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2-26 14:02:06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广西南溪山介绍导游词范文如何写一
七星山
在漓江东岸, 距市中心1000米, 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 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 一东一西, 相互连属, 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 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 有元风、玄武、白鹤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几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 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胜, 苍劲挺拔, 气度非凡。更为珍贵的, 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
在七星公园西, 花桥东。石挺拨矗立如柱, 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 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上刻“思想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 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茏, 浓荫簇拥。石颠有小叶榕,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晚清著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
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汇合处, 桥畔繁花似锦, 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 故名花桥。
七星岩 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 岩洞长约1100米, 宽处50米, 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 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后因地壳变动, 地下河上升, 露出地面成为岩洞, 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入, 溶解石灰岩, 并不断在洞内结晶, 从而形成许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形成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普陀山
位于七星公园内, 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 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 数九寒天, 外冒暖气;盛夏酷暑, 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 翠柏浓郁, 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 蝉噪鸟鸣, 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 飞檐门拱, 琉璃朱饰,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 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 往右继续登山, 则有为抗日捐躯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
在普陀南麓, 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 是仿亭式的建筑, 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地, 中间开一个圆形拱门, 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绿色琉璃瓦, 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26.8平方米。门上悬挂着“普陀山”的匾额,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整个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 显得更加清幽、寂静。
摘星亭
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 单檐、8柱8角, 混凝土结构, 长宽各5.2米, 高6.5米, 面积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于亭上, 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 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 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建, 以保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珍贵石刻,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大家手笔, 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30.6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建筑, 简朴、典雅, 不与名碑争胜, 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 欣赏书法艺术, 浏览方志资料, 兼得园林胜景之趣,实在是赏心的乐事。亭内原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 现已他移。
文昌亭
在普陀山半山腰, “超杜净境”右侧, 名取文运昌盛之意, 因处浓荫耸翠之间, 又名“拥翠亭”, 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 有楼,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 长宽各5.7米, 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 东为普陀精舍, 西、南有矮墙栏杆,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
古称玄风洞, 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 洞口西向, 高3~24米, 宽2~15米, 深250米,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 形成空气对流, 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 洞内空气清新。由于日照, 山体热量的聚散,山洞的气温终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 夏日最高达39℃,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游记》中“冬时温如火, 盖阳伏之征也”的记载,准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及其原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 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 清改为“大贤庵”, 现已无存。
忆昔亭
在普陀山博望坪八百壮土墓旁, 1946年建。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 抚今忆昔, 吸取血的教训, 亦名纪忠亭。高7.5米, 宽5.3米, 长4.2米,面积22.26平方米, 为砖柱、单檐、尖顶、青瓦、方形的仿古亭, 中有石桌凳供凭吊憩息。
普陀精舍
在普陀山半山腰、第2道山门“超尘净境”后的山坡上。原为普陀寺旧址, 1959年拆除全部旧建筑, 重新修建,更名“普陀精舍”。精舍为红柱、粉墙、硬脊、翘檐、坡顶、绿瓦的2层楼阁式建筑。1层长17.3米, 深12米, 2层长度略小,总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正屋开敝, 楼上四面开窗, 上有观景厅。普陀岩崖壁前的天然石屏, “超尘净境”山门、普陀精舍、文昌亭、小蓬莱等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形成封而不闭的多变格局, 登楼观赏, 城市风光、山林奇趣, 各呈勃勃生机。
普陀石林
在普陀半山腰的普陀精舍前, 高9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 呈不等边多边形。相传, 唐代地方官员在这里选石进贡朝廷, 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喜爱,视为“瑞石”, 镌刻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于其上, 钱藏宫中。李靖出任桂州总管时, 唐太宗嘱咐他考查“瑞石”产地, 得悉产于普陀山, 敕命建庆林观,并御书“庆林观”赐额。普陀石林, 林峰嶙峋, 突兀峥嵘, 最为奇美, 为桂林三大石林之冠。
小逢莱
园林建筑。在普陀山半山腰, 普陀精舍前, 普陀石林左侧, 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为亭阁式长廊, 红柱、坡顶、青瓦, 长16米, 宽6米,顶高6.5米, 建筑面积96平方米。廊西有矮围墙, 可凭栏眺望城东佳景。山墙上有“小蓬莱”匾额, 亭柱分悬著名教育家马君武联句: “城中佳境, 常绕梦魂,叹半世飘零, 遂与名山成久别; 岭表旧都, 屡经离乱, 望故乡英俊, 共筹长策致升平。”
博望亭
在普陀山天玑峰半山坳上,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8柱、单檐、翘角、绿瓦、长方形仿古亭, 宽约4米, 长10余米, 面积40平方米左右。亭建于山脊,与米, 深180米, 面积20_平方米。宋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曾布, 性喜访奇, 元丰二年(1079)发现并开发,辟为景点。宋刘谊《曾公岩记》详载其事。曾公岩是个迷人的山体地势配合, 宜于近观远眺山前山后景物, 俯仰顾盼, 处处入画。
栖霞亭
在普陀山四仙岩口。始建于宋, 名“簪带”, 刘克庄《簪带亭》有“上列青林杪, 凭栏尽桂州”之句·清代重建 后易名“倚岚”, 后改“碧虚亭”,毁于抗日战火。抗战胜利后在原址建“栖霞亭”。1979年再新建, 沿用“栖霞”之名。亭有月门,又称“步月亭”。亭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檐方亭、面积25平方米。底层作售票处, 上层为观景亭。游人上下, 若穿云步月,与碧虚阁对应。渲染了“天上人间”的意境。
玄武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 与白鹤洞相连。洞口向西北, 高5~6米, 宽2~15米, 深21米, 面积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 前大后小。洞中有全真观,为元代所建, 明改名真武阁, 后因避讳又改为玄武阁, 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废, 抗战胜利后重盖, 1989年拆除原格, 重新修建。一偏一正,分别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结构, 飞角、单檐, 高6.5米。偏客南向, 正阁西向, 均有“玄武阁”匾额。从偏阁登10数级石阶, 达正阁, 为8柱大厅,前可凭栏眺望普陀山麓秀色, 后通白鹤洞,经四仙岩, 达名闻遐迩的七星岩。透过阁楼南窗, 可以看见明代浮雕《龟蛇合一》。
玄武, 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水神, 后为道教所信奉, 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 其形象为龟或龟蛇相缠。这座浮雕, 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天然色泽,雕成青灰色的龟、淡红色的蛇的玄武形象。龟, 水母类, 披甲, 有防御水火刀兵之意, 表达了人民群众追求安定吉祥的愿望。
白鹤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间, 与四仙岩、玄武洞相连。洞高3~4米, 宽6~7米, 深23米, 面积150平方米, 呈圆管形。洞壁石纹如白鹤飞翔, 洞中一石柱,如鹤腿, 故有白鹤洞之称。白鹤洞是从普陀岩、玄武洞进入七星岩的必由之路, 地势较高而曲折, 且洞内幽暗, 通过时自卑而高、由明转暗, 再出敝亮的四仙岩,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神秘感。
四仙岩
位于普陀山西北半山腰, 与白鹤洞相接, 高7.3米, 宽4~13米, 深32米, 面积约270平方米, 呈穹隆形, 上圆下平,北连七星岩。洞口开阔、敝亮, 镌刻有摩崖作品多件, 岩内有4个石笋, 传说是日华、月华、星华与好事者开怀畅饮, 给岩洞增加神奇色彩。宋时, 岩口建有“簪带亭”,早废。1978年在原址新建步月亭和栖霞亭。
普陀岩
在普陀山半腰的普陀精舍北侧, 高4~10米, 宽6~9米, 深15米, 面积约120平方米。普陀岩南北对穿, 高敝通透, 形如三角卷蓬。地面为斜坡,有25级石阶, 分3级坡降, 中设花圃。明朝在洞中建有碧虚楼, 曾称碧虚洞, 楼早废。
永泉
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石林旁, 是一个像米臼一样的天然石穴, 深约30厘米, 里面有积水, 即使在大旱之年, 也永不枯竭, 可能与地下水源相通,用以沏茶, 清甜适口。
飞来石
桂林名石, 在普陀山西北的寿佛洞南侧, 原听月亭故址旁, 因石无根, 传为飞来之石。高6.4米, 呈倒圆锥形, 上大下小。顶平, 四周凹凸不平,上有“堪语”二字, 为清人余心孺所刻。
推荐广西南溪山介绍导游词范文如何写二
七星公园 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 小东江流贯其间, 占地面积100余公顷, 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游客最盛, 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七星山 在漓江东岸, 距市中心1000米, 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 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 一东一西, 相互连属, 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 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 有元风、玄武、白鹤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几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 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胜, 苍劲挺拔, 气度非凡。更为珍贵的, 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 在七星公园西, 花桥东。石挺拨矗立如柱, 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 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上刻“_思想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 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茏, 浓荫簇拥。石颠有小叶榕,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晚清著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 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汇合处, 桥畔繁花似锦, 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 故名花桥。
七星岩 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 岩洞长约1100米, 宽处50米, 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 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后因地壳变动, 地下河上升, 露出地面成为岩洞, 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入, 溶解石灰岩, 并不断在洞内结晶, 从而形成许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形成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普陀山 位于七星公园内, 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 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 数九寒天, 外冒暖气;盛夏酷暑, 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 翠柏浓郁, 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 蝉噪鸟鸣, 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 飞檐门拱, 琉璃朱饰,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 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 往右继续登山, 则有为抗日捐躯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 在普陀南麓, 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 是仿亭式的建筑, 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地, 中间开一个圆形拱门,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 绿色琉璃瓦, 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26.8平方米。门上悬挂着“普陀山”的匾额,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 整个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 显得更加清幽、寂静。
摘星亭 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 单檐、8柱8角, 混凝土结构, 长宽各5.2米, 高6.5米, 面积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于亭上, 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 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 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建, 以保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珍贵石刻,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大家手笔, 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30.6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建筑, 简朴、典雅, 不与名碑争胜, 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 欣赏书法艺术, 浏览方志资料, 兼得园林胜景之趣,实在是赏心的乐事。亭内原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 现已他移。
文昌亭 在普陀山半山腰, “超杜净境”右侧, 名取文运昌盛之意, 因处浓荫耸翠之间, 又名“拥翠亭”, 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 有楼,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 长宽各5.7米, 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 东为普陀精舍, 西、南有矮墙栏杆,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 古称玄风洞, 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 洞口西向, 高3~24米, 宽2~15米, 深250米,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 形成空气对流, 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 洞内空气清新。由于日照, 山体热量的聚散,山洞的气温终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 夏日最高达39℃,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游记》中“冬时温如火, 盖阳伏之征也”的记载,准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及其原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 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 清改为“大贤庵”, 现已无存。
三将军墓 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 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桂林防卫战中,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防山军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第131师师长阚维雍壮烈牺牲。1946年, 国民党政府建“三将军墓”以示纪念,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题字。1982年重修, 墓地呈葫芦形, 宽16米, 长20米, 占地320平方米。
忆昔亭 在普陀山博望坪八百壮土墓旁, 1946年建。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 抚今忆昔, 吸取血的教训, 亦名纪忠亭。高7.5米, 宽5.3米,长4.2米, 面积22.26平方米, 为砖柱、单檐、尖顶、青瓦、方形的仿古亭, 中有石桌凳供凭吊憩息。
普陀精舍 在普陀山半山腰、第2道山门“超尘净境”后的山坡上。原为普陀寺旧址, 1959年拆除全部旧建筑, 重新修建,更名“普陀精舍”。精舍为红柱、粉墙、硬脊、翘檐、坡顶、绿瓦的2层楼阁式建筑。1层长17.3米, 深12米, 2层长度略小,总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正屋开敝, 楼上四面开窗, 上有观景厅。普陀岩崖壁前的天然石屏, “超尘净境”山门、普陀精舍、文昌亭、小蓬莱等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形成封而不闭的多变格局, 登楼观赏, 城市风光、山林奇趣, 各呈勃勃生机。
普陀石林 在普陀半山腰的普陀精舍前, 高9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 呈不等边多边形。相传, 唐代地方官员在这里选石进贡朝廷, 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喜爱,视为“瑞石”, 镌刻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于其上, 钱藏宫中。李靖出任桂州总管时, 唐太宗嘱咐他考查“瑞石”产地, 得悉产于普陀山, 敕命建庆林观,并御书“庆林观”赐额。普陀石林, 林峰嶙峋, 突兀峥嵘, 最为奇美, 为桂林三大石林之冠。
推荐广西南溪山介绍导游词范文如何写三
阳朔西街位于广西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您会经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还有那不受当地计划生育限制的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
西街东头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码头,旅客游完漓江后均从此处上岸。
上世纪80年代初,便有被当地人称为“背包老外”的外国自助旅游者陆续来到阳朔。他们逗留的时间短则三五天,长则一年半载,一般住三五个星期。 住的时间最长的是荷兰的麦克先生,他1991年来到阳朔,除了办签证以外,一直住在这里写作。美国的杰米先生5年间来过8次,同是美国人的特里先生则一家4口住了10个星期。他们到居民家租房住,自己买菜做饭,学做中国菜、学习中文,回国时还带走了全套的中国炊具、餐具,说是要经常做中餐。美国人雷达先生说,阳朔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又具城乡结合的特点,人们朴实友好,物价低廉,且当地会说英语的人很多,使我们这些“老外”在这里生活没有异域感。雷达先生也一下住了半年。
近些年,来阳朔旅游的“背包老外”迅速增加,每年都在6万人之多。他们大都是学生、学者或打工族,多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游人的增加刺激了阳朔旅游服务、旅游工艺业的繁荣,特别是西街、滨江路,仿西方旅游餐馆的旅店、咖啡馆、西餐馆就有几十家,专卖旅游工艺 阳朔西街
品的店铺、摊点近千家。西街成了在阳朔逗留的西方自助旅游者们的主要活动区域,街上的洋人甚至比当地的人还多,“洋人街”由此成名。 要和洋人做生意,就得与洋人有语言交流,学外语就成为阳朔人的热点。据统计,阳朔全县懂外语的生意人就有几千人。县里办的两所旅游职业学校和一些社会办的外语学校大受人们的欢迎,一些居民、老人甚至农民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外语。 “背包老外”多了,住的时间长了,也就衍生出一些爱情故事。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就有七八十个“背包老外”与阳朔青年男女成婚。一个小小的县城有如此多的异国情缘,在广西是少有。 每当夜幕降临,“洋人街”上的西餐馆、咖啡馆及街道两旁一张张小桌边,都围坐着老外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人对坐,或放单独处,悠悠饮着啤酒,细声闲谈,享受一份宁静。
洋人街
在西街,每时每刻都会看到不同国籍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音的老外,或携手挽臂,或背着背包,比肩接踵,款款而来。他们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在酒吧饮啤酒,在网吧找信息,在街头亲切交谈,在小商店讨价还价买中意的中国货。所有酒吧、餐厅、旅店的格局几乎都各不相同,充满异域情调。许多洋人是来“留学”的,向阳朔人学中文;有的是来休闲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还有的是来“打工”的,帮老板做事,学做中式饭菜。每年数十万老外来来往往,在西街观光、生活、工作、学习,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没有的。所以,人们把中国独一无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
推荐广西南溪山介绍导游词范文如何写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被誉为“蜀汉第一古镇”的千年古镇——黄龙溪。我是大家今天的随行导游龙川,大家叫我小龙就可以了。
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很高兴能为大家竭诚服务。大家不远万里,带着一份对祖国的热爱,对四川震后旅游的一份关心,从遥远的澳大利亚而来,着实让小龙感动不已。鉴于大家马上又要踏上回乡的旅途,旅游时间有限,那我将主要带领大家参观黄龙溪核心旅游区的正街以及古码头。
黄龙溪位于成都市区西南方28公里处的双流县,凭借双流机场便捷的交通区位,黄龙溪越来越受到入境游客的亲睐。其实远在三国时代,黄龙溪就以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而出名,锦江水和鹿溪河水在此交汇,绵延途径乐山、宜宾并最终汇入长江。黄龙溪旅游的精髓,就在于一个“古”字。除了历史悠远,它的古街、古庙、古榕树、古衙门、古码头均向慕名至此的游客们述说着她的千年古韵,而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黄龙溪七条古街之一的正街呢,则是这些景点的集中展示区,真所谓“一街三寺庙,悠远佛文化”啊。
有一首歌唱得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旅游爱好者们从来都会对目的地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极大地兴趣,我想大家也应该对脚下的黄龙古街充满好奇了吧!古街虽然历经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仍保留完整。街面全由青石板铺就,街面平均宽度3.44米,就相当于汉代的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可见当时黄龙溪的繁华程度。街道两旁廊柱排列有序,现共有明清民居76套,大部分为一楼一底。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中国五大传统最具乡土风情的住宅形式呢?well,分别是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云南的“一颗印”、客家的“围龙屋”和广西的“干栏式”。其中广西壮族的干栏,又叫木楼、吊脚楼,多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在古镇大家也可观赏到临江傍水而筑的体现古蜀民居“干栏”文化特色的“吊脚楼”建筑风格。
好了,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气势宏伟,位于正街南首、坐西向东的寺庙呢,就是黄龙溪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龙寺了。你别看它门洞低矮,视野狭小,进去你就会发现古龙寺场院宽阔,建筑物错落有致。那古龙寺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一游呢,那我们进去一看究竟吧!古龙寺以古寺庙、古戏台、古黄角树 “三古”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一大特色。
正门上即为戏台,又名万年台,据说是黄龙溪原有九个戏台中仅存的一个,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戏台与标准的戏台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对啦,标准的戏台两旁还有两个类似耳朵的建筑物,名叫耳楼,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呢,这里没有建造。戏台前,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呢,就是过去人们集会、交易、看戏的院坝。大家不难发现,院坝南北各有一棵据考有1700多年的黄葛树。北边一株树干分岔处的中央有约二尺见方的小庙,供奉着“黄葛大仙”,传说只要摸摸树身,即可消灾祛病。南边古榕树,盘根错节,其下严密包裹着一座小土地庙。这两棵古树,庙骑树、树裹庙,堪称天下一绝。黄葛树主要产于我国华南、西南,川西栽培最佳。因其耐寒,是最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之一。另外,它还是重庆直辖市的市树。黄龙溪古榕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叫阿西,她救了一只小鹿。小鹿是南极仙翁的守山童子,感激阿西姑娘的救命之恩,求了一颗水珠解当地的旱灾。但水珠不慎被旱龙吃了。小鹿童子于是勇杀旱龙,旱龙死后,成了可润万年的河水。小鹿童子最后也死了。人们见到山上一股赤水流入河水,那是小鹿童子的血。这就是古镇以前叫“赤水”的由来。阿西姑娘则变成了古榕树,守在河边。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两个,把河水叫做鹿西河,叫着叫着就成了鹿溪河。
诶,不知大家有没有听到寺内正殿不时传来的木鱼敲击声呢,在古龙寺,佛教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可是你们知道和尚们每天必颂的是什么经文吗?对啦,看来这位朋友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被认为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全经仅用二百六十个字,就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也显示出了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走过正殿,我们就来到了佛寺中供奉佛祖的大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核心建筑,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细心地朋友可以发现,大雄宝殿的像设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二是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或海岛观音像。但各地佛寺因地因事制宜,并不完全相同。
好了,游客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就去参观与古龙寺一墙之隔的“三县衙门”吧!据资料介绍,民国以来这里是华阳、仁寿和彭山三县的联合执法机构,故称“三县衙门”,它始建于清代,初为总爷衙门,职责有三:一是民事管理,二是堰务管理,三是治安管理。说到衙门,大家也许会联想到大堂之上一块匾曰“正大光明” 或者“明镜高悬”,大堂之下是昏庸的县太爷、奸诈阴险的师爷和凶神恶煞的衙役。一部天下衙门史,其实就是一部官欺民、官害民的赤裸裸的血泪史,真所谓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但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进去亲身感受下古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狭路相逢利字当先”的衙门吧。
大家请看大门楹联,上写到“黄龙宝山伸出龙爪抱鸡翅,白马临江勒转马头望虎岩”,联上的六个地名巧妙的说明了衙门的管辖范围,那大家可否猜出是哪六个地名呢?呵呵,有点难吧,那等会儿我们出来的时候再让小龙告诉你们吧,大家请里面走。一进大门,大家是不是被眼前的白色脚印给吸引住了呢?大家不妨一试,看自己的脚是否于其大小相仿。据说,这个脚印是古代华阳、仁寿两县的交界,现在我们脚踏两界,是不是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呢!
为增强衙门的吸引力度,规划时还在衙门走廊两侧墙壁上挂有历年来在黄龙溪所拍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的剧照。江洲田园风情浓,远处山丘树荫绿,自 1983年来,先后有180多部电影在此诞生,所以古镇又被誉为“古镇好莱坞”。黄龙溪古镇之所以引起影视界人士关注,是因为这里清代风格的街市建筑仍然保存完好,集山、水、城于一体,体现了古人依托自然、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并在1990年由中国贸易总公司出版的刊物《古镇黄龙溪一瞥》中系统亮相全国,现在它已是全国十大名镇之一,成都市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并在去年5月5日并评委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展示三县衙门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发展黄龙溪的旅游事业,在三县衙门的原址上还开辟了黄龙溪出土文物、民俗文物展览。衙门内放着许多古代公堂用具,大家可尽情观赏,而且还可在高堂之上合影,过当一回县官的瘾儿。这里呢,大家将有十分钟的自由安排时间。
今天正值黄龙溪一年一度的放生节。放生节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每逢正月初八,农历4月15号,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的日子。每年这一天,人们专心转经朝佛,并把通过超度和念经教化之后的鱼等动物洒上净水,经过念经祈祷之后放生。有意思的是人们在上游放生,下游就有渔人用渔网打捞。在藏族,这一天也称为穷人节,很多小商贩停止营业,装扮成乞丐,整个沿街都会有人给钱。
好了,游客朋友们,接下来呢,我们将出古龙山门,一睹正街的传统手工艺蜀锦;品尝美味小吃陈麻花;体验金戈铁马,齐发诸葛连弩;感受潮音寺、镇江寺的悠悠佛思;追忆黄龙古战场等。好了,我们出发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共青团的光辉历程感悟汇总(优质16篇)
- 最新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汇总(精选9篇)
- 海燕女声配乐朗读课文朗读郑振铎音频下载 配乐诗朗诵《海燕》(六篇)
- 美丽的江布拉克汇总(优秀12篇)
- 最新代理协议书英文版汇总(模板8篇)
- 最新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范文如何写(通用13篇)
- 招聘经理求职简历范文范本(模板10篇)
- 会飞的房子怎么写(模板15篇)
-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如何写(模板19篇)
- 2023年相思之苦情感散文怎么写(优秀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