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8:44:52 页码:11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优质8篇)
2023-11-23 18:44:52    小编:ZTFB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和使用汉字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总结不仅要对自己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还要有具体的改进计划和目标。范文的阅读可以激发我们对总结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我们写作的灵感。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一

我们看到了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看到东方哲学影响下的审美格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空间形式。挖掘文人园林的意境营造绝不是追求旧文人的生活模式和心态,而是从中感悟空间的东方哲学,这是一种精神性的审美构架,极具东方气质,追求与自然相融的意境,寻求单纯物质空间带来的精神享受。如何在人为的空间环境中打破与自然的隔绝;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再造精神的无限性,将人、自然、空间三位一体有机的融合。这些空间营造的手法与思想很多可以被当代设计借鉴。

空间设计与现代建筑有机的结合,追求单纯的自然品位,远离华丽、琐碎、堆砌、庸俗和过分的装饰,力求一石一木传达情致,用极小的空间营造丰富的审美意境。在文人山水园林的山水美学意境中,可以被现代空间设计借鉴的手法和理论思想很多。首先,在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上,步随景移,移步易景,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手段。它注意时间和空间层次的流动性,在少量的时间里体会着丰富变化的空间审美,景物与周围环境或开或合,或虚或实,不必强求整体设计的定式,依环境造空间,依时空求变化。在设计中选材经济、朴素、雅致、格调清新,直接触发人们心灵的本质。当代空间设计中很多案例都试图追求这是空间布局的意境美。例如,刘家琨设计的《何多苓工作室》。他在建筑的中间安置了天井,这看似简单的小小天井积聚文人山水园林的特质。“天井四壁封闭,特意拔高,对外成为物质性的主体,对内则强化了空无,这个天井是为空间的存在性和东方精神而置的。”

在这个天井中人们不能直面天空,但可以透过四周形态各异的窗看到天井内不同的景致。阳光也由于墙面的反射变得柔和了起来。人随着时间变化体会自然地微妙变化,怡景怡情。其次,在造园手段上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这种方法十分适用于当今寸土寸金的城市。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到园林设计中“小”的问题。文人园林中既有“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的上下动态把握,也有“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远近打量把握。例如,王澎主持设计的上海顶层画廊,在不大的面积内营造出一个极富动态的空间,利用开合墙面和可以移动的方形空间形成空间的复杂和变化。坐在可以移动的方形空间,周围是一片黑暗,穿过一扇透出微亮光线的门窗,使人感觉自己是坐在一个室外的庭院,产生矛盾的虚幻空间感。在王澎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小空间复杂时空的设计思维。又如,在美学观点上文人园林强调“形”,而不是“型”。关于“形”,萧启宏先生的解释为影子,“影”因轮廓形成形状,而“型”是人为之物“,形”却是物我合一。所以文人园林中门窗、隔扇、剪纸花窗、透漏的假山,无不因影子而产生致幻致虚的意境。影与形互为关系,不断重构,形与无形相互交替极具现代感。所以被当代空间设计借鉴。例如,王晖先生设计的“左右间酒吧”,酒吧利用镜子和镜面不锈钢的折射和反射所表现出来影的“无形之形”,引起观者新奇的感受和有趣的遐想。再如,在空间功能上文人园林不单是满足简单的私密性,而是同时要满足可游、可居、可观、可行的观点。一些建筑如:台、楼、阁、亭、廊,皆朝四面有不同程序的开敞,称“厅空间”。这种“厅空间”成为文人园林的主导形式,满足了文人看与被看的审美情趣。所以,这样的一种“厅空间”被当代设计师所借鉴。房屋的中间有庭院,建筑绕庭而作。

二、人生活于园中与自然融合。

是独立精神的放松,使建筑在自然面前甘当配角,使自然成为审美主体。文人园林设计是整体思维的产物,在最简单的形式里容纳着最丰富的内容。这如同中国文化的另一代表——围棋一样,只有黑白两色,但其组合变化却是惊人的。虽然只是略举了几个小小的事例,但可以看出它给我们当代的空间设计带来的深刻影响,当代设计师要充分挖掘它的精神内涵和造园手段为设计所用。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二

如今城镇和区域关系日益密切,我国东部的“长三角”、南部的“珠三角”、以及北部的“京津唐”地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注重城镇景观的品味,而小城镇广场景观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经济结构、地域风俗、历史文化等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具有明显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延续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突出城镇个性的景观环境。小城镇广场景观中应利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来设计,而人工景观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的要求是一种贯穿历史、体现现代文化、具有审美价值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在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中要把整个小城镇的因素全盘考虑,结合小城镇的发展,注重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注重美观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设计出真正属于当地居民的文化广场景观,充分发挥实用价值,尽可能的设计成实现功能、景观、生态、人文的和谐统一的广场景观环境。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三

摘要:本文在燕山大学西校区的景观规划中,试利用原有的生态环境,借鉴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之说,赋予其丰富内涵,作到“绿中有景,景中有乐,其乐无穷”,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意味深长,生态健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学习生活场所。

关键词:校园景观;意境;景点规划;植物配置;生态保健。

我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中国文化的底蕴是相一致的,是其主体审美精神与物质材料“天人合一”的产物。意境的营造,是由园林的景物所体现的思想境界,进而感化人的器官、打动人的心灵而产生的结果。首先这种能感化和打动人的园林景物,应该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也就是说,景观艺术水平要达到一定层次,才能产生超出景物以外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其次,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感知要由有一定文化水平、文化修养的人来体现。这些意境营造之说对当代我们校园景观的意境营造模式也有很深的影响。

燕山大学西校区位于秦皇岛市西环路西侧,东西向约2100m,南北向约1800m,周长约7200m,规划占地面积254hm,其中塔山座落于西校区中部,海拔54。4m,西校区最低处海拔12m,地形地势变化丰富。西校区规划学生规模25000人,规划总建筑面积45×104m2左右。

根据校园的功能定位,西校区的景观规划的理念确定为:校园环境效益上追求生态化。校园绿化布置上追求绿色化。景观艺术构思上追求意境化。

1、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原则。

人类基于生理的、心理的结构和机能,需要新鲜而洁净的空气、良好的气候、安静而美好的环境,所以我们在学校景观规划上考虑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的同时也体现个性化,根据空间组织与规划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的学习与活动空间;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天性,在空间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中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的景观小品;关注学校师生的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有文化内涵的`意境营造。

2、体现人文、绿色化学校的原则。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基调,适当穿插花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秩、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将人文、绿色理念融入到校园的自然生态中,创造出清新的现代大学校园景观。

3、体现园林式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除了营造一个学习的幽静的意境景观,也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校园景点设置及植物配置。

在景点设置和植物配置上以静为主,突出重点,确保作到四季有景,营造含有积极寓意的景点;四时有不凋之树,同时利用相关的绿色植物来调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滞留、吸附、过滤灰尘以及净化空气、杀菌、吸毒、吸噪音等作用,创造一个良好又适宜的校园环境:

1、西区环岛广场区:以草坪为主,以低矮植物为辅,主要是车辆分流区域。

2、文化石景区:主楼前,是主入口视线前端,该景点以文化石为主题,增加书香气息,倡导尊师重教。

3、学海林园区:该植物景区正好位于理学院东侧,从景观空间塑造与教学功能等方面考虑,本方案拟在该位置营造一小型植物园,即是户外植物教学基地,也是陶冶学生品格情操与培养自然生态观、感悟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基地。

4、塔山公园景区:根据构思立意,此景点主题体现的是对该校历史文脉深度挖掘,是对在该学校“厚德,求是”学风培养下涌现出的众多成就人的追忆和怀念,也是激发爱国热情与培养燕山大学学子自豪感的素质教育基地。

5、西校区的主干道:以银中杨、垂柳、悬铃木为主调树,银中杨、垂柳树、悬铃木冠大浓荫、树形优美,特别是夏季能遮阳,利于师生的行走舒适度。

6、实验室周围:种植松树、柳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树锦鸡儿、刺玫可以分泌出杀菌素;忍冬可吸收氯气;侧柏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这样做实验放出的有害物质能部分被植物吸收,净化空气质量,维护师生身心健康。

7、教学区与体育活动区之间:种植高大银中杨、悬铃木等阔叶林树为行道树,把校园动静环境进行区分,同时可以阻挡活动区灰尘,降低噪音。

8、运动场区:以活动区为主,局部宽敞位置设立植物景点,配置适当的多季花木如:月季、鸢尾、萱草、腊梅、菊花等。

9、教工、学生宿舍区:按照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同,教工宿舍区植物配置力求庄重;学生宿舍区植物配置力求自由活泼。

10、食堂周围:配置一些花色清香、观果性植物,使其步入食堂就餐的人食欲倍增,如民谚中有“花中自有健身药”、“七情之病花中解”的说法。

四、结语。

燕山大学西校区的景观规划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多层次,多树种,多季相结合造园,以艺术的手法构图,关注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创造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情景交融的校园空间模式。校园绿化环境以寻求“人与自然”为准则,将诗情画意写入校园与平面绿化相映成趣。校园建成后,将成为一所人、自然与校园环境“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现代化艺术式校园。

参考文献:

[1]宗白华。中国美学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a]。美学散步[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睿煊,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4]赵涛。鹤翼翩翩、临风起舞――浙江大学新校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标方案构思。中国园林,。1。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四

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小品雕塑、景观水景、灯光照明等。小城镇广场的绿化设计是广场具有尺度感和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铺装的设计上应结合所设计的文化氛围选择色彩和设计元素,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街道的协调统一,借助景观形式、肌理、色彩、材料以及空间表达特定文化寓意和精神含义。

1.2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景观生态性为原则。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它贴近自然,自然之美是它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其自然之美是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因此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首选条件,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中要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视原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文化广场景观、提高广场的利用率,但很多景观设计中却忽略这个优势而是设计成一排排枯燥单调的现代景观。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要以区域背景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呼应。

1.2.2坚持社会公众性原则。广场是构成小城镇空间的首要环境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包括年轻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小城镇广场景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很多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只是追求美观效果忽略了其使用功能,广场不仅仅是供居民集聚的标志性场地,它还可以供人们在广场中进行各类活动,强化人们对文化广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3坚持文化特色原则。小城镇广场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应着力突出自己的景观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强调城镇个性,应以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构思中,主要利用小城镇地域文化背景来创建空间特色。地域文化可以是某一自然特征、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节日、图腾、服饰、植物、传说以及当地特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名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区别于其他地区,避免似曾相识、千城一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活力的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五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主要的设计方法是“艺术设计法”。“艺术设计法”是城市园林规划的主流趋势,其倡导将艺术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方案中,体现出“自然、绿化、优美”等基本的艺术要素。

1.布局法。

结构布局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在空间布局上把握住景观的分布形式,才能从宏观上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艺术之美。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而言,首先,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再进行合理布局,并依低挖湖、据高堆山或适当平整土地,使园林地形富于变化;其次,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和控制视线,通过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优美的空间景域。布局法要求设计人员从局部、整体等双方面考虑造景规划,尽可能使园林区与周边规划区相互协调起来。

2.自然法。

园林景观是来自于大自然灵感设计的人造景观,遵循大自然规律是城市景观艺术性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师应当掌握充足的自然元素,根据绿色景观中吸取的灵感展开设计,以保证城市景观规划达到预期的美观效果。这些都是自然法设计应当掌握的生态理念。

3.修饰法。

并非所有的园林景观都要重新设计,为了节约城市绿化改造的成本耗资,政府可以采取修饰法进行设计,合理地利用原有绿色景观的空间区域。从绿化属性进行划分,园林景观主要有软质、硬质等两大类别,修饰法在两者间的应用方式略有不同。软质景观主要是自然保留的物质,包括花、草、树、木等原生态植物,设计人员只需对其稍加修饰或扩大空间,便可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硬质景观是人工改造形成的景观区。修饰法在设计时要考虑人工工艺的改造要求,减小手工造景规划的难度。

4.综合法。

随着园林艺术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有了多方面的认识,这也使设计师工作面临着高标准的要求。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来说,设计师必须要懂得如何运用综合式的手段调配景观区域,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景观绿化效果。以水陆造景为例,设计人员先以水景设计为主。选定某个水景区域展开布局之后,再考虑陆地造景中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例如,先设计水域景观的给排水结构,对管道布局详细地考察规划;再对周边配套景观植物实施绿化改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改造效果。

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搞好城市环境不仅能提高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也是改善城市风貌的有效方式。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将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改变旧城市风貌的有效措施,也是带动区域环境优化的可行性方案。设计人员应深刻体会艺术性设计方法的内涵,并结合城市园林景观要求拟定设计方案。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六

[4]张涛.当代大学校园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5]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

[6]孙磊磊.高校交往空间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3。

[7]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王鹏著.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

[9]高占祥著.论校园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0。

[10]黄希庭等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

[11]李道增著.环境行为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12]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新建筑,2002.4。

[13]关肇邺.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建设.世界建筑.

[14]阮仪三.校园环境设计.时代建筑,1988.2。

[15]李橘梅.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16]陈家琦.从学生需求看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j].山西建筑,2007.7。

[17]欧诗,陈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探析[j].规划师,2003.9。

[20]张惟钰.关于高校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8.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七

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景观设计充分结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展开国际视野,选择本土特色植物,设计出充满特色的幼儿景观空间,其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安全性。

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园林景观设计处处体现出安全性特点,这正是幼儿园园林景观设计的重中之中。幼儿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环境的安全性是对幼儿人身安全的基本保障。而容闳国际幼稚园的安全性在整个园林景观中随处可见。首先,从植物上来说,植物品种采用无毒、无刺、无害、无气味的本土植物,植物空间上营造出通透的林下活动空间,让孩子的活动能在教师和家长的视线范围内,避免景观盲区的出现。如宽阔的草地活动区,高大挺拔的棕榈植物群,树下成片铺设开阔草地,让孩子尽情在林荫下的开阔草地上嬉戏;其次,从景观铺装上来说,采用彩色塑胶地面,幼儿在户外嬉戏玩耍,摔倒了也不会摔伤。而沙池内的沙种为无粉尘的`天然海沙,幼儿们娇嫩的皮肤,接触柔软细腻的天然海沙,不会有刺激感。活动场地中设置无障碍设施,能有效预防幼儿在场地内摔伤。再者,从景观构筑物上来说,设置幼儿防护设施,如攀爬墙下设计防摔胶垫,戏水池内严格控制为浅水,避免幼儿在玩耍过程中造成伤亡事故。而标识标牌的设计,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最后,从景观尺度上来说,景观的每一处细节都采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幼儿尺寸,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最舒适的幼儿活动空间和休息设施。如景观坐凳、台阶、游乐设施都从2-7岁的幼儿角度出发,进行不同尺度的设计等。

3.2童趣性。

充满童趣是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园林景观的独特特点,在此学习的幼儿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童趣和美好的童话王国。如“柳条农庄”“瀑布溪流”“森林木屋”“水道沙滩”“石头城堡”景观空间,让幼儿们仿佛走进了童话王国。这些景观空间不仅仅只是观赏的空间,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其中,在农庄里浇花、在溪流里抓蝌蚪、在森林木屋里制作工具、在沙滩中寻宝和堆砌城堡等,充分开发幼儿们的想象空间和挖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幼儿而言,一个只具有观赏功能的园林,会很快失去它的魅力,而只有将幼儿们的生活与活动参与到园林中,可以与幼儿互动,这将是一个魅力无穷,生机勃勃的园林空间。而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正是这样一所充满生机的幼儿园——城堡、蘑菇亭、草莓屋、沙坑、水池、草地、游乐设施等,每一处充满童话色彩的景观,都能让幼儿在这里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每一处都能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给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童话和创造力的童年。

3.3艺术性—让幼儿在艺术天堂中耳濡目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校园景观的设计浅析的研究分析论文篇八

桥梁是用来跨越障碍物,保证线路通畅的人工构筑物。

从实用角度出发,桥梁设计师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桥梁使用功能,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使用年限内的坚固耐用,力求做到结构设计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在此基础上,尽量兼顾美学特点,将景观设计融于其中,做到桥梁整体与自然相融合,即景中有桥,桥中有景。

近几年,桥梁景观设计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桥梁设计中,这将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以及自然的状态。

桥梁景观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单位所制定的桥梁景观建设标难和要求、景观开发利用目标和要求、地区规划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规划等,结合桥型特点、交通特点及桥位周边环境的自然地理风貌特点、地形地质地物特点、人文特点,在桥梁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美学原则对桥梁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的景观创造和景观资源开发。

“景观”既要有“景”又要有“观”,即既有景色又具有观赏性,在桥梁景观设计中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座桥就是一处景观,它处在自然环境之中,又要融于自然环境,才能使人造建筑物与自然统一协调,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

2.1设计方面。

景观设计并非单独存在的单元,是在众多条件之下的合理布局,刻意的追求标新立异,可能会背离桥址处本来的风貌,使桥梁景观脱离了设计的初衷。

因此,要进行景观设计,还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已建成的具有景观价值的桥梁,并结合桥梁本身的结构特点来定义桥梁景观。

在桥梁使用功能基础上的美学设计应不降低结构承载能力、结构刚度、结构稳定性和结构使用寿命。

2.2经济、实用性。

桥梁的建设主要是起到沟通的作用,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促进经济上的交流和发展,景观设计要在保证桥梁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力图达到桥梁功能、安全、经济和美学的协调与和谐。

对于桥梁的整体建设投资,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景观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杭州湾跨海大桥,离南岸14公里处的一个本来就有沉积的淤滩上建立了一处海中平台。

施工时,利于物流。

施工结束时,平台将成为集救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桥中转运站。

平台上还拟建t望塔,风和日丽时,南可望慈溪庵东水路湾村的桥墩,北眺海盐郑家埭。

所以这个平台于潮流无碍,同时作为一处景观平台,不失为美妙的设计。

2.3精神层面。

桥梁的建设,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背景,昭示着城市蓬勃的生机。

通车后,若其线形流畅、气势恢宏,能给人以亲近感觉和特别的美感,那么无疑这对于通行的人们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显示着城市不同凡响的时代特征。

3、桥梁景观设计时可引入的设计理念。

3.1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在桥梁景观设计时可以将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其中。

园林景观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也符合了桥梁景观设计的初衷,使桥梁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与环境的融合。

桥梁本身即是一处景观,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合于桥梁设计中,使桥梁在其架构、外观、色彩、照明等方面更贴近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气息,更加凸显桥梁的与时俱进和象征意义,这也是现代化桥梁建设的一种需要。

3.2环境景观。

桥梁是一座人工建筑物,如将其放入自然环境中,难免会觉得突兀、不协调。

那么在景观设计中,就要改变这种生硬的添加,赋予其自然生动的感觉。

首先根据当地的自然地貌和交通需求等,来定义桥的类型;然后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桥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亦可利用雕塑、雕刻等方式来体现当地的风俗文化。

4、结语。

桥梁的发展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桥梁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也是文明发展的象征。

人类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应保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桥梁景观设计则符合了这种迫切的需求。

因地制宜的选择桥型,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考虑,满足技术和景观美学的需要,是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滕玉军.桥梁景观设计与效果[a].山东交通科技.2010.

[2]高海涛.我国桥梁景观设计[c].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

[3]潘世建,杨盛福.桥梁景观[m].人民交通出版社..

[4]鲁敏,李英杰.园林景观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