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口诀求商评课(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1:34:31 页码:13
2023年口诀求商评课(优质15篇)
2023-11-13 11:34:31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一个好的写作思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如果你对总结写作还不太熟悉,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会有些启发。

口诀求商评课篇一

第一:刘老师注重让孩子说出题中有几个要求,让孩子清楚先干什么,在干什么,具有条理性。

接着我觉得刘老师设计的用12个圆片平均分一分,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这个题设计的非常好,不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强化孩子对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刘老师对于孩子回答的问题,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精神状态更加高涨,以及及时让学生整理学具。但是这个环节中我觉得刘老师如果让孩子汇报时能更强调让孩子说出平均分,加强平均分的意识,这样在处理信息窗时,孩子提问题时就能轻松自如的说出“平均”两字。

第二:处理信息窗时,刘老师注重让孩子懂得筛选信息,根据相关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当孩子列出算式时,刘老师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用除法?以及得数怎么来的?再次强调除法的意义以及让孩子探索算法。探索算法时,刘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算法,找出最优化的方法。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只要还有一个孩子举手,她都会给他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点是我要学习的。

接着艾老师的《倒数》这节课,我的.感受是:

第一:关于“倒”,这个多音字,

接着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找出答案。但是我觉得第2个问题:书中谁的发现使你得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强调的是谁的发现,我觉得改为“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更贴近课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艾老师开始只是强调乘积是1,而忽视了让学生理解倒数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我觉得设计这样几句话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互为”:我和你是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而不能说成“我是好朋友,你是好朋友。”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在巩固练习部分,艾老师设计的题步步深入,其中包含整数、带分数、小数如何求它们的倒数,课件设计的清晰、一目了然,我感觉能让学生最后出求倒数的方法,会更好。

口诀求商评课篇二

王老师教学中也注意了由让学生探究用多种方法求15÷3的商,最后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给了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在和学生解决了“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和“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两个问题后接下来设计的用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很好,有利于学生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在教学竖式除法时,让学生说说不明白的地方这一环节很好。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王海燕老师还有两个地方要注意,一是创设情境不要假。如:我们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二是教师走教案,还不能根据学生的思路来及时调整教案。如:师:读一下第一个问题。生齐读。师:谁会列算式?王秋阳:15÷3=5。师接着问全体学生:想你用什么方法做?王秋阳已经说出答案,这里完全可以问王秋阳怎么想的,然后让其他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口诀求商评课篇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口诀求商评课篇四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二单元就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学习的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方法与前面的一致,所不同的只是数目大了些。下面我就杨其鹏老师教学这一课肤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课一开始,杨老师创设同学们喜欢的“六一”儿童节,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正忙着准备彩旗、五角星和爱心气球。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了兴趣,才能掘发孩子们巨大的潜能。出示主题图,林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告诉老师。在练习中,通过游戏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进一步激起学习的高潮。

在教学例1时,杨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注意知识的迁移。由于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老师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老师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如:“你回答问题声音真响亮!”“你说得很完整!”老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形成良好的数学表达习惯。使学生通过对已有的数学条件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让学生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

过于单一,课堂评价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等几种形式。杨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老师评价学生,没有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口诀求商评课篇五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口诀求商评课篇六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14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编口诀和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场景图。

认真观察一下,你能从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

重点引导学生讲清:画面上有5只船,每只船上都坐了5个人。

二、编写口诀。

1.根据大家了解到的信息,我们来填一填表格。

出示表格:

船的只数。

人数。

指导学生填一填。

1只船上坐5人,

2只船上坐几人?10人是怎样算出来的?

3只船呢?15人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2.提问:1只船上有5人,是几个5?(在表格上面板书:1个5)那么2只船上的人数是几个几相加呢?3只船呢?……(依次在表格上面板书:2个5相加,3个5相加……)。

船的只数12345。

人数510152025。

3.根据几个5相加你会写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

板书: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4.提问:看了这些乘法算式,你知道我们今天要编写的是几的乘法口诀吗?(板书:5的乘法口诀)。

1个5是5,就可以编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板书:一五得五)根据我们以前编口诀的经验,你会编一编5的其他几句乘法口诀吗?先想一想你会编哪一句,再来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把口诀板书完整。

5.你会把这几句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吗?

先让学生各自轻轻地读一遍,再指名读。

教师出示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用哪句乘法口诀来算,再贴在相应的口诀后面。

7.记口诀。

(1)口诀是很有用的。你能把这些口诀都背出来吗?

指名背一背,再全班背一背。

(2)你在读口诀、背口诀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发现:下面的一句口诀比上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多5,上面的一句口诀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5。

(3)现在同桌对口令,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5的乘法口诀都记牢了。

三、想想做做,巩固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比一比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

“四五二十”这句口诀有什么用?

你会说出另外3个花坛要用的乘法口诀,并写出乘法算式的积吗?

3.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并及时进行评点。

4.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几只小兔在草地上尽情玩耍。天黑了,它们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帮小兔吗?要求学生先连一连,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连。

四、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会了什么?你知道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吗?

口诀是我们共同努力编出来的,请小朋友把它们牢牢地记住。

口诀求商评课篇七

这学期学校不少年轻教师进行了物理优质课比赛,我有幸参加了听课,受益匪浅,感受很深。现谈一谈自己的。

首先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位教师的组织教学活动。各位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我想,我们的组织教学也应引起我们自己的重视。虽然我们与学生相处时间长,比较熟悉,但也应该在课前与学生多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能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更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课堂自主性强,实验开放性强没限定学生如何做,而是给他们一些器材,放开手,让学生来设计并动手完成整个实验。

第三,各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在教学中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本次听课中各位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同桌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创新学习。

第四,利用实物透影仪进行展示。展示学生的实验过程,或以纸条的形式将一个个数据展示,学生一目了然,从数中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整个过程中是学生交流的平台,也是老师指点的平台。

总之,这次听课活动,各位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点远不只这些,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对教材的把握深度,都使我学有所得,也让我深思,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才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我将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

口诀求商评课篇八

第一:刘老师注重让孩子说出题中有几个要求,让孩子清楚先干什么,在干什么,具有条理性。

接着我觉得刘老师设计的用12个圆片平均分一分,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这个题设计的非常好,不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强化孩子对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刘老师对于孩子回答的问题,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精神状态更加高涨,以及及时让学生整理学具。但是这个环节中我觉得刘老师如果让孩子汇报时能更强调让孩子说出平均分,加强平均分的意识,这样在处理信息窗时,孩子提问题时就能轻松自如的说出“平均”两字。

第二:处理信息窗时,刘老师注重让孩子懂得筛选信息,根据相关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当孩子列出算式时,刘老师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用除法?以及得数怎么来的?再次强调除法的意义以及让孩子探索算法。探索算法时,刘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算法,找出最优化的方法。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只要还有一个孩子举手,她都会给他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点是我要学习的。

接着艾老师的《倒数》这节课,我的感受是:

第一:关于“倒”,这个多音字,

接着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找出答案。但是我觉得第2个问题:书中谁的发现使你得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强调的是谁的发现,我觉得改为“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更贴近课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艾老师开始只是强调乘积是1,而忽视了让学生理解倒数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我觉得设计这样几句话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互为”:我和你是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而不能说成“我是好朋友,你是好朋友。”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在巩固练习部分,艾老师设计的题步步深入,其中包含整数、带分数、小数如何求它们的倒数,课件设计的清晰、一目了然,我感觉能让学生最后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会更好。

口诀求商评课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试卷讲评,让学生查漏补缺,正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梳理知识的前后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与解题方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查:

(课前,提前把测试卷发到学生手中,并提出要求)。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的单元测试,老师已经批完了试卷,课前已发给大家,并要求大家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自记: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设计意图:把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查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也为小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总结检测情况:

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的单元测试,通过阅卷,老师发现同学们完成的不错,其中有33人得了优,班级中不少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一些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巧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仔细,解决问题不够灵活,下面我们就对这次检测进行试卷讲评。

(设计意图:试卷讲评要发扬优点,改进不足,通过简单总结,对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特别是学生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试卷讲评课的学习热情。)。

三、试卷讲评:

1、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助解易质疑‘。

谈话:课前,老师已经把试卷发到同学们手中,要求同学们自查、自改、自记,同学们都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小组交流,听清楚要求:

(1)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错误原因分析给小组同学听。(2)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忙解决。(3)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错较多的题目记下来。

2、组间交流,师生互动解难释疑。

(1)谈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道题:25粒纽扣,最多可能钉几件这样的衣服?

让学生展示方法,教师点拨,总结方法。

让学生展示方法,教师点拨,总结方法。

(3)谈话:刚才组长们反映解决问题第5题错的也不少,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追问:付4张10元够吗?为什么?

(4)谈话:还有哪道题需要帮助解决?

算24点。(1)885(2)1234。

(5)教师强调:算24点要想相关口诀,并运用加、减、乘、除运算找出相关的数。

(6)谈话: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也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交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3、反思总结,自我改正。

学生独立改正错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同努力,把学生存在的困惑给予解决,此时,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予以改正,完成自我建构。)。

4、巩固拓展,适时反馈。

谈话:刚才同学们学得都不错。老师这里有些练习想考考大家,愿意挑战一下吗?

发放练习纸,当场反馈,及时交流。

(设计意图:强化巩固是试卷讲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反映出的学生一种思维的习惯,如果我们讲了以后不做强化巩固,学生可能一时明白,但一段时间后,学生曾经有的那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又会呈现出来,因此在试卷讲评完之后,应再对学生进行一个强化巩固的过程,起到趁热打铁、举一反三的作用。)。

5、课后分析,自我反思: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口诀求商评课篇十

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口诀求商评课篇十一

听刘老师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刘老师注重让孩子说出题中有几个要求,让孩子清楚先干什么,在干什么,具有条理性。

接着我觉得刘老师设计的用12个圆片平均分一分,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这个题设计的非常好,不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强化孩子对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刘老师对于孩子回答的问题,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精神状态更加高涨,以及及时让学生整理学具。但是这个环节中我觉得刘老师如果让孩子汇报时能更强调让孩子说出平均分,加强平均分的意识,这样在处理信息窗时,孩子提问题时就能轻松自如的说出“平均”两字。

第二:处理信息窗时,刘老师注重让孩子懂得筛选信息,根据相关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当孩子列出算式时,刘老师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用除法?以及得数怎么来的?再次强调除法的意义以及让孩子探索算法。探索算法时,刘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算法,找出最优化的方法。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只要还有一个孩子举手,她都会给他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点是我要学习的。

接着艾老师的《倒数》这节课,我的.感受是:

第一:关于“倒”,这个多音字,

接着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找出答案。但是我觉得第2个问题:书中谁的发现使你得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强调的是谁的发现,我觉得改为“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更贴近课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艾老师开始只是强调乘积是1,而忽视了让学生理解倒数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我觉得设计这样几句话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互为”:我和你是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而不能说成“我是好朋友,你是好朋友。”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在巩固练习部分,艾老师设计的题步步深入,其中包含整数、带分数、小数如何求它们的倒数,课件设计的清晰、一目了然,我感觉能让学生最后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会更好。

口诀求商评课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国庆节------。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的节日是几月几日?

生:六月一日。

“六一”儿童节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节日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

2.我们一起来看这个信息,你们能用手中的学具把结果摆一摆吗?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一)借助直观,自主探索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问题:1.这幅图跟你们摆的结果一样吗?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2.四人一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3.学生汇报。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

1.让我们一起回到这幅主题图,刚才我们还看到了这两条信息呢。

谁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每个小组分了多少颗?

2.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列式算一算。

49÷7=7。

想:七()四十九。

3.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用的是哪句口诀?

你们是怎么想到这句口诀的?

小结:在计算这道题的时候,我们也是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这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1.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7×4=8×2=8×6=。

28÷4=16÷2=48÷6=。

28÷7=16÷8=48÷8=。

三、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

2.小兔子回家。

3.摘星星游戏。

学生跟唱《小星星》,然后摘星星并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求商评课篇十三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习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口诀求商评课篇十四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二单元就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学习的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方法与前面的一致,所不同的只是数目大了些。下面我就覃老师老师教学这一课肤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课一开始,覃老师老师创设同学们喜欢的“六一”儿童节,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正忙着准备彩旗、五角星和爱心气球。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了兴趣,才能掘发孩子们巨大的潜能。出示主题图,覃老师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告诉老师。在练习中,通过“小鸟回家”和“小猪吹泡泡”的游戏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进一步激起学习的高潮。

在教学例1时,覃老师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注意知识的迁移。由于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老师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老师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如:“你回答问题声音真响亮!”“你说得很完整!”老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形成良好的数学表达习惯。

课堂评价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等几种形式。覃老师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老师评价学生,没有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口诀求商评课篇十五

今天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视频课,吴老师课堂的特点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吴老师的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她?”“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我们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在这节课上吴老师还充分展示了对于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如:0。1是由几个0。01组成的,0。01是由几个0。001组成的等。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有时会因为急着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培养,长远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无益的。数学核心素质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教不完的内容可以明天继续教。今后我们的课上也应该放慢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