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3:39:35 页码:11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通用10篇)
2023-11-10 23:39:35    小编:zdfb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籍内容、主题、人物和情节等方面的个人感受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书中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情感和成长。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读完一本书后,我想我应该写一份读后感了吧?读后感是对一本书阅读体验的总结和感悟,写一份精彩的读后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用心表达。最重要的是,写读后感要真实、客观、有深度,展示自己思考和理解的独特性和独到性。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读后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一

在所有的诗人里面,我最喜欢的当属诗仙李白了。而李白的诗中,我最喜欢的非《行路难》莫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指李白吃不下饭的情景,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樽指的是金子装饰的杯子,而清酒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酒,因为当时农家酿的酒都是浊酒,清酒是提纯过的,十分名贵,所以后面说了一斗酒要十千金。玉盘指的是玉做的盘子,珍馐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是佳肴美食的意思,后面说“直万钱”,可以看出李白当时吃的饭菜是多么珍贵。但是如此珍贵的饭菜,李白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毫无食欲品尝它,这里就能看出李白的心情是多么苦闷了。有时候我感冒或者心情不好也会不想吃饭,我总是感觉心里闷闷的,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我想李白当时也是这种心情吧!

“拔剑四顾心茫然”到“将登太行雪满山”指的是李白想要远行却因为天气原因被迫停止。但是后面几句突然画风一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里一般人可能以为李白是去划船了,或者做梦梦见太阳了,其实是李白引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以及伊尹在被商汤提拔为宰相之前,自己梦见了太阳和月亮,这里李白把伊尹比作自己。李白这种在困难中保持乐观的心态,总是令我十分佩服。要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那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有李白祝福自己一帆风顺的意义,也被后人用来祝福即将远行的亲朋好友。

当我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困难时,我的心里就会浮现出这首诗,当我轻轻吟诵过之后,心情就会舒畅了。

这就是唐诗的魅力啊!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二

李白的诗,多是含有浪漫主义的诗风。可这篇行路难,却是描写了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篇诗,乃是诗人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花下重金,为李白饯行。而之后却是写人生路上的艰辛与无奈,整首诗形成了鲜明而又强烈的比对。

我觉得这首诗,不光是写事,更是一种道理。或许“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就是这首诗的真实写照吧!朋友是永远的,他为了自己不会去吝惜那一点点的钱财,这样的人才是好朋友吧!

伟大的诗人李白,所描述的并不只是“行路”,那更是做人!在羽毛尚未丰满的时候,脱离友爱,亲情的怀抱,后面的日子是多么的艰苦啊!

也许,在那时,诗人所期望的不是荣华富贵,而只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吧……当挫折和困难来袭,万千宝物都不如一句问候,一双拉起自己的双手,因为那不光是“情”更是鼓励和对激进啊!

其实,这也是要告诉人们,无论去做什么,都要做好一种准备,准备好去迎接千辛万苦,与道路上的风风雨雨!离开了家,挫折与困难似乎变成了家常便饭!没有家的温暖,就要学会自己去面对,面对一切,学会收起自己的眼泪。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

苦难磨砺人生,在困难面前,任何求助都是没有作用的,只能靠自己,扬起风帆,与困难抗争,认为这道关卡太难,那是因为自己还很弱。“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不要畏惧,家人会给你力量;不要害怕,相信自己的努力!车到山前必有路!加油!离开了温暖的怀抱,只有靠自己坚定不移的心来走过这条崎岖的道路!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无论未来的路有多长,多崎岖,只要扬起自己的帆,船总会凭自己的努力冲破波涛,驶向彼岸!!!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三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而我认为读史诗使人感慨,感慨那段历史,感慨那个作诗的人,感慨那首诗。

一直喜欢李白,喜欢他那独有的洒脱与难以琢磨的飘逸,也一直把他看作仙人,认为他只有那不落凡世的傲气与才情。不曾想仕途的挫折也会影响了他,仙人也会烦恼!

悲愤过、不平过、烦恼过,他仍是开朗:今天我享受着金樽美酒、玉盘珍羞;明天我将长风破浪,扬帆起航!

读过了诗,我心中亦是慨叹:李白是仙人亦是人,他可以独自对酒当歌感受人世几何但亦要感受举杯消愁愁更愁。每个人也是这样,生命中有难以忘怀的快乐,也难免刻骨断肠的悲伤。人生漫漫,有失有得。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四

这篇诗,乃是诗人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花下重金,为李白饯行。而之后却是写人生路上的艰辛与无奈,整首诗形成了鲜明而又强烈的比对。

我觉得这首诗,不光是写事,更是一种道理。或许“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就是这首诗的真实写照吧!朋友是永远的,他为了自己不会去吝惜那一点点的钱财,这样的人才是好朋友吧!

伟大的诗人李白,所描述的并不只是“行路”,那更是做人!在羽毛尚未丰满的时候,脱离友爱,亲情的怀抱,后面的日子是多么的艰苦啊!

也许,在那时,诗人所期望的不是荣华富贵,而只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吧……当挫折和困难来袭,万千宝物都不如一句问候,一双拉起自己的双手,因为那不光是“情”更是鼓励和对激进啊!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五

这次游学可是有史以来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次,我们要挑战走23公里。

首先璞玉班的小同学们同我们一起走到大潵原,然后在大潵原吃完加点就可以返回了,然而我们要继续走,一直走到苏村乡坂里村。

在这途中我们要经过鱼脊岭、黑虎庙、千年古僵树,才能到达。听到这些你有没有一些腿软?反正我是信心十足。

半路上我们走走停停,有时我们还哼着小曲儿,每个人都很开心。

但是慢慢的就不那么快乐了,我也就没那么自信了,我们走到鱼脊岭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有点累了,乔老师让休息一会继续走,那太阳比之前又红了好多,照在人身上都有点烫,好像故意在考验我们,走到黑虎庙,我们就坐在一片树林里休息,这时我们都又累又渴,尤其是李一坤,见谁就问谁要水喝,可见水是多么的重要啊,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都舔着干燥的嘴唇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这就是难的地方,又没有商店,也不能停下。但是我们也坚持下来了,走了将近4个小时。

这让我联想到了人生的道路的艰难和李白诗中的一句话: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的就是人生道路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很多岔路口,但是我们要相信总有一天会挺过去的。

我明白了只有不断的经历和多磨练自己,才能冷静,从容地面对困难,从而解决困难。

李白,是唐朝一位著名诗人,作下无数首诗,其中《行路难》这首诗是他被逐出长安时所写。

行路难的前两句是“金樽清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杯里的酒,一斗价格十千;盘中盛的菜肴,收万钱。我却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心中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河,冰块却堵塞了大川。要登太行,风雪早早封山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却抱有远大的志向,理想。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体现着李白气概豪迈,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污浊。难的并不是他的“行路”,而是往后的日子。这也让我明白,日后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准备好去迎接未来的风风雨雨!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六

选择自信乐观地活着,带着理想与抱负!太白,你教会了我自信。

精美的酒杯盛上美酒一斗价值上万钱,精美的食具装满珍贵的菜肴价值也上万钱。停下酒杯、放下筷子,你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四下张望,心情更加沉重,无所适从。想过黄河,寒冰堵塞了河道,想上太行山,山上已覆满了大雪,闲下来正想效仿姜太公在水边垂钓,忽然又像伊尹一样梦到自己乘船坐在太阳边上。行路难,行路难,这么多岔路口,你要走的在哪里?你坚信乘风破浪的时候一定会到来,那时你将高高扬起征帆远渡苍茫的大海。这是《行路难》,这是你的思想的真实写照!

你应召入京本欲实现自己“使寰区大定、海县一清”的政治理想,却不但宏愿难伸,反被奸佞谗毁,终于被迫自请离京。我知道,你对朝廷的昏暗和仕途艰难深怀悲愤,但你却用自信来演绎生命中的另一种姿态,乐观地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对理想和前途满怀希望,你的志向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于是你写下了《行路难》。从中我似乎看到了你政治失意后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仿徨与自信的影子。是的,你失望、你抑郁、你彷徨,但你选择了希望、追求、自信。你要继续前进,去追求、去探寻,不能退缩。

于是,你在黑暗的朝廷里抗争,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浸染着绝望中的希望,有时你会感到置身于无边际荒原的寂寞。作为历史的过客读后感你也可以投稿,你坚定地跋涉。“前进,前进,不能停留”是耳畔响起的召唤。你休验了百味人生,在宿命里怀着些许的隐忍,但你没有彷徨,没有停息。因为你是不惮于人生的,因为你对自己的才能,对理想和前途充满自信,因为你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持云帆济沧海!”

落世孤寂,你有坚定未央,有尽忠无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啊,这么多岔路口,你要走的路在哪里?你自信有远大前程却被奸佞谗毁,你愤懑,你失望,你彷徨,你抑郁,但最终你选择了用自信去笑对人生。因为你知道,只有坚定自信,人生的目标才不会太远。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你继续向前,去追逐属于自己的前程和政治报复;你继续中跋涉,只为自己的远大志向。你抗争,你寻找,即使走过荆棘,会有刻骨铭心的苦难经历,但绝不能放弃。

你的自信,飞舞着,在岁月轮回里。你选择自信地活着,带着理想和抱负,你对前程充满自信,写下了《行路难》。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七

这次游学可是有史以来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次,我们要挑战走23公里。

首先璞玉班的小同学们同我们一起走到大潵原,然后在大潵原吃完加点就可以返回了,然而我们要继续走,一直走到苏村乡坂里村。

在这途中我们要经过鱼脊岭、黑虎庙、千年古僵树,才能到达。听到这些你有没有一些腿软?反正我是信心十足。

半路上我们走走停停,有时我们还哼着小曲儿,每个人都很开心。

但是慢慢的就不那么快乐了,我也就没那么自信了,我们走到鱼脊岭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有点累了,乔老师让休息一会继续走,那太阳比之前又红了好多,照在人身上都有点烫,好像故意在考验我们,走到黑虎庙,我们就坐在一片树林里休息,这时我们都又累又渴,尤其是李一坤,见谁就问谁要水喝,可见水是多么的重要啊,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都舔着干燥的嘴唇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这就是难的地方,又没有商店,也不能停下。但是我们也坚持下来了,走了将近4个小时。

这让我联想到了人生的道路的艰难和李白诗中的一句话: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的就是人生道路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很多岔路口,但是我们要相信总有一天会挺过去的。

我明白了只有不断的经历和多磨练自己,才能冷静,从容地面对困难,从而解决困难。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八

点一盏闪亮的心灯,铺开历史的画卷。千年的时光悠悠,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的大江奔流。个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你的个性却走出了线装书,走进了永恒。于是我想,个性的意义何在,有何能让你跨越千年,闪闪发光。

你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一生中,你在不停的行路。

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走。

有人说,你喝酒是为了做诗,斗酒诗百篇,喝得痛快。

我要说,你喝酒是为了行路,孤蓬万里征,醉得淋漓。

翰林遭贬,你喝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

流放夜郎,你醉酒,凤歌笑孔丘,一生好人名山游。

你走的荡气回肠,走的义无反顾,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我悲泣你的人生,高颂你的气概。就连上天也嫉妒你;嫉妒你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你的诗,出水芙蓉;嫉妒你的酒,一醉方休。

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走。

你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杯浊酒,游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扁舟,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果没有了你,中国千百年的文化史如何得以完整。天地无穷尽,你的足迹中蕴藏着多少梦啊!可有谁能知道你这颗豪迈的心在风中落寞,又有谁能体会到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滋味。

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走。.。

终于有一晚,不知是醉酒还是失足,你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为人生的句号。

你举杯邀的.是明月,举头望的是明月,而低头思的是故乡。没有人敢否认你的家乡在极近或极远处。那一夜,你是这样回家的,还是醉着酒。

创作才有了进步。你的个性被当时社会所不容,其实,你的个性却不知不觉促进着当时社会的发展。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走。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九

这首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鲍照出身寒微,怀才不遇。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出了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了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简介:

鲍照(约4~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行路难》读后感500字篇十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取自《拟行路难》当中的第四篇。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字词解释: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断绝,停止。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原文翻译: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我就不再多说什么。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期,是一段群雄割据社会动荡的时代。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品赏析:

这首诗起笔陡然,一开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尽情宣泄,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沈得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作者简介:

鲍照(412――470),字明远,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东海人,家世贫贱,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

鲍照的作品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艺术形式上,鲍照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

在作品内容上,多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诗作今存204首,有《鲍参军集》。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的和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以上这篇拟行路难其四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