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5:03:07 页码:9
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8篇)
2023-01-15 05:03:07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一

很有幸在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就能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新教师上岗培训。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我来说,却像经历了一次洗礼一样,感觉自己像经历了一次很大的蜕变。短短的几天时间,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了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明白自己要用心做教育。我也明白了怎样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本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四门课程的系统学习。虽然时间只有十五天,但内容却是充实的,对我们新教师来说更是终身受益。这半个月是我教师生活的起点,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不仅是新知识的获得,更是对教师新的诠释,是人生真谛的又一次升华。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理论学习的认识

1、对高等教育学的学习

在今年的培训中,高等教育学老师在讲课方面有了变化,没有按照课本按部就班地讲,而是有四个老师的专题讲座以及一个讨论课组成。这种授课方式既给了我们很系统的知识,又调动了我们自学的积极性。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传道授业的老师,解惑的学者。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关怀。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对学生要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开导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田丽丽副教授三天的课程让我基本上掌握了学生的心理,以及如何帮助新入校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尽快从一个中学生到一个大学生的转变。

3、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道德主要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师者,人之模仿也”,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教师,赋予教师以崇高的荣誉。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辛勤而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文明过程必将中断,人类将永远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因此,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不仅因为它的光荣,还在于它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在于其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尽心尽力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并以自己的崇高道德品质言行一致地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材。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它对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在罗尉副教授的课堂上我听到了很多不愿听到的新闻,“范跑跑”、“杨不管”、70岁博士生导师遭潜规则,某某高校校长抄袭,某院士抄袭,等等,这些新闻让我们不得不对当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堪忧。

4、对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认识

通过胡劲松教授的讲解使我对高等教育法规有了总体的认识,明确了高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了运用法律法规来处理高等教育中的纠纷与维权。国家颁布的《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同时也用法律形式确保了教师与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朝着依法治教、依法育人的方向发展。

二、思考

作为一名马上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在半个月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各位教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并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1、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虽说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要完成这项工作,不是光靠嘴巴说说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我们把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办到细节,从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因为每件事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它都是由“量”积累到一定“度”而爆发。在这当中,我们辅导员要在“度”来临之前把事情解决,当然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我们是学生一线的直接负责人,时刻把学生的安危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把所有的隐患熄灭在萌芽状态。

2、不断摸索有效管理学生的方法

在管理学生方面,首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要会爱学生。人的思想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不管我们碰到的学生思想多么恶劣,都不能放弃对他的教育。要使他有所转变,作为辅导员要自己塑造好榜样,并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同学对他的关心,在爱心的融化下相信他会被感动的。其次要对学生真诚,真诚地去和学生聊天,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再次还要掌握学生心理,帮助贫困生。这里的贫困生既包括心理上的也包括经济上的,90后的孩子生活环境比较复杂,要让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需要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面对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首先辅导员态度要端正不要大惊小怪,告诉学生这是正常现象不是疾病,还要多和他们交流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另外,面对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我们要给予特殊照顾,除了合理颁发国家奖、助学金外,可以再增设一些勤工俭学岗位。最后,适时的激励学生。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实施不同的激励方法。

3、不断自学,提高自身素质

很多人认为辅导员人人都能做,对素质要求不高。其实不然,要想做好一名合格的辅导员仅有工作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自学,坚定政治立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加强业务学习,了解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领导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做一名终生学习型老师。注重实践锻炼,加强工作研究,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切实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的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抱着要做就做好的心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使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一职业,认清了自身的职业定位,而且还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同时也增强了我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二

接任13高职会计一班这是第二个学期开始了,有了上个学期这个班的带班经验,本学期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搞好班级的稳定工作

稳定才能求得发展,稳定才能进步,没有班级的稳定,就无从谈学习争优,无从说考核优秀,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要一如继往的严格要求,学生“五不禁令”要时时抓,处处抓,对有破坏班级和谐稳定的苗头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制止,确保班级有稳定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完成好政教处的部署、安排

对于学校、政教处的部署、安排,认真执行,使学生在搞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通过完成一系列的活动、任务凝聚班集体的力量,树立班集体的正气,使学生有一个良好、团结、向上的奋斗环境。

第三:加强班干部的培训

学生干部归根到底还只是学生,在工作当中难免会有过错、失误,可能会难以拿捏把握分寸,或者有的甚至就不具备担当班干部的能力,对学生干部不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应当及时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效果,工作情况,并且每周给予辅导、给予建议、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让他们更加得心应手的工作,真正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第四:加强班级学生的德育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的是金钱利益,看重的是经济价值,学生也深受社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对亲情、对同学之间的友情表现的很是冷漠、淡泊,甚至对于同学的困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本学期无论在教学当中,还是平时与学生接触当中,要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教育,特别是对一些中国传统美德的重申培养,通过搞一系列的二课堂活动、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友爱互助精神,特别是利用好“红色三月”的学雷锋活动,让班级当中的学生都感受到真情友爱的美好。

第五:关注一些比较特别的学生

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了解,班级当中总会有一些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成绩比较差、脾气比较古怪、家庭有些特殊等等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他们做的不对、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帮助和引导关怀,让他们感到信心、感到温暖,让他们不掉队、不走远,让他们也为班级的团结、稳定、拼搏向上尽一份力,而且针对不同的学生还得采取不同的办法,施硬施软,该文该武自己掌握,只要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六:强抓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提前进入高三对口升学的备战状态。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求学氛围,建设良好的班级学风。多于代课教师沟通、了解情况,制定学风建设计

划,认真对待每次的月考,对于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要一直盯紧,常抓不懈,再接再厉,多发展苗子学生,多给学生加劲、鼓励。使学生有压力感、紧迫感,使学生提前进入对口升学备战状态。

第七: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

人不学便会闭目塞听,当班主任亦是如此,不仅要注重平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而且还要留心当下学生的喜好、追求,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好,把学生教育好,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平时还要继续关注“班主任博客圈”,向各位同仁学习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遇事多与老教师沟通交流。总之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想有所长进,有所建树,必须谦虚,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尽力担当好班主任这一神圣职务。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三

摘 要:中职院校的教学竞赛,对中职院校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比赛为契机,以赛促教,是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是让老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途径。参加过此类比赛的老师,也在备赛中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是对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谈谈个人的理解,并且在备赛和比赛的过程中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 教学竞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b)-0185-02

在2010年,教学竞赛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当初的多媒体教学到2018年的教学能力大赛历经了8年历程,从起步、探索、完善、深化到现在的教学能力大赛的新起点。在信息化大赛中,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性,信息技术是参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用的要充分和有效。而在教学能力大赛中,更加注重的是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反映的是教学常态,而信息技术只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用的要合理和恰当。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了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信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育教学。更加注重职业院校老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能力。所以,为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新突破,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在互联网+的大数据下,把信息化教学融入教学中,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形成人人能学,处处可学的新模式,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学习新模式。而教学大赛的举办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拓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借此,老师可以学习更新的教学理念,应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并且各学校老师可以交流、学习,真正贯彻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适应时代的新发展。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自2010创办以来,在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方面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之一。为了全面提高教师全面的教学能力,在信息化比赛连续举办八年的基础上,比赛从考察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转变到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

2.1教學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考察的是要求老师分析一堂课中教学问题,确定好教学任务与目标,制定好教学方法与步骤,安排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评价。在制定教学方法中,要选择教学技术与资源,优化数学要素与过程,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

2.2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在教学设计中,应研究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在教学组织中,应体现因材施教,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体现个性化学习;在教学管理中,应利用信息技术跟踪监测教学过程;在教学评价中,应分析学情、诊断学习,符合建设标准,服务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学资源。

2.3教研科研能力

要求老师有能够提出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实践层面,能根据教学设计理论,系统分析教学问题与需求,确定教学方法与步骤,做出教学评价。在教学理论层面,教师应该学习理解教学设计概念和内涵,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清楚什么是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在环境层面,能真实分析面对所处的环境和面对学习环境、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政策层面,教师要时时关注教育政策,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理解教育文件精神,教师落实执行教育政策的最后一个环节。

2.4技术应用能力

对老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有一定的媒体制作能力、资源设计能力、技术选用能力、学习空间使用能力。

赛项重点考察老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教学单元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基于准确的学情分析和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选取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整改。

在设计过程当中,一般包括选题、撰写教案、准备素材、撰写说课稿、制作课件、撰写拍摄脚本、教学实施与录制、汇总包装几个步骤。在选题中,最好选取本门学科中具有代表性,如果是理实一体化课题,可以结合学校现有较先进的设备进行选题,题目切忌大而空,比如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这门专业课中,选择“起动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就给人感觉范围太大,不如改成“某某车系不带起动继电器起动线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撰写教案一定要以教学设计为主体,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为一条主线融入你的设计中,比如我们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如何让你的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做的时候老师如何管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教学设计需要思考的。可以引用目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构思好的设计后再去撰写教案,作为老师要有预知好学生在这个任务中会遇到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分3个模块进行,分别是课前、课中、课后。在上课前老师需要把这节课的任务和目标告知学生,并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工作。课中,可以让学生把预学的知识进行分享,教师根据学情明确好问题,对问题进行引导,学生互动探究,协作学习,解决问题,老师巩固深化,总结评价。课后,对学习知识进行反复训练,巩固提升。

撰写好教案后,准备好我们的素材,知识点需要制作什么,需要拍摄什么,之后开始按照我们所准备的教案、素材撰写说课稿,在说课稿撰写,要注意过度词语的恰当应用,并对说课稿进行反复修改,参赛老师要对说课稿反复练习,给评委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我们要把我们的课件展示出来,就需要去制作课件,把我们需要的照片、素材全部拍摄好,在拍摄中,要注意画面的清晰,视频录制时,可以后期增加配音、文字等内容,一目了然。在ppt制作中,要注意色彩搭配,比如,可以用橘色、灰、蓝、松石绿颜色为主、淡色底板、阴影logo、每个版块色彩统一、配有导航条。字体选择中,可以选择方正标宋、方正楷体等,内容显示要有逻辑性、整体性,要展现出简洁、大气、清新、舒服的现代感。

在比赛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语言方面要精炼,尽量用“我们”这样的词汇对学生主体叙述,语速控制要有节奏感、不能太平,听觉上有冲激,每个环节都要有引导、过渡语言;二是在教学设计中片头要有意义,时代感,巧妙出境,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保证学生的参与率,在讨论或者操作环节时每个学生要有分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弱化;三是要注意信息化不要滥用,不要把简单問题复杂化,信息化手段要恰当,实用;四是注意拍摄学生人数上至少要在20人,服装要与上课时间吻合,拍摄要自然,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可行性。

职业院校的教学能力大赛对教师的全方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提升有很迅速的促进作用,老师们都能通过比赛提升自己,从而带动职业院校的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华峰.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儿童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11):24-26,29.

[2]王文乐.高职教育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认可程度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17-18.

[3]王爽.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9(21):183.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四

但现在个别教师队伍最大的问题是敬业精神严重缺失。而且敬业精神的缺失又严重制约我县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就以学校年度考核情况看,各校的教育质量这一块差距很大,形势不容乐观。从xx年学年质量考核和小学抽测抽考情况看,高中段最高分是22.65分,最低的只有3.23分;初中段最高分是21.7分,最低分9.26分;小学最高分是19.9分,最低分是9.1分。其中个别学校低分率超过50%,达53.85%,这是极不应该的。从这些数据上看差距是明显的,有些校长可能会说学校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距。我想,虽然各校在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生源等客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导致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教师敬业精神缺失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师德师风比业务水平更重要。所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培养敬业精神为重点,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齐头并进,着重解决好四个突出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要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钻研、精心教学,用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用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教育、熏陶和影响广大学生。目前,我们学生的感情处于饥渴状态,比如上百度贴吧进行人身攻击等,逃学、厌学、顶撞老师现象固然原因很多,但也可以说是学生情感世界的匮乏之一。作为校长要引导教师潜心研究“爱”的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宽容、沟通。同时要建立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师德激励、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在教师职务评聘、评先评优、资格认定、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对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一般、师德不高的教师,加强教育和管理,对品行不端、影响恶劣的要严肃处理。

其次,要完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实行高职低聘的动态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要不断完善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职务晋升、岗位确定、评优树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干事创业、教学质量优异的教师得到荣誉和待遇,逐步拉开贡献突出岗位、在岗与不在岗人员的收入差距。让工作平庸、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师有危机感。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要严格执行坐班制。要认真落实教职工“坐班制”,让教师能沉下心来,做到学生在,教师在。尤其是45岁以上的教师,不能因为他们自己资格老、职称高就可以不用坐班,当然,校长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带动、影响教师。

第四,要落实好末位交流制。我们既然试行了教职工考核末位交流制,各校就应该把他用好,不要一方面有了制度而舍不得或不敢用,另一方面又要说,我们学校有多少老师是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后勤队伍是多么臃肿的,等等。但真正做起来,有些校长又碍于情面不敢下手,像学科超编、后勤超编,都分流不了,这样,你这个学校就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然,一下子大换血是不可能的,但一年消化一个、两个总是现实的,像玉城中学就末位交流了4名教师(其中1名离岗退养),打破了城区学校只进不出、不流动的局面,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所以,校长一定要落实好末位交流制度。

三、着眼关键,切实提高校长队伍的自身素质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校长也在追求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相应又提出了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校长专业发展应该显得更为重要。在教育不断现代化的今天,研究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探讨校长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无疑十分重要。

我认为校长专业发展应该体现在一个信仰,两个意识,三个能力。

一个信仰是指对教育的信仰。校长是学校管理者,更是一位办学者。校长对教育必须有虔诚的信仰,甚至要有为之付出毕生的信念。就像画家一生以画为生,作家毕生以写作为生一样。有了对教育的信仰,我们自然就会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就会有不把学校办好就寝食难安的感受。我们现在只是制定三年规划或者五年规划,却很少有校长去想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学校要成什么样子,并且去设计一幅远景蓝图。客观原因是工作的变动或者哪一天组织上的另有任用,可能使我们没有想过终身去从事教育工作。但主观上也是由于缺少对教育的信仰,有的校长甚至根本不想在校长岗位上呆那么长时间。校长应该做个职业教育家,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所以,树立对教育的信仰是不容易的,但却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内心有对教育的信仰,思想上还应该确立两个意识。

一个是科研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科研强校、兴校则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校长要勤于实践。只有不断探索实践,才能有所作为。校长在实践中,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真抓实干,结合本校实际,找出问题所在,研究对策方法,制定措施策略。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研究课堂教学,及时了解反馈课改的信息,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以此做为指导学校教改科研、作出决策的最重要依据。其次,还应经常深入课堂进行“诊断”,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施教情况,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再次,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加强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课题,以课题带动课改,推动课改有效实施。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五

新时期下,由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应用写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应用写作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教学方法及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对应用写作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应用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实践性、专业性及实用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它跟文学创作不同,在写作中不允许有想象、虚构的成分。它必须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必须联系社会实践,其目的在于解决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1]简单来说,应用文就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在业界对其含义的看法比较一致,只是表述有所不同而已。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水平不容乐观,对于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完整、正确地写一个请假条,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写作能力基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本应该加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工作,然而,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应用写作的教学基本上还是沿袭了本科中文专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仍然停留在课堂上老师机械性地讲,学生填鸭式地学的传统模式上,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而且客观地说,这门课程本身缺乏生动性,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兴趣不高,学期积极性较低,很多学生一学期学下来之后只记住了一些文体的名称和定义,真要动手去写的时候却不知如何下笔。《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2]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严重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学生自身有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近些年来,高职教育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与此相反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却越来越低,加上高中时期对应试教育的强化,使得学生们缺乏应用文体的系统学习,进入大学后这种轻视的习惯难以一时改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其次跟应用文这门课程自身有关,应用文体不像小说、戏剧,他不讲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不追求文体形式的创新,它有固定的格式,并且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写作,这些都很难引起年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最后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关,很多教师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加之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教学过程中双方缺乏互动。另外,教材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在订教材时没有结合实际,一味的追求高难度,或没有结合各专业需求“一网打尽”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所有的这一切导致了当下高职教育应用写作教学的低下。因此,优化应用写作教学模式,满足社会需要成了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本科院校追求学术上的提高相比,高职院校更应把应用文写作课作为一门基础技能课,更应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2.1应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写作教学

大学阶段跟中学学习不同,中学时期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播,因此所有的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所选的专业不同就意味着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就业方向有可能会不同。据不完全统计,应用文现在已有上千个文种之多,即使是常用或通用的文种也有一两百个。在各种多的文种中,我们想在一学期短短几十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都掌握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应用文的实用性要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让学生们明白在应用写作学习中为什么写,为谁而写,写些什么及怎样写的问题。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产生共鸣。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秘书文体写作,经济专业的学生应侧重经济文体写作、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侧重阐述经济合同、市场调查、预测报告等文体。应用文写作的应用面很广,因此要写好应用文就必须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在应用文写作中,格式只是一个外壳,不能独立存在,只有把相应的内容填充到壳里去,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因此,在应用文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脱离了内容而专注于格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好像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的茫然与困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炊具”而没有米,相信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好饭来。[3]因此,我在给学生讲解内容之前会根据专业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给文秘专业的学生讲解会议记录时,我会找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公司企业的会议记录范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召开一次小型会议,让学生在学的同时加以动手练习。

2.2摒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采取互动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应用文应用文,其最大的特点及优点就是“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的学生坐在板凳上竖着耳朵听的静态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理解文体、熟悉文体,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学生学习“请示”、“批复”两种文体时,会事先准备好材料,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毕的同时,让学生分成上下两级,下级根据所给的材料给上级写“请示”,上级收到后,有针对性地“批复”给下级、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两种文体写作时的要求及语气特点,并结合学生行文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一堂课下来学生都保持了充沛的精力,觉得很好玩,教学效果良好。说到应用文教学的趣味性,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小说、诗歌等文学性写作相比的,但我们不妨设计一些巧妙地手段以增强应用文教学的趣味性。如,讲到书信时,可以用古时的卓文君是如何用一封精彩的顺逆诗挽救了一段婚姻的故事导入教学,让学生感叹书信的神奇力量。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只要在日常教学之外注意观察、善于利用,随时都可以找到让学生练笔的机会。在我们的校园中,宣传栏里的海报、通知、启事、就业信息、招生简章、管理规定等,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鲜活的应用文写作范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模仿练习。此外,在张贴出来的文章中,也不乏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之处,我们也可以利用起来,让学生们充当实习医生进行初步“病文诊断”,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时,老师可以扮演主治医生的角色,对于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加以点拨和指导。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往往印象深刻,同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3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过程的生机和活力

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带来了福音。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声、像、图、文、色于一体,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任何教材、教师甚至是任何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随着计算机知识及设备的普及与完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该“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和枯燥的单一色调。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很多文体的写作过程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如行政公文中的各类文书,都是通过电脑打印出来然后发放的,所以,当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要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联系起来。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使用教学课件,把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些写作情景,讲解理论知识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范文,这些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以往非课本例文难以演示的问题,从而很好地把教学内容浓缩提纯,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在丰富的网络技术和资源的基础上,搭建网络应用写作教学平台,构建网络互动教学新模式。利用网络的广泛性,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堂之外,通过网络,如bbs论坛、博客、qq的聊天室、电子邮箱、微信等开展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包括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或就某些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讨论,通过这些新鲜的方法,很好地拓展了师生间的交往,跟以往严肃的课堂师生关系相比较,网络交流少了些拘谨,多了份师生友谊。学生间的互动主要包括发表自己的作品,分析、点评他人的作品等,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扩大了视野。另外,教师可以在工作之余,结合教学工作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如应用写作资料库平台、师生课外交流平台、网络备课平台、作业和成绩管理平台等。

2.4建立健全应用写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的考评主要是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这种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立即加以改善。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学生平时的学习与作业练习,网络交流情况、技能训练以及期末的成绩考核等方面,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再是考前花大力气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平时的写作交流与训练。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公正、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应用文教学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艺术,作为一名应用文教师,不仅是要教授给他们应用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地写作技能,因此,要多在教学模式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把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多样、更生动、也更有效。

[1]高尚卿.加强高职应用写作课的实践教学[j].语文学刊,20xx(7):112—114.

[2]岳鲁.提高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之我见[j].辽宁高职学报,20xx(1):45—47.

[3]李纯明.浅谈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1):68—69.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六

高职高专督导工作总结

20xx年,学院督导办在院党委和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处室、系部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全面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督导工作,保证了我院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本年度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督查,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一)制定督导工作计划。年初,根据我院实际,对督导工作原则、目标、重点和方法作了详细的计划。督导工作坚持督与导相结合,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基本原则,在常规管理中抓规范,在规范管理中求创新。以规范和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为目标,以常规教学工作督查为重点,采取监督与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切实做好教学督导工作。

(二)突出课堂教学督查。按照听课制度,对全院和外聘老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两次听课,听课率达到100%。听课重点考察授课老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组织课堂纪律、授课精神状态等。检查教师有无迟到早退,是否按课表授课,是否随意调串课、调换教室等。同时,检查学生出勤率、迟到早退、听课精神状态和遵守上课纪律等情况。通过听课,促进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改善和进一步规范。

(三)强化督导意见反馈。督导办老师听课后,对授课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梳理,肯定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听课意见,全年反馈重要督导意见80余条。反馈督导听课意见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当面沟通交流。对于授课过程中存在一般性问题或问题较少的教师,采取与任课教师当面沟通交流的`方式,指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二是书面反馈。对于在授课过程中存在较多较大问题的教师,采取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本人和系部领导,重点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督导意见反馈,促进了授课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学科不同,专业差异,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科目:理工学科,人文学科,外语学科和体育学科。新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三方面有很大改进,同时调整了各部份的评价分数所占的比例。使评价标准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实际,可操作性更强。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督导工作水平

(一)健全教师督导队伍。一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督导工作,调整和充实了教学督导队伍。聘请了政治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较高、敬业爱教、教学经验丰富、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督导员,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了学院的教学督导和督查工作。转变督导工作职能,从以督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导为主,督与导相结合。

(二)提高督导责任意识。着重加强督导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建立督导工作责任制。狠抓督导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措施,任务落实到人。经常组织督导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了督导员自身业务素质。

(三)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为充分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在系部请学生担任教学质量信息员,不定期召开学生信息员工作会议,及时将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以多种形式进行反馈,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每学期开展1-2次学生网上评教工作,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测评。

在完成督导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和配合、协助完成其他工作。参与了省高等教育督导专家库建设工作。及时调整督导检查工作计划,配合学院圆满完成骨干校建设验收工作。协助人事处完成新聘任教师试讲和职称评定工作。协助基础部完成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情况专项调研工作。

过去的一年,督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督导内容还不能全面覆盖,督导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创新督导工作机制,落实督导目标责任,实现督导内容全覆盖。转变督导形式和方法,以导为主,督与导相结合。继续推进在常规管理中抓规范,在规范管理中求创新,充分发挥督导老师和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努力实现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目标。

二是抓好督导队伍素质的提升,通过聘请外校督导员和走出去学习,提高我院督导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继续开展好学生网上评教活动。通过活动建立师生良性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四是建立了学院系部二级教学督导网络。计划在现有学院督导室基础上,建立起系部二级督导网络,作为兼职督导的重要补充。学院督导室进一步加强对各系部二级督导小组的指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好他们对系部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每月反馈一次本系部开展督导工作的情况,定期组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强化系部的督导效能。

学院督导办

20xx-12-8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七

按照教育局党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校党支部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通过系统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我充分认识到:

一、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光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才素质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

1、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虽然也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有的对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只顾业务,不问政治。尽管这些情况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工作,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 踏踏实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的理想追求。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我认真学习了很多模范教师和先进个人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谱写了一页页“爱的教育”的新篇章,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在教学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3、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我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门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解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推荐高职院校课题申请书(推荐)八

摘 要:高职高专培养对象的特点要求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有更强的应用性,让学生获得应有的身份意识是解决教学困难的重要突破点,分析学生缺乏身份意识的原因,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身份意识,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和拓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身份意识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高专层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教育中,肩负着培养学生未来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文书写作和书面沟通能力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教学中,因为学生自身在社会常识、言语表达和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上的欠缺,传统侧重文体学知识介绍的教学模式显得过于枯燥,特别是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经过文种的文体学特征介绍、文种结构和例文示范后,学生的习作依然会出现千奇百怪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使后一步的习作修改环节很难有效展开——教师被各种问题弄得手足无措,学生也失去修改的方向和信心,使得学生的独立习作常常只能停留在对例文的照抄或替代性改写上,无法满足应用文书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根本要求。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以任务指导的教学模式替代知识介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身份意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高职高专的学生,虽然毕业后的出路和本科学生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其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能力,但在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上,大多数学生却和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起点一样——之前仅通过语文课程中的小应用文写作获得应用文书的基本概念,在进入高等教育前基本缺少踏入社会获得书本外的灵活应用能力。虽然相对本科生而言,他们未来接触到更强调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行政公文的机会相对较少,理性思维上的缺乏不是主要的障碍,但是在分析应对具体问题中所需要的应对能力的欠缺就显得亟待提升了。而中学阶段强调个人自我观点和情感表达的写作训练,以及应用文照搬格式的教学模式已经给学生打上深刻烙印,一旦动笔,就要自动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评论员的角色中,以自以为很正式的语气使

用些自己都不明所以的“大词”开始洋洋洒洒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写出一大篇无关解决问题的主观情绪极强的“废话”还自我感觉良好,面对这样的习作,教师基本上是无从改起。更有甚者是有些学生甚至提出范文过于枯燥没有文采、没有感染力的观点,这些都是没有充分认识应用文书写作和个人写作区别的谬见,要改变这些固有的错误印象,首先就要让学生具备身份意识的观念,学会从特定的社会角色身份角度进入文书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场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不是随意地大放厥词。

为了强调实践应用性,教学中要安排更多设定情境的实例训练,特别是身份意识,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文书应用者的处境和目的,以下就举一实例来说明身份意识训练的必要性,此案例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社区学院的《商务写作》课程:情境是文书应用者所负责的工作项目的数据在公司会议上被同事错误地引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情境给该同事发一封邮件来澄清这件事。

在要求学生进行习作前,通过视频形式将原课程里的例文给学生演示一次,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带入到这个职场人的身份里给同事写这封邮件。和过往知识介绍模式相比,这种具体情境下的写作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更大,写作时对范文的依赖程度更小,更有自主发挥的主动性。但也因为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想当然,对范文的优点常是很难自觉领悟的,在具体训练中发现,在学生自己动笔之前对范文的优点进行点评效果并不好,而等到学生写完后,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典型分析后,再总结范文的优点学生收获更大。

学生的初次习作中出现的最集中的问题就是身份意识的吻合度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种偏误:

(1)重点放在对数据出错这一事件会引发的后果不断推演,强调对方的这一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重点放在回忆两人私交、强调友谊至上、批评对方不应为蝇头小利损毁感情。

(3)重点放在表明严正抗议,表示对对方的诋毁行为没有惧怕,表示要通过上报领导甚至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学生出现上述可笑幼稚的错误都是他们现有社会常识和情商的反映,而这些,也正是未来可能妨害他们工作进步的因素,这些细节都是岗位要求的综合能力的内容,却也是理论课堂里很难涉及的层面。在实际教学中,针对这些想当然的错误进行分析矫正,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环节。接下来对上述三种主要的错误身份立场进行以下点评:

针对第一种,向学生强调应用文书写作的出发点是为对方考虑,因为如果对方看过后发觉与自己无关要么不会看完要么可以完全的置之不理。不断地强调对自己的影响,对读者而言既无利也无害,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头脑简单;而第二种则是学生人际关系模式简单化的直接投射,在他们的观念里除了长辈外基本就是朋友关系,友谊至上几乎是他们唯一的价值标准,让他们明白社会生活中的友谊关系其实并不是主体,更多情况下是竞争关系或是竞合关系,他们也就能理解和同事攀亲谈感情是多么行不通的想法了;第三种应对方式看起来很有保护自我利益的意识,也很强硬,但小题大做动辄上纲上线也是无能软弱的表现,还是会被人小视,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归结下来,这三类看似各自不同的错误其实有着共同的思维出发点——还是强调个人,强调情感因素,还是过往个人文字表达留下的习惯。

再强调应用文书解决问题而非发泄情绪、强调组织身份淡化个人恩怨的基本原则后再向学生分析范文的优点,学生就能体会到范文的老道和理性。

范文从头至尾都在强调整体利益,谈到错误数据可能对公司策略的错误影响,谈到同事应该有为公司发展努力的共同目标,这就跳出了个人恩怨的小圈子,而是一个理性的职业人形象,也没有负面委屈的情绪,而是提供详尽资料证明对方在会议上使用资料出现偏差,并积极约谈弥补错误数据可能带来的失误和损失。

对范文优点点评后,再把范文以word形式板演,要求学生再次修改之前的习作,学生基本上就能把握这封邮件的写作要点了。

通过强调身份意识这一写作任务,在教学中最直观的收效是对学生的习作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更正和点评。通过之前学生自己想当然写出的错误例子对照,学生对看似简单的范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应用文书言简意赅的客观表述有了真切的体会。对应用文书写作的目的和困难也有了更细腻的认识,认识到好的应用文并不是简单的能有规范的格式、能使用规范用语或者专门词语,更重要的在于应景,能找到当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而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角度是什么,当事人又能通过怎样符合身份的途径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此外,对应用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身份带入的方式来理解,而不是以往的死记硬背了。针对身份意识而言,在行文方向上的错误明显少了。以往对每一文种的行文方向,学生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在使用时仍然无法避免诸如在上行文中使用命令要求的语气的错误,强调身份意识后,学生在写作时心里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沟通对象,哪些话该说、该怎么说才更有效,这些过去必须教师反复强调的问题就能被他们自己应对解决了。

当然,身份意识的获得绝不是课堂几次案例分析就能达成的,它需要是一贯理性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处境和根本矛盾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哪怕一样的矛盾,身处不同角色要在文书中强化和弱化的要素也不尽相同。身份意识的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训练中也有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甚至认为授课教师故意把本来依葫芦画瓢的应用文复杂化。作为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见缝插针地提示学生进行身份意识的代入训练,哪怕课堂上没有办法给予更深入的分析,对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地在实践中体悟该有的身份意识都是意义非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