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孙子兵法(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0:12:38 页码:9
最新孙子兵法(通用18篇)
2023-11-10 20:12:38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总结结尾时,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强调主要观点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孙子兵法篇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7q30agx课程名称:《孙子兵法》青春版改卷教师:许伯卿学号:096020307姓名:蔡莉娜得分:

人生如战场。

——读《孙子兵法》之《谋攻》有感。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

我没有完整地阅读完《孙子兵法》,但对于《谋攻第三》却十分的喜欢。也许开始大家都会有一种想法,认为打战嘛,不论通过什么手段,最后取得了胜利了,这一场战争就是成功的。但孙武不是这么说的,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通过武力使对方臣服,这只是次一等的方法,真正的高手是通过计谋使对手心服。当年吴王夫差,通过武力征服了越国,俘虏了勾践。勾践成为了阶下囚,但他没有真正的心服,卧薪尝胆十年,每天告诫自己耻辱不可忘,每天鞭策自己复国大业要谨记。皇天不负有心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卷土重来,一举灭了吴国,一洗当年之耻。这就说结果固然重要,但手段更为重要。之所以说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就是因为他知道俘心比俘人重要,当他出征南中时,对于南中首领孟获,就采取了攻心计。诸葛亮一共抓了孟获七次,当第七次抓住他时,还是决定放了他,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就重新归蜀汉控制。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命令孟获和各部落的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诸葛亮深知如果强行攻打南中,俘虏了孟获,即使胜利了,南中还是会养精蓄锐,迟早会反攻,那是又是一片**,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要孟获心服口服。

中国人自古以和为贵,如果可以不伤一兵一卒取得的胜利,为什么要大动干戈呢?用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根本没有多大的意义。攻城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是最次的策略。太极拳看起来绵软无力,可为什么可以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以为它用的是智慧,借力打力,这就是计谋,是智慧。

说到计谋,就必须有一个有谋略的将领。夫将者,国之辅也。大雁的迁徙要有只领头雁来带领方向,打战也要有一个有计谋的将领。一个不知道如何正确领导的将领,对这个军队来说,必定是一种危害。国共对抗时期,王明的左倾思想错误,就是源于他没有根据中国革命的实情,才会导致中国共产党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而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等人为中心的领导小组后,中国革命开始找到了光明。这是因为,毛泽东熟悉中国革命的实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有成功的机会。好的将领就会知道如何用兵,“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抗战时期的游击战,铁道战,地道战等,就是灵活地运用了战术,才把敌人搞得头晕眼花,思维混乱。

不过说到打战计谋,人们最熟悉的还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还有后两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其实,谋攻篇用在生活和工作上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要做一个用自身人格魅力使人心悦诚服的人,而不是靠自己的背景或是暴力来使他人畏惧。前者得到的是尊敬,后者得到的只会是侧目。用武力得来的总有一天也是会失去,“人外有人”,谁也不可能是最厉害的。只有心服,才会死心塌地。工作上,我们不可以只埋头与自己的工作中,而忽略了他人的进步,知己知彼,取长补短,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当然,如果你连自己的工作都不专注,根本就不会关心他人的进步了,那么你就“每战必败”了。

有时候,会觉得古人是多么的聪明,他们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没有互联网,但他们的话却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对当代以至于未来的人们都有着启示。像这种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才是真正的国粹,与之相比,现在流行的快餐式文化根本就没有什么营养。我们有时候还是该回归于老祖宗留下的经典,也许看惯了快餐式文化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不一样的启示。

孙子兵法篇二

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孙子兵法之商战应用国际工商管理系。

注册会计1006班雷文豪10299206。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卓越的军事理论著作,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明长河中,令世界叹为观止的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文化瑰宝,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孙子兵法》为世界第一“兵学盛典”,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更倍受商界青睐。日本企业家将其奉为至宝,美国商人视其为“金科玉律”。军队是在战场上拼杀,企业是在市场上作战,二者有相当的相似性,《孙子兵法》是伟大的商战博弈论,故可为现代商战所用。

古人云,兵法可为王者师。其实,兵法亦可为商战者师。当我们迈入21世纪之时,我们发现,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充满了机会,同样也布满了竞争、挑战和危险。商战,从制胜因素、目的手段、竞争的方式形态都已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现代商战所揭示的问题之尖锐,对人们心灵震撼之剧烈,所涉及的领域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想起中国祖传的商战法宝——《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最早将《孙子兵法》引入经营管理的是战国魏文侯时的白圭。他将孙吴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目前,有许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孙子兵法的商战应用价值有深刻的体会。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胡大源说:“《孙子兵法》是对两千多年前大量战争实例的精辟总结。当今mba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现实问题进而找出其规律的能力。每个企业都欢迎善于解决问题的经理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说:“在国外学习战略是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的参考书,他们认为战略中的许多思维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其实外国人喜欢看的书,反而是我们的《孙子兵法》,他们觉得很有用。近年来,很多管理学学者发现企业竞争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已经将《孙子兵法》的理念应用于管理运作上。”lg中国总裁卢庸岳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智慧的东西。对于经营管理也很有用。”

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孙子兵法》引进了企业管理。日本学者村山孚说: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一个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撰写了《兵法经营学》,讲述如何将兵法理论运用于商战,其中特别强调以孙子兵法管理企业。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公开宣称孙子兵法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他说:“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日本麦肯齐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写了《孙子对日本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一文,指出日本企业所以能战胜欧美企业,原因就在于日本“采用中国兵法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美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更合理有效”。他在《战略家的头脑》一书中,大量引证《孙子兵法》的内容,宣称《孙子兵法》是日本企业的“最高经营教科书”。

美国的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在对孙子兵法顶礼膜拜上并不比日本人逊色。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则说:“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美国当今著名经营战略学家哈默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引用孙子的语录。他说:“仅估计已知竞争者的当前战略优势无助于了解潜在竞争者的决心、持久力与创造力。孙子,一位中国军事战略家,3000年前就曾论证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说:“《孙子兵法》是战略理论领域的传世之作,是世界兵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本企业致胜之道的巨著。”

其他国家的有头脑的成功企业家也同样看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意大利埃尼公司总裁贝尔纳贝说:“关于战略这一题目,我正在读《孙子兵法》,这是一本大约2500年前由一位中国将军孙子所写的经典教科书,这是一本关于战略的全面的教科书,今天仍能运用到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去。”

孙子兵法帮助许多企业家获得了巨大商战的战果。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在1984年销售汽车830万辆,居世界首位。他说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与的《孙子兵法》一书中了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经营者应依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对策。索尼公司应用孙子的这一思想取得了成功。50年来,索尼“以正合,以奇胜”,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支撑企业发展。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种思想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思想。许多企业避开市场竞争主战场,独辟蹊径,开辟无人涉足的细分市场,一举获得成功,达到了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的效果。在这方面,日本的任天堂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原是一家生产扑克牌的小公司,1980年独辟蹊径开发出普及型家庭游戏机,打开日本市场,1986年推出适合美国家庭的游戏机,又开辟了美国市场,现在正席卷欧洲市场。

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对孙子兵法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抢占市场要有速度,这就是孙子所说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而这个“石”就是顾客。他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获得巨大成功,使中国的海尔走向世界。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篇》)意谓用兵之上策是以谋伐敌,即以智谋而不以兵战迫使敌人屈服。所以把“伐谋”称为上策,一则“伐谋”是一种非直接对抗性竞争战略,有可能采用非进攻性谋略取胜,二则不花多大费用即可达到全胜目的。

“伐交”次于“伐谋”,是因为这种竞争是一种非对抗性竞争战略,采用各种非军事手段以孤立对手的办法,所花费用也不大。“伐兵”这种“硬战”方式,是一种直接对抗性的竞争,以武力战胜敌人,费用高而效益小。“攻城”则是一种直接暴力对抗性竞争战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牺牲大,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故为下策。根据以上四种竞争战略模式的分析,孙子做出结论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在他看来,善用兵者,是不以“伐兵”、“攻城”胜敌,而以“伐谋”、“伐交”迫使敌人屈服。如果万不得已而攻城,亦不必采取硬攻的办法。即使以武力灭人之国亦不可旷日持久,应当速战速决。这样,就可以通过全争达到全胜的目的。故张预说:“不战则士不伤,不攻则力不屈,不久则财不费,以完全立胜于天下,故无顿兵血刃之害,而有国富民强之利,斯良将计攻之术也。”根据以上分析,孙子竞争战略选择模式,主要包括战略选择目标、战略选择标准和战略选择方式三部分。在“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四种竞争战略方式选择上,孙子是以“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为战略选择准则的。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灵活地交替使用这四种竞争战略方式,以争取全胜。一般说来,军争为利,则采取主动出击战略;军事为危,则采取被动反击战略。只有善于选择与运用孙子竞争战略选择模式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位善于兵战与商战的人。

市场如水,企业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市场的变化可以为企业提供机遇,也会带来预测不到的风险。兵无常势,企业经营亦无定势。《孙子兵法》作为揭示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有适应于市场变化需要的“绝招”。不管是哪一种“绝招”,都是企业家的智慧的产物,都是企业家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后的一种理论升华。

孙子兵法篇三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孙子兵法》是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发现的,《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孙武被后世尊为孙子、“兵圣”、“世界兵学鼻祖”。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第三篇《谋攻篇》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前三篇说的是战略运筹。第四篇《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第五篇《兵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此三篇是作战指挥。第七篇《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第八篇《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此四篇是战场机变。第十篇《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第十一篇《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此五篇是军事地理。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孙子兵法》是套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孙子的管理思想。例如“分数”系统管理思想、孙武指出“: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篇》。孙武认为,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像治理人数少的军队一样,这是军队的组织编制方面的问题。以“分数”加强管理,就是依靠各级组织、编制机构发挥作用。“分数”系统管理思想的目标是统帅“三军之众”,其管理的组织性和严密性应像“常山之蛇”那样,身体各部位都能相互照应,达到“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九地篇》。

表现在关心职工疾苦,注重他们的物质生活,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关心职工子女的升学和就业问题。这样才能把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拴在一起,从而大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将孰有能”的管理人才标准、为将的能力,是军队高层次管理人才素质上的要求。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乃国家安危所系其选,必慎动求全;其任,必郑重其事,事事不可草率从事。孙子在《计篇》中,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时,把“将孰有能”列到比较敌对双方七个取胜重要条件的第二位,可见孙子对军队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视。《地形篇》,身先士卒,敢于负责,是勇的形象;军纪严明,章法威严,赏功罚过,不徇私情,是严的标志。把这五个方面联在一起,是有智谋、有信义、有爱心、有魄力、有威严。这样的将才是“有能”之将,才是能带兵,会管理的有用之才。

从孙子兵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现代的管理思想。

上兵发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

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是商战中的“圣经”,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也就是在各个行业的商战中从一统“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飞速向“战国”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渊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

第一是用人之道。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现代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又如,“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卒,也强调了其作用。“视卒如爱子”(地形篇)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也是必要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

第二是企业文化。“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组住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一个年度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年度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在当今高速运转的市场环境中,势必淘汰出局!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势篇)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正如将帅看到战争中的“势”一样,企业主管应把握商场上的“势”,及时组织合适的人力,抓住商机,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位置上,掌握好机会,发挥出作用。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中所强调的“势”类似。商场上各种信息瞬息万变,纸上谈兵、墨守成规、按图索骥只能被商场的大海所吞噬。敌变我变,关键在于谁先,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先发制人。

第三是激励机制。“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企业在极力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避开员工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去满足员工渴望得到的需求,实现激励最大化。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孙子兵法》应该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

孙子兵法篇四

一.《孙子兵法》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案例一:该印刷厂承接编辑部杂志的印刷工作,因不可抗拒的原因编辑部延迟一段时间付印刷费(合同中已注明因此原因可推迟付款),但印刷厂不予理解到编辑部大吵大闹,甚至动用武力威胁编辑部工作人员,给编辑部带来很恶劣的影响,编辑部为平息事件将支票开给印刷厂,并要求印刷厂道歉。印刷厂不但不道歉,也不到编辑部完成领款手续,反而到法院起诉。最后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印刷厂撤诉。

着啤酒厂老板的小轿车开除来时,他故意突然迎面朝小轿车快步走去,结果被车所撞,并压断一条腿。他被送进了医院,啤酒厂的老板问他以后怎么办,他说:等我腿好了以后,就让我去你的啤酒厂去当个看门的,混碗饭吃吧。啤酒厂老板一听他不找麻烦,就满口答应了。后来,这个日本人便当上了啤酒厂的门卫。

经过3年的观察和琢磨,他对这家啤酒厂的设备、原料、工艺已了如指掌。掌握了这些重要的技术情报后,他便扬长而去,回国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啤酒厂,抢占了日本的啤酒市场,获得了高额利润。神日制铁(株):参观工厂者须踞生产线40米以外。而40米以外,根本不能看清生产线。

一个值得思考的故事:美国i公司想开办一家天然高分子材料生产工厂,但该公司对者一领域毫不了解,通过查询了解到我国g化工研究院有这方面成熟的工艺技术,并已形成产业化,而且技术水平在国内外比较先进;i公司以购买技术或合作为名义,与g研究院取得了联系,在一次、二次、三次的传真中,或得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简单的工艺介绍和设备布置图等;而后i公司又表现的非常积极和真诚,前来中国的g研究院洽谈合作事宜。在草签了意向协议后,又提出要参观工厂生产线的要求,g研究院答应了公司提出的要求,派工程师带领i公司的人员参观了工厂生产线,i公司又以留念的名义拍摄了很多照片。

在愉快的气氛中,i公司的人员离开了研究院;此后,便缈无音信。尽管g研究院多次发传真,但g公司毫无回音。„„后来得到不十分真实的信息,i公司已在北美和越南建起了工厂。

三:。“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案例:即使在上海的便利商店市场起步较晚,来自台湾的统一超商正打算逐步超越众家先行者。眼前已有将近6,000家超商争相博取上海人的青睐,然而统一超商的7-eleven连锁店直到今年四月才正式开幕,由四家店负责打头阵。

并非该公司刻意迂回,整整十个年头过去了,统一超商才总算取得柒—拾壹(中国)的首肯在上海开店。柒—拾壹(中国)把首都北京留给了自己。

“我们来得其实恰是时候,”统一超商(上海)营运长苏嘉麒充满乐观地说,“我们刚好赶上上海便利商店市场的黄金十年。”

时机当然是关键,过早切入市场者可能会发现,面对从西方或日本移植而来的便利商店,消费者其实还没完全作好思想准备。

上海市场直到最近三年才经历了爆炸式的成长,这个中国第一大城如今拥有大约5,000至6,000家便利商店,其中绝大多数仍是公有或由个体户经营。

毋庸赘言,其它超商连锁业者早已占有一席之地:全家已经开出大约200家店,罗森则有300家。由多数对手仍在赔钱这个事实看来,统一超商认定只要能作到与众不同,后起之秀依然大有可为。

一开始就能在市场上卓然而立至关重要,上海的7-eleven占地至少120平方米,比起本地同行大了至少一倍,进而得以在货架上排列更为完整的商品种类。

上海的7-eleven,大多开在商业区与办公大楼群集的地方,拥有八米面宽,如此设计是要在这个熙来攘往的大都会中引人注意,同时留下印象。相较之下,有些对手以住宅区为首要选择,并且在后巷落户以求节省租金。

“我们有关店面设计和落脚处的策略显然奏效了,”苏嘉麒表示,“我们六家店的每店每日营收是全家的1.8倍,罗森的二倍,其它本地商店的三倍。”

即便在每店每日营收上大幅领先,统一超商(上海)并不敢忽视规模的重要性。该公司的目标是要在2011年底以前建立一个165家店的连锁体系,并对店面的位置与外观维持一致的要求。

将目光拉回眼前,短程目标是要在今年底以前将现有的六家店推升到15家。

四:《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案例:1999年7月,时任伊利集团副总裁兼冷饮事业部总经理的牛根生,因为管理方式、为人处世方面与伊利总裁郑俊怀相左,被郑俊怀取消了“兵权”。牛根生无奈之下带着从伊利分得的一笔资金,及冷饮事业部9名核心人员,开始另起炉灶,共同注册1000万元成立了“蒙牛”公司。当时伊利的固定资产已经是几十亿,两者根本就不可能同日而语。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两家公司在人事政治、天时、地利等几个方面的不同,蒙牛能够崛起,最终可以和伊利抗衡,应该是可以预知的事情。第一,牛根生的管理风格比郑俊怀开明,牛根生懂得用人、容人;第二,从一个洗碗工干到副总,能力方面比起郑俊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因为父亲就是养牛的,自己又从事了几十年,对周围的环境相当熟悉,论资历不比郑俊怀差;第四,牛根生知道“散财”之道,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来自伊利的三四百名有15年以上经验的乳业专门人才;第五,蒙牛的人才在薪酬和待遇方面远远超过伊利,而且只要有能力很快就能被提拔,企业的各项制度非常先进和完善。所以,除了资产方面,当时的蒙牛和伊利不能比之外,其余各方面均超过伊利。

五、“夫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案例一:

经过十多年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我国洗衣机市场早就饱和,许多企业都已被淘汰出局。因为洗衣机市场卖的都是大容量、耗电量高的产品,春秋和冬季好销,而夏季却相对成了淡季。海尔先人一步抓住了这个商机,开发了容量只有1.5公斤又省电的小型洗衣机。

海尔先人一步抓住了这个商机,开发了容量只有1.5公斤又省电的小型洗衣机“小神童”,推出后立即在市场畅销,在推出后的20个月内,销售了100万台,并且经过了六次改进。

当然各企业的产业性质、产品、所处内外环境均有不同,所以照搬别人的成功模式并非都行,重要的是企业的经营思路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有新的思路,发现新的机遇,这就是“出奇”。

六、“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案例三:日本摩托车之父----本田宗一本田宗一是日本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在创始之初受到人们的嘲弄,但是本田心意已决,东海精机公司失败之后,本田转手研发新产品。他从日本多山的丘陵地形出发,首先将自行车改为“机器脚踏车。”后又研发了“双缸a型”自行车,用辅助马达,直至1949年8月,本田才开发出真正的摩托车,后来本田又开发出了4缸e型摩托车,性能为日本之首。但是毕竟有限的空间难以有更大的发展前途,本田积极吸取外围的先进技术。博天下之才为我所用,并且将产品打入世界市场,而且积极更新产品,引进先进设备,注重经营管理。本田如虎添翼,产品远销内外,走上了腾飞的康庄大道。

七、“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子》在“地形篇”中讲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案例六:

丰田之路的成功与其它的汽车公司不同,其创始人乃纺织工业的后人。创业之初,几乎对汽车一无所知的丰田喜一郎到世界各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尤其是对德奔驰与美福特公司的考查,坚定了喜一郎的信心。事实上,丰田的成功在于其对人才的重视。即所谓的得人才者得天下。喜一郎屡次拜访专家如:本多光太郎、成漱正男、限部一雄,并听信善言,终于生产出“节油、坚固、廉价”的丰田汽国,1938年11月,丰田汽车正式投产。1948年实现了批量生产。丰田汽车成功了,丰田喜一郎用自己的聪慧、果敢、胆识走出了一条光辉的创业之路。

八、《孙子兵法》: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案例八:

牛根生拿出300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宣传,最重要的一笔就是让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冒出了“蒙牛”的灯箱广告。但没过几天,40多个灯箱广告就在一夜之间让人给用刀划了。明眼人一想就知道是谁做的,但是牛根生没让大家把这件事情弄大。

这时候,蒙牛还没有站稳脚跟。蒙牛启动市场毕竟只有1300多万元,在伊利、草原兴发这两个资本大鳄面前显得非常弱小,从竞争层面上看,兴发和伊利联手干掉蒙牛,是完全可能的。即使伊利只跺跺脚,蒙牛也可能东倒西歪,事实上也出现过蒙牛的奶车被拦截的事情。牛根生知道此时保存实力最重要,他开始“为别人”做广告: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有的广告牌上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蒙牛名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广告,实际上为自己做了广告,而且壮大了自身,防止了两败俱伤,保存了实力。结果,伊利和兴发看到蒙牛如此“大度”,不仅为自己,还为别人,又怎能忍心去“扼杀”它呢?后来他们又去深圳开辟市场,“伊利”曾经在深圳市场兵败而归,但牛根生运用了“以小区包围超市”的方针,在小区内提供免费品尝的牛奶,打着"来自内蒙古纯天然无污染的牛奶”“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它凭着香浓的口感和不一样的战术打开了深圳市场,使得居民一进超市就直奔“蒙牛”的货架。

九、《孙子兵法》: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案例十:

创业初期的蒙牛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公司”:一无市场,二无工厂,三无奶源。牛根生考察了很多企业,发现人们的观念当中,办企业一定要修建厂房和车间,大量资金投入之后,经营却没有资金去做了。于是,牛根生决定“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用别人的钱和资源做自己的事情,把全国许多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

助、失道寡助,看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顺民心、得民意、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想。联系企业管理,何当没有一个『经五事』、『校七计』的问题!案例:素以抓管理、重效益的深圳康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华纺织丝绸有限公司由于不断探索『五事』、『七计』在企业中的综合应用,迅速形成良性循环。康佳多项指标居全国同行之首,在不少电子表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之时,却出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同步增长,增幅均为全国百家电子企业首位。创汇、彩电出口量、资金周转天数、人均销售收入等,均位居百家电子企业第一。在百家电子企业中的排位,由原来年二十二位跃升到第六位。荣登[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金榜第二名,喜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夺得全国首枚『国优』最高奖和全国最畅销商品奖。年创汇逾亿美元,在全国电子行业中独占前头。连创佳绩。荣获省人民政府分发的[广东省模范集体]称号。被国务院肯定为『一个成功的外向型合资企业』。这个合资企业推崇『五事』、『七计』,形成激励、评价、创新运作机制的成功实践,是颇能给人以启发的。沙头角保税工业区出类拨萃的佼佼者,富华纺织丝绸有限公司注重应用『五事』、『七计』,取得十分可喜成果。产品扬帆出海,还销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正品率百分之一百,投资回报率较高,效益较好,近年来均在百分之一百至百分之四百以上,人均利锐三点二五万元。

社科1020班金伟影。

学号3100103573导师褚良才。

孙子兵法篇五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全书虽然只有6000字,却处处充满了军事辩证法的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它深邃的秘义,不仅揭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还包含深刻的哲理。《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奇正之变、虚实之变、静动之变、分合之变、强弱之变,无不生动体现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其盛名久远,长期被尊为“兵学盛典”、“东方兵学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明代著名学者茅元仪认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谓五家为孙子注疏可也。”《孙子兵法》之伟大可见一斑。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孙子兵法》则被西方世界视为竞争哲学的经典,竞争领域的必读之物。

孙子的思想原本关注于战场,取得战场之“全胜”是《孙子兵法》之核心,于是便有了为取得战场胜利的各种智谋、权术。然“商场于战场”,商场虽没有战场激烈的厮杀,血腥的场面,但商场的竞争却有着与战场同样的目标——“全胜”,从而《孙子兵法》有了应用于商场的根基。

将孙子的制胜策略应用于商业经营活动,远可溯至战国初期的著名商人白圭。《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记述,白圭精于“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道,谷物成熟时收购粮食,出售丝、漆、蚕茧收成时买进帛、絮,再把粮食出手;平时经营能够“与用事童仆同苦乐”,把握商机时则“若猛兽鸷鸟之发”,白圭自己解释道:“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可见白圭应用《孙子兵法》进行商业贸易活动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

后世的商人中将《孙子兵法》应用到极致的却是不多,反倒是近现代以来,日本、美国等国家发现了《孙子兵法》的在商业经营和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巨大价值。许多日本企业家将《孙子兵法》奉为至宝。把《孙子兵法》的原理原则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始于日本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

日本著名经营评论家大桥武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军界转入企业界,长期以来,潜心致力于兵法研究,把《孙子兵法》中许多战略、战术原理、原则及方法,如集中、协同、奇正、士气、风险、效益等理论嫁接到经营管理中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将其成功经验写成《用兵法经营》、《企业经营的诀窍》、《兵法经营要点》等书,成为日本“兵法经营学派”的主要倡导人。日本学者占部都美则特别看重《孙子兵法》中阐述的为将五德。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井深大直言,索尼45年的历史,就是“以正合,以奇胜”的历史。

日本移植孙子兵学理论,用于经济领域的成功,引起欧美人士的关注,欧美等国也开始重视东方的经营管理思想,试图从中国古代兵法经典中寻觅东方经营管理思想,以改善西方传统的管理模式。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东方管理思想课程或《孙子兵法》讲座,翻译出版中国和日本有关《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的书籍。1985年4月29日,美国《幸福》杂志国际版登载:名列美国大工业公司第三位的通用汽车公司,1984年汽车销量为830万辆,销售额839亿美元,居世界汽车工业之首位。创这一业绩的是该公司的董事局主席罗杰·史密斯。《亚洲华尔街日报》对此评论说:“罗杰·史密斯成功的秘诀在于:他有‘战略家的头脑’,他能从2000多年前中国的一位战略家写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学到东西。”

当前,世界经济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竞争,其实质是一场不宣而战的特殊的“经济战”。“经济战”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安全。而“经济战”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中国古代兵法在对抗谋略上有宝贵的经验,有精辟的见解和比较成熟的思想,这是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界悉心研究它的原因之所在,也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思想来源之所在。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先知敌情,制胜如神。当今社会,各种信息源千千万万,各种信息流犹如浩瀚繁星。“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殆”,这是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用兵作战首先需要了解足够的敌情、我情,商业经营同样需要把握市场信息,了解企业竞争态势,解决“知”的难题。《孙子兵法》通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知”字,在孙子看来,“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在用兵上,只有对敌情、我情做到“尽知”、“先知”,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合理的对策。在“知”上,孙子始终将“知彼”摆在首位,对有关敌情的获取,他给出了“相敌”、“用间”和试探等方法,其中既有见微知著、理性演绎的被动观察法,也有主动探知的外围策敌以及派驻间谍的方法;同时,孙子还非常强调要对己方的战争实力和战略态势进行科学的评判,但做到这一点,还只能达到“胜乃不殆”,若要达成“胜乃可全”,还应“知天知地”。对于“知”的标准,孙子强调,“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形篇》),“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虚实篇》)商战中,企业要做到“知”,就应该对社会风云变化具有敏锐的嗅觉,对竞争对手进行信息监控,从而深刻认识企业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为寻找应对之策提供依据。同时,要强化对企业自身的认识,深入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身的短板,寻求自身经营战略和管理效能的改进。

2、出其不意以奇制胜。

《孙子兵法·势篇》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说作战总是以一般战术正面抵挡,以特殊战术夺取胜利。因此,善于使用特殊战术的,其变化无穷就象天地,出奇不尽就象江海。《孙子兵法·势篇》又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意思是说战术的基本形态不过是一般与特殊两种,而把它们加以组合变化,就能形成无穷无尽的战术。

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做到出其不意,以奇制胜,这里的“奇”一指速度,二指策略。速度在现代管理中是特别强调的,所谓“时间是金钱”,如何加快工作和生产的节奏,加快技术进步的节奏,决定着经济战争的胜败。策略是企业做到出其不意的关键,一个好的策略能像韩信暗度陈仓一样,毛泽东四渡赤水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出其不意。如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67岁生日时,法国人为了给其祝寿,准备将窖藏67的法国白兰地运往美国送给艾森豪威尔作为礼物,这个并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兴趣,人们抱着极大的兴趣想一睹珍藏67年白兰地的芳容,礼物运抵之日,民众纷纷前往观看,白兰地因此在美国具有了极大的影响力,法国酿酒公司借此机会成功将白兰地推向美国市场。这说明,出奇制胜往往能够比竞争对手很轻易地取得制胜的先机。

3、机动权变因敌制胜。

孙子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新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百花竞放,市场加剧竞争的今天,企业经营要取胜,就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经常开发新产品,降低产品成本,赶上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因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既要注意国情,又要注意国际环境,因势利导,才能夺取胜利。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应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调节本企业微观经济的运行,机动权变,方有可能取得竞争的胜利。

4、五德皆备可为大将。

孙子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因此,将帅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关系着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命运。在企业里,将帅就是职业经理人ceo(帅)及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将)。企业的将帅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关系着股东的利益,员工的生计。这使得企业的将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

《计篇》中,孙子提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即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此五者是良将最基本的素质。现代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者同样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中国古代就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大量事实证明,许多重大危机和险情,都是由于优秀将领处置得当,成功化解危机才反败为胜。企业的将帅组成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必须具备较高的智慧,诚实守信,关爱下属,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并且必须具有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共同的价值观、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特点。

5、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孙子在《行军篇》中提出来的“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方法,“令之以文”,所谓“文”,即“仁”也。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即尊重人、明情理的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齐之以武”,所谓“武”,即“法”也。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就是辅之以规章制度和行动法则来统一行动,是讲法度,讲纪律,注重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

《孙子兵法》中“文武”相济管理方法的独到之处具体体现在把感情注入管理之中。孙子的感情注入,是把管理建立在上下级相互爱戴、信赖的基础上,建立在关系融洽的基础上。一方面,孙子强调“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对待士兵就像对待“婴儿”、“爱子”一样,上下一致,安危与共,同生死共患难。这种仁爱士卒的情感投入是古今中外治军的一条成功经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求管理者也要“视员工如爱子、如婴儿”,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譬若娇子,不可用也”。指出爱但不要溺爱,骄纵部属,放纵管教,这样会丧失战斗力。这才是在管理中所注入的真正的爱的情感。

《孙子兵法》是我国有关军事战略和管理的最为著名的著作。其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管理理念和策略,其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指导借鉴意义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我们在借鉴《孙子兵法》的思想精华的同时,也要剔除其应用在商业竞争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合理成分。

首先,《孙子兵法》的基点是战场,战场的最大特点是置敌于死地,其结果不是你消就是我亡。故《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即要通过各种诈术来迷惑消灭敌人。现代商战往往并不像战场上必须置敌于死地,否则被敌置于死地,企业间的竞争往往是建立在竞争对手之间共存的基础上。以共存为基础的竞争往往也使得企业更加有动力去创新、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若让某家企业做到一家独大,形成垄断,却往往会损失效率,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其次,《孙子兵法》讲求“以正合,以奇胜。”即要想在战场上战胜敌人,就必须出奇制胜,不讲寻常规则。而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竞争的规则,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遵守商业道德。否则,不当的竞争不仅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企业自身也必将为此付出代价。企业以欺诈、哄抬物价、造假售假等不守商业道德的竞争行为不仅不能打败竞争对手,反而更容易使企业倾覆,如美国安然公司倒塌的例子就印证了这一点。

总之,《孙子兵法》不仅是战场上制胜的法宝,它也能够为商战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正确的思想支持。在克服其在商业竞争中不合理的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发掘和应用其在商战和企业经营管理中方法,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竞争的能力。

国际工商管理系物流0902班。

许智杰。

孙子兵法篇六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用间第十三】。

1、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后方动乱不安,戌卒疲备地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有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用来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到极点了。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算不上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2、所以,明君和贤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3、间谍的运用有五种,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同时用起来,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这是使用间谍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乡间,是指利用敌人的同乡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方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就是使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一旦真情败露,我间难免一死;所谓生间,就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4、所以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人,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奖赏的,没有比间谍更为秘密的事情了。不是睿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得到间谍提供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间谍的工作还未开展,而已泄露出去的,那么间谍和了解内情的人都要处死。凡是要攻打的敌方军队,要攻占的敌方城市,要刺杀的敌方人员,都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一定要将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5、一定要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从而用重金收买他,引诱开导他,然后再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乡间、内间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了。通过反间了解敌倩,就能使死间传播假情报给敌人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就能使生间按预定时间报告敌情了。五种间谍的使用,国君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的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6、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挚,他熟悉并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的关键,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敌情来决定军事行动。

孙子兵法篇七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九地第十一】。

1、孙子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军事地理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做轻地。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做交地。多国相毗邻,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行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战,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碰到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谋脱险,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2、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联络,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布阵也不整齐。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最关心爱护的,这样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3、在敌国境内进行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越深入敌国腹地,我军军心就越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地区掠取粮草,部队给养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队,不要使其过于疲劳,保持土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就会宁死不退。士卒既能宁死不退,那么他们怎么会不殊死作战呢!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惧,一旦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牢固。深入敌境军队就不会离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殊死奋战。因此,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逃避。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不爱钱财;士卒置生死于度外,也不是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但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都会象专诸、曹刿一样的勇敢。4、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象“率然”一样吧?回答是:可以。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部队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5、主持军事行动,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管理部队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视听,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人无法识破真相;不时变换驻地,故意迂回前进,使人无从推测意图。将帅向军队赋予作战任务,要象使其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将帅率领士卒深入诸侯国土,要象弩机发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对待士卒要能如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又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集结全军,把他们置于险境,这就是统帅军队的要点。九种地形的应变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全军上下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作为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6、在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深入敌境则军心稳固,浅入敌境则军心容易涣散。进入敌境进行作战的称为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敌境纵深的地区叫做重地;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做轻地;背有险阻前有隘路的地区叫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区就是死地。因此,在散地,要统一军队意志;在轻地,要使营阵紧密相连;在争地,要迅速出兵抄到敌人的后面;在交地,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就要巩固与列国的结盟;入重地,就要保障军粮供应;在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所以,士卒的心理状态是: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形势逼迫就会拚死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7、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无法得到地利。这些情况,如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凡是王霸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兵威加在敌人头上,能够使敌方的盟国无法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但不说明其中意图。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将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导战争的关键,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一部,千里奔袭,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

8、因此,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不充许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再三谋划,作出战略决策。敌人一旦出现间隙,就要迅速乘机而入。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约期决战。要灵活机动,因敌情来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柔弱,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象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火攻第十二。

孙子兵法篇八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军形第四】。

1.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2.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部队就象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

3.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不算上最高明。正如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既能打胜仗又不出任何闪失,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战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4.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潜心研究致胜之道,修明政治,坚持致胜的法制,所以能主宰胜败。

5.兵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量,即推算物资资源的容量,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资源的容量决定可投入部队的数目,部队的数目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双方兵力的强弱得出胜负的概率。

6.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胜利者一方打仗,就象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兵势第五。

孙子兵法篇九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九变第八】。

1.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召集人马组建军队,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邻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要赶快通过,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敌军不要攻,有些城池不要占,有些地域不要争,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2.所以将帅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就是真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就算熟悉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作战如果不懂“九变”的方法,即使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力。

3.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与害一起权衡。在考虑不利条件时,同时考虑有利条件,大事就能顺利进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时同时考虑到不利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因此,用最另人头痛的事去使敌国屈服,用复杂的事变去使敌国穷于应付,以利益为钓饵引诱敌国疲于奔命。

4.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抱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不抱敌人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坚不可摧的防御,不会被战胜。

5.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临阵畏缩,贪生怕死,则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自好,珍惜声名,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由于爱护民众,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所有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最容易有的过失,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牺牲,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五种危害的严重性。

行军第九。

孙子兵法篇十

每一个在茫茫人海中碌碌奔走的人,都希望自己有出头之日,都希望成为人上之人。但是,要想成为人上之人就必须懂得几个道理。

1:韬光养晦。自古成大事者都谨小慎微,善于隐藏自已,能以静伏动,看似没有,实则充满。《孙子兵法》强调韬光养晦之计,“无形,则深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2:做人必须坚守原则。失去财富,你也许失去很多;失去朋友,你也许失去更多;失去原则,你将失去一切。做人难,难做人,无论怎样做人都不能失去做人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心中的一杆秤,要坚守,不要改变。

3:精心策划,不办无把握的事。“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胜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胜少也。多算胜,小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是《孙子兵法》在军事思想上的又一亮点,强调对战争的准备。同时,我们做事时也要有把握。4:使人信服。《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出,打仗之最高境界是使用攻心战术,争取人心,使民众服从,使敌人屈服,而不是直接与敌人交锋。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让人信服于你,就必须“俘虏”对方的心。得到了别人的心,就得到了别人的信任,就得到了最强的力量。

总结。

1,用人之道。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正如亮剑中李云龙说的一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孙子兵法》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现代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又如,“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卒,也强调了其作用。“视卒如爱子”《地形篇》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也是必要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2,激励机制。“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企业在极力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避开员工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去满足员工渴望得到的需求,实现激励最大化。

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总结《孙子兵法》是一部绝世之作。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一家独大的现象很普遍,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孙子兵法》的很多理论、原则。她对我们的企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

孙子兵法篇十一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自己,了解对手的重要性;了解企业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市场)和企业内部环境(优势和劣势)。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企业谋划决策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攻心为上。通过各种外交手段,阻止战争发生,防患于未然,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

10、善战者求之于势,而不责于人,择人而任势——企业管理一定要善于用人,善于授权,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地方。顺势而为,借势而发,造势而兴。高级管理者或中层管理者要善于择人任势,用对了人,势很有利,必然一切顺利;相反用错了人,势又不利,必然失败。你就是责怪手下也无济于事,还会引起下属不满,引起矛盾。

12、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执行力,时运不至时一定要忍耐,时机不成熟时绝不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以雷霆万钧之力,果断迅速行动,达到最佳效果。

1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中层管理者的创造性工作,不必事事请示,抓住时机,取得最佳效果。

14、上下同欲者胜——统一思想的重要性,万众一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孙子兵法篇十二

作为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历来被中国人奉为兵家经典,备受人们推崇。其作者是春秋末年齐国的孙武。孙武,名武,字长卿。他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在其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孙子兵法》就是他在晋见吴王时呈上的十三篇兵书。孙武在我国军事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哲学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虽然《孙子兵法》成于春秋末年,但是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与那个时代和其所述的军事范围。该书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精髓富赡的思想、缜密严谨的逻辑在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其军事思想也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和广大的影响,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这本《孙子兵法》是普通的平装本,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2007年11月第一次印刷,共270千字,属于“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该系列分为两辑,第一辑主要包括《老子》、庄子》、《论语》、《四书五经》等九本:第二辑主要包括《左传·战国策》、《三国志》、《菜根谭》、《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九本。《孙子兵法》就列于第一辑。

该系列图书的封面都有着一致的设计风格:每本书的封面左上方都有褐色的“图说天下”四个大字,在这四个字旁边是褐色底边白色字迹的“国学书院系列”六个字,从整体上展现了该系列图书的范畴。在封面的中间部分是浅褐色的祥云图案,大气磅礴的书名就写与右边。而且在这一大片较为空白的区域,设计者还专门为每本图书加上了书中的一段精彩节选和极具代表性的图案。例如《孙子兵法》封面上有一个陶俑,《黄帝内经》封面上有一条鱼,《三国志》的封面上有一支扛着军旗的军队,每幅图案都能够充分地反映内容。而封面中部和下部的过渡用中国的传统象征——祥云来进行,祥云下方同样也是用有代表性和表现来力的画面来填充。底封则是褐底白字,简单地介绍了文人骚客们对该书的评价。

从整体上来说,这一系列的图书封面的设计都充满了中国古典的文化气息,每一个细节懂运用了中国的古典元素,将中国的传统国学文化很好地了表现出来。颜色搭配也很得体,活泼又不失稳重,简约而不简单。仅仅从图书封面上来说,该书就已经成功了。其次在这一系列图书的策划上,选择“国学”这一热点作为图书策划的选题,就紧紧抓住了时代主题。并且策划了这一系列的图书,对读者还有一定的阅读引导作用,可以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孙子兵法》作为其中的一本书,封面设计也是相当有韵味的。

《孙子兵法》的内容编排简单大方,清晰明朗。全书分为两个部分,除了孙武献给吴王的十三篇兵法外,还添加了《孙膑兵法》,内容很丰富。整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插图丰富,颜色鲜艳,绝大多数都是实物或模型的照片,清晰度高,而且图片的应用很恰当到位。比如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书中就会配上侵略者恭恭敬敬向郑成功递交投降书的插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读者想象,还能加深读者的印象。除了相关事件的插图外,书中还有大量的文物图片,人物画像或图片等。这些图片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放在书中,而是很有分类很集中很恰当地配置在不同的篇章里。例如在《九变第八》篇章里,主要介绍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战车,《行军第十》则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的战船模型。丰富的插图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眼球,在加强对图书注解的同时,还扩大的读者的视野、丰富了读者的知识,是很有社会效益的书籍。

现在,《孙子兵法》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必读书,不仅军事家们将它奉为圭臬,就连市场营销者们也把它当作经典。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曾公开宣称《孙子兵法》是他们成功的法宝。种种例子都显示出与时代结合已经成为解读古典著作的新出口。该书一方面完好的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对其进行了准确的注释及原典解读:另一方面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创新体例,选取了涉及到军事、生活、营销等各个方面的大量例证,从更深的层次对《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思想精髓进行了呈现与阐释,个案经典,力争做到了全面解释和与时代同步,并且更好地发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书中比较具有特色的就是“案例分析”和“名将之约”栏目。案例也分为两种,古代军事案例和现代案例。一场空城计演绎的荡气回肠却也惊心动魄,讲到“虚实”时,就用经典的“空城计”来分析原典对于虚实的讲述,历史的再现让读者能够更加体会到“虚实”兵法的妙处:讲到“九变”时就用“微软挽救竞争对手苹果”的实例进行讲解,书中对于微软此时处境的利害关系分析的很透彻,向读者展现了“不拘常法,临机应变”的用兵之道在现代竞争强烈的商场里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杂于利害的道理。古代智慧的借之于现代的桥梁便具有了现实意义,而这正是孙子的超人才能之处,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加以用之,方可使民族之树枝繁叶茂。书中的每个篇章都有“名将之约”,全书共有十三个名将简介,从吴起到戚继光,春秋到明朝,驰骋疆场的名将们用铮铮马蹄向读者讲述了他们的戎马一生。历史的刀光剑影,定格在读者回望的瞬间,轻泛的灰尘,只因世人的翻阅。穿越战乱烽火,于千万兵马之中,只有一人运筹帷幄,书写历史篇章。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始计篇是该书的开篇,其核心有两点:一是战争的和计谋的重要性,提出了“兵者,国家大事”和“多算胜少算”的名言。二是战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之后的十二篇都是围绕着战争取胜的条件而开展的,从作战的方法,到将领的才能要求,到对地形、火等自然物质形式的利用,最后到对间谍的利用,无一不是讲述战争致胜的。全书对于孙武的战略思想展示的比较全面和客观,并且通过对经典的导读,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孙武。书中充分地展示了他在军事上的超人才能,同时也展现了他较为人性真实的一面。虽然《孙子兵法》针对的是战争,但是孙子“慎战”的思想一直贯穿在文中,“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些充分体现了孙子的利国利民思想。然而,主张慎战并不意味着反对战争,在于强调“合于利而动,不合利而止”,这表明孙武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基于慎战和备战并重的战争观念,孙武推导出用兵的理想境界——全。所谓“全”就是全胜。另外,《孙子兵法》还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战争中要把握“节”和“度”,“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对辩证法的把握不仅让孙武的思想更具圆融性,而且也让《孙子兵法》具备了更强大的现代生命力,正是凭借这种超时空的优越性,该书才能够屹立于现代没有硝烟的商场中。

与其他版本的《孙子兵法》相比,书中对于原典的解释多采用意译的方法,这样虽能够帮助现代人更好的阅读,但是它并没有很好地将注解与译文结合。译文语言较为现代化,但是对于文章中单个词的注释又较少,很多字词都没有注解,这样容易让读者造成囫囵吞枣的感觉,而且不利于增加读者的知识储备,不能够满足读者对古文的理解和学习。比如文中对“死生之地”的解释就只出现在全文翻译中,并且解释的相当简单,“死地和生地”,但是这样还是没有解释清楚什么是死地和生地。在另外一本《白话孙子兵法》中,解释就较为详细了,“进退两难的地区和能攻易守的地区”。并且,该书对词句的注解不够科学和详尽。在书中,“将听吾计”的“将”只是被简单地翻译为“假如”,但是《白话孙子兵法》给出了两种存在争议的解释,并指明了常解之意。“将,一为助动词,读一声,表假设,意为假如、如果:二为动词,读四声,将领的意思。在文中多解释为假如”。“胜负见矣”中“见”的解释也有待商榷,个人觉得译为“显现”较好,但是该书译为“明显”,其他版本的《孙子兵法》多译为了“显现”。另外,书中对于“名将之约”的放置不是很恰当,总体看上起没有规律,和书中同一篇章的内容的联系也较小,个人觉得可以按时间顺序或是依据与篇章内容的关联来选择放图位置。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凝聚了孙武思想精华的著作却流传至今。关于战争,孙武用短短的五千字就向人们道明了他对于用兵之道的深刻理解和超时空智慧。现在,《孙子兵法》闪烁着孙武思想的光辉,以其不朽的力量构架着战争的艺术。

孙子兵法篇十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译文:【军争第七】。

1.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领接受君命,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对峙,没有比率先争得制胜的条件更难的事了。“军争”中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所以,由于我迂回前进,又对敌诱之以利,使敌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发虽后,却能先于敌人到达战地。能这么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计的人。

2.“军争”为了有利,但“军争”也有危险。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影响行军速度,不能先敌到达战地;丢下辎重轻装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卷甲急进,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军,奔跑百里去争利,则三军的将领有可能会被俘获。健壮的士兵能够先到战场,疲惫的士兵必然落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如期到达;强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主将必然受挫,而军士一般仅有一半如期到达;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如期到达。这样,部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供应就不能生存,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就无以生存。

3.所以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知道山林、险阻和沼泽的地形分布,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夺取敌方的财物,掳掠百姓,应分兵行动。开拓疆土,分夺利益,应该分兵扼守要害。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获胜,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4.《军政》说:“在战场上用语言来指挥,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来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的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要多处点火,频频击鼓;白天打仗要多处设置旌旗。这些是用来扰乱敌方的视听的。

5.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6.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九变第八。

孙子兵法篇十四

孙子兵法,这四个字好像从小就知道了。在我的印象中,对这四个字的认识就是来自许许多多的的电视剧,无论古装武打,还是聊斋灵异,亦或是现代商业谍战,仿佛在台词中总会出现那么一句孙子兵法。再后来,学的知识多了,看的书也多了,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聪明绝顶,计谋过人,而他所用的计谋,就是出自《孙子兵法》。生活中常常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美人计,等等。以上就是在我之前的生活里所知晓的《孙子兵法》。

但在今天,我仔细了解了《孙子兵法》了内容之后,对它更是崇敬以及膜拜。以前就有听过一些讲座,说孙子兵法无论是在古代作战,甚至在现代,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也依旧是处理各种各样关系的标准。

《孙子兵法》是由我国春秋时期吴国将领,孙武所作。真的是难以想象,一个古人思想究竟缜密到了什么程度才能写出这样精深的著作。甚至怀疑,孙武是不是穿越回古代的现代人。

《孙子兵法》一共分为十三篇,从多作战的思考,作战的准备,到作战的具体方面都涉及到了。分别命名为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其中,始计的“兵者,诡道也。”总的概括了用兵打仗的最根本基础的道理。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谋攻里的总结,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作为未来走上讲台的我们,我觉得能理解并灵活运用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理念会有助于我们与学生沟通,做一个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与学生沟通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学生有了缺点错误,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提出能解决的意见。孙子兵法中的许多谋略也可以活用为对学生的沟通之术,巧妙的“制服”学生,从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就比如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觉得学生出了问题,要与学生沟通。在这之前就必须先弄清楚情况,查明原因,并做以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

还有,“上兵伐谋”教会我们要通过委婉幽默的语言和不同寻常的做法,以柔克刚,使学生心悦诚服。

“出奇制胜”这些的最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成语,只要我们能结合《孙子兵法》加以理解运用,就能帮助我们在教育的事业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以上这些就是我,对《孙子兵法》的一些浅显的见解。这部典籍深刻而有内涵,需要我们用生活用时间来仔细的慢慢的品读。

孙子兵法篇十五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人们都说孙子留下的《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中的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也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了许许多多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到了军事学家的推崇备至,在经济领域、领导、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孙子在兵法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提出了“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因为他们能够决定几万人的生死存亡。又比如说:“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兵,也强调了他们的作用。

仅仅是这一篇,就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由此,就可以看出孙子兵法的重要了。

文档为doc格式。

孙子兵法篇十六

中国古代兵书,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隋书·经籍志》载为“吴将孙武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5900余字。该书历代都有著录。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书》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均有“十三篇”《孙子兵法》的明确记载。《汉书·艺文志》作“《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则有2卷、1卷的不同卷本。《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孙子兵法》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则有多种注本的著录,但不论卷数多少均为13篇。银雀山竹书《孙子兵法》为迄今最早的传世本,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现存的重要版本有南宋宁宗时所刻《十一家注孙子》3卷足本,宋刊《武经七书》本;另有西夏文本以及其他明、清以来各家注本50余种。现有日、法、英、俄、德、捷等译本流传。

《孙子兵法》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的产物,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思想。它继承、发展前人的战争经验和进行兼并战争的军事理论,揭示了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战争看作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而加以认真研究。书中还着重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提出要对战争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精: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它又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认为从这七个方面(即七计)对敌对双方的优劣条件进行估计和比较,就能在战前判断谁胜谁负。它把“道”放在“五事”、“七计”的首位,“道”,指政治。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这是《孙子兵法》的重要贡献。《孙子兵法》重视和强调将帅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将是“国之辅也”。把具备“智、信、仁、勇、严”5个条件的将,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之一,把“将孰有能”列入“七计”之中。它的治军思想,在于文武兼施、刑赏并重。认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书中“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名言是科学的论断,揭示了正确指导战争的规律,至今仍是真理。《孙子兵法》中关于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原则等的论述,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为基础的。

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孙子兵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消极成分和糟粕。它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甚至提倡愚兵政策,把士卒看成群羊,要“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这些是唯心史观的表现。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阅读。

《孙子兵法》历代都有著录。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法》为迄今最早的传世本,可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现存重要的版本为南宋宁宗时所刻《十一家注孙子》,宋刻与宋抄《武经七书》本,其中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经清代孙星衍校定考辩后,成了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敷实用的读本。

注:《武经七书》。

宋代官方校刊颁行的中国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内收《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7部古代优秀军事著作,对宋以后军事学和战争实践有较大影响。问世之后,注家蜂起,具有代表性的有宋代施子美《武经七书讲义》,明代刘寅《武经七书直解》、黄献臣《武经开宗》,清代朱墉《武经七书汇解》、夏振翼《增补武经三子体注》、鲁经《武经大全标题会解》、陈玖学《七子兵略评注》等。

孙子兵法篇十七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虚实第六】。

1.孙子说,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能使敌人不能先我来到战场,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所以,敌人若处军安逸,能使之疲劳;若敌人粮食充足就能使之匮乏;若敌人安然不动,就能使他不得不行动起来。

2.通过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向敌人预料不到的地点攻击。进军千里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敌军无人抵抗或无力抵抗的地区,如入无人之境。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我防守一定稳固,是因为守住了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做到使敌方不知道在哪防守,不知道怎样防守。而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从哪进攻,不知怎样进攻。深奥啊,精妙啊,竟然见不到一点形迹;神奇啊,玄妙啊,居然不漏出一点消息。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3.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所以我军要交战,敌人就算垒高墙挖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是因为我军攻击了它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我军不想与敌军交战,虽然只是在地上画出界限权作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原因是我已设法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

4.所以,使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就不得不分散。(如果敌我总兵力相当),我集中兵力与一点,而敌人分散为十处,我就是以十对一。这样,(在局部战场上)就出现我众敌寡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则我军所与战者用力少而成功多也。敌军不知道我军所预定的战场在哪里,就会处处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军就越少。所以防备前面,则后面兵力不足,防备后面,则前面兵力不足,防备左方,则右方兵力不足,防备右方,则左方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全是因为分兵防御敌人;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御我。

5.所以,既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又预知交战的时间,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以与敌人交战。不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又不能预知交战的时间,仓促遇敌,就会左军不能救右军,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远的相距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依我对吴国所作的分析,越国虽然兵多,但对他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人虽然兵多,却可以使敌人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6.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方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可以弄清地形是否对敌有利;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一点破绽也没有。到这种境地,即使隐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探明我的虚实,智慧高超的敌手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根据敌情采取制胜的策略,即使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理解不了。人们都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能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制胜的。所以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应适应敌情灵活运用。

7.兵的性态就象水一样,水流动时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用兵取胜的关键是避开设防严密实力强大的敌人而攻击其薄弱环节;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军队根据敌情来采取制胜的方略。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能够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常胜;四季相继相代,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的时间有长有短,月亮有圆也有缺。万物皆处于流变状态。

军争第七。

孙子兵法篇十八

目录基本信息汉阿对照基本信息。

《大中华文库》工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地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工程于1995年正式立项,计划从我国先秦至近代文化、历史、哲学、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中选出100种,由专家对选题和版本详细校勘、整理,由古文译成白话文,再从白话文译成英文。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盛赞,它整体筹划周全、版本选择权威、英译准确传神、体例妥当完善,代表了中国的学术、出版和翻译水平,浓缩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可以向世界说明中国。大中华文库中外对照《孙子兵法》(多语种)包括汉阿对照版、汉德对照版、汉英对照版、汉日对照版、汉法对照版、汉西对照版。

汉阿对照。

译者简介周玉珠,男,汉族,1950年4月生,河南驻马店人。1969年入伍,1970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1971年起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系阿拉伯语专业学习,大学学历,大校军衔。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黎巴嫩、苏丹、叙利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等国大使馆翻译、秘书、武官助理、副武官、武官等职。2007年4月离任回国。2008年9月,受聘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讲授《阿拉伯语精读》、《阿拉伯社会与文化》等课程。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