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3 08:02:37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充分认识到注意总结的篇幅,不要过长或过短,一般应根据所总结的内容和要求来合理控制字数。总结范文的内容和结构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的框架,但具体的写作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一
这是一本令人内心纠结的书。也许因为我没有太多心理学、病理学及精神病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此书读来颇多观点不甚赞同,当然,这丝毫不影响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试想一本著于1899年的著作,其分析、研讨内容至今仍然很有说服性、仍然很有指导意义,足见本书的历史价值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不能苟同就能撼动的。
严格地说,如果你是一个医科的学生,而且对精神病及心理疾病方面想深入研究,或者很感兴趣,那么这本书你一定要看,其中一些梦的解析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我虽对这方面不甚详解,但循着本书的思路与解析,已然对这一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你因为对梦的兴趣,或者是想试着做传统意义上的解梦,想通过阅读这本书达到这个目的,恐怕会失望,因为这本书几乎完全没有从这方面去解析梦。特别是书中关于梦的解析几乎全部基于性、童年相关联,难免令其说服力降低,颇觉牵强,恐怕这也是本书之所以略有争议的体现吧。
虽然这本书象教科书一样理论化,但其细致入微的记录下每个梦,又象考古一样对每个梦深入研究,其解梦是为了为病人治病,而非算命预测,令人很折服他的专业功底,但对业外人士借鉴意义似乎不大。不过,书中对潜意识的探索与剖析还是很有见地的,梦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潜意识,窥析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
书中精彩录:
1.疯子是醒着的梦者。
2.梦中的身体不能动等运动麻痹,是神经意识与肢体的矛盾体现。
3.梦中所展现的主要是人的本能,可以说人在梦中回到了自然状态。他冲破清醒时被意志禁固的压抑。
4。梦中忘记的往往是重要的,是稽查的抗拒。
5.最后渐渐明白:梦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潜意识,真实意图。
6.前意识与潜意识。以前的概念中只知道潜意识,现在才知道还有前意识。
7.梦的形成至少经过一天以上的酝酿。原来以为梦是自然瞬间形成的,经过大师的分析觉得真的是酝酿好久呢。以后会留意下自己的梦,或许还会珍惜下自己的梦呢。
如果说有些书要通过重读来强化与加深,我不会再选这本书。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二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人焦虑的梦,让人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简单,这就是梦的伪装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一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达成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实这些令人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绪一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种种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一起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在工作。
针对所有梦中令人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公式: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最后,我还需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焦虑的梦”假如把这类梦也看作是愿望的达成,恐怕对那些没有接受过梦的解析训练的人来说,更加的不好理解。
焦虑的梦事实上并非梦的解析的另一对象,它只不过以梦本身来表示出一半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梦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就是梦内容所明白地表示的那些念头而已。如果我们想对这种梦再作解析,那就会发觉梦所表示的焦虑就如恐惧症所产生的焦虑一样,它只是由某种念头的存在而引起的焦虑。
举个例子,从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一个人走进窗口时应当小心点。但是我们就不懂为什么对这类恐惧症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会给他们那么大的焦虑,远超过事实上所需的小心,同样地对这类恐惧症的解释,也可适用于焦虑之梦。这两者一样,焦虑均附着于另一来源的某种意念上。
佛洛依德认为,神经官能症焦虑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里比多从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法发泄引起的。焦虑的梦的内容很多和性有关,是因为这种内容中所带的“性欲”转成了“焦虑”。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三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触良多。本来我以为梦只是人在睡眠时大脑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或曾经想到过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现,或者单纯只是莫名其妙的念头,但阅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反映了我们人类的欲望;同时我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被灌以儒家的传统道德,自不敢萌生在大家眼中有违伦理道德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面对,但是这本书告诉了我这其实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正因为其可怕,我们更要面对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梦的解析》出版于1900年,是西克蒙特・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本书由作者大量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和对自己的梦的分析,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梦的实质、梦的解析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的心理等理论问题。他把象征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梦是对愿望的满足,这不仅提供了开启神经症患者心灵的一把钥匙,而且还成了认知正常人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其中弗洛伊德对梦的种种解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3点:1、梦是欲望的满足。2、关于亲人死亡的梦。3、关于考试的梦。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四
《梦的解析》又叫《释梦》,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开创性的著作。读梦的解析,你的笔记知道怎么写了吗?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梦的解析。
希望你喜欢。
我想大多数人都曾经做过关于考试的梦,我原来对此的理解只是因为我们太过重视这些考试而且害怕取不到好成绩才会做这样的梦,但其实这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弗洛伊德指出,考试的梦往往发生于梦者隔天就要从事某种可能有风险而且必须承担后果的大事时。同时他认为,梦者不会梦到他以前考试不及格的经历,而会常梦到过去那些当时担心通不过,花费了很大心血,而后却发现并不是这么难通过的那类考试。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这类考试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其实这类梦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太过害怕紧张,因为即使过去很害怕的考试也一样通过了,梦境是在给我们心理暗示提醒我们只要尽力一般都会通过将近的考试的。
尽管这本书享有很高的赞誉,但是在我看来应该理性辩证地去学习它,而不是一眛地照搬全收。或许是我阅历太少,知识量太贫乏,但在我看来,弗洛伊德在这本书中有两个方面是我不能轻易完全认同的。1、弗洛伊德在全书中把人的欲望都归结于性本能的驱使,把所有本“清白纯洁”的梦都看成是因为稽查作用的效果,而稽查作用的动机明显就是性因素。弗洛伊德把梦中出现的物体都联想到了性,例如一切长形物体,如手杖、树枝、雨伞都象征男性生殖器,而盒子、箱子、柜子等中空物体都象征子宫,而上、下阶梯都象征性活动......这些让我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在我看来,人不是只有对性这一欲望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偏向。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这太牵强了。他根据其性欲理论来解释梦,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单纯看成是一种生物。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是受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影响,在我的梦中多以遵从权威、崇尚礼仪的人文传统为主题,或是其实这些都暗中指向“性”而我不自知。2、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在我看来显得有些过于主观,带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他对梦的解析尽管考虑了梦者的童年经历、近期经历、想法观念,但是他对材料的选取却没有一个标准的规则,而是任意从中抽取能够支持他观点的材料加以拼接而成,这让我们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梦足够客观地进行分析。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人焦虑的梦,让人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简单,这就是梦的伪装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一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达成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实这些令人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绪一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种种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一起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在工作。针对所有梦中令人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公式: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最后,我还需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焦虑的梦”假如把这类梦也看作是愿望的达成,恐怕对那些没有接受过梦的解析训练的人来说,更加的不好理解。
焦虑的梦事实上并非梦的解析的另一对象,它只不过以梦本身来表示出一半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梦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就是梦内容所明白地表示的那些念头而已。如果我们想对这种梦再作解析,那就会发觉梦所表示的焦虑就如恐惧症所产生的焦虑一样,它只是由某种念头的存在而引起的焦虑。举个例子,从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一个人走进窗口时应当小心点。但是我们就不懂为什么对这类恐惧症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会给他们那么大的焦虑,远超过事实上所需的小心,同样地对这类恐惧症的解释,也可适用于焦虑之梦。这两者一样,焦虑均附着于另一来源的某种意念上。
佛洛依德认为,神经官能症焦虑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里比多从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法发泄引起的。焦虑的梦的内容很多和性有关,是因为这种内容中所带的“性欲”转成了“焦虑”。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触良多。本来我以为梦只是人在睡眠时大脑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或曾经想到过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现,或者单纯只是莫名其妙的念头,但阅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反映了我们人类的欲望;同时我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被灌以儒家的传统道德,自不敢萌生在大家眼中有违伦理道德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面对,但是这本书告诉了我这其实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正因为其可怕,我们更要面对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梦的解析》出版于1920xx年,是西克蒙特·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本书由作者大量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和对自己的梦的分析,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梦的实质、梦的解析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的心理等理论问题。他把象征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梦是对愿望的满足,这不仅提供了开启神经症患者心灵的一把钥匙,而且还成了认知正常人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五
01。
费希纳指出过梦的性质:梦中活动的景象和清醒时刻的概念世界是不一样的。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梦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尼采说:梦中存在着一种原始人性,而我们不能直达那里。因此,也许能够期望从梦的解释中去了解人类的古老传统,探析更深层次的人性特征,也有望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通过拜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我努力尝试着去理解梦的含义,说实话,书的内容有点晦涩难懂,并且涉及很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毕竟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从物理学上来说,存在就有它的道理。
02。
弗氏通过研究分析,在书中总结出一个公式: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实现。我觉得讲的很有道理,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里说的所思应该是含有个人某种愿望的成分。说起愿望,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应该是美好的,但为什么那些噩梦,焦虑的梦,消极的梦也会出现呢?这种类型的梦也能称之为愿望吗?鉴于这种可能的质疑,作者在书中作出了解释,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改装、凝缩、审查、替换、删减、转移、再一次校正等。因此,醒来后记忆中的噩梦可能隐藏着某种别样的愿望。梦中所完成的愿望并不一定是目前的各种愿望,它们可能是过去的、已放弃或已受压抑而埋藏的愿望。
所有的梦都以绝对的自我为中心,每个梦都可以找到所爱的自我,甚至可能以经过改装的面目出现。而梦中所达成的愿望也都是这种自我愿望。表面看来“利他”的梦内容,其实都是“利己”的。这是个人心理层面的自我主义在发生作用。
那么,我们梦中的场景和内容到底是由何而来呢?书中概括道:“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近期的体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体验有关。”就我而言,梦到的内容确实绝大部分是来源于近期和童年时期的所闻所见。近期的见闻可能是因为间隔时间短,所以记忆比较清晰,而童年的经历则大多是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且在梦中重复出现的概率很高,比如外婆在我梦中出现的频率就很高,也许是因为太思念了吧。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些比较典型的梦,确实这些梦大多数人都做过。比如考试的梦,即使那场考试已经过去很久了,甚至已经顺利通过了,但依然会时不时在梦中出现。这可能是因为那场考试对自己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也有可能是近期即将参加另外一场比较重要的考试,个体的潜意识再次唤起了封印的考试焦虑感。
“梦中梦”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梦,书里说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梦里所梦见事物的重要性,即去除其真实性。梦里所梦见的是梦的希望,打算在醒后将其蒙蔽的情况。假如某一事件是以梦中梦的方式插入梦中的,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表明这事件是真实的。在我的印象中,当出现梦中梦的时候,我自己是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在做梦,就好像在梦中已经醒来了,并且跟着那个醒来的自己又进入了另一个梦境,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至于梦中梦里的事件是否是真实的,我不太确定,不过下次我再遇到梦中梦的时候可以验证一下。
梦的内容与梦思密切相关,梦的内容是梦思的表现形式,整个“梦思”同时受到某种加工,但在这整个过程中只有那些具有最强烈最完整的份子才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梦的形成过程中,那些表现不够强烈的梦思并未出现在梦中,这就是梦的内容的选择性表达。在梦中出现的人物还有可能是一个“集合影像”,那些被梦中“凝缩作用”抛弃的人物,却仍把这些人物的特点稍稍保存下来,点点滴滴注入某个特定的人物形象。因此,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梦中出现的某个人物形象既熟悉又那么陌生,这就是“凝缩作用”的特点,即在梦的内容中找到那些一再重现的元素,从而形成新的联合物(集锦人物,混合影像)和产生一些共同的代号。
在梦中我们可能会有说话的场景出现,往往“梦中的话”是由说过的一些话东拉西扯地凑合在一起,句法或许不变,但整句话的意思却可能变得暧昧,甚至连句法都有改变,这些“梦中的话”常常只是在追述重复那些记忆犹新的话罢了。所以有时候觉得在梦里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可能只是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听见,却正好被运用到了梦中而已。在梦的选择中处于决定性地位的“许多意义”,可能不会永远是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而常常只是某些不为我们知道的精神力量的次要产物。
梦的形成机制所喜欢的逻辑关系只有一种,那就是相似、和谐,或相近的关系——即“恰似”。这种形成机制既能巧妙躲过审查制度,又能将潜抑的愿望实现。此外,“相反”也是逃避审查制度的有效方法,因为它形成一堆歪曲的材料,而且具有一种瘫痪的效果。因此在分析梦的时候会感到很棘手,甚至觉得自己做的梦莫名其妙,明显与内心的真实想法冲突。
那么,梦有象征意义吗?梦里出现的内容代表啥意思?为什么要出现这些内容而不是别的?为什么每次出现的内容又不一样?不管怎样,我觉得肯定不会像《周公解梦》里面说的那样,每个梦中的元素都象征一种意思,比如梦见蛇表示最近有好事降临,这种符号性和密码型释梦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究竟梦见的东西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本身也许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梦里的东西可能只是我们记忆碎片的拼凑,也可能完全是我们的想象而已。但梦或许能给人带来灵感,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量子理论据说都有梦的功劳。不过我自己好像没有从梦中得到过什么启示,倒是经常在考试前会幻想着能在梦中梦见考卷或者答案,反正从来没实现过,注定就只能是想想而已,连梦都不答应。
任何相当复杂的梦都是各种精神力量相冲突后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架构成意愿的思潮必须要对付阻抗的审查;同时另一方面,潜意识的每个思想串列都带着某种感情,感情的压抑是各种相反的力量相互牵制,以及审查压抑的结果。因此,感情的压抑是审查的第二结果,梦的改造乃是第一结果。也就是说,在审查机制的作用下,我们原本想在梦中表达的情感和意愿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
书中也对“白日梦”进行了解释。作者认为白日梦的本质是幻想,对心理症病人的研究发现幻想(或者白日梦)是歇斯底里症状的直接前身,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大部分。和梦一样,它们是愿望实现;和梦一样,它们根源于幼童时经历到的印象;和梦一样,它们因为审查的松弛而得到某种程度的益处。经过再一次的校正,有些晚间的梦也只是在重复白天的幻想而已。
在制造梦的时候,我们能够分辨出两种精神活动:梦思的产生,以及把它转变成梦的内容;梦思是理性的,它是我们所能具备的所有精神精力创造出来的,它们属于那些不在意识层面的思想程序,这程序也产生我们的意识思想。
有两个原则在现时的对神经症的精神分析中应用最普遍:第一,因为摒弃了意识中的有意义概念,概念即被潜意识中的有意义概念所控制;第二,表面的联系只不过是一些更深层的以及被压抑的关联的替代物而已。这可以用来解释我们梦中出现的那些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或者只是弱相关的内容,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关联的内容也许有着更深层次的不易被人察觉的联系。
作者将持续入梦的思想冲动分成以下几类:1、由于一些偶然的原因,没能在白天达成结论的。2、由于智慧的不足,而没能完全处理的。3、那些在白天被排挤与潜抑的。4、因为前意识在白天的作用使处在潜意识中的愿望受到强有力的激动的。5、所有无关紧要的白天印象,由于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没有被处理的。所以说梦的形成机制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系统,就好比是一个黑箱,输入变量是近期发生或所想的事情、白天被忽略或者排挤与潜抑的情感、幼童时期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等,也许这些影响因素只是冰山一角,而输出变量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所做的梦。
另外,通过我对自己做梦情况的分析发现,自己做的梦的类型和睡姿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我平躺着睡时,几乎很少会做梦,就算有也都是那种比较平常,并且醒来就忘的梦;当我向右边侧着睡时,做梦的次数明显增加,几乎每次都要做梦,并且大多数是那种简单平淡、积极乐观、比较开心的梦;当我向左边侧着睡或者趴着睡的时候,也经常做梦,并且大多数是那种不好的梦,焦虑的梦,尤其是趴着睡的时候,很容易做噩梦。我曾经在网上搜索过这个问题,记得回答好像是说向左侧着睡或趴着睡会给心脏带来压迫感,使得身心无法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导致部分细胞或神经由于这种挤压感而处于高度紧绷状态,这种不适感通过神经递质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而刺激大脑产生焦虑感,形成焦虑的梦或噩梦。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做这种焦虑梦或者噩梦时,也许只是大脑在提醒你,你的睡姿不正确,该调整一下了。
“白天的遗留物,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睡眠的打扰者,而梦不会打扰,反倒促进着睡眠。”这好像跟我们的传统认知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都会觉得睡觉过程中没有做梦意味着睡眠质量不错,因为如果做梦的话就说明你的大脑还有部分细胞依然处于活跃状态,并未全身心放松,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睡眠状态,甚至有些噩梦还会把梦者从梦中惊醒。究竟做梦是否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若有影响的话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想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吧。
作者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整个睡眠状态中,人们知道自己在做梦,就与知道自己在睡觉一样地确定。这个结论我是比较支持的,有些人在夜晚的时候能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睡觉还是在做梦,好像具备用意识指导梦的能力,比如说这种梦者对此感觉不满意时,能够将其中断而不醒过来,然后继续维持睡眠状态。前面举梦中梦的例子时候我就说过,在梦里我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往往是在一些焦虑、消极的梦里,这种自我意识会更清楚。比如我梦到自己被人追杀、逃亡、打架等危及小命的时候,我就会在梦中不停的自我安慰:这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不是真的。往往这种情况下我好像并不能及时将其中断并继续维持睡眠状态,而是极力想要清醒过来好彻底中断这个梦,通常是在别人开枪、逃无可逃、准备动手的时候我就会猛的惊醒。所以我觉得想要通过意识来指导梦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梦证实了那些被压抑的东西仍然将继续存在于正常人或异常人的心理中,而且还具有精神功能。在梦里,即使是多年前发生的事(通常不是什么好事),只要它出现在梦中,带来的那种感觉还是那么熟悉、强烈和真实,就好像是最近发生的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这个记忆一被触及,它就能解开封印,满血复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陈年旧事原封不动的保持当年的新鲜感觉,我想这可能要归功于当年形成的那些记忆细胞对往事难以化解的执念吧。
简单概括梳理一下作者在书中描绘的梦的形成过程:梦思-->潜意识(愿望)-->前意识-->审查制度-->意识层(愿望)-->梦。前意识存在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像一道筛子。前意识不仅阻碍了潜意识和意识的沟通,而且控制着随意运动的力量,负责可以变动的潜能的分布。审查制度又位于前意识和意识之间,严格把控着进入意识层面的梦思及梦的冲动成分。当梦思通过这层层阻碍来到意识层进而形成梦时,可能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
作者对梦的研究到底有哪种学科上的价值的回答是:它对于心理学有所贡献而且是解决心理症状问题的曙光。
作者公布的主要研究成果:梦是一种精神活动,与其他的活动一样重要;梦的动机常常是一个需要满足的愿望;梦之所以没有被认为是愿望,而且具有特征性与荒谬性,这完全是精神审查制度在梦形成过程中加以干预的结果。
03。
书中有些内容我觉得分析的还挺有道理的,但我也有几点质疑的地方,具体如下:
3、在解析梦例的时候,作者通常是采用构词联想法、记忆拼凑法、画面相似法。文中作者释梦的时候,经常是根据梦中出现的单词、语句和画面,然后从单词、语句和画面的构成与相似(近)方面来展开联想与推测,进而来找到可以把该梦的含义解释的通的说法。我认为这种释梦方法充满了主观性和随机性,因为每个人对单词和画面的联想可能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尤其是作者经常从词源和不同语种的构成和相似情况来展开联想,比如说一个英文单词,作者可能会从这个单词的构成入手,把这个单词拆分成几部分,再重新排列组合,或者找到其他相近的单词来代替,还可能找一些看起来形似的德语、法语等其他语种来代替,只要能够解释的通就行。在画面方面也是,梦中出现的不太好解释的画面内容作者通常会竭力搜索记忆中与现实中可以代替或相似的画面来尽量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我不敢说这种做法是不正确或者不科学的,但我对这种方法表示质疑。
4、作者在释梦的时候似乎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有性的影子,似乎所有的梦都要从性这个角度来解释。也许有些梦确实存在着性的因素,性欲或者性的情愫催生了梦,但我总觉得作者可能把性的影响夸大了,有些以偏概全的味道了。性是否会对梦的形成产生影响?而这影响程度又有几何?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04。
关于本书我想说的大概就这么多了,总而言之,这是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认同作者观点的,会觉得作者说的很有道理;反对作者观点的,可能会觉得作者的释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就我而言,一半一半吧,有些赞成有些质疑,反正是啃了好久才啃完,牙都快啃没了(夸张了)。梦这东西,说实话我感觉好像对大部分人的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不用过多纠结于此,理性客观对待就好,让科学家们去忙活这事儿吧。如果做了个好梦,就用“美梦成真”来解释;如果做了个噩梦,就用“梦里都是相反的”来解释就行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这本书,enjoy就好。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六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
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这本书中采用大量的材料来论证其观点,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梦。在科学研究中,占据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得出正确的结论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并且,在获取材料的过程中,又是一个艰苦曲折的经历,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而对于所获得的没有逻辑繁琐的材料,又要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直至最后归纳得出结论。但是有的时候,结论是很难得出来的。
在其著作中,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表达,也就是说,梦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被满足的渴求。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现象引发的,“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而一些科学的解释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部分的大脑皮层尚未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表象。梦到底是什么,谁又有一个确定的回答呢。
对于这本理论著作,读一两遍是不足以参透其中的奥妙的,所以我只有“窥探”这座冰山,力求溶解其中的一小块。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七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触良多。本来我以为梦只是人在睡眠时大脑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或曾经想到过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现,或者单纯只是莫名其妙的念头,但阅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反映了我们人类的欲望;同时我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被灌以儒家的传统道德,自不敢萌生在大家眼中有违伦理道德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面对,但是这本书告诉了我这其实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正因为其可怕,我们更要面对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梦的解析》出版于19,是西克蒙特·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本书由作者大量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和对自己的梦的分析,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梦的实质、梦的解析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的心理等理论问题。他把象征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梦是对愿望的满足,这不仅提供了开启神经症患者心灵的一把钥匙,而且还成了认知正常人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八
我想大多数人都曾经做过关于考试的梦,我原来对此的理解只是因为我们太过重视这些考试而且害怕取不到好成绩才会做这样的梦,但其实这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弗洛伊德指出,考试的梦往往发生于梦者隔天就要从事某种可能有风险而且必须承担后果的大事时。同时他认为,梦者不会梦到他以前考试不及格的经历,而会常梦到过去那些当时担心通不过,花费了很大心血,而后却发现并不是这么难通过的那类考试。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这类考试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其实这类梦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太过害怕紧张,因为即使过去很害怕的考试也一样通过了,梦境是在给我们心理暗示提醒我们只要尽力一般都会通过将近的考试的。
尽管这本书享有很高的赞誉,但是在我看来应该理性辩证地去学习它,而不是一眛地照搬全收。或许是我阅历太少,知识量太贫乏,但在我看来,弗洛伊德在这本书中有两个方面是我不能轻易完全认同的。
1、弗洛伊德在全书中把人的欲望都归结于性本能的驱使,把所有本“清白纯洁”的梦都看成是因为稽查作用的效果,而稽查作用的动机明显就是性因素。弗洛伊德把梦中出现的物体都联想到了性,例如一切长形物体,如手杖、树枝、雨伞都象征男性生殖器,而盒子、箱子、柜子等中空物体都象征子宫,而上、下阶梯都象征性活动。这些让我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在我看来,人不是只有对性这一欲望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偏向。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这太牵强了。他根据其性欲理论来解释梦,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单纯看成是一种生物。
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是受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影响,在我的梦中多以遵从权威、崇尚礼仪的人文传统为主题,或是其实这些都暗中指向“性”而我不自知。
2、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在我看来显得有些过于主观,带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他对梦的解析尽管考虑了梦者的童年经历、近期经历、想法观念,但是他对材料的选取却没有一个标准的规则,而是任意从中抽取能够支持他观点的材料加以拼接而成,这让我们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梦足够客观地进行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九
作者及本书简介:本书充满了理性精神,作者将严密的论述与充分的事例相结合,且在举例时力求事例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从而使论点更具说服力。例如,在阐述“梦是愿望的实现”时,作者先是举了大量的自己和他人的事例来支持此论点,之后又提出了一些反对此论点者的梦,进一步论述那些看上去有悖于此论点的梦实际在更深的层次上也符合“愿望实现”。体现了极强的分析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为科学不惜泄漏个人隐私的献身精神和诚实的探究精神。弗洛伊德能写出这本经典之作,与他的工作特点(可以接触到大量心理症病人,能获得大量“实验数据”)和个人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梦的肉体根源论者认为,梦的唯一根源是肉体刺激,包括感官所受外界刺激、感官内在兴奋、内脏刺激,而心灵无法对刺激作出反应,须以精神上的症状来表现,便形成了梦。
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以下几点:
1.外界刺激与梦的内容的联系究竟是怎样的
2.一些实例证明,心灵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3.刺激不一定在梦中有所体现
作者对“梦的唯一根源是肉体刺激”作出反驳,并以自己的理论与实例相契合。即“我们必须尝试在我们梦的理论的范畴内找到方法,用以解释那些所谓肉体引起的梦。”
作者认为“睡眠中的刺激必须与那些人们所熟悉的日间经历遗留下来的心灵剩余产物相结合而而成一种愿望的实现”即“梦的本质并不因为肉体刺激加在精神资料上而有所改变,无论它是以什么真实的资料为内容,依然是代表着愿望的实现”“睡眠时来自肉体的刺激不是很重要的梦的根源。”
尴尬—裸体的梦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
亲友逝去的梦
梦见父母死亡:这与童年时期对父母产生的性冲动有关。梦见兄弟姐妹死亡:童年时期由于单纯利己,以自我为中心,渐渐与兄弟姐妹产生敌意。
亲人死亡的梦看似有悖于“愿望实现”(因为梦者根据道德观念和个人情感认为这是荒谬的),但实际上这是原始愿望的体现,由于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与成人不同(他们把死亡理解为“消失”),故在其与亲人产生分歧时希望对方消失。这种愿望可能躲过审查制度,出现在梦中。
原发心理步骤(原发自我)即内心原始愿望。续发心理步骤(续发自我)即通过道德观念等使原始愿望受潜抑,不能直接表现出来。从各心理症病人的状态可以对上述两种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
考试之梦代表梦者在做大事或是做出重大决定前的紧张和对于责任的焦虑。对于“考试的梦全部影射性经验和性成熟”这一看法,作者表示认同。
因素一:幼儿时期的游戏 因素二:情欲和性
因素一:情欲诱惑的失败 因素二:幼儿时期跌倒的经历
因素一:尿床
尿道刺激,肠刺激的梦、出生和生产的梦都与性因素有关。
“我们越是寻求梦的解答,就越会发现成人大多数的梦,都是与性的资料以及表达情欲的望有关。因为从孩童时期开始,没有哪一种本能会像性本能遭受那样大的潜抑,从而留下那么多潜意识愿望。当然,在解析梦时也不应认为这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文字的演变使梦的运作变得容易。梦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归这些文字过去的意义,或者是追溯其演进过程的早期情况。”“为了用视觉形象表示梦思,梦的运作不惜利用各种各样它力所能及的方法。”
“对梦中奇怪的新字进行解析,特别适合用来探讨梦工作的‘凝缩作用’的程度。”
梦中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条件关系、选择关系和因果关系。
仿同和集锦是梦凝缩常用的两大方法。
梦思与梦的内容之间存在不协调的关系,由此引出梦的移动作用。“在梦形成时,梦思中那些附有强烈兴趣的重要部分常常成了次要部分,且被后者所替代。”
“梦并没有什么方法用来表现梦思之间的逻辑关系······梦所表达和操纵的只是梦思的内涵”“梦的形成机制所喜欢的逻辑关系只有一种,那就是‘恰似’。”
“梦的运作其实不会带有任何计算程序,它只不过是用计算的方式表达出梦思,在梦的运作中数字是一种表达目的的介质。”
“梦的荒谬只是表面,经过深层次分析后,这种特性就不存在了。荒谬性是故意的和刻意策划着的,是用来表达梦中的情绪、将一部分隐意转变为显意的。梦者潜意识的思想同时具有批评与荒诞的动机。荒谬是梦的运作不惜其相互矛盾的一种方法。梦越荒谬,其意义就越深远。”
“根据感觉知道,梦中情感与清醒时的体验相比,具有相同的强度,毫不逊色。”“在一个受到审查影响和阻抗的精神情结里,情感是最不受到影响的。”
“任何相当复杂的梦都是各种精神力量相冲突后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架构成意愿的思潮必须要对付阻抗的审查,而同时另一方面,潜意识的每个思想串列都带着某种感情。即感情的压抑是各种相反的力量相互牵制,以及审查压抑的结果。因此,感情的压抑是审查的第二结果,梦的改装是第一结果。用相反的感情来替代也是为了满足审查的要求。”
“再度校正任意加工着梦的`素材,并且把它们之间的关系降低到最低程度。”“白天的幻想与晚间的梦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因此对它们的研究也许是了解梦最好的方法。”
“所谓梦产生的第四个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把供给的素材塑造成一些像白日梦的事物。”“‘再度校正’的精神功能与清醒时的头脑活动很可能是完全等同的。”“再一次校正是梦运作的四个因素中最能被大多数作者观察到且了解其意义的,它也对梦具有最小的束缚力。”
“梦确实具有某种意义,而一个科学的释梦方法是有可能的。”
由简入繁地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简单的梦和复杂的梦都符合“愿望实现”。有人对此仍有质疑,作者由此提出“梦的改装”:“有些梦是极为简单的愿望达成,而一旦愿望的达成有所‘伪装’或‘难以辨认’,则说明梦者本身对此愿望存有顾忌,并且会使这愿望只能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后)的实现。”
梦的改装的必要性(目的):避免一些原始愿望的实现使梦者在梦中或清醒时感到焦虑和解释上的痛苦。
“梦之所以变得幽默,大都是由于阐明意念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总是行不通。”“在梦中,由于意念不能直接表达和阐述,因此梦似乎总是幽默且机智的。”
“所有梦都以绝对的自我为中心”
“梦的运作通过存在于梦思之间的相关性把它们联系成一个事件,于是就产生连续性(时间)的逻辑关系。”
“梦的运作喜欢利用梦思中现成的幻想,而不是利用梦思另外制造一个。”“续发的梦的运作也能提供各个梦要素的强度。”“在制造梦的时候,我们能分辨出两种精神活动:
一,梦思的产生,以及把它转变为梦的内容。
二,把潜意识思想转化为梦的内容(这是梦独有的特点)。梦的运作就本质来说与清醒时的思想根本不同。”
由于研究梦的心理目前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基础,为了尽量避免理论漏洞,需要先把对梦心理的分析放在一边,先来研究一些心理功能。
即在复述梦时梦者记忆的不准确性(遗漏、增添、修改某些梦的片段)导致对梦的解释的不准确性。
在系统中,感觉产生记忆,记忆与意识相互排外,潜意识经过批判变成前意识,上升到意识层,产生运动。
梦的遗忘大部分是由于阻抗的结果。潜抑(更精确地说是由它而来的阻抗)是造成精神内涵的遗忘与解离的主要原因。
焦虑感是审查制度松弛的一个事例。
“我们是否能够解析全部的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否足够用来应付内心的阻抗。
“描述心理学告诉我们:梦形成的唯一准则是,心灵必须处在睡眠状态下。睡眠使梦得以进行是精神内涵审查度减弱的结果。”
“精神分析最常用的两个定理:一,意识层面有意义的观念被摒弃后,潜意识层面有意义的概念则被控制了。二,表面的联系只不过是一些更深层的以及被压抑的关联的替代物而已。”
“梦所具有的第二个特色是,将思想内容转变为视觉形象。”
“在某一个特定的精神事件上,系统的激发自然会遵循一个特定的暂时秩序。”“所谓关联即是在阻抗减少以及在交往便利的途径形成之后,激动比较容易由此记忆元素传给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记忆要素。”
“我们把潜意识作为梦形成的起点。”
“这个后退(即在梦中潜意识的精神程序从运动端指向感觉端)无疑是梦程序的一个心理学上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后退(退化)区分为三种现象:区域性的、时间性的和形式的后退现象。”
“处罚的梦的特征是:其梦生成的愿望并不来源于潜抑的材料(虽然是在潜意识),而是因为它引起的处罚意愿属于自我但同时也是潜意识的。”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十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这本书的读后感,就从感冒说起吧,为什么呢,主要因为我今天感冒了。我6岁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挺厉害的,母亲要一直给我擦拭来身体来降温,我自己迷迷糊糊地,半梦半醒,我现在还能描述出当时梦里的状况:我睁开眼,看到墙面变形,向我压下来,我又躲不开,所以只能闭上眼,但闭上眼我就觉得自己又飘起来了,处于虚空的状态,头晕脑胀。
这才是梦,梦与人的精神分不开,也与人的生理分不开。我的那个梦,是因为发烧,体温升高使体内的生化代谢反应异常,引起细胞分泌或者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神经电生理异常,才使得从眼睛反馈到大脑中的画面,或者直接在大脑中产生的画面出现了与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同的情况。
所以我的观点是梦的产生,是在生理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书中作者提到的,梦能够反映精神的状况,与疾病相关的这些观点我能够接受,并表示支持。但对作者解析梦的方法无法理清,也不能赞同。我读到的方法就是寻找,寻找一切能与这个梦扯上关系的梦主的事情,无论近期的,还是远期的,可能还要一些梦主自己都不记得的事情。我暂时没有找到这种方法的科学可执行性。
是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初步感受,可能是理解有错误,也可能会因为不静心而未理解更深的奥义。如有必要会重新再读。
《梦的解析》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直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放假回家,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好好读读这本名著。《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这本书分可以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梦的解析》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
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说到弗洛伊德,他是一位天才,他的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曾经在德国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及世界的传播,特别是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了文学、社会、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等众多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分析学说的影响可谓巨大。他的泛性论,无意识学说,释梦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并到今天这样的文艺作品仍然绵绵不绝。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不曾想到,主要贡献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他,其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德却是文学领域。纵观世界文坛,在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子。
文学是人的心声,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人人的意识。作家在作品中会不自觉的暴露自己。从一个作家的作品追溯到他一生的外部事件和内心活动,由此揭示他们的无意识,或者说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曾觉察到的精神生活。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在这本书中,引用了超多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构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解析》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资料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务必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
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向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放假回家,有了充足的时间,能够好好读读这本名著。《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这本书分能够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资料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能够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此刻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必须能够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务必透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梦的解析》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贴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透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能够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持续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理解,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透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
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心理学进行挂勾,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于科学领域而言《梦的解析》乃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好处的发现!而我也对书中有关于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也颇为感兴趣,不只是由于对于未知领域我充满了好奇,还是费洛伊以他那独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神秘的世界,简言之费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不断的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使精神分析的资料极其丰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所以,他说“梦的资料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按费洛伊德的意思来说梦在必须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满足了自我,缓和了冲动;又不至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从这个好处上来讲,梦就是愿望的达成。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的表现,简单的来说这也属于自我潜意识的一种表现。
说到对于此我也是相当赞同的,那梦里的一幕幕似乎都还是前一秒才发生过。我是一个比较爱怀旧,同时也比较感性,在小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是太过于怀念过去小学与死党在一齐的时光,还是对一初中生活的一种乏味,每晚梦到的总是过去与同学在一齐上课的场景。从某种好处上来说这些梦满足了我那些日子对于思念的满足。
我与由于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梦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缘故,结果还真梦到了,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情绪一向是相当的好,所以状态一向都还是不错的。
这就是我的一些愿望,满足了费洛伊德所说的“梦的资料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每一天醒来都会记得很多梦,也会忘记更多的梦,但无论什么样的梦,在醒来以后都会发此刻梦里的经历和场景其实都很假,或者是很荒诞,比如梦里大多没有颜色,有时死去的人也会在梦里出现等等。但做梦的时候我们几乎不太可能意识到这些不合理,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偶尔可能我们自己会发现自己在梦中。醒来回忆梦境,会发现梦里依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只有清醒才会发现。
或许你还会不解,那就多读读《梦的解析》吧!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本篇十一
弗洛依德深受叔本华的影响,追溯叔本华的思想,更能看到结论的含义。
叔本华将人的意识分为外在意识和自身意识,自身意识只意识自己的意欲,外在意识则构建外在的世界(以时间、空间、因果律三者来构建),外在意识用来刺激意欲,产生行为,意欲可以看作简单的只接受正、负面刺激的东西,当受到正面的刺激,会产生如快乐、自豪、放松等正面的情绪,反之则产生苦闷、沮丧、嫉妒的情绪。
意欲虽然简单,但是因人而异,意欲有三个指标:快乐自己的快乐,快乐别人的痛苦,痛苦别人的痛苦。三个指标不同,人性即有不同,意欲即人,除此之外都是附属(包皮括躯体、脑)。叔本华认为意欲说到底也是受到外在意识的决定,同样满足因果律,所以人的行为严格满足因果律,宇宙是决定了的。
以混沌理论看这个问题,人的行为是所有元素相互作用行成的产物,人的意识、意欲本身而言在这个系统中是与其他物质同质的,只不过意识具有意识到意识的特点,所以才衍生出人对自己对宇宙的一切的认识。意识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按叔本华所说,就是自身意识因为不清楚外在意识的决定作用,误以为人的意欲是自由的。
这说明,人的意识的视角是不完备的,我们的意识可以意识到我们的意欲,却不知道我们的意欲其实只是混沌系统中同质的东西。所以,在考察梦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从我们的意识出发,考察意欲扮演的角色,从我们意识出发时,意欲是自由的,意欲是主动的,意欲是复杂的。
梦即意欲之满足,这个观点很富有启发性,我认为是正确的,原因是我在得知这个理论后试着分析了自己十多余梦,基本上可以得出让我恍然大悟而又十分信赖的结论,正如弗洛依德在分析完他那个“想做教授”的梦以后的心情――两与他背景相似的同事没能当上教授,他的梦中模拟出一个人,这个人实际上是两个人的柔和,两个人都各有一个缺点,这个梦实际上是想要说服他自己两个同事各有缺点,但他没有,与他们有所不同,所以他可以当上教授。
梦何以会总是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我认为原因有三个:
1、梦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意欲想要得到满足,组织外在意识构建意识(外在意识包皮括智力、记忆);身体、器官等在睡眠时受到刺激,外在意识自动产生构建活动,如:身体着凉,外在意识会构建身处雪地的意识。这两个原因同时发挥作用,使得情形十分难辩出处,且外在意识的构建包皮括从人生所经历的所有的记忆提取某一项记忆,使得形式更加难辩。
2、意欲主导:
在梦中,意欲是自然要求得到正面刺激的,为了得到正面刺激,会组织外在意识寻找使自己得到正面刺激的任何记忆与外在意识,人的记忆十分庞大,且意欲主导下的因果律,本质上就是我想要什么,事情就会怎么样发展,使得与现实的因果律毫不相同,一切都使得意欲得到正刺激是目的,而达到于此的手段丰富但与现实绝然不同,因此带上了伪装。
比如,梦的代入功能即外在意识为了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需要对他人的意欲和意识进行构建,因而必须感同身受他人,于是会产生把自己当作他人的代入效果,颇有点小孩子玩过家家时,夫妻吵架,两个小孩真能表现与感受到吵架时的愤怒心情。身体受到不好的刺激,外在意识会构建负面的刺激,所以,意欲的满足是一个曲折、动态、交互的过程。
3、梦是意欲。
想要获得满足理想的地点,面对多个刺激,意欲把多个刺激揉捏成一个(以实现自己的满足为标准),并在梦中得以体现,造成了扭曲。
另一需要澄清的重要之点是:如何承认梦是欲望的满足,那么如何理解梦中的不快情绪呢?原因为:
1、多个刺激下产生意欲产生的扭曲的梦也许不能完全造成意欲之满足。
2、意欲的分离,如果从意识的角度来看,意欲是复杂的.、分离的,多个与其说单个意欲不能得到满足,不如说意欲中的各个子意欲彼此冲突,一个子意欲的实现,是另一个的剥夺,这是造成沮丧、焦虑、不快较为重要的原因。
3、对2具体说来,比如惩罚也可以使某一子意欲的满足,但是却必然导致另一个求得安全、舒适的意欲的不快。
我要额外提到一点,叫作梦的理性,这一条我自己的想法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唯心论的美妙之处:如果在梦中我们构建了一个伟大的理论,可是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条理论的内容。其实:在梦中,你确实没有构建任何实质的理论,但是你的意欲组织你的外在意识构建了:
1、你确实构建了这个伟大理论的意识。
2、你确实填充了这一伟大理论所有内容的意识。
3、我知道这个理论在讲什么的意识。
4、构建让我们回忆这个理论内容而又所得所产生的那种感觉。
这些意识全方位深深地欺骗了你,让你觉得自己已经拿下了那个理论,于是在梦中你何其高兴,以至于醒来后,这些意识都让你深信不疑:我在梦中确实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并且理论的内容我都写好了。
以上并没有完全照搬弗氏的说法,他的想法更为细致,比如说梦的产生原因他细分为四种,我觉得不必要,故采用更简单的划分,另外我也摒弃了他为了对焦虑的梦的解释而引入的监督者的做法。并且我很想把他的理论置于叔本华的理论当中,而又进一步置于混沌理论当中,因为我发现梦有自增强的功能:如果梦到一个东西,我会不断在叠加与这个东西有关的情节,这种自增强性是分形学――混沌理论的分枝的一个显著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优质17篇)
- 最新春天衣服的文案句(优秀8篇)
- 工资分配方案范文如何写(优秀16篇)
- 法制宣传教育简报简短(汇总9篇)
- 大学生现代经典诗歌朗诵稿(模板13篇)
-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实用9篇)
- 美丽的水街 美丽的水街作文(九篇)
- 最新我是猫读后感(大全9篇)
- 新员工培训新闻稿范文(大全11篇)
- 2023年爬坡峰岭有感通用(大全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2023年有关公司取消奖金的通知范文(模板8篇)
29下载数 779阅读数
-
科普实践心得体会和感想(优质10篇)
49下载数 563阅读数
-
2023年辅警个人自我剖析材料(模板12篇)
20下载数 102阅读数
-
最新防溺水手抄报内容文字怎么写(通用12篇)
24下载数 694阅读数
-
2023年个人工作经验总结(精选11篇)
25下载数 447阅读数
-
最新政工师专业技术总结(优质12篇)
37下载数 952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