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母校的叙事散文(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01:24:06 页码:7
最新母校的叙事散文(模板9篇)
2023-11-14 01:24:06    小编:zdfb

拓宽知识面,通过学习不同学科培养综合能力。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内容杂乱无章,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总结样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一

如果你要问我世上最难忘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母校!如果你要问我世上最伟大的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母校!如果你要问我世上最令人怀念的是什么?我还是会说:母校!

我的母校创建年代久远,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今年10月28日就将迎来我校的百年华诞。望着眼前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和办公室楼,拥有千余册书籍的图书馆,崭新宽敞的塑胶跑道,巍然耸立的体育馆,你很难想象以前的学校:一排低矮的小平房,几张破旧的桌椅,杂草横生的操场……这优美的环境,这巨大的变化缘于几代人的努力!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我们,作为万物的灵者――人类,拥有细腻丰富的感情,更应该怀着一颗赤热的感恩之心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世上感恩的事太多,我们要感谢伟大的祖国,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们最该感谢的是亲爱的母校――儿童时代健康成长的快乐摇篮,给我们无限关爱和启蒙的妈妈!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一转眼,我已从一年级的“小朋友”变成了五年级的大姐姐。这五年来,我的母校不知道为我付出了多少。

想起在母校的五年,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我曾在这里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刚进小学时,我承认我非常内向、胆小。上课时,别的同学积极举手发言,我却用手撑着头闷声不语;下课了,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可我就呆呆地座在书桌前或蹲在角落里看他们玩儿。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改变了我,让我不再那么默默不语,成功的喜悦常常挂在我的脸上。

在学校里,许多学生都获得过同学的夸奖,老师的赞许,我也同样。学校为了让我们对看书产生兴趣,特地给每个教室订作了一个书架,举办了“图书漂流活动”,让我们置身于浓浓的书香味中,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二

光阴荏苒,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常常梦中回到了美好的初中时代,回到了在我的人生路上打下深刻烙印的母校――清河联中。自从我离开那里后,虽然多次到过母校所在的山村看望姑母,但总因时间紧迫以及事物繁多,从没有驻足校园细看过它。但每每提起那个富于诗意的美丽山村――清河村时,如潮的青春往事即刻令我心潮澎湃,那段激荡我青春岁月的美好时光,使我对“清河联中”久久难以忘怀。所以,在暑假,我与爱人、女儿一起到那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去看望年事已高的姑母,去看那令我魂牵梦绕的母校。

我们三人骑着车走走停停,一边欣赏熟悉的风景,一路捡拾童年美好的回忆。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清河村。这个秀丽的小山村不仅风景秀美,满山苍翠,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十几年来,由于矿产的开发,这里的村民大都富裕了起来,很多人在县城买了房子,已是今非昔比了。但那村庄四周熟悉的山峰,中学时代的同窗以及村里和蔼可亲的大婶、大叔们见到了我仿佛见到了亲闺女一般,那热情令我感动。是啊,我在这里上过学,又到这里工作过,我与他们有着骨肉般的亲情,有着难以割舍的缘份。

姑姑家就在学校隔壁,吃过饭后,我和女儿、爱人,带着相机走进了我记忆中的“清河联中”。听说学校建了新楼房,刚到大队的院边儿,就看见贴着深红瓷砖的门楣上镶嵌着“清河小学”四个深红色大字。没有走进校园,单看大门就十分气派。进门,那被翻修成两层楼房的校园里,有工人正在二楼粉刷新房,有车子正在拉沙石料。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一定是赶着暑假后交付学校使用。有几个一年级模样的孩子正在校园里玩,我弯下身问:“你几年级了?新教室美不美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可美了,我们的教室可大啦,墙可白啦!还有新桌子、新椅子呢!”几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语使我心头一热,那难忘的一幕幕往事浮现在了眼前,犹如昨日重现。

记得那是1979年8月份,我原来就读的家乡的一所中学――前坪铜矿学校因生源太少被乡里撤掉。与同乡的另外一所黄叶中学一起合并到清河中学,合并后的清河中学改称清河联中。所以,从1978年9月开始,我便到这里就读初二,从此便步入了我求学路上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中学阶段。

清河联中的校园就位于这八宝山山脚下,坐北朝南。那时,不太宽敞的校园内共有五个教室。东边由南向北是五年级教室、初二乙班和甲班教室。西边是一个三年级与四年级的复式班教室,初一甲班、乙班教室,另加一个小学教师集体办公室。正北是初中教师的办公室兼住室。校园呈规则的长方形,每个教室外面都有两三颗泡桐树,所以,除冬天外,校园常被掩映在绿荫中。站在远处的山腰遥望那个方方正正校园,两排面对面的斜坡瓦屋面教室整齐、朴素而美观。那个朴素但被绿色充满的校园仿佛那个遥远的年代,处处有着朴素、美丽的原生态的韵致。

校园的所有房屋都是村里按人口出义务工建起来的土坯房。只有北面的一排教师办公室外面刷了一层白灰,其余教室外面全保持原有的土墙色调。每个教室都有四个简易木窗,用一寸宽的木档做成,没有安装玻璃,一年四季透亮无比,与窗外的世界保持着最亲密的距离。教室内没有像样的桌凳,“课桌”是长长三根的原木被放在左右两侧的土墩上,在木杠上面糊一层泥,用泥抹抹光,便是桌面。凳子也是这样的,有的干脆不上泥,把两根并排的木杠钉在一起,用锛子锛成一个小平面就成了。整个教室有七八排这样的长桌子和长凳子。猛然间走进教室也能被这个规模所震撼。其中,有些不安生的男同学,坐这样的“凳子”不长时间,棉裤就被磨出了棉絮,常常被好事者拽出点棉絮作笑料,我们女同学大都坐在前面。记得有一次正上化学课,忽然听到后边“嗵”的一声响,倒数第二排的凳子塌了,五六个同学都弄了个仰板叉,后排同学哄堂大笑,教室顿时像炸开了锅。宋焕民老师对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经老师调查和同学检举,是一个调皮的男生故意在课堂上玩“挤油”的游戏,把固定在土墩上的木杠挤掉了,土墩弄塌了。

那时候,我们的教室动辄就会漏水。所以,修补房顶就是教师们的一项业余工作了。记得有一次天下大雨,坐在后排漏雨的座位上的同学都挤到前面的几排来听讲,语文老师常玉琴到她的办公室取来脸盆接雨水。我们听着老师讲课,但那雨滴敲击脸盆清脆的声音像与老师赛讲似的,不时传入耳膜。等到下课,教室后门口(其实,我们的教师只有一扇门,因为讲台在与门相反的一端,同学们就称它为后门。)积了一潭儿水,我们进出教室时必须蹦着过去。天一晴,我们的物理老师周成恩、地理老师邓红记等几位老师,就搬着一个从村里借来的梯子,上到房坡换瓦片。像这样的事经常有,有时是东边不漏西边漏,这个经常漏雨的教室在老师的辛勤修补下,一年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基本上没有淋过大雨,一种幸福感常常在心头荡漾。

学生寝室,在村南头大队里小学一二年级教室的隔壁,是几间草房,与中学校园相距大约300米左右。有一次,听一个女同学说:半夜里,听到房后有动静,村里的狗叫得特别厉害,第二天早上,寝室外有几堆狼屎。同学们都很害怕,从此,每晚下夜自习,都有老师把同学们送到寝室后方离开。

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但学校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一学期要进行一次作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竞赛。同学们学得很苦但很快乐。记得有一次在学校举行的各科竞赛中,我总分排第一。周一学校请来当时的潘河教育办公室主任吴清波老师到学校主持颁奖大会。在那次大会上,我被吴主任亲昵地称为“学习冠军”。从此,我每次走乙班门口过时,那些调皮的男生总会站在远处朝着我喊“冠军!冠军!冠军来了!”害得我很长时间都不敢从乙班教室门口经过。教师的和蔼亲善更不用说了,由于爸爸也在学校工作,所以条件就优越了很多。老师们对我都特别关爱,特别是对我学习上的鼓励和激励令我终生难忘。“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是那个时候老师们经常激励我们的话。所以,对前途充满幻想,对未来满怀信心,立志用奋斗实现理想是我在初中时期的最大愿望,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我决心通过发奋学习走出大山。一年后,我与其他三名同学跨入了卢氏县一中的门槛儿。从此走进追求理想的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转眼三年过去,应届毕业后,我高考落榜返校复读不久,遇到了教育系统招工的机会。走向工作岗位,我首先被分到清河小学,在此之前,因清河联中是当时最后一届两年制初中,在我们毕业两年后也撤销了。小学一、二年级也搬到了这里,所以,它才成为一所完整的小学。记得1984年9月,当我背着行李走进清河小学的校园时,这里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热闹非凡的.校园变得荒凉冷清,校园已破烂不堪,原来所有教室的简易木窗全都变成了黑窟窿。村里人秋收后的庄稼秸杆与树木落叶搅在一起,被小学生弄得到处都是,一种悲凉的情绪油然而生。站在校园,当年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依然仿佛在眼前,下午放学后,近处的教师都回家了,偌大的校园仅剩我一人。天黑后,校院的几个教室黑洞一样的窗子发出骇人的光。加上校院已多日没有打扫过,所以更加怀念初中阶段的校园。在校园徘徊良久后,我决定把破烂不堪的校园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也是我唯一能做到的。记得到校的第一个晚上,我拉亮住室的灯泡,一个人拿着扫帚开始清扫校园。大约一个小时后,汗水浸湿了衣衫。从此,我用行动美化着校园,也更爱清河小学,因为它不仅是我的母校,还是我一生中教育教学生涯的第一个驿站。

从这里出发,我走向潘河中学,随后又到县城,转眼二十多年过去,昔日的土坯房,在八年前经过村委会筹建、教师和村民捐款,翻修成砖木结构的瓦房。此后,这里的孩子已多年不怕下雨了。今年,在潘河乡政府与清河村委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又被重新翻修成两层楼房,在北面主楼的面前还建了一个升旗台,使今日的清河小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清河小学再也不是从前的丑小鸭了,而今它已变成了金凤凰,引导大山里的孩子从这里起飞,飞向广阔的理想的蓝天。

清河小学,我的母校,我爱您并永远地祝着您!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三

第一次见你我背着小书包带着满脸童稚向你问好,最后一次再见我拖着满书包的书带着稳重与成熟,向你挥手告别。

静静地站在老地方,一切是那么熟悉,一切又是那么陌生,时间呦!你这个冷艳的美人,怎么让光阴蹉跎了岁月,让心酸铺满了回忆,抬头看看着阔别已久的校园,眼里不知何时就以噙满了泪水,母校,您还是这么骄傲,一如当年的.意气风发。是您啊,褪去我得稚嫩与矫情,却给予我成熟与美丽,在这里,渡过了我人生中最美的季节,在这里,我多愁善感,却心比天高,在这里,一如万千莘莘学子一样,我种下我的梦想,朝着那个方向疯狂的奔跑,在这里,有我太多的曾经,太多的过往,太多的故事与你。

想把过去一切都抛掉,无奈,夜深人静的时候它还是会刺痛我的梦,只因这回忆太过于美丽,让我无法甩掉,母校呵!你怎么能让我对你有这么多的留恋与不舍。原以为你只是个过客,毕业那天,我本以为山长水阔,后会无期,却怎奈记忆是个折磨人的东西,连脚步也抵挡不住她的诱惑,不经意间还是会走到这里,母校,你怎么让我对你有这么多的牵挂,走一走校园,仿佛每个角落都曾经的回忆,依稀就在昨天,每条路似乎还印着曾经的踪迹,那些陪伴我走过这条路的人啊,你们如今都在何方?过得怎么样?是否还记得属于我们的曾经,是否还让我在你们的心里存有一点位置,是否以为我们还是个孩子,是否在闲暇之余还会想起母校。

走出校门的那刹那,你看我又开始流泪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止都止不住,那就让风吹干吧。母校,多年以后,久别重逢,别来无恙。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四

感谢母校,让我认识这么多和我一起学习,玩耍的同学;感谢母校,让这么优秀的老师们教给我这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感谢母校的散文。

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而我们就像是摇篮里的孩子,在摇篮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母校,是我们幸福的港湾。母校,千言万语也述不完我们对您的感情。路旁的小树,你可记得小时候那个无知的我?身边的小草你可记得小时候那个懵懂的我?虽然我是四年级下册才转来的,但是与此同时,我要对陪伴我2年半的母校道一句:“谢谢您,母校!”回忆起以往的点点滴滴,我心里不由自主的乏起了一股酸涩的感情!在这两年半的幸福时光里,我要感谢老师,因为老师交给了我做人的道理、无穷的知识!

刚刚步入校园的我,对一切都感到特别的害怕,走进教室,望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庞,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都看着我,我都有点害羞。上了五年级了,我已经不是那个无知的、天真的小屁孩了,我长大了,已经是个懂事的少年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我已经上了六年级了,我又长大了不少,而学习任务也一天天加重了。

我要感谢母校,因为母校让我健康、快来的成长!

我爱母校!ilovehisalmamater!

清晨,我漫步在母校的小道旁。风吹过,我不禁紧了紧身上的衣衫企图挽留一点点的`温暖。

抬眼望向了两边似曾相识的教学楼眼圈里止不住的溢出了几滴混浊的眼泪。

呵呵是啊我们如今各奔东西但是曾经的美好会藏在心中最深处的那片净土那是童年那是希望。不知不觉间校园里的学生多了起来。下课了。耳边响起了学生玩乐的欢笑声为清冷的冬日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突然感觉天气没有那么冷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哼起曾经的班歌呵呵就这样哼着走音跑调的歌慢慢走远。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五

静寂的时候,一个人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故乡。想起故乡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家的那片苹果园。那片苹果园给我带来了温馨的回忆,伴随我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想起那片苹果园,我的心里面就会不由地泛起甜中带酸的味道来。

记忆里,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从乡里开会回来,带回家里一捆小苹果树苗。我放学回来,母亲告诉我说,我们家的地里要栽苹果树了,过几年就能吃上香甜可口的苹果了。我听了心里一连高兴了好几天呢。可望着院子里靠墙放着的苹果树苗,它们只有大拇指粗细,我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苹果啊!苹果树苗那么小。母亲告诉我说:“苹果树长得快,三四年的光景就能吃上了。”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就一直巴望着能快点吃上家里栽种的苹果呢。

我想起了跟着父亲去乡里赶集,路过乡园艺场的情景。那时候,我们乡园艺场里栽有好多苹果树,苹果成熟的季节里,随风一吹,苹果的香味就隔着园艺场周围的土墙飘进了路人的鼻孔,浸入到人的心扉里,让人浮想联翩。望着低垂到墙外的红里透亮的苹果,我真想伸手摘一个下来,或者坐在里面的一棵苹果树上,让我吃个够,该有多好啊!唉,只是园艺场墙外的沟太深,还有看苹果园的人在路边上不停地转悠着,谁敢上前去摘一个啊!看着满树的散发着清香味的大苹果,也只能在心里想一下,过过眼瘾也就罢了。其实,从那时候起,我一直都在想着,我们家里什么时候能够种上苹果树啊?现在看来,我的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

刚刚开春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把这些苹果树苗栽进了我家承包的土地里,面积足足有三亩地大小。我家栽的苹果树有红富士,黄香蕉,红星等几个品种。岁月的年轮在不断地增加着,一年,两年,三年。我在成长着,我家地里的苹果树也在一天天长大着。人们常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在我看来,鲜红透亮的苹果是很好吃的,苹果树也一样不好栽,苹果树长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对苹果树的管理技术方面。在苹果树生长的过程中,要给苹果树施肥,剪枝,还要打药,治理病虫害,等等。每到秋后,常常见父亲在苹果地里忙活的身影,经常是早出晚归。很多时候都是家里人把饭给他送到地里,他就在地头匆匆地吃上几口,就又忙着给生长旺盛的苹果树拉枝,剪枝,一忙起来就要好多天。有时,乡里还会派技术员到村里来指导管理技术。我的父亲是个爱学习,头脑灵活的人。从乡里来的技术员那里,学到了不少苹果树管理方面的技术要点。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父亲就成为了苹果树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在我的记忆里,有不少的乡亲都请父亲给他们家的苹果树剪枝。只要有乡亲们找他帮忙,父亲从来不推迟,无论多忙,父亲放下手里的活就去了。父亲在乡亲们那里有着很好的口碑。在我父亲的精心管理下,我家的苹果树在第四年的时候就开始挂果了,只是树上结的果子还很少。尽管很少,我能吃上父亲亲手栽种的苹果了,我的心里当然很高兴。吃着自己家的小苹果,嘴里有一股酸甜的味道,一直甜到我的心里,心里总是感觉像喝了蜂蜜一样的甘甜。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长高了。我家地里的苹果树长得更加高大粗壮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满树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透着旺盛的生命力。坐在苹果树下,斑驳的阳光照在地面上,透着一股诱人的清凉感觉,我家的苹果树长成了名副其实的苹果园。

苹果树的冬季管理是很重要的。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父亲都会拉着架子车,架子车里装满农家肥,到苹果园里给苹果树施肥。施肥的时候,父亲都要用铁锹在每一棵苹果树四周深翻一下,松松苹果树下的土。这样,农家肥很快地就会被苹果树的根系吸收,为来年的苹果丰收打下基础。园子里那么多的苹果树,父亲一忙起来,要忙大半个冬天的。冬季,对于农村和农民来说,本来是应该喘息一下的时候,父亲为了家里能过上好日子,仍然是那样的.辛劳。我们家的苹果园里,常见到父亲忙碌的身影。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苹果树开始发芽,慢慢地从枝头间开出白色的苹果花来,苹果花浓郁的芳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里,引来了不少的蝴蝶,小蜜蜂,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翩翩起舞,不停地在苹果花丛中授粉。为了苹果树有着充足的养分和水分,这时候,父亲总是在忙着给苹果树浇水。夏季来临的时候,苹果树的叶子随风摇曳,苹果已挂满枝头,老远就能闻到苹果园里飘过来的清香气息。暑假来临的时候,苹果就到了即将成熟的季节了。每到这时候,晚上吃过饭后,父亲就会拿着铺盖到苹果园里看苹果去,我常常跟着父亲一起去。我和父亲在苹果园边上搭的一个棚子里过夜。这时的苹果园里一片寂静,美丽的夜空里,一轮圆月挂在天边,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只有地里的蟋蟀在唧唧吱,唧唧吱地叫着,还有不远处的小河沟传来的有节奏地蛙鸣声。夏季里,地表气温高,一阵夏风吹来,苹果园里的空气吹到脸上,给人一阵燥热的感觉。那时候,地里的蚊子不少,我和父亲常用单子裹住身体,听父亲给我讲着他过去的经历。我从父亲的言谈话语和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明白了很多的人情世故和做人的道理。常常是父亲讲着讲着的时候,我就不知觉地依靠在父亲的肩膀睡着了,父亲的肩膀很厚实,也很温暖。有时候,在苹果园的路边,不少的乡亲们,常常聚在一起,唠着天南海北的家常里短,说着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来,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在我的记忆里,到了苹果收获的时候,就会有不少的外地客商来我们这里收购苹果。客商一来,我们全家人就开始忙着到苹果园里去采摘苹果。采摘苹果的季节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苹果园里有时连一丝风都没有,里面闷热难忍。但忙活了好多天了,收获的时日不等人啊,望着挂满枝头的红彤彤,黄澄澄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炎热的天气又算得了什么呢。往往是全家人一起动手摘苹果,我常常爬到树上去,用一个篮子放摘下的苹果,快放满的时候我就顺手递给父亲。父亲光着背,露出坚实的肌肉,汗水顺着他的脊背无声地流淌着,一滴滴地滴到地面上,一瞬间就渗入到父亲脚下的泥土里,这泥土里有多少父亲的血汗啊。这时候的父亲,一定会感到很累很累的,但一想到苹果丰收了,能换来一叠叠的钞票的时候,苦点累点有算什么呢。数着那一叠叠的钞票,家里开销的钱有着落了,孩子上学的学费也有着落了,父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额头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了许多。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年的汛期来的稍晚一些,正赶上采摘苹果的时候,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水。因为我家的苹果园的路是先前的老河道,地势比较低洼,路面上满是雨水,拉苹果的车辆无法进入里面。苹果还是要卖的,父亲就把装满苹果的袋子用双肩一袋袋硬扛出来。那时的我,还没有多少力气来帮父亲。父亲就那样扛着苹果,来回地运送着,一趟,两趟……他的步伐是那样的有力,又是那样的从容。此时的父亲,依然成为我眼中和心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前几年,一条商丘到密县运煤的支线铁路从我村经过,我家的苹果园刚好在这条铁路的规划区内。伴随我家多年的苹果园里的苹果树面临着被砍伐的命运。那一段时间里,父亲总是在苹果园里转悠着,看看这棵,看看那棵,每一棵树都是父亲亲手栽种的。那一棵棵苹果树,从幼小的苗,到长成粗壮并结满果实的苹果树,有多少父亲的心血在里面啊!我知道父亲舍不得砍掉它们,在父亲的心里面,它们如同父亲的孩子一样的,无论砍哪一棵父亲都会心疼的。为了支持国家的建设,谁也没有办法。

我家的苹果园,成为了我心中美好的记忆。我很怀念那片苹果园,它们是我的父辈亲手栽种的,浸满了父辈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劳作。苹果园曾是我家的经济支柱和来源,给我们家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让我们家逐渐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我爱我家的苹果园,苹果园伴随着我成长的足迹,它永远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和深深的脑海里。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六

我的母校石油大学,名称经历了石油大学到中国石油大学的转变,经历了从多点办校向北京广州部分分离的过程,也经历了犹犹豫豫中搬迁黄岛的过程,一路艰辛,每每想起,心里就会有一种湿漉漉、暖融融的东西流淌。

上次回石油大学大概还是在的春节,算来,也有两三年没有回去了。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有好多年了,这些年里,学校在快速地变化着。曾经,几个月离开学校,再回去竟然陌生了,不知道这一次时隔几年再回去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心情不免有些急燥和迫切。

下班后驱车直接出发,出京赶上晚高峰,再加上有那么多不守规矩的车,耽误了一些时间。一路还算顺利,但是回到石油大学已经晚上十点半了,比预想的还是晚了一个小时。

我从学校的南门驱车直入,竟然没人过问,这让我很感意外。记得,当年搬个空调进那个门,还是打车运的,门卫竟然不让进,生气之余给保卫处打电话才算进了大门,当时觉得管理还是很严格的。这个校门是零三年五十年校庆时建成的,大门很宽,门内的广场也很大,算来应该有几个足球场大吧,夏天的晚上,那里总有很多扭秧歌跳舞的,很是热闹,也有老人带着孩子在那里嬉戏。那时的我,常常路过那里,不是很忙的时候,也会停下脚步感受那里的气氛,觉得很温馨很舒畅。夜深人静,把车停在楼前。曾记得,比这更晚的时间,那些前前后后的楼上,很多窗口还透出灯光,还有印在窗户上的几许身影。如今望去,灯光已经寥寥无几了,忽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由得徒生一些伤感。也许,真的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吧。没敢多想,匆匆离开。

白天,跑了许多地方把事情办完,下午又开车从北门回到母校。北门右首是一座实验楼,也是当年最新的办公场所,我在那里曾经工作过一年多,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泡在了那里,这个地方见证了我的成长和艰辛。那时候,每天清晨骑一辆自行车或者走路到那里,一天的繁忙之后,往往到了深夜,我穿过教学区,家属区再回到位于南门附近的住处,依然可以看到象我一样工作和学习的人在来往。如今尚在下午,实验楼前就没有了自行车,也没有了行人,显得一片空旷。

站在曾经的.宿舍楼下,依稀听见当年一次次制定打扫卫生制度的争执声,和永不疲倦地阔谈,有国家大事,有校园韵事,有足球,也有美女,更多的是压题。

处处皆情皆景的荟萃湖,是我见过的第一处美景,那清澈的湖水,那逗留在枝头的麻雀,那湖边垂钓的老人,现在想起,仍有一种韵味留在心间,越是细品,越觉得芳香。只是这一次,匆匆开车而过,似乎怕搅动了湖的心事。

曾经最具诱惑力的服务楼上,显得冷清清的,人声鼎沸的景象已经不在,那个当年让许多同学们流连忘返的小白烧烤已经不知去向。想必,一条街上的那十家餐馆也已经不在了吧。

晚上,到一个表姐家闲坐,才知道,整个学校都搬到了黄岛的新校区,原先留下的一些学院也都走了。学生走了,老师也走了很多,留下的,是一些年老体弱的老师、后勤,还有校办工厂的一部分人。才明白,为什么图书馆没有了当年的人头攒动、办公楼变得冷冷清清、宿舍区鸦雀无声,就连公安保卫处都没有了车和人。都走了,偌大的校区也疏于管理了,也许,学校不再苦心经营了;人少了,晚上巡逻的没有了,据说治安也差了,甚至有入室偷盗的了。

曾经的繁华,不再有!当我再一次回到母校的身边,她已经满目沧桑。

但是我想说,我的母校,无论你有着怎样的苍老容颜,无论我走得多远,在我的心中,仍然留着一片净土,记忆着我的那些老师和同窗,记忆着深夜里仍然亮着的灯光,记忆着生活在校园里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艰苦并快乐的时光。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七

高中时的母校位于离县城约40公里远的一个山洼里,从107国道边的一个路口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机耕路向山里走大约三公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偌大的草坪,草坪边上的山坡上散落着几排青砖瓦房,那就是我高中时的母校。

80年代末,从家里到学校,只能坐县汽车站的公共汽车到107国道的岔路口下车,然后沿着简易的机耕道走进去,机耕道靠近国道的约一公里是铺了小石子的,还好走一些,往里就是纯泥巴路了,通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

两栋教学楼,三排老师宿舍,两排学生宿舍,一栋学生餐厅(兼礼堂),一个厕所,一个水塔就是学校的全部财产了。其中一栋含有四个教室的两层教学楼是学校的最高建筑,而另一栋教学楼偏于一隅,同其它建筑之间隔着好大的一片坟地,上下课之间我们从坟地中间穿行,在坟地中间踩出了一条小路,踏平了好几个坟头,不知坟头的主人当年是否提出过抗议。

学校前面草坪就是我们的操场,在靠近一排老师宿舍的前面修建了一个水泥篮球场,一个水泥台面的乒乓球台和一个跳远用的沙坑,这就是学校当时全部的体育设施了。那个水泥篮球场是利用率最高的场地了,只要不下雨,年轻老师和同学们晚饭后都要在那儿拼个你死我活,引得男女同学站在篮球场边上围观叫好;而那个硕大的操场是同学们精力过剩发泄的绝佳场所,天气好的时候可在那撒欢打滚、疯跑,或从体育老师那借个破足球,邀请一帮同学过过足球瘾。

学校后面是一座并不很高的山,山的一面是密密麻麻的松树,另一面是低矮的油茶林。春天,油茶林间的杜鹃花争奇斗艳,它们是春的使者,带来了春天的密码,引无数蜜蜂争相破译;秋天,油茶树果实累累,压弯枝头,白色的茶花饱含着花蜜,醇香怡人;晴朗的日子,登上后山,风撼松林,波涛阵阵,犹如千军万马疾风竞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校的厕所属于那种简易的旱厕,太臭,而且地面经常蛆虫涌动,于是很多同学跑到后山的松林中去解决新陈代谢问题,弄得松林中白花花的废纸乱飞,在松林中行走,一不注意还容易踩上“地雷”。

学校边上除了一个村庄以外,没有任何商业设施和娱乐场所,在古代那是治学的好地方了,学校边上的一栋民宅门牌上方书写着“学府第”的牌匾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事实上,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也没有挡住我们求知的欲望。

那时候,学生的胃还没有那么娇贵,每天对着食堂一毛钱的水煮红薯粉以及海带油豆腐,我们嘴上说“这哪是人吃的,简直就是喂猪的”,但最后却都送进了自己的肚里,即使在青菜里扒拉出一条小虫子,也只是把它拨弄出去照吃不误。

那时候,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我曾经因为急性阑尾炎被班主任老师和七八个同学连夜抬着送往几公里之外的镇上医院,并在父母没有到场的情况下,由班主任老师签字当晚就做了手术。

那时候,老师还是很敬业的,学生还是怕老师的。课外打纸牌、下围棋、跑到村里打台球这些娱乐活动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老师知道了是要挨批的。我曾经与几个同学在村里打过一通宵的台球,第二天还照常上课;也曾经因为躲到宿舍研究围棋不上晚自习被老师没收过围棋。

在这里,我们学到了知识,从这里走出来的同学,如今都成了各行各业的精英。

在这里,我们萌生了初恋。那时候,我们不懂爱情,但每天能够看见心仪的女孩,与她说上几句话,都可以获得莫大的满足。尽管在学校时可能连手都没拉过,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写了一封幼稚的情书还被对方交给了老师,毕业后很长时间也没有了联系,但今天回想起来,还一样的幸福甜蜜!

在这里,我们收获了值得永远珍藏的友情,纯洁、高雅、温馨的同学之情。尽管平时不联系,远隔千山万水,但一见面这种没有名利的同学感情就会翻江倒海般喷薄而出。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说:“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允许别人骂她的地方。”这句话诠释了学子们与母校之间的感情。那年炎热的七月,我彻底抛弃了堆放于课桌里和桌面上的所有教材以及复习资料,提着伴我而眠多年的一床旧棉被,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学习生活三年的地方,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奔赴高考战场。三天的考试似乎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但最后的结果是我终生难忘的人生转折。走过那在当时被称为“独木桥”的高考,我便彻底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与我在乡下早早嫁人生子的姐姐从此有了不同的人生。

毕业二十多年了,经常在梦中还会出现高考时的场景,我知道,自己心里再也不想重新经历那背水一战的时光了,因此自从那个夏天离开这里以后,我就再没有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但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早已在我的脑海中烙下深深地、不可磨灭的印痕,毕业后也不停地向同学们了解母校的变迁。

从同学那儿了解到,昔日的母校早就不存在了。在我们毕业两年后,因生员减少,县里关停了几所高中学校,其中就包括我的母校。为了物尽其用,把他改成了一所地方学校初中部,几年前,同样因为生员问题,初中部也停办了。但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还要再回去看看他的。今天,我来了。

从107国道拐向通往母校的机耕道已经硬化成了水泥路,但路面依旧是那样的狭小,以至于错车都很困难,学校边上以前我们常去打桌球的“学府第”已经坍塌了一大半。进入学校的一刹那,尽管早有思想准备,然而,眼前的一切还是让我惊呆了!

以前开放式的学校现在已经被围墙圈起来了,操场中间的马路也改到操场边上被围墙隔在学校外面了,使得整个校园面积感觉比以前小了许多,活动空间更也缩小了很多;以前后面的山就如同学校的后花园,没事就可以上去溜达一圈,现在被围墙一隔,已然成了外面的世界。

我们去的时候正在施工,整个校园杂草丛生,凌乱不堪,到处是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挖出来的泥土。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随着母校的停办远去了、远去了!

此刻,一首最近流行的网络歌曲《老同学》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子弟校的校舍已经拆了,刻在树上的名字风干了,训过我的老师您在哪?抄我作业的兄弟他也老了,我的老同学,你过得好吗?岁月如刀,刀刀伤人啊……”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八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母校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常年在外,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总是定格在我心灵深处。在我的记忆中,它的容颜完美无瑕,如画在心中,让人心生眷恋,魂牵梦萦!多少次梦回故里,走在武威路去水平中学的路上,去看望我的母校——水平中学。

我的母校,它座落武城南云山脚下,水平村月光岭上。它与龙皇泉啤酒厂并排,出城南沿武威路往龙皇庙方向不到三公里路程。这条路,我走过一个学期。当年的上学之路,在我的心中,还是那么清晰,那么熟悉!

这个假期,我终于如愿以偿,回到阔别已久的武冈,有机会去一睹母校的容颜。

中秋节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在昔日的上学路上。这条路,变了,不再是当年的羊肠小道,路面宽阔平坦,两边的矮瓦房变成了两三层的小洋楼,一栋栋豪华气派,争相媲美。农村的变化真大,我无心去欣赏路边的美景,在脑海中努力搜寻上学的记忆,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求知的少年,每天背着书包匆匆地赶去上学,急急地赶回家来。学校与家,都如母亲温暖的怀抱,舒适而安逸。知识与面包,都是那么的令人如饥似渴,求之欲拥有。我爱我的母校,就如爱我的母亲!她的容颜是那么的亲切,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是那么的熟悉。那里有我敬爱的老师,那里有我同窗的学友。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是那么的清晰。我无数次想像,母校的容颜会变吗?还记得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吗?听说好多的乡村中学都倒闭了,我的心总是一紧一紧的,于是,加快脚步,走近母校。

我站在母校门口,大门已经紧锁,锈迹斑斑。“水平中学”几个大字,被红色的油漆遮盖得荡然无存。校门外杂草丛生,藤蔓荆棘横行,落叶满地,满目疮痍。透过铁门,还能看到校园内一栋房子,那是我曾在这里读初三的教室,整栋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房顶许多地方檩条断裂,瓦片空洞。教室的窗户被旧纸报封着,看不到当年的讲台与课桌。走廊和空地上堆放着零散的食用菌废料,杂物满地,杂草肆意生长,看似有人租用,可能生意不好,懒得收拾!转过身来,一堆黑煤理直气壮地躺在校门口墙外边,它在告诉我,这里已经不是当年的校园了!

此情此景,我黯然神伤,是母校把我忘了,还是我不该来看望母校?!我的母校,我怎能不来看您呢?我的母校,又怎能把我忘记呢?方圆十几个村的孩子求知的校园怎能说没了就没了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什么不能把乡村学校越办越好,让农村的孩子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呢?想想偏远山区的娃们,乡村中小学没了,从幼儿园起,得翻山越岭几十里去镇上上学,多不容易!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舍近求远择校而读,但这不是家长的错,如果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跟上了,教育设施齐全了,教职员待遇平等了,还有谁舍近求远择校呢?教育与医疗,城市与乡村,说白了,就是一个质量与利益的关系。长此而往,苦了的是穷人,方便受益的是富人!

回想二十多年前,母校设施完善,校园朴实整洁,树木茂盛。学校傍边,龙皇泉水奔涌不息,清澈见底,秀美无比。真可谓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之读书圣地。林荫道上,朗朗书声不绝于耳。迎来送往,学子满天下!

如今,我再也看不到母校活力,心里空落落的。我傻傻地站在校门口,就像一个失去母爱的孩子!不能走近她,不能投入她的怀抱。她的容颜只能定格在我的记忆里,远远的思念!就如留守在家的母亲。

欲步离开,猛然发现,校门口那两排笔直的白杨树,只剩下孤零零一小棵了,它无奈地,蓬头垢面地生长着,像一位孤独的小孩,陪伴着日惭苍老的校园。那些已经成材的白杨树呢?去了它们该去的地方,回不来了。

母校的叙事散文篇九

在南疆闯荡二十几年的虎衣锦还乡,非要拉着我们几个同学到学校看看。学校大门的大铁锁锈迹斑斑,难以开启。刘大爷引着我们从后门而入,走进学校的那一刻我傻了呆了,这难道就是我们三十年前的学校吗?操场已经被村民开垦出来种地,周围稀稀落落有几棵梧桐树,凄凉,萧瑟,繁华过后如同一梦。斑驳的教室墙壁,暴露出来的是原始的泥土痕迹,门窗玻璃几乎全部损坏,墙前生锈的旗杆,依然笔挺,只是没有了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大多数桌子凳子已经不知去向,也许被村民们当柴烧了。岁月的无情,历史的变迁,这难道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吗?三十年前的点点滴滴,依然留在我的脑海深处。“咣咣咣——”,是虎又敲响了上下课的铃声,铃声依然嘹亮清脆,我仿佛又站在时光隧道口,飘飘悠悠回到童年的小学时光。

下课铃声响了,姚老师夹起课本走出教室,一边还自言自语道:“怪了,这堂课时间咋这么短呢?课程还没有讲完就下课了。”打铃的那个同学名字叫虎,人也长的虎头虎脑,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含着一股机灵劲。看着姚老师走出教室,他捂住嘴巴偷偷的地笑。姚老师教学非常严谨,特别是他那恨铁不成钢的一巴掌,令班级里所有同学望而生畏。要是哪个同学不完成作业,或者犯了其他错误,姚老师会提起你的头发,不由你踮起脚跟的时候,他松手一巴掌打过去,脸火辣辣地疼。虎是唯一敢和姚老师唱对台戏的。在开学的时候,虎自告奋勇接受了打铃这个差使。学校给他配备了一个小闹钟,等到姚老师上课,就因为那一巴掌,虎调整了时间。虎的恶作剧还没有完全结束。那一段连绵不断的小雨下了几天,天气晴朗后,学校操场上跳出很多青蛙。虎捉住一只绑住双腿,塞进粉笔盒。上课了,姚老师走上讲台,拿粉笔的时候竟然提出一只青蛙,同学们都笑了,一向严厉的姚老师那一刻也笑了,笑的如此阳光灿烂,顺势将青蛙扔出去。“打开课本,隔几页像后翻,今天我们学习《井底之蛙》。”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课,那不卑不亢的气势,让虎的脸一下红了。

小时候虎的号召力是非常强的,下课的时候他总喜欢胡编乱造些故事,同学总是喜欢围在他身边,而且他总是会给人留个悬念,切听下回分解。姚老师,给虎封了个官儿,文体干事,虽然是官,但是不管学习,只在早操和上体育课的时候让他领队。虎贪玩成性,家里用过的废旧的书本,都编成钢板,三角装在书包里。钢板是一个同学把纸钢板放在地上,另一个同学去对准扇拍下去,翻过来就成自己的了。三角是几个同学都把自己的纸三角压在直立起来的砖块下,然后轮流站在十米远的距离去砸,谁先砸到三角就全归谁。那时候玩这种游戏,老师不会干涉。但是有一天虎在输完后,竟然将课本撕掉两页,编成纸钢板。姚老师大发雷霆,将所有同学召集起来,将所有的纸钢板,三角都放进炉子里烧掉,一股浓浓黑烟从屋顶升起来。此后,虎和我们所有同学都变的乖巧听话了。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过了一段又恢复了本性,那时候玩游戏种类很多,如单腿顶击,跑马城,打尖牛,滚铁环,飞沙包。

我们几个同学顺着疏松长满杂草的土地走向另一个教室,教室的地面是一层厚厚的尘土,一堆烂桌凳扔在教室的一角。忽然我看见那一条桌面上,那条深深的“三八线”依然清晰,像是昨天刻的。记忆又把我带回到儿时候的校园中。我想起了同桌的她,伶牙俐齿,一个梳着两个小辫的穿着红衣服的霞,她是一个有点泼辣,漂亮的小女孩。也许是与众不同吧,所有男孩都在让着他,霞和那个男生同坐一张桌子时候,就是干仗,而且小拳头轮的很快,毫不示弱,所有男生也都甘拜下风,渐渐地霞的霸道在班级里出了名,三天两头要求老师换位置。那天老师竟然让我和她坐一张桌,我极不情愿,但是老师的命令就是圣旨,要绝对服从。霞第一天就在桌子上面刻上一道深深的三八线,而且侵占了我一寸领土。我不仅身高马大,比竟还是个留级生,这个小女孩竟然欺辱到我头上了,也太不识趣了。当天下午,我就推翻凳子,和她轰轰烈烈地干了一仗。她哭着跑了出去,边跑边说“我叫我六大收拾你。”她六大比她大不了几岁,在高年级上学,放学后,他果然来了。他走进教室就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我低着头不敢顶撞,害怕会遭一顿暴打。从此我也只好忍辱负重不在搭理她。霞虽然霸道,但是绝顶聪明,在学习上是天才,成绩总是排在前三名。上学的时候,只有她学习成绩好,即使犯了错误,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一件事情,却让我对她彻底改变了看法。过去的气候温差大,冬季比现在冬季冷很多,每天清晨六点上学的时候,家长都给我们带个小火盆,放着柴禾或者木炭,一根长铁丝穿在两头,一边走一边快速轮起来,一会儿在黑暗中形成一道道美丽的红色弧线。那天我忘记了带火盆,上课时候冷的瑟瑟发抖,霞看到了,把自己的火盆用脚轻轻地移到我脚下。我也不知道那时候是感激还是仇恨,至那次以后我开始关注她,下课的时候她与女同学们一起跳绳,踢毽子,我就默默地数着号子,有次我甚至把妈妈的勃馍在她的`课桌里放了一块,我不知道这在儿童心理学方面属于哪一类。但我能感觉到这个女孩子将来肯定不一般,事实确实如此,后来,她考上了北大。听说已经漂洋过海定居国外,从此我与她天涯海角,形同陌路。

我们几个老同学在曾经的学校里慢悠悠地散步,顺着过道又走进另一间教室,这间教室基本保存完好,黑板上面依然保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红色条幅,在教室的一角扔着一架废旧的电子琴。那时,我们上学的时候是没有电子琴的,那架电子琴,可能是过后买的。我记得那年我们读小学时,不知从哪里聘请到了一名音乐教师。她的到来使我们的学校一下炸开了锅。那位老师留着一头髦的卷发,穿着时尚的喇叭裤,在我的印象中,那位杨姓的音乐老师确实很漂亮。她的到来为我们这些农村的小孩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她在教我们的音乐课时,会在讲台上边教边跳舞。而且,那位杨老师还会吹口琴。在我们唱歌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伴奏,那时候的歌曲有《十五的月亮》、《小草》、《歌唱祖国》等等。不知道为什么,杨老师任教不长就离开了我们,从此,我们的音乐课也就变得枯燥无味。

记得那时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排名都在倒数几位。父母认为我天生很笨不适合读书,再加上我的不善言词,村里有些人甚至认为我是一个智障的傻孩子,四年级的时候我再一次留级。有一次,下课放学排在队伍最后边的我告诉同学我想辍学。也不知道哪个同学把这一消息传给了老师,让何老师知道了,他把我叫到他房间,问我为什么要停学,我说留级了,感觉自己身高比班级里其他同学高出一截。老师问我有穆铁柱个子高吗,实际上我那只是个借口,我对学习已经失去了信心。在何老师的苦口婆心的鼓励下,我背起书包安心读书了,不在胡思乱想。那时,连续三年何老师都是我的班主任,他讲课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何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那时,也就二十岁左右的何老师不仅干净利落,也经常穿着一身黄色的军装,那时在何老师的身上透着一股子年轻人特有的朝。在何老师悉心教育下,我们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渐渐地,我由一个差生变成了优秀学生。若是放学了我们的作业和习题没做完没弄懂,何老师会一直陪着我们到天黑。直到我们的功课做完了,他才骑着自行车回家。那时候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二十块,而且还被校方经常拖欠,何老师为人师表,毫无抱怨,那时老师觉得最大的事,就是绝不能误人子弟。快毕业的时候,我和几名同学参加全县数学竞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一段时间以后,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乡中学,后来听说何老师调离,从此就杳无音信。

我们中国的乡村小学,曾为国家与社会建设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在国家城镇化的建设中,谁也阻止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如今一所所小学在我们眼前关闭。从学校出来,虎偷偷告诉我说他有个宏伟的计划,将来他准备在学校的旧址上建一所养老院,把原来的操场建成门球场,以供老人们娱乐。对于虎的这一建议,我表示全力以赴的支持。等将来我们都老了,落叶归根,我会同我的小伙伴与同学,在养老院里下下象棋,练练太极拳,守着这片热土,呼吸着乡村清新的空气,回忆着曾经的过往,也会是一件惬意而又美好的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