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6:33:06 页码:14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优质16篇)
2023-11-19 16:33:06    小编:ZTFB

通过报告,人们可以了解到某个特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要发现。仔细审查和校对报告,确保没有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如果需要写报告,可以参考下面提供的范文和写作指导。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一

审计方法均体现风险导向性。现代财务报表审计采用了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而内部控制审计则采用以风险导向的审计思想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的审计思想是使注册会计师从源头上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而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均体现了这一思路,这也为整合铺平了道路,也决定了整合的可行性。审计程序部分重合,证据可互为利用。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审计程序上部分重合,存在相同的审计步骤,为整合提供了可能性。而且程序的部分重合也使得两者可以利用彼此的工作成果,特别是二者审计获取的证据可以相互印证和利用,为注册会计师指明了方向,更好地实现双重审计目标。外部实施条件有利。实践中分别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都必须交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更有利于注册会计师适当节省审计成本、控制审计风险和实现二者的审计目标,这样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得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切实可行。

二、整合审计的实施程序。

(一)整合审计的实施思路与整合点。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实施阶段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个阶段,风险评估阶段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其内部控制,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于内部控制的关注是贯穿其中的。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阶段主要是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风险评估程序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思路从企业整体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进行了解,判断错报的可能来源,从而拟定测试的控制。控制测试是对选取的控制进行测试,包括测试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在识别并评价存在的控制缺陷后,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二)整合审计的流程。

1.整合审计计划阶段。

首先应当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整合审计的约定书内容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约定书,增加必要的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条款,需要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标准、审计范围、内部控制固有局限性及审计的固有局限性等。签订业务约定书后,应该组建审计项目组。考虑到是整合审计,审计项目组应该由同一组人员完成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委派项目组成员时,考虑到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配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规范以及指引并且具有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经验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然而在实践中,制定整合审计计划可以参照财务报表审计计划,分为整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将内部控制审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点合并到相应的部分中去,按照风险、错报、控制这一连带意识,使二者融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双重审计目标。

2.整合审计实施阶段。

首先在整合审计风险评估程序这一关键整合点上,注册会计师接受整合审计委托,在执行风险评估程序时,借鉴内部控制审计“自上而下”的评估思路,选择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先评估企业整体层面,再评估业务层面的控制,进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形成初步判断结果,为下一步实施控制测试选择拟测试的控制,并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至于整合审计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在整合审计中测试内部控制时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与财务报表审计控制测试程序相同,包括询问、检查、观察和重新执行。在选择一种或多种测试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结合审计程序进行综合考虑。整合审计对舞弊风险的考虑方面,注册会计师均应当在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关注舞弊风险对审计程序的影响。在审计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出由于舞弊而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继而在识别重大账户、重大列报和相关认定时考虑舞弊风险所带来的影响。而在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计划阶段所识别的舞弊风险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目的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在评价内部控制缺陷的目的,是为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至于评价标准的由来,主要是国内外相关规范的定量和定性化标准。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关键控制点。

在整合审计情况下出具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可选择合并报告形式(即一份报告里既包含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也包含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意见)或独立报告形式来对财务报表和相关内部控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二

作为商业语言成果的财务报表反映了经济体业务发生的内容,因而企业利益关联方越来越重视对其分析和利用。全面分析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至关重要,下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论述。

(一)内涵。

财务报表分析是建立在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类学科,其工作主要是分析公司的经济活动,引导管理层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财务报表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与健全的方法体系,且逐步趋于成熟,是具有系统和客观性质的资料依据。

(二)原则。

财务报表原则主要可归结为:要基于实际出发,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切勿妄加个人主观臆断;要基于全面视角分析问题,不可片面单向判定;要基于实际与事物的联系,不可孤立看待问题;要基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重视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层关系;要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前提展开分析,透过数字看本质。

(三)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通过直观数字,真实反馈企业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获利能力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各类成本的构成、花费、流动情况,属于一种为企业成本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内部报表,是考核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之一。

(一)数据分析。

(1)概况。

xx上市公司是以商贸流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以大卖场、大百货、综合超市等连锁经营为形式的。在20xx年被誉为国内连锁经营第48位,20xx年上升至37位,20xx年上升至26位。根据该公司20xx年中期的会计报告披露显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a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42.09%;第二大股东为b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比例为7.81%;而a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陈某,b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是陈某控制企业之一;在20xx年中期,陈某在xx上市公司拥有的股份超过3.02%。由此可见,xx上市公司实质为陈某私人控股的私营企业,其股权集中与大股东的特点十分明显。

(2)报表分析。1)xx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第一,短期和长期的偿债能力分析:从短期偿债能力来看(表1),xx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呈现大幅下降态势,流动比率由20xx年的1.13,下降到20xx年的0.65,其他指标也反映了这样的趋势。同时,营运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甚至出现负数,说明xx上市公司短期负债超过了短期资产的金额。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来看(表2),xx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有上升的趋势,由20xx年的0.61,上升到20xx年的0.72,其他指标也反映了这样的趋势,说明了该公司负债金额提高,财务风险加大,同时股东权益比率也在下降,说明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并不持乐观态度。

第二,盈利能力分析(表3)。从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可以看出,xx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相比20xx年扭亏转盈,实现了3%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体现了这样的趋势。但是主营收入毛利润率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略有提升,相对比20xx年,提升为0.21。而且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率指标上,该公司都不到0.01。在营业比率上,降低为0.79,非经常性损益比率,则提高为0.85,由此说明该公司20xx年的净利润,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

(二)研究结论。

经过上文的分析,xx上市公司总体上处于调整期,财务风险有所提高,负债率上升,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代表经营能力的资产周转率呈现下降态势,虽然盈利能力上升,但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实际上经常性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并未有太大提升。而根据公司年报可知,盈利增幅有限的主要原因被解释为主要是由于消费市场低迷、零售行业整体不景气、人工成本上升和电子商务竞争因素。由此可见,xx上市公司需要开展更深层次的革新,改进自身经营策略,严控成本,以提高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一)报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企业财务信息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很多情况下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密联系。但如果对于数据的获取太过片面或是狭隘的话,就很可能造成财务分析的最终结果与企业实际运转状态相偏离的情况,从而导致者在根据财务分析进行经营决策时出现偏差,最终影响企业未来收益的获得,甚至对未来整体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报表基础数据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会计数据来源于会计核算,而会计核算的进行又通常需要满足统一的规范与要求,并且与企业对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折旧的计提方法不同,便会在财务数据中出现不同的方式。这些差异性都将对财务分析的最终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财务分析所指向的研究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企业经济管理具有相关性的会计数据,而应将全部财务状况一并纳入分析的范畴,密切结合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经营状况展开相关研究。同时,结合财务分析的相关手段与方法,对庞杂繁复的会计报表进行抽丝剥茧,捕捉相关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唯有如此,财务分析才能成为反映企业真实现状的“体检报告”,为相关个人或组织提供全面系统的企业财务分析结果。此外,必须结合市场销售渠道展开调研,研究市场渠道价值变动对报表数据的`影响,综合分析,从中“剖开”净利润的真实构成,以及盈利能力的欠缺之处,最终挖掘改进盈利能力的对策。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战略管理制度。

财务战略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完整的控制制度。有了管理者的重视和员工的诚信,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才会有良好的环境,所以,企业的控制活动必须要从计划到执行再到控制、监督的整体框架,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把关,控制活动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只有在明确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才能更好辅助财务战略管理的有效执行。因此,要确保内控制度的适当性,借助产业构成调整来完善产融结合,拓展企业融资途径;创新融资方式,推进控股公司借助保理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等方式实施融资。此外,还要加快上市运作,对控股上市公司推进定向及非定向增发,筹集资本市场资金;对收益分配实施严格的预算管控,积极推行“绩效管控”机制。

五、结语。

财务报表是市场发展与企业发展走向的观察依据,也是管理者分析和决定未来发展走向的参考依据。基于上述可知,完善财务报表分析管理工作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分析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监察预算完成情况,同时考核管理层和经理的业绩,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故而应对其投注应有的重视,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三

摘要:。

经济全球化发展引起了生产力和管理方式管理思维的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业企业变革实行自负盈亏之后,对财务会计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控制好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必须做好的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

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发展。

一、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会计制度无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把人们带进信息时代,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在为各行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各行业带来挑战。在新的情形下,工业企业要认清自身发展情况,积极转变经营模式,促进财务工作快步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力量。工业企业受市场竞争影响,财务工作还比较传统和落后,这种滞后性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不高,甚至失去发展商机,影响企业的发展。工业企业的传统会计制度阻碍了企业本身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财务会计素质的好与坏决定企业财务工作的好坏。工业企业要想长远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财务会计队伍的组建,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工作能力。目前在工业企业中对于财务会计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多数认为会计是一项比较稳定的工作,基本是终身职业,所以会计队伍中的新鲜高素质人员比较缺乏。一些老员工对新业务的学习能力和热情都不强,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无法应用到工业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中,这也会阻碍工业企业会计的发展和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发展对策。

(一)建立高素质财务会计队伍。

财务会计人员是企业信息的录入者、输出者,也是企业信息分析的决策者。为了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准确、及时和可靠,就要从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入手。首先,建立财务会计惩罚制度,用绩效、竞聘和奖惩来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其工作质量。其次,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财务会计人员了解新的财务知识,接受新的能力的学习,以保证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完善财务会计监督制度。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就要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以弥补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不足,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财务会计依法行使本职工作职能,保证工作信息的可靠和真实。监督的'另一方面是监督企业资金占用、收入及盈亏的情况,这样可以在监督的情况下对工业企业的资金投入做规划,确保最低成本出最大效益,以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抓好财务基础管理。

目前许多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都已经上了新台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会有一些问题影响企业会计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经济形势的原因,许多企业人才在外流,但是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导致手续没有按照正常的规章走,同时没有完善的制度,使得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对于此类问题,工业企业要采取一定措施,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首先,规范各种财务会计核算标准和制度,保证每一项活动都是按照制度和规章办理,对于违反制度的活动,要查出责任人,并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其次,工业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拟定业务计划等,指定专门人员来负责,根据计划具体内容对各部门进行考核。再次,健全考核制度,对财务收支要严格审查,并进行事后复查,建立财务会计管理档案,以保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

三、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发展展望。

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向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将中国工业企业与世界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资本市场国际化已成必然。会计是国际性的商业语言,会随着全球经济国际化而进入到国际化的会计体系之中。会计国际化是工业企业进入到国际贸易的敲门砖,是世界企业会计进行沟通协调的结果。

(一)工业企业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首先,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影响下,任何企业想要发展都要与全球资源紧密联合,工业企业也不例外,它需要在投资、生产、技术、贸易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其次,在工业企业与世界企业谈判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对对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摸底,所以工业企业需要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的分析统计,所以财务会计工作要进入国际化日程。再次,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要求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经济发展中的优质机遇,为企业提出可行有效的发展规划,促进工业企业适时生存。最后,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会计国际化,国际贸易、投资和跨国企业的联合等都需要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国际化来协调。

(二)工业企业会计国际化的内容。

首先,要在财务体系的制定和完善上与国际接轨。其次,要在工业企业管理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国工业企业会计的发展要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保留自己独特的部分,不能一味地追求接轨而失去自我特色。我国公有制经济特点决定了工业企业的所有活动是以符合国家法规为准绳的,是以保护国家利益为标准的。

(三)工业企业会计国际化的方向。

首先,网络发展使工业企业在网络上的交易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电子方式和数字化方式来管理企业,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那么网络会计会成为会计国际化的一个新方向。它的兴起是网络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网络交易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多的投资者、客户、供应商,再加上工商机关,这些关系需要一个个体来协调,这个个体就是网络会计。网络会计在分析各种数据的基础上给出各方需要的数据。其次,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工业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多向的,这也要求工业企业需要对多方的财务情况做了解,对未来效益做评估。这需要掌握国际商业语言的工业企业的财务会计均衡各方面利益,为自己企业的发展铺一条路。企业财务会计在企业之中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在国际上是统一国际化的,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大方向是企业多元化和国际统一化。这些发展方向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促进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一体化进程,在了解合作双方财力情况的基础上使自己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促进合作长远,促进全球贸易发展。

四、结束语。

工业企业的发展与人才是分不开的,综上所述,财务会计在工业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企业要结合时代发展情况和自身实际情况,探讨财务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能力,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要将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向国际化迈进,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国际化会计培养计划,提高我国工业企业财务会计的质量,为企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2]王迪强.论工业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以郑州煤炭工业集团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0.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四

摘要:财务分析报告对企业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针对性较差、指导性低,如何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是许多企业正在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强化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加强部门之间的内部沟通配合、优化企业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等方式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1引言。

财务分析报告是指财务人员利用企业发布的财务相关数据,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对企业的财务进展情况、日常经营状况以及现金流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财务分析报告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迅速全面了解企业运营情况,掌握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要求较高,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完成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现状以及问题,探讨如何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财务分析报告是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化的展示以及文字描述。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往往以会计报表为基础,通过分析各种数据的相对比率进行刻画,包括企业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收益等,从中可以计算得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常用的二级指标。我国的企业财务分析对数据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很少对审计报告以及会计报表进行注释分析,因此许多小型企业利用这一漏洞,修改经营不佳的销售业绩,向社会以及消费者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使得原本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看起来利润十分丰厚,严重影响了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1)时效性有待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者主要是企业高管以及部门相关负责人,通过阅读报告快速掌握企业财务动态。财务报告是对上一阶段财务情况的总结,一般分为周报,半月报,月度报告,季度报告与年度报告,由于数据的延时性以及财务数据处理消耗的时间较长,因此当财务数据整理完成后,仍然需要1-2天的时间完成周报,1-2周的时间完成季度报告。因此财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降低,对决策的辅助作用也有所降低。(2)针对性较差。财务分析报告带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某一阶段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管理者的后期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由于我国许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有限,缺少整体的数据分析以及报告整理思维,难以将财务数据与企业的具体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因此财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较差,不能将具体的问题分析透彻,无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五

##年,市级工业企业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仍然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企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亏损企业增多,盈利的企业屈指可数。市级企业29户亏损,亏损总额达2809万元,亏损面50.88%。

1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亏损企业7户、亏损总额1249万元,亏损面达到36.84%。其中:##塑料包装材料材料有限公司亏损高达377万元,列市级亏损第一。另外,##兰量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亏损294万元,##锅炉制造有限公司亏损241万元,##水泵总厂亏损186万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亏损133万元。盈利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本年盈利330万元,较上年盈利401万元,减少71万元,下降17.73%;##阿干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本年盈利13万元,较上年盈利25万元,减少12万元,下降11.71%。##机床厂和##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本年盈利能力没有大的增长,与上年持平。

37户集体企业中,亏损企业22户,亏损总额1559万元,亏损面达到59.46%。其中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商通工业锅炉制造有限公司亏损412万元,##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亏损260万元,永登蓝天石英砂有限公司亏损259万元,##大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亏损126万元,##利富服饰有限公司亏损123万元。盈利企业盈利额减少,近年盈利情况较好的##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本年盈利289万元,较上年同期盈利719万元,减利430万元,下降59.86%;甘肃兰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本年盈利20万元,较上年同期盈利47万元,减利27万元,下降56.78%。相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资金匮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受市场影响更加剧烈。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六

1、资产负债表(资产部分)主要项目趋势分析。

(1)、方大集团2010年资产规模有所扩大增加数额达到508347146.7,增长速度为25.53%,其中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为35.49%,固定资产的增速有所下降为-7.77%,表明公司的增长主要源于流动资产增长。

(2)从方大集团的流动资产部分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集团流动资产的增加446974552.1,增长速度为35.49%。主要原因是由于货币资金增加280656989.6,增长速度为55.43%。出此之外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存货分别增加63020322.03、15871007.92、5410328.76、81314837.95增长速度分别为15.89%、96.24%、26.70%。

(3)2010年方大集团固定资产增加额为-18695336.8,增长速度为-7.77%,在建工程增加额为38434423.62,增速为67.71%,无形资产增加额为36061264.23,增长速度31.49%。

(1)、2010年方大集团流动负债总体变化大,其增加额为122099631.3,增加速度为14.14%。但是从流动负债个项目可以看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均有较大增长,其增加额分别为36059523.03、96385902.48、9463795.07,增长速度分别为59.87%、32.5%、67.37%。而预付款项、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却分别减少了34663606.92,8506131.92,3693149.99,减少幅度分别为71.75%、39.52%、14.55%。可以看出方大集团流动负债的增长速度小于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这有利于改善集团的偿债能力。

(2)2010年方大集团的非流动负债增长幅度与流动负债增长幅度相近,差距不大。

(1)2010年方大集团的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的比重2009年为54.78%,2010年为63.24%,略有上升;固定资产比重2009年为17.48%,2010年为12.08%呈下降趋势;无形资产比重2009年为5.29%,2010年为5.75%略有上升。其流动资产比重较大,说明方大集团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2)、2010年方大集团应收账款比重下降,说明集团加大收款力度减少应收账款的占用;2010年方大集团存货比重略微上升:2010年方大集团的无形资产比重2009年为5.29%,2010年比重为5.75%略有上升。

(3)方大集团的股东权益比重2009年为48.18%,2010年比重为54.96%,上升了6.78%。其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得增加。资本公积2009年比重为5.44%,2010年比重为16.80%,资本公积的比重上升意味着集团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未分配利润2009年比重为6.91%,2010年比重为7.69%。盈余公积2009年的比重为0.901%,2010年比重为0.896%。

如上表可2009年和2010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4.78%和63.24%;2009年和2010年流动负债的比重分别为50.01%和43.37%。这两年方大集团的流动资产都大于流动负债,说明这两年来方大集团基本选择稳健型对称结构,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较小。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七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的集中体现,是债权人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平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认识上市公司经营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进而从整体上系统地对上市公司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出明确判断[1]。财务报表分析对上市公司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估经营绩效。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正确地运用分析方法可以对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做出大致的评估,以便上市公司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某段时间的工作做出绩效考核。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成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方式。

(二)揭示潜在风险。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发现经营中的异常情况,上市公司自身在本行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变动,帮助管理者、投资决策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识别上市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为规避经营风险与债权风险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三)优化资源配置。

从全局的角度综合分析面对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能够使上市公司正确地运用投资,合理举债及规划长短期债务比例,实现上市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效益最大化[2]。

(一)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对同一经济业务允许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3]。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公司之间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财务报表可比性分析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可靠性程度不高。

2.财务报表信息存在时间差异性。

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都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在通货膨胀与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以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表会严重歪曲上市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可信度降低。

3.财务报表粉饰。

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资格,获取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等自身利益,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与债权人[4]。例如上市公司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人为调节利润;多计应收账款来调节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大小,从而利用财务报表虚夸企业债务偿还的能力[5];遗漏或者错报重要会计信息,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1.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只有盈利才能生存与发展,盈利能力分析是关注的财务报表分析关注的重点,但是盈利能力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净资产收益率,首先,净资产收益率缺乏时效性,只关注企业某段时间的状况,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影响。其次,缺乏对风险的反映,只注重收益而忽略了经营风险。再次,对价值体现不足,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历史价值,而不是现在的市场价值,导致净产收益率无法准确衡量现有股票的价值。

2.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就是分析债务的资产保证情况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入量的保证情况。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收存在不确定性,即便是理想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也不代表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虽能动态反映企业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但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它的现金流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同样的衡量指标静态对待不同的情况,分析所得结果缺乏可信度。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结构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债权存在着很大收回风险。因此,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适用性强,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绝对可靠;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行业类别,经营环境等问题。另外比率指标可以人为粉饰。

2.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但比较分析法使用的是历数据信息,在目前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过去的效益能否用来衡量将来能达到的收益水平。另外,由于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比较分析简单的一概而论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地位。

3.因素分析法局限性。因素分析法的出发点就是,当有若干因素对综合指标发生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法的该假设就严重制约因素分析法得出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四)财务报表使用者自身的问题。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者的风险观念及财务报表分析时的心理的不同导致对同一分析指标高低判断出来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其次,分析者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及相关财经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往往选择财务分析指标与理解财务分析结果也不相同。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容易。但近几年国内一些通用性性较高的财务分析软件,普遍还停留在核算功能的水平,基本属于事后的记账,算账;对于事前的预测,事中的.分析、管理、控制活动能力薄弱。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选择较多,甚至某些规定没有具体明确表述,存在很大的漏洞,这就给上市公司管理者留下粉饰财务报表的操作空间,给财务报表分析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所以加强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自身建设,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是编制一致性财务报表与防范财务报告粉饰行为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升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增加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尽可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实际情况。这要求在选取财务指标分析时考虑其不足。比如,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速动比率。虽然速动资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了存货,但不能真实反映出速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变现的本质。因为预付账款作为经济行为的抵押品,在短期内无法变现;另外,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能否收回、何时能收回具有不确定性,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我们应剔除账龄大于某段时间的应收款项,使速动比率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设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为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应增设与企业密切相关的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指标体系。如市场占有率、客户评价、新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等。这些非财务指标能够更全面的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助全面评价上市公司后续发展的潜力。

(四)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

财务信息无论多么真实、可靠、及时,如果没有严谨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同样不切实际。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具有指标价值的不统一、忽略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历史价值的相对静态性等局限性,同时分析方法使用单一。因此,要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就必须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比较多个分析结果。

(五)全面发展网络财务报告,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时效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上市公司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及时发送财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尽量缩短财务报表会计分期,比如及时发送周报,旬报等。这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尽快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意义非同寻常。

(六)加强财务与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企业财务人员收集,整理与编制,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是经过审计人员审计的。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及职业道德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七)财务报表分析者提高自身财务素养,开发或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工具。

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者需要系统学习财会知识及了解财务体系;同时,为了使财务报表分析简易且精确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软件或者利用计算机“云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对经济预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2]张思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以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华大学,20xx.

[3]房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xx(3)178.

[5]闫立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xx.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八

公司总体经营是扭亏为赢,不仅弥补了上年600多万的亏损,还净盈利3296.65万元,可谓成绩可佳,主要是因为今年公司的销售产品多样化,以销售p2和p3产品为主,这两个产品的销售价格都比较高,而我公司占的市场份额较高,所以总体的盈利就上升了。可见,我们上一年以主打攻势研发p2产品的战略是正确的。公司的成绩骄人,总的竞争能力在e区排行第二。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九

1、利润表水平分析:

总体评价:

从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本期比上期增加11,536,356、96元,增幅高达102、87%,但剔除非经营性因素也即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809,767、62元,实际经营利润为9,940,716、47元,利润总额为10,445,880、82元,加上项目投资融资利息抵减成本,实际公司本期完成利润总额12,719,333、92元。由此可以看出公司本期在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上升的情况下,营业利润较上年相比有所下降,总体上说明公司本年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弱于去年。

利润增减变动水平分析:

净利润:2015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8,435,179、10元,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809,767、62元后,实际为5,625,411、48元,比上一年减少了2,607,117、27元,减幅为31、67%,减幅很大,从水平分析表看,公司净利润减少主要是由于利润总额比上年减少414,015、75元,加上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长2,193,101、52元,两者相加导致净利润减少2,607,117、27元。

利润总额:2015年的利润总额为23,638,886、80元,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809,767、62元后,实际为10,829,119、18元,比上年减少414,015、75元,减幅为3、7%,这主要是由于营业利润减少1,273,410、66元,加上今年得到了1,000,000、00元的营业外收入,抵减后才有小幅的下降,说明公司利润总额主要还是来自于经营利润,但也有额外的偶发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本期比上期减少1,273,410、66元,主要是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大量增加,前两者增幅各为22、48%和近49%,当然,财务费用的增加作了成本费用扣除,所以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它们分别较上年增涨了10、76%和66、61%。由于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大幅上升,直接导致营业利润的减少、公司效益的相对下降,应从扩大煤气销售和安装实现、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增加利润,下面会作具体分析。

2、利润表垂直分析:

总体评价:

从利润垂直分析表中可以看出2015年度公司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公司本年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看似较去年上升不少,但只要剔除非经营性因素,也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司本年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分别下降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本年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分别下降了4、58%、3、70%、5、11%,即便是允许扣除财务费用2,778,617、45元,上述三项指标比重较上年仍然分别下降了1、69%、0、8%、2、21%,这足以说明公司本年盈利能力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特别是生产经营这一块,公司应从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比例着手提高其盈利能力。

具体分析:各子公司生产经营状况。

由上表列示可以看出:

除星炬公司以外,公司各子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今年整个公司利润实现主要依靠安装收入来实现。

化验公司主要是为公司检验从水钢购进煤气气质的相关指标,没有对外营业,其收入主要依靠与公司签订化验合同才能产生,目前已正式开展工作。从总公司的角度来说,其产生收入公司必定要产生费用,因此其尚未与公司签订化验合同,没有收入产生,只有一些化验药品的采购费用和日常工资等费用,全年累计亏损107,085、99元。

盘县燃气公司于今年5月底才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为总公司全资子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燃气主管的敷设,于今年7月15日前进行税务申报,只产生了一些开办及筹建费用,一直没有安装收入,今年累计亏损743,314、09元。

热力公司于今年12份成立,注册资本3400万元,年末审计将其合并报表,目前只有从总公司转入的前期费用及在建工程项目,没有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因此该公司没有形成利润。

设计院全年营业利润为65731、13元,但最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406、80元,主要是因为第二季度申报所得税时,该公司当期利润较大,造成预缴所得税费用较高,以至于年末形成亏损。但预交的所得税在年末汇算时会抵减下年度所得税费用,因此,本期设计院实为盈利49,298、38元。

从上表来看,公司利润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煤气费收入和安装费收入这两大公司主营业务,下面主要分析公司两大业务板块对公司利润形成的`具体情况。

三项费用比较。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十

将资产再细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将负债再细分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经此改动,便可以对一个单位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一目了然,也便于进行各种指标的计算。变化最大的属净资产这一块,不再单单是原来的“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事业结余”笼统的三大块,而是更加细分为“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包括固定资产与投资)”、“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包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经此分类,净资产下的科目可以完全明了各项资金来源:“事业基金”是以前年度的积累;“非流动资产基金”因为随着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以及投资基金的加入,不再如原来般必然等于固定资产原值;“专用基金”体现单位计提的有专门用途的经费;“财政补助结转”则是国库支付系统下巳批的财政补助收入减去单位巳支付的余额、待来月继续使用的经费;“财政补助结余”则是在年末,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其中;“非财政补助结转”与“非财政补助结余”与前述“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同,是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结余资金。经此分类,将净资产分为更加明细的三类:一是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二是核算固定资产与投资的“非流动资产基金”、三是属于财政补助收支的结转、结余和属于非财政补助收支的结转、结余,既详细又明确,这样,不仅有助于对每月净资产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年末决算报表的编制。

二、收入支出总表。

1.原来的收入支出总表分为收入和支出两大块,不做财政补助收支与非财政补助收支的分类,我们无法通过这张表知道财政补助收支余的情况,也无法知道非财政补助收支余的情况,所以,这是原来报表的缺陷,新规则下的收入支出总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新的收入支出总表将整张表分为三部分:收入、支出、结余,再在这三部分下面明细分类为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补助收支,非常地详细。

2.新旧“收入支出总表”还有个比较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个会计处理方法上的改变,那就是不再区分“拨入专款”和“专项支出”,将“拨入专款”和“专项支出”发生的金额融入一般的收支科目,其专项收支的特性由“财政补助收支”与“非财政补助收支”、“项目支出(按项目名称分类)”的辅助项来体现,同样清楚明了,而且提供更多的关于资金的信息。

3.因为将收、支、余接习惯从左到右并排排列,所以将原来的竖表(收支两列)改为了现在的横表收、支、余三列显示。

三、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

新规则财务报表增设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顾名思义,就是将财政补助收支更加明细地来反映,明细到财政补助支出比如水费、电费、办公费等科目的具体金额,便于统计与分析财政拨款收支的合理性、效率性,提供更多的参考。这是新规则下的事业单位最主要的三张财务报表,其他还有“事业支出明细表”、“现金流量表”、“会计附注及说明”等,可以依据各自情况,来设计编制,一切只为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向决策的财政部门提供详细而准确的数据。新规则下的财务报表无论从布局上还是内容上,与原来旧规则下的财务报表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更趋于合理、更详细、更准确,能够提供更多信息,这是它的优点,不过,基于实际的工作经历,在与财务主办的交流与接触中,觉得他们及他们的领导非常关心一个指标,那就是他们的年度预算是多少,并且在某一时点,还剩余的额度有多少,比如,全年的预算是多少,人员的预算(也即工资福利支出)、办公经费的预算(也即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预算等,及某一个时点,这几项预算剩余的额度还有多少,这些数据有利于他们做下一步的安排,但是这些数据在现有的报表中没有体现,如果能够加上这些信息将会使报表更具体更具参考价值。总之,新规则下的财务报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十一

(一)解决合并报表准则现实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ifrs10发布之前,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国际准则主要有ias27和sic12,其中又以ias27为主。ias27要求以“控制”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企业在运用ias27提出的“控制”概念时,可能会因为会计准则本身没有特别说清楚等原因,而导致实务判断相左的问题。比如,对于某企业(投资方)持有另外企业(被投资方)超过50%有表决权股票的情形,人们不会否认投资方“控制”被投资方,从而投资方应编制包括被投资方的财务报表在内的合并财务报表。然而,如果某企业(投资方)不持有被投资方超过50%有表决权股票,人们或许会对投资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再如,在隐含委托或代理关系的某些复杂架构下,投资方或决策方本身是否是“控制”方,人们也会因为会计准则相关指南不充分而存在不同判断。制定(修订)发布ifrs10则较好地澄清了这些问题。

(二)解决ias27与sic12之间存在的“控制”概念冲突问题。

按照ias27,除特殊情况外,报告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集团)对其所控制的主体(通常表现为子公司)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中“控制”被界定为“统驭一个企业(或主体,以下这两个概念混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该主体的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权利”。显然,ias27主要针对一般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牢牢扣住了“能够决定对被投资方财务和经营决策”这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依据,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但是,ias27本身没有特别涉及“非一般企业”,即结构化主体或特殊目的实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化主体或特殊目的实体还层出不穷出现。为此,原iasc试图对ias27如何运用于结构化主体或特殊目的实体作出解释。这也是sic12出台的主要背景。按sic12的解释:

(2)特殊目的实体可能采取企业、信托、合伙或非企业实体的形式;

(3)特殊目的实体通常根据法律程序创立,而这些法律程序对管理机构、受托人或管理人员就特殊目的实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施加严格的限制,有时甚至是永久性限制。由此可以推断,主导特殊目的实体持续经营活动的政策通常不由除创立者或发起者以外的其他方而改变,也就是说,特殊目的实体系根据所谓的“自动驾驶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关于是否存在对特殊目的实体控制从而将其纳入投资方或决策方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sic12提供了两方面的指南:一是按ias27有关“即使一个企业拥有另一个企业表决权的一半或少于一半,也可能存在控制”的结论,类推出的“即使一个企业不拥有特殊目的实体权益或只拥有很少部分,也可能存在控制”;二是针对特殊目的实体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提供的“专门“指南。这些“专门”指南,可以概括如下:

(1)特殊目的实体的经营活动在实质上是由主体根据其特定经济业务的需要实施的,以便从特殊目的实体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4)出于从特殊目的实体经营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主体在实质上保留了与特殊目的实休或其资产相关的大部分剩余风险或所有权风险。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sic12虽属对ias27所作的解释,但它只针对特殊目的实体;而且在对“控制”进行解释时,更强调“风险和报酬”。由于两者对控制内涵解释的不同,必然导致控制概念运用的不一致;此外,由于缺乏清晰的指南明确在何种情况下运用ias27或sic12,进一步加重了控制概念运用的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实务中人们在评估、判断投资方是否对特殊目的实体存在控制时,就自然而然地简单地将“存在控制”等同于“对投资方承担了多数风险”,而这种基于明显数量界线区分的测试为实现主体特定会计结果提供了构造交易(即为取得预定的会计结果而构造业务交易——“操纵”)的机会。

(三)回应有关各方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的质疑。

2007年自美国暴发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广大投资者的目光引向“表外工具”(如金融资产证券化工具)所面临风险的透明度问题的质疑。如前所述,ias27和sic12本身的缺陷及相互间的概念冲突,致使有些主体设立或发起的“表外工具”涉及的风险,未能在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得到较好地反映,而待风险成为现实灾难并对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时已为时过晚。以g20、金融稳定理事会等为主要代表,强烈要求iasb重新审视“表外工具”有关的会计处理和披露问题,这就直接助推了对ias27和sic12的修订项目的进程,结果就是ifrs10的面世。

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新”在哪些方面。

(一)提出了“统一”的“控制”模式。

ifrs10明确提出“控制”应成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在对“控制”进行界定时,不再局限于能够“统驭一个主体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该主体的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权利”,而是基于更一般、更基础从而更具适应性的视角。按照ifrs10,当投资方暴露于(或面临)因涉入被投资方(而产生)的回报的风险,或对该回报享有权利,且(投资方)凭借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有能力影响该回报时,投资方控制了被投资方。据此,投资方仅在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时,表明其控制了被投资方:(1)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2)暴露于因涉入投资方(而产生)的回报的风险,或对该回报享有权利;(3)能够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投资方回报额。此即为“控制三要素”。换句话说,如果投资方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或三要素),就不能或无须合并被投资方财务报表,而应转而评估其与被投资方的关系(如,是否对被投资方有重大影响,是否与其他方共同控制被投资方等),并相应按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二)明确了投资性主体问题。

ifrs10经过2012年12月修订后,对一直处在争议中的投资性主体合并财务报表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早在2002年讨论修改ias27时就有意见认为,投资性主体应豁免于将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提出这种意见的理由主要在于,创新投资机构(基金)、私募股权机构以及类似组织对子公司的管理有别于非投资性主体,要求投资性主体提供涵括其子公司在内的合并财务报表意义不大。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没有接受这种观点,认为不应对主体类型或投资类型加以区分,从而提供编报合并报表的例外豁免。事实上,从提供有用财务会计信息来考察,对投资性主体合并报表“网开一面”不无道理。美国等资本和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的会计准则,对此类投资性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历来就“开有口子”。ifrs10在这方面已迈出了较大的一步。根据ifrs10,投资性主体指具备以下“三要素”的主体:

(1)为提供投资方投资管理服务而自一个或多个投资方取得资金;

(3)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及评价其几乎所有投资的绩效。按此“三要素”,在判断某主体是否为投资性主体时,应着重考虑该主体是否具有以下(投资性主体)特征:

(1)其拥有超过一项以上的对外投资;

(2)其拥有超过一个以上的投资方;

(3)其有不属于该主体的关联方的投资方;

(4)其有表现为股权或其他类似权益的所有权权益。以下就是投资性主体的例子。a有限合伙企业于2011年成立,经营期限10年;公司章程明确a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的目的是投资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主体(企业),以获得资本增值收益;b作为a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提供1%的资本给a有限合伙企业,并负责为a企业确定合适的投资目标;约占3/4与b普通合伙人没有关联方关系的有限合伙人提供99%的资本给a有限合伙企业。假定a有限合伙企业2011年开始其投资活动,但直到2011年底还没有确定好投资目标。2012年,a有限合伙企业取得对c公司的控制权。a有限合伙企业在2013年之前完成其他投资交易,但于2013年取得对额外5家公司的权益投资。a有限合伙企业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和评价其对外投资,且对b合伙人和其他外部投资方提供以上方面的信息。a有限合伙企业计划于10年经营存续期内,通过卖断等方式,陆续处置以上各项投资。对照ifrs10提出的投资性主体定义和特征,a有限合伙企业属于投资性主体。在已认定某个主体为投资性主体的前提下,除特殊情况外,该投资性主体不应将其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而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为基础计量对子公司的投资。其中所指特殊情况是:投资性主体拥有一个提供与其投资活动有关的服务子公司。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投资性主体应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否则,可能让投资性主体存有明显的操控机会。

(三)对较难进行控制概念运用的方面提供了较多的指南。

ifrs10区分于ias27和sic12,提出统一的控制概念和应用指南。这些指南的“新”,主要体现在一些较难进行职业判断的方面。

1、缺乏多数投票权的情形。

不像ias27,ifrs10对这种情况下的控制概念运用提供了相对多的指南。按ifrs10,当投资方拥有不超过50%的表决权股份但拥有较多少数股权时,应当单独或与其他权利综合起来考虑,看是否能够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在具体评价时,投资方通常应考虑以下所有事实和情况:一是相对其他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股份数量和分散程序,投资方持有的数量;二是投资方本人和其他投资方持有的潜在投票权;三是其他合同安排产生的权利;四是其他表明投资方拥有(或不拥有)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现时能力的事实和情况。有时,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事实和情况。比如,以前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方式、是否投资方拥有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现时能力(如两者的核心高管人员相同)、投资方与被投资方是否存在特殊的关系(如被投资方的经营资金大部分通过投资方融入)、投资方是否较大地暴露于来自被投资方回报的变动风险,等等。以下是这方面的例子。某投资方获得被投资方48%的投票权。剩余投票权被成千个股东持有,其中没有股东单独持有超过1%的投票权。没有任何股东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或能够做出集体决策。在评估获得的投票权比例时,基于其他股权的相对规模,投资方认为48%的权益足以使其拥有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持有股权的绝对规模及其他股东持有股权的相对规模,投资方可以推断,自身拥有充分决定性的投票权益以满足“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力”标准,并不需要考虑其他权力证据。

2、存在潜在投票权的情形。

按ias27,潜在投票权可以在判断控制是否存在时考虑,但必须是现在就可执行或实施。即,需要在主导相关活动时是可行使的。与之不同,ifrs10则认为,只要潜在投票具有实质性就应予以考虑。潜在投票权通常涉及期权、认股权证、可转换工具(如可转换债券)、远期合同。按ifrs10,投资方在评估自身是否拥有权力时,只考虑与被投资方有关的实质性权利;而对于具有实质性的权利,持有者必须有行使权利的现实能力。确定权利是否为实质性权利,需要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后进行判断,通常要考虑的因素(不限于)包括:一是是否存在(经济或其他性质的)障碍,阻止权利持有者行使权利;二是当行使权利需要多于一方达成协议,或者此权利被多方持有时,是否存在有效机制,使各方在愿意时能够共同行使他们的权利;如各方选择集体行使权利,提供各方实际集体行使权利的机制是否恰当;三是权利持有者或权利持有者们是否可从行使权利中获益(如,持有被投资方潜在投票权的主体应考虑该潜在投票权的行使或转换成本;当该工具是价内工具或投资方因为其他原因可从工具的行使或转换中获益时,潜在投票权有关的协议条款更可能是实质性的)。

3、涉及代理关系的情形。

ias27和sic12没有提供任何指南用于指导实务中如何评估投资方是否是委托方或代理方。但现实中,工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在确定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时,常常会遇到这个难题。ifrs10对此特别提出,具有决策权的某投资方要获得控制权,必须是委托方而非代理方,并提供了相应的实务指南。代理方主要是代表其他方(委托方)行事并服务于其他方,因而在行使决策权时,它不控制被投资方。投资方可以将特定事务或所有相关活动的决策权授予给代理方。在评估自身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时,投资方应将授予给代理方的决策权,视作为自己直接持有。ifrs10指出,作为决策方(投资方),在确定自己是否为代理方时,应全面考虑其本身、管理的被投资方与涉入的其他方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考虑下列因素:一是对被投资方决策权的范围;二是其他方持有的权利;三是根据薪酬协议取得的薪酬;四是决策方承担的因其在被投资方中持有的其他利益产生的可变回报的风险。主体应根据特定事实和情况,给予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权重。

4、被投资方被预先“设定”以致于在确定哪方对其控制时投票权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sic12虽然对何时应将特殊目的实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提供了指南,但因受当时情况的制约,其所提供的这些指南在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ifrs10在sic12的基础上,对这方面有较大改进。一方面,ifrs10不再专门为特殊目的实体提供控制模式,而是对不同类主体构建一致的合并财务报表基础(即统一的控制模式);另一方面,以外延可能更大的“结构化主体”替代“特殊目的实体”,且将“结构化主体”界定为“其(特别的)设计使得投票权或类似权利在决定哪一方能对其控制时不是决定性因素的主体,比如投票权仅与行政事务相关,相关活动通过合同协议主导”。实务中,这样的实体包括(但不限于):活动受限的主体、目标单一且界定清晰的主体(如专门进行技术研发)、没有足够的权益为基础对外融资的主体、为进行金融资产证券化而设立的信托等。按ifrs10,面对结构化主体,投资方应对“控制三要素”为基础,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以确定是否应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这五个方面包括:一是结构化主体的目的和设计。这个要素尤其重要,投资方应考虑结构化主体设计时期望面临(暴露于)哪方面的风险以及如何将这些风险传递给相关的其他方,而投资方本身面临的是全部还是部分风险。其中,这些风险既有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也有权益价格风险等;这些风险既有下行也有下行的可能性。二是结构化主体的活动有哪些,与这些活动相关的决策如何作出。三是投资方拥有的权利是否赋予其主导相关活动的现时能力。四是投资方是否承担源自涉入结构化主体的相关活动有关的回报的变动性风险,或有权利获得这些回报。五是投资方是否有能力运用自身对结构化主体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如果按照上述因素来考量,投资方以前根据sic12可能需要将某些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为其投资方面临源于结构化主体的大多数风险和报酬;但根据ifrs10却可能不需要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为投资方缺乏决策权,从而缺乏权力主导重大影响结构化主体回报的相关活动。反之,投资方如通过其在结构化主体中的决策权和某些重大财务权益拥有对结构化主体的权力(假定此时投资方面临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达到“大多数”的程度),那么按ifrs10需要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但根据sic12下却无须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为没有达到前述“风险和报酬大多数”程度。

三、在运用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确定“归属”。

合并财务报表指母公司及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量像单一经济主体列报的集团财务报表;而“子公司”指的是“被另一个主体的控制的主体”。“控制”产生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理解和运用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有必要先弄清各类“不同”的投资关系的会计处理对应须遵循的会计准则。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均有与其实质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应在上图涉及的ifrss。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财会[2014]10号)对应ifrs10“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财会[2014]11号)对应ifrs“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财会[2014]10号)对应ifrs12“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

(二)理解新规。

准确理解ifrs10提出的要求是运用好新合并财务报表的准则的基础。面对ifrs10“庞杂”而全面的要求,可以有多种视角去理解。以下从偏向“运用”的视角概括地予以审视。

1、辨认被投资方。

对控制的评估是在各个被投资方的层面进行的。这就涉及:可能被控制的被投资方,是一般工商企业(这类企业的经营决策通常以占表决权多寡为基础作出)还是结构化主体;可能被控制的是某个主体整体还是该主体的一部分(通常是该主体的特定资产)。如果被投资方是某个主体的一部分(ifrs10将其视作“silo”,可形象地对应中文的“筒仓”或“地窖”之意),在评估控制时,可能涉及相对复杂的职业判断。虽然现实中silo普遍存在(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证券、银行和保险等行业),但ias27和sic12没有对其界定或提供更多指南。ifrs10对此作了补正。按ifrs10,当且仅当符合下列条件时,投资方应将被投资方的一部分视作认定的单独主体:被投资方的特定资产(有时涉及相关的信用增级)是偿付被投资方特定负债或特定其他利益的唯一来源;除特定负债方以外的其他方对于特定资产或特定资产的剩余现金流不拥有权利或义务。也就是说,来自特定资产的回报都不得用于被投资方的其他方面,且认定的单独主体的负债也都不需要由被投资方的其他资产进行偿付。本质上,认定的单独主体的所有资产、负债与权益系从被投资方中整体剥离开来。在辨认出被投资方是silo的情况下,投资方应识别显著影响其回报的活动,及这些活动如何主导,以评估投资方是否对被投资方的认定部分是否拥有权力。在对silo进行控制评估时,投资方还应考虑自身是否通过涉入silo获得可变回报,以及是否有能力运用其对被投资方认定部分的权力以影响其回报。

2、明确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及涉及相关活动的决策方式。

“控制三要素”中第一要素就是投资方要“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而确定投资方是否拥有权力取决于相关活动、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的方式,及与投资方和其他主体拥有的与被投资方有关的权利。按ifrs10,“相关活动”指显著影响被投资方回报的活动;通常包括:

(1)商品或服务的买卖;

(2)管理在寿命期内的金融资产(包括在违约的情况下);

(3)选择、购买或处置资产;

(4)研发新产品或新流程;

(5)确定融资结构或获得融资等。而有关相关活动决策的情况,通常包括:

(1)被投资方的经营与资本决策,包括制定预算;

(2)指派和给予报酬给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服务提供商,以及终止其服务提供或雇用关系。在实务中,确定哪些方面构成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需要职业判断。在某些情况下,两个或多个投资方中的每一方各自有权主导被投资方不同的相关活动。此时,需要判断哪些活动最显著影响被投资方的回报,又是哪个投资方有现时能力,主导这些显著影响被投资方回报的活动。这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说明。比如,a、b两个投资方成立某公司以开发和销售某种医药产品。a投资方负责研发并获取药品监管部门的许可(此项责任包括对有关产品研发及获取许可的所有事项的独立决策权)。一俟监管部门批准该药品,b将生产并销售该产品(该投资方对有关生产与销售此产品的所有事项具有独立决策权)。如药品研发和获得许可、生产销售等活动都是相关活动,a、b均需决定自己是否能够主导对于被投资方的回报最有显著影响的活外,投资方在确定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还应分析自身和其他主体拥有的与被投资方有关的权利。图3从“投票权”出发概括了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利的分析思路。从该图可以看出,在投资方拥有大多数投票动。相应地,a、b均需考虑研发产品与获得许可或者生产销售产品是否是对被投资方回报具有最显著影响的活动,以及自己是否有有能力主导这些活动。在确定哪个投资方拥有权力的时候,a、b两个投资方应考虑:

(1)被投资方的目的及设计;

(2)决定被投资方利润率、收入和价值以及医药产品价值的因素;

(3)每个投资方就上述有关因素的决策权所形成的对被投资方回报的影响;

(4)投资方面临回报的变动风险;

(6)研发阶段成功后,哪一个投资方能够控制该医药产品。

3、分析赋予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权力的权利。

除相关活动及其对相关活动的决策方式时,分析时应关注可能“夺走(投资方)权力”的权利(即考虑可能动摇支配权的其他权利);在投资方拥有少数投票权时,分析时应关注可能赋予投资方权力的所有权利;在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不由投票权来主导时,分析时宜将重心放在被投资方的目的和设计,以及决定权力存在的其他因素等方面。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确定投资方的权利是否以赋予其对被投资方的权力相对有难度,需要较多的分析判断,比如实质性权利和保护性权利等问题。仅有实质性权利是投资方判断是否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利时应考虑的权利。某项权利若要是实质性的,则持有方必须要有实际行使它的能力。

4、评估投资方是否面临回报的变动风险。

由于ias27将控制定义为一种权力,投资方籍此可从被投资方的活动中获益;sic12由此推断,投资方能否控制特殊目的实体,关键的一点是看能否基于其决策权而从特殊目的实体“获得大多数利益”。但是,投资方获得的“益”是什么,无论ias27还是sic12都没有给出解释。ifrs10则引入并明确了“可变回报”概念,外延较宽泛。在运用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不能忽视这一点。此外,ifrs10还给出了一些涉及判断可变回报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1)可变回报不固定,且会因被投资方的业绩而变动;

(2)可变回报可以只是正的、也可以只是负的,或者有正有负;

(3)投资方需要评估来自被投资方的回报是否是变动的,并基于回报的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评估这些回报是如何变动的。比如,投资方可以持有固定利率的债券,其固定利率或利息是可变回报,因为固定利率或利息取决于违约风险和并使投资方承担债券发行者的信用风险;变动金额依赖于债券的信用风险。类似地,管理被投资方资产的固定业绩费用也是可变回报,因为它们使投资方承担被投资方的业绩风险;变动金额取决于被投资方产生足够收入以支付费用的能力。

5、评估投资方的权力与其回报之间的关联性。

权力与回报之间的关联度直接指向“控制三要素”的第三要素。围绕这个问题,核心要分析判断投资方(决策方)“手中”的权力是否是替其他方拥有,从而引向对委托方和代理方的辨识。依据ifrs10,可以简单地给出辨识思路:权力+面临回报变动风险+利用该权力为自身谋取回报=投资方(决策方)是委托方;权力+面临回报变动风险+利用接受委托来的权力为其他方谋取回报=投资方(决策方)是代理方。

(三)搜集数据。

初始执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值得做的一项基础工作便是搜集相关数据或信息,并加以分析整整。通常来说,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1)与被投资方或第三方之间的相关协议和合同;

(2)以前按原合并财务财务报表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

(3)截止执行新合并报表准则时仍存续的投资中,哪些是以股权为基础的,哪些不是以股权为基础的,哪些对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拥有主导权(其中又可区分是拥有大多数投票权,还是拥有少数投票权);哪些对应的被投资方是结构化主体;哪些表明投资方(决策方)是代理方;而这些投资现在又分别遵循哪项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或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等。

(四)做好评估。

在搜集、分析和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ifrs10提出的新的、统一的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模式(核心是“控制三要素”),对各项投资逐一进行审视。其结果可能是,投资方可能原先认为能够控制被投资方的,按ifrs10的要求判断,控制关系不再存在;相反,原先认定为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不存在控制关系的,按ifrs10的要求判断,控制关系确实存在。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须按ifrs10提供的过渡指南进行顺利转换。当然,除控制关系从而合并财务报表等事项外,还要在新旧准则转换时,评估对其他相关准则(比如所得税准则、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准则、资产减值准则、金融工具准则等)的影响。

(五)做好披露。

ifrs10没有涉及披露问题,但无论是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转换,还是理解和执行ifrs10本身,都不能忽视相关披露问题。就后者而言,因为投资方在确定是否对被投资方存在控制权时涉及较多的分析和判断,如不将这方面的信息予以披露,财务信息使用者很可能无从理解合并财务报表相关信息。按ifrs12,至少应注意以下方面的披露:

(1)披露投资方在不同事实和情况下确定控制被投资方时运用的重要判断和假设;

(2)披露拥有重大非控制权益的子公司相关的信息;

(3)披露所有子公司相关的信息;

(4)披露已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有关的信息;

(5)披露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的权益。总之,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较现行相关准则有很大改进,而只有准确理解其指南和要求,并辅之以充足的基础准备,才有可能将其“扎根”实处。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十二

合并财务报表存在于包含母子公司的企业集团中,由母公司编制,用来反映整个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实质胜于形式”理念的具体化,是根据股东以及管理需要,将整个集团公司视为单一经济实体,从而反映集团公司的情况。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收购以及交换是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表决权股份的途径,因此,公司可以采用收买法以及权益几何法来编制合并报表。收买法即为处理购置的企业,按照支出总成本记录来记录其购买行为,购买方式以及支付方式构成了购买成本。在这个意义上,收买法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增值摊销的存在;二是被购买企业产生了新的计价基础;三是增值摊销以及商誉会降低合并收益;四是购买行为的商誉应该得到确认。权益集合法是将多个股东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联合在一起,其方法直接影响到所有者权益,因此,这种方法与收买法不同,其特点正好与收买法的特点相反。

将企业集团视为单一经济实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合并财务报表的核心,在这样的主体界限之下,合并报表在外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母公司观念、实体观念以及修正的母公司观念三种,这三种理念形成了当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主流理论观念。母公司观念即为以母公司为主体的观念,将企业合并报表视为母公司报表的扩展,其编制主要针对现有股东,造成了少数股东以及小股东权益被忽视。实体观念与母公司观念相反,认为合并报表应该充分兼顾子母公司的利益,将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视为统一实体的共同所有者。修正母公司观念是以上二者的结合,认为以上二者都不能充分阐述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因此,修正母公司观念与以上二者有较大不同,是以市价记录资产负债,在报表中反映出一部分股权,将未实现的内部交易进行损益处理。

(四)合并报表原则及合并方法。

合并报表原则主要有一体性原则、个别会计报表原则、重要性原则三类,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仅要遵循一般编制原则,还应遵守以上三类原则。按照这三个原则,财务报表合并主要流程依次为:使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统一、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编制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的合并金额以及填列五步。

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成长能力分析四个方面。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数据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即为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集团的债权人是相对于独立法人主体而言的,但是企业集团在结构上并不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因此,法人合法拥有财产才是债权人获得求偿权的依据。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分析个别报表,来实现合并财务报表数据的综合分析是科学的,可以帮助债权人做出正确的债务决策,这种分析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两种。

第一,在短期偿债能力中,最能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数据指标为流动比率,在一般情况之下,2:1的流动比率之下,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最强,债权人的权益最能得到保证。

第二,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的数值越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在比率较大的情况下,利用少量的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获取生产用资产,利用财务杠杆,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较多的.投资利润。

(二)营运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最能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在企业集团中,营运能力即为企业利用资产的有效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企业集团进行营运能力分析,需要对企业营运效率的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两种具体情况,一是横向合并的企业,二是纵向或者混业合并的企业。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体现,反映出企业集团能够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反映指标为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以及主营业务净利润率等。主营业务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的含义较好理解,其分析也较为简单,对于主营业务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来说,这二者的指标越高,就说明企业的利润获取能力越强。资本收益率是对企业自由投资来说的,该项指标越高,那么投资收益越好,风险越小,此项指标是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这项指标要与企业债务资金成本率作对比,若资本收益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率,那么负债对投资就是有利的,低于则相反。

(四)成长能力分析。

成长能力即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包括企业规模、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减。企业的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三项是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评价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为主营业务、主营利润以及净利润的增长率。此外,企业的成长能力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的,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以及预测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才具有实效。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的整体情况,将企业集团的整体作为会计主体,其编制抵消了内部交易事项对个别报表的影响,其对象是多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其意义是经济上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此外,个别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区别还有: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由独立的企业法人进行,所有企业都要进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合并报表则不需要,其反映对象是单个的企业法人,合并财务报表以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无需单独设置账簿体系,个别报表则需要设置,在编制流程上也有很大不同,其项目数据经过加总、抵消分录。因此,必须明确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的用途,要明确合并财务报表是否能够作为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其实,合并报表对于企业集团决策价值有无取决于其使用者以及作用,其价值对于集团公司做出整体宏观决策是巨大的。

(二)如何以个别报表为基础综合分析合并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由子公司母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并抵销内部交易事项对报表的影响编制的,如果企业集团片面地将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整体性显然不足,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必须结合个别财务报表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整体以及具体统筹起来,尤其是集团成员差异大的情况下,结合二者进行分析尤为重要。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分析,要引入对比分析的概念,将实际数与基数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了解经济活动绩效以及问题,其效果与等效替代法相似。

(三)明确分析是否以母公司为中心。

母公司是企业集团的灵魂所在,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必须明确是否以母公司为分析中心,一般的,母公司掌握主营业务,分析主体一般为母公司,但是,特殊情况还是存在的。例如,在子公司为主营业务经营主体时,那么企业的经营管理主体以及利润主要来源就是子公司,合并报表分析以及经济决策都应该主要针对子公司。在母公司主营业务与子公司主营业务重要性相差无几时,就需要按照上文的对比法做出对比分析,确定子母公司在集团中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合并报表分析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合并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集团的意义重大,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对理论知识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企业集团的实际,将报表统分结合,真正实现有效分析,从而为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十三

首先,根据上表,可以对紫金矿业公司总资产变动情况做出以下分析评价:该公司总资产本期减少456,031,921元,下降幅度为0.68%,说明紫金矿业公司本年资产规模有小幅度的减少。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1)流动资产本期减少6,401,911,394元,下降幅度为26.31%,使总资产规模减少了9.50%。非流动资产本期增加了5,945,879,473元,增长幅度为13.82%,使总资产规模增长了8.83%,两者合计使总资产减少了456,031,921元,增长幅度为0.68%。

(2)本期总资产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非流动资产的增长上。其增长主要体现以下在四个方面:

一是投资性房地产的大幅度增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期增长63,378,755元,增长幅度为129.17%,对总资产的影响为0.09%,说明紫金矿业公司本期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持有。通过分析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主要财务数据变动,可以得知紫金矿业公司本年增持了投资性房地产。

二是在建工程的较大幅度增长。在建工程本期增长了1,591,597,106元,增长幅度为18.96%,对总资产的影响为2.36%。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可知,在建工程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工程投入。

三是固定资产的较大幅度增长。固定资产本期增长了3,757,868,796元,增长幅度为24.10%,对总资产的影响为5.58%。从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较大幅度增长,可以看出紫金矿业公司本期主要增加对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投资。

四是长期股权投资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本期长期股权投资增长了。

(3)本期总资产的减少主要体现在流动资产的减少上。其减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存货的减少。存货本期减少了3,402,464,582元,增长幅度为-29.33%,使总资产规模减少了5.05%,是流动资产中对资产变动影响最大的项目。二是货币资金的减少。货币资金本期减少了2,981,663,595元,下降幅度为39.90%,使总资产规模减少了4.43%。货币资金的减少可能是由购置固定资产,增加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导致的。

其次,根据上表,可以对紫金矿业公司负债及权益变动情况做出以下分析评价:

该公司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较上年减少了456,031,921元,下降幅度为0.68%,说明紫金矿业公司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有小幅度的减少。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1)负债本期增加41,481,898元,增长幅度为0.12%,使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增长了0.06%;所有者权益本期减少了497,513,819元,下降幅度为1.48%,使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下降了-0.74%。可见本期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变动主要体现在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上,同时体现为负债的增长。

(2)负债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的增长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增长842,116,733元,增长幅度为157.15%,对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的影响为1.25%,这种变动可能导致公司偿债压力的加大及财务风险的增加。

非流动负债本期增长了3,060,133,172元,增长幅度为28.35%,对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的影响为4.54%,其中的应付债券增加是主要原因。应付债券本期增加2,418,114,437元,增长幅度高达80.93%,对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的影响为3.59%。应付债券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大量增加在建工程所致,是企业正常经常所致,当然公司应当注意利息的支付和借款的偿还期限。紫金矿业集团应付债券的增长是为了满足投资及产能扩大的资金需求。

负债的减少主要体现在短期借款的大幅度减少。本期短期负债减少3,625,703,625元,下降幅度为56.65%,对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影响为5.38%。这种变动可能是由于公司偿付短期负债导致的,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减小。

(3)股东权益本期减少497,513,819元,下降幅度为1.48%,对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的影响为0.74%。其中股本没有变化,未分配利润本期减少了55,842,542元,下降幅度为0.33%,对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的影响为0.08%。

首先,结合上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分析评价:(1)从静态方面分析。就一般意义而言,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强,其资产风险小,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差,其资产风险较大。所以,企业流动资产比重较大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强,风险小,非流动比重高时,企业资产弹性较差,不利于企业灵活调度资金,风险较大。公司本期的非流动资产比重高达73.20%,流动资产仅占26.80%。根据这样的资产结构,可以认为紫金矿业资产的流动性弱,资产风险较大,但这也符合矿业行业的特点。这种资产结构的优点是较高的非流动资产规模使企业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利于企业的扩张。

(2)从动态方面分析。本期该公司非流动资产比重较上期上升了9.32%,其中固定资产上升了5.78%,占非流动资产上升幅度的一半以上,证明公司进行一定扩张。流动资产比重较上期下降9.32%,其中存货比重下降4.97,货币资金下降4.38%。综合而言,说明该公司的资产结构趋于保守。

其次,结合上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评价:(1)从静态方面看,该公司所有者权益比重为49.46%,负债比重为50.45%,资产负债率适中,公司财务风险相对较小。

(2)从动态方面分析,该公司股东权益下降了0.40%,负债比重上升了0.40%,各项目变动幅度不大,表明紫金矿业集团公司资本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

最后,从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紫金矿业公司的流动资产难以满足流动负债的需求,属于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中的风险结构。公司短期偿债压力相对较大,必须通过变现部分非流动资产才能偿付全部流动负债。公司采取这种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主要是为了扩大规模,提升产能。

2.利润表。

2.1利润表水平分析。

(1)净利润分析。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较减少了3,291,984,242.00元,下降幅度为53.50%,下降幅度较高。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净利润减少主要是营业利润比上年减少了4,584,171,765.00元所致;公司营业收入本期增长了1,356,792,692元,增长幅度为2.80%,增长幅度放缓与年金价波动有一定关系。

(2)利润总额分析。

紫金矿业公司利润总额减少了4,721,357,747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营业利润的大幅减少。而所得税费用本期也减少了1,429,373,505元,紫金矿业公司的净利润最终下降了-53.50%,营业成果欠佳。

(3)营业利润分析。

从利润表水平分析表上看,紫金矿业公司营业利润的减少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1)投资收益的大幅度减少。紫金矿业公司投资收益本期数为13,767,646元,而在上年投资收益为负,减少了626,116,934元,下降幅度为97.85%。

(2)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大额减少。紫金矿业公司本期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了125,358,332元,下降幅度高达51.69%%。

(3)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资产减值损失本期增加了521,421,294元,较上年同比增加了192.61%,资产差值损失的增加,也是导致营业利润减少的不利因素。

2.2利润表垂直分析。

从上表可看出紫金矿业公司本年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其中,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08%,比上年度17.78%下降了9.69%;本年度利润总额的构成为7.70%,比上年度的17.67%下降了9.97%;本年度净利润的构成为5.75%,比上年的19.33%下降了6.96%。可见,从利润的构成情况上看,紫金矿业公司盈利能力比上年度有所降低,这其中营业成本比重上升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3.现金流量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紫金矿业公司2013年净现金流量比20减少了2,293,806,954元。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较上年的变动额分别为3,434,881,887、1,456,682,563和-8,530,018,106元。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十四

1、历史沿革。公司实收资本为万元,其中:万元,占93.43%;万元,占5.75%;万元,占0.82%。

2、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情况我公司主要承担等业务。上半年产品产量:

3、公司的组织结构。根据企业实际,公司按照精简、高效,保证信息畅通、传递及时,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则,现企业机构设置组织结构如下图:

4、财务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

(1)、财务部职能(略)。

(2)、财务部的人员及分工情况财务部共有x人,副总兼财务部部长x人、财务处处长x人、财务处副处长x人、成本价格处副处长x人、会计员x人。

(3)、财务部各岗位职责(略)。

二、主要会计政策、税收政策。

1、主要会计政策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会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本公司业务。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0.5%计提;存货按永续盘存制;长期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借款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成本结转采用先进先出法。

2、主要税收政策。

(1)、主要税种、税率主要税种、税率: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33%、房产税1.2%、土地使用税x元/每平方米、城建税按应交增值税的x%。

(2)、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车桥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

三、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

(一)财务管理制度(略)。

(二)内部控制制度。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

3、物资管理制度。

4、产成品管理制度。

5、关于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若干规定。

四、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项目分析。

(1)、“银行存款”分析银行存款期末xx7万元,其中保证金x万元,基本账户开户行:;账号:

(2)、“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余额:年初x万元,期末x万元,余额构成:一年以下x万元、一年以上两年以下x万元、两年以上三年以下x万元、三年以上x万元。预计回收额x万元。

(3)、“其他应收款”分析其他应收款余额:年初x万元,期末x万元。余额构成:一年以下x万元、一年以上两年以下x万元、三年以上x万元。预计回收额x万元。

(4)、“预付账款”(无)。

(5)、“存货”分析期末构成:原材料x万元、低值易耗品x万元、在制品x万元、库存商品x万元,年初构成:原材料万元、低值易耗品x万元、在制品x万元、库存商品x万元。原材料增加x万元,低值易耗品减少x万元,在制品增加x万元,库存商品减少x万元。

(6)、“长期债权投资”(无)。

(7)、“长期股权投资”分析对xxxx有限公司投资,账面余额x万元。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十五

本企业进行了为期六年的运营,在此期间,本企业曾面临倒闭的问题,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又重新回归到正常运营情况之下,虽然在此期间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譬如由于分析不全导致资金流转出现资金运转不开的现象等问题,最终听取老师的意见采取贷款等途径进行了纠正,使得企业又回到了初始的状态下,能够进行资金的流转。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即销售、财务、成本、杜邦等方面进行分析本企业的财务分析。

图1。

本企业从第六年正式进入盈利状态,前五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图1所示,本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收益一直为负,尤其是第三年收益负值最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考虑不够周全导致开销过大,而订单接收数目有限,而每年的权益成递减趋势,直到第六年才步入正轨,权益开始上升估计下一年就能正式步入轨道。

图2。

本企业为c企业,图2中包含c企业即本企业六年运营情况中市场占有率的情况,每年市场的占有率都趋于百分之十三十四左右,除了第二年市场的占有率为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告的投入量加大,而占有了一定的市场。而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由于本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才导致市场占有率的不均衡,对于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就是合理的规划该如何投入广告量,从而更好地占有市场。

图3。

的财政问题,因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合理规划本企业每年的预算以及所需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

4

5

图6。

图7。

8

图9。

本企业的综合性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广告费、管理费、经营费、折旧、利息、产品开发、软资产开发等,根据图4—图9,c企业的直接成本呈现稳定的趋势,而c企业的广告费由于第二年的错误判断导致费用的之间增加,而其他所需费用不够用,直接结果就是无法支付像管理费等其他费用,则导致必须向银行进行贷款等,这样就导致了利息的增加,而由于生产线的落后,生产的成品有限,资金周转不开,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应当更好地做好预算,不应该在不了解情况的状况下急于拿下区域市场的域王而做出“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行为。

10。

图11。

将图11和图10进行分析,可以看出c企业的直接成本趋于稳定状态,直至第六年所接的订单大部分由第一二两个季度完成,而第六年的后半个年则基本处于不生产经营的状态,而广告费用则除了第二年的大量投入导致后续工作几乎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只得接下来进行短期贷款来填补这部分未赚的的利润,第三年则进行了新生产线的投入,这种新型生产线的投入量大,直到可以使用花费的钱在不足的情况下更加紧缺,无法在进行贷款活动,接受老师的意见而把厂房在第四年卖出,以供资金的周转。

图12。

图13。

14。

图15。

图16。

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从收益力、成长力、安定力、活动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收益力:从横向上分析,本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不够稳定,起伏太大,从纵向上分析,本企业的收益力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直到第六年问题才得以解决,呈现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趋势;成长力:从横向上分析,本企业的收入成长率和利润成长率在第三年出现明显的问题,接着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慢慢进行解决,但是直到第六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纵向上分析,在企业的第五年则没有利润成长率,在第六年则没有净资产成长率,这也就是说在企业的第五年没有任何利润,只是白白浪费生产线还产生折旧问题,而第六年虽然有利润,却因为要还贷等问题导致没有净资产成长率,所以企业还是有很大的资金问题;安定力:从横向上分析,本企业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总资产负债率高,也就是说赚的钱都用于解决银行还贷问题,真正赚得到利润则要进行生产线的改进问题以及新产品的开发还有市场准入的投资等问题上,从纵向上分析,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总资产负债率高,也就是说在企业的安定力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总资产的.负债情况严重;活动力:从横向上分析,本企业的周转率方面存在着优势,周转率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比较高,从纵向上分析,周转率这方面是本企业的一个可以继续发展的优势项,这是可以扭转本企业如今状况的最佳办法之一。

图17(第一年杜邦分析)。

图18(第二年杜邦分析)。

图19(第三年杜邦分析)。

图20(第四年杜邦分析)。

图21(第五年杜邦分析)。

图22(第六年杜邦分析)。

图23(第四年a企业与本企业的杜邦分析对比图)。

根据本企业的杜邦分析图可以得知,本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第二年出现问题直到第五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才出现正值,而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本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本企业的关键原因,从而直接影响其他比率的结果。据图可以知道,本企业的权益是先上升后下降的问题,也就是说本企业的权益存在着问题,而权益的影响因素有上一年的利润留存和年度净利,如若上一年的利润留存和年度净利不好,则直接影响今年的权益,随后就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以及负债情况。本企业的销售净利率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较低,但是从本企业总体的销售净利率而言是一步步在提升的过程,这是本企业的优势。本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较高,虽然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卖厂房的钱,但这对于本企业而言是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优势。本企业从开始经营到第六年结束期间,基本从未盈利,净利直到第六年才走向正值,其他情况一直处于亏损状况。本企业的平均资产一直徘徊不前,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而其他企业的资产都有相应的提高,这就是本企业最大的资金问题,也就是说本企业的流动资金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结。

作为c企业的财务总监,我认为本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虽然我们只经营了短短的六年时间,但是在其中也看出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财务这方面我个人做的不是很好,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对于资金的周转出现严重的缺陷,也说明在经营企业方面财务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操作方面仍然欠缺该有的考虑,这才导致本企业在第四年出现权益为负也就是说企业宣布破产,最紧要关头本企业的ceo通过她的营销策略成功将企业扭转,从而企业濒临破产而非直接宣布破产,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全企业成员进行了详细的预算,虽然中间也出现了一些小的插曲,但是第六年的时候企业终于开始盈利,有种起死回生的感觉,但是那一刻的我们是欣慰的激动的。作为企业的财务总监,我并没有很好地进行预算,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出现严重的亏损,期间导致企业多次向银行进行借贷(譬如,贷款、短期贷款、长期贷款),所以企业的大部分利润都交给银行进行还贷,这期间若没有老师即老厂长给的建议,或许本企业根本无法运营下去,多次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老厂长给予了建议我们才安稳的进入可以重新盈利的局面。

作为c企业的一份子,我很乐意融入这样的集体中,虽然中途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争吵,但是最后大家还是团结一致直接帮企业渡过难关,或许接下来在经营几年,我们企业仍将面临着破产的可能,但是我们认为有了这几年的历练以及老厂长对我们提出的意见我们进行采纳的过程,我认为我们企业还是会有收益并不会轻易面临破产。

最后,很高兴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次实践的机会,也很高兴在老师的辅导下我们企业并没有倒闭,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自身的锻炼,也从老师给予的意见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要谢谢老师给予的意见,我们应多做这样的实践。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论文篇十六

在当前市场竞争不断激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医药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医药企业面临的风险竞争、挑战以及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情况下,实施企业财务绩效管理也就具有更重要的地位,进一步优化财务绩效评价管理手段,提升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正逐渐成为医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管理内容。

一、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

财务绩效评价管理是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可以为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对于提升医药企业竞争实力、明确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医药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特征,既是对医药企业其他经营管理活动的协助和支撑,同时对其他管理活动也具有战略指导意义。通过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能够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优势和不足,有助于优化完善财务绩效激励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提升企业资源使用效率和管理质量。这主要是由于在医药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医药企业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的重要部门,既是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者和执行者,通过梳理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明确战略思想和方向,才能保障企业财务资源的充分发挥。

二、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关键要素。

一般情况下,医药企业进行财务绩效评价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财务指标建设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这些财务评价指标来全面准确地反映医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具体主要是参照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现金比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等。医药企业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就是要围绕如何激励和开发企业财务资源,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推动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来开展。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要重点围绕财务资源开发这一核心要素来开展工作。

一方面,绩效评价管理的目标应当跟企业的战略组织目标和发展规划相适应,要体现出医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控制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并根据岗位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岗位配置。同时,财务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应当在薪酬管理、人员配置、培训开发中有所体现,依靠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性,推动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跟单位的资源配置也具有关系,在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评价上,要将其对组织整体价值和运作效率的影响作为重要的考核对象,通过激励个人和职能部门的工作创造性、积极性,提升个人技能水平,推动企业整体发展。如何有效衡量和评价员工部门的财务绩效,提高员工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财务绩效管理部门在构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医药企业财务绩效管理部门在健全完善财务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时,还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要素,确保财务绩效管理体系的完整、有效、适用:一是要确保绩效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健全,结合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际,针对不同的部门和工作内容,分别确定其工作考核的标准,避免标准一刀切的情况;二是要围绕财务绩效管理,进一步推动部门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反馈,确保企业管理中上下层信息畅通,减少沟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要正确引导医药企业部门职工对财务绩效管理的态度和认识,增强企业员工对财务绩效管理体系的认同感,进一步优化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的范围,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减少企业员工对财务绩效管理的抵触情绪,通过财务绩效管理考核的公平公正,增强员工对财务绩效管理的认同;四是在财务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当逐步推动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统一,既要注重考核指标的设计,同时也要推进考核形式的.完善,通过内容形式的统一,提升绩效考核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绩效考核结果的干扰。

三、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

医药企业实施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设计和完善财务绩效评价的基本流程,进一步明确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要素,结合企业自身管理实际和行业特点,设计出符合企业管理需求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升管理流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一,制定财务绩效的考核计划。财务绩效考核计划是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务部门在制定考核计划时,要对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对象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同时根据管理岗位和部门的不同,结合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合理选择考核的方法和考核的内容,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同时在考核时间的确定上也要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进行科学地确定,采用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财务绩效进行考核。

第二,优化选择考核人员。医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考核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企业建立绩效管理体系需要对考核人员进行优化选择。要通过后续的教育和培训,确保考核人员准确了解和把握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并明确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同时掌握基本的绩效考核方法,对于绩效考核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绩效考核人员还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够公平公正地对部门职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性,企业在绩效考核人员的选择上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第三,积极收集相关的考核资料和信息。资料信息是企业对财务绩效进行考核的基础和对象,只有确保资料信息完整充分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打分评价,才能够对部门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因此,企业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将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作为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在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上要确保其完整、公正、及时、有效,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提升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科学分析评价。分析评价是企业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环节,在分析评价过程中,要根据以下三个环节来实施相关的工作。一是要确定单项考核内容的等级和相应的分值;二是对于同一个工作内容和项目,要根据其考核的来源对考核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三是对不同的工作和项目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财务绩效评价既结合了部门岗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同时又能够体现出不同部门的财务资源量,确保财务绩效分析评价的完整和公平。

参考文献:

[1]温素彬,黄浩岚.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j].会计研究,(04).

[2]任红焱.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研究,(02).

[3]马会起.我国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