经销商,取代了我们的经销商。

这就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合资企业里中方的话语权减弱,因为它的车可以长驱直入地进入中国,很多整车直接进口,它会有跟我们合作造好车的意愿吗?肯定没有。很多霸王条款这里就不讲了,总之我认为我们应该搞自主品牌,对外资品牌要控制。

徐和谊:北汽在乘用车领域是先有合资,后有自主。合资做得强一些,自主现在才开始发力。从技术、管理、培养人才方面来看,我感觉到,没有合资获得的资金,很难在较高水平的基础上来发展自主品牌的轿车。做轿车,水准要高一些,不谈人的资源,谈其他的,我们就从资金这个角度谈。能够持续一个阶段大量的资金投入,它的来源在哪儿?政府支持,象征性地给点支持政策,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北汽基本是用合资企业挣到的钱来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这话说起来不好听,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合资企业走过的这些年,我们要想做有较高水准的自主品牌轿车,我觉得不管是人才队伍、管理、技术,到资金,都难上加难,太难了,这是我们的体会。

贾可:徐董事长不是把合资作为一种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手段。但还是有些人陶醉在合资的怀抱里了。很多合资公司已经续签了。我觉得合资有一个历史阶段,发展到今天,我的想法是需要对合资手法和运作等方面进行新的探讨。以前是我们求着人家,我们的市场这么大,现在绝对是他们求着我们,我们讨价还价的筹码更多了。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合乎商业的逻辑。上汽通用五菱是中国产销量最大的合资公司。我想听听袁总有什么样的高见。

袁智军:各位汽车界的前辈,各位同行,大家好!谈到合资,上汽通用五菱是从2002年开始合资的,我一直在这个公司工作,刚才大家谈到为什么合资,合资是什么样的方向。我觉得当时谈合资,企业是从发展的角度,政府也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事情的。刚才徐总也讲过,最初我们发展汽车的时候,轿车有三大、三小、一微。汽车企业做了商用车,都会做乘用车,这是产品升级的考虑。这个时候,企业一般面临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困惑,合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式。

趋势,我们要多进行业界的交流合作,把管理手段、管理理念进行融合,企业才会更好地发展。

现在汽车行业发展这么快,当初的合资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合资就像本届论坛,如果没有这些论坛,我们就缺乏交流的平台,大家都是自己做的话,肯定会产生一些片面的做法。合资是融合各方的资源,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想这还是为企业的发展考虑。

自主必经的历史阶段。

吴刚: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行业专家,我有这个机会能够参与今天的会议,感到非常荣幸。海马汽车是近两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从自主现象来讲,我们有很多认识,从技术和体系上我们是从无到有,海马汽车走向自主也是有主观和客观的背景。当初海马汽车希望延续国际品牌合作的同时,建设第二品牌和自主品牌,目前比较热的所谓的合资自主现象来看,海马应该是行业内第一家。

由于当时必须要进行选择,要不然继续国际合作,要不然就向自主化发展,在决策以后,海马汽车转向了自主发展。获得自主发展的基础,我们承认在技术、制造、品质,甚至是营销体系的建设上,都是得益于与国际品牌合作的背景,也是这个合资背景使我们具备了自主发展的基础。我觉得要接受这个现实,像几位专家讲的,没有合资背景,就没有技术,没有资金。

就最近炒的比较热的所谓的合资自主现象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像海马汽车或者与已经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自主厂商相比,所谓已经在进行自主之路的厂商的主动性更强一些的话,未来我们看到了几十个合资自主品牌的规划。这些更多的是政策引导,甚至是扩大合资,占领更多中国市场份额的要求,我们感觉现在的合资自主现象更多地倾向于这种。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对自主的发展是不是好事,我们大家要思考一下。

徐秉金:我个人认为合资企业所谓搞自主,它不是纯粹的,它的知识产权、研究开发是以谁为主?知识产权是谁的?如果是合资企业的,就没有自主,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不认同的。至于企业怎么做是企业的事,从我个人认为,因为合资企业搞自主产品,完全是自己在做,比如我跟德国大众合资,我们赚钱以后,扶持自主品牌的发展,这是分离开的。我衡量的标准是知识产权是谁的,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就是自主,如果是人家的,就不是真正的自主。

贾可:知识产权可以剥离出来,因为我们中方还有一半,未来还可以收一半。

徐秉金:那是未来的事情,现在谈的是自主,甚至现在合资企业年限到了以后,我有权把它买回来,变成自主,那不是一样吗?我们现在谈的是自主,中央提出自主创新,我们毕竟要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搞我们自己的车,是这个概念。

但是不一定完全排外,说外国的完全不要,我们在合资的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学习了先进技术,使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往前走一步,这是事实。但是走到现在要不要自己搞,这是问题,也是我们这些企业家的一个重要任务。

“合资自主,_不搞好”

徐和谊: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我们有所考虑,特别是现在正在做的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目前还没有考虑。我个人意愿,我也不想在北京奔驰的基础上搞一个自主品牌,在北京现代,我希望搞一个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现在争论很多,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我个人觉得搞自主品牌总比不搞强。在合资企业的范畴里思考这个问题,_不搞好。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袁智军:我觉得自主品牌是企业要做的,现在自主品牌的核心是:是否能够进行自主开发。我们2002年合资,在2003年引用乘用车型以后,在商用车方面,我们一直在坚持自主开发,完全有自主开发能力,但是在轿车方面,我们也在跟通用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做自己的中国车,每一个做汽车的人都会有这个情结,但这个情结可能埋得比较深,在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可能爆发。

还有一点,做合资自主是企业基于市场竞争考虑的,市场上面的需求是怎样的,只有通过对自主品牌的研究,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如果靠引进还要增加成本,因为要交技术转让费。开发自主品牌是对人才储备的培养,企业间的竞争发展到最后是人的竞争,通过自主开发,我们能够形成一批自主研发团队。如果这个团队里全是中国人的话,谁也带不走。只要具备这个能力,不管在哪里,都能开发出产品,这个是最重要的。

贾可:以前大家都说中国的合资汽车公司是半截子式的汽车公司,就是因为缺少研发。现在,合资搞自主可能很快就把这块补上来了,变成了一个全尺寸的真正的汽车公司,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合资搞自主的意义。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合资搞自主才是真的自主,为什么呢?因为一般来说,合资公司一半是国外的,一半是国有股份,而民营企业搞自主,资本很可能被老外收购过去,就不是中国的了,所以说合资搞自主更正宗。我认为这个想法是比较奇特的。

实际上合资自主是一个罗生门的概念,各种说法都有。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也说明合资搞自主或者合资曾经走过的道路都有它的合理性。但黑格尔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凡是合理的也不一定都会存在,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很多工作进行反思,正确的我们坚持,错误的我们进行补正,这才有可能会让我们走在更加正确的道路上。

产品升级报告篇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我行如何克服自身所面临的各项困境,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结束,金融业面临全面开放的客观现实,外资银行入主我国金融市场,面对这种形势,找出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这我银行面临的重要内容。本次调查从我行业务经营入手,查找出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达到使我行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高端客户数量占比低。高端客户具有较高的关系价值,能够给银行带来较高的利润贡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大约有3000万户中国城市家庭可以被称作中高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在4300美元以上,其中4%即120万户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这一富裕客户群实际上占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存款总额50%以上,且贡献了整个中国银行业赢利的一半以上。但是,我行贡献度高和富有发展潜力的客户数量偏少,占比仅仅只有%,缺乏优质客户。

(二)客户满意度低。银行客户对目前金融机构的满意度较低,低于亚洲75%的总体水平,这一比例在亚洲受访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三位。这表明,客户的满意率大大低于总体满意率,越是层次高的客户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满意度就越低。

(三)客户忠诚度低。客户忠诚度偏低,很多优质客户已经将其最主要的银行关系转移至其他银行。优质客户的转移或流失显示了他们对银行现有服务的不满,许多富裕客户已经放弃了我行,投向了那些新兴的、更有客户意识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渐发育,竞争主体不断增多,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客户满意度对忠诚度的影响力度不断增强,不满意于我行的优质客户在与其它商业银行的激烈争夺中大量流失,造成了我行优质客户忠诚度的急剧下降。

一是业务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核心业务市场份额下滑,城区竞争力明显不足,市场份额亟待提升。

二是业务营销乏力,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尚未建立,营销层次、营销模式、营销效率、营销队伍素质都有待提升,联动营销、综合营销落实不到位,考核激励落实不到位。主要问题是员工柜面、业务压力大,无法“走出去”营销,激励、收入不到位,导致影响营销积极性。

各行注重时点余额,在月末、季末进行冲刺,而下个月存款严重下滑趋势明显。对公存款方面:系统性、财政类、大客户存款少,大多都是信贷客户的存款做文章。个人存款也是在月末、季末中,对信贷客户的存款进行操作,例如信贷对公帐户中的存款转入个人存款户中、另外这几年来商业银行的增多,个人存款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基层营业网点的岗位规定与人员配备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从业务经办效率与人力资源使用的对比角度考虑,许多基层行行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出现了“人手不足,一人多岗”,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

要是在服务行业,在不断地将潜在的客户转化为现实的客户的同时,老客户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视为企业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面临着众多银行选择,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客户忠于一家银行的情况已不多见。客户不断在银行之间进行转移,以获取最大的银行让渡价值,这使得银行开发新客户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

主要是房地产政策影响。

三、整改措施。

(一)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危中求机。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的总纲领。而对危机特来的影响,我行应当认真审视自身制定的展战略,结合实际修订不合时宜的部分,加速推进诸如更名、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区域联盟等战略的实施。首先,对危机要坚持辩证的态度,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从战略上坚定发展的信心,树立危中求机的思维。其次,深入解读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的机构扩张,通过新机构的设置,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发现和储备新的市场,新的客户资源,从而突破原先单一的地域限制。再次,应当抓住机遇,在符台条件的基础上,引进战略投贷者,在增强资金实力的同时,加速引进管理与业务平台,在最大范围内结成联盟,最大限度地上增加自身的业务范围,增强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此外,在危机中,企业接受的考验最直接,应强化客户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核心客户的维护以及对重点客户的拓展力度,为业务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二)加强对新产品及衍生品运用的管理。

1.加强并购贷款的管理。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这意味着自1996年央行发布《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以来,银行贷款首度被允许流入股权投资领域。并购贷款不仅是一笔贷款。同时它将加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转型。这种转型方式将极有可能使银行的`身份从单纯的贷款人向财务顾问并最终向股东身份转变。并购贷款业务放开可使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也将会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与想象空间。同时,并购贷款具有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复杂程度高、个性化强的特点。银监会对开展并购贷款的商业银行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商业银行在并购贷款开展初期应加强管理,稳健发展。

2.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能盲目效仿西方国家的做法。无节制地开发金融衍生品,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金融风险转移机制。西方国家所开发的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已经脱离了风险控制的范围,成为少数金融冒险家转嫁风险、牟取暴刺的工具。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

(三)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1.加快业务转型。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实施“零售银行战略”和“综合经营战略”。战略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结构、业务品种、经营模式的转型。收入结构逐步从以利差为主的收入模式向利差和收费并重的模式转变。业务品种逐步向直接融资、利串市场化影响较小的市场和业务转型,支持零售业务、扩大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比重,大力发展投责银行业务,加大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特别关注新兴服务业。经营管理模式由层级制向矩阵制和单元制过渡。战略转型是城市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应金融脱媒、增加利润来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需要。

2.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20xx年后半年,我国利率持续下调,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

大于存款利率(存款降189个基点,贷款降216个基点),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造成挤压,客观上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中间业务的增长。将大大拓展城市银行未来收入和盈利的增长空间,对城市商业银行抵御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带来的风险意义重大。

(四)制定科学考评,树立健康经营观念。

作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离开经营基础,脱离实际要求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超现实的利润计划,就会迫使基层单位搞短期行为,实现一时的利润最大化,而为后期经营埋下隐蔽性风险。特别是把盈利多少与各级行长的政绩挂钩并作为行长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就使得各种隐蔽性风险不可避免的出现。因此,考核一个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业绩如何,除了考核账面数据和指标外,要全面检查和考核隐蔽性风险,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对隐蔽性风险进行监控,纳人账面指标一起考核以确保业务经营的稳健性。同时要变过去的硬性考核指标为指导性指标,特别是盈利计划、存款增长计划的下达要切合实际,不能搞高指标,搞一刀切。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工商企业,一旦风险比例过高需要很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弥补因此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都不得以隐蔽性风险而换取眼前的利润最大化,要正确处理好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稳健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稳健发展观念,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五)提高风险识别率,完善风险置配套措施。

金融风险发现得越早,处置得越时,金融机构遭受的损失越少,风险理成本越低。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级,并根据信用级别实行差别监管,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加强现场和现场监管,从报表分析和现场检查中现问题,减少金融监管中的随意性。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金融风险是我们监管工作中的薄弱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已相当严重的问久拖难决。对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完与风险处置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对并、重组关闭的金融机构制定减免法诉讼费、财产过户费及税收优惠政策为及时处置风险创造条件。

(六)强化企业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度危机。

面对危机,银行与企业的利益是已知的。银行因为接触的企业最多,行业较多,对各个行业的了解可能会比较深入与彻底。因此,我行应该注重强化与企业的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正确认识和应对危机。同时,还应强化经营管理理念的宣传,讲究为企业做实事,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在危机中,宁肯拉一把,绝不推一把,宁肯雪中送炭,而不仅做到锦上添花。因此,在危机中,必须真正替企业这项,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毕竟,保住了客户,才能保住市场,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面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我行一直沿袭的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人为主要盈利渠道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调整客户结构,促进战略转型是建设银行持续提升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品升级报告篇六

为了全面了解我市民办幼儿园目前的办园状况,我们于2006年组成专题调研组,分别对全市128所成型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采取听取介绍、实地察看、查看资料、检查账目、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从依法办园、办园条件、园务管理、保教工作等四个方面加以调研,每所幼儿园调研结束时均把有关情况与被调研幼儿园的负责人作了交换,并对其中的19所办园较差的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

一、主要成绩。

1、办园理念不断更新。农村幼儿园改制后,广大办园业主的办园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升。他们不仅把办园作为一种家业,更作为一种事业。他们普遍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把全面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作为办园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

2、办园条件不断改善。改制前我市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普遍较差,改制后广大业主积极筹措资金建造园舍,添置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购置大型玩具和图书资料等,办园条件得到较快改善。目前各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学、生活用房及卫生、安全、消防、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设备基本配置到位。各幼儿园的厨房设施能严格按照市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改造、添置。与此同时,不少幼儿园重视了幼儿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努力使幼儿园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设面积、生均绿化面积逐步达标,园内环境逐步优化。

3、办园行为不断规范。总体上说,广大办园业主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一是依法保障教职工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按政策规定发放教职工的工资。二是制定了一系列。

规章制度。

规范办园行为。三是按类别、按政策收费财务、会计制度逐步建立代办费和伙食费能按时结清并公示办园所需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有保证。四是在多数幼儿园实际拟订了办园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五是加强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建立了安全长效机制尤其是幼儿接送等制度基本消除了“幼儿接送车”现象。六是大多数幼儿园能按年龄限班额编班。

4、办园质量不断提高。各幼儿园都把提高保教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是提高保教队伍的思想素质,主动派送教师和保育员外出学习培训交流。二是制订园务、教研、卫生保健与保育、一日活动安排等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三是加强了家园联系活动,重视幼儿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四是科学安排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内容,激发兴趣,开发智力。五是重视健康教育,建立了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

二、主要问题。

1、法规意识比较淡薄。一些幼儿园没有办园许可证照样在办园;有个别幼儿园仍违规使用幼儿接送车;有个别幼儿园违规收费;一些规模小、设施差的村小幼儿园为抢生源恶性、压价收费竞争、缺乏规范管理;一些幼儿园不按年龄、超规定人数编班,不按编制规定配备保教人员;多数幼儿园没有为教职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部分幼儿园教职工缺少健康证件。

2、办园理念存有偏差。一些法人投资幼儿园的目的就是赢利赚钱,在这样的办园理念支配下,幼儿园缺乏先进的办园宗旨,缺乏明确的办园目标和发展规划,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由此造成幼儿园改革和发展的速度不快,水平不高,阻碍了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3、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农村幼儿园普遍工资低、福利差,导致队伍不稳定。在市场竞争形势下,不少幼儿园靠压缩编制、增加班额、降低工资等方式维持生存,致使一些不合格人员进入幼教队伍。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低,文化底蕴较薄、专业合格率较差,整体素质明显下滑。

4、办园经费不能到位。除汇龙镇部分幼儿园经费投入较多外,许多幼儿园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发展基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不少村幼儿园设备简陋,有的放在民宅和仓库中办园,缺少电教设备和大型玩具,尤其是用于教育研究、师资培训、教育活动的经费严重不足。

5、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市128所成型幼儿园中,主办者来自方方面面,除一部分毕业幼教专业外,一半以上的幼儿园办园者没有受过专业学习培训,也没有保教及管理经验。这些办园者的管理水平较低,往往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6、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幼儿园,尤其是村小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或向家长展示其所谓的教学质量,热衷于幼儿识字、拼音、写字、算术教学,这种错误做法严重违背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规律,危害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7、布局设置不太合理。部分乡镇农村幼儿园规模小,条件差,生源少,布局分散,如有的乡镇一个镇范围内就有21所幼儿园,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四、五十个幼儿,由于规模小,管理措施跟不上,办园质量差。

三、建议意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如下:

1、规范办园行为,提高法人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指导,规范办园行为,对持有办园许可证但条件较差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对尚未办理办园许可证的符合办学条件的要督促其迅速办理民办幼儿园办园许可证;对非法举办的幼儿园要坚决取缔。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更新法人的办园理念,使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要进行资格考核制度,对其经营理念、办园水平进行经常性考核,提高管理水平。

2、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要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注册管理制度。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和录用尽量在教育部门注册的合格教师中选拔,逐步辞退不合格人员。要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要切实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一是经过园本培训,使全体教师与时俱进,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二是继续建立持证上岗制度,构筑教师入口关;三是幼儿教师培训交流,展示才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鼓励、甚至强制要求各镇中心幼儿园和市区幼儿园吸收录用正规师范毕业的幼儿教师,为幼教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3、加强园务管理,提高保教质量。要进一步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重视幼儿园教育和科研工作,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建立幼儿园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落实到位;随时消除各种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加强综合治理,整治幼儿园周边环境,要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切实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的要求;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要加快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4、增加经费投入,提升办园条件。要进一步明晰幼儿园资产,依法提取发展基金,要确保每年毛收入总额的20%用于改善办园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园舍硬件建设,尤其是专用活动室的建设。要大力添置教育现代化电教设施、电教玩具、大型玩具、图书资料、音像资料等硬件设备。要进一步开辟草坪、沙地、小土坡、饲养场、种植园地、嬉水池等活动场地,增加幼儿活动空间。要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园内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充满童趣的健康乐园。

5、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督查指导。要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组织领导,完善幼教管理体制,认真履行行政职责。市教育局和教育督导室、各乡镇人民政府、联校要定期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筹措与投入、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依法办园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着力提高办园质量。要合理调整幼儿园布局设置,鼓励联合办园,规模办园,遏制非法幼儿园和恶性竞争。要积极推进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引导幼儿园认真开展特色幼儿园的创建活动,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在教育思想、办园目标,园务管理,保教质量,师资培训等方面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园特色。要督促民办幼儿园做好创建升类工作,有计划地推动省现代化、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全力推进幼儿教育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产品升级报告篇七

调查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情况调查,以及消费者对“金冠牌营养片”的认知程度。同时,通过市场调查,向公众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产品价值等。调查对象是购买“金冠牌营养片”的顾客。

1、事前调查内容:运用访问法(深度面谈或gfi),调查清楚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您喜欢”金冠牌营养片”吗?为什么?

(2)“金冠牌营养片”的独特卖点是什么?

(3)您的“金冠牌营养片“的心理价位是多少钱?

(4)您是否喜欢“金冠牌营养片”的包装风格?为什么?

(5)您是否愿意继续购买“金冠牌营养片”?是否愿意推荐给他人?

2、主调查内容:(调查问卷附后)

调查方法:

抽样方法:

调查日期:

时间:

地点:

1、事前调查:9月1日一9月15日,

2、主调查:9月16日一11月30日,

调查人员劳务费:50元/天,

交通费:10元/天,共100名调查人员,

问卷印刷:1000元,

赠品/宣传资料:2万元,

总计:2.6万元

(1)9月1日一9月5日,设计主要调查问卷、调查表,策划经理负责安排,销售主管安排调查人员的培训。

(2)9月6日一9月15日,寻找顾客代表,进行访谈,获得主要调查指标。

(3)9月16日一11月30日,各地经销点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

(4)12月1日—12月5日,回收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汇报

人口统计特征,频度分析,简单回归分析

“金冠牌营养片”市场调查问卷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1)您是否购买过“金冠牌营养片”这个品牌?是( )否( )

(2)“金冠牌营养片”的独特卖点是?营养功能( )保健功能( )治疗功能( )

(4)您为什么喜欢“金冠牌营养片”的包装风格?独特醒目( )显得有档次( )显得专业化( )易于携带( )开启方便( )便于储藏( )

(5)您喜欢”金冠牌营养片”吗?是( )否( )

(6)您是否愿意继续购买“金冠牌营养片”吗?是( )否( ) (7)是否愿意推荐给他人?是( )否( )

请填写您的个人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职业:

家庭成员人数:2人以下( ) 2人( ) 3人或以上(

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 )高中( )大学( )

家庭月收入:1千元以下( )1千—2千( )2千-3千( )3千-4千( ) 4千-5千( )5千以上( )

谢谢你的参与,我们非常感激,请留下你的姓名

地址:

电话:

我们将开展赠礼品和送惊喜活动。

产品升级报告篇八

由于水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快速有效的掌握水杯市场发展状况成为了企业及管理者成功的关键。水杯市场发展分析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发展战略的规划、产品营销方案的设计、企业投资方略的制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水杯市场分析并非单纯从某一个层面对市场进行评价分析,要得到有实际价值、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就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对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这样,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不会因繁琐的信息迷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设计材料介绍

设计材料的选择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广泛,从石头,陶,木材,青铜,铁器,然后再到近代材料科技巨大的进步,出现许多新生的材料,如塑料,不锈钢,玻璃等。现代设计的材料运用在水杯这个行业已经完全集中在后来的这几种材料上,像青铜材料只在当时科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只为少数人而设计,体现地位的尊卑。现代设计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大众,所以选择的材料必须不能十分昂贵,大多数人能够消费得起。

1.塑料水杯

易密封不漏水,一般的价格处于水杯价格的最底端。塑料之所以应用广泛是因为相对其他材料而言,塑料易成型、成本低,水杯的形状可以不受其形态和线性的限制,基本上都可以在注射机上一次成型,且批量生产数量一次性产量高,单件产品成本很低;有一定的强度,足以满足盛水的需要;透明性好、着色性强,因此水杯的颜色可以千变万化以供选择;耐磨性高,水杯不易变花;透光保温;耐热性较差,对于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没有问题;部分塑料在热水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采用塑料进行水杯设计,水杯的造型几乎能够随心所欲,能够给设计师提供充分的想象任意发挥。

塑料水杯常用材质有太空玻璃和as塑料两种。太空玻璃又称pc工程塑料,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材料,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这种材料质轻、耐用,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还具有自熄、阻燃、无毒、可着色等优点,缺点是和金属相比硬度不足,这导致它的外观较容易刮花。

as塑料是丙烯晴(a)、苯乙烯(s)的共聚物,耐气候性中等,不受高湿度环境影响,能耐一般性油脂、去污剂和轻度酒精,耐疲劳性较差,不易产生内应力而开裂,料质透明度高,常用来制作托盘、水杯、餐具、牙刷、仪表镜、包装盒等塑料制。

上图的两个水杯采用的是双层印花,材质为ps塑料,双层结构,不易损坏, 重90g,高13.5cm,满水容量0.4l。

2.陶瓷水杯

陶瓷的应用源远流长,在古代的茶具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现在陶瓷的应用虽不如古代那么流行,但是由于陶瓷的特殊性能,往往加入新的材料,使陶瓷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成为新型陶瓷。陶瓷的熔点很高,大多在20xx摄氏度以上,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能。陶瓷的线胀系数小,导热性和抗热震性都较差,受热冲击时容易破裂。但是在水杯的应用时陶瓷对于100摄氏度左右的热冲击还是不在话下的,导热性较差,使得盛着热水的陶瓷水杯不是很烫。陶瓷的价格不是很贵,因此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在水杯设计中应用广泛,现在往往用陶瓷做一些有特殊趣味的水杯,陶瓷这种材料经常被一些著名的设计师采用。陶瓷用作水杯的缺点就是容易摔碎,但这并不能影响陶瓷在水杯中的应用。因为陶瓷的.加工特性是陶瓷水杯绝大多数都是敞口外形,附加造型很少。

上图中的陶瓷水杯,网上售价仅为十元,开口比底部略大,心形的设计十分简洁,附加

的造型仅为把手,符合大多数陶瓷水杯的造型式样。

3.纸杯

把用化学木浆制成的原纸(白纸板)进行机械加工、粘合所做得的一种纸容器,外观呈

口杯形。供冷冻食品使用的纸杯涂蜡,可盛装冰淇淋、果酱和黄油等。供热饮使用的纸杯涂塑料,耐90℃ 以上温度,甚至可盛开水。纸杯分为单面pe淋膜纸杯和双面pe淋膜纸杯:单面pe淋膜纸杯用单面pe淋膜纸张生产, (国内常见的市场纸杯,广告纸杯大多数都是单面pe淋膜纸杯),其表现形式为: 纸杯装水的那一面有光滑的pe淋膜;双面pe淋膜纸杯用双面pe淋膜纸张生产,表现形式为纸杯内面和外面都有pe淋膜。纸杯的特点是安全卫生、十分轻巧方便。最常见的适用场合使公共场所、饭店、餐厅,绝大多数作为一次性用品。

上图纸杯的设计加入所用场所的标识,因为容易在纸质的表面进行图案喷涂。巧妙地把手设计,使杯子更容易被端起来,避免经常发生的捏瘪烫伤。杯壁也是采用的双层纸质设计,提高隔热效果。

由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设计的需要而来,材料的选用决定产品的大多数性能,设计时要考虑选用材料的性能来满足产品的设计需要。

杯子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盛液体,通常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保留液体的温度。常见的水杯都是带有握柄,把手的功能简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功能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现在的水杯会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比如在杯子的制造过程中用一些特殊的材料,这样可以根据水杯的外观就可以很轻松的判断出水杯中水的温度,起到保护的作用。

使熔融塑料在压力作用下连续通过挤出模的型孔或口模,待冷却定型硬化后得各种管面的形状;对于像壳体形状的产品通产采用注射成型。该成型方式主要也是热塑性的主要成型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注射机中的螺杆或柱塞的运动,将料筒内的塑料用高压力和速度注入模内,冷却出产品。因为整个过程是循环的适合批量的生产,能制作外形复杂的产品;还有就是想塑料杯的成型方式薄膜成型。薄膜吹塑是将熔融塑料从挤出机机头口模的环形圆筒管挤出,同时从机头中心孔像薄管内腔吹入压缩空气,将薄管吹涨后冷却成型的。

通过对各种塑料的成型工艺的学习和资料的整理,像我对塑料水杯的造型设计,无论是杯子的大小或杯子各部分的尺寸,都与其相应的成型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设计好杯子的尺寸才能选择制作相应的进行加工成型。 而对于新型的塑料,一般有常用塑料所没有的特性更符合人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水溶性薄膜 黑白膜 可自动腐化的包装薄膜 活性塑料包装薄膜 抗微生物的塑料薄膜等 总之,多姿多彩的塑料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合理的价格和有利于环境而成为包装业中发展最快的制品,不断取代其他塑料,用途日益扩大前景最为看好。

产品升级报告篇九

徐立华依然是标杆人物,只不过他正在从国产手机行业的标杆向国内上市公司最差老板的标杆转换角色。

在《福布斯》中文版2008年7月刊所的2008中国(非国有)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排行榜中,国产手机企业波导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立华“问鼎”10位最差老板之首。排名标准来源于老板的“性价比”,即根据各公司年报来考查上市公司在2005年至2007年3年间的业绩表现,相对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表现,以及各公司老板从上市公司领取的薪酬。

《福布斯》认为,入选最佳老板榜单的25家企业高管为股东带来了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roe),而他们3年平均年薪的中间数为37万元。相对于这些老板的“高性价比”,最差老板榜单所属的10家企业roe低至,但他们却依然领取了30万元的平均薪酬。位列榜首的徐立华3年平均薪资为万元,但在整个通信设备行业的净资产回报率的背景下,他为股东带来的roe只有。

制榜人刘瑞明说:“最佳老板能够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做深做强,并寻找机会向外拓展,同时非常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公司公众形象;而最差老板们往往未能在主业上做深做透,遇到经营困难时管理层思路也不清晰,未能将企业顺利带出困境。”

针对这一榜单,波导相关负责人发表了不同看法。他表示,“简单按盈亏数据来排没有任何意义。公司对《福布斯》各类排行都不关注,他们可能有宣传目的。”然而,就在不久前的波导股份2007年财报中,波导2007年的营业收入为亿元,同比下降1/3,净利润比2006年狂泻1865%,创下亿元的亏损新记录,这是波导股份继2005年巨亏亿元后再次出现的巨亏。

春风得意马蹄疾。

令人尴尬的榜单、叫人失望的财报的确也掩盖不了徐立华和波导曾经的辉煌,而他们喊出的“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宣传用语更为业界称道。

1992年,徐立华仅凭着一份“关于研制生产中文寻呼机的可行性报告”赢得了宁波奉化市政府的支持,创立了波导,主要生产销售传呼机。到1998年,波导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徐立华却嗅出了传呼机的危机,果断带领公司转战手机生产业,并以国有资本整合民营企业,宁波电子信息集团将下属两家工厂的净资产折价入股,占股45%;徐立华的奉化波导科技公司占股44%;另3家企业共同持股11%。重组后的波导形成一个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共同投资的利益联合体,这种三方参与的股权结构方式有利于波导进入民企的投资,助其早日拿到手机生产许可证,同时也为以后公司的上市铺了路。

2004年11月,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cinsights公布了2004年度全球十大手机供应商名单,波导位列第八,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手机品牌,被业界认为波导已具备与洋品牌竞争的实力。

2005年11月,徐立华开始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征程。波导与萨基姆公司注资600万美元,成立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双方各占合资公司50%股份。行业人士分析,建立合资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从研发环节上将萨基姆和波导的产能整合,统一平台方案来向上游元件供应商争取到更好的原材料价格。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年手机产销量之和达到4000万台,成为全球第五大手机生产商。

在这硕果累累的几年中,徐立华和他领军的波导也收获了多项殊荣,徐立华更被看作是国产手机的一面旗帜。

一家美国财经媒体甚至用“充满神话色彩”来形容徐立华的成功,然而神话只存在于过去之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日益艰难的成本环境下,觊觎中国市场多时的国外手机巨头开始了大肆反扑,国内手机厂商之间恶性竞争不断,黑手机时不时兴风作浪,国产手机巨头开始了集体大溃败。

2008年5月,夏新在连续2年巨亏9亿元后被实行了退市风险警示。随后,创维宣布以白菜价甩卖其80%的手机业务股权,联想移动被卖,华为手机的待价而沽都为国产手机的未来蒙上阴影。而昔日辉煌的波导也以凄惨的财报显示它未能幸免,战线收缩预亏连连。

然而,同样的业绩惨淡,为何只有波导徐立华“荣登”最差老板榜首?

有人直言道,波导虽有近10年的发展史,但基本上就是一个机会型的增长史。徐立华在波导漫漫10年的成长中,未能真正把握发展的关键,而在企业发展遭遇瓶颈之时,徐立华的不及时作为也让波导陷于泥淖中。

近年来,产业链的成熟、手机行政门槛的取消使得“黑手机”(现漂白称为“山寨机”)因低廉的价格而席卷市场。据原信产部调查,2007年山寨机高达亿部的出货量,相当于所有手机正规军的市场量总和。不仅如此,山寨机还走出国门,成为国产手机出口的主力军。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

1、工业投入稳定增长。20__-20__年,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工业投入总量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其中20__年、20__年、20__年分别完成工业投入亿元、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年投入总额连创新高。20__年下半年,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自20__年开始我县工业投资增幅逐步回落,但仍保持适度增长。

2、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__-20__年,列入县重点技改项目101个(跨年度建设项目重复计算在内),实际完成投入亿元,占全县工业投入的。其中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68个,涉及造纸、化工、建材、轻纺、机械、竹木、食品、电子等主要行业,天听亚伦10号机、恒达1、2、3号机、xxx1号机与热电联产项目、华邦1、2号机、大明耐磨地板纸、青龙山日产1000吨和日产20__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余热发电项目、杜山日产20__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腾龙竹木地板生产线、绿得草甘膦生产线、环达纳米水性乳胶漆生产线、五强公司zb系列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沪工锻三工具总厂专利扳手生产线、恒祥扩建与印染生产线、龙游新屹服装公司年产80万套服装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投资构成看,三年来,我县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施了一批技术含量和装备水平较高的工业项目,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如天听、恒达、xxx、华邦、大明等企业的特种纸生产线、五强公司的zb系列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线、绿得农药化工公司的ida法草甘膦生产线、环达纳米涂料生产线、腾龙公司的竹木复合地板生产线、青龙山水泥公司纯低温余热发电、茗皇公司的速溶茶等一批项目的技术、装备及产品进入国内同行业先进行列。

从行业看,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全国特种纸生产基地和全国笋竹加工基地两大目标,突出行业重点,加大投入。造纸产业三年累计投入亿元,总量居各产业之首,其种纸企业累计投入亿元,13条特种纸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县生产特种纸的规模企业达12家,新增特种纸规模企业5家,设备先进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能迅速提高,发展势头强劲;竹木加工产业三年累计投入亿元,实现向高档竹板材加工的转变,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五金机械产业三年累计投入亿元,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提高较快,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水泥建材产业三年累计投入亿元,淘汰关闭一批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小水泥,建成2条日产2500吨和1条日产1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使我县水泥产能由原来的100余万吨机立窑水泥提高到年产200多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升级的同时产能实现了翻番;化工、纺织、食品、电子等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得到改造提升,提高了产业的竞争能力。

4、产业集聚速度加快。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重视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大了园区的投入,构筑了坚实的发展平台,促进了产业集聚。龙游工业园区及城南、湖镇(含沙田湖)、溪口三个功能块内的工业项目完成投资数占全县工业投入总数的比重不断扩大,20__年占,20__年占,20__年占。园区已成为工业投入的主阵地,产业集聚的主平台。

二、工业投资主要成效及优势。

1、加快了产业发展速度,促进了工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大规模的工业投入,对主导产业培育和工业经济总量的提升推动作用明显。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由20__年的亿元,增加到20__年的亿元,增长,年均增长。其中竹木加工、五金机械、纺织服装、造纸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__年分别增长268、、、。八个主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20__年实现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共有81家,其中实施技改项目的有62家,累计新增销售收入亿元,增长。工业投入对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改造和提升了一批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三年来,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造纸、化工、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亿元。其中,天听亚伦公司拆除原3、5号机,引进水印辊、复卷机、自控系统、质控系统等关键设备、配套部分国产设备,建设10、11号机2条高档特种纸生产线;青龙山、杜山公司拆除原有机立窑,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同时应用最先进的纯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设纯中低温余热发电站,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绿得公司采用国际最先进工艺路线(ida法),改造传统产品生产工艺,新建草甘膦生产线,产品实现全部外销;环达公司购置先进设备、采用特殊的分散技术,建成纳米水性乳胶漆生产线。这些项目的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行业内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3、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工业持续增长。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三年来,飞洋、青藤、鹿城等文化休闲用品项目,浙昕钻饰、奥泰钻饰、科迪仕、众盛、澳盛来、珠中珠等一批工艺饰品项目的引进和实施,累计已投入亿元,形成新的块状经济,文化休闲及工艺饰品产业将成为我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浙江年年红实业有限公司新建高档中式家具生产线,其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生产规模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县域内形成一定规模的家具产业链,促进家具行业的发展,有望成为我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龙头骨干企业迅速壮大,产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20__年,全县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8家,比20__年增加6家,三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亿元,累计新增销售收入亿元,增长,其中青龙山水泥、绿得农化分别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亿元。

4、完善了政策与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一是完善了项目政策体系。建立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对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投资强度与实际土地需求等进行决策咨询,严格项目把关,提高落地项目质量;建立县领导联系产业、重点项目、大项目跟踪服务小组等制度,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制定入园项目管理办法,对签约未开工及土地闲置项目开展清理整顿,同时,对土地闲置投资未到位项目督促企业继续加大投入,对闲置土地收取土地闲置费,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加大了财政的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企业技改投入、技术创新、技术中心、新产品开发等实施了专项资金奖励制度,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积极鼓励和协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每年为企业争取省财政对工业项目的扶持专项补贴数百万元,体现了政府对工业投入的工作力度,调动了企业技改投入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园区配套功能逐步完善,项目建设平台进一步夯实,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开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着力优化了发展环境。创建了龙游县行政服务中心,成立招商引资审批专窗,出台了《龙游县招商引资审批专窗运行办法》,并实行“专窗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全程,方便了投资者,大大提高了工业项目审批效能;每年开展工业服务月活动,梳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因素,限时解决,促进项目早落地、快开工、快投产。

5、推进了企业家投资理念转型,提高了业主投资热情。

近年来,我县相继实施了经贸知识培训、创业素质培训等工程,企业家及广大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推进了企业家及广大员工投资理念的转型。在快速增长的工业投资和良好投资环境的影响下,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及广大干部职工的“一争二创”意识,即争先意识、创业意识、创新意识。一批新引进企业做大做强愿望强烈,如恒达纸业、浙昕钻饰等,生产线刚建成投产,又积极寻求与国外大集团洽谈合作投资项目。一批县内原有企业也不甘落后,如腾龙竹业、环达公司等追加投资,不断自主创新开发项目。一批企业中层骨干更新理念,纷纷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争做行业龙头的企业在增多,投资创业的队伍在扩大,投资潜力在增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投入增速下降,缺乏后劲。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我县工业投资增速下降明显,由20__年的下降到20__年的,其中既有基数增大,增速减缓因素,但主要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不够突出,生产要素制约,招商难度加大,大项目引进前景不明晰。受宏观调控影响,在经历第一轮技改高潮后,企业资金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实施新一轮技改条件尚未成熟,投资增长的后劲乏力,技改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

2、要素制约突出,影响项目预期。受调控政策影响,融资规模限制、融资成本增加、能源紧缺、原材物料价格上扬、运营成本增加、土地制约、投资效益降低、资金断链等等,造成项目有的不能落地、有的暂停建设、有的减少投资、有的建成而不能达产,达不到业主预期目的,抑制了业主投资的积极性。

3、前期工作薄弱,缺少项目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既决定正确的投资方向,推进产业培育,又影响土地指标争取。在宏观形势趋紧的前提下,工业项目用地必然要通过项目来运作。据调查,目前我县可供熟地1870亩,只能保证近期技改所需用地,如果不及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用地又将成为项目建设的主要瓶颈。

四、建议措施。

面对我县工业投资增幅减缓,投资后劲不足,增长乏力,投资效益下降的严峻形势,“十一五”期间,要积极引导企业更加注重技术改造工作,一抓招商,二抓引导,以投资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1、坚持大力引导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以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

按照《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和我县确定的产业发展定位,引导和鼓励企业着眼于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结合,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加强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点。同时,要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应用关键设备,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通过工业投入和技术改造,改善我县工业企业装备落后的局面,实现工业企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坚持借力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保障工业投入持续增长。

确保工业投入适度增幅,是防止工业经济大起大落的必要措施。招商引资是弥补现有企业资金、项目不足的有效方法,也是全面提升我县产业,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势头良好,20__年通过决策咨询的103个工业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24亿元,其中属招商引资项目72个,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22亿元,分别占总数的70和90。20__年我县完成工业招商亿元,占总数的74。要继续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决实施“百亿招商引资”工程,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主动接受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

3、坚持执行重点项目管理制度,以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带动投资稳步增长。

一是组织实施好20__年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双千”工程的项目和35个县重点技改项目。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着眼于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着力于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结合,实施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且能突破产业瓶颈的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三是每年着力抓好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有利于我县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四是实施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

4、坚持集约用地原则,以合理的土地供给保持投资的科学增长。

工业用地可能会成为“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的瓶颈,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根据“十一五”所确定全县工业投入要确保130亿元,力争160亿元的目标,结合我县规划工业区块的实际情况,测算需用地总量,合理规划,加快发展平台建设,以满足工业项目用地需求。二是着力抓好未供土地的优化使用。三是着力抓好企业已征土地盘存工作,充分挖掘工业用地的潜力。四是逐步淘汰产出率低、占地多、技术和装备落后生产线,鼓励企业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实施技术改造。五是积极向上争取工业用地指标。筛选和包装一批项目,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农用地转用指标,同时建立重点用地项目储备库,储备一批项目。六是切实采取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用地给予倾斜政策,根据轻重缓急,在省切块分配的年度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

5、坚持开展环境建设,以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投资热情。

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投入的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完善各项制度,重点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出台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实施细则,把我县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决策咨询制度的实施和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服务效能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建立项目服务新机制,学习先进经验,建立项目中介服务机构,如成立项目促进中心等,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一是为企业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既可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又可把握项目的实质内容,从而为决策咨询领导小组提供项目真实情况,达到工业项目决策咨询的真正目的。二是结合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着眼于产业培育,策划、挖掘、协调和包装一批项目,配套招商引资,力争在大项目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切实推进产业化发展。三是顺应上级政府政策,加强部门配合,包装好涉工综合性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性扶持。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一

一个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我市优势农产品(苹果)特色明显,初级农产品(肉、菜、蛋、奶)自给率差,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份额虽低,但地位相当重要。近年来,我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为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xx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地市一级成立了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同时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市级农产品检测室。20xx年9月,市政府第20次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各区县、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切实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努力构筑农产品消费安全网络”,并原则同意“市财政安排20万元为全市较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配置检测仪器,具体由市农业局组织实施”。20xx年6月,市编委正式发文,在我市的耀州区、王毅区、印台区和宜君县均成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全额预算事业事业单位,编制人数分别为4人、3人、3人和5人,这些机构正在抓紧组建中。近期,我市又为全市10个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配备了农产品快速检测仪器。目前,我市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区县质检中心为骨干、主要农产品市场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已初具雏形,多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列全省前列。

(二)、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促进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了对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违禁投入品排查清缴力度和替代产品的宣传推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近年来,全市共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40多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例530起,查扣伪劣玉米种子5800公斤,蔬菜种子6425袋(筒),没收各类假冒伪劣农药4266公斤、兽药1860瓶(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60余吨,总货值近15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在去年开展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市一次性销毁假冒伪劣农药2.1吨,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由于工作成效明显,我市获得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在抓源头整治及投入品监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支持、指导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大户,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健全完善生产过程记录档案,积极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认证。截至目前,我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5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为本地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质量保障。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实行市场准入,确保放心消费。从20xx年开始,我们对我市主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例行监测,截止20xx年年底已抽查2400多批次、25000多个样品。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由20xx年的92.3%提高到20xx年的96.3%,省农业厅安排的集中抽检,我市被抽取19个样品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列全省第一。畜产品中“瘦肉精”检出率连续多年为零。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从20xx年开始,我们着手在耀州路果蔬批发市场进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该市场占地62亩,安置剩余劳动力30人,20xx年获得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日蔬菜交易量占铜川地区蔬菜交易量的60%以上,是我市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后,该市场建立健全了农药残留检测制度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每天抽取20多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不允许进场销售,目前已检测蔬菜1600批次19850样品,处理不合格农产品11批次6.4吨,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通过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xx年,我市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做为为全市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袁丁兴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万民、市农业局局长戎河山为副组长,工商、质检、商务劳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20xx年5月,市政府以铜政发〔20xx〕18号文件印发了《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明确规定:“各检测点由各区县负责日常管理。检测点的检测人员由各区县自行组织招聘,工资由区县财政负担,统一由市农畜产品质检中心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接受市农畜产品质检中心业务指导;检测点仪器设备购置费、市级检测室检测费由市财政负担;检测点检测室由市场、超市提供,并负担日常水电费、检测费。”市财政列出专款,由政府统一采购了10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配发到新区长丰市场、耀州路果蔬批发市场、海星超市等10个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5个区县共招聘了30名检测人员,其中,新区的3个、王毅区的13个、印台区的2个工作人员工资由公益性岗位解决,耀州区的8个、宜君县的4个工作人员工资由区县财政予以补贴。市质检中心对检测人 员进行了统一集中培训,培训合格的发放了合格证,做到了持证上岗。目前,有8个市场建成了监测室,已开始对蔬菜、水果类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另外2个市场正在抓紧筹建,近期将陆续建成投入运行。

(四)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促进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力度,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宜君县、印台区、耀州区20xx年被国家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列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20xx年印台区绿色食品鸡蛋、宜君县地膜玉米被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xx年“印台区无公害反季节菜标准化示范区”、“宜君县优质地膜玉米标准化示范区”、“印台区绿色食品鸡蛋标准化示范区”、“耀州区药材-黄芩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区。为了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管理水平上新台阶,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我们把王毅区黄堡镇孟家塬村作为种植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了农药统一使用标准,定期指导修剪、施肥等技术,该基地的姜女红无公害桃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农产品;把印台区大匠公司作为无公害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了公司的各项免疫、消毒等制度,指导修建入场消毒池,入场紫外线消毒室,现场培训免疫技术员、饲养员,修改饲料配方,制定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在生产环节中真正做到规范化、标准化,该公司的“春蕾”牌鸡蛋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牌农产品。

在农业标准制定方面,我市依据苹果标准综合体,结合地理优势、群众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按照苹果栽、管、施、防等管理要求,组织农业、果业等部门专家制订了《出口苹果标准化操作规程》。此外,我们积极组织民间参与农业标准化工作,支持市绿色食品技术协会申请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保护标志的使用。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帮助该协会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工作标准,使协会组织会员按标准规范组织生产,这是全国首家以协会名义申请地域产品标志的使用。该标志的使用推动了我市苹果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印台区九州果业基地由于实行了标准化生产,该基地获得了欧盟eurpe gap认证,礼品苹果被作为全国“两会”等国内外多种大型活动礼品用果,受到了称赞和好评。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社会氛围。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社会氛围,我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采取印发宣传材料、以会代训等形式,多次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有三次。一是按照农业部及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要求,于二00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九日,开展了以“安全生产、放心消费”为主题的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后,于20xx年5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活动;三是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五部门关于在全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意见的通知及市政府《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我市有关部门深入市场、超市、社区街道、农产品基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共发放资料20000余份,张贴标语500多条,悬挂横幅200余幅。通过宣传增强了企业和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责任,增强了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农产品量安,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式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式依然比较严峻,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地环境污染严重,增加了安全农产品生产的难度

不安全农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危害的直接性。即不安全农产品将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二是危害的隐蔽性。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或程度仅凭感官往往难于辨别,需要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检测;三是危害的累积性。即农药、兽药残留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四是危害的多环节性。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对农产品产生污染。众所周知,我市是个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城市,造成的煤尘、粉尘和烟雾等非常严重,前些年只注重了经济建设增长的数量和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导致了我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地区粉尘排放严重超标,污染加剧。加之化肥、农药、兽药及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科学使用,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两个蔬菜基地--耀州区寺沟镇阳河村和董家河镇冯家桥村蔬菜基地未能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就是因为大气环境检测未能过关。

(二)农业投入品监控手段单一,“打假护农”亟待加强

按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农业部们管源头(初级农产品生产),工商部门管市场(流通),质监部门管加工,看似各负其责,实则形不成合力。因此,我市每年在重要农时季节开展的“农资打假”活动,由于缺少有关部门的强力配合,对发现的假冒伪劣、禁用的农业投入品不能严肃查处,许多案件不是放弃查处,就是久拖不查,导致“年年打假年年假”、“前查后乱”现象的发生。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滞后,影响到市场竞争力

我市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之比为:1:1,食用农产品(肉、蛋、奶、菜)相对较缺,主要从外地购进,因而在一些决策者(领带者)和生产者中出现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导致在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方面。无公害农产品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的产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显著标志。目前,全省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00多 个,而我市仅有35通过认定,无论从数量、规模、品种等各方面来说,都处于全省落后状态,且发展不平衡。我市优质农产品发展潜力巨大,但认证的少,进入不了超市,认证滞后势必影响到市场竞争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还比较薄弱。我市虽然早已建成了市级农产品检测室,但未通过计量认证,且只能对两类农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残留进行检测,对畜禽类产品中的瘦肉精、磺胺、激素及水产品中的甲醛、氯霉素、重金属含量都没办法检测,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更无能为力,现有的仪器设备种类、数量、功能和精度满足不了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的要求,急需补充、完善和增添先进仪器。此外,在经费安排上,市级每年尚可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但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县区一级几乎没有专项工作经费。

(五)、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速度缓慢。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是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前提。由于许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缺乏按标准生产经营的理念,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采用新标准,吸纳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造成标准化实施的力度小,实施面窄,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加大产地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控制源头污染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强产地环境监管。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制定有效的农产品生产环境管理规范和污染防治措施,做好耕地和养殖场所的保护工作,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和倾倒工业“三废”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其次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划清监管范围,密切协调配合,全力抓好对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专项整治,依法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证和擅自更改标签的行为,严格控制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销售渠道,逐步形成统一有序、协调有效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格局。

(二)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及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广泛深入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和限制使用规定、国内外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的安全技术水平,使农民觉按照标准化、无公害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要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推行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发投入品,推行产业化经营,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三)实行市场准入,引导生产和消费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禁止质量安全不合格农产品入市销售,既能充分保障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安全,更能体现优质优价,有效的引导生产,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抓不住市场准入,就抓不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要在全市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实行市场准入,对经过认证或检测,符合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要求的农产品,准许进入市场经营;对未经认证或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禁止进入市场经营销售的管理制度。

(四)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从产品、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标准化生产到市场准入管理的重要技术执法手段。要多方争取,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投入,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要整合农业系统相关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建成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体、区县为补充,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及主要农产品市场为网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

(五)加快农产品认证步伐,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对通过国家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实行资金扶持,提高我市农产品的整体水平。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二

前言:为深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价格,小组两成员于5月16日至29日期间,在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调查各种蔬菜、肉禽蛋的价格。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并设有铁路货运专用线。市场辐射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保障着省会及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供应。年成交额35亿元,日客流量4万余人次。因此,该市场可以代表石家庄地区的农产品物价水平。

摘要:针对现如今的农产品价格高居不下,市民呼吁吃不起、菜贩叫苦卖不起、养殖户反映养不起的情况,本文以5月16日至29日的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调查的蔬菜、肉禽蛋价格,通过反映石家庄地区的农产品价格水平,探索农产品价格走势,初步分析价格上涨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措施。

关键字:cpi、农产品、价格浮动、通货膨胀

近几年,网络上衍生流传出了诸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猪坚强”等新词汇,成为了老百姓的口头禅。这些词汇看似玩笑,却充满了实际性和讽刺性,却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了当前物价持续上涨的严峻现实。农产品价格高了,“菜奴”冒出来了。通胀压力已经从专家口中的数字变为普通人的“体感”。天灾、供求、流通等原因,一点也不新鲜。这些理由,在20xx年初的冰灾中已经被充分运用。当年冰灾过后,蔬菜价格也很快恢复常态。但是在这一轮蔬菜价格上涨中,关键词已经不仅仅是“上涨”,而是“持续上涨”和“加速上涨”。

(一)名词解释

cpi是反应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尽管我国一直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但是cpi仍高居不下。

(二)国内背景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创20xx年5月以来37个月的新高。食品价格依然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数据显示,cpi依然维持涨势,且在高位运行。

(三)地区背景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发布的5月份河北省的cpi数据,7.4%的同比涨幅比上月又扩大了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猪肉和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拉动食品价格上涨。

蔬菜价格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类蔬菜都有价格浮动,整体呈上升趋势。

肉禽蛋价格

单位:斤

从上表可以看出,肉类产品有小幅上涨,蛋禽类在小幅上涨后有回落。

(一)成本因素

虽然成本这个因素也并不新鲜,但是在这一轮的价格上涨中还是有其特殊之处。除了基本农资,如农药、化肥、种子价格高企之外,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有了上涨。这种成本的提高是不可逆的,导致价格一旦上涨就很难再跌回去。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蔬菜价格之所以在高位运行,只是其他领域价格上涨的后续反应。

(二)流通环节

流通环节层层加价也是造成当前蔬菜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一般要经历“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农贸市场、早市、社区蔬菜供应点、超市蔬菜供应点”等5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价,推动菜价居高不下。

(一)建立蔬菜的调节基金以及蔬菜的国家、地方两级收储制度

在蔬菜价格偏低情况下,政府拿出一定资金来去收储一些蔬菜,便于储藏的,比如大蒜、洋葱、土豆,在价格偏低情况下,为了保护菜农的利益,国家可以储备一些。当价格暴涨的时候,国家又可以投放一些来抑制菜价。

(二)进一步推行“农超对接、农批对接”

减少流通环节,使生产基地的蔬菜直接进入终端市场,进入超市或者进入批发市场,这样减少蔬菜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也降低蔬菜价格,保障安全的食品、安全的蔬菜进入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希望政府能够提高对农产品的重视,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使农产品价格能够平稳运行。

在此次社会调查中,我们付出了汗水与努力,对社会市场也有了深层次的认识。社会调查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该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三

xxx是全球体育和娱乐市场营销的领导者;隶属于埃培智集团,是集团中从事体育和娱乐市场营销的专业代理公司。埃培智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营销和传播公司之一。xxx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业的先行者,现在全球6大洲24个国家拥有1000名专业人员。

主要活跃在以下3个领域:

赞助营销咨询、音乐娱乐、都市品牌宣传以及活动项目管理。

运动员/名人经纪及商业开发。

电视及新媒体制作、发行、存档和品牌传播。

xxx在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拥有在赞助和活动营销等各重要领域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向客户提供整体综合营销方案。

在这11天中,通过介绍,我在octagon进行了实习。实习是一个大学学生重要的一个学习过程,也是我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所迈出的试探性一步。我的主要实习目的是熟悉当代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并为德语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关系比较少的工作进行一些探索。

我在两周内的实习工作内容有:为某公司产品推广活动计划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为某电信企业开展“展会经济”搜集信息;实习基本的现代办公新技术。

我的第一个具体工作是电话联系一些娱乐场所,商谈能否与之合作,租用其场地开展产品宣传活动。电话办公是现代工商业的高科技办事手段之一,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同事和我在电话联系之前,首先确定了非常具体的工作方法。但是,电话只是手段,其本质仍然是人类与人类之间的沟通。这一点是我的弱项。所以在初期经常会因缺乏工作的经验和技巧而造成工作成功率低,返工率高等情况。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障碍。极少数的当地群众国语不太灵光,加上我的上海话的表达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有的时候双方互相听不懂。多亏单位的同事及时救场,成功地与对方达成了协议。整个电话联系的工作持续了一周左右,在此期间,我学到了一些工作上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制定精确的工作计划,对工作的目的和手段量化处理,精确计算,务必做到机关算尽;第二,在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多和人沟通,出现问题,及时救场。90年代末21世纪初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有一种“cool”时代的倾向,就是习惯单人行动,在别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办好一件事,或者注重人机对话甚于人与人的交流。性格即命运,如果改变不了人的性格,那么至少要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

在2月7日,我首次出外勤工作。工作的内容是到上海的一些娱乐场所拍照,用来提供活动所需的资料。在确认了外出路线,通知了拍照单位之后,我就拿着相机出发了。由于对上海城市比较了解,加上拍照的单位都位于上海比较繁华的地段,所以在整个工作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还是遇到了一点麻烦,1是搞错了一个pub的地址,到了附近才问别人,费时费力;2是低估了城市交通,对交通管制和高峰时间准备不周,导致延长了外勤时间;3是面对突发事件缺乏解决的手段,某家电影院本计划接受拍照,但是到了电影院,计划又有变更,导致不能拍照。但是总的来说,此次外勤工作还算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短暂的外勤工作给我的启示是:1,要熟悉办事地点的情况,提前准备,必要的时候要借助地图,googleearth等工具。2,在城市交通比较拥挤的情况下,要打提前量,节约时间。3,面对外勤中的突发事件,仍然要多和同事沟通,并且争取有效率地解决主要问题,完成主要的工作。贯穿实习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通过互联网,查询一些行业对“展会经济”的赞助,为客户提供有效的资料。具体的方式就是通过google,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资料、数据、文章,做简单的分析。整项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搜索资料。互联网的资料多而且繁杂,但是和题目相关的材料非常少而且不好找。对此,我先开始的工作方法是把带关键的资料全部下载到本地,不经整理就打印出来。这是不合要求的。后来通过向同事学习,我学会了通过关键搜索需要的资料,按内容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对其中的数据添加重点,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在此之后,我在同事的指导之下,很快学会了复印、打印、传真、装订等工序。

在上述几个主要的工序以外,我还在单位积极参加了一些公益劳动。

通过短暂的实习,我首先熟悉了当代分工明确、高效率的办公,参与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学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熟悉了各种办公自动化用具的操作。基本达到了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在实习报告的最后,我感谢xxx(中国上海)提供给我的实习机会,xxx的同事们所具备的优秀学问、人品值得我认真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认真学习专业科目,同时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四

农产品加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收,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又快又好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产业支撑,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xx年11月初到20xx年元月中旬,我们组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调研课题组,深入全市17个县市区,临汾、侯马两个开发区和多家企业调查研究,多次邀请专家教授召开研讨会,反复征询意见,最终形成这个报告,希望对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所帮助。

产业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和发展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就是依靠我市面临的发展条件,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内容非常多,只能从中选择重点扶持发展。可以肯定地讲,未来农产品加工产品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地靠的主要是特色,只有把特色做强做大做出品牌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要准确的把握特色,就必须清楚资源状况和发展条件,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前提。

我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区域内地形复杂,动植物种类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水果、核桃、枣、牛、羊等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明显优势。20xx年,全市农村牧渔业总产值累计68。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累计45。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粮食总产量累计1720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19%。20xx年末,猪出栏1235412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2%;羊出栏667403只,比上年同期减少2。7%。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我市特殊的的干鲜果产品,永和枣子、隰县贡梨、古县核桃质地优良,久负盛名,快速发展的吉县苹果近年来誉满全国,我市已经成为国内枣子、贡梨、核桃、苹果等优质干鲜果基地。最后看中药材生产,由于山地多,气候适宜,我市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有一百多种而且大部分生长在山区,质地好,无污染,是发展中药材加工的优质原料。近年来安泽、襄汾、曲沃等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有些品种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产区,例如安泽连翘年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襄汾生地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市有着明显优势。

依据丰富资源和有利条件,近年来市政府大力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业得到长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到20xx年底,全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6家(资产总值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6家,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流通贸易型、基地型企业(包括合作社)29家,年交易额超过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4。38亿元,加工型企业年销售总额32亿元。各类产业化组织从业人员17万人,带动农户64。9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增收237826万元,户均增收3664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142万亩,其中无公害认证面积120万亩,认证产品41个;绿色认证面积42万亩,认证产品114个;有机认证企业4家;gap认证企业5家,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在近三个月的调研中,我们总的体会是: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是较快的,正在成长为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力量,但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受煤、焦、铁产业高利润影响,民间投资严重不足。农产品加工业要快速发展,需要民间增加投资。然而,多年来受煤、焦、铁等产业高利润吸引,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资本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xx年,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454850万元;而同期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6954万元,只有第二产业的4。6%。随着煤、焦、铁资源供应日趋紧缺,今后若干年内煤、焦、铁产业继续保持高利润,民间投资仍加速向这些产业流动,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仍将不足。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设法解决农产品加工业民间投资不足的问题。

(二)涉及领域宽阔,优势产业不突出。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加工涉及粮食、畜牧、干鲜果、蔬菜和中药材五个领域,但没有一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优势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今后必须解决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三)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规模决定着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尽管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整体上看企业规模还是偏小,在与其他地区的企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如上述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多,其中进入省“1311”规划重点企业的只有一家。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的资源实力、技术能力都很弱,没有一家企业设有产品研发机构,严重制约着企业竞争能力。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当地的超市中都很少见到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设法扩大企业规模。

(四)管理水平落后,产业素质不高。我市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特色明显、质量上乘,市场销路也不错,但企业发展却困难重重,就是走不上快速发展轨道。深入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例如缺乏品牌意识,许多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认为只要质量好,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殊不知,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消费者购买产品首先认知的是品牌,是品牌的知名度。多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慢,品牌知名度低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市没有一个全国知名品牌,区域性知名品牌也很少。再如还缺乏营销意识,许多企业高度重视产品生产,千方百计更新设备、扩大规模、上新产品,对市场营销投入很少,没有完整的市场营销规划,没有完整的市场营销队伍。形象地讲,就是“正规军”式的生产,“游击队”式的营销。再如缺乏标准意识,许多企业产品规格不标准、包装没档次,甚至没有条形码,更赶不上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通行的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标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五)没有发展规划,重复建设严重。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还不高,但某些领域加工能力已经超过我市现有的农产品产量。以玉米加工业为例,到20xx年底全市正投资、在建和筹建的玉米深加工能力严重超出我市玉米的生产能力,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没规划,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不到位。

(一)编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市政府编制的《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农产品加工业确定为今后五年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市委二届三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突破口,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化工程建设,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市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世界经济连为一体,农产品加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构想落到实处,确实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使之成长为优势产业,就必经编制并实施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个阶段的目标和重点。

(二)找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立足点。

目前,全国有许多地方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且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加工业达到很高水平,在国内外市场已占据明显优势。例如内蒙古的奶制品业和羊毛加工业。这种形势下,我市要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就必须找准立足点,应立足“特、精、高”三字方针。特即特色,我市盛产多种特色产品,如永和的红枣,古县、安泽的核桃,浮山的小米等,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要在这些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把特色变成市场优势;精即精细,不因为特色农产品为我市特有而粗制造,要精工细作,把质量提高;高即高标准,为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标准要求,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政策的限制和引导来推广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可研究制订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三)找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领域非常广,但都没有做强做大。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和我市实际情况,我们不可能一把抓,都变成国内外市场上的优势产业,只能根据我市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选择特色和重点进行深加工,并全力做强做大。经过调研,我们认为,目前及今后若干年我市应重点扶持三大产业:一是核桃加工业。以古县、安泽一带特有的核桃产品为原料,制订扶持政策,扩大招商引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强产品开发,使核桃加工业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枣子加工业。永和枣子个大肉厚不生虫,别具特色,多年来畅销不衰,已经成为国内市场上的特色产品,最近又被国际组织认定为绿色环保产品,但多年来一直卖的是原产品,没有深加工,附加值低,收益上不去,而且产品品种少,市场占有率也上不去。应充分发挥永和枣子这个历史名牌产品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使我市的红枣产业成长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现代新型产业。三是中药加工业。近年来襄汾生地和安泽连翘产销量已占全国市场的1/3和1/4,在市场上已经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同永和红枣一样,卖的是原产品,产销量虽然大,但经济效益和对市场的影响却不大。应借助已占有的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使我市逐渐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中药产品生产基地。另外吉县苹果、隰县梨、浮山小米和蒲县莜麦也很有特色,可鼓励相关县和相关部门发展深加工。

(四)确定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

综观国内市场,目前在市场上占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不外两种形式:一是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例如河南以双汇为主体的肉制品加工业和内蒙以伊利、蒙牛为主体的奶制品加工业;二是企业集群,例如四川、湖北的炸菜产业和我省太原一带的陈醋产业。分析我市情况,我们认为这两种形式都符合我市实际。也就是说,今后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可采取两种战略,即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战略和企业集群战略。对那些产量较大、加工需要大量投资的农产品加工业,例如玉米深加工、水果深加工、肉类深加工等,采取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战略;对那些产量不是很大但很有特色而开发加工又不需要大量投资的农产品加工业,例如特色食品、特色工艺品等等,应采取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即鼓励众类中小企业或同时生产相同产品或相互协作生产相同产品,通过大量中小企业同一集群形成的规模优势,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产业优势。

(五)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近年来我市为了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先后规划建设了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地看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一是规模不大,不具备规模优势,对企业投资尤其是外部大企业投资缺乏吸引力;二是质量不高,绝大多数农产品还是几百年上千年传下来的老品种,很难适合现代化的流水线加工;三是有污染,目前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主体,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要做强做大,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优势产业,其产品就必须达到国际上通行的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的检测标准,而我市绝大多数农产品处于煤焦铁铸电等产业包围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根本达不到生产有机绿色产品的要求。我市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认真搞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与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产业、企业、要素的集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带和块状经济的形成,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

(六)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资金支持体系。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起步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还没有完成,要加快发展,政府还必须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应着力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煤焦铁铸电等产业资金向农产品加工业流动。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市煤焦铁铸电等行业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家手中都握有大量自有资金。尤其是煤矿企业,近年来面对市场短缺,积累了巨额货币财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市政府应研究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这些行业的企业家向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成立由政府牵头,企业、金融机构参加的联席会议或协调委员会,在银企之间建立起双方沟通的有效渠道;探索新形式下银企之间交流增强、互信的新形式新途径,促进双方之间的信用合作。三是扩大政府投资渠道和投资规模,形成长期高效的政府投入机制,政府投入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确保每年投入资金总量的增加速度高于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和涉农部门的联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争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信用资金;重新审视资金投入办法,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集中财力支持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之间的资金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并、控股、兼并、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此提高现有企业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

(七)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组织领导。

在我国现有体制下,领导是否重视,特别是各地党委、政府“一把手”是否重视,对农产品加工业能否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宣传工作,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重新认识农产品加工业在今后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能够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放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组织力量加强调查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使农产品加工业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深入审批制度改革,在严格落实产业政策的同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克服政府宏观管理工作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五

大力提倡绿色畜禽产品,建立开发无疫病区域;绿色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已成为人们现代行政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绿色食品包括畜禽产品作为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日益受人追捧。食品危机如国难,中国人是食饭大过于天的民族,一向以民为生自许,然而,中国人的食饭权正受到来自各方假劣、毒害食品严重侵害。毒米、毒火腿、毒粉丝、劣菇劣菜等层出不穷,还有屡禁不绝的不合格的病害肉品危害着人民生命健康。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畜禽产品应引起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今年年初,东南亚地区首先暴发、进而波及我国的禽流感疫情给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过去,动物疫病主要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牧业生产,妨碍动物产品出口,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随着人畜共患动物疫病的增加,动物疫病已经不仅仅限于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牧业生产、出口和增收,而且已经上升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必须把畜禽产品和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统一起来,对“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形成现代行政理念。

由于饲料成本增加,加上缺乏安全使用农业投入的意义,目前很多养殖户很少考虑原料的来源,谁便宜买谁的,对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不力,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没保障。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在畜禽饲养中添加违禁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等药品,造成药物残留超标,引发多起恶性中毒事故,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隐形杀手。去年,我国和世界部分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和动物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它给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甚至演变成为政治问题,这不能不让我们意识到,有毒有害畜禽产品,造成的危害是多么可怕。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大国,畜产品总量占世界总量25左右,出口总量仅占世界总量1.5左右,畜禽疫病、药物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成为我国畜产品跨出国门所担负的最大障碍。因此,畜产品质量安全应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任务也是任重道远。

发展绿色畜产品是解决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途径。绿色食品是指遵循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而绿色畜产品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畜禽少用或不用药物,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并在生产饲养兽药使用方面,严禁使用任何激素类兽药、饲料添加剂所生产的一类畜禽产品。要切实加强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从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在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限制和禁止化学合成物及有毒有害生产资料,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信誉和市场品牌形象。目前许多地方开始积极引导和开发绿色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专卖店和专柜等,畜禽产品从饲养—开宰—加工—流通—销售一条龙服务严格遵循标准,对于促进各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发挥了积极作用。

1、目前市场上相继出现了禽流感。

人们不敢食用鸡、鸭、鹅肉,最近又出现“毒奶粉”等一系列畜禽产品,人们谈“肉”色变,甚至不敢吃肉,这给有关执法部门敲起警鸣。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改善内地的食品素质,维护我国畜禽产品出口创汇在国际上享有高的声望,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紧急课题,保护和鼓励开发利用绿色畜禽产品应该成为现代行政执法的理念。

2、影响“绿色畜禽产品”两个根本原因。

一是道德堕落向钱看。

二是徇私枉法。

商机蒙蔽人心,利欲熏心。

1、首先从源头抓起,加强动检工作。

对饲料严格查处有无“瘦肉精”,药物残留,对屠宰畜禽宰前宰后的检验,尤其对屠宰场的生猪和家禽的宰前、宰后检验,我区在这方面已做大量工作,从屠宰场生猪来源抓起,对无任何检疫证明的不准进场,家禽市场严格凭检疫证明进场。对活猪尿样另做检测,查看是否有瘦肉精成份,其内脏、肉品是否有病变。加大对各农贸市场、专卖店和营销批发市场的检查。

今年上半年,监督检查共查处违章20起,不合格肉品350公斤,销毁50余头生猪。尽快对药物残留管理立法,依法行政,才能杜绝劣质污染的畜禽产品流入市场。

2、开发绿色产品,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污染的动物畜禽产品,除过去熟悉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外,现在常出现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胺、药物残留、有害物质和真菌等。食用后可使人们致癌、畸形甚至影响遗传变异,因此,要建立一些完善的检测体系,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加以协调和服务,对畜禽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3、转变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促使行政部门不能停留在眼观,耳闻、没有实际行动的局面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维护群众利益,改变现有的局面。扶持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应该成为政府有所为的必然趋势。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六

为全面了解、准确掌握我县农机补贴产品实际市场销售价格,维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严肃性、公平性,保护广大购机者的利益,根据省农机局《关于开展补贴农机产品市场价格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选派人员,深入农村走访农户98户,电话调查237户,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此次共调查了29个厂家农机产品、10经销商和335户农民。从调查情况来看,享受补贴的农机产品的市场实际销售价格均未超过厂家销售指导价格,实际补贴率约在11.69%—83.2%之间,大部分补贴农机产品的实际补贴率在30%左右。全喂入自走履带式的联合收割机实际补贴率均在22%以下,有的实际补贴率才达11.69%,比如久保田688;大部分轮式拖拉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手扶插秧机的实际补贴率超过了30%,有的达到40%、50%,比如中机南方半喂入收割机达到58.82%,部分轮式拖拉机超过35%。

(1)生产厂家做活动,主要是提高市占有率对补贴以外的农机具采取降价促销。

(2)由于补贴机具产品价格虚高,厂家有很大的价格调整空间。

(3)经销商为完成厂家销售任务,放弃经营利润,进行降价促销。

根据目前补贴农机具的价格现现状,归根结底厂家的销售指导价是虚高的,但是这些机具的实际销售价格基本符合政策规定;对于上述个别实际补贴率超50%的农机产品,初步调查的原因是:生产企业为了顺应当前政府大力推广插秧机械而大幅让利给购机农户所致,并非通过降低配置、减少功能等手段降低价格,同时经调查购机户,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没发现大的质量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抽查,若存在故意虚报产品市场销售价格或者通过降低配置、减少功能等手段降低价格,导致补贴农机产品价格混乱等问题的,我们将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1、省局督促生产企业如实申报并承诺产品市场价格。关键确保生产企业要诚信申报,如故意虚报,实际市场销售价格与申报承诺的价格波动过大(如幅度超过20%),则严肃查处,取消补贴资格。

2、企业对其生产和销售的农机产品要明码标价,同时价格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建议上级农机部门对其申报的价格以及确定的产品补贴额全部向社会公开,接受农民、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七

摘要:2011年温州企业的“出逃潮”使得当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性转型问题浮出水面。目前,许多低端制造业企业没有良好的转型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动力,所以虽然自知行业前景黯淡、竞争力不足,企业更愿意采取风险较低的产品升级战略。要使得企业转型发展服务于政府的战略决策,应注意到政府角色在中小企业经营性转型过程中发挥的重要性。针对温州企业对转型的认识和需求状况,以及政府在其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进行关联分析,意在定位中小企业转型的症结、确立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并探讨政府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实现角色突破的关键影响因素。

关键词:转型升级;政府角色;中小企业。

一、文献综述。

(一)中小企业经营转型升级。

1.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出现管理转型、经营转型、产品转型、融资转型、技术转型甚至所有制转型等情况。吴家曦以及李华燊认为,自2008年以来,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涵盖转型、转轨、创新、整合等多种方式,其中,通过行业调整、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占,通过治理结构和商业模式转换、创业者转型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占,通过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占。部分中小企业安于现状,并没有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学者王继章调查发现,2008—2011年,产业结构没有变化的企业占52%,在之后的两年中产业结构不打算变化的占。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重要性为“一般”、“不重要”和“很不重要”。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在产业结构、经营策略上表现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

2.影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因素。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因素一方面来自于宏观环境变化,另一方面来自内部因素作用。杨继刚认为,宏观因素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融资环境以及行业发展环境。在通胀的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员工提出加薪的压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所造成的产品或服务利润摊薄。辜胜阻、杨威在《“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战略思考》一文中指出,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法律等外部环境不容乐观,部分企业主认为政策不公正、部分法律对企业保护不到位使得经营受到影响。在外部发展环境不优的背景下,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大量民间资金流向了股市、楼市以及农副产品市场。内部因素包括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人才结构。据悉,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很多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作用、政策了解不够,应用于企业转型的深度、广度和集成度较低。据《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随着企业转型的开展和深化,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主要内在因素呈现为人才的紧缺,尽管有些企业有较为强烈的转型升级愿望,但高端人才的缺乏使转型升级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撑。

(二)企业转型中的政府角色。

在企业以至产业的发展转型的战略实施中,xxx会因受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成本的限制对下级地方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权,使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所以在宏观战略下的地方企业转型升级中,地方政府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已有学者在探讨企业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作用时普遍采用了企业“需求分析”入手的方式,即在分析企业转型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讨论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分析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转型主要面临着环境不善、资金和人才资源匮乏、企业间联动效应薄弱的困境,各学者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吕月英、张晓燕两位学者认为,政府首先应是企业发展中的要素供给者,给予转型中的企业以资源要素的补助,这些要素包括资金和人才上的支持。政府可以将科研经费由下拨到科研院所逐渐转为划拨到企业,突出企业作为转型主体的角色,从技术合作方面为企业转型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从企业的内部人才入手,为企业主的思想革新创造条件。依托现有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及有关大专院校,优先安排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工商管理培训,引导他们对企业内部管理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其次,政府有着企业转型激励者的角色,认为政府应致力于规范和完善政策和市场环境,扶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杜茂华和高文玲认为,政府应给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以及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享受贷款贴息。同时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诊断、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和法律咨询服务。最后,政府应起到企业联动转型中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吕月英、张晓燕认为,积极设立作为联动转型“孵化”基地的园区,通过集群效应发挥集中优势来推动企业共同实现转型,另一方面,杨凤认为,政府应当引导民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推进一个优势产业的革新带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的革新,实现企业间的联动转型。

二、转型需求及政府角色的关联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转型需求。

1.部分企业没有转型需求的成因分析。从历史上看,温州因其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而培养出深厚的重商传统,也从而成为了中国最先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力量。也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温州以“轻、小”起步,逐步形成了“小产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小产业大规模”的块状经济特色。当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期间,政府目标不明确,提出“企业摸索前进的路线”,加之温州当地块状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得温州企业家在选择行业时一直抱有从众心理。但改革开放之初,这一发展模式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政府也鼓励这些企业出口创汇。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已无法获取超额利润,但这类中小企业企业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状况,习惯于已有的产业模式,不愿转型。这一形成原因在于路径依赖下,企业是已有体制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变革,形成对原有路径的依赖。本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企业在认为自身“基本无发展优势”的情况下仍然采取“维持为主”的策略。温州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其在决策上存在盲目性。据调查,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大的战略规划,融资多是为了短期需要,例如用于原材料购买。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合理的渠道来了解自己所处的市场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行业协会、商会等不能提供相关的行业信息,协会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仅限于“一年一次”的年会,协会的作用多限于下达上级的要求,无益于中小企业自身了解行业环境。

2.有转型需求的企业分析。在调查中发现温州的中小企业是产品依赖性的经营模式,若市场整体的要素价格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尚可维持现状,但若要素价格普遍上涨,则企业可能面临经营困境。此时企业就必须考虑企业经营性转型,通过产品升级或行业转型来适应这种变化。根据本课题组的走访,温州企业转型的压力主要来自宏观环境以及自身的经营需求。一方面,外贸上贸易额的下降已经对制造企业造成冲击,相关企业明显感到市场前景滑坡。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主突出感到,过去“别人无,你有;别人有,你优;别人优,你便宜”是制胜法则,但现在宏观环境迫使企业家的思路作出改变,否则必将面临淘汰。他们认为温州“灌木丛”式的小企业多、森林少,同业竞争压力较大。中小企业通常处于行业末端,生存空间狭小,企业难以找到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来立足,同质化严重的结果就是逼迫许多中小企业进行转型,要生存就必需寻求差异化竞争战略。这时企业就需要基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拥有的资源,通过转型升级在产品、服务上力求突破创新,也即获得经营上的转型。但不可否认企业转型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转型程度风险、资源分配风险等等。在这类风险很高的情况下想转型的企业常常退而求其次选择产品升级。但由于温州的产业大多集中于鞋业、皮革这类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行业,产品升级潜力不大。即使是电气、光伏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只能引进或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没有升级规模的规划,所以产品升级并不会是终点,高风险下,这些企业进行经营性转型需要外部力量推动。要促使企业符合政府战略规划地进行转型,需要政企共同发挥在市场中“一级参与主体”和“二级参与主体”的能动作用,政府在拉动企业转型过程中要帮助企业应对外部风险和压力。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探讨现有政府角色定位以及角色职能的转变方向对我们研究政府在推进中小企业经营性转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企业转型中的政府角色。

1.政府角色分析。目前的温州政府首先扮演着市场引导者的角色。近年来,温州政府着力发展新能源行业,应对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这一转型升级的引导致力于解决温州中小企业滞留在低端制造业的问题,探索传统企业转轨生产的推动方式,带动企业向新能源行业发展。通过政策推动、需求拉动、市场驱动,企业在政策出台后的短期内投产转型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并促使其向政府引导的方向靠拢。其次,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为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使其处于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制定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影响着市场的资源配置。在这种混合体制中,政府是市场的维护者,起着监督和协调的作用。同时,在xxx、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三者构建的制度结构中,地方政府起到了“中间扩散的作用”。温州政府在上级政策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拉动部分行业,出台政策措施保证企业在较小的政策风险下进行符合政策要求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温州政府担当了市场引导纲领的角色。虽然政府在政策引导、市场准入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必须注意到政府在维护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转型过程中仍有缺失。

2.政府现有角色存在的问题。(1)对资源优势的认识不足。在就“企业转型”问题调查走访政府机构时,本课题组发现,温州政府对中小企业在本地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方向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发展优势,政府强调温商带来的投资潜力以及当地深厚的产业基础;而对于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温州政府认为主要集中在“用地难、怕创新”。温州的民间流动资本量的确有6000亿之多,但在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实业发展基础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很难服务于实体经济,资本量丰裕却未能有效利用的现实恰与中小企业转型缺乏资本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落差。就产业基础而言,温州大量的企业投身于传统制造业,“产业基础”是改进的基石,却远非转型的优势所在。经调查,如今这些面临转型困局的企业的发起人,当年多是赶上了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什么都赚”的时代,抱着投机心态贸然进入行业的这些人,如今苦于为自己积累下的“产业基础”寻找出路。要帮助其转型,已有的模式和制度已充分显示了不足,只有寻求跳跃式的升级发展,才能彻底改变这些转型企业的现状。在企业存在的问题上来说,传统资源确是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但目前企业的资源需求已不局限于传统要素。政府资源认识不足的直接影响就是政策措施滞后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的目光需要通过制造差异化优势来赢得市场,这些转变都要求转型中的企业用新兴技术来武装自己。因此,温州政府的政策思路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政府缺乏对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鼓励将制约中小企业的转型速度。(2)对发展缺乏合理规划。温州的政府管理结构存在路径依赖的情况,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框架拓展、高等教育发展、投资环境改善以及巨额民间资本流向等发展方面,政府的引导作用都未能有效发挥。浙江省发改委、省xxx从1997年开始对省内11个辖市进行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名至今,温州都位列前七位之后,其中2003年、2005年位列倒数第三位。温州的发展受限于政府并未结合本地经济特点、产业基础和金融特色来制定发展政策,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规划。温州政府对于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对于应该着力发展哪些新兴产业一直存在着战略规划不合理的状况。新兴行业发展规模扩大的同时,温州出现了严重的产业集聚不明显、产业链不协调、行业监管机制没有建立建成等问题。其中,温州光伏行业的发展集中突出了这些问题。光伏产业的特点是“两头在外”:生产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光伏产品的消费也依赖于国外市场。温州并未显著的生产以及资源优势,政府鼓励的原因主要基于“顺应国内外能源发展新趋势”,其中又首推光伏行业的发展。对有转型需求而面临经营要素短缺的温州企业而言,投身光伏行业能帮助他们从政府那里得到土地和资金,甚至增加技术人员的配置,因此优惠政策一出台中小企业对“光伏行业”就争相涌入。这一新能源战略的制定并未结合已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而是凭借政府的政策力,所以光伏行业很快出现了发展乏力、产能过剩的状态。光伏行业的“由盛而衰”反映的是政府缺乏对行业战略的长远规划——对温州是否适合发展光伏行业没有进行调研,政府推动发展光伏行业的战略意义也就并不明确,这一短视行为中透视出的是作为能耗大市温州的政府显示出的“政绩焦虑”。调查发现,温州政府对“光伏企业”的态度是:政府不应该对行业发展横加干预,这是市场导向的选择,企业在进入一个行业之前必须进行考察和调研来确定自身是否有能力进入。这种放任自由的态度与温州一直以来的“自我摸索的发展”相契合,可见政府对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并不明确,也从而增加了企业转型的风险。(3)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缺位”。1)温州经济中政府的缺位表现。首先,政府未发挥其市场监管者和协调者的作用。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集中在低端加工制造业,产品同质性严重,市场发展缺乏规范且同业竞争激烈。在市场运行存在尖锐利益矛盾的情况下,政府的控制就是绝对必要的。且企业的自律能力普遍很弱,市场的自生秩序并不存在,必须靠政府的宏观控制来维持市场秩序,目前温州的市场秩序混乱是政府市场监管协调能力不足的表现。其次,在推动行业转型战略时忽视企业的转型主体地位。对企业的发展现状、需求和转型优势,使其政策设计上并未针对性地解决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困难,这直接导致了温州中小企业长期以来“有政策、无实效”的窘境。比较2012年xxx最终批示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与温州政府申报的原始方案,也不难发现温州申报的方案中制定的金融目标脱离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没有在金融改革方案中凸显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再次,温州政府重视政策的出台,却疏于后期对于实施的监督执行。以政府对于当地融资难状况的企业进行调访考察的活动为例,政策要求市级以上领导走访年产值2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区政府领导负责年产值几百万元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走访面上要做到全覆盖。但对各规模类型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他们与政府官员的日常接触几乎为零,政府对于政策的最终落实和后续工作并没有有效的监管,政府的执行力度呈逐级递减的趋势,最终使得政策无法落地,也就无法惠及中小企业。2)“政府缺位”的形成原因及后果。政府缺位首先来源于对于固有执政模式的路径依赖。改革开放的中国城市发展普遍形成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经验。这样的发展模式有着政府少干预的特点,使得温州在开放初期最先以“村中厂”、“厂中村”的发展模式迅速扩张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成长最快的城市,但其弊端也随着进一步发展而显现。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并未得到发挥,而温州行业的缺乏自我约束加上政府对市场放任自由,却使得温州的行业发展向着无序、无规发展,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自发调整,产业长期滞留于低端而无法突破。在亟待转型的阶段,政府对转型升级的战略指导不明导致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更是趋于缓慢。第二,政府缺位也源于对上级政府的依赖。何显明[2]认为,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央与地方有着委托的关系,上级政府只能通过下达刚性指标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和约束下级政府,地方政府以满足上级政府的目标控制为前提而获得了行为方式和行政策略运用上的充分自。可见地方政府拥有的自仰赖于其自身的能动性,而由于政绩驱使,温州政府会减少自身的政策创新性,在政策制定中对中央政策形成强烈的依附。这也造成了地方政府在制定战略决策时缺乏对当地资源和潜力的开发,对实体经济环境不加考察而一味强调落实上级政策会导致战略与实际发展优势和资源不相匹配,发展方向的错位或是政策难以落地的情况。第三,温州政府的“缺位”归根结底在于忽视自身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发展模式的制定缺乏顶层设计——即并未站在较高的战略点上,统筹协调各方面因素从而整体性、系统性地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这一“缺位”使得温州受困于土地的无序开发以及资源紧缺,政策不结合企业实际而难以落地,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中存在明显的盲目性,面临着阶段性的发展弊端而止步于传统加工制造业。而根据调查显示,温州政府至今仍普遍存在着“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强调市场经济中企业自身竞争发展进行的协调,表现出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足。没有政府推动建立的良好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城市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中小企业的转型状况将无法得到改进,当前的产能过剩、亟待调整的产业结构将继续困扰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

(三)转型需求与政府的关联分析。

中小企业转型的契机在于现有的经营或管理模式不能再为企业带来收益,此时企业就考虑做出改变、进行经营性转型升级。但根据本课题组调查发现,在评估是否转型的这一阶段,企业的评估困难重重。一方面,行业发展信息沟通不利,加之政府行业导向不明,使这些企业无法正确把握转型机会。另一方面,温州中小企业企业主素质不高,也没有相应的管理人才,即使获得了相关的信息也无法做出精准的判断,往往导致决策上的盲目性。因而,在企业转型的初期阶段,亟需政府搭建一个平台让企业能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及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同时根据整个宏观环境及温州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制定中小企业未来的经营性转型发展战略,制定减免税、政府补助等优惠政策,引进相应的技术和人才使中小企业明确转型方向。

本课题组同时研究发现,在经营性转型的第二阶段,即对于产生了转型需求的企业而言,阻滞其做出进一步转型行动的症结常常在于转型的潜在风险,为了回避这一问题,他们最终止步于产品升级。但事实上,其自知升级只是退路。在被问及升级后的公司发展时,回答往往模棱两可,认为公司发展的进一步调整将视升级后的产品销售情况而异。企业“退而求其次”想法的根源是对独立承担风险的顾虑,许多受访企业表示风险是他们考虑转型时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即使形势所迫不得不转型也会选择抱团转型的方式来尽可能规避风险。为了推动这一阶段企业的经营性转型,本组认为,政府应摆脱“无为而治”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到当前企业转型的种种制约以及目前条件下,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完成大规模企业转型的事实。除出台相关政策外,政府还有义务进一步“参与”到推进转型的过程中:创设良好转型环境和转型条件的同时,对符合其发展战略的企业分担风险,来鼓励和促进他们转型。

在企业转型的第三阶段,转型成功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日趋成熟,较其他企业表现突出,转型成功由少数向多数推广。一般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将最快进入该阶段,有技术、资金、品牌等优势,本阶段政府的基本任务是促使局限于小部分企业的转型优势进一步扩散,并最终实现多个行业的同步实质性转变。龙头企业通过深化分工,自身可以专注于品牌的打造和产品的研发,而把低附加值的活动交给下游企业,并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仓储物流、管理咨询等生产,最终能带动生产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达到联动转型的目的。

三、企业转型中的政府角色建议。

(一)战略规划者的角色。

在企业的转型初期,其面临的是转型方向不明确,各类资源要素不足以支持其进一步转型的发展需求的问题。

在此阶段,政府首先应重视自身在实体经济中扮演的战略规划者的角色,着力发掘本地的资源优势并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为中小企业确立转型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设性意见,政府的视野不应局限于保守的产品升级战略,而应着力加快企业转型的步伐。

同时,要加强对于现有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一方面,要加紧转型配套要素的供给协调、继续合理规划和对有限实体资源的利用,尤其在解决紧缺的土地资源上,进一步规范企业对土地的占用,满足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对用地的需求;在人力资源上,加紧人才公寓、产学研合作等配套措施多角度地进行人才挽留和挖掘工作,吸引更多高质量、高技术人才为温州的开发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还要重点加快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及其在企业转型中起到的作用。温州政府单独设立“信息办”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要加紧出台企业信息化的微观政策推进企业进行经营性转型改革。处于转型改革初期、拥有信息化转型改革需求的中小企业基数大、分布广,信息化方案的适用性因行业不同而各异,所以在企业间推行信息化时政府需要,加以区别地、有点及面地进行引导,在政府指导下探求信息化带动企业转型的可行性及发展方向。

(二)企业合作伙伴的角色。

在企业处于中期改革阶段时,应注意到转型风险的存在和阻滞作用。要促使市场一级参与主体的企业在当下的风险环境下进行服务于政府宏观政策的转型,政府应积极探索新的角色来调动企业参与转型的积极性,即与企业形成伙伴关系,分散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风险。

建立相应的政企合作平台,可以使得政府与企业间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因害怕承担风险而怯于经营性转型的情况。政企合作的已有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即公私合营,目前正在中国迅速推广。它是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作为合作的基本理念,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建的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这一模式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投资和管理效率等有了积极的成果。在温州应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创设性地建立逆ppp模式的平台,由企业提供项目,政府根据项目的质量选择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采用共担风险的方式使得项目能得以落实,以此实现对优质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逆ppp模式可以实现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共担风险的合作机制,使得符合政府宏观战略发展的企业能通过项目合作快速成长转型。在此逆ppp模式下,企业参与到以政府引导的市场竞争模式中,提供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由政府的行业部委属下的专家组进行专业性的审核,挑选出优质的项目,并最终监督并实施。逆ppp模式可以沿用ppp模式的机构安排以及责任分布,设立政府管理咨询机构,负责帮助企业申请项目,并由政府某一特定部门对逆ppp项目进行专属管理、设立行业内部的技术咨询机构,满足ppp模式在各行业的应用需求。

政府在其中发挥了正向引导的作用,使得企业能在政府扶持的战略轨道上前进、发展核心技术,并且剥离出了能快速适应市场的企业,政府在市场秩序紊乱的情况下发挥了市场所有的“优胜劣汰”的作用,以此优化了企业间的竞争结构,并恢复了市场的动态平衡。

(三)企业转型中指导者的角色。

在政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进的基础上,市场的竞争环境调整伴随着产业布局的合理化,逐渐成为有部分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行业内其他产业共同升级的格局。在此阶段,政府应重视实体经济中其扮演的指导者角色,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推动市场化”本身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减轻或移交,而是政府责任内容结构的调整和履行方式的转变,事实上,其意味政府作为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职能的加强。政府需要作为引导者为中小企业转型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微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其产业链上游及下游的关联企业实现共同经营性转型。

在转型的成熟阶段,政府应引导推动企业进行联动转型——通过集群内龙头企业的成功转型带动与其配套的中小企业实现同步转型。扩散效应的形成一方面要由政府政策推动、行业协会牵头、逐步影响和挖掘有同步实现转型的企业,另外,也要发挥集群效应带动升级,即创设有利的环境条件。对于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温州今后要着重引导产业集群龙头大企业裂变,通过股份制、资产租赁等方式转制,就近形成一个外部市场配套群体和中小企业围绕所在产业链聚集,主动进行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并培养和推进配套产业集群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经济开发区对企业转型的示范作用,并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上,加强对于辐射效应的产生和扩散出台相应的政策。

参考文献:

[1]杜茂华,高文玲.中日中小企业政府扶持政策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2010,(1).

[3]何显明.政府与市场:互动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变迁——基于浙江现象的个案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6).

[4]吕月英,张晓燕.政府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j].xxx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5).

[5]王继章.转型升级,企业需要政府帮扶什么[j].今日浙江,2011,(21).

[6]翁博.中国准市场模式的溃败与政府责任缺失[j].东北大学学报,2010,(2).

[7]吴家曦,李华燊.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9,(8)。

[8]杨凤.如何发挥基层政府在民企二次创业中的作用——庵埠镇的调查与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1).

[9]杨继刚.问道中小企业转型[j].企业管理,2011,(10):4-8.

[10]杨天夫.企业转型政府有责[j].企业管理与改革,2010,(10).

[11]张波.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12]张显未.中国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角色演变[j].经济问题探索,2010,(4).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八

xx是一个农业大市,是湖南省粮、油、棉、麻、菜、蔗、水产品等主要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商品率较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xx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部分农民自行开设家庭作坊(主要从粮食、白酒粗加工)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苎麻热使我市的苎麻加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产业资源整合,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国际、国内质量认证意识加强,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增多,xx农产品加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据调查,我市现有大大小小农产品加工企业3030家,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有1066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共83家,涉及到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油脂、水果、茶叶、甘蔗、木材、竹业、棉花、苎麻、芦苇等多个产业。个体加工有13436户,从业人员123752人,农产品加工年总产值达33亿多元。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其中有全国名牌“益鑫泰”,湖南名牌“粒粒晶”、“油中王”等。“粒粒晶”米业的三个品牌取得了国家农业部的绿色认证,同时申报成为国家免检产品,至20xx年底全市已取得认证的产品达285个。在第八届省农博会上,口口香大米、粒粒晶大米、克明面条、松花皮蛋等一些名牌产品参展吸引了很多客商,林结巴坛子菜、乡里乡土菜等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倍受客商青睐,短短几天时间内,共获产品销售收入1125万元,签定产品销售合同2.5亿元。随着农产品加工的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也渐成气候。

一是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来,加强对原有农产品基地的改造与管理,根据市场需求扩建了一批新基地。优质稻基地达200万亩,年产80万吨以上;优质麻基地40万亩,年产量达6万吨以上;优质棉基地30万亩,年产量5万吨以上;优质双低油菜面积100万亩,年产优质菜籽10万吨;优质茶叶、水果、竹业、畜牧水产等产业基地规模和产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是通过外引内联、招商引资扩大了规模,增强了竞争势力。湖南辣妹子公司与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集资金、品牌、资产、信息、商贸、管理、技术优势于一体,使各项指标逐年攀升;xx泰升果汁公司与香港迎溢公司合作,既解决了产品出口问题,又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势力;南县顺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与江苏淮阳市进出口公司合作,资产扩张到近3000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创汇100多万美元。

三是产品出口创汇有好势头。xx泰升果汁、湖南建玲竹业、xx三益茶叶、南县顺祥水产食品、沅江市湘中木业等公司的优质产品陆续打入国际市场,年创汇在3000万美元以上。

四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农产品加工企业非常重视科技投入。湖南油中王实业公司、xx粒粒晶粮食购销公司、xx泰升果汁公司、湖南建玲竹业公司、沅江湘中木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湖南建玲竹业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分别从德国和台湾进口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生产线和两条紫外固化生产线,确保了产品质量标准。

五是公司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致辞富农民。湖南辣妹子食品公司年产值1.5亿元,消化桔子2万吨,水产品1000吨,辣椒、豆角、大豆等蔬菜3000吨,带动农户3万户,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3000万元,带动相关乡、镇企业增收3000万元。南且顺祥水产食品公司带动农民建龙虾基地2.5万亩,按合同年收购水产品4000多吨,带动农户2万多户,仅龙虾一项就帮助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没有农产品加工环节,就根本谈不上农业产业化,更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后,其价值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左右,美国高达5﹕1左右,而我国仅为0.5﹕1,相差6—10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会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虽说xx的农产品加工业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等原因,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快xx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产业化经营,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

(一)高起点谋划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培育好主导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传统产业,在已具备的粮、猪、禽、蛋、油、棉、麻、茶、果、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系列;分作物建立优势产业区域,重点培育南县的棉花、沅江的苎麻、赫山的水稻、资阳的“三薯”、桃江的竹业、安化的水果等,使之逐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开发,安化的山野菜、大通湖的水产品、赫山的莲藕、杨树产业等。其次,拓展加工领域。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要放在食品工业、饲料加工、精深加工方面。进一步扩大米业、油料、柑桔、苎麻、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规模,提高主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拓展副产品加工升值领域,通过挖潜改造,开拓新产品,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第三,把农产品加工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化的重点之一,进行合理布局,防止新的雷同。结合城镇发展规划,避免分散、低效的“乡村工业”格局。分行业集中优势建立并逐步形成产业园区,如米业加工的兰溪米市。

(二)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是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他们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不仅是生产加工中心,而且是信息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心;不仅要搞好自身的经营管理,而且上要开拓市场、下要组织带动农户搞好原料基地建设。因此,对于已有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各地认定的龙头企业,一是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扶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龙头企业和新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一定年限税费的减免。二是在信贷政策上予以扶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安排专项贷款用于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三是在投资政策上予以扶持。各级农业、林业、水利开发资金,商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等重点向龙头企业或与龙头企业相关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基地投放。四是在外经外贸政策上予以扶持。加大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发展“三资”企业龙头。五是在科技政策上予以扶持。对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和加工制品的生产技术,给予科研攻关支持和技术推广服务。

(三)加强基地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足量、优质的原料。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的表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当前,我市农产品品种结构与现代农产品加工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几个大宗农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真正用于精深加工的并不多。加工企业要注意培育自己的优质原料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条件的话,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市场和加工业的需要,建立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政府要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种植大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四)加强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以及操作环境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国家和行业相配套的标准体系,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二是实施体系。通过贯彻实施体系中的标准指导农业生产,降低农业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正确采购和使用生产资料,科学规范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生产出符合标准规定的合格产品。三是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指导和服务,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必要的技术标准咨询,为创汇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排忧解难。四是监测体系。积极加大对动植物病虫害和残留物的监测力度,达到防患于未然。五是认证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开展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力度,以更好地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扶持和培育优质产品,使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名牌农产品成为国际名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五)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积极为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大户)提供优质服务,时刻注重经济发展环境的宏观治理和微观治理;对于确立的重点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大户),着手试行并逐步健全推广“绿色110”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治理,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大户)公布报警电话及责任人姓名,实行重点保护。

产品升级报告篇十九

教师的工作方式不是像其他职业那样使用什么工具,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

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的钻研。因此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研究型的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生荣誉校。

我们除了上好课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便更好地教好学生。

工作中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杜绝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或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行为世范,为人师表。要注意言教,更要注意身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思想进步的导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民师表。而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须先行为示范。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身的。身为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本人始终本着以上八点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有毒有害食品时有曝光,生猪“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等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链条上重要的一环,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规定,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监管链中,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即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承担源头把关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明确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过程是从农田到市场;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监管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监管体制与执法依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联合农业执法局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开展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主体监管,加强农产品例行监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我县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较好保障了全县初级农产品消费安全。

从近年来开展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情况来看,我县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蔬菜监测合格率稳中有升,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检出率连续三年为零。目前大部分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都有了一定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日益规范,有机磷、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经营、使用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逐年好转,近几年来全县未发生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健全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

近年来,县农产品监管中心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在原2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增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明确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建立了多级监管网络。

在责任落实方面,按照局各科、站的职能,对职责范围、责任内容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和明确。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每年由局一把手与各科、站和街道乡镇农业科、办负责人签订工作责任书,落实监管任务。

(二)加强检验监测,提升监管实效。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抓手,明确监测任务,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抓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为提高监测覆盖面和时效性,在江店梅山建立了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配置速测和自检设备,加强蔬菜的农残检测。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逐步推广建设。

(三)加强行政执法,强化源头监管。

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组织开展了系列农业专项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整治活动。同时,在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高峰期间如夏、秋季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通过专项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引导农药、肥料等农资店建立连锁经营模式,实行规范经营,严厉打击销售经营高毒禁用农药和假劣农资行为,确保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统一印发农产品生产记录本分发到经营主体手中,规范农事操作的记载,并利用现场监管、技术培训等,加强督促指导,不断规范生产行为。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安全。

近年来,县农林局积极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有机和绿色食品“三品”认证,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推广昆虫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初步构建了一套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安全标准体系,将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降低农残等措施具体化、规范化和简单化,使农户在生产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市场主体,发挥他们作为农业标准化推广的有效载体作用。目前已创建县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9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3.29万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利用网络、报纸等传播媒介和农技下乡等方法加强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贯彻活动,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为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效果,向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编印发放蔬菜种植生产基本知识、畜禽、水产养殖基本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等技术和宣传资料,做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同步宣传。针对产业基地实际和群众需求,重点开展科学种植养殖和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一)职责交叉的环节分工不明确。

农产食品生产和消费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对食品的污染,造成农产品的不安全。实践中各行政机关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来进行分工,即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该规定虽然简单明确,但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形成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最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二)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界定还不够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哪些类型的标准和哪些级别的标准,以及它们之间的适用原则,实际工作中参照标准不统一。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有很多农产品没有对应的检测标准,比如目前常用的杀菌剂腐霉利,经常检测到药物残留,但国家标准里没有相应的叶菜类蔬菜的残留标准,而只有茄果类蔬菜、黄瓜以及韭菜的残留标准,而这三者之间的标准值差距很大,很多时候叶菜检测结果参照茄果类蔬菜就是合格的,参照韭菜的标准就超标了,这给监管工作带来困惑。

(三)散户生产经营主体管理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违法行为有具体的规定,而对家庭散户生产中的违法行为缺乏约束机制。我县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很大一部分还是种植、养殖散户,而且外地人租地种养殖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员流动大,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此外,有一部分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实际上也是散户生产,根本做不到企业化生产的要求,其登记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需要,而是为了征用赔偿和银行抵押贷款使用。对于农产品生产散户,其数量多且相对弱势,在依法监管上存在监管难、处罚难、执行难的问题,需要法律法规方面制定相应细则。

(四)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不足。

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量大面广,而我县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人员偏少,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应付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而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只是增挂牌子、明确职能,没有编制人员增加,很多监管职责没有落实到位。

农产品安全监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基层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常用的监管手段就是抽样监测,包括快速检测、定性检测以及定量检测。我县目前主要是快速定性检测,但是实验结果误差大,可能导致误判,损害被检测者的利益,难以全面评定农产品安全。而定量检测时间长,费用高,时效性不强,由于农产品的流通很快,等检测结果出来时农产品早已销售出去并可能已造成危害,检测结果往往只能作为事后警告或责任追究的依据。

另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只能查封、扣押,不能采取其他处理手段,而农产品很多都是鲜活产品,比如蔬菜,不及时处理就会烂掉,而生猪圈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以上这些经济损失或经费由谁来负担,在执法实践中都很难操作。

(五)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健全,质量问题追溯难。

初级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的种类少,除了猪肉等个别农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外,许多初级农产品没有产地证明或未经质量检验便进入了市场。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水平还较低,市场准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加上来自我县区周边的河南、湖北农产品的涌入,对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销售的农产品来源更难监控,目前,我县虽然已经建立农产品之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但是还不能真正付诸实施,一些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标准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尤其对于那些散户生产、品牌市场知名度还不高、生产规模不大的农产品,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进行质量追溯以维护自身应有的权益。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的核心,需要有统一、权威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首先,要根据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包含的级别和种类,从而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其次,根据农产品标准的特点及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确定一个起草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主体,统一农产品的定义及检测标准;再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让这些标准家喻户晓、让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广泛采用。

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有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应该以清楚、合理、科学的职责分工为基础。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也是由多部门共同完成的。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多头管理,而在于部门之间是否有合理而明确的分工。而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恰恰就在于部门分工不明确,时常出现扯皮现象,食品安全管理中出现漏洞和脱节现象一再说明了这一点。必须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理顺管理体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真正实现“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3、创新监管执法联合执法手段。

在法律法规中要明确快速检测可以作为执法的依据,最大限度防止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流向市场,保障公众的消费安全。农业监管部门与农业执法联合,针对市场监管出现的问题,查出一件,处理一件,这样针对检验结果能够及时、快速的杜绝问题农产品流入销售渠道。如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检;复检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申请者承担。

4、建立健全农产品责任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产品责任追溯制度,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上限,这样才能起到更大的威慑作用,从而更好地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

我国的农业尚不发达,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规模小和分散性强等特点,责任追溯难度较大。对农产品致人损害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之外,还需要规定一些免除责任的法定情形。可以更好地确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而且可以敦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而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产品信息的记录、收集,从而保障了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真正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产品升级报告篇二十

近年来,怒江州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不同形式“走出去”,这些措施使怒江州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充分了解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情况,加快境外直接投资业务的发展,人行怒江中支成立了调研组,发放调查问卷,对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相关情况认真进行调查,分析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开展面临的困难,尤其是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寻求适合怒江州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同时针对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概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系峡谷地区,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东连迪庆州、大理州、丽江市,南接保山市,西与缅甸联邦北部地区克钦邦接壤,国境线长公里。缅甸所属的克钦邦与我州接壤区域为其第一特区和第二特区,控制这两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武装已与缅政府和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目前仍处于高度自治状态。克钦邦第一特区的当地民族武装为克钦新民主军(简称nda),其总部设在离大田坝区110多公里路程的板瓦区,驻军司令兼区主席为吴直孔・丁英上将。克钦邦第一特区属于独立的经济特区,缅甸_只对特区作政策性指导,无权干涉其经济活动,特区每年仅根据上报的木材砍伐量象征性的向缅政府缴纳小额税费,其财权不受缅政府控制。由于克钦邦几支自治武装为争夺资源而长期内战,特区经济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和税收体系,第一特区重大事项均由丁司令进行决策。2004年前,我州各企业对缅投资、开采资源基本上属于民间行为,只要经得nda(丁司令)同意即可,现已逐步走上规范化,境外投资个体企业均和克钦邦司令签订投资开发协议,各企业从事木材加工、采矿业等境外开采均通过州、县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但大部份都属于边境小额贸易。目前经过批准的对外投资企业只有福鑫矿业有限公司。

怒江州边境贸易有其独特的一面。境外缅方经济落后,资金、技术欠缺,交通条件差,但木材、矿藏资源丰富,第一特区是一块原始地带,矿产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原始森林面积达三千平方公里,由于地表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地下的矿产资源保存得十分完整。通过多年经济交往,逐步形成了中方提供资金、技术、人力来修筑公路、开发资源,而缅方则以林木、矿藏资源作为补偿的边境贸易形式,是典型的补偿型贸易。目前我州主要边贸伙伴为克钦邦第一特区,以货物为主的通关口岸,物流大于人流,进口商品以木材、粗加工矿产品为主,出口以日用百货、医药品、油料为主,但都属于自用,不属于真正意上的创收。边境贸易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步建成以片马口岸为主,亚坪、丹珠、俄嘎通道为辅(片马口岸为省级口岸,亚坪、丹珠、俄嘎为州级口岸),躲条边民互市点为补充的口岸管理体系,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边境贸易额有所下降。外管局进口业务为无业务发生,但商务局进出口数据、海关数据与外管局数据存在较大差别。

根据州商务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一季度全州进出口总额1044万元,同比增长42%;其中:进口678万美元,同比增长24%;出口366万美元,同比增长95%。按海关统计口径,进出口万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进口万美元,同比增长;出口万美元,同比增长100%。从怒江外管局数据看:没有进口业务,出口为万美元。1991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泸水县片马口岸为陆路开放口岸(省级口岸),属云南省单边边境陆路口岸,与缅甸一方口岸不对称。峨嘎、亚坪、丹珠等边境通道11条,边民互市12个。近几年来边境贸易得到长足发展,边境贸易进出口品种由主要以木材、藤条、药材、日用品为主扩大到矿产、机电产品、轻工产品、化工原料和境外_替代种植等。

近几年来边境贸易发展情况:怒江州边境贸易经过18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2005年完成进出口额亿元人民币,较2000年增长倍,2005年全州共有14家企业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后期由于多方原因、相关部门认识和落实不到位、退税手续繁琐、涉及的相关部门太多等原因,辖内至今没有企业和个人开立“边境边贸人民币结算专用账户”,目前只有云南怒江林华商号和怒江福鑫矿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开立基本帐户。

二、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特点分析。

怒江州长期以来侧重于吸引境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较为滞后。截至2011年三季度,境外投资区域仅涉及缅甸;投资行业高度集中在采掘业,主要将矿石原料从缅甸境外运送至中国境内。根据此次问卷调查所收集数据和相关机构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境外直接投资主体单一。

民营企业成为怒江州境外直接境外投资的唯一主体,怒江州从事境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仅为两家,分别是云南怒江林华商号和怒江福鑫矿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其中: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为0家,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0%,私营企业两家,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100%。截止2011年三季度,境外累计投资额达7262万美元,其中:中央企业境外直接投资0亿美元,占境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私营企业对外投资达7262万美元,占境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00%,外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0家,境外直接投资额为0万美元,占境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怒江州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国有企业投资金额为0美元,占0%;股份有限公司(怒江福鑫矿业有限公司)投资额为1416万美元,占到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个人独资企业(云南怒江林华商号)投资额为5846万美元,占到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由于境外投资主体单一,全部采用传统的新建独资方式,而没有一家采取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中广泛采用的收购、兼并等方式,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缺少懂技术、善管理、精通外语、精通国际化经营、熟悉兼并、收购等新型方式的人才,而无法实现与国际接轨。

(二)境外直接投资未形成规模效应。

全州境外投资企业数量较少,境外投资起点低,规模小,仅有两家。正常运营的境外投资项目集中在中小型投资项目上,其中:云南怒江林华商号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368万元,怒江福鑫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两家投资项目均集中在采掘业。根据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分析,仅有一家注册资本超过100万美元,资本注册在50至100万美元的1家。目前,怒江州境外投资企业的经营尚处于试探性阶段,成活率低、生产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境外直接投资的两家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云南怒江林华商号)在近三年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收入,另一家企业(怒江福鑫矿业有限公司)目前尚未将位于缅甸的产品进口至中国境内进行销售,故仍未产生经济效益。

(三)境外直接投资区位高度集中。

境外直接投资目的地高度集中,地区分布不均衡。截止2011年一季度,亚洲地区投资总额为7262万美元,占100%,仅分布在缅甸;拉丁美洲0万美元,占0%;非洲0万美元,占0%;欧洲0万美元,占0%;大洋洲0万美元,占0%;北美洲0万美元,占0%。境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缅甸,投资金额达7262万美元,由于怒江州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区域,属于缅甸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及支付结算方式较为落后,境外直接投资企业生产及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均采用人民币方式在中国境内结算,故没有产生实际汇出金额。

(四)投资项目技术水平较低。

怒江州2家境外投资的企业,无1家属于技术型企业。在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邮电电信业、金融保险业投资金额为0万美元,占比均为0%。目前所投资的行业领域单一,高度集中在采掘业,以进口矿石原料为主,投资金额达7262万美元。这些产业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难以具备较强的竞争技术实力。所投资的产业所在地条件十分落后,生产设备及厂房建设的相关原料均在中国境内购置,然后输出在缅甸所在的工厂,所有投资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均在中国境内以人民币的形式进行结算,故不产生实际汇出金额。

三、怒江州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云南省商务厅提出的数据(下图所示),并结合此次调查问卷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外向型经济发育程度较低。

从我省的对外贸易来看,2010年,怒江州的进出口额与其它发达地州相比差距较大,并加速扩大。造成外向型经济发育程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全州对外开放起步较晚;二是利用外资规模小、水平低,外资企业数量少,特别是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利用外资很少;三是怒江州上档次、上规模、有产品、有技术,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少。怒江州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境外直接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技术更新力度不够,致使怒江州原有的一些传统产业没有跟上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丧失了发展机遇,导致企业出现诸多困难,失去了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外向型经济发育程度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壮大与发展。

(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怒江州三大产业较全省其它发达地州而言,基础十分薄弱,境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全国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截止2011年一季度,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中:初级产品(矿石采掘)投资比重高,投资金额达7262万美元(其中:怒江州林华商号为5846万美元、云南福鑫矿业为1416万美元),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100%;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境外投资为0万美元,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投资占投资总额的0%。一般贸易出口比重高,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低,全州一般贸易境外投资占投资总额为7262万美元,占投资总额的100%,加工贸易境外投资仅为0万美元,占境外投资总额的0%。分析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产业群;二是民营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够活跃,对外投资不够旺盛;三是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制约,无外资企业进行境外直接投资。这充分说明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三)企业竞争力不强,单一化发展趋势明显。

截止2011年一季度末,全州累计有境外直接投资企业两家,其中,流通性外贸公司0家,生产企业两家;按所有制划分,国有企业0家,民营企业2家。由此可见,怒江州未形成多种所有制成份的生产、科研和流通,外贸、外资、外经和边贸企业并举的多元化格局,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差、竞争力不强;普遍缺乏人才,市场拓展困难。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没有大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两家企业仅为小型企业,发展起步较晚,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极其有限。

(四)未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整体合力有所欠缺。

近几年来,云南省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扩大开放,通过加快利用外资,奠定了坚实的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又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就怒江州而言,长期以来,境外直接投资没有如引进外资那样由省政府下达各地州市,并与各地州市签订责任状。境外直接投资还没有纳入州委、州政府对外开放业绩考核体系,境外直接工作实际上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境地,“走出去”意识还不够强。境外直接投资工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目前,商务部门协调手段有限,需要各相关产业部门的联动和协作,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各级主要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增强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意识,建立境外直接投资联席会议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加快怒江州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推进怒江州对外开放和境外直接投资工作。

(五)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怒江州在扶持引导企业境外投资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方面还缺乏导向性,力度不够,即在扶持对象上,没有突出重点。目前,怒江州“走出去”企业仅为民营企业,投资类型单一,国家相关政策扶持的重点没有突出在前景看好、又有竞争力、有望在国际领域保持领先的项目上,不利于引导我国企业“走出去”。为此,怒江州要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做好境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引导工作。

近年来,为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国家在政策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信贷和贴息支持政策、外经合作专向资金、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政策从总体上讲,侧重于扶大扶强,门槛较高,操作环节复杂,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力支持。此外,缺乏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企业对外投资,需要了解多方面的信息,如境外相关法律、投资环境、市场竞争状况、社会文化习俗等。长期以来,各部门信息自成一体,工商、税务、海关、外管、外经等部门相互独立,缺乏统一的机构或部门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信息服务,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六)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截止2011年一季度,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仅有2家,其中,流通性外贸公司0家,生产企业2家。按所有制划分,国有企业0家,民营企业2家,外资企业0家。未形成了多种所有制成份的生产、科研和流通,外贸、外资、外经和边贸企业并举的多元化格局。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差、竞争力不强,企业普遍缺乏人才,市场拓展困难。怒江州境外直接的相关企业普遍为中小型企业,发展起步较晚,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极其有限,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七)政府审批环节繁琐,行政效率有待提高。

现行项目审批和外汇审批两条线的管理方式,以及审批、行政许可过于繁杂的程序,不仅加大了企业投资的时间成本和风险,也弱化了管理的力度。因为很多企业为规避政府审批,往往将项目化整为零,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政府的监管。

一是对外投资项目审批的环节偏多,效率有待提高。按照程序,对于投资额较大的对外投资项目,企业必须先向发改委报项目可行性报告,然后由州发改委向省和国家发改委逐级上报;经批准立项后再由企业报当地外管分局,由外管分局报国家外汇总局;外管局批准后,再由企业报商务局审批后由商务部颁发批准证书;投资额较小的项目尽管可由当地审批,减少了上报_的环节,但审批环节仍然较多。二是外汇审批制度手续复杂,时间长,影响投资机会和收益。目前对资本项下的外汇仍然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企业用汇必须得到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且审批手续繁琐,需要企业提交项目可性研究报告、境外投资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贷款银行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近十多种材料,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不便。

(八)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融资困难。

尽管国家在1999年出台过对企业“走出去”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的意见,但国内在实际操作中,对境外投资项目的融资控制较严,企业难以取得境外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在“走出去”过程中,企业普遍遇到金融服务瓶颈。融资难的另一个问题是融资成本偏高,企业反映,即便是政策性银行,利率也偏高。在贷款时还要强制进行出口信贷保险,而政策性保险的费率也是偏高的。由于综合成本很高,往往导致企业在国际投资活动中缺乏竞争力。

(九)人身及财产安全面临较大风险。

随着缅甸政府对“民地武”组织的收编和缅政府军不断向边境地区各个要塞推进,我州境外缅北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一形势的变化对我州边境一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继2010年3月份怒江州泸水县片马口岸境外连续发生多起缅政府军无故扣留我边贸企业车辆和人员,并打伤我出境务工人员事件后,2010年5月5日,片马口岸境外再次发生我11名境外务工人员遭缅政府军无故抓捕的事件。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省、州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州及时组成作组前往缅奇贝(石灰卡)解救我方人员,经多方努力,于5月18日将11名境外务工人员顺利解救回国。这充分说明,由于所投资国度的政治、军事等问题,导致及投资环境存在风险,对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财产及人身安全面临双重挑战。

(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边境贸易往来。

公路交通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怒江州发展的瓶颈,怒江州是目前全国30个自治州中唯一没有通高等级公路的自治州。2003年云南省决定修建连接大理至六库的省道二级公路,即金山岭至六库二级公路(简称金六公路),结束怒江州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征迁协调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上遇到困难,工程建设进展极为缓慢,工期也由原来的3年一延再延。2006年怒江州在向_领导同志汇报该州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中,特别汇报了金六公路建设问题。_总理专门作了“请发改委、西部办会同云南省统筹研究,提出怒江州发展思路和措施”的重要批示。2007年7月,在怒江州总体发展思路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同意对金六二级公路建设资金给予补助,其中国家补助7亿元,省级补助3亿元。同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同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开展金六公路前期准备工作,最终确定项目总投资为亿元,其中国家补助7亿元省补助亿元。但目前后续资金未完全到位,成为这条路建设的最大困难,也成为制约对外直接的因素之一。

(十一)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工作困难重重。

边境贸易人民币贸易结算是很好的一种结算方式,然而对怒江州而言,对缅甸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怒江州外汇指定银行较少,仅有3家:农业银行怒江州分行、农行兰坪县支行、工行怒江州分行,农村信用社无办理外汇业务的资格。二是搭建金融结算平台的问题,怒江州与缅甸接壤地区是联邦克钦邦第一特区地方特区政府和克钦帮第二特区kio地方特区政府,都没有金融机构,要搭建金融结算平台必须设立境外代理机构,否则,无法办理清算。三是境外代理机构存在金融风险,贸易保护主义会抬头,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欺诈时有发生,边贸企业和银行遇到风险的可能性增大,特别是缅北地区局势动荡不稳,存在信用和政治的双重风险。

四、对策建议。

根据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为进一步加快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

一是确立外贸出口和境外直接投资在全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外贸出口纳入各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和境外直接投资目标责任制。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省人大通过的境外直接工作目标,由州政府向有关部门提出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工作目标,签订责任书,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新局面。

二是针对不同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设立不同的专门协调小组,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商务部门积极参与组成。研究解决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发展支柱产业,以及如何通过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等,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带领企业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商务部门协助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共同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支柱产业。

三是增加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为促进境外直接投资发展,建议政府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发展资金,每年投入一定金额的金额用于境外直接投资发展。建立外经贸发展资金与外贸发展相适应的同步增长机制,增加对外经贸发展资金投入,建议每年以外贸出口增量的1%的比例补充外贸扶持资金。此外,要分级建立外经贸发展资金。建议州政府根据怒江州外经贸和国民经济发展投入相应资金,鼓励本地企业扩大进出口。

四是突出抓好境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增点、弱点、难点问题,努力促进境外直接投资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州委、州政府要按照全省境外直接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境外直接投资工作,办好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加大对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在怒江州扩大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其发展境外直接投资项目,贯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境外直接投资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五是适时召开全州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或对外开放联席会议,将境外直接投资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动怒江州的对外开放工作。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做政策的明确导向,切实提高怒江州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的认识,尽快研究和制定激励企业“走出去”的财税、金融等各项政策措施,保证境外直接投资工作有序进行。明确产业导向,采取切合实际、快速有效的方式扎实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提高全州整体经济实力。

六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树立为“走出去”企业服务的意识,真正落实好“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政府有必要通过设立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协调整合工商、税务、海关、外管、商务局等部门信息,收集并向企业提供来源于境内外的投资信息、法律政策咨询、境外投资风险提示、融资指引等信息。此外,政府还应为已“走出去”和未“走出去”企业提供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一些交流活动,为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学习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弯路的机会,加快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二)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要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尤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信贷和贴息支持政策、外经合作专向资金、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出台一些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降低门槛,简化操作环节。建立政府对外投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怒江州企业在境外的合作开发项目、对外投资环境和项目可行性调查、对外投资技术人员培训等。在税收方面,可借鉴“引进来”的作法,对汇回的境外利润实行定期减免,对于用企业利润到境外投资的企业,对其利润部分所缴纳税款给与退税或部分退税等优惠政策。针对商业银行对境外投资项目融资难以到位问题,建议由国家政策性专业银行设立扶持企业“走出去”的专项放贷项目。

(三)完善境外投资税收服务体系,改革对外投资审批制度。

一是改革规范对外投资的审批制度,逐步放宽审批标准,简化审批程序,逐步推行核准制,并最终转向以提供咨询服务为主的登记制。二是完善境外投资税收政策法规,完善对境外所得的计征办法,针对会计年度差异,本着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应允许境外所得按照投资所在国的会计年度计算;参照境内所得的规定,允许用境外所得在税前弥补境内亏损;本着优惠纳税人的原则,来源于低税率国家的所得优先弥补。三是制定对境外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制定对境外投资特定行业的税收优惠;可对“走出去”企业境外新增项目所得在一定年限内减免所得税;允许企业境内外所得或亏损可以互相抵补或境外所得全额免税等;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建议在《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中对“走出去”企业的登记备案予以明确,实现源头控管。四是完善境外投资税收服务体系,建议将国内企业境外投资的税收征管纳入国际税收业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并加强干部配备,由国际税收业务管理部门统一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服务,根据怒江州“走出去”企业的现状,加强对有关税务人员国际税收、税收协定、外国税制、“走出去”企业税收政策等业务培训,在完善对境外投资征收管理前提下树立为“走出去”企业服务的意识,真正落实好“走出去”的战略思想,以更好地体现国家鼓励对外经济发展的政策。

(四)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着力解决人民币贸易结算难题。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展开,境外企业欠缺人民币的来源和投资渠道问题会更加突出。为此,需要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出口收入(外汇或人民币)存放境外等政策,在贸易渠道方面积极拓展。通过《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在结算渠道方面积极拓展,境外机构依法办理人民币资金收付,可以申请在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用于依法开展的各项跨境人民币业务。

1.切实改善金融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尽快解决边贸结算问题,规范结算行为。商业银行应积极探讨、研究与周边国家银行间互设金融代办机构或互开账户,尽快开办双边银行边贸结算业务,为边贸结算提供规范的金融服务。将人民币现钞结算规范为银行结算,不仅能有效加强边境地区现金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现钞结算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促进边贸稳定、健康发展。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领导,部门协作,加强与缅甸边境政府的沟通。加强相关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2.加强与缅方会晤协商,争取双方合作取得新突破,早日实现中缅边境贸易正常化。加强与上级部门反映协商,争取增加进口指标,尽快实现积压木材及矿产品的销售。随时掌握缅方边贸政策动向,及时调整边贸经营策略,给口岸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境外投资环境。

3.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口岸管理体系。一是制定与人民币贸易结算相配套的通关政策。二是要加大口岸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长期的口岸硬件设施,改善硬件环境建设,满足口岸管理硬件需求,服务跨境贸易需求。三是推行“一站式”电子验放系统建设,实现口岸电子自动化通关和查验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4.建立缅方金融机构或者设立金融代理机构,配备必要技术人才,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建议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积极申办外汇业务,形成相互结算的渠道。

5.建议省委、省政府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服务区域结算中心核心区建设;定位金融服务功能核心区,建设“人民币跨境(中国―东盟)结算中心大楼”作为标志性建筑,逐步形成依托“泛珠三角”及周边省市,面向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服务全国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推动金融招商工作,力求把金融服务区打造成国内外金融机构(特别是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进入云南的首选之地,搭建交流平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6.尽快调整跨境资金监管方式。央行尤其是外汇管理部门应当将长期以来以外汇和外汇收支作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转变为以跨境资金流动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从制度安排及监管设计上将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境外资产负债纳入监管监测体系并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在银行监管层面,应强化对法人的一体化管理,包括对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经营状况的管理和强化合并报表后的综合风险管理。从人民币跨境流动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管理角度来看,央行应密切关注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情况,加强与相关国家央行的配合和联系。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境外直接投资瓶颈。

公路交通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怒江州发展的瓶颈,怒江州是目前全国30个自治州中唯一没有通高等级公路的自治州。2003年云南省决定修建连接大理省道至六库的二级公路,即金山岭至六库二级公路(简称金六公路),结束该州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征迁协调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上遇到困难,工程建设进展极为缓慢,工期也由原来的3年一延再延。虽然国家发改委发文同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开展金六公路前期准备工作,最终确定项目总投资为亿元,其中国家补助7亿元省补助亿元。但目前后续资金未完全到位,成为这条路建设的最大困难,也成为制约对外直接的因素之一。为此要保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金到位速度,破解境外直接投资瓶颈。

(六)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上,要兼顾培育和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产业,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同时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中调整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增强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加强劳动密集型成熟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加快边际产业向国外转移。这样做既可以转移国内部分产品的过剩供给、提高这些成熟产业的利润率,同时加速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能源安全框架下发展资源开发类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石油、天然气、铜矿等工业生产资源的主要需求者,而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这一趋势都不会改变。因此,国家指导和支持资源开发类企业在海外建立资源供应基地,将成为重要的战略举措。积极培育高新技术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带动力量。国家应加强对国内高科技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提高我国在这些行业的竞争能力。

(七)抓往桥头堡战略机遇,做好口岸建设规划工作。

2009年7月,__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要求,云南省委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立了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桥头堡建设迅速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成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为此怒江州要抓住“桥头堡”建设战略机遇,重点抓好口岸功能提升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提升口岸功能,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加强口岸建设规划工作。召集相关设计院专家和有关部门研究口岸总体规划,对怒江州境内的片马等口岸查验设施及各通道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投资及计划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研究怒江州桥堡建设项目规划。要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服务,主动加强与联检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解决通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互动机制,优化通关流程,抓紧推进联捡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强口岸管理,提高口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做好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研究建设片马经济贸易区方案,抓住“桥头堡”建设战略机遇,促进商务事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八)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存在人才匮乏、缺乏核心技术等多种问题,为此,一方面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要根据跨国经营的需要,培养和吸引精通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企业,这样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对投资过程中会风险将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要紧随着科技发展,实现用技术创新为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争夺市场、提高竞争力。企业要通过增强自身能力建设,保证有较强的竞争力,确保在国际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地位。

(九)加强沟通交流合作,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克钦邦与我州接壤的为其第一特区和第二特区的部分区域,控制这两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武装已与缅政府和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目前仍处于高度自治状态。但缅甸_对其有诸多的限制措施,_与克钦邦地方政府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目前政治环境还未完全稳定,对外投资仍有较大风险。为此,要巩固和发展与缅甸联邦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与缅甸_和克钦邦地方政府的双向交流合作,与其建立新的联系与合作平台,鼓励缅甸企业到怒江州寻找发展商机,开展贸易和投资开发活动,确保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调研组长:叶映辉。

成员:杨东勇杨鱼凤郝柏青姬晓梅。

张惠琴陈丽花李嘉庆(执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