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设计,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案,借鉴其经验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一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尘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12课时。
内容。
课时数。
生活中的比。
比的应用。
练习三。
机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二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70认识比例1、例2以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图片激趣,引发讨论,设置悬念。
2.电脑呈现例l主题图。
3.揭题: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比。
二、自主探索,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1.启发谈话:用比怎样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呢?刚才有同学会说,谁来试着说一说。
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成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看书自学,汇报交流:
(1)写法。
(2)各部分名称。
(3)比是有序的。
3.完成p68试一试。
(二)深入认识比。
1.认识不同量之间的比。
(1)生读例2,师:读了这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学生分别算出它们的速度,填入表格。)。
(2)指出:像路程和时间这两个有着相除关系的量,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交流得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追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丰富对不同类量的两个数量比的认识。
张祥买3本笔记本用了10.5元。
提问:这句话中告诉了我们哪两个量?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会用比来表示吗?
3.总结概括比的意义。
(1)观察一下这几组式子,总结相同的特点。
(2)提问:你认为两个数的比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
(3)小结:两个数的比归根结底表示的都是两个数相除。
三、自学课本,内化比。
1.自学课本p69。
2.反馈:通过看书,你还知道了什么?
*求比值。
*分数形式的比。
*理解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三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四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2)(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五
一、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例1前,先让学生做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学校有8个篮球,12个排球,篮球和排球个数的比多少?让学生发表各种意见,然后讨论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写成8:12好还是写成2:3好?在教学例1时,先把例题转化成约分:14/21,1.25/4这种形式,让学生运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接着让学生把它看成比的形式,该怎么读呢?学生齐读。教师直接指出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化简比;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也感觉很简单,容易接受。
二、加强对比,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如8:12和2:3进行比较,通过讨论,发现比的特点,让学生更清晰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把约分转化成化简比,鲜明的对比,明确地理解化简比的方法。
三、从故事的情景中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突出学习化简比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本人讲述了一个《商人和上帝》的故事,商人向上帝倾诉自己的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希望能得到上帝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上帝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所给的比当中选择一个比,就是你的朋友与商人的。商人只要从上帝提出的要求中(2.4:4.8、1/6:1/3、36:72等等)选择一个比,上帝就会无条件地送给他们所想的礼物;从商人的思考、难以选择的困惑中,让学生体会到化简比的必要性。
这节课,学生都充满积极向上的信心,都在不断地探索中不断获得新知,在学生的练习反馈中,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六
已学了比、求比值、化简比按比例分配等知识。
学习目标。
1、巩固比的意义、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2、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导学策略。
练习。
教学准备。
习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概念。
什么叫做比?
怎样求比值与化简比?
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二、独立练习。
第1题练习后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第2题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第3、4题先弄懂题意,再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第5、6、7、8、题是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一实际问题,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或全班交流不同的方法。
三、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然后教师介绍黄金分割。
口答并结合练习加以说明。
列表分析。
教学反思。
还可以。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八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能力目标: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在化简比的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谁来说说什么叫比?你能举个例子吗?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比的知识(板书课题——比的化简)。
4.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师:是的,又不能喝,光凭眼睛看不好判断,那你们需要老师给你提供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数据信息:
蜂蜜水。
号杯:3小杯12小杯。
号杯:4小杯16小杯。
师:根据这些信息,现在你有办法解决“哪杯蜂蜜水更甜”这个问题吗?
预设:生1:看看平均一小杯蜂蜜用了几小杯水,再进行比较。
生2:看看平均一小杯水用了多少小杯的蜂蜜,再进行比较。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出蜂蜜与水之间的比,并板书:
1号杯:3:12。
2号杯:4:16。
师:联系前面学过的分数与比的关系,想一想,3:12和4:16这两个比能不能像分数化成最简分数一样,也能化成最简比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并试一试。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并说说这样做的依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3:12=3/12=1/4=1:4。
2号杯:4:16=4/16=1/4=1:4。
师:现在我们发现,两杯水中蜂蜜和水的比实际上都是1:4,说明这两杯水是?(一样甜)。
2.理解化简比。
师:从刚才的化简过程中,我们知道3:12=4:16,两杯水是一样甜的。笑笑也写了两组相等的比(课件出示)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请你也试着写一组相等的比,并和同桌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写一写,并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2)结合学生汇报,课件演示每组相等的比中前项、后项是如何变化的,并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化简与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
3.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师:你能根据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吗?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强调“0除外”)。
4.揭示“最简整数比”。
师:分数约分要注意什么?比的化简又要注意什么?
分数约分要约到最简分数,化简比也要化到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为止,这样的比就叫最简整数比。
5.化简比的方法。
师: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你能化简下面的比吗?(课件出示)。
化简下面的比:
24:42120:60。
1)独立尝试。(指明两人板演)。
交流:说说你的思路。(方法、根据)。
2)小组活动:(课件出示)。
化简下面的比:
0.7:0.82/5:1/4。
思考:这两组比与前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两组比化简?并试一试。
全班展示、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的智慧。(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3)归纳:怎样化简比?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最后都要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化简比:(带的为选做)。
(要求:学习有些吃力的学生可只化简前三组比,程度一般的学生至少化简四组比,程度好的学生要求全做。)。
21:240.3:1.54/5:5/7。
1:4/50.12:60.4:1/4。
2.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1)、(2)两题,集体订正。
(2)小组讨论完成第(3)题,集体交流,明确:判断谁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就是看比值的大小。
四、全课总结。
师: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篇九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及反思 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案(三篇)
- 2023年科教科教学工作计划(精选9篇)
- 2023年小学生作文教学计划 2023年新学期计划作文200字(十二篇)
-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及反思(优秀11篇)
- 医院安全保卫工作总结(优秀16篇)
- 2023年校团委工作总结报告(实用15篇)
- 2023年团课的培训心得(优质14篇)
- 小学教导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实用12篇)
- 2023年学生部工作总结报告(通用19篇)
- 最新幼儿园学期工作总结简短范文(精选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