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39:24 页码:9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模板10篇)
2023-11-12 05:39:24    小编:ZTFB

总结是对我们所经历和学习的事物进行思考和归纳的过程。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一

5.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英]培根。

6.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7.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8.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9.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10.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2.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13.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14.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15.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16.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谚语。

18.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19.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二

1、在科学著作中,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

2、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多多益善。

4、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好像沙上行走者的足迹: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但如果要知道他在路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5、应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读书当作一个任务那就收益甚微。

6、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可是,当你读书而思考得很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7、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8、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9、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10、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1、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

12、无人阅读的书籍就好比是一块木头。

13、有创见的书籍传播在黑暗的时代里,有如太阳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是凭着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

14、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15、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候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下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

16、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想摆脱令人烦恼的胡思乱想,不妨去求助于书本。书本总和蔼可亲地欢迎你。

17、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18、愚昧使人落后,知识使人前进。

19、对于善于读书的人,决不滥读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20、中学时代读[]在那里的书卷,是一生到死也不会遗忘的基本知识。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三

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这个朋友已经陪伴我四年多了,它就是:日行一善 。

从上一年纪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写日行一善。当时我还不知道日行一善是什么意思,现在我知道了。就是每天做几件好事,选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事记下来,并让见证人签字。通过这几年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我每天都在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楼道,帮妈妈做家务,就连出去旅游或去姥姥家,也不忘记带着日行一善的小本子,以便随时随地做好事并记录下来。日行一善不但使我养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并使我懂得了尊重他人,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我知道应该止语静听,而不是去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那样会显得很不礼貌。

过去这几年里,我们班的同学长大了很多,成熟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许多,学会了很多。这一切都归公于我们的孟老师。是他教会我们做日行一善,并让我们学会写日行一善。日行一善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我可以用我的心去感受它对我的教导,我想等我将来长大,成就出一翻事业的时候,我一定会非成感谢日行一善,并感谢教会我们做日行一善的老师,它必将成为我们一身宝贵的财富。

日行一善像我心中永远的老师,每时每刻都在教导我,鞭策我。我相信日行一善会永远陪伴我,使我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得人。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四

春的诗意引领我开启了梦的精灵。

夏--张扬。

《水浒传》中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英勇,李逵救柴进的无畏,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智慧,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不禁惊叹。《西游记》中孙悟空打闹天宫的无惧,大战牛魔王的机智,使天不怕地不怕的神猴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梁衡的《夏感》看到了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

书以夏的激情奔放给了我力量与勇气。

秋--深沉。

绚烂多变的个性,是秋最美的符号。每一片飘零的落叶,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五

告诉孩子,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不能拿。有时孩子会禁不住美味或者玩具的诱惑,在陌生人的劝说下接受这些东西,告诉孩子接受赠与是会受到侵害的。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

2.熟记电话号码。

让孩子熟记家长号码、名字、家庭住址、自己的名字等一些有助于联系家里人的方式。另外尤其要牢记常用的报警及急救电话,如110、120、119等等。

3.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平时应教育孩子不准给陌生人开门,不管他说他是谁都不要开门,你可以隔着门告诉他,你爸爸在睡觉,让他过一会再来。然后,给家长或邻居打电话,告诉他们有一个陌生人在家门外,让他们不要挂断电话,直到陌生人离开为止。

4.上下学家长要陪护。

孩子上学和放学时,最好有家长接送,如果家长没空来接送可以让孩子跟他的同学一起回家,或者直接去同学家,家长晚上去同学家接就可以了,最好不要让孩子单独回家,以免发生意外。

5.教孩子学会拒绝。

放学了,陌生人或者父母单位的同事接孩子回家。只有父母或固定的几个亲友接送才能跟他回家。如果需要其他人接送,一定要给孩子打电话,亲口交代今天将由谁代替接送。或者打电话给老师,交代老师今天父母不来,由某某来接孩子。

6.报纸、电视中的案例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报纸、电视,一方面既能增长孩子的知识,也可以让孩子知道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不安全事故应该如何处理,提高孩子的忧患意识。

7.自我保护意识,家用电器的使用,电源插销,热水,煤气都不要动。有时候在家里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热水烫伤是非常多见的,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远离热水。召气和液化气也很危险。教会孩子使用家用电器,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因为好奇心而出危险,就不会乱摸乱动了。

二、自我保护儿童安全。

1.生人来,门莫开(独自一人在家,千万别给生人开门)。

2.攀高处,使不得(要让孩子们懂得不要攀爬高处,危险)。

3.离电源,远一点(教导孩子们离开关电源远点,这些都是不能碰的东西)。

4.夏天到,别玩水(这个可能适合农村的孩子们,毕竟农村的河流啊多点)。

5.过马路,要小心(教导孩子们从小就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

6.遇危险,喊救命(碰到危险,要大声呼喊救命)。

7如走失,找警察(万一走失了,可以去找警察,或者打110)。

8.生人食物我不吃(教导孩子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碰,不能吃)。

9.我的身体你别碰(要从小教导孩子,自己的身体谁都不能碰)。

10.滚烫东西不能摸(教育孩子开水刚做好的饭菜都不能碰,以免烫伤)。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六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谆谆善诱的老师。如果每天读一本好书,就等于每天和一位好老师在一起。她给我们传授知识,引领我们成长,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吃完饭,妈妈让我赶紧睡觉。可我想读一会儿书,就恳求妈妈“妈妈,让我读一会儿书吧!反正我也睡不着。”可是妈妈态度非常坚决,不让我读。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床上。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u我可以趁妈妈睡觉的时候偷偷看书呀!对,就这么干!于是,我装模作样地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妈妈看见后,满意地点点头,走了。听到妈妈上床后,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拿了一本《笑猫日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妈妈发现了,走过来把我的书没收了。唉!我还是想看书呀!怎么办呢?我观察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再仔细一看,哇!我的那本书就在我的书桌上!耶!我兴奋地握紧拳头,强按住我心里的狂喜,小心翼翼地爬下床,偷偷地把把我的宝贝书拿到床上,继续看了起来……妈妈好像又发现了,蹑手蹑脚地向我走来。这回我可变聪明了,迅速地把书藏到枕头下。妈妈看见我在睡觉,便回去了。当我确定妈妈上床了时,就又拿出我心爱的书,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可没看几分钟,闹钟响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u要把文章写好写精彩,最可靠的是要多看书。的确,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七

学法辨是非,守法践于行,宪法广宣传,社会更安宁!

法律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任何事物都不能缺少束缚它的规则,否则就会方寸大乱。法律的存在就是用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从而使这个社会变得井井有条。

人人都知道触犯法律是要接受惩罚的。虽然如此,但是还有许多人去触犯法律。

几年前,一个仅有七八岁的小男孩被他爸爸的两个好朋友骗到山坡上,原来那两个人早已染上了毒品,在无可救药的情况下,他们想利用这个小男孩得到一笔金钱来吸毒,于是他们就向小男孩的家里打电话,叫家里拿钱来赎回儿子,但是,小男孩的父母还没赶到,他们就用绳子活生生地勒死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当小男孩的父母和警察赶到现场时,小孩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只见小男孩的两手深深地抓在泥土里,并且带有鲜血的指甲都向上翻了起来,绳子还紧紧地勒在他的脖子上,看到这种残忍的情景,他的母亲晕了过去。

由此,许多家长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如此遭遇。虽然这两个人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但是他们这种恶劣的行为,却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他们犯下的错误,警示了我们这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年朋友,并且告诉了我们从小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做一位社会的好公民。

犯罪是一棵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就像面对毒品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好奇,想尝一口,然后,又想尝一口……慢慢的,就陷入了吸毒的深坑。先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毒品,零花钱用完了之后,就开始偷家里的钱,长大之后,就开始偷。抢别人的钱。一个人就这样犯罪了。所以我们应该远离毒品,以免触犯法律。

法律是正义之火!法律是和谐之基,有了法律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养;法律是实践之果,有了法律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我们要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八

顺逆法——一位外国学者说过,他的读书方法与众不同,一般人总是顺着书本一一读来,而他则逆向而读,边读边遐想,边论证。即从最后的结论读起,一开始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去思考,这样阅读有时会受益更大。

旧时的学子们编了一首打油诗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收拾心情待明年。我觉得如果把读书当做消遣,那才能得到读书的真味。一年四时,都是读书的好时候。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矣。我如今试创一个四时读书之法,供读者参考:春日万物生长,百花吐艳,宜读盛唐诗、北宋词、六朝赋,及《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之类的书,手持此类书,坐春花之下,落英缤纷,有含英咀华、口齿余香之妙。

夏日烈日炎炎,芭蕉苒苒,宜读庄子《南华经》、陈继儒《小窗幽纪》、张潮《幽梦影》、屠隆《娑罗馆清言》,及《西游记》《墉城集仙录》之类,晚凉新浴后,散发欹枕而读,得逍遥自在之真趣。

秋日金风肃杀,草木凋零,宜读《史记》、《资治通鉴》、《东京梦华录》、晚唐诗、南宋词,及《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看黄叶飘飞,观沧桑兴废之大观。

冬日朔风凛冽,白雪皑皑,宜读《六祖坛经》、《菜根谭》,寒山拾得诗,悟寂灭禅机。如果嫌太枯淡,那就再读《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子不语》之类,冬夜漫漫,可以提神解闷。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九

8、从遵守纪律做起。

9、诚实的品格是可信的源泉。

10、养成信守诺言的好习惯。

11、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

12、克服爱慕虚荣的缺点。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1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4、从家务劳动做起。

15、摆脱依赖的不良习惯。

16、只有责任才能让你长大。

17、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18、做好自我保护。

环保手抄报:低碳生活好习惯。

诗歌伴我成长手抄报篇十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样性”。中国古代传统家庭往往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宗族之中,日常行为受到族约的限制。族约的制定通常是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商讨所得,里面蕴含了这些长辈日久经年的为人处世哲学,也兼顾了社会风潮和公平正义。这样的族约无论是否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都有很强的“法规”性,家族内部成员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信任,会无条件地执行并延续下去。

然而,族约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因为族内优秀成员的诞生而改变;亦或是家族优秀成员诞生后再定立传世的家规、家训。

比如,司马光著《家范》,就是家族内优秀成员诞生而改变族约的例子。司马光其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其父司马池官拜兵部侍郎、天章阁侍制(天章阁属于翰林学士院,侍制是皇帝的藏书阁顾问。),这样世代簪缨的'诗书之家,定有家规、家训。司马光成为司马氏一族的代表人物后,撰写了《家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个人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至此,《家范》中的思想便成为了司马氏的家风。

再如,山东诸城东武刘氏家族,就是家族优秀成员诞生后再定立传世的家规、家训。刘氏家族原本乡里布衣,世代为农,是移民到山东的新家族。刘必显是家中第一个进士,官拜户部广西司员外郎,晚年辞官归故里,致力于子孙的教育,立下了“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的家训。

自清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算起,至道光末年为止的近两百年里,刘家连续七代,先后科考得中198人,其中进士共计5世11人,举人共计6世35人,七品以上的官员七十三位,出任知县、知府、道台、学政、布政使、巡抚、总督、尚书直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者皆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刘统勋、刘墉父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自汉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格外推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八德”。“八德”作为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

在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社会的变革动荡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入侵并未动摇百姓对封建思想的信仰,反而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在“八德”的基础上延伸出“烈”这一品格。故而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样的家风在社会上普及。到了明代,阳明心学引领风气之先,“知行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依然有指导意义。可见,家风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下,家风可能被重新厘定。

“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生活作风可以分为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比如,清正廉洁是一种价值观,而勤俭持家便是这种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的体现。当然,许多家风、家训并不会将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区分得非常清楚,因为简单明确的表达更利于流传。这种简单明确还体现在对典籍的高度概括上,往往几个字就浓缩了一个思想或一种道理;同时又必须是接地气的表达,因为家族中文化程度不同,若写得艰深拗口,则不易流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