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大好河山的散文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我谨代表清明上河园全体员工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清明上河园是仿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按1:1的比例原样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现出宋代开封繁华如梦的盛景。清明上河园在1992年7月开始动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全园占地面积600亩,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建筑群。
现在请走进迎宾门,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宋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年青时游学于京师,擅长画舟、船、车马、集市、桥梁等景物,风格自成一家。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北宋东京开封为背景的长卷风俗画。整个雕像高6米、重达30吨。您看,这位艺术大师手捧画卷,凝视远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20xx年来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又像是在祝福咱们古老开封的再次辉煌。雕像正后方的白色花岗岩浮雕,高3米、宽16米,描绘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传奇画面。从车夫、搬运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儿,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画地栩栩如生。下面我们转到浮雕的背面进行参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灭亡流出皇宫后经无数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为《清明上河图》做了14阙跋文,来表示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阙“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生物正堪传”是金代诗人张公药所写,我国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所题。当您走进清明上河园,就仿佛来到画里一样,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园内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领略到宋代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您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二 清明上河图石雕
眼前的这幅石雕,是我园斥巨资聘请能工巧匠按照6倍于原图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图》。全长33.32米,高2.23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石雕。与原图一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石雕也为我们的参观欣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幅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荣盛世的见证,突出反映了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郊农村的景象。广漠的田野,河渠纵横。岸边老树杈新芽未吐。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正是早春天气。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为什么说反映的是清明时节呢?大家请看柳林边有一支队伍,最先的三个人前呼后喊正在追赶着一匹奔马。其后有一顶轿子,轿上插满柳条。因为宋代有一种说法是“扫墓归来不插柳,大鬼小鬼跟着走”,可见图中展现的是扫墓归来的景象。又因是在早春时节,而春季只有在清明节才有上坟扫墓祭拜先祖的习俗。
往下看就是全画的中心----虹桥了。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桥梁,桥面宽敞,桥身弧形,直接连接两岸,中间没有桥墩、桥柱,远远望去宛如彩虹。桥面设有护柱,以保护行人安全,两端立四根风信竿,为航行者指示风向。这样一座桥梁,无论从力学结构,还是外观和使用都十分完美。即使置之于今天众多的现代化桥梁之中,也毫不逊色。飞桥没有桥柱,不直接受激流冲击,所以坚固耐用,五十年都不坏。但是由于是木质材料,却经不住水浸虫蚀,如果不经常保养维修是不能保存永远的。此处也是全幅图中人物画得最密集、最热闹,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再往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城门楼。其本身的作用是图中城里与城外的分割线。城门楼是《清明上河图》上一座最大的建筑物,它与虹桥不同,桥连接两岸交通,人物在桥面上活动,在视觉上它不会把画面割裂,而城楼是庞然大物很容易把人物活动分裂开来。画家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构思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为了使观赏者的眼睛不游离出画面外,还特别安排了一支骆驼队伍正在走出城门,其首驼已探出了多半个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驼仍留在城内。这种手法就像写意画一样。
图画到“赵太丞家”就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张择端的高明之处。图中展现的城乡结合处都已经非常繁华热闹了,那么城内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就要靠您自己去想象了。
参观完后,请您向左走大约五十米,就可以到达东京码头。
三东京码头
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京码头。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是一片舟船云集、水运繁忙的景象。码头下面就是被人们称为东京“生命之河”的古汴河。
汴河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古运河之一,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60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在这里开挖了鸿沟,从现在的河南荥阳引入黄河水,向东经过开封,再到淮阳进入颍水,中原地区从此形成了以鸿沟为主体的水上交通网络,运输状况大大改善。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就曾划鸿沟为界。到了现在,中国象棋里的分界线用的也是这条鸿沟。隋朝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重新疏通了鸿沟;改名为通济渠,上起黄河洛阳、下至淮河泗水,直通长江,成为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当时名叫汴州的开封因为位于运河的中心而逐渐兴盛起来。唐代改称汴河,安史之乱以后,长安、洛阳遭到严重破坏,开封的地位更加突出。可以说,正是靠着这种有利的地势开封才取代长安和洛阳,成为闻名于世的七朝古都。
您眼前看到的汴河,是我们根据《清明上河图》重建的,全长3800米。如果您有时间和兴致,可以走下码头,坐一坐仿古的大宋游船,到园中一游。北国水城那“半园碧波满目情”的独特韵味,一定会令您留恋忘返。
接下来请继续向前走约50米,然后右转到主题广场参观。
四主题广场
清明上河园中一共有8个功能区、4个文化广场、4个文化展示厅,现在您所在的这个广场,是主题广场。因为《清明上河图》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汴河两岸的漕运景象。为了增加清明上河园的历史感,我们在广场中央专门修造了一艘仿宋代货船。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地区己经转移到了长江以南,每年要通过运河从南方运输数百万粮食和大批布帛等物资到开封,以供应皇室、官员和驻军,因此需要修建大批运输用船,官办造船和民间造船业都相当发达。宋代造船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提高了,据记载,当时已经制造出载钱二十万贯、米一万二千石的大船,号称万石船。古时候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您可计算一下,这样的船能载多少重量.并且,宋代货船种类很多,制造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您看,人工建造的喷泉从船下缓缓涌出,使船产生在水中行驶的动态感觉。这喻示了我们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将乘风破浪,不断前进。在此,我们也祝愿您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
广场上的白鸽是和平的使者,您可以去喂喂它们。它们可能会飞到您肩上以表示欢迎,请不要害怕。您可以拍照留念,作为到清明上河园一游的美好纪念。
当您参观完后,请向南走,前面不远有一条民俗街。民俗街是由一个民俗建筑长廊花园和15个古代作坊组成的,集中了宋代传统的手工艺制品。您走进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古代的瓦舍、茅屋、草廊,还可以走进古代作坊,欣赏木版年画、茶道、面人、糖人等。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参与其中,捏一只小泥狗,或者尝一尝刚出锅的新酒,或者摇一摇乡村纺织机,其乐无穷。
从民俗街向南,就到了清明上河园中最著名的景点——虹桥。
五虹桥与十千脚店
您眼前这座横跨于汴河之上、形似彩虹的桥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画面。
虹桥采用叠梁木拱无柱结构,这种样式最早出现在山东青州,当时是木制结构,现在我们用钢筋混凝土加以重建。它横跨25米,高5米,宽9.8米。由于没有桥墩,更加便于行船,所以北宋时东京仅汴河上就3座这种样式的桥梁,极大地方便了京城的交通。您看,桥的两端各有两根9米高的柱子,每根顶端部有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圆盘,盘里站着一只远望的白鹤。白鹤的羽毛有 5两重和 8两重之分,只要风一吹就能随着圆盘转动,人们可以根据柱子上的十字型交仪木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当您站在虹桥上,3800米汴河的风光尽收眼底。北宋时汴河横穿整个城市,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繁荣,被称为“大宋建国之本”。因为水上运输的方便快捷,商人多在河边买卖交易,尤其桥的两端更是商铺林立,当时的人称之为“河市”,人们到河边进行贸易也称为“上河”。
请您走过虹桥,在右边有一座牌楼,上面写着“十千脚店”。您或许会问,“脚店”是什么?有人说是歇脚休息的旅店,还有人说是洗脚的店,其实都不对。北宋的时候,只卖酒不酿酒的酒店就叫做“脚店”,这里自然就是一间只卖酒的小酒家了。在“十千脚店”斜对面,有一座“醉杏楼”,相传这就是北宋的亡国昏君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幽会的地方。每天下午,这里会演出《杨志卖刀》的精彩剧目,有兴趣观看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
好了,结束了虹桥景区的游览,请继续向前,我们将带您参观下一个景点——文绣院
六文绣院
欢迎来到文绣院,您将在这里欣赏到宋代文化的精华之一,汴绣。
汴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一起,并称我国五大名绣。
北宋时,刺绣非常盛行,不仅帝王官员爱穿,连平民百姓也用它来装点婚丧嫁娶的衣物。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喜欢书法绘画,独创出了“瘦筋体”的笔法。为了把他的书法绘画制成刺绣精品,北宋朝廷专门招募了300多名绣女,在皇宫中设立了文绣院为他制作,于是就产生了汴绣,因此又被称为“宫绣”或“官绣”。大宋汴绣的特点是古朴典雅,针法细腻,不露边缝。如今,汴绣艺人们在继承古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的双面绣、乱针绣等技法,使古老的汴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文绣院中,您可以看到现代汴绣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全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815个人物、174棵树木、122间房屋、96头牲畜、8顶轿子、28艘船只、20辆车子,个个栩栩如生。请您再看那里的一幅《报春图》,这是根据有“梅花王”之称的开封画家王成喜的《梅花图》创作而成的,更作为汴绣珍品摆放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旁边桌子上的一幅汴绣作品,就是在1999年6月22日视察清明上河园时的亲笔题词。
除此之外,请看这里用乱针绣法制成的世界名画,如拿破伦像、热拉尔的《普绪克与爱神》、凡高的《向日葵》、米勒的《牧羊女》、安格尔的《泉》等,都准确地再现了西洋肖像画和人体艺术的写实性与立体感,显示了大宋汴绣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在另一面则是中国传统书画的代表,有任伯年的《祝寿图》、韩滉的《五牛图》、韩熙载的《夜宴图》等。
文绣院的斜对面就是仿古驿站。驿站是古时候供传递政府公文的邮差在旅途中休息的地方。清明上河园里的仿古驿站陈设有仿古家具,环境安静优雅,可供游客住宿。
出了文绣院,您将看到大型雕塑——虹桥寻胜。
七虹桥寻胜
亲爱的游客,现在为您介绍的这组群雕名叫虹桥寻胜,是根据开封民间艺术家李程远的长篇小说《宣和风流恨》中的有关情节雕刻而成的。《宣和风流恨》是《清明上河图传奇》的上卷,整个小说描绘了张择端传奇的一生,群雕所表现的是张择端在开封学艺时发生的故事。
雕像正中那位手拿折扇、风度翩翩的公子,就是年青时的画家张择端。而旁边的那位姑娘是他的恋人周秀姑。传说张择端在京师学艺的时候,看到开封繁华似锦的盛况,就画了一幅《东京繁荣图》。当时翰林院的一位老学士看了以后,觉得这幅画只画出了东京开封的脸面,却没有能画出开封的眼睛。张择端听了后百思不得其解,就和周秀姑相约来到虹桥,仔细观察汴河漕运的繁忙景象和沿河市民的生活百态,激发出创作灵感。于是,他一拍折扇,大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旁边一个牵毛驴的老人奇怪地问;“你找到什么了?”张择端回答:“我找到东京的眼睛了。”不久后,他就创作出那幅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所以,我们就将这组雕像命名为“虹桥寻胜”,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
听过这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请您继续向前走,下面我们将到鸳鸯桥一游。
八鸳鸯桥
游客朋友,汴河上又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桥--鸳鸯桥。
前面我们介绍过,汴河被称为古开封的生命河,城内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有河必有桥,因此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宋代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据统计当时开封就有桥30余座。砖石结构的、木制结构的、平桥、拱桥、吊桥,建筑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您己经走过的虹桥和现在所看到的鸳鸯桥。
鸳鸯桥中间部分特别高,是为了方便船只通过。而在桥的两边都建有台阶和通向临近河面的平台,您可以走下平台,体会一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意感受。因为桥的左右两边不对称,所以这座桥又叫“鸳鸯戏水桥”。
鸳鸯是一种水禽,相传雌雄成双,一生一世都不分离。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描写鸳鸯双飞的诗篇,后来便用它们来比喻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陵就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美妙诗句,千古传颂。当您走上鸳鸯桥,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走下鸳鸯桥,您的右前方是秀野园。这是我们为满足游客朋友休闲娱乐的要求而特意开发的。
九勾栏瓦肆
亲爱的游客,前边那座看似简陋的草棚就是北宋时特殊的民间艺术舞台——“勾栏瓦肆”。
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宋城市制度的概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北宋的城市制度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居民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打破了唐代“坊”与“市”的界线,也就是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分离的制度,坊市合一,相互渗透。人们在居住区就可以进行贸易,不需要再像《木兰辞》中所写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那样东奔西跑了。在这种大环境下,勾栏瓦肆就应运而生了。据史书记载,当时流行的评书、相声、杂技、口技、相扑、傀儡戏、皮影戏、般杂剧、弄虫蚁等民间艺术就在这里表演,所以通俗地说,它就是普通市民的娱乐场所,也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歌舞剧院的前身。
请您继续向前走不远处有一座农家磨坊,我们在这里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民俗风情。您可以去磨坊看一看古人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碾子碾米、风车筛糠、畜拉或人推磨、脚蹬或手箩筛面粉、地锅烧柴、粗茶淡饭、防雨蓑衣、穿木制泥屐踏泥等等。您还可以动手推推磨。拉拉碾、筛筛面、披披蓑衣、纺纺线、穿穿泥屐,体验一下古代农家生活的乐趣;真可以说:“千载风情今又现,天开逸趣农家乐”。
然后,请您沿着汴河向北走,不远处有一杆秤。这杆秤号称“大宋公平秤”,传说是包公当年在陈州放粮时惩治贪官奸商时所用的。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青天大老爷的尊敬与怀念。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称一称体重,让咱们的包大人保佑您全家身体安康、吉祥如意。
十鸿福寺
咱们直走就来到了鸿福寺。北宋时佛教盛行,仅东京开封就有佛寺913座。当时的佛寺分成两种,一种是由皇帝赐匾额的合法佛寺,另一种是没有匾额的非法寺庙。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只画了一间山门,一个和尚披着佛衣站在门口,并没有标明寺院的名称。我们建园时,考虑到北宋东京开封香火最盛的是东鸿福寺和西鸿福寺,于是就把西鸿福寺建造在这里。鸿福寺在当时不仅是烧香拜佛的佛寺,也是春天踏青的休闲胜地。元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第六卷就提到,当时的人们在元宵过后,春天来临之时一定会到鸿福寺等地探春游玩。
您进寺后,在您右边的东殿是武圣殿,里面供奉着武圣关公;在左侧的西殿是百子堂,供奉着送子观音,正面大殿为观音殿,殿内供奉的佛像是特别请开封大相国寺的高僧开光的,以保佑天下众生。
下面,我们将请您观赏“平桥观鱼”和登“上善门”城楼。
十一上善门与平桥观鱼
游客朋友,您已经来到平桥,请仔细看一看桥下的彩色鲤鱼。这些鱼是专门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因为它们身上有鲜艳的花纹,所以叫做锦鲤。它还是日本的国鱼呢!日本原来没有鲤鱼;后来我国的鲤鱼流传到了朝鲜,再从朝鲜引入日本,经过改良培养,身上出现了彩色条纹,就变成了现在名贵的锦鲤。
穿过平桥,您眼前的这座巍峨城门,就是上善门。它是《清明上河图》中浓墨重彩描绘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复原的城门高21.6米,面积1553平方米,门洞就高达8米。城楼上,金碧辉煌的彩绘更显示出它的辉煌与壮观,人们称赞它“勾梁画栋,气宇不凡”。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连建筑也要分三六九等。从上善门的宏伟气势,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开始了京城的防务建设。第一步就修建了方圆50里、165步长的城墙,城墙上像上善门这样的城门就有17座之多。在《清明上河图》中,上善门起了分界的作用,恰好把城内的繁华建筑与城外沿河街市一隔为二。
过了城门,我们才算是真正进了城。城门上那些钉也大有讲究,横7竖9,一共63颗,说明这里还不算是最高级的。如果是皇宫大院,那横竖都得是9颗了,一共81颗。因为九是个位数的最大值,古代人把九九八十一看作是阳数之首,所以含有“至尊”的意思,也象征了封建王权的至高无上。更有意思的是,在《清明上河图》的原作中,上善门的前面两个字被作者隐藏了起来,只是点了两个点。不过据史料考证,《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东京开封东南部的景象。当时,开封东南有一个下水门;也称东水门,它的北边是通津门,南边就是上善门。东水门的水是从中间穿过城门洞流进城内去的,而《清明上河图》中的河水却是从城门的正前方流过的,由此推断,这座城门应该是上善门。这一论断是否合理,还值得深思。游客朋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我们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您可以爬上城楼,到全园的最高点去看一看。在那里,您能俯看到景区的全貌。
从城楼向西看,就是我们下面将带您游览的城内景点。
十二王员外家和孙羊正店
游客朋友,过了上善门之后,请您先向右看。那座生意兴隆、绣旗高飘的酒店叫做“孙羊正店”,它是《清明上河图》中又一处点睛之笔。刚才我们己经向您介绍过十千脚店,“正店”和“脚店”的不同就在于正店能自己酿酒,而脚店不能酿酒,它卖的酒都是从正店里批发而来的。所以正店通常是指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型酒店。据记载,孙羊正店称得上是北宋时东京开封72家正店中的佼佼者。
请您仔细看一下酒店门楼前的装饰,那称之为“欢门彩楼”,它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霓虹灯。门前4个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灯笼,叫做“栀子灯”,因为它非常醒目而且容易辨认,成为酒店的标志。门口的栏杆叫“拒马叉子”,本来是专门在迎接皇帝圣驾时,为了防止牲畜撞到墙上而设置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习俗性的装饰品。在店前的广场上,还有惊险异常的喷火表演。“孙羊正店”里餐饮设施齐全,集中了北宋时期的饮食精华,有宋代小吃、宫廷御宴等,您大可以一饱口福了。
孙羊正店对面的那座宅院,门口牌子上写着“久住王员外家”,员外是古时候退休官员的通称。北宋时开封的流动人口很多,客店多得数不胜数,一些当官的人也争相经营。您眼前的这座客店,就是一位姓王的员外所开的,而“久住”两字实际上是一句广告,用来吸引客人。您可别小看了这座客店,它在我们清明上河园却是北宋民间文化的载体。王员外有个女儿,年方16,生得国色天香,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这位小姐的性格倔强,不相信所谓的媒妁之言,一定要自己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于是就搭起了彩楼,要抛绣球招亲。如果有哪位小伙子有幸被彩球打中,就可以上楼去,和王小姐“拜堂成亲”了。
只是您千万不要当真啊!“久住王员外家”是《清明上河图》中一个细节。而王小姐招亲是我们特地为游客朋友编的一个节目,为的是让您可以亲身体会到古代招亲的风俗,增加您游玩时的喜庆气氛,希望您玩得开心。
参加完王员外家的喜宴,请出门向前继续游览。
十三赵太丞家和朱仙镇木版年画
游客们,您的右前方有一口四眼方井。古时候,开封虽然有汴河、五丈河、蔡河、金水河等河流,称得上是河渠纵横,但人们日常的饮用水却非常少。宋太祖曾经引入金水河,并开凿了许多官井,专供皇亲国戚们使用,可民间的水井还是很少。公元1046年6月,东京发生大旱灾,渴死了许多老百姓。朝廷才下令在离宫井很远的地方开凿了390处民用水井,以缓解旱情。当时开凿的就是您眼前的这种四眼方井,之所以把它建成“十字”型,一是为了避免儿童落水,一是可以供4个人同时打水,提高效率。
四眼方井旁边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丞家,“太医丞”是宋代宫廷医宫的名称,大多是六品。当时的东京开封是全国的药材集散地,有“香山药海”之称。而上等的药铺大多是官宦人家或宫廷御医开设的。从这间房子有斗拱和五头门的建筑样式来看,这位赵太丞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医官。门前的那块石头叫做上马石下马石,古代马是北方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大户人家门前必备这种石头方便人们上马下马。
北宋时开封有“九福”之首为“病福”的说法,为什么九种福气以生病为第一种呢?原因在于京师不但药铺多、药材全,而且大夫医术高明,人们看病方便又有效,实在是病人的福音。赵太丞家的药铺是男、女、儿科通治,膏、丹、丸、散齐全的综合性门诊,还专门治疗各种时疫杂症您看他的门联上写着:“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在此,我们也借花献佛,祝愿您全家都健康长寿。
现在请您转身向后看,赵太丞家对面展示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古开封有三大特产,就是汴绣、官瓷和朱仙镇年画。朱仙镇是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强迫班师回朝、放弃收复大好河山机会的地方,它与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特有的木版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一样,扬名海内外。我国传统习俗,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既为了避邪,也为了表示喜庆。朱仙镇的年画,色彩鲜艳,人物生动,从降妖捉鬼的钟馗到为唐王李世民护驾守宫的秦琼和尉迟敬德,无不栩栩如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您可以到里面去亲眼看看年画的印制过程。
然后,我们将带您到水车园一游。
十四水车园
亲爱的游客,您现在来到了水车园。眼前那如摩天巨轮般耸立着的水车轮,堪称为世界之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黄河又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业发展水平在古代一向处在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灌溉农业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工具,您现在看到的水车就是最具有代表性。利用水流动的自然力,将河中的水提升运送到水渠之中,实现灌溉农田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仍可以见到这种大水车浇灌农田的生产方法。
清明上河园建造的水车园占地1.2亩,由大小三组水车构成。最大的水车轮直径17米,举世无双。另一个比它略小的是被动水车,直径也达12米,可以用来带动水磨和其它机械。两种水车组合使用,形成了两种功能,既灌溉了农田,又提供了动力。小水车直径也有4米,脚踩蹬踏就可带着转动。
您若想试一试自己的体力,可以上去踩踩小水车,体会一下农家灌溉耕种的乐趣,放松一下都市生活中的紧张心情。
下面游览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十五 开封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欢迎大家到犹太馆参观游览。历史名城开封是著名的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十一世纪的宋朝是开封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当时的开封叫东京,作为北宋首都长达168年之久,是最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有一百多万,超过当时世界上欧洲中世纪任何一座城市。
宋朝时候,开封就出现了外国的商人和移民,其中一批为数较多,最为奇特的就是以色列人。这批人有七十三姓,五百多家,从中东经印度、波斯来到开封。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描写的就是古犹太人迁移的情景。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他们越过葱岭,跋涉过千山万水,历经磨难,来到中国。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活着,就应该生息在中国天子的脚下,我们应该毫不迟疑的走向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东京。那么,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呢?据开封犹太会堂遗留下的石碑记载,他们来自天竺西域。现在的专家、学者们论证,古犹太人来到我们这里大致上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波斯出发,经中亚西亚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然后经新疆、甘肃来到中原;另一条路则取道印度,走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沿海登陆。当他们来到山西汾州时非常的疲惫,就在一棵古槐树下讨论着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该去向何方?最后就派代表去面见大宋皇帝,如果皇帝同意他们留下来,那就是真神的启示。结果北宋皇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准许他们遵守祖风,遗留汴京。即准许他们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于是这些古犹太人就在开封城内东边的一片区域内定居下来。从此以后,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的共处。其间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写着“敬天祝国”四个大字的画面上所表现的是兰帽回回的清真寺,也就是古代开封犹太教堂。它创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位于汴京士市子东面,是居住在开封的古犹太人活动的中心。这是我国以一比八十的比例按当时犹太会堂的大院风貌建造的沙盘模型。大家从它的建筑格局和风格上可以看到它与我国古代建筑是毫无区别的,这就证明他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已经融为一起。此会堂坐东朝西,里面分为一道门、二道门、摩西大殿及各种厢房等。它的原址就在现在的第四人民医院,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沧桑,这个地方已不复存在了。由于古犹太人长期生活在汴京,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他们的处世哲学,不再认为从商是唯一的谋生之路,再加上朝廷给子了他们宽松的政治和活动的自由,于是他们就发奋读书,决心走仕途之路来考取功名,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据历史考证,古代犹太人考中进士的多达二十人,由此可见他们是非常聪慧的。在这考中的二十多人之中,有一个叫高年的,他是中国古代犹太人最早的士大夫之一。在明朝天顺年间,高年曾担任过知县县令。在任期间他为官清正、明察秋毫、公正廉明,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但后来因看透官场腐败,就辞去官职回到汴京,专攻医学。不久就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大夫,医道享誉汴梁,于是百姓就送给他一个“尚德堂”的牌匾,来表示对他的尊重。尚德堂的遗址位于开封市县前街。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织造丝绸的巧匠多次在梦里梦见十二个金光闪闪的金牛犊,从他眼前跑过转眼就消失在邻家的后院。于是他就用重金买下这块地,在翻修房子时发现地下埋有一个宝盒,打开一看里面整齐的放着十二个金元宝。一家人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恩赐,于是就用这十二个金元宝做本钱创建了一个织造店铺。这就是名振中州的石子玉汴绸庄。他的遗址就位于现在的三胜街。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有一支白莲教起义军。其中有一位个头不大却英勇机智的人就是古代犹太人的后裔李头领,他同义军一道采用里应外合想突入皇城,但因众寡悬殊,袭击失败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古犹太人已经和我们汉人融合在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在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回北京,路经开封时,河南的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献上一顶凤冠。冠上有两支翠凤凰,雕刻的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慈禧见后非常高兴,就重赏了制冠巧匠,此人就是古犹太人的后裔石维峋。从此以后,他名声大振,就和他的师兄弟们一起创办了扬名中原的“万福楼”金店。它的遗址位于马道街市政协对面。
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就是“宋帝赐姓图”。当古犹太人的代表面见大宋皇帝时,受到当朝皇帝的热情款待。他看到这些来自西域的客人,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窝、穿着奇装异服、说话还叽哩咕噜时,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写了一首六言四句诗“万国共顶一天,百姓四海一家,即是骨肉手足,何用叽哩咕噜。”就把皇家御姓“赵”和六位大臣的姓氏分赐给了这七位代表,改称的七位犹太人代表的姓氏分别为“赵、李、艾、张、高、金、石”。并准予他们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于是他们就放弃了本民族行礼习俗向大宋皇帝行跪拜礼。这也是他们入乡随俗的表现,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宋帝的感激之情,并献上从西域带来的“西洋布”。
这里是出土的唐代的陶佣图片,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他是否是一个犹太商人,但最早进入中国的犹太人无疑是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而闻名的。大家看到的这是关于犹太会堂外貌的图片,它是根据孟正气神父的描述和所绘草图制成的。从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依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兴建的,这一做法不仅可以避免外来宗教过于惹人注目,招来种种不变,而且也易于使用现在的建筑材料和雇请当地的工匠。这两幅画是由孟正气神父在1720xx年绘制的开封犹太会堂大院的外貌和它的内部结构。从大院的外貌可看出它与我国古代建筑风格是一致的,在会堂里面设有祖堂,并摆设中式的牌位,但他们所说的“祖先”不是黄帝,而是犹太人的祖先娅当、挪亚、亚伯拉罕及摩西等。大家看到的站在石碑左侧的是开封犹太社团的领袖之一,赵允中在1920xx年出于安全的考虑,将开封犹太会堂石碑出售给怀覆光主教。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中的石碑,原嵌于开封一人家墙内,英国旅游者奥利弗称是他首先发现这一石碑。该碑与开封犹太会堂有关,而在这之前一直不为中国犹太人知晓。这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一种乐器叫“灵阳玉磬’。它是开封犹太社团召集成员到犹太会堂进行祈祷用的,敲打它后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你仔细观看,“灵阳王磬’的字样还清楚可见。这是用来装圣经的托拉盒,木制,在读圣经时只需将它放在盒内,然后转动上面原旋扭,经书就会自动的翻页。这样即方便读阅,又便于保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犹太人是非常聪慧的。
大家看到这三幅画中的是莲花青石盆。它原存放于开封犹太会堂的大院内,供犹太人祈祷前净手用的,来表示对“圣经”的尊重。石盆外面刻有藤蔓、莲花等浮雕。此净手盆原有七个,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现存于开封博物馆。这三页是抄写在中国宣纸上的希伯来文《创世纪》文献。这类抄写本被你为《方经》,它是装订成书本状而不是通常的卷轴。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片是从开封犹太人祈祷书中摘录的新年祈祷的片断,这段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新年贺词。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利玛窦神父,意大利人,创立了耶苏会。1620xx年他首先发现中国曾移居着一支与外界隔绝的古犹太人,这便是让西方知道中国犹太人的开始。在此之前,他们与世界其它地方的犹太人没有任何联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原开封犹太会堂院落的外貌,它充分显示了11世纪中期时的开封。犹太社团解体的标志石碑的后侧,为原犹太会堂大院通向教经胡同的入口处。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赵文贵,他是开封犹太社团的教师,有一位传教士曾教过他希伯来语。下面这个长像与赵文贵十分相象的人是他兄长赵金城,有关他的报道表明了开封犹太社团的贫困,并表示他们有意出售会堂“圣经”。为了生存下去,万般无奈,不得以才忍痛卖掉圣经。
大家看到的这位目光犀利的人就是怀覆光主教,1090——1933年生活在开封。通过他的努力,开封犹太社团的生活用品才得以保存,大多存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他写了一本书叫《中国犹太人》,里面收集很多有价值的珍贵材料。他还试图将犹太石碑运出中国,但未能成功。这两幅照片就是由怀覆光主教召集在一起的开封犹太人和汉人的合影。从他们的服饰可以看出,他们是与汉人毫无区别的,他们不再遵行割礼,不少犹太人娶了外族妇女,犹太妇女大都与汉人结婚,经过几代后,就与汉人相融合了。大家看到的这是民国间绘制的开封地理图。这上面的就是教经胡同,它是古代犹太人居住地。
二厅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一起到三厅对古犹太人文化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眼前大家看到的是古代开封犹太人建筑遗物。它放在门头上方,象征着平安和幸福,表达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个巨大的照片是在清末民国初拍摄的教经胡同,是开封古代犹太人居住地。如果画面上的孩童还在的话,也该是一位古稀老人了。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古犹太人诵经时情景,在诵经时必须先脱去鞋子,净过手后才能上台,以此表示对“圣经”的尊重。我们看到的这幅彩照是耶路撒冷的全景。开封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他们做礼拜时脸面向西方,即面向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犹太会堂清真寺石碑的拓片,上面记载着开封犹太人及其礼拜寺的兴衰。“弘治碑”和“正德碑”现存于开封市博物馆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张图片上所绘的是石栏井遗址,它现存于第四人民医院内。如果从里面打出水来喝还依然是甘甜可口。大家看到的是犹太教堂的遗物,它是用来装水的容器。古犹太人非常的勤劳、善良,他们认为现在能过上丰衣足食,幸福的日子,都是上天恩赐他们的,于是就把每星期的星期天定为安息日。在这一天里,他们准备好丰富的食物,什么事也不做,来表达对上帝的感激之情。这两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九烛台。传说犹太人为避难逃到一个山洞里,里面漆黑一片,于是就点燃了一支蜡烛把它插在九烛台上,但这支蜡烛非常奇怪,一连着了好几天也不曾熄灭,于是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出来以后,他们为了对上帝表示感谢,就定这一天为光明节。大家看到的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墓地,一个位于开封县蔡庄(左图)另一个在开封李长庄(右图),这就是开封古犹太人捐资兴建的石桥遗址。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遗址已不复存在了。宋朝以后,黄河经常泛滥改道,开封城被淹过七次,城内的犹太教堂,当然也无法幸免。因为他们没有经济能力修复该院,就纷纷迁移到祖国各地,犹太社团从此消失。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分布图,从图上可看出他们遍布全国,远至和田,近的有洛阳、郑州等地,从此犹太人分散居住。大家看到的这是石子玉汴绸庄的遗址,现位于三胜街。这是犹太教堂的遗址,现在已经建成了第四人民医院。
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地共处,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逐渐采纳了中国的风俗习惯,并放弃了本民族的习俗。开封的犹太教堂曾是他们的中心,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他们之中已经无人能懂希伯来文或奉行宗教仪式。其解体后,犹太人分散居住,犹太社团就此消失,但这一独特的古代开封犹太文化和颇带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却广为流传。由于我们的水平和收集的材料有限,本展览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人士能够提供有关古代开封犹太人的各种资料,不断充实陈展内容,满足游客的需要。
十六 宋代科技馆
进门正对的大厅是宋代科技馆,两宋科技水平发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成熟的,参观过宋代科技馆,相信您一定会为我国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
宋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320xx年,在这一期间,我国的土地占有方式和剥削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四大发明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医学、天文等方面都走在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大家都知道,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独创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宋代,我国的针灸学家王惟一就对此很有研究,他是一位御用医官,1020xx年修订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参与校正了“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两部著作早已流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国;深受那里人民的喜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复制的铜人模型的彩照;在这个人体模型上,详细标注300多个针灸穴位,铜人内部是空的,针灸穴位是穿透的小孔;考试时,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蜡,覆盖住穴位的标记孔,里面注入水,如果用针刺穴位正确,则蜡破水出,否则针不能刺入。
我国古代人民不仅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研究著作方面也有重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画面就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他一生中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到了晚年举平生所见;写了一部著作叫《梦溪笔谈》;这部书在十一世纪未完成里面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涉及到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工程技术等方面,他还总结了我国自然科学部分;尤其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隙积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二级等差积数的求和法”。在物理方面,他首先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州早四百年,并阐述了凹面镜成像的原理,他还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并说:“此物日后必大行于世”。他博学多才,对美术、音乐、律历、占卜等也皆有所论著。阐述了我国军事组织、军事制度、战略、战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为推动我国军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边这部书是《营造法式》,作者是李诫,是一位建筑学家,在这部书里详细记载了宋代房屋的建筑格局和建造方法,为我们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版;它是由平民毕升发明创造的,大家知道它是怎样印刷的吗?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它是将字反刻在胶泥片上;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活字印固在铁板上,可象雕版一样印刷,活字可反复使用,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和质量,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非常聪慧的。
火药是我国又一项重大发明,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为了能够永保青春,于是就请了一个巫师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有一天,巫师无意之中将硝、硫磺、木炭混合在一起,火药就这样被偶然的发明了,到了宋朝的时候才广泛的运用到军事上,来加强对敌军的杀伤力;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必去考虑,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流传故事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这个展柜里放的就是著名的宋代官瓷以及它的配料,这些物品都是由我园的中天阁所提供,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到中天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宋代的时候,我国是没有手表的,那么他们是怎样来观测时间的呢?于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苏颂在1088年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此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钟表,起报时的作用,它高约12米;宽8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放浑仪,可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放浑象,有机械能使浑象的旋转周期和天球的周日运动相一致,下层设有五个木阁;每到一定的时刻木阁里的小木人就会出来报时。后面放有漏壶和机械系统;漏壶引水升降,转动机轮;使整个仪器按部就班的运作起来。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使我国的天文走在了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画是《金明池争标图》是宋代现实主义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金明池开池的盛况,体现了北宋东京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上面有“张择端呈进’五个小字,应该是他的早期作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干船坞,比英国制造的欧洲第一个干船坞早四百年。
大家知道“水排风箱”是干什么用的吗?它以水作为动力,带动机轮,利用曲轴原理,使风箱来回运作起来,风就源源不断的从木筒里吹出;它是冶铁用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鼓风机;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冶 铁技术已经相当高了。
宋代的发明还有很多,由于我们的陈展水平有限,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难免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丰富我们的陈展内容,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关于大好河山的散文二
一张择端雕像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我谨代表清明上河园全体员工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清明上河园是仿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按1:1的比例原样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现出宋代开封繁华如梦的盛景。清明上河园在1992年7月开始动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全园占地面积600亩,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建筑群。
现在请走进迎宾门,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宋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年青时游学于京师,擅长画舟、船、车马、集市、桥梁等景物,风格自成一家。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北宋东京开封为背景的长卷风俗画。整个雕像高6米、重达30吨。您看,这位艺术大师手捧画卷,凝视远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20xx年来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又像是在祝福咱们古老开封的再次辉煌。雕像正后方的白色花岗岩浮雕,高3米、宽16米,描绘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传奇画面。从车夫、搬运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儿,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画地栩栩如生。下面我们转到浮雕的背面进行参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灭亡流出皇宫后经无数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为《清明上河图》做了14阙跋文,来表示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阙“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生物正堪传”是金代诗人张公药所写,我国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所题。当您走进清明上河园,就仿佛来到画里一样,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园内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领略到宋代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您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二 清明上河图石雕
眼前的这幅石雕,是我园斥巨资聘请能工巧匠按照6倍于原图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图》。全长33.32米,高2.23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石雕。与原图一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石雕也为我们的参观欣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幅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荣盛世的见证,突出反映了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郊农村的景象。广漠的田野,河渠纵横。岸边老树杈新芽未吐。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正是早春天气。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为什么说反映的是清明时节呢?大家请看柳林边有一支队伍,最先的三个人前呼后喊正在追赶着一匹奔马。其后有一顶轿子,轿上插满柳条。因为宋代有一种说法是“扫墓归来不插柳,大鬼小鬼跟着走”,可见图中展现的是扫墓归来的景象。又因是在早春时节,而春季只有在清明节才有上坟扫墓祭拜先祖的习俗。
往下看就是全画的中心----虹桥了。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桥梁,桥面宽敞,桥身弧形,直接连接两岸,中间没有桥墩、桥柱,远远望去宛如彩虹。桥面设有护柱,以保护行人安全,两端立四根风信竿,为航行者指示风向。这样一座桥梁,无论从力学结构,还是外观和使用都十分完美。即使置之于今天众多的现代化桥梁之中,也毫不逊色。飞桥没有桥柱,不直接受激流冲击,所以坚固耐用,五十年都不坏。但是由于是木质材料,却经不住水浸虫蚀,如果不经常保养维修是不能保存永远的。此处也是全幅图中人物画得最密集、最热闹,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再往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城门楼。其本身的作用是图中城里与城外的分割线。城门楼是《清明上河图》上一座最大的建筑物,它与虹桥不同,桥连接两岸交通,人物在桥面上活动,在视觉上它不会把画面割裂,而城楼是庞然大物很容易把人物活动分裂开来。画家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构思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为了使观赏者的眼睛不游离出画面外,还特别安排了一支骆驼队伍正在走出城门,其首驼已探出了多半个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驼仍留在城内。这种手法就像写意画一样。
图画到“赵太丞家”就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张择端的高明之处。图中展现的城乡结合处都已经非常繁华热闹了,那么城内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就要靠您自己去想象了。
参观完后,请您向左走大约五十米,就可以到达东京码头。
三东京码头
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京码头。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是一片舟船云集、水运繁忙的景象。码头下面就是被人们称为东京“生命之河”的古汴河。
汴河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古运河之一,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60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在这里开挖了鸿沟,从现在的河南荥阳引入黄河水,向东经过开封,再到淮阳进入颍水,中原地区从此形成了以鸿沟为主体的水上交通网络,运输状况大大改善。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就曾划鸿沟为界。到了现在,中国象棋里的分界线用的也是这条鸿沟。隋朝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重新疏通了鸿沟;改名为通济渠,上起黄河洛阳、下至淮河泗水,直通长江,成为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当时名叫汴州的开封因为位于运河的中心而逐渐兴盛起来。唐代改称汴河,安史之乱以后,长安、洛阳遭到严重破坏,开封的地位更加突出。可以说,正是靠着这种有利的地势开封才取代长安和洛阳,成为闻名于世的七朝古都。
您眼前看到的汴河,是我们根据《清明上河图》重建的,全长3800米。如果您有时间和兴致,可以走下码头,坐一坐仿古的大宋游船,到园中一游。北国水城那“半园碧波满目情”的独特韵味,一定会令您留恋忘返。
接下来请继续向前走约50米,然后右转到主题广场参观。
四主题广场
清明上河园中一共有8个功能区、4个文化广场、4个文化展示厅,现在您所在的这个广场,是主题广场。因为《清明上河图》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汴河两岸的漕运景象。为了增加清明上河园的历史感,我们在广场中央专门修造了一艘仿宋代货船。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地区己经转移到了长江以南,每年要通过运河从南方运输数百万粮食和大批布帛等物资到开封,以供应皇室、官员和驻军,因此需要修建大批运输用船,官办造船和民间造船业都相当发达。宋代造船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提高了,据记载,当时已经制造出载钱二十万贯、米一万二千石的大船,号称万石船。古时候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您可计算一下,这样的船能载多少重量.并且,宋代货船种类很多,制造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您看,人工建造的喷泉从船下缓缓涌出,使船产生在水中行驶的动态感觉。这喻示了我们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将乘风破浪,不断前进。在此,我们也祝愿您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
广场上的白鸽是和平的使者,您可以去喂喂它们。它们可能会飞到您肩上以表示欢迎,请不要害怕。您可以拍照留念,作为到清明上河园一游的美好纪念。
当您参观完后,请向南走,前面不远有一条民俗街。民俗街是由一个民俗建筑长廊花园和15个古代作坊组成的,集中了宋代传统的手工艺制品。您走进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古代的瓦舍、茅屋、草廊,还可以走进古代作坊,欣赏木版年画、茶道、面人、糖人等。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参与其中,捏一只小泥狗,或者尝一尝刚出锅的新酒,或者摇一摇乡村纺织机,其乐无穷。
从民俗街向南,就到了清明上河园中最著名的景点——虹桥。
五虹桥与十千脚店
您眼前这座横跨于汴河之上、形似彩虹的桥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画面。
虹桥采用叠梁木拱无柱结构,这种样式最早出现在山东青州,当时是木制结构,现在我们用钢筋混凝土加以重建。它横跨25米,高5米,宽9.8米。由于没有桥墩,更加便于行船,所以北宋时东京仅汴河上就3座这种样式的桥梁,极大地方便了京城的交通。您看,桥的两端各有两根9米高的柱子,每根顶端部有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圆盘,盘里站着一只远望的白鹤。白鹤的羽毛有 5两重和 8两重之分,只要风一吹就能随着圆盘转动,人们可以根据柱子上的十字型交仪木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当您站在虹桥上,3800米汴河的风光尽收眼底。北宋时汴河横穿整个城市,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繁荣,被称为“大宋建国之本”。因为水上运输的方便快捷,商人多在河边买卖交易,尤其桥的两端更是商铺林立,当时的人称之为“河市”,人们到河边进行贸易也称为“上河”。
请您走过虹桥,在右边有一座牌楼,上面写着“十千脚店”。您或许会问,“脚店”是什么?有人说是歇脚休息的旅店,还有人说是洗脚的店,其实都不对。北宋的时候,只卖酒不酿酒的酒店就叫做“脚店”,这里自然就是一间只卖酒的小酒家了。在“十千脚店”斜对面,有一座“醉杏楼”,相传这就是北宋的亡国昏君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幽会的地方。每天下午,这里会演出《杨志卖刀》的精彩剧目,有兴趣观看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
好了,结束了虹桥景区的游览,请继续向前,我们将带您参观下一个景点——文绣院
六文绣院
欢迎来到文绣院,您将在这里欣赏到宋代文化的精华之一,汴绣。
汴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一起,并称我国五大名绣。
北宋时,刺绣非常盛行,不仅帝王官员爱穿,连平民百姓也用它来装点婚丧嫁娶的衣物。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喜欢书法绘画,独创出了“瘦筋体”的笔法。为了把他的书法绘画制成刺绣精品,北宋朝廷专门招募了300多名绣女,在皇宫中设立了文绣院为他制作,于是就产生了汴绣,因此又被称为“宫绣”或“官绣”。大宋汴绣的特点是古朴典雅,针法细腻,不露边缝。如今,汴绣艺人们在继承古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的双面绣、乱针绣等技法,使古老的汴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文绣院中,您可以看到现代汴绣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全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815个人物、174棵树木、122间房屋、96头牲畜、8顶轿子、28艘船只、20辆车子,个个栩栩如生。请您再看那里的一幅《报春图》,这是根据有“梅花王”之称的开封画家王成喜的《梅花图》创作而成的,更作为汴绣珍品摆放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旁边桌子上的一幅汴绣作品,就是在1999年6月22日视察清明上河园时的亲笔题词。
除此之外,请看这里用乱针绣法制成的世界名画,如拿破伦像、热拉尔的《普绪克与爱神》、凡高的《向日葵》、米勒的《牧羊女》、安格尔的《泉》等,都准确地再现了西洋肖像画和人体艺术的写实性与立体感,显示了大宋汴绣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在另一面则是中国传统书画的代表,有任伯年的《祝寿图》、韩滉的《五牛图》、韩熙载的《夜宴图》等。
文绣院的斜对面就是仿古驿站。驿站是古时候供传递政府公文的邮差在旅途中休息的地方。清明上河园里的仿古驿站陈设有仿古家具,环境安静优雅,可供游客住宿。
出了文绣院,您将看到大型雕塑——虹桥寻胜。
七虹桥寻胜
亲爱的游客,现在为您介绍的这组群雕名叫虹桥寻胜,是根据开封民间艺术家李程远的长篇小说《宣和风流恨》中的有关情节雕刻而成的。《宣和风流恨》是《清明上河图传奇》的上卷,整个小说描绘了张择端传奇的一生,群雕所表现的是张择端在开封学艺时发生的故事。
雕像正中那位手拿折扇、风度翩翩的公子,就是年青时的画家张择端。而旁边的那位姑娘是他的恋人周秀姑。传说张择端在京师学艺的时候,看到开封繁华似锦的盛况,就画了一幅《东京繁荣图》。当时翰林院的一位老学士看了以后,觉得这幅画只画出了东京开封的脸面,却没有能画出开封的眼睛。张择端听了后百思不得其解,就和周秀姑相约来到虹桥,仔细观察汴河漕运的繁忙景象和沿河市民的生活百态,激发出创作灵感。于是,他一拍折扇,大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旁边一个牵毛驴的老人奇怪地问;“你找到什么了?”张择端回答:“我找到东京的眼睛了。”不久后,他就创作出那幅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所以,我们就将这组雕像命名为“虹桥寻胜”,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
听过这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请您继续向前走,下面我们将到鸳鸯桥一游。
八鸳鸯桥
游客朋友,汴河上又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桥--鸳鸯桥。
前面我们介绍过,汴河被称为古开封的生命河,城内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有河必有桥,因此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宋代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据统计当时开封就有桥30余座。砖石结构的、木制结构的、平桥、拱桥、吊桥,建筑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您己经走过的虹桥和现在所看到的鸳鸯桥。
鸳鸯桥中间部分特别高,是为了方便船只通过。而在桥的两边都建有台阶和通向临近河面的平台,您可以走下平台,体会一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意感受。因为桥的左右两边不对称,所以这座桥又叫“鸳鸯戏水桥”。
鸳鸯是一种水禽,相传雌雄成双,一生一世都不分离。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描写鸳鸯双飞的诗篇,后来便用它们来比喻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陵就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美妙诗句,千古传颂。当您走上鸳鸯桥,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走下鸳鸯桥,您的右前方是秀野园。这是我们为满足游客朋友休闲娱乐的要求而特意开发的。
九勾栏瓦肆
亲爱的游客,前边那座看似简陋的草棚就是北宋时特殊的民间艺术舞台——“勾栏瓦肆”。
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宋城市制度的概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北宋的城市制度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居民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打破了唐代“坊”与“市”的界线,也就是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分离的制度,坊市合一,相互渗透。人们在居住区就可以进行贸易,不需要再像《木兰辞》中所写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那样东奔西跑了。在这种大环境下,勾栏瓦肆就应运而生了。据史书记载,当时流行的评书、相声、杂技、口技、相扑、傀儡戏、皮影戏、般杂剧、弄虫蚁等民间艺术就在这里表演,所以通俗地说,它就是普通市民的娱乐场所,也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歌舞剧院的前身。
请您继续向前走不远处有一座农家磨坊,我们在这里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民俗风情。您可以去磨坊看一看古人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碾子碾米、风车筛糠、畜拉或人推磨、脚蹬或手箩筛面粉、地锅烧柴、粗茶淡饭、防雨蓑衣、穿木制泥屐踏泥等等。您还可以动手推推磨。拉拉碾、筛筛面、披披蓑衣、纺纺线、穿穿泥屐,体验一下古代农家生活的乐趣;真可以说:“千载风情今又现,天开逸趣农家乐”。
然后,请您沿着汴河向北走,不远处有一杆秤。这杆秤号称“大宋公平秤”,传说是包公当年在陈州放粮时惩治贪官奸商时所用的。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青天大老爷的尊敬与怀念。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称一称体重,让咱们的包大人保佑您全家身体安康、吉祥如意。
十鸿福寺
咱们直走就来到了鸿福寺。北宋时佛教盛行,仅东京开封就有佛寺913座。当时的佛寺分成两种,一种是由皇帝赐匾额的合法佛寺,另一种是没有匾额的非法寺庙。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只画了一间山门,一个和尚披着佛衣站在门口,并没有标明寺院的名称。我们建园时,考虑到北宋东京开封香火最盛的是东鸿福寺和西鸿福寺,于是就把西鸿福寺建造在这里。鸿福寺在当时不仅是烧香拜佛的佛寺,也是春天踏青的休闲胜地。元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第六卷就提到,当时的人们在元宵过后,春天来临之时一定会到鸿福寺等地探春游玩。
您进寺后,在您右边的东殿是武圣殿,里面供奉着武圣关公;在左侧的西殿是百子堂,供奉着送子观音,正面大殿为观音殿,殿内供奉的佛像是特别请开封大相国寺的高僧开光的,以保佑天下众生。
下面,我们将请您观赏“平桥观鱼”和登“上善门”城楼。
十一上善门与平桥观鱼
游客朋友,您已经来到平桥,请仔细看一看桥下的彩色鲤鱼。这些鱼是专门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因为它们身上有鲜艳的花纹,所以叫做锦鲤。它还是日本的国鱼呢!日本原来没有鲤鱼;后来我国的鲤鱼流传到了朝鲜,再从朝鲜引入日本,经过改良培养,身上出现了彩色条纹,就变成了现在名贵的锦鲤。
穿过平桥,您眼前的这座巍峨城门,就是上善门。它是《清明上河图》中浓墨重彩描绘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复原的城门高21.6米,面积1553平方米,门洞就高达8米。城楼上,金碧辉煌的彩绘更显示出它的辉煌与壮观,人们称赞它“勾梁画栋,气宇不凡”。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连建筑也要分三六九等。从上善门的宏伟气势,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开始了京城的防务建设。第一步就修建了方圆50里、165步长的城墙,城墙上像上善门这样的城门就有17座之多。在《清明上河图》中,上善门起了分界的作用,恰好把城内的繁华建筑与城外沿河街市一隔为二。
过了城门,我们才算是真正进了城。城门上那些钉也大有讲究,横7竖9,一共63颗,说明这里还不算是最高级的。如果是皇宫大院,那横竖都得是9颗了,一共81颗。因为九是个位数的最大值,古代人把九九八十一看作是阳数之首,所以含有“至尊”的意思,也象征了封建王权的至高无上。更有意思的是,在《清明上河图》的原作中,上善门的前面两个字被作者隐藏了起来,只是点了两个点。不过据史料考证,《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东京开封东南部的景象。当时,开封东南有一个下水门;也称东水门,它的北边是通津门,南边就是上善门。东水门的水是从中间穿过城门洞流进城内去的,而《清明上河图》中的河水却是从城门的正前方流过的,由此推断,这座城门应该是上善门。这一论断是否合理,还值得深思。游客朋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我们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您可以爬上城楼,到全园的最高点去看一看。在那里,您能俯看到景区的全貌。
从城楼向西看,就是我们下面将带您游览的城内景点。
十二王员外家和孙羊正店
游客朋友,过了上善门之后,请您先向右看。那座生意兴隆、绣旗高飘的酒店叫做“孙羊正店”,它是《清明上河图》中又一处点睛之笔。刚才我们己经向您介绍过十千脚店,“正店”和“脚店”的不同就在于正店能自己酿酒,而脚店不能酿酒,它卖的酒都是从正店里批发而来的。所以正店通常是指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型酒店。据记载,孙羊正店称得上是北宋时东京开封72家正店中的佼佼者。
请您仔细看一下酒店门楼前的装饰,那称之为“欢门彩楼”,它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霓虹灯。门前4个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灯笼,叫做“栀子灯”,因为它非常醒目而且容易辨认,成为酒店的标志。门口的栏杆叫“拒马叉子”,本来是专门在迎接皇帝圣驾时,为了防止牲畜撞到墙上而设置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习俗性的装饰品。在店前的广场上,还有惊险异常的喷火表演。“孙羊正店”里餐饮设施齐全,集中了北宋时期的饮食精华,有宋代小吃、宫廷御宴等,您大可以一饱口福了。
孙羊正店对面的那座宅院,门口牌子上写着“久住王员外家”,员外是古时候退休官员的通称。北宋时开封的流动人口很多,客店多得数不胜数,一些当官的人也争相经营。您眼前的这座客店,就是一位姓王的员外所开的,而“久住”两字实际上是一句广告,用来吸引客人。您可别小看了这座客店,它在我们清明上河园却是北宋民间文化的载体。王员外有个女儿,年方16,生得国色天香,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这位小姐的性格倔强,不相信所谓的媒妁之言,一定要自己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于是就搭起了彩楼,要抛绣球招亲。如果有哪位小伙子有幸被彩球打中,就可以上楼去,和王小姐“拜堂成亲”了。
只是您千万不要当真啊!“久住王员外家”是《清明上河图》中一个细节。而王小姐招亲是我们特地为游客朋友编的一个节目,为的是让您可以亲身体会到古代招亲的风俗,增加您游玩时的喜庆气氛,希望您玩得开心。
参加完王员外家的喜宴,请出门向前继续游览。
十三赵太丞家和朱仙镇木版年画
游客们,您的右前方有一口四眼方井。古时候,开封虽然有汴河、五丈河、蔡河、金水河等河流,称得上是河渠纵横,但人们日常的饮用水却非常少。宋太祖曾经引入金水河,并开凿了许多官井,专供皇亲国戚们使用,可民间的水井还是很少。公元1046年6月,东京发生大旱灾,渴死了许多老百姓。朝廷才下令在离宫井很远的地方开凿了390处民用水井,以缓解旱情。当时开凿的就是您眼前的这种四眼方井,之所以把它建成“十字”型,一是为了避免儿童落水,一是可以供4个人同时打水,提高效率。
四眼方井旁边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丞家,“太医丞”是宋代宫廷医宫的名称,大多是六品。当时的东京开封是全国的药材集散地,有“香山药海”之称。而上等的药铺大多是官宦人家或宫廷御医开设的。从这间房子有斗拱和五头门的建筑样式来看,这位赵太丞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医官。门前的那块石头叫做上马石下马石,古代马是北方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大户人家门前必备这种石头方便人们上马下马。
北宋时开封有“九福”之首为“病福”的说法,为什么九种福气以生病为第一种呢?原因在于京师不但药铺多、药材全,而且大夫医术高明,人们看病方便又有效,实在是病人的福音。赵太丞家的药铺是男、女、儿科通治,膏、丹、丸、散齐全的综合性门诊,还专门治疗各种时疫杂症您看他的门联上写着:“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在此,我们也借花献佛,祝愿您全家都健康长寿。
现在请您转身向后看,赵太丞家对面展示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古开封有三大特产,就是汴绣、官瓷和朱仙镇年画。朱仙镇是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强迫班师回朝、放弃收复大好河山机会的地方,它与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特有的木版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一样,扬名海内外。我国传统习俗,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既为了避邪,也为了表示喜庆。朱仙镇的年画,色彩鲜艳,人物生动,从降妖捉鬼的钟馗到为唐王李世民护驾守宫的秦琼和尉迟敬德,无不栩栩如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您可以到里面去亲眼看看年画的印制过程。
然后,我们将带您到水车园一游。
十四水车园
亲爱的游客,您现在来到了水车园。眼前那如摩天巨轮般耸立着的水车轮,堪称为世界之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黄河又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业发展水平在古代一向处在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灌溉农业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工具,您现在看到的水车就是最具有代表性。利用水流动的自然力,将河中的水提升运送到水渠之中,实现灌溉农田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仍可以见到这种大水车浇灌农田的生产方法。
清明上河园建造的水车园占地1.2亩,由大小三组水车构成。最大的水车轮直径17米,举世无双。另一个比它略小的是被动水车,直径也达12米,可以用来带动水磨和其它机械。两种水车组合使用,形成了两种功能,既灌溉了农田,又提供了动力。小水车直径也有4米,脚踩蹬踏就可带着转动。
您若想试一试自己的体力,可以上去踩踩小水车,体会一下农家灌溉耕种的乐趣,放松一下都市生活中的紧张心情。
下面游览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十五 开封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欢迎大家到犹太馆参观游览。历史名城开封是著名的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十一世纪的宋朝是开封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当时的开封叫东京,作为北宋首都长达168年之久,是最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有一百多万,超过当时世界上欧洲中世纪任何一座城市。
宋朝时候,开封就出现了外国的商人和移民,其中一批为数较多,最为奇特的就是以色列人。这批人有七十三姓,五百多家,从中东经印度、波斯来到开封。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描写的就是古犹太人迁移的情景。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他们越过葱岭,跋涉过千山万水,历经磨难,来到中国。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活着,就应该生息在中国天子的脚下,我们应该毫不迟疑的走向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东京。那么,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呢?据开封犹太会堂遗留下的石碑记载,他们来自天竺西域。现在的专家、学者们论证,古犹太人来到我们这里大致上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波斯出发,经中亚西亚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然后经新疆、甘肃来到中原;另一条路则取道印度,走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沿海登陆。当他们来到山西汾州时非常的疲惫,就在一棵古槐树下讨论着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该去向何方?最后就派代表去面见大宋皇帝,如果皇帝同意他们留下来,那就是真神的启示。结果北宋皇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准许他们遵守祖风,遗留汴京。即准许他们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于是这些古犹太人就在开封城内东边的一片区域内定居下来。从此以后,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的共处。其间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写着“敬天祝国”四个大字的画面上所表现的是兰帽回回的清真寺,也就是古代开封犹太教堂。它创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位于汴京士市子东面,是居住在开封的古犹太人活动的中心。这是我国以一比八十的比例按当时犹太会堂的大院风貌建造的沙盘模型。大家从它的建筑格局和风格上可以看到它与我国古代建筑是毫无区别的,这就证明他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已经融为一起。此会堂坐东朝西,里面分为一道门、二道门、摩西大殿及各种厢房等。它的原址就在现在的第四人民医院,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沧桑,这个地方已不复存在了。由于古犹太人长期生活在汴京,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他们的处世哲学,不再认为从商是唯一的谋生之路,再加上朝廷给子了他们宽松的政治和活动的自由,于是他们就发奋读书,决心走仕途之路来考取功名,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据历史考证,古代犹太人考中进士的多达二十人,由此可见他们是非常聪慧的。在这考中的二十多人之中,有一个叫高年的,他是中国古代犹太人最早的士大夫之一。在明朝天顺年间,高年曾担任过知县县令。在任期间他为官清正、明察秋毫、公正廉明,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但后来因看透官场腐败,就辞去官职回到汴京,专攻医学。不久就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大夫,医道享誉汴梁,于是百姓就送给他一个“尚德堂”的牌匾,来表示对他的尊重。尚德堂的遗址位于开封市县前街。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织造丝绸的巧匠多次在梦里梦见十二个金光闪闪的金牛犊,从他眼前跑过转眼就消失在邻家的后院。于是他就用重金买下这块地,在翻修房子时发现地下埋有一个宝盒,打开一看里面整齐的放着十二个金元宝。一家人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恩赐,于是就用这十二个金元宝做本钱创建了一个织造店铺。这就是名振中州的石子玉汴绸庄。他的遗址就位于现在的三胜街。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有一支白莲教起义军。其中有一位个头不大却英勇机智的人就是古代犹太人的后裔李头领,他同义军一道采用里应外合想突入皇城,但因众寡悬殊,袭击失败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古犹太人已经和我们汉人融合在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在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回北京,路经开封时,河南的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献上一顶凤冠。冠上有两支翠凤凰,雕刻的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慈禧见后非常高兴,就重赏了制冠巧匠,此人就是古犹太人的后裔石维峋。从此以后,他名声大振,就和他的师兄弟们一起创办了扬名中原的“万福楼”金店。它的遗址位于马道街市政协对面。
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就是“宋帝赐姓图”。当古犹太人的代表面见大宋皇帝时,受到当朝皇帝的热情款待。他看到这些来自西域的客人,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窝、穿着奇装异服、说话还叽哩咕噜时,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写了一首六言四句诗“万国共顶一天,百姓四海一家,即是骨肉手足,何用叽哩咕噜。”就把皇家御姓“赵”和六位大臣的姓氏分赐给了这七位代表,改称的七位犹太人代表的姓氏分别为“赵、李、艾、张、高、金、石”。并准予他们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于是他们就放弃了本民族行礼习俗向大宋皇帝行跪拜礼。这也是他们入乡随俗的表现,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宋帝的感激之情,并献上从西域带来的“西洋布”。
这里是出土的唐代的陶佣图片,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他是否是一个犹太商人,但最早进入中国的犹太人无疑是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而闻名的。大家看到的这是关于犹太会堂外貌的图片,它是根据孟正气神父的描述和所绘草图制成的。从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依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兴建的,这一做法不仅可以避免外来宗教过于惹人注目,招来种种不变,而且也易于使用现在的建筑材料和雇请当地的工匠。这两幅画是由孟正气神父在1720xx年绘制的开封犹太会堂大院的外貌和它的内部结构。从大院的外貌可看出它与我国古代建筑风格是一致的,在会堂里面设有祖堂,并摆设中式的牌位,但他们所说的“祖先”不是黄帝,而是犹太人的祖先娅当、挪亚、亚伯拉罕及摩西等。大家看到的站在石碑左侧的是开封犹太社团的领袖之一,赵允中在1920xx年出于安全的考虑,将开封犹太会堂石碑出售给怀覆光主教。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中的石碑,原嵌于开封一人家墙内,英国旅游者奥利弗称是他首先发现这一石碑。该碑与开封犹太会堂有关,而在这之前一直不为中国犹太人知晓。这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一种乐器叫“灵阳玉磬’。它是开封犹太社团召集成员到犹太会堂进行祈祷用的,敲打它后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你仔细观看,“灵阳王磬’的字样还清楚可见。这是用来装圣经的托拉盒,木制,在读圣经时只需将它放在盒内,然后转动上面原旋扭,经书就会自动的翻页。这样即方便读阅,又便于保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犹太人是非常聪慧的。
大家看到这三幅画中的是莲花青石盆。它原存放于开封犹太会堂的大院内,供犹太人祈祷前净手用的,来表示对“圣经”的尊重。石盆外面刻有藤蔓、莲花等浮雕。此净手盆原有七个,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现存于开封博物馆。这三页是抄写在中国宣纸上的希伯来文《创世纪》文献。这类抄写本被你为《方经》,它是装订成书本状而不是通常的卷轴。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片是从开封犹太人祈祷书中摘录的新年祈祷的片断,这段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新年贺词。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利玛窦神父,意大利人,创立了耶苏会。1620xx年他首先发现中国曾移居着一支与外界隔绝的古犹太人,这便是让西方知道中国犹太人的开始。在此之前,他们与世界其它地方的犹太人没有任何联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原开封犹太会堂院落的外貌,它充分显示了11世纪中期时的开封。犹太社团解体的标志石碑的后侧,为原犹太会堂大院通向教经胡同的入口处。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赵文贵,他是开封犹太社团的教师,有一位传教士曾教过他希伯来语。下面这个长像与赵文贵十分相象的人是他兄长赵金城,有关他的报道表明了开封犹太社团的贫困,并表示他们有意出售会堂“圣经”。为了生存下去,万般无奈,不得以才忍痛卖掉圣经。
大家看到的这位目光犀利的人就是怀覆光主教,1090——1933年生活在开封。通过他的努力,开封犹太社团的生活用品才得以保存,大多存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他写了一本书叫《中国犹太人》,里面收集很多有价值的珍贵材料。他还试图将犹太石碑运出中国,但未能成功。这两幅照片就是由怀覆光主教召集在一起的开封犹太人和汉人的合影。从他们的服饰可以看出,他们是与汉人毫无区别的,他们不再遵行割礼,不少犹太人娶了外族妇女,犹太妇女大都与汉人结婚,经过几代后,就与汉人相融合了。大家看到的这是民国间绘制的开封地理图。这上面的就是教经胡同,它是古代犹太人居住地。
二厅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一起到三厅对古犹太人文化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眼前大家看到的是古代开封犹太人建筑遗物。它放在门头上方,象征着平安和幸福,表达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个巨大的照片是在清末民国初拍摄的教经胡同,是开封古代犹太人居住地。如果画面上的孩童还在的话,也该是一位古稀老人了。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古犹太人诵经时情景,在诵经时必须先脱去鞋子,净过手后才能上台,以此表示对“圣经”的尊重。我们看到的这幅彩照是耶路撒冷的全景。开封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他们做礼拜时脸面向西方,即面向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犹太会堂清真寺石碑的拓片,上面记载着开封犹太人及其礼拜寺的兴衰。“弘治碑”和“正德碑”现存于开封市博物馆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张图片上所绘的是石栏井遗址,它现存于第四人民医院内。如果从里面打出水来喝还依然是甘甜可口。大家看到的是犹太教堂的遗物,它是用来装水的容器。古犹太人非常的勤劳、善良,他们认为现在能过上丰衣足食,幸福的日子,都是上天恩赐他们的,于是就把每星期的星期天定为安息日。在这一天里,他们准备好丰富的食物,什么事也不做,来表达对上帝的感激之情。这两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九烛台。传说犹太人为避难逃到一个山洞里,里面漆黑一片,于是就点燃了一支蜡烛把它插在九烛台上,但这支蜡烛非常奇怪,一连着了好几天也不曾熄灭,于是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出来以后,他们为了对上帝表示感谢,就定这一天为光明节。大家看到的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墓地,一个位于开封县蔡庄(左图)另一个在开封李长庄(右图),这就是开封古犹太人捐资兴建的石桥遗址。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遗址已不复存在了。宋朝以后,黄河经常泛滥改道,开封城被淹过七次,城内的犹太教堂,当然也无法幸免。因为他们没有经济能力修复该院,就纷纷迁移到祖国各地,犹太社团从此消失。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分布图,从图上可看出他们遍布全国,远至和田,近的有洛阳、郑州等地,从此犹太人分散居住。大家看到的这是石子玉汴绸庄的遗址,现位于三胜街。这是犹太教堂的遗址,现在已经建成了第四人民医院。
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地共处,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逐渐采纳了中国的风俗习惯,并放弃了本民族的习俗。开封的犹太教堂曾是他们的中心,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他们之中已经无人能懂希伯来文或奉行宗教仪式。其解体后,犹太人分散居住,犹太社团就此消失,但这一独特的古代开封犹太文化和颇带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却广为流传。由于我们的水平和收集的材料有限,本展览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人士能够提供有关古代开封犹太人的各种资料,不断充实陈展内容,满足游客的需要。
十六 宋代科技馆
进门正对的大厅是宋代科技馆,两宋科技水平发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成熟的,参观过宋代科技馆,相信您一定会为我国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
宋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320xx年,在这一期间,我国的土地占有方式和剥削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四大发明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医学、天文等方面都走在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大家都知道,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独创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宋代,我国的针灸学家王惟一就对此很有研究,他是一位御用医官,1020xx年修订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参与校正了“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两部著作早已流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国;深受那里人民的喜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复制的铜人模型的彩照;在这个人体模型上,详细标注300多个针灸穴位,铜人内部是空的,针灸穴位是穿透的小孔;考试时,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蜡,覆盖住穴位的标记孔,里面注入水,如果用针刺穴位正确,则蜡破水出,否则针不能刺入。
我国古代人民不仅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研究著作方面也有重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画面就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他一生中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到了晚年举平生所见;写了一部著作叫《梦溪笔谈》;这部书在十一世纪未完成里面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涉及到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工程技术等方面,他还总结了我国自然科学部分;尤其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隙积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二级等差积数的求和法”。在物理方面,他首先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州早四百年,并阐述了凹面镜成像的原理,他还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并说:“此物日后必大行于世”。他博学多才,对美术、音乐、律历、占卜等也皆有所论著。阐述了我国军事组织、军事制度、战略、战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为推动我国军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边这部书是《营造法式》,作者是李诫,是一位建筑学家,在这部书里详细记载了宋代房屋的建筑格局和建造方法,为我们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版;它是由平民毕升发明创造的,大家知道它是怎样印刷的吗?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它是将字反刻在胶泥片上;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活字印固在铁板上,可象雕版一样印刷,活字可反复使用,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和质量,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非常聪慧的。
火药是我国又一项重大发明,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为了能够永保青春,于是就请了一个巫师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有一天,巫师无意之中将硝、硫磺、木炭混合在一起,火药就这样被偶然的发明了,到了宋朝的时候才广泛的运用到军事上,来加强对敌军的杀伤力;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必去考虑,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流传故事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这个展柜里放的就是著名的宋代官瓷以及它的配料,这些物品都是由我园的中天阁所提供,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到中天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宋代的时候,我国是没有手表的,那么他们是怎样来观测时间的呢?于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苏颂在1088年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此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钟表,起报时的作用,它高约12米;宽8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放浑仪,可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放浑象,有机械能使浑象的旋转周期和天球的周日运动相一致,下层设有五个木阁;每到一定的时刻木阁里的小木人就会出来报时。后面放有漏壶和机械系统;漏壶引水升降,转动机轮;使整个仪器按部就班的运作起来。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使我国的天文走在了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画是《金明池争标图》是宋代现实主义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金明池开池的盛况,体现了北宋东京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上面有“张择端呈进’五个小字,应该是他的早期作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干船坞,比英国制造的欧洲第一个干船坞早四百年。
大家知道“水排风箱”是干什么用的吗?它以水作为动力,带动机轮,利用曲轴原理,使风箱来回运作起来,风就源源不断的从木筒里吹出;它是冶铁用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鼓风机;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冶 铁技术已经相当高了。
宋代的发明还有很多,由于我们的陈展水平有限,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难免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丰富我们的陈展内容,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关于大好河山的散文三
1、面面相觑,油头粉面,笑厣动人,轮廓分明,方面大耳,广额方颐
2、面如银盘,阔脸暴腮,两腮圆润,面容丰腴,黑里透红,涂脂抹粉
3、耳目一新,方面大耳,肥头大耳,耳聪目明,两耳垂肩,眉如新月
4、神采奕奕,喜笑颜开,和颜悦色,喜形于色,面黄肌瘦,愁云满面
5、气色红润,容光焕发,酒窝深陷,白净柔嫩,春风满面,神采飞扬
6、眉如春山,眉如卧蚕,颧骨高耸,黑里透红,涂脂抹粉,酒窝迷人
1、面容刚毅,面目可憎,面如满月,面白如玉,平头正脸,脸庞清秀,脸色红润,脸色白皙
2、愁云满面,面黄肌瘦,面如银盘,阔脸暴腮,两腮圆润,面容丰腴,皱纹纵横,皱纹密布
3、水汪汪的,圆溜溜的,滴溜溜的,乌溜溜的,盈盈秋水,清澈明亮,乌黑有神,深沉睿智
4、面白唇红,面如晚霞,面似红火,满脸皱纹,满脸雀斑,满面春风,满面红光,满面笑容
5、容光焕发,酒窝深陷,白净柔嫩,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神采奕奕,喜笑颜开,和颜悦色
6、慈眉秀目,秀目黛眉,眉蔬目朗,明眸秀眉,火眼金睛,黑亮亮的,水晶晶的,水灵灵的
7、深不可测,深邃犀利,目光深邃,脸色如蜡,面若鹅卵,面若银盘,面如土色,面红耳赤
8、酒窝迷人,笑厣动人,轮廓分明,面面相觑,油头粉面,方面大耳,广额方颐,气色红润
9、粉红含春,笑脸相迎,皮泡脸肿,青面獠牙,两颊绯红,颧骨高耸,黑里透红,涂脂抹粉
1、浓眉打眼,柳眉杏眼,龙眉凤眼,慈眉笑眼,横眉冷眼,金刚怒目,獐头鼠目,老眼昏花
2、鼻似弯钩,挺鼻如峰,鼻子端正,鼻子扁阔,鼻子粗短,鼻尖扁平,鼻头微勾,鼻孔饱满
3、风霜雨雪,晨霜晓月,白霜铺地,瓦楞凝霜,玉霜满地,霜叶如火,层层寒霜,银霜遍地
4、双目似箭,双目传神,两眼如灯,两眼发呆,两眼放光,睛若秋波,眼若流星,眸清似水
5、鼻孔朝天,鼻青脸肿,鼻歪脸肿,端庄秀丽,细巧挺秀,端正阔大,拱梁大鼻,鼻梁挺直
6、凤眼流盼,碧眼盈波,眼睛贼亮,眼花缭乱,侧目而视,顾盼生神,睡眼惺忪,贼眉鼠眼
7、剑眉倒竖,青眉如黛,长眉似雪,两眉入鬓,双眉高挑,眉耸春山,柳眉淡描,眉同翠羽
8、眉如春山,眉如新月,眉如卧蚕,眉清目秀,愁眉不展,柳眉倒竖,慈眉善目,贼眉鼠眼
9、大雨淋漓,大雨滂沱,大雨倾盆,狂风暴雨,骤雨大作,雨急似箭,疾风暴雨,暴雨狂风
10、电闪雷鸣,闷雷低沉,雷声滚滚,晴天霹雳,雷雨交加,雷声轰鸣,雷电大作,淅淅沥沥
1、雨点连在一齐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
2、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若能听到一点点,哪怕针孔那么大一点,也总没有白挨冻,好做为第二天宣传的材料。
3、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4、“上吊。”为啥一个好好人,活着不愿意活,而愿意“上吊”呢大家快去看看吧,其中必是趣味无穷,大家快去看看吧。
5、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明白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明白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本事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先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6、他就用这手在筐子里边挑选,几乎是每个都让他摸过了,不一会工夫,全个的筐子都让他翻遍了。本来这筐子虽大,麻花也并没有几只。除了一个顶大的之外,其余小的也可是十来只,经了他这一翻,可就完全遍了。弄了他满手是油,把那小黑手染得油亮油亮的,黑亮黑亮的。
7、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说“晚霞”人们不懂,若一说“火烧云”就连三岁的孩子也会呀呀地往西天空里指给你看。
8、婆婆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变本加厉的折磨小团圆媳妇,日久天长,团圆媳妇生了病,婆婆又给她治病,东家出个偏方,西家出个秘方,反正,只要是办法,不管好坏都用了。这下,团圆媳妇不但没好,反而更加严重了。一天,来了个云游真人,又是给她画符,又是在脚心上画记号,最终,又替团圆媳妇打抱不平。折腾来折腾去,还是没把团圆媳妇的病治好。
9、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可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地过去了。
10、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他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样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11、野台子戏也是在河边上唱的也是秋天,比方这一年秋收好,就要唱一台子戏,感激天地若是夏天大旱,人们戴起柳条圈来求雨,在街上几十人,跑了几天,唱着,打着鼓求雨的人不准穿鞋,龙王爷可怜他们在太阳下边把脚烫得很痛,就所以下了雨了一下了雨,到秋天就得唱戏的,因为求雨的时候许下了愿许愿就得还愿,若是还愿的戏就更非唱不可了一唱就是三天。
12、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3、你二伯活着是个不相干……星星,月亮,刮风,下雨,那是天老爷
14、冯歪嘴子的女人是产后死的,传说上这样的女人死了,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是将要成为游魂的。
15、人们常常喜欢把一些不幸者归划在一齐,比如疯子傻子之类,都一律去看待。
16、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期望,只期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17、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18、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一打起鼓来,就男女老幼,都往这跳神的人家跑,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还有些女人,拉着孩子,抱着孩子,哭天叫地地从墙头上跳过来,跳过来看跳神的跳到半夜时分,要送神归山了,那时候,那鼓打得分外地响,大神也唱得分外地好听;邻居左右,十家家的人家都听得到,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情绪,二神嘴里唱:“大仙家回山了,要慢慢地走,要慢慢地行”。
19、呼兰河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个园子,里面五颜六色的,很漂亮,很新鲜,让人感觉十分有活力。在园子里无论我怎样闹,祖父总是放纵我,宽容我。这玩玩,那玩玩,玩腻了,就去祖父那儿闹一阵。园子里所有不会动的东西,都活了,很自由,也很欢乐,我玩累了,找个阴凉的地方就睡了。祖父常与我开玩笑,我很欢乐。在我三岁的时,我喜欢把纸窗用手指捅,祖母用针刺我的手,所以我不喜爱她。在她临死前,我还吓了她一跳,她就又骂起我来,我不记仇,只是觉得好玩。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他的手走向后园,祖母就又骂起我来,一到后园,整个世界就变了,我摘了几朵玫瑰插在祖父的帽子了,祖父还说:“春雨大,二里路都闻到玫瑰的香,我窃笑起来,祖母见了大笑。
20、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2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可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22、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样,就怎样样,都是自由的
23、卖豆芽菜的女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我的悲哀,隔三差五的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可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24、呼兰河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个园子,里面五颜六色的,很漂亮,很新鲜,让人感觉十分有活力在园子里无论我怎样闹,祖父总是放纵我,宽容我这玩玩,那玩玩,玩腻了,就去祖父那儿闹一阵园子里所有不会动的东西,都活了,很自由,也很欢乐,我玩累了,找个阴凉的地方就睡了祖父常与我开玩笑,我很欢乐在我三岁的时,我喜欢把纸窗用手指捅,祖母用针刺我的手,所以我不喜爱她在她临死前,我还吓了她一跳,她就又骂起我来,我不记仇,只是觉得好玩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他的手走向后园,祖母就又骂起我来,一到后园,整个世界就变了,我摘了几朵玫瑰插在祖父的帽子了,祖父还说:“春雨大,二里路都闻到玫瑰的香,我窃笑起来,祖母见了大笑。
25、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十分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26、老胡家跳大神了,这次是为团圆媳妇。我都学会歌词了,祖父母听到我唱时,就说要让老胡家二月搬走。
27、有时候玩,是自我一个人。一天,我躺在蒿草上似睡,突然听见说说笑笑的声音,老厨子告诉我老胡家团圆媳妇来了。我要去看,祖父让我吃饭,我吃了一点儿,在等祖父,祖父却吃得很慢。周三奶来了,拉着祖父要走,我心里埋怨着。到了老胡家,我一见那小姑娘就没兴趣了,出了门,老太太们就评价团圆媳妇不怎样好。
28、你二伯虽然也长了眼睛,可是一辈子没有看见什么。你二伯虽然也长了耳朵,可是一辈子也没有听见什么。你二伯是又聋又瞎,这话可怎样说呢比方那亮亮堂堂的大瓦房吧,你二伯也有看见了的,可是看见了怎样样,是人家的,看见了也是白看。听也是一样,听见了又怎样,与你不相干……
29、哭了一朝或是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了父亲或是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我也不是关起门来,每一天哭上一场他们心中的.悲哀,也可是是随着当地的风俗的大流逢年过节的到坟上去观望一回二月过清明,家家户户都提着香火去上坟茔,有的坟头上塌了一块土,有的坟头上陷了几个洞,相观之下,感慨唏嘘,烧香点酒若有近亲的人如子女父母之类,往往且哭上一场;那哭的语句,数数落落,无异是在做一篇文章或者是在诵一篇长诗歌诵完了之后,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也就随着上坟的人们回城的大流,回城去了。
30、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貌把四边的人都吓得一跳,可是她又坐住了。
31、人死了,魂灵就要到地狱里边去,地狱里边怕是他没有房子住没有衣裳穿没有马骑活着的人就为他做了这么一套,用火烧了,据说是到阴间就样样都有了。
32、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33、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等到自我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可是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34、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齐,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35、婆婆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变本加厉的折磨小团圆媳妇,日久天长,团圆媳妇生了病,婆婆又给她治病,东家出个偏方,西家出个秘方,反正,只要是办法,不管好坏都用了这下,团圆媳妇不但没好,反而更加严重了一天,来了个云游真人,又是给她画符,又是在脚心上画记号,最终,又替团圆媳妇打抱不平折腾来折腾去,还是没把团圆媳妇的病治好。
36、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向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37、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明白,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38、那黄色的水流,直流得很远,是凡它所经过的那条土地,都被它染得焦黄。
39、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40、投了河的女人,被打捞上来了,也不赶快的埋,也不赶快的葬,摆在那里一两天,让大家围着观看。
41、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
42、闹到结果,卖麻花的和那女人吵了一阵之后提着筐子又到另一家去叫卖去了。他和那女人所吵的是关于那第四个孩子手上拿了半天的麻花又退回了的问题,卖麻花的坚持着不让退,那女人又非退回不可。结果是付了三个麻花的钱,就把那提篮子的人赶了出来了。为着麻花而下跪的五个孩子不提了。再说那一进胡同口就被挨家摸索过来的麻花,被提到另外的胡同里去,到底也卖掉了。
43、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44、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45、所以呼兰河城里凡是一有跳井投河的,或是上吊的,那看热闹的人就异常多,我不明白中国别的地方是否这样,但在我的家乡确是这样的。
46、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可是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
47、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48、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49、大神一闹起来的时候,她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是打着鼓,乱骂一阵,说这病人,不出今夜就必得死的,死了之后,还会游魂不散,家族亲戚乡里都要招灾的这时吓得那请神的人家赶快烧香点酒,烧香点酒之后,若再不行,就得赶送上红布来,把红布挂在牌位上,若再不行,就得杀鸡,若闹到了杀鸡这个阶段,就多半不能再闹了因为再闹就没有什么想头了这鸡这布,一律都归大神所有,跳过了神之后,她把鸡拿回家去自我煮上吃了把红布用蓝靛染了之后,做起裤子穿了。
50、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51、跳了井的女人,从井里捞出来,也不赶快的埋,也不赶快的葬,好像国货展览会似的,热闹得车水马龙了。
52、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53、和尚为着庆祝鬼们更生,打着鼓,叮地响;念着经,好像紧急符咒似的,表示着,这一工夫可是千金一刻,且莫匆匆地让过,诸位男鬼女鬼,赶快托着灯去投生吧。
54、有时候玩,是自我一个人一天,我躺在蒿草上似睡,突然听见说说笑笑的声音,老厨子告诉我老胡家团圆媳妇来了我要去看,祖父让我吃饭,我吃了一点儿,在等祖父,祖父却吃得很慢周三奶来了,拉着祖父要走,我心里埋怨着到了老胡家,我一见那小姑娘就没兴趣了,出了门,老太太们就评价团圆媳妇不怎样好。
55、樱桃树,明是没有结樱桃,就偏跑到树上去找樱桃。李子树是半死的样貌了,本不结李子的,就偏去找李子。一边在找,还一边大声地喊,在问着祖父:“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
56、还有小孩,女人也把他们带来看,他们还没有长成为一个人,母亲就早把他们带来了,也许在这热闹的世界里,还是提早地演习着一点的好,免得将来对于跳井上吊太外行了。
57、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向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58、跳大神有鬼,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他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
59、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十分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60、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此刻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61、夜一来蛤蟆就叫,在河沟里叫,在洼地里叫虫子也叫,在院心草棵子里,在城外的大田上,有的叫在人家的花盆里,有的叫在人家的坟头上。
62、逆来的,顺受了。
63、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64、一个提篮子卖烧饼的,从胡同的东头喊,胡同向西头都听到了。虽然不买,若走谁家的门口,谁家的人都是把头探出来看看,间或有问一问价钱的,问一问糖麻花和油麻花此刻是不是还卖着前些日子的价钱。
65、老胡家跳大神了,这次是为团圆媳妇我都学会歌词了,祖父母听到我唱时,就说要让老胡家二月搬走。
66、过了几天,老胡家就打起了团圆媳妇,不分昼夜我念诗时,总能听到她哭的声音。
67、的事情,你二伯不明白……
68、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我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我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69、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70、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齐,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
71、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明白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72、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73、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那里了。
7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样,就怎样样,都是自由的。
75、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此刻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76、他在这世界上他不明白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明白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明白他自我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77、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78、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79、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80、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没有动过,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进取地期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关于大好河山的散文四
一张择端雕像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我谨代表清明上河园全体员工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清明上河园是仿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按1:1的比例原样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现出宋代开封繁华如梦的盛景。清明上河园在1992年7月开始动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全园占地面积600亩,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建筑群。
现在请走进迎宾门,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宋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年青时游学于京师,擅长画舟、船、车马、集市、桥梁等景物,风格自成一家。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北宋东京开封为背景的长卷风俗画。整个雕像高6米、重达30吨。您看,这位艺术大师手捧画卷,凝视远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20xx年来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又像是在祝福咱们古老开封的再次辉煌。雕像正后方的白色花岗岩浮雕,高3米、宽16米,描绘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传奇画面。从车夫、搬运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儿,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画地栩栩如生。下面我们转到浮雕的背面进行参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灭亡流出皇宫后经无数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为《清明上河图》做了14阙跋文,来表示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阙“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生物正堪传”是金代诗人张公药所写,我国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所题。当您走进清明上河园,就仿佛来到画里一样,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园内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领略到宋代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您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二 清明上河图石雕
眼前的这幅石雕,是我园斥巨资聘请能工巧匠按照6倍于原图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图》。全长33.32米,高2.23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石雕。与原图一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石雕也为我们的参观欣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幅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荣盛世的见证,突出反映了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郊农村的景象。广漠的田野,河渠纵横。岸边老树杈新芽未吐。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正是早春天气。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为什么说反映的是清明时节呢?大家请看柳林边有一支队伍,最先的三个人前呼后喊正在追赶着一匹奔马。其后有一顶轿子,轿上插满柳条。因为宋代有一种说法是“扫墓归来不插柳,大鬼小鬼跟着走”,可见图中展现的是扫墓归来的景象。又因是在早春时节,而春季只有在清明节才有上坟扫墓祭拜先祖的习俗。
往下看就是全画的中心----虹桥了。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桥梁,桥面宽敞,桥身弧形,直接连接两岸,中间没有桥墩、桥柱,远远望去宛如彩虹。桥面设有护柱,以保护行人安全,两端立四根风信竿,为航行者指示风向。这样一座桥梁,无论从力学结构,还是外观和使用都十分完美。即使置之于今天众多的现代化桥梁之中,也毫不逊色。飞桥没有桥柱,不直接受激流冲击,所以坚固耐用,五十年都不坏。但是由于是木质材料,却经不住水浸虫蚀,如果不经常保养维修是不能保存永远的。此处也是全幅图中人物画得最密集、最热闹,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再往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城门楼。其本身的作用是图中城里与城外的分割线。城门楼是《清明上河图》上一座最大的建筑物,它与虹桥不同,桥连接两岸交通,人物在桥面上活动,在视觉上它不会把画面割裂,而城楼是庞然大物很容易把人物活动分裂开来。画家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构思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为了使观赏者的眼睛不游离出画面外,还特别安排了一支骆驼队伍正在走出城门,其首驼已探出了多半个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驼仍留在城内。这种手法就像写意画一样。
图画到“赵太丞家”就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张择端的高明之处。图中展现的城乡结合处都已经非常繁华热闹了,那么城内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就要靠您自己去想象了。
参观完后,请您向左走大约五十米,就可以到达东京码头。
三东京码头
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京码头。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是一片舟船云集、水运繁忙的景象。码头下面就是被人们称为东京“生命之河”的古汴河。
汴河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古运河之一,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60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在这里开挖了鸿沟,从现在的河南荥阳引入黄河水,向东经过开封,再到淮阳进入颍水,中原地区从此形成了以鸿沟为主体的水上交通网络,运输状况大大改善。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就曾划鸿沟为界。到了现在,中国象棋里的分界线用的也是这条鸿沟。隋朝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重新疏通了鸿沟;改名为通济渠,上起黄河洛阳、下至淮河泗水,直通长江,成为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当时名叫汴州的开封因为位于运河的中心而逐渐兴盛起来。唐代改称汴河,安史之乱以后,长安、洛阳遭到严重破坏,开封的地位更加突出。可以说,正是靠着这种有利的地势开封才取代长安和洛阳,成为闻名于世的七朝古都。
您眼前看到的汴河,是我们根据《清明上河图》重建的,全长3800米。如果您有时间和兴致,可以走下码头,坐一坐仿古的大宋游船,到园中一游。北国水城那“半园碧波满目情”的独特韵味,一定会令您留恋忘返。
接下来请继续向前走约50米,然后右转到主题广场参观。
四主题广场
清明上河园中一共有8个功能区、4个文化广场、4个文化展示厅,现在您所在的这个广场,是主题广场。因为《清明上河图》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汴河两岸的漕运景象。为了增加清明上河园的历史感,我们在广场中央专门修造了一艘仿宋代货船。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地区己经转移到了长江以南,每年要通过运河从南方运输数百万粮食和大批布帛等物资到开封,以供应皇室、官员和驻军,因此需要修建大批运输用船,官办造船和民间造船业都相当发达。宋代造船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提高了,据记载,当时已经制造出载钱二十万贯、米一万二千石的大船,号称万石船。古时候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您可计算一下,这样的船能载多少重量.并且,宋代货船种类很多,制造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您看,人工建造的喷泉从船下缓缓涌出,使船产生在水中行驶的动态感觉。这喻示了我们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将乘风破浪,不断前进。在此,我们也祝愿您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
广场上的白鸽是和平的使者,您可以去喂喂它们。它们可能会飞到您肩上以表示欢迎,请不要害怕。您可以拍照留念,作为到清明上河园一游的美好纪念。
当您参观完后,请向南走,前面不远有一条民俗街。民俗街是由一个民俗建筑长廊花园和15个古代作坊组成的,集中了宋代传统的手工艺制品。您走进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古代的瓦舍、茅屋、草廊,还可以走进古代作坊,欣赏木版年画、茶道、面人、糖人等。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参与其中,捏一只小泥狗,或者尝一尝刚出锅的新酒,或者摇一摇乡村纺织机,其乐无穷。
从民俗街向南,就到了清明上河园中最著名的景点——虹桥。
五虹桥与十千脚店
您眼前这座横跨于汴河之上、形似彩虹的桥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画面。
虹桥采用叠梁木拱无柱结构,这种样式最早出现在山东青州,当时是木制结构,现在我们用钢筋混凝土加以重建。它横跨25米,高5米,宽9.8米。由于没有桥墩,更加便于行船,所以北宋时东京仅汴河上就3座这种样式的桥梁,极大地方便了京城的交通。您看,桥的两端各有两根9米高的柱子,每根顶端部有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圆盘,盘里站着一只远望的白鹤。白鹤的羽毛有 5两重和 8两重之分,只要风一吹就能随着圆盘转动,人们可以根据柱子上的十字型交仪木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当您站在虹桥上,3800米汴河的风光尽收眼底。北宋时汴河横穿整个城市,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繁荣,被称为“大宋建国之本”。因为水上运输的方便快捷,商人多在河边买卖交易,尤其桥的两端更是商铺林立,当时的人称之为“河市”,人们到河边进行贸易也称为“上河”。
请您走过虹桥,在右边有一座牌楼,上面写着“十千脚店”。您或许会问,“脚店”是什么?有人说是歇脚休息的旅店,还有人说是洗脚的店,其实都不对。北宋的时候,只卖酒不酿酒的酒店就叫做“脚店”,这里自然就是一间只卖酒的小酒家了。在“十千脚店”斜对面,有一座“醉杏楼”,相传这就是北宋的亡国昏君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幽会的地方。每天下午,这里会演出《杨志卖刀》的精彩剧目,有兴趣观看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
好了,结束了虹桥景区的游览,请继续向前,我们将带您参观下一个景点——文绣院
六文绣院
欢迎来到文绣院,您将在这里欣赏到宋代文化的精华之一,汴绣。
汴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一起,并称我国五大名绣。
北宋时,刺绣非常盛行,不仅帝王官员爱穿,连平民百姓也用它来装点婚丧嫁娶的衣物。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喜欢书法绘画,独创出了“瘦筋体”的笔法。为了把他的书法绘画制成刺绣精品,北宋朝廷专门招募了300多名绣女,在皇宫中设立了文绣院为他制作,于是就产生了汴绣,因此又被称为“宫绣”或“官绣”。大宋汴绣的特点是古朴典雅,针法细腻,不露边缝。如今,汴绣艺人们在继承古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的双面绣、乱针绣等技法,使古老的汴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文绣院中,您可以看到现代汴绣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全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815个人物、174棵树木、122间房屋、96头牲畜、8顶轿子、28艘船只、20辆车子,个个栩栩如生。请您再看那里的一幅《报春图》,这是根据有“梅花王”之称的开封画家王成喜的《梅花图》创作而成的,更作为汴绣珍品摆放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旁边桌子上的一幅汴绣作品,就是在1999年6月22日视察清明上河园时的亲笔题词。
除此之外,请看这里用乱针绣法制成的世界名画,如拿破伦像、热拉尔的《普绪克与爱神》、凡高的《向日葵》、米勒的《牧羊女》、安格尔的《泉》等,都准确地再现了西洋肖像画和人体艺术的写实性与立体感,显示了大宋汴绣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在另一面则是中国传统书画的代表,有任伯年的《祝寿图》、韩滉的《五牛图》、韩熙载的《夜宴图》等。
文绣院的斜对面就是仿古驿站。驿站是古时候供传递政府公文的邮差在旅途中休息的地方。清明上河园里的仿古驿站陈设有仿古家具,环境安静优雅,可供游客住宿。
出了文绣院,您将看到大型雕塑——虹桥寻胜。
七虹桥寻胜
亲爱的游客,现在为您介绍的这组群雕名叫虹桥寻胜,是根据开封民间艺术家李程远的长篇小说《宣和风流恨》中的有关情节雕刻而成的。《宣和风流恨》是《清明上河图传奇》的上卷,整个小说描绘了张择端传奇的一生,群雕所表现的是张择端在开封学艺时发生的故事。
雕像正中那位手拿折扇、风度翩翩的公子,就是年青时的画家张择端。而旁边的那位姑娘是他的恋人周秀姑。传说张择端在京师学艺的时候,看到开封繁华似锦的盛况,就画了一幅《东京繁荣图》。当时翰林院的一位老学士看了以后,觉得这幅画只画出了东京开封的脸面,却没有能画出开封的眼睛。张择端听了后百思不得其解,就和周秀姑相约来到虹桥,仔细观察汴河漕运的繁忙景象和沿河市民的生活百态,激发出创作灵感。于是,他一拍折扇,大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旁边一个牵毛驴的老人奇怪地问;“你找到什么了?”张择端回答:“我找到东京的眼睛了。”不久后,他就创作出那幅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所以,我们就将这组雕像命名为“虹桥寻胜”,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
听过这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请您继续向前走,下面我们将到鸳鸯桥一游。
八鸳鸯桥
游客朋友,汴河上又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桥--鸳鸯桥。
前面我们介绍过,汴河被称为古开封的生命河,城内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有河必有桥,因此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宋代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据统计当时开封就有桥30余座。砖石结构的、木制结构的、平桥、拱桥、吊桥,建筑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您己经走过的虹桥和现在所看到的鸳鸯桥。
鸳鸯桥中间部分特别高,是为了方便船只通过。而在桥的两边都建有台阶和通向临近河面的平台,您可以走下平台,体会一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意感受。因为桥的左右两边不对称,所以这座桥又叫“鸳鸯戏水桥”。
鸳鸯是一种水禽,相传雌雄成双,一生一世都不分离。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描写鸳鸯双飞的诗篇,后来便用它们来比喻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陵就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美妙诗句,千古传颂。当您走上鸳鸯桥,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走下鸳鸯桥,您的右前方是秀野园。这是我们为满足游客朋友休闲娱乐的要求而特意开发的。
九勾栏瓦肆
亲爱的游客,前边那座看似简陋的草棚就是北宋时特殊的民间艺术舞台——“勾栏瓦肆”。
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宋城市制度的概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北宋的城市制度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居民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打破了唐代“坊”与“市”的界线,也就是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分离的制度,坊市合一,相互渗透。人们在居住区就可以进行贸易,不需要再像《木兰辞》中所写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那样东奔西跑了。在这种大环境下,勾栏瓦肆就应运而生了。据史书记载,当时流行的评书、相声、杂技、口技、相扑、傀儡戏、皮影戏、般杂剧、弄虫蚁等民间艺术就在这里表演,所以通俗地说,它就是普通市民的娱乐场所,也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歌舞剧院的前身。
请您继续向前走不远处有一座农家磨坊,我们在这里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民俗风情。您可以去磨坊看一看古人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碾子碾米、风车筛糠、畜拉或人推磨、脚蹬或手箩筛面粉、地锅烧柴、粗茶淡饭、防雨蓑衣、穿木制泥屐踏泥等等。您还可以动手推推磨。拉拉碾、筛筛面、披披蓑衣、纺纺线、穿穿泥屐,体验一下古代农家生活的乐趣;真可以说:“千载风情今又现,天开逸趣农家乐”。
然后,请您沿着汴河向北走,不远处有一杆秤。这杆秤号称“大宋公平秤”,传说是包公当年在陈州放粮时惩治贪官奸商时所用的。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青天大老爷的尊敬与怀念。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称一称体重,让咱们的包大人保佑您全家身体安康、吉祥如意。
十鸿福寺
咱们直走就来到了鸿福寺。北宋时佛教盛行,仅东京开封就有佛寺913座。当时的佛寺分成两种,一种是由皇帝赐匾额的合法佛寺,另一种是没有匾额的非法寺庙。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只画了一间山门,一个和尚披着佛衣站在门口,并没有标明寺院的名称。我们建园时,考虑到北宋东京开封香火最盛的是东鸿福寺和西鸿福寺,于是就把西鸿福寺建造在这里。鸿福寺在当时不仅是烧香拜佛的佛寺,也是春天踏青的休闲胜地。元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第六卷就提到,当时的人们在元宵过后,春天来临之时一定会到鸿福寺等地探春游玩。
您进寺后,在您右边的东殿是武圣殿,里面供奉着武圣关公;在左侧的西殿是百子堂,供奉着送子观音,正面大殿为观音殿,殿内供奉的佛像是特别请开封大相国寺的高僧开光的,以保佑天下众生。
下面,我们将请您观赏“平桥观鱼”和登“上善门”城楼。
十一上善门与平桥观鱼
游客朋友,您已经来到平桥,请仔细看一看桥下的彩色鲤鱼。这些鱼是专门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因为它们身上有鲜艳的花纹,所以叫做锦鲤。它还是日本的国鱼呢!日本原来没有鲤鱼;后来我国的鲤鱼流传到了朝鲜,再从朝鲜引入日本,经过改良培养,身上出现了彩色条纹,就变成了现在名贵的锦鲤。
穿过平桥,您眼前的这座巍峨城门,就是上善门。它是《清明上河图》中浓墨重彩描绘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复原的城门高21.6米,面积1553平方米,门洞就高达8米。城楼上,金碧辉煌的彩绘更显示出它的辉煌与壮观,人们称赞它“勾梁画栋,气宇不凡”。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连建筑也要分三六九等。从上善门的宏伟气势,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开始了京城的防务建设。第一步就修建了方圆50里、165步长的城墙,城墙上像上善门这样的城门就有17座之多。在《清明上河图》中,上善门起了分界的作用,恰好把城内的繁华建筑与城外沿河街市一隔为二。
过了城门,我们才算是真正进了城。城门上那些钉也大有讲究,横7竖9,一共63颗,说明这里还不算是最高级的。如果是皇宫大院,那横竖都得是9颗了,一共81颗。因为九是个位数的最大值,古代人把九九八十一看作是阳数之首,所以含有“至尊”的意思,也象征了封建王权的至高无上。更有意思的是,在《清明上河图》的原作中,上善门的前面两个字被作者隐藏了起来,只是点了两个点。不过据史料考证,《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东京开封东南部的景象。当时,开封东南有一个下水门;也称东水门,它的北边是通津门,南边就是上善门。东水门的水是从中间穿过城门洞流进城内去的,而《清明上河图》中的河水却是从城门的正前方流过的,由此推断,这座城门应该是上善门。这一论断是否合理,还值得深思。游客朋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我们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您可以爬上城楼,到全园的最高点去看一看。在那里,您能俯看到景区的全貌。
从城楼向西看,就是我们下面将带您游览的城内景点。
十二王员外家和孙羊正店
游客朋友,过了上善门之后,请您先向右看。那座生意兴隆、绣旗高飘的酒店叫做“孙羊正店”,它是《清明上河图》中又一处点睛之笔。刚才我们己经向您介绍过十千脚店,“正店”和“脚店”的不同就在于正店能自己酿酒,而脚店不能酿酒,它卖的酒都是从正店里批发而来的。所以正店通常是指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型酒店。据记载,孙羊正店称得上是北宋时东京开封72家正店中的佼佼者。
请您仔细看一下酒店门楼前的装饰,那称之为“欢门彩楼”,它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霓虹灯。门前4个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灯笼,叫做“栀子灯”,因为它非常醒目而且容易辨认,成为酒店的标志。门口的栏杆叫“拒马叉子”,本来是专门在迎接皇帝圣驾时,为了防止牲畜撞到墙上而设置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习俗性的装饰品。在店前的广场上,还有惊险异常的喷火表演。“孙羊正店”里餐饮设施齐全,集中了北宋时期的饮食精华,有宋代小吃、宫廷御宴等,您大可以一饱口福了。
孙羊正店对面的那座宅院,门口牌子上写着“久住王员外家”,员外是古时候退休官员的通称。北宋时开封的流动人口很多,客店多得数不胜数,一些当官的人也争相经营。您眼前的这座客店,就是一位姓王的员外所开的,而“久住”两字实际上是一句广告,用来吸引客人。您可别小看了这座客店,它在我们清明上河园却是北宋民间文化的载体。王员外有个女儿,年方16,生得国色天香,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这位小姐的性格倔强,不相信所谓的媒妁之言,一定要自己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于是就搭起了彩楼,要抛绣球招亲。如果有哪位小伙子有幸被彩球打中,就可以上楼去,和王小姐“拜堂成亲”了。
只是您千万不要当真啊!“久住王员外家”是《清明上河图》中一个细节。而王小姐招亲是我们特地为游客朋友编的一个节目,为的是让您可以亲身体会到古代招亲的风俗,增加您游玩时的喜庆气氛,希望您玩得开心。
参加完王员外家的喜宴,请出门向前继续游览。
十三赵太丞家和朱仙镇木版年画
游客们,您的右前方有一口四眼方井。古时候,开封虽然有汴河、五丈河、蔡河、金水河等河流,称得上是河渠纵横,但人们日常的饮用水却非常少。宋太祖曾经引入金水河,并开凿了许多官井,专供皇亲国戚们使用,可民间的水井还是很少。公元1046年6月,东京发生大旱灾,渴死了许多老百姓。朝廷才下令在离宫井很远的地方开凿了390处民用水井,以缓解旱情。当时开凿的就是您眼前的这种四眼方井,之所以把它建成“十字”型,一是为了避免儿童落水,一是可以供4个人同时打水,提高效率。
四眼方井旁边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丞家,“太医丞”是宋代宫廷医宫的名称,大多是六品。当时的东京开封是全国的药材集散地,有“香山药海”之称。而上等的药铺大多是官宦人家或宫廷御医开设的。从这间房子有斗拱和五头门的建筑样式来看,这位赵太丞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医官。门前的那块石头叫做上马石下马石,古代马是北方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大户人家门前必备这种石头方便人们上马下马。
北宋时开封有“九福”之首为“病福”的说法,为什么九种福气以生病为第一种呢?原因在于京师不但药铺多、药材全,而且大夫医术高明,人们看病方便又有效,实在是病人的福音。赵太丞家的药铺是男、女、儿科通治,膏、丹、丸、散齐全的综合性门诊,还专门治疗各种时疫杂症您看他的门联上写着:“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在此,我们也借花献佛,祝愿您全家都健康长寿。
现在请您转身向后看,赵太丞家对面展示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古开封有三大特产,就是汴绣、官瓷和朱仙镇年画。朱仙镇是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强迫班师回朝、放弃收复大好河山机会的地方,它与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特有的木版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一样,扬名海内外。我国传统习俗,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既为了避邪,也为了表示喜庆。朱仙镇的年画,色彩鲜艳,人物生动,从降妖捉鬼的钟馗到为唐王李世民护驾守宫的秦琼和尉迟敬德,无不栩栩如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您可以到里面去亲眼看看年画的印制过程。
然后,我们将带您到水车园一游。
十四水车园
亲爱的游客,您现在来到了水车园。眼前那如摩天巨轮般耸立着的水车轮,堪称为世界之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黄河又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业发展水平在古代一向处在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灌溉农业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工具,您现在看到的水车就是最具有代表性。利用水流动的自然力,将河中的水提升运送到水渠之中,实现灌溉农田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仍可以见到这种大水车浇灌农田的生产方法。
清明上河园建造的水车园占地1.2亩,由大小三组水车构成。最大的水车轮直径17米,举世无双。另一个比它略小的是被动水车,直径也达12米,可以用来带动水磨和其它机械。两种水车组合使用,形成了两种功能,既灌溉了农田,又提供了动力。小水车直径也有4米,脚踩蹬踏就可带着转动。
您若想试一试自己的体力,可以上去踩踩小水车,体会一下农家灌溉耕种的乐趣,放松一下都市生活中的紧张心情。
下面游览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十五 开封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欢迎大家到犹太馆参观游览。历史名城开封是著名的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十一世纪的宋朝是开封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当时的开封叫东京,作为北宋首都长达168年之久,是最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有一百多万,超过当时世界上欧洲中世纪任何一座城市。
宋朝时候,开封就出现了外国的商人和移民,其中一批为数较多,最为奇特的就是以色列人。这批人有七十三姓,五百多家,从中东经印度、波斯来到开封。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描写的就是古犹太人迁移的情景。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他们越过葱岭,跋涉过千山万水,历经磨难,来到中国。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活着,就应该生息在中国天子的脚下,我们应该毫不迟疑的走向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东京。那么,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呢?据开封犹太会堂遗留下的石碑记载,他们来自天竺西域。现在的专家、学者们论证,古犹太人来到我们这里大致上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波斯出发,经中亚西亚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然后经新疆、甘肃来到中原;另一条路则取道印度,走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沿海登陆。当他们来到山西汾州时非常的疲惫,就在一棵古槐树下讨论着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该去向何方?最后就派代表去面见大宋皇帝,如果皇帝同意他们留下来,那就是真神的启示。结果北宋皇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准许他们遵守祖风,遗留汴京。即准许他们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于是这些古犹太人就在开封城内东边的一片区域内定居下来。从此以后,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的共处。其间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写着“敬天祝国”四个大字的画面上所表现的是兰帽回回的清真寺,也就是古代开封犹太教堂。它创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位于汴京士市子东面,是居住在开封的古犹太人活动的中心。这是我国以一比八十的比例按当时犹太会堂的大院风貌建造的沙盘模型。大家从它的建筑格局和风格上可以看到它与我国古代建筑是毫无区别的,这就证明他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已经融为一起。此会堂坐东朝西,里面分为一道门、二道门、摩西大殿及各种厢房等。它的原址就在现在的第四人民医院,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沧桑,这个地方已不复存在了。由于古犹太人长期生活在汴京,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他们的处世哲学,不再认为从商是唯一的谋生之路,再加上朝廷给子了他们宽松的政治和活动的自由,于是他们就发奋读书,决心走仕途之路来考取功名,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据历史考证,古代犹太人考中进士的多达二十人,由此可见他们是非常聪慧的。在这考中的二十多人之中,有一个叫高年的,他是中国古代犹太人最早的士大夫之一。在明朝天顺年间,高年曾担任过知县县令。在任期间他为官清正、明察秋毫、公正廉明,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但后来因看透官场腐败,就辞去官职回到汴京,专攻医学。不久就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大夫,医道享誉汴梁,于是百姓就送给他一个“尚德堂”的牌匾,来表示对他的尊重。尚德堂的遗址位于开封市县前街。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织造丝绸的巧匠多次在梦里梦见十二个金光闪闪的金牛犊,从他眼前跑过转眼就消失在邻家的后院。于是他就用重金买下这块地,在翻修房子时发现地下埋有一个宝盒,打开一看里面整齐的放着十二个金元宝。一家人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恩赐,于是就用这十二个金元宝做本钱创建了一个织造店铺。这就是名振中州的石子玉汴绸庄。他的遗址就位于现在的三胜街。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有一支白莲教起义军。其中有一位个头不大却英勇机智的人就是古代犹太人的后裔李头领,他同义军一道采用里应外合想突入皇城,但因众寡悬殊,袭击失败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古犹太人已经和我们汉人融合在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在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回北京,路经开封时,河南的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献上一顶凤冠。冠上有两支翠凤凰,雕刻的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慈禧见后非常高兴,就重赏了制冠巧匠,此人就是古犹太人的后裔石维峋。从此以后,他名声大振,就和他的师兄弟们一起创办了扬名中原的“万福楼”金店。它的遗址位于马道街市政协对面。
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就是“宋帝赐姓图”。当古犹太人的代表面见大宋皇帝时,受到当朝皇帝的热情款待。他看到这些来自西域的客人,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窝、穿着奇装异服、说话还叽哩咕噜时,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写了一首六言四句诗“万国共顶一天,百姓四海一家,即是骨肉手足,何用叽哩咕噜。”就把皇家御姓“赵”和六位大臣的姓氏分赐给了这七位代表,改称的七位犹太人代表的姓氏分别为“赵、李、艾、张、高、金、石”。并准予他们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于是他们就放弃了本民族行礼习俗向大宋皇帝行跪拜礼。这也是他们入乡随俗的表现,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宋帝的感激之情,并献上从西域带来的“西洋布”。
这里是出土的唐代的陶佣图片,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他是否是一个犹太商人,但最早进入中国的犹太人无疑是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而闻名的。大家看到的这是关于犹太会堂外貌的图片,它是根据孟正气神父的描述和所绘草图制成的。从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依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兴建的,这一做法不仅可以避免外来宗教过于惹人注目,招来种种不变,而且也易于使用现在的建筑材料和雇请当地的工匠。这两幅画是由孟正气神父在1720xx年绘制的开封犹太会堂大院的外貌和它的内部结构。从大院的外貌可看出它与我国古代建筑风格是一致的,在会堂里面设有祖堂,并摆设中式的牌位,但他们所说的“祖先”不是黄帝,而是犹太人的祖先娅当、挪亚、亚伯拉罕及摩西等。大家看到的站在石碑左侧的是开封犹太社团的领袖之一,赵允中在1920xx年出于安全的考虑,将开封犹太会堂石碑出售给怀覆光主教。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中的石碑,原嵌于开封一人家墙内,英国旅游者奥利弗称是他首先发现这一石碑。该碑与开封犹太会堂有关,而在这之前一直不为中国犹太人知晓。这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一种乐器叫“灵阳玉磬’。它是开封犹太社团召集成员到犹太会堂进行祈祷用的,敲打它后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你仔细观看,“灵阳王磬’的字样还清楚可见。这是用来装圣经的托拉盒,木制,在读圣经时只需将它放在盒内,然后转动上面原旋扭,经书就会自动的翻页。这样即方便读阅,又便于保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犹太人是非常聪慧的。
大家看到这三幅画中的是莲花青石盆。它原存放于开封犹太会堂的大院内,供犹太人祈祷前净手用的,来表示对“圣经”的尊重。石盆外面刻有藤蔓、莲花等浮雕。此净手盆原有七个,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现存于开封博物馆。这三页是抄写在中国宣纸上的希伯来文《创世纪》文献。这类抄写本被你为《方经》,它是装订成书本状而不是通常的卷轴。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片是从开封犹太人祈祷书中摘录的新年祈祷的片断,这段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新年贺词。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利玛窦神父,意大利人,创立了耶苏会。1620xx年他首先发现中国曾移居着一支与外界隔绝的古犹太人,这便是让西方知道中国犹太人的开始。在此之前,他们与世界其它地方的犹太人没有任何联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原开封犹太会堂院落的外貌,它充分显示了11世纪中期时的开封。犹太社团解体的标志石碑的后侧,为原犹太会堂大院通向教经胡同的入口处。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赵文贵,他是开封犹太社团的教师,有一位传教士曾教过他希伯来语。下面这个长像与赵文贵十分相象的人是他兄长赵金城,有关他的报道表明了开封犹太社团的贫困,并表示他们有意出售会堂“圣经”。为了生存下去,万般无奈,不得以才忍痛卖掉圣经。
大家看到的这位目光犀利的人就是怀覆光主教,1090——1933年生活在开封。通过他的努力,开封犹太社团的生活用品才得以保存,大多存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他写了一本书叫《中国犹太人》,里面收集很多有价值的珍贵材料。他还试图将犹太石碑运出中国,但未能成功。这两幅照片就是由怀覆光主教召集在一起的开封犹太人和汉人的合影。从他们的服饰可以看出,他们是与汉人毫无区别的,他们不再遵行割礼,不少犹太人娶了外族妇女,犹太妇女大都与汉人结婚,经过几代后,就与汉人相融合了。大家看到的这是民国间绘制的开封地理图。这上面的就是教经胡同,它是古代犹太人居住地。
二厅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一起到三厅对古犹太人文化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眼前大家看到的是古代开封犹太人建筑遗物。它放在门头上方,象征着平安和幸福,表达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个巨大的照片是在清末民国初拍摄的教经胡同,是开封古代犹太人居住地。如果画面上的孩童还在的话,也该是一位古稀老人了。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古犹太人诵经时情景,在诵经时必须先脱去鞋子,净过手后才能上台,以此表示对“圣经”的尊重。我们看到的这幅彩照是耶路撒冷的全景。开封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他们做礼拜时脸面向西方,即面向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犹太会堂清真寺石碑的拓片,上面记载着开封犹太人及其礼拜寺的兴衰。“弘治碑”和“正德碑”现存于开封市博物馆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张图片上所绘的是石栏井遗址,它现存于第四人民医院内。如果从里面打出水来喝还依然是甘甜可口。大家看到的是犹太教堂的遗物,它是用来装水的容器。古犹太人非常的勤劳、善良,他们认为现在能过上丰衣足食,幸福的日子,都是上天恩赐他们的,于是就把每星期的星期天定为安息日。在这一天里,他们准备好丰富的食物,什么事也不做,来表达对上帝的感激之情。这两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九烛台。传说犹太人为避难逃到一个山洞里,里面漆黑一片,于是就点燃了一支蜡烛把它插在九烛台上,但这支蜡烛非常奇怪,一连着了好几天也不曾熄灭,于是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出来以后,他们为了对上帝表示感谢,就定这一天为光明节。大家看到的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墓地,一个位于开封县蔡庄(左图)另一个在开封李长庄(右图),这就是开封古犹太人捐资兴建的石桥遗址。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遗址已不复存在了。宋朝以后,黄河经常泛滥改道,开封城被淹过七次,城内的犹太教堂,当然也无法幸免。因为他们没有经济能力修复该院,就纷纷迁移到祖国各地,犹太社团从此消失。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分布图,从图上可看出他们遍布全国,远至和田,近的有洛阳、郑州等地,从此犹太人分散居住。大家看到的这是石子玉汴绸庄的遗址,现位于三胜街。这是犹太教堂的遗址,现在已经建成了第四人民医院。
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地共处,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逐渐采纳了中国的风俗习惯,并放弃了本民族的习俗。开封的犹太教堂曾是他们的中心,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他们之中已经无人能懂希伯来文或奉行宗教仪式。其解体后,犹太人分散居住,犹太社团就此消失,但这一独特的古代开封犹太文化和颇带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却广为流传。由于我们的水平和收集的材料有限,本展览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人士能够提供有关古代开封犹太人的各种资料,不断充实陈展内容,满足游客的需要。
十六 宋代科技馆
进门正对的大厅是宋代科技馆,两宋科技水平发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成熟的,参观过宋代科技馆,相信您一定会为我国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
宋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320xx年,在这一期间,我国的土地占有方式和剥削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四大发明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医学、天文等方面都走在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大家都知道,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独创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宋代,我国的针灸学家王惟一就对此很有研究,他是一位御用医官,1020xx年修订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参与校正了“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两部著作早已流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国;深受那里人民的喜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复制的铜人模型的彩照;在这个人体模型上,详细标注300多个针灸穴位,铜人内部是空的,针灸穴位是穿透的小孔;考试时,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蜡,覆盖住穴位的标记孔,里面注入水,如果用针刺穴位正确,则蜡破水出,否则针不能刺入。
我国古代人民不仅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研究著作方面也有重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画面就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他一生中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到了晚年举平生所见;写了一部著作叫《梦溪笔谈》;这部书在十一世纪未完成里面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涉及到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工程技术等方面,他还总结了我国自然科学部分;尤其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隙积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二级等差积数的求和法”。在物理方面,他首先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州早四百年,并阐述了凹面镜成像的原理,他还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并说:“此物日后必大行于世”。他博学多才,对美术、音乐、律历、占卜等也皆有所论著。阐述了我国军事组织、军事制度、战略、战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为推动我国军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边这部书是《营造法式》,作者是李诫,是一位建筑学家,在这部书里详细记载了宋代房屋的建筑格局和建造方法,为我们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版;它是由平民毕升发明创造的,大家知道它是怎样印刷的吗?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它是将字反刻在胶泥片上;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活字印固在铁板上,可象雕版一样印刷,活字可反复使用,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和质量,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非常聪慧的。
火药是我国又一项重大发明,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为了能够永保青春,于是就请了一个巫师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有一天,巫师无意之中将硝、硫磺、木炭混合在一起,火药就这样被偶然的发明了,到了宋朝的时候才广泛的运用到军事上,来加强对敌军的杀伤力;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必去考虑,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流传故事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这个展柜里放的就是著名的宋代官瓷以及它的配料,这些物品都是由我园的中天阁所提供,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到中天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宋代的时候,我国是没有手表的,那么他们是怎样来观测时间的呢?于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苏颂在1088年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此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钟表,起报时的作用,它高约12米;宽8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放浑仪,可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放浑象,有机械能使浑象的旋转周期和天球的周日运动相一致,下层设有五个木阁;每到一定的时刻木阁里的小木人就会出来报时。后面放有漏壶和机械系统;漏壶引水升降,转动机轮;使整个仪器按部就班的运作起来。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使我国的天文走在了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画是《金明池争标图》是宋代现实主义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金明池开池的盛况,体现了北宋东京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上面有“张择端呈进’五个小字,应该是他的早期作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干船坞,比英国制造的欧洲第一个干船坞早四百年。
大家知道“水排风箱”是干什么用的吗?它以水作为动力,带动机轮,利用曲轴原理,使风箱来回运作起来,风就源源不断的从木筒里吹出;它是冶铁用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鼓风机;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冶 铁技术已经相当高了。
宋代的发明还有很多,由于我们的陈展水平有限,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难免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丰富我们的陈展内容,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关于大好河山的散文五
1、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2、光复旧物: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3、光复旧京:光复:恢复。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4、爱国一家: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5、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6、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7、乃心王室:乃:你的;王室:指朝廷。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8、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怀:怀藏。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
9、父母之邦:邦:国家。指祖国。
10、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11、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12、万里河山: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13、爱国如家: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关于大好河山的散文六
一张择端雕像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我谨代表清明上河园全体员工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清明上河园是仿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按1:1的比例原样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现出宋代开封繁华如梦的盛景。清明上河园在1992年7月开始动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全园占地面积600亩,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建筑群。
现在请走进迎宾门,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宋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年青时游学于京师,擅长画舟、船、车马、集市、桥梁等景物,风格自成一家。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北宋东京开封为背景的长卷风俗画。整个雕像高6米、重达30吨。您看,这位艺术大师手捧画卷,凝视远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20xx年来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又像是在祝福咱们古老开封的再次辉煌。雕像正后方的白色花岗岩浮雕,高3米、宽16米,描绘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传奇画面。从车夫、搬运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儿,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画地栩栩如生。下面我们转到浮雕的背面进行参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灭亡流出皇宫后经无数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为《清明上河图》做了14阙跋文,来表示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阙“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生物正堪传”是金代诗人张公药所写,我国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所题。当您走进清明上河园,就仿佛来到画里一样,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园内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领略到宋代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您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二 清明上河图石雕
眼前的这幅石雕,是我园斥巨资聘请能工巧匠按照6倍于原图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图》。全长33.32米,高2.23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石雕。与原图一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石雕也为我们的参观欣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幅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荣盛世的见证,突出反映了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郊农村的景象。广漠的田野,河渠纵横。岸边老树杈新芽未吐。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正是早春天气。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为什么说反映的是清明时节呢?大家请看柳林边有一支队伍,最先的三个人前呼后喊正在追赶着一匹奔马。其后有一顶轿子,轿上插满柳条。因为宋代有一种说法是“扫墓归来不插柳,大鬼小鬼跟着走”,可见图中展现的是扫墓归来的景象。又因是在早春时节,而春季只有在清明节才有上坟扫墓祭拜先祖的习俗。
往下看就是全画的中心----虹桥了。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桥梁,桥面宽敞,桥身弧形,直接连接两岸,中间没有桥墩、桥柱,远远望去宛如彩虹。桥面设有护柱,以保护行人安全,两端立四根风信竿,为航行者指示风向。这样一座桥梁,无论从力学结构,还是外观和使用都十分完美。即使置之于今天众多的现代化桥梁之中,也毫不逊色。飞桥没有桥柱,不直接受激流冲击,所以坚固耐用,五十年都不坏。但是由于是木质材料,却经不住水浸虫蚀,如果不经常保养维修是不能保存永远的。此处也是全幅图中人物画得最密集、最热闹,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再往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城门楼。其本身的作用是图中城里与城外的分割线。城门楼是《清明上河图》上一座最大的建筑物,它与虹桥不同,桥连接两岸交通,人物在桥面上活动,在视觉上它不会把画面割裂,而城楼是庞然大物很容易把人物活动分裂开来。画家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构思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为了使观赏者的眼睛不游离出画面外,还特别安排了一支骆驼队伍正在走出城门,其首驼已探出了多半个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驼仍留在城内。这种手法就像写意画一样。
图画到“赵太丞家”就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张择端的高明之处。图中展现的城乡结合处都已经非常繁华热闹了,那么城内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就要靠您自己去想象了。
参观完后,请您向左走大约五十米,就可以到达东京码头。
三东京码头
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京码头。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是一片舟船云集、水运繁忙的景象。码头下面就是被人们称为东京“生命之河”的古汴河。
汴河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古运河之一,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60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在这里开挖了鸿沟,从现在的河南荥阳引入黄河水,向东经过开封,再到淮阳进入颍水,中原地区从此形成了以鸿沟为主体的水上交通网络,运输状况大大改善。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就曾划鸿沟为界。到了现在,中国象棋里的分界线用的也是这条鸿沟。隋朝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重新疏通了鸿沟;改名为通济渠,上起黄河洛阳、下至淮河泗水,直通长江,成为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当时名叫汴州的开封因为位于运河的中心而逐渐兴盛起来。唐代改称汴河,安史之乱以后,长安、洛阳遭到严重破坏,开封的地位更加突出。可以说,正是靠着这种有利的地势开封才取代长安和洛阳,成为闻名于世的七朝古都。
您眼前看到的汴河,是我们根据《清明上河图》重建的,全长3800米。如果您有时间和兴致,可以走下码头,坐一坐仿古的大宋游船,到园中一游。北国水城那“半园碧波满目情”的独特韵味,一定会令您留恋忘返。
接下来请继续向前走约50米,然后右转到主题广场参观。
四主题广场
清明上河园中一共有8个功能区、4个文化广场、4个文化展示厅,现在您所在的这个广场,是主题广场。因为《清明上河图》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汴河两岸的漕运景象。为了增加清明上河园的历史感,我们在广场中央专门修造了一艘仿宋代货船。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地区己经转移到了长江以南,每年要通过运河从南方运输数百万粮食和大批布帛等物资到开封,以供应皇室、官员和驻军,因此需要修建大批运输用船,官办造船和民间造船业都相当发达。宋代造船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提高了,据记载,当时已经制造出载钱二十万贯、米一万二千石的大船,号称万石船。古时候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您可计算一下,这样的船能载多少重量.并且,宋代货船种类很多,制造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您看,人工建造的喷泉从船下缓缓涌出,使船产生在水中行驶的动态感觉。这喻示了我们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将乘风破浪,不断前进。在此,我们也祝愿您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
广场上的白鸽是和平的使者,您可以去喂喂它们。它们可能会飞到您肩上以表示欢迎,请不要害怕。您可以拍照留念,作为到清明上河园一游的美好纪念。
当您参观完后,请向南走,前面不远有一条民俗街。民俗街是由一个民俗建筑长廊花园和15个古代作坊组成的,集中了宋代传统的手工艺制品。您走进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古代的瓦舍、茅屋、草廊,还可以走进古代作坊,欣赏木版年画、茶道、面人、糖人等。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参与其中,捏一只小泥狗,或者尝一尝刚出锅的新酒,或者摇一摇乡村纺织机,其乐无穷。
从民俗街向南,就到了清明上河园中最著名的景点——虹桥。
五虹桥与十千脚店
您眼前这座横跨于汴河之上、形似彩虹的桥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画面。
虹桥采用叠梁木拱无柱结构,这种样式最早出现在山东青州,当时是木制结构,现在我们用钢筋混凝土加以重建。它横跨25米,高5米,宽9.8米。由于没有桥墩,更加便于行船,所以北宋时东京仅汴河上就3座这种样式的桥梁,极大地方便了京城的交通。您看,桥的两端各有两根9米高的柱子,每根顶端部有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圆盘,盘里站着一只远望的白鹤。白鹤的羽毛有 5两重和 8两重之分,只要风一吹就能随着圆盘转动,人们可以根据柱子上的十字型交仪木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当您站在虹桥上,3800米汴河的风光尽收眼底。北宋时汴河横穿整个城市,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繁荣,被称为“大宋建国之本”。因为水上运输的方便快捷,商人多在河边买卖交易,尤其桥的两端更是商铺林立,当时的人称之为“河市”,人们到河边进行贸易也称为“上河”。
请您走过虹桥,在右边有一座牌楼,上面写着“十千脚店”。您或许会问,“脚店”是什么?有人说是歇脚休息的旅店,还有人说是洗脚的店,其实都不对。北宋的时候,只卖酒不酿酒的酒店就叫做“脚店”,这里自然就是一间只卖酒的小酒家了。在“十千脚店”斜对面,有一座“醉杏楼”,相传这就是北宋的亡国昏君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幽会的地方。每天下午,这里会演出《杨志卖刀》的精彩剧目,有兴趣观看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
好了,结束了虹桥景区的游览,请继续向前,我们将带您参观下一个景点——文绣院
六文绣院
欢迎来到文绣院,您将在这里欣赏到宋代文化的精华之一,汴绣。
汴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一起,并称我国五大名绣。
北宋时,刺绣非常盛行,不仅帝王官员爱穿,连平民百姓也用它来装点婚丧嫁娶的衣物。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喜欢书法绘画,独创出了“瘦筋体”的笔法。为了把他的书法绘画制成刺绣精品,北宋朝廷专门招募了300多名绣女,在皇宫中设立了文绣院为他制作,于是就产生了汴绣,因此又被称为“宫绣”或“官绣”。大宋汴绣的特点是古朴典雅,针法细腻,不露边缝。如今,汴绣艺人们在继承古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的双面绣、乱针绣等技法,使古老的汴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文绣院中,您可以看到现代汴绣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全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815个人物、174棵树木、122间房屋、96头牲畜、8顶轿子、28艘船只、20辆车子,个个栩栩如生。请您再看那里的一幅《报春图》,这是根据有“梅花王”之称的开封画家王成喜的《梅花图》创作而成的,更作为汴绣珍品摆放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旁边桌子上的一幅汴绣作品,就是在1999年6月22日视察清明上河园时的亲笔题词。
除此之外,请看这里用乱针绣法制成的世界名画,如拿破伦像、热拉尔的《普绪克与爱神》、凡高的《向日葵》、米勒的《牧羊女》、安格尔的《泉》等,都准确地再现了西洋肖像画和人体艺术的写实性与立体感,显示了大宋汴绣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在另一面则是中国传统书画的代表,有任伯年的《祝寿图》、韩滉的《五牛图》、韩熙载的《夜宴图》等。
文绣院的斜对面就是仿古驿站。驿站是古时候供传递政府公文的邮差在旅途中休息的地方。清明上河园里的仿古驿站陈设有仿古家具,环境安静优雅,可供游客住宿。
出了文绣院,您将看到大型雕塑——虹桥寻胜。
七虹桥寻胜
亲爱的游客,现在为您介绍的这组群雕名叫虹桥寻胜,是根据开封民间艺术家李程远的长篇小说《宣和风流恨》中的有关情节雕刻而成的。《宣和风流恨》是《清明上河图传奇》的上卷,整个小说描绘了张择端传奇的一生,群雕所表现的是张择端在开封学艺时发生的故事。
雕像正中那位手拿折扇、风度翩翩的公子,就是年青时的画家张择端。而旁边的那位姑娘是他的恋人周秀姑。传说张择端在京师学艺的时候,看到开封繁华似锦的盛况,就画了一幅《东京繁荣图》。当时翰林院的一位老学士看了以后,觉得这幅画只画出了东京开封的脸面,却没有能画出开封的眼睛。张择端听了后百思不得其解,就和周秀姑相约来到虹桥,仔细观察汴河漕运的繁忙景象和沿河市民的生活百态,激发出创作灵感。于是,他一拍折扇,大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旁边一个牵毛驴的老人奇怪地问;“你找到什么了?”张择端回答:“我找到东京的眼睛了。”不久后,他就创作出那幅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所以,我们就将这组雕像命名为“虹桥寻胜”,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
听过这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请您继续向前走,下面我们将到鸳鸯桥一游。
八鸳鸯桥
游客朋友,汴河上又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桥--鸳鸯桥。
前面我们介绍过,汴河被称为古开封的生命河,城内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有河必有桥,因此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宋代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据统计当时开封就有桥30余座。砖石结构的、木制结构的、平桥、拱桥、吊桥,建筑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您己经走过的虹桥和现在所看到的鸳鸯桥。
鸳鸯桥中间部分特别高,是为了方便船只通过。而在桥的两边都建有台阶和通向临近河面的平台,您可以走下平台,体会一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意感受。因为桥的左右两边不对称,所以这座桥又叫“鸳鸯戏水桥”。
鸳鸯是一种水禽,相传雌雄成双,一生一世都不分离。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描写鸳鸯双飞的诗篇,后来便用它们来比喻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陵就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美妙诗句,千古传颂。当您走上鸳鸯桥,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走下鸳鸯桥,您的右前方是秀野园。这是我们为满足游客朋友休闲娱乐的要求而特意开发的。
九勾栏瓦肆
亲爱的游客,前边那座看似简陋的草棚就是北宋时特殊的民间艺术舞台——“勾栏瓦肆”。
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宋城市制度的概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北宋的城市制度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居民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打破了唐代“坊”与“市”的界线,也就是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分离的制度,坊市合一,相互渗透。人们在居住区就可以进行贸易,不需要再像《木兰辞》中所写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那样东奔西跑了。在这种大环境下,勾栏瓦肆就应运而生了。据史书记载,当时流行的评书、相声、杂技、口技、相扑、傀儡戏、皮影戏、般杂剧、弄虫蚁等民间艺术就在这里表演,所以通俗地说,它就是普通市民的娱乐场所,也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歌舞剧院的前身。
请您继续向前走不远处有一座农家磨坊,我们在这里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民俗风情。您可以去磨坊看一看古人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碾子碾米、风车筛糠、畜拉或人推磨、脚蹬或手箩筛面粉、地锅烧柴、粗茶淡饭、防雨蓑衣、穿木制泥屐踏泥等等。您还可以动手推推磨。拉拉碾、筛筛面、披披蓑衣、纺纺线、穿穿泥屐,体验一下古代农家生活的乐趣;真可以说:“千载风情今又现,天开逸趣农家乐”。
然后,请您沿着汴河向北走,不远处有一杆秤。这杆秤号称“大宋公平秤”,传说是包公当年在陈州放粮时惩治贪官奸商时所用的。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青天大老爷的尊敬与怀念。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称一称体重,让咱们的包大人保佑您全家身体安康、吉祥如意。
十鸿福寺
咱们直走就来到了鸿福寺。北宋时佛教盛行,仅东京开封就有佛寺913座。当时的佛寺分成两种,一种是由皇帝赐匾额的合法佛寺,另一种是没有匾额的非法寺庙。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只画了一间山门,一个和尚披着佛衣站在门口,并没有标明寺院的名称。我们建园时,考虑到北宋东京开封香火最盛的是东鸿福寺和西鸿福寺,于是就把西鸿福寺建造在这里。鸿福寺在当时不仅是烧香拜佛的佛寺,也是春天踏青的休闲胜地。元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第六卷就提到,当时的人们在元宵过后,春天来临之时一定会到鸿福寺等地探春游玩。
您进寺后,在您右边的东殿是武圣殿,里面供奉着武圣关公;在左侧的西殿是百子堂,供奉着送子观音,正面大殿为观音殿,殿内供奉的佛像是特别请开封大相国寺的高僧开光的,以保佑天下众生。
下面,我们将请您观赏“平桥观鱼”和登“上善门”城楼。
十一上善门与平桥观鱼
游客朋友,您已经来到平桥,请仔细看一看桥下的彩色鲤鱼。这些鱼是专门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因为它们身上有鲜艳的花纹,所以叫做锦鲤。它还是日本的国鱼呢!日本原来没有鲤鱼;后来我国的鲤鱼流传到了朝鲜,再从朝鲜引入日本,经过改良培养,身上出现了彩色条纹,就变成了现在名贵的锦鲤。
穿过平桥,您眼前的这座巍峨城门,就是上善门。它是《清明上河图》中浓墨重彩描绘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复原的城门高21.6米,面积1553平方米,门洞就高达8米。城楼上,金碧辉煌的彩绘更显示出它的辉煌与壮观,人们称赞它“勾梁画栋,气宇不凡”。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连建筑也要分三六九等。从上善门的宏伟气势,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开始了京城的防务建设。第一步就修建了方圆50里、165步长的城墙,城墙上像上善门这样的城门就有17座之多。在《清明上河图》中,上善门起了分界的作用,恰好把城内的繁华建筑与城外沿河街市一隔为二。
过了城门,我们才算是真正进了城。城门上那些钉也大有讲究,横7竖9,一共63颗,说明这里还不算是最高级的。如果是皇宫大院,那横竖都得是9颗了,一共81颗。因为九是个位数的最大值,古代人把九九八十一看作是阳数之首,所以含有“至尊”的意思,也象征了封建王权的至高无上。更有意思的是,在《清明上河图》的原作中,上善门的前面两个字被作者隐藏了起来,只是点了两个点。不过据史料考证,《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东京开封东南部的景象。当时,开封东南有一个下水门;也称东水门,它的北边是通津门,南边就是上善门。东水门的水是从中间穿过城门洞流进城内去的,而《清明上河图》中的河水却是从城门的正前方流过的,由此推断,这座城门应该是上善门。这一论断是否合理,还值得深思。游客朋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我们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您可以爬上城楼,到全园的最高点去看一看。在那里,您能俯看到景区的全貌。
从城楼向西看,就是我们下面将带您游览的城内景点。
十二王员外家和孙羊正店
游客朋友,过了上善门之后,请您先向右看。那座生意兴隆、绣旗高飘的酒店叫做“孙羊正店”,它是《清明上河图》中又一处点睛之笔。刚才我们己经向您介绍过十千脚店,“正店”和“脚店”的不同就在于正店能自己酿酒,而脚店不能酿酒,它卖的酒都是从正店里批发而来的。所以正店通常是指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型酒店。据记载,孙羊正店称得上是北宋时东京开封72家正店中的佼佼者。
请您仔细看一下酒店门楼前的装饰,那称之为“欢门彩楼”,它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霓虹灯。门前4个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灯笼,叫做“栀子灯”,因为它非常醒目而且容易辨认,成为酒店的标志。门口的栏杆叫“拒马叉子”,本来是专门在迎接皇帝圣驾时,为了防止牲畜撞到墙上而设置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习俗性的装饰品。在店前的广场上,还有惊险异常的喷火表演。“孙羊正店”里餐饮设施齐全,集中了北宋时期的饮食精华,有宋代小吃、宫廷御宴等,您大可以一饱口福了。
孙羊正店对面的那座宅院,门口牌子上写着“久住王员外家”,员外是古时候退休官员的通称。北宋时开封的流动人口很多,客店多得数不胜数,一些当官的人也争相经营。您眼前的这座客店,就是一位姓王的员外所开的,而“久住”两字实际上是一句广告,用来吸引客人。您可别小看了这座客店,它在我们清明上河园却是北宋民间文化的载体。王员外有个女儿,年方16,生得国色天香,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这位小姐的性格倔强,不相信所谓的媒妁之言,一定要自己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于是就搭起了彩楼,要抛绣球招亲。如果有哪位小伙子有幸被彩球打中,就可以上楼去,和王小姐“拜堂成亲”了。
只是您千万不要当真啊!“久住王员外家”是《清明上河图》中一个细节。而王小姐招亲是我们特地为游客朋友编的一个节目,为的是让您可以亲身体会到古代招亲的风俗,增加您游玩时的喜庆气氛,希望您玩得开心。
参加完王员外家的喜宴,请出门向前继续游览。
十三赵太丞家和朱仙镇木版年画
游客们,您的右前方有一口四眼方井。古时候,开封虽然有汴河、五丈河、蔡河、金水河等河流,称得上是河渠纵横,但人们日常的饮用水却非常少。宋太祖曾经引入金水河,并开凿了许多官井,专供皇亲国戚们使用,可民间的水井还是很少。公元1046年6月,东京发生大旱灾,渴死了许多老百姓。朝廷才下令在离宫井很远的地方开凿了390处民用水井,以缓解旱情。当时开凿的就是您眼前的这种四眼方井,之所以把它建成“十字”型,一是为了避免儿童落水,一是可以供4个人同时打水,提高效率。
四眼方井旁边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丞家,“太医丞”是宋代宫廷医宫的名称,大多是六品。当时的东京开封是全国的药材集散地,有“香山药海”之称。而上等的药铺大多是官宦人家或宫廷御医开设的。从这间房子有斗拱和五头门的建筑样式来看,这位赵太丞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医官。门前的那块石头叫做上马石下马石,古代马是北方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大户人家门前必备这种石头方便人们上马下马。
北宋时开封有“九福”之首为“病福”的说法,为什么九种福气以生病为第一种呢?原因在于京师不但药铺多、药材全,而且大夫医术高明,人们看病方便又有效,实在是病人的福音。赵太丞家的药铺是男、女、儿科通治,膏、丹、丸、散齐全的综合性门诊,还专门治疗各种时疫杂症您看他的门联上写着:“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在此,我们也借花献佛,祝愿您全家都健康长寿。
现在请您转身向后看,赵太丞家对面展示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古开封有三大特产,就是汴绣、官瓷和朱仙镇年画。朱仙镇是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强迫班师回朝、放弃收复大好河山机会的地方,它与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特有的木版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一样,扬名海内外。我国传统习俗,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既为了避邪,也为了表示喜庆。朱仙镇的年画,色彩鲜艳,人物生动,从降妖捉鬼的钟馗到为唐王李世民护驾守宫的秦琼和尉迟敬德,无不栩栩如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您可以到里面去亲眼看看年画的印制过程。
然后,我们将带您到水车园一游。
十四水车园
亲爱的游客,您现在来到了水车园。眼前那如摩天巨轮般耸立着的水车轮,堪称为世界之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黄河又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业发展水平在古代一向处在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灌溉农业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工具,您现在看到的水车就是最具有代表性。利用水流动的自然力,将河中的水提升运送到水渠之中,实现灌溉农田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仍可以见到这种大水车浇灌农田的生产方法。
清明上河园建造的水车园占地1.2亩,由大小三组水车构成。最大的水车轮直径17米,举世无双。另一个比它略小的是被动水车,直径也达12米,可以用来带动水磨和其它机械。两种水车组合使用,形成了两种功能,既灌溉了农田,又提供了动力。小水车直径也有4米,脚踩蹬踏就可带着转动。
您若想试一试自己的体力,可以上去踩踩小水车,体会一下农家灌溉耕种的乐趣,放松一下都市生活中的紧张心情。
下面游览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十五 开封古代犹太人文化展馆
欢迎大家到犹太馆参观游览。历史名城开封是著名的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十一世纪的宋朝是开封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当时的开封叫东京,作为北宋首都长达168年之久,是最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有一百多万,超过当时世界上欧洲中世纪任何一座城市。
宋朝时候,开封就出现了外国的商人和移民,其中一批为数较多,最为奇特的就是以色列人。这批人有七十三姓,五百多家,从中东经印度、波斯来到开封。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描写的就是古犹太人迁移的情景。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他们越过葱岭,跋涉过千山万水,历经磨难,来到中国。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活着,就应该生息在中国天子的脚下,我们应该毫不迟疑的走向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东京。那么,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呢?据开封犹太会堂遗留下的石碑记载,他们来自天竺西域。现在的专家、学者们论证,古犹太人来到我们这里大致上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波斯出发,经中亚西亚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然后经新疆、甘肃来到中原;另一条路则取道印度,走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沿海登陆。当他们来到山西汾州时非常的疲惫,就在一棵古槐树下讨论着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该去向何方?最后就派代表去面见大宋皇帝,如果皇帝同意他们留下来,那就是真神的启示。结果北宋皇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准许他们遵守祖风,遗留汴京。即准许他们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于是这些古犹太人就在开封城内东边的一片区域内定居下来。从此以后,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的共处。其间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写着“敬天祝国”四个大字的画面上所表现的是兰帽回回的清真寺,也就是古代开封犹太教堂。它创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位于汴京士市子东面,是居住在开封的古犹太人活动的中心。这是我国以一比八十的比例按当时犹太会堂的大院风貌建造的沙盘模型。大家从它的建筑格局和风格上可以看到它与我国古代建筑是毫无区别的,这就证明他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已经融为一起。此会堂坐东朝西,里面分为一道门、二道门、摩西大殿及各种厢房等。它的原址就在现在的第四人民医院,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沧桑,这个地方已不复存在了。由于古犹太人长期生活在汴京,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他们的处世哲学,不再认为从商是唯一的谋生之路,再加上朝廷给子了他们宽松的政治和活动的自由,于是他们就发奋读书,决心走仕途之路来考取功名,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据历史考证,古代犹太人考中进士的多达二十人,由此可见他们是非常聪慧的。在这考中的二十多人之中,有一个叫高年的,他是中国古代犹太人最早的士大夫之一。在明朝天顺年间,高年曾担任过知县县令。在任期间他为官清正、明察秋毫、公正廉明,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但后来因看透官场腐败,就辞去官职回到汴京,专攻医学。不久就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大夫,医道享誉汴梁,于是百姓就送给他一个“尚德堂”的牌匾,来表示对他的尊重。尚德堂的遗址位于开封市县前街。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织造丝绸的巧匠多次在梦里梦见十二个金光闪闪的金牛犊,从他眼前跑过转眼就消失在邻家的后院。于是他就用重金买下这块地,在翻修房子时发现地下埋有一个宝盒,打开一看里面整齐的放着十二个金元宝。一家人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恩赐,于是就用这十二个金元宝做本钱创建了一个织造店铺。这就是名振中州的石子玉汴绸庄。他的遗址就位于现在的三胜街。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有一支白莲教起义军。其中有一位个头不大却英勇机智的人就是古代犹太人的后裔李头领,他同义军一道采用里应外合想突入皇城,但因众寡悬殊,袭击失败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古犹太人已经和我们汉人融合在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在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回北京,路经开封时,河南的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献上一顶凤冠。冠上有两支翠凤凰,雕刻的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慈禧见后非常高兴,就重赏了制冠巧匠,此人就是古犹太人的后裔石维峋。从此以后,他名声大振,就和他的师兄弟们一起创办了扬名中原的“万福楼”金店。它的遗址位于马道街市政协对面。
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就是“宋帝赐姓图”。当古犹太人的代表面见大宋皇帝时,受到当朝皇帝的热情款待。他看到这些来自西域的客人,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窝、穿着奇装异服、说话还叽哩咕噜时,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写了一首六言四句诗“万国共顶一天,百姓四海一家,即是骨肉手足,何用叽哩咕噜。”就把皇家御姓“赵”和六位大臣的姓氏分赐给了这七位代表,改称的七位犹太人代表的姓氏分别为“赵、李、艾、张、高、金、石”。并准予他们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于是他们就放弃了本民族行礼习俗向大宋皇帝行跪拜礼。这也是他们入乡随俗的表现,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宋帝的感激之情,并献上从西域带来的“西洋布”。
这里是出土的唐代的陶佣图片,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他是否是一个犹太商人,但最早进入中国的犹太人无疑是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而闻名的。大家看到的这是关于犹太会堂外貌的图片,它是根据孟正气神父的描述和所绘草图制成的。从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依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兴建的,这一做法不仅可以避免外来宗教过于惹人注目,招来种种不变,而且也易于使用现在的建筑材料和雇请当地的工匠。这两幅画是由孟正气神父在1720xx年绘制的开封犹太会堂大院的外貌和它的内部结构。从大院的外貌可看出它与我国古代建筑风格是一致的,在会堂里面设有祖堂,并摆设中式的牌位,但他们所说的“祖先”不是黄帝,而是犹太人的祖先娅当、挪亚、亚伯拉罕及摩西等。大家看到的站在石碑左侧的是开封犹太社团的领袖之一,赵允中在1920xx年出于安全的考虑,将开封犹太会堂石碑出售给怀覆光主教。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画中的石碑,原嵌于开封一人家墙内,英国旅游者奥利弗称是他首先发现这一石碑。该碑与开封犹太会堂有关,而在这之前一直不为中国犹太人知晓。这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一种乐器叫“灵阳玉磬’。它是开封犹太社团召集成员到犹太会堂进行祈祷用的,敲打它后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你仔细观看,“灵阳王磬’的字样还清楚可见。这是用来装圣经的托拉盒,木制,在读圣经时只需将它放在盒内,然后转动上面原旋扭,经书就会自动的翻页。这样即方便读阅,又便于保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犹太人是非常聪慧的。
大家看到这三幅画中的是莲花青石盆。它原存放于开封犹太会堂的大院内,供犹太人祈祷前净手用的,来表示对“圣经”的尊重。石盆外面刻有藤蔓、莲花等浮雕。此净手盆原有七个,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现存于开封博物馆。这三页是抄写在中国宣纸上的希伯来文《创世纪》文献。这类抄写本被你为《方经》,它是装订成书本状而不是通常的卷轴。大家看到的这幅图片是从开封犹太人祈祷书中摘录的新年祈祷的片断,这段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新年贺词。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利玛窦神父,意大利人,创立了耶苏会。1620xx年他首先发现中国曾移居着一支与外界隔绝的古犹太人,这便是让西方知道中国犹太人的开始。在此之前,他们与世界其它地方的犹太人没有任何联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原开封犹太会堂院落的外貌,它充分显示了11世纪中期时的开封。犹太社团解体的标志石碑的后侧,为原犹太会堂大院通向教经胡同的入口处。这幅画面上的人物是赵文贵,他是开封犹太社团的教师,有一位传教士曾教过他希伯来语。下面这个长像与赵文贵十分相象的人是他兄长赵金城,有关他的报道表明了开封犹太社团的贫困,并表示他们有意出售会堂“圣经”。为了生存下去,万般无奈,不得以才忍痛卖掉圣经。
大家看到的这位目光犀利的人就是怀覆光主教,1090——1933年生活在开封。通过他的努力,开封犹太社团的生活用品才得以保存,大多存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他写了一本书叫《中国犹太人》,里面收集很多有价值的珍贵材料。他还试图将犹太石碑运出中国,但未能成功。这两幅照片就是由怀覆光主教召集在一起的开封犹太人和汉人的合影。从他们的服饰可以看出,他们是与汉人毫无区别的,他们不再遵行割礼,不少犹太人娶了外族妇女,犹太妇女大都与汉人结婚,经过几代后,就与汉人相融合了。大家看到的这是民国间绘制的开封地理图。这上面的就是教经胡同,它是古代犹太人居住地。
二厅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一起到三厅对古犹太人文化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眼前大家看到的是古代开封犹太人建筑遗物。它放在门头上方,象征着平安和幸福,表达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个巨大的照片是在清末民国初拍摄的教经胡同,是开封古代犹太人居住地。如果画面上的孩童还在的话,也该是一位古稀老人了。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古犹太人诵经时情景,在诵经时必须先脱去鞋子,净过手后才能上台,以此表示对“圣经”的尊重。我们看到的这幅彩照是耶路撒冷的全景。开封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他们做礼拜时脸面向西方,即面向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犹太会堂清真寺石碑的拓片,上面记载着开封犹太人及其礼拜寺的兴衰。“弘治碑”和“正德碑”现存于开封市博物馆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张图片上所绘的是石栏井遗址,它现存于第四人民医院内。如果从里面打出水来喝还依然是甘甜可口。大家看到的是犹太教堂的遗物,它是用来装水的容器。古犹太人非常的勤劳、善良,他们认为现在能过上丰衣足食,幸福的日子,都是上天恩赐他们的,于是就把每星期的星期天定为安息日。在这一天里,他们准备好丰富的食物,什么事也不做,来表达对上帝的感激之情。这两幅画面上所绘的是九烛台。传说犹太人为避难逃到一个山洞里,里面漆黑一片,于是就点燃了一支蜡烛把它插在九烛台上,但这支蜡烛非常奇怪,一连着了好几天也不曾熄灭,于是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出来以后,他们为了对上帝表示感谢,就定这一天为光明节。大家看到的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墓地,一个位于开封县蔡庄(左图)另一个在开封李长庄(右图),这就是开封古犹太人捐资兴建的石桥遗址。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遗址已不复存在了。宋朝以后,黄河经常泛滥改道,开封城被淹过七次,城内的犹太教堂,当然也无法幸免。因为他们没有经济能力修复该院,就纷纷迁移到祖国各地,犹太社团从此消失。这是古犹太人后裔的分布图,从图上可看出他们遍布全国,远至和田,近的有洛阳、郑州等地,从此犹太人分散居住。大家看到的这是石子玉汴绸庄的遗址,现位于三胜街。这是犹太教堂的遗址,现在已经建成了第四人民医院。
古犹太人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地共处,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逐渐采纳了中国的风俗习惯,并放弃了本民族的习俗。开封的犹太教堂曾是他们的中心,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他们之中已经无人能懂希伯来文或奉行宗教仪式。其解体后,犹太人分散居住,犹太社团就此消失,但这一独特的古代开封犹太文化和颇带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却广为流传。由于我们的水平和收集的材料有限,本展览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人士能够提供有关古代开封犹太人的各种资料,不断充实陈展内容,满足游客的需要。
十六 宋代科技馆
进门正对的大厅是宋代科技馆,两宋科技水平发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成熟的,参观过宋代科技馆,相信您一定会为我国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
宋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320xx年,在这一期间,我国的土地占有方式和剥削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四大发明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医学、天文等方面都走在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大家都知道,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独创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宋代,我国的针灸学家王惟一就对此很有研究,他是一位御用医官,1020xx年修订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参与校正了“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两部著作早已流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国;深受那里人民的喜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复制的铜人模型的彩照;在这个人体模型上,详细标注300多个针灸穴位,铜人内部是空的,针灸穴位是穿透的小孔;考试时,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蜡,覆盖住穴位的标记孔,里面注入水,如果用针刺穴位正确,则蜡破水出,否则针不能刺入。
我国古代人民不仅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研究著作方面也有重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画面就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他一生中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到了晚年举平生所见;写了一部著作叫《梦溪笔谈》;这部书在十一世纪未完成里面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涉及到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工程技术等方面,他还总结了我国自然科学部分;尤其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隙积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二级等差积数的求和法”。在物理方面,他首先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州早四百年,并阐述了凹面镜成像的原理,他还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并说:“此物日后必大行于世”。他博学多才,对美术、音乐、律历、占卜等也皆有所论著。阐述了我国军事组织、军事制度、战略、战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为推动我国军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边这部书是《营造法式》,作者是李诫,是一位建筑学家,在这部书里详细记载了宋代房屋的建筑格局和建造方法,为我们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版;它是由平民毕升发明创造的,大家知道它是怎样印刷的吗?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它是将字反刻在胶泥片上;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活字印固在铁板上,可象雕版一样印刷,活字可反复使用,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和质量,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非常聪慧的。
火药是我国又一项重大发明,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为了能够永保青春,于是就请了一个巫师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有一天,巫师无意之中将硝、硫磺、木炭混合在一起,火药就这样被偶然的发明了,到了宋朝的时候才广泛的运用到军事上,来加强对敌军的杀伤力;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必去考虑,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流传故事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这个展柜里放的就是著名的宋代官瓷以及它的配料,这些物品都是由我园的中天阁所提供,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到中天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宋代的时候,我国是没有手表的,那么他们是怎样来观测时间的呢?于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苏颂在1088年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此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钟表,起报时的作用,它高约12米;宽8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放浑仪,可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放浑象,有机械能使浑象的旋转周期和天球的周日运动相一致,下层设有五个木阁;每到一定的时刻木阁里的小木人就会出来报时。后面放有漏壶和机械系统;漏壶引水升降,转动机轮;使整个仪器按部就班的运作起来。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使我国的天文走在了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画是《金明池争标图》是宋代现实主义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金明池开池的盛况,体现了北宋东京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上面有“张择端呈进’五个小字,应该是他的早期作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干船坞,比英国制造的欧洲第一个干船坞早四百年。
大家知道“水排风箱”是干什么用的吗?它以水作为动力,带动机轮,利用曲轴原理,使风箱来回运作起来,风就源源不断的从木筒里吹出;它是冶铁用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鼓风机;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冶 铁技术已经相当高了。
宋代的发明还有很多,由于我们的陈展水平有限,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给大家作一下简单的介绍,难免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丰富我们的陈展内容,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精选儿童故事文字故事拼音版简短(大全10篇)
- 2023年英雄故事演讲稿范文(实用12篇)
- 设计心理学论文范文2(实用12篇)
- 2023年团委年度工作报告范文(实用9篇)
- 古代山西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简短 山西的历史名人故事(8篇)
- 2023年美食散文美食散文汇总(实用18篇)
- 选择大于努力的演讲稿通用(通用18篇)
- 2023年生活现代散文诗(通用10篇)
- 最新公司情况说明范文公司情况说明范本(模板14篇)
- 2023年策论文范文策论文范文范本(汇总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观摩祖国
大 好 河 山 心得体会实用 感受到了祖国的大 好 河 山 (3篇)48下载数 936阅读数 -
大 好 山 河 作文(实用8篇)36下载数 381阅读数 -
大 好 河 山 的散文通用 关于大 好 河 山 的内容(6篇)43下载数 680阅读数 -
大 好 河 山 的散文大 好 河 山 的散文有哪些(6篇)13下载数 862阅读数 -
大 好 河 山 的散文通用 关于祖国大 好 河 山 的散文(8篇)31下载数 253阅读数 -
大 好 河 山 的散文大 好 河 山 征文(3篇)26下载数 219阅读数 -
壮丽
河 山 心得体会实用 游历大 好 河 山 的感想(九篇)30下载数 459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