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老师小传(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3:18:44 页码:13
最新老师小传(优质15篇)
2023-11-12 23:18:44    小编:ZTFB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慢慢理解一些事情的真相。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使总结更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议论文写作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老师小传篇一

数学老师小传作文500字:谈古论今,我班最出名的还得数那数学老师:倪安华了。倪安华年龄不详,面带青须。识于9月,一经接手我们班之数学,似常有震怒烦恼之时。头顶青丝愈发是濒临灭绝,可赠“地中海”之美誉。下课之时、工作之余或偶得学生之佳绩,自然是取一烟卷而细品之。及教书之时,则一改和颜,板起脸颊,如恰逢适欠其二五八万者。每逢气极甚之时,则放喉怒吼,将脸色之语常挂于嘴边,不免又令班上学子哄堂而大笑。

谈及其者,虽不为其所惊吓,却犹如谈虎色变。想来,可是因其语言之风趣,课堂之主动,教导之有方而心主尊敬。先生虽常口吐粗鄙之语,却并不因此自误。可见其不拘一格,不为世俗之常而自困,盖其数学之策也。

与旁人有异,先生之数学乃粗暴至极,常凭其用尺之功而于班上发号施令,而未曾有反其统治之人。可以见得其威名之深入人心,尺功之炉火纯青。

而谈及其好,除去品烟,就是打球了。先生常于下学之时呼朋引伴,召来近十来人,开始其之独秀。凭其大力,常于那球场上驰骋,而鲜有防其者,可见其球技之高。而吾等学子,常观于一旁,将其较于徐坤,觉其两人之功力,己差可拟,竞是无法择取孰高孰低!

老师小传篇二

谈及其者,虽不为其所惊吓,却犹如谈虎色变。想来,可是因其语言之风趣,课堂之主动,教导之有方而心主尊敬。先生虽常口吐粗鄙之语,却并不因此自误。可见其不拘一格,不为世俗之常而自困,盖其数学之策也。

与旁人有异,先生之数学乃粗暴至极,常凭其用尺之功而于班上发号施令,而未曾有反其统治之人。可以见得其威名之深入人心,尺功之炉火纯青。

老师小传篇三

张军军张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上课幽默风趣,未老先衰的头发,敦厚的身材,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沉稳的步伐……不胜枚举的特征让他成为了办公室最为显眼的老师!

他的头发极其引人注目,尚还且只有四十余岁,却已经白了半数,让人不由与其伏案工作的背影相联系。每每见他理过头发,就如同一茬茬收割过的枯草根根直立在额头上方。

张老师的脸也并不光滑,像是浸过水又自然风干的纸张,俨然是一副“老古董”的标配模样。老师的眉毛同样极具个性,乌黑浓密,比起头发的显眼程度只多不少,犹如风中的蓬草,十分张扬。在我看来正如老师解题时不被单一公式局限的思维一样。

再往下便是浓密的胡须,虽然在老师的自律之下,我至今并未见得他长出数厘米,不过偶尔留下八字胡的张老师确实与我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所重合。也许是因为对于两人,我都有着莫名的崇敬吧!

但如果说哪一个地方最让人难以忘记,一定就是那对极富情感的眼睛了。当你因种种原因被叫去办公桌前时,那对眼睛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又如飞驰而出的子弹,嘴里还未说出的狡辩,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之下都变成了徒劳。上课时,张老师的眼睛好像满含星光,蕴含我想要探知又无法勘破的真理。在上课神游时,张老师的目光保管比那几百瓦的手电筒都要晃眼,要是发现你悄悄会梦周公,准能吓得你打上一节课的激灵。

这就是我们班的“军爷”,我为自己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荣幸!

老师小传篇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万千锦绣,多少老师们的呕心沥血,会在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中消匿。

他们一生都那样站着,站于日光温柔,站在学生心中,终会站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站成半暖倾荡的徐徐清风,在每一位学生生命的星空中熠熠闪烁。

政治老师怡然中不乏严格。上课铃一响,政治老师便踏着运动鞋,流云般飘逸地进入了教室,只听班长一声洪亮的“起立”!我们齐刷刷的从凳子上弹跳起来,眼睛却丝毫不敢游移,坚定地瞪着政治书上的“之乎者也”。

政治老师,您嘴角荡漾着明媚的笑意,扫了全班同学一眼,一声“xxx”如岁月静好时呼啸起狂风,吓得被叫起的同学重心不稳地从凳子上弹跳起来。您潇洒的一转身,“来,背一个”。飘逸的四个字敲击着同学们的心脏,那一同学流利地背下来了,听着听着,您的笑意越发温润,听觉的洗礼尚未结束,您便笑着摆摆手,“好,坐下!”。

课上政治老师“亦师亦友”,有时也会风趣幽默地讲:“走在乐享超市,有一个学生率性地拍了我的肩,爽快地问“嘿,你去哪儿呀?”如此亲和,如此随性,同学们不禁嘴角泛起一抹会心的微笑。即使下课了,政治老师也要潇洒地站几分钟,再悠悠地飘出教室。

政治老师很环保。放学了,老师们纷纷骑上电动车风一样闪出了学校。金属的摩擦声“滋滋”冲击着鼓膜。蓦然,好像纷繁沉堕的万花丛中瞥见一抹灿烂盛放的青青小草,我听到自行车悠扬的吱呀声。搜寻着,只见敬爱的政治老师––跌宕浮沉着不失纯真本心,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两点一线,绿色出行,自觉践行。

往事如烟如尘,浮上眉间眼底,脑海中浮现出我麻木地将其摔在餐盘里的一次性筷子,走进教学楼时,却见政治老师拿着环保的竹筷,浅笑悠然,向我招手。温厚的阳光透过窗棂,在老师的竹筷上投下斑驳的日影,明媚却不刺眼,微小却又温馨。我的心灵敲响了庄重的鼓点,脚步不禁更加坚定。

岁月葱茏,光阴的流逝荒芜了多少轮回的春夏,然而政治老师的潇洒随性,亲和节俭不减。我问她”碓”怎么念时,她为我查字典时专注的神情依然镌刻在记忆中最醒目的地方。师爱浸润的春风化雨,令时光封锁,让爱成琥珀,愿每位师者皆有知心学生,愿每位师者皆被世界温柔以待。

老师小传篇五

梁老师长着一双似月牙一样的眉毛,一双大眼睛,像珍珠那般,显得炯炯有神,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她有时很严厉,有时很温柔,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她。

梁老师小学时成绩并不是很出色,但她有着一颗勤奋的心,于是她阅读大量书籍,汲取很多知识,保持爱看书的习惯,这使她在初中学习很快提高,考了几次年级第一,成功逆袭了。中学时,她的数学老师长得十分帅,别的女生一下课就去找数学老师。热爱学习的她,会想着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学习,她对“争宠”这件事没有兴趣。她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那才是她的世界,因为知识能给她带来快乐。

高中时的她,中午要回家,晚上还要晚自习,她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她从来都不觉得会累,甚至把骑自行车当成一种乐趣,就这样,她的骑车技术越来越高超,松开了双手也能骑。这不得不让我佩服。拥有十分多自习时间的她,努力学习,虽然数学不太好,但她从来不会给自己施加压力,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心态特别好。考试的时候,她会超常发挥,宛如一匹黑马。看!这是她学习道路累积的成果,这是她坚持不懈地成果!这映证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她曾与我说:“学习需要找目标,把自己的成绩定为下一次考试要超过的目标,这样才不断进步。”听了她的话,我受益匪浅,我在学习道路上突然找到了方向。一直处于黑暗之中的我,被点亮了学习之光。

梁老师小时候读书环境不好,物资不够丰富,致使她学习好的原因是她那爱阅读的好习惯,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她大学时才拥有手机,小时候的乐趣要么是涉猎知识,要么是她看别人玩游戏,但现在却缺乏了对游戏的兴致。

梁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幽默有趣,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就像朋友那样。有时她看起来很凶,但心里却是个小孩子,我特别喜欢她,她的性格,她的外貌。我眼中的梁老师是十分温柔的,因为她对女孩子都很好。上课时,她有着幽默风趣的言语,使课堂氛围不会乏味无聊,让我在学习之中体会到快乐,而且能启迪我们深刻的思考。就这样,她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便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应该感谢梁老师,她给予了我温暖和力量。这使我在学习道路上坚持不懈,不会感到学习的累。

我应该感谢梁老师,她像沙漠中一股清泉,给予我希望;她像十字路口的指路标,给我的朦胧迷茫时期指明道路;她像船上的一叶扁舟,给我开创光明道路。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梁老师的深恩呢?我将继续热爱着学习,热爱着她,热爱着老师们。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梁老师幸福开心健康,工作顺利,我永远爱你!

老师小传篇六

染得金黄的头发自然地披在两肩,两道浓眉下的那双凤丹眼尤为锐利。要问她是谁,那就是我们的老班——“老周”。你要问我怎么形容老周?简单,三个词便足矣:严厉,幽默,可爱。

严厉——“你的作业呢?”这是和颜悦色的。不用说,这是老周第一次发问。“我……我……”她的小脸涨得通红,明知在劫难逃,却还要垂死挣扎。“没……没带……”那声音小的跟蚊子哼一样,不用想都知道她在撒谎。“哦?”老周的声音顿时高了八度,“嘭”的一拍桌子,“没带还是没写?!”明显,老周有点生气了,“说实话!”这同学被吓了一跳,才支支吾吾地说:“没……没写……”

幽默——看了上面一条,你是不是感觉老周有点凶?其实,她幽默着呢!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让我们说说“满头白发”如何造句,一位同学高高举起了手,站起来十分自信,声音十分响亮:“周老师因长期为我们操劳而有满头白发。”班里顿时安静了,所有人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大家都为他小小年纪就要经受老班的严厉“拷问”而感到“惋惜”。只见老周拿起了那一米长的戒尺,虎视眈眈地盯着他,气压降到了最低。正当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为这位同学祈祷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只见老周弓起了背,用尺子做拐杖,捏着嗓子说:“是啊,我老了,都有满头白发了!怎么办呢?只能靠你们这群淘气包体谅体谅你们年迈的老师喽!”这不仅缓解了尴尬,让我们开怀大笑,还让我们更听话了。

可爱——老周的可爱是最吸引我的。课堂上,她是教导有方的老师,课间,她是我们活泼的邻家大姐姐。这不,我们正跳长绳呢,她看到了,非嚷着要跟我们一起跳。刚开始跳正经的很,可过了几轮,就开始玩了,比如:跳过去的时候来个360°华丽旋转,在空中比个爱心,摆一个“飞起”的动作……我们在一旁看得是又担心又忍不住哈哈大笑。担心老周会不小心摔倒,又为老周的童真感到开心。

这就是我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最喜欢的老师——周建惠老师!

老师小传篇七

数学老师小传作文500字:谈古论今,我班最出名的'还得数那数学老师:倪安华了。倪安华年龄不详,面带青须。识于18年9月,一经接手我们班之数学,似常有震怒烦恼之时。头顶青丝愈发是濒临灭绝,可赠“地中海”之美誉。下课之时、工作之余或偶得学生之佳绩,自然是取一烟卷而细品之。及教书之时,则一改和颜,板起脸颊,如恰逢适欠其二五八万者。每逢气极甚之时,则放喉怒吼,将脸色之语常挂于嘴边,不免又令班上学子哄堂而大笑。

谈及其者,虽不为其所惊吓,却犹如谈虎色变。想来,可是因其语言之风趣,课堂之主动,教导之有方而心主尊敬。先生虽常口吐粗鄙之语,却并不因此自误。可见其不拘一格,不为世俗之常而自困,盖其数学之策也。

与旁人有异,先生之数学乃粗暴至极,常凭其用尺之功而于班上发号施令,而未曾有反其统治之人。可以见得其威名之深入人心,尺功之炉火纯青。

而谈及其好,除去品烟,就是打球了。先生常于下学之时呼朋引伴,召来近十来人,开始其之独秀。凭其大力,常于那球场上驰骋,而鲜有防其者,可见其球技之高。而吾等学子,常观于一旁,将其较于徐坤,觉其两人之功力,己差可拟,竞是无法择取孰高孰低!

老师小传篇八

上初中了,我最先认识的老师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刘老师。她的个子不算高,剪着短发,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眼睛大大的,看样子很严厉。

同学们眼中,刘老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两面派——一面严厉,一面幽默。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我们都在认真地听课,唯独我的同桌小哲,他耐不住无聊,竟然偷偷画起了小人。刘老师的眼睛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敏锐,一下子就发现了小哲。她虽然生气,却没有当即揭穿他而是边讲课边观察他。到了我们做题的'时间,刘老师借检查我们做题情况为理由,不动声色地走到小哲旁边,这时小哲还在画,刘老师一下子夺过他的本子,看了看他画的画,说:“画的不错啊!下课后拿着画到我办公室来,我要向你请教画画的秘诀。”我知道刘老师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偷笑着这回有小哲好看的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小哲受到了惩罚,但惩罚的内容却是我未曾想到的---让小哲把上课画的画画十遍!小哲无奈的说:“唉,这就是我的命!”我不禁打了个冷颤,刘老师这么凶?!

别看刘老师严厉的一面,其实她还有幽默的一面呢!也是在一次数学课上,刘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一个同学不听讲,就在玩他的校卡,不料也被刘老师发现了,刘老师生气地说:“小戴同学,上课不能玩校卡,要听讲啊!为了惩罚你就把‘上课不能玩校卡,要听讲’抄五十遍给我吧!”同学们都“哇”地叫出了声,小戴同学也张大了嘴。可还是得抄啊!“师”命不可违啊!

第二天上数学课,刘老师忘记了小戴同学的事,课上到一半突然想了起来,开玩笑似的对小戴说:“小戴啊,你昨天有没有交‘保护费’啊?”小戴脸“刷”地红了,结结巴巴地对刘老师说:“忘……忘记了,刘老师,会怎么样?”刘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你们说说不交保护费会怎么样——当然是被别人欺负啦!那被谁欺负呢---当然是我啦!你现在也别想上课了,去我办公室把那句话抄一百遍给我!”小戴立刻说:“遵命!”说着便跑出了教室。

多有趣的老师啊!刘老师说的话使我们哄堂大笑,屋顶都快被我们笑翻了。窗外树叶也在沙沙笑,连电风扇也在一边笑一边转着!

刘老师就是这样的“两面派”,既对我们严厉,又让我们在欢笑声中度过每一堂数学课。

老师小传篇九

论初中以来谁最让钦佩的老师,那当然是“振峰”了。他可是完美型老师,集华丽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于一体。

升入初中后,“振峰”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明能干,气度不凡。虽说他五官不那么精致,可在我心中总有一种气宇轩昂的感觉。后来,我才明白,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出口成章更是让我们不得不佩服。

记得初识他,他穿着洁白的衬衫、没有皱褶的西装裤,一手揣着裤兜、一手提着遥控笔,踩着锃光瓦亮的皮鞋走进教室,我就知道,我们的历史老师“不平凡”!

“振峰”是一个让全班同学都为历史狂的老师,他和我们打成了一片,无话不谈。大到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小到他三万首付就买房的事儿,他都给我们讲。我们之间有数不尽的话题:他给我们分享他当主持人紧急救场的事;我们则给他分享数学老师的糗事等等。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谁不喜欢呢。

在《探清水河》中游水时,在《吕梁的味》中体味家乡美好时,他一句“好了同学们,我们接着上课”又把我们从远方拉回了课堂。这过分自然的过渡,常常引得教室里笑声四起。这时,我们捧起了书动开了脑子,就算正式开课了。

“振峰”平时对我们非常温柔,可该严厉的时候他也会严厉的。在学习的时候,他是不可能让我们像嬉笑时那样含糊的。知识点要跟着书背,不能“凭感觉”“差不多”;答向语要用好,在考试时能多得一点分;不论考试还是做作业,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这些都是我们的法宝,考试时甭提多管用了,拿满分都不在话下。在“振峰”的指挥带领下,我们班的历史成绩那可谓是一路高歌,突飞猛进啊。

老师小传篇十

倪先生,名倪字安华,现年50岁。面色红润,教书已有二十年之久,阅历丰富,知识渊博,诚一良师也。认真仔细,每有同学问之,必仔细作答,教法之妙。一日,吾寻其答疑,耐心相交,分析明晰,令吾恍然大悟,其诫吾好好上课,认真学习,吾谢之,离去。

倪老师,教书严格有方,班中同学调皮打闹,乱做作业,他大怒,对之曰:“你再这样我就不改啦!”却仍耐心批改。不仅如此,他亦是风趣幽默,善于调侃同学,时常令班级大笑。

在平日中,他亦如此,彼若与他相熟,彼会知其有趣却仍保持严肃。他仍是温柔体贴,每有同学考好或考差,他都会婉言相告:多多努力,继续加油!不要灰心,好好学习。

倪先生,爱好广之,擅打篮球,技术之精,走位之活,令吾目瞪口呆,惊叹不止。一日,吾与雨宸同学于操场跑步,见他帅气夺球,连晃几人,大吼道:“哦吼!”恐吓对方(见其聪明无比,脑子运转之快),然后飞身起跑,球进篮筐,帅气无比!

遇此良师,吾之幸矣!

老师小传篇十一

我的奶奶姓杨,现年已经64岁了。

一头半黑半白的短发,额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眉毛很浓,一双眼睛依然亮而有神,闪耀着坚定与乐观的光芒。手上的皮肤粗糙,青筋突起,有一些洗不清的斑点,都是多年劳苦留下的印记。

奶奶说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是免不了要遭受生活苦难的。劳动中多少能体会到一些乐趣,毕竟她们的要求并不高。当时奶奶家虽说不怎么宽裕,但每餐都有米饭,油盐不足,却也常有蔬菜,偶尔也能吃到鱼、肉,还有自己弄到的野味。奶奶家姊妹五个,奶奶排行老二,爹娘疼老大老幺。老二往往家里最劳累的一个。我的太爷爷太奶奶整天在外面忙,顾不上家里,因此,家里的重担就落到了几个孩子身上。

大的多做,小的少做,各尽其力,这就是那时的生活规矩。奶奶和她大姐就成了家中的劳力。每天起早贪黑,照顾幼小的弟弟妹妹们,洗衣做饭喂猪喂鸭,都是她们的日常。每天天还没亮的时候便起来洗衣服,衣服又脏又厚,堆的像小山,不论秋冬寒暑。拎着几个大桶来到朦朦亮的池塘边,寒雾低低地笼在水面上,偶尔有清脆的鸟鸣声相伴,搓衣声撩水声棒槌声交杂在一起,混成清晨的劳动进行曲。奶奶觉得,那些时光是乐大于苦的,是值得回忆的。

太爷爷很严厉,奶奶和她的姐妹们都战战兢兢的,十分惧怕太爷爷。奶奶有一次端煤油灯不小心掉下来了打碎了灯罩,泼了油,太爷爷整整骂了一小时,这还不算,还罚奶奶饿饭。奶奶说那时候家里添置一个物件确实很不容易,不像现在。至此,奶奶再也不敢大意了,做事认认真真,生怕出一点差错。

太奶奶与太爷爷不同,她待人很温和,对勤快能干的奶奶更是偏爱。太爷爷又有一次不知为啥不给奶奶饭吃,太奶奶瞪了太爷爷一眼,拿出了一只最大的碗,盛上满满的米饭,夹上许多的菜,递给奶奶,示意奶奶去角落里吃。奶奶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偷偷瞅一眼太爷爷和太奶奶。大家都不说话,气氛很紧张。太爷爷也只得忿忿地低头扒饭,没有再大动肝火。

奶奶那时的是和太奶奶一起睡的,每晚的睡觉时间无疑是奶奶最快乐的时光。睡觉前,太奶奶会把奶奶的手、脚捂得暖暖的,然后再拿出一些点心给她吃,奶奶很是高兴,但也因此得了蛀牙,中年后多次受牙疼的折磨。后来奶奶带我和妹妹,在吃零食这方面绝不惯着我们!

奶奶没有文化知识,只有劳作的经验;奶奶没有进过学校不能捧着书本在干净的教室里读书,只有踏进过田地里拿着锄头辛勤劳作的记忆。

奶奶没有文化,不会讲大道理,但她愿意帮助人,遇事宽容乐观,不计较得失,收获了好的人缘,得到了好的口碑。她经历过坎坷,战胜过苦难,她传给我们好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儿孙们的尊重和敬爱。她是普通的劳动妇女,是平凡的大众的一员,她的平凡经历和朴实的品质是一本书,值得我细细品读。

老师小传篇十二

她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课室,大大的眼睛前架着副黑色眼镜,清秀的头发与她娇小的身躯似乎并不相配,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她需要戴上麦克风后才能让全班听到她讲课的声音。

他就是我班初一时的历史老师——刘老师。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上课时没做好课前准备,就被刘老师点名提问,我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本以为我能顺利过关,却因为几处小错误,而被刘老师狠狠地批了一顿。

不过,刘老师也是一个亲切、关照同学的人,虽然她会批评同学,但她却是典型的“豆腐心z刀子嘴”,事后可能是因为有不忍心,总是要来一句,“我这是为你们好……”

让我对刘老师有新的看法,是我知道刘老师竟有qq之时。刘老师在学校可是一名有威严的老师,没想到她总是会在“qq空间”发表言论,通过采访后,才知这位表面上严谨、生活充实的老师。有时候还会去思考有趣的事情;看似智慧的双眼,实际上还试过历史地理考了六十多分。她是爱青少年,喜欢校园风气,这可能就是她当老师的动力吧;她喜欢讲故事、还喜欢唱歌,据老师亲口所说,她甚至还会抄歌词;不仅如此,她还觉得自己是一个话痨。没想到昔日在学校高高在上的历史老师,生活中却是一个可爱的女生呐!

刘老师如今不再教我们了,也许我们再也不会再与她共聚课堂上课了,这个是无法弥补的。她是个平凡的教师,只是中国千百万人民教师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培养出祖国以后的栋梁,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老师的师恩呢?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

请刘老师放心,我定会记住你的教诲,不忘你的嘱咐!

老师小传篇十三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我的生活中就有个“难遇”的老师。李老师是我来到初中的向导、前辈之一,在这一年里和老师学了许多。

李老师虽刚过不惑之年,眼角的鱼尾纹却依稀可见。她体态偏胖,不喜欢在脸上浓妆淡抹,平日里我们素颜相见。李老师经常身着一身长裙,在教学楼中的行走、工作。

一天放学,在明亮的公交站灯下,看见了身着深色民族风长裙的李老师,我们四处逃窜,和李老师玩起了“猫鼠游戏”,不幸的我跟老师打了一个照面,另外两人也不幸“被捕”。上车后,我们三人低头围绕着老师,在昏暗的公交车灯下,我们也想写作业,却被眼前的一点点光束阻挡了,我抬起头一看,李老师正在埋头盼着一张张鬼画符似的试卷,老师的表情十分丰富只见她一会儿眉头紧皱一会儿又喜上眉梢,估计是从我们几个惨不忍睹的试卷后有看到更完美的了吧,就这么一对比,我们不仅尴尬起来。突然听到李老师喊了一声:“左旭航你来,下车之前我得把你的错题讲一下……”一种可怜的眼光投入到他身上。我们在这辆公交车上,如坐针毡、如芒刺背的看着老师判我们的试卷,我只是看了一小会儿眼睛就被灯光刺的受不了了,看着老师还在继续拼命的判改着试卷,眼中仿佛已经有了点血丝浮现。回家以后这种场面在我脑中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划过我的眼帘,可怕的是,这只是“电影”的开端,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出现……。这样的“电影”生活中还有许多,我想仔细回味却又不敢回味。

平日里,李老师在课堂中,温文尔雅的上课,没想到在私下里却这么拼命的工作,好像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每一次的周测、考试,老师往往比我们每个人都要紧张,仿佛要为自己一周的教学交出一份答卷,没日没夜的都在为我们这个两个班的人不辞辛苦的劳累。在教我们的这一年半中,李老师没少为我们这些爱走神、爱忘记记笔记、爱逃作业的我们费神劳心。我们不知道老师之前在学生是不是也会有调皮和淘气,李老师以前工作会有怎样的忙碌肯辛苦,这只有李老师自己知道,成为她自己独一无二的小秘密,但她有着“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那般的生活。

老师每一次身着的衣服又轻、又飘正像她的名字一样——李燕,但她为了教育工作付出的太多了,这只燕子的翅膀上承载了太多的病痛、劳累、责任。难道这就是“身为师范,为人师表”的意思吗?希望李老师以后不再过度劳累,愿老师一切安好!

老师小传篇十四

一个消瘦的身影缓步走来,淡淡的双眉,宽大的额头,高挺的鼻子与倒梯形的脸庞缓缓进入了视野,这便是刘老师。

让我先来描述一下刘老师的外貌,此老师具体年龄不详,至今还未退休,可须发皆白,身体瘦小却十分硬朗。他虽好似相貌平平,但实则是个超级滑稽的人。

刘老师,别名老顽童,上课最大的特点是“笑不离口,杯不离手”。政治是副科,同学们不把这门学科放在心上,可是换上刘老师,他使出了杀手锏笑。看,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传出一阵大笑,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看着政治老师,他若有其意地说:“看,又有人飞流直下三千尺啦。”睡觉的同学们迅速从睡梦中醒来。这不,把一班人马搞的服服帖帖。

刘老师身上透露出的还有才气,他虽生得一副乡村野夫之相,但颇具魏晋遗风,一副文人君子之气。平时说话似随意,但也经常引用典故成语,诗词歌赋。谈到动人之处,便舌灿莲花,各种代词美句张口就来,令同学们颇感惊讶。

他还有一辆破烂的老爷车,高高大大的,和他的小身材很不相称,每当看到刘老师小小的身躯从他高高大大的'自行车上下来,便是他脸上熟悉的笑容。

刘老师,深不可测也,但无疑,他独特的教学艺术让人折服,他身上的才华让人佩服,他的可爱的骑着老爷车的身影依旧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他身上闪耀着许多极为璀璨的光华。

老师小传篇十五

母亲出生在1981年1月6日,那时梅花盛开,于是母亲名中有梅,骨中也有梅。因此每当提到母亲,我便想到“梅花香自苦寒来”。

母亲小的时候很胆小。上小学时,她父亲是教师,但不教她所在的班级。母亲害怕周围都是陌生人,于是每天早晨都让她父亲陪她走进教室,让他坐在一旁陪着听课。到了父亲教课时间,他就走了。母亲害怕,就总是偷偷跟在父亲身后,进了父亲的班便找个位置轻轻坐下,听父亲讲课。这一习惯等她父亲患上哮喘后才改正。

母亲第一次见到农村野鹅时觉得好奇,但又怯于碰鹅,于是她慢慢蹲下拿了石头准备砸,这些鹅却突然张开庞大有力的翅膀,连跑带飞要咬母亲,母亲则慌地拔腿就跑,还哇哇大哭起来。受到鹅的惊吓后,母亲生了一场病,从那以后,母亲的胆小生涯就结束了。

母亲病好后,她父亲患上哮喘,每天早晨,她母亲出去找医,家里的家务就堆在母亲身上。天刚刚蒙蒙亮,低矮的小屋的烟囱里冒出一阵阵炊烟,母亲匆匆忙忙推出与她身子同高的自行车。炊烟散尽了,她招呼一声父亲,随后关上破旧的木门,艰难地跨上自行车,在车上起伏着,在坑坑洼洼的泥地上颠动着。每天晚上,母亲慢慢推着自行车走在黑暗的路上,老旧的链条声空洞地回响着。当看到远处那一点昏黄,才放下提到嗓子眼的心,加快速度向家跑去。对于刚上二年级的母亲来说,这是十分不易且痛苦的事情。这一年,母亲学会独立。

上初中后,母亲成绩优异,但因家境不好放弃了对口中考,母亲只得出来工作。首先是去档案局当文员,但她性格较孤僻,与周边的人没有共同语言,母亲忍受不住孤独就辞了工作。后来母亲做过推销,当过服务生,尝试各种工作但都失败了。自己开的小店也在我上一年级后关了门,她留下店里没卖完的东西说:“留下纪念也好。”母亲这之后没有想放弃,她不断去改变,找出自己的问题,一个个挫折与失败在她心中留下痛苦的烙印,但也筑成她坚强的盔甲。母亲在自己的努力下,最终达成了心中的目标。

母亲的怯懦会化作勇气的种子,深深埋进母亲的心田,开出一株腊梅,在寒风凛冽的日子里,母亲便会在严寒中昂首。百花丛中,她笑得极灿,香气飘得极远。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