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地名普查工作总结(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28:31 页码:9
2023年地名普查工作总结(优质14篇)
2023-11-11 15:28:31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为以后的改进提供指导。要避免主观感情色彩过重,尽量采用客观客观、事实求是的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专家整理的总结样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创作灵感。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工作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_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有关精神,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州民政局对地名普查工作的有关要求,准确把握地名普查的政策要求和目标任务,掌握地名普查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标准,提高地名普查人员业务水平。刚才,县民政民宗局局长张杰同志对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做了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再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开展地名普查,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县自1980年开展第—次地名普查工作以来,已30多年。这30多年既是国家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区域面积的逐步扩大,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乡镇行政区划的多次调整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老地名逐步消失,新地名不断涌现,使得次地名普查的资料显得陈旧过时和不齐全,远不能反映我县地名的现状,也无法适应当前地名管理和开展地名公共服务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地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全面掌握地名现状,注销废弃地名,补充现势地名,同时对不规范的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其次,开展地名普查,是开展地名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地名工作既是一项社会管理工作,更是一项社会服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地名的公共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往出行服务。当今时代,随着人们交流交往的日益频繁,地名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地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们对地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可以说,没有地名,寸步难行,地名出错,方向混乱。二是为政府社会行政管理服务。地名工作既是社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其他一切社会行政管理的基础,任何社会行政管理都离不开地名,如果地名信息不详尽、不准确、不规范,将直接影响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三是为政治服务、为建设先进文化服务。地名能够代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也能反映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历史演变、区域特色、民情风俗和文化品味。所有地名工作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认真搞好地名普查,因为它是开展各项地名公共服务的前提,是基础的基础,只有掌握详尽、准确、规范的地名信息,进而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地名公共服务。

再次,开展地名普查工作,是推进数字地名建设的基本前提。数字地名建设是民政部提出的地名公共服务系统工程四个专项事务中的一项。地名公共服务系统工程四个专项事务包括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和数字地名,它们之间彼此关联、相互衔接、缺一不可。在地名规范管理和地名数据库建立等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差距,详尽、准确的地名信息数据是数字地名的基础资料和基本内容,没有详尽、准确的地名信息数据,数字地名将是无本之木。因此,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数字地名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展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正确把握第二次地名普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今年是国家民政部部署的5年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的第二年。省民政厅和州民政局也把地名普查和数字地名建设工作,作为今年民政工作的一项重点进行部署,我们一定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和数字地名建设任务。

首先要明确这次地名普查的目标任务。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国家民政部地名数据库配套的11个大类、91个子类的地名类别和要素,对全县范围内的地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调查核实,摸清、掌握、登录每一个地名构成的基本情况。通过地名普查,建立瓮安县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政府履行各项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重要依据,为社会提供优质地名信息服务,全面提升我县地名管理和地名服务水平。

其次要准确把握和严格遵循地名普查的基本要求。地名普查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技术标准,大家都要认真把握和遵循。我想,最基本的要把握和遵循以下几条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要以对历史负责、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展地名普查,这是做好普查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要深入调查,摸清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座谈访谈等形式,对11个大类、91个子类的地名类别和要素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掌握每一类、每一个人文和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的各种属性信息,这是地名普查的最基本的任务和普查取得最终成果的基本前提。三是要标准处理、合乎规范。普查各类地名都要按照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确定,特别是对调查发现的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同音以及用字和拼注不规范等现象,要按照有关要求,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命名、更名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对一些特殊的地名还要组织专业审定。这是这次地名普查的重要任务。四是要准确登记、确保无误。要严格按照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和有关登记表格要求,认真准确填写和导入地名数据库,标注地名普查图。这是普查工作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普查成果的直观体现,一定要严谨细致,确保准确无误。五是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就是要按照地名普查的方法步骤、五个阶段时序推进,确保在7月底前完成地名普查工作,不拖全州的后腿。这是整个地名普查的最终要求。

三、切实加强对第二次地名普查的组织领导。

全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工作任务繁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扎实有序推进。

(一)建立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为全面做好地名普查工作,县政府成立了黔南州瓮安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县民政民宗局局长张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民政民宗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民政民宗局副局长何群同志担任。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为普查工作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协调机构。这次地名普查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圆满完成,关键看领导重视不重视、组织力度大不大。希望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地名普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这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强大合力。这次地名普查工作涉及各乡镇(街道)和20多个部门,普查内容十分复杂。各乡镇(街道)及各相关部门都是这次地名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在地名普查中都肩负着重要职责。希望大家严格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将职责落实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各部门的联络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系统上下之间、系统与县普查办公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具体做好本系统的地名普查工作。县民政民宗局作为普查工作的业务主管单位,要统筹安排、把握重点、科学组织、严格管理,并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指导力度,确保普查工作取得实效。

(三)提高业务水平,强化保障措施。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人员力量,确保人员到位。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地名普查工作人员的操作业务水平,把质量控制和科学规范作为地名普查工作的要务,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县民政民宗局要认真做好经费预算,并做到从紧掌握、专款专用,县财政要统筹安排地名普查工作经费,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四)实行挂图作战,严格兑现奖惩。这次地名普查工作,总体安排为4个月左右时间。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政府通知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的普查方案,在工作上做到超前安排,在时间掌握上做到从紧从严,在实施步骤上做到科学合理。要加强对整个实施过程的跟进督查和考核,对形成的普查成果要及时、严格、逐级组织验收,对地名普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要予以通报批评、进行责任追究。

四、积极做好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

开展地名普查的直接目的,是准确、完整地将地名信息导入地名数据库,但这仍然只是完成一项基础性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要建立瓮安县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瓮安县地名数据库,进而应用于地名现代化服务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地名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地名服务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同时,还要适时编制地名录,印制出版地名图、册,全面发挥地名信息应有的作用。因此,虽然地名普查工作将在一个时间段里完成,但我们不能让采集到的地名信息静止停留在地名数据库中,还要进一步拓展应用,使其发挥更大的服务效应。此外,大范围地名普查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地名信息采集机制,以保证地名信息采集工作与时俱进,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还要善于通过地名普查,发现平时地名管理和服务中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改进和提高今后的工作。

同志们,地名作为一种公共信息资源和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因此,地名工作也总是面临着新的、更加繁重的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把握新形势下地名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以这次大规模的地名普查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创新地名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断提高地名管理和地名服务水平,提升地名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地名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推动瓮安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二

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一)调查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二)规范地理实体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切实解决地名上存在的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命名罔顾传统、刻意崇洋、虚张声势、名不符实,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

(三)设置地名标志。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地名标志。

(四)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开发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

(五)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实现地名普查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三

一个临时性的机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_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掌握地名基本信息,提高我国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定于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地名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地名基本情况,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

开展地名普查,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范围和内容普查范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区域以外的全国所有陆地国土(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普查内容:查清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三、时间安排此次地名普查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到2018年6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4年12月31日。第一阶段,2014年7月至12月,所有普查地区完成组织动员、成立机构、搜集资料、制定方案、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完成所有地区的普查和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所辖相关县(市、区、旗)的普查和检查验收,既可同时开展,也可分期分批进行。

具体计划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报_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第三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完成成果完善、上报、汇总工作,建立档案,开展普查成果转化利用。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四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争取领导重视无论任何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档案工作也如此。

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价值和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是规范档案工作的需要。

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并争取领导的重视。要使单位的档案工作更好的发展,领导和档案人员都必须同时重视档案工作。

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工作是内因,领导的重视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然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领导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1、加大档案宣传力度,使领导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有的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档案工作在一个单位可有可无,因此,对领导加强有关档案方面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要经常把有关文件、材料给领导看,在领导的脑海里留下印象,尤其是一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材料,很可能会使领导看后受到启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多谈一些搞好档案工作对单位的益处,使领导更加重视档案工作。2、爱岗敬业,使领导满意自己的工作。

领导是否重视档案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不满意。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二、拓宽视野,加强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档案数量越来越多,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只有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1、增强责任感,提高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细心办事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五

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xx〕3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闽政办〔20xx〕112号)、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以及市政府办《关于开展南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南政办〔20xx〕120号)、南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南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南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此次地名普查工作,全镇24个行政村都在普查范围内。主要目标任务是: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具体为:

(一)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二)规范地理实体名称。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切实解决地名上存在的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命名罔顾传统、刻意崇洋、虚张声势、名不符实,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

(三)设置地名标志。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地名标志。

(四)开发、应用地名普查成果。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开发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

二、时间步骤。

此次地名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普查从20xx年7月开始,到20xx7年12月结束。具体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成立机构。成立以镇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临时借调办法安排2至4名工作人员,配置必要办公场所和设备。

2、制定文件。以镇政府普查领导小组名义制定下发普查实施方案;做好普查经费的预算文本。

3、动员部署。召开全镇地名普查动员部署会议,由镇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作动员讲话。11月底前,召开地名普查业务会议。

4、组织培训。安排人员参加县上组织的普查业务骨干培训。12月底前,完成普查工作人员的培训。

(二)实施阶段(20xx年1月至20xx6年12月):。

1、收集资料(20xx年1月至4月):全面搜集与地名相关的历史沿革、名称由来以及相关属性信息资料,包括图、录、典、志等,对资料进行整理、甄别、论证和审定,编写地名普查目录、绘制普查工作图、制定地名普查登记表。

2、实地踏勘(20xx年5月至12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实地调查地名现状,查清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3、标准化处理(20xx6年1月至3月):根据国家和省上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按照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普查的地名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

4、地名标志设置(20xx6年3月至5月):依据国家有关地名标准,对应设未设的地名设置地名标志。

5、数据库建设(20xx6年6月至9月):完成地名文字和图形信息及多媒体数据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根据普查成果和工作图,修改矢量地图上的地名注记和变化的地物,建立县级地名和区划数据库。

6、普查成果制作(20xx6年10月至12月):填写各类普查成果表;标绘地名普查成果图;对普查成果和文件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起草地名普查工作总结;起草地名普查成果上报审批报告。

(三)验收上报阶段(20xx7年1月至6月):。

1、逐级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和普查成果两个方面。1月至3月,完成普查成果自查工作;3月至5月,做好迎接县、市级核查工作;5月至6月,准备好普查成果省级验收工作。在逐级验收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边验收边复查。

2、上报归档。普查成果验收合格后,逐级上报。完成普查文件、资料、成果等的立卷归档工作。建立普查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

(四)完善扩展阶段(20xx7年7月至12月):。

1、迎接验收。迎接国家“二普”办对“二普”成果抽查。

2、汇集成果。县、镇民政部门负责组织编纂出版本行政区域的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

3、服务建设。利用地名普查成果,建设完善地名网站,开发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全面、准确、便捷的地名信息服务。

三、普查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地名普查组织实施的责任,精心筹划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村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主动参与,特别是已有的资料、信息、数据要及时、准确提供。

(二)严格操作规程。要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和有关政策规定、技术标准开展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对有关资料、数据和信息,要边普查边复核,并实施分类按责管理,确保普查成果真实可靠。对涉密资料、数据和信息必须严格保密,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承担地名普查的实体应具备相应的业务资质和保密资质。

(三)健全普查队伍。要专门抽调精干的人员负责“二普”工作,并送往上级进行“二普”工作培训或自行培训。在地名普查期间,各村要有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

(四)广泛开展宣传。各村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宣传栏、街路牌广告栏和多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三、普查范围。

我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范围涵盖全镇所有村居委会。有以下相关信息。

(一)居民点名称(自然村(居)住宅小区、楼盘、商住小区)。

(二)群众自治组织名称(村委会、社会居委会)。

(三)交通运输设施名称。

(四)单位名称(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

(五)水利、电力设施名称(池塘、水渠、堤坝、发电站)。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7月15日—7月25日,组织动员,成立机构,制定方案,人员培训。

第二阶段:7月25日—8月5日,搜集资料,调查摸底,填报表格。

第三阶段:8月5日—8月25日,收集表格,登记勘测。

第四阶段:8月25日—9月15日,网上录入信息。

第五阶段:9月15日—10月15日,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地要相应成立普查领导小组专班,一把手负总责,专班专责,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经费。

(二)切实认真负责。操作人员要走村入户,深入实地,了解实情。

(三)确保工作进度。地名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各地要根据全镇统一部署,把握工作节点,按时完成任务。

(四)强化协调配合。各村(居)委会及相关单位要主动配合镇普查办,及时提供数据,交流进展情况,推进工作落实。

更多。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六

口26.67万人,非农业人口18.47万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发〔2020〕3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发地名普查组发〔2020〕1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国地名普查组发〔2020〕3号)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评价体系》等政策规定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11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4160条,其中陆地水系类17条,陆地地形类1304条,行政区域类8条,群众自治组织类84条,非行政区域类1322条,居民点类602个,交通运输设施类154条,水利、电力设施类202条,纪念地、旅游景点类19条,建筑物类14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类306条,采集地名标志116个,标绘1:10000纸质工作图44幅,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8140个,较好地完成了普查任务。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七

为切实做好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验收工作,确保统一步调、统一标准、统一时点完成验收任务,4月24日,市地名普查办在区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自查核查工作会。

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武江民教授一行对我市第一批验收的西峰区、庆城县、合水县地名普查整改成果和第二批镇原县、华池县、环县、宁县、正宁县的组织实施、地名成果等“18+9项”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现场查验。市县民政局分管领导、业务主办及技术服务单位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与地名研究中心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武江民副教授对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武教授指出,第一批验收的3县区整改质量较好,已基本达到省级验收标准。第二批验收的5县全部通过质检软件的审核,但还存在组织实施材料缺项、工作图未按规程标注、图载地名漏普、历史地名调查缺失、地名成果表填写不完善等问题。

市民政局副局长付怀情强调,地名普查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要抢抓时间,调配人员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对武教授提出的问题抓紧整改。在保证普查质量的.前提下,超前赶,确保顺利通过各级验收。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八

4月11日下午,蚌埠市民政局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推进会,蚌埠市民政局副局长刘超主持会议,传达了安徽省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并安排了下一阶段蚌埠市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工作。

会议要求,一要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普查获得的地名属性信息、多媒体信息录入系统,依照地名普查工作地图和实地勘测的地理坐标,修改整饰电子矢量地图,建立图库连接关系,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地名管理平台。

二要建立地名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利用地名普查数据加工制作地名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库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地名网站、查询触摸屏、热线查询电话等地名公共服务平台的查询数据库,或为政府业务平台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三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利用普查成果,开展地名文化学术研究,探索地名的发展规律、历史文化特征和内涵,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申报认定地名文化遗产;开发地名公共服务产品,编制出版地名志、图、典、录和地名丛书等公共服务产品。

四要加强地名成果与其他地理信息的综合利用。将普查成果纳入“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电子地图索引;同时与国土测绘、公安、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基础地理信息的维护更新,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九

为了有效推进妇女病普查工作的全面覆盖,实实在在地保障广大妇女的健康。近期,**镇妇联和镇卫生院联合开展妇女“两癌”普查工作,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全镇符合条件的特困低保家庭妇女为1700人,实查1589人,普查率达93%,转诊二级筛查4人,患病率,共投入费用为万元。现将我镇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镇政府分管妇联的三套班领导为组长,镇妇联、财政所、卫生院、民政办、计生办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负责协调督查工作。为了确保妇女病普检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一是明确普查要求。联合制定了《**镇妇女病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分别规定了妇女病普查的对象、范围、机构和各部门应承担的职责。二是明确费用渠道。一、二级筛查经费由镇财政承担,分别从卫生妇女病普查和计生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项目经费列支渠道列支,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特困家庭妇女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三是明确普查机构。一级筛查由镇卫生院负责;二级筛查经过镇卫生院转诊,由县妇幼保健院负责;三级筛查由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三是明确普查项目。妇女病普查基本项目为5个,即:妇科双合诊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宫颈癌巴氏细胞学检查、乳腺手诊检查、盆腔b超检查。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妇女病普查领导小组,并对工作计划进行周密的安排。

确保妇女病普查工作有效开展。文件出台后,成员单位迅速行动,根据方案要求,结合自身职能,制定具体实施意见。一是及早开展调研动员工作。由民政部门、妇联组织承担前期准备工作,自9月以来,进行了几上几下的摸底排查,梳理出符合条件的特困家庭妇女名单,经核实确认后,提供给卫生和计生部门的实施单位;通过悬挂横幅,书写宣传标语,发放一封信,向广大妇女宣传普查的目的、对象及意义。发放《关爱女性健康从妇女病普查开始》致全镇广大妇女朋友的一封信500份。二是与项目工程融为一体。结合今年我镇计生办实施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工作,将符合妇女病普查条件的妇女纳入实施此项目对象,派出专人梳理出已参加宫颈癌筛查项目人员名单,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妇女都能接受免费检查。截止10月上旬,共有1700名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政府财政补贴5万余元。三是加强机构管理。镇卫生院成立了妇女病普查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妇女病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技术指导;统一普查要求,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信息上报。

一是编制普查安排计划。由镇妇联牵头,根据普查人数,分村集中方式,制定普查安排计划。二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由各村以书面、电话通知、广播上门入户并举的形式进行动员宣传,并在安排时间内村妇代会主任带队到检查机构进行妇女病普查,使妇女病普查工作深入人心,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落实检查机构责任。由检查机构抽调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技术服务人员组成检查组,按照妇女病检查项目要求进行普查;专人负责登记相关资料,做好宣传并维持现场秩序工作;保证体检妇女随到随检查;对查出疾病的妇女及时转诊;为参加普查的妇女建立健康档案;对普查中查出的妇女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按有关政策及时实施医疗救助,使广大妇女真正从妇女病普查中受益。

自妇女病普查工作启动后,镇妇联多次与镇卫生院沟通,加强对检查机构督导检查,及时掌握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1、妇女病普查工作是一项长期关心和爱护广大妇女群众的工作,据了解,我镇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给我们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一部分人员漏查。

2、少部分妇女缺乏保健意识,认为没有病,用不着检查,也是导致该项工作开展难的原因之一。

下一步,我镇将在上级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加大为特困家庭妇女的健康问题关心力度,进一步做好妇女病查治工作,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为全面实现《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十

根据省民政厅《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天政办发[20xx]83号)精神,为做好我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查清全镇地名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我镇地名标准化水平,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成立拖市镇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宋运文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目标任务。

查清全镇范围内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一)调查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纪念地与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二)规范地理实体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纠正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

(三)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利用地名普查成果,为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提供精准数据。

(四)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实现地名普查档案,数字化管理。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十一

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们努力克服困难,认真细致地拟订各项方案,增加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普查中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政府组织实施与技术外协相结合。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层层布置落实,提高了普查的公信力,便于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涉及地图标绘、经纬度测量、矢量地图修改整饰等专业技术上的工作,购买专业公司技术服务,确保地名普查数据的质量。

二是以块为主,条块相结合。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联络员制度,负责相关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和各地上报的有关专业地名普查登记资料的审核确认工作。召开交流检查会议,交流进展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二者相结合,减少了地名普查的遗漏,保证了地名普查的数量。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补充完善地名普查档案资料,着力做好地名普查的成果转化应用,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推动我县地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十二

1月15日,新华社区召开党建工作会议,社区支部委员以上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建萍回顾总结了20xx年社区党建工作。充分肯定社区一年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会人员就20xx年如何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部署了20xx年度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路。会议还传达了硖委(20xx)68号《关于开展20xx年度“双评”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布置各支部要结合党员“一员双岗”考核,做好20xx年度党员“双评”工作和社区党员优质服务岗评比工作;同时对照标准评选出年度党员积极分子。

最后,孙书记要求社区党员们在新的一年里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创卫先锋。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十三

3月21日,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各市(州)、县(市、区)分管领导和地名普查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为及时贯彻落实好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精神,黔西南州于203月21日晚上在贵阳召开贯彻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会议由黔西南州民政局区划地名办主任、州地名普查办副主任罗立同志主持召开。

会议通报了当前全州地名普查工作情况,并对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各县(市)及时上报自查报告和整改报告。二是及时填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审核申请表》。三是州级开展县级核查评定工作。四是抓紧时间,进一步完善成果。五是请兴仁县、安龙县、普安县按照边界管理规定,由牵头方做好界桩,择日埋设。六是各县(市)要将平安边界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工作。七是州级技术支撑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核查后续工作。

会上,州老龄办副调研员张德琴同志对贯彻落实好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讲话。

各县(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地名普查办负责人、外包作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篇十四

结合普查“六弦和奏”加强地名管理。坚持组织领导、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业务培训、工作措施、宣传发动“六弦和奏”,谱写地名文化保护与地名规范化管理互动发展的优美乐章。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地名普查工作简报的内容?若想,请随时关注工作简报栏目!

山西、江西、陕西传达贯彻国务院地名普查办约谈要求和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讲话精神。

7月15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约谈山西、江西、陕西地名普查主管负责人后,三地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采取措施传达贯彻约谈要求和宫副部长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地名普查工作。7月18日,山西召开厅长办公会,研究近期整改措施;26日召开全省普查工作推进会,传达李小鹏省长“知耻后勇、加快进度”批示和罗清宇副省长指示精神,要求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制度,积极借鉴全国兄弟省市先进经验,今年完成总量80%以上普查任务,各市签订普查进度与质量责任书。7月21日,江西召开普查工作推进会,明确各批次普查单位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要求8月15日前完成第一批已签订合同单位的外业踏勘工作;各设区市签订《目标责任承诺书》,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80%的普查任务,明年3月底前完成全部普查任务。7月19日,陕西召开年中分析会,要求各地务必于8月前完成服务外包,确保年底前完成普查任务;强调加强督察督办,进展较慢的市、县每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省地名普查办每月通报一次普查进度。

《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展情况通报》印发。

7月19日,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印发《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展情况通报》(国地名普查办发〔〕16号)。《通报》指出,是地名普查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全国各级地名普查办高度重视,努力推进,地名普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进度明显加快,成效显著。各地在外业普查、内业处理、软件应用、外包服务、质量监理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其中全国完成外业调查县(市、区)1299个,占县级政区总数45.5%;完成内业工作的县(市、区)936个,占县级政区总数32.8%。但目前各地工作进展不均衡,仍有个别省份普查进度滞后,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通报》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从讲政治、讲大局、向中央看齐的高度认真对待地名普查。二要突出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有效破解制约普查进展的困难和问题。三要加强交流,滞后地区要积极主动向先进地区学习经验,提高效率,少走弯路,科学普查。

《201-6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信息采用情况通报》印发。

7月15日,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印发《2016年1-6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信息采用情况通报》(国地名普查办发〔2016〕15号)。《通报》指出,2016年上半年各地共报送普查政务信息892条,其中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工作简报》采用130条,民政部门户网站“区划地名”栏目、中国行政区划网、国家地名普查网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微信公众号(“三网站一微信”)采用399条。《通报》肯定各地信息报送工作在重视程度、报送数量、稿件质量三个方面的明显进步,同时指出存在任务落实不够到位、提炼总结不够到位、整体反映不够到位等问题。《通报》要求:各地要围绕普查“进度”和“质量”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增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主动性、创新性,反映新举措、突出新实践、展示新亮点,并明确从7月份开始每2个月汇总上报本地区工作进展情况。《通报》还统计整理了《工作简报》采用各地信息条目和数量,以及“三网站一微信”采用的数量。

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副主任柳拯督导西藏地名普查工作。

7月21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柳拯检查指导西藏地名普查工作。通过查阅成果图、表、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西藏地名普查工作总体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全区74个县(区)中,已完成58个县(区)普查工作,普查地名20余万条。柳拯充分肯定西藏普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注重挖掘西藏地名特色,继续深入考证地名藏文含义及历史沿革,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名文化属性信息采集工作。二要继续加强地名标准化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三要保质保量、高标准完成普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深化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四要加强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梳理形成一套符合普查规范要求、具有鲜明西藏地域特色的成果资料,让地名普查成果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西藏自治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民政厅副厅长尼玛次仁,国务院地名普查办秘书处处长、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综合处处长徐怀好陪同检查。

地方动态。

※湖北采取“互联网+地名普查”方式校验核对地名信息。近日,湖北印发《关于开展“互联网+地名普查”推进地名信息校验核对工作试点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开展信息校验核对工作试点的总体思路,指出居民点数量占地名总数50%以上,居民点类登记表能否达标成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败的关键,拟在武汉市江夏区和宜昌市宜都市进行试点。规定了试点的路径方式、系统平台、宣传参与以及操作流程。要求开发相应信息发布平台,将已普查审核的居民点类地名中的标准名称、地名来历、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描述等五项内容提取进入网页、微信、客户端等终端。网民通过登录网站或扫描二维码登入系统查阅,提出纠错或补充意见。系统运营商采用“你找错,我买单,找到错误发红包”的方式,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此次试点为期1个月,结束后将总结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

※多地持续加大地名普查培训和督查力度。7月15日,北京召开地名文化保护暨地名普查技术第四次培训会,通报内、外业调查典型问题,结合技术流程与属性信息处理方式,进一步明确普查标准和规范要求。7月14日—15日,海南举办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暨地名普查软件使用培训班,就普查软件、普查平板终端操作等进行培训。7月19日,重庆举办地名普查现场工作暨培训会,就验收资料准备、组织实施、文件及成果立卷归档等进行培训。6月至7月,云南组成6个督查组,开展第三轮地名普查专项督查,深入基层检查各地普查工作推进情况,重点对少数民族语地名、边境地名及地名文化挖掘保护等工作进行督查。

※安徽黄山市开展地名普查工作攻坚月行动。从7月开始,打响为期两个月的.地名普查工作攻坚月行动,要求奋战60天,全面完成全市县级审核工作,为今年顺利完成主体任务打好基础。要求将地名普查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采取市级调度、县级主战、外包、部门联动配合的方式形成工作合力;统一印制《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构成、职责及审核流程》和《县直单位地名普查登记表审核流程》等。

※江苏连云港市全面实现地名网上申报。适应当前新生地名越来越多、民众地名服务需求愈加强烈、地名信息时效性日益凸显的趋势,结合地名普查创新地名公共服务方式,实行地名申报与审批网络化管理、系统化运行、便捷化办理,迈入“互联网+”时代。7月15日,该市全面实现地名网上申报。申报单位点击市民政信息网“区划地名”,在主界面选择申报的地名类型,根据要求填写地名网上申请表。审核办理时限由之前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实现了“让地名数据多跑路,让申报单位少跑腿”。

典型做法。

※广西自治区、四川资阳市开展地名故事征集活动。7月15日,广西印发《关于开展“寻找八桂最美地名”活动的通知》,决定下半年在全区范围开展地名故事征集活动。采取定向征集和社会征集方式,在《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等报刊媒体刊登活动启事,在广西民政网设置专题页面,通过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最终获奖作品。7月5日,四川省资阳市民政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启动“那年的地名,那年的故事”征集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征集社会各界关于资阳境内山脉、河流等自然实体,村(居)、自然村等地名典故、人文故事稿件,为编撰出版《资阳地名故事》积累素材,截至7月29日已收到235件征集稿件。

※浙江绍兴市“三步走”做好方言地名审音定字工作。一是收集汇总。针对绍兴方言地名古越语特点,在实地调查中仔细做好标记,追溯此类地名沿革溯源。二是制定名录。按照方言地域,分成普遍存在和特殊个案的方言地名,目前已收录11个普遍性方言和57个个案类方言。三是专家审定。对方言地名进行考证,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方言地名的语音标注、词义解释,并向绍兴市语言文字委员会提交有关材料。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结合普查“六弦和奏”加强地名管理。坚持组织领导、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业务培训、工作措施、宣传发动“六弦和奏”,谱写地名文化保护与地名规范化管理互动发展的优美乐章。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城区醒目位置和重要路段设置宣传牌40多块、制作宣传灯箱100个、循环播放电子字幕400余次,发放地名普查明白纸10000多张。二是坚持边普查、边整改。成立城区道路地名规范化管理调研小组,对200多条已命名道路和40条规划道路进行实地调研,制定《淄川主城区74条道路命名更名方案》。三是创新手段,讲好淄川地名故事。组织拍摄地名文化系列专题片19期,挖掘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整理编辑了《淄川地名故事》。

※陕西铜川市印台区“一防二清三细”管控普查质量。“一防”即防止自查出现遗漏。认真对照各类志书资料查漏补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二清”即“文字描述清”、“资料出处清”。对各类普查表格统一要求,每个词条描述具体、有据可查,有案可稽。“三细”即“分类细”、“排序细”、“用字(词)细”。做到词条的分类、排序、用字(词)由专家把关,确保分类清楚、排序清晰、用字规范。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7月29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