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沉淀思考,提升自我,开启新征程的必经之路。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改进内容。以下是一些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总结范文。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一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2.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二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日【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
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
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三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阐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劝学(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五
1、注释《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篇。戴圣选编的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2、喜不应喜元喜之事,怒不应怒元怒之物。(中国古代军事家)诸葛亮。
5、“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6、富贵人不肯从宽,必招横祸聪明人不肯从厚,必夭夭年。(中国古代学者)吴少贤。
7、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要温饱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9、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中国古代学者)吕坤。
10、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在孔子的有关伦理学说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忠”,为“忠”以行“恕”。“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又《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详交者不失人,而泛交者多后悔。(中国古代思想家)葛洪。
12、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名言。
13、知道者必不自矜,知义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国古代学者)张九成。
14、喜不应喜元喜之事,怒不应怒元怒之物。(中国古代军事家)诸葛亮。
15、(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16、恕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在孔子的有关伦理学说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忠”,为“忠”以行“恕”。“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又《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经。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艺解释为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19、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20、源静则流清,本国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中国古代学者)魏子。
21、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22、所食愈少,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损焉。(中国古代学者)张华。
2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说法。有的同学会问现在我们的生活这样好了,还需要勤俭节约吗?我的回答是当然需要。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精神,它不以物质是否丰富为前提。
24、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国王的花种和诚实的孩子》,是说中国古代一个皇帝要选一个继承人,他发给王国内每个孩子一粒花种,并承诺说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选谁当国王。
25、忿怒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29、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30、em(作者简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31、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32、源静则流清,本国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中国古代学者)魏子。
35、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中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
37、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38、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探索总非真。(中国古代诗人)元好问。
4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国古代思想家李斯。
41、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陶行知教育名言中国古代教育名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42、详交者不失人,而泛交者多后悔。(中国古代思想家)葛洪。
43、所食愈少,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损焉。——(中国古代学者)张华。
45、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46、(《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篇。戴圣选编的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47、富贵人不肯从宽,必招横祸;聪明人不肯从厚,必夭夭年。(中国古代学者)吴少贤。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六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七
亲爱的华筝公主:
俺没什么文化,没写过信,又不敢让蓉儿代俺写,但有重要的事要和你说,你就将就一下看看吧。
有个叫黄贱种的--不是蓉儿她爹,你别误会,他比我们小得多,也不是我的后代,我再没文化,也不可能给他起这么个名字--他让什么叫李丫捧的来扮演俺,俺觉得面上无光,这些天茶不思饭不香。更可恼的是,他让赵胃来当黄蓉,俺有点反胃,这人生(哦,现在不能叫人生了,应该叫天生,因为我们在天上)实在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也算是触动了哪根神经,俺反思了一下,其实俺也蛮喜欢你的。你深居异乡,不食人间烟火,纯洁无暇,娇美可人,又家财万贯,牛羊成群。本来俺跟你是非常有前途的,做个金刀附马,荣华宝贵唾手可得,也不会有人非逼俺学什么科学文化知识,闹到最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都压俺头上.
俺一乡下穷小子,论出身,俺不象杨康兄弟那样根正苗红,他都可以投靠金国,俺怎么就非得为没落的南宋卖命呢?论相貌,俺肯定比不上欧阳老兄风流倜傥,除了装傻,其他俺还会什么呢?学个降龙十八拳,俺死记背倒还罢了,那《武穆遗书》非让俺看,还要俺活学活用,这不拿搅屎棍子当仪仗队的指挥棒嘛!
你想想,让俺这样一个人来证明什么“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也亏老金那小子能想得出来,俺对不起那些真正为国阵亡的将士们!他们才是大侠!俺对不起后世子孙们,降龙十八拳从俺手里失传,连九阴真经都要藏到倚天剑里。
再者说,现在的教科书上名正言顺地标明“元”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俺那时想把它抹掉,这不是裤裆里拉胡琴--胡扯淡吗?俺已经想清楚了,以后谁再和俺提什么“民族”,俺和谁急,一招亢龙有悔打他丫的。只要打破了这个观念,俺们之间结合最大的阻碍就迎刃而解,玉释冰消,埋在俺心里的一颗石头终于落地了!
当然,你一定会说俺和蓉儿的'事,实话不瞒您说,俺一直笼罩在她的白色恐怖之下,简直透不过气来!
你知道,俺和她相识的时候,她是个小叫化子,俺们没什么区别。如果她那时就现出狐狸精的原型,俺说什么也不敢和她搭讪,这以后的一切就不复存在。但她见了俺之后,觉得俺可以把她衬托成仙女似的,就象有个老外写过什么叫《陪衬人》的,俺就是那个陪衬人。她虽然有点聪明,不过是小聪明,一则她和俺一样没看清形势,没能带领俺与时俱进,而是当起了可恶的绊脚石;二则她对杨过疑神疑鬼,暴露出她心理学就根本不过关嘛。
俺知道你忙,罗罗嗦嗦半天了,再写你就没心思看下去了,就此搁笔。盼望能再次与您重逢,等待相聚的那一天!
汉·卓文君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据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成婚不久,就到长安,被朝廷封了个中郎将,逐渐有了离异之心。五年后,他给卓文君写了封信,信中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卓文君一看就明白丈夫变心了,因为数字中没有“亿”字,“无亿”不就是“无意”吗?卓文君十分悲伤,她提笔写了上面的一封信,把十三个数字巧妙而自然地嵌入诗中,而且写的情真意切。难怪司马相如读信后,深受感动,马上备车马,回蜀接取卓文君。
元·管道升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此词的作者管道升,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女艺术家、女词人。她的丈夫赵孟頫,为宋之宗室,宋亡,归元。管道升后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据说在她四十余岁时,赵孟頫想纳妾,就先作了一首小词试探她,词曰:我为学士,尔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雪?我便多取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尔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管道升读词后,就写了《我侬词》回赠丈夫。孟頫得词大笑,遂打消了纳妾的想法。《我侬词》情意语切,带着浓郁的民歌气息,活泼、生动。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望[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红娘子]一别,[桂枝]已凋谢矣。也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回乡。至时有[金银花]相赠也。
这两封信都选自清代诸人获所撰的《坚瓠集》。据说有一女子思念久别不归的丈夫,就写了一封信给丈夫,信中不但巧妙地嵌入十二味中药名,而且写得情深意切,令人感动。其夫阅后,也回了一封信给她,信中嵌入了十三味中药名,也写得一往情深。两封信可谓势均力敌,珠联璧合,珊瑚、玉树竞相争辉。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八
培养学生揣摩诗词语言的能力,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中国诗歌通过意象、比兴来抒发情志,情景之间若即若离,诗意含蓄蕴藉。钱钟书把诗词言与意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诗中言之而未尽,欲吐复吞,有待引申,俾能圆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一事也。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于此,意在于彼’,又一事也。前者顺诗利导,亦即蕴于言中;后者辅诗齐行,必求之文外。含蓄比于形之与神,寄托则类形之与影。”(《管锥编》)无论是意在言外,还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都能够造成诗歌意蕴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这里把本单元所选篇目中的一些词句从不同角度加以阐释,作为教学的参考。
一、《阁夜》中“天涯”的双重含义。
说法一:天涯,漫天。“天涯霜雪”就是漫天的霜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说法二: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陶道恕鉴赏《阁夜》,《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二、《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是无奈还是存有希望?
说法一:人事和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陶道恕鉴赏《阁夜》,《唐诗鉴赏辞典》)。
说法二:战争无论拖延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悟出这一对矛盾的辩证关系,暂时的人事不顺和音书断绝,又算得了什么呢?(葛晓音《杜甫诗选评》)。
三、《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音乐表情。
说法一:这是乐曲的第二乐段。突然,弦上爆发出强音。短促的,美玉破碎般清脆;长响的,凤凰鸣叫般嘹亮……瞧,谁家丽人相思苦,泪珠莹莹如荷上露珠。泪珠滚,露珠滚,轻巧的音阶也在滚。音阶滚出了露珠的声音,为它们注入灵气,弥补有形无声的不足。而露珠和泪珠又使滚动的音阶诉诸形象,弥补有声无形的不足。两相媲美,交相辉映,这是诗与乐的最好结合。我们再看:它们滚着、滚着,化成幽香的兰花。花儿开启朱唇,仰天而笑;声声阵阵,玲珑剔透——弦音叮咚,串串不止。显然,乐声似笑声,笑声是乐声。这里,乐曲是在不知不觉中转悲为喜的,犹如含泪的笑。否则李贺就不会把“香兰笑”与“芙蓉泣露”并在一起。这个变化,为乐曲的高潮作了初步准备。(林芗《且从名师“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文史知识》第9期)。
说法二:有时激越得像昆仑山上玉碎山崩,有时又柔和得像凤凰的鸣叫;有时凄伤哀怨,像是带露的芙蓉花在哭泣,有时又明朗欢快,就像是盛开的兰花在微笑。(魏家骏《呕心沥血的苦吟之诗——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名作欣赏》第8期)。
四、《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冷暖难辨。
说法一:这明朗欢快的箜篌声,温暖着京城里原本冷漠的寒光秋色,直入天空,感动了皇。(林芗《且从名师“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文史知识》19第9期)。
说法二:“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依然写音乐的感染力……李凭演奏的音乐把长安城中寒冷的'月光都融化了,人们不顾深秋寒冷的夜气,都在月光下聆听她的演奏。不仅如此,音乐也感动了皇帝,也来欣赏她的演奏。(郭月凤《李凭箜篌引》鉴赏,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年版)。
说法三: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美妙的乐声连天上的皇帝都感动了。(王琦《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五、《李凭箜篌引》中“石破天惊逗秋雨”是音乐效果抑或乐声高潮?
说法一:这是从侧面写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女娲正在炼石补天,因为凝神倾听这美妙的乐曲声,也忘记了自己正要做的事,以致石破天惊,秋雨倾泻。(魏家骏《呕心沥血的苦吟之诗——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名作欣赏》20第8期)。
说法二:这是乐曲经过进一步铺垫后的奇峰突起。不知何时,风云变幻。狂风、闪电、雷声一齐出现,哗啦啦,下起滂沱秋雨。莫不是女娲补好的天破了?莫不是天帝发出的惊呼?其实,这是李凭接连弹出高亢激越的旋律。二十三弦齐鸣,仿佛万物齐响。轰隆之声有如排山倒海,使听众应接不暇,产生错觉……乐曲的终了,亦是诗歌的最后部分……不像李白直抒胸臆,李诗仅是有所寄托,且藏而不露,所以曲终诗完,浑然一体。(林芗《且从名师“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文史知识》1996年第9期)。
六、《虞美人》中“春花秋月”耐人寻味。
说法一:春花每年都开,秋月每年都圆,春花秋月代表自然界的时序变换,进而代表宇宙的永恒。在《虞美人》中,李煜只看到了人生的无常,看不见永恒。所以诘问春花秋月何时能了。(叶嘉莹主编、杨敏如编著《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虞美人》)。
说法二:春花秋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常常和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春花秋月本来应该引起人们的欢乐,而对于亡国君主李煜,却偏偏勾起了他伤心的回忆,他过去那些快意的享乐生活,大都是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的。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他往日的欢乐却一去不返了。所以,在首句李煜就发出了哀怨的感叹。(陆永品、范之麟、吴庚舜、董乃斌《唐宋词选讲》)。
说法三:春花秋月是极美好的事物,且多为爱情的象征。李煜是一位多情的风流才子,18岁和宰相周宗的女儿娥皇成婚,娥皇后来被封为“大周后”,二人感情十分深厚,后来,李煜又与娥皇的妹妹相好,李煜28岁的时候娥皇去世,他就把娥皇的妹妹立为皇后,这就是“小周后”。南唐灭国之后,小周后也同李煜一道押解到汴京,被宋太宗强征入宫。昔日朝夕相伴的皇后,如今咫尺天涯,不得相见。词人独自一人在花前月下,想起昔日的美好时光,怎能不暗自伤悼,万分悲切呢!他害怕“春花秋月”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不愿见到这些美好景物,巴望它早些消逝,早些完结。“春花秋月”解释成“自然界的时序变换”也可以解释得通,似乎还是用“花前月下”那样的意思去解说更好一些。(王能宪《血泪铸就的词章——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教部编《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十四)。
七、《虞美人》中“朱颜”何解?
说法一:“朱颜改”,作者自伤形容憔悴。(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说法二:“朱颜”即红颜、盛年的容颜。“朱颜改”暗指失国之变。(叶嘉莹主编、杨敏如编著《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虞美人》)。
说法三:“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詹安泰《李璟、李煜词》)。
说法四:“朱颜”为“楣”。“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栏:栏杆;砌:台阶;颜:门楣。《辞海》释“颜”为堂上或门上的楣,《新唐书·马燧传》:“勒石起义堂,帝榜其颜以宠之。”《中国对联大辞典》也引《新唐书·马燧传》例,释“颜”为题匾额处,门楣。可见“栏”“砌”“颜”是建成一座宫殿的三个不同部分。站在宫殿正前方,顾盼得“栏”,俯视得“砌”,仰观得“颜”。句中所运用的“应……只是……”的行文结构,也决定了“雕栏”“玉砌”与“朱颜”的紧密关系。“朱颜”可解作“红色的门楣”,但就本词而言还可以引申为挂于“朱颜”位置的横匾。“朱颜改”指换了横匾。殿依旧、匾还悬、题已更,“雕栏、玉砌”的“在”与“朱颜”的“改”,这“宫在名改”不正是亡国后的正常现象吗?(秋云远树,《破解李煜〈虞美人〉之“朱颜”二字》)。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九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十
与高司谏书--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
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十一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孟郊。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5、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7、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8、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9、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10、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4、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16、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1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8、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十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本篇十三
下联:苕霅暖新春。
2、上联:春到越吴大地。
下联:马腾苕霅清风。
3、上联:马跃苹洲春在笑。
下联:梅开霅上梦也香。
4、上联:弁山纵马开新路。
下联:苕水随波报捷音。
5、上联:文澜妙笔书锦锈。
下联:铁佛古钟报春晖。
6、上联:春返湖城描画卷。
下联:马腾盛世入诗篇。
7、上联:西吴故国奔骐骏。
下联:东弁春风绿太湖。
8、上联:铁佛尊前迎春接福。
下联:苕溪两岸去旧图新。
9、上联:春风春雨引一城春色。
下联:新岁新年看万户新风。
10、上联:秀山秀水城乡多锦绣。
下联:春雨春风物阜尽风流。
11、上联:年年好景,太湖望县。
下联:处处春光,锦绣长兴。
12、上联:碧柳依依,临水舞清韵。
下联:方亭历历,沿岸筑恒园。
13、上联:彩笔颂时百花齐放妆华夏。
下联:新猷治国万马奔腾建小康。
14、上联:山美水美太湖美,风光俱美。
下联:人和家和举国和,万事皆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学生早恋检讨书(精选11篇)
- 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总20篇)
- 业务工作计划(精选16篇)
- 2023年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优秀14篇)
-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实用18篇)
- 2023年民事委托书格式(优秀10篇)
- 最新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9篇)
- 2023年合同延期补充协议书通用(实用9篇)
- 最新森林防火工作会议记录范文(精选8篇)
- 最新小学读书活动总结美篇(模板2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有关学习“两会”精神的主题班会策划(汇总14篇)
23下载数 931阅读数
-
2023年mba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0篇)
45下载数 245阅读数
-
评课评语(模板16篇)
11下载数 679阅读数
-
幼儿园中班优质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精选15篇)
36下载数 903阅读数
-
2023年离婚协议书模板免费女方最新范本(优秀20篇)
50下载数 415阅读数
-
2023年歌手大赛校园新闻稿范文(优质8篇)
40下载数 305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