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文体,总结具有简明扼要、概括准确的特点。编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先回顾过去的经历和成果。8.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一
同志们:
今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总基调和“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总要求,克难攻坚,积极作为,工业经济形势好于预期,指标稳步回升、能耗逐步下降、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日趋优化。
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居第八位,比上年上升四个位次。工业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6.1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70%以上,吸纳人员就业大幅增加,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同比增长9.75%,万元gdp能耗下降4.33%,完成省下达的节能任务。菱花集团获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太阳纸业、华勤集团销售收入突破三百亿元,润峰集团、荣信煤化、东华实业、邹县发电、翔宇化纤有望突破百亿,销售过百亿元企业新增5家,达到10家。世界吨位最大的兖矿铝挤压机正式投产,嘉冠油脂“嘉冠”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新风光电子再获“高压变频器十大品牌”殊荣,梁山新增7家专用车企业列入国家公告目录,山推签订中东千万美元大单。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9.8%,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18.4%,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增加,市政府与省经信委,与山东电力、兖矿集团、山东能源等一批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又有2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进驻我市。
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得益于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得益于全市企业家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经信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广大企业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三个高于、三个提高”要求不动摇,努力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
市委要求,明年是“落实年、突破年”。明年工业发展思路是,以突破大项目、建设10大产业“1351”百千亿工程为主抓手,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突破企业家队伍建设、突破项目建设、突破创新能力建设、突破标准化建设、突破协会建设、突破园区建设,形成“六位一体”工作新布局,着力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市工业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生态发展和跨越发展。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所谓跨越发展就是瞄准“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现“全省争先进、区域当排头、全面达小康”的发展目标。20xx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4%,争取15%,实现效益同步增长,完成技改投资706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3.7%以上。
(二)坚持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所谓转型发展,就是既要做“减法”淘汰落后产能,又要做“加法”膨胀总量规模。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市最大优势,如果把煤炭去掉,非煤产业利税占工业比重,中区、任城和嘉祥在50%以下,邹城24%、鱼台10%、微山7%。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特色化、基地化,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所谓创新发展,就是深入开展比科技投入、比平台建设、比创新产出、比品牌建设的“四比”竞赛活动。更加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更加突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利税过千万元企业都要建成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每年新增6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明年争取列入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240项,转化重大技术创新成果6项。
(四)坚持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循环发展。所谓循环发展就是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水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把好产业政策关口,严格审批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科技节能贡献率。建立完善循环经济扶持政策,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完善拉长“粮食深加工—生物食品—废水资源化—有机肥—生态农业”、“煤—电—化—建材”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坚持“两化融合、双轮驱动”战略不动摇,加快构建新型工业新体系新布局。大力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实现全市工业由大变强,必须坚持两化融合战略不动摇,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坚持双轮驱动战略不动摇,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突出抓产业,构建工业新体系。围绕十大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梳理产业链条,实施“1351”百千亿产业培植工程,选择三五年内能够形成千亿级、五百亿级、三百亿级和百亿级的产业进行集中培育,每个产业重点扶持一两家龙头企业,对企业、产品、品牌进行整合提升,形成核心层企业、配套层企业、相关层企业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一个产业,要有一个目标规划,一个市级领导牵头组建一套班子,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制定一套量身定做的扶持方案,产业牵头企业“一企一策”制定突破性扶持政策,落实一套考核办法。
(二)突出抓基地,构建工业新布局。产业基地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优化要素配置,有利于提高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基地5家,省级基地10家,明年争取新设2家省级以上基地。工程机械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下步要做专做精总成及配件,全力创新整机终端产品,并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服装材料是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下步要以科技和品牌为新动力,打造时尚创意产业基地。光电信息是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下步,光通信要做大规模,led要整合产业链,光伏产业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新型煤基化工是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下步关键是装置大型化,拉长产业链条,主攻高附加值产品。同步推进曲阜物联网、任城开发区工程机械、金乡大蒜等基地建设,在全市形成土地集约、功能齐全的工业发展空间新布局。
(三)突出抓产品,构建产业新亮点。产品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研究开发并投产一批工业新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新产品和重大装备国产化首台(套)产品,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明年力争开发新产品1200项,新产品销售率达到28%以上。抓好三类产品创新。一是生产投资类产品创新,要瞄准产业升级方向。二是生活消费类产品创新,要瞄准消费升级方向。三是特定人群的产品创新,要瞄准特殊需求。我国进入老龄化,消费群体很大;我市家俱95%来自南方;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潜力也很大。
三、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不松劲,努力实现重点工作新突破新进展。
现阶段,总量不大、发展不快、载体不优是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急迫的问题,必须毫不放松的抓大招商、大项目、大园区,务求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一)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工业的主抓手。招商引资是。
加快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既要注重吸引央企和世界500强,更要注重发挥现有企业招商主体作用;既要规划提炼项目,也要搭好平台招引项目。千方百计生成项目。围绕“1351”工程的十大产业链填平补齐、生态园区建设、增资扩股以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四条路途,生成项目。今年再论证1000个项目,汇报争取中央和省稳增长政策支持。全面对接央企和世界500强。要建立完善世界500强企业和央企信息库,全面分析其战略意图,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共同兴奋点,高层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接央企有关政策,实现共赢。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全市60户千百亿企业都要放眼全球,制定招大联强的规划,主动对接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技术合作、联合投资、股权转让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迅速做大做强。办好专题招商活动。统筹用好产业链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手段,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精心搞好项目策划,组织开展京津地区春季招商推介活动、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招商推介活动、长三角地区秋季招商推介活动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招商。参加省政府组织的香港、中国台湾活动周。更好发挥国际孔子文化节招商作用。
(二)把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工业的关键举措。突破工业,归根到底要靠突破大项目。抓好项目集中开工。坚持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各县市区集中开工项目每次不低于10个亿元项目,并且保证全年至少有2个当年投资过10亿元项目,这要作为一项指令性指标来落实。加快项目进度。领先半步无竞争。目前全市工业在建项目1629个,总投资1876.4亿元。这几天我们又论证了980个项目,总投资3606.6亿元。重点在谈外资项目66个,协议外资42.9亿美元。能否顺利推进这些项目,事关工业立市战略的成败,必须“快”字当头,完善领导包保制度,高层推动、专班跟进,搭建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项目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项目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招商引资的根本目的所在。要把竣工项目投产达效作为考核项目的重要指标,把是否形成新的增长点作为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使有限的政策资金投向有质量、有效益、能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项目。
(三)把园区发展作为突破工业的新高地。经济开发区是工业建设的主战场。近几年来,全市开发区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3.2%。但也存在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链条短、聚集能力差、创新能力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设千百亿园区。按照“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要求,创建千百亿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保持30%以上。加快把兖州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特色园区。围绕全市主导产业,挖掘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主攻方向,凝聚本地优势资源,吸引外部资本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产业集群园区。建设生态园区。编制高水平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定位,健全污染控制体系,加强节能减排考核,出台《关于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办法》。兖州工业园区、金乡化工园区要首先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所有园区都要积极创建生态园区。建设创新型园区。创新是园区的生命之本、活力之源。强化“区管镇”管理体制,突出园区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的主体功能,集聚社会各类资源,促进园区快速发展。创新用人机制,建立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把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的主攻方向。围绕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分工协作能力。没有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千百亿大企业就失去源头。必须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和服务,把金融助推千家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探索建立企业减负长效机制,“一企一技术”推进专精特新发展。
同志们,做好明年经信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教育信息化暨网络安全工作会、重点工作推进会、应用工作培训会议精神,总结并部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刚才,张馆长传达了全省会议精神,并讲了贯彻意见,程主任就“一师一优课”活动教研、指导等工作提了要求,一会儿李处长、马局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近年来,市、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明显进展。
1.县域推进有新发展。各县区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高双普”、“教育创强”的整体规划中,政府财政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全面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已实现“双高双普”、“教育创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区在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旬阳、白河、平利三县实现了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学班优质资源“班班通”目标,宁陕、镇坪已提前实现所有中小学校的“班班通”建设目标。作为信息化区域试点,石泉、岚皋两县积极探索贫困山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所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协作教研、教师研修培训模式以及有效教学新模式在全市推广。
2.机制建设有新起色。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组织领导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设立了学校保障科,具体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县区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中,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石泉、岚皋等县区成立了以政府主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局一把手参与的领导小组,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股室。“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教育部门实施、学校应用”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3.基础条件建设有新突破。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1101所学校中888所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占学校总数的80.7%;8685个教学班中5381实现“班班通”,普及率达62%。全市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1.84亿元,其中地方政府筹措资金1.07亿元,占总投入的58%,学校及教育部门自筹5200万元,占总投入28.3%。从资金投入的情况可以看出,县区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责任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也由前些年多数用于校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转向用于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初步形成。
4.教师培训有新进步。近三年,全市超过50%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教育技术能力远程教育”、“因特尔未来教育”和“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等国培项目培训。市电教馆组织的新技术新媒体培训和“名师大篷车信息技术应用基层行”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质资源与课堂的融合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各县区和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信息技术环境下优质资源与学科融合应用的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通过专家引领、技术培训、名师示范、集中研讨、在岗研修实践等形式,提升参训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手段、融合优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5.教学应用有新成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普遍重视实际应用工作,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通过辅导培训、观摩研讨、网络交流、展评总结等形式,推进教学应用,并将教师应用情况纳入考评考核内容。实施课题带动,深化应用研究。“”期间,全市申请立项国家、省级教育信息化规划课题62个,旬阳师训中心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县域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紧紧围绕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坚持每年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等活动,为师生搭建应用展示平台。宁陕中学的机器人项目多次代表国家出征世界性大赛并屡获殊荣。石泉县两河初中、市一小的电子书包试点项目成果受到省上表彰。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教育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是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电教、教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省教育厅信保处的领导以及各县区和基层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通过努力,全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下一步取得更大进展打下了基础,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观念落后。部分县区对信息化发展的目的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推动乏力,部分局长、校长、教师怕影响升学率,把教育信息化当做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实质内容和本质要求理解不深入,严重影响了当地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力度。二是发展不均衡、硬件水平低。县区之间、校际之间、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在环境建设、应用水平、教师信息化素养等方面存在差距。全市虽然有888所中小学校实现了“校校通”目标,但多数学校的接入带宽还不能满足“班班通”、“人人通”的要求;已实现“班班通”目标的5381个班级中,有1695套设备还是投影加荧幕,且多数是八年前实施农远工程时的装备,设备老旧,亟需更新。三是应用不广泛、利用率低。一些县区和学校在抓高效课堂的建设等工作中忽视了信息技术手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不引导用、不鼓励用,“穿新鞋,走老路”;一些学校信息化的使用效率较低,将教育信息化单纯理解为技术工作,教研未跟进,学校无位置,设施成摆设。四是管理人员、校长、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专业队伍需要加强,学校专职教师需要稳定。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及时跟进。
这些问题和困难,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教育信息化、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
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进入实施《十年发展规划》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工作重心已由前三年的硬件环境建设转入深入融合应用,对照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我们还有欠帐,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相比,我们的工作仍处在初级阶段。各县区在抓住国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机遇,对照《规划》及相关标准查漏补缺、狠抓落实的同时,在工作理念和观念上要有新认识,做到四个“必须适应”:
1.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信息技术正在也必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微信、慕课这些词汇在过去十分陌生,但今天却已耳熟能详,这就是信息经济的速度。教育同样将被改变,信息技术将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将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开放存储得以实现,虚拟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得以应用,教育方法、课堂结构、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最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互联网时代教育将是互为师生的时代。
2.必须适应教育现代化推进步伐。党的报告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甚至是标志性指标之一。另一方面,信息化为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种带动,不是站在旁边,更不是跟在后面,而是要跑到前面去引领,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够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3.必须适应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信息化将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便捷高效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面,可以使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其次能带来最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能够为解决教育“改革深水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如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通过构建智能化的交互平台,使优质教学资源能以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教育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构建系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通过构建泛在学习环境,使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学习向人的一生延伸,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4.必须适应国省教育发展要求。xx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具体要求,这是教育信息化第一次被写入中央全会重要决议。在任组长的新一届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教育工作时,教育信息化是4个教育议题之一。刘延东副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把信息化作为“改薄”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省上决定,今后将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地、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予以经费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县”、“双高双普县”、“教育强县”等创建工作是国省部署,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评估内容之一,省上出台的中小学“316督导”评估体系中,教育信息化更是重要内容,有明确的建设和应用标准。教育信息化跟不上,就会影响教育发展。
认识决定思路,观念决定行动。我们必须适应上述要求,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待我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教育信息化才能在安康有实质性的进展。
三、突出重点,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是保障,基础在建设,核心是应用,重点在教师,难点在农村,结合我市实际,当前,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与机制。根据省上最新安排,明年上半年,县区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要通过市上评估验收。各县区要将这项工作作为近期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要按照省厅《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陕教保[20xx]38号)要求,调整行政岗位设置,落实管理职能,强化行政主导,通过归口管理、年度考核、教育督导等行政手段提升信息化统筹推进力度;通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做好管理与服务。各县区严格要落实创建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按期通过省、市评估验收。
2.着力优化教育信息化硬软件环境。高度重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切实做好宽带网络接入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到20xx年底,农村学校接入宽带互联网比例达到90%,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1m,城镇学校接入互联网比例达到100%,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2m。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采取有线、无线等技术方式,逐步使网络通达到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场所,让师生在校园内方便地接入互联网,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绿色上网;二要加快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未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到班县区和学校要加大投入,为学校教室、实验室和各类功能部室配备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淘汰已老化的投影幕布类设备,到20xx年,农村学校普通教室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城镇学校普通教室互动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率达到70%以上。各县区要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有关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全面改薄工程”资金分期偿还的规定,使“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学校购买服务”在基础建设中有进展。
3.坚持狠抓应用驱动。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硬件建设只能作为基础,不是本质,不是目的,应用才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
一要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今年,教育部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我市有9000名教师参加了该项培训。各县区要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督促参训教师按时、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市县教研、电教等培训机构在今后的“名师大篷车”等培训工作中,要针对一线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和优质教育资源与课程融合等内容纳入培训体系,通过专家引领、技术讲座、名师示范、在岗实践研修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驾驭新技术的能力,提高优质资源与课堂融合的水平。
二要做好“人人通”应用工作。“陕西省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优质资源推送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两项功能,用“一通”实现了“资源班班通”和“空间人人通”,为加快优质资源与教育教学融合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应用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开通,并在全省开展应用试点工作,20xx年将为全省60%的教师开通空间,并逐步向学生及家长开放。目前,我市石泉、岚皋两县及安康中学等5所学校承担着今年的试点应用任务,希望这些县区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人人通”环境下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及教师发展、学生学习和家长交流的方式、方法等,为其他县区的全面应用积累经验。其他县区也要全面启动并推进“人人通”应用工作。
三要精心实施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这个活动是今年国、省教育部门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的目的是深化各级资源平台的应用,也就是达到“让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讲授”的目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根据市上实施方案的安排,县级晒课和评课活动要在20xx年4月底前完成,5月份前市上完成优课评选并向省厅上报。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要精心组织,将这项活动纳入“人人通”平台应用的总体安排中,由县区电教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教研部门承担教学指导任务。要制订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时间节点和主要阶段,成立评课专家队伍,做好宣传动员,以学校为单位遴选优秀教师和特色课程内容,精心组织教师录课、网上晒课、专家评课、案例推广等环节工作,确保整个活动有序开展。要统筹组织县域中小学校,合理分配各学校的录课任务,最大程度覆盖各学科,形成相对完整的优课资源体系。活动依托“陕西省教育人人通平台”开展,市级平台也已建成上线,并承担着市级的评选任务,参与人数多,上传数据庞大,对技术环境要求很高,因此,市、县电教部门要做好技术支撑,确保平台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市级培训工作明天也将在安康中学开展,培训结束后,各县区和学校也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力争达到广大教师人人参与培训,个个熟练通过平台晒课、上传资源的目的,为下一步“人人通”工作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
四要努力做好信息化研究和试点工作,引领信息化工作有序发展。各试点单位要积极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尽快完成试点任务,争取申报省级示范。今年,省上把智慧教育建设列入省政府“数字陕西.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并打造10个左右的智慧校园和人人通应用示范学校。市局从明年起启动“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评估工作,决定用3-5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典型。请各县区和学校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智慧校园试点,优化环境,应用驱动,建设信息化示范学校,以此带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发展。
4.切实抓好网络安全工作。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持续加大。保障信息和网络安全,既是政治责任,也是职责所在。各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落实中、省、市关于信息与网络安全防护规范和相关制度,细化网络接入、机房管理、容灾备份、数据共享与使用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做好预案,确保数据与系统安全可靠。要加大教育网站和校园网的建设管理,使用正版软件,丰富内容和载体,过滤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空间,为师生创设绿色、文明、安全的网上学习交流空间。
四、真抓实干,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有实质性进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地加以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教体局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摆上工作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拿出贯彻省市工作部署的具体意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明确管理机构,建立工作机制,赋予相应职能,加强人员配备,建立技术支撑队伍,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改变以技术部门为主推动的现有管理模式,确保信息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得起,管得好。
2.多方筹措资金。各县区要放下等、靠、要的思想,破解资金来源困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育费附加等可支配的经费分配上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比重,要明确各中小学将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经费中用于改善信息化环境。同时要争取各方面的经费支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用好社会和企业力量,拓宽投资渠道,形成政府、社会和企业协同建设的合力。
3.统筹谋划实施。各县区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辖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制订好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核算资金投入,并逐步实施。要抓住“双高双普”、“教育创强”、“均衡发展”等机遇,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中,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4.做好宣传引导。要把信息化工作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网络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广县区和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提高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广大干部师生主动参与、积极支撑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自觉性,为教育信息化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加强督导检查。市教育局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各县区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中,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设施配置、师资培训、资源建设、融合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各县区要把信息化工作纳入到对中小学校的考核指标中,要把信息化应用纳入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表彰和常规教学的考核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认真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月报工作,及时汇总、按时报送学校和县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设情况。今后,要把“人人通平台”应用和“名师优课”活动一并纳入月报,各县区要通过平台的统计功能随时了解和督促辖区学校的应用情况,市教育局也将通过平台汇总和通报各县区的应用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信息化作为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建立定期通报、催办督查等制度,推动工作落实。
同志们,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进入加快推进、深入应用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精心部署、层层落实、迅速行动、扎实工作,在推动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做出新贡献。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三
信息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种信息化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21世纪以后,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工作会议。
讲话稿。
仅供参考。
同志们:
**市机关事务管理政务网站的开通,标志着我局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局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对网站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关心、支持网站建设的**市信息化办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参与网站开发建设的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这次会议,既是庆祝我局政务网站开通的会议,也是我局政务网站建设培训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局政务网站信息化建设,动员局各处室和各单位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局政务网站建设,促进全局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下面,我再提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切实提高对网站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单位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希望局各处室和单位要站在现代竞争和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这项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网站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是提升我局形象,扩大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因特网被认为是目前成本最低、最快捷和最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网站则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对外窗口和名片。近年来,我局对外交往不断向纵深推进,机关后勤品牌的经营和运作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同行兄弟单位中竞争力、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然而,对因特网这一现代化宣传手段运用得还很不够。特别是一直以来,我局没有自己正规统一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与我市建设“数字”和实现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目标要求极不相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局的对外形象。为此,在岁末年初我局积极实施局系统电子政务上网工程,开展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是包装宣传自己,提升机关事务部门形象,扩大对外交往的必然要求。
2、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是实现科学管理,加强机关后勤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电子政务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也不是简单地将我局现有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实现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管理体制变革的创新。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扩大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是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防止和克服腐败,有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对于加强机关后勤自身建设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3、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的需要。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利用政务网站这个平台可以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我局后勤工作的有效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将我局“机关效能年”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通过局政务网站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局各处室及各单位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机关干部职工服务。如公众性的通知公告、政策法规、机关保障、机关服务、办事指南等信息上网,方便市直各单位机关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我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公众进行沟通,收集公众对机关事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局能够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机关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进工作作风,促进政务公开,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步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局电子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打造“数字后勤”为目标,以局政务网站为龙头,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注重应用”的原则,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加大投入,建设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互通、先进实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带动后勤管理、保障和服务信息化。
1、加快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要不断提高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水平,真正使其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联系群众的纽带,信息化建设的载体,网上办公的平台”。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把抓管理上水平的准则贯穿于始终,致力于“三个一流”:一是要完善一流的网络。完善的网络体系是政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基石。要以局政务网站为主干,七个职能处室、七个直属中心、四个下属企事业单位为分支的统一网络体系,实现局、直属中心、下属企事业单位三级网络互联。二是要开发一流的系统。在抓好网络与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软件开发力度,投入专项经费用于网上公文收发、传输、处理及协同办公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并将这些系统整合在局政务网站这个统一的应用平台上来,一站式登录,逐步实现推进局办公自动化建设。三是要建设一流的网站。继续加强政务门户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局网办要履行好管理协调和技术支撑的作用,局各处室和单位要认真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共同把政务门户网站办出生机、办出特色,树立我局的良好形象。
2、加快推进后勤保障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机关后勤保障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创新的思路贯穿于始终,强化“三个狠抓”:一是狠抓机关职能处室信息化建设。在依托局政务网站的基础上,局计财处要积极探索网上数据实时报送和结算系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局房管处要不断加大网上办事的力度,能上网的服务项目力争上网实时办结;局节能办要把市直各单位节能降耗数据实现网上在线报送。二是狠抓直属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车管中心在建立车辆电子台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车辆、人员网络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生活服务中心要进一步探索餐饮、洗理、便民超市、生鲜食品“一卡通”结算系统,并逐步与局政务网整合。三是狠抓下属四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要发挥局政务网站的平台作用,局下属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上网发布产品和价格信息,建立起办公用品、文印、汽修、洗车等专业商务平台,集中推介我们的优势产品和项目,通过上网工程,整体包装、策划和宣传企业,扩大我局后勤实体知名度,推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加快推进后勤服务信息化。网站是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平台。要把局政务网站建设成“为公众服务的窗口”和“为政务服务的平台”。在信息化运行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始终,突出“三个优先”:一是注重服务优先。办好办事指南栏目,从人员出入证办理、车辆出入证办理、就餐卡办理、集体户口办理、公交月票办理、幼儿入托办理、水电报修办理和会务登记八个方面为机关干部职工提供服务,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网上服务平台,有条件要逐步推行“网上受理、实时办理、限时办结、全程服务”的工作模式,如基建房管处的水、电、门锁报修今后也要力争实现网上报修。二是注重时效优先。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增强发布时效,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网站管理办法和网站绩效考核机制,将网站信息更新、维护责任落实到各相关处室、单位。使网站栏目的更新、维护得到落实,保证局政务网站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三是注重民意优先。要积极畅通与公众网上交流的渠道,把“局长信箱、网上留言、在线qq、民意调查、网上投诉”等栏目切实办好,真正建立起一个网络在线互动平台和网上监督平台。
三、强化保障措施,形成政务网站长效管理机制。
政务网站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牵涉面广,需要局各处室、各单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了我局信息化工作今后的顺利开展,要切实做到“三个强化”:
1、强化组织领导。局网办要加强对全局网站建设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及时研究解决网站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处室和单位要切实把网站建设工作摆到首要位置,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发展规划。局办公室要把网站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纳入重要目标管理,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要在全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良好工作态势,真正确保局政务网站建设有人操作、有钱运作、有制度保障、有创评机制。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坚持自学与培训并举,尽快构筑我局网站建设的人才高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自学信息化知识,了解信息化发展动态,不断增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要把计算机培训纳入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培训计划,开展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扫盲工作,争取经过一到两年的努力,使所有机关干部了解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确保全局35岁以下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达到计算机二级以上水平,35岁以上的干部职工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
3、强化全员信息化意识。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宣传和普及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以领导带动职工,党团员带动群众,营造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关心信息化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切实做好信息化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信息安全建设。局政务网站必须严格按照互联网应用的保密、安全和新闻发布等管理规定,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并实行责任制,注重网站发布流程,发布内容审核要层层把关。要严格执行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严禁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上网。加强上网信息的保密检查,一经发现涉密信息,应立即删除,并严肃查处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严防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最后,希望局政务网站建设的有关工作人员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围绕实现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继续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架起一座“机管局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机管局”的桥梁。即:进一步推广网络平台的应用,努力实现网上办公平台覆盖率100%;继续加大投入,在机关“人手一机”基础上实现下属单位“人手一机”,实现计算机普及率100%;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实现信息化专兼职人员技能培训率100%。为加快**市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刚才,会议表彰了年度发展突出的大企业(集团)、“小巨人”企业以及企业服务先进单位和个人;副市长同志总结了“”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时期特别是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4点意见。
一、要把工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来认识。
工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力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三化”协调发展的主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工业发展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人类走出农耕文明以后,工业发展就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抓工业发展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实际就是工业化的过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也无一例外是通过快速发展做大工业来做强经济总量的。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业居于主导地位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我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的时间尚不到20xx年,加快工业发展仍是我市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加快工业发展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期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扎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年,全市gdp总量位居全省第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65%提高到71%;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5%,比“十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700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这些数字表明,工业一直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将在当前和今后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加快工业发展是加速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是工业的载体,工业是城市的支撑,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目前,我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已成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产要素配置低效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就“三化”协调发展来讲,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物,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只有加快工业发展,形成产业高度集聚,提供日益增多的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为支撑,没有工业基础,城市发展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加快工业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站在“”发展的历史新起点,市委提出了“三化协调、两高两好、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总体要求。实现这个目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市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也只是在20%左右徘徊。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能形成充足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只有加强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才能带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二、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落实。
精心调结构、积极转方式,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做好今年和“”时期工业工作的着力点,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一)要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主要抓手,促使在建项目快推进、竣工项目快产出、投产项目快做强。要紧紧抓好今年安排的76个工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确保今年60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16个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积极争取省重点项目和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项目,力争100个以上项目纳入省项目盘子。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鼓励引导民间投资,促进产业项目投入持续扩大。认真筛选、论证、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立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储备库,着力构建运作持续、接续有力的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等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要推进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切实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企业摆脱困境、加快发展。目前,我市大多数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发展过于依赖外延扩张,一旦遇到市场需求下降或激烈竞争,就很容易被挤出市场。要把引导、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深入实施“1010”科技工程,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着力抓好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三)要加快产业集聚。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最佳平台,持续提升发展水平。一要实施好产业集聚区“3213”发展计划。即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要完成投资3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二要建设好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加快推进80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确保早建成、早见效。积极采取bt、bot等融资方式和整体开发模式,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起步区和近期发展区基础设施全覆盖。三要加快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每个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面积要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标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入驻,推动产业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投资强度上每亩地不能低于200万元,投资亿元以下项目原则上不予单独供地,必须入住标准厂房,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节省建设用地、促进产业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也是为了企业减少投入、降低成本;香港150平方公里的面积70%以上为山地,但目前仍有40%的后备用地,靠的就是集约发展。同时,要增强环保意识,严把高污染企业的准入关口,否则,我们当代和子孙后代都要为之付出代价。四要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省、市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用好产业集聚区发展扶持资金,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快速发展。
(四)要健全完善体系。把新型工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以高端产业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一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风电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超硬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工程,力争风电整机项目批量化生产,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市场化生产,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医药项目产业化生产。二要做强做优主导特色产业。深入实施电力装备、食品、发制品等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做精做优食品工业,巩固壮大能源工业,加快发展电力电子、烟草、发制品、金刚石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三大主导、四大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创新问题,各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子,我们也希望能够总结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创新是企业共同的发展路子。原阳县有一家生产酒的企业,用我们禹州的钧瓷做瓶子,一瓶酒卖到了3800元,他们把两种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创新。三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实施创新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高效发展。突出抓好纺织、箱包、建材、再生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积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要把企业培育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来推进。
企业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军,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扩大就业的主要载体。要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促使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做优。
(一)要培育骨干企业。扎实推进大企业培育工作,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主业强大、产业高新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要以现有龙头企业和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快速扩充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在推进产业集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抓好50家大企业集团、100家小巨人企业和20户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要素倾斜、重点服务,使其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要按照省政府培育“双百”企业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以50家大企业(集团)作为我市“50强”企业,以100家小巨人企业中的前50名作为我市“50高”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力争今年全市超百亿元企业达到3—4家。
(二)要加快上市步伐。以培育和推动企业上市为主要抓手,促进企业调整结构,规范管理、上档升级,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要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指导力度,通过举办上市培训、推介等活动,强化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企业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尽快确定上市目标;特别要做好大企业(集团)、“小巨人”企业、百户重点企业中优秀企业的上市辅导。要培植更多的优质上市资源,推动更多的企业多形式、多渠道上市,形成梯次推进的企业上市工作格局,今年要争取1—2家企业成功上市,推动2—3家企业进入辅导报备,上市预备队企业保持在30家左右。已上市公司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主业,搞好规范运作,实现持续发展。
(三)要加强对外合作。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是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借用外力,走合作扩张发展的路子。当前,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正处于黄金机遇期,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求得新的突破。要创新投资合作模式,以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代理招商等形式,吸引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要不断推进与国内外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等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突出“招大招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我市相关产业和企业。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投资合作软硬件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过硬的投资平台。
(四)要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要用好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通过上市形成倒逼机制,促进管理升级,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个途径是苦练内功,努力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办法,把规范管理的理念融入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打造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工业企业。同时,要推进管理创新,不断学习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战略性资源管理水平,真正向管理要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要把环境优化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来打造。
工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大局,涵盖众多行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努力形成推动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责任,搞好统筹协调,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
工作报告。
》的安排,抓紧做好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对经济运行、工业投入、节能降耗、技术创新、质量兴市等涉及到的指标任务,要抓早、抓紧、抓主动,明确目标责任,制定。
工作方案。
精心谋划有的放矢狠抓落实。
(二)要搞好企业服务。今年,市里拿出496万元对企业进行了奖励,力度很大。市本级每年用在工业领域的奖、贴、补3项资金达到6800万元,另外还有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些隐性支持,这表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已从过去的直接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当前开展的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从优办理各种手续、营造发展环境等工作,都是为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下一步,要继续认真落实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市直单位分包重点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要每月召开一次面向100家重点企业的政策咨询会,宣讲政策,收集解决问题,服务企业发展。要精心实施大企业集团和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以实施“800家重点服务企业计划”为抓手,认真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市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各出其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营造全市一盘棋的工业发展氛围。要围绕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局,制定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警企地治安联防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联系企业制度,对影响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给予严厉打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对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单位和个人,纪检监察部门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同志们,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同志们:
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全局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刚才强局长就如何推进交通信息化做了一个很好的讲话,我完全同意。几位处长也结合各自工作,做了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也就如何全面推进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设,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什么地方说得不够准确、不够全面,希望大家给予谅解。
一、广州之行的感受、感想。
这次通过对广州市交委信息化建设实地的参观、考察与座谈,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震撼”。广州市交委的信息化建设举全委之力,经过了十年,尤其是近三年的全力推进,可以说不但走在了我国大城市的前列,而且走在了全世界同类城市的前列,对广州市交通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变革,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清楚的,我在这里举几个事例。
第一个例子,广州的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搭建、系统的建设、运营以及管理的延续、提升,不但满足了交通行业市场监管的需求,也为交通企业在监管、服务,尤其是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创造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它的服务功能提升到了城市交通管理这一更高层面。广州市年初机构改革时形成了大交委,把城市道路的交通工程,包括交通信号、交通设施的组织管理交给了广州市交委。当然,这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州市整合了过去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资源,如公安交管系统、治安系统、城管系统、市政系统等多部门在道路交通方面的视频信号、线圈信号等2万多路信号,传输到广州市交委的智能交通平台,然后由这个平台根据每条道路的车流、人流信息和现有的道路条件,开发出道路模拟仿真系统,对道路堵塞的原因进行仿真计算机模拟处理,最后优化出交通调度运行方案。
第二个例子,广州市的公交调度指挥系统,达到了类似于机场调度的模式,就是调度员与车辆是对应的,在同一大平台上,一个调度员可以实时调度大约60辆公交汽车的运行。这种做法给公交公司带来的效益是什么?就是减少了原来约名传统条件下从事管理、调度指挥的工作人员。对出租企业,对其他从事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在实时管理方面,在降低成本方面,作用也是巨大的。广州的交通信息化公司,由于对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普遍得到企业认可,交通信息公司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都是运营企业根据约定和。
合同。
自觉的去交费因为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太明显了。
第三个例子,现在我们行业管理感到困难的问题,如监管难、取证难。在他们这个平台上,一目了然,近年来,西安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出租汽车达到一万多辆,公交车达到七千多辆,汽车修理厂发展到几千家,业务监管范围不断扩大,而相关的处室和部门的人员又没有任何增加,所以大家普遍感到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信息化来完善我们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同时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个例子,广州市在其最繁华的道路之一——中山大道上建成了一条brt公交专用线,当初在建这个通道的时候,据说有很多人反对,事实证明当初修建brt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brt建设前,在中山路上运营的公交车有1700辆,建设后,运营车辆减少到800辆,brt通道里运行的一共有30多条线路,日承担客运量由原来的40万人次提高到90万人次,超过了绝大多数城市一条地铁线的日客流量,公交车运行速度也由原来的每小时11公里提高到现在的每小时23公里。在brt通道里,投放多少车,车的间距是多少,哪个地方人多需要车,如何进行调度安排,都能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第五个例子,亚运组委会的交通组织调度,由交委的信息公司承担,3700辆运动员、裁判员、官员用车,由信息公司统一调度,开幕式乘船入场,调度也由交通信息公司完成,必须做到分秒不差,亚委会评价,广州亚运会比北京奥运会强的就是交通调度智能化。
我上面举了五个例子,让大家共同分享一下这次广州之行的感受,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样的感受,才能体会到我们的不足。两市交通现状相比较,广州城市人口比西安多一倍,广州的公交车有9000辆,我们有7000辆,但是年客运量却比我们大了50%。我们真切感受了广州公交车运行速度快、乘座舒适;广州的出租车有17000辆,我们有11000辆,他们一天载客170万人次,我们80万人次,将近是我们的二倍。网上有评论说不爱西安的十大理由,我们占了俩,一是公交车成了“肉夹馍”,二是出租车拒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给政府说,要增加公交车,完全是车辆不足这个因素吗?这两年“打车难”,社会各界反响很大,完全是因为出租车总量不够吗?诚然,总量不足是客观存在,但是我们的运行效率呢?广州为什么能比我们多运许多的人呢?目前我们的负面评价仍然很多,运营过程中的一些随机的事件,单单靠人能管得住吗?不靠信息化的手段,能克服这些顽疾吗?不行。
二、我们的现状和问题。
西安的交通信息化建设已经搞了八年了,八年来,我们从一纸空白,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搭建起了平台,完成了一些项目,可以说,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具规模。但是与兄弟城市比,与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广州相比,我们还相差甚远。
任文斌局长带领我局一批人到广州进行了学习。当时广州交委经过考察引进了北京航天智通这个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公司成立了一家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回来以后我们也依照这种方式和构架成立了一家公司北京航天智通公司占了45%的股份我们行业参与的国有公司占了55%的股份。这家公司自成立运作了三年取得了一些进展搭起了一个平台建成了一些项目。但是今天我不谈成绩只说问题。这个公司运作到今天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即将崩盘、垮台这也是我们急迫抽出时间去广州学习的原因。从广州的经验看搭建这个平台构建这个系统是没有错误的反思我们的工作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体制有问题。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交通局都有信息中心而且是个事业单位专门负责行业信息化建设、日常维护和运营局科技处负责规划和标准的制定。但是我们局里没有这个机构而把它设在了运管处由运管处成立信息中心来负责。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二是我们一些领导和同志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对本职工作很熟悉都是行家里手不需要再搞什么信息化这样在行动中就表现出不积极甚至抵触的情绪。三是我们现有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利益纠葛。直言不讳的讲局里没有组建这个信息公司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就有一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局里搭建了这个平台后必然要冲击原有参与者的利益特别是在这个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又进来一些参与者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
下一步,局里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申请成立交通信息中心,为事业单位,承担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当然,这不容易,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怎么办?局党委考虑要用行政的手段来推动这项工作,选派年富力强、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精的干部深入到信息公司,不拿公司任何报酬,不参与公司的内部管理,推动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拓展,如有需要,局里还要再继续选派得力干部,参与信息化建设。
前段时间,我也听到对西安交通信息公司的一些议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行业内的从业者,有的甚至说市局搞的信息公司是个官办公司、皮包公司,没水平,没能力,没技术,没资金,只收钱,提供不了任何服务。这次去广州,我们也把北京航天智通公司的老总请过去,我也和他充分交换了意见,对这个公司的整体情况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广州的实践证明,航天智通绝不是一家没有资金、没有实力的皮包公司。航天智通公司也承诺将象对广州公司的投入一样,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给西安公司更大投入,与我们交通运输局携手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们信息公司达到广州的水平。广州公司大部分管理平台和软件都是他们研发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搬过来,就是一个强力推动的问题。从现在起,这个信息公司作为市交通运输局一个下属单位对待,交通运输行业内原有的所有平台都只能作为交通信息化的二级平台。一个地方的交通信息化平台,过去我们认为就是一个公司,只能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运作,实际上,这个信息平台是行政监管手段和市场服务的结合,它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必要的监管手段,另外也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大众的功能。这个公司的职能就是把行政监管手段和市场服务功能双重功能融为一体打造一个监管和服务平台。那么想推进这项工作向前发展,就必须有两只手,而且两只手都要硬,一只是行政的手,一只是市场的手。要想短时间内提高西安交通信息化水平,没有行业的支持,没有全行业共同的认识,没有我们的努力奋斗,是不可能的。
三、如何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今年的半年工作会上,我对西安交通运输业未来发展勾画的发展愿景,是需要我们一件一件事情来踏踏实实落实的。第一个举措就是二级网化建设,投资57亿元,建设644公里二级公路,这些项目现在都开工了,进展顺利。第二个举措就是交通信息化建设。西安要打造现代交通,上水平,上台阶,唯有实现信息化不可。使我们交通运输事业有“为”有“位”。会后,相关单位和企业回去后都要开会研究、安排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结合本行业、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在如何构建交通信息化建设上迈出新步伐。首先采取这么几项措施:
一是选派科技处副处长李都厚博士兼任信息公司常务副总,代表交通运输局督促、检查、落实各单位、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局里今后还将会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会议,强力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是强力问责。刚才强局长建议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年终考核目标,我完全同意。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问责机制。这个问责办法由科技处和监察室负责起草,凡是参与信息化建设的部门、行业和企业,包括信息公司,都要实行问责。哪些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上不重视、不努力,甚至成为“绊脚石”,毫不客气,请他让路。哪些企业,在这里以自我利益为中心,阻碍西安交通信息化发展,坚决清除。
三是对企业的一些要求。首先我想对运营企业说,广州的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提高监管水平、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希望运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希望你们做出应有的表率。其次我想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说,我们的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只是培育期,不是收获期。我们做的系统还没有完成,没有得到从业者的认可,我们提供的服务还不完善,市场化水平还不高,这个时候想获利,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了,做熟了,我们的参与者才是人人获利。再次我想对信息公司说,需要“两只手”,我们市局这只行政的手将强有力的打出去,希望公司这只市场的手也能成为一只强有力的手。只靠行政手段还不够,公司的管理水平、运作水平、技术水平和投入力度,也从另一方面制约这个事能否干成。希望你们围绕推动西安信息化建设,按照今天的会议精神,把这项工作做好,得到西安市交通运输全行业的认可和从业者的认同。
最后,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为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明年世园会之前,使这项工作迈上一个大的台阶,再用一年的时间,使西安交通信息化初步达到广州水平,为西安交通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搞好“政府上网工程”的指示,结合我市《科技兴廉计划》,全面推动我市信息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市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信息产业化的一次重要工作部署。刚才农办、良垌、吉水、河唇等单位领导介绍了今年以来通过政府信息网发布我市农副产品供求信息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效果,希望其它单位参考和借鉴。翁文海副市长就如何开展信息化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同志们回去抓好落实。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信息化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步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从三千年前以“驿站”或“烽火台”传递信息,发展到今天以千兆比特的量,以光的速度交换信息,迎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当前,全球蓬勃兴起的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标志着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行历史性跨越,信息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
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正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巨大的变革。以美国为例,近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但美国经济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却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持续增长,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许多国家已开始充分利用网络经济所引起的国际分工重新“洗牌”的机会,努力在国际分工中争取到有利于自己的地位。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谁能获得信息技术和其他前沿技术的优势,谁就能在一日千里的竞争中占据主动;相反,谁不善于技术创新,谁就会被甩在后面,而且这种差距正以惊人的速度被拉大。这充分地说明,能否占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它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
从国内来看,网络经济也正在为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首先,中国可以享受先进而低价的技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先进技术前沿,推进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其次,可以利用网络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加快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一旦通过网络互联互通,及时抓住因网络经济快速发展而引起的国际分工重新"洗牌"的机会,利用新技术来调整国内经济体制,及时推出战略性产业政策,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整合,克服分散、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使一批有希望的产业尽快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这样,中国就可以进入过去无法进入的国际领域。
在网络经济时代向着我们快步走来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而果断地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从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我国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并作为一件政治大事来抓。国务院把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把20xx年定为“企业上网年”,成立了“信息产业部”。各省成立了“信息产业厅”,各地县市也都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中心”。我市从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于去年底成立了廉江市信息中心,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50万元建设政府计算机网络工程,并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廉江市政府信息网站”。政府计算机网络工程于今年2月底顺利完成,市政府信息网站于3月初开通运行。在短短几个月试运行中,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经为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开展信息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刚才几个镇的领导介绍了通过政府信息网,上网发布农副产品信息和观光旅游信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验和体会。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建设政府计算机网络工程和建立“廉江市政府信息网站”的决策是正确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这条路我们走对了,而且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充分认识政府上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信息产业正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竞争力,加速新技术应用,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曾不止一次地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当今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市各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加快政府上网步伐,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接受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普及新技术的重要意义和深远意义,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去充分认识这个问题。从政治方面来说,政府上网是一个有力度的体制改革措施。当前政府职能正从过去的行政性严密控制转向宏观指导和宏观调控,为经济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政策指导。互联网络和现代通讯是政府低成本获取信息,对经济管理目标实现宏观指导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各部门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强有力措施。从经济方面来说,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已经起动,国务院各部委、全国各级政府纷纷在互联网建立站点。随着海外的外汇核销体系、外经贸委的进出口批文系统等实施,中国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库存商品调剂中心等网站的运作,整个社会经济流通、消费、生产、制造都将通过市场信息的互联互通来进行,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对政府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说,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信息网络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正发展为"第四媒体",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实现社会多种功能的主要载体,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建立政府信息网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利于外界更好地认识廉江和了解廉江,提高我们廉江的知名度。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政府上网以后,可以让廉江走出国门,更好的加强我市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第二,有利于在互联网上树立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生动的通信手段,大众可以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办事章程和各项政策法规。第三,有利于提高便民、利民服务的质量。通过政府信息网这一便捷的服务“窗口”,政府把老百姓想了解的而又可以公开的政策信息在网上发布,有助于促进政府信息化工作,发挥政府在产业指导方面的作用,消除基层企业、老百姓与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从而,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第四,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上网,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之间实现资讯互通,使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提高市场价值,引导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加快我市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并为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应当抓紧开发和充分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以此推动我市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三、克服模糊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政府上网和信息化工作为什么会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呢?我们中的一些领导干部可能还不知道信息网络为何物,不知道"政府上网"有什么用?有的甚至认为市委、市政府成立信息中心,建立政府信息网站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我认为,人们存在这些模糊的认识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政府上网和信息化工作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政府上网和信息化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仅从刚才几个镇的领导介绍农副产品信息上网促销所取得的效果,我们就可以看出,与过去传统促销相比,现在通过政府上网促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发布广。产品的传统促销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通过召开产品发布会、展览会进行促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局制。而网络是互联互通的,是全球性的,不受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局限,是一个一年365天都在举行的"产品交易会"。我市建立政府信息网站后,就收到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的邮件,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廉江观光旅游,品尝佳果,游览民族村、鹤地水库和观赏鹭鸟,还吸引了不少人来了解我市的投资项目和投资环境。这些都说明了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广泛性。
2、促销费用低。通过传统媒体以及各种产品发布会促销需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很难作出快速的反应,导致产、供、销之间整合不严密。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则加速了整个社会的信息流动速度,使信息交互成本低,为企业拓展了市场空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自身竞争力。
3、可掌握先机。信息就是财富,就是金钱,它是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的战略资源。在信息经济时代,了解全球经济信息,把握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动向,是经济界人士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全球互联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掌握先机的机会。目前,我市政府信息网访问量已达到了3万多人次,通过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已获得了4000多万元的成交额,其中好几桩都是上百万元成交额的生意,并且卖出了好价钱。据了解,河唇镇的鸡心黄皮上网之后,引来众多客商,使得产品供不应求,而红杨桃尚未上市就已经被定购一空。
四、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我市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刚才翁副市长提到的计算机人才紧缺、各阶层人士重视不够、信息市场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加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各单位和部门要加强信息化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的宣传,使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员都尽快认识、了解和重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各个部门和企业要共同扶持、推动我市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尽快成为我市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
2、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要切实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推动和统一协调工作。全市信息市场和电脑培训市场要纳入规范化管理。各职能部门要抓紧抓好把本部门可公开的信息组织上网,积极支持市信息中心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3、加快网络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网络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级信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信息化应用也迫切需要专业人才向全民普及信息化知识。我们要在未来信息化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培养优秀人才,造就人才队伍。因此,要对公务员及在职干部实行信息技术培训,以此来推动我市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发展。今后对公务员和在职干部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任务可以交给市信息中心来承办,或由市信息中心与有关单位合办。市信息中心要挑起这个重担,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4、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各部门在推进信息化工作中,首先,要搞好自己这一块。党政领导要带头学习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尽快配置电脑,通过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掌握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要把信息化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经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其次,要相互支持,鼎力协作,形成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合力。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渗透力很强,可以迅速地扩散到社会经济的各领域。要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就必须主动地打破地域、部门、行业分割的局面,消除以部门利益为重的封闭思想,树立全局利益观念,加强合作,推动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融合与统一,以适应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存在的部门分割、行业分割现象已经明显地给我市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有些部门不愿把本部门的信息拿出来共享,在技术上不能相互支持,不能形成推动我市信息化发展的合力。因此,政府在这方面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地促进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联合,吸收他人技术、资金及管理的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信息产业。
同志们:信息化工作是一项跨世纪工程,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下,我市信息化工作将不断取得实效,成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带动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抓住机遇,扎扎实实地把信息化工作推向前进。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五
同志们:
**市机关事务管理政务网站的开通,标志着我局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局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对网站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关心、支持网站建设的**市信息化办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参与网站开发建设的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这次会议,既是庆祝我局政务网站开通的会议,也是我局政务网站建设培训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局政务网站信息化建设,动员局各处室和各单位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局政务网站建设,促进全局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下面,我再提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切实提高对网站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单位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希望局各处室和单位要站在现代竞争和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这项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网站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是提升我局形象,扩大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因特网被认为是目前成本最低、最快捷和最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网站则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对外窗口和名片。近年来,我局对外交往不断向纵深推进,机关后勤品牌的经营和运作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同行兄弟单位中竞争力、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然而,对因特网这一现代化宣传手段运用得还很不够。特别是一直以来,我局没有自己正规统一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与我市建设“数字”和实现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目标要求极不相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局的对外形象。为此,在岁末年初我局积极实施局系统电子政务上网工程,开展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是包装宣传自己,提升机关事务部门形象,扩大对外交往的必然要求。
2、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是实现科学管理,加强机关后勤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电子政务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也不是简单地将我局现有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实现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管理体制变革的创新。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扩大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是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防止和克服腐败,有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对于加强机关后勤自身建设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3、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的需要。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利用政务网站这个平台可以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我局后勤工作的有效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将我局“机关效能年”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通过局政务网站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局各处室及各单位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机关干部职工服务。如公众性的通知公告、政策法规、机关保障、机关服务、办事指南等信息上网,方便市直各单位机关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我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公众进行沟通,收集公众对机关事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局能够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机关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进工作作风,促进政务公开,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政务网站建设步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局电子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打造“数字后勤”为目标,以局政务网站为龙头,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注重应用”的原则,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加大投入,建设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互通、先进实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带动后勤管理、保障和服务信息化。
1、加快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要不断提高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水平,真正使其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联系群众的纽带,信息化建设的载体,网上办公的平台”。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把抓管理上水平的准则贯穿于始终,致力于“三个一流”:一是要完善一流的网络。完善的网络体系是政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基石。要以局政务网站为主干,七个职能处室、七个直属中心、四个下属企事业单位为分支的统一网络体系,实现局、直属中心、下属企事业单位三级网络互联。二是要开发一流的系统。在抓好网络与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软件开发力度,投入专项经费用于网上公文收发、传输、处理及协同办公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并将这些系统整合在局政务网站这个统一的应用平台上来,一站式登录,逐步实现推进局办公自动化建设。三是要建设一流的网站。继续加强政务门户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局网办要履行好管理协调和技术支撑的作用,局各处室和单位要认真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共同把政务门户网站办出生机、办出特色,树立我局的良好形象。
2、加快推进后勤保障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机关后勤保障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创新的思路贯穿于始终,强化“三个狠抓”:一是狠抓机关职能处室信息化建设。在依托局政务网站的基础上,局计财处要积极探索网上数据实时报送和结算系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局房管处要不断加大网上办事的力度,能上网的服务项目力争上网实时办结;局节能办要把市直各单位节能降耗数据实现网上在线报送。二是狠抓直属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车管中心在建立车辆电子台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车辆、人员网络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生活服务中心要进一步探索餐饮、洗理、便民超市、生鲜食品“一卡通”结算系统,并逐步与局政务网整合。三是狠抓下属四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要发挥局政务网站的平台作用,局下属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上网发布产品和价格信息,建立起办公用品、文印、汽修、洗车等专业商务平台,集中推介我们的优势产品和项目,通过上网工程,整体包装、策划和宣传企业,扩大我局后勤实体知名度,推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加快推进后勤服务信息化。网站是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平台。要把局政务网站建设成“为公众服务的窗口”和“为政务服务的平台”。在信息化运行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始终,突出“三个优先”:一是注重服务优先。办好办事指南栏目,从人员出入证办理、车辆出入证办理、就餐卡办理、集体户口办理、公交月票办理、幼儿入托办理、水电报修办理和会务登记八个方面为机关干部职工提供服务,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网上服务平台,有条件要逐步推行“网上受理、实时办理、限时办结、全程服务”的工作模式,如基建房管处的水、电、门锁报修今后也要力争实现网上报修。二是注重时效优先。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增强发布时效,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网站管理办法和网站绩效考核机制,将网站信息更新、维护责任落实到各相关处室、单位。使网站栏目的更新、维护得到落实,保证局政务网站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三是注重民意优先。要积极畅通与公众网上交流的渠道,把“局长信箱、网上留言、在线qq、民意调查、网上投诉”等栏目切实办好,真正建立起一个网络在线互动平台和网上监督平台。
三、强化保障措施,形成政务网站长效管理机制。
政务网站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牵涉面广,需要局各处室、各单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了我局信息化工作今后的顺利开展,要切实做到“三个强化”:
1、强化组织领导。局网办要加强对全局网站建设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及时研究解决网站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处室和单位要切实把网站建设工作摆到首要位置,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发展规划。局办公室要把网站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纳入重要目标管理,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要在全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良好工作态势,真正确保局政务网站建设有人操作、有钱运作、有制度保障、有创评机制。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坚持自学与培训并举,尽快构筑我局网站建设的人才高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自学信息化知识,了解信息化发展动态,不断增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要把计算机培训纳入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培训计划,开展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扫盲工作,争取经过一到两年的努力,使所有机关干部了解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确保全局35岁以下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达到计算机二级以上水平,35岁以上的干部职工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
3、强化全员信息化意识。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宣传和普及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以领导带动职工,党团员带动群众,营造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关心信息化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切实做好信息化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信息安全建设。局政务网站必须严格按照互联网应用的保密、安全和新闻发布等管理规定,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并实行责任制,注重网站发布流程,发布内容审核要层层把关。要严格执行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严禁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上网。加强上网信息的保密检查,一经发现涉密信息,应立即删除,并严肃查处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严防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最后,希望局政务网站建设的有关工作人员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围绕实现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继续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架起一座“机管局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机管局”的桥梁。即:进一步推广网络平台的应用,努力实现网上办公平台覆盖率100%;继续加大投入,在机关“人手一机”基础上实现下属单位“人手一机”,实现计算机普及率100%;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实现信息化专兼职人员技能培训率100%。为加快**市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六
同志们:
我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20xx年八月,我市争取列入了全国47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行列,当年选择了九家企业试点示范;去年示范企业扩大到21家,并开展了十余项应用技术攻关。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并迎来了全省制造业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关键的一年。等下,巧艺同志将就去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我先强调几点意见。
1、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随着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大,传统国界的作用日益弱化。制造业也不例外,全球化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打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同时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化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务成本不断攀升,很多产品的生产制造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由于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社会政治稳定,加之有比较便宜且素质较好的人力资源,成为很多跨国公司的首选。去年底我到德国进行访问考察时,非常强烈地体会到了这一趋势,我市德国工业园的建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的机遇期。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其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但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过程是可以缩短的,跨越发展是可能实现的。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200年的时间,日本用了100年的时间,而韩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就是韩国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目前我市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期,为了尽快提高我市制造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2、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实现湘潭经济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
去年,市委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讨论,全市上下都形成了必须加快湘潭经济发展的共识。市委、市政府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湘潭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即从今年起,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湘潭建设成"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其中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又是建设"三个中心"中的重中之重。湘潭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工业是我市重要的财源,而制造业又占了工业的90%以上,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为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基本单元,企业是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制造业信息化最后必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今年市里重点抓好30家示范企业,创造条件,全面铺开。示范企业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很好把握。
一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管理改革和流程再造有机结合。以erp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不仅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代表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国外许多优秀企业成功管理经验的结晶。如果我们原来的管理模式不改变,不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践证明,再好的管理软件也难以奏效。湘钢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他们非常强调管理和流程必须服从系统。
二是企业的信息化必须一把手亲自抓,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是企业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企业的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坚决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只有企业的一把手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背水一战,坚决推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是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仅仅是手段,是工具,企业信息化工程不等于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必须讲求务实,不能搞花架子。软硬件的购置都应当既要兼顾长远又要立足现实,以先进适用为原则。没有必要盲目攀比,切记"只有合脚的鞋才是最好的鞋"。
我市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一大批中等专科学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中介组织的咨询服务,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专家组技术支撑作用。继续实施专家与企业对口联系制度,促进专家与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和二次开发工作,近期内力争完成1~2个具有突破性、代表性攻关课题;在流程型、离散型等各类型企业中总结出2~3个示范样板,并在全市的同类型企业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培训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工程技术人员信息技术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主要解决微观的技术问题。管理人员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变,着眼于对生产经营组织方法的创新,主要解决思维方式和宏观决策问题。
政府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营造环境。科技局、经委、信息化办、计委、财政局要紧密配合,要积极为企业服务,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各类信息化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新闻媒体(电视台、报纸)应继续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宣传和推介,对实施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推广。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社会影响,在全市上下形成依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我市传统产业,加速我市经济发展的共识。
同志们,制造业信息化的战鼓已经擂响,让我们以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共同推进这项宏伟工程,为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实现湘潭经济跨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七
推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加强智慧管理对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至关重要。他提出,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应做到“五个要”:一要围绕“高端、超前、唯一、有影响力”四项指标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学科建设和研究院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二要在应用系统建设中注重“投资共享、信息共享、建设共享”;三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校理念与企业应用深度融合;四要完善ioc闭环控制,增强创新港“智慧”亮点;五要实现“一网”走遍交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好师生。
将全力配合做好业务协同,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和企业合作资源,持续完善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融合共享和平台应用整合,提升学校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助力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信息化飞跃式发展。
智能化时代数据成为新的“资产”,高校应当充分推动数据共享,加强数据采集分析,使数据服务于学校科学决策和大学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对于20xx年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五点要求:
一是深度考虑学校未来建设需求,完善信息化顶层规划设计。网信中心要深入基层主动对接研究院具体需求,注重协同联动和换位思考,结合研究院实际进行集中规划。
二是细化“四网融合”平台建设,保证“硬件完善、软件管用”。网信中心负责梳理汇总各项建设问题,协同保卫处、后勤保障部推动解决,针对各类校园基础设施运维数据要做到智能采集分析,以学校局部区域为试点,推动全面实现物联网智能控制及反馈;网信中心、规建中心、后勤保障部负责协同移动、电信等企业根据学校5g实际需求规划基站部署位置,注重在“四网融合”的应用中体现5g技术的优势特色。
三是打通业务系统,促进数据融合共享。从源头开展校园数据治理工作,明确每一类业务数据对应的责任部门、管理权限及相应职责,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避免重复性工作。
四是创新理念机制,争取合作资源。在信息化建设运营中要充分应用“共享经济”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和企业支持,注重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将“新基建”理念落到实处。
五是大力加强培训宣传,积极回应师生关切。网信中心、后勤保障部负责协同组织信息化建设培训宣传,围绕广大师生关心的问题做好落实解决,赢得师生理解支持。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八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市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金土工程和省国土资源厅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全面推进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市州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下阶段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升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刚才,传达了全省市州局信息化主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市前阶段信息化工作情况,并对今后两个月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讲的很全面、很实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我都同意。今年,全市信息化工作的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加快信息化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人类文明的又一场革命,其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发展竞争力、经济成长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党的xx大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五化”当中,信息化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紧排工业化之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目前,我市国土资源系统正处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积极推进,务求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势方能布局,才能引领发展之先。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劳动生产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支撑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国土资源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第二,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开创国土资源新局面的必由之路。近几年,国家、部、省、市对我们国土资源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精细化的国土资源管理,相应地要求信息支撑要全、准、快,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信息和遥感技术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我们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之一,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地服务,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信息在基础性和公益性服务方面的整体应用价值。
第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机关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日益向加强宏观管理、优化经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转变。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举措,也是稳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改善办公手段,扩大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国土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努力提升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
信息技术的普及是前提,信息技术人才是基础,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四个层面的信息应用。各县区局要把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培训。提倡各县区局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市局汇报工作使用电子文件,进行多媒体演示,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大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广泛挖掘本地本部门的人才,积极培养精通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和“土专家”,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国土资源部门和群众之间架起方便快捷的连心桥。今后,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将会纳入年度考核的内容,能否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必将成为干部提拔使用的一项新指标。在座的各位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带头学习钻研计算机操作技术,带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的热情。
三、进一步完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各县区局要把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设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抓信息化工作,积极筹措信息化建设经费,多向当地政府汇报、多与财政部门衔接、沟通,争取支持,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还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县区局一定要尽快抓紧落实。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和分工,加快建立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市局信息中心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做好全市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服务、监督和指导工作。市局和各县区局的财务部门要把信息化建设经费的保障工作放在当前财务工作的首位,确保三级联网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工作进度。人事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把肯吃苦耐劳,接受能力强,干事扎实的人员优先充实到信息中心,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信息化建设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对完不成任务的县区局,市局将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同志们,信息化是我们国土资源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新一轮竞争挑战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过硬的措施,全面加快我市国土资源系统的信息化步伐,推进全市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九
网络安全首先是认识问题,杜占元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网络安全培训会指出,坚决不能为了提高效率而牺牲网络安全。目前我们很多二级部门忽略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工作,对于学校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工作部署,没有给于足够的重视,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对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一定要提高认识,要认识到其极端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把网络安全提高到关系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上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来布置工作,抓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一定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要明确安全责任,建立责任追查制度,从学校层面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运营、谁使用、谁负责,切实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形成追责、补救机制。没有责任人就有安全漏洞,必须明确责任人和事故处置办法。
我校的信息化起步较早,校园网采取学校、学院二级建设方式,生活区还委托校办企业建设和运营,信息系统采取从底向上的建设模式,很多二级单位都自行建设自己的业务系统。在初始阶段,这样的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各方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热情,推进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但是在今天这个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规划,导致我们网络瓶颈凸现,出现重复建设、投资分散,以及重建设、轻安全、轻维护、轻培训的现象,大量的系统无法升级,安全漏洞很多,信息孤岛到处都是。
为了加强规划统筹,学校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增设了“华南工网信”的发文代字,制定了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建立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同步机制,并通过了公共服务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希望信息化办公室,财务处、招标中心在处理网络安全信息化的事项,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牵头单位信息化办公室要加强和各部门的`沟通,切实把信息化技术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业务都深度地融合。各个部门把管理的问题反映到信息办,必要的时候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科研、办公等主要教学活动的支撑平台,是正常办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重要性不亚于课室和实验室。加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面对突发事件,必须尽一切可能快速地恢复,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制定并且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方案,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权限、落实应急响应技术队伍,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网络防范应急演练,提高网络应急处置能力。
我们学校有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的科研人才支撑,过去在追踪新技术掌握新动态方面做的很好,几乎每次互联网技术大变革的契机,我们都抓住了实实在在地把相关技术运用到办学中,推动了学校整体发展。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我们在学科建设、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培育一直能打仗、能打胜仗的强大、高水平、专业的人才队伍。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是国家战略,也是学校的战略,办学重要的支撑,做好网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更是广大师生的愿望,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快管理队伍的建设,人才专业队伍的建设,推动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纵深发展。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十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总结年初以来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探讨如何推动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推进智慧旅游发展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美好江苏旅游新形象的力度,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刚才各位局长介绍的全年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的计划安排,谈的很好,也很全面。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各地旅游部门对旅游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从事旅游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越来越善于工作,旅游信息化工作的成果越来越丰硕,成绩越来越显著。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旅游局党组对在座各位同志长期以来为江苏旅游信息化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由此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两点意见,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一、全省旅游信息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全省旅游部门依靠有关部门和一批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智慧旅游建设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省旅游业逐步成长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有发展潜质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的综合带动作用。在现阶段全省整个旅游产业发展中,以智慧旅游建设为代表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更是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尤其是现代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领域,推动旅游业朝着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智慧旅游这个新概念的出现,在国内还不到3年时间,江苏已经迈出较大的一步。国家旅游局继去年批准中国智慧旅游服务中心落户镇江以后,今年5月份,又公布了全国首批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我省7个城市进入试点。6月份,省旅游局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同编制的《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7月份,省旅游局三级旅游电子政务平台、全省导游人员在线培训考核平台两个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也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已经进入一期建设。同时,我们争取到了《江苏省智慧旅游企业技术标准》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立项,启动了项目的编制。9月份,在天津举办的20xx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智慧旅游主题展上,我省主要试点城市从事智慧旅游研发的骨干企业展示了一批智慧旅游项目,在整体实力、研发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好评,企业还拿到了一批订单。11月份,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2家全国智慧旅游试点景区,中山陵、中华恐龙园名列榜中。同时,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等市的智慧旅游建设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明天上午,镇江市将举办20xx中国旅游电子商务暨智慧旅游创新创业大会,成为我省继南京、苏州、常州之后第四个通过举办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大会来培训行业骨干、推广信息运用、推动全行业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的城市。后天,南京市政府还将举办智慧旅游二期建设成果发布会和20xx智慧旅游高峰论坛。
二是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科技企业致力于智慧旅游研究开发。我省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得到了大批现代信息科技企业和主要通讯运营商的呼应与支持。移动、电信和同程网、途牛旅游网、江苏国盾、江苏有客、扬州易游、南京大汉、苏州海客与八爪鱼、无锡智感星际等,都已经走在了国内智慧旅游项目研究和开发的前列,确立了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在智慧旅游市场上的产业定位。在旅游行业内部,镇江茅山、常熟沙家浜、苏州山塘街、无锡灵山和常州嬉戏谷等景区都已经完成了智慧旅游整体行动计划的研究,相关项目的开发不断有进展。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定稿,将在无锡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以智慧旅游为重要内容的智慧城市建设。同时,由于智慧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我省智慧旅游发展的市场运作模式和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三是后发地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连续几年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全省旅游业发展后发地区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一些长期困扰旅游信息化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信息化发展的综合环境明显改观,信息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达到了旅游行业提质增效的目的。其中,宿迁已经完成了智慧旅游三年行动计划,连云港今年年初上线了全新的旅游信息平台,发行了旅游年卡并开始尝试网上旅游交易。淮安、盐城的旅游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四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宽。在发展传统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全省各地的旅游信息化建设正在出现新的项目、新的领域和新的运用。从江苏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来看,旅游营销、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支撑这些智慧旅游的4大系统建设已经形成共识,各地的项目建设已经出现齐头并进的态势。各个试点城市旅游局上项目、赶进度、求发展之外,省内不少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步伐。据省旅游信息中心的调研,类似于镇江茅山、常熟沙家浜这样的景区,近几年陆续开发的信息化项目都在12个以上,尽管这些项目有些还不够系统,也还不够完善,实际运用中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各地能集中精力编制智慧旅游发展计划,通过梳理整合与完善各种资源,精心组织推进项目建设,一定能够开辟旅游信息化的新局面。省旅游信息中心在推进全省智慧旅游发展的同时,还注意与多种类型的传媒和社会信息资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快智慧旅游营销与服务的发展步伐。11月下旬我局与新华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美好江苏欢乐游——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采访活动,组织了全国41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对常州、泰州、镇江3市进行为期5天的采访活动,共开辟16个江苏旅游网络专题,刊载有关3市旅游的报道超过20xx篇次,发送微博近5000条。同时,与新华社江苏分社合作推出了新华手机报江苏旅游版,正在尝试的美好江苏游手机客户端基本完成,即将举行全球发布仪式。
以上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蓬勃发展的我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正在成为全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鲜明特色,这也是推进旅游支柱产业建设,逐渐探索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模式。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在座各位同志扎实有效工作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旅游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的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过少、项目开发盲目和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党的精神指导全省旅游信息化健康发展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省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有了较快的进步,也为今后更好更快的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一个阶段,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党的明确提出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省“”智慧旅游发展规划,以智慧旅游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整体形象和产业素质为重点,以构建和谐旅游行业为目标,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实现全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一,要提高加快智慧旅游建设,进一步增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省旅游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后劲。总体上看,与山东、浙江、四川等省相比,我省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和运用服务质量还相对落后,我省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当前,国内各省市旅游信息化工作随着智慧旅游建设的崛起,正处于大开发、大推进、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对我省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积极推进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试点企业的发展战略,许多兄弟省市和一批5a级旅游景区都加大了智慧旅游的建设力度,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信息技术运用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各地都要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旅游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更大进步”的总体要求,以及全省“”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和各地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划、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突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全省“”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已正式颁布执行。各地要围绕贯彻落实这个规划,进一步明确智慧旅游发展的思路。要按照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安排好旅游信息化发展工作。目前我省各地发展智慧旅游的积极性很高,必须予以保护与引导。但是从全省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智慧旅游建设的普遍开花还是不恰当的,或者讲是火候未到,必须突出发展重点,扶优扶强。智慧旅游建设的重点区域还是在苏南与沿江地区,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企业还是在3a级以上的景区,抓紧建设的重点还主要是旅游公共服务项目,重点工作也还是要突出几个重大项目,围绕几个目标,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真正取得实效。明年,省旅游局要完成全省三级旅游电子政务平台一期项目和全省导游员模拟现场电子考试项目建设,完成《江苏省智慧旅游企业技术标准》项目编制和《江苏智慧旅游卡商业模式策划与运行管理研究项目》,启动江苏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设计和江苏智慧旅游卡(中国旅游卡江苏部分)试点。按照省政府相关部门的部署,根据《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要求,支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对无锡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建设。同时,积极支持苏北地区旅游信息化建设,培育一批在线旅游、网络旅游企业。我们希望各市的智慧旅游建设也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工作环节放在抓旅游信息化整体素质的提高上面,带动区域智慧旅游的整体建设。重点确定了,就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第三,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探索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市场运作新途径。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包括智慧旅游在内的旅游信息化工作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在企业。没有大型骨干信息技术企业和旅游企业的参与,不形成以企业为支撑的市场运作方式,旅游信息化就会缺乏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和各地的智慧旅游行动计划能否得到落实,关键要靠企业主体的培育。在信息化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各级旅游部门既要千方百计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又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努力为各类企业参与旅游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参与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增强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的活力。要进一步鼓励各种形式的企业加强技术和市场合作,以资金、品牌为纽带,实现企业与技术之间的整合,走出一条联合发展、分工协作的新路子。
第四,要牢固树立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精品意识。当前,各地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发展智慧旅游的热情很高,不少信息技术企业参与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很高,信息技术的选择余地也很大,这些愿望都是好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头脑要冷静,思路要清晰,对一些信息技术要有所选择,防止发生炒冷饭,和选择运用比较落后、在市场上缺乏前景的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目前可以选择的信息技术资源非常丰富,不可能都为我所用。大家对此一定要统一认识,集中有限的财力、精力,培育智慧旅游精品。尤其要重视培育精品项目、有特色的项目、高档次的项目。这里要强调的是,由江苏银联、江苏国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旅游局项目中国旅游卡(江苏智慧旅游卡)的试点发行工作,是我分管的一项工作。刚才江苏国盾的部门负责人简单介绍了项目的前期工作,借此机会,恳请各位局长一定要重点关照,重点过问,作为一项重点精品工程来参与建设,争取在全国各省市中成为进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精品工程。第五,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我省各级旅游部门和企业加强了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仍然是我省的一个薄弱环节,还不能很好满足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希望各地抓住智慧旅游建设的契机,把专业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地要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在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信息化管理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服务人才等三个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要下决心研究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问题,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服务外包、建立专兼职技术队伍等机制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一批旅游信息化人才迅速成长和脱颖而出,让更多信息技术企业的专业人才愿意为旅游信息化工作。旅游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各级旅游部门的领导和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也要加强学习,熟悉并把握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提高领导和驾驭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第六,要进一步形成加快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合力。旅游信息化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开放程度高,必须整体部署,共同推进。从全省层面来讲,《江苏省智慧旅游企业技术标准》、《江苏智慧旅游卡商业模式策划与运行管理研究项目》一定要争取尽快出台,同时,《江苏省智慧旅游信息化应用平台标准》和《江苏省智慧旅游信息化数据及交换标准》这两个技术标准的编制也应当及早启动。建议各地要把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智慧旅游旅游规划、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宣传和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地要打破框框、树立大旅游的发展意识,下决心研究解决跨地区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的问题,真正做到旅游信息化建设全省一盘棋。
同志们!我省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希望各地以这次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作,整体推进,努力开创江苏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为把旅游业尽快培育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做出不懈的努力,做出新的贡献!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分析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刚才,教育部教育信电化推进办公事副主任,中央电教馆副馆长蔡耘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江苏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曹卫星副省长百忙之中亲自出伟今天的会议.接下来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20xx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要求。20xx年,省委省政府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20xx年全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中,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选标率达90%以上。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宴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保证,以成用促建设促提高,取得显著成绩。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逐步加大。省教育厅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台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重点任务,研究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注重顶层设计,研究制订了全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近期将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一些市县(市,区)也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各级财政加大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册步建立。省财政从20xx年超每年安排20xx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全省坚持普及和提升相结合、规模和效益相结合,深化教育信息化内涵建设,启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各类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师生计算机配备和学校多媒体教室等通用教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设施日趋完备。目前,全省中小学的生机比达8: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校均计算机拥有量每年咀11%的速度递增。全省所有高校、97.41%的普通高中、89.78%的初中,73.37%的小学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小学实现较高水准的“校校通”,苏南地区许多学校实现“班班通”,苏州所有公办幼儿园实现“园园通”。无线宽带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77.10%以上的高校建成覆盖部分校园的无线网络。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建成覆盖本地区的本站域网。江苏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13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和所有高校.每年为全省3万多个标准化考点和省考务指挥中心提供网络服务和技术支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配置了65536个教育网专用ip地址。省教育厅与备市、县(市、区)及高校的视频会议系统,省教育厅与各地教育局及省属高校的协同办论系统已经建成。
(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全省以“丰富资源内容、提高资源质量、促进资源统建共享”为目标,以优势学科为抓手,以名师为依托,以名校为基地,打造了一批具青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国家资源、整合系统资源、购买社会资源”。不断丰富省级数字化教育赉源库内容。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客丰富。全省初步形成能够体现江苏教育特色和水平的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各地各校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上传.发布的教育类资源达80万个,年访问量超过607万人次。通过“书香江苏”网上读书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提供的电子图书达l89万多册,建立了240万个网上个人书房。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巳覆盖基础教育所有阶段和全部主干学科。高校资源统建共享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所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600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均可以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下载。50%以上的高校建有教育教学资源库,全省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统建共享平台访司及下载量达50多万人次。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水平较高,研发和制作的江苏职教大赛资源等多媒体资源受到各界好评。及时开通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联盟网站,积极开展长三角中小学校网络结对活动,在探索长三角教育资源和数宇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明显提升。先后组织实施三轮全省性的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建立省市县培训基地,培训了一批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以江苏教师教育网为主要平台,大力开展教师网络培训,为全省教师开设网络培训课程30多门,组织网络培训班近千个,20多万教师参加了培训。网络授课、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王要形式,目前全省中小学99%以上的教师会运用网络检索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仝省响71%以上的高校教师呆用ppt、课件、网络课程进行授课,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各高校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80.40%的高校使用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江苏教师在全国多媒体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全国性竞赛中表现优异,比赛成绩位居全国前茅。全省大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课程。全省高校开设了81个计算机大类本科专业,在校生15.38万人;84所高校开设计算机大类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0万人。20xx年组织开展了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0xx年组队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10个一等奖,居全国第一。
(五)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继续提高。通过“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能手大赛、“书香江苏”网上读书活动等,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台。“书香江苏”网上读书平台的访问数达1.53亿人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20xx-20l1年度全国十佳数字出版“新锐品牌”称号,是教育系统唯一的获奖单位。启动以网络学习、自主学习、变互学习为主要模式的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全省有124所学校参加首批试点。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学籍管理系统、教育评估系统、考场监控系统等一大批平台和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子化办公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中普遍应用。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扎宴推进,扬州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南京的“先锋网上作文”、无锡的感知教育、苏州的教育博客社群、常州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南通、徐州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与率先实现擞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崩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信息化仍然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区域性发展、各类教育及学校使用水平不够平衡,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健全,信,《技术州教育的影响力和变革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全面落实全省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对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最为深刻、最为长远,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是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突出工作重点,报抓关键环节,着力加以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一)全面落实“江苏省教育信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本次会议将《规划"(讨论稿)印发给大家,进一步征求虑见。制定这个规划,我们的主要考虑是一要突出应用用导向,更多地关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注信息化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二要突出顶层设计,从省级层面厘清思路,明确措施,建立标准,统筹建设,三要体现前瞻性,把网络教研、数字化学习、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学习型社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等列入规划;四要注重操作性,既明确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应用能力建设、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的主要目标,也明确各类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规划》正式印发后.各地各桉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的路线图和进度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要认真考虑谋划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受教育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司题放在首位,改变以项目驱动的模式,坚持应用驱动,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为基本内容,以“江苏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力式、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路径,以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落到实处。
(二)扎实做好教育信包化试点和数字化学习试点。教育部于年初在全国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我省共申报了38个试点,其中省级专项试点1个,区域综合试点4个,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试点26个,高职院校试点3个,本科院棱试点4个。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耍始终坚持庙用驱动的原则,从应用切入,在应用中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不同类型教育的信电化应有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基础教育突出普惠,强调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要支持创新,强调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重点共往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窒的建设;高等教育要注重内涵提升,重点关注精品课程资源建没和优势学科建设,探索学分互认、打造数字化立交桥。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要认真研究总结试点成果,推广试点经验,不断提升江苏教甫佶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前不久,我省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1,电教部门和装备部门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给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勇于安践,以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项目为抓手,围绕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和满足教学需求,从注重硬件建设转向注重教育过程,从追求高标准配置转向追求高效益应用,从部门各司其职转向部门深度融合.各试点学校要势力做好数字化学习试点的设计与规划工作,加强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建设,抓好数字化学习试点培训,建立家校互动合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数字化试点,努力早出成绩、早出经验。(三)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殳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_殳施的投入力度,在经费安排上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保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标准,多管齐下,加大协调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等重_^工程和项目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同时,要加强与电信部门、网络络运营商及其他社会机构的沟通,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螗护机制,研究制定学校使用公用经费购买信息化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标准,采取服务外包,成本分摊、利益共享等市场化办法,充分发挥其他行业、部门及社会机构的力量,争取以更经济的价格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宽带网络校校通”。相对于全国,我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时间要提前,水平要更高。20xx年前全省实现所有学校都拥有网络教学环境的基础政施建设目标,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准要领先全国。
(四)切实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统建共享水平。我省一经开发,整合了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洱的覆盖面,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应用效益。义务教育阶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要免费向全省开放共享,一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呆取有偿使用的办法面向全社会开放。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整台制作力量.开发一拙新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利用智能学习系统诊断、导学等方式,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学生的自王学习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名校网络课堂,通过开设网络学校、网络选修课或网络教研、网络结对等多种方式,推动优质债源在全省的快速共享.帮助农村学枝提高教育质量。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配合省电教馆做好省缎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帮助农村教学点开展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实现每个教学点配备基本视频接八设备和相应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目标。今明两年,全省要实现所有学枝数字化教育资源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教学点与中心学校同步上课,让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能有平等的机套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
(五)着力增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对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通过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引导师生应用信息技术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要采取切实措施,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率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和研修。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宅问,为学生发展个性创造开放性、个性化的空问,同时根据教育目标为学生建立灵活可控的空间。职业学校要率先部黯网络学习空司。两午内,全省2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要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研活动,20%以上的职业学校要开展网络空间建设与直用。高等学校要加大网络学习空问建设力度,提高逅用信息技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鼓励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学校先行先试,努力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确保江苏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水平领先全国。
(六)努力建好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这两个平台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在两大平台建设方面,我省已经有了很好的摹础,江苏省嫩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两火平台,并于20xx年上线运行,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江苏省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提高苏派优质教学资源的比例,采取资源开发与征集评选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吸引各类学校参与优质教学资源制作。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政府出资、学校自王选择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机制,不断完善和更新资源平台的内容,拓展资源平台的应用强化教育基础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项目的持续性,长期性。逐步完善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各类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电子化办公。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为教育决革和教育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省教育厅是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各市、县(市,区)和学校要按照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管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要充分运用汀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做到公共服务平台“家家用”。
三、努力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强化保障,抓好落实。各地备校要把加陕教育信息化作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教育信息化扎实有效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教育信息化的牵头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明确工作职责,采取切实措施,做到有行政部门抓决策、有责任部门抓推进.有专门人员抓落实。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确保教育信息化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大抵相当。各高校要成立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具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避免多共管理、无人负责。
(二)健全管理机制。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应用能力等建设项目的运行管理。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建证牵省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对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及培训和应用等提出科学的量化指标。网络建设既要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游整合和系统集成,也要考虑与其他各个系统的对接问题,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制定数字化教学资源准八标准,撵常教育资_胛共建共享机制,对资源内容实行动志管理,确保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质量。建丑教育信息化工作检查评估机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目标营理、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评估中的分值杈重。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促进规范建设和资源共享,建立网络安全监管制度,确保网络安全。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完善政府为主的投入保障机制,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设施设备、资源更新的日常运行维护。鼓励学校增加教育信电化投入,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资全监管,定期对教育信息化资全投入的效益进行评估,确保有效投资,避免资全浪费,各级教育信息化建设部门要进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从财力物力和制度上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
(四)创新工作方法。教育信息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既定模式可以照搬。各地各校要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握室建立专家咨询虮制:根据教育发展趋势确立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标,把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改变工程化的组织方沽,力争在顶层设计上有所突破,既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力争在资源共享共享上有所突破,努力窭现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力争在宣传推广上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力争在公共服务上有所突破,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以服务赢效益,以贡献求发展。
同志们,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斯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十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锡山召开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成效,现场学习锡山分局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经验,确立以信息化引领无锡国土资源现代化的“十三五”信息化工作目标。局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在今天召开信息化工作现场推进会,并作了认真筹备;恰逢上周五省国土资源厅在盐城召开全省国土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建设现场会,又为今天的会议丰富了很多内容。为确保今天会议的顺利召开,陈艳副局长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相关会议材料都是局党委集体研究后印发给大家的。刚才,我们看了盐城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的视频,锡山分局黄朝奎局长汇报了锡山分局数据中心建设成果,陈艳副局长从四个方面对“”无锡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工作作了客观的总结,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十三五”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方向。请陈艳副局长就刚才讲话稿进一步征求各地意见,形成无锡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本下发。建议大家认真研究、认真学习,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抓好落实。
今天会议规模很大,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县)局、分局班子领导成员、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各国土所所长,是信息化专题工作会议前所未有的,这是因为信息化与每一项国土资源工作、每一个国土人都是密切相关的。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要确立“十三五”无锡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以信息化引领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下面,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期间无锡国土资源信息化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支撑。
陈艳副局长在讲话中客观总结了信息化工作的四方面成果:一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基础保障能力实现跨越;二是核心数据基本健全,科学决策支撑能力实现跨越;三是软件平台快速发展,行政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四是制度体系基本成形,信息化规范程度实现跨越。对此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从20xx年初开始,市局就加大了信息化工作力度,先后建成“一张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天地图,实现了市区国土资源档案云查询。同时,无锡国土资源美誉度、影响度因信息化工作而有了很大提升。我市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获省厅科技创新一等奖,是唯一一个评审专家全票通过的项目;今年6月,我局研发的基于智慧物联的测量标志、地质灾害易发区实时监测体系项目被评为20xx年智慧江苏行业应用示范工程。特别是我们应用信息化成果,大力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催生了“四全”服务模式。20xx年3月12日,省国土资源厅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市的经验;20xx年4月25日,市委在我局召开教育实践活动现场推进会,号召全市党政机关和部门学习我局“四全”服务模式。
从分局层面看,各地信息化建设同样与时俱进、各具特色。锡山分局以数据建设为抓手,实现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今天选择在锡山分局召开现场会的原因,后面我会作进一步剖析。江阴市局信息化工作保持了“科学发展先行者”的特点,不仅是省内通过“一张图”验收的首家县级局,也是全市系统首个建成并使用网上交易系统进行土地“招拍挂”的县级局;宜兴市局依托信息化提高执法水平,自行研发了“国土卫士”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对全市土地利用动态和矿山宕口开采运输情况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因成效显著而在全市进行推广;惠山分局在惠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和钱桥中心国土资源所建成2个不动产统一登记服务窗口,提供房地联办一站式服务;滨湖分局更加突出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功能,推出了全省系统内首辆“零距离”移动服务车;作为农村宅基地、农房统一登记工作试点单位,完成整合地籍、土地发证、房产发证等数据建库,为统一发证作了有益探索;新区分局信息化工作体现了浓厚的创新意识,率先启用移动办公平台、率先开通微信公众账号,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多“金点子”。城区各分局积极配合市局推进信息化工作,也做出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
五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牢牢把握信息化工作的引领地位;无锡国土系统工作在近几年内取得这么多显著成效,最主要的是一开始我们就把信息化工作的放在引领地位,以信息化引领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把握住这个定位,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带动国土资源整体工作的跃升。五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从问题入手,以解决问题推动业务工作发展,在解决问题中强基础、强素质、强业务,这样才能保证发展的方向不偏、路径不弯。五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有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抓信息化工作,抓“四全”服务模式建设,都得益于先期深入的调研、考察、研讨、论证和反复征求意见,最后党委决策形成了着眼长远、科学体系的顶层谋划,明确了工作的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要求,才有了后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五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善于抓重点的关键;李小敏书记曾说,要善于抓全局的重点、抓重点的关键、抓关键的具体。我们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也与之相契合,我们抓信息化建设,紧紧摁住数据和流程这两个关节点,将最基础的地块数据上图入库,坚持法律底线下的流程再造,通过这两个要素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带动提升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五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执行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建成覆盖全市域的基础数据中心,开展工业用地调查,开展可利用资源调查,这都是一点一滴工作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最终才能成就一项工作或事业。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信息化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同时,还有个非常客观的问题,即信息化本身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如果停顿就会落后,哪怕小步往前走,也会落后。信息化技术已然十分成熟,信息化工作也很容易创新,信息化建设和作风建设一样,永远在路上。
二、锡山分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7月上旬,我带队赴锡山进行实地调研,回来后又专门安排市局有关领导率调研组进行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就是为了探讨研究锡山数据中心的经验在全市有没有推广价值;同时,在省厅推广会前,我就派出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到盐城盐都学习考察,看看无锡信息化处在全省什么样的水平,锡山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局党委一致认为,确实有必要在锡山召开现场会,推广锡山信息化工作经验。通过黄朝奎同志的介绍,在座各位都应有所启发。主要有四方面:
(一)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发展的高度。信息化表面是技术方法的变革,深层次其实是思想观念的变革。锡山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架构与技术并不复杂,但赢在理念,胜在实干。锡山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背后,凝结着锡山的思想。按照建设“专题覆盖广、部门协同优、数据现势强、系统开放好、决策支持有力”的“五位一体”区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这个目标,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三年计划》,方向清晰、目标明确、计划具体。准确把握并抓住了信息工作“服务管理、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核心定位,结合国土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出基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解决方案。将数据中心建设与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硬件软件一起抓,实现国土资源工作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数据的精度决定了管理的精度。国土资源工作抓什么?就是抓数据。每一项业务都是由这项业务背后的数据来支撑和决定。锡山信息化工作最核心的经验,是以数据为中心,解决好了三大问题:一是数据的完整细化。近年来,锡山分局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统筹国土资源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业务,科学划分数据结构,形成4个专题图层、38个子图层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通过细化调查,全区24万亩建设用地每一宗地的基本情况都一清二楚,这是要靠积累的。很多工作都可以捷径,但数据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进行深入调查。二是数据的真实准确。“耕保、用地、储备、登记、监察”等业务工作全部在数据中心开展,工作成果自动成为下一项业务的基础,一数一源、不重不漏;系统还带有比对校验和在线修改(即在线“灭红灯”)功能,将现行数据与历史数据叠加比对,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确保各类数据准确可靠。三是数据的互联互通。从最初的用地需求分析、农转用征收、供应、登记和监管等,全部以图为据提供全业务跟踪服务,结合日常工作建立了常态化、全过程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实现业务工作与数据同步更新。同时,不仅局限于国土部门本身的业务,而是集规划、建设、财政、税务等多部门数据,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数据”。首先是包容开放,他部门需要国土数据,我们提供;我们需要他部门数据,也同样有共享通道,所以数据越做越大。
(三)融合的深度决定了服务的深度。信息化建设源于业务,也最终服务于业务。锡山分局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研究上级部门要求,剖析基层工作难点,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国土资源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有效整合各类基础数据,通过关联分析和叠加比对等手段,实现耕地保护以及“批、供、用、补、查、登记”全过程实时监管。深挖用地潜力分析功能,落地上图,有效引导各乡镇板块精准利用土地潜力资源进行招商引资;深挖拆迁成本分析功能,建立人地数据库和农村宅基地成果数据库,为基层政府准确测算征地拆迁成本、村庄复垦征用成本提供依据。
(四)执行的力度决定了信息化工作的成效。为什么我会受感动?我到锡山分局国土所调研,国土所所长亲自向我介绍,每一块地、每一个项目情况如数家珍。锡山从“一把手”局长到国土所所长,每一个人都能对国土资源状况清清楚楚,展现出了不折不扣、一抓到底的执行力,这是确保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值得推广。众人拾柴火焰高,锡山分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锡山的理念隐含着一种精神,即敏思、笃行、担当。前阶段我们一直在征集无锡国土精神,也有其他待讨论方案,但这六个字是必须要提的。“敏思”即善思善谋,围绕国土资源工作做深做透,不断有新的想法,精心做顶层设计,这是国土事业不断取得突破的制胜法宝;“笃行”即埋头苦干,一个业务一个业务做好,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建起,这是广大国土人勇毅果敢的气节写照;“担当”,即看准的事情坚持到底,踏踏实实,遇到困难不退缩,哪怕做错也要勇于承担,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履职能力和工作作风。“敏思”代表头脑,“笃行”代表双脚,“担当”代表肩膀,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这也是无锡国土资源系统多年来各项工作中凝练出的精神,是我们精神状态的真实体现,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内在动力。
当然,这也是讨论方案,今天不作定论,欢迎大家继续探讨交流。局党委在“无锡国土精神”的凝练上也是慎重再慎重,广泛征集意见,反复讨论研商,充分尊重系统内每一名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凝练出最准确最丰富的,既能很好总结过往、又能积极引领未来的核心精神。我们不仅要学习锡山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同时也要学习锡山国土人的精神。
三、以信息化引领无锡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
什么是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什么是无锡国土资源现代化呢?从近年来的经验看,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有多高,国土资源工作水平就有多高。我理解,“智慧国土”就代表了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智慧国土”靠什么?靠信息化的引领。锡山分局在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建设上起了步,今天会议就是要学习锡山的做法,全系统确立“以信息化引领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路径,敏思笃行担当,通过信息化水平的再跨越,推动国土资源整体工作水平的再提升。
(一)在建设谋划上要高起点,用信息化的思维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国土部门要瞄准现代化国土资源工作这个目标,做好信息化工作,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实现,最关键就是看我们有没有眼界。眼界有多高,事业就能做得多好。在建设过程中,国土部门真正要做的,只是数据采集和建库,其他功能开发和决策挖掘技术上都能帮助我们实现。无锡发展正处于负重爬坡的关键时期。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确立了“产业强市”思路,制造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城市强。李小敏书记也说了,我们现在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土地开发强度高达31.93%;如果按照20xx年33%的开发强度,未来6年我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仅剩73995.3亩。所以国土部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首先要准确定位国土资源现代化,信息化路径自然就明确了。
(二)在顶层设计上要抓住数据、关联、平台等关键要素。方向有了,怎么做呢?打个比方。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思路来源于设计师女儿切出来的几块苹果,设计师受女儿启发,将苹果造型用在了歌剧院造型设计上。反观我们的信息化工作,苹果造型就是顶层设计,代表了我们的眼界,而如何满足建设需要、实现设定目标,就需要我们有清晰的思路。三个方面:一是数据的建设,建成覆盖全市各个地块属性数据中心。二是数据间的关联,根据业务需要实现数据关联。三是平台的建设,统筹整合业务应用与服务体系,将数据资源、政务办公、综合监管、公共服务无缝对接,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行政管理、文件传输交换、统计分析、在线查询、电子文件归档等功能。原先是“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现在部里正在推进“国土云”平台建设,对无锡而言,则是国土资源“四全”服务平台。这三个方面要有清晰的思路。
(三)在工作落实上要营造“定了干、马上办、办到底”的良好氛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十三五”期间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任务相当艰巨,需要系统上下同心干、一起拼,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决心实干攻坚。一是要实现国土资源数据“大起底”。即细化调查,把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真正建起来,先形成静态数据。二是要让静态数据“动起来”。锡山现在已经实现了每季度更新,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地动即知”。三是要让海量信息“用起来”。建立数据中心就是要为国土资源工作服务的。不是为了搞信息化而做信息化,而是为了把国土资源工作做的更好而来开展信息化。按照这个思路,真正建成满足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要求的信息化。我们有信心,“十三五”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建成“智慧国土”。
(四)在务求成效上要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担当,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去年12月11日,我在“四全”服务模式运行总结推进会上,提出“要四位一体推进‘四全’模式从品牌化向体系化跨越、打造‘四全’模式3.0版本”的目标;今年年初,局党委结合“清风行动”,制定了“四全”服务模式争先创优、平台提优、效能监管3个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时至年中,各项既定任务推进有序,部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系统要抓住全省“四全”服务模式大发展的契机,优化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赋予“四全”服务模式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全局性工作,在座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同志都是参与者,也都是受益者。希望全系统戮力同心,主动担责,以严实相成、久久为功的精神,全力推动“十三五”信息化各项建设任务执行落地见效。
同志们,面对奔涌而来的信息化大潮,我们一定要抢时夺势,勇于担当,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不畏艰险,阔步前行,以更大气魄、更大手笔、更大力度,推动无锡国土资源工作迈上现代化之路!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十三
这次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秋生同志传达了全省电子政务工作会议精神,庆明同志回顾总结了“十五”以来全市信息化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期间和今年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彬县、秦都区政府以及市人事局、咸阳偏转集团公司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请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借鉴学习,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十五”期间,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坚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电子政务建设为抓手,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以行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为关键,加大力度,扎实工作,全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体系,农业、金融、人事、计生、财税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基本形成了咸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品牌和规模优势。电子政务建设强力推进,搭建起了中国咸阳综合门户网站平台,一些重点业务系统开通运行,继*年荣获中国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奖后,今年我市再次荣获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奖。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对此,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信息化发展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个别县市区和部门对信息化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全社会信息意识还不够强,信息化建设氛围还不浓厚;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电子政务发展不够平衡;三是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信息资源的应用、开发和共享不够充分;四是信息产业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核心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份额较小,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场革命。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竞争力、经济成长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已不单纯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而是适应国际环境、融入全球经济、增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市要决胜于未来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就必须增强紧迫感,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增强经济外向度,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条件。
第二,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打造现代工业强市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和关键。当前,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内外竞争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果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增长方式发展,不仅产品没有市场,而且资源、环境也将难以承受。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城市化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文自然复合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高度密集的地理综合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行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建立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把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不仅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备条件,也是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第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的职能将逐渐向加强宏观管理、优化经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转变。加快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办公手段,扩大政务公开,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树立勤政、务实、廉洁、高效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政策、资金上重点支持西部地区,省政府在“”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可以说,我们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机遇难得,条件十分有利。因此,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机遇,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坚持把信息化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奋力开创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要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关于“”期间和当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刚才庆明同志已作了具体部署。这里我就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问题作以强调。总的要求是,“”期间,全市要以建设“数字咸阳”,全面加快我市信息化进程为根本目的,牢牢抓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政务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及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等重点工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努力把我市信息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企业信息化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关键在企业,希望也在企业。要全面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纺织工业、医药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煤电等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产业聚集、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鼓励引导全市各重点企业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主导产品标准化、经营管理系统化为重点,广泛推广使用信息技术,努力提高企业设计、生产、管理水平。按照“推进重点,带动一般”的原则,率先推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重点企业、压滤机滤布新上企业,特别是投资过亿元大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带动全市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依托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彩虹、偏转等企业结构调整,推进中小电子信息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形成信息产业规模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技术创新,研制和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提高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把我市建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抓手,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紧迫任务。从去年开始,省政府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省级机关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应用平台等系统建设,并要求各地市同步接入。我市已被省上确定为全省电子政务应用试点市。今明两年内,我们要开通省市两级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成政务统一平台和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围绕这一目标,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快工作步伐,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抓紧实施。资源整合是当前电子政务的重点之一。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要求,对市直各部门目前的专网和局域网现状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全市网络整合方案,打破部门、单位和地区界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有网络平台条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市直各部门今后原则上不能再建设新的独立域名网站,不能再建设专网和系统机房。市上将统筹规划,逐步为各有关部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立分站点,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今后新建电子政务和信息网络项目实行报批制。全市信息化建设由市信息办归口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市级各部门和单位由财政投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都必须经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核。需要政府投资的,由市财政局、发改委按项目安排资金,未经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核不得立项建设,不得安排资金。
(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一个地方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程度。我们现在的问题恰恰正是重建设、筛网滤布轻应用。因此,要重点在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等四个方面抓好信息应用。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要切实搞好网上办公、网上传输的应用。要把加强对各级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培训。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提倡各县市区、各部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使用电子文件,进行多媒体演示,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全市各企业要积极推进上网工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促进生产经营效益和质量的提高。要加强城建、财税、金融、教育、旅游、医疗、社保、社区、公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加快实施金融一卡通、社保一卡通、收费一卡通等应用项目,努力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上网应用,不断拓展全社会对信息应用的广度,提升信息应用的社会化水平。
(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系统工程,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市政府将加大对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每年在市财政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同时将按照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全市性重点信息化项目进行引导和扶持。各县市区也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切实推进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各级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信贷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精心策划包装信息化产业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新路子,广泛吸纳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努力为我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三、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全市上下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齐抓共管,扎实推进,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把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直接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职能和分工,加快建立起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要尽快制定本单位信息化发展规划,抓好组织实施,切实把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及时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要加快建立规范的信息化协调与决策工作机制,加强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审批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二要强化基础,完善政策。各级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信息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加紧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信息化加快发展。建立信息化培训制度,切实抓好党政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推进信息化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作用,抓紧培养一批信息、网络、通信等技术领域的中、高层复合型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为推进全市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要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市信息办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全市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服务、监督和指导。广电、电信等部门和单位要正确处理全市信息化建设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市发改委、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大力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浓厚氛围。
同志们,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县市区、各部门一定要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汇总8篇)
- 2023年县领导培训会讲话稿(精选11篇)
- 人口与计划生育会议记录(优秀11篇)
- 最新林业厅局长会议讲话精神(三篇)
- 燃气安全会议讲话内容(大全8篇)
- 最新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汇总16篇)
- 领导在脱贫攻坚总结会上讲话(精选10篇)
- 2023年县委组织部长会议讲话稿(大全12篇)
- 2023年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通用10篇)
- 2023年讲道德有品行自我评价(通用13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