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原则。教案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案的编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一
1、引导关注声音产生的原因,关注声音的多样性(可变性)。
2、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
各种乐器、相同的玻璃瓶8个、水、记录单、笔。
一、玩乐器。
(一)让乐器发出声音。
1、请小朋友动脑筋用各种方法让这些乐器发出声音。
2、幼儿分享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
3、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a、演示:鼓上的小米粒;
b、感知发声时喉的振动;
结论:物体互相碰撞,产生振动才能产生声音。没有了振动,也就没有了声音。
(二)感知不同的声音。
1、讨论:为什么不同的乐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结论: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乐器,它们产生的振动也就不同,声音当然也就不同了。
2、探索:乐器是怎样发出不同声音的?
八音琴、笛子、小提琴、八音瓶、
(1)幼儿分组探索,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2)幼儿交流分享;
二、制造乐器——音乐瓶。
1、让这些相同的玻璃瓶发出不同的声音,变成一个音乐瓶。
2、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探索。
3、经验分享:装入的水量的不同,振动也就不同,玻璃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结论:每一种乐器尽管使用了相同材料,但有的长短不同,有的粗细不同,孔的'大小不同、还有的里面装的东西多少不同,总之产生了不同的振动,也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二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熟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原理。
回声测距离的计算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程,声速
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探索
音叉一对、乒乓球、铁架台、透明塑料杯
一、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程,学习声现象的基本知识。
二、声音的发生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千千万万的声音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发现: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解释何为振动)
举例:讲话发声是声带在振动、吹口哨、打雷是空气在振动、打鼓时看到鼓皮在振动………
演示实验验证:音叉发声,弹开乒乓球。
音叉发声,溅起水花。
得到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提问:反过来,是不是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呢?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声,只不过有些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人耳听不到。(听不到的不一定是不存在的)
提问:振动就会发声,发声就一定有振动,那如果振动停止,声音会怎样呢?
手握音叉演示实验说明: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三、声音的传播
举例:老师讲课,每个同学都听得见,声音是怎样传到你们的耳朵的呢?
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物理教案《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演示实验证实:音叉共鸣,另一音叉弹起乒乓球。
提问:除了空气可以传声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传声?
学生讨论、举例,老师归纳:其他气体、液体、还有固体都可以传声。
举例说明:钓鱼、潜水员喊话,铁道游击队听轨等等
学生实验:将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我们把所有可以传播声音的物质(媒介)叫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提问:如果没有气体,也没有液体和固体,没有介质,还能不能传播声音?
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即真空不能传声。
请学生查看课本p33声速表
得出结论:一般而言,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快,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由分子密集程度决定)
找出15c时,空气中声速为:340m/s要求学生识记。
一般空气中,如无另外说明,都认为声速是340m/s。
练习题:铁道游击队队员卧轨听火车,如离火车距离为s,问能听到几个声音,声音
之间间隔是多久?
四、回声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老师讲课,为什么没有听到回声?
回声存在并被听到,只是人耳不能区分---和原声时间间隔太短。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最小时间间隔为:0.1秒
组织学生计算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
s=vt=340ml=s/2=17m
五、回声的利用
1、测距离:l=vt/22、测深度:h=vt/2
七、小结:作业:p43页3题,4题.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音的发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传播
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声速(15℃)340m/s
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三.回声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三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
1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二、进行新课。
[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
[生乙]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
[生丙]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宏亮的击鼓声.[生丁]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生戊]我这个活动,需要全体同学来配合一下: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声音产生的奥秘被我们揭开了谜底,为我们的成功合作鼓掌.
[生丁]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生戊]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生己]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生]我们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
[师]同学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生]意见有分歧.有的认为不需要介质,有的认为需要介质.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演示]。
[生]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逐渐变小,最后直到听不到铃声.[师]请同学们再注意观察: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生]随着空气逐渐进入,铃声逐渐加强.
[师]启发学生思考,由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真空不能传声.
[师]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生]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师]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看录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wave).
[想想议议][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想法.
[生甲]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生乙]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生丙]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
[生丁]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
[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生甲]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
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生乙]2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25℃时蒸馏水中的声速为1497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生丙]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想想做做]。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尽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真实值.
第一组:百米赛跑时,测出计时员与发令枪的发令地点之间的距离s,再测。
s出计时员从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的时间t,利用v=就可以计算。
t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第二组:测出海底的深度s,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测出钟声传到海。
2s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时间t,利用v=就可以算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t第三组:对着山崖喊话,测出从喊声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t,再测出。
2s喊话者距山崖的距离s,利用v=,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2s用v=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s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t2?t1[师]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祝贺同学们成功的设想,课后若同学们能通过实验测出声速,就更加完美了.
[动手动脑学物理]。
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
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弹性较好的细棍,细棍顶端固定一根细弹簧,弹簧上连接一个轻质小球,敲打桌子,轻质小球也随着跳起舞来.
t1=。
t2=。
s2=2hv2。
t3=。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四、布置作业。
p16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写在作业本上.
五、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四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a.快b.慢c.一样快d.无法比较。
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b.振动c.温度升高d.体积膨??
4.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的.。
a.电磁波b.真空c.空气d.耳朵的鼓膜。
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6.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1声b.2声c.3声d.4声。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五
学习重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学习难点: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数的产生。
提问: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技术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少”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来数物体的个数,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介绍)
老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述数的产生过程。
你们觉得这些计数方法怎么样?(这样太不不方便了)
师:计数法现在看来很麻烦,但在当时数还没有产生的情况下,能创造这样的计数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表现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
2、各国的记数符号:
师: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课件演示)随着文字的发展,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请看这分别是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小资料: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
3、自然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板书:1、2、3、4、5、6、7、8、9、10、11……)这些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它们叫自然数。
人类开始只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数字计算的发展,才出现了“0”,同桌讨论一下:0是不是自然数呢?(“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学生回答后板书:0)
师:学生独立看黑板观察、思考、交流一下。思考题:
1、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从小到大)
2、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
3、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4、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5、自然数有多少个?
三、探究十进制计数法:
1、后来人们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认的数越来越大,每一个数都用符号来表示,很不方便,于是就产生了进位制。一般进率是几,就叫做几进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二进制计数法,八进制计数法、十二进制计数法、六十进制计数法……,)因为十进制计数法比较方便,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要了解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先从计数单位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后桌四名同学自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1)、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汇报交流: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1)、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十亿、百亿、千亿)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进行验证。
提问:“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把板书出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千亿的左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计数单位。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制关系。)
说明像这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这些计数单位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请同学们依次说出这些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然后引导学生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位,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
再说明数位的作用:有了数位以后,由于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同,所以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
(4)使学生明确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亿级,制成表,并把它和计数单位表连接起来。
5、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
四、基本练习
判断:
1、个位、十位、百位、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0是最小的自然数。()
4、自然数的个数可以数出来。()
填空:
1、一百亿里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2、()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4、“4”亿位表示()个()
巩固练习:
说出下面每个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每个“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1432003000 353087030431
拓展训练:
五、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发明创造都是人们为了不断适应生活的需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来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六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以从生活走向物理,努力构建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为基本指导思想。导入上紧扣书中彩图,以大象间是如何交流的?作引入,展开部分以探究为主要体系,构建课堂双主体。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和观察以及教师演示,使学生从多角度明白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音叉、小槌、橡皮筋、玻璃钟罩、抽气机、收录机。
让学生看p10大象的图,让学生思考,讨论:
1、关于大象你了解多少?(大小、种类、生活习性等)。
2、你认为大象之间如何进行交流?
3、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能产生人类听不到的声吗?
4、你知道哪些动物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吗?
这些问题学过这一章后就可以解决了。
用收录机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出课题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探究)让学生自己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
(演示)敲响音叉,观察发声的音叉。
张紧的橡皮筋,用手指拨动,使其发声。
观察课本p12四张图。
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想想议议)观察p13插图,教师介绍:
蝉是通过腹部的发声器官发出声音。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因为雄蝉腹部有发音器官,而雌蝉没有,在腹部只有接收声音的器官。
(探究)声怎样从发生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1、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这里也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制作土电话,实验方法如上。)。
总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演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玻璃钟罩里,接通电源,然后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最后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钟罩内,请学生观察现象。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问: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教师稍作介绍(以水波作比较),略)。
总结: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想想议议)请学生设计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小实验。或找出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
例:(1)人潜入水中后仍能听见岸上的讲话声;(2)鱼在水中可以感受到岸上风吹草动。
总结: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以上通过自己探究固体传声,教师演示气体传声,学生设计液体传声,使学生明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例如:雷声、回声等,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枪的声音,也是很好的例子。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学生阅读p15小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
总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
本课小结:略。
1、给你以下器材:秒表一个、听诊器一套、塑料保鲜袋一个、大烧杯一只和一些水。你能设计一个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吗?说出你的方法并动手试一试。
2、动手实验:
【器材】火柴盒、尺子和棉线1米左右.
【步骤】。
(1).把棉线的一端穿进火柴盒,连在盒内的火柴杆上,另一端拴在尺子上,如图1.
(2).一位同学手拿火柴盒紧贴在耳朵上,同时堵住另一只耳朵;另一同学用手指甲在靠近拴线的尺子一端划动,这时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的同学将会听到______,它是由______产生的,同时观察一下拉紧的棉线,发现______,这说明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这位同学耳朵里.分析声音由声源(振动的刻度尺)传到这位同学耳朵里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七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两个、塑料桶一个(里面盛有水)、两个铁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
(3)教师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2、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音叉、尺子,怎么让它们发出声音?
(2)你们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们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
(3)思考: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4)摸着自己的喉咙数1到10,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觉。
(5)教师: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6)教师:(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7)教师: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声源的概念)。
3、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1)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2)课本上的想想做做。
(4)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5)空气可以传声吗?列举事实说明。
(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声波概念。
5、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讲解回声的知识)。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4)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
(5)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6)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a.15oc时,v声=340米/秒25oc时,v声=346米/秒。
b.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c.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15oc时,340m/s(空气)。
板书设计: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
(1)15oc时,v声=340m/s。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八
1、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数字的演变过程。
2、在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
3、教育学生要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理解数的产生过程。
课件、教学用书
课时1课时
备课方式
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铺垫情境激趣
出示0、1、2、3、4、5、6、7、8、9
问:这些都是什么?
那这些数字都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数的产生》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齐读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师: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记数的需要。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记数的吗?
学习古人的记数方法。
课件16页中的例题
观察交流古人都是怎样记数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板书并补充讲解。
实物记数
结绳记数
刻道记数
指名读一读问:看到古人的记数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师:由于古时候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较低,还没有数字的出现,人们只有借助一些物品来表示数,确实不方便。
学习数字符号,随着文字的发展,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最初的数字。
出示课件16页例题
观察,有哪几个国家的记数符号?
并说说看到这些记数符号有什么感想?
师:数的产生,各个地区的数字不同,交流很不方便。
出示课件17页的图,问:你知道了什么?
师小结:就这样,经过很长的时间,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用来记录物体的个数。
课件出示17页的例题。
指名汇报。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
仔细观察
交流汇报
“实物记数”
“结绳记数”
“刻道记数”
认真记忆
“太麻烦、不方便”
倾听
观察
汇报
评议
生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阅读识记掌握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自主交流学习中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并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课件出示练习题
思考汇报
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活动
汇报评议
设计意图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发言
学会归纳知识点
五、作业设置
我会填:
1、古人使用()()()记数的。
2、阿拉伯数字是()发明的。
3、()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
4、自然数的个数是()。
5、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
0、1、2、3、4、5、6、7、8、9
古人记数:实物记数
结绳记数
刻道记数
数字符号
数的产生
数的产生教案范本篇九
1、能自行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课前准备]。
军鼓、鼓槌、豆子、音钹、音叉、皮筋、尺子。
[活动过程][课前活动]师:同学们,今天来到这个会场高兴吗?
师:那咱们唱首歌,放松一下心情好吗?(师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师生边欣赏边跟着做动作。)。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还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还能给我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今天啊!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声音素材,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仔细欣赏。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轻松优美的声音中,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身心愉快、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师生之间便于沟通,易于交流感情。]师:的确,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同学们能对声音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吗?(出示课件:奇思妙想)。
师:的确!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内容,都想研究研究,但是,这些问题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建议同学们先来研究研究,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吗?那好,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二、利用材料,探究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动脑想一想: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去研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出示课件:实验),老师也有几点建议要提醒大家。(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生自由探究)师:来,告诉大家,你用什么方法让哪个物体发出了声音。
师:看来,通过刚才的初步研究,同学们有这么的发现,那请同学们再动脑想一想:物体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它本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研究才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老师这里有一些豆子,看你能否用得上。
(生分组讨论)。
师:同学们的意思是说,可以借助手或豆子来观察物体的变化,这个办法非常好,请同学们按照这些办法亲自试一试,看看物体在发声时本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分组研究)。
师:好,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生尝试后谈感觉)。
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正在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这个声音马上停止?请同学们想办法自己试一试。
(生利用材料再次体验)。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让声音立即停止的?师:那为什么这样做,声音就会立即停止呢?
师:是啊,让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揭开了声音产生的秘密。其它的问题,在今后的时间里老师很愿意跟同学们继续研究。好,下面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东西,放松心情,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去体会物体振动发声带给我们的欢乐。
师:(师边播放音乐《小白船》边深情地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让我们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轻轻地站起来,和全体参加会议的老师说一声“再见”。
[课后反思]《声音的产生》这节课从试讲到正式举行公开课,讲了好几遍,在几次讲课中,每次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些情况是让人兴奋的,让人激动不已的,但有些情况,给我的启发很大,对我今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其中以下几点,对我教育颇深。
课前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优美的歌声,边尽情的欣赏边欢快地拍手、跺脚、打肩膀,气氛异常活跃,师生情绪都非常高涨,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就连听课的老师都被感染了。所以我的心情特别好,师生之间在异常融洽的氛围中探究交流。课堂上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大环节时,我先让学生想办法让桌上的物体发出声音,但并不是单纯地让物体发出声音,因此,我重点提醒学生:在让桌上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这是关键之所在。开始备课时,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只是期望学生能答出“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就行。结果学生的发现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越多,不就越说明他的探究活动越成功吗?学生要不是实实在在地、真真切切地投入到了探究活动中,他能有那么多的发现吗?能说出那么多让老师都想不到的发现吗?探究实验的目的,不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发现,并且越多越好吗?在引导学生充分探究体验了“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之后,我认为结论的得出已是非常简单,便很自信地说:“通过刚才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它本身都会振动,那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老师的回答非常精彩,只可惜是老师说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动脑得出来的,更不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答出来的。
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当然,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答出,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都是难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狐狸分饼童话(精选20篇)
- 2023年拒绝铺张浪费倡议书范本(模板12篇)
- 2023年铁路货运整合运输研究的论文(实用16篇)
- 电话回访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2篇)
- 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如何写(优秀9篇)
- 2023年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公文(大全11篇)
- 骑自行车日记范本(精选9篇)
- 最新员工薪资调整申请报告范文如何写(大全9篇)
- 最新我心中的大学生活通用(通用13篇)
- 最新四年级的读书笔记范文范本(实用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