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6:04:47 页码:10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模板8篇)
2023-11-11 16:04:47    小编:zdfb

在工作和学习中,报告经常被用来向上级、同事、客户或老师传达重要的信息和成果。在撰写报告时,要注重文字的排版和图表的设计,以使报告更加专业和美观。如果你对报告的写作格式和结构不太了解,以下是一些范文可以帮助你理解。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一

(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据中央教科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小组抽样显示,甘肃、江苏和陕西三省某5县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47.7%。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在调查中发现,一般农村学校,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比例达到70%,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85%。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还将增加和提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将更加突出。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具有规律性。

从时间上看,由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依赖逐渐增强,留守儿童的比例与年龄成正比关系。调查显示,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要低于初中,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比例要低于高年级。此外,从区域上看,由于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分布具有从城市一集镇一村庄递增的规律。比如涪陵区江东片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就只有18.7%,作为集镇的蔺市镇小学为38%,而在行政区域调整中被撤并的五马乡原所辖五马小学为44%。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是亲情缺乏,心理失衡。涪陵区调查显示,70%的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26%的留守儿童“偶尔想念父母”。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二是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36.7%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

三是教育单一,安全难保。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四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五是留守儿童犯罪率逐渐上升。资料显示,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在押的未成年犯上海市籍与外省籍的`比例:2000年为6:4;2005年猛增至3:7。这七成少年犯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且这个群体已占未成年犯罪的50%以上。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任重道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虽然中央和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少的规定和办法,如:“一帮一”、“手拉手”、“特别关爱”、“结又才帮扶”、“共享蓝天”、“关爱行动”、“寄宿制工程”、“心理阳光工程”,“代理家长制”、“留守儿童之家”、“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四老”家长培训班等。但应该看到,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广泛性的特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又必须依赖经济社会发展和突破体制障碍,所以目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上层关注多,基层措施少;专家呼吁多,部门落实少;局部活动多,整体受益少;短期工作开展多,长效机制跟进少。

二、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整体发展中存在农村劳动力欠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之间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城镇化,二是劳务输出。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19亿亩,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仅需1.5亿劳动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近8亿,农村劳动力4.98亿,剩余劳动力近3.5亿。按照要用城乡统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思路,必然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劳务输出是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由西部流向东部,由乡村流向城市。很多地方政府将劳务经济作为本地区“第一经济”来发展,加剧了这一趋势。

(二)留守孩子家庭多有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两大顽症。

教育意识薄弱,重养轻教。外出打工的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农业部200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6.7%。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教育意识淡薄。

(三)学校教育中有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对策及建议。

建议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抓好三大重点工程。

一要在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还存在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寄宿的需要,很多学校还没有建成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即使具备寄宿条件的学校,接纳能力也很有限。另外还有管理的人员和经费欠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第一,目前,要抓紧对2004年以来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在第一轮工程结束后,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第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第三,寄宿学校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第四,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缩小城乡间在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二要加速推进“共享蓝天”工程。“共享蓝天”工程启动以来,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是各级地方政府跟进乏力,尤其是在机构的设置和经费保障方面进展缓慢。为此建议:第一,加强督查和落实工作。第二,敦促尽快:成立专门机构。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尽快增加编制、配备人员成立一个专门的强有力的协调机构。第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测评体系,落实工作经费。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关的督查、激励、信息反馈机制和测评体系,落实工作经费,为开展“共享蓝天”大行动提供组织和财力保障。三要尽快完善“绿色通道”畅通工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除了在“留得住”上做文章外,还要在“流得畅”上想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问题由接人地负责。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二

作为一名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是必要的。参与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从校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不仅利用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也为我们将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暑假是我们练习的重要时间,我要好好利用这个实践的机会。在我看来,社会实践就是这样一座桥梁:它引导我们的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触社会,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园里成长的大学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避免大学生初入社会时的困惑,真正把学生教育与社会就业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告诉我们,剩下的两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的专业是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幼儿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立志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新一代人。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自己更喜欢孩子。基于这些想法,我在思考很多城市,比如我应该去哪个城市发展。为了更好更快的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等等,应该找什么样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最后决定在离家近的幼儿园进行社会实践。

来到幼儿园后,我找到了幼儿园的校长,向他介绍了我在贵校实习的目的以及一些相关的事情。一开始校长并不想接受我的意思,只是说我有空可以考虑一下。看到情况不好,我就改变了和他说话的方式,让他知道姐姐家也有孩子在幼儿园读书,我也有在家教育孩子的经验。只有一个人不能只满足于现状,而应该寻找更多的机会在各方面锻炼自己。经过一番努力,校长终于答应让我在幼儿园寒流期间完成社会实践。

我实习的幼儿园是全国最好的私立幼儿园。它有一栋五层的教学楼,还有很多玩具,是其他幼儿园无法比拟的。他就像一座城堡,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小公主和一位英俊的小王子。这里的孩子家庭条件更好,知识和理解力更强。我觉得和他们的学历有关。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学过绘画和钢琴舞,他们会随着钢琴唱歌...第一天练习7点,我和一个老师在教室门口接我们班的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每个孩子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年龄等。虽然这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是老师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每个孩子的性格,有的孩子很大方,很合作;而且有些孩子很害羞,躲在父母身后不敢说话。半小时后,孩子几乎来了。面对30多个只有两岁的孩子,我突然觉得好像回到了童年,所以我有信心能和这些孩子好好相处。

送走父母后,我一进教室,就有30多个孩子长大了,差点哭出来,哭的一个接一个。我没有经验,就傻傻的去一个个劝说,“宝贝,别哭。看你哭。”我刚说完,那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嘿!我当时真的很着急。这时,老师打开电视,播放了《喜羊羊和大灰狼》。2分钟后,孩子们不哭了,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然而,有些孩子仍然完全无视电视节目,他们仍然在哭泣。老师说他们的症状会持续很久。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被宠着,被呵护着,让他们活得很自我。所以,我们离不开眼睛,我们要处处担心。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差不多,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和能力都不一样。实习的前几天,我总是尽力帮孩子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总会遇到各种让我不知所措的意外情况。我甚至后悔为什么来幼儿园“招惹”这些小家伙。当我想到毕业后要去幼儿园工作的时候,每天和这样的小家伙在一起,我的头都会爆炸...但是,人总要适应自己自下而上的环境。所以我决定努力做好这项实际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课余时间主动找幼儿园老师互相交谈,虚心向他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管理幼儿园。老师们告诉我,我帮他们做一切事情的行为的后果是,他们永远无法学会做自己的事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接下来的实习阶段,我总是鼓励小孩子,让他们自己来,教他们怎么换衣服,怎么穿鞋,怎么上厕所等等。而在课堂上,我努力用我的微笑去影响孩子,让他们觉得我是他们的好朋友,让他们愿意听我的话...为期两周的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或书本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虽然我在学校学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遇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既然选择了幼儿园实习,那就只能面对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慢慢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

在这次实践中,我对幼儿教师的困难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我的专业是学前教育,但我还是大一学生,没有太多机会真正接触孩子。十几天的实际工作,真的感受到了这个职业的神圣!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东西:孩子的笑脸,孩子的眼泪,孩子的纯洁与真实,老师的付出与回报,工作的辛苦与劳累,挫折与成就感,理论与实践的冲击,这些逐渐沉淀在我们原本浮躁的脑海里,发酵成一种无法用纸笔描述的情感。更何况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方向。这个做法让我受益匪浅。这个做法教会了我很多,也启发了我很多。但实践只是一个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转变观念,学会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被社会淘汰,为建设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三

3、通过社会实践能把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中。

每周进行社会实践总结,填写专业社会实践周志;。

另外还协助保育员老师日常工作,初步组织幼儿的日常活动;。

参与班级环境创设,参与为迎接六一的有关道具制作。

在省直保育院社会实践一个月,对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所认识。时间不长,但对我们实践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的充实,以及个人对幼教事业的认识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我更直接地接触幼儿园日常工作,更直接地与幼儿接触,这对于我们幼教学习者来说,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充实作用,更促使我们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通过亲自带班实施教育活动,组织游戏与运动,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该有多大的教育机智。这也是指导我今后学习的方向标。

通过社会实践,我感觉各方面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也有赖于指导老师与幼儿园带班老师的批评指导,提出很多受用的宝贵意见。例如,在组织活动方面,在与幼儿交流方面,在独立实施教育活动方面,在处理幼儿小矛盾方面,等等。这些都是很具体、很细致的进步。虽然社会实践让我体会了工作的艰辛,但也有乐趣,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所以心理很踏实。

在社会实践期间,欣喜自己取得了成绩。虽然每天都会碰到不同的情况,要处理一些新的小问题,但每一天,我都在提高,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是你的成绩,因为你又多了几十分钟的经验。的确,时间越往后,处理有关问题就越娴熟,不像开始时那样盲目。

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与幼儿园的零距离接触,让我体会到这份事业的崇高,也使自己一些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变的具体、深刻。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要做好一名优秀的园丁,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啊,我还要继续努力。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四

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20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xx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20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20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7.92万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毛入园率29.96%;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4.51万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毛入园率51.91%;20xx年比20xx年提高了21.95%。

以上数据说明,20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20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xx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20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各地还在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除了解决部分新建幼儿园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和围墙等附属工程的资金外,还列出专项资金自聘学前教师,以解决学前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伊宁市自聘临时代课教师100名,伽师县自聘名87名,疏勒县自聘63名,有地方财政发给工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xx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xx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xx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

4、双语幼儿园经费投入缺口较大。自治区双语幼儿园投资计划是以1000元/平方米的单方造价下达的,近年来各类建材价格不断上涨,新动工的项目幼儿园实际单方造价比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单方造价高出许多,加上各地需自筹附属工程经费(每所幼儿园需要附属工程配套经费大约为30万)、发放自聘教师工资,使“双语”幼儿园项目县感到压力巨大,一些幼儿园的附属工程建设滞后。

由于我区各民族大杂居的现状,使得各幼儿园在招生时,选择了混合编班,一个班里既有少数民族幼儿,也有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享受双语补助,汉族幼儿未享受补助,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xx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自治区工资补助的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享受三金,在缴纳三金后的实得工资在600-700之间,而各县自聘教师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宁市自聘教师人均工资800元,伽师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600元,疏勒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担完交通、午餐等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来,其他部门办园在改制或企业破产时,园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产开发,致使企事业幼儿园数量大幅降低。乌鲁木齐市20xx年还有其他部门办园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间已有21所其他部门办园消失,超过四分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教育用地一地难求,如果任由企事业单位随意关停幼儿园而不采取补救措施,不仅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流失,而且会使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无证园的管理不到位。六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民办幼儿园准入不严格的现象,城市和农牧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园,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此外,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教学、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四)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队伍薄弱。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园长主要为乡镇小学校长兼任或小学调剂教师担任。管理者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不了解,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保育员缺乏培训,教育手段落后,保健医生缺乏,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同时,由于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办园效益。

三、建议与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将学前教育纳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增加教职工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的财政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保育工作的管理。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3、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属性,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学前教育支出的标准,立足于举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一方面推行质价统一的幼儿教育收费机制,公办幼儿园实施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按半圆成本核算收费;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对薄弱幼儿园的扶持,采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政策,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制度。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我区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五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以“xxx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分析”为题开展调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二、调查背景。

著名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在就已经指出: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认为,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

然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笔者在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该幼儿园也重点在做区域活动的工作,为本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调查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

(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

2、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作用。

3、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

四、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范围:xx幼儿园。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xx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xx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五、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

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

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三)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每个班的区角内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文献资料表明,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具有灵活性,安全性。

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xxxx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如当幼儿发现棋类区缺少棋子时,就从“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瓶盖,以物代物,就会使游戏顺利进行。同时在观察中发现,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对幼儿无害。

(五)能够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料之前,我与幼儿一起商量科学区需要哪些东西?幼儿的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放大镜、万花筒、望远镜、镜子、地球仪、电池”到了第二天,幼儿纷纷从家中带来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六)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较多相符合。

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以整合的方式各尽所能,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从活动内容来看,主题活动具有多领域整合的特征,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而各个区域活动内容也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更自然,有利于教师观察和评估幼儿的发展,进而作出适宜于幼儿发展水平的教育教学决策,作为主题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依据。

(七)不注重投放材料的“低结构性”

一般来说,高结构性的材料指向的操作程序更为明确,但它往往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意。而低结构性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可以干变万化地摆弄材料,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当作游戏中的替代品,或者当作操作的工具,这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推进幼儿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中发现的“包糖果”的活动,如果老师只为孩子们提供没剪好的糖果纸和橡皮泥,请小朋友将糖果纸一张一张剪下来,让孩子们学习分泥、搓圆或者做其他形状的糖块,再用糖纸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块包好,对孩子的发展将会更有意义。

(八)个案分析。

在建构区中,幼儿正在玩导弹插塑,有的插飞机,有的插宝剑天天无意中把一个插塑套到了手指上,刚刚好,手指好像变长了,很好玩,他把五个手指分别套上了不同颜色的插塑,五个手指好像都变长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给周围的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纷纷效仿。

让幼儿自主玩的,幼儿自己发现插塑不仅仅是简单插一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加以引导的问:“小朋友们,导弹插塑还可以做什么呢?”

笔者通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发现,只有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伴随着他们的才是愉悦、兴趣,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才是最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秦元东.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

〔2〕陈家行.在区域中成长:对幼儿园区域的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55.

〔3〕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30一31.

〔4〕李建君.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38,39,4.

〔5〕李火林,黄小平.对自主性的一点思考[j].理论前沿,1992(21)。

〔6〕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林惠杰.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探析[j].教育评论,2005(3)。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六

调查时间:20xx年5月~6月。

调查地点:花儿朵朵幼儿园。

调查方法:访问法、谈话法。

调查人:徐xx。

“玩”在日常生活谈话中使用之多,没有人会去追问“什么是玩”。所谓的“玩”,也就是游戏。游戏伴随着童年的生活,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发展的过程。儿童心理学家分析:孩子的活动有三种基本形式,包括游戏、学习和劳动。各种活动形式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各年龄阶段占有不同的地位,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但在当前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游戏观。

1、把游戏与教育教学活动对立起来。

教育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培养过程。而游戏,我们通常认为是一种盲目的活动,不如教育活动来的直接、具体。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怎样去解释孩子“为什么这样玩,不那样玩呢?”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回答:“我在搓汤圆。”问:“搓汤圆干什么呢?”答:“喂宝宝吃。”显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具体的游戏行为都是有目的、有结果的,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他们在自主的游戏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知识的迁移,和教育活动一样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把游戏仅仅看作是一种调节剂。

幼儿的游戏通常发生在自然状态下,根据孩子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根据特定的环境的偶发刺激自发引起的。但我们没能将游戏纳入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大背景下,经常性的让幼儿在教师宏观的关照下,在不定期不定时的状态下高兴的参与来打发时间,游戏仅仅成为孩子学习后的一种放松和调剂。

3、轻视游戏的价值,更重视教育。

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的人格素质。在教育过程中,通常的表现为对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素质的关系的定位。上课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游戏是幼儿自发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游戏能否成为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传统教育中,往往把传授知识看的更重。游戏虽不是以获得系统而特定的知识为目的的,但对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统治着幼儿园教育。

(二)游戏环境和条件创设不利。

1、游戏时间不足、空间狭小。

为了让孩子能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发展,让家长也看到孩子在园有明显的知识效果,孩子们基本没有了游戏的时间,整天都沉浸在读写算中。即使有了幼儿的游戏,也是经常性被死死的限制在某一个地方,活动范围也受到班级界限的约束。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们一般采取让孩子活动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2、游戏材料单一。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教师提供单一的材料,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一般就是为孩子提供室内结构游戏、户外大型玩具,如创造型游戏和冒险性游戏参与很少。

(三)教师在孩子们游戏中充当导演者、指挥角色,游戏并非孩子们的自主性活动。

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们往往按自己的意愿给孩子选定主题,指定内容,确定游戏规则。例如在“娃娃家”时,为了保证孩子游戏的参与,不管孩子们愿不愿意,老师就指定孩子参与的角色,xx你是爸爸,xx你是妈妈,xx你是娃娃。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也许就不能体验到游戏带给他的快乐。从他的心里,也许他不愿当爸爸,而更愿意当娃娃。这种方法,时常束缚幼儿的手脚,使他们被“定”在一个地方,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合作性、创作性,不能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在游戏中,过分的强调施加给幼儿的压力,让幼儿并不能自主的体验游戏的快乐,教师始终扮演着导演者、指挥者的角色。

(四)游戏在教育教学不能很好的融合起来。

就活动的本质来说,一般认为游戏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游戏是由内在动机控制下的游戏者的单边自主活动,而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游戏侧重从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来开展活动;而教育则立足于由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为核心来组织活动;游戏是在游戏者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而教育是受教育者在一个未知领域里接受新知识的活动。教师们孤立的来看待游戏和教育,所以都不能把两者融合起来。

(一)加强宣传和学习,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1、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是基本活动、主导活动。

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的时间最长,游戏频率最高。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游戏,即便是学习、劳动、生活等活动,幼儿也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所以,游戏是孩子最经常的活动。

2、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游戏是幼儿不成熟、不完善的心理机能的反映,游戏的水平自然地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同步,幼儿在游戏中总是选择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内容、材料、同伴和活动方式来进行游戏,排斥过高或过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最适宜的活动,在游戏中,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注重游戏环境和条件创设。

1、保证孩子们充足的游戏时间。

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时间,例如“娃娃家”的活动就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娃娃家”里应能容纳5、6名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2、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活动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信封),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小动物,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笔、油泥、剪刀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捏、搓、团、揉做成各种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动物轮廓等等。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幼儿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3、营造宽松、自由、积极的游戏氛围。

教师应明确在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中不应过多地支配、干涉,更不能教幼儿如何做或代替他们做,而是积极的合作和支持,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幼儿创作。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并成为幼儿良好的榜样。

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幼儿的需要,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而是要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幼关系。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表现自己。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不仅可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也可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更应是贯穿了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所有过程的一种反映童年精神的灵魂。为此,游戏与教育才可真正达成立体而有机的融合,幼儿园也才可给予儿童一个真正的游戏童年、快乐童年和成长童年。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七

转眼一瞬,幼儿园的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刚刚进入幼儿园,才知道原来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缺乏实践经验。来到了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我只能一切从头开始。活泼大方的我一直很喜欢小孩子,是孩子堆的“老大”,十分有孩子缘,可是刚进班的时候小家伙们对我是不理不睬的,简直把我当做了隐形人一样,记得我第一天进班的时候孩子们只是在主班老师李老师的介绍下应付性的跟我打了个招呼后就再也没有人来理我了,常常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况。失落感向我不断地涌来,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喜欢我。

每天我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我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全班孩子的名字,就为了能够在早上与他们问好。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玩耍;玩游戏时还会像孩子一样的耍赖;做错事情了我也会道歉;与孩子们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孩子们记住了我的名字;跟前跟后地缠着我问东问西;放学时他们记得和我道一声再见。我的努力有了收获,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会心的笑了。

幼儿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当他们接受了你就会真心的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爱是最真实、最纯真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我愿意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在教学工作中,我很努力的去完成我的工作,认真写好教案,教具都一一准备好;虚心接受李老师给我提出的问题,将好的意见吸收过来,重新修改、制定。教学活动中,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在活动中发扬孩子们的长处,让孩子自由的去说他们想说的,给每一位孩子一种畅所欲言的环境。

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在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我觉得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孩子照顾孩子还要与孩子的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很重要,“家园共育”的方式能让幼儿得到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在实习期间我尝试与每个家长打交道,一起分享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可喜的是孩子一天一天在进步,家长也对我这个实习老师日渐放心。

幼儿的天性是好模仿、好奇、好问的,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靠老师给予,提供和引导。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如果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广,求知欲不强,不勤于思考,又怎么教出身心全面发展的幼儿呢?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喜欢思考问题,且要有自己的见解。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我感谢我的母校扬州市职业高级中学和深圳市育才幼教中心,给了我这次实习的机会,同时也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萍老师、园长及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她们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现在,我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但是这一段时间所带给我的,却能终身受益,我将珍惜剩下的每一天。

拓展阅读:

实习报告格式和基本要求。

(一)要求观点明确,论据详实,条理清楚,文字简练,格式规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

(二)内容提纲。

前言。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情况、管理情况及对员工的要求。

五、实习内容:实习的项目、程序、方法、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按实习顺序逐项编写;。

六、实习总结: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实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

(三)格式。

标题(三号黑体)应准确、简洁,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不要超过15个字,不用标点符号,文内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一、(一)1.(1)”编序。(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楷体,以下层次的所有标题用小四宋体)。

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大小―小四;1.5倍行间距。

左右页边距:自动。

(四)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

(五)插图(含照片)应采用计算机制作,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照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

幼儿园实践调查报告篇八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一年的学习生活并未真真切切的让我了解作为一名幼师的光荣职责和义务。一年来,除了规规矩矩的学习我们那些专业课,对“学前教育”的真正内涵还未深刻领悟,正以此暑假为契机,幼儿园的亲身实践给我上了精彩又难能宝贵的一课,现将实践过程做如下报告: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xx省xx市xx幼儿园。

3——6岁小朋友。

暑假放假回家后,我就按图索骥,找到了离家不远的各方面都比较不错的幼儿园------红太阳幼儿园,亲身体验了一个月的幼师——这—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当我迈入幼儿园的大门时映入我眼帘的是孩子们的小作品、吸引人眼球的装饰品以及幼儿一天的食谱,然后就是幼儿大型的游乐场地,看到眼前的一切,我感觉顿时回到了童年时光,进入了童话的王国,孩子们的世界。

(一)为赋新词强说愁。

刚去幼儿园的第一周由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我只是辅佐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幼儿上课前帮老师准备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教具。幼儿上课时我和他们一起听老师讲课,在课堂上,若这节课的内容需要情境表演来引导幼儿,我会和老师一起完成表演。虽然第一周只是单纯的见习,但是我却获益匪浅,通过一周的见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幼师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的三周,我开始了正式的“实习”,当我真正和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时,面对他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感觉到了肩上的重担,这一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之重。

第一天给孩子们上课是我见习以来最难忘的一天。上课前,我不断的回想着见习时老师上课的情景:老师那始终带着笑容的脸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我告诉自己要笑着上好人生中的第一堂课.开始上课了,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揣着老师帮我修改的教案迈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讲台"。虽然很紧张,但是我不段的提醒自己,只有笑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你,才能和孩子们拉近距离,那一节课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我明白了我的经验和知识是那么的不足。首先我的肢体语言不够丰富,语言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抑扬顿挫的吸引幼儿,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我在控制课堂纪律上还是不够好,一节课下来虽然感觉不轻松,但是我从中学到了知识,让我又倍感欣慰。第一节课虽然缺点多于优点,但是这些不足给我以后的学习增添了不少的动力。

(二)更上层楼。

在“实习”期间,说实话,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候遇到的情况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例如我遇到的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做玉宇,他是一个让园里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的一个孩子,他很聪明,平时我们教的内容,他很快就能掌握,他的理解能力明显比其他小朋友的高,但是就有一点,他很喜欢欺负别而小朋友,给老师捣乱,破坏幼儿园里的公共设施,老师好好跟他说,他很听话,但老师走开了,他又去干他的事,从来不把老师说的话放在心上,老师有时候坐在一起去讨论应该怎样去对待这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很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还有一个孩子,也是个很特别的例子,她从小跟她妈妈在厂子里生活,周围没有其他别的小朋友,她唯一能够接触的是她的妈妈,我去幼儿园的时候,她刚去幼儿园2天,一天到晚她做的事就是吃饭,睡觉,哭,不管老师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就是哭着找妈妈,大约过了半个月吧,她对幼儿园里的生活才稍微适应了一些,一天当中只有在睡觉之前会哭着找妈妈,她不哭了,但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她好像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并且不跟别的小朋友接触,一天到晚跟在老师屁股后面,例如我们问她你今天早上吃的什么饭啊,她知道你在问她,但她却回应你一句,妈妈一会来接我,最后我们发现,不管我们说什么,她总是回应这一句话。当我们试图去教她怎样去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时,我们多重复几遍,她会重复我们的问题。

其实,她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应该想到,也就是她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从来没有跟别的小朋友接触过,造就了这样孤僻自闭的性格,我们老师研究讨论过,要让她从孤僻自我里走出来,我们应该多创造她与别的小朋友交流的机会,从以后她的情况来看,也就是在我实习期满将要走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在幼儿园里自由活动,并开始跟别的小朋友一块玩耍,虽然有时候她再跟小朋友交流的时候会突然走开,但她却在努力让自己从自己的小圈子里走出来,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以上我所接触的孩子是我遇到的两个比较典型的孩子,前者我至今没有找到应该怎样去教育他的方法,后者我们觉得我们所做的对孩子有用,并且她也确实在我们的引导下改变了自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她的妈妈也不止一次来说,她的女儿发生了惊喜的变化,我们老师心里也倍感欣慰。

我要特别感谢园长,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教我去处理各种紧急事件,领着我走向孩子,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

今年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早已远扬,回顾起来,至今仍历历在目,感触良深,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不断经受锻炼,在短短的几天日子里,其活动内容之丰富,场面之感人,师生之热情,让我难以忘怀。

这次实践,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给我以后的经验也带来了不少基础。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幼儿是将来社会的栋梁,作为教师的我们,肩上的担子是艰巨的,要为幼儿上好一节成功的课,除了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足够的社会经验,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所以,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的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

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