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47:44 页码:14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实用13篇)
2023-11-12 12:47:44    小编:ZTFB

宗教是人类对于信仰和灵性追求的表达,它给人们带来安慰和指引。写总结时要对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有清晰的认识,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如果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可以参考下面提供的相关资源和研究报告。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一

唐代诗人吕严《牧童》诗中的放牛郎是如此的诗情画意。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原野里绿草如茵、晚风吹拂;未见牧童人影,已闻笛声悠悠,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脑海里浮现的是人骑牛背,短笛横吹的模样。

文人笔下如此,民间的传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流传千年的七夕鹊桥相会主角之一,不就是一个小小放牛郎。

下乡后,第一次见到真实的放牛郎就没有那么浪漫了。

“考试考零分,下乡到农村,背把锄头铲田塍”。

然后是哈哈哈哈的一阵大笑。是他们给我的第一个见面礼。

歌声丝毫没有诗情,听后只有从心里泛起无奈和悲哀。

几个月后,我在自留地里种的番茄长得不错,几个果实已经开始青里泛红。眼看就要熟了,开始算计着什么时候能吃,甚至想过凉拌吃还是炒着吃。

没有想到的是有人下手就是快。

早上出工还像小灯笼挂在枝头的番茄,收工回来已经不翼而飞了。

中午吃饭时气呼呼的说起,邻居笑着说:“肯定是那些小鬼,说不定他们早就在盯上了。”

辛苦一场的果实自己还没有就填了别人的五n庙,自然不开心。

但是邻居却告诉我村里的规矩,放牛郎只要不拿东西回家,吃一点是没有关系的。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不为什么,就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别说自留地里的,就是田里老鼠藏的东西他们都一清二楚,到时候掏出来烤着吃。”

后来才慢慢清楚,队里放牛的都是困难户。劳力少,小孩多,到年底一核算总是倒挂。

队里安排他们的小孩从8--9岁开始放牛,从小就能挣工分,帮家庭减轻些负担。

放牛看看潇洒,早晨骑在牛背上,晚上带着肚子吃得滚滚圆的牛回牛栏。顺便捎上牛晚上吃的青草。

风雨无阻,天天如此。

养牛百日,用牛一时。

到春耕和双抢时。放牛郎平时放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队里的收成。

这大约就是为什么有这样规矩的原因。

这些小孩和同龄人相比。

一个在课堂里书声朗朗,一个是伴着牛儿风里雨里。

他们永远也不会去遥指杏花村,也许从此不能读书识字。

也许这就是现实里放牛郎的命运!

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在不同的人的视角里有如此大的差异。

文人笔下的浪漫,人们口里的美好,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小小放牛郎呢?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二

你是我世界的中心,而我只是你世界的边缘。

——题记。

窗外大街上的汽笛声响起,叫醒了我困倦的双眼,柔和的阳光照在眼眸,我又轻轻的闭上了眼睛,感受着这份温和。睁开眼睛,可能就会被窗外袭来的丝丝凉风带走这微弱的暖意了,叫我如何舍得。

清晨我携初升的晨光走出房门,乌云遮住了还没来得及炫耀的晨阳,让我不敢相信这是一天的开始'白天'。

初醒的世界似乎又要沉睡下去,雷声让我有些胆怯的止步。

天有不测风云,看来这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天了,不一会儿,哗哗的雨声从对面不远处的铁皮房上响起,不一会就挡住了我前往公司的路。

回到窗前,看着争先恐后的雨水落下,不少的雨被风吹的迷失了方向,不少的迷路者就落在了我的窗上,又急速的顺着窗上的玻璃滑下。雨太过于密集,让我都看不清对面那吵吵嚷嚷的铁皮房。

雨下的大了,铁皮房的声儿也变大了,似乎是在以这种方式表示强力的抗议。

我微笑着看着对面那被雨水包裹的铁皮房,就像是调皮的孩子被家长狂抽着一般,让我看了却是有些得意。

我很喜欢雨季,因为我喜欢看着雨水打在那铁皮房上,然后又顺着铁皮房的水槽流下,就像是被欺负的孩子在哭泣流泪一般。铁皮房前那几颗刚初长成形的小树也在风雨中手舞足蹈,像是在与我一同庆祝铁皮房被虐一般。

我不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记得几年前我刚来到这个地方,有一个炎热的下午,由于太过于炎热,我便跑到了那铁皮房下乘凉,刚到哪里,还没有来得及坐下,一块铁皮掉下,把我头上狠狠的砸开了一个口子。自从哪之后,我就很喜欢看到那个铁皮房受虐,仅此而已。

我不是个记仇的孩子,可我却很是热衷于斗气。都四年了,我看着它在日夜的风吹雨打中变了色,可我一点儿同情也没有因此而产生。

四年的时光在它的陪伴下,我一点儿也不感觉孤单,因为有个孤单的它在我窗口的对面陪伴着我,我自然就显得并不孤单了。

那又是一个暴风雨的午夜,而那天深夜,我并未像往常一样显得那般的欣喜若狂,而是在声声的雨中声声的哭泣。因为在那天夜里,一个女孩儿一句简单的话深深的`刺痛了我,“我们是不可能的,你是个好男人,一定会遇到更好”。她可是我暗恋近一年才在一起的女孩儿啊,而如今就这般悄悄的离开,这句在她口中表示安慰的话,可在我这儿却是这般的刺耳,这般的刺心。

那天夜里风刮的很大很大,雨也下的很大,很大,铁皮房的声音也很大,很大,只有我哭泣的声音是低低的低低的,应该是风雨声太大,压低了我的哭泣声吧。

直到凌晨大概三四点,风雨声依旧不止,但铁皮房却是安静了。

那天夜里,我走在暴雨之中,风刮的很大很大,几乎要将我吹倒,让人无法正常行走。夜很黑很黑,让我无法看到脚下的道路,可走了四年的道路又何必需要阳光呢,也许本来就是黑暗的,也许本来就不需要阳光,在我熟悉的步伐下,光似乎显得那般的无足轻重。

过了许久许久,我想已经不能再往前走了,于是我转身又向着来路走去,前方依然看不见任何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光点。可我还是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又走了多久,便看到了不远处那日夜陪伴着我的小小窗口,正散发出淡淡微光,在这雨夜里,我停步于此,隔着漫天的雨水望去,第一次发现那是一口多么孤单的窗口啊,多么孤独的房间啊,还有里面那个多么孤独的身影。此时一切映在眼眸当中都显的那么的苍白,那么的寂陌,此时所谓的一切恐怕也就只有那口散发着微光的窗口吧,所有的一切都被这黑夜所吞噬,就连那常常在雨中嚷嚷的铁皮房此时都安静的没了声儿。

几年后,我又来到了那个地方,也去看了那口孤单的窗口,窗口已经不再那么孤单了,因为此时在窗口正有一些小孩儿的衣服挂在上面,在微风中畅快摇曳,看来房间里现在一定住着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吧。

而那在那个夜晚被摧毁的铁皮房此刻也焕然一新了,门前的几颗小树也已经长的异常粗大了,茂盛的枝叶在铁皮房上投下了大片的阴影,像是在为铁皮房打抱不平,从而为铁皮房遮挡着风吹日晒。

几年后的我才明白,那口窗户与那个房间并不孤单,而是住在哪里面的那个人,不是因为那个房间而让那个人孤单,而是那个孤单的人染的房间太过孤单。

而那个铁皮房也不是在抗议,而是在为自己能够早日换上新装而提前表示庆祝,而那几颗小树也不是在跟那个孤单的人一同庆祝铁皮房被受虐,而是因为它们只有在风雨中才能更快速的成长,它们只是在庆祝自己的成长。

你认为你的中心是什么?谁又是你的中心?你认为你在她世界的中心,而你只是在她世界的边缘,你在她世界的边缘,而她却站在你世界的中心。

中心是什么,边缘又是什么?

世界上,谁又能知道那么多?

知道那么多的,又如何能改变那么多?

也许那并不多,只是一点尘,可你又如何能把她赶出你的世界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三

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或许就在于,爱情只需激情,要的是两人之间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而婚姻却有着太多的,琐碎的日常事。围城里有句话,婚姻就像是穿在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诚然,生活得好不好,快不快乐,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得到,而你周围的人,只是看到片面的某些段落。或许是身体荷尔蒙的关系,爱情总是充满着浪漫和缠绵,眼中的对方总是最完美的。很多的爱情故事都是以凄美为结局,震撼着读者心,或许是因为爱情始终是人们心中的神圣向往,一种心灵上的对爱的原始释放。爱情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是爱得如干柴烈火般,还是爱得细水长流,始终是两个恋人之间的事情,彼此需要的只是那种刻骨的感觉。

婚姻不同,选择了婚姻,那么面对的不只是两人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个团体,一个家族。做为妻子和丈夫,除了要彼此处理好关系,还要和婆婆丈母,以及其他的家人都要相处和谐,不然日子就不会那么舒心了。其实,和对亲友处理好关系的过程中,面对的细节太多,虽然有着和谐二字,但个中的艰难和苦涩只有自知。婚姻中夫妻间的,婆媳间的摩擦,所有的人情事故都要顾及,因为过于琐碎,难以处理,曾让很多人却步。当然,现代社会和对方父母住在一起的比以前要少,但由于工作多,要处理好关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处在爱情中的两人很少吵架,因为不是经常在一起,彼此都会隐藏自己的一些缺点。也因为如此,彼此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即使有缺点,在热恋的两人眼中,也是视而不见。而婚姻因为需要在一起共同生活,对方可以看到所有的缺点和优点,无法逃避。生活中柴米油盐,大大小小的琐碎的事情随之而来,这时就会有很多的摩擦,需要的却是彼此的忍让和宽容。不然,久而久之,出现的就是感情的裂缝。

爱情需要海誓山盟,彼此缠绵。婚姻需要彼此相忍,经历日常。时常,从浪漫餐厅走出来的爱情,常常毁于居家饭厅。所以,爱情是让彼此愉悦的一种稀有情感,而婚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四

有人说,当一个人喜欢回忆童年了,就说明他真的老了,但我不这样认为。马克思说过:“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童年滋养了我们的体魄,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培育了我们的梦想,塑造了我们的本真。活在童年的世界,我们感到宁静、感到安详、感到青春的愉悦与单纯。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童年。人们常喜欢说“金色的`童年”,即便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认为,但起码也是大多数。像我这般年纪的人,我们的童年经历过“度荒”,吃过粗粝的高粱米饭、山芋面窝头,甚至吃过野菜,吃过芹菜叶、大葱须掺和杂豆面烙的饼子;我们当年的“游戏”,不过是自制木头刀枪,在胡同、院子里打打杀杀,跑得满头臭汗。没有今天的“麦当劳”、“肯德基”,没有游乐场、游戏厅,更没有上网打游戏这样的快乐。但一次与一位童年“发小”聊起儿时往事,他脱口而出:“我们的童年是金色的。”是的,我也这样认为。因为那时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与今天无法相比,但那时我们有父母呵护、有老师指导、有同学相伴。我们没有什么社会身份,同时也就没有什么责任。我们没有地位、没有架子、没有面具,所以我们也就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无忧无虑。

然而,人毕竟要长大,童年毕竟要悄然远去。长大了,进入社会,承担了社会责任,扮演了诸多角色。或为老板、或为员工,或为人夫人父、或为人妻人母,或治人、或被治。要学会说客套话、违心话,写官样文、办为难事,求权势人、交萍水友。顺应环境、揣摩人意,左顾右盼、瞻前虑后,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慢慢地人逐渐变老,心逐渐蒙秋,时时感叹童年不再、童心已泯。甚至很多人忘记了自己还有过的童年,以脱去童心、扫尽稚气——“长大成人”为自豪。其实,这种“成长”,这种“进步”,有“得”也有“失”。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失去的还要比得到的多得多。官员,在官场上得到了权势,却失去了友谊和真诚;商贾,在商圈里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亲情和安宁;情种,在情场上可能春风得意,但失去了刻骨铭心的真正爱情;学子,在学术上博取到地位功名,却失去了健康与家庭……待到人去楼空、掌声退去,洗尽铅华、回首往事,一切不过如此,我还是我,本真就是本真。这时你会感到,什么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真的都无所谓,真没有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童心更值得珍重!

所以,童心未泯、“孩子气”,在我看来并不是坏事。活在童年里,活在儿童般的世界里,也许正是一个人的快乐之道、长寿之道。在我周围的人里,就有这样两位“老天真”。一位是我在大学工作同教研室的同事,一位是我上小学时候的音乐老师。这两位老人现在都已年过八旬,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快快乐乐地做旁人不屑的事,快快乐乐地享受别人不屑的“快乐”。大学老师的一生最爱,是搜集整理和自己撰写各种对联,出了十几本对联方面的畅销书。这虽然给他带来不少稿费,但在大学里不算科研成果,只能以副教授退休;小学老师则热衷组织和辅导学生合唱团,退休后到古稀之年还给一位文化名人的基金会当“秘书长”(这个职务一般是二、三十岁的小青年干的),忙于各种社会应酬。他的最大爱好,则是与名人合影,经常以向人展示他与某某名人的合影为乐。两位老者还都中过不少社会上的“奖项”,获得过各种名目的头衔、证书。一次去大学老师家,他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我已经是正教授了。”拿给我“证书”一看,不知是哪个草台班子“大学”颁发的,肯定是花钱买来的货色。小学老师则在一位曾经是他学生的大款的赞助下,召集他当年工作过的小学合唱团的学生聚会,为其歌曲作品“荣获全国银奖”庆功。再看那“获奖通知”,也是需要作者付款才给的“荣誉”。这样需要付款的“奖励”和“证书”,我以前一年总要收到好几份,都被我扔到垃圾箱里去了。然而两位老人都极为郑重地接受着、收藏着。面对这样的老人,我真不知道该说是这两位老人太“天真”、太“童心”,还是这社会太狡诈、太奸猾?我只想对那些欺骗到老人头上的骗子们说:“你们赚如此单纯可爱的退休老人的昧心钱,于心何忍?”我也想对这两位老人说:“你们获得的奖励都是真的,是你们一生心血应得的,好好享受这一份快乐吧!”

活在童年的世界,以一片童心面对世人、世事,你会少却许多忧虑,多添许多快乐。我现在也已年过耳顺,退休在家,享受无限期“休假式治疗”。除了在职时未了的几项科研课题还要继续做下去之外,主要活动就是写写博客,游游山水。天晴气爽时出门拍照散步,夜晚阴霾时在家上网看片,悠哉游哉,自得其乐。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大儿童,交几个青年网友,看几部青春励志片,与青年人沟通,感受青年人的心理与感情。吃吃童年饭,会会童年友,过童年式的生活,尽享童年时的欢乐。这时,我就会以那些自诩超龄不退或退而不休,依然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营营苟苟于名缰利锁的人为不屑,甚至觉得他们有些可怜。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五

还是在兰州广场书城淘到的这本书,跟美国卷一起,好多年了,到现在都离开离开兰州一年半了才刚刚把法国卷读完。读完一本书并不是目的,读一本书最重要是能从中学到东西,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生活,让你的生命中多一段与某本书有关的美好回忆。这本关于经典的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还读到了一些让人非常难忘的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蒙田(1533-1592)的论闲逸,在文章的开始有一段关于蒙田的介绍,他的代表作就是《尝试集》,这是他为读书而读书、本无著书立说之目的的无意之作。大学里李志好像也有这本书,但是那时没看过他的文章,而读了他在这本书里的三篇文章倒是很想看看他的尝试集了。文章以一个排比句引出,他说“心灵亦然,倘若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着它,把它约束住,它必定无目标地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之后还引用了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等人的名句来强调这一观点的正确。“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接着又引用了一句名诗,说出了他自己的情况:“我最近隐居在家里,决意在可能的范围内,不理旁事,优游闲逸以度这短促的余生:似乎对我的心灵没有更大的恩惠,除了让它在闲暇里款待自己,逗留和安居在它自己身上。”后面他还谈到了对死亡的看法。

最喜欢蒙田在《我不想树立雕像》中所说的一句话:“我这本书只配放在书架的一角,博得邻人与亲友的喜欢。”

第三个作家是帕斯卡尔(1623-1662),就是那个有名的数学家,他的代表作是《思想录》。在合肥的时候还买了一本,只是还没有看。他的文笔在两年以前就引起了我的共鸣,有几段我觉得好的都划了线:“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这就是他全部的尊严和他全部的优异;并且他全部的义务就是要像他所应该地那样去思想。”“人的伟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

孟德斯鸠(1689-1755)的《波斯人信札》也被选了进来。在了解三权分立时,早就知道了孟德斯鸠的大名,可是对他的文风还没有什么了解,我所受到的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只对一些好的东西加以肤浅的介绍,这也是课本最大的.缺点,而这一缺点就是源于我们只是泛泛地读这种课本,而不去广泛地了解精华的基础,因而我们的学习是没有根基的。理想的学习应该是对这些经典的深入学习。

我们也对伏尔泰(1694-1778)耳熟能详,可是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出名吗?我想在知道他的中国人中一百个能有一个知道,我们的教育就很成功了。我至今还不知道。但是这本书里选的他的两篇文章很有意思。我想把我读它们时觉得好的地方适当地摘录几句,就算是复习一下功课吧。在《谈对文人应有的尊敬》中有几句很有意思:“我所见到的惊人奇事之一,就是英国议院竟愿出两万几尼的奖金付给那发现经度的人。”“一个成绩卓著的人总能在英国获致财富的。”“请您走进西敏寺去。人们所瞻仰赞叹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所建立的纪念碑;您在那里看到了他们的塑像,犹如人们在雅典看到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的塑像一般。”

卢梭(1712-1778)在文学中开辟了一片个性解放、自我意识、感情发扬的新天地,并首次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引入文学,他也是特别着迷于徒步旅行,他的文章也一直是我的最爱,可惜还没有完整地看过。

夏多布里昂(1768-1848)的文笔是这本书里最美的作家之一,让我想起了萨特,真是字字珠玑。他是最先走上19世纪世纪文学舞台的浪漫派作家,他的小说《勒内》把忧郁传染给整整一代人,形成了法国文学中有名的“世纪病”。他的散文巨著《基督教真谛》致力于宣扬基督教的读意与美,这里选的《钟声》就是选自这本书。而《密西西比河风光》也是这本书里最好的文章之一。

司汤达(1783-1842)的“文风严谨准确,笔触遒劲犀利,善于持政治视角,对事物之义理阐述深刻。”他的《红与黑》《巴拿马修道院》在高中时就非常熟悉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不太喜欢他的书,虽然几乎一个字都没有看过,不过现在对他有所了解了,尤其是读了这篇《拜伦爵士在意大利》之后,才略微少了一些对他的偏见。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要打破很多的偏见,慢慢地才会对各种知识了熟于心。而这样的过程非常困难,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帮助。

对巴尔扎克(1799-1850)我也有几乎同样的偏见,虽然非常让人崇敬的马克思也非常推崇他。但他的三篇选文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尤其是那篇《论吸烟有害》。他的人间喜剧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去看,不过还是要看一看他的《都兰趣话》。

雨果(1802-1885)的《〈克伦威尔〉序》有63页,是这本散文集里最长的一篇,也是在文学理论方面我看过的一篇最好的文章。雨果就是以这篇文章在他二十九岁时一鸣惊人的。禁不住想引用几句:“这样,我们便达到了近代的诗的顶点。莎士比亚,这就是戏剧。而戏剧,它以同一种气息融合了滑稽丑怪和崇高优美、可怕与可笑、悲剧和喜剧,戏剧是第三阶段的诗、也就是当前文学固有的特性。”

“诗有抒情短歌、史诗和戏剧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和一个相应的社会时期有联系。原始时期是抒情性的,古代是史诗性的,而近代则是戏剧性的。抒情短歌歌唱永恒,史诗传颂历史,戏剧描绘人生。第一种诗的特征是纯朴,第二种是单纯,第三种是真实。行吟诗人是抒情诗人向史诗诗人的过渡,就好像小说家是史诗诗人向戏剧诗人的过渡。历史家与第二个时期一道来临;编年史家、批评家则和第三时期同时产生。抒情短歌中的人物是伟人:亚当、该隐、诺亚;史诗中的人物是巨人:阿喀琉斯、阿特鲁斯、奥里斯特斯;戏剧的人物则是凡人:哈姆雷特、麦克佩斯、奥赛罗。抒情短歌靠理想而生,史诗借雄伟而存在,戏剧则以真实来维持。总之,这三种诗是来自三个伟大的泉源,即《圣经》、荷马和莎士比亚。”

书中还引用了给未婚妻的信和给朱丽叶特的信,但是觉得都不太好,也许是因为他太多情了吧。

对司汤达的偏见的消除还得益于梅里美(1803-1870)的《亨利贝尔印象记》,亨利贝尔就是司汤达的本名。关于他们俩,我都不了解,但是介绍里有句话,可以让人更多地了解他们:“如果说司汤达长于意大利色彩的话,那么,梅里美则长于西班牙情调。他写西班牙的强盗与斗牛的散文,很是幽默有趣。”

“都德(1840-1897)主要以对普罗旺斯地区的风光人情的描绘,而显独特的艺术个性,其传世不衰的代表作竟是一部头不大的散文与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他以韵味取胜,风格淡雅柔和,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幽默的情趣。”在书店工作时曾有很多人都问过我关于普罗旺斯的书,可惜那时我根本不知道都德在这方面的成绩。

左拉(1840-1902)是自然主义文学大师,以把生理学、实验医学引入文学、开辟了从遗传与生理条件描写人的道路而著称于世。他的《卢贡马卡尔家族》也许像人间喜剧一样没有机会去看了。在《我的憎恶》里有一句话让我很喜欢:“我不过是个喜欢探索的人。”

法朗士(1844-1924)的两篇文章也是非常漂亮,如果可能也要看一看他的文艺批评的集子《文学生活》。《植物园里的隐居》是这里最有意思的一篇文章,轻松的阅读就能留下难忘的印象。

莫泊桑(1850-1893)的选文是《谈谈小说》。我是在大学里读的,划了好多行,引用几句现在觉得不错的吧:“所有的作家,雨果和左拉一样,都曾坚持要求写作的绝对权利、不可争辩的权利,也就是说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见解来想象、观察。”“大多数批评家毕竟只能算得上是一些普通读者,因而,他们责备我们几乎全责备错了,要不然就是毫无保留、毫无分寸地恭维我们一通。”“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人物要求艺术家:根据你的气质,用最适于你自己的形式,给我创造一些美好的东西吧。”

“在许多性格极其复杂、天才多种多样的大师们之后,还有什么可写的没有写,要说的没有说呢?在我们之中,谁能吹嘘说他写了在其他的书里不曾有过的隐约相似的一页书一个句子呢?我们都被法兰西的文字填饱了。”“有天才的人决不会有这些忧虑和痛苦,因为他们自己身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创造力。他们不给自己下评语。而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有自知之明和有恒心的写作者,我们只有以坚持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抗拒这不可占用的灰心失望。有两个人以他们简明的教训给予我这种不断尝试的力量,那就是路易布耶和居斯塔夫福楼拜。”

他还引用了福楼拜教导他的话:“才能就是持久的耐性。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罗曼罗兰(1866-1944)的《弥盖朗琪罗赞》也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弥盖朗琪罗的阶级“偏见”,他甚至说:“修练艺术的,当是贵族而非平民。”这引发了我对自己身份的思考,其实他的偏见也很有道理,农民没有钱,吃饭都是问题,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呢?所以作为一个有志气的人是不会甘于贫穷的。可是小时候却很少有这样的想法,也许只是因为生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吧。可是一个大同的时代却不会给人更多的思考,人们称这为纯朴,可是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的纯朴才是真正的纯朴。

普鲁斯特(1871-1922)在文学上只做了一件事:复活已经逝去的时间,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但他以那种独特的自由联想的方法,不仅复活逝去的时间中的事件,而且复活了全部声、色、气味所达到的辉煌成就,是无人能企及的。

萨特(1905-1980)的文字生涯是我第一次看,因为是一本自传体的小说,因此对他的文学之路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在学校里就很想看看他的这本书了,可是这本书比较难找。这两天也在看《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样的一本名著却让人觉得不怎么好,小孩子看还可以,大人看就无所谓了,也许萨特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出来这样的文字了,而这样的文字却并不能给我们的学习增加多少动力。

波伏瓦(1908-1986)是萨特的女朋友,他的作品也特别好。最喜欢她的《对马塞,我真是一见钟情》。她两手空空、切断了过去、离开了所爱的一切,独自一人来到马塞是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之前,我总紧紧地依附别人,让他们给自己定下原则、立下目标,而今,一切都由自己了!”“开始,我选择五六小时能走完的路,后来就挑九到十小时能走完的路。”“我登过每一个山峰——加达邦、奥雷莱峰、圣维克托和‘国王之杵’。翻过每一条沟壑,踏过每一处山谷、深涧和山峡。”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六

手机铃声在午夜慌乱的突然响起,与空荡的房间显得格外不和谐。

熟睡中的小丝被猛然惊醒,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云,无意识无知觉的伸手将电话扒拉过来,亮堂堂的屏幕像疯了一般不停的叫嚣,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名字赫然映入瞳孔,小丝心头一紧,看一眼时间,已经是凌晨1点半了。

这个时间,会有什么急事吗?小丝的思维缓缓惺忪,晃晃悠悠回到各自领域准备操持工作。

“喂?”小丝按下接听键,小心翼翼的打招呼。

“呦,还没睡呀。我刚加完班,想和你聊聊天,要不上微信吧”那边传来清晰兴奋的高昂语调。

小丝被惊醒的怒气差点被点燃,没睡?!怎么说的出口,明明小丝的声音里满是疲惫。

怎可如此自私,这个点钟打电话来只想聊聊天?而早上六点小丝要起床坐火车回去上班。

他不知道,小丝失眠已经好几个月了,在劣质睡眠的无尽折磨下日渐消瘦,今夜好不容易在各种熏香的熏染下有了沉沉睡去的舒适感。

就这样,又被惊扰。

“我早上要坐火车呢,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想先睡了。”小丝礼貌的回应。

“如果没有,怎么会打给你,你知道我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那边语气里有了点不高兴。

于是,又像从前那样,小丝道了歉,听对面缓缓道来。

“你最近是不是有新恋情发展了?我刚弄完东西,然后看到你写的文章,里面透露了不少信息,于是打电话过来想听你亲口说。”霸道理直气壮地质问着。

这就是所说的重要的事?小丝不禁哑然苦笑。

“没有呢,那就是一篇参赛的短小说,根据别人的故事改编的,我哪有那么多的经历都以自己为原型。”

“实话讲,看完,我觉得挺失落的,像是你的亲身经历。”他伸了个懒腰长吐一口气,语气里满是骄傲。

“你挺好的,不是么,她能给你安定的感觉。”小丝本不想说却忍不住说了出来。

“其实,我并没那么喜欢她,但是她对我很好……”

听到这样的回答,小丝心里平静的再泛不起一点涟漪,不论怎样的结局都是他自己经过深思熟虑选择的,还有何意义。

电话那边又开始了不停止的在分析着关于那段过往,关于小丝曾经付出的对错。

电话这边的小丝听着那絮絮叨叨的谴责,嘴角倔强地不想多说一个字。月夜里微弱的光点映照在脸上,有些光亮,许是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泪珠。

思绪早已飘忽不停的飞回了那段她不想翻开的记忆,那是个那么疼痛的匣子,散发着隐忍、难堪、卑微的.味道。

盛夏的午夜闷热的让人窒息。

他们相识于单位举办的演讲活动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觉得是可以交往的人,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恋情。

那段时间,于小丝这样的小女生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感受,他对她呵护备至,霸道体贴,他以大男子主义的条条框框要求着小丝。只是在他家人的介入后,一切都变得更加变本加厉,她的生活里有太多的不能,不能第一时间不回信息、不能不以家庭为重心、不能不懂得包容他的家人、不能不以他为中心,而恋爱的小丝为了她誓言守护的爱甘愿卑微到尘埃里,没有自尊。

就像张爱玲在那段懵懂中爱上一个轻佻之人,备受情感煎熬后所言: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时过境迁,不由感叹:生不逢境张爱玲,孤雁寡飞了无期。

而他,看着她做这些时说:我很感动,你很懂事。

小丝从来不知道在爱里自己可以散发如此大的能量,完全失去自我。

在自己的美好憧憬里,小丝依然享受着这份从来就不对等的爱情。

他说,他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需要被照顾被疼爱,小丝心疼他,她愿意付出全部。几近分离,他依然说我还要再继续考察你,你总给不了我踏实的感觉,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我身边。

似是曾经,小丝是书写文字的清秀姑娘,也曾执着骄傲到父母朋友视为珍宝。

那一刻,小丝的心冰到极点,她满含小心的问他:“在你未来的规划里,有我吗?”

“坦白讲,没有。”

世界上最心碎的语言莫过于无言,寂静的四周除了呼吸一切都静止了。

她仿若听得到自己的心冰到极点后散落满地的清脆响声;听得到血液从周遭流过,在滑进心房时,滴滴答答的掉落声响。

时光划过岁月尚且留下碾痕,人心却在享受中逐渐冰冷。

那段天昏地暗独自承受的日子,如重石般打压着一个玻璃般脆弱的女孩儿,一个人生活、学习,拼尽全力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学会将过去尘封。

而其实往往,忘记一个人是不需要用力的。

纵然朋友圈设置了权限,忍不住要去悄悄翻看,想要寻找一个答案,却又害怕得到答案。

在分开后的两个月,他经家人介绍和一个家境殷实的女孩儿恋爱了,他们在朋友圈晒合照,上寺庙求签,眼睛里全然没有了世界。

小丝看着那张似曾熟悉的脸,那么陌生,却又那么揪心。

一个月前,他突然出现,和小丝聊着天,像个什么都不曾发生的老朋友一样,关心她,逗乐她,日日闪动在好友列表里。

不知何意不知何故,但我们都曾孤独到要一个虚无的陪伴。

他的“无心”出现,有那么一瞬间慌乱了小丝的生活,终究他是这个姑娘青春岁月里用尽全力爱上的初恋。

一个爱慕小丝很久的男孩儿曾对她讲:小丝,我很心疼你,但是,你要记得,你生病时,他送药到你身边,你再说谢谢;你难过时,他不多言语到你身边陪你时再依靠;你想安定时,他拿着钻戒捧花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再感动。我们早已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我不想你再受伤害。”

这些道理,其实她全部都懂。

练习舞蹈、参加演出、深造考试、研磨写字、背包旅游,离开他后,小丝渐渐步入了自己曾经理想的生活,活出了自己的样子。

想着过去,看着现在美好的自己,那段难熬的时光终是过去了。

小丝喃喃道:这么多年飘荡在外,挺渴望有个自己的家。

电话那边就传来了冷笑:“你现在是懂得很多道理,越来越有魅力了,其实我始终喜欢你多于喜欢她。我就是想让你为我多付出一点,能够变成我想要的样子。但是,别再说谎话了,需要家的是我,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我以为你真的成长变了,还想着和你复合,现在看来,我是要对她负责任的,对吧。”

他依然是那个丝毫不顾及小丝感受,从不为小丝考虑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为自己的进退作着充足准备,在半夜里逼着思维不清醒的小丝说着一些话,然后像大获成功般证实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洋洋得意地说:你看,你果然就是不会成为我想要的样子。

时针已经滑向了凌晨的两点四十分,此刻,小丝无比清醒。

“和你说话太累了,要字字句句斟酌。我知道能陪你到最后的那个人不是我,但幸好,不是。”容不得对面再有半点惊愕,便挂断了电话。

此刻的小丝内心无比轻松,她毫无防备丝毫不费力气的将过去放下了。

其实,我未必愿意再走进你的生活。

小丝一度无法接受曾经相爱到耳鬓厮磨的两个人究竟如何能够淡漠到相忘于江湖,而今看来,用最美好的年华来博弈一场人生赌,即使败的体无完肤也是莫大的赢家,它让自己看到一个为爱全然奋不顾身的姑娘。

下个转角,也许就会遇到更加美好的人,站在日光里,微笑的走来,轻声说:嗨,你也在这里。

喜欢你不是因为你会变成我想象中的模样,而是和我在一起时,你的模样。

宁静清醒的午夜,小丝竟然忍不住笑出了声,通透自在的笑,星星闪闪的趴在窗户上分享着她的故事。

这是一段关于青春关于伤痛的过往,亲爱的姑娘,愿有生之年,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美好、丰盈。

倘若有一天,要走进婚姻,希望无关金钱,无关名利,只因爱情,只因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

陪我到世界终结的人不是你,但幸好,不是。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七

乌鸦停止了呜叫,

老鹰停止了飞翔,

而我们,停止了思考,

束缚

风,开始缓缓地吹,叶,开始慢慢地飘落,而我们,像是最笨的被点了穴道的动物被束缚进了牢笼。

而这笼子中有多少人,从一出生,命运就被系上了一根红绳,变成了一个提线木偶,想逃?却又会被疼痛地拉回现实。

当我的梦想寄托在了教堂中央那台古老的钢琴上,身体却被束缚进了死板的课堂。我趴在窗台上呆呆地望着蓝天,看天空的小鸟飞翔,我在想,何时我也能自由一次,飞翔,逆着风,不管去何方。远方,好像就是永远到达不到的地方。上帝掌管着红线,而我们,只是听从他的方向。

曾经的记忆,被尘封在了一个暗红色的石匣子里,埋进了深山老林,不敢轻易取出来,因为害怕匣子里的精灵变成了魔鬼,逃出了匣子,却又要被现实所枪杀。

挣扎

呼吸着沉重的空气,过着压抑的生活,而眼里,脑海里,全是大人们绘出的天堂。小时候不能输在起跑线,所以我们要努力;长大了不能输在事业线,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大半生,就这样行色匆匆地苍白掉了,没有驻足,也没有欢笑,回眸时,才发现刻骨的记忆薄得那么可怜。

成长

我们侧着脸,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然后换另一侧的脸,再看看自己,才发现,最陌生的人,竟然是自己。

选择

透过深秋的一洼路边积水,真实的自我在水里倒映着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就如同我们手里拿着一片叶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叶子,而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面,我们的手里握着无数片叶子,只不过他们全都一模一样,在时间和空间上叠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能看见的,也只有一片叶子了。

破碎的生活,像是窗户上布满裂痕的玻璃,残碎了,没用了,讨厌了,但还是不忍心把他一把推倒,然后喜欢上一扇没有玻璃的窗。

改变

平行的世界,是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世界,里面是一个完全相同的你,只是你可以放任一切地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打开石匣子,让里面的精灵和魔鬼都跑出来,让他们自由。在另一个世界里面,放任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让那些压抑的感情都通通释放。

平行的世界,是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态度,另一个真实的自我。

何不换一条新的内裤,

何不背着个书包就去流浪,

何不拿着刷牙的杯子大口地喝水,

何不骑着单车溜达到麦浪滚滚的乡间,

何不抱着你的女友,给她一个长长的亲吻,

何不穿着人字拖去听一场信乐团的演唱会,

何不抱着拖把当着吉他狂吼两嗓子,

何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吐着夸张的舌头,骄傲地竖起中指

……

上帝给我们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但同时上帝善良地给了我们每个人一颗柔软的独立的心,在里面,我们可以幻化出另一个更大的世界。

而之于我,

只想一遍遍地在现世轮回的隧道里煎熬

一次次用烈火灼烧我的肌肤

一次次用皮鞭抽打我的筋骨

然后将我抛弃在一个荒芜的山野

把我变成一颗树的种子

在春天里发芽

在微风中吐露新芽

闭上眼睛听风的歌唱

深深地呼吸,吐出一切浑浊的前世罪孽

然后在安静的夜晚里

甜甜的休憩。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八

班级:三年级五班。

指导老师:安源。

学生:刘珈榕。

我的钢琴老师送了我一个“草缸”算是我的新年礼物。

草缸里有两块沉木,在它的周围不同水草按高低排序,形成了前景低后景高的观看效果。草缸底部有厚厚的像石子一样的营养土,草就种在这些土上。我给草缸里添置一些我喜欢的石头,有带小洞的火山岩,有淡蓝色的水晶石,还有带花纹的大理石。我的草缸布置成了微缩的水底世界,我感觉自己像潜水进入了水底一样。

草缸是一群水中仙子的家。它们每天欢快地游来游去,欢快地等着我喂食,欢快地在水中嬉戏……它们分别是:桔黄色的斑马鱼,我叫它“健将”,因为它游得最快,吃得最多;色彩斑斓的红绿灯,我分别叫它们头儿、跟屁虫、穴居、石头。“头儿”游得最快,“跟屁虫”最爱跟着“头儿”。穴居最爱躲在沉木的缝隙里,“石头”爱上了那块花纹大理石,总是在它身边蹭来蹭去。淡灰色的正三角,它们两个喜欢并肩散步,吃饭也要一起排队去。红尾巴的玫瑰红,不爱参加热闹的聚会,爱在原地踏步。四条一线飞虎是新来的`队员。前不久我们的缸里长了一种叫“线藻”的水藻,是因为光照时间长了。为了消灭线藻,我们买了专吃线藻的一线飞虎。一夜之间鱼缸变得清澈了,它太棒了!

每天清晨我给小鱼喂食,食一撒上去,小鱼们就争先恐后地冲向水面。“健将”第一个吃到鱼食,其他小鱼才上来,游的慢的都吃不上鱼食了。就这样,“健将”还像没吃饱似的,游来游去。我很想给它们多喂点食,可是我知道,食喂多了,会把它们撑死的。

这些水中仙子让我的家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九

如果说人生最大的自由是什么,我觉得是选择, 这个世界不管好坏, 自己的世界不过如何, 都取决于自己。 曾经一位幸免于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说:在那苦难受压迫的日子里,最大的自由是自己仍有选择对待人生方式的权利。

生活是五彩缤纷还是一张黑白老照片, 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改变。

自己以前总是很自闭,不愿意和别人交谈不合群易怒易躁,我从没有觉得这怎么样,反而觉的自己处在一个自己圈出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也乐得逍遥,我甚至觉得每个人都不必趋同 ,没必要低三下四委曲求全地主动融合别人,我自愿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乐呵乐呵 虽然如此但我总觉得我的生活缺少一些什么 而冷漠的心也不愿我多想什么,日复一日我也觉得别人三三两两的扎堆在一起很值得羡, 但自己总是不愿意拉下脸面, 不愿意低头与别人嬉笑打弄,不知道为什么。

这是我的世界,一个永远渴望而不愿别人染指的世界,我在自己的世界漫步一个人独来独往,我如同一个旁观者看淡外界世界的变迁。

这个世界没有春夏秋,唯一的阳光也很快被阴霾所笼罩,我在这个世界里是一个勇敢的行者。可是为什么会流泪为什么会颤抖为什么会偷偷的羡慕嬉笑的人群。我虽羡慕但是我仍小心地经营修缮我内心的城堡,一直迷茫。

我尝试去放下脸面,放下偏激,放下自卫,我才猛然发现原来人生是如此美好

我望着对面的晚霞,望着水中存留的夕阳的幻影,听着水鸭的嬉戏,鱼儿的腾跃。发现无论水面如何泛起荡漾,水中的夕阳如何畸形,但是夕阳始终没有变,依旧缓缓的沉入西山。

我们是低头选择看水中的夕阳 还是抬头仰望初升的朝阳 都取决于自己

世界没有变 能变得会变得只有我们自己而已

生活 我期待未来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十

世界其实很大,世界其实也很小,这一切的改变,皆缘于移动改变了世界。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住在大山窝窝里。读小学的时候还不觉得,学校就在家旁边,下个岭就到了;读初中的时候,在乡中读书,早晚回家一趟已是很累,父母挂念我们辛苦,于是让我们寄宿;后来我转学到县城三中读高中,三中在远离县城的另一个镇,先走路,再坐车,再转车,来回起码要7个多小时,有时碰到没车,等得时间可能更长。每次回家辛苦不算,想家的时候,想和家里人说说话,或寄上一封信,也要在迢迢邮路上走上十天半月,即便有急事发电报,也得三两日才能送到家人手中,误了多少事,耽搁了多少时间,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那时,在我的感觉中,山外面是如此之大,而偏僻的家乡,又是如此之小,似乎已经被宏大的世界所遗忘。

后来,上大学了,走出山外的世界,才知道世界之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走在陌生的城市里,我真的感觉到我就像是被地球遗忘了的'一角,是地球上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点,我真的好渺小好渺小,而世界真的太大了太大了。离开父母,从此我变成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家乡在我的印象中更廖远了,我似乎站在地球之巅,与家乡相隔万水千山,却怎么也拉不近我与家乡的距离。后来,我离开了大山,一直生活在县城,家乡的一切似乎成了我记忆中的一个小点。

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拂神州,也把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通信业的迅猛腾飞吹到了我们那个不起眼的山旮旯,在我家山后的泽水岭上,屹然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移动通信塔,父亲告诉我说,塔是去年建的,家里装了电话,他也有了手机,如今,山里山外,城里乡下,信息已经全部连成一片了,从市到县、到乡镇、到山居村落,移动通信正深刻地影响着改变着这一切。通信业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变得很小,小到成为地球村,沟通连接无限,天涯变成咫尺。

通信畅,信息灵,百业兴。如今,在我们乡下,农民们用手机互通信息做买卖,用手机与远方的亲人聊天问好,利用手机等现代通信,长袖善舞,实现一代新农民的人生抱负。招商引资,建设新农村,推介身边的秀峰幽谷,推介原居地的自然村落风光,推广自产的猕猴桃、油桃、杏、梨等水果,推销自种的红薯、小麦、玉米、绿豆、豌豆等农作物特产,引得五湖四海客商来,聚拢八方九州滚滚财。家乡变了,我由衷地感觉到。世界变了,变大了也变小了;家乡变了,变小了也变大了。如此广袤阔大的世界,因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变得如此之小。大与小,悄然地、无形地、辩证地转换着,世界似乎触手可及。

这种转换分明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移动改变了世界,移动改变了生活,移动改变了观念,移动改变了我们一切的一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移动,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更加富贵安康。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十一

在世间,儿童往往是在成人的熏陶下学会了做人。

只有拥有一双能透晰世界的眼,才能深刻的去解剖世界。经过时间的历炼,我已算一个“初手”了。可有些人和事却依然看不透。

看到可怜的乞讨者,不由自主停下了匆忙而沉重的脚步。没有人去理睬这可怜的人。凄清的北风吹过,有一种东西堵在喉咙,我打了个冷颤,不由得裹紧了衣服。他向我走来,年迈衰老。我下意识地翻了翻口袋,空的。红着脸时,他已向我伸出了手。我结结巴巴:“我,我没带钱,对不起。”他不走开,反而把手伸得更近,摆出一个幅令人感觉可怜巴巴却又有说不出的厌恶。我摇了摇头,不该对老人这么想。可那表情,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让人同情的地方,仿佛还带着一股浓浓的虚假的气息。他见我真的没钱,把手缩了回去。我认为他离开时的眼神应时凄楚、失望的,可那明明是一种嘲讽和鄙视。四周原本冷眼相望的人群的眼神似乎也变了,冷得刺骨。

我站在法国梧桐下,陷入沉思。风更大了,梧桐的`叶子纷纷落下。“天气怎么这么冷!”我小声的说。大街上早已安静了下来,昏黄的灯光给这个世界镀上了一层金,不,应该是灰尘。忽然想起了一首歌:“冷风吹,我心憔悴,你在思念谁。”轻轻叹了口气。“我应该善良!”我提醒自己,却早已无力。

尽管社会教给我这样那样做人的方法,虽已步入少年,但我仍将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也许我该学会以德抱怨,可我毕竟不是圣人。以怨抱德是人之本性,本性难改,若是改了,难免会有些虚虚假假的东西在内。

社会教我怎么做人的方法,我不敢全盘肯定也不敢全盘否定。那么做不做人、怎么做人呢?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十二

爱情恰似一棵含羞草,在无人处静静绽放,一旦有人干扰,它又悄然卷起美丽的叶子。下面是美文閲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经典爱情散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参阅。

有一段过去,画为沉淀。让生命的落花,从此寻找一份懂得的花开。久闻花香的季节刚好路过,气息的散播。不远不近仿佛就在隔壁,路过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只是一季花开,香醉花落整个红尘。落泪的天空,漂浮着尘世的欢笑,我知道走过的那些岁月,流淌了多少美丽的过往,梦里花开的凄美,谁愿去驻足停留,红尘梦落,卧醉千年,当所有的繁华散尽,生命回归到最初时的淡然,是否还会记得,那些曾陪你走过。一程又一程的流年,总有一些仿客,进入我们的世界,留下深深的痕迹。当我们以为她,是我们生命中,可以一直留到最后的人。然而时光依旧,走远的身影,只是再也找不到当初的痕迹。

散落的时光,带着点滴的青春,路过黄昏经过秋风落叶。一路步入寒窗的执惜,写下左岸时光。留下倒影年华,青春的脚印。却深深的印在流年的路上,一路的痕迹是如此的新鲜。却也是如此的痛,来不及忘掉所有收藏的珍惜。却一幕幕早已安排的命运,在此时光的路口,我们却是那么的陌生。往日的点滴早已不再属于这片安静的往惜,记忆走在时光里。分享着片刻的浮华,忘了是一场怎样如此的落幕。才将这里埋葬,深深的流年从不提起。时间重演那一幕幕画面,是为了更好的流年。珍惜过的曾经,总是难忘。

有一段时光,散落在记忆里,记忆背着那个永恒。越走越远,熟悉忘了是怎样的陌生。陌生却是忘了,怎样的熟悉。一段旅途的告终,往往不是我们想要的模样。总有那么一段路,一个合适的地方。一个巧遇的路口,总有一些人。走着走着,就走进了心里。有那么一群人,说好要走到黄昏日落。走着走着人就不见了,满世界都找不到。终有一天时光告诉你,那叫渐行渐远。所有路过的或准备,要路过的只是时光一场。终要在岁月里渐渐散去。

有一段遗忘,多半和曾经有关。曾经我们走过别人,不曾走过的路。历过别人不曾想到的时光,多半的伤都是和曾经。那个永远的画面,擦肩而过或许有太多的语言。在这个时光里告白,走远的人被遗忘的爱。都是我们曾经路过的彼此擦肩的风景。时光里要感谢那个曾经的你,是你让我明白什么。叫做有缘无份,坚守的时光依旧。那么漫长仿佛过了几个岁月,才换来一份相识。我们宁静走过看着时间,从我们年华里路过。我却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奈,数着为你执着过的岁月。发现然来我满身是伤,似乎己无药可救。

有一段期盼,我终于把所有的,感情都全部用完。把所有的执着,都放在有你的天空。为你执着的岁月,总是那么苍白和无力。总有一些人成为风景,而总有那么一群人。成为你入场的路客,一句问候便是。最后的语言,总有那么一群人跑进你的生活。给你许多安慰然后,一起流浪一段漂泊的日子。就这样你以为生命里,从此有她然而。时光依旧,要选择离开的人。总会离开的留也留不住,那怕是为她付出生命。她也一样要离开,或许一段总会让一个。执着的人好好清醒,或许一段离别是为了。在下一站遇见一位更好的她。

看着你走进车站泪流满面的时候,心中狠狠的痛着,不敢看你,只能将眼光看向别处,而看到你回头在人群之中的寻找,那么无助,是那一刻,眼泪滑落,也该毅然决然的转身了,不然,又该留给你什么呢?可你的背影,显得那样的柔弱,那样的让人心酸,而你终于还是跟我一样,不敢回头了。

你走了,我知道你会走的,可心里还是觉得少了什么,蓦然觉得空虚,而后的日子,我将回到自己生活的轨迹里,有时候我想,我们是彼此的港湾,有一些短短的时间可以在里面沉迷,温着彼此。有些路,总是需要用许久许久的时间来走,有些时间,需要很久很久来回味和想念。

我们常说,不要把回忆走得比经过还长。但实际上,那一段回忆,不是走得比经历更加长久呢?十来天的时间,许多路被走完了,梅林的梅花看了,峨眉山也爬了,古镇古街也看了,那些路,都曾有我的脚印,如今,你伴我重新走了一次,在我这里,就好像我们一起走过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我的学校,我曾经喜欢的地方,还有,那些我从来不曾对人吐露过的心事,你都伴我走了一程。

而此刻,你已在回去的路上,走了好久好久,想必一个人的眼泪,也流的差不多干了吧。前方的路还很远很远,我们都要小心前进。

而你走的时候,天空却有些阴沉,这短短的一段路,竟感觉走了那么久,不想看见你离开的身影,就像我当初说的那样,我不想看见你一个人转身的背影,但我最终也只能看着,看着你还在人群当中寻找,我知道你是在找我,但我不敢叫你,甚至想把自己藏起来。站在那个你离开的渡口,心中对这个城市开始有些害怕了,或许这天气本就好冷吧。

当我终于看不见你的背影,但我却似乎看见了你的泪水,那么热,那么真,你总是太真,真的让人心疼,一个人回来的路上,感觉好远好远,而这个城市,似还有你的味道,我知道,你还在,你留给了我很多很多的东西。这对我来说,已很满足。但忧伤,也总是难免的。

一程山水一程情,一段时间一段路,我们走得那么小心翼翼的,想要留住什么,却在回头的那一刻发现,这时光如此的空幻,除了那记忆,除了那些被保存的过往,什么也没有,却因此,困惑不解。但当记忆也被忘记的时候,心中却也什么都没有了。

我觉得,记忆一经存在,便是不可能忘记的,所谓忘记,也不过是被自己藏在某个小角落里罢了!

一次转身,一次回首。一次重逢,一次离别。离开之后,要好好的,这是对彼此最好的爱。

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或许就在于,爱情只需激情,要的是两人之间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而婚姻却有着太多的,琐碎的日常事。围城里有句话,婚姻就像是穿在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诚然,生活得好不好,快不快乐,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得到,而你周围的人,只是看到片面的某些段落。或许是身体荷尔蒙的关系,爱情总是充满着浪漫和缠绵,眼中的对方总是最完美的。很多的爱情故事都是以凄美为结局,震撼着读者心,或许是因为爱情始终是人们心中的神圣向往,一种心灵上的对爱的原始释放。爱情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是爱得如干柴烈火般,还是爱得细水长流,始终是两个恋人之间的事情,彼此需要的只是那种刻骨的感觉。

婚姻不同,选择了婚姻,那么面对的不只是两人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个团体,一个家族。做为妻子和丈夫,除了要彼此处理好关系,还要和婆婆丈母,以及其他的家人都要相处和谐,不然日子就不会那么舒心了。其实,和对亲友处理好关系的过程中,面对的细节太多,虽然有着和谐二字,但个中的艰难和苦涩只有自知。婚姻中夫妻间的,婆媳间的摩擦,所有的人情事故都要顾及,因为过于琐碎,难以处理,曾让很多人却步。当然,现代社会和对方父母住在一起的比以前要少,但由于工作多,要处理好关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处在爱情中的两人很少吵架,因为不是经常在一起,彼此都会隐藏自己的一些缺点。也因为如此,彼此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即使有缺点,在热恋的两人眼中,也是视而不见。而婚姻因为需要在一起共同生活,对方可以看到所有的缺点和优点,无法逃避。生活中柴米油盐,大大小小的琐碎的事情随之而来,这时就会有很多的摩擦,需要的却是彼此的忍让和宽容。不然,久而久之,出现的就是感情的裂缝。

爱情需要海誓山盟,彼此缠绵。婚姻需要彼此相忍,经历日常。时常,从浪漫餐厅走出来的爱情,常常毁于居家饭厅。所以,爱情是让彼此愉悦的一种稀有情感,而婚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世界经典散文简短篇十三

一个满怀愧疚的儿子眼中的母亲;一个重度中风病人的儿子。

儿不是娘,怎知娘苦?儿不是娘,却知娘痛!

殡仪式后,娘永远去了,带走了儿一生的牵挂。

(一)就在前天

就在前天,我获悉了母亲快挺不过去了的讯息,走在街道的路边,想着母亲所经历的病痛,想着母亲的好,我忍不住悲伤,就坐在一家商场前的台阶上,失声痛哭起来,不顾匆匆一路行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哭的舒坦了,我才怀着悲恸的心情,伴着路灯下自己的影子,踽踽地回到办公室,再休息了一会才开车回家。回到家中,仍是忍俊不禁,接受不了自己最亲爱的母亲就要离去,悲从中来,一直哭了好几场,甚至是含泪睡去。我也不知道一个大男人,怎么会这般的脆弱。或许,我欠母亲的太多了吧。

母亲自五年前因高血压中风以来,就落下了半身不遂的病痛。但是,母亲的中风其实也不是很严重,按理是可以复原,至少是可以自己自由行走的。

开始时,为了母亲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家人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那时,母亲在我所住的城市养病,我每天一大早就从所住的六层扶母亲下楼,到小区院子里练习走路。慢慢地,母亲能够自己扶梯下楼,上楼了,能不用搀扶走一圈了,再过一段时间,母亲甚至能够不用拄杖,不用搀扶一个人走一圈。那时,我是多么的开心,我好像看到了母亲又会像以往住我这里时一样,每天陪着父亲到铁佛桥吃油条、喝豆浆,然后到水沟前转转农贸市场,买回他们满意的东西,张罗着煮一大桌吃的,等我们下班、放学回来,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吃饭,聊天。周末,就陪他们逛公园,看风景。虽然在练习时,母亲多次说累说苦,但在我的要求下,在我的奖励和"连哄带骗"的鼓励下,喊着"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号子,她都坚持过来。三个多月一转眼就过去,看着母亲好转了这么多,父亲也高兴,就张罗着要回老家。在他们一再坚持下,我不得不送他们回去。记得那天送母亲回老家后,我立即就带着母亲,丢掉拐杖,让她一个人慢慢地从家里走到"太佬涵"一个来回。这让邻居们也大为欣喜。其实也隐藏着我的一个愿望:让兄弟姐妹们知道,只要坚定地让母亲继续练习走路,她一定能自由行走。

可是,好景不长,回到老家的母亲,由于没有坚持每天行走、锻炼,过些日子,已经打下的基础,又轰然垮塌,慢慢地就又不能独自行走了。

后来想起这事,我是多么的后悔啊,如果再坚持在我的住处住上几个月,母亲一定能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彻底丢掉拐杖。如果这样,就不会有后来的再次摔跤,全身瘫痪。

家有老人是个宝。这在母亲得病之前,是有深刻体会的。我想,天下儿女都能体会得到。

母亲,儿子欠你的太多了。

母亲,就在前天,儿子还是个瞢懂无知的少年。少年对你的思念,却那么朴素。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在水边玩,感冒了,浑身没劲,饭也吃不下。没有学到文化的你认为我受到惊吓,背着我来到一个离家有七八里远的"仙姑"家里。在一个黑暗的房间内,那个所谓的仙姑用一个大碗,盛了一碗米,然后用红布包裹起来,在我的身上左晃晃右照照,然后解开。"仙姑"指着那碗面上的米的形状说,"你家小孩在水边惊动了'神位',我现在帮你化解了,病马上就会好。"母亲的脸色是那么的虔诚,付了钱就背我回家。回家后,病也就奇迹般地好了。那时我还不谙世事,不知所以然。但现在想来,农家的孩子哪天不在水边玩?玩得兴起,出了汗,脱了衣服,感冒是最正常的事了。而且,一般的感冒当然来的快,去的也快了,哪是惊了什么"神位"?但这些都不去计较了,我只记得是母亲背我去治的病,是她挪动她矮小的身躯,用她瘦弱的肩膀,背着我走了十几里路,期间还摸索着经过了一条因下雨而淹没的机耕路。从此,我也就知道,只要我病了,母亲肯定会想办法帮我治,就这么简单。

(二)就在昨天

就在昨天,大哥告诉我母亲已经辞世的确切消息。我的心底传来阵阵的痛,但我经历昨天的痛哭,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思想也已经有所准备。特别的是,我知道,现在属于我的,不是哭,而是要平安地带着家小回去处理母亲的后事。

母亲的离去是在上午九点前。大哥打来确定母亲离去的电话后,我当即给小孩的老师打电话请假,要小孩下课就立即回家。

一路上,我无法不想我的母亲的点滴的事,但又不能太分心,毕竟脚下踩着油门。就这样,想一下,再控制自己不要想,或集中精力看前方来分散对母亲离去的悲伤,加上爱人一直在身边提醒,总算安全到了家。

进到母亲生前住的房间,里面所有的家具都已经搬出,只有母亲的遗体静静地躺在半幅床板上。母亲已经穿着上她生前自己置备好的寿衣。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的脸上被覆盖上一整片烟叶,脚上系着稻草结,身旁点着油灯。几年的病痛已经折磨得母亲只剩下瘦小的躯壳,穿在宽大的寿衣里显得那么的单薄。半幅床板,隔绝了两个世界,也中断了两个世界亲情的传递。仔细地看着母亲的遗容,心里虽然很痛,但没了前时的悲恸,就这么冷血这么理性地行了跪拜礼,似乎没有掉下一滴泪。

按照家乡的风俗,老人离去后,第一个要报丧的是报"舅氏",包括母亲的娘舅和儿子辈的"舅氏"。母亲的娘家在遂川巾石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也曾留下我快乐童年的无数记忆。开车去半个时就到了。我们有三个舅舅,按规矩,每到一家,都是跪倒在大门外侧的地方,不能进屋,然后由和我们一起去的本家堂兄,也就是这次丧事的主东去通报。等着舅舅出来搀扶方可起来。母亲生前人缘好,特别是和三个舅妈的关系,处的像亲姐妹样。得知母亲离去,看到外甥跪在门前,舅妈们都忍不住痛哭起来。这个时候,我就又想起母亲的点滴,心里的酸痛就又潮水般涌上来。每到一处,眼眶浸湿一次。按当地的风俗,外甥来报丧,舅妈要煮蛋,每人两个。六个蛋吃完,觉得真切地体会了母亲的最后一次眷顾,正如舅舅们说的:“有吃咯心(走到哪儿都不愁吃不会挨饿的意思)。”

母亲的告别仪式是在第二天傍晚。就在屋前的一小片空地上举行。那时,家族的所有亲戚都已经在母亲的遗像前行过了跪拜告别礼。然后,我们晚辈全部跪下,等待司仪按程序进行遗体告别仪式。大哥代表子女作的祭文如下:

熊氏有女 名草幽兰  巾石新安 苦难童年

携弟带妹 放牛打草  入学三日 张望学堂

安分守己 冠笄十八   嫁入李府 配与父亲

相夫教子 任劳任怨  子女争气 努力成才

相继成家 艰苦创业   生儿育女 四世同堂

一生勤勉 与人为善   乐善好施 友好邻舍

不计前嫌 最为贤惠   豁达乐观 不识忧愁

过去经历 皆为穷苦   侍候公婆 孝道有序

薯丝煮饭 芋头充饥   养猪放牛 种烟栽树

时有腹饥 衣有补丁   牵男带女 仍有欢笑

吟唱山歌 饮杯小酒   虽无文化 本分为重

教育子女 挺直脊梁   诚信做人 不与人争

崇文重教 礼道当先   四男三女 皆为人才

勤恳敬业 勉力为先   艰苦奋斗 各创家业

子孙绕膝 安享晚年   习惯勤勉 不肯将息

早出晚归 乐山恋水   摸鱼捞虾 乐此不疲

年龄渐长 体态日胖   埋下祸根 血压高涨

终于一日 病来墙倒   大脑梗阻 半身不隧

苦难我娘 一病经年   病在娘身 痛煞儿女

儿不是娘 咋知娘痛   儿不是娘 却知娘苦

恨不能替 恨不能当   日子好过 本该享福

可恨阎罗 硬拽我娘   生离死别 儿孙痛哭

匍匐一地 恨不能去   名兰芳草 上天眷顾

黄泉路上 必定芳香   呜呼我娘 一路走好

伏惟尚飨!

(注:母亲熊名兰,只读过三天书就因为家庭困难而回家带弟弟和童养弟媳。)

在我的预想中,念完这篇祭文后,我要行五体投地的匍匐大礼,然后放声痛哭。可为什么那时我就没了这念头?母亲,是儿不孝了吗?还是两天的跪拜下来,膝盖已经生痛,悲痛的情绪已经麻木?可明明下午在母亲的遗体被抬离她的房间送上殡仪车的时候,在送进火化炉的时候,在她的身体化为灰烬绻缩进骨灰盒的时候,我还泪水涟涟。那时,大姐哭得最厉害。大姐虽然不是母亲亲生,但正如祭文里所说:视同己出,携手相将。母亲自嫁给父亲后,几十年来与大姐的关系向来很好,大姐作为父亲的长女,曾帮助母亲,帮助这个家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很多事,母亲也是商量着大姐来帮办的。当然,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大姐,我们做弟妹的也从来没半点生分,视同手足。母亲的离去,让年近六旬的大姐悲痛万分。作为弟弟的我可以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大姐的痛哭(哭丧)才激起我的悲伤和共鸣。那个时候,有几次姐夫和兄弟们都劝大姐不要哭,或者说大姐哭的过头了,甚至到生气的地步,但我认为,在母亲离去的当口,应该有这样一个人,来引领大家的悲情,来代替大家发泄胸中悲痛的郁结。因此,我认为大姐的哭,在此时是一种担当。

相对于大姐的痛哭,一些不谙世事的年幼的侄子们却时不时地笑闹着。这又让我想起十岁那年祖母去世时,我哭得死去活来的场景。大体记得在年龄相仿的孙子辈里,我是唯一痛哭的人。哭得真是伤心欲绝啊。也因此,一个本家大娘劝我不要哭,并说我长大后一定会是个有良心、有作为的人。但我现在想来,这只是一个少年对祖母最朴素的怀念罢了。因为那个时候的我,留存着祖母在众多孙子辈中是最疼爱我的想法,这朴素的想法只缘于祖母曾经给我煮过一个我在放学回家路上的小溪边捡回的鸭蛋,缘于那个鸭蛋是如此的清香,以至于在我整个少年时代都记忆犹新。

而现在的孩子们,哪个不是父母呵护着?他们不哭,或许就与他们个个都是在宠幸中长大的有关吧,他们已经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下一代,即使亲人的离去,也唤不起他们的悲伤。

母亲,就在昨天,儿子已经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我仍清晰地记挂着你的爱,仍离不开你的港湾。

记得十八岁那年,我高中刚毕业,插班复习了段时间,学校又不让。看着回到家郁郁寡欢的我,母亲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我。只是经常地进到我的房间来看我,眼里满是怜爱。十九岁的那个春天里,村里的民兵连长来告诉我,去体检啊,要征兵了。我就笑着对母亲说:"我要是去体检,百分之百能上,你舍得吗?"母亲思索了下,说:"去吧,是条出路。"后来,我就真的一路过关斩将,检上了县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潜艇兵。那时,我不规范地穿着新奇的水兵服,到处晃悠,飘飘然的。而且,接兵的说:"是去潜艇学院深造呢,有出息了。"听到这样的话,又看到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的我,母亲的笑意随着眼角的鱼尾纹弥漫开去。可母亲几次转过身去抹泪的细节,却没有逃过那个即将远行的意气风发小青年的眼睛。他在心里默念:"我一定好好干。"

(三)就在今天

就在今天,我再次拨亮油盏里的灯芯,让火苗能够更亮些,为小杯里续上点白酒,默默地祈祷母亲一路走好,所经之处名兰香草,溪水潺潺。不要回头,不要留念人世的一切。因为今天是母亲的头七。

是的,母亲生前爱喝点小酒。可是,自母亲高血压后,我们都不允许她再喝酒。虽然看到我们兄弟姐妹相聚推杯换盏时,眼里会流露些许的向往和羡慕,但母亲确实没再喝酒。特别是中风后,基本上就没再沾过酒了。这在于她这样一个人,其实也是一种折磨和考验。

印象中,母亲爱喝酒,还是孩提时代的事。那时的我大概五六岁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孩子们都喜欢跟着母亲身后,上街,串亲戚,甚至上山下田,俗称"跟屁虫"。虽然是农村,但因为地处城郊,母亲又勤快,总是能种出或捣鼓出各种能够上街换钱的东西。最好的是烟叶。记得每次到了遂川老龙泉大桥下,母亲在地上铺块塑料布,便把篮子里已经捆扎好的烟叶分等次摆开来。然后每有人来买时,母亲就会说:"这是我自己栽的,羊仔场黄土岭佬的。"于是,顾客们便默默地笑笑,拈一把,狠狠地使着劲地嗅,然后抖抖,放到秤盘里,欣欣然地掏了钱,心满意足地夹了烟叶离去。

母亲早早地卖完了烟叶,买了该买的物件,便和大娘一起回家。当然,我一直在后面屁巅屁巅地跟着。到了一个叫上街的地方,那儿有几家古旧的铺子,很像鲁迅笔下的卖茴香豆的酒店,飘没飘酒肆的旗子,不记得了,只记得柜台也是齐小孩高,我总要踮起脚尖,才能略微看到柜台里头小二们到底忙些啥,还有那几个硕大的酒坛。母亲和大娘各自掏出自己的酒钱,或三分,或六分,取决于当时的`心情,也就是当日买卖的光景。三分钱一挂子,约二两。母亲喝酒不用下酒菜,倒在那扁扁的酒盏里,三五口就喝完了,好像是止渴样。然后,笑眯眯地离开,说着事,扯着谈,就到家了。

对这几个酒铺的印象,直到上初中才淡去。长大后学会喝酒了,一直想陪着母亲,再到那里,要上两挂最上等的酒,甚至要几碟点心,美美地喝上几盏。可不知什么时候,这些店铺不复存在了,这便给我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这在后来母亲有高血压迹象时,即使兄弟们反对,我也会默许母亲喝少量的红酒或水酒,或许就含着这样的情分在吧。

在母亲还山后,一大家族人在一起喝回光返照酒时,家族主东大桥哥还对我们说:"名兰婶会喝酒,你们记得给她祭上一杯啊。"之后,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说着母亲和大娘年轻时喝酒的故事。

母亲,就在今天,我的孩子已经十六岁,成人了。

母亲在对我的孩子的态度上,内心有种隐隐的歉疚。这种歉疚是我仔细观察和分析母亲的言行得出的。这种歉疚,来自于孩子的幼儿期母亲没有亲自带过。其实,这不怪母亲,而与我有关。孩子出生时,我还在部队,家在农村,爱人在城里上班。于是,在我服役期间,爱人仍把娘家当成自己的窝。另外,我有个好丈母娘,她带小孩很有一套,每一个都长得结实,白白胖胖,人见人爱。因此,从诸方面考虑,我的孩子出生后,就一直由丈母娘带着。这对于母亲或许有些不公平。因为在农村,孙子辈一般得由奶奶带大。母亲因为没有带我孩子的缘故,她一有机会就会加倍地表达她特殊的祖母爱。除了隔三差五地送去她自己喂养的和收集来的土鸡蛋外,还会捉些鱼虾送到丈母娘家。在孩子稍大后,每次回家,母亲总要偷偷地塞几个钱给他,说是奖励他学习成绩好。我想,反正我也是偷偷地给母亲钱,母亲再偷偷给孩子钱,爱的轮回吧,不想拂了母亲的心意,也就默许了。母亲有时还唠叨:"这孩子哦,我没带,长大了会对我好吧?"嘴上这样说,眼神中却透露无限的爱和信任。或许,母亲的这些举动,正是中国女性在家族中扮演的特有的角色吧--总想把孩子们拢在自己的周围,看着他们长大成人。

(四)就在明天

就在明天,我仍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我还是会为母亲点上清灯,祈愿我的母亲在那一方世界里,能够不受人欺侮,能够像她生前所在的世界一样,受人尊敬,快快乐乐不知忧愁。经历烈火的永生后,再世为人时,能够脱去病身,涅槃成美丽的仙子。而我,在心里永远地为母亲守候那一方净土,保留着母亲慈祥、朴实而安静的笑容。

母亲病前的形体略显富态,很是端庄、慈祥,是典型的农村老奶奶。我们,包括她自己,也把她比作是小品演员赵丽蓉(已故)。生活中,母亲不识忧愁不计仇,总也带给我们欢声笑语。非但如此,在她的生活圈子里,在她的周围,似乎都有一种快乐的磁场,感染着所有的人,似乎还包括空气。因此,只读过三天书的母亲交到很多的朋友,包括一些知识分子、领导干部。这些朋友,在她病后都多次来看望她,说着"好人啊,怎么就病了呢?"的话,抱怨上天对她的不公平。也因此,在对母亲遗像的选择上,我们不约而同地选用了母亲在她六十岁上最慈祥的那张相片。

按规矩,母亲的"五七"是由女儿女婿们操办,他们不顾我的反对,硬是给母亲置齐了所谓的冥间纸屋纸车纸床等一应纸马。因为反对无效,我也就视如无物了。可一个物件却还是硬闯进了我的视线,它是一根拐杖。我的心狠狠地刺痛了一下:我的母亲在天国里难道还要拄杖?经过涅槃的她不是已经羽化成仙女了吗?我把那根视同仇敌样的拐杖毫不留情地折断了,远远地丢了开去。

就在明天,我还是个唯物主义者吗?因为我仍会为母亲装斋饭,烧香,点灯,甚至求先到天国的奶奶多关照母亲。这些以前我是多么的嗤之以鼻啊,难道,母亲去了那里,那个世界就变了吗?我想,不是的,是母子连心的牵挂,让人的信仰暂时在适应。

就在明天,就在明天母亲圆七那天,我要告诫放学回来的我的孩子,让他在母亲的灵堂前,为奶奶最后一次续点香油,燃炷香,告诉他,他爸爸的生命是奶奶给的,没有奶奶,就没有我,没有他。因此,我们要在心里永远怀念她,敬重她。圆七后,按乡下的说法,母亲已经不再留念人世,喝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到达天堂,我们和母亲就彻底地天各一方了。再往后,就只有清明、冬至祭扫时的怀念。

就在明天,我还要告诫我的孩子,你的奶奶家族有高血压病史,要注意随时加强体质锻炼,不能太胖。要提倡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即使万一有了高血压,也不要慌,要记得按时吃降压药,高血压可防可控,关键是要做有心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在明天,我要和我的兄弟姐妹,和有与我相类似经历的朋友们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要太过悲伤,心里有他们就好了;孝敬自己的祖辈,要在长辈生前的时候慷慨地表达我们的爱,不要待死后通过举办什么隆重的殡仪式来表现,那是做给别人看的;活着的我们要时刻面向太阳,坚强、快乐、幸福地过好每一天,那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因为那也是他们的期待。

(本文明线以时间为顺序:就在前天,就在昨天,就在今天,就在明天,讲述母亲离去后几个关键时间段及作者所经历的一切;暗线以空间为顺序,前天作者是孩童,昨天作者是青年,今天作者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明天作者及所有人的生活要更美好。同时,各个时间和空间段穿插着分别讲述作者所经历的一件事,表达各个阶段对母亲的回忆和爱。文章同时介绍了当地的丧葬风俗和文化,传递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和孝老敬亲的思想,提倡要在老人生前尽孝,而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捉弄人,不要待老人走后办什么风光的殡仪式给别人看。)

作者:李夏署

单位:吉安晚报社  常务副总编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长岗南路36号吉安晚报社   邮编:

联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