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写总结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简练,尽量避免冗长的描述。下面是一些总结的参考文献,请您仔细阅读。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一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马冬卉作客搜狐教育会客厅。
访谈地点:搜狐教育会客厅。
进入搜狐高考频道。
主持人:马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搜狐教育会客厅20全国高考招办主任大型访谈演播间,首先请马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华中科技大学的学校概况。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而成,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校园总面积7034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等11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0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省部级重点学科37个。建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机械基础、电工基础)、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有或正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其中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为正在建设的'2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另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1个。
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为中间的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1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13位校外院士受聘我校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30人,一大批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完备的学科和师资力量为学生进校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主持人:我们广大网友对华中科技大学概况有了一个了解,他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招生问题。今年在招生计划上,华中科技大学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变化?请马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我们招生计划是7700人,比去年减了300人。在分省计划安排方面,我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继续调减了属地计划,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质量好、数量多的中西部省区的投放比例。比如四川、内蒙、云南、贵州这些省份,适当的倾斜。
主持人:在专业上今年有没有新增一些专业?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我们今年新增了五个专业,这五个专业都是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这五个专业分别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这个专业是在化学与化工学院和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第二个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招生。第三个是功能材料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第四个是物联网工程专业,这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第五个是生物制药专业,在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招生。
主持人:今年这些新增专业都要招多少人?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具体的人数和具体的省份请大家关注我们学校的本科招生信息网,或者是考生所在的省级招办所发布的招生计划信息。
(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是高等学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任务。早在1997年6月清华大学就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先生担任该中心名誉主任,提出目标:加强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倡导开拓性与科学首创精神、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清华大学做出贡献。
一流的本科教育不仅是立校之本,而且是形成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准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和骨干,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期待,而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有责任对此作出回应。
自办学以来秉承**大学“********”的校训精神,立足**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贯彻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原则下,我们不仅要以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体现创新教育特征,继续强化创新人才基本培养途径;而且要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重点培养途径。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办学理念和改革管理模式,为拔尖学生的早日成才创建“绿色快车道”,对丰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我校的办学声誉和办学实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较为明确的定位,要努力为社会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整统一的各界精英人物。为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当坚持和贯彻“厚、博、精、新”的思想。“厚”即以基础厚实为目标,重点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博”即以知识广博为目标,拓宽知识面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即以学问精深为目标,强化专业训练并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潜力;“新”即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
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措施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转变旧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要树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思想,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形成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从而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用教育创新思想和教改成果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对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培养班和国际联合创新班的集中管理。
2.深入贯彻创新教育思想,切实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把握“四个体现”,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深入理解教育创新的深刻内涵,结合我校本科教育实际,充分把握“四个体现”。即一要体现创新性,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二要体现时代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三要体现前瞻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学校的整体目标定位并适度超前;四要体现可操作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其次,要强调“五个结合”,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性。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现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充分强调“五个结合”。一是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尤其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二是强调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尤其突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活动结合的实效性;三是强调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结合,尤其突出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四是强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尤其突出把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固化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五是强调人才质量的总体品质与个性化培养结合,尤其突出拔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继续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以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园,从而全面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要进一步开展学生综合评价的新体系的试点工作。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成绩型指标模式,引进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主要采用定量为主与定性为辅的综合评价指标、个人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统一的综合评价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综合评价原则,尤其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考评,客观而发展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体现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作用,最终建立和健全与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福建农林大学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4.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与服务,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与服务。同时要积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努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要为拔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一是要在设立创新人才单项奖学金、对创新人才推免研究生名额单列等创新人才奖励制度,继续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和实施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实行创新教育学分制的力度的基础上,努力健全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奖励与资助制度;二是要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不断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塑造更浓郁的文化氛围。三通过继续开办专门化、系列化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和论坛,为拔尖创新人才创办学生刊物提供更好的条件,积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本专业、跨专业、跨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有利于形成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时使各级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成为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典型和样板,从而激励更多、更好的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的核心任务是育人,而最重要的育人工作就是对本科生的教育,不仅要影响和塑造智力,同时也要对思想和心灵进行教化,影响和塑造意愿。大学要在全校范围内给予本科教学以一贯的优先考虑和关注。这是曾任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康奈尔大学校长达18年的罗德斯所说的话。
以上几点是我对高校教育创新拔尖人才的一些思考,我想扎实的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我国的教育,如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大突破,那就真是如虎添翼了。我国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挑战就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机遇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我们就要站在样的高度,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培养出批拔尖创新人才,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三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马冬卉作客搜狐教育会客厅。
访谈时间:2011年5月9日。
访谈地点:搜狐教育会客厅。
主持人:马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搜狐教育会客厅2011年全国高考招办主任大型访谈演播间,首先请马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华中科技大学的学校概况。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而成,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校园总面积7034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等11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0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省部级重点学科37个。建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机械基础、电工基础)、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有或正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其中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为正在建设的2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另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1个。
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为中间的`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1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13位校外院士受聘我校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30人,一大批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完备的学科和师资力量为学生进校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主持人:我们广大网友对华中科技大学概况有了一个了解,他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招生问题。今年在招生计划上,华中科技大学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变化?请马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我们招生计划是7700人,比去年减了300人。在分省计划安排方面,我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继续调减了属地计划,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质量好、数量多的中西部省区的投放比例。比如四川、内蒙、云南、贵州这些省份,适当的倾斜。
主持人:在专业上今年有没有新增一些专业?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我们今年新增了五个专业,这五个专业都是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这五个专业分别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这个专业是在化学与化工学院和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第二个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招生。第三个是功能材料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第四个是物联网工程专业,这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第五个是生物制药专业,在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招生。
主持人:今年这些新增专业都要招多少人?
马冬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具体的人数和具体的省份请大家关注我们学校的本科招生信息网,或者是考生所在的省级招办所发布的招生计划信息。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四
来源:教育部。
课题级别:青年专项。
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负责人:顾建民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要成员:董小燕王素文叶民。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既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一般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同时需要培养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发挥带动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批科技拔尖人才,对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和国家创新实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培养科技拔尖人才,首先要认识科技拔尖人才,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素质结构,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的关系,据以反思大学教育,革新大学教育,使大学教育更自觉地为未来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素质结构研究。其包括:辩识科技拔尖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探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阶段模式,分析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因素,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之关系。此处,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总体架构和基础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形成关键期进行验证。
(2)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研究。这部分着重探讨面向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评述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尤其是理工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探求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策略。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以调查法、比较法和案例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探讨了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成长因素,认为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但起决定性的因素是连系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正向程度取决于大学所组织的活动及所创设的环境。
——分析了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发现科技拔尖人才不仅普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大都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特别是他们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论述了创新教育理念,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的价值取向;重建培养模式,落实创新的培养措施;改善教育环境,形成创新的教育合力”的教育创新思路与策略。结合浙江大学英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就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本研究认为,教育具有创新品质和压抑创新品质的双重力量,为使教育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品质的正面力量,须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对于超常的优异学生,应当在科学选拔的基础上实施特殊培养,以利于多出拔尖人才。
——鉴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本课题专门就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这一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创新活动的基本认识,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涵盖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的创新品质概念,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认知因素,还要重视情意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更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效聚合。据此,主张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以此整合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从而为全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实施研究创新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建构了由目标与任务、途径与方式、阶段与学科三维组成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本模式,并从观念、制度、管理、途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健全教育制度、完善科学管理、改革课程教学、加强科研活动、营造创新环境”等实践建议。从而有助于理清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路,指导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
四、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主要以研究型大学的理工科教育为对象,但其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高校,其他科类的教育改革。
本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若干篇论文发表后被有关报刊转载或被有关论著引用,两篇从不同角度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也有较高的质量。本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并重,因而其理论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对策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推进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迄今,若干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并渗透到本校学科建设、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实践。由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设计的多种英才教育形式在本校施行,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反映。并为兄弟院校所借鉴等等。
2、跨世纪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报告,23,000字。
3、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5,100字,《知识经济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论文,6,000字,《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年第3期。
13、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应用,论文,6,300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0期。
14、大力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论文,4,300字,《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7期。
六、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创新教育也好,英才教育、研究生教育也好,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与环境全方位息息相关的事物,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伴随社会发展有做不完的课题。在这个意义上,本课题研究只是开了一个头,进行了初步的、粗线条式的探讨。因而,这一研究领域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入探讨,今后还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与大学培养目标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整合大学教育经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面向创新品质培养整合式课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如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学位论文的风险选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制度保障)等等,均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五
二级学院在高等教育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高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本文针对二级学院的'生源特点,分析了适合于二级学院教学的有效途经,以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王晓忠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分院,江苏,徐州,221116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4关键词:二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六
模控制,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方向。
2007年5月,2005级数理基科班的230余名同学将面向全校的院系选择自己将来的学业方向。
大学副教务长陈永灿说。
为培养新世纪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后备人才,清华大学先后在1998年创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开办“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化生基科班),本科阶段依托理学院,执行独立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研究生阶段面向高等研究中心、理学院、信息学院和全校各个学科专业;人文社科学院在举办“中外文化综合班”及“文科试验班”的基础上,2005年按“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倡导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以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为特色,探索培养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模式。追寻这些“实验班”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新世纪清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性的探索。
勤于耕耘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即将毕业的数理基科班白雪宁同学,从大二下学期起就师从物理系楼宇庆教授研究理论天体物理。大三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星系磁流体密度波的sci论文,同年提出新的理论课题“研究非球对称的自引力塌缩过程及其应用”,他还在物理系张双南教授的课程中给出了一种特殊情形下幂律谱指数的估计方法,很快应用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的工作中。现在他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理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offer。
文,被陈国强教授评价为“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不亚于很多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白雪宁、石振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一批拔尖人才已经脱颖而出。
宽口径大类培养夯实拔尖创新的基础。
在谈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理念时,大家无不提到了“宽口径大类培养”的概念。
一、清华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白峰杉教授说。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同时,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在增长,这样我们的本科培养模式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和改变。”
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说。
学科的最前沿,老师们根据化学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对这些课程都做了改进。
程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
特色课程引领学生登高峰。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引领同学们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
和全年级交流。在专题研究课的选择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导师。
常关注前沿科学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钻研学术课题。
究,对于所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一种应用。”
发展目标,这些都为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派往国外参加国际交流及培训。
名师云集育英才。
期的核心课程“密码及安全计算”。
中国社会与文化”、清华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朝教授主讲“西方经典研读”等等。
大学俞允强教授主讲“电动力学”,北京师范大学赵铮教授主讲“广义相对论”等等。
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这些实验班的经验正在全校逐步推广。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七
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
吕慧。
我被评为‚广元市利州区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到现在已经足足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既倍感荣幸,又时刻感到惶恐不安,作为战斗在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怕我做的不够好,表现的不够优秀,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事事都要体现出科技拔尖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回顾2013年来的工作,我感到平凡而充实。在工作中,我准确把握‚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效率是灵魂,质量是生命‛的总体要求,我始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教坛上勤耕不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将我作为科技拔尖人才在2013年的工作情况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投身教改,勇于创新,教书育人。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转变成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我作为一名科技拔尖人才更是责无旁贷。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我积极参加了教育系统组织的各项培训,利用课余时间,悉心钻研新的教育理论,认真学习‚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尝试运用于课堂实践,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科教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深入钻研教材的重难点,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布臵前臵性作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汇报,组织各科教师制定开放性评价方案,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同时,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为市直属小学校期末测试编写期末测试卷一套。2013年3月在学校作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的骨干教师专题讲座,4月在北街小学教育集团为迎接四川省第十三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活动中指导年轻教师备课上课,并对部分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5月10日,我校与绵阳市涪城区教研室开展了‚立足简约课堂深化有效教学‛教研联谊活动,在活动中我上了《众数》一课,得到一致好评。12月3日,我校申报的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师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开题,作为年级组长,我起草完成了年级组子课题《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年级组教研文化研究》为本年级组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抛砖引玉。
在教学中,我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先后撰写论文多篇。去年,我撰写的《有效反馈,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一文,发表在市级刊物《教研科学探索》上,撰写的论文《新课程下的问题教学》荣获市级二等奖。《圆的周长教学设计》获利州区区域推进有效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数学复习课的有效生成》获国家级课题研究优质教育成果优秀奖。
二、爱岗敬业,服务育人。
身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同时,自己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鲜明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天长日久,我不仅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信赖,还得到了同事的认可。
在工作中,我尊重领导,服从安排,与同事们团结协作,与群众联系紧密,关系融洽。对工作满腔热情,注重亲力亲为,同时帮助年轻教师,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他们,同时学习新理念,探究新方法,与年轻教师共同成长。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尽职尽责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科技拔尖人才称号,是荣誉,更是动力,今后,我将会更加努力,孜孜不倦,不懈追求,为北街小学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o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篇八
摘要:独立学院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加大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教材编写重在提高质量。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在克服功利思想之下,应明确定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参与编写教材的教师应以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主。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材编写;质量工程;人才培养。
我国的独立学院当前掀起了一股自编教材热,要么是由某一所独立学院自己单独组织编写,要么是由几所独立学院联合编写,要么是由某个出版社组织几所独立学院来编写,即使还没有出版自编教材的院校也开始积极筹划了。独立学院自编教材热的出现,反映出独立学院经过初期的发展,在具备了一定了办学条件之后,开始积极探索符合自己定位的发展之路。编写适用于独立学院的教材,有利于独立学院从源头上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看到独立学院自编教材有利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独立学院自编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如果自编教材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能保证自编教材的质量,不仅会降低人才培养质量,还会从根本上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一、独立学院多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
国家试办独立学院的初衷,在于把民间资本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满足人们群众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强烈愿望,国家同时也明确独立学院应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高等教育优势,开设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既不同于母体高校又不同于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独立学院发展初期多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对独立学院多数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独立学院发展初期多选用与适用于母体高校的教材,却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首先,独立学院专业开设多依托母体,这在客观上直接决定了独立学院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教材。笔者曾对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高校2008年可以招生的专业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20所独立学院的416个本科专业中,与母体高校专业雷同的有403个,占专业总数的96.875%,而在这20所院校中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完全雷同的有13所。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独立学院专业多依托母体高校开设,这也在客观上直接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教材的选择上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教材。而独立学院发展前期,专任教师队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不少独立学院的授课教师系母体高校的教师,这些教师一开始也习惯于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教材。
其次,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也尚且缺乏针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系列教材。适用于独立学院母体高校的系列本科教材,目前已经十分成熟,不仅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大,而且能够及时地进行修订,以跟上时代不断发展的步伐。我国的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至今也不过10年的时间。而教材的编写却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编写一部教材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对编写者的要求较高。要求其不仅要了解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更要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否则编写出来的教材很难体现针对性。而独立学院发展初期,教师队伍也还十分薄弱,甚至还不具备教材编写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整个教材市场上没有可供独立学院选择的针对独立学院的系列教材,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独立学院发展初期也很难编写出适合独立学院的高质量的优质教材。
第三,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组成,也决定了独立学院发展初期只能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总的来说,我国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自有专任教师,这是独立学院独立聘任的,且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建立有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而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近年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高校已经退休的、高职称的老教师;二是兼职教师,这多是其他高校的在职教师,这部分虽也是聘任点,但聘期相对较短且不固定,多是以一个学院为聘期;三是时间较为充裕、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母体高校的教师。独立学院发展初期,自有的青年专任教师,尚不具备教材编写的能力;而自有的专任老教师,又缺乏教材编写的积极性;而兼职教师、母体高校的教师,本身还兼有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没有时间与精力来编写独立学院的教材。最后的结果是,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独立学院也只能选用适用于与母体高校相一致的本科系列教材了。
第四,独立学院当前多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系列教材的现状,今后仍将会持续一定的时间。独立学院发展初期多选用使用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不仅能够让那些来自母体高校的教师、其他高校的兼职教师、独立学院自聘的退休的老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也有利于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达到专业所要求的理论水平。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办学定位的差异,独立学院选用适合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不利用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尽管当前独立学院掀起了一股教材编写热,但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说短时间有了适用于独立学院各专业、各课程的系列的优质教材。可以肯定的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独立学院的教学仍会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这种现状则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要求,既如何满足少部分学生将来继续深造的需求,又如何保证大多数学生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当前独立学院自编教材的几种形式。
随着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当独立学院办学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些独立学院便开始围绕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探索的体现之一就是独立学院自编教材的出现。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独立学院教材编写热,不少独立学院要么已经出版了属于自己的教材,要么已经把教材编写提上了议事日程,即使一些暂时还不具备编写条件的独立学院,也有了可供自己选用的独立学院的系列教材。尽管独立学院自编教材的出现,是其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表现之一,但自编教材热背后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首先是院校单独主编,应处理好人才培养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尽管独立学院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已成为一种共识,但不少独立学院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又围绕这一共识进行积极的探索,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定位于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学好一个专业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和专业之外的一项专长。围绕着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学校把教材建设作为突破口之一,首期由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教师担任主编的20余部教材已于2005年投入使用,这也是国内较早启用自编教材的独立学院。院校单组主编教材,其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会因为过分突出自己的特色而忽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共性的问题。在每所独立学院都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今天,院校单独主编的系列教材不适合其他院校选用。此外,院校单独主编的教材,多局限于自己使用,造成出版成本相对较高,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较快、教材建设周期又较长,这不利于教材的长期建设。
其次是院校联合主编,在兼顾共性的同时不容忽视个性。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初期多是由某一所院校自己主编专业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方面的教材,但随着认识到加深以及独立学院之间交往的频繁,在加上其他独立学院也有了自编教材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区域内的多所院校联合主编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呼之欲出。独立学院教材建设中期,多所院校联合主编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占有相当的比例。2007年底,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建学院牵头,联合湖北省的10所独立学院组成了湖北独立学院土建类教材编写委员会,计划编写30多门教材,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多所院校联合主编教材,有利于编写独立学院的优质系列教材,一方面参编院校的类型相同、人才培养定位形同、学生就业去向相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参编院校优秀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独立学院目前的教师队伍与初期相比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就全国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而言与母体高校还有较大差距,而多所院校联合编写教材,则可在最大程度上化解独立学院在教材编写上存在的不足。院校联合编写教材,在较好地兼顾了人才培养共性问题的同时,则难以彰显院校的特色。这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想法设法把把自己院校的人才培养上的特色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第三是多个出版社进军独立学院教材出版,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独立学院单独自编教材与多所院校联合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以及使用于独立学院教材的空缺也引起了出版社的广泛关注,并开始纷纷进军独立学院教材出版。目前国内的浙江大学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等一批出版社,要么已经出版了独立学院的系列教材,要么已确定了出版计划,要么正准备进入独立学院教材出版市场。多家出版社纷纷进入独立学院教材市场,这对独立学院本身而言是一种好事,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学院对应用型本科教材的需求。但也要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组织出版教材,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确保质量,是出版社出版独立学院教材热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多个出版社同时进军独立学院教材市场本身是一种竞争,但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独立学院教材出版的泛滥,在发挥各出版社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出版社之间也应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以满足独立学院对不同专业教材需求为基本原则,应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出版,在某一个出版社已经出版了某个专业系列教材的情况下,其他出版社则应慎重介入出版同一类系列的教材。
第四是针对独立学院教材出版社热,应早日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适用于独立学院的优质教材,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反之质量低劣的教材,不仅会影响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也会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部优秀的高等学校教材,都是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的教材。针对当前出现的独立学院单独主编教材、多个院校联合主编以及多家出版同时介入独立学院教材出版热的现状,应早日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材评估体系,这是独立学院优质教材建设的基本保障。建立独立学院教材评估体系,首先要求院校能对自己主编的教材要把好质量关,不能因为了出版教材而出版教材,而无视教材的质量建设;其次是出版社对于无论是独立学院单独主编的教材,还是由出版社组织出版的系列教材,都要加强审核关,不能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最后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独立学院教材的检查、检测和评估,并把结果与院校的奖惩等挂钩,防止质量低劣的教材进校园、进课堂。
三、独立学院自编教材应着重思考的几个问题。
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生总人数达在2007年已达186.6万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率超过10%。教育部颁发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自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精神之一就是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办学,引导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可以肯定,今后一个阶段独立学院将在淘汰中发展。2008年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与去年相比总数量减少了3所,而与此同时,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申办的独立学院今年上半年先后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考察,有的并将在金秋开始招生。独立学院蓬勃发展的态势,也决定了独立学院教材热问题仍将持续。
首先,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应坚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一般而言,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定位于培养研究型的人才,高职高专类院校定位于培养技能型的人才,而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与母体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类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这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最为显著的特征。不管是组织编写还是出版适用于独立学院的教材,这是首先应该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无论是独立学院背后的母体高校,还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其教材建设相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备。独立学院教材编写,要坚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应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的普通本科教材与高职高专类教材建设的优点和经验,以就业为导向,做到理论上高于高职高专类教材、动手能力的培养上高于传统的本科院校教材。
其次,独立学院教材编写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及教材建设对高校发展具有举足起重的作用。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应该教授给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另一基本原则就是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学习。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这也是21世纪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最终建立起终身学习的保障体系,而这也是独立学院现状的客观要求。独立学院的生源素质与母体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有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学生的高考成绩与母体高校学生相比平均超过100分,客观的讲,独立学院的'学生中除一部分系高考发挥失误的学生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在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这要求独立学院教材编要能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方面尽量通俗易懂,实践方面尽量采用案例式教学。此外,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今天,独立学院教材编写既要有利于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也要有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第三,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应以优秀的双师型的教师为主。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特征之一就是很多教师长期在高校工作,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有的教师甚至从大学毕业直到退休,一直在高校工作,都未能有企事业单位方面实践经验。对于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独立学院而言,双师型的教师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独立学院要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对此,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三分之一的教师是学校自己培养的,这些教师多系近年来招聘的优秀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三分之一的教师是从其他高校引进的,这些教师多来自公办重点大学;三分之一的教师从社会引进的,这些教师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企事业单位经营或管理经验。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自编教材,也均是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同时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织编写。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只有以优秀的双师型的教师为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最后,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应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是一蹴而就,在提倡和鼓励编写适用于独立学院优质教材的过程中,还应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独立学院当前的师生比,如果按照教育部对普通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计算,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师生比目前都尚且处于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师生比评估合格及以下水平,而现实情况的另一个方面是,很多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又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日常授课任务,少者每周的课时也在10个,每周的课时如果超过20个也不足为奇。教师队伍自身的短缺以及繁重的日常授课任务,也在客观上决定了独立学院短时间内很难编写出优质教材。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应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杜绝靠编写教材盈利、靠编写教材评职称等不良现象。要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一方面要给编写教材的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相应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先从教师的讲义入手,待讲义成熟之后再纳入自编教材规划,经专家评审后再公开出版。
总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其发展目前也仍处在探索阶段,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独立学院今后在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提高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高校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今后一个阶段主要任务的现状下,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今后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也将是今后独立学院提高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之一。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上海购房限售政策 上海房产交易限购(五篇)
-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说课稿:《保护眼睛》(优秀8篇)
- 中班健康领域说课稿保护眼睛(通用8篇)
- abs资产证券化流程图(五篇)
- 2023年资产证券化abs的种类(五篇)
- 最新禁毒教育教案(精选18篇)
-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模板14篇)
- 2023年搬运工用工合同(实用17篇)
- 数控机床综合服务论文题目(5篇)
- 最新新乐遗址博物馆导游词 新乐遗址游记作文(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最新
科 技 拔 尖 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论文(通用8篇)14下载数 142阅读数 -
青年
拔 尖 人才申报范文(大全17篇)17下载数 976阅读数 -
拔 尖 人才心得体会报告(模板17篇)22下载数 710阅读数 -
最新青年
拔 尖 申请书(优质16篇)45下载数 822阅读数 -
拔 尖 人才先进事迹材料(精选20篇)27下载数 269阅读数 -
2023年
拔 尖 人才心得体会(实用10篇)16下载数 319阅读数 -
2023年
拔 尖 人才心得体会范文(模板13篇)24下载数 744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