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回顾和了解某一事件或事物的重要信息。在总结中可以添加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启发。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一
“认识人民币”课后反思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一开始就以幻灯片情景引入“兔博士要和大家一起参加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比比谁的收获大,谁的纪律好”。以卡通人物参与教学的形式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层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教学内容之后的游戏设计:吹气球、模拟购物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不过,在教学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对于10角就是1元,买1元的物品可以付成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等等的多种方式,是有一定基础的。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之前是有一定生活基础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不断的谈话中,对知识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说明,这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课堂,这样学生会表现的更精彩。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二
教学目标: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挂图,物品。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
1元=()角1角=()分。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讲授新课。
1、老师拿了14个1角的硬币去买书,你们觉得这样方便吗?谁能帮我想一个好办法?
(换钱)怎么换?小组讨论。
可以用10个一角去换1张1元,2个1角换一张2角。原来12角=1元2角。
请学生填空:3元8角=()角26角=()元()角。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利用学具互换人民币。
3、黄老师在商场中看到了价格牌上是这样写的:笔记本1.50元(问这1.50元是多少呢?)。
4、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本子0.50元5角。
墨水3.00元35元。
书包35.00元7元8角。
尺子1.20元3元。
彩色笔7.80元1元2角。
5、如果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们会计算吗?
如果我用10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
实践活动:
让学生分组利用学具来进行买东西的实践活动。
屋檐人家-学习库收集整理www.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三
教学内容:(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皮球。
生读:我有10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课堂练习。
1、p52做一做。
每题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2、练习九第10—11题。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四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50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情感目标: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孝敬老人等人文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和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生:聪聪、明明(掌声欢迎)。
师:他们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告诉他们吗?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2.1元=()角1角=()分。
3.一张1元币可以换()张5角;可以换()张2角……。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二、结合情境,自主学习:
1、情境对话,提出问题:
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去干啥去?
明明:奶奶来了,我拿了12角钱,想去买一包小吃给奶奶。
聪聪:拿那么多硬币,要是丢了一个,怎么办?
明明:那怎么办?你们能帮帮我吗?
2、交流学习,解决问题:
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可以换成六张2角的纸币。
生2:可以换成两张5角,一张2角。
生3:可以换成12张1角的纸币,不容易掉。
生4:我可以帮他换成一张1元和2张1角。
生5:多了,多了,还是换成一张1元和一张2角的最方便。
师:为什么?
生3:因为10角=1元,所以12角就是1元2角呀。
教师带头鼓掌。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3、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吗?
出示:3元8角=()角6元4角=()角。
26角=()元()角78角=()元()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4、换钱游戏:4人合作,利用学具互换,老师指导。
5、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超市”。(课件出示)。
杨梅干葡萄干冬瓜条花生糕点。
1.50元3.00元1.20元2.00元0.80元。
明明看见这么多的食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好?有谁能帮助他?
学生交流后发言:
生1:买一包花生,很香,
生2:我反对,花生比较硬,奶奶吃不动,我认为还是买一包杨梅干好,它比较有味。
生3:我不同意,杨梅干虽然比较有味,但是明明带的钱不够。
教师对此学生的回答,故作惊讶:“哇!你怎么知道不够?
生3:上面有标价。学生得意地说道。
教师笑道:“你很善于观察!依你看,明明买什么好?”
生3:我认为买冬瓜条好,它也比较好吃。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他的建议是否合适?
学生汇报:
生1:一包冬瓜条要12元,太贵了。教师笑道:“是吗?”
生2:不对,我认为一包冬瓜条是1元2元。学生一哄而笑。
生3:我认为冬瓜条是1元2角,因为1.20元就是1元2角。”
教师夸奖:你真棒!
教师说明:1.20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圆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其它一些物品的价格(课件重出)。
学生说出物品价格后,随机出示相对应的物品价格读法:
杨梅干葡萄干冬瓜条花生糕点。
1.50元3.00元1.20元2.00元0.80元。
1元5角3元1元2角2元8角。
(播放录音)聪聪:“明明的奶奶生病了,我也想拿着我的零花钱来买一些东西送给他们。我想买一包冬瓜条和一些糕点要多少钱?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1元2角+8角=2元(板书)。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1:因为1元2角是12角,12角加8角等于20角,20角可以换成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点头。
生2:2角加8角是1元,1元加1元是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有5元钱,我想买一包葡萄干,够吗?
生:够。一包葡萄干是3元,老师有5元,还要找回2元钱。
板书:5-3=2(元)。
谢谢大家!你们表现真棒!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三、实践活动,感悟数学:
师:小朋友,你们想用手中钱去买一些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吗?
选四名售货员,学生自由购物。要求买东西时要有礼貌地说:“阿姨或叔叔,你好!我要买一包花生。”买完后要说:“谢谢!阿姨或叔叔再见!”
教师指导操作。
四、总结知识,反馈信息:
(课件出示)聪聪、明明:小朋友,今天你们可真棒!下次我们还向大家学习知识,好吗?
生:好!聪聪、明明再见!
五、课后延伸,体味数学:
到商店去调查物品的价格,同时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两样物品,并做好一些记录。
总评: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节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反思整个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培养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一、面向问题――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本节课中,教师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情境,激起矛盾,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进入“角色。”如“明明带了这么多钱,要是掉了一个怎么办?”学生提出“换钱”这一好办法。这一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不难得出答案,但更多的是产生了:“咦,这也是数学?”这样一个疑问。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探索的情境中,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二、面向生活――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舞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的问题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方式给“聪聪、明明”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节课中热情高涨,可想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么一点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更多的是懂得了如何经济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懂得了要孝顺老人等“人文”的东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面向合作――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体验。
新课标要求教师提供学生广阔的合作交流空间。学生在“帮明明挑选物品,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时,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去。对于他们的每一种想法,教师都及时启发、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总之,本课为学生搭设了自主探索的舞台,很好地把握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契机。宽松的教学时空,到位的师生角色,使课堂充满了情趣、机智,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五
在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后,还可以直接教学例3,这样处理显得比较自然。具体环节如下:
1减几分之几。
1.师:刚才大家已经算出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八分之三,那么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让学生明确一个蛋糕该用多少来表示)。
2.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
(1)让学生说出“1”在这里表示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2)思考:八分之八—八分之三=?学生可能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还剩5块,也就是八分之五。也可能说出,8个八分之一减去3个八分之一是5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八分之五。
剩下的八分之五你打算怎样处理?能编出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在1减几分之几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明确了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这一部分可以作为练习来处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六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可能时间很短,全体学生便能全部掌握。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种新运算的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为今后更复杂的分数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主动地操作实践,并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本质特征,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本课以分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或折纸,边涂、边想、边算,凭借已有的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积累并建立起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表象,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运算图式也得以主动建构,学生体验到了初步的算理。在经历了一番操作和探索之后,学生已能用自己朴素的言语对运算方法加以表述。学生正是借助直观图形来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在探索、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同分母分数间进行的加减运算,学生掌握得较好,但是用整数1减一个分数的情况比较难理解,应加强教学和练习。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七
分数的简单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计算的基础上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一、课堂伊始创设有效情境(组建数学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兴趣。且整节课都在一个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好。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第二、教师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充分利用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用。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发现者。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操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三分之一是女生,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三分之二是男生,三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以小组为单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进行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自己操作、主动探究的空间,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有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画一画,有的学生用算式计算,且算法多样。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
通过本节课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譬如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有一点拖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但今后的教育道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努力,每一节课都会与我的学生共同成长。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八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例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算式,通过用圆形纸片直观表示两个加数,利用分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直接出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算式,通过动作直观说明计算的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算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也能解释清楚算理,部分学生却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济源市要帮助学生明白算理。
2、本节课需要借助实物的演示才能理解算理,所以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的机会,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再在组内说一说,然后通过练习题,找找规律,最后看看学生自己有什么发现。由于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经历,所以很快就理解了例题的算理,因为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比较充分,所以本节课的巩固练习正确率较高,整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3、存在的不足:
(2)练习中的.题目,增加一些情景题,或许会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4、今后努力的方向:
(1)更加深刻的分析教材,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2)设计好教学流程,关注学生,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有备学生。
(3)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4)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在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后,还可以直接教学例3,这样处理显得比较自然。具体环节如下:
1减几分之几。
1.师:刚才大家已经算出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八分之三,那么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让学生明确一个蛋糕该用多少来表示)。
2.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
(1)让学生说出“1”在这里表示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2)思考:八分之八—八分之三=?学生可能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还剩5块,也就是八分之五。也可能说出,8个八分之一减去3个八分之一是5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八分之五。
剩下的八分之五你打算怎样处理?能编出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在1减几分之几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明确了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这一部分可以作为练习来处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九
这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是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其实就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本次教学,一方面自然是让学生能进行的正确的计算,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中锻炼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分数的简单加减法虽然知识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我们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也是初次接触分数加减,所以在教学时我还是应当从直观入手,借助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通过学生对能具体感知的事和物的分析,来抽象出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同时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也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数学是没有用的数学,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这堂课上,我不是单纯的讲分数的加减计算,而是尽量多地把加减法赋予了实际的意义。比如,通过吃蛋糕的情境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炼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问题。而且在后面的练习中,也结合实际小朋友和爸爸吃月饼,用布做衣服等来结合练习。因为有了这样的安排,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农,学习效果也不错。
因为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而我选择的也是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进行自主学习。可能是新教师吧,不敢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这也是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必要的时候要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设计的话,就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能更加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后来通过比较使学生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能够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学会爱惜人民币。
这是一节比较枯燥的算理课,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分散,所以课堂环节的设置要有趣味性,要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孩子们“猜一猜”顺利过渡到人民币上来,使复习也先得有趣一些。另外,在新知探究环节,“1元2角的拿法”、“选出两种气球并提一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对学生计算过程的指导。学生在这里是第一次接触对单位不同的数量进行计算,有一定难度,应及时对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方法、明白算理。
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为相同的单位再进行计算。这些重点内容要进行反复强调和及时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通过展示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精神,呼吁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和富足的生活条件,努力学习,爱惜金钱,学会理财,把钱用在有价值的地方,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一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中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第二课时例2,是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混合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结束后,我细细回想本课教学,反思如下:
教材中提供的小强比较大小的两组,只包含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在例题中有意加入了减法性质的一组题,有效把握简算教学的难点。
在这节课中,根据数学知识的以旧引新,知识迁移的特点,根据本课教学的知识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得出整数的加法、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不易理解或容易出错处给与帮助和点拨。
在出现例二的三个等式时,我提出“你能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的问题,想以此引发学生的观察,得出等号左右两边的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或者运算顺序不同,顺理成章得出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而学生直接答出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一步一步说出,有些牵强附会,牵着鼻子走。
复习中为了顾全大局,用的时间较长。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例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算式,通过用圆形纸片直观表示两个加数,利用分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直接出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算式,通过动作直观说明计算的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算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也能解释清楚算理,部分学生却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济源市要帮助学生明白算理。
2、本节课需要借助实物的演示才能理解算理,所以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的机会,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再在组内说一说,然后通过练习题,找找规律,最后看看学生自己有什么发现。由于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经历,所以很快就理解了例题的算理,因为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比较充分,所以本节课的巩固练习正确率较高,整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3、存在的不足:
(2)练习中的题目,增加一些情景题,或许会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4、今后努力的方向:
(1)更加深刻的分析教材,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2)设计好教学流程,关注学生,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有备学生。
(3)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4)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三
人民币的简单的计算是本部分第二课时的内容,是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之后所学习的又一内容。
本节课一开始首先创设了购物情景:用白板出示3种气球(圆形、葫芦形、心形),并简单认识了几种气球的形状,让学生从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通过这个环节复习商品价格,培养学生的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在这一个环节里,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进行计算,而是让学生先自己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气球,然后再提出:一共要多少钱?让他们口头列式。老师板书,这样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选择。然后,请大家为他们算一算,如果买某某和某某气球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激起学生的争强的性格,为解决问题和节省练习时间,充实练习量是很有作用的。最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汇报和讨论,最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比如:3元2角+2元1角=
方法二:3元2角+2元1角=32角+21角=53角=5元3角
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所以第二种方法很多孩子都不会。但是要是在教学上重点强调方法一的话,对于1元3角-5角又可能无从下手。
对于这一块内容最大的感触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对这一块内容的处理是:认识-理解-练习强化,规范解题过程及结果-学完第六单元之后再回顾,方法多样化并总结方法。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四
前几天讲了《分数的简单计算》这节课,这节课内容确实很简单,很多学生一听就会,还有很多学生提前学习过了,于是在讲的时候就出了各种问题。学过的学生因为会了,所以在我讲的时候不认真听,尤其是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便开始找周围的同学说话。还有的一听就会,听完一个题后也开始做小动作。而这些学生影响到了那些不会的。之前自己一直对课堂组织比较在意,因为做的不是很好。之前教其他班级的时候,虽然或多或少有各种课堂纪律问题,可基本上能控住场,可到这两个班的时候,课堂纪律简直崩溃。这节课也是这样。虽然整体纪律较糟糕,但期中还是有一丝亮点。我讲了一个例题,学生大都会,或者说会的学生都马上说出了答案。我于是说要加大难度了,就在这一瞬间,感觉到班里安静了许多,原来很多说废话,低头的学生都抬起头来听我说。当我把题说完之后,有的学生马上说答案,不过不正确,有其他同学尝试说其他答案,于是我讲了正确的方法。
这节课主要就是这个亮点,课堂教学真的需要巧法,适当的课堂设置,巧妙的问题设置都能吸引学生注意。一节课如果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能吸引住学生,也许就能把课程内容讲完,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听完内容。道路是曲折的,还需不断努力。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五
1、使学生会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3○1/21/6○5/61/5○1/8。
4/7○7/71/9○1/13/3○2/2。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p102第5题)。
3、谈话导入,揭示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101第3题。
(1)指名读题,说一说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2)指名解决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生交流点评,集体订正。
2、完成p102第4题。
(1)指名说题意然后口答。
(2)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3、完成p103第8题。
(1)观察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没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2)指名计算,集体交流反馈。
4、完成p103第9题。
(1)分小组试一试、剪一剪。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5、完成p103第10题。
(1)生独立完成,看能填出几种?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102第6题。
2、学生完成p102第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六
前面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并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在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上出现错误的学生较多。分析原因,我觉得是学生对分数大小的直观经验不足。如果强迫其用总结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判断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把学生培养成“做题工具”。
挖掘教材潜藏的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潜藏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会提出的3个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积累直观经验为抽象思维打好基础。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多留给学生一些感受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永保学习兴趣,这样就可预设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更完整。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很自然的提出3个不同类型的问题,这3个问题涉及3个知识点。围绕这3个问题的解决完成了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由于第1个问题的探究铺垫,使学生在解决第2、3个问题时能轻松完成,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品尝到了自主获得成功的快乐。
2、在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时,我有意放慢脚步,让学生观察算式中两个分数的异同。这样做既让学生明白只有“同分母分数相加”才可以这样计算,同时也在有意渗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结论的一般方法,还在为学生将来学习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探究策略打基础。
3、在教学难点“1减几分之几”时,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很自然而然的用《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x-《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算出剩下的,在此时我点拨《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就是所分的那个整体。我们常常把这个整体表示为“1”。紧接着我又利用教具举例,学生很轻松的说出了了整数“1”和分数的关系,并且明白了在“1减几分之几”时怎样计算。
1、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如:语言不够严密。在探究“同分母分数相”时,我是用“猜想-验证-证实结论”的方法来进行的。在应该是猜想的时候,自己却直接得出了结论。尽管后来也用例子进行了验证,但总归掩饰不住得出结论的鲁莽。
2、放手不够。为了让学生很顺利的理解算理,我在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之前已经加深了学生对“每一份都是《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的训练。所以在学生看到两份说成《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时,已是顺利成章。而自己还在追问,后来再复述“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2份就是《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这样的后果是既浪费了时间,还容易造成学生的精神松弛,注意力分散。
通过本次教学使我觉得,自己在备课上还不够细致,课堂语言还需锤炼。今后在使用教材上要再大胆一些,备课时吃透课标,结合地域特点、风土人情,学生的学情、兴趣,优化整合教材;在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质课堂。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七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学生思维活跃)《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这节课上学生一共提出了4种解题方法,其中有2种是我们平时不常用的,第4种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虽然后面还有两个练习没有来得及做,但我认为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比盲目地做十道题地收获更大,这种收获不单单体现在知识上,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优生“吃好”了,能否让差生也“吃饱”。在本节课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不同的方法,对于那些中等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其余的听了也不懂。在课堂上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为了观众和听众。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层面上,本节课还有较大的欠缺。
只要我们的教师不仅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千方设百计,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慕后,只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八
在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这一课的时候,当我看到例1中的分西瓜的情景图,再看看例题中用圆形来代替西瓜,我就觉得,情景图好像不太好。因为,这是分数的简单计算的超始课,学生从过去的整数运算,转入学习分数的加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觉得抽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圆形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等于几个几分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之所以觉得情景图不太好的原因,是因为用圆形来代替椭圆形的西瓜,不够直观。而且,例2用了一张长方形纸的5/6,拿走其中的二份,来讲解分数的减法,我觉得也是不太好,“一张长方形纸无故的少了一份”,对于以这作为起始课,我觉得也有必要用更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作为情景。
究竟举什么例子好呢?在思索中,我看到了上一页一家人分蛋糕的一幅图(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我的灵感马上来了,不如就以小红生日,然后一家人分蛋糕来作为情景图,毕竟,用圆形来代替蛋糕,更加的贴切,更加的直观。我又想,既然是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蛋糕,出现了3/8,1/8,2/8三个分数,不如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我和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我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这样,既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同时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谓一箭双雕。至于书本的例题,则可以作为练习,让学生自主去解决。
在课堂实施中,虽然三年级学习的只是分数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不明白分数单位这一概念,但我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较容易的.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的算理,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就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并能说出计算的依据。因而,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出错较少。
此外,为有效突破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这种特殊的情况,我把书本做一做中的1/4+3/4这一道题目稍往后移一移,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完成这一题,并通过生动的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出这两个分数移在一起之后,刚好就是一个完成的整体,即是1。这样,再让学生去完成两个分数的和是1的题目,并插进一些得数是0或一个分数与0相加的题目,学生也顺利的解决了。
当然,上完课之后,自己回想这一节课,其实还有不少的地方自己在课前没有细致的考虑。如: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来提出数学问题时,没有强调学生提出的是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提出的是“……吃了几块蛋糕”之类的整数计算的题目。另外,在练习中出现了两个分数相减等于0时,没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等于0。还有在黑板所贴的用来表示分数的圆形,如果能通过移动其中所表示的份数来突出答案是多少,应该更能帮助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来理解。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十九
结合本班实际,就地取材,发散学生思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增加了课堂容量,新颖的巩固练习。用一些动物的名称给小组命名,如:老虎队、狮子队、大象队、军犬队……等,同学们感觉很有意思,并且具有挑战性,再进行对抗赛时,表现的很踊跃,并评出了优胜队。
节课教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的结果都不需要约分。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既可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做些准备。就本课的教学谈以下体会。
1.结合本班实际,就地取材,发散学生思维。
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拿本班期中考试的情况导入。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们班有两名同学成绩优秀得了满分,同学们猜一猜。”
让学生产生想知道是谁的'悬念,从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掌声鼓励。还有一个同学在师生心目中学习有困难,可是这次考试表现非常出色,应该是谁呢?老师告诉你们是康佳林,掌声鼓励。你们给的只是精神鼓励,老师想给他们以物质奖励,每人一朵老师亲手做的花。”
出示用来做花的材料。
“给得满分的一朵红花,得99分的一朵黄花。”板书:2/5和1/5。
同学们根据所得信息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的轻松、容易,掌握牢固。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增加了课堂容量。
教学本节内容时,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涉及到了分数加减法,这样老师就可以随及指导,改变了课本上规定单一的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用一课时的时间,顺利的完成了两课时的内容,学生还得到了充分的巩固和练习。
3.新颖的巩固练习。
用一些动物的名称给小组命名,如:老虎队、狮子队、大象队、军犬队……等,同学们感觉很有意思,并且具有挑战性,再进行对抗赛时,表现的很踊跃,并评出了优胜队。
4.教学程序有待考虑。
如:5/6+1/6出示的图片应考虑是否必要,怎么出示。
5.课堂语言组织较差,想用一些幽默性的语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范本篇二十
《分数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题,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现就本课教学有如下反思:
1、充分利用主题图,教师启发得当,学生学得较好。
教师示主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分别提出:1、猪八戒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2、猪八戒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这就为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引出了课题和内容,致使后面的教学顺利进行。我也就是利用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
2、把握起点,合理定位在这堂课中,我把目标定位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上,努力实践着“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这些孩子刚学了两节课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能凭直觉算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如:在计算2/8+1/8=3/8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2/8是2个1/8,1/8是1个1/8,合起来是3个1/8。当算出2/8+1/8=3/8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呢?老师又进一步让学生通过看图、实物演示来明白这样计算道理,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后,可以直接教学例2,利用学生提出的“猪八戒第一次比第二次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进行例2的教学,这样处理显得比较自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说算理,总结计算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形象直观,容易理解,降低认知难度。整堂课从直观到算式,再从算式到用直观来解释。力求把看似简单的课上出数学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校的运动会范本(精选8篇)
- 2023年年底完美收官文案(精选17篇)
- 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结范文(精选13篇)
- 员工食堂文化标语如何写 员工食堂文化墙(7篇)
- 最新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怎么写(精选19篇)
- 三年级愉快的周末日记(实用13篇)
- 最新推荐简易个人简历模板如何写(汇总11篇)
- 最新节能与环保论文(精选11篇)
- 最新年底完美收官文案(优秀13篇)
- 最新落花生教案(大全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