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仅是对成绩或者经历的简单罗列,更是对其中的经验和启示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在写总结之前,可以先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和想法。最后,希望大家在总结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写出更优秀的总结。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一
现如今,大学生的压力急剧增加,他们的生活和学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在学术方面有所杰出,还要在人际关系、就业、生活等多个方面面临着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也许会面临挫折感和困境。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大学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体验和个人经验,以及我从中所学到的如何应对挫折的心得体会。
第二部分:挫折源头。
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挫折。有时是普通的期末考试和论文评估,有时则是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挑战。每当我面对这些挫折时,我感到沮丧、责怪自己或其他人、恐惧和无力感。因此,我学会了如何在这些情况中镇定自己、聚焦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
在应对挫折时,我发现对自己的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清楚自己的情绪是什么,然后将其排除在掉,以便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与朋友或家人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此外,我也学会了重视平衡。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平衡,如学习和娱乐、开心和洒脱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学会了创造自己的积极元素,如锻炼身体或寻找一些休闲活动。我发现这些活动让我感到更放松,更开心,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第四部分:学习经验。
有时,我的挫折是在学业上或学习方法上。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如果我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找到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时候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会影响我的学习效率,此时我会寻找他人的帮助,如教授、辅导员或同班的同学,寻求为我的困惑提供解决办法。通过组合不同的学习方法,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成绩,也减少了自己的挫折感。
第五部分:结论与启示。
大学生遇到挫折很常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谨慎的情绪管理、与他人分享和学习如何适应和解决问题来应对这些挫折。通过这些方法,我感到非常更加积极、有效和自信,而不仅仅是感到彻底的击倒。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我要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多与他人交流,不断自我学习和反思。遇到挫折时,不要放弃,更要自信而坚定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二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作为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与普通学生相差较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必将产生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文通过对常州工学院220位贫困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了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种特殊的心理状况,并将其与高校社团的特点和优势相结合,发现了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情感有较大的调适作用。
1贫困大学生的特殊心理。
1.1“社交自闭”
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封闭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的特点。进入高校的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惧于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谈心,怕被大家歧视。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过于顾及面子,怕被人发现自己生活拮据,怕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因此拒绝各种帮助,经常“打肿脸充胖子”;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们无论是进行情感交流(如一起去看电影、互赠生日礼物、出去旅游等),还是参加班集体活动(如秋游、班级聚餐等),都需要一笔“支出”,而贫困大学生们的生活费本就很少,根本没有这笔预算之外的“支出”,又担心被同学们说“小气”而被轻视,索性以种种理由避开集体活动,不接受任何同学的邀约,自我封闭。从对我校的220位贫困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制成表格(见表1)可以很容易得出以上结论。
这种消极的心态,不仅限制了他们活动的空间和个性的发展,而且易引起人际交往上的重重障碍。
1.2归属感缺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动机理论里认为,人在有了生存条件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最需要的就是爱与归属感。据调查,现在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大约92.6%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因为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不能从小在美术、体育、文艺等各方面加以训练,出去见世面的机会也较少,结果导致其在语言、行为、见识方面可能都不如家境条件较好的学生,兴趣爱好、平时聊天的.话题等也和普通学生格格不入。再加上贫困大学生们有着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因此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也基本上在勤工助学,根本没有时间和普通同学一样相约出去逛街、娱乐等,久而久之,就被排在了“同学圈”外。经调查,有75.6%的贫困大学生表示自己很多时候不能融入同学的谈话。“感觉和同学们好像隔着一堵墙”(一贫困大学生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游离于一般的集体之外。他们感觉自己就像一棵浮萍,找不准位置。另外,大学的班集体概念要比中学淡化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又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贫困大学生比同届其他学生更严重地产生孤独感和缺失归属感。
1.3心理惰性和价值取向偏离。
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下,消极等待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从未考虑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也从不去想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近年来,国家对广大贫困大学生加大了奖励帮扶的力度,这在减轻贫困大学生学费负担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使他们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有所降低。部分贫困大学生已经养成了“靠资助吃饭”(一贫困大学生语)的习惯,似乎贫困已经成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帮助的“资本”,他们已经习惯了“天上掉馅饼”,从未想过通过劳动去获取,对已经将获得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认为不需对任何人心存感激,也逐渐失去了对自己应该承担责任的认识。另外,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价值取向上不可避免会存在“金钱至上”的原则,认为“有钱才是正道”,感恩根本无从谈起,甚至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偏激的认识和敌视的情绪。价值取向偏离虽是少数问题,但对学生个体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三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这封简短的求职信。通过我的了解,公司的人文环境与发展前景,我很认同,也是我所追求的。假如有幸能为公司工作,我一定会用我的责任心和创造力融入公司的发展壮大中。
现在的我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离开我多年生活的象牙塔,我一时之间还很难适应不上学日子了。不过我知道,我这么么多年的求学,不就是为了能够在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为公司,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于总结。但成绩属于过去,成功还看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毫不松懈,发扬严谨,勤奋,刻苦的精神,去面临新的挑战。
我学的专业是电子技术,取得电子从业资格上岗证,新的世纪已经来临,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应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综合培养自身素质。为了让自己能早一点的适应适应社会,本人20xx年10月在xx瑞新电器实习。
在学校一直干勤工俭学工作,在饭店干过服务员。在xxx奶粉做过送货员。它让我看到社会的丰富多彩,世界的魅力所在。
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一直热爱和衷针于电子工作,梦想能成为电子方面的能手;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我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贵公司,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虽然只是一个应届毕业生,可是我想我的能力并不会很差,我会快速的适应新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式,我会在最短期的时间内让自己快速成长,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相信贵公司的未来会更加的美好,而我在贵公司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蔚蓝的天空!
最后祝愿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四
学校的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这样在日后找工作的时候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还要引导学生走出就业盲从心理,避免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没有头绪;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以减轻就业压力,在学生自主创业中给予学生帮助;改变学生一些陈旧的观念,消除学生依赖等待的观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就业;积极引导学生去基层就业,使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就业观。
1.2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首先,学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要依据国家的法规章程进行;其次,要真正重视就业指导和培训,其实许多大学都有就业指导和培训组织,但这些组织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要把就业指导和培训落实到实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在以课堂形式,纯粹讲授书本知识。
1.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高校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而且教授的知识与社会严重脱节,这就使高校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该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具体为对专业结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影响等。对黑龙江省而言,我省处于北方地区,金融危机尽管对北方地区经济影响较小,但对我省高等教育的影响会同其他省份一样,同样存在着专业结构陈旧,应用型专业的课程设置亟待更新等问题。
2.1调整专业结构。
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结构,原本热门的专业可能变得不太热门或受到冷落,而原来的冷门专业可能会变成热门。国家对过去金融管理这些热门专业人才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而过去受到轻视或忽视的技术人才、工业人才、三农人才,将来的需求会大量增加。
2.2课程设置及改革。
第一,由于产业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快优化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所以理工科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更新,配合产业结构优化的升级需要。例如,配合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开设适应其发展的'新的课程。第二,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除了重视应用型专业的开设,还要注重应用型课程的开发。应用型的大学开设应用型的专业,这需要应用型的课程、应用型的教材、应用型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套,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2.3师资队伍建设。
金融危机对国外高校的影响比较大,西方有些大学已出现解聘、减薪现象,虽然不是很厉害,但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但中国高校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国高校的现状是师资不足,黑龙江省情况也是如此,而且大多数高校都是公办高校,不会减薪。金融危机对中国高校的师资影响最大的是可借此机会加强和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因为将会有很多“海归”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来。高校引进这样的国内外海归,可以弥补原有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尤其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我省也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回国任教。
2.4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
大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要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中国现在面临着经济的转型,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有所转变,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尚未树立,市场的负面影响泛滥。金融危机将促使高等教育界反思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
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受到其制约,教育的发展也将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产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该文从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要点在全省专业结构布局,课程设置布点,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该文的研究将对我省高校应对金融危机起到重要的启示,该项目的研究也将对全省高校应对金融危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五
由于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主要根据当前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就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就业难的相关措施,为大学生认真对待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调查结果显示,70.63%的学生对20xx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这些方面的忽略使择业、就业时走很多弯路。
(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另外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调查显示,58.73%的同学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人才交流市场,这在渠道上就有局限性,因为人才交流市场开放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择业信息的筛选。因此,信息渠道的局限导致了信息获取不及时。
(三)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50.8%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能力,且缺乏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盲目就业是人力资源的错误使用,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就业做出最佳抉择,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是大学生就业的最终目标。
(四)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结果发现,61.91%的同学“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有70.64%的同学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一定的规划但不完全”,说明很多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因此职业目标的制定不够合理。
就案例院校毕业生如何看待当前就业难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案例院校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其次是就业人数过多,第三是信息不对称。而对职业规划,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有94.5%的同学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五)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调查显示,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48.41%的同学理想或期望从事的职业是经营管理类。这是大学生就业缺乏了解现实形势的体现,77.78%的同学不愿去偏远的基层工作。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六)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
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这种“现实化”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很少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自身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这必将影响到大学生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
(一)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国家在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对毕业生实行宏观调控,在就业方式上实行完全自主择业,培养、发展和健全人才劳动市场,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大学生应在学习之余,主动学习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调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哪些变化,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从个人素质条件进行重点培养,以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同时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扬其长、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策,顺利就业,或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主创业。
(二)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大学毕业这一特定转折时期的具体困难,大学生应该由学生角色转到职业角色,这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1.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基本定型的时期,也是择业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择业观是大学生对未来人生道路选择的风向标,树立得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择业应遵循现实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职业环境的现实性;二是个人能力素质的现实性。择业首先从社会需求角度考虑,将社会需求作为个人择业的首要依据;部分大学生不愿去需要大量人才的偏远地区或经济发展较慢地区,宁愿留在大中型城市做最为基础的工作,甚至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前途,这是忽略了社会需求。
大学生初入社会,一方面不应过分强调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利益,要把自己的职业理想提高到较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在择业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工作潜能和个性特点,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特作用。
2.调整就业心态,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对具有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应尽快适应新角色,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保持与外界的协调,度过心理不适期。
面对“就业难”现状,大学生应该更多地从自身出发,积极寻找应对措施。首先是调整心态,在校学习期间增强兴趣的广度,善于控制和调整消极情绪情感,培养意识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正直坦率,谦虚谨慎,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
(三)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1.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更是通向理想彼岸的通行证。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方面。大学生应将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在大学期间不断加强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懂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品格,具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基础,远比精通业务重要,大学生要以职业道德修养为基础,进行初步的自我完善。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改造,逐步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提倡“终身学习”,尽力弥补自身不足。
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大学毕业后若不经过继续学习就很难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当前面临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的双重压力,只有不断地接受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和学习,储备更多的能量,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信息,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学习的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需要接受持续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自身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大学生不应满足现有的知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术越多,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克服困难的方法就越多。应及时了解本专业或相关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并能尝试着在实践中借鉴、应用,这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开创职业的新天地,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2)提高职业操作技能。
职业操作技能是从事各类职业的基本要求,且有了知识和技能,总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成功。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由一定的职业操作技能联结而成,基本的操作技能熟练,说明有从事某项工作的基本要求,这是大学生参加各类工作的基础。
(3)掌握职业生活技巧。
职业生活技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怎样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怎样解除职业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怎样更好地与人相处等等。首先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谦和大度、不卑不亢。其次是养成科学的工作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工作,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并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最后是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善于倾听,掌握沟通方式。
(四)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大学生在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上有不足,因此在择业时应充分考虑到种种不足,正视困难与挫折的磨练,调整就业期望使之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状况。
大学生的初次就业,首先应从社会需求出发,设计自己的择业目标。大学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的需要是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和基础,科学地分析就业形势与自我特征,冷静妥善地处理择业过程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较少,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先学习后工作。大学生对自身的起点要求不应过高,应该在基础的工作岗位上摸索发掘自身潜能。
有能力的大学生可以投身于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潮,在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六
摘要: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品质,还能够培养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德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希望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德育;关系;途径。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体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大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运动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由此引发了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体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除了能够教给大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体育是德育活动进行的载体,不管是进行文化课程学习还是进行实践锻炼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保障。因此,学生要锻炼出一副良好的体能,才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活动虽然需要良好的体能做保障,但是技能和思想(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田径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耐力,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再比如,一些集体性的球类运动,需要团队成员不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功效;对于体操等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运用项目,能够培养大学生谨慎、沉着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们说体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载体。
首先,体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体育是一项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多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锻炼身体,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加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进心和集体主义感,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能够长久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体育规则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一个团队能够成功也是由于团队成员能够遵守团队规章制度,在进行一切行动之前将团队利益始终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私自脱离团队进行锻炼,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场地进行锻炼;另外,课程结束之后还要按照规则将体育器材随时借还,方便下次使用。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高校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实现。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一些耐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在练习障碍跑步教学中将栏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锻炼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渗透过程中加入一些集体性的游戏项目,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德育教学渗透方式方面,高校教师要将一些最新的方法引入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要拧成一股绳,为集体争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奖励政策,对于在竞赛中胜出的一方可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失败的一方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学会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发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这种精神使得团队的成员能够积极发挥个人的优势,并且对成员不足的地方进行互补,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默契的台作方式,推动整个团队的成功以及团队创造性过程的发展。可以安排一些团队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性的体育竟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长此以住,学生通过融入集体来感受团队,感受团队的成败带给自己的快乐和难过,从而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全体成员必须要紧密配台,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个人与团队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四)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作为高校体育德育渗透的主体,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才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才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队伍,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01).
[2]宋振宇.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及实现[j].亚太教育,2015,(18).
[4]吕金月.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研究[j].成才之路,2016,(31).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七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人们的一切活动均是以思想为主导的,当学生对一项体育运动兴趣欠缺时,就不会主动表现这方面的能力。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塑造体形,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更是学生自我展示,培养自信心、自尊心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健康体质与气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展示自身运动才能和天赋,获得师长同学认同,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长,反过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手段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当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王子公主,没吃过苦,所以一旦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常选择逃避,培养和磨练其意志品质十分必要。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其实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精神魅力感染学生,使他们能够心态积极地看待面临的问题或困境,形成能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健康精神和完美意志品格,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均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活动单人无法完成,必须要学会与他人配合来解决问题。如,学生们常常需要针对不同项目与不同同学进行配合或竞争,在竞争、配合过程中自然需要进行感情交流。这个过程可使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识与相互评价意识,这既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健康人格的养成。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八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
(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
(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2):56.
[3]张祝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试[j].中国大学生就业,,8(13):54.
大学生应对挫折论文篇九
我国自1999年对大学生进行扩招之后,2003年的大学毕业生急剧上涨,直到现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们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本文中笔者首先就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后笔者就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自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校便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扩招,在进行扩招后,高考已经不再是像以前一样那么激烈的战争了,虽然说进行扩招之后,大学生的考试压力相对来说得到了有效的减轻,但是毕业之后,他们面临的将会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根据统计的结果显示,到了2003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12万,那么到现在2015年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749万,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已经翻了好几倍,这就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发的严峻。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也都比较关注,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通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试图想要找出能够解决这样问题的有效的方法,社会以及学校等方面也都想要从不同的方面开始努力解决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还是在不断地进行,毕业人数将会越来越多,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现在中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高等院校毕业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如果不能够尽快的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这一智力社会资源就会浪费。所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着家庭的幸福程度也关乎着我国的发展程度。
1.1较高的期望与社会市场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规模不断的增加,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社会市场中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现在已经非常的普遍。同时由于竞争的愈发激烈,用工单位给与大学生的工资标准也有一定的下降,由于各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大学生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用工单位的真正需求,另外由于大学生认为自身已经收到高等教育,所以对于自身的评价较高,对于将来寻找的工作也有着较高的期望,对于求职的工资薪金也有一定的标准。但是在毕业之后,学生开始寻找工作,大线很多工作并不能满足自身对于工资薪金的要求,能够满足自己工资薪金标准的企业又有很多人来竞争。
1.2文理科就业不均衡。
总体来说,理科类的就业形势要比文史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其中在理科类的专业的就业形势之中,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机械制造等专业的就业形势还相对较好,在文史类专业中语言、文秘、会计、历史等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来说是非常的困难的,所以文理科就业不均衡。
对于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即社会环境方面和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2.1社会环境方面。
从目前来说我国的就业环境来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是供大于求,在这样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造成了就业形势越发的严峻,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环境的紧张。第二就是现如今用人单位存在一些性别歧视,虽然说我国的就业环境严峻,但是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之中其实女性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女大学生的工作一般还是集中的传统的女性职业之中,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的就业质量还是比较低,由于女性需要生育以及照顾性的工作比较多,所以或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直接影响了女性就业的质量。第三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不合理,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得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降低,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加难。另外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等院校对于就业指导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于就业形势主要就凭借着自身的感觉来说,所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2.2大学生自身方面。
2.2.1自身素质欠缺。
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存在一些学习成绩就能够代表自身的能力这样的错误的思想,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他学习成绩还不如我,找的工作这么好,我一定也要比他更好。用工单位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就可以的,用工单位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能力,但是存在一些大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
2.2.2就业观念和自我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就业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很多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自我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就这一方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想要在大中城市工作的总数能够占到86.2%,想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占到总数的56.4%。,对于工资薪金的心理目标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这样的调查结果就能够显示出来这样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和自我认识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3.1政府层面。
从政府层面来向,需要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建立起安全全国联网的网络求职软件,为大学生进行网上求职等提供健康的环境和服务,真正的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让网络上的一些招聘信息可以更加的安全、真实。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安全的帮助和服务。另外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这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个新动向,政府应该多颁布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对于一些高新的信息类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多多提高一些贷款的额度,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
3.2高校方面。
在高校方面首先就应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笔者认为高校应当适当的进行校企合作,学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高校就能够充分的了解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这样高校才能够针对于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于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其次,高校应当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适当增加实践性的教学,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使学生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适当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这样学生在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使得学生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3.3大学生自身方面。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评价。大学生的心态也应该逐步的进行调整,积极的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于自己的观念进行调整,客观的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并且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可以自卑同样也不可以自大,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社会以及家庭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如社会竞争力不断的加大,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进行共同的努力,积极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大学生应该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为自己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简短(大全8篇)
- 最新中学教师演讲稿(通用15篇)
- 2023年中学家长会校长讲话稿(优秀20篇)
- 最新个人存在不足及如何改进(精选18篇)
- 最新麻醉科主任竞聘上岗演讲稿(实用15篇)
- 学生会竞选演讲稿初中(优质11篇)
- 最新有关大学生活的演讲主题(大全8篇)
- 2023年财务加薪申请书(优秀13篇)
- 2023年学生会竞选演讲稿个人优势(通用15篇)
- 爷爷奶奶演讲稿(优质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