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乡村矛盾纠纷调解体会范文范本 乡村矛盾纠纷调解方法与处理(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20:08:27 页码:13
乡村矛盾纠纷调解体会范文范本 乡村矛盾纠纷调解方法与处理(四篇)
2023-01-14 20:08:27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乡村矛盾纠纷调解体会范文范本一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__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怎么写篇2

十年前,四都乡作为松阳县整乡搬迁的下山脱贫乡镇,不少农户下山搬迁到县城周边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闲置,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年后,四都乡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一些贤才能人返乡创业,乡村重新焕发新活力。调研组针对四都乡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民宿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展开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四都乡是松阳典型的山区乡镇。20__年以来,该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精品民宿建设。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中高端民宿、农家乐27家,床位283张,餐位1500余个,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一、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成效与启示

(一)品质引领,政府主动作为。

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团队参与规划建设,先后与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等团队开展紧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个知名学院的团队联合设计施工。在政策处理之初,村两委干部主动参与难题解决,村民思想不通,实行党员联系户包干制度落实;村庄建设进度延缓,村两委干部齐上阵,确保按时完工。

又如,20__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过云山居”试营业,三年多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业主与村集体良好互动,多次参与“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阳;20__年以来,南京先锋书店、云夕酒店、榔树民宿综合体等先后入驻四都,期间,村主要干部全程参与,营商环境和谐。

先锋书店

二是强整合,建设基础设施。四都乡统筹整合,全域谋划,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整合资金,在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发展村的配套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20__年以来,共投入政府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和民宿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优保障,提供高效服务。如何利用民宿发展助推村集体增收,四都乡陈家铺村、西坑村、庄河村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将村闲置房产、土地、山林等统一租赁到村集体,为客商提供优质资源。做好政策处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民宿项目建设各阶段存在的难题解决,形成乡、村、民宿三方联动模式,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二)内涵发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当地,深挖特色。坚持高品质的规划设计,现已营业的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除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乡村特色,在保留中创新,在创新中显品质。

二是发挥优势,融入乡村。一方面通过举办萝卜节、乡村音乐节、乡村论坛、艺术沙龙等风格各异的活动以及与村民共过传统节庆等形式,进一步融入农村、农民。另一方面村两委邀请设计师、专家等参与村庄建设,为村庄发展把脉,聘请了王维仁、张雷、叶胜海等7人为乡村振兴顾问。

三是注重长效,打造品牌。重视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设,积极研发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礼等,开展员工服务、礼仪等培训,组织参加管家、厨师比赛等。

(三)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民宿带动“双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苏、温州、上海、杭州等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民宿经济进一步壮大,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1000余人,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二是民宿促进产业。通过民宿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级合作社4家,全乡生态循环农业、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

云端秘境

三是民宿改善乡风。随着优秀人才的乡村回归和深入参与,“乡村振兴”讲习所孕育而生,社会治理格局发生新变化,文化修复、人心修复于无声处改变着乡风民风。

调研组也发现四都民宿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深度挖掘不够,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与生活习俗、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质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观类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体现民宿主人独特气质、内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建议

根据四都乡民宿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否则就丧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树立与村集体、村民共融共生的发展意识,最终于村集体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要鼓励民宿业主树立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行业特色、空间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识;要加强对当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做好“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文章。

通过五年的探索和发展,四都乡在民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以党建引领村庄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四都模式”,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出了新步伐。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怎么写篇3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__县、__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怎么写篇4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__县、__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精选乡村矛盾纠纷调解体会范文范本二

塑造农旅融合新品牌,带动“小草莓大产业”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位于京承出游黄金游线上,靠近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热河皇家温泉度假区内。几年前这个只有1260口人的小山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穷乡僻壤,读道文旅规划设计团队助力扛起规划大旗,为村庄发展提供全程服务。以西道村草莓产业为依托、草莓元素为主题文化ip的全域、全产业链体系规划,破落的村庄一夜成名。助力当地的产业产能与人居生活焕然一新并不断迭代升级。村庄规划后的草莓公社,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

规划通过整合四季草莓、森林温泉、田园风光、特色餐饮、民俗展演等优势资源,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集中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草莓香草等特色产业,实现“美丽乡村+扶贫攻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农村电商+沟域经济+城乡统筹”八合一融合发展,形成河北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住宿、餐饮、购物业态融入打造以“草莓采摘、温泉沐浴、民宿体验”为主题的全新农旅融合品牌——草莓公社。对农户住房改造,包括农户住房外立面改造、庭院营造、室内装修设计,提供草莓主题住宿体验;在建筑及景观小品营造过程中突出草莓文化主题元素。从廊桥、路灯、舞台到卡通雕塑、产品标识、餐饮用品,融入鲜明的草莓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食住行游购娱全体验草莓之旅。

充分利用当前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各类政策支持以及旅发大会的助力,依托项目区优良的山水田园环境与农业资源。规划以草莓产业为主导产业,结合皇家文化、民俗文化两大文化特色,整合“南部草莓小镇、中部草莓园、北部稻田”,打造集草莓主题观光采摘、皇家娱乐休闲方式体验、田间特色游乐活动体验为一体的“草莓产业+田园旅游+小镇” 完美融合的示范样板项目。

(一)资本融入。隆化县政府仅在改善水、电、路、灯基础设施上便投资700万元,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按照特色民宿接待的规格和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将12家别墅型农户客房改造成草莓主题的特色民宿,铺设完成4000平方米的村内道路,并修建停车场、拦河坝、游客接待中心、景观廊桥、观景台等设施。在园区建设上,一方面精打细算用好山水林田湖项目资金和财政旅游发展基金,另一方面用市场化思维解决政府的难题,通过实施城市景观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建设ppp项目,为旅游发展引来资金活水。

(二)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1.3亿元,流转土地1300余亩。目前占地面积500亩暖棚及游客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正常投入运营,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自2018年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其中2019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3.7万人次,营业收入130万元。”

通过读道文旅打造的“草莓ip”系列项目,西道村草莓种植达到1100亩,全村一半以上耕地都种植草莓,彻底改变过去种大田、靠天收的传统农业结构,提高了产业层级。仅草莓种植一项,就安置当地150余人,特别是当地妇女广泛参与其中,按年均2.5万元计算,增收375万元。同时,带动9个种植大户,以房屋入股,每年每户最低收入1.5万元,增收13.5万元;加之通过土地流转,租地打工、规模种植、四季采摘,增收近500万元,日接待能力8000人。

从村庄、到小镇,再到整个谷区,使得当地靠着草莓摆脱了贫困,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让乡村振兴的建设真正的做到了因地制宜,符合了乡村振兴的精神要求,真正赋予了村民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环境改善、产业多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径,成为环北京贫困山区以产业融合发展助推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一次有益尝试。

精选乡村矛盾纠纷调解体会范文范本三

乡村,美在小河里。小河从山上蜿蜒而下,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跑去。

它清澈见底,清的你都可以看见河底各种各样的石子和成群结队的鱼儿。它十分碧绿,绿的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它是那么静,倒映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茂密的树。

乡村,美在田野里,秋姑娘来了的时候,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随风舞蹈,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乡村,美在果园里。你看,那黄橙橙的是令人垂涎三尺的梨,它们就像树上的顽皮小精灵,在和你捉迷藏呢!

橙子挂在树上,有的透过浓密的枝叶,偷偷的望着你,就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有的又大又圆,它们挤来挤去,抢着要农民伯伯把它们摘下来。

我摘了一颗葡萄,去了皮,放进嘴里,一种又酸又甜的滋味沁入我的心肺,我知道,这就是丰收的味道!

乡村,不比诚城市繁华,却十分宁静,十分惬意,十分安详。

到了炎热的夏天,乡村的孩子们就会结伴去小河里捉鱼,潜水,游泳,打水仗……可热闹了!

在田野的小路上有几个勤劳的农民,带着膘肥体壮的牛。辛苦的农民肩上挂着一匹湿哒哒的毛巾,时不时擦一下那布满豆大汗珠的脸,牛顶着炎炎烈日,甩着尾巴,驱赶蚊虫。

这些是又大又红的苹果,,它们就像小朋友的脸蛋,绽开了笑颜。

看,葡萄爬上了棚架,叶子又大又绿,苍翠欲滴。一串串紫盈盈的葡萄十分饱满,仿佛快要裂开似的。一颗颗紫水晶似的葡萄仿佛告诉人们“今年又要大丰收了!”

啊,我爱乡村!我爱那里清澈的小河,爱那里美丽的田野,爱那里丰收的果园!

精选乡村矛盾纠纷调解体会范文范本四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xx县、xx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