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分类中,我们会探讨一些与学习和工作生活等相关的新观点和新趋势。总结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这些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思路,但在撰写总结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一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学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德育必须把创造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根本目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德育。
我国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指出了对教育系统的几点要求,即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大学教育对于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视。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德育必须把创造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在整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参与配合的。创新是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文明创造价值的独特的行为活动。创新人才则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德育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创造人才,还能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拥有高尚的思政品质、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德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创新人才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当前大学德育自身因素的局限与制约,使人们对大学的德育工作有着认识上的误区,更甚者把德育与创新向背而论,认为德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是国家迫切需要的。
实现中华的复兴、名族的繁荣是我们祖祖辈辈不断追求的根本宗旨。从世界来看,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进步经济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因此,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
我国拥有2800多所大学,是世界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是,能跻身世界前100的一流名校我国寥寥无几。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却不能培养出国家乃至世界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十分失职的。建国后,我国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创新人才用以新时代建设,但能够对全世界起影响作用的并不不多[1]。因此,高校需要走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迎合国外教育的大趋势。
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然走的是课堂、教师、知识传授的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好坏的教育模式。然而世界高等院校,以发达国家为主,早就进入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教育时代。这种教育模式,更好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发掘了学生自主创新与时俱进的能力。作为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大学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迎合世界大环境下的前卫教育模式。
二、大学德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随着知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体的不断完善,大学德育更应顺应时代迎合发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发挥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大学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建立开放、科学的的德育体制。
建立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开放、科学的的德育体制。大学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合理整合德育教育内容,打破陈旧的德育思想,推陈出新,建立完善的全员关注的德育教育机制。互动的、开放的德育体制是在大的时代环境下、背景下研究得出的,是合理的符合发展需要的。加大投入,主动刺激高校行业间的接轨模式,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2]。
2、德育工作必须做到资源优化。
在新世纪大发展大融合的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增强与改进提高。在整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参与配合的。优化大学的德育教育的资源配置,形成宏观的德育格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把握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是我国教育并轨后德育工作的重点。
3、完备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化管理意识、目标意识,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德育评价体系,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的重要体现。完备的德育评价体系是这一切得已顺利发生发展的根本前提。建设促进创新的大学德育制度,需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是否拥有民主的管理机制、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学术自由的制度等。
4、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和创新环境的造设。
素质良好、生机勃勃的大学德育管理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指路明灯。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的大学是规范的,符合国家政策和制度规范的大学。这样的大学也必将拥有着创新发展的丰富土壤。良好的大学学习环境对学生创新精神激励是潜移默化的。在大学环境建设方面注重物质环境建设,将创新文化带进校园带进生活,是凸显大学创新品位与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大学德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样的环境必不可少,这样的团队更是不可或缺的。
5、树立大学生自觉创新的意识。
大学生自觉地创新意识即指在学习、科研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观念与习惯。这种行为积淀,是通过大学师生的创新意识与行为体现出来的。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在科研工作中,打破制度的约束,追求科学的本源,还科学以真相;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探索质疑,交流学习,求真知讲浩气;在管理工作中,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后盾优质的服务[2]。
6、形成网络,发挥平台作用。
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然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的德育工作若能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建立功能完整的网络与渠道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网络平台不仅能够起到沟通全国、沟通世界的作用,也实现了德育协同与共享的发展需要。
三、结论。
转变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式,实现科技发展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依靠的是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建设新型发展国家,实现大学间科技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整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参与配合的。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大学德育体系,发挥德育教育与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真正的培养出学术精英,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二
摘要:行政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教育工作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和员工,有效的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标志,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对策。
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相对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而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从事非教学、科研活动的相关行政机关,其成员是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如机构膨胀,人员臃肿;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行政权利挤占学术权利等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高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而行政管理在整个高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辅助性的但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以德行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坚持以德行政,对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高校的行政管理做到坚持以德行政,可以强化高校民意识,使学校的行政管理以教师、职工、学生等的意志为核心,可以理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效率,促进学校发展。其二,以德行政包括“行德政”和“施德教”两个方面。“行德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中公仆要求的体现。它要求管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管理者特别是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行政竹理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善于、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方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只的这样,才可能在实践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完成好管理任务。“施德教”是用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因此,在“施德教”过程中,要把对教师、职工、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作用,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又通过广泛性进一步推动先进性,使高校的整个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新境界。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要有利于营造和谐高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高校的发展,构建和谐高校也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要举措。高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正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反映到高校使得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的扩大,给贫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使部分学生形成自卑、自暴或反叛的复杂心理;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一部分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高校的稳定增添了新的变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学生必然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要稳定,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风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校园和谐。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拓宽各种渠道有计划的做好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大力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其六,以人为本,强调行政管理的服务功能。高校行政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从最广大师生的正当需求出发,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事程序,精简办事机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同时,领导者也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行政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潜能。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三
摘要: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一方面要提高科研人员业务水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高校社科科研管理体制。
而后者尤为重要,因为高校社科科研管理体制决定了高校社科科研管理水平与质量,可从根源上激励科研人员提高研究水平。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
现存国内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体制大多借鉴自然科学科技管理方法与经验,偏重科研成果对学科建设及影响因子衡量,片面地追求科研成果数量,完全忽略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社科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区别。
如此一来,滥竽充数者不乏少数,高水准、质量科研成果为数不多,社科管理体制陈旧,从根源上造就部分社科科研成果拙劣,管理体制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1、以质为本,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许多高校社科科研成果评品拘囿于成文的条条框框,过多注重指标、体系量化等评价体系,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为科研成果评价出发点,以致科研人员为结题通关,通篇综述阐解,新方法、新材料、新思想在科研领域中未能应用,科研成果仅具有形式上的血肉骨架,缺少灵魂与思想,即使孵化成果多多,真正拿得出手、站得住脚的成果较少。
高校社科管理结构与工作人员应该转换思想观念,跳出“以量定品”惯性思维,不再以发表文章的数量、出版著作多少的方式评价科研成果,而要以质划等,即要注重科研成果档次与水准,根据发表刊物、出版专著的影响因子等综合指标认定科研成果大小,建立科学的社科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以往重“量”轻“质”评价取向,转向“质量”并举科研管理新观念,才能引导广大大科研人员科研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激励他们跟踪前沿、潜心钻研、着眼原创、致力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把精力和心血投入到精品成果的生产上[1]。
2、优化科研管理机构,转变科研管理模式。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社会效益收效较慢的人文社科研究受到大众重视,基于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社科研究的特点、评价方式完全不同,主管人文社科研究的社科处与主管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处分家,人文社科研究的管理开始具有正规的组织。
建立正规化社科科研管理组织远远不够,要使社科研究管理走向正规化与规范化,必须优化科研管理机构,转变科研管理模式。
社科管理机构从如何运行及运行状况,取决于社科管理机构的建设。
现行社科研究管理模式,多由高校组建科研管理部门主抓全校社科科研各项工作,院系科研办理办公室执行管理,基层科研组织(如研究所、协会)根据科研人员研究领域、强项分发任务。
如能按照上述单一管理模式,社科科研管理定会有序进行,但在现实生活中,院系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学生与教师员工管理,研究所(协会)科研人员面临科研攻关任务,又要教授学生,显得力不从心,许多科研所更是形同虚设。
实现科研管理水平优质化,要充分发挥社科处上传下达枢纽作用,充分了解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兴趣爱好,既向科研人员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又向各级部门做好具体的服务工作,提升社科管理的服务水平。
进而争取涌现更多优质高效的科研团队、形成更多原创一流的科研成果[2]。
3、形成激励创新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就认为: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种,第一种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成就、荣誉、晋升、赏识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动机的因子;另一种是保健因素,包括安全保障、工资福利、管理监督等能够减少人们工作压力、挥弃不满情绪。
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既要完善激励因素,又要注重保健因素实施。
激励因素可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要充分考虑科研团队的培育与发展.同时兼顾科研人员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
人文社科研究本身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科研人员,也更可能渴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当前的人文社科研究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恰恰忽视这一点。
作为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动力机制的激励制度,应具备广泛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人员的不同需求尤其是精神需求,并以此来保证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充分发挥,保障激励制度效用的最优发挥。
在激励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科研评价制度。
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科研评价制度是科研评价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也是激励手段运用基础和主要依据;其次,取消科研评价中的“数字化”指标,“数字化”的评价标准使得科研产出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致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上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丽忽略科学研究的真正使命。
4、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高校社科管理部门任务艰巨,承担着科研宣传、研究意识、科研项目立项和督促等管理任务,既要为建设具有创造力的学科队伍、科研机构创造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各种软、硬环境和支撑。
当前研究领域、学术观点、科研方法日益创新的新形势下,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日益更新的前提下,要提高整体科研管理机构管理水平,必须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与评判能力,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更新科研理论知识和管理手段,渐进推进学校社科管理上新台阶。
高校的社科成果评价,是高校学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地使用它,可促进高校社研究的健康发展;反之,则束缚高校社科研究的发展。
高校社科成果评价,是高校社科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高校社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校社科管理部门在社科成果评价中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实施评价工作等职责,坚持学术评价学术化,将鼓励创新作为成果评价的出发点,以公正客观作为成果评价前提的科学态度,对推进高校社科成果评价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向刚,边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社科科科研管理战略[j].东南学术,2009(2).
[2]王汇.高校社科管理工作思路探微[j].理论与实践,(12).
[3]张曙.社会工作行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86.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四
对高校行政办公实施绩效管理,既是突破旧的管理模式,增加学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高校行政管理办公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最终可以促使和引导学校与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达到双赢的状态。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绩效管理亦是如此;而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将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绩效问责作为对绩效管理整个项目的监督,更是提升整体提升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其一,坚持服务第一。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在岗位分析、制定绩效阶段,必须正本清源,将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摆在基本职能的首要位置,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其二,动态绩效管理。动态管理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管理观和方法论,是最能挖掘组织潜力和应对外界挑战的新管理哲学。高校行政管理的动态管理是值得进一步认识的重要方面。动态管理为当今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三,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使绩效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绩效沟通犹为重要。其四,绩效问责。高校问责制是指以绩效为核心,对高校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高校问责不仅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一项保障制度,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公共服务以及增强高校回应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要走出上述困境,必须健全、落实高校行政管理绩效问责制度。绩效问责结果不仅是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担负各项任务的监督,而且对于维持现状和有过失的高校行政管理者应予以追究,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组织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其五,持续改进。由于当前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特别是绩效管理的非连续性问题多有发生,改善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就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用继续改进的原则来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设计成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工作环,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获得不断地提升,而不是阶段性提升。
太仓市实验幼儿园是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薪火相传,拥有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太仓市推进幼教体制改革,在教育局的统筹规划下,成立了实验幼教中心,下辖实验和娄东中心两所幼儿园,形成了“一个幼教中心、两所幼儿园、三个办学点”的办园格局。新的管理体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认真分析实情的基础上,我们从建优秀教师队伍人手,努力铸优质教育品牌。
一、中心统整,共享人力资源,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中心按照“合理调整、科学配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安排各园的师资。首先,将实幼的部分优质师资安排到新接管的幼儿园,担任组长、骨干教师,在新环境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其次。将新接管幼儿园的部分教师安排到实验幼儿园工作,采用新旧配班、科学配备的方式,使这部分教师在实幼规范的管理与优良的教学环境中快速成长起来。“一进一出”的师资调整。使得整个中心的人力资源得以共享,促进了幼教中心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二、形成制度,加强专业磨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管理上我们实行“中心与下辖园两级管理”制,既有中心统一化管理,又有下辖园的自主管理。在中心业务管理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周审月赛”制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周审。周审主要是每周的课程审议,活动的亮点一是把常规审议深入化。如我们就课程审议常规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课程审议工作,请备课组长、教师从不同层面,结合课程前审议、后审议等方面进行交流、互动。促进教师反思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二是将审议制度灵活化。娄东中心幼儿园在引进幼教中心审议制度的同时,结合幼儿园实际,从问题出发,实施1+1的审议制度,如将审议与教具制作活动分离,为审议提供充分的时间,也为刚接触审议的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在人员调配上采用的是异地统整的方式,将几地教师集合,集中力量进行审议,充分保障审议质量。
(二)月赛。月赛主要是要求各幼儿园针对具体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职工岗位竞赛活动。我们的月赛活动,整合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其中较有特色的是以下三项:一是中心下辖园所间的交叉调研。围绕教师工作的某一项内容,如自主性游戏、半日活动等,展开中心间的相互调研,随后进行统一交流。交叉调研充分发挥了幼教中心的资源优势,使各个幼儿园在对比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取长补短、优化自身。二是围绕课题研究开展的互动研讨。幼教中心现有多个各级各类课题,月赛中较多的还有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互动研讨。如我们结合省级课题,围绕“绘本教学”开展评优课活动、主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系统建构起绘本教学的相关经验。三是关注教师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点。如围绕教师在主题墙饰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班级主题墙”交流活动。组织各园教师相互观摩学习,就主题墙饰如何与主题开展相结合、如何为幼儿发展提供支撑等,展自己所长、学他人之优、促各自成长。
三、规划长远,抓好中坚梯队,促进教师分层发展。
成立幼教中心后,师资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打破原先逐一培养、指向集中的人员培养机制,建立了教师“分层培养”模式。首先。“骨干培养”有章可循。幼教中心的成立,幼儿园规模的扩大,使得管理层面的教师人才和业务层面的骨干教师严重缺乏。我们召开教代会讨论通过《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试行)》,并按照评选要求操作。评选出首届实验幼教中心骨干教师,在中心层面成立了“骨干教师培训班”,为中心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其次。“教师培养”薪火相传。我园的新教师特别多。而且教师之间差距非常大。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重点启动了师徒结对工程,由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子。目前,中心内已形成了良好的师徒带教学习氛围,新的学习型组织已悄然孕育。
四、铸造师德,展开爱的行动,促进教师内在发展。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五
摘要: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教育工作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和员工,有效的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标志,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对策。
高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而行政管理在整个高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辅助性的但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相对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而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从事非教学、科研活动的相关行政机关,其成员是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如机构膨胀,人员臃肿;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行政权利挤占学术权利等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以德行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坚持以德行政,对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高校的行政管理做到坚持以德行政,可以强化高校民意识,使学校的行政管理以教师、职工、学生等的意志为核心,可以理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效率,促进学校发展。其二,以德行政包括“行德政”和“施德数”两个方面“。行德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中公仆要求的体现。它要求管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管理者特别是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行政竹理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善于、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方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只的这样,才可能在实践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完成好管理任务“。施德教”是用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因此,在“施德教”过程中,要把对教师、职工、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作用,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又通过广泛性进一步推动先进性,使高校的整个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新境界。
2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要有利于营造和谐高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高校的发展,构建和谐高校也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要举措。高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正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反映到高校使得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的扩大,给贫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使部分学生形成自卑、自暴或反叛的复杂心理;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一部分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高校的稳定增添了新的变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学生必然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要稳定,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风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校园和谐。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六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学分流。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教学实验班”开设“研究型人才培育班”以培养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以培养就业面向企业方向的人才,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学实验班”主要培养面向中学教师方向的学生。该类型的实验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教师技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全面为同学们选择教师职业打下基础。教学实验班学生一直在省内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河南师范大学1名学生在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国家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优秀奖。为给学生搭建更好地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师资型人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招生就业环境,学校积极联系省内河南省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协作共同体,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学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对于“研究型人才培育班”的同学的培养,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制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培训团,全校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每年学校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竞赛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同时推行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引导模式。该校学生参与三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1.9%,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各学院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和学科前沿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型人才,社会需要就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型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河南师范大学从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前两年半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四则进行一年的实习,目前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主动要我们的实习生,且还给学生生活补贴,彻底改变了以前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刚刚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很多单位不敢让学生走向讲台或生产一线,怕会因此打乱其教学或生产秩序的现象。学校筹备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的“1+100”协作共同体,教务处牵头,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参与,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同时,也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教学分流”缓解了长期以来学子不能兼顾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的困扰。发展方向中有实习环节的同学,实习期由传统的一两个月延长为一学期,甚至一年。倾向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的状态中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资源。进行实习的学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不至于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走马观花,使实习流于形式。“教学分流”同时也分析了学校的培养方向,分清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力图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技能相对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为给学生找出路、给学校谋发展、给社会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模式的量变、渐变到模式的质变、突变,只要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都属于创新范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是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模式变革的价值实现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要素完善是基础,关系优化是重点,价值实现即成效显现是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专业设置调整或专业口径拓宽会影响课程体系重组,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组织和评价标准修订。当然,这些变化应当带来积极的效果,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或者说缺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管是渐变还是突变,毕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必然遇到来自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利害关系等的阻力。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者的信念、意志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对改革的重点、目标、方式尽可能预先做出慎重考虑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11).
[2]王志欣,欧阳杰.在学分制中增加创新学分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6).
[4]曾冬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2,(2).
[5]韩德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j].科技信息,2008,(17).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七
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基本研究干预对象主要以会计行业行为规范、制度等规范性内容为主,即在遵循会计体系制度的要求下完成有关会计行业的经济介入组织活动,包括基础会计实务处理、会计内部控制监督组织活动、会计职业能力强化等工作内容的体系管理制度.此外,会计管理体制在宏观意义上也属于一个国家或地方区域内对经济环境有关组织内容做出的判断与选择,以此才能彰显会计管理体制下诸多管理实践行为的动态管理特性,为企业及社会经济组织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促进作用.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作用十分明显,现代企业在激烈的投资经营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愈发重视与企业财政工作密切相关的会计管理工作.但会计管理体制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下的权属划分混乱、会计监督不力、会计舞弊行为等问题的治理整改也至关重要.而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到内因、外因两方面,具体为:
1.1内因。
考虑到企业管理治理结构框架因素,其管理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权分离方面,即法人相关经营权、所有权、以及企业股权的分离问题.然而,当前的三权分离局面也正是基于过去的两权分离过渡而来,所以不少企业内部治理管理权属划分混乱,经营者权利也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不过,强调企业实物资产及价值资产的执行分离,能够保全企业法人有关财产完整性,且也利于各级股东的合法权益保障,而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也此才能促进企业实现资本社会化的稳定发展.
1.2外因。
从外因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创新及完善会计管理体制的另一重目的也在于有效实现会计实体的组织管理.一来当前会计实务工作者经常出现行为舞弊,极易受到上级领导的授意与自身利益所得的驱使;二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目前十分严峻,基于会计管理体制下的监督执行不力、审计控制不严,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三是会计工作者群体职业判断能力水平差异明显,不可能完全避免财务收支混乱事件发生,虽然在现行《会计法》中对会计内部控制监督及核算进行了内容明确,但会计个人的权、责、益体现也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挂钩,会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有关领导的制约,故而自我监督管理职能大打折扣;四是会计主体与资本市场衔接连贯性较差,即会计规范与有关证券市场规范要求等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八
竞技体育不仅仅是运动技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智力的较量,体教结合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得双赢的好办法,要坚持“以教为本”,发挥文化对柔道运动的支撑作用。当前,运动员安置难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运动员训练占用了他们最佳的学习时间,使其文化素质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部分运动员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但由于自身文化底子较差而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坚持“以教为本”就是加强学校与体校的协作,在时间上相互错开,对因参加柔道训练和竞赛而影响学习的学生,学校应及时安排好补课,体校训练要尽量安排在业余时间,有效解决训练与学习之间的矛盾。“以体为用”,促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素质人才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体育素质难以承担人才发展的主要责任。所以,在基层柔道运动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考虑到柔道运动员的高淘汰率,本着对所有参训学生前途负责的态度,摆正柔道训练在学生中的地位,坚持体育素质为学生德、智发展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的观念,让柔道训练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方便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重要条件。文化学习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运动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文化学习好的运动员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理解贯彻教练员意图的'能力强,训练效果好,运动员进步快,成材率高。
二、狠抓基础训练,提高运动员质量。
柔道运动是属于两人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项目,除了专项的柔道技能外,体能训练亦是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竞争激烈的柔道比赛过程中,要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柔道选手必须拥有高难度的技术和雄厚的专项身体素质。少年柔道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和运动寿命。根据我国目前的体制,柔道运动员的初学阶段基本是在业余体校和基层体校。从国内的发展基础来看,绝大多数小运动员在这个时期是技术训练的敏感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已经能够负担起各种复杂的技术训练的量和强度,所以要求每一个动作、技术都规范到位,还要真正去领会技术动作的要领、作用和意义。根据柔道项目的特点和规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心理、生理和骨骼还没完成全成熟,过早的专业化训练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教师要在平时的训练中,重视基础训练,要求每个学生专项基础必须扎实,为输送高质量人才打下的基础。
三、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
学习永无止境,作为教练员观念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习,随时了解国内外柔道项目的发展趋势,多与外界沟通,特别是要向兄弟省份高水平教练员学习,多沟通,多联系,做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和提高。另外,多与基层教练和省队教练员沟通,了解基层以及省队人才梯队建设状况,确保人才培养输送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九
论文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关乎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依托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从创新实验区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建设和校企结合等方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教育制度,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方面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够紧密,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不够,重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科学研究,而地方性院校的教师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疲于教学,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种大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由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提升后,“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的特征。根据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的观点,“创新能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2)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目标,都离不开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3)协作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和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
(4)发展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1.培养目标。
根据高校本科教育目标和要求,并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强弱电相结合、电气与信息相融合,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以科研课题为牵引,引导大学生接触工程实践,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将导师制、科研团队及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创造性地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模式。
如何确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本科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简称urop),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到我国教育部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推广都体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通过对教育部确定正在试点的十所重点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被普遍认同为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为了达到大学生能广泛、有效地参与科研训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1)创新实验区建设。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目标的特点,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分别从知识基础、方法训练和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建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于低年级学生,以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为实验对象,以课程改革为先导,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以国家级工程学科竞赛和真实的纵向科研项目为牵引,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团队创新活动,研究科研方法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最后,以环境营造为重点,在无导师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团队创新活动,研究工作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层次学生开展综合创新性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实验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
(2)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生是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应将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进行分层次集中训练。同时,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要兼顾高低年级搭配,不同专业搭配,可以通过拔尖人才选拔、课题科技小组、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在具体的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度、专题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公关和纵向项目负责制等形式开展。
(3)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主导作用。导师的选聘必须兼顾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区的导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学生的科研指导工作,并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性情的陶冶和为人治学的作风教育。同时,导师团队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结合,学科专业结合。导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和竞赛课题研究工作。
(4)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校企结合最重要的职能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因此,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完善双方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需求,能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内涵和要求,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难题;二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能获得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为就业做铺垫。
我院在良好的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一直都在对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2007年完成了省优秀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和省示范实验室的建设,2008-2009年学校又投资进行“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学校拥有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i开发室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科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创新训练的实施。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勇于改革创新的导师队伍,已完成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并多次派出导师组成员进入企业交流,共同探讨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培训。2008年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创建的“3+1”创新教育实验班正式运行,已完成了多个纵向科研项目任务,班级成员还取得了国家级竞赛大奖,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校企合作平台已基本建立。
五、结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就当前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创新实验区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建设和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最后结合本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高等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档为doc格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十
摘要: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第一课堂”模式、“第二课堂”模式以及联合培养模式等。“第一课堂”模式指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模式主要有科研项目参与及竞赛参与,联合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
关键词: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整个社会和民族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现阶段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第一课堂”模式、“第二课堂”模式以及联合培养模式等。
一、“第一课堂”模式。
“第一课堂”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指学生所接受的课堂教学,其重点在于课程的设置。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课程体系通常采取“通识模块+学科大类模块+专业模块”的形式。
通识模块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类,其中必修课程是指公共基础类课程,选修课程为“核心课程+基础平台”的通识类课程。学科大类模块是指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部分高校将此模块划归到通识模块中,学生根据兴趣及能力选择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模块即专业方向的课程,是在学生确定专业后所修习的课程。
(一)培养方式。
1、单一形式。
单一形式的人才培养以学科大类或专业试点形式为主。采取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凸显学科特色。在试点班或实验区中,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学科大类形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拔尖创新人才。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开设“机械类创新班”、“材料类创新班”、“化学类创新班”(本―硕―博连读班);北京化工大学实行“大化工类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机械类、材料类、电气类实学创新实验班,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基础学科生物学实验班,“王大珩”光电实验班;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期智班”、“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等;北京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实验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教育实验班”、“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学实验班”;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计算机类、电气信息类培优班等都是采取这种培养方式。
2、复合形式。
跨学科复合形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突破单一学科专业限制,学生通过跨学科复合形式的培养,不仅具备单一学科领域知识,还能成为掌握多技术、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
采取复合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有:浙江大学“计算机―竺院共建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新增“古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5个试点专业,实施多学院联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开设“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双学位实验班”;中南大学新增“矿物资源加工利用与生物提取技术的矿物加工”专业等。
(二)时间安排。
采取“第一课堂”模式的高校,前期进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后期则进入专业培养。具体时间段的划分各有不同:“2+2”,如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山东大学泰山学堂等;“1+3”,如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长江大学等;“3+1”,如华南理工大学核电、广日电梯创新班等;“2、5+1、5”,如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创新班、浙江工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1、5+2、5”,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等。
国内不少高校在学制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三学期制”,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浙江林业学院等。把传统的两学期压缩几周,把这些时间与暑假的部分时间结合起来,组成暑期学期。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等则实施一学年四学期制。
二、“第二课堂”模式。
“第一课堂”模式的实质为常规的教学过程,而“第二课程”模式独立于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突破其拓展度不高及参与度不深的限制,通过课外参与项目竞赛等方式培养实践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一)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参与的培养模式是以实际项目作为牵引,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增强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学生参与的项目也大多来源于导师的课题。
我国在借鉴国外大学的暑期项目与企业或组织合作项目等形式的基础上,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形式多样的项目,鼓励学生申请立项,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
华中科技大学创建的“dian团队”(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就是一个以本科生为主体的课外科技活动团队,其团队成员既有本科生也有博士生,经过递进式孵化的正式成员都具有永久编号;其新老队员相连、横跨文理工科,从而形成了一个网状的“星形”结构,良性循环的新项目引进方式使得团队成员有机会接触到更为丰富多样、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课题[1]。华中科技大学“基于项目的信息类专业教育实验班”、“计算材料科学与测量模拟中心”、“基础医学科技创新团队”等也采取的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竞赛。
竞赛参与模式是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以校内外各项竞赛为载体,经过个人努力及团队间的交流合作来提升实践及创新能力。参赛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组织、选拔学生参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等国际赛事,形成了迥异于课堂教学及实验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层层择优选拔及培养机制形成“拔尖智力群体”,在榜样辐射作用下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合作精神,使拔尖创新才培养、学科发展、教材建设及课堂研究等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过程[2]。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大学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机械设计等各级各类竞赛,对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2~4个“创新学分”的奖励、免试推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
三、联合培养模式。
“第一课堂”模式与“第二课堂”模式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各自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近年来企业中的“联盟”观念也逐渐被引入高校,通过构建形式多样的合作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的平台。“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两种。
(一)校际合作(“第二校园经历”)。
校际合作,即通过校与校之间的联合、交换使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环境、享受多种资源,通过共同的投入和努力,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大学职能上实现共同发展。
学生联合培养的方式一般为学分互认下的跨校选课;交换生项目;短期学术交流等。在暑假或寒假以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开展学习交流;有的时间相对较长,例如“第二校园经历”为一学期或多学期。高校之间相互结盟、联合培养,有利于实施开放办学,而“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感受丰富的学术文化、扩大学科视野、提升科研实践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校际合作的形式分为国内合作及国际合作。
1、国内高校之间的合作。
20山东大学与武汉大学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后与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我国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实施交换生项目、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共建教材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间建立了更为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实施联合培养及交换生等项目。
2、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班”采取“2+2”或“3+1”的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前2或3年在哈工大学习,达到国外高校入学标准即可申请留学,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继续申请。清华大学每年选送2名优秀“姚班”学生赴mit就读一学期。华中科技大学与韩国仁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等也建立了合作培养机制。
海外“第二校园经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开拓视野、丰富学习过程;对高校而言,校际联盟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本国教育教学改革等[4]。
(二)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形式具体可划分为以科研课题、科技攻关项目为中介的合作教育;以具体的实习或工作项目为中介的合作教育。
产学研式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基地或科技园为平台,以科研课题、科技攻关项目为中介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将教学、科研及生产实践打造成贯通的链条,具体措施有建立联合实验室并模拟生产环境,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实践等。江南大学依托科教园区建设创业见习、创业实习、创业社团、创业岗位、创业孵化基地;江汉大学创建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数学建模等6个创新实践基地;同济大学通过“三区联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方式对产学研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等。
“订单式”培养和“定向就业奖励工程”为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形式。高校与企业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奖学金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展科技开发、提供典型案例、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和实践等。如华北电力大学与国家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建“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实施“订单式”培养;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与美国xilinx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国际一流的嵌入式系统专项实验室、项目实习基地;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药专业与19家企业共同办学等。
“第一课堂”模式与“第二课堂”模式分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联合培养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结合,既涉及教学环节,但又不限于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鲜见于高校,我国高校通常根据学校实际,有侧重地选择组合多种模式,形成各显特色、异彩纷呈的多样化模式。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落实程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十一
2.1目标明确,为社会输送创业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涉猎领域广泛,专业领域、人才特点多种多样,数不胜数,这正是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特点所在。而创业型人才则是在掌握某一项或几项特定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创业基本过程的专门人才,他们是各高校以创业为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在毕业后及较短时间内成功实施创业行为的人才,又称“毕业创业型”人才。因此,在制定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及人才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例如,经过了系统的学习掌握了创业理论和技能,创业型人才具备有意识寻找并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通过开发创业项目、运行床项目等形式,实现新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2.2培养能力,以创业本领为重点教育内容。
想要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成功创业,从“毕业生”的身份转变为“创业者”的身份,关键在于创业能力的高低。培养创业人才的创业能力是构建科学完善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通过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减少与创业活动联系较为疏远的一般理论知识或专业理论知识,增加系统性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的设计领域,提供优秀的案例教学,模拟实际创业活动,增加必需的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使得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系统,使得整个模式的核心更加突出、有针对性。
另外,通过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辅助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师队伍调整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选择需要剧本身后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创业经验师资力量优先录用。成功的创业行为,只有纸上谈兵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理论与经验并存的师资力量是构建健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如果高校缺乏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时,可以选择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为学生进行讲座、培训等方式来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缺失。
2.3注重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职业技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创业型人才来说,实践的教学环节尤为重要,真正成功的创业人才是离开一次次实践的经验的。利用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组成实践教学指导小组,通过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创业理论和创业技巧进行创业模拟演习,借此将创业理论和创业技能运用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接受实训的教学中提高创业能力。因此,为了给实践教学提供客观条件,应该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将实践教学贯彻落实到创业型人才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3创业教育模式思想。
对于高校创业教育而言,其主要涉及因素比较广,从广义上而言,其包含的环境包括,社会,学校,从个人而言,创业教育的主要因素还需要涉及学生这个主体对象。所以创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一个立体化的模式。该教育的模式应该围绕,社会,学校,以及个人而定位。其结构如下图1所示。如上图,其中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在该模式中,社会与学校协作,提供相应的资源与环境,而学校负责专业文化培养,创业培训,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通过学校的知识培训,武装自己。
学生个人通过自身或者社会上的需求进行创业,将自身的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而后反馈给予学校,学校给予指导,进行二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学校方面应该目标明确,为社会输送创业型人才,注重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职业技能,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为学生个人服务。
4创业教育实践。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创业涉及范围比较广,其主要涉及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在整个创业培训中,学生是主体对象,整个创业教育过程,应该围绕学生而进行,学生创业,应该是以某项活动为依托,这些活动可能是学生自身学习后的一个新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传统行业项目,但是创业的过程除了勇气与胆量外,还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勇气与胆量学校不能给予提供,但是学校可以给予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经验,让学生少走弯路。
4.1开设全面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
全面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指的是在创业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再次进行完善,增加更多有关人才培养的训练项目。由于包含的项目众多,涉及到诸多方面,因此该创业教育教学课程的时间横跨了整个大学。具体来说就是学校要在大一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教育,大二大三阶段要不断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到大四结束,学生们应当接受到包含创业理论、创业技能、创业实践等诸多内容在内的系统化创业教育。相比传统的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全面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提高了对创业实践的重视程度。在这一教学计划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占据了60%,而创业实践的部分则占到了40%,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接受完整个教育课程以后,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以后就可以进行创业尝试。这样的全面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符合国家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通过这样的创业教育对社会创业更为熟知,在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接触创业。学生要真正进行创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支撑。在这种前提要求下,学校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应当体现出随机灵活性的特征,除了必修课程以外,学生还有一定的自由能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除此之外,为了满足有辅修意愿的学生的要求,学校还应当通过学分制来实现双学位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创业教育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使得学生有更多发展空间。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在创业教学计划中还应当包括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真正把创业教育落实到实处。
学校的创业教育是一个规模十分庞大的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它预期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由于每个同学的特长和天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大学的.创业教育把每个人都锻炼成合格的创业者是不切实际的。学校创业教育应当是尽可能按照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按照这一核心宗旨,学校在开办创业教育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杜绝盲目乱上的现象,所有课程都应该遵循学生的实际。因此,在大规模进行创业之前,学校应当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并且建立一个创业人才培养实验班进行试点工作,真正从长远的角度来认识学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是一项应当长期坚持的课程。学校的创业教育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知识的理论讲授,让学生树立相关的创业理念,更为重要的应当是通过学校创业教育,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建立创业人才培养实验班,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专业创业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尽可能改革自己传统的学科专业,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社会专业人才需求,同时应当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不同学科之间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在这些方面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这几所大学的创业教育学院做的极为成功,给其他大学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从这几所大学成功经验来看,学校应当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敢于在过去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同时为了更好实施创新教育试点工作,学校应当的在政策中有所支持,鼓励大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愿报名。学校在以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为主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择优选拔。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在通过相关课程以后学校就应当给他们颁发结业证书。在人才培养实验班开课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其的组织管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审核,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包括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评价、教学服务等诸多方面。只有完备的教学体系才有可能把学校的创业教育真正落实到位。
4.3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
要真正把学校创业教育落实到实处,教师的素质和质量是重点。学校制定的创业教育计划和教学体系如果缺少了有实力的教师队伍,那么就很有可能付之东流。为了更好地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通过一些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针对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这对于教师来说的要求就十分之高。学校为了保证创业教育实施的质量,必须安排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过程中,还应当对这部分教师提供更多的专门培训,保证这些老师能了解更多的关于创业教育的前沿知识。
例如,学校可以模仿美国的“普莱斯―百森项目”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更多社会上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来分享他们的经验,邀请他们直接参与到创业教育计划当中。社会上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加入,不仅能使课程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而且能使学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更为雄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不断提高,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性意义更加之大。另外,为了更好提高教师的质量,增加教师的理论水平,学校应当开展更多的创业教育研讨会和论坛来给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自己积累大量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5结语。
伴随着教育改革,每年高校的毕业人数越来越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不在是学生个人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它是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精神的新模式,它是培养新人才的新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新突破与新发展,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新前沿。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建坤,李时椿.中外成功创业者素质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4).
[2]陈丽君.erp沙盘模拟教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6).
[3]吴俊清,朱红,朱敬.大学生创业者与企业家关于创业的认知差异分析――基于反求工程的创业教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4]崔万珍.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15).
[5]郭思远,郭俊峰.创业需趁早[j].中国大学生就业,(3).
[6]刘洋.大学生营销能力分析――以旅游和会展专业就业大学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7).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汇总篇十二
2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31)。
【内容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总结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根据+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指出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中,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高志华,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高校科技统计研究。
康敬青,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服务学及文献检索学研究。
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观念创新,都需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要从数量发展转变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阶段,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这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新的学说体系;二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三是在某个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针对具体问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所谓的创新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方面,外在动机是指外部因素引起人们的创新欲望,内在动机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内在动机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因素和动力源泉。为了实现创新,就要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及时掌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工作中敢于冒险不怕失败,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发现通往成功的道路。
2.创新人才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品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具有敏锐的创新性思维。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善于用比较、联想、类推、判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密的逻辑思维保证了思维的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保证了思维的原创性。
3.创新人才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社会。自主学习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他们不仅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人类的创新始于实践而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形成,也是在实践中获得提升。人们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获得培养创新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对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人才认识的误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是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误区。一个人的学历只代表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是不是创新人才,不能只看他的学历多高而在于他是否学有所长,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作用也存在着片面狭隘的认识,认为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才需要创新人才,而其他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作不需要创新人才。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作用,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造成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和人才成长不全面。创新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该使其既具有良好坚实的科技素养,又具有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2.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弊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制度保证。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制定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要求。许多高校在制定学生的评价考核制度时,习惯用一些硬性简单的方法,统一要求集中管理,缺乏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学生个性的宽容度。对学生的优良评价主要看他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同样也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数量轻教学质量的倾向。过分的`注重教师科研的短期效果,使得教师的科研缺乏长期规划,还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3.在办学层面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教师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一些高校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更新,但是课程改革仍然是缺乏深度。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只重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的通识性和实践性的理解,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就更加不足。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学生自选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不能实现自由选择,不仅课程的数量选择不能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灵活的选择,而且课程的内容也是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能力趋向,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些高等学校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力图改变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如果不能从认识上改变旧的办学思想,变革只会在表面上实现,难以触及教育模式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最核心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依赖于知识,但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知识多少,而是决定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以及对交叉学科知识间相互关联的掌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本身蕴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2.确立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高校要走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办学道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自主权。高等学校要改变行政办学的形式,发挥专家教授和广大教师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高校管理制度。高校自治管理体制的建立,使高校作为办学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高校能够独立的行使相应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思想交流,将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现者。高校要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明确专家教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广大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鼓励教师把科研活动引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日常教学启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思维和复合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自己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如何长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4572204)。
参考文献:
1.李志仁:《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象出版社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简短(汇总19篇)
- 最新全国卷漫画范文通用(精选9篇)
- 自愿承担风险保证书 自愿承担风险保证书范文(八篇)
-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汇总18篇)
- java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Java论文(8篇)
- 英文版春节对联(通用9篇)
- 2023年散文朗诵稿(汇总10篇)
- 最新四季的教案(优质20篇)
- 最新记者团工作计划(优质10篇)
- 最新英语自我评价(模板17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