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卒中患者抢救记录范文通用 卒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ppt(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22:17:47 页码:12
卒中患者抢救记录范文通用 卒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ppt(5篇)
2023-01-13 22:17:47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卒中患者抢救记录范文通用一

一、20xx年x0月29日上午九时,在本院大门口处设心脑血管疾病咨询点,由医务科、感控科牵头,委派老年病区两位科主任坐镇,护士一名,向来院就诊的病员及家属宣传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分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宣传资料,教育广大居民低钠限油饮食,尤其强调控烟的重要性、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均衡营养、保证睡眠、保持心脑疾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强调心脑疾病(如高血压)坚持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咨询活动分发宣传资料56份,接受群众咨询34人,免费测量血压30人,咨询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二、利用黑板报、电子屏、宣传画廊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门诊预检处放置宣传折页,让居民随时可取,让更多市民接受健康知识教育。

普及宣传健康知识惠及百姓群众,是我们医疗单位切实落实卫生工作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要花大力气把宣传工作抓细抓实,努力收到实效,力争做到常态化,为保障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脑卒中,立即行动”,口号是“认识卒中,倡导关爱;高危筛查,合理干预”。

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每年造成社会经济负担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其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向广大居民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防治脑卒中的意识和能力,x0月29日下午,我院开展了20xx年“世界卒中日”现场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拉起宣传横幅,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单x00余份,吸引了居民的积极参与,并在现场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还利用板报、宣传栏、电子屏等工具宣传。

本次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人们对脑卒中危害的认识,提高了人们防治脑卒中的能力。预防脑卒中,一定要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注意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和发展。而一旦患了脑卒中,及时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治疗脑卒中的关键。

精选卒中患者抢救记录范文通用二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目前,我国每百名成人中约11人患糖尿病,约50人为糖尿病预备军(糖尿病前期)!从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的慢性病程中有诸多并发症发生:如心脑血管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癌症等。糖尿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现已成为中国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干预与治疗也成为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明显,发病缓慢,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早期不易被发现,且大部分患者未能得到早期治疗。更为严重的是已有的糖尿病检测手段对糖尿病早期检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著名内分泌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潘长玉教授指出,仅仅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近八成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因为空腹血糖在6.1mmol/l时就有可能已是糖尿病患者了。因此,患者被诊断糖尿病时,常发现已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冠心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皮肤病或下肢坏疽等,而且至少已有5-10年病史。

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在全省市州医院率先引进法国糖尿病风险检测(ezscan)先进设备,可以提前5-10年预测糖尿病发病风险!弥补了血糖升高前5-10年期间,无检测手段的缺憾。可用于糖尿病患者评估其病情及提前5—10年预测并发症风险或严重程度等,以便及时干预治疗,回归健康。

为向广大群众普及糖尿病防控知识,加深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程度,引导全社会关注重视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十堰市健康管理学会、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特开展“糖尿病风险及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检测及健康管理”活动。

活动时间:11月1日至11月30日。

活动方式:

1、每天为5名市民提供免费糖尿病风险检测服务,并进行相应的风险健康管理指导。适宜检测人群:

(1)凡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风险筛查:糖尿病家族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痛风;超重或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者(腰围男90厘米、女85厘米);静坐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既往诊断为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和/或代谢综合征;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两者兼具者;怀孕前评估糖耐量受损(igt)风险;有妊娠糖尿病史;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公斤)者;多囊卵巢综合症;服用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综合征的药物、激素等;屡发疮疖痛肿者,视力减退、重复皮肤感染及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而找不到原因者;40岁以上者。

(2)糖尿病患者。

2、凡需要做检测的市民可每天到门诊导医台领取免费检测号签。

精选卒中患者抢救记录范文通用三

 

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在2011中国脑卒中大会暨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管理论坛主会场做完报告后赶到了媒体发布会现场,就卫生部脑卒中筛查项目进行了介绍,以下是王院士介绍的文字记录:

今天我们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2011中国脑卒中大会,以及中国工程院和卫生部联合召开的心脑血管病防治管理论坛。首先,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各位记者、各位嘉宾前来出席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国脑卒中筛查防治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大会是由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委员会来主办,卫生部相关司局以及中华医学会等很多卫生学术团体协办,这是首次中国的脑卒中大会。大会主题是陈部长亲自提的,因为这次会议结合到工程院一起办论坛,我们想把管理、技术融合,使得我们许许多多一些疾病控制措施发挥更好的效果。所以,这次大会上有八位院士要做一些专题的讲演,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的专家也要做这方面的经验介绍。 这次大会主要是要探讨今后我国卒中筛查和防治工作的策略,研究卒中相关学科的指导规范,刚才王教授也介绍了我们的专家共识。对于推动我们卒中的筛查、防治工作,宣传、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慢性病防治中的重大作用,我们以往谈预防为主,大家一想都是传染病,实际上现在来看慢性病更为重要,因为现在很多传染病得了以后可以治疗,但是我们现在重点的慢性病一旦患有,现有医疗技术措施是不能给患者彻底治愈的,而只能是缓解、预防它的发生。所以,慢病性的预防控制应该是更为重要的。

陈部长刚才在大会上强调,脑卒中的筛查和防治工程是一项投入比较少、社会经济效益明显,而且能够很快见到工作成效的项目。这个项目就是你一抓它就能出形象。它也强调抓住脑卒中的筛查防控就等于牵住了我国慢病性防控的牛鼻子,抓住了慢病防控的龙头,占领了慢病防控的重要制高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项工作(脑卒中的筛查和防治工程)开展的情况

首先,关于脑卒中防控形式,我们觉得目前是非常严峻的,目前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因,而且这个死亡率比欧美、发达国家大大高出,高出4、5倍,像泰国、印度这样的国家我们也比人家高。而且脑卒中发病率每年在以9%的速度上升。脑卒中对于患者不单单是生命的影响,对他的健康、对他的生活质量、对他的人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很多脑卒中患者偏瘫在床上,失去了生活质量,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而且经济负担也是非常重的。据我们卫生部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每年因为脑卒中国家要造成将近400亿经济损失,而且卒中是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经济损失。那我们国家为什么卒中发病率还在上升呢?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危险人群,像高血压2亿多,高血脂2亿多,糖尿病至少6千多万人,肥胖7千多万人,主要几个高危人群数量太大了,而且现在控制得不好。像高血压,知晓率只有30%,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压,甚至连我们卫生部的机关干部都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压,很多人从来没有量过血压,治疗率只有24%,合格控制率只有8%。你想想90%多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没有得到合格的控制,很可能发展严重。所以,我们卒中防控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可以说,卒中防控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每天都在发生,每天大量的病人在发生卒中。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我们防治工作的进展回顾。我们工程是从09年6月开始启动的,当时是以学术团体为主发起这样一项工程,当时是以老年保健医学研究所发起的工程,得到卫生部的主持,启动了工程。中国医药卫生基金会也联合加盟,发起了该工程。工程进行了一年以后,从卫生部来讲越来越重视工程的推动,在去年8月份,卫生部成立了卫生部的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工程,由陈部长亲自担任工程委员会的主任。这个工程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省市卫生厅局,广大卫生工作者、基地医院他们的响应和支持,我们委员会一开始就制定脑卒中筛查防控指导规范,因为我们觉得一项覆盖全国的工程必须是科学的。同时也建立了基地医院的准入标准和工作考评要求,组建了相关的专家队伍,开展了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同时也编写了专业培训教材,我们卒中培训以往在这方面教材也是比较空白的,散落在各个领域。同时,也在推动基地医院防治体系的构建,基地医院防治体系的构建这对我们的工程是大事,你要实现一个工程,体系建立得怎么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现在传染病预防做得非常好,那是因为传染病防治体系建立得比较好。我们的二级预防、三级预防都是发生在医院的,高危人群筛查要在医疗机构,高危人群的治疗也要在医疗机构,门诊是完成不了这么一个巨大使命的,所以我们体系建设一定要有相应的基地医院做这件事情。目前省级基地医院建设初具规模,因为现在卒中发生人口不仅仅在城市,而且现在农村比城市可能还要高,因为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影响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这样一个疾病发生的死亡。这是大体的进展情况。

第三方面是我们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它是和人民群众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都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它也是一项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要广泛推开这项工程仅仅靠卫生部门和医务工作者是不够的,我们希望相关政府部门给予大力的支持,还要通过动员各级政府、全社会力量和全民参与,使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工作尽早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群众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高危因素,很多人自己没有感觉到什么症状,所以你要筛查出很多患者的高危因素必须开展知识教育,让他知晓,让他主动的配合。比如说我们宣武医院建立了卒中筛查门诊,再加上他的体检,各个科的推荐,现在全院每天大约有2千名患者来进行筛查,这是一项推展得非常好的工作。

关于今后的工作任务和防治策略

总体工作任务是要深入宣传脑卒中的知识,大力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筛查和完善脑卒中筛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技术标准和干预准则,广泛为我们国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我们专业人才可以说是非常短缺的,比如说缺血性脑卒中很重要的就是颈动脉的狭窄,体检的时候没有人检查颈动脉,但是这项问题引起的卒中在美国确认占到20-30%。我们最近这个工程做了一些检查,像06年、07年都发现了颈动脉狭窄到了70%以上的病历,而这些病历按照美国指南的推介,那就是必须要干预,因为这种患者可以说发生卒中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颈动脉狭窄大于70%以上的患者,没有症状的,脑卒中的发生率达到2%,有症状的可以达到6-12%,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因为颈动脉狭窄可以引起很多其他的问题,有一部分是肿瘤症状,有一部分患者是视力低下,有的是听力下降,他不知道。我们还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比如说颈动脉的筛查,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经验要丰富,有一套无创检查,这方面要进行培训。另外像因为颈动脉狭窄而造成的卒中危险,美国现在使用的就是手术或者是支架可以治疗。像颈动脉的,美国现在基本上每年能做15-20万例,我们现在能做的很少,没有几个大夫能做的,因为合格的做这方面手术的大夫得做30例以上。所以,目前一个是筛查技术不过关,另外一个是治疗技术不过关。所以,我们要尽快的建立起体系,为全国培育这一类的人才,真正解除患者的痛苦。

所以,我们考虑3-5年内在全国建立起200-300家基地医院。现在省级基地医院是60家,每一个省基本上是两家,我们逐渐拓展到200-300家。规范的给患者开始干预治疗;同时还有一些患者也贫困患者,我们在基层发现一些患者,你发现他有这个问题,说你来筛查吧,没钱。所以,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捐助了400万,就是帮助贫困患者进行筛查、治疗的,因为一个贫困患者有了卒中,可以说是整个家庭的灭顶之灾。

我们今后具体的开展工作,主要是加强健康宣教,加强基地医院建设,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要广泛开展筛查,使得我们卒中和防控的关口前移。还有就是要建立数据库,我们以往很多情况对于基本的数据收集不够,现在正好借助这个工程可以建立全国大的数据库,我们很快就能收集到相应的数据,而且数据是动态管理,不再是几年做一次死亡回归调查或者是做一次防治调查,我们所有的基地医院统一的表格,统一建立数据库,这样可以随时有数据,可以指导全国防控工作,指导我们政策制定和项目的制定。

最后谈一些困难

一个是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所以许多偏僻边远的地方缺乏人员开展筛查防治工作,所以,这方面培训的量非常大,单靠政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给予支持。另外一方面,基层贫困患者,虽然通过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捐助了400万,我们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奉献出爱心,为这些脑卒中患者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个方面就是国民健康素养,这些主要慢病的发病,健康素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形成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最后,我代表组委会再次向记者朋友和支持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更多的关注和参与这项活动。我们希望记者朋友对这项活动进行更多的采访、报道,进一步扩大卒中防治与筛查工作的影响,我们会积极配合你们的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工作的便利。

谢谢大家!

精选卒中患者抢救记录范文通用四

主题: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一)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定义。

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肾、神经和心血管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须改日重复检查。

2.糖调节受损又叫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和/或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二)糖尿病的预防。

1.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通过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使超重肥胖者体质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可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三)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45岁;(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24kg/m2);(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妊娠糖尿病史;(7)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静坐生活方式者。

2.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每年约1.5%-10%的糖耐量低减患者进展成为糖尿病。

3.超重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

4.高危人群应尽早筛查糖尿病。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四)糖尿病的症状。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但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出现上述典型症状。

2.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知晓糖尿病的症状,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五)糖尿病的治疗。

1.健康饮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并根据体重情况适当减少总能量的摄入,尤其是超重和肥胖者。

2.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3.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4.积极治疗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六)糖尿病的并发症。

1.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截肢和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尽早科学开展综合治疗、规范管理、并发症的监测和及早干预,有利于减少、延缓和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正常生活。

精选卒中患者抢救记录范文通用五

脑卒中dsf g

脑卒中,中医称中风,是大脑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堵塞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就是通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后者更多见,又叫“脑梗塞”、“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常见症状包括: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反应迟钝、失去平衡、吞咽困难、言语困 难、意识障碍或抽搐等。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 最严重并发症。 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

特点。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病人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二三十岁年轻患者日益增多,最年轻的病人仅只有7岁 ,多以脑出血 和脑血栓为最终结果,是老年人致死率最高,致残率最多的一种疾病。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 国内有学者在对临床资料分析后发现,在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卒中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一旦发生,往往让患者和家人措手不及。2012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致死率排名第一,高达22.45%。

脑卒中的病因有哪些

有很多因素或疾病与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有密切关系,称为“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龄、种族、脑卒中家族史等,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等,属于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2、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要定期检查血糖。。

3、心脏病: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卒中,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医生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4、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

5、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脑卒中。有过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7、血液流变学紊乱: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

注意饮食    脑卒中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应给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很容易发生便秘 ,而便秘时病人排便费力可使颅压升高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应及早防治。患者可进食香蕉、蜂蜜等,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开塞露 等。    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勤洗会阴部、勤换内裤。 女病人行会阴冲洗每天2 次。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尿道口消毒每天2次,保持尿管外端的 清洁。

褥疮预防

护理上要做到“五勤”:勤翻 身、勤抹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翻身动作应轻柔,避免 拖、拉、推,不宜翻身者可抬高床脚30~40度。每隔1~2h用约10cm厚的软枕垫于患者腰骶部, 增加局部的通透性,减轻受压部压力。手可伸向背部轻轻按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患肢康复护理

保持患肢功能位

偏瘫发生后即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选择合适的床垫,预防关节挛缩 与畸形。手呈半握拳状,肩关节呈“ 敬礼”位,肘关节90度,腕关节背屈30-~40度, 膝下放枕头,髋关节伸直防止下肢外旋,踝关节90度。

患肢被动运动 

定时变换体位,每2h 翻身1次,体位是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或 半侧卧位。帮助患者做患侧上、下肢各关节的被动屈伸、内收、外展、内外旋转等运动, 被动运动时令患者配合意念性运动。 由肢体近端逐渐活动到远端, 每个关节每天运动3~4 次,每次10遍左右。

床上训练肢体活动

让患者学会自己翻身、使用便器等。首先,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握 手,行肩关节被动活动。在练习翻身时做伸髋动作,如双桥运动。锻炼抬高臀部,学会自己或在护士协助下使用便器。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多数患者通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对治疗和训练持怀疑态度,郁郁寡欢,个别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与肢体能力水平、语言障碍呈负相关。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通常在病后3个月内最快。在这一时期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则可促进康复疗效的速率。 

脑卒中的预防  

1、抗栓治疗:针对已经形成的血栓要进行积极的抗栓治疗,以降低因为栓子脱落到来的脑卒中问题。

2、控制血压和体重:血压和体重都是造成脑卒中的诱因,所以,控制很重要。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并不在乎,其实很危险。

3、控制糖尿病、膳食调整:糖尿病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脑卒中。因此,把住入口关很重要,在这一点上也没有引起高危人群的重视。

4、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两者对脑卒中的形成推波助澜,一旦控制不住,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降低风险的最好选择。

5、健康教育: 对于还没有发生明显问题的人群,参加有益的健康教育是获取预防保健知识的首选。

6、体育锻炼、定期查体:其可以增加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定期查体也是一个预防或早期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一点,现代人越来越意识到了,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查体的重要性,而延误了病情,这一点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重治轻防要不得。

脑卒中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恢复冷静,拨打120。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要有“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的想法,后者只会耽误诊治,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   2.切忌仰卧位,头应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3.切忌自行服药,没有确诊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吃药、随访。

歙县疾控中心   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