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有效地学习一门新技能?以下是专家总结的一些保持健康的小窍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小论文篇一
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们说,黑色吸热,白色反热。
当然夏天大人们把白衣、白裤全找出来,冬天人们大都8爱穿深色羽绒服,我一直不懂这是为什么?这不,今天是个大晴天,终于可以证明这个道理啦!我兴冲冲地跑到楼下,找“实验品”。
虽是隆冬,可雨水不多,所以根本找不到什么冰。
怎么办呢?物品灵机一动,不如就拿我家正冬眠的小乌龟来当这个实验品。
我健步跑上楼去,拿着铲子,挖出了在花盆里冬眠的两只小乌龟,这样好像有点不道德,可是心急的我顾不得那么多。
我知道乌龟在所有冬眠的动物中睡的是最不沉的(至少我家的是),只要气温升到0℃以上,它就会醒来,如果再到10℃以上,它就可以行动自如了。
我分别把它们分别放在一个黑袋子和白袋子里,放在太阳底下,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到来。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看了半天没什么动静,我急切地打开了两个袋子,它们仍像死了一样,理都不理我,我干脆去做别的事了,说不定时间一长,其中一个就会醒呢。
中午我回来一看,看到的景象让我吃了一惊,黑色塑料袋被划破了,旁边一只乌龟熟睡在那里,这肯定是乌龟干的,塑料袋上的爪印非常清晰,可乌龟又开始冬眠是因为在中午的太阳的照射下,袋子里的温度变高了,乌龟也醒了,乌龟跑出了袋子,可外面气温很低,自然身上的热量支持不了多久,就又冬起了眠。
另一个白色袋子里的乌龟还在“装死”,实验证明了一切。
可是为什么黑色会吸热,我跑去问大人,可他们都说不知道是为什么。
后来我在网上搜寻答案,没几分钟,我便知道了原因。
原来光源发出的光是一种电磁波,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以及其他的一些射线,可见光就是我们平时可看见的红橙黄绿蓝靛紫,除此之外,在红光的那一边没有红外线,是不可见的,具有热作用,在紫光的那一边还有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我们之所以看见物体呈现颜色,是因为它反射了那种可见光,而黑色什么光都不反射,全被吸收了,包括红外线,所以他获得的能量最大,因此感觉比较热了,而白色正好相反。
原来科学那么神奇,我们有多少不知道的和一知半解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科学小论文篇二
有一天看到电视里的潜水员正从海里出来,看到他很累。我问爸爸是为什么?爸爸说:是因为水压的问题,让我们做一个实验吧!”
爸爸让我找来的材料是:1个2l的汽水罐、1卷胶带、1个钉子、1个平盘。
我放好汽水罐,用钉子在离瓶底2cm、4cm、8cm和10cm的小孔。然后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将汽水罐中加灌水水,再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你知道出现什么现象了吗?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离底部2cm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离底部4cm的水,喷得最近的是离底部10cm喷出的水。
爸爸说:“这证实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所以离瓶底2cm的小孔射的最远,离瓶底10cm的小孔射得最近。”
为了知道压力还和什么因素相关。我又做了个小试验:我用一根吸管插入一个小纸盒的口,插得紧紧的。然后我通过吸管往纸盒里加水。当水快到吸管口时,小纸盒的底部裂开了。多次试验,结果都是这样。原来,水压还和重量有关。因为纸盒底部须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压也就最大,所以纸盒在底部裂开。
水压无处不在,不管是水龙头流出来的水还是小河里的水都有水压。如果没了水压我们现在就没自来水喝了。所以说水压无处不在!
科学小论文篇三
二.查找资料带着疑惑,我查阅了许许多多的书籍,书上说,盐水的密度比清水大,而且当盐水的浓度增大,密度也会随之增大,只要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那物体就能在盐水中漂浮起来。这就是在盐水中鸡蛋比较容易漂在水面的原因。
三.实验验证为了证实书上的是否正确,我决定做一个实验。我拿出两个鸡蛋、两个装着水的杯子,一杯是浓度较大的盐水,一杯是清水,我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装盐水的杯子里的鸡蛋慢慢上浮。而装有清水的杯子里的鸡蛋一直沉在水底,一动不动,丝毫没有上浮的现象。
四.结论实验证明,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壳的密度大,浮力足以可以让鸡蛋漂在水面,而清水密度不够鸡蛋壳大,所以不能让鸡蛋漂在水面。鸡蛋在清水里浮不起来,却漂在盐水面上,看起来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它悬浮在杯子中间,就好像人在死海游泳一样,死海浮力大,无论你有多下都好,总是会浮上来的,而在清水里游泳,会下沉的比较深,但当达到一定深度时,水就会有足够的压力便可以浮起来,不过这需要很深。这就是鸡蛋为什么可以在盐水里较易浮起来,而不易在清水里浮起来的原因。
科学小论文篇四
社会高度现代化的发展下,风险伴随发展,因此,风险社会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一、有关风险和风险范式研究。
在众多对风险的研究中,德伯拉·勒普顿(deborahlupton)归类出三种风险范式,由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等人为代表的利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风险的“文化/象征”理论,吉登斯和贝克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以及艾瓦尔德(ewald)等人借助福柯的理论提出的“治理性”(governmentality)理论。国内以马克思思想为视角研究风险社会范式的,如:庄友刚的《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从马克思主义视野对风险社会的二重审视》。
国内郭强《高度现代性条件下知识缺失与风险叠加》也从风险文化角度分析,认为知识是饱和又缺失的,社会知识会提高人类战胜灾害的同时也增强制造风险能力;知识缺失使我们进入风险社会时代。陈忠、黄承愈在《风险社会:知识与实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与“历史超越”》中认为揭示、剖析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全面认识风险社会的实在本质,历史性的超越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二、有关风险社会特征的研究。
国内学者刘岩在《风险社会理论新探》中总结了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并且得出风险社会的独特性表现,第一,全球性风险;第二,人为性;第三,现代性变异的产物;第四,社会风险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结构性特征。庄友刚在《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指出风险也强调风险不确定性,风险有破坏性的同时也具有挑战性与创新性,风险与机会同在,即风险二重性。
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具有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在贝克、吉登斯和拉什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中描述可能性也就是一种未来性、不确定性。发生概率不定,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回归到社会中”,不确定性掌控生活和行动。而且这样的不确定性本身就预示了风险的二重性。吉登斯《失控的世界》中风险指的是与将来可能性关系中被评价的`危险程度,是一种看作将来被征服的范围。
风险关涉领域具有广泛性。贝克在《风险社会》写到风险不仅关涉到社会还涉及到个体,不仅涉及经济还涉及政治、文化等。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由于财富分配逻辑向风险分配逻辑转换,风险一开始体现在经济领域,随后逐渐蔓延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生态领域、文化领域。
社会风险具有人为性与非先在性。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指出人现在面对危险更多地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源于外界。在贝克、吉登斯和拉什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中总结指出人们被动的卷入由人们自己进行的实验,并且这场实验早已不受人们的控制。
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强调制造风险,而拉什则强调规避风险。
三、自反现代性分析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杨亮才在《现代性视域中的风险》认为社会可能面临“危险”和“灾难”人类社会处于由简单现代性向反思现代性的转变过程中,并且特别指出中国转型下虽没有进入风险社会,但是风险具有潜性且大量交织,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实现全球合作下的风险治理。庄友刚在《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角度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反思,而且反思的基本理论应指向对全球资本主义关系的批判的前提下的改良实质。郝建梅在《风险社会: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不仅将风险问题与自反性现代化联系并且视为风险社会的两大主题,将贝克的社会理论定位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理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对自反性现代化的重视。
吉登斯、拉什、贝克在各自着作中分别详细对自反现代性的概念进行重构和批判。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现代社会已达到了极限的情况下现代工程没有陷落,并没有面临现代性枯竭,是第二波,只是变得激进的情况下重建。
四、风险对策的研究。
温志强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的再认识--以公共危机管理为视角》一文中指出政府主要要从风险突发情况下转变处置突发事件的理念入手,以人为本,做到取信于民,调和各方利益的情况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齐立广在《风险社会中政府责任担当的问题》提出政府不仅应该从责任伦理、在行为导向上对风险文化、意识等逻辑转换,还要重视预警、决策、问责机制构建;吴英姿在《风险时代的秩序重建与法治信念--以“能动司法”为对象的讨论》中从司法角度指出要法治信念裁判制,社会共享价值体系重建,还要通过始终如一的适用法律,实现民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向规则之治转型司法机制;武术杰、李昭昊在《风险社会中政府的媒体管理和形象管理》中指出政府在现代社会必须学会危机管理,尤其要注意媒体管理与形象管理,否则处理不当会削弱政府合法性基础,而使政府的合法性得到巩固和加强又要从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改善政府形象激励和引导公众共同克服危机入手。
纵观以上资料,对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多讨论其现代性,从各学者的研究资料看出,大多学者只是对风险社会中的表象问题分析研究,少有能探究到其背后的本质问题,特别是对其风险制度、实践观问题研究及反思,即没有很好的将贝克的社会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也对其背后本质单独分析不够。
参考文献:
[1]王南湜.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郭强.高度现代性条件下知识缺失与风险叠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2(1)。
[3]庄友刚.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j].山东社会科学,(5)。
科学小论文篇五
1.1、什么是科学。
1.2、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成长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对神明的尊奉与崇拜。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种信仰体系,是对客观存在的解释,一般包括仪式的遵从与信仰两个方面。宗教主要特点是,相信有一种神通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这种神秘力量不仅统摄万物而且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拥有绝对权威,从而使人类对这种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和崇拜之感,并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引申出信仰认知和仪式活动等内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解说宗教“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2.1、科学与宗教共同生长。
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科学知识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古代文明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受人类社会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在一段很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的科学知识一直依赖于充满想象和猜测的自然哲学,甚至依附于宗教神明。到了中世纪,科学逐渐发展成为神学的一个分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科学与宗教从混合状态走向解体,科学最终从自然哲学和宗教神话中分离出来,演变成为实证科学。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第一次宣布了近代科学与宗教神话的终极决裂。从此,科学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自然科学也从宗教神学中获得解脱,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冲突对立的道路。
在人类文明刚刚开始之时,科学与宗教就各自的萌生起来。只不过当时科学认识与宗教思想都处于初始时期,相互存在于人类的原始思维形式之中,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很难找到二者的差别。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形式出现分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形式开始分离。在原始社会走向完结前,不同文化的分化正处于低级阶段,科学知识与宗教神明仍然共同存在,界限不分明,互相包含。正因如此,我们在最初的科学中能够看到神秘的虚幻认识的影子,而在最初的宗教中也能够发现人类经过实践积累的经验知识。
2.2、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认可超自然的力量,反对采用超自然的因素和力量去解释任何自然客观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发展过程。然而,从本质上说宗教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信封,认为世界是被超自然的上帝和神明创造的。宗教由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崇拜导致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科学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与宗教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之间的对立,决定了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而且这种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科学与宗教的认识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从客观实在的各种具体形式出发,从而发现客观实在之间的联系并用经验的方法证明。而宗教认识所采用的方法是“信仰主义”,借助的是非经验、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直觉。
科学与宗教的社会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以此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被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最有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宗教曾经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宗教是一种含蓄的成分,因为宗教常常把客观的社会制度作为神意的展现,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2.3、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宗教和科学是一直存在着冲突的,但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宗教领域同科学领域之间冲突的主要来源在于人格化了的上帝这个概念。这种象征性的内容,可能会同科学发生冲突。只要宗教的这套观念包含着它对那些原来属于科学领域的论题所作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式陈述,这种冲突就一定会发生。[2]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并不罕见,依此可以看出宗教对科学发展的干涉,比如,教会严厉反对伽利略和达尔文的革命斗争并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就是这样。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向我们证明,宗教永远不会摒弃对威胁其地位的科学理论发起挑战的,不仅这样,宗教还要打击科学的教育。最典型的例子是,众所周知基督教一直没有停止对“进化论”的`攻击,因为“进化论”击中了基督教信仰的根基,这也就上演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由此看来,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由来已久并且也很难调和。
3、科学家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虽然科学与宗教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对立冲突的关系,但是许多西方自然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例如天文物理学的奠基人开普勒曾说过:“既然天文学家是自然之书最高上帝的牧师,适合我们思考的不是我们智慧的光荣,而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上帝的光荣。”;还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牛顿,他信仰耶稣基督和救世主,而且牛顿在晚年写了大量关于宗教方法的手稿,手稿内容涉及年代学和圣经研究又延伸到神学阐释;更有发展了电学和磁学基础概念的法拉第,他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积极参与教堂活动;被称为是原子理论之父的道尔顿,也是一个传统的基督徒。
笔者认为要坚持一个适度的原则,可以有信仰,要防止过犹不及。例如伽利略,可以说他一直是一位忠实的天主教徒,但是必须承认他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伽利略科因追求真理而取得了科学成就,当他的科学研究与宗教信仰产生矛盾时,他选择真理,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尊重科学事实,因此才能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
如果科学家迷信过度,那么他们的科学之路将会充满崎岖,宗教信条有可能引导他们走上与科学相反的道路,得出一些违背科学的结论。这里我们以牛顿为典型来考察一下。牛顿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公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著作,无论是在天文学还是在数学等领域他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这些成就都归功于他崇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因为他能够正确面对科学事实,敢于破除宗教信仰的束缚。但是在晚年,他的科学观逐渐屈服于神学观,他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进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那之后牛顿就没有多少的科学成就了。可见,科学家可以有信仰,但是要适度。
4、结论。
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历史上科学与宗教始终存在冲突对立的关系,宗教对科学进行迫害,导致科学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对立又统一,宗教离不开科学,科学也需要宗教。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宗教信仰,要发挥其有力一面,发展科学的同时也发展宗教。
【参考文献】。
[1]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5.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
科学小论文篇六
叮铃铃,上课铃一响,陆老师就神秘地告诉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准备的材料一点儿也不复杂:一个玻璃杯,一个蓝色小纸环,一枚银光闪闪的硬币,一根筷子。我想:这么简单的的几样东西,能做什么实验呢?老师的葫芦里又装着什么药呢?同学们都很好奇。
实验开始了,我们瞪大了眼睛,有的甚至还站了起来。只见老师先把蓝色小纸环放在了玻璃瓶的口上,然后将硬币放在了蓝色小纸环的上面,老师问:“你们猜猜,如果我快速地把纸环挑到一边,硬币会跑到哪儿去呢?”同学们交头接耳,七嘴八舌地猜着。有的说:“应该会落在讲台上。”有人自信地说:“肯定会稳稳地落在瓶子里。”也有人说:“会落到地上。”还有人说:“老师力气大,硬币肯定会飞到窗外去。”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陆老师见我们有许多的答案,微微一笑,说:“答案即将揭晓。”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屏息凝视,像一位狩猎者盯着自己的猎物那样。只见老师小心翼翼地把筷子穿过纸环,然后迅速用力一挑,“叮当”一声,硬币居然稳稳地落进了玻璃瓶里。猜对的'人欢呼雀跃,而其他的人还没缓过神来,嘴巴都张成了“o”形,大得可以塞进一个鸡蛋了。大多数同学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老师不是在做实验,而是在变魔术。陆老师决定让一位同学再来做一次。这位同学认真地按照老师的方法做了起来,硬币同样落进了瓶里,教室里沸腾了。
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明白了:原来硬币落到玻璃瓶里是因为惯性的作用。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惯性存在,例如:我们快速跑步冲向终点时,人往往不能一下子站住,而会继续向前缓冲几步。再有我们乘车的时候,有时司机踩刹车时,乘车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往前冲。这些都是惯性在起作用。老师还告诉我们其实生活惯性的现象有好的作用,也有惯性“惹祸”的时候。像乘车的时候,如果不抓好扶手,人就会因惯性的作用跌倒受伤等等。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不住地点着小脑袋。
通过这次科学小实验使我认识到了,科学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发扬光大,服务社会。
科学小论文篇七
亚麻(linumusitatissiumul.)属亚麻科亚麻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纤维和油料作物之一,按用途可将亚麻分为3类:纤维型亚麻、油纤兼用型亚麻、油用型亚麻,习惯上将纤维型亚麻和油纤兼用型亚麻统称亚麻(flax),油用型亚麻也叫胡麻(linseed)。随着绿色、节能环保的深入人心,亚麻等绿色纺织原料越来越受追捧,亚麻学科研究不断深入,已经由过去的小作物发展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作物,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近年来,亚麻学科在分子水平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已经构建完成,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为亚麻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些转化植株,但还没有获得可以推广的亚麻转基因品种。整体而言,亚麻学科还处于大田作物的追踪和模仿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国家的资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学科在国家层面的受重视程度,同时也为学科研究方向提供指导,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亚麻学科的资助力度着手,整理和总结该学科受资助情况,结合亚麻市场形势,分析了亚麻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旨在为本学科科研工作者申请国家基金提供参考。
1亚麻学科发展。
我国作为亚麻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从1906年开始引种纤维型亚麻,至今已有百年的种植历史,但相对其它作物而言,我国亚麻学科的研究比较滞后,导致我国亚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严重影响了我国亚麻向国际市场的拓展。目前,亚麻学科的前景呈可喜态势,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年度间资助额度(见图1)及支持单位和项目分布来看(见图2),2012年以前,亚麻学科的国家基金资助为零,2012-2015年,国家基金委共立项亚麻学科基金21项,其中12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基金项目,总资助力度达918万元,平均资助额度为43.7万元,其中胡麻12项,总资助额为550万元,亚麻9项,总资助额为368万元,总体而言,亚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不论从力度还是范围来看都呈上升趋势。随着亚麻基础研究项目数量的持续增加,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政策上正在逐年加大对亚麻学科基础研究的支持,为我国亚麻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撑平台。国家基金资助的胡麻项目主要集中在胡麻油所含成分及功能分析,如:亚麻籽油调控胰岛细胞机理研究;产量相关性状的基础研究,如:油用亚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亚麻酸含量的qtl定位研究等。相对而言,亚麻的资助力度及立项的数目都不及胡麻(见图2),但亚麻的资助范围较广,涉及亚麻的纤维产量、病害、抗耐性及复合材料,如:纤维含量的基因挖掘、亚麻粉病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抗性基因克隆、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等。从亚麻学科资助单位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位居前三,均获得超过100万元的资助金额,其中前2个单位主要以胡麻研究为主,纤维型亚麻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主要学科之一(见图3)。综合亚麻学科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情况,生命科学仍然是亚麻研究的重点,利用先进的生物前沿技术对亚麻高产、优质、抗耐机理进行阐释,挖掘其生物学调控机理,特别是亚麻生命机理机制及抗耐性功能解析是现阶段亚麻学科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对于亚麻的多用途开发及保健功能研究等工程化学及医学研究领域,未来将会是亚麻学科研究的新聚焦点。
2市场形势。
目前,亚麻产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广阔。欧美国家劳动力成本偏高导致其竞争力下降、种植面积萎缩及加工企业倒闭,造成了大量的亚麻行业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廉、亚麻产业基础雄厚等竞争优势,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地区企业资本和行业要素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另外,全球气候条件回暖致使亚麻种植北移,带动了相关企业及行业资本的北移,中国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亚麻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行业要素集聚地。现阶段国家将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各种惠农政策和支农资金会进一步涌入农村,这必将为亚麻产业开发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从国家政策到社会市场形势,整个宏观环境提供给亚麻学科的前景光明,目前亚麻育种新方法的研究正处在一个逐步深入的时期,相关科研单位对亚麻育种资源的重视和在育种新方法、新途径研究上的进展,将推进亚麻学科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3发展前景。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亚麻学科前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给科研工作者提供该学科发展的方向。2000年以前,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支持主要放在了粮食作物上,亚麻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及粮食作物的千分之一,使亚麻学科科研投入低,人力、物力投入严重不足,亚麻研究设施手段远远落后于其它作物,更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亚麻育种、栽培等相关的基础研究力量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技术储备不足,设备落后,加之人才队伍和硬件基础薄弱,导致亚麻品种水平和栽培技术等方面与粮食作物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科整体研究水平相对滞后。2011年以来,亚麻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有了“零”的突破,加之亚麻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包括亚麻岗位科学家、亚麻试验站及亚麻综合观测站等重大学科建设梯队的设置,表明近年来,特别是“十五”计划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亚麻学科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人才队伍和配套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极大的鼓舞了亚麻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不断有亚麻学科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地方层面的大力资助,亚麻学科的发展势头急剧上升,科研工作者热情高涨,相信未来几年,随着亚麻学科的不断发展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亚麻研究工作将继续深入,通过上下游工作者们的积极合作和共同努力,亚麻学科将逐渐展现自身特有的学科魅力,为中国作物麻类产业增添新的色彩。
科学小论文篇八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拿到风尘仆仆,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上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拿布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亮晶晶的,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我有点不解,这是为什么呢?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在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更加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我想起在自然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凹凸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物质中存在的不均匀团块使进入物质的光偏离入射方向而向四面八方散开,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开的光,就是散射光。所以我们就看到新皮鞋反射出来的光线比旧皮鞋更加的明亮。
那生活中有哪些散射现象呢?蓝天、白云、晓霞、彩虹、雾中光,曙光的传播等等常见的自然现象中都包含着光的散射现象。
反射与折射的区别是什么?光的反射:光在一个平面被挡回,入射角和反射角度是相同的。光的折射:光从不同密度的介质穿过时发生的偏折现象。
举一个光反射通俗的例子:在阳光下,我们用一面镜子,让太阳以一个固定的入射角照镜面,镜面就会以同样的反射角度反射出太阳的光。而折射通俗的例子:在一间黑屋子里,用手电筒以一定的角度(90度除外)照养鱼缸水表面,这时,我们从养鱼缸侧面就会看到,光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折线。
那么光的散射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呢?光的散射现象在各个科学技术部门中有广泛应用。通过散射光的测量可以了解到散射粒子的浓度、大小、形状及取向等,在物理、化学、气象等许多方面的研究中得到应用。散射光谱又可用于确定物质分子与原子的特性。近年来利用强激光可获得受激光散射,更便于进行这种研究与应用。
而光的折射就时时刻刻地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他。为什么呢?其实我们看东西也是要经过光折射到晶状体才成像的,如果没有光的折射,动物的视觉被剥夺,地球温度过高,紫外光过强,不可能有生物存在。在这些前提下,地球的温度就会升高,南北极融化,海水被蒸发,植物被烤干,我们也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多么难以想象啊!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学,我们要学会发现,在发现中寻求乐趣。
科学小论文篇九
相信大家都玩过“放纸炮”吧!那么,在玩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出现吧。现在就到了揭密的时刻了,首先,就由我带领大家去揭开“放纸炮”的“神秘面纱”吧!
在玩的过程中,我看见有很多的同学放出来的声音不同,有放出来声音大的,也有放出来声音小的,还有的甚至放不出来声音。
现在,我们针对这些各种各样的情况,来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吧!
根据这个提问,我们做出了猜想。“会不会‘放纸炮’放出来的声音大小与折法,力气有着很大的关系呢?”
现在,我们又根据提出的提问,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首先,我们先把这个实验分成了两组,第一组负责“折得宽与折得窄”,第二组负责“放得力气重与放得力气轻”。第一个实验组我们叫它“折法组”第二个实验组我们叫它“力度组”。分配完毕,我们开始做实验了。
一开始,我们先让“折法组”出场,“折法组”首先派了陈碧青来折“折得较宽”的“放纸炮”,让包宏宇来折“折得较窄”的“放纸炮”,开始放了,两个人用同样的力气放“放纸炮”,结果,“啪”的一声,陈碧青的声音很重,而包宏宇的声音不是很重。
现在轮到“力度组”了,这次,由我来做实验,我们组的组员都帮我准备好了“放纸炮”,放得力气重的“放纸炮”与放得力气轻的“放纸炮”的宽度相同。我先放力气重的“放纸炮”,然后再放力气轻的“放纸炮”,结果,是放得力气重的“放纸炮”声音大。
通过这个实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放纸炮”的声音大小与折法,力气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
科学小论文篇十
我来到厨房问妈妈,说“妈妈你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吗?”妈妈听后一脸迷惑,我就想,算了,妈妈肯定不知道。求人不如求己,还是自己去找答案吧。我扫兴地走出了厨房。
我带着这个问题,翻阅大量书籍,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书上说:如果一只蚂蚁从洞穴到外面寻找食物,它就会在路途上留下气味,然后返回巢穴用触角告诉其他蚂蚁。科学家证明:如果把一只蚂蚁在路途上留下的气味擦掉,那只蚂蚁就会在被叉掉气味的那个地方停留下来,从而证明了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明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特此做了个实验。用一根小树枝,在它的一头放上诱饵——小糖果。然后我把这跟树枝放在洞穴外,果然有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蚂蚁引到了树枝上。趁此机会我把树枝中间据了一小段下来,这是,蚂蚁就在这个地方嗅一嗅,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似的,在这一个地方一直停留了下来,最终还是没有回到家。我再一次重复上面的实验,发现蚂蚁都是这样,在那个地方一直停留了下来,由此证明——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所以不会迷路。我想:可不可以做一个蚂蚁警报器,只要蚂蚁在它附近,就会鸣叫,这样就知道蚂蚁在什么地方了。
经过这一次实验,我终于知道了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奥秘了,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其实处处充满着科学!
科学小论文篇十一
摘要:要在幼儿园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必须为幼儿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置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将科学探索活动隐藏在区域游戏中时,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也许从头至尾都是“玩”的过程。正是在“玩”的同时,不自觉地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自发性的科学观察和发现。
关键词:科学知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渗透。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教师应当懂得并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鼓励孩子通过游戏与实践来获得知识经验,激发求知欲。因此,当我们巧妙地将科学探索活动隐藏在区域游戏中时,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也许从头至尾都是“玩”的过程。正是在“玩”的同时,不自觉地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自发性的科学观察和发现,使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双眼、双手、双耳去感知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萌生用语言、用绘画、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最初对科学活动的热爱和渴求。对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应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更多地在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
一、在区角活动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区角活动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得特别充分,每个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投入。
我们在区角中投放了一些专供幼儿做小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铁,凹凸镜、纸、水、颜料、电池等,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感兴趣的小实验,如“磨擦生电”、“沉浮实验”、“会变的颜色”等等。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动手动脑,在玩中探索,在玩中发现。我们班有一个小姑娘,平时在集体中不爱讲话,对什么都好象没有兴趣,但一到活动角,她就开始积极起来。有一次她玩变颜色,一下尝试变了十几种颜色,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想法和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
二、在种植、饲养中鼓励幼儿发现探索。
我们班孩子对种植饲养非常感兴趣。他们主动从家中带来黄豆、绿豆、蚕豆、玉米等种子,有的还拿来了萝卜、葱头,土豆、山芋等,还有喜爱的小蝌蚪、金鱼、乌龟,小白兔、小鸡,小鸭等。这些集资丰富了种植区、自然角和观察角的内容。
三、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经验。
其实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发生,关键是老师的指导介入要得当。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在日常活动中,从细微处见心意,把科学知识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有机渗透到一日游戏之中,使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探索发现、合作互动,成为爱科学、爱思考并充满自信的孩子。
出版社:小学科学教师版3卜立新《幼儿科学游戏的设计》。
出版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2014.3。
科学小论文篇十二
如果说光是一群人的狂欢,那么影便是一个人的孤单。深情相聚后的离开,发现很多人都转向了孤单,工作,学习,生活都如此。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一个人生活过,唯独有过两天晚上一个人在家,也是灯火通明了一整晚。那时身边总会有一群人,在家时有家人,在学校时有同学。所以,我害怕孤单,害怕孤单的阴影。放假时,我总会早早的离开,不是为了早早回家,而是为了不被一个人丢在寝室,做最后一个离开的人。那时的时光,总会有温暖的阳光,懒洋洋的洒在我身上,心情总是一片光明,生活中也是一片光明。
骄阳似火的六月,我们就那样匆匆踏上了离别的征程。这一切实际上是四年前已经注定了的,但是仿佛又都是在梦里,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那么让人猝不及防。没有时间板着指头历数离别的日子,直到车辆载着我停在下一站的目的地,每个工作日不能够再在那条熟悉的梧桐树下的柏油路上闲逛时,才恍然大悟,离别是真的,那些最熟悉、最依赖的人是真的离开了。此后,便是山长水阔,相隔多地。想念时,只有孤影相伴。
离别的痛苦,离别之时那个艰难的转身,那滴晶莹的泪花,远不能表达。思念,不舍,往往是后知后觉的。无论离别时说的有多么难舍难分,哭的有多么肝肠寸断,等到离开以后才明白,这只是万千难过中的一刻。曾经舍不得扔的东西,历经千辛万险,悉心呵护才能随身带走的东西,这一刻,看着却透出几分凄凉。或许当初应该什么都不带走,什么都换上新的,此刻也不至于会如此伤感。可是,没有人能够这么做,因为孤单的阴影是曾经相聚的光明留下的。
热切盼望的雪天,再不如往前那般吸引人的眼。就算是抱着暖手宝,三两个人蜷缩在教室痛苦地看高数,心中也对室外的雪充满了向往与喜爱。然而,眼前闲暇时光甚多,每天除了七个多小时的上班时间外,都是空闲,特别是周末来临,一整天一整天的闲暇,以前从未有过。可是,此刻窗外飞舞地正起劲的雪花,对我来说却又视而不见。我说,怕冷,其实还不如说是害怕孤单。
光与影是不是会有一种和谐的旋律,或许会有,就如相聚和别离。时间久了,习惯了,适应了,就是一片和谐,但这是一种无奈。或许最理想的状态是这样,相聚的光明想要的时候都在,孤单的阴影需要的时候出现。每天都是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失去自我;每天都是一个人独自思考,时间久了会成为一名患者。而在自己想要和需要的时刻出现的光与影,大抵是最幸福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科学小论文篇十三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因为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科学神奇吧!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龙泉三小五年级:吴雨微。
科学小论文篇十四
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看道家之“道”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本源的认识越加困惑,却找不到合适的哲学思想加以诠释。然而,道家思想却是个特例,它不但没有随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苍白,反而因科学的发展而愈发生动。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本,而现代自然科学正可予“道”一个很好的注解。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来看“道”的本质、“道”的性质、“道”的运动和发展,以及人所持之道,既是新的视角,又是新的发展。
关键词:道家;道;自然科学。
很多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十分关注道家思想。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或科学发现同老子的“道”相联系,并称从道家思想处获益匪浅。例如,著名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对道家思想不吝笔墨,仅《道家与道家思想》这一章就约15万字。并在其引言中说:“道家思想中属于科学和‘原始’科学的一面,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194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也曾声言,“他正在对三十多种基本粒子背后的基本物质到底是什么而为难”时,由于想到《庄子应帝王》中关于“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的寓言时才想到这基本的物质可能就类似于混沌。“它可以分化为一切基本粒子,但事实上还没有分化”。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则指出:“中国古代对物质结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最基本的结构是粒子,粒子是可以数得出来的;另外一种看法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是连续性的。粒子的观念起源就是阳和阴。连续观念的起源是公元前600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他认为最基本的东西是永远摸不清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钟情于道家思想呢?以笔者之见,正如英国当代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言:“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的发展。”[3]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突飞猛进,一方面向人类揭示出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自然奇观,另一方面也让大多数原有的哲学思想变得苍白无力。特别是现代物理学,过去100年间将原有的理论大厦推倒又重盖,对“万物之理”的研究越深入,对自然本源的困惑也越多,然而却找不到可将其加以诠释的思想武器。但是,道家思想却是个特例,它对“道”的阐述不但神奇地可以与科学前沿相挂搭,而且“道”的影子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愈发清晰。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于古人对自然哲学的伟大成就。以下笔者试着以自然科学的观点,对道家的“道”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庄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很明显,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然而,纵有一万个人读《道德经》,恐怕也会有一万种对“道”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道”就是老子抽象出来表示产生万物的精神力;还有的学者认为“道”就是“道理”,类似于朱熹的“理在事先”,即产生物质的是唯心的“理”。“唯心论”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若以现代科学的逻辑,“唯心论”却是说不通的。为什么呢?我们先从科学之“理”来说起。
首先讲什么是科学。《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以霍金的解释,科学其实就是人企图通过一系列规律及定律来解释世界。这与宗教有本质区别,因为科学之理超脱于神而存在。说上帝创世“只是增加了上帝由谁创造的问题而已”。在西方,一般认为最早企图为自然立法的是爱奥尼亚人(属古希腊文明)[3]。而中国则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阴阳八卦等朴素唯物主义学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5]而对于道家,至少有两个论点是贯穿始终的:第一,对于“道”这一世界规律存在和可理解性的坚信,否定宇宙由神权支配;第二,天地万物和人类虽然纷繁万端,但皆以“道”为最大共性和本源,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统一性[9]。也就是说,道家与科学的观点一样,都主张自然之本是通过客观规律对世界进行支配的。
那么,“道”是不是“理”呢?笔者认为不是。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注意,老子认为道是“物”,而且“先天地生”。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既然生万物的是道,有生于无,而不管“一”、“二”、还是“三”,都是“有”,那么“道”只能是“无”。
在一些人看来,“无”就是什么都没有,这似乎与道是“物”的观点相矛盾。但是,若以现代物理学观点来看,则不难找到解答。第一,“无”本来就是个相对的概念。就算我们能抽走一个密闭容器内的所有分子,那么容器中依然会有各式各样的辐射和能量,还有无孔不入的中微子;就算我们能抽走这个容器内的所有物质,那么这个容器内的空间依然会不断地出现不停互相湮灭的正负粒子,即“真空涨落”。另一个例子,我们在地球上能用天文望远镜望见色彩斑斓的猎户座星云,但如果你真能实地探查一番的话,必定会发现那里什么也没有,因为那里物质的密度比我们能在地球上制造的最空的“真空”还要低。第二,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认为“无中生有”并非不可能。霍金认为,宇宙很可能就是起源于一个膨胀超过临界点的混沌粒子[4]。以m理论为例,宇宙的可能性不止一个,事实上有无限多种可能性“合成”了现在的宇宙,宇宙起源于更高维“膜”上,“膜”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物质[3]。多重的宇宙本来应该是无限,然而它们却并不为实体所见,正是有无相生关系的最好注解。由上,“道”虽然是“无”,但它依然是物质,好比数字零表示“没有”,但作为一个字符,它依然是“有”,不可忽略。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道”字,在老子生活的时代,道已经有了“路”的意思。笔者认为,老子的“道”正是取的“路”的意思。那么,“无”也会有“路”吗?以现代物理观点,答案是肯定的。在量子力学中有一个很难解的效应,即两个分出自同一粒子的粒子,对其中一个粒子施加作用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而不论两者的距离dd即使是相距上百亿光年也一样。这种“不可理喻”的效应被爱因斯坦称为“幽灵”。现在来看,这种“幽灵”不正是一种无形的“路”吗?而这种“路”存在于不确定性主导的量子领域,正如老子所言:“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何况现代物理还认为万物的信息都储存在超维“全息图”中,即使物体落入黑洞信息也不会丢失[3](霍金为此打赌还输了一本百科全书)。如此,这样的“全息图”还真是通往万物奥秘之“路”,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道的性质与运动。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令笔者想起了《易经》中的数理变化(二的零次方是一……二的.三次方是八,即八卦),如果没有“道生一”这句,确实颇有毕达哥拉斯“数即万物”的意味。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道家认为道是万物本源,然而要形成万物,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数理变化,也就是“道”通过“理”来实现自己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说的“道理”,应该是“道之理”,而不是“道即是理”(事实上,《道德经》中将道的功能称为“德”)。《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我们将外在世界看作是“道”,也即“常道”,将科学看作“可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道=客观世界;可道=科学。这个公式表明:一方面,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可道”,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另一方面,这种同时包含了客观与主观属性的“可道”又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必然方式,除此以外别无他途[10]。
道既“可道”,而又非“常道”。联系上文提到的公式,也就是说科学可以认识世界却又不能订立普适稳恒的道理。老子似乎认为人的认识有一个限度,科学也一样,它不是全能的。相对于爱因斯坦毕生都致力于寻找可以解释万物的“大统一理论”,量子力学领域则接受了微观世界的不确定原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出:“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告诉我们还不曾被测量的量子系统处于一个真正不确定的状态,说它处于一个特殊的未知状态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在量子力学领域,没有什么是确定的,粒子的行为只能以概率描述。不确定性原理正符合了道家“道法无常”理念。难怪曾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博士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量子力学另一个颠覆性的理论是其主观性,也就是说,观测者可以影响到客观实验的结果。用海森堡的话来概括就是:“在我们与自然的科学关系中,当我们必须处理只有用最精巧的工具才能深入进去的那部分自然时,我们本身的活动就变得很重要了。”对此,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觉得无所适从,甚至陷入到主观唯心的怪圈当中。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自始至终都没有陷入物我两分的僵化境地,这点在道家体现的尤为明显。因而在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上,道家往往可以给今人以深刻启示。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人类世界里存在美与不美、善与不善、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相对事物,对此我们都习以为常,但老子却认识到这些现象的本质。假设有一座十层楼房与一座平房,无论是否有人看到过它们,它们仍然会实实在在地矗立在地面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认识不会对外在世界或称作实在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然而当我们用高和矮去认识它们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尽管“高楼房”与“矮平房”仍然客观地存在于原来的处所,与它们被认识之前相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高”与“矮”却是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附加其上的主观因素[10]。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本来就在“道”之内,而且人本来就是一种“测量工具”,何况我们观测时往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精密仪器,这就注定我们不可能纯粹客观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大概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真谛吧。
老子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即是,道不随任何主客观事物而改变,它不断运动而永不停息。然而后面几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看起来晦涩难懂,而且随各人理解不同译法不一。那么,这个“大”、“逝”、“远”、“反”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既然有“字之曰道”一句,那么后一句必然是老子给“道”下的定义,也就是“强为之名曰大”。上文说过,道虽是“无”却无所不包,独立于天地而延展至无限,所以说“大”,一点都不为过。但是,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用形容词来命名“物”,不太恰当,实非不得已,故称:“强为之”。后面好几个“曰”字,应该可以理解为逻辑递进,但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考虑到道是“天地母”“先天地生”,所以这句应该说的是道的本质,道的逻辑衍生关系。“大”这个词,本来形容的是物质与空间,从现代自然科学角度来理解,宇宙的本初基质就是空间,上文提到空间貌似无物而实际上却也是一种无所不包的物质,是无限的“大”。不过,光有空间却是无意义的。自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以来,人们知道时空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试想,如果没有空间事物的变化,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子曰:“逝者如斯夫。”“逝”字明显指的是时间,有了空间的变化,才会有时间的意义。时空一体,永恒发展,延伸至无穷,故曰“远”(“远”字既可以形容空间也可形容时间)。时空无限发展,于是我们遇到了“反”。
什么是“反”?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反”是道的动力。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这事物的本质属性却滋生了事物演化的动力。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物质都会向从有序到无序、由低熵向高熵发展。现代宇宙学也认为,宇宙初始阶段是低熵有序,而终结于高熵无序,两者互为反面。这正是任何事物都会向其反面发展的例证之一。同时,“反”在古文中有“返”的意思,也就是说,道的运动是周而复始,再加上上面提到的正反“箭头”,道便成了螺旋状行进的力量。纵观整部《道德经》,处处都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三、人之道。
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肯定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也就是“四大”之一,但是这“四大”却并非平级。其中,“四大”最高一级的是“道”,上文说过,道是万物本源,所以万物必须循道而行,人自然也不例外。老子曰:“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尊道”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以求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9]。而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正是科学的精神。回过头来,我们或许会问:为什么先要法地、法天,然后才能法道呢?古人不比现在能掌握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不知道地球外还有什么。但是,身处农耕社会的古人会更深刻地意识到人对于土地的依赖,而且在低污染的环境下会体会到其它生物对大地的依赖。笔者认为,老子的“地”,可以看成现代名词“生物圈”,可以看成古人对生态系统的意像。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主张生物与环境是协同进化的关系;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破环生态系统其中一环,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响应。同样,身为生物圈一员的人类,如果不尊重这些规律,随意破坏,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强烈反弹。人改变不了自己的生物属性,那么人就必须依存于生物圈,人就必须遵守生态学规律。所以“人法地”,人必须先顺应自己所处的大地,然后才是“天”(气象、天文等),因为“天”的影响,是通过“地”(生物圈)引起的。近代出现的全球变化问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人类未来应该怎样做,才是“顺天应道”呢?道家主张人应当“返璞归真”。庄子曰:“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也就是说,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本真,不强求妄为。那么,人究竟应该怎样守卫“本真”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莫里斯认为:“科技进步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类进化的速度,以至于人类根本来不及去适应它。”[8]莫里斯指出,人类的行为已经随现代环境而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适应于我们经过千百万年进化的机体。于是,无怪乎现代人多半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我们的本性并不适合坐办公室看电脑,并不适合坐在铁皮里开车……我们的身体更适合山野间奔跑,丛林间采果……总之,我希望人类未来的发展能更多照顾我们的自然属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自然母亲,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本真”。
综上,以现代科学思想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道家思想,道家这个古老的思想体系就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出来。以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家之“道”,会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来理解“道”之精髓,体味“道”之奥妙,并在当今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发扬“道”之精神。因为“道可道”正是科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m].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董光壁.当代新道家[m].华夏出版社,1991.
〔3〕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大设计[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史蒂芬霍金.果壳中的宇宙[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c].商务印书馆,1977.
〔6〕周德丰,陆信礼.中国传统哲学历史观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j].国内哲学动态.1985,(11).
〔7〕海森堡.物理学与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m].科学出版社,1974.
〔8〕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9〕吕锡琛.论道家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哲学研究,2000,(4).
〔10〕韩吉绍,张鲁君.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与道家[j].青海社会科学,2009,(3).
〔11〕丁原明.道家对于科学的价值[j].人文杂志,2006,(4).
科学小论文篇十五
人本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目标[1]。人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人本管理在思想上强调人性需要的满足,以达成人性需要的满足为管理目的,尊重每一个人;人本管理注重管理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要求管理者以人为本,以礼待人,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被管理者,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人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人,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凝聚人心人力;人本管理的方法注重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人本管理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组织机构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组织机构发展的内在动力。
2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的特点。
要将人本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简称“科研机构”)的管理中,首先要对科研机构管理中特定的“人”进行准确定位,把握其特点。
2.1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特点。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简称“科研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他们所从事科研工作属于创造性劳动,更多地追求自主性,要求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安排上不愿受过多的束缚;他们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更广的个人发展空间,并希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尊重;他们追求自身发展,对知识的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迫切需求,对进一步深造学习、进修培训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他们关注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当发现环境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很可能会另谋出路,有较强的流动意愿;他们的工作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可控特点,过程监控、过程考核难度较大。
2.2科研机构管理者的特点。科研机构管理者一般都是本专业的学术专家,在成为领导前也都是科研人员的一份子,对科研人员在专业素养、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感同身受,但由于缺乏管理学专业背景,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导致科研人员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与科研机构相对保守的管理模式之间产生矛盾。
2.3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的特点。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包括科研辅助人员)普遍没有系统的管理专业背景,没有接收过相关的岗前培训,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上也鲜有深入探索,管理水平一般,创新意识不足;他们普遍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工作任务繁杂,也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奖励竞争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员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机构的总体发展。
3人本管理理念在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人本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人本管理是必要途径。科研机构领导需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人本理念,把尊重和关爱科研人员的人本管理落在实处,推动科研机构管理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化。
3.1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人本管理是尊重和关爱人,不是无约束的迁就,其根本落脚点是有序的规章,科研机构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机构管理的核心内容,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在岗位责任制、人员流动机制、科研竞争机制等方面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在制度保证的基础上,高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工作,拓宽精细化管理覆盖面,将人本管理纳入互联网+时代。
3.2提高领导管理艺术。要发挥制度的最佳效用,决策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科研机构管理者需加强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沟通、执行和决策等能力,注重人本管理理念的熏陶,加强沟通艺术。在此过程中,促进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确立、树立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领导沟通能增强科研机构群体凝聚力、能协调成员的思想和行动、是协调科研机构内部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激励成员的一种重要手段。
3.3重视不同人员的培养。科研人员普遍具有高学历,但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且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能力要求扎实全面;科研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也呼唤着基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科研机构在用人的同时也要养人,需有计划地组织业务培训,多层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重视不同岗位人员的深造,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稳定的团队。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有计划的培养和选拔学术带头人在科研机构管理中尤为重要。
3.4完善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科研机构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充分了解成员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意愿,为其成员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协助成员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与组织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组织人力资本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平衡[3],使之拧成一股劲向一个方向发力。以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推动基层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鼓励其加入科研团队中为科研工作的高效高质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3.5实施有效的考评激励手段。科研工作不是短期内出成果的,因此摈弃原有的年度成果考评方式,以期间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模式更为合理。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考评也需要针对性地建立量化的指标体系,扩大评价的参与面,提高互评的频率,及时改进不足。此外适时采取负激励措施,实行岗位责任制与岗位流动并存,对严重影响组织整体发展的行为推行淘汰机制,给人以一定的危机感,促进成员自我提升。
3.6构建积极的组织文化。自然科学研究也需要根植于良性循环的人文“生态环境”,优秀的组织文化可转化为成员的内在行动力,促进群体凝聚力的形成。科研机构在推动制度建设、激励政策等改革的同时,也要抓组织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科学、民主、理性、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将组织价值内涵深入到每个成员心中,形成一股团队协作向心力,实现组织与成员发展互促共赢。
科学小论文篇十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论文_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体奥秘。
——探究人闭着眼睛走路为什么会转圈。
这一天早晨,我和伙伴们在公园玩闭着眼睛抓人的游戏,伙伴在抓人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伙伴走的路是圆形的,我十分不解,为什么人闭着眼睛走路时会转圈,于是,我和伙伴们开始了实验。
首先,我们选一个空旷的地方,我们再把一位比较高的伙伴的眼睛蒙住,尽量让他走直线,果然,他走的路是圆形的。我们又让一位比较矮的伙伴的眼睛也蒙住,用同样的方法实验,他走的.路也是圆形的。
现在,我们不把眼睛蒙住,也尽量让他走直线,可现在他走出的路并不是圆形的。我们猜测人闭着眼睛走路会转圈可能是因为,人睁开眼睛时有判断能力,所以人走出的路并不是圆形的。可是猜测并不代表是对的,于是我们上网收集了一些资料。
后来我们知道了,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如果没有目标,任何生物的本能运动都是圆周。为什么呢?因为生物的身体结构有细微的差别,人的两条腿的长短和力量有差别,这样迈出的步的距离会有差别,比如左腿迈的步子距离长,右腿迈的距离短,积累走下来,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圆圈,其他生物也是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生物能保持直线运动呢,比如人为什么走出的是直线呢。因为我们用眼睛在不断的修正方向,也就是我们大脑在做定位和修正。不断的修正我们的差距,所以就走成了直线。
知道了原因可我还想试试是不是所有生物都是圆周运动呢?我又做了个实验。
首先,我们选同样的地方,拿一只小鸭,用布条把它的眼睛蒙住,然后让它走路,仔细观察,鸭子走的路也是圆形的,可以证实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
这次的科学实验让我们懂得了知识,也还让我们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鬼打墙现象、去坟场等,科学真的很奇妙。
科学小论文篇十七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
9月23日傍晚5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
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科学小论文篇十八
如果说光是一群人的狂欢,那么影便是一个人的孤单。深情相聚后的离开,发现很多人都转向了孤单,工作,学习,生活都如此。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一个人生活过,唯独有过两天晚上一个人在家,也是灯火通明了一整晚。那时身边总会有一群人,在家时有家人,在学校时有同学。所以,我害怕孤单,害怕孤单的阴影。放假时,我总会早早的离开,不是为了早早回家,而是为了不被一个人丢在寝室,做最后一个离开的人。那时的时光,总会有温暖的阳光,懒洋洋的洒在我身上,心情总是一片光明,生活中也是一片光明。
骄阳似火的六月,我们就那样匆匆踏上了离别的征程。这一切实际上是四年前已经注定了的,但是仿佛又都是在梦里,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那么让人猝不及防。没有时间板着指头历数离别的日子,直到车辆载着我停在下一站的目的地,每个工作日不能够再在那条熟悉的梧桐树下的柏油路上闲逛时,才恍然大悟,离别是真的,那些最熟悉、最依赖的人是真的离开了。此后,便是山长水阔,相隔多地。想念时,只有孤影相伴。
离别的痛苦,离别之时那个艰难的转身,那滴晶莹的泪花,远不能表达。思念,不舍,往往是后知后觉的。无论离别时说的有多么难舍难分,哭的有多么肝肠寸断,等到离开以后才明白,这只是万千难过中的一刻。曾经舍不得扔的东西,历经千辛万险,悉心呵护才能随身带走的东西,这一刻,看着却透出几分凄凉。或许当初应该什么都不带走,什么都换上新的,此刻也不至于会如此伤感。可是,没有人能够这么做,因为孤单的阴影是曾经相聚的光明留下的。
热切盼望的雪天,再不如往前那般吸引人的眼。就算是抱着暖手宝,三两个人蜷缩在教室痛苦地看高数,心中也对室外的雪充满了向往与喜爱。然而,眼前闲暇时光甚多,每天除了七个多小时的上班时间外,都是空闲,特别是周末来临,一整天一整天的闲暇,以前从未有过。可是,此刻窗外飞舞地正起劲的雪花,对我来说却又视而不见。我说,怕冷,其实还不如说是害怕孤单。
光与影是不是会有一种和谐的旋律,或许会有,就如相聚和别离。时间久了,习惯了,适应了,就是一片和谐,但这是一种无奈。或许最理想的状态是这样,相聚的光明想要的时候都在,孤单的阴影需要的时候出现。每天都是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失去自我;每天都是一个人独自思考,时间久了会成为一名患者。而在自己想要和需要的时刻出现的光与影,大抵是最幸福的。
科学小论文篇十九
为了解答我心中的疑问,我来到正在腌蛋的妈妈身边,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你每次腌蛋都用鸭蛋呢?我家鸡蛋那么多,难道不可以吗?”“我不知道,大家都是用鸭蛋的,我就跟着做了。大概是鸡蛋不可以做咸蛋吧?”妈妈的回答不但没有解答我心中的疑问,反而使我更加疑惑。看来,想要解开这个疑问,我只能自己做实验研究研究了。
漫长的20天终于过去了,我轻轻地将一个鸡蛋和一个鸭蛋取出。煮熟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剥了它们的壳,我希望能够比较一下这两种蛋的不同之处。一剥开鸭蛋的壳,用筷子一戳,就流了好多油出来。可是鸡蛋里看起来却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油。我用筷子轻轻夹出了一小块咸鸭蛋黄,放进了嘴里,嘴里立即香气四溢,回味无穷呀!我又夹起了一小块咸鸡蛋黄,放进嘴里,干巴巴的,一点也不好吃。相比之下,简直是天壤之别!怎么两者相差竟如此之大?不过,我证明了鸡蛋也可以做咸蛋,只是味道却不如鸭蛋那般让人回味无穷。
同样是蛋,为什么咸鸭蛋更加好吃?我十分好奇,于是在与妈妈讨论之后,决定上网查找答案。在找到了答案之后,我豁然开朗。原来,因为鸭蛋的蛋黄用盐腌制过程中产生酸碱化学反应,出油率特别高,吃起来特别香。其他的蛋没它出油率高,就没它吃的口感好。
只要你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并且能够提出疑问,不断研究,你就能发现一个真理,找到一个事实。这次的研究使我明白了咸蛋为什么都用鸭蛋做的道理了。
科学小论文篇二十
写科学论文的关键是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推导合理(不能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结论明确。同时文章要语句通顺、语言精练,可读性强。
一、提出问题。
想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想到达何目的,准备用何方法?
1、背景:
需求,包括实际应用方面的市场需求,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效益;理论方面的,丰富理论知识与理论系统,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研究现状: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有待完善的地方,或未曾涉及到的问题。
2、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要做的事情(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3、拟采取的技术方案、技术手段、以及预期能得到的结果及其价值。
如果是开题,在此还需进行可行性分析。也就是说,前面两部分介绍了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里就要分析如何做,有什么条件和基础(包括个人基础与实验设施等),能否做成?预计能得到什么结果而且有何价值?。
二、解决问题。
1、具体介绍解决问题的过程,所用的方法、手段,得到的结果。即,如何做,有何现象和结果,包括理论上的推导、计算结果与实验现象等。
2、结果分析与讨论。判断理论推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充分、合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对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与提炼。实验与理论的对比,结果与前人的对比。
三、结论。
简要列出研究工作得到的结论;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以及展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小学运动会广播稿简短(汇总16篇)
- 最新老师谢谢你怎么写(优秀12篇)
- 初二英语日记(实用20篇)
- 向媳妇认错检讨书汇总(模板18篇)
- 最新什么的记忆范本(精选19篇)
- 感悟青春(精选12篇)
- 最新转正岗位述职报告范本(实用14篇)
- 最新书法活动方案范文如何写(精选16篇)
- 最新办公楼保洁员工作职责通用(大全8篇)
- 2023年以时间为话题汇总(优秀13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