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3:39:04 页码:10
2023年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汇总9篇)
2023-11-12 13:39:04    小编:zdfb

没有总结,我们可能会一直走在原地,而总结能够让我们在追求进步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不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质和内涵。这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例子,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一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育才旅行社的,我叫丁进,大家可以叫我丁导.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雁荡山游玩.

雁荡山它处于温州地带,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你们知道“雁荡山”这名字的来历吗?我告诉你们吧:从前,这座山的名字是没有的,可是有一天,有一大群大雁飞来栖息在山上的一个湖边,好久没有离开,湖边长满了芦苇,一阵风吹来,一大片芦苇就像水里的涟漪荡漾起来。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为雁荡山。

雁荡山的大龙湫家户喻晓,别以为大龙湫名字上有个“大”字,就以为瀑布很大,其实瀑布并不大,很细,不过它“长”得很高,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雁荡山还有一个小龙湫,它更细,“长”得更低,才不到大龙湫的三分之一呢!

现在,我带大家去看合掌峰,请大家仔细看上面,侧看时它像两只手掌,再横看,又像两个人男女靠在一起,所以又名夫妻峰。接下来是去参观“观音坐莲台”,安详、端庄的观音,脸朝东方,安然地坐于莲花台上。再往左看,就见一只老鼠,头朝天,挺着大肚皮,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正慌慌张张地往上逃,此景为“上山鼠”。那只老鼠何以如此呢?原来在它背后山上有一只猫,弓前背,朝它紧追不舍,两景天然巧合,便有“灵猫捕鼠”之称。

来到灵岩寺的大雄宝殿前,这里四面奇峰突起,宛如人间仙境。请大家背对大雄宝殿向右看,有一座势若擎天,顶天立地的“天柱峰”,高270米。在天柱峰的右侧,有两座并列着的山峰,形似凤凰,头朝着灵岩寺,叫“双峦峰”。在它右边背后,群峰林立,其中有一峰卓立其间,这峰叫“独秀峰”。它与双恋峰这间便是小龙湫。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请大家有机会再来找我,我会再带大家去游玩,拜拜!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二

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通丽水,北通台州,330,104国道十字交汇,贯穿而过,温州现管辖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瑞安,乐清二市,苍南,平阳,文成,泰顺,永嘉,洞头六个县,全市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713万。

温州素有“东瓯名镇”美称,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春秋战国时期,已是我国九大港口之一,西汉年间,是东瓯王绉瑶的封地,东晋时期,著名学者郭裴选址始建温州城,古名“永嘉郡”。相传,建城时,有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又名“鹿城”。温州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雁荡山,楠溪江,南鹿列岛,乌岩岭等都是大家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历史上称为我国“东南第一山”,以山水奇秀驰名中外,被列入名山行列,山中环境怡人,冬暖夏凉,泉水清澈,空气新鲜,是游览,避暑,修养的好地方,82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山体构成多以火山岩为主,形成众多的深谷,峰林,有着“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整个景区方圆450平方公里,8大景区。楠溪江北雁荡山*灵峰夜景灵峰的奇峰异石在月光和夜色的映衬下,犹如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线条鲜明的泼墨画,灵峰夜景更具形象美,意境美。怎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夜景呢?这需要三个最佳:最佳时间,最佳位置,最佳想象力。

请大家抬头仰望左边的山峰:前面的山颠上,一头老牛昂首向东,好象在等待着什么,思念着什么?现在,请大家听一个迷人而凄凉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非常富有的财主。财主家有一位没有父母的六岁小姑娘,名字叫玉贞。小玉贞白天给财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与玉贞相依为命。冬天老牛用身子给她御寒,夏天老牛用尾巴替她赶蚊子。就这样小玉贞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情感。转眼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人说漂亮是件好事,可坏就坏在财主心怀歹意。一天晚上,财主带了很多家丁,到牛棚里想把玉贞姑娘抢来做小妾。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静,老牛驮着姑娘便跑,可到前面的山颠上,无路可逃,怎么办呢?这时老牛显灵了,对玉贞说:“姑娘,你站在我的角上,我用角送你到月宫去。”没等姑娘答应,老牛便忍痛把角往前面岩石上一扣。只听“轰”地一声,老牛一只角断了下来,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把玉贞送到月宫,而老牛只剩下一只角,天天都在这里仰首遥望着月亮,思念着玉贞姑娘。每当皓月当空的晚上,称为“犀牛望月”;月有阴晴圆缺,假如没有了月亮,则称为“犀牛盼月”。观赏此景最佳时间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因为那时,月最圆,情最真,人团圆。请大家站在屋檐底下,抬头仰望,只见一只硕大的雄鹰,凝神伫望,象一尊保护神,守卫着灵峰这一方净土。60年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观此峰后,诗兴大发,挥笔道:“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峰随步转,景随步移,请各位再往前行,看看“雄鹰敛翅”还有何变化?最神圣,最伟大的双乳峰。双乳峰不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而且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雁荡人民,因此,雁荡人民还赠给她一个雅称,“东方维纳斯”。山峰的左侧,一少女背倚灵峰,脸朝东北方,流海高卷,身着旗袍,体态匀称,温文尔雅。向人们显示着东方少女的腼典和婀娜,真不失为一位大家闺秀。如果你用心去感悟,会发现,她朝者远方,面带愁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恋着未归的情郎。真可谓“自古多情伤别离”让我们真诚地祝愿这为相思女等到自己的意中人。

大家抬头望右边的山峰,有一峰如童,卓立山背上,而它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条巨大的鲸鱼,合在一起,就是“牧童骑鲸鱼”。相思女终于盼到了心上人。请大家抬头看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大方的服装。此时她踮起了脚尖,扬起了脸,双手楼着右边小伙子的脖子。小伙子天庭饱满,眉清目秀,刚从远方回来,来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楼住了恋人的纤腰。这就是雁荡山驰名中外的“情侣峰”,此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的队伍还是继续前进。雁荡山的民谣:“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到了夜里,靠路边的大岩石,酷似一老婆婆。后脑勺一个发髻,稀疏的头发,宽额头,高罐骨,瘪嘴巴构成了一位生动逼真的老婆婆形象。“公公峰”出现了,其实公公与婆婆是同一块山峰的不同角度观看的形象。你看,刚才婆婆的发髻不见了,脸型拉长了,深陷的双眼,弯曲的卷发,高凸的罐骨。有点象洋公公。请各位看路左边的崖嶂上,雁荡山观音洞的白衣观音飘然而至,一袭白袍,手持净瓶,头带凤冠,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祝大家吉星高照,万事如意。”各位团友,观音已送客,我们在这声声欢送辞中与夜景说句再见,谢谢大家配合。灵岩景区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是“钟鼓齐鸣”四个大字,这是上海朱文龙等六个文人应景题写的。左边整座大的岩石犹如一口巨钟,右边山顶上便是一个圆鼓。闻钟鼓声,古刹也不远了。国画大师潘天寿写的:“一夜黄梅雨后时,风青云白更多姿,万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潘天寿曾多次来雁荡写生作画,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雨后灵岩的美景。前面是双珠谷,这座塑像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质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他一生遍游名山胜地,但重游的地方只有黄山,天台山,雁荡山。徐霞客三游雁荡写了《游延宕山日记》,为我们今天考察研究雁荡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资料,他冒着葬身悬崖的危险,攀登百岗尖,窥探天窗洞的无畏精神,很值得后人称赞,旅游局特此立像纪念。左边山顶有一岩石摇摇欲坠,叫“顶珠石”。它对面出现很多只青蛙在默默地听着寺院里传来的诵经声,这景称为“青蛙听经”。碑刻是纪念潘耀庭先生的,他是雁荡山人,曾为雁荡山开山修路造福谋利,请大家看正前方,灵岩寺出来一位老僧,身穿袈裟,双手合十,恭恭敬敬朝着前方舍利塔,虔诚地拜着,故名“老僧拜塔”。这座山峰,犹如一只巨大的雄鹰张开翅膀,预展翅奋飞。当代文学家郭沫若看后赋诗一首:“灵岩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

来到灵岩寺的大雄宝殿前,这里四面奇峰突起,宛如人间仙境。请大家背对大雄宝殿向右看,右边刚才的“雄鹰”,到了这里已势若擎天,顶天立地,所以叫“天柱峰”。高270米,在天柱峰的右恻,有两座并列着的山峰,形似凤凰,头朝着灵岩寺,叫“双峦峰”。在它右边背后,群峰林立,其中有一峰卓立其间,这峰叫“独秀峰”。它与双峦峰之间便是小龙湫。现在请大家面朝大雄宝殿仰视后面的崖嶂,称之为“屏霞嶂”,它的右端上方有一块突出的岩石,象一只金乌,相对应树丛中的一只玉兔。“金乌”代表太阳,“玉兔”代表月亮,故称日月同辉。请大家再转过头看大雄宝殿左边,在山的外端有一峰耸立,如大旗飘扬,气势磅礴,叫“展旗峰”。它高达260米,与右边的天柱峰相对峙,称之为灵岩寺的南天门。两峰之间距离250米。上方横空而过的铁索,用于空中飞渡。飞渡是怎样进行的呢?最早用于采石斛。石斛能清凉解毒,却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当地农民只好身系绳索,攀援峭壁采集石斛。这样就慢慢地练就成了一身飞崖走壁的本领。灵岩古寺四周群峰环列,环境幽雅。以屏霞为幛,得天柱和展旗为南天门,可见灵岩是一块宝地。请大家抬头看,山门左右写了“灵光独耀,岩石争奇”的对联。上方各有一字念“轰”是梵文,代表着吉祥如意,那么我们带者美好祝愿望里走。前面柱子上的对联,是清代榜眼喻长霖写的。生动地描写了雁荡山圣境和灵岩周围的景色。灵岩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是目前雁荡十八古刹至今保持最完好的寺院。供着南海观音。这些竹子,看是圆摸是方,称之方竹。相传这竹子是从钱眼里长出来的,摸了这竹子,各位能财运亨通。小龙湫和大龙湫相比,高度不及三分之一,只有60米。卧龙谷。大龙湫景区各位,大龙湫以变幻万千而闻名遐迩。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观音坐莲台”。安详,端庄的观音,脸朝东方,安然坐与莲花台上。再往左看,可见一只老鼠,头朝天,挺着大肚皮,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正慌慌张张的往上逃,此景称为“上山鼠”。那只老鼠何以如此呢?原来,在它背后山上有一只猫,弓前背,朝它紧追不舍,两景天然巧合,便有“灵猫捕鼠”之称。马鞍岭隧道354米长,高4。5米,宽7。5米。

我们看前面的山峰,一座座高低不平,酷似一尊尊佛像端坐在那里,这叫“千佛峰”,相信你一定会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在千佛峰中,有一座颜色灰浅的叫“抱儿峰”,峰顶是一位年轻的少妇,梳者整洁光滑的发髻,微微垂头,穿着印度式宽大拖地衫裙,右腿稍抬,怀抱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神情中充满无限爱意。大家放眼望去,前面有一座独立矗立的山峰,像一条嗷嗷待哺的鳄鱼,我们去大龙湫就得绕它180度转,在走的行程中,从不同角度观看山峰的多种变化,有兴趣的话,不妨留心数一下。各位发现前面的两座山峰之间的裂缝加大了,恰似一把剪刀,单看右侧,恰似一位妙龄少女,衣着古装,云髻高耸,飘然耸立,称为“昭君出寨”。前面第二山峰的右边有一高一低两块小岩石,低的像狡猾的狐狸,一脸媚笑对着老虎,大的岩石像老虎,一脸怀疑,称为“狐假虎威”。大龙湫水源从雁荡山最高峰海拔1056米的百岗尖上下来的,瀑布景观一年四季各不相同,秋冬,雨水稀少,瀑布如珍珠落玉盘;盛夏,特别在雷雨过后,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呈现在我们眼前。周围共有20多处摩崖石刻。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三

雁荡山是一座大山---一座大美之山!众多诡形殊状的峰嶂洞瀑,错落分布于45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以至于三顾雁荡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大美难状,大景难绘,雁荡山几乎是无法言说的,“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是诗人的感喟;“兹山不可记也……”则是散文家的断言。

资料。

“始于唐,盛于宋”,雁荡山来晚了一步,未能在“五岳”中分得一席之地,所以它从来没有一位称为什么“大帝”的山神,只有秋雁曾年年飞临山顶栖息于苍苍蒹葭之中。没有金碧辉煌的涂饰,村野之山的雁荡倒因此多了份潇洒风神。“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在前辈文人所有关于雁荡山文字中,此联最足令人神旺。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四

我曾经在幼儿园听过缆车,一直盼望着能坐上“懒车”。我从没见过“懒车”,今天,我可要坐上我昐望已久的缆车啦!我站在待车位上,疑惑地挠了挠头:“缆车在哪儿?不会又是蒙小孩的把戏吧?”我正想着,一块忽如其来的“铁块”撞了我一下,我猛地坐了下来,回头一看,原来是调皮的缆车来接我啦!我系上安全带,开心地大喊:“出发喽!”我从缆车上往下望,那溪水是多么清澈见底,能看清溪里面那恐龙蛋大的石头,能看清溪里面小鱼的游戏、小虾的舞曲……一切都显得充满生机。缆车翻过了一座山,一座绿色的山、一座长满树的山。面前的小伙伴催我赶快前进,而我笑笑,“懒车很懒,越催越懒!哈哈哈哈哈哈!”

我奋力往上爬去,那石头砌的石阶在我脚下似乎成了一个个小精灵,总喜欢拖着我的脚不放,但我总能摆脱它们。不过它们还会变戏法,让我总感觉石阶一直走不完。在半山腰有一块大石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那还是石头吗?我赶紧跑去,托着它,就像霸王举顶一样,似乎正托着一座小山。怎么样,有趣吧!

终于快爬到山顶了,可筋疲力尽的我已经快垮了,坐在石椅上,汗像断了线的珠子滚了下来。我仰望着天空,那是一排一排的云,在天空中,手拉手,围挠着高耸入云的山峰。那些变化多端的云,一团一团的,一会儿是可口的冰淇淋,一会儿是顽皮的小狗,一会儿是逗人的小丑……正如一支神来之笔的幅幅画面。

我擦了擦汗,连忙跑了上去,那便是山顶———观音洞。它历史悠久,开发于五代,高21米,宽41米,寺院殿宇依洞而筑,布局紧凑,主次分明。仙山楼阁寺有联珠瀑,终年不断。池底有“狮舌岩”,上有普陀峰、凌霄峰,下有净瓶岩、鹦鹉峰。有许多人因为没有毅力,而不能看到这美丽的景色,而有人只要多坚持一步,就能跨入更加精彩的世界。

我们终于下山了,我们在即将离开南雁荡山的时候,竟然“乱打误撞”转进了一个风景区:化龙崖。是由三座峰组成的:浑圆、正直的是华表峰;左边直刺云天的山峰形如龙角,叫龙角峰;右边的仙冠峰则像一顶神仙戴的帽子。三峰上端相离,底部相连,由此合称化龙崖。真是巧夺天工!这时,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很骄傲,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壮丽景色!

我们下了山,还去了红色基地。当年,工农红军挺进师率领中国工农人民团结抗日,打败日本人。这时,我的心里在流泪,我想: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让中国更加强大!

这就是我们中国平阳的风光,这神奇的地方。让我抬着双手,献你一首诗:

平阳南雁风光好,

高山绿野是辽辽。

赏奇石,望清池,

手把祖国气势朝!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五

从西南角仰望此峰,恰似一对丰满的乳房,因称“双乳峰”。双乳峰不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而且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雁荡人民,因此,雁荡人民还赠给她一个雅称,“东方维纳斯”。

大家往往前稍移几步,双乳峰变成了一位身着旗袍的苗条少女,如果你用心去感悟,会发现,她面带愁容的看着远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恋着未归的情郎。人称“相思女”。

相思女终于盼到了心上人。请大家抬头看合掌峰,左边的少女踮起了脚尖,扬起了脸,双手楼着右边小伙子的脖子。小伙子天庭饱满,眉清目秀,刚从远方回来,来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楼住了恋人的纤腰。这就是雁荡山驰名中外的“情侣峰”,此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的队伍还是继续前进。

都说“灵峰日景耐看,夜景更销魂”。在雁荡山有句民谣:“牛眠灵峰静,夫妻(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这四句话是灵峰夜景的总概括。当夜幕降临时,灵峰变得静悄悄了,只有一对夫妻(情侣)在朗月下亲热相恋;一个调皮的小牧童却在偷偷看这对恋人的谈情说爱。这时在寻找孙子的老婆婆忽然撞见他们,不好意思地把头转了过去......,一幕幕景象在最美的瞬间定格了。(此段可删)。

观赏完合掌峰之后,大家一定还在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龙湫景区。这里最著名就是大龙湫瀑布了。大龙湫以变幻万千而闻名遐迩。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观音坐莲台”。安详,端庄的观音,脸朝东方,安然坐与莲花台上。再往左看,可见一只老鼠,头朝天,挺着大肚皮,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正慌慌张张的往上逃,此景称为“上山鼠”。那只老鼠何以如此呢?原来,在它背后山上有一只猫,弓前背,朝它紧追不舍,两景天然巧合,便有“灵猫捕鼠”之称。

大龙湫的最奇绝之处,在于因季节、晴雨等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大龙湫水源从雁荡山最高峰海拔1056米的百岗尖上下来,瀑布景观一年四季各不相同,秋冬,雨水稀少,瀑布如珍珠落玉盘;盛夏,特别在雷雨过后,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呈现在我们眼前。

只有你游览过雁荡山,你才会理解“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今天我们的旅游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来雁荡山旅游,谢谢,再见!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六

今天我带大家去游览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温州68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现在我们来到大龙湫景区。大龙湫景区位于雁荡山中部偏西,以奇峰,巨嶂,飞瀑取胜。高耸天际的芙蓉峰,变幻无穷的剪刀峰,雄伟如屏的连云峰,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皆为胜境。大龙湫落差197米,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大龙湫在空中,潭底幻成两条龙,腾飞翻卷,仪态万千,变化无穷。清人袁牧曾赋诗曰“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到千丈,水云烟雾难为焉。”

大家用过了晚餐,接下来我要带各位欣赏灵峰夜景。请大家站在屋檐底下,背对饭店人朝外,把头倒仰过去,你们会看见一只硕大正收敛着翅膀的雄鹰凝神贮望,这种独特的方式观看,据说是郭沫若先生意外发现的。60年代大文豪郭老在灵峰中住宿,傍晚酒足饭饱这后摇摇晃晃地出了门口,突然头一倒仰,见到此景,便诗兴大发,挥笔写道:“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道出了“雄鹰敛翅”的昼夜差异。其实“雄鹰”就是灵峰。

请大家抬头仰望左边的山峰:前面的山巅上,一头老牛昂首向东,好象在等待着什么,思念着什么......月亮出来了,巍巍的群山弥漫在朦胧的夜色之中,灵峰一变白日的两掌合十的形象,而门变成为美妙无比的“夫妻峰”(或称“情侣峰”)。夜景里的夫妻峰是灵峰夜景中最为神奇的一座山峰。夫妻峰一名出现于60年代。此名一出,随即得到当地群众和游人的喜爱,便广为流传。而灵峰,合掌峰等称呼反而不为人提起了。也许有人会认为山里的夜会显得幽深,谧静。而在现代人的眼中,灵峰的夜景显得格外的“热闹”。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的游览结束,各位游客,有机会再来雁荡山观光旅游,再见!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七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八

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雁荡山风景区,听说雁荡山是国家级5a级景区,非常壮观!最神奇的山峰,就数剪刀峰了!

我们一进景区,就看见一座很像鳄鱼头似的山峰,它张着嘴巴,头向天仰着,好像在咆哮!向前走去,鳄鱼就渐渐变成了一把耸立在群山中的剪刀,一分为二。更奇妙的是,继续走几步,山峰又变成了一个女人,飘逸的长发、优美的身姿,婀娜极了!再走几步,山峰又变成了一朵玉兰花的样子,栩栩如生!我迫不及待地向前跑去,看看还有什么变化,如我所愿,山峰还真有变化,它变成了啄木鸟,有着又尖又长的嘴,好像正在树上捉虫吃呢!再往前小跑一会儿,“啄木鸟”的嘴巴变圆了,肚子鼓鼓的,“树干”变成了蜜罐,就像一只小熊想吃罐里蜂蜜似的。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走了一会儿,原来胖嘟嘟的山峰变得像桅杆一样挺立在山群中,显得格外独一无二。再往前挪一步,光秃秃的杆子上长出了一面帆,好像是在祝福游客们旅途愉快、一帆风顺呢!

剪刀峰可真神奇,站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不同的景观,真是一石多景!(籀园小学张开翔)。

2

8月15日,天气晴朗。今天我非常激动,因为我有幸参加了温州日报小记者团第二期景区课堂的活动――走进雁荡山。

在大巴车上,诗人南航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诗词的很多知识,我想:今天到底是怎么上课呢,平时我们都是在教室里上呀,可从来没有在景区上过,老师会给我们讲什么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不知不觉已到了雁荡山。

在简短的开幕式后,我们的游学课堂开始了。第一站是大龙湫景区。进入景区,迎面就看到耸立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山峰,这座山峰从中间裂开,左边大,右边小,真像只狰狞的鳄鱼张开巨大的嘴巴迎接我们,吓得我连连后退。老师告诉我们,它是鳄鱼峰,不过这只是它的第一种变化,这山峰共有八种变化,看完所有的,正好绕这座山峰走了180°。我们边走边看,在这八种变化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昭君出塞”了,那右边的山峰最高处如同王昭君高高盘起的发髻,你看她披着斗篷、带着绿色的耳环,胸前还系着个美丽的蝴蝶结,正目视着前方,真是惟妙惟肖啊!老师介绍说,这座山峰是雁荡中最具特色的山峰之一,具有“百二峰奇各不同,此峰变化更无穷”的美誉。

又走了一段山路,我隐约听到“哗哗”的瀑布声,随着越走越近,瀑布声也越来越响了,我想这瀑布声就是来源于大龙湫吧。忽然我发现远方有一条极细的水链,就像天上龙的胡须。走了几步,转过一个山弯,这条龙的胡须又突然不见了,前面赫然闪现出一条笔直的银龙,从山顶飞泄下来,老远就感到一股水汽扑面而来。我迎着水汽又向前走了几步,看得更加清楚了,从瀑布顶端飞泄下来的水流,很快就汇成一匹匹从天而降的银白色的神马,迅速地向下狂奔,越往下奔,神马们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化成水雾,跃入潭底的龙宫。在神马奔驰的过程中,有一些浓浓的水雾缠绕在神马身上,使神马若隐若现,更增添了几分灵气。这时,老师又说,这就是著名的大龙湫瀑布,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名传千古的好诗句,比如像唐代贯休写的“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北宋晁端彦写的“万丈龙湫水,飞流翠壁开”清代江更感叹道“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南航老师带着我们在瀑布前高声吟诵这些美丽的诗句。

下午,到灵岩景区观看的灵岩飞渡使我大开眼界。演员们精彩的表演,精湛的技艺都使我双挑大指。还有当其中的一演员在距离地面260余米的高空绳索中,双手握着绳索翻筋斗时,让我为他暗捏一把冷汗。当他连续翻完十六个筋斗后,竟然安然无恙,令我好生佩服!看过精彩绝伦的灵岩飞渡表演后,我们又跟随南航老师来到了雁荡山博物馆,体验了仿真火山喷发,看到了很多以前火山喷发时代形成的珍贵岩石、化石。最后南航老师带领我们上了一节雁荡诗词总结课,给这次游学雁荡的活动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这真是――雁荡之行玩中学,景区课堂真奇妙!(蒲鞋市小学五(3)班林伊雯)。

3

景区课堂――雁荡山。

“万丈龙湫水,飞流翠壁开。始疑河汉落,翻若海潮来……”在这大自然鬼斧神工建造出来的大山里,传出一阵阵朗朗的诵读声,夹杂着对于奇妙的大龙湫瀑布的震撼。没错,我们在温州雁荡山上着课。我们以前都是在学校里上课,但现在我们来到充满着奇妙色彩的大自然,倾听着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之美,看着面前小桥流水的宁静之态,闻着花儿的清香之味。我们在这儿增长课外知识,体会诗人的心情,更加加深我们对于雁荡山诗句的印象。快来跟我们一起以自然为老师,享受这有趣的景区课堂吧!

经过了将近一小时的乘坐,在一片为雁荡山的山水秀丽而发出的赞叹声中,我们争先恐后地下了车。我们首先来到大龙湫瀑布,边上的小溪流仿佛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哗哗”地跟我们诉说着这大龙湫瀑布的雄伟壮观。来到大龙湫瀑布,我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瀑布背后的山仿佛是从地上拔地而起,瀑布从山上面流下来,快要到池子里时仿佛变成了云,朦朦胧胧,如烟般虚无缥缈。上游的水如同一群白色的巨龙,咆哮着翻滚下来,逐一落入水中。这整座山仿佛充满灵气,飞流下来的瀑布溅出来的水仿佛云雾般包围着整座山。

瀑布飞流下来,那磅礴的气势给予我极大的震撼。我看着这些在空中翻腾的流水,“一山拔地起,有水天上来。”这句诗句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突然明白了诗人的心情,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平时在学校里面都只是说说要设身处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今天我们终于跟诗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起去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奇妙。

接下来,我们来到灵岩景区,心中一直期待着那奇妙的鬼斧神工。进入景区,首先见到的,是剪刀峰,它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把嘴巴朝天张开的`鳄鱼,但是没走几步再回头看看剪刀峰,却像一把张开的剪刀。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不已,它虽是山峰,却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正是印证了这一句话“远望双峰截紫霓,尖叉棱角有高低”。这座如此有魅力的山峰,经常会使各个诗人联想不断,正如“输他能剪断,十里软红尘”,的确,这座雁荡山仿佛隔绝了世间一切尘埃,远离了红尘,只留下世外桃源的奇特。这样一想,更加加深了我对于这诗句的印象与理解。

这次景区课堂十分有意义,我们与大自然零距离互动,让我们收获了许许多多,也让我知道了不止是诗,其他的事情也要亲身经历才能理解地更加透彻,让我们生活中添加更多的知识与经验。(蒲州育英学校黄钰涵)。

4

大龙湫游记。

清代诗人江题画联:“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今天我如愿跟随着温州日报的老师来领略了雁荡山的美景,体会古代文人笔下的雁荡山,心情是无比激动。

一进大龙湫景区,一座鹤立鸡群的山峰屹立在我们眼前,像一只巨大的鳄鱼跃出水面,张开它的血盆大口,仰天怒啸。再向前走,那只大鳄鱼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剪刀。导游说这就是著名的剪刀峰,它会随着角度不同而变化,一共有8种不同的变化,我既兴奋又觉得神奇,正期待着它还有什么变化时,发现大剪刀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接着快走几步,美女成了一株含包待放的玉兰花花骨朵儿。继续往前走几步,看见一只大啄木鸟正在享受着美味的“全虫宴”呢!又走几步树变成一个很大的蜜罐,一只大熊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美味的蜂蜜。继续往前走,突然导游停下脚步问我们对面那座山上那个像什么字,我们大家有的说像龙字,有的说像福字,原来这就是龙门福地。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呀!继续往前走原本胖胖的熊变成了细细的桅杆,正准备扬风起帆。再走几步桅杆也扬起风帆,好像是祝大家一帆风顺。

转眼也来到了瀑布。哇!大龙湫瀑布可真是名不虚传呀!非常雄伟壮观,让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瀑布像一段银白色的锦段,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白色的光芒,瀑布溅起的水雾,远远望去好像仙人隐居之处。人在水雾下经过马上变成“落汤鸡”。听导游说大龙湫瀑布是中国四大瀑布之一,也是中国单阶落差最高的瀑布呢!因为前几天下瀑雨,蓄水充足,所以今天的瀑布特别壮观美丽。

雁荡山真是名副其实的5a景区,即有变化多端的山峰,又有仙境般的大龙湫瀑布,让我大开眼界。今天有幸参加这个景区课堂,让我受益非浅,期待下次还有这样的活动。(水心一小徐晨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雁荡山的导游词100字篇九

包括苍山支脉,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北雁荡山,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资料。

东南部风景较集中,灵峰、灵岩和大龙湫,简称“二灵一龙”,是全山的风景中心,古时称为“雁荡风景三绝”。雁荡风景,以奇驰名,它与黄山的峭,泰山的雄,庐山的伟,峨嵋的秀相媲美。雁荡的奇,主要是奇峰怪石,飞瀑幽洞。雁荡地居深广,风景繁多,全山计有102峰、103岩、29石、66洞、25瀑(包括4湫)、22嶂、22潭、20寺、12亭、11门4阙、9谷8坑、8岭9泉、11溪1涧等五百余处胜景。因此明朝著名旅行家徐后感叹道:“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雁荡风景以峰、洞、岩、石、瀑、潭、嶂最为奇观。奇峰怪石,悬崖叠嶂,崇耸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径,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若带如练。故康有为于1924年来雁荡山时,竟称:“雁荡山水雄伟奇特,甲于全球”。北雁荡面海背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天凉爽,6-9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1800亳升左右,以5至9月份降水量较多。春夏多雨雾,是看云海的好时机,也是观赏山花和飞瀑流泉的最佳季节。秋游雁荡,天高气爽,层峦叠嶂,一览无余,满山红叶,美不胜收。北雁荡山冬暖夏凉,气候调和,空气新鲜,泉水清澈,使人悦目快心,因此不仅是游览胜地,也是避暑休养的佳境。这里的物质特产是“雁山五珍”即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芹、山乐官,雁茗荼色、香、味俱佳,早在明朝就被列为贡品。山乐官是一种形似金雀的珍贵鸟类。雁荡山的药材、水产与水果也很出名,游客除了品尝海鲜外,还可以购习诸如鱼鲞、虾干、海带、海菜等干货带回。

风光秀丽的中雁荡山,是雁荡山脉的趾部,位于乐清白石镇,距城关9公里,距温州市区35公里,南靠瓯江、七里港。中雁荡山总面积84.54平方公里,分玉甑、西祭、三湖、东祭、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300多处景观。景区内峰湖相映,瀑潭相叠,岩洞相连,素以峰雄嶂险、洞幽寺古,瀑美湖秀,潭碧林翠著称,层峰起伏烟云绕,峭壁嵯峨冰雪残。尤其是白石、钟前、龙山湖,水碧山青,波平如镜,倒影重叠,湖上风生,空气洁净,水中鱼跃,林间鸟鸣,秀色可餐,在浙南诸风景区中确系罕见。玉甑峰上,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八折瀑中一潭碧水浮明月,八折飞泉舞玉龙;钟前湖中鱼欢跃,玉屏嶂上龙鹰翔,奇峰异石,古洞灵幽,金石碑刻漫山坡。这种湖山如画,峰奇谷幽的景色,倾倒无数文人骚客,早在南朝就有“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的遗迹,宋朝的王十朋盛赞中雁荡山“千里湖山翠黛横,两溪玉斗琮争”。中雁荡山人文景观亦极丰富,自宋进士李少和开山至今,揽胜者不绝,历代名人、学者、画家对此天然奇秀山景,称赞不已,留下许多诗篇画卷和摩崖题记。尤有白石镇“三月初十”盛大集市和端午节龙舟赛等浓厚乡土风情。

南雁荡山风景区,位于平阳县西部,与北雁荡山遥遥相望。分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古城五大景区,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东西洞景区有始建于五代的观音洞寺院、唐代的仙姑沿道观、宋代的会文书院。儒释道三教荟萃,全国罕见。南雁荡山开发始于五代。宋室南巡后,这里人文蔚起,冠盖络绎不绝。历代骚人墨客慕名而来,近况、朱熹、张九成、王十朋、袁枚、孙依言等,都在此留下了诗文或墨绩。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努瀑飞奔。始载于中唐,开拓于五代,鼎盛于两宋。景观以峰洞为最,素有无山不洞,无峰不奇之美誉。全境分东西洞、东屿、畴溪、顺溪与石城五大景区,有六十七峰、二十八岩、二十四洞、十三潭、八瀑九石之胜,雄奇、幽、秀兼备,移步换形,各擅胜场。尤以雄伟壮观的云关峰、奇妙秀丽的锦屏峰、锋锷刺天的神剑峰、映日成虹的梅雨瀑、一柱擎天的华表峰、峥嵘突兀的龙角峰为著。“秋色平分南北雁”,南雁九溪汇集,奔流入海,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尤其是从顺溪至东西洞景区15公里的溪流,可供游客乘坐竹筏饱览沿溪山水奇观与别具一格的畲乡风情,令人陶醉,留恋忘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