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学情分析篇一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罗嗦。
2.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在讲解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在课题3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使这一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配合课本120页的习题4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3.对本课题的两个探究学习活动设计各有侧重: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设计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问题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进行实验求证;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则更侧重了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对有关现象的分析以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两个实验探究活动都铺设了巧妙的阶梯:对探究活动1采用了先演示实验后给出提示的方法,对探究活动2则采用了填写表格的形式,从而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1.教师的准备:cai多媒体课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500 ml、350 ml)2瓶或以上、阶梯蜡烛、火柴、小烧杯(装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的用品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直角型的、直的)、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2个)、玻璃片(2片)、小烧杯、镊子、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稀盐酸、醋酸等。
3.学生准备:分好四人合作的学习小组并复习学过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 | < | < |
引入: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 <投影并归纳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 | 学生思考、回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避免了重复与罗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 < |
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学生抄写、记忆 < | 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强调。 < |
提问:你们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是已经做过实验亲自验证并非常确定的,哪些只是由别人告诉你的? < |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是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从老师口中获知。 < |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创新。 < |
演示实验: <实验1.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 <实验2.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 < <实验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 | 学生可能的猜想:1.二氧化碳会熄灭,而且是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2.软塑料瓶会变扁 < <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回答: <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2说明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 | < 这两个实验要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多,耗时较长且实验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宜由老师演示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 |
提问: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的设计意图,你们还能设计一些其他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么? <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再投影出一些提示 < | < <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进行实验设计。 < | <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 |
< 让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并引导其他学生去评价这些设计。 < | < 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和准备如何实施,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 < | 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讲解:今天老师还补充一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就是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但它们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由你们去进行实验探究。 < <投影并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 | 学生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 < | <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 < |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 学生抄写、记忆 < | < |
< 投影: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 | < 学生思考、讨论 < | 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布置作业:家庭小实验:用家里的一些物品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施,把实验的结果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 | < | 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 |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1.请你根据课本p114页实验6-5和实验6-6的构想,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可画图)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2.根据四朵浸有石蕊试液的小花在不同条件下颜色的变化,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 | ⅰ < | ⅱ < | ⅲ < | ⅳ < |
现 象 < | < | < | < | < |
分 析 < | < | |||
结 论 < | < |
1.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
家庭小实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学情分析篇二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 气体 无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 h2o+ 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 气体 无 比空气略小 难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点燃
2co+o2===2co2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
co+cu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有利的一面: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
不利的一面: 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学情分析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今天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灭火及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学生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探究活动三:探究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探究活动四: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一氧化碳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三、小结: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内容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四、布置作业:
课本p118页习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学情分析篇四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2) 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2)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式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碳的氧化物有几种?
独立思考。
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课题。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各种仪器可供选择)
一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自然过度到二氧化碳的性质。
导出课题
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独立思考,交流。
一学生演示并操作。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掌握知识。
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提问: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讨论、交流、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实验探究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一学生上台演示吹气球,气球下沉。
一学生演示用二氧化碳熄灭两层蜡烛的实验。
让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避免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答案。
实验探究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设问: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讨论、交流。
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启发,起、确定方法后进行实验。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的经验,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学生猜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供信息: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学生设计探究步骤,分组讨论,明确步骤后,开始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将小红花取出后加热,应如何操作?
独立思考,分别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在实验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在交流中掌握更多的实验方法,启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善于思考。
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回忆旧知识,激发掌握新知识的欲望。
拿出一只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用理论解释日常现象,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畅谈用途
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得不够完整时,教师补充。
让学生亲身体验。
温室效应
1、二氧化碳过多回造成什么后果?
2、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学生发言,老师加以归纳、总结。
通过学生之间对话、师生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拓展。
自主小结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学情分析篇五
二氧化碳是学生继氧气之后要学习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co2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学生在学习o2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co2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
本堂课准备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co2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⑴向石灰水中吹气;⑵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⑶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心态;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
课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授课人
高建萍
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一中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co2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会合理的假设对探究的重要性,尝试根据实验现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经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co2性质的学习,加深原有的关于co2的认识,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已经熟悉的物质。
2.通过实验探究co2的化学性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
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教学
方法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的实验探究。
仪器
药品
集气瓶、烧杯、试管、玻璃片、铁架台、橡皮塞、导气管、吸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铁皮、锥形瓶。
石蕊、石蕊试液、石蕊试纸、稀硫酸、蜡烛、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二氧化碳的信息。
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组织学生列举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与co2有关的事例,推测co2的性质。
教师归纳板书。
(课件配合出示学生提出的事例和相应的猜测)
交流发言、讨论。
猜测: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可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能会变成无色液体或固体。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对co2的初步认识,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事实做出合理的猜测。
组织学生第一次探究。
提出探究任务:
⑴向石灰水中吹气;⑵向放有两只高矮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⑶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多媒体播放自制的课件:紫色石蕊试液自述。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观看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集体交流、讨论实验现象。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产生认知冲突: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色?
co2与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是本节课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学生缺乏对酸碱指示剂的感性认识,通过计算机设计拟人动画介绍紫色石蕊试液和石蕊试纸的组成、使用方法和特性,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验证假设,并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组织学生第二次探究。
明确探究任务:探究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的原因。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猜测原因、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设。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各小组的验证实验。
猜测:石蕊变红的可能原因有空气、水、二氧化碳与水作用后的产物;二氧化碳本身等。
设计实验方案:(一)向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吹气,将所得试液滴到石蕊试纸上;(二)取两张石蕊试纸,一张滴蒸馏水、一张保持干燥,同时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分组实验。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第二次探究的问题情景是建立在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试液变红色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的疑问之上的。由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做出新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真实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展现和提高。
引导学生自学。
根据有关co2的性质,总结归纳用途。
自读教材p-115,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讨论、交流,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看问题,感受和体会化学的价值。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明白性质决定用途的道理。
设置实验情景: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然后将一底部被剪开的饮料瓶罩在两支蜡烛上。
猜测哪一只蜡烛先灭;观察实验。
课后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提出合理的解释。
再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生活中的事例→性质猜想→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再次探究→结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驾校员工管理规章制度(优质15篇)
- 最新公示公告字体格式(大全15篇)
- 企业数据核查报告(十五篇)
- 改革工作个人总结(精选18篇)
- 最新小班跑的体育游戏活动教案(实用19篇)
- 爱路护路宣传内容(优质14篇)
- 2023年道路运输安全制度运输管理(通用9篇)
- 2023年海外留学生简历(大全14篇)
- 2023年离退休管理岗位竞聘(精选11篇)
- 最新品质8d报告(模板17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预防一
氧 化 碳 学习心得体会(实用20篇)28下载数 924阅读数 -
一
氧 化 碳 宣传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9篇)30下载数 588阅读数 -
预防一
氧 化 碳 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精选17篇)22下载数 981阅读数 -
《
二 氧 化 碳 制取的研究》说课稿部编版(模板8篇)38下载数 775阅读数 -
2023年
二 氧 化 碳 教学设计范文通用(实用8篇)21下载数 312阅读数 -
2023年防一
氧 化 碳 教案反思(实用7篇)23下载数 643阅读数 -
2023年
二 氧 化 碳 和一氧 化 碳 教案学情分析(五篇)18下载数 695阅读数 -
预防一
氧 化 碳 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 预防一氧 化 碳 文章(4篇)41下载数 768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