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24 01:21:00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打造富有个性和魅力的文章。以下是一些时尚搭配的技巧和建议,希望能够给你的穿衣风格增添一些灵感。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一
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鼓励、支持及个人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很多大学毕业生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这种新型就业方式在我国的兴起不仅缓解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为其他毕业生的就业方式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参考。而且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这种就业方式必将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生的选择。
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创业目前在我国的的发展虽然比较顺利,但很多人还是对此持有质疑的一种心态。
那么,我认为大学生创业之所以现在不能完全被大学毕业生所接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大多数毕业生对创业所带来的风险很是担忧。因为大学生毕业生本身没有自身的资本。所以不能轻易的拿出一些资本去做这样一项逐渐本身没有把握的事情,大多数人认为与其做这样一项没有把握的事情,还不如让自己找份体面的稳当的职业,这样不仅自身的生活有保障,最主要是没有担当创业带来风险的担忧。
大学生毕业面临的是来自生活压力的挑战,所以就业尤其是自己所选择的的职业及所带来的收入可不可观尤为重要。创业,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一个公司,就像马云所言,人们渴望真正拥有一个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公司。没有谁是真正愿意去打工的,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没有这个资本不能担当这个风险的能力。
二、创业对创业者本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毕业生不具备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的这种能力,那么创业者本身所具有的的专业素质是不合格的。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还是中学的学习模式,认为这样不断的学习才能有出路,而不是注重实践,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运用。
此外,很多人认为大学是个令人放松的地方,所以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得自己处于一个放纵的状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不透彻,从而导致不能运用到实践当中。
三、创业对创业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过高,要求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领导素养等各种要求缺一不可。所以,创业不可一撮而就,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要有远见,对潜在的市场能有较好的预测。
有的创业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就慌忙决定创业,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团队的不负责,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清楚自身的条件,然后思考是否有自身不利条件决定自己不能创业。这是对自身及团队的负责,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四、地方政策支持的不确定性。这个因素可能不是全国性的,国家的整体政策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下放到地方,执行起来可能难度就很大,所以很多大学生对此不是非常确定,担心自己所创办的企业在运转困难时得不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一次自我挑战,所以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及困难,我们需要具备这种能力,即使不能很好的获取帮助,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继续自己的梦想。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相信政策的导向会对大学生创业带来更加有利的因素,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大力提倡鼓励支持这些大学生的创业梦想,相信创业的人多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也就会逐步降低,而我国的经济活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大学生自身也要努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创业已在我国兴起,我们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完全可以去尝试,可能会失败,但是在创业的路上没有坦途可走,我们需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我们需要将权衡自身,然后做出合理可行的决定。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
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一定与知识的积累量成正比,没有很高的学历在创业竞争中也一样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时候还要看准时机,看准市场的潜力。就好比比尔盖茨,他之所以能财源滚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计算机在人类的生活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市场有无限的潜力,也就是需求会无限增大。
就我个人观点,我觉得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无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之上。很多的大学生创业后就整天只懂跑商家,荒废了学业,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比尔盖瓷。学习就像老鹰飞翔的练习,只有把翅膀练硬了才能飞得更高。用一个比喻:火焰与海水。火焰象征着热情、激情和希望;海水象征着广袤无边、深邃而又冷酷。没有火焰般激情的创业是不可想象的,而往往也会有被市场经济大海吞没的“牺牲品”。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也不会给任何人实习的机会,大学生创业火焰般的热情是否能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当然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王选为此付出了十八年在实验室里没有节假日的艰辛,比尔·盖茨苦熬了十七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学生创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经受了种种挫折和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以我们大学生在卷入创业热潮的同时,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自己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最后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人生的财富。
创业是一个与社会及人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大学生创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大学生缺乏创业必备的综合素质,没有专业的技能和指导,对市场动向把握不准,过于追逐创新而偏离实际,资金匮乏,因此很多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在一刚开始就被种种挫折与困难浇灭,最终失败而告终,创业需要勇气和毅力,但这样的勇气和毅力都必须建立在个人较高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之上,否则也只能算是蛮干。
综合众多创业的范例不难发现,大学生创业要具备知识、技能和素质三点,其中知识可以学习和积累,技能可以训练,唯独素质最难培养。这种素质是一种勇于进取,面对困难坚韧顽强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服务于社会和客户的价值观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因此梦想创业的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就要有意识地服务别人,通过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小训练与人沟通能力、组织计划能力,创业时就容易先人一步,获得成功。
一定得思维高度,能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壮大,关系到创业的成败与否,因此,大学生想要创业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思维高度。
俞敏洪说过要把创业转变成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创业其实很简单:目标,坚持,耐心,勇气。很喜欢俞敏洪说的人生励志:我们有两种生活方式,第一种像草一样活着。尽管活着但永远也长不大,人们可以踩你,因为你毕竟只是一棵草,不会因为你疼痛而去怜悯你。所以我们要像树一样成长,即便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一时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冲破地表长成一课参天大树。创业亦是如此,即使自己还没有成功,但只要坚持,找到正确的探索方向,不屈不挠,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创业之路很漫长,既是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也是使自己融入社会、认知社会,把握市场行业动向的过程。纵观无数创业者的经历,我们都可以得出创业的以上结论,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创业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学校 : 姓名 : 班级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创业”一词已成为大学生意识中较为普及的词汇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我们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我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也往往造就了我们创业的动力源泉。我们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是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一定与知识的积累量成正比。没有很高的学历在创业竞争中也一样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时候还要看准时机,看准市场的潜力。就像比尔盖茨,他之所以能财源滚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计算机在人类的生活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市场有无限的潜力,也就是需求会无限增大。但是在创业道路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往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盲目乐观,我们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我们经常看到的创业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我们变得更加理智。
我们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在创业征途上,有马云、俞敏洪等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创业佼佼者,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我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而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就我个人观点,我觉得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无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不能盲目的跟随潮流。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学习。学习就像老鹰飞翔的练习,只有把翅膀练硬了才能飞得更高。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也不会给任何人实习的机会。当然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大学生创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经受了种种挫折和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以我们大学生在卷入创业热潮的同时,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自己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最后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人生的财富。
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一个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否最终走上成功创业之路,与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胜出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创业是大学生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践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商业机会和各种为达到目的而需要和可以得到的资源。同时,大学生实践创业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大学生实践创业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经营常识、把握经营方向、提高商业能力。
几堂课听下来受益匪浅,包括了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更好地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道理之外,我最大的感受是想到了以后踏入社会的我们该如何去面对种种的挑战,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我们都有创业激情,但我们应该踏实认真的看待这一问题。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二
参考文献………………………………………………………13
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创业涉及人脉资源、社会资源、资金资源等,很多大学生由于各种资源的缺乏或是个人能力的不足导致创业的失败。但是在那创业失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创业政策的越来越完善,创业经验的积累与日俱增,还有无数创业者再接再厉的创业精神。
1 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1.1 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我国的创业教育其实起源的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四川省就在部分农村开展创业教育试验活动。中国科协会、共青团中央、全国高学联在我国创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由于这个竞赛的成功开办,我国高校学子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了,数十年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越来越多。
1.2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1.2.1 大学毕业生人数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这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有559万,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在如此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面前,社会各界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失业。
1.2.2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缺乏动手能力,而现在企业需求的正是踏实肯干的人才,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相对来说不太受企业青睐。其次,近几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又由于大学生本人往往不太注重个人品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认同感下降了。
1.3 大学毕业生创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1.3.1大学生创业与经济发展
创业是一个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创业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利益化,节省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起到了模范作用,这将会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创业活动中,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3.2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稳定
一个国家的就业率如果过低就会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出现在失业人员中。在目前就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大学生如能创业成功,将会造就大批小创业实体,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将大大缓解社会各界人士的就业压力,解决大部分人的失业问题,消除因失业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1.4 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
当下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一件比较紧迫的事情。20xx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有699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大学生是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能的群体之一。为响应国家政策,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创业应当尽早进行。
2 大学生创业调查
2.1 大学生创业意愿
我国的大学创业教育虽然开始较晚,到20世纪末才起步,但是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渐在全国高校盛行。中国青年网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意愿。在4551个有效调查样本中,81.5%的受访者表示对创业“有兴趣”,接近半数的人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
2.2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20xx年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而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浙江也只有4%。这与西方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差实在是太远。
3 影响创业的因素
3.1 外在因素
3.1.1 创业环境
企业无论大小,都是在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物有机体。创业离不开一个合适的环境。创业环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环境。这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
第二,行业环境和地理环境。大学生创业时,一定要看准将要投身的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
第三,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指创业所需的人、财、物,产、供、销,技术、信息等要素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环境。
3.1.2 资金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资金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第二,大学生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其启动资金都是很少甚至是没有的,另外一般银行对其授信贷款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大学生难以获得。
3.2 个人因素
3.2.1 创业者的性格品质
第一,目标远大,胸有抱负。创业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能够随着长期的战略导向不断地调整,选择更好的目标或进一步发展和扩大规模。
第二,自我激励,勇于开拓。创业者必须有自我激励的精神,永远保持奋斗不息的兴奋状态,这样才能在各种风险和风浪中存活。
第三,乐观自信,精力旺盛。如果没有乐观的精神,创业者很容易被各种决策失误或经济风险打败。
第四,善于合作,不断学习。创业者往往也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作为团队的领导或倡导者,他们礼贤下士,又有独立主见,不拘小节,挥洒自如。
3.2.2 创业能力
一是关键技能。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成功创业的概念和程序,同时要发现并发展新的和旧有观念,能够整合资源,并将其付诸行动且有所收获。其次要理解与成功创业有关的个人行为特征,包括领导力、个人评价和人事管理等。
二是必要技能。包括有关商业和企业的知识技能,比如有:商业基础,数字化能力,金融知识,人际交往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效沟通的策略、职员的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商业技能。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技能等。
4 大学生创业未来
4.1 在摸索中前进
我国的创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各高校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勇于创业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人数也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十几万人。
然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在是很低,据统计只有1%左右。可是大学生创业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从不被艰难困苦吓到。另外,那些创业成功的前辈也一直为我们提供帮助,让大学生创业少走了不少弯路。
4.2 任重而道远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竞争。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是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新,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主要人才,肩负着为我国创新事业添砖加瓦的重任,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创业任重而道远。
本文的完成使得我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了解了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实例,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将会产生积极地影响。为我今后人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http:///?mod=viewthread&tid=156307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三
1.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合理。从就业地区来看,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去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这些地区相对来讲待遇较高,工作环境较好,成了大学毕业生工作的首选之地。向小城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就业的比较少,就造成地区就业结构严重失调。从就业专业来看,经济类、应用理工类就业较好,文科就业较困难。
2.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从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看,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人中之龙,毕业一定要到非常好的地区或单位,方能彰显自身的价值。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精英教育,大学生比比皆是,早已失去了象牙塔中佼佼者的光环。因此,观念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还停留在过去思想中的人们和时代的发展形成鲜明的落差。
3.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很高,总是不愿到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工资待遇不是很高的地方就业。没有理想的工作岗位就放弃,工资低的也不就业,仍愿待业。据调查显示,有78%的学生期望月薪3000元以上、不愿意参加低层次的工作。择业与期望值要求过高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4.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多普通高校存在着重视专业教学,而对实践教学并未引起重视,或者实践教学只是走过场、形式主义,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和所学专业关联不大,无法得到实际锻炼。另外,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有限,学生实践困难、造成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动手能力差,操作水平低,岗位适应性不强。
二、就业困难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1.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针对社会对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需求,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摆在中心位置,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定期邀请社会上的创业者为学生作讲座,传授创业经验与技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还可以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现在很多高校都启动了校长基金,鼓励学生们参加创业大赛,学生们几个人自行组织团队,申请校长基金项目,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审核,通过者就可以用校长基金创业,这个活动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将来毕业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上科学思维方式、注重创新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突出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要想将这些科学技术变成财富,必须要经过科技创新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成了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创业和动手实践的催化剂。
3.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以科技为核心的激烈竞争的时代,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为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纷纷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创业鼓励以科技创新为主。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主要发达国家竞相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以美国为例,1980年通过的《贝赫—多尔法案》允许大学拥有自己通过政府资助的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大学可向商业公司颁发专利许可证而获得经济回报。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但是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学的改革也会朝着这方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水平。
4.提高社会生存和应变能力。面对大学毕业就业困难的大环境,谈到如何解决自身就业困难,“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大多数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选。大学期间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业设计和实践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抛弃大学就是象牙塔,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的观念。毕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实力最能说明一切。也有的学生把“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作为优选之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多一种选择,就多一分希望。“调整就业期望值”可以使“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更加广阔。可见,大学生调整居高不下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能变得很大。
三、加大力度拓宽大学生创业的渠道
1.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比较薄弱,不仅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还体现在其创业意识不足,对创业的目的和预期不明确上。根据一份调查报告,在所有的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明确说明自己有创业想法和行为的学生都有大学期间从事家教等其他的兼职经历,如发广告传单、产品推销与发放调研问卷等,这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强,对物质生活具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定期提供的生活费用,为了满足自己消费欲望和购买力,增加自我经济收入成为首要目标,而创业行为作为学生群体认可的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是学生的主要选择,同样也说明,最大的创业动机是基于对物质生活的相往,而且创业成功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益,同样也能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与人沟通能力,给学生带来学生身份附加的光环,这种创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是学生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可谓是实现自我增值,尤其是在校期间有创业经历者,在毕业后寻求工作时,创业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和我国的教育传统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思想观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主要培养独立创新的意识,并且学校所学知识和市场需求直接挂钩,这样学生主动创业的意识较强。前面提到,我国大学生大学期间主要从事家教等兼职工作,这从根本上来讲算不上创业。只有让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创业意识和观念,才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形成。
2.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检验,尤其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创业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好各方面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以下几条过硬的心理素质:
(1)独立性与合作性。独立性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中国大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独立性,这里指的是各方面的独立,不仅仅是思想的独立。作为大学教师,经常看到的是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父母亲戚的左右拥护下而来,父母为其办好一切入学事宜,然后父母一百个不放心地离开。这些学生虽然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在我国的环境下没有让他们长大的机会。大学是他们离开家庭的第一步,是培养独立性的最好的场所。合作性是创业者必须具有的品质。出色的创业者不仅要拥有独立的人格,还要乐于合作、善于交往,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德国的大学教育就是几个学生组织团队,共同提出研究的课题,共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培养合作精神是将来走上社会的很重要的一点。
(2)敢为性与克制性。创业必须要具有勇气,因为前途是不为人知的。没有勇气是无法走上创业道路的。克制性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心理品质,是成熟的标志。它可以使人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高度克制盲目冲动,积极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消极负面情绪,坚决采取理智行动。
(3)坚韧性与适应性。坚韧性是一种对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心理承受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极为可贵的心理品质。创业要经历在不断地犯错误和失败中跌打滚爬的过程。创业者还必须具备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把握商机的素质。它不仅表现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而且表现为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创造机会的能动性。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重在实践锻炼。创业实践既能进一步增长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技能,也能得到全方位锻炼,磨练出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
3.学校要搭建好大学生创业的平台。前面提到,很多大学都设立了校长基金,为想要创业而且有好项目的同学们提供资金支持,并接受学校的监督和检查。资助的这些项目都是学生团队提出方案,经过论证并且通过考核组的评估之后才能立项,经过一两年的实践,专家组对创业团队进行验收。这个平台有效地鼓励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为创业团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从学校角度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个平台也不全面,因为基金有限,能资助的范围较窄,并不能大范围地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因此,大学生创业还需多方位、多渠道的发展。大学生可以自己进行科技创新,成果可以申请专利,校方帮助找企业转化成利润。另外,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同学可以向父母申请一些创业基金进行创业尝试。大学生创业在我国还需进一步发展,不仅为解决当前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和大学生培养的整体质量。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四
社会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浪潮,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力,较强创新能力。高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学生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地融入到创业中来。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但多种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与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商业机会的把握能力。商业机会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要素,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创业者能否正确地识别商机、并充分地利用商机,使其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面对着新的产品以及服务,需要运用新的方法与材料对市场进行研究与开发。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恰当地利用商业机会。2)合理地应用创业资源。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资源是创业必不可少的〔1〕。因此创业者需要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地挖掘创业资源,进一步开发创业商机,最终获得良好的创业基础条件。如何提升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善于发现商业机会,并最好准确且快速的判断,这需要创业者能对创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源。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这为创业成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3)建立创业团队。创业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创业者在准确抓住商业机会、获得社会资源支持的基础上,最终工作的完成仍需要相关的团队去实现。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技术水平以及个人才能,融合声誉与网络去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创业者需要拥有团队管理的能力以及协调相互之间关系的能力,加强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提升团队的执行能力,为创业成功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下面对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如表1。
2.1国家政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和对策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国家的政策、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科学技术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国家制定相应的创业政策、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等对大学生创业的参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等问题,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为了进一步缓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大力鼓励与支持更多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大量的创业优惠政策,如免征登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无息贷款、建立相关的创业资金等,这些均属于创业政策。这些政策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创业意向转变到创业实践中来。但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如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难以筹措资金,得不到相关服务系统的服务。大学生在具体的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程序。这也对大学生创业造成阻碍。虽然我国制定了大学生就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缺乏系统性,国家没有制定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目前所采用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属于应急性的政策。所以,需要不断地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2〕。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国家政策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国家要维持自身经济迅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得大学生创业者有很多的创业机会。
2.2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和对策
大学生所处的家庭以及高等学院等教育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在大学生选择创业以及创业的初步成长阶段,大学生创业者直接受到老师、学生的亲人和朋友的影响,这些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与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3〕。因此,大学生在考虑创业活动时,通常会询问师长和家庭的意见,学校、家庭环境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提供“产品的机器”。只是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大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创业教育,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得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创业中来,这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机率,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1)高校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学校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制度。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知识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基本情况,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如:高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不断地激起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考虑学生个性的情况下,为大学生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对策,开展个性化教学,使得有创业潜能的学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创业指导〔4〕。2)高等院校举办相应的创业比赛,并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为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比赛过程中,创业者之间、专家之间直接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这必然会为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建设性建议。3)高等院校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实践的机会,对大学生创业园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创业园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4)高等院校具有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多种优势,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资源信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可见,学校的教育环境会直接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大学生所采取的创业活动与他们所接受的学校创业教育有关,学校的创业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创业活动影响深远。因此大学生在考虑创业活动时受到学校创业教育的影响。
2.3个体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对策
大学生的个体因素往往会影响他们是否会选择创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创业兴趣、创业的目的、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创业实践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创业行为。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也会直接影响创业活动,这对创业活动的成功几率具有密切的联系。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个体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1)自身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也会影响学生创业行为。当大学生么在充分考虑自身因素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相对全面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这能有效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科学知识越多,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创业对学生的情商也具有较大的要求,因此,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具备道德素养等都会影响学生创业行为。2)自身价值观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创业行为,如果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创业。学生明白创业不仅仅是获取经济效益,积累更多的财富,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创业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而是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在进行创业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追求利益,与此同时,创业过程中将要面对大量的挫折,如果创业人员勇气十足,通过不断地努力与坚毅的性格将问题有效解决,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度过创业难关。3)自身特点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创业的人数很多,但在这么多创业的人群里,有很多人是因为从众心理而选择创业。因为大学生创业已经形成一股潮流,大多数学生在这股潮流的推动下形成从众心理而选择被动创业。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个人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采取的行为,做出与群体一致的选择。一般而言,而拥有从众心理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比较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中〔6〕。
综上所述,外部的社会环境、学校的创业教育、家庭因素以及学生的个体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在此情况下,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加强就业制度制定,为大学生筹措资金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学校要重视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就大学生自身而言,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创业理念,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最终促使更多地大学生投入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五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开放系统中不仅涉及高校和学生,政府、企业、园区、协会组织、投资机构等主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创业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方,汇集各方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在创业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学生是受教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政府作为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制定与发布在宏观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导,通过资金与项目的扶持,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佳实践基地;园区作为企业、人才的汇集地,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产业发展导向。单独一两个主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优势也不甚明显,只有多个合作方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手段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因素的提升为目的。根据大学生创业特点及其所需知识、技能的要求,本文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分为知识学习层、信息交流层、虚拟体验层与创业实战层四个主要层次,各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支撑了沉浸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与高校相互合作,资源整合使得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创业实践全过程,学生完全沉浸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之中。
(一)知识学习层。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学习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创业政策、创业法规、创业融资、创业团队建设、创业风险、创业素质、公司经营、企业管理等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创业教育的知识学习要区别于其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教学。首先,要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以成功的案例激励学生,以失败的案例警示学生;其次,要注意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型的创业;再有,施教人员也不应局限于高校教师,要更多地聘请社会上的创业精英、优秀企业家等具有一定创业经历的社会导师进行讲授。
(二)信息交流层。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信息的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效果与质量。创业教育中的信息交流的主体既包括学生,又包括高校、企业、政府、产业园区等多个组织与个体。信息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创业经验,还包括企业的技术信息、政府的政策信息、高校的培训信息、园区的资源信息、投资机构的投资信息等大量信息。在创业教育中要尽可能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各个方面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提升信息的准确性。
(三)虚拟体验层。创业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学生应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体验,在感官上对创业有更深的理解。体验到的东西使学生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创业教育虚拟体验层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以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的方式加入创业团队或创业企业中,亲身体验创业氛围。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应把大量的创业企业、创业团队请进学校来,实现企业孵化,这样既可以助推区域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便捷的创业体验环境。
(四)创业实战层。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有着较强创业意愿,创业思路较为清晰,做好创业准备的学生,创业教育就要升级到创业实战层。在创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做好扶持工作,通过项目补贴、资助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启动资金,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接政府在资金扶持、免息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的创业支持政策,使学生能够在创业起步阶段进展更为顺利;其次要做好指导工作,刚创业的学生团队在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需要专业化的全程的指导,将创业风险降到最低范围内;再次要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场地、设施等硬件资源,也包括业务、市场、技术等软性资源。而这三方面内容,尤其是后两方面,高校受限于自身的机制体制以及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无法单独凭借自身力量对创业学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联合企业、投资方等,多方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推动沉浸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天软”)自建院以来,树立和秉承“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办学理念。全面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产业园和行业组织的优势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全方位的支持。在知识学习层,“天软”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为学生讲授创业教育发展、创业环境分析、创业者基本素质、创业计划书编写等方面的创业基础知识;不定期开设“天软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聘请社会各界创业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为学生带来精彩的创业知识讲座。在信息交流层,“天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天软社区平台,从协同研发、教学管理、就业服务、资源管理等方面服务大学生教育、创新、创业、就业等工作;并通过搭建平台、环境改造、活动举办等举措,促进各个合作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方面的有效交流。在虚拟体验层,已建设完成项目发布区、创意区、企业展示区等协同创新功能区;学院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十余个协同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体验氛围。在创业实战层教育中,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天软”创业教育服务组织应为其提供更加深入具体的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创业资源支持,通过实施“天软校企协同创新计划”,为计算机软件行业创新创业企业、学生创业团队无偿提供办公场地、会议室、办公桌椅、水电、云服务器、云终端等资源,为企业研发与学生实习搭建高校平台。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六
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高峰,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很多人还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自己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证明自己的最好途径。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不愿意庸庸碌碌,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约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处于“经济”的社会――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创业可以给自己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尔。盖茨、张朝阳等人的名字在大学生中并不陌生,他们的创业经历也为同学们津津乐道,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能象他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抱着这种心态,认为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就算失败,也是自己造成的,不会去怪别人,不会感到遗憾。还是自己做老板好。特别是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市场,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创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有的学生,他们的中学同学或是朋友早就中专毕业或是下海,事业已小有成就,而大学生的清高和嫉妒心理促使其产生创业的想法,为的是“我要过得比你好”。虽然这并不是坏事,但不能否认,在一些想创业的人中,确实有这种心态。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时间上的自由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如果自己创业,时间的掌握上就比较自由。基于这个原因选择创业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没有事还要守在单位里浪费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创了业,就算不睡觉也无怨无悔。
创业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中国人穷,穷则思变,穷则创业。所以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多,就是说中国多数创业者是为了挣钱吃饭,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创业。但20多年来从农民到市民,从科研人员到公务员、海外留学生,一批批创业者无不在为个人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体制的革新做出巨大的贡献。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创业者多为机会型创业者,即瞅准了机会就开始创业。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富有,他们不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创业,他们创业是为了抓住商业机会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对社会做出贡献。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型创业者。他舍弃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业,就是因为他在商业实践中发现了软件产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及其团队非凡的创造力及软件产业的行业成长性,使他只经过2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传统经济无法企及的巨大财富,进而蝉联世界富豪榜冠军。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两种选择:就业或创业。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hkright)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自己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者更倾向于做上班族,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的可能性应与收益预期相关,可用公式表现为:
pr(e)=f(r—w)。
其中,pr(e)是指独立创业的可能性;r表示独自创办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w表示从事现在工作获得的报酬。
可见,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与r和w之间的差额呈正相关。两者差额越大,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创业者对收益的预期和现在获得的利益所决定。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创业是有风险的,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的失败风险。创业失败,不仅对收入的预期化为泡影,而且原有的稳定收入也丧失殆尽。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做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经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第一,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二,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他们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第三,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他们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第四,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一,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曾有过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第二,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更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第三,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第四,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对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实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组织保证。2008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免征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同时积极促成小额借贷担保或贴息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创业还有“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的启动。凡是有志于到西部创业的大学本科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凭创业计划书,或到西部边远地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都可向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会申请资助。此外,还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kab)的启动。据悉,该项目是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等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选修课形式在大学开展,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
总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无疑为大学生创业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从减免部分费用,到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使大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加上各地方也有各不相同的优惠政策供大学生创业,可以说,创业虽比就业下得决心要大很多,但这条道路却比就业明朗许多。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总体规模不断攀升。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越发凸显。党的xxx大曾经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各大高校也开始行动起来,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但对于刚刚走出校园和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创业这条路是否要大力宣传,一直都有争论。文章就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质来浅析一下当前的大学生创业热潮。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主力军。在其光环的背后是铁饭碗,是国家分配工作。而时至当下,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扩充。“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xxxxxx年首次突破700万人,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然而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增加带来的大学文凭含金量下降的事实却没有做出相应地调整,甚至包括部分大学生在内,因此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全国各大高校来说,让学生充分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然,大部分毕业生在这个现实压力下,能够主动改变自己,从原来的等待分配向主动面试转变,自降身价愿意从底层做起。
就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从校园走出来,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还有一小部分选择出国、考研深造,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资本。创业本是原来极少数学生的选择,但在现在整个社会强调转变就业思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创业。
第一,大学生精力充沛且有较好的知识体系做支撑。大学毕业生正值朝气蓬勃的阶段,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容易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经过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对事物的领悟力相对社会人来说普遍要高一些。再就是经过大学四年系统的知识学习,他们掌握了许多理论性的知识,特别是在创办某些高科技项目公司时,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转化成技术或为项目做支撑。
第二,大学生创业有国家政策支持。近些年,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今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xxxx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明确提到“xxxxxx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这就是说在未来三年里,政府将在更大范围内引领毕业生创业。而且在这个《通知》里,首先明确了政府的作用,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其次是学校的责任,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这样就把创业课程正式定性为大学的课程之一。再次是要求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最后在解决大学生创业缺资金这一难题上,《通知》里也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要求,要求其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方式,切实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本年度招生就业处包干到人,让各院的辅导员对本学院有创业计划和正在创业的学生摸底,组织他们填写创业计划书交到学校由校内专家和企业经理人对其审核,并进行资助。据了解,今年学校拨付的专项经费有20多万元。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根基,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创业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动高校产学研融合一体的有效手段,它更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但笔者认为,创业是一条极其艰辛的路,它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其中本科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l%,研究生的成功率也仅达5%,这样的成功率远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盲目地宣传以及鼓动刚刚走出校园或者正在读书的学生走创业之路,有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创业,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去创造一个事业。世上本无无根之木,也无无源之水。不管选择任何行业,它都需要一个基本的投资。而这对于刚刚走出校园或正在上学的学生来说,把创业计划书搬到实际生活中,资金是首道难题。在笔者从事辅导员的三年时间里,经历过好几位同学把父母给的学费截下来用于创业,最后赔个一干二净。
尽管国家出台各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和减息贷款。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银行提供贷款属于盈利性质,贷款本来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而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和创业这件事情而言,风险无疑都是很高的。所以多数银行在考虑支持大学生项目的时候都设有极高的门槛条件。如借款人必须要有固定的住所或营业场所,同时还要有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还需提供一定的担保材料或者担保人。尽管有些学生拿到了风险投资基金,但也只是少部分学生靠别人无法复制的特殊服务和尖端科技等才争取到的。对于大部分从事普通行业的学生来说,起步多是靠向家人朋友自筹资金。而由于创业成功率在大学生中间极其低,所以这种回报也很低。
第二、创业需要合适的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入手,或者要客观认识自有的创意项目或专利技术成果。每个人了解的知识都有限,只有把精力专注于自己所了解的领域才有可能成功。高校教育推崇学以致用,但很多大学生从学校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更不了解市场的风云变幻,往往会眼高手低,因为选择了不恰当的项目而创业失败。创业初期,应努力把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绝不能盲目搞多元化。
第三,创业需要持续的激情和成熟的心态。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如果在这条路上没有一个信念,很难坚持到最后。特别是当今社会对创业的宣传,多停留在那些成功者所创造的传奇,缺乏对这些人在成功路上历尽艰辛的深层次解读。就拿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大学期间中途辍学去创业。然而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盲目模仿,那便是莽撞和理想主义。现实中不乏带着理想主义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够达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高度,当面临现实挫折以后,便一蹶不振。创业是一个起起伏伏的波状过程,需要你在低谷时看到希望,在高潮时保持冷静。创业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才来释放长久的激情,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了解这个行业。所以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有很大部分选择创业的学生之前在学校都做过学生干部,但是在学校组织活动和创业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存在诸多差异。学校学生干部更多是把一些常规工作给做好,而创业是一种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企业在初期无法盈利根本不可能支持长久。因此,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在短期内证明你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你所在的这个区域的同行中间脱颖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激情更多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定,而人的自信大多是来自于对其他事物的征服,事业上的成功与团队的激情是一个交互持续的循环过程。
第四,创业需要一定人脉基础。创业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人沟通。有一定的人脉基础能够更好地拓宽产品销售市场,也能够更快速地了解整个业务领域。其次,大学生创业最好有一到两个以上的合作伙伴,这样既能缓解资金上的压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力量出谋划策。
创业是一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他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以及正在上学的大学生。所以当前各大高校需要冷静地看待这种创业热潮,适当鼓励有条件有准备的大学生创业,但并不适合大范围宣传。否则这种盲目的宣传只会使一大部分目前并不具备条件的学生心里信心膨胀,而白白丧失很多机会。理性地看待当今创业热,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适不适合创业,远比宣传创业本身更重要。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八
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高校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特以课堂教育、互联网创业平台与创业比赛相结合(下文中简称为“三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校区参加创业大赛的35个创业团队展开研究,发现“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有较大的帮助。
课堂教育;互联网创业平台教育;创业比赛;大学生创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自主创业,2015年12月15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李炳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指出,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中,应加强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学生实际需求和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郭园兰也在《试析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情况还不是很理想,突出表现在创业呼声高、创业意愿高、创业参与度低、创业成功率低、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创业促就业实效低等现象。但我国已出现的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仍不能满足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需要的现状。针对我国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特展开“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三结合”是将课堂教育、互联网创业平台与创业比赛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是把课堂教育作为基础形式的创业教育,结合互联网创业平台,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与创业精神并进行自我定位,之后进行创业比赛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在交流运用中提高创业素养与创业能力。
为调查“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向校区参加创业大赛的35个创业团队共95人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90份,回收率为94.7%。1)“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对创业项目优势认知提升程度。2)“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对创业意愿提升程度。3)“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对创业能力提升程度.通过以上样本数据表明,“三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对创业项目优势认知提升程度、创业意愿的提升程度、创业能力的提升程度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帮助。
1)“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树立创业理念与精神“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通过教师授课对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引导式学习。通过基础性知识的学习:让大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形成科学的创业知识结构;有效地激发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意愿,有效地树立创业理念与精神。
2)“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准确定位“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中的互联网创业平台是在互联网大潮下出现的新的创业基础知识平台。通过网络的绝对优势使学生:能够对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对创业资讯、创业案例、创业的政策等相关最新的内容进行各方面深入的全面了解;通过科学的测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性格、创业精神、创业兴趣等主观方面进行自我剖析;通过可行性分析以及创业实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
3)“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能够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创业比赛主要是以创业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师以及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为中心组成团队,为参赛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生涯指导。2014年朱海燕在《面向模块组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创业教育要求创新原有课程体系》一文中指出,关注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变革,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重新定位教育功能,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因此进行创业比赛是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并的最好方法,让学生真正能够将所学习到的创业资讯、创业案例、创业的政策、创业的各项流程等运用到实践中,在竞赛中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通过课堂学习,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与创业精神;通过互联网创业平台的学习,把课堂学习到的创业基本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并进行自我剖析定位后进行创业实训;创业比赛能够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加强学生对创业的浓厚兴趣,在交流运用中提高创业素养与创业能力。“三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起点,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业的倍增效应。因此,我们呼吁现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与创业精神并进行实践引导,真正的将创业教育转为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九
摘要: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而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辨析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分析现状发现瓶颈,以校园文化为出发点,提出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校园文化视角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路径。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增长速度从约10%的高速增长向约7%的中高速增长转型,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后围绕创业教育的文化体系便逐渐形成。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多数高校掀起创新创业热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步伐,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应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启发引领功能,发掘学生潜力,培育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人才,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盾。
一、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
(一)校园文化解构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校园文化是建校以来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传承价值的优秀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物质文化是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制度基础,行为文化是执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首创冒险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实用教育。
(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文化与教育是共生的,一方面教育是文化传承载体和创新源泉,另一方面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饰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产生须有物质文化基础熏陶。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可促进学生萌发创新意识,成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具有反作用力,可充实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度,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也顺应而上。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脱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末初有起步,故很难融入到已形成的高校文化中。多数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且理念相对滞后,没有打造适合创新理念的新校园文化制度。“老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合作实践教学等新理念却与校园文化产生脱节。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创新能力和对校园文化认识不足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瓶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但专业教师多半以科研为主,知识结构单一,又没有经过创新创业培训、缺乏相关经验,很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校园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多数教师不能将文化与教育结合,使之与教学和校园文化脱节。
(三)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综合考虑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重学轻术,重普轻职”现象较普遍,各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教育机制,未能与时俱进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高校文化及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文化未能较好融于校园文化,未能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发挥作用,未能形成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型校园文化。
(四)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园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不少高校没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任务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课程体系,只通过简单重复建设课外活动或讲座推进此工作。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上升至深学科层面,不能与校园文化同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科学课程建构体系。
(五)创业实践平台短缺校园文化着重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却很少能深入社会加强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极强,要成功开展须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导向。多数高校缺乏足够的实践基地,缺少以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为依托的实践形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创业活动成为“纸上谈兵”。
(一)传统教育体系融合创新教育价值理念,发挥校园文化启蒙引领功能传统教育理念是老师讲学生听,是“要学生怎么样”的模式,当下应关注“学生要怎么样”。学校应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及时更新文化制度,以造就新型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观念的新形势校园文化。教师授课应广植创新元素,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可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教学等组织学生参与,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发挥启蒙带动功能。
(二)加强教师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导向育人功能学生培养质量与教师密不可分,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分不开,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培训,强化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打造有想法的优秀师资队伍刻不容缓。高校应明确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培训定期考核,建立多领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融创新教育于课堂教学,融创业思想于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更浓厚,导向育人功能充分发挥。
(三)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渲染激励功能创新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功能是当务之急。学校可侧重挖掘创新创业模范,通过作品展讲座分享等形式在全校宣传,将成功案例深入学生身边,使学生感觉创业并非遥不可及,转变创业观念。还可通过学报期刊、广播宣传国家地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及学校扶持措施和取得的'绩效。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须在校园文化上找途径,课程建设上找方法。可设置合理学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例,与专业基础课有机结合。同时充实校园物质文化,增加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拓宽选择空间,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还可在超星平台推出资源共享的开放课程建立学习认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专家论坛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开设创新创业公共课,实现全面覆盖,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发挥校园文化行为塑造功能校园文化不应只是注重思想意识的第一课堂,还要有丰富的二课实践,通过各种创新行为发挥塑造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提升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建设训练中心、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作为实践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优秀项目落地转化成熟。带动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导航站、俱乐部等部门,举办论坛等别致校园文化活动和创新苗子工程等专题比赛,充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高校培养新型人才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条缺一不可的并行轨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使校园文化的宣传引领导向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创业知识的巩固和进一步地实践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4]郝刚,陈淑花.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j].教育与培训,2017(1).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
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将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和创业风险。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然而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务院最近公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组织、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的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类活动,其实质是对大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思维”的训练。近年来,高校学术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上,依据实施主体和主导性的不同,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导师引领模式。主要指导师依托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管理,提出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在项目中会包含团队导师、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这种学术科技活动研究起点高,团队建设合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作用很大。
2.学术竞赛活动平台。主要是由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竞赛、学科竞赛等竞赛类项目组成,利用不同的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别,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学术科技活动范围广,影响面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3.科技创新基地模式。为了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更多的高校选择了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由教务、学工、团委、学院共同管理协调,整合资源,构建院校两级培育模式,形成梯队合理、成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模式。
1.学术科技活动的作用更加被重视。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统筹规划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创业。加强资助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同时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积极推动形成良好学风。
2.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学术科技活动涉及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学生管理各个方面,各高校也都逐步加强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明确结题验收、加大表彰激励等,各部门也都能在工作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既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又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3.资源配备更加合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经费的保障。各高校也积极协调,通过合理划分实验室,协调教学、科研资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验室空间,各指导教师也能协调经费,满足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随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更多的高校将着眼点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如向晓东等提出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李书华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活动的长效机制。他们从组织、资源、经费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是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思考与提炼。因此,从长远角度,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思想教育上,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与人生理想、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结合,合理规划人生;在教学改革上,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考察内容,使学术科技活动从“第二课堂”迈向“第一课堂”;在机制体制方面,建立合理的团队梯队、管理团队、学术指导团队等,制定完善的立项和结题制度;在经费资助方面,协调教学、科研、赞助、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术科技活动提供支持。这些长效措施调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氛围,通过学术科技活动的平台,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学术科技活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需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积极主动,学习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大学生学术知识的局限性,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对每个学生加强指导,重视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理论基础。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培养创新能力,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其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于思考的工作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追求目标,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因此,学术科技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创建中,学术科技活动是重要的支撑和推动手段。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术科技活动在迈向“第一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考察来走进课堂;通过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探索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所开展的创新实验、发表论文、专利等情况换算成学分,完善培养制度。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改善课堂教授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教学方向,互动式分享学生学习成果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探索兴趣;通过改变考试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外学术活动成果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提供更丰富、更活跃的学术科技研究方向和创新创业训练,形成以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局面。
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调动了专业培养实验室、公共教学实验室、教育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各项资源,在开展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各方协作的局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源;在学术科技活动走向校外的过程中,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园等提供了实践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的重要手段;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专业性学术社团的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
许多高校为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配备了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并进行工作量化和考评,纳入教师考核,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术科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邀请的校内外学术专家、就业创业优秀人才可以成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指导老师;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积累的教育管理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也具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一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己的伟大创业精神和伟大创造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当是高校培养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创业能力是指在进行创业和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创业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首创性;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这两个特点是在创业性活动的结果中表现出来的。例如,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创业能力是在他们的发明成果中得到体现的,而这些科学发明既前所未有,又对社会作出了极大贡献,若是简单重复,不具有首创性,没有新的社会价值,就不能算是创业。当代大学生在上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掌握应用这些知识经验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这既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发展创业思维的能力。创业能力是由创业想象和创业性思维能力组成的,是人类普通的.心理能力,一般人都具有一定的创业潜能,而大学生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新的解题方法,新的思维角度,大胆的设想,精心的实验,都蕴藏着丰富的创业潜能。大学这一阶段对人一生中的创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少科技人才的创业活动在大学期间已初现端倪,这为他们的创业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创业潜能的开发,既离不开好的社会环境,又离不开学校得力有效的教学方法,更离不开个性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身创业潜能的开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1.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当前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绝大部分是集中性思维,而很少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强调创业的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应高度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自觉地进行创业活动和自身创业能力的开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尔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征。所谓流畅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短时间内发表较多的概念,它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变通是指思考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符合青年大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的特点,通过开展创新思想大讨论,举办创新成果交流会和表彰会等形式,大力表彰和宣扬创新典型,将大学生的情绪激发起来,营造出一种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要遵循物质利益原则,发挥利益杠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2.培养竞争心态。在创新竞赛中,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离开了它,人的创新精神就会扭曲变形,甚至变质。大学生要明确竞争的目的和意义,正确地对待和参与竞争,不可将正当竞争蜕变为追名逐利,更不能挖空心思地相互排挤、倾轧,形成不健康的恶劣风气。
3.创造竞争环境。公平、公开、公正是任何竞赛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广大参与者的普遍期望。在创新竞赛活动中,这一原则坚持不好,就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人们的创新热情。
因此,一定要增加竞赛的透明度,将竞赛规则、参与人员、评比人员、评比结果以至于整个过程都公示于众,接受全体大学生的监督。
创新成果尽快发布出去,得到校方和社会的肯定,关键要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无阻,这就要求在科研创新与实践运用之间建起一条“绿色通道”。当前,在大范围内,高校已经基本具备了这样一条“通道”,但对大学生来说,这条“通道”总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们对自己的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因自惭形秽而不敢登大雅之堂,这也是导致他们创新精神难以张扬的一个因素;应该将这条通道扩展开来,延伸到全体大学生中间,可以以班、系、二级学院学校为单位创办简报、快报,设立广播站、信息网站等,为大学生发表自己的思想和科技成果提供学术论坛。
人们只有切实感受到激励的目标要求同他们的自身利益相一致,才会焕发出无比的热情。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利益杠杆的作用,运用好奖励手段,实施奖励,还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效即兑原则。创新成果的效益显现往往不会立竿见影,而是有一个接受时间检验的过程,但超出了一定的时间限度,创新成果又可能会出现零效益。所以,对于每一项创新成果,既不能急于作出评价,又不能无限期拖延,应该跟踪观察、检测,等到其充分发挥效能之后再做鉴定,并依照奖励原则进行表功。
2.宁缺毋滥原则。评选创新先进不能下指标分名额,搞平均主义,轮流坐庄,这样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大大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对于创新人才的奖励,要出现一个,奖励一个,没有出现的,宁可保持空缺,也不能牵强附会、滥树典型,无法发挥奖励的作用。
3.失利免惩原则。这是保护人才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创新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因为创新失利而遭受惩罚,创新者就会内生出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自身创新精神的逐渐衰退。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二
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中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世界上高技术领域的创业热潮的影响,创业教育逐步得到重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将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要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业教育既要重视创造性、自立性、主动性、责任感等创业精神的塑造,也要重视工商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创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教育,才能提高全社会的创业能力。而探析造成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影响因素则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帮助大学生走出创业困境的核心。
(一)缺乏专业创业教育师资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尤为缺乏。当前,担任学生就业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作为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主力军。但是因为本职工作的原因,相关专业进修机会很少,教学技能与专业教师相比也较弱,再加上没有企业锻炼经历和实践经验,对企业的运营一整套程序通常从书本获得,而亲身经历很少或几乎没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形式教授,对企业运作的环节等重要细节也表达不准确,往往使得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另一方面,除了本校教师以外也聘请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学生讲课,管理者实践经验很丰富,但缺乏教师教授的技巧,往往导致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性,教和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创业教育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课程的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受固定思维的影响,缺乏灵活性,缺乏个性。众所周知,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高,课程开发难度较其他同类课程更难,加上许多高校极度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导致创业课程的开发动力不足,创业课程开发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数量及质量也极为有限,而且创业课程太过独立,没有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体系,学科之间没有很好地渗透。教材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各校都以自编讲义为主,课程内容的安排基本上以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创业史作为案例讲述创业过程,其内容过于陈旧,创业模式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典型性不强。
(三)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动力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尤其是服务性创业项目,没有资金保障很难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技术性创业首先需要启动资金,后续还需要准备好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一旦资金链接不上,企业很可能中途夭折。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调查来看,资金匮乏是创业失败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众多创业者中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主要原因是创业经验少、金融方面缺乏信用基础,如何在创业中吸引资金支持已成为一个课题,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四)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有待改进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大多依赖于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团委等部门推动,所指的创业,仅仅是去开办公司、企业或工厂这种狭义的创业,并且大多停留于提供一些创业课程或活动。有些高校虽然提供一些创业的平台,但这些平台只停留在作为对外展示学校品牌的窗口,没有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实实在在去扶持一些创业计划。主要原因在于:校领导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师生员工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成为一种系统、完整的教育理念,没有渗透进学校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成为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同时高校创业教育的方式也较为落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使用的工具也较为单一,如黑板、ppt,而传授创业能力的教育则几乎没有。
(五)大学生创业缺乏政府政策及各项配套措施支持
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些优惠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很好地落实。另一个问题就是创业的学生往往不能忽视现实的问题即户口、档案等落实情况,而这些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到目前还没有很好落实。最后,为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的机构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仍处在独自奋战的阶段。
(一)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成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基地,必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创业师资可分为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要注重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精神示范;实践型教师的培养要注重创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构成应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及创业成功者、相关政府专业人员组成。为了建设科学的、创新的教师队伍应积极做好以下工作:(1)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加强校内培训、校际交流、学习研讨、相关资格认证工作等,全面提高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2)邀请省内外创业教育优质师资在辅导员中定期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3)鼓励相关教师进行创业,积累创业经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吸取技术创新专业到学校任教。
(二)创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把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创业指导讲座、优秀企业家创业论坛等创业教育课程活动。这些作为创业课堂外创业知识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意。二是将一些独特的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首先将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渗透与融合,比如应把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入创业教育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成果引进和吸收过来,开发符合我国大学创业实际需要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高校还应该结合大学生创业目标、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去,形成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三)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项经费
首先学校划拨专业基金用于创业教育,重点扶持学生创业的项目、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项目的孵化扶持、创业师资力量建设等。其次鼓励各二级学院通过自身的资源争取校内外各种机构、团体、企事业单位或校友的捐助等,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最后利用政府创业计划,开通大学生创业助贷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坚持思想引领,更新创业教育观念
20xx年欧盟达成的十年经济发展规划,即“里斯本战略”中指出“创业教育的益处并不仅仅局限于创办企业和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创业就是“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将创意付诸实施的精神和能力”。可见高校不能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创业教育的唯一目标,而是要深层次去看待、理解、实施创业教育。许多高校把就业作为根本目标,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后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当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了解创办企业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是创业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大学生在学校接受创业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毕业时是否具备创业的能力,而是要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并对创业知识有所了解。
(五)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部分,高校要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利用当地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现有园区和孵化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放宽政策并投入资金完善创业场地、创业设施等硬件设施,让每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业计划。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解决一些他们的后顾之忧,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场所限制、减免有关行政管理费用、实行优质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实行创业补贴、实行成功创业奖励、实行创业吸纳就业岗位补助、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行创业培训援助、实行人事代理和社会保障服务等,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直接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将在社会生活中体现,这一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教育质量。了解大学生创业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创业教育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困境也将迎刃而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也将迎来一个春天。
[3]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xx,(4).
[4]周琼.是工作“难找”还是人才“难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7).
[5]赵彩瑞.积极面对就业压力树立现实的就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7).
[6]贺锦,黄婕.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xx,(1).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三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应该采取有效改革措施。本文从“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出发,反思现存问题,并就此从观念、教师、教育机制、支持机制和实践平台五个方面提出应对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精准供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反思;应对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也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其不仅表现了高校教育改革的质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依据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反思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改革教学观念,融合教学资源,聘用及培养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供给结构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1“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1.1教学模式较为僵化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较为落后,与专业教育联系也不紧密。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不具备自己的特点,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重要原因。当前,虽然有一些高校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资源、学校办学特点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模式僵化、无特色、不变通等问题。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四
当太多太多创业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们不愿在一旁观望,更希望走出书本和课堂,梦想着建造一个个“商业帝国”。
虽然成功是难以复制的,财富与经验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但是如果没有那些新鲜的思维火花,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自主创业”也是一空话。
在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里,“自主创业”这个词激励着许许多多追求理想的学子们。那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有多高?比尔·盖茨创造了雄霸全球的“微软帝国”,也创造了学生“自主创业”的世纪神话。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学生公司。在1998年到2000年间,许多学生创业者投身到了网络产业中,并经历了一次泡沫破灭的洗礼。在那之后,大学生“自主创业”进入了相对平稳的状态。2006年,前程无忧网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由此可见,“自主创业”的理念已在大学生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象牙塔里的学子们,之所以热衷“自主创业”,一方面,“自主创业”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公共话语空间还是高校内部,“就业难”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而“自主创业”就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比较现实的理性选择。现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而是融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既然,大学生“自主创业”蔚然成风,那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氛围、土壤又如何呢?虽然“自主创业”一次次被政府和国人所关注,但却始终未成气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普遍,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就高达20%~23%。而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还不到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如何才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土壤?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计划大赛”,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创业计划大赛”往往是优秀学生创业者诞生的摇篮。所谓创业计划,有的学校称商业计划,是让参赛学生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并由学术界和企业界名流当评委,选出优胜者。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一些获胜的可行性报告最终可能获得风险投资。“创业计划大赛”以实际技术为背景,跨学科的优势互补的团队之间的综合较量。竞赛的意义也不局限于大学校园,从某种程度上说,创业计划是高校、社会、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一种重要的沟通和互动。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竞赛是他们从课堂走向商场的捷径。
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土壤,高等教育的模式也应与时俱进。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是管理型的、封闭式的,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缺乏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加上太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目的,因而走出校园谱写创业史的不多。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只有体制朝服务型和开放型的方向发展,大学生才会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竞争性格。另外,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投资机制也很必要。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融资相当困难,致使许多优秀的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施。创立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发达的信息服务行业以及各种齐全的咨询服务机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
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势所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学子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五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提升就业率,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保障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
大学生在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就业,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他人的就业。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同时,可以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先后出台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各项促进政策,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1.建立健全创业法律法规。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一方面以国家的法规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宏观指导,另一方面以地方法规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施准则,构建健全的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重要保障。具体而言:第一,简化注册登记程序;第二,提供金融贷款的优惠;第三,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辅导与培训;第四,提供一定的户籍优惠政策;第五,提供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第六,提供税收优惠的政策;等等。
为了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连市为大学生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创业贷款,即小额的担保贷款和中国青年的创业国际计划。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毕业生可以获得最高达5万元人民币的小额担保贷款,对于部分高新技术的创业领域,贷款数额则可高达10万元。而大连地区的共青团市委主管则主要负责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由青年创业促进会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工作,一方面提供3万至5万元作为创业青年的启动资金,另一方面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导师陪伴式的辅导,向创业青年传授经商之道以及创业知识,将青年高效地引入工商网络之中。专项资金不仅无利息,而且无抵押担保,一般资助的金额控制在5万元,要求在三年之内进行分期偿还,从而可以循环使用资金。
1.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到位。
近些年,国家与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巩固的政策基础。然而,现实情况是,政府的扶持并未能够落实于正在创业或者是准备创业的人员上。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还有待完善。现阶段,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工商和税务等方面,而在企业制度、投资制度以及人事制度方面还有所缺乏,并未构建完整的政策扶持体系;另一方面,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对政府出台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
2.资本市场有待成熟。
通常情况下,经济体制环境状态是衡量社会经济环境是否成熟以及稳定的重要标志,一方面可以降低创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推动市场预期的提升,从而让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充满信心,使其在创业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达到60%之上,这不仅意味著市场竞争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而且象征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竞争不仅愈演愈烈,政府的管理也日趋透明化,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门槛,另一方面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无法满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部需求。
3.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创业环境涵盖众多内容,其中文化环境会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社会舆论;第二,风尚;第三,传统;第四,精神风貌;第五,心理状态等。我国根深蒂固的“轻商贱利”的传统思想,导致大部分人对创业存在负面的认识。此外,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人缺乏冒险精神,安于现状,无法抵御来自于创业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政府一直以来非常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推动与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顺利顺畅,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应落实各项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争取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业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2]周淑怡.政府在支持大学生创业上的角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xx.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六
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待就业人数不断上升,找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就业难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而在新形势下推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提高国家的就业岗位提供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民办高校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来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教育模式的特征应该是:活学活用、以学分+技能+思维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优劣、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脑与手与身与五官的综合结合、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等等。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社会生存能力强、能独立应付和解决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才,这种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才的教育模式就是“创造力教育”模式。
(二)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民办高校学生事业的创立。
我们要培养的大学生是有着远见和过人胆识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新的形式下,大学生需要有不断创业和超越自己的魄力。在现在就业困难的大的社会环境下,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而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训练,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够接受到正规的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如何规避创业风险等,只有这样,民办高校大学生才能够在创立自己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也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
(三)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够弥补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的状况。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方面相对于公办高校大学生来讲存在一定方面的弱势,而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观的培养,培养其积极创业的能力,就能够弥补这个缺点,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此方面高人一筹。通过学校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能够形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能够自动屈从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世界观。
(四)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创造力的培养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的实践力的培养。
在现代的学校教育机制下,很多学生缺乏责任感,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选择了啃老,这不能不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的倒退现象。而通过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的历史使命感。通过进行创业意义的宣传,大学生能够明白创业不只是自己一个人找到了就业岗位,还能够带动很多人一起工作,从而使得社会使命感增强。而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其解决,有助于激发学生个人创造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实践力的提高。
(五)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业热情的培养。
大学生总是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在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使得广大创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的学习机会并且产生浓厚的创业兴趣,为其以后的创业活动积累经验,提供方法,提高离校后创业的成功率。
1、创业比例低。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在新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了进公司上班,或者进事业单位,考公务员等。选择自主创业的只占极低的比率。
2.创新成果少。
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很少有创新成果,创造力被极大地限制了。这大大阻碍了我国科技转化的比率,使得整个国家的发展显得创造力不足。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流于形式,丧失了其存在的真正意义。
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偏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创业成功率低等。而不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也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导致创业过程中缺乏目标和远见,失败率极高。
4、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虽然在现有的形势下,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但是很多民办高校没有对这方面产生足够的重视,使得学校缺乏专业老师的配备,造成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长足的动力。有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内容严重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专业深度不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要想获得合理解决需要多管齐下,同时也亟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在我国现有的行政法规中,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国家通过社会宣传,提供社会帮助,提供政策支持等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支持。学校也应该对创新创业行为进行鼓励和宣传,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
(二)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的奖励。
现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除开学校不够重视之外,还因为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大学生的创新奖励不能只流于形式,还应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只有对学生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大学生才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中不停地创新,从而使整个学校,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形成创新型社会。
(三)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该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强化;其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设计教育;再次就是发掘创业典型,树立榜样;最后就是在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重新认识创新创业问题。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在很大一个方面是因为没有对创新创业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很多学生都抱着旧的观念,认为创业辛苦,创业风险大,创业成功率低等,宁愿选择进机关,给别人打工也不愿意自己当老板。所以需要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创业观,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
首先,必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教师的数量,必须保证相应的学科有相应的老师承担。其次,提高创新创业方面教师的素质,只有老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将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而有的老师自身缺乏创业背景,给学生讲课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过于注重理论。再次,教师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成长。因为专业的特殊性,教师缺乏联系同业的平台以及跟创业模范联系的方式,所以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成长起来。
(六)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主要是因为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践性。要想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有途径接近社会实践;其次要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辟多种形式,这样才能够吸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机会对所学习到的理论进行运用。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只有通过多种策略对当前的创新创业问题进行研究解决,才能够从本质上改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难,积极性不高,成功率低等一系列现存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七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编排前后重复,降低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创业教育理念能够改善传统的学习效率,因为创业教育贴近社会实际,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就业需求,吸引学生注意。创业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自我兴趣和技能,为以后就业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自我技能、兴趣的挖掘,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二)创业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堂上完全服从教师的安排,所以对学生的个性是一种压抑和阻挡,没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创业教育更加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学生内部,教育方法不再单一,而是变得多样化。创业教育理念的引入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实现教学结构的改善,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和能力。
(一)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一致。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发展的个性,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的思维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因为大学生进行创业主要的素质便是拥有创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和创新性。这些内容都是与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市相互融合的,能够实现两者的真正结合。
(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诚实品德,两者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目前,创业难度很大,必须拥有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和失败后坦然接受的心态。两者都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完整性格,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三)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模式上具有相互依托性。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很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展开,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说理法、实践锻炼法、学生主导法、个体体验法等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结果。创业教育更加需要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可以通过个案分析、市场调查、专题讨论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第一,树立正确的理念,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念宣传,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教师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认清学生的社会发展性和个体发展性。第二,要重视创业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重点展开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展开相应的培养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本身存在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加以提炼和培养。第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二)明确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应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课堂教育应该从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如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教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新理念,改变教育方法和手段,融入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创新教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很多创业的创意都来自于实践当中的灵感,所以加大实践培养力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创业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设企业管理课程,开设人文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实习机会,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为毕业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四)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第一,应该注意更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在办学理念上支持创业教育。第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健全的组织制度,在组织上应该支持创业教育。第三,大学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具体的载体,因此学校的一些物质标志应该建立起来,让创业氛围可以充斥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第四,领导加以重视,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要身体力行。第五,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创业热潮或者是支持创业的风气,这样,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激情。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而创业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够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创业素质。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理念上进行更新,从具体的实践入手,将创业理念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八
摘 要:该文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普遍流程,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我国今后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够真正有效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举措;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顺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系统工程。大学生作为社会寄予厚望的高素质人才,应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要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
很多大学生往往不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这是因为大学前的教育告诉他们课堂上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课本学习比社会活动更重要。生活中处处有新知,大学生作为“七八点钟的太阳”,应该在老师教学的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开辟自己的第二课堂。只有首先有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大学生们才会在课余思考实践的问题,才能投身到课余实践中来。课余实践的机会多了,才能结合理论产生创新思维,再利用创新思维指导实践,实现“意识到实践,实践到意识,意识再到实践”往复循环的认识飞跃[1]。
有了创新创业意识之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个类型的实践活动,为自己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材料。有效的实践活动主要有四种:
(1)科研训练:在导师帮助下进行科研训练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实验室和科研资源,引导自身对于科学前沿的认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2)学科竞赛:主动参加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相关竞赛(软件设计竞赛、智能车设计比赛等)能极大的提高快速学习能力,并检验自身时间管理和项目安排的能力。
(3)素质教育:多参加读书会,借阅专业以外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参加文艺体育活动,参加辩论队或演讲比赛,锻炼口才;培养一个人文的兴趣爱好,例如绘画、摄影、徒步等。
(4)实习培养:积极参加校外兼职活动,锻炼职业技能,了解盈利链的整个运作;参与产业基地或者公司实习,在拓展社会资源的同时摸清公司的基本运营流程[2]。
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广泛参与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会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兴趣和短板有充分认识。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优势,选择创新创业相关的方向。在确定方向之后,深入了解相关方向的理论知识,钻研相关方向的实践活动。例如对编程有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多个软件编程项目组,边完成项目边巩固编程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学科前沿知识有热情的大学生,可积极联系导师,争取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学习实验方法和科研技巧等。合理安排好校内学习和课余钻研的时间,在项目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一个方向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就可以准备自己创新创业的课题了。
现代社会已经脱离了单打独斗,团队合作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必要的前提。团队初期组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兴趣组合式。要求每一个组员对同一个课题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保证了团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团员的寻找可以在校内相关社团展开,也可以在网上论坛和社交部落上寻找。
2.零件拼凑式。这需要组团人对整个课题有初步的规划,按照初期的计划表根据需求找到相关优势的人才。例如一个卖产品的项目,需要研发产品的人和营销产品的人,这两类要求可以分开来找。
3.导师推荐制。如果课题由具有经验的导师指导,可以让他充当组团人来组织整个团队,因为他有相关项目经验,知道什么样的团队能成功。
在创新创业实践的前期要找好自己在团队内的角色。团队的队长需要具备责任心、耐心,还要有可以作为全队榜样的干劲和斗志,副队长需要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普通组员各司其职,该出力的时候不要扯全队后腿,负责撰写报告的组员要紧跟项目进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项目的机会锻炼自身,发展职业技能。大学生一般都是通过尝试不同的实践活动最终确认创新创业实践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又经过长期的理论准备和反复实践,不妨利用这个方向上的积累优势给自己择业增加筹码。例如以科研为目标的同学,要在项目中锻炼好自己的科学精神,打好理论基础,学会写合格的研究文献;参加软件硬件项目的同学,可总结自己在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和项目开发水平,缩短就业时的实习期;在项目中负责营销和对外联系的同学,要总结好自己项目管理和对外公关的经验,为将来从事同类型的工作打下基础。
上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希望能够给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和指导教师以启示,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自身将来的发展拓展了道路。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整个社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作为排头兵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主动提高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
[1] 韩孟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5):106.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十九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河北的企业和高职教育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作为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也势必应在依托京津的先进创新创业理念、丰富的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身,以谋求更快更高的发展。
京津冀;连锁经营;创新创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整体突出了京津冀间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定位格局。同时,规划纲要的出台,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会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这有利于各行各业在京津冀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结构,建立一体化的市场。
纵观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完善。有统计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由此可知,服务业在北京的聚焦程度较高,天津近几年快速发展服务业,河北除个别地区外,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发展规模与当地的人口规模匹配度较低,且大部分服务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且与京津相差巨大,尤其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严重不足,各项服务比较匮乏。规划纲要的实施,势必为河北服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良机,紧跟这一重大举措,为服务业提供高素质管理和应用人才的各院校均应认清形势,紧跟京津冀经济发展潮流,提前谋划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各专业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连锁经营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品牌经营,店面标准化,管理规范,统一正规的进货渠道,较高素质的连锁专业人员等,现在的连锁经营已经不局限于酒店,饮食,服饰,教育等行业,已逐渐的转向互联网连锁,农资连锁等新型领域。河北省人口众多,服务业需求旺盛,河北在新的形势下会逐渐改变粗放型的产业结构,把新型产业迅速做大。规划纲要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三地势必将建设统一开放的商贸流通市场,北京会将农资供应、物流和实体交易等部分向天津、河北转移,借此良机,作为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包括连锁类的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种植、农副业养殖、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实习、就业和创业,扩宽就业道路和方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服务业及高职院校很多相关专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作为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抓住此良机快速提升发展自己才能做大做强。
1。加大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人的`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能力。王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企业、服务业乃至大学生创业都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校时应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创业精英人才,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目前河北连锁业存在的问题连而不锁,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管理体质及经营理念创新不够,统一配送比例和信息化服务不高,在这种情形下,新型产业会应时而生,例如农村连锁店建设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驱动下快速发展起来,都为我专业的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机遇。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转化就业意识,扩宽就业渠道,需要一改改过去大城市就业的观点,应该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
2。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教育。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院校会逐步实现网上课程共享,学分学历互认;区域内的教师、学生等的互访;可加强教研、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形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要紧跟形势,加强与京津连锁行业协会的联系,定期参加组织的校企会议,了解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与京津开设连锁专业做的好的院校学习,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可以借鉴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加强自身专业的建设,利用京津院校的完善的实践资源,提高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联合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形势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突出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推进连锁专业课程建设的开放化,逐步实现所以课程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mooc、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京津连锁专业先进的知识;可以运用网络以及相关科技手段,建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网,掌握全面的用人信息,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按京津企业标准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利人才支撑。
3。构建京津冀一体化课程改革体系。京津冀三地高职院校应与京津冀企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建立课程合作研发制度,重塑职教理念,重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应根据连锁企业需要,把职业标准要求融入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应依据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明确新型产业和领域,做好自身专业设置和调整,注重对学生适应性的教育,适应更多的产业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技术技能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的质量。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对京津冀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京津冀域内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该在长远规划的前提下,改变以往被动的观念,实施符合京津冀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均衡京津冀高校发展,增强三地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京津冀整体教育水平,并以此带动三地经济和社会的向前进步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目是逐步实施的,我定会关注发展动向,为连锁经营专业的发展寻找机会。
大学生创业论文摘要篇二十
大学生创业面临着盲目投入、经验不足、宣传手段有限的困境,互联网可以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有所助益。互联网是信息的源泉,可提供大学生需要的市场、政策、人才信息;是经验的聚集处,可以为学生提供成功人士的经验并模拟创业情境;是销售的工具,可促进销售的广度。
1.不加分析,盲目投入创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对市场调研精细的划分,数据的科学分析,市场产品需求的了解,产品需求的发展方向的把握。之后,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或服务领域进行投资,开辟创业繁荣之门。然而,因为市场以及个人的一些因素,对市场进行调查有诸多的麻烦,所以,大学生在创业之前进行市场调查的寥寥无几,投资时从众选择,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殊不知,在群起而夺时,该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已经失去了最大化价值,留下的只是残羹冷炙,这时加入角逐,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商对产品或市场进行开拓,只能是血本无归。
2.经验不足,屡见失败。
大学生创业,有着深厚的知识功底支持,也有着优厚的政策保障,却也面临着经验的不足。创业需要对市场有明确的认知,对人际关系较为熟练地驾驭,对产品或服务生产的方方面面有综合的了解,这都是学校没有教过的。因此,大学生创业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3.宣传手段有限,吸引力不足。
很多学生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是正确的,却输在了宣传手段上,仅仅依靠发传单、贴广告这样一些老旧的方式,高端一点的打个电视广告,但这些仍导致创业失败。互联网时代,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以质量为优的年代,这不是说质量不重要,只是说宣传的效果是巨大的。
1.互联网是信息源泉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所需要的部分市场数据信息,虽然这些数据可能不够全面,却往往能够从一斑而窥全貌。从产品和服务的目前性能数据,可以得知其有待改进之处,并且通过与新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比较,确定哪个更适合市场,或者是划分出针对性的市场;从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趋势,可以判断其目前的吸引力状况,从而合理决定是否进入这一行业,减少从众的盲目性。此外,互联网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国家对行业的政策信息。而且,互联网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志同道合的团队建设可能。
2.互联网可以提供创业的经验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方面,互联网可以从两处予以支持:其一是观察名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出自己的创业路子。在消息闭塞的时代,名人的成功经验多不为外人道,互联网时代则不同,即使再有意保密,很多成功的经验还是广泛流传,大学生面对的,不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经验借鉴,并且时移世易,照搬照抄是不行的,需要基于事实和自己的兴趣能力,发现成功之路。其二是互联网的模拟创业功能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培训系统,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登录检测自己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创业实战的演练,经过模拟,大学生对创业的很多细节都有了明确的把握,比如组织建设、资金运作、产品或服务生产流程、市场定位等,需要注意的是,虚拟的成功并不一定等于现实的成功,它只是提高了成功的机会,减少了走弯路的可能。
3.互联网可以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借助互联网,可以让更多的人认知到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成节点状的互联网,每一个节点都有接受者,传播面之广可想而知,且不限于时间和地点,拓展了宣传的持久性和普遍性,这能够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利润。从qq空间、淘宝、京东的电商营销,到twitter、facebook的推广,再到现在火热的微博、微信营销,互联网的销售渠道日益广泛,并且依然在开拓中;而且,销售方式越来越富有文学和艺术色彩,越来越吸引受众的眼球,这远不是宣传单或者是电视广告所能比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月国旗下演讲稿主题(大全13篇)
- 夏令营自我介绍即兴发言 夏令营自我介绍即兴发言稿(三篇)
- 最新精神文明专题会议通知怎么写(通用8篇)
- 2023年低保贫困申请书怎么写(实用12篇)
- 大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书200字(精选17篇)
- 大学生贫困补助申请书2000字(优秀8篇)
- 新员工工作转正申请书怎么写(模板8篇)
- 高中新生入学欢迎词(大全9篇)
- 旅游车辆租赁合同(通用9篇)
- 最新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表(精选14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