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7:31:52 页码:12
最新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大全14篇)
2023-11-22 07:31:52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写总结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和自律,能够培养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收集了一些优秀总结的例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参考。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翻译如下: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暂)。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据《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记载,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6年之久。

中心思想: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二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情感变化线索,认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的诗风。

3、背诵全诗。

4.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背诵全诗,提高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质疑法3、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在颖阳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饮宴,作者空有旷世之才而不被重用,遂借酒,抒发郁愤不平之气。

三、解题:

《将进酒》是“劝酒歌”,将(qiang),请,愿。汉乐府诗体。

四、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

1、听课文朗读,正音。2、学生集体朗读。3、学生自由朗读,当堂背诵。

(二)具体分析。

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诗人的这种悲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双鬓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对政治腐败、自己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而来。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在这里,诗人以为朋友聚会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对政治未完全绝望--“天生我才必有用”!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这一段读来掷地有声,豪气冲天。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钟鼓“二句是诗人对腐败的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与摈弃,又以古来圣贤与曹植字比叹惋,充满着不平之气、愤激之情。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段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三)小结:主题内容:这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同时也流露出欲施抱负的愿望。

五、研究讨论:主旨句理解。

内容比较a句b句不相同”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于愤激中略见昂扬。

相同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表达形式比较a句b句不相同委婉,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原因《将》写于《梦》后约七年时候,正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心中块垒,诗歌以饮酒为题材,只能采用委婉形式。《梦》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因以游仙为题材,“安能”句不能不卒章显志,直诉心中意愿。

课文小结:我们不仅要感谢李白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伟大的诗篇,我们更要赞颂他伟大的人格,硬朗的人生!李白的怀才不遇,与他所处的封建社会制度是分不开的。和他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希望同学们珍惜这大好时光,带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投身到对知识的探索中去,相信你们终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_____。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__,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___,“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_____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表达了诗人的态度。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2、、下列诗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写意境不同的一句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c.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3、、对《将进酒》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以劝酒为名抒诗人胸中块垒。

b.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c.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至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d.诗的开头两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境界,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三、高考链接:默写(每空1分)。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06高考广东卷、07高考安徽卷)。

(2)陈王昔时宴平乐,。(07江西卷)。

(4)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08高考湖北卷)。

四、拓展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李白是一个不惜千金买醉的诗仙,但这首诗里,美酒当前,他却一再推杯、放箸、离席。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最能准确地体现他这种心情的字是哪几个?(4分)。

2、诗中化用姜太公垂钓遇文王,伊尹在受汤聘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明月而过的典故,有何作用?(4分)。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五、课外作业: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写一段文字。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三

一、师生问好。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上一堂课,大家以前学过李白的诗歌,请大家随便说说,都读过哪些诗歌,包括说题目,说内容。

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大家感觉怎么样,豪放,浪漫,痛快淋漓。

二、大家先把《将进酒》这首诗歌看一遍,特别要注意注释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它勾画出来:圈点勾画。

看完的举手,以前有看过的没有,

朗读一下,可以推荐谁来读。

特点节奏,声音洪亮。

三、“将”的读音,读得很准确。以前学习过没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出自《诗经氓》。

“将”的其他读音:将来,将领。

四、齐读。

1.正声。

呼儿将美酒(将,取)。

千金散尽还复来(还,古字典只有一个声音,huan,古字读此音。今人习惯两读,你可根据习惯选读即可)。

五、读时的问题,比如停顿,有问题可以交换意见。收集问题。

学生交换;。

教师收集问题。

六、本诗是抒情还是叙事。有什么特点。李白的抒情诗歌有什么特点:豪放飘逸。所以大家在朗读时要把这个感觉读出来。大家再来读,不是朗读,是呤诵。

请同学1读。师:特点吐字清晰。

请同学2读。师:特点。

七、探究问题。

1.李白在什么样的情境(大背景、大镜头)下写这首诗歌的.。可参考教材注释一,和优化设计上的内容。

2.缩小镜头,看看,李白和他的几个朋友在做什么,从本诗歌看出讲了什么情境。

生1:官场失意,活出自己。

3.有醉意没有。谁打醉术最好。武松,找将门神。

4.带着醉意读本诗歌。

5.读李白的诗歌,感觉很淋漓尽致的,激动人心的,尤其是抒情诗歌,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术上的处理,比如哪一字要重读;还有节奏,排的密一点,像是机关炮一样打出去,有的时候要读得慢一点,要舒缓一点。有的时候要高亢有时候要低沉。使整个吟诵富于感情的起浮变化。

请同学再试一下。表扬,请坐,用心在读。

点名读。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能把天读成了地)。

可听听朗读。央视主持任宏宇朗读。

上句(黄河句)是重点吗,下面的句子(君不见高堂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血)才是。

什么意思:人生苦短,人生易老朝如青丝暮成雪。中国的文人在面对永恒的大自然的时候,发出了感慨。

尤其是那些怀有壮志的人,特别是伟大理想不能够实现的时候,报国无门,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感慨。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到李白,以及后来的文人作品。悲人生苦短。大家来举例说明一下。腹中有诗歌书自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金缕衣》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杂诗》晋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今日歌》文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颜真卿)。

劝君须惜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唐杜秋娘)。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陶潜)。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歌》清钱鹤滩)。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6.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发出了感慨。

人生得意须尽欢。及时行乐。

感情由悲转入了欢(板书悲欢)。

这种悲特别是欢快是发自内心的吗?

生1:人生无奈。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五

生:唐朝。

生:浪漫主义。

师:其代表是——?

生:李白。

师:李白被誉为“诗仙”(板书),他还有另一个雅称,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杜甫的诗: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请齐读——(生读)。李白又被称为是“酒仙”(板书)。现在我们来共同品尝李白的一坛美酒——《将进酒》(板书课题,“酒”字呈酒坛状)。“酒是陈的香”,这坛窖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美酒,我们读后,肯定会满口生香,陶醉于中,下面我们先来“朗读”(板书)这首诗,要求读准、读顺、读懂。下面请借助课末注释自由读一遍。(学生自由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音不准。

生:太差了……。

师:我个人倒认为他读得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是第一位第一次读这首诗,以前没有学过这首诗,现在第一次读能读到这样的水平,应该说还是差强人意的。(生笑)。

师:不过刚才有同学提出意见了,(问学生)你认为读音不准的地方是哪些?

生:“将进酒”的“将”字……。

(师生共同纠正刚才那位同学的错误读音)。

师:(面对一生)你指出了同学读音的错误,那现在就请你来读一遍这首诗。

(生读)。

师:不错。比刚才那位同学读得流利了。不过还有没有读音的问题呢?

生:有。

师:哪个?

(师生共同指出刚才那位同学在读音上的错误。)。

师:刚才两位同学读了这首诗。朗读首先要读准,然后读顺。下面听老师来朗读一遍。(老师朗读,学生听完后热烈鼓掌。)。

师:下面同学们齐读一遍这首诗。

(生齐读)。

师:读得不错。那么好的“美酒”诗写于什么时候?

生:写于天宝十年。

生:陈年的酒最香。

师:对,酒是陈的香,窖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美酒,你不品一品、尝一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沁人心脾的香醇。下面我们转入“品读”(板书),慢慢品味这坛美酒。先来品尝这坛美酒的上半部分。请男同学齐读第一小节,女同学读第二节。

生: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生:时光的流逝。

生:李白怀才不遇,青春就这样浪费了。

师:对。李白怀才不遇,青春不在而壮志难酬,功业未成,所以悲从中来。

师:其他同学再来说说,多角度来阐述为何而“悲”,可以从李白的经历、抱负等等方面来谈谈。

生:(默然)。

生:(默然)。

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生:抱负不能施展,理想不能实现。

师:对。李白悲的是壮志难酬,而现在青春不在了,美好的时光流逝了,头上已经满是银发。所以他悲从中来,而这种悲是慷慨生悲。首句从空间写,次句从时间写,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自然的伟大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生:没有。从他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师:那么这个“欢”是什么样的“欢”?

生:这“欢”是借酒浇愁的“欢”,是暂时的“欢”。

师:李白的情感是这样变化的:由“悲”转向“欢”(板书后小结)。

师:我们品尝了酒的上半部分。接下来我们来品尝剩下的半坛酒。男同学读第一小节,女同学读第二小节,全班同学读第三小节。

(生按老师的要求齐读)。

师:读得不错。“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是劝酒。“将进酒”其实是劝酒歌。“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后面是冒号说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劝酒辞。

师:我们着重看看这劝酒辞。“钟鼓馔玉不足贵”,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陆续发表意见)。

师:“钟鼓馔玉”是什么意思?

生: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师:这代表哪类人?

生:权贵们。

师:谁来说说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蔑视权贵。

师:说得很好。蔑视权贵,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就是李白。课前说了,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更何况这些大官们?李白的狂傲不羁大家是知道的,有很多故事都是说李白玩弄权贵于股掌的。诸如让高力士脱靴、叫杨贵妃研墨等,这就是“钟鼓馔玉不足贵”。

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大家能否列举古代的一些“圣贤”?

生:孔子、孟子、贾谊……。

师:这些人都很寂寞,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怀才不遇。

生:因为他憎恨世事,对现实不满。所以李白只好逃到酒乡里去,不满现实,喝醉不愿醒来。

生:曹植。

师:为何只是列举了一个曹植呢?

生:因为曹植很有才华,而且好喝酒。

师:小学我们学过曹植的《七步诗》,“煮豆——。

生:(接着齐背)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曹植很有才能,但是他——。

生:受到他哥哥的迫害,同样怀才不遇。

生:愤慨。

师:对。作者是“愤激”的(板书)。那这种情感发展到后来是怎样的?我们看最后一节。

师:在这最后一节里,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李白是什么的样子?

生:喝醉了。

师:对。他在这时发出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呼叫。可见李白此时的情感达到“狂傲”(板书)的地步。那么这“狂”其实就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集中体现。李白此时是发狂吟了。(板书连线)这是这首诗的情感:先是悲,然后是欢,继之是愤,随后是狂。诗人的感情大起大落,诗情跌宕多姿。诗的最后发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吟。那这“愁”为什么是“万古愁”?(生默然)。

师:因为这“愁”不只是古代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万古”使得这“愁”的内涵显得更加深广。(师小结)。

师:整坛美酒同学们已经喝完了。同学们现在有没有醉意?怎样的醉呢?

生:是沉醉,是陶醉,陶醉在诗意当中。

师:既然大家“醉”了,下面趁着这醉意进入第三个环节:诵读(板书)。这诵读就是古人说的吟诵。吟诵就是根据诗的情感来吟诵。下面同学们来吟诵这首诗,吟诵时要注意节奏、重音、快慢、强弱,要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哪位同学来试一下?(让几位同学诵读)。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师:读得还算不错,但还没有达到诵读、吟诵的层次。注意要“披文而入情”,做到心与李白共鸣,思与李白共舞,身与李白共醉,要读得有“醉”意、“狂”味,也就是“吾将醉兮发狂吟”,下面我来试着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热烈鼓掌)。

(师诵读讫,鼓励学生踊跃吟诵,学生一边诵读,师生一边共同点评)。

师:最后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下课)。

[教学后记]。

古诗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朗诵,古代文人墨客“情动而辞发”写下千古传诵的优美诗文,今天我们读者就要“披文而入情”走进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情诗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诗的情感、气魄、层次、节奏等,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听出来的,品味出来的。这节课,我用朗诵贯穿始终,我打破一开始就由教师激情范读的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朗读”,待读准、读顺、读懂后,再“品读”,赏析诗歌内容,最后“诵读”,水到渠成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声情并茂地加以吟诵。整节课,力图使学生沉浸在高雅的审美愉悦当中,受到美的教育、熏陶,认识汉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热爱母语。

由于学生基础原因,又是借班上课,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默契不够,影响了教学流程的通畅,一开头的引课嫌略长,可压缩些时间用于最后一个环节“诵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狂吟”诵此诗。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六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七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

p: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後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为什么“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

b:“心中醉时胜醒时”“面上今日老昨日”。

a:慨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

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老师给大家朗读,大家看屏幕的容易读错的字音。

a:下面大家读,读他的诗就要放声的读,旁若无人的读。

a:大家气势没有读出来。那好我们看,李白劝谁喝酒?

b:岑夫子、丹丘生。

a:就是朋友。

b:杯莫停。

a:喝得怎样?喝得快,喝得急,量怎么样?

b:“会须一饮三百杯”。

a: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那李白怎样饮?

b:纵情,放纵,“斗酒十千恣欢谑”。

a: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

用名马、皮裘换酒,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

李白为什么让人这样喝酒?如此的豪饮、狂饮?

欣赏朗读录音,然后讨论这个问题。

b:自己身世,所以郁闷,借酒浇愁。

a:什么心情?

b:愁,忘了一切。

a:是不是也说到了乐?

b:及时行乐,饮酒无比快乐,所以要狂饮。

b:时间一去不复返。

b:“暂且”“姑且”

a:可见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营造乐的氛围。

前面要表现他内心的悲愁,他愁的根源何在?

b:“天生我才不得用”,期待“千金散尽还复来”。

b:政治上。

b:与前面的话有矛盾。

a:有矛盾,其中必有一假,哪个不是发自内心的呢?哪个是真正的想法?

b:“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真的,后面的是醉话。

a:那么“古来圣贤皆寂寞”怎么理解?

b:心灵寂寞,抱负无法实现。

a:才干无法发挥,但李白是以圣贤自况的,所以他。

b:难过、悲凉、逃避。

a:还有无奈,还读到了什么情感?

b:激愤,怀才不遇,抱憾终生。

a:李白这次到哪家宴酒?

b:元丹丘。

b:不会,李白豪放而浪漫。

a:这里我们看到李白的个性,豪放,率真,作为诗人的狂放不羁让世俗的礼法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哪里是在劝朋友喝酒,其实分明是痛苦的心需要麻醉,不平的心需要滋润,内心不平,愤激,感情很激烈。

请同学们大声地、毫无顾忌的、旁若无人的读一遍。余光中的《寻李白》中说“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感觉有愁,有激情,有自信,也又倔强。

a:看晚唐于武陵《劝酒》,比较格调有什么不同。

p:劝酒。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b:……。

a:齐读。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八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

1、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2、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全诗思随情转,音以律变。

3、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九

一、师生问好。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上一堂课,大家以前学过李白的诗歌,请大家随便说说,都读过哪些诗歌,包括说题目,说内容。

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大家感觉怎么样,豪放,浪漫,痛快淋漓。

二、大家先把《将进酒》这首诗歌看一遍,特别要注意注释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它勾画出来:圈点勾画。

看完的举手,以前有看过的没有,朗读一下,可以推荐谁来读。

特点节奏,声音洪亮。

三、“将”的读音,读得很准确。以前学习过没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出自《诗经氓》。

“将”的其他读音:将来,将领。

四、齐读。

1.正声。

呼儿将美酒(将,取)。

千金散尽还复来(还,古字典只有一个声音,huan,古字读此音。今人习惯两读,你可根据习惯选读即可)。

五、读时的问题,比如停顿,有问题可以交换意见。收集问题。

学生交换;。

教师收集问题。

六、本诗是抒情还是叙事。有什么特点。李白的抒情诗歌有什么特点:豪放飘逸。所以大家在朗读时要把这个感觉读出来。大家再来读,不是朗读,是呤诵。

请同学1读。师:特点吐字清晰。

请同学2读。师:特点。

七、探究问题。

1.李白在什么样的情境(大背景、大镜头)下写这首诗歌的。可参考教材注释一,和优化设计上的内容。

2.缩小镜头,看看,李白和他的几个朋友在做什么,从本诗歌看出讲了什么情境。

生1:官场失意,活出自己。

3.有醉意没有。谁打醉术最好。武松,找将门神。

4.带着醉意读本诗歌。

5.读李白的诗歌,感觉很淋漓尽致的,激动人心的,尤其是抒情诗歌,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术上的处理,比如哪一字要重读;还有节奏,排的密一点,像是机关炮一样打出去,有的时候要读得慢一点,要舒缓一点。有的时候要高亢有时候要低沉。使整个吟诵富于感情的起浮变化。

请同学再试一下。表扬,请坐,用心在读。

点名读。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能把天读成了地)。

可听听朗读。央视主持任宏宇朗读。

上句(黄河句)是重点吗,下面的句子(君不见高堂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血)才是。

什么意思:人生苦短,人生易老朝如青丝暮成雪。中国的文人在面对永恒的大自然的时候,发出了感慨。

尤其是那些怀有壮志的人,特别是伟大理想不能够实现的时候,报国无门,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感慨。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到李白,以及后来的文人作品。悲人生苦短。大家来举例说明一下。腹中有诗歌书自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金缕衣》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杂诗》晋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今日歌》文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颜真卿)。

劝君须惜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唐杜秋娘)。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陶潜)。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歌》清钱鹤滩)。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6.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发出了感慨。

人生得意须尽欢。及时行乐。

感情由悲转入了欢(板书悲欢)。

这种悲特别是欢快是发自内心的吗?

生1:人生无奈。

引用有人的观点:有人说此句豪放。你们同意吗?

生1:自我安慰之句子,现在不行将来我一定会行。

生2:没被重用。

8.天宝二年,公元742年,李白42岁。玄宗召太白进京。以前去过一次。但没有什么结果。这次感觉时机到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带诏翰林,并不重用。但没有受重用。二三年后赐金放还,被委婉地打发出了长安,游历山东,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别东鲁诸公》)。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也是一个对三年长安生活的系统总结。文章在最后发出了一个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本诗歌是什么时候写的?教材注释一讲了相关背景。这时候已经是被用无望。此时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什么情感。

隐含意义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重用无望,但内心世界却依然有一个信念,燃烧着一团火,我有才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如果他得到重用,他还会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吗?不会的。所以本句包含:

无奈,气愤,自我安慰。

所以:“欢乐”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9.再往后看看,感情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生1:醉。三百杯,长醉不复醒。

师:李白的作品透露醉意。

10.再看看李白的感情。诗歌中有这一句:钟鼓馔玉不足贵。在李白看来,人活在世上什么是不足贵。大家根据文章内容总结一下。

生1.富贵生活,作官,幸福生活。权力金钱地位不足贵。

师:李白好像还说了另外一种人,也是不值得效仿的。大家看看,还有没有。

生1:古代圣贤皆寂寞中的古代圣贤。什么是圣贤?举例说明。寂寞是指什么?

师:那李白认为活在世上最值得追求的是什么?

生2:乐。长醉不复醒。

生3:不应该沉醉些。醉不是目的。

生4:消极。人应该做一番事业。尽管不能实现,也应该尽力。

生5:并非沉醉其中,只是一时的麻醉,寄托感情,醉来也要面对。

生6:暂时缓解。

生7.得不到重用,发泄苦恼。

师总结:借酒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发泄苦恼。并且发出了震惊的话语:古来圣贤皆寂寞。圣贤在他眼里都无所谓了。但是从内心深处是非常尊敬的他们的。是他们创造是灿烂的文化和留给后人以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内心深处是非常尊敬的他们的。但此时,他此时是非常苦恼,是借酒浇愁,发出一种狂呤。感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到了一种狂的阶段。一种狂傲之情就流露出来了。李白是傲岸不屈。追求自由不甘受束缚。统治者你不重用我,人生在世不稱意,我就“明朝散髮弄扁舟”。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个性解放。

八、朗读指导。

九、背诵默写全文。方式组长全部在我这儿背诵默写。其余同学在组长背诵。时间明天第一节课完成。

十一、教学反思。

1、创新意识不够。

讲解过程中,不自觉的局限在常规思维中,不能从新的角度来着手讲解,跳不出常规思维,只能是一堂中规中矩的讲授。在研读教材和理解文章时自己独立思维受到限制,教学的个性化没有体现出来。

2、及时评价不足。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十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

1、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2、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全诗思随情转,音以律变。

3、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走近李白,主动搜集占有相关资源。

2、师生共读文本,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吟咏诗韵,营造氛围,做到有感情诵读。

3、针对学情,突破难点。充分利用课外名家朗诵资源及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因声求气,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诵读时有激情而得法。

4、合作、探究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兴趣,选择诗中精彩的名句仔细解读,讨论、交流、探究、质疑,整合资源,认识、感受全诗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情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唐之韵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配乐朗诵1(康桥朗诵,视频)、配乐朗诵2(濮存昕朗诵,乐队现场伴奏)、现场朗诵(濮存昕在晚会现场深情朗诵,无配乐,视频,现场感很强)、央视“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将进酒)》(高峰朗诵,视频,节奏明快,声音厚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唐之韵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1、四川江油县青莲乡,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一代诗仙就从这里起步,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远闪耀着宝石红光的诗碑,留下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

2、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读过这首诗,你感觉李白是怎样一个人?——豪放,嗜酒,有才。是啊,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李白喝酒,那是多多益善,有十分酒便有十分才情。他嗜酒如命,自言“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将进酒》就是他酒酣之时嚷出来的杰作。明人徐增认为“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3、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师生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这就是他的《将进酒》。(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

《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3、“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十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十二

(生七嘴八舌说做档案,做预习等。)。

师:是的,我们做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档案。昨天,我认真地看了每一个同学写的答案,有很多话都让我感动。尤其是“我看语文”这一栏目,(随手翻档案)有个同学说:“语文是我们精神的火炬。”说得多好,比喻妥帖,切中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如果我能教到高三,我一定会让各位的精神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层面。(学生中有的静默,有的凄凉,事后知道他们前任老师是被他们的不信任投票换下来的,如我进年未能跟进高三的原因一样)如果我只教大家一年,我也将让每个人都获得进步。哪怕我只教你们一天,我也会努力使你们学有所得,得即为用!(这是我即兴发挥的,说后觉得自己狂了一点,然后谦虚一下)我也相信,能和大家呆一天,我也将从你们这里获得进步。(再翻)这个同学说:“语文是用来调节的课,做作业累了,那就上语文来轻松一下。”我很欣赏她对语文的精神治疗的精彩阐述,但是我也要提醒除了调节功能外,它还能让我们学会高级思维,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还有同学说:“我平时不太重视语文,语文成绩也不稳定,对语文有点无奈。”说到成绩了,我想表达我个人意见,如果语文是拿成绩精确衡量的话,那语文就死了。我认为,语文实实在在地提高我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敲门砖,帮我们敲开一扇又一扇的功利之门。好,同学们还有很多心里话,以后我们再慢慢聊。

(教师板书:任务:将《卫风·氓》改写成现代民歌。学生惊讶:啊!?)。

生1:《谍中谍》好,含蓄,有悬念。《无法完成的任务》呢,就直白了,没有意味。

师(面向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生:(大多数)没有。(少数点头)。

师:是齐秦唱的,我个人比较喜欢——。

生:来一段!

生2:不好。强调的不一样。《痛并快乐着》虽然有痛苦,但终究还是快乐的,比较积极。《快乐并痛着》强调的是痛,虽然快乐,但是结果还是痛苦。

(多数学生“恩”,点头。)。

生:抄了。

师:我不再一一去检查你们的笔记了,我只想请没抄的同学凭良心举手。

(一男生举手,我走到他身边,问原因)。

生3:没买到《诗经》这本书,家里也没有。我准备买。

生3:好。

师:我们大家把这首《关雎》齐读一遍,关关雎鸠,12——。

(学生齐读。)。

师:读得好,节奏分明,声音洪亮。但是我要毫不客气地纠正两个字的读音。一个是“君子好逑”的“好”,应该是第三声。这句说“苗条的少女,是君子好的配偶”。“好”就是形容词,美好的意思。另一个字是“乐”应该读“要”,为什么呢?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第一,从压韵的家度看,第五章二和四句末尾都是“之”,虚词“之”是不能算韵脚的,韵脚应该是它们前面的实词。第二句韵脚是“芼”(帽音),那么第四句你想应该是读“勒”还是“要”呢?第二,从同时代的《论语》可以找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句子,已经有资料论证“乐”解释为“喜欢”的时候读“要”。这里的“乐”是“使……喜欢”的意思。

师:好,我们读了一遍,大家能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吗?

生4:是一个男子看中一个女子,很痴情地想念她,最后终于和她结婚。

师:爱上一个人是很痛苦也很幸福的事情,诗中的小伙子也是这样,看到柔情似水,在水里采摘荇菜的姑娘,就夜不能寐,左思右想。但是,小伙子很聪明,用音乐而不是用金钱,打动她,和她交友,赢得她的芳心,然后把她娶回家。聪明而且高尚。有人说,诗经开篇歌唱爱情,第一次把水与女子建立起意义上的联系,这是有道理的。另外,这段爱情故事,美丽而且纯洁,用孔子的话来说,“诗无邪”。

师:好了,下面我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诗译诗的改写,它就是我们的模板。余冠英是诗经研究专家,他的版本是诗经最权威的版本。他的著作就是《诗经选译》,这本书我在95年买过一本,后来送给一位女同学了。以为还可以买到,但是,现在书店已经没有了。大家家里要藏书,要藏一些有品位的书。如果我到你家看,书橱里全是动漫或盗版书,我会说,呵呵呵呵……闲话少叙,我来读。大家听完后,说余先生的改写好不好。

(教师略带夸张地读余冠英的翻译)。

师:水鸟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菜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师:下面请大家说说听后的感受。还是来规矩,自愿来说。

(生不举手。大约等了两分钟。)。

师:虽然没有同学举手主动来说,但不等于大家真的没有感受。我不强迫你们来发言,这是我理解的对大家的尊重。那么,我们跳过这一环节,归纳一下改写标准。

(教师板书:

改写标准:

1、节奏鲜明,句式整齐。

2、忠于原文,适当想象。

3、语言通俗,平白如话。

师:这是我拟的标准,不是绝对的标准。因为现代民歌的特点,可以在这三方面有突破。比如现代民歌有鲜明的地域性,方言也进入民歌,如一些蒙古民歌,我压根听不懂。还有,现代民歌多用衬字,大家听《好汉歌》这首通俗歌曲的时候,就能听到“伊呀嗨,呀呼嗨”(唱),其实这是汲取民歌养料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世界的需要回到民族来寻根。

(生点头)。

师:这是第一个支撑材料,大家是不是心里有点数了?(生示意)我的第二个担心是大家对课文不很熟悉,我一字没讲,只是要求大家用符号法来完成预习,当然,大家做得很认真,但不等于说每一个词都知道它的意思,每一句都能说出它的意思。那么,现在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划出自己理解上有疑惑的地方,然后举手来问。

(学生默读,很认真。三分钟后,无人举手)。

师: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好,将近下课了,这任务只能留到课后来完成,请大家今天把它做在笔记本上。明天,我们要进行共享。(铃响)下课。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十三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生:好酒量,写一首好诗歌。

师:对,他豪放不羁,鄙视权贵并有着把酒论诗的风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与李白的诗与酒都有关系的诗:《将进酒》。

师:(板书)这个“将”是什么意思呢?

生:“劝”、“请”的意思。

师:同学们说得对。“将”是“劝”、“请”的意思。这首诗是李白套用乐府旧题写作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首先,请同学们初读全诗,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句意思和基本内容。同学们可以大声地读出来。

生:纷纷读诗,结合注释做出批注。

师:同学们集体读一下。

生:齐读全诗。

师:为了我们能把握好诗歌的感情起伏变化,体会作者复杂和跌宕的变化,进而朗诵好本诗,我们来梳理一下这首诗中的情感。先来探究前四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这四句的情感基调用一个字来表示,应该是什么?

生:悲。

师:作者在“悲”什么?

生:年华易逝,头发斑白。

师:结合现实,李白到底为什么而悲?

生:年华老去,可是功业未成,仕途不济。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前两句呢?

生:(疑惑,答不上来)。

师:黄河之水奔腾而来,不可遏止,势不可回,和年华老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生:比喻时光流逝的无情。

生:用黄河的永恒反衬人的渺小卑微。

生:这一句是用比兴的手法引起全诗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所以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读得悲壮、慷慨。

师:范读。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师:这几句的情感基调用一个字表示,应该是什么?

生:欢····乐····。

师:同学们找对了,这两个字都可以。那么诗句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欢”?

生:(······)。

师:有没有一些副词表现得很积极,很乐观自信?

生:两个“须”字,“必”字,“莫”字。

师:数量词?

生:三百杯。

师:对,还有烹羊宰牛,多豪气!“天生我材必有用”,多自信!那么,这几句整体上要读得欢快、豪放、充满信心。

生:齐读。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师:这部分的情感基调是?

生:不平···寂寞···。

师:对,还不止如此。

生:还很愤懑。

师:对。哪个地方看出来愤懑呢?

生:“不足贵”、“不愿醒”。

师:还有,作者以圣贤自居,圣贤却往往寂寞,作者以曹植自比,曹植才高八斗却被兄长猜忌排挤。这里面暗含着作者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极度的愤激不平之气。因此要读得激愤、愤懑。

生:齐读。

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师:这部分中你能看到李白什么样的情态?简单描述一下。

生:喝醉了。

生:很狂。

师:对。眼花耳热,颐指气使,狂放至极,最宝贵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换取美酒,李白酒仙的形象跃然纸上。

师:喝酒只是为了喝酒之乐吗?

生:喝酒是因为精神太苦闷,无法排解。

师:是啊,“举杯浇愁愁更愁”,作者是为了消解那不得意的“万古愁”啊。

师小结:

李白《将进酒》教学目标篇十四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将进酒(9张)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而不愿清醒。《将进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儿子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共同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