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和总结,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教育应该怎样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下是一些相关案例分析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一
《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一位热爱自然的伟大科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先生的一部著作。这部书从出版到今天历经一百多年却一直受到人们的赞叹。
该书主要讲述昆虫世界的神奇和奥秘。法布尔用他充满想像力和感染力的文笔将各种昆虫生动、美丽、聪明、勇敢的特性展现在大家面前。如节腹泥蜂为了给宝宝寻找食物与象鼻虫斗智斗勇,最终通过努力给宝宝们带来了丰盛的晚餐;砂泥蜂成长的过程;勇敢的红蚂蚁;蜘蛛……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仿佛将我们带到了昆虫的世界。我现在说两种昆虫:一个是莹火虫,另一个是蜘蛛。
我先讲讲萤火虫,萤火虫喝露水,吃蜗牛,它在吃蜗牛之前,要先给蜗牛打一针,这一针可以让蜗牛昏睡,然后再把它吃掉。
下面我再说说蜘蛛,蜘蛛的视力其实很不好。蜘蛛是靠听觉来补食,它会再草丛中结网,然后躲在草丛里面,一听到有东西在网上动,就会迅速爬到网上,把粘在网上的昆虫的的血吸干。
以前我只知道有这两种昆虫,不知道它们的习性,通过读这本书更多了解一些昆虫的习性,丰富了我的知识,读书真好!
读过《昆虫记》这部书使我感受很深,连小小的虫儿只有掌握了许多神奇的本领,才能接受大自然的考验,在这个世界上争得生存空间。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也要像小昆虫一样,要有恒心、毅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向自己的理想前进。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二
《乡愁》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下面是乡愁文学评论,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连串充溢着生活性的意象,一连串朴素无华的倾诉,一连串平淡中透露出深沉情感的喻体......缀成了一连串凄美绝伦的乡愁。乡愁是作者成长的足迹,是游子思乡的行吟,是一段心灵的历程,是一曲经典而质朴的古筝,是一部沉重的历史,是风雨沧桑中历史车轮碾过时留下的一声呻吟。
乡愁在作者笔下不只是“月是故乡明”的清淡,不只是“低头思故乡”的忧郁,不只是“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无奈,不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嗟伤......乡愁是一只老船,装载着传统的乡愁乡情乡思,也装载着历史的血泪,装载着望夫崖上的沉重和悲壮,也装载着海峡两岸的沧桑和风霜。从“邮票”、“船票”到“坟墓”是深沉的情感,而至“海峡”则是主题的升华!乡愁不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成了群体内心的感思;乡愁不再是纯粹的个体感叹,而成了民族之情的化身。对国家统一的热望,对民族团结的期盼,有形无形地融化在诗的字里行间,构成了民族情感积淀下来的厚重和深邃。
于是,乡愁这个古老的话题在诗人笔下又多了一层内涵,这源于作者明睿的眼力和新颖的立意,更源于作者那高度的民族责任心和深厚的民族情。于是乡愁那平凡而又传统的顺叙表达蒙多了一层朴素的光辉,那简单的时间排列披多了一种美妙的灵光,那从“母亲”、“新娘”到“大陆”的浅浅诉说变得经典而庄严起来。
乡愁的意境是美的,没得忧郁而庄重,仿佛一丝苦苦的'芬芳,那芬芳来自一支残荷。乡愁的构思是简约的,简约的就像断臂维纳斯身上的一段白纱。乡愁的语言是白居易的再现,反复中的平实酝酿着深深的情,回旋中的朴厚流淌着深深的愁。乡愁那没有技巧的技巧使乡情回味无穷,隽永悠长,使全诗既富有流动性,又不乏静止感。众人皆知,“看不出化过妆的化妆才是最高妙的”,而诗人的乡愁就是这样,那层次化的意境仿佛纯纯的“天然去雕饰”,那复沓中的叙述好像平平的,质朴而又真淳。
乡愁自“小小的邮票”流出,因为那邮票载不动历史的伤痕;乡愁自“窄窄的船票”溢出,因为那船票带不完民族的悲哀;乡愁自“矮矮的坟墓”冒出,因为那是一颗种子,它在发芽、生根、成长,直到枝条连起岛陆。乡愁自浅浅的海峡涨出,因为那是一个泉,它要和源汇成大海,用浪奏鸣《黄河交响乐》,用涛荡起长江奏鸣曲。乡愁用反复手法把意象紧密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乡愁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层层深入地展现了群体心态和民族状态。于是乡愁既是乡愁,也不再只是乡愁;乡愁成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情结,乡愁成了岛与陆沟通的纽带。
乡愁的情调是低沉的,因为有心上秋;乡愁的节奏是舒缓的,因为有愁中愁;乡愁的传情达意是形象而动人的,因为那一唱三叹是命泉中流出的旋律、心琴上弹奏出的乐曲,有含蓄中的澄明,更有幽邃中的真实。乡愁是抑郁的,因为愁太重太浓,重得托不起,浓得化不开。但乡愁又是自然的,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诗中。
乡愁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由诗境和神韵中流露出来,语尽而情未了,让人在故事中忘我地投入,在历史中回味,乡愁的无限韵味。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5、《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6、《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7、《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9、《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表。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0、《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1、《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5、《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三
一:校刊征稿工作。
文学社将分阶段进行征稿工作,阶段分为:5月,6月,暑假,9月、在5,6,9三个月份中各班的通讯员需推荐优秀稿件5篇以上,暑假阶段推荐10篇以上。对稿件的要求是,文体,字数不限,内容可多样,但要积极向上。稿件以电子稿形式发送到文学社的邮箱。文学社将以同学为主体,参考语文老师的意见对稿件做到每稿必复。
二:社团活动。
自本周起,文学社将开始进行以同学为主体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工作由文学社社团活动小组负责。我们的活动内容将以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探究社员感兴趣的文学现象为主,也可以有内容多样的活动。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由同学自己组织,每次活动有一名至多名发起人。文学社社员和各班的通讯员均可发起活动,如有兴趣组织文学社活动的可以把计划交给社长或社团管理组。之后由社团活动组负责确定时间地点。文学社社团活动,社员必须参与,各班通讯员根据时间安排号召大家参与。下周将由社长组织一次文学社社团活动,希望大家届时参与。
三:社刊编辑。
文学社作为一个社团组织,除了为潞河所有师生编辑校刊《潞园》外,我们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在这份社刊中我们将主要刊登文学社社员和各班通讯员的文章,和文学社内的人和事的记录。
四:由采访组进行的对校长的采访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期的《潞园》上首卷位置刊登。
五:在暑假前,对全校同学进行征稿宣传,希望同学在暑假多写文章。
六:由网络组负责,于本月尽快做出建立在校园网上的网页计划,在本月实施,并对全校同学进行宣传。
在网页建立后,网络组要寻求建立文学社博客的方案并尽快实施。为潞河学子创建一个更自由,内容量更大的习作平台。
七:在下学期初,在新高一进行文学社的找新工作。
八:在20xx年9月举行文学社的全体会议,选举文学社下一届的社长,确定文学社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到“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人贵在有梦想的存在,我想,我们都要坚持我们这个文学的梦想,为着梦想,为着文学,所以幸福。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四
谄媚的奢华。
------电影《红高粱》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关键词:《红高粱》张艺谋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和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爱德华·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认为:在西方学人的视界中,“东方”被憧憬为一个从远古以来就洋溢着异国情调与传奇色彩的浪漫国度,而且这种憧憬是一种文化猎奇。虽然我们中国并没有真正地沦落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可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却遭受着殖民化的统治。
射的落后文明是旧中国的真实写照,但是相应地迎合了西方东方主义者的欣赏品味。可是在这其中也暗含着许多实际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一、“伪民俗”迎合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在小说《红高粱》中,作家莫言所描写的是在山东高密的事情,张艺谋导演有意的将这故事背景挪用到了陕北的高原之上。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才是最原始的的最富有激情的,也是最能够满足西方人对中华文化的猎奇心理的。可是《红高粱》这部影片对民俗文化的阐述却带有很强的虚构性,即“伪民俗”性。
首先,在故事的层面上将故事的发生地移植到陕北那是合情合理的,但从史实的角度出发,这未免就太牵强了。影片将地点改在了边远的宁夏地区而不是原作中的高密东北乡。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因为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并没有深入到边远的宁夏一带。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会让东方主义者认为当年的中国非常弱小,连偏僻的内陆深处都受到了日本的侵略和蹂踊。
其次,影片中我奶奶要嫁过去的十八里坡是除了烧酒作坊一家人外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村庄是如此荒凉、人丁稀少的。
最后,烧酒作坊的人崇拜酒神。但是,我爷爷的恶作剧朝高粱酒里撒了一炮尿,竟然酿成了喷香的好酒一一十八里红。如此多的“伪民俗”客观上无形地迎合了西方世界的观众,为他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的东方国度,从而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引发了他们对东方中国“神秘”的幻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无疑是在给我们中国,中国认得脸上抹黑,可是对于张艺谋来说,通过这样做他成功了。
二、愚昧和落后引发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绪。
影片刻意在视觉上营构了流动的画面,以最大的信息量来表现东方大陆传统文化的原始荒蛮与愚昧落后,供西方读者猎奇。在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开始前后的那段日子里,并没有影片所展示的那般的丑陋不堪。张艺谋有意的将这段传奇刻画成如此直露的对于金钱,物质等的追求实在是有那么点差强人意。
首先,在我奶奶上花轿前后,画外音里的那段“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这些语言信息无非在向我们传达新娘必须在轿子里也规规矩矩,哭和吐等任何动作都是伤风败俗的,新娘没有一丁点的自由,花轿也是一种束缚而不是让人欢喜的地方。
是个麻风病。对于这桩婚姻,曾祖父自个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女儿高攀了。但她仍然处在父权制和夫权制的夹缝中,她只好把自己屈服给了余占熬。这样的情节塑造使得西方猎奇者认为,中国的妇女丧失了主体地位而沦为工具性客体,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和言语权力,仅仅缩为一个空洞的能指而成为夫权主义的反证;她们不仅受到压迫而且通过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养成的精神驯服来支持对她们自己的压迫即她们已经心甘情愿地适应了男性的压迫。
再次,影片多次向观众展示了我奶奶的金莲小脚的诱惑魅力,也就是展示了中国妇女在身体上所受到的夫权社会的残害。拦路抢劫者掀开轿子的帘子时,注意到的是我奶奶的那双小脚,而不是她那美貌的容颜。我爷爷和我奶奶第一次的肉体接触就是我爷爷对我奶奶伸出轿子外面的金链小脚的抚摸和凝视。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这种刻意把女性角色塑造成被动客体,营造为男性观赏愉悦对象的做法,使得西方人用新奇和带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东方,对待东方女性群体。
三、对情欲的大肆捕捉强化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结。
在影片中张艺谋刻意的策划了几处具有商业元素的情色场面,虽然并没有直接的描写两性之间的苟合,但是在在那种大写意的视觉元素下,加上电影蒙太奇剪辑的视觉补偿,在看完这样的段落之后,自然的会在我们的意象里产生这样的错觉。这样的视觉营造,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人对于东方女性的视觉上的欣赏。
在迎亲的队伍里,我奶奶的三寸金莲的小脚,对于作为轿把式的《文学评论》。
我爷爷的迷惑,甚至是对拦路抢劫的假“神枪三炮”的迷惑,这些稍微的流露着“色”,甚至是“性”的暗示,给西方观众传达了东方人含蓄的两性观念。在西方人的好奇心理的后殖民情绪中,似乎也是对于近日的老外对华人女性侵犯的始作俑者。
在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我爷爷将我奶奶捉到高粱地里并踏出了在一些影评人眼里的女性“生殖器”的造型,这无疑是对西方人的猎奇心理的苟合。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存在着生殖崇拜。在那个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年代,只有人口多了才是强大了,所以会更多的重视女性,重视生殖。可是在这里的生殖崇拜,似乎有点不合乎情理。虽然我们面对的是比我们强大的敌人,可是这样的背景对生殖崇拜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的联系。再者说来,这种穿越式的理念构架,除了满足西方人的欲望之外,尚不若实实在在的好。
总之,这部影片刻意营构了本土传统文化的愚昧和落后以取悦西方大众,使得西方观众对东方、东方文化以及东方人更感到好奇,满足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参考文献。
【2】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文学评论》。
学出版社,19990【3】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五
所谓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而在我看来,其实就更通俗的语言来讲,文学批评是架构在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让读者能通过批评了解更多作品以及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故事。而自从这座桥梁建立起来过后,桥梁也有了更多的样式的变化,这就是文学批评文本的不同格式与体制。文学批评的题材丰富多样,不胜枚举。大体说来,文学批评文本有五种分类,即论著体文学批评、随笔体文学评论、对话体文学评论、书信文学评论、序跋体文学评论。本篇文章便是通过对李健吾先生的文学批评作品《边城——沈从文先生作》的评述来对其中一种文体——论著体文学评论进行浅析。
论著体是文学评论中最常见、最严谨也是最重要的样式。它是“比较系统地阐述某种文学观点或评价分析某些文学现象的文章体式”。由于这种形式有利于作者细致深入地表达各种见解,因此受到评论家的广泛的喜爱,许多重要而复杂的文学问题,都是用论著体文学评论形式来讨论和阐释的,“它是文学评论中的重型武器”。作品规模“既可以是数以十万言的专著,也可以是数千字的论文”,就这一点来看,李健吾先生的《边城——沈从文先生作》属于后者。而从内容上将论著型文学评论分类,可分为作家论、作品论、思潮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作品论和作家论较为发达。作品论是以文本为主,可就单个作品谈作品,也可对多个作品进行综合研究。作家论则是以人为主,可以总评作家的一生,也可侧重于创作风格、艺术技巧、思想观念、社会理想、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而李健吾先生这篇文章则是将两种类型巧妙融合在一起。他通过对《边城》这部作品的分析,特别是与《八骏图》的对比,一方面突出对《边城》的喜爱,另一方面更是对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的肯定及赞赏。
“我不大相信批评是一种判断。一个批评家,与其说是法庭的审判,不如说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者。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以一个欣赏者而非批判者的身份去评论作品与作家,这是赏读这篇《边城——沈从文先生作》之初笔者对李健吾先生最大的印象。作为一个批评家,他所持有的谦虚、客观与尊重的态度实在难能可贵,李建吾先生那份对好作者好作家流露出的丝毫不吝啬赞扬的勇气也着实令人佩服。
文章的前半部,用较大的篇幅写了作者自己所说的“正文以前的两句加官”,看似与此篇评论文主题无关,实则彰显了作者李健吾进行文学批评时的底线和原则,即要尊重作者,充分考虑作者的创作初衷,而不能单从批评者一厢情愿出发,盲目否定批判。这也是这篇批评的主题之一,作者由此奠定了整篇文章恳切作评的基调,从而开始进入文章正题,即对沈从文及其《边城》的评述。全篇文章均是从正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沈从文先生时,说道“他热情崇拜美。在他艺术的制作里,他表现一段具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美化了的,经过他的热情再现的。大多数人可以欣赏他的作品,因为他所涵有的理想”“他从来不分析,一个认真的热情人,有了过多的同情给他所要创造的人物,是难以冷眼观世的”在李健吾看来,沈从文眼里的笔下的美好是难以模仿的。而在讲到《边城》时,他说这是一部谐和的杰作,“细致,然而绝不琐碎;真实,然而绝不教训;风韵,然而绝不弄姿;美丽,然而绝不做作”。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评论缺乏批评家理应具备的针砭时弊的气质,会显得过于中庸。其实不然,他的赞许同样深沉,同样有着坚定的立场,在文章最后一段比较《边城》与《八骏图》时,李健吾如是说道“如若有人问我,‘你欢喜《边城》,还是《八骏图》,如若不得不选择的时候?’我会脱口而出,同时把‘欢喜’改成‘爱’:‘我爱《边城》!’”,对好作品的肯定如此体现出来,从而让读者也坚定起来。
具体谈到这篇文章的特点或者优点,就如前文提到的,这是一篇将作家论与作品论相结合的作品。事实上,作品论、作家论和思潮论这三种论著体文学批评的三基本体式,是“可以相互包容,交错”的。但同时容易犯杂乱、浮泛的毛病。这就要求作家在写作时必须把握主要指向,清楚自己究竟重点是在论“人”,还是论“文”,又或是论“潮”,应做到心中有数。李健吾先生写作《边城——沈从文先生作》便是如此,从文章开头其实便可明确,李健吾强调批评家必须充分尊重作者意愿,不能盲目批判。因此该文章评价的重点就落在沈从文先生上,而《边城》这部作品只是为了更好更形象具体的论述沈从文的一个辅助论据。因此整篇文章虽看似杂乱,但实际分析起来则是中心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推论合理,更为特别的一点则是前面也提到过的作者的评论中所带有的情感较为细腻。多数时候,我们所看到的评论均从先在的理论与概念出发,这些文艺批评缺少甚至没有面对艺术的心灵体验,也不传达对最有生命力的艺术质感的指引、呵护和有意义的评价。因为他们对诉诸于灵魂才得以体验,言说的美没有了表达力。艺术是一种灵性的活动。没有体悟,何以言说?而当下的教育体制之下培养出来的评论家,都不是考心灵思维,他们接受前人的思想唯独没有看到他们作品里多姿多彩的`魂灵。而李健吾先生的这些评论更像是内心感受。恬静、优雅、细密,但它具有具体、细致和情感的力量。这种印象的、直观的、感悟的评论依靠了《边城》风格的影响,更是《边城》里蕴含的沈从文的艺术之心的自然要求。
其实写道此处,当自己在李健吾先生的评论中折服在沈从文先生以及《边城》魅力中时,才发现,这篇论著体评论同样也可算得上是一部随笔体评论,是抒情的艺术。整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建构出了读者与沈从文先生的华丽的桥梁。即保留了论著体的严谨、清晰与完整,更给人以随笔体的文学审美感受,让读者在理性与感性中达到最深的感受。这便是是一篇成功的文学评论作品所达到的不可多得的最好效果!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六
《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此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间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竹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增表现得更加含蓄蕴籍,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愁愁!青鸟不传云外久,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醒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道德等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类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虽然不能说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至少也是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月牙知我心(老舍《月牙儿》赏析)。
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中篇《月牙儿》,以高悬于空中的月牙儿为主旋律,通过主人公对它的不同感受,谱写了一曲天上人间哀怨的悲歌。其情之感人,艺术技巧之精湛都令人叹为观止。
月牙儿本是自然之物,然而在作家笔下它却成了主人公孤独寂寞时唯一而又不可缺少的伴侣,成了主人公向黑暗社会控诉的代言人。总之,它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全文中月牙儿出现了达十几次之多,其中有三处是说没再看见月牙儿,而这又恰恰划清了主人公性格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小说中此时的主人公还只是个七岁的孩子,这时她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是因为饥寒和丧父的巨大不幸正降临到这个只知道冷、饿和没人理是悲惨的事的女孩子身上。或许此时她还不懂得那装着爸爸的木匣被埋到城外的哪个地方是件多么值得悲哀的事,她只是因为冷、饿和没人理而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接下来作家又写了月牙儿的第二、三、四次出现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出现时带给小主人公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悲惨命运。当“我”拿着妈仅剩得惟一不可当的东西——银簪,坐在那严严关闭着的大门前时,月牙儿在天空中歪歪着照着“我”的泪,当妈哼哧哼哧给人洗脏衣服时“我”更爱这个月牙儿,爱它给地上的那点小影子。
由上可见,此时的主人公还只是个孩子,她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孤独、寂寞、可怜和不幸,她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还没有任何准备和认识,每当她孤独寂寞时,她便去看月牙,因为只有它还能给她些许的安慰。
“我”再一次看见月牙儿是在“妈坐了一乘红轿”,“被抬到城外去”,一个陌生的男人扯着“我”走时,此时的月牙儿“象个要闭上的一道大眼缝”。这时,妈为了不饿死“我”再嫁了,她不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此时她的脑海里一片迷茫混沌,这个世界也是迷迷朦朦看不清楚的,这月牙儿的形象恰是“我”心灵的折射,至此作家已完成了对主人公童年形象的塑造。
接下来文中写道“我”在三四年里似乎没再看见月牙,这是文中第一次提到“我没看见月牙”,此时她有了她的小屋,好久没去当当,有吃有喝甚至还上了学,生活似乎变得美好了,她已不再需要月牙的陪伴与安慰了,因而这次月牙的出现成了主人公性格发展过渡期的标志,从此作家便进入了对少年主人公心理的揭示。
“它无倚无靠的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光儿微弱,不大会儿便被黑暗包住”,这是“我”在三四年后再一次见到的月牙。因此时“新爸爸忽然走了”,之后“妈”屋里常有男人来,尽管她还不大懂这些事,但已是“要在小学毕业”的她已猜到那不是好事,因此她不得不恨妈。可后来妈也走了,只剩下了她自己,在这种无倚无靠的情况下,她又看到了月牙,感觉到它是那样“无倚无靠的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它“只能亮那么一会儿,而黑暗是无限的。”月牙儿的形象正是主人公心里的感受,此时的她孤苦无助,但她还是努力地同命运抗争着,没有丧失做人的尊严,她不愿象妈那样,虽然她也理解妈。然而将来对她来说是渺茫的。“我又老没看月牙了,不敢去看,虽然想看。”从此作家又开始了对主人公由挣扎到最终被黑暗的社会吞噬的叙述。
毕业后她只能自己挣饭吃了,她怀着希望四处奔波,然而没有事情给她做。“我的心就好像在月光下的蝙蝠,虽然是在光的下面,可是自己是黑的”,她没有了任何希望,可是她要活着,终于她认识到“羞耻不是我造出来的”,残酷的现实已把她纯净的心灵无情地涂上了污点,竟致使她在黑暗中看到那“月牙是清亮而温柔的,它把一些软光轻轻送到柳枝上”,并感到“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于是善良、单纯和美好的希望使她陷入了爱的迷梦,她从“他的笑”“他的头发”上看到了那也在微笑的月牙,使她忘了自己、没了自己,而当月牙儿忽然被云遮住时,她也失去了自己,她的精神即将崩溃了,然而此时的她还善良,还有同情心,直到为了别人,她又没饭吃了。
“我早知道我没希望,一点云便能把月牙遮住,我的将来是黑暗”。果然,为了活着,她曾努力找事做,可最终残酷的现实使她彻底绝望了,尤其是她还得养活已完全失去了挣钱能力的妈。**失而又归无疑给她的心灵以更沉重的打击,她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我至好不过将变成她那样,卖了一辈子肉剩下的是一些白头发和抽皱的黑皮”,是无情的现实使她“不愿为谁负着什么道德责任”而堕落下去,就这样一个曾经纯洁善良、正直倔强的女性失去了自己,然而不幸的命运也使她对这个地狱般的世界有了清醒的认识,“我所做的并不是我自己的过错”,这是对自己行为的最好诠释,更是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
然而更为耐人寻味的是文章的结尾,正当她打算嫁人不再继续堕落时却被送到了监狱里。此时在心灵经历了长期的摧残后,她深刻地认识到“狱里是个好地方,世界比这并强不了许多”,于是她甘愿在此了结一生,也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她又看见了她的好朋友——月牙儿。
纵观全篇可知,女主人公有文化,有个性,善良正直,聪敏倔强,不遗余力地执着着飘渺的希望,她本该有着美好的一切,然而最终她还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
总之,全文“我”与月牙儿形影相吊,构成了小说中的景与情,使作品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和低回婉转的抒情性。首先用月牙儿为题象征女主人公那只能亮那么一小会儿而黑暗是无限的生命,而作品前半部分月牙的频繁出现暗示着主人公虽屡遭不幸的打击,但其生命还有希望存在,尽管那希望渺茫的象月牙的微光;而后半部分月牙的不再出现却暗示了主人公已被黑暗的社会吞没了。至此,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长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便诞生了。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七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毛泽东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
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
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
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
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
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
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二)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三)个人的专长。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
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
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
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中选取有意义之点。在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名篇,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划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
二是甄别。主要从三方面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
1,作品中什么是应选取的有意义之点,什么是要舍弃的无意义之点;
2,什么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真知灼见,什么是拾人牙慧的旧调重弹、老生常谈;
3,哪些是自己评论时能够驾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难自己力不胜任的。
总之,定题是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评论者的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个“飞跃”过程,需要花大力气、下深功夫。一些批评家能定题定得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八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著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著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结束语。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文学评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独创性,而英国文学评论虽略显保守却是更加具有传统性的。英美文学评论的差异与英美文化的差异是紧紧相连、不可分开讨论的,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的影响更是深远的。英美文学评论虽各有其特点,但是却都是无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相关阅读:
探究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探究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中。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九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是他的早期作品。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就抒情内容来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此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间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竹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
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增表现得更加含蓄蕴籍,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愁愁!青鸟不传云外久,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
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醒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道德等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类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虽然不能说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至少也是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戴望舒这种对新诗音乐性的追求,到《雨巷》是高峰,也是结束。此后,他开始了“对诗歌底他所谓‘音乐的成分’勇敢的反叛”,(杜衡语)走向对诗的内在情绪韵律的追求。他的另一首著名诗篇《我的记忆》,就是这种追求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戴望舒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他新的美学见解和艺术追求,但这新决不能否认《雨巷》对新诗音乐美尝试的意义。偏爱是艺术欣赏的`伴侣,比起戴望舒的其他作品来,使我读而不厌的,还是这首《雨巷》。它是新诗中一颗发光的明珠,值得我们珍读。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抒情意境。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深情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大去处。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系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想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唐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本诗巧用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既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似乎有满腹的愁苦,但又不愿说出。
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第二,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定西那个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第三,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分。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小说文学评论范文范本篇十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著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著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结束语。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文学评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独创性,而英国文学评论虽略显保守却是更加具有传统性的。英美文学评论的差异与英美文化的差异是紧紧相连、不可分开讨论的,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的影响更是深远的。英美文学评论虽各有其特点,但是却都是无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相关阅读:
探究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英美文学教学和人文素质。
探究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中。
分析英美文学中的情感渗透。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奥运会体育精神范文(大全14篇)
- 申请开立专户的申请书怎么写(通用10篇)
- 申请鉴定机构回避申请书汇总 鉴定机构退回鉴定申请(4篇)
- 2023年装修拆除协议书模板(优质8篇)
- 申请开通会员申请书范文通用(模板16篇)
- 2023年拆迁款归属协议书汇总(通用16篇)
- 2023年公司申请开户的申请书怎么写(优质20篇)
- 申请法院财产鉴定申请书范本(实用20篇)
- 最新申请退货申请书(实用14篇)
- 最新申请重签合同申请书怎么写(优秀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2023年可反问面试官的问题(实用14篇)
24下载数 721阅读数
-
2023年社区科普活动方案范文(模板9篇)
24下载数 208阅读数
-
最新演讲稿:假如我是家长(优质6篇)
26下载数 761阅读数
-
2023年党建结对共建工作亮点特色汇报(汇总15篇)
28下载数 340阅读数
-
有关学习“两会”精神的主题班会策划(汇总14篇)
23下载数 954阅读数
-
勇敢章争章范文范本 勇敢章内容(三篇)
42下载数 149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