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20 23:27:34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报告需要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做到真实可信,具备说服力。在撰写报告之前,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借鉴其写作技巧和结构设置。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一
学生学习知识,要把内在动机、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知识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所学的知识能够主动理解,主动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又是一个时光飞逝。回首本学期,是我们真正作为学生干部的最终一个学期,这也是我们这一届外联干部与外联部共同提高意义非凡的一个学期。
回顾我们外联部本学期的工作,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做个总结。
一,社联两次次理事会。这是我们部门第二、三次举办社团会议,本学期社团理事会更多的交由干事来处理,依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文化节闭幕晚会。本学期末与各部门干部干事共同策划安排了文化节闭幕晚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期间,各部门干部干事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作为外联部代表,我进取参加社联其它部门活动及各学生组织的活动,并配合了他们的工作。
进取与干事交朋友,聊天,无论是否走到最终的干事,都在生活中与有着良好的关系。
与其它学生组织负责人关系良好,互动多。
和许多社团负责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期末加紧读书,避免因为工作影响学习成绩,保证自我仍然是以学习为主的大学状态。
1、没有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造成部分生活情景影响了活动的展开。
2、做事有时过于冲动,作为干部应当控制自我的情绪,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3、做事压力比较大,造成了必须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1、带领储备干部进取了解社联的具体情景,保证储备干部上任前对社联有充足的了解。
2、与干部干事继续坚持着良好的关系,必要时能互相帮忙。
3、认真负责完成好余下的工作任务,与其它干部良好配合,共同努力。
4、提升自身本事,改正自身缺点,在做好一个学生干部的同时也要做好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以上是对本学期工作做的总结,期望在剩下的几个月中继续为自我的社联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往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汇报。
在学习新课程化学以后,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只有8.5%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只有51.5%的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16.2%的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51.1%的学生是在临近考试时才整理复习。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只有被动接受。
学生学习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应该事倍功半。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学生能够较多的采用合作的探究,探究中能够各抒己见、进行激励的讨论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课前预习能自主学习,边学边做笔记,能够将不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针对所教九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端正学生思想。
一个人思想就是他的灵魂导向,学生学习态度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有些学生学习较好,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很慢,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这些学生,对预习做得不好,得过且过,平时多指导他们如何预习,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
3、个别辅导。
(1)、个别辅导学生的思想。
(2)、个别辅导学生学习。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20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
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的证书统计。
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
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
据统计,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20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
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
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我们在考证时又都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考这个证呢?证有没有必要多考点有备无患呢?我们都会有点迷茫,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怎样看待考证热的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考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让大学生的考证更加有据可依,使同学们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扩展,又能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1.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避开考证的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3)“证书”等同于“入场券”。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为了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真正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并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考证。
(1)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开设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关的辅导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熟悉考试内容,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
根据定西市安定区教育局转发定西市教育局关于[2020]号文件,全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研的通知,为深入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我校于11月中旬在学生和家长、教师中进行了一次无记名的问卷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定西市安定区团结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1625平方米,建筑面积261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132人(其中男生名,女生名),教师15人。
二、调查形式。
1.问卷调查。
我们随机抽样学生70名,发放学生调查问卷70份,回收68份;抽样教师10名,发放教师调查问卷10份,回收10份;抽样家长70名。发放家长调查问卷70份,回收55份。
2.谈话法。
通过询问部分学生,认为作业轻的都是学懂弄通的学生,有20%的学困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3.观察法。
通过作业展评,发现一科一辅作业全收全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负担。
三、原因分析。
经汇总分析,学生认为作业适中,课业负担轻的占25.7%,认为课业负担较重的占66.95,认为课业负担特别重的占7.35%。教师认为课业负担较重的占80%认为课业负担轻的占20%;而家长认为课业负担轻的占83.64较重的为0%。
1.从新教材的角度分析。
新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材的容量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作业量。上课的老师普遍认为一年级课程容量较大。
2.从一科一辅角度分析。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制、书法、美术不分年级都是作业。
3.从教师角度分析。
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学生负担的轻重,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高、学生又喜欢,作业完成的速度快,正确率又高。而那些教学水平低下及一般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差,又习惯于传授式教学,学生的理解、掌握率低下,就热衷于“堤内损失,堤外补”,大量作业的布置,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自己疲劳,学生更辛苦。
4.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从学校层面看,一是考核评价的导向。学校制定了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奖有37%取决于成绩,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又会把压力自然而然地转嫁到学生身上。
四、调查结论。
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于上级要求较重。但农村学生无论怎么,家长加码的几乎没有。教师的作业压力传导传不到家长,孩子们还是相对自由。国庆节长假老师布置的作业有30%的学生根本没有管。
五、存在的问题。
1.家长购买教辅材料的情况时有发生。
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理念主导下,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支撑点,以能够进入优质初级中学、示范性高中、重点大学,乃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目标,为学生购买教辅资料,不断在学业负担上为其加码。
2.双休日在城里补课情况也存在。
经济条件好的家长在城里为孩子报名参加社会上举办的一些艺术类特长,极少数学生还在城里培训机构补英语。
六、学校所做的努力。
近年来,我校规范规范办学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细则》,减少作业批改次数,减轻师生课业负担。
1.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将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成长教育(法制、国防、安全、环保、民族与人口、禁毒、心理健康等)人文教育(写字与书法欣赏、人文修养)纳入学校课程总计划,做到教师、教育资源、课时、教案或方案与过程四落实,并认真组织实施。
2.教导处加强学生循环使用教科书管理,杜绝教辅读物。
3.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杜绝机械重复或布置惩罚性作业。
4.学校要求学生的课堂作业必须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学校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可适当布置观察记录、动手实践等方面的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5.学校实行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考试形式,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创新评价形式,低年级语文可以用汉子听写、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讲故事等形式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数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认各种计时仪器、进超市购物等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
6.学校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严禁挤占、挪用课和随意私自调课现象,提倡侯课,按时下课,杜绝不按时进教室或无限止拖课现象,确保40分钟有效教学时间。
7.重视学生用眼卫生,指导学生规范眼操,培养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降低学生近视率。加强疾病防控工作,经常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随时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教育指导。尤其是一年级眼保健操的学习要放在学习之首。
8.加强对学生“兴趣小组”的指导与检查,努力提高辅导质量。
将周二、周四规定为兴趣小组辅导时间,领导班子要包组督导,确实。
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9.严格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冬季到校时间不早于8:30,夏季到校时间不早于8:00。
七、取得的成效。
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定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定区教体局“百所文明示范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优秀基层党组织”、“平安校园”和团结镇“先进集体”等荣誉。校刊《新起点》获安定区教体局第一届校刊评比三等奖。我校学生夺得全区第二届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集体三等奖。教学质量在安定区同类学校均居前列。
八、对策建议。
1.建立“减负增效”制度。
2.建议道德与法制、科学等不订购教辅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3.开展考试命题研究,实施综合学业评价。学校能重视考试命题管理,力求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发挥考试(查)对学生学科学习、教师日常教学的导向作用。
4.丰富校本教研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
5.加强宣传,形成家校合力。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或家长接待日宣传“减负增效”工作的意义,提高家长对“减负”的认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6.加强学困生辅导,关注全体学生。本着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为了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学校非常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
本周,我校举办了第十五期团校培训,作为一名班干,我很荣幸地进入到这个集体中学习,同时我也很珍惜这一次学习的机会。现在,这个短期的团校培训结束了,我收获很大,譬如做好一名优秀团干部的6种素质,5种能力。提升个人魅力的12法,让我在学生干部开展学生工作这方面等到了更多的认识。
这次团校课程的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好服务于我们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教育。在简短的培训期间,我们都学到了很多。
第一讲由党委书记幸胜标宣讲,幸书记送给同学们八个大字‘懂得感恩,珍惜机遇’,鼓舞和激励团员青年充满激情、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刻苦学习。他还带领我们一同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深入宣传党的丰功伟绩,并要求我们要做党的有利助手和后备军,要成为英才学院真正的英才。随后,我们还观看了《党的历史人物-我党历任中央领导人》的视频,再次领略了我党历任中央领导人的风采。
第二讲由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主讲,同时团委副书记王东生,团委宣传部部长何岩,团委组织部部长王坤丽等也参加了本次培训。张教授以‘大学生成才的规划与设计’为主题,例举‘赤脚国’故事启发大家要树立创新理念,有明确的目标,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她从目标的研究与设计、时间管理、情感管理、校园行为管理四个方面阐释了大学生如何进行成才的规划与设计。其中,她讲述了一位清华大学生为攻克癌症治疗而选择了报考名校的事例,希望我们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做时间与情感的管理者,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素质。张教授启发大家对自己有一番清楚的认识,发人深省。
第三讲机械学院行政院长孔祥泉主将,同时团委副书记王东生,团委组织部部长王凯丽老师等也参加了培训。孔院长以‘如何当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为主题,例举以‘小球转动大球’,‘如果你控制了石油、粮食、信息、团干部、青年、你也就相应的控制了整个了整个世界、人、主动权、青年、未来’。生动形象的引出了本讲的主题,突出学校培养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性。
他从干部、团干部、学生干部三个方面展开讲解,讲述了团干部应具有组织领导、桥梁纽带、榜样示范、‘三自一助’四项基本作用,同时学生干部不是专职团干,应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问题,应履行学生的本分。学生干部应自觉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勤奋学习、将干部的地位作为提升自己的阵地、给学生干部讲述了应具备的‘六种素质’和‘五种能力’。学生干部应明确‘有为才有位’。
第四将由团委副书记王东生主讲、团委组织部部长王坤丽老师级各基层团委书记也参加了学习。
王老师以‘铸就魅力团支书,提升青年领导力’为主题,以一个幻灯片开始了本讲的内容。幻灯片上出现了一枚散发着无限光芒的团徽,展现出无穷的激情与力量,形象的表现出共青团的伟大。她给广大团学干部讲述了‘团学十二法’:形象吸引法,语言法,热情融化法、知识征服法、兴趣融合法、时尚引领法、沟通协调法、能力提升法、责任感召法、远见引导法、真诚取信法、尊重归心法。魅力是一种气场;魅力来源于责任心、团干部应努力培养自身的业务、学习、沟通能力,乐于奉献的精神。王老师还引用了‘铜头、铁嘴、蛤蟆肚子、飞毛腿’来勉励大家奋进。
第五讲由英才学院副院长李崇银教授主将,李院长以‘党建带团建,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为主题,讲述了要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等主要内容。
通过这次团课培训、我真是受益匪浅、得到了深深的教导,使我明白了许多、知道了许多。
作为一个学生干部。我们更要有比别人更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明确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方向,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只有体会到这一点,你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在平时的工作,往往是比较繁琐和劳累的,并且没有嘉奖和赞美,只有在工作岗位中默默地工作,默默地付出。许多干部同学埋怨在工作中锻炼不到自己,学不到什么,其实,这只是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工作罢了,我想做每一件工作都是在考验每一个学生干部,都在测试我们综合素质的高低。业务素质的体现,在我看来,不外乎又是繁琐的工作的表现。当一个人去开展一件工作,首当其冲的是自己的心理,问自己,能否把这件工作做好呢?是否信心十足还是踌躇不定呢?再而工作的同时,你的口才、交际、威信的树立如何体现,这些都是业务素质的范围,能否做好一件工作,只要从业务中想到这几点,你就是走出了成功的一步了。道德素质和其它综合性的素质,也很大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干部的工作的开展,辟如没有道德或道德素质不高的人,他能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吗?没有健壮的体魄,能有精力做好每一件事吗?这些素质的综合,往往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我们的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学生干部,我牢记这个公式:“能力+实践+创新=优秀学生干部”,我相信这个公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我想只有这三者的综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大学生学生干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三年。
两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思想政治学习方面。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认真学书记重要思想和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决拥护独立自主原则及“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满足于党校内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并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定期作好汇报。
工作作风方面。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始终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正是符合了重要思想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服好务。两年来,自己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事,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知识学习方面。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进。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通过这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于专业方向、节奏、程度、难易度等等,也有所了解,投入了不少时间再学习上,每次考试也发挥的可以。在大学的后两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四。所以,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总之,过去的两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两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熟的两年。由于参加党校的时间不长,政治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对大学学习的规律仍需进一步适应,方法也尚需改进;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也要弥补不足,尽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认真要向党员同学学习,戒骄戒躁、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摘要:新课改中初一学生学业状况究竟如何?为此,对石家庄市五所城市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初一学生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教学改革提供学情参考。
石家庄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近十个年头,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新的教学理论、新的管理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形式化的合作讨论,刻意泛滥的掌声鼓励,无目的的表演创新换来了部分学生又一轮厌学,甚至有个别学生写信告自己的老师,称课业负担过重,无法承受……。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业状况究竟如何?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调查。
2009年12月我们对石家庄市5所城市学校(不同区)和1所农村学校的七年级,每校抽两个自然班(中档水平的班)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699份问卷,收回693份有效问卷。
1针对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态度我们设置了问题1:“你每天愿意上学吗?”,回答“非常愿意”的学生占42.42%,回答“愿意”的占45.7%,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结果。其中农村学校被调查学生愿意上学的比例最高为97.48%,此项调查中最低的一个城市学校愿意上学的学生也占82.4%,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不愿意上学的学生有32名,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62%,最多的一个学校两个班中有8名学生不愿意上学,平均一个班有4名学生,依此估计全市初一学生中至少有6000人不愿意到学校学习,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个数字多数来自条件优越的城市孩子,被调查的5所城市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是较好的,办学条件较差一点的学校情况可能会史严重些。
2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设置了问题2:
“你对学习感兴趣吗?”选项为:
a感兴趣b一般c没兴趣。
调查的结果是选a、b、c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6.67%、31.59%、1.74%。由此可以看出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了多数,没兴趣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但对学习无所谓的学生数占被调查学生数的近1/3,这一数字仅比笔者在1999年做的一个类似调查的数据低两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本轮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强调实现三维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3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帮助、激励作用,我们设置了问题3~9共7个题目,从附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问题3:“在学校你得到过老师的表扬吗?”结果说明35.8%的学生经常或较多地得到教师的表扬与激励,而更多的学生是偶尔甚至没有得到过教师的表扬,主要原因是班额较大,初一年级的学生9月入学,3个多月的学习生活较短暂,教师还未顾及到。但初一学生还是成长中的孩子,激励机制必须跟上。
(2)问题4:“你经常在哪些方面得到老师的表扬?”调查说明学生除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被教师表扬之外,37.21%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充分被教师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走向多元化。
(3)问题5:“在学校你得到过老师的单独辅导吗?”回答偶尔得到过和没有得到过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85%,说明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不够。大班额的教学现状使教师更关注群体。
(4)问题6:“当你有心里话想倾诉时,你通常会选择”回答能对教师倾诉心里话的学生仅占5.52%,比例偏小,说明教师能分享学生的快乐,倾听学生的痛苦,同时也享受教育的快乐的路还很远!
(5)问题7:“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你通常会”结果显示,25%的学生没有正确的对策,这是由于学生年龄与阅历问题,正确处理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方式还未形成,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与帮助。
(6)从问题8:“课堂上你的发言机会多吗?”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蔚然成风,课堂上75.36%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多,这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有了较大的突破。
(7)问题9:“你认为你的课堂学习效果”的调查数据说明近75%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好,也有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一般或较差,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迫在眉睫。
4围绕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设置了:
问题11:你在做作业前看课本吗?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有7.76%的学生选择了“从来不看”的选项。写作业前先看书,是对当天学习内容的一个再领会、再认识、再提升,这种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一个好习惯,初一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这一习惯还有待教师反复提醒才有可能形成。
5针对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我们设计了第10、12、13、14、15、16、17、18、19、20共8个题目,从附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
(2)问题13:“学校每周有几节自习课时间由你支配?”调查说明初一年级学生的自习课还是基本充足的,学校能给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3)问题14:“进入初中后你参加过学校的几次集体活动?”问题15:“除体育课外,每周有几节体育活动时间?”选择a(没有)、b(1次)两个选项的占42%,这是一个多大的数目!反映学校组织活动较少,学校除体育课之外,很少安排课外活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单调,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4)问题16:“你是否感到目前学习压力过大?”结果表明有1/4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问题17:“目前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是?”结果表明学习压力过大来自于较大的课业负担。而问题18:“你认为你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调查结果令人欣喜,51.62%的学生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说明现在的孩子已有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意识,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向。值得说明的是这6所被调查的学校中,农村学校有94.92%的学生选择学习压力来自自己,而城市学校中有一所学校仅有36.7%的学生选择学习的压力来自自己,这两个相差58.22个百分点,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5)问题19:“你参加了几个课外辅导班的学习?”结果表明有55.51%的学生在课外就读辅导班,说明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6)问题20:“学校占双休日上课吗?”,选择“偶。
尔”和“没有”占97.68%,说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方面做得较好,这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
1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机会较以往传统教学大大增加,这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变化。
2学生学习的压力更多地来自于学生自己,这一点与以往相比也有较大的变化。这也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这方面我们要像郭思乐教授那样坚信:“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同时,也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学生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将会白费。”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给美国中小学生的新学期致辞,西方的教育文化的主流是“学习者自己需承担责任”,美国某大学评价中学一节好课的标准中也有一条:“课上学生是否承担学习的责任。”这种现代教学理念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并张扬。
3学校组织课外活动偏少,学生学习生活单调。初一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快速发展时期,学校生活对于他们的全面成长影响巨大。学校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于他们开阔眼界、动手实践、同伴互助乃至人格健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2009年上半年参观美国华盛顿附近一所公立初中,每一个教室里都张贴着一张大大的班级课外活动全年计划表,“xx日到老人福利院做义工,xx日到国家航天博物馆参观,xx日到社区农庄活动,××日到某地旅游,xx日参观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中小学校或学生个人还可预约到国家自然博物馆作科学实验,博物馆负责为学生准备实验场地与器材)。几乎周周都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难怪班里11~12岁的孩子见到我们都能毫无胆怯地向我们问这问那,话题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方方面面,对我们的提问也能够侃侃而谈,一个孩子说他喜欢中国,我问其为什么?他回答中国的长城壮观而美丽。我们的学生对美国了解多少?对世界了解多少?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视及其全方位育人的功能认识还远远不够!而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尊重,对人自由本性的崇尚,对人能力增长的真谛……这些真正涉及现代教育本质的思想了解多少?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多少?我们不禁要问这件事做起来真的就那么难吗?为了遵循教育规律、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赶快行动吧!
4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较少,这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一方面学生处在低龄教育阶段,每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此,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学生,为弥补大班额教学的不足,教师对学生应当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跟上班集体的步伐。另一方面“个别辅导”看似小事,这对学生成长的鼓舞是巨大的,笔者曾访谈过七名市级骨干教师,访谈的主题是:“你年少时的老师对你成长促进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他们多数说是某个老师对他们的帮助与鼓励。目前,有些学生的成绩可能还弱一些,这正需要教师的帮助,更何况他们的潜能还有待你去开发,你的帮助是火柴与火把的关系呢!
5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负担”一词的含义是让其做不愿意做的事就成为负担。负担过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只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减负难的真正症结在哪里?不能都推到社会和考试评价身上,教师要坚决减掉那些机械重复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另外,别忘了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学习是个“负担”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需要学和可以学,而教师很多时候取代了他们的工作,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学习成了“负担”,“想学”变成“厌学”。
减负的根本出路在于像重视智力因素一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评价一个学校新课程改革是否向纵深发展,素质教育是否全面推进,不仅要看校园多漂亮,也不仅是看其考试成绩,而是看他们受现代教育文化浸染的程度,看教育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看学生的健康发展。
说明:参与本问卷调查的还有周予新、王淑霞、李焱、杨艳玲、范光清老师。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进华,减负与增效[j],人民教育,2010,(2)。
[3]徐世责,秦辉著,教研员工作方法与技能[m],吉林大学出版社。
[4]钟启泉等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
[5]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j],教育研究2009,9。
[6]刘群,走向教育现代化的纵深[j],人民教育,2009,(23)。
2月21日上午,教导处对全校学生的寒假作业及开学一周的课内外作业进行了检查,现就我校学生作业情况反馈如下:
优点:
1、绝大部分同学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令人满意。
2、都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基础知识抓起。如:语文老师依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性训练,给学生布置日记、作文等。
3、对于布置的假期作业,大多数老师都能认真批改,指导学生及时订正。
不足:
1、同一班级的作业质量差别较大,希望老师多关注那些作业差的学生,缩小差距,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
2、个别学生的日记质量不高,有完成任务的倾向。
3、极少数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只有量的要求,没有质的保证,许多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格式不规范。
建议:
1、对假期作业布置,能否选择一些具有弹性的问题或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提高。(例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
2、加强家校联系,保障作业质量。
3、今后不仅要求学生把字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还要教育学生养成保持作业本外观整洁的良好习惯。
优点:
1、学生作业写得比较认真,教师批阅规范,且能做到细致、及时,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老师能及时让学生订正,并引导学生保持作业的整洁,书写工整。
2、大多数任课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特点来布置作业,作业次数足,作业量适中,作业格式统一。
3、所有任课教师批改符合制度要求,且大多数教师批改质量较高,体现对学生和作业认真负责的态度。
4、有部分教师在评价中能根据学生基础和特点采用评语激励学生,且以作业本作为平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不足:
1、学生的书写习惯比较差。主要不是对错问题,而是书写不规范、工整,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字迹潦草、看不清楚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的字写得太大,格子装不下,有的写得太小,看不清楚。
2、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检查中看到部分同学作业本没有保护好。有的已经缺角、卷角、有墨水痕迹;做题时不认真思考,做错后橡皮没有擦干净或使用涂改液随意涂改。
3、布置作业针对性不强,没有分层布置作业。
4、加强学生自觉纠错的习惯和养成教育,同时老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对易错字要重点指导。有些班级学生作业中的错字没改出来。
5、个别学科个别教师还没有校本化作业。
建议:
1、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提高作业质量,而不是作业的数量,做到作业天天清、周周清。
3、批阅学生作业时关注学生的错题,重点放在错题订正上和差生的辅导上。
4、分层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练习。
1、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
2、每次检查有侧重点;
3、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下一次作业检查侧重如下几个方面:
1、检查时间为周一上午,检查内容为各科教学案及校本化作业。
2、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数量,正确率,书写,订正等这几方面。
3、教师对作业的批改情况:从批改的正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和批语是否具有鼓励性、针对性等方面检查。
老师们,从作业检查来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说是正常的,希望各位老师听后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
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
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二
新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往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汇报。
在学习新课程化学以后,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只有8.5%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只有51.5%的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16.2%的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51.1%的学生是在临近考试时才整理复习。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只有被动接受。
学生学习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应该事倍功半。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学生能够较多的采用合作的探究,探究中能够各抒己见、进行激励的讨论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课前预习能自主学习,边学边做笔记,能够将不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针对所教九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端正学生思想。
一个人思想就是他的灵魂导向,学生学习态度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有些学生学习较好,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很慢,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这些学生,对预习做得不好,得过且过,平时多指导他们如何预习,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
3、个别辅导。
(1)、个别辅导学生的思想。
(2)、个别辅导学生学习。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三
摘要:新课改中初一学生学业状况究竟如何?为此,对石家庄市五所城市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初一学生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教学改革提供学情参考。
石家庄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近十个年头,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新的教学理论、新的管理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形式化的合作讨论,刻意泛滥的掌声鼓励,无目的的表演创新换来了部分学生又一轮厌学,甚至有个别学生写信告自己的老师,称课业负担过重,无法承受……。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业状况究竟如何?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调查。
2009年12月我们对石家庄市5所城市学校(不同区)和1所农村学校的七年级,每校抽两个自然班(中档水平的班)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699份问卷,收回693份有效问卷。
1针对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态度我们设置了问题1:“你每天愿意上学吗?”,回答“非常愿意”的学生占42.42%,回答“愿意”的占45.7%,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结果。其中农村学校被调查学生愿意上学的比例最高为97.48%,此项调查中最低的一个城市学校愿意上学的学生也占82.4%,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不愿意上学的学生有32名,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62%,最多的一个学校两个班中有8名学生不愿意上学,平均一个班有4名学生,依此估计全市初一学生中至少有6000人不愿意到学校学习,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个数字多数来自条件优越的城市孩子,被调查的5所城市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是较好的,办学条件较差一点的学校情况可能会史严重些。
2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设置了问题2:
“你对学习感兴趣吗?”选项为:
a感兴趣b一般c没兴趣。
调查的结果是选a、b、c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6.67%、31.59%、1.74%。由此可以看出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了多数,没兴趣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但对学习无所谓的学生数占被调查学生数的近1/3,这一数字仅比笔者在1999年做的一个类似调查的数据低两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本轮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强调实现三维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3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帮助、激励作用,我们设置了问题3~9共7个题目,从附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问题3:“在学校你得到过老师的表扬吗?”结果说明35.8%的学生经常或较多地得到教师的表扬与激励,而更多的学生是偶尔甚至没有得到过教师的表扬,主要原因是班额较大,初一年级的学生9月入学,3个多月的学习生活较短暂,教师还未顾及到。但初一学生还是成长中的孩子,激励机制必须跟上。
(2)问题4:“你经常在哪些方面得到老师的表扬?”调查说明学生除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被教师表扬之外,37.21%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充分被教师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走向多元化。
(3)问题5:“在学校你得到过老师的单独辅导吗?”回答偶尔得到过和没有得到过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85%,说明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不够。大班额的教学现状使教师更关注群体。
(4)问题6:“当你有心里话想倾诉时,你通常会选择”回答能对教师倾诉心里话的学生仅占5.52%,比例偏小,说明教师能分享学生的快乐,倾听学生的痛苦,同时也享受教育的快乐的路还很远!
(5)问题7:“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你通常会”结果显示,25%的学生没有正确的对策,这是由于学生年龄与阅历问题,正确处理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方式还未形成,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与帮助。
(6)从问题8:“课堂上你的发言机会多吗?”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蔚然成风,课堂上75.36%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多,这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有了较大的突破。
(7)问题9:“你认为你的课堂学习效果”的调查数据说明近75%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好,也有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一般或较差,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迫在眉睫。
4围绕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设置了:
问题11:你在做作业前看课本吗?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有7.76%的学生选择了“从来不看”的选项。写作业前先看书,是对当天学习内容的一个再领会、再认识、再提升,这种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一个好习惯,初一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这一习惯还有待教师反复提醒才有可能形成。
5针对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我们设计了第10、12、13、14、15、16、17、18、19、20共8个题目,从附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
(2)问题13:“学校每周有几节自习课时间由你支配?”调查说明初一年级学生的自习课还是基本充足的,学校能给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3)问题14:“进入初中后你参加过学校的几次集体活动?”问题15:“除体育课外,每周有几节体育活动时间?”选择a(没有)、b(1次)两个选项的占42%,这是一个多大的数目!反映学校组织活动较少,学校除体育课之外,很少安排课外活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单调,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4)问题16:“你是否感到目前学习压力过大?”结果表明有1/4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问题17:“目前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是?”结果表明学习压力过大来自于较大的课业负担。而问题18:“你认为你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调查结果令人欣喜,51.62%的学生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说明现在的孩子已有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意识,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向。值得说明的是这6所被调查的学校中,农村学校有94.92%的学生选择学习压力来自自己,而城市学校中有一所学校仅有36.7%的学生选择学习的压力来自自己,这两个相差58.22个百分点,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5)问题19:“你参加了几个课外辅导班的学习?”结果表明有55.51%的学生在课外就读辅导班,说明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6)问题20:“学校占双休日上课吗?”,选择“偶。
尔”和“没有”占97.68%,说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方面做得较好,这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
1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机会较以往传统教学大大增加,这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变化。
2学生学习的压力更多地来自于学生自己,这一点与以往相比也有较大的变化。这也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这方面我们要像郭思乐教授那样坚信:“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同时,也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学生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将会白费。”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给美国中小学生的新学期。
致辞。
西方的教育文化的主流是“学习者自己需承担责任”美国某大学评价中学一节好课的标准中也有一条:“课上学生是否承担学习的责任。”这种现代教学理念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并张扬。
3学校组织课外活动偏少,学生学习生活单调。初一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快速发展时期,学校生活对于他们的全面成长影响巨大。学校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于他们开阔眼界、动手实践、同伴互助乃至人格健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2009年上半年参观美国华盛顿附近一所公立初中,每一个教室里都张贴着一张大大的班级课外活动全年计划表,“xx日到老人福利院做义工,xx日到国家航天博物馆参观,xx日到社区农庄活动,××日到某地旅游,xx日参观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中小学校或学生个人还可预约到国家自然博物馆作科学实验,博物馆负责为学生准备实验场地与器材)。几乎周周都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难怪班里11~12岁的孩子见到我们都能毫无胆怯地向我们问这问那,话题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方方面面,对我们的提问也能够侃侃而谈,一个孩子说他喜欢中国,我问其为什么?他回答中国的长城壮观而美丽。我们的学生对美国了解多少?对世界了解多少?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视及其全方位育人的功能认识还远远不够!而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尊重,对人自由本性的崇尚,对人能力增长的真谛……这些真正涉及现代教育本质的思想了解多少?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多少?我们不禁要问这件事做起来真的就那么难吗?为了遵循教育规律、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赶快行动吧!
4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较少,这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一方面学生处在低龄教育阶段,每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此,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学生,为弥补大班额教学的不足,教师对学生应当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跟上班集体的步伐。另一方面“个别辅导”看似小事,这对学生成长的鼓舞是巨大的,笔者曾访谈过七名市级骨干教师,访谈的主题是:“你年少时的老师对你成长促进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他们多数说是某个老师对他们的帮助与鼓励。目前,有些学生的成绩可能还弱一些,这正需要教师的帮助,更何况他们的潜能还有待你去开发,你的帮助是火柴与火把的关系呢!
5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负担”一词的含义是让其做不愿意做的事就成为负担。负担过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只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减负难的真正症结在哪里?不能都推到社会和考试评价身上,教师要坚决减掉那些机械重复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另外,别忘了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学习是个“负担”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需要学和可以学,而教师很多时候取代了他们的工作,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学习成了“负担”,“想学”变成“厌学”。
减负的根本出路在于像重视智力因素一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评价一个学校新课程改革是否向纵深发展,素质教育是否全面推进,不仅要看校园多漂亮,也不仅是看其考试成绩,而是看他们受现代教育文化浸染的程度,看教育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看学生的健康发展。
说明:参与本问卷调查的还有周予新、王淑霞、李焱、杨艳玲、范光清老师。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进华,减负与增效[j],人民教育,2010,(2)。
[3]徐世责,秦辉著,教研员工作方法与技能[m],吉林大学出版社。
[4]钟启泉等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
[5]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j],教育研究2009,9。
[6]刘群,走向教育现代化的纵深[j],人民教育,2009,(23)。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四
两个月的培训学习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武装了头脑。党的第十七次会议精神是指导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第十七次会议精神,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并通过此次老师的辅导学习,我对第十七次会议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更加清醒,精神实质把握更加准确。
二是加强了党性修养。党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是党性锻炼的熔炉。这次学习使我的党性修养有了显著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和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意识。
三是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对于省委、市委在广大干部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更加深刻。在学习过程中,我结合桥东区实际,特别是个人工作实际,对在加快发展中的一些思路、思维观念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一些影响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对张家口市区位的优劣势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潜在优势,研究和深化工作思路,制定措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是提高了实际工作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桥东区是主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拆迁、盘活土地、企业改制等工作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带着感情去做工作,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是扩大了知识面。这次脱产学习,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课程安排丰富、合理。它为我们充了“电”,加了“油”,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培养了战略思维和理论思维,有助于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干部。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五
年月颠末公司的岗位竞聘,我进入了公司财务部。两周来的专业实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管帐要求很高,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做账的时候弄错的话要改动就很麻烦了,一步错可能就会导致后面步步都错,所以管帐工作中细心就显得尤其紧张。从一开始的做管帐分录,到挂号凭证。然后再到挂号账簿,再是结账,对账,编制报表,装订等一系列的工作,此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阅历过了才真真正正了解到什么是管帐。
财务工作相对来说是成绩感对照少的工作论文参考,因为它的支付和回报不是很配比的。你可以感到到你的支付,然则感到不到回报――公司财务人员天天加班,然则如果有人问你都做什么了,你会感到很难回答上什么。因为你说了,别人不必然理解和听得懂!贩卖人员可以说,我这个月卖了若干器械;生产人员说,我超额完成了若干;品质人员可以说,低落了若干不良率;可是我们财务人员呢?说:报表完成得很顺利?这个月税务没出问题?阐发出这个月的吃亏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做这个工作必要定力,更必要耐得住寂寞!
财务工作不但劳碌而且光阴紧迫,因此做好管帐工作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但必要处置惩罚的事情却许多。有句话说道,迟到的公道是不公道的,同样,迟到的财务报表也是没故意义的。如果你过了1个月才把上个月的报表搞出来,又或者把阐发申报递交了,尽管是异常翔实和精确的,然则对经营没有任何赞助!这便是为什么那么多财务人员天天加班的原因。
一个好的财务人员,往往必要在默默无闻的平凡工作中充分施展本身的专业能力和智慧,不只能为企业管好财,也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尽管财务工作有压力,然则只要我们尽力学习、敬业工作,我想这种压力会酿成匆匆使干好这份工作的动力,使我们在财务工作上作出造诣,为公司的将来成长作出供献。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六
自参加省委党校2017年第七期乡(镇)长培训开班以来,我认真、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并坚持自学,在思想上有了大的收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党的纪律、党的作风建设等知识有了较为系统、深入透彻地理解。使自己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增强促进基层发展的能力,使自己充分认识到国家深化全面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了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性。
1、加强党性锻炼,是有力应对新形势下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越演越烈,要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建成全面小康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需不断增强自身党性,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符合时代提出的要求。
2、加强党性锻炼,是养成党员优良作风,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要通过增强党性,在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的基础上,认真查摆和深入剖析、挖掘思想根源,切实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党员养成优良的作风,解决与保持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要求不相适应的的问题。只有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得以巩固和提高。
3、加强党性锻炼,,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动力。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作用,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党员干部去组织、去推动、去落实、去实践。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等等,把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党性学习锻炼的收获。
1、提升了个人素质。我深知参加党校学习是一次很好的给自己充电的机会,因此平时凡事我都严于律已,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我深知党员是党内的主人,是党的工作主体,更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责任重大,因此,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地坚持不懈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特别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了本人的人生信条。
2、严守纪律,学风扎实。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最佳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党务知识,同时还要在学习与工作实践中不断吸收各种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党校学习,没有严谨的学风学纪,很难想象会学到比较高深的理论和知识。因此,在学校纪律方面我从严要求,不断拓宽知识面,丰富自我的知识涵养,不断积累经验,追求革新,力争取得更大更佳效果。
3、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断渗透,每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不断自我加压,磨练意志,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求真务实,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存在的问题。
1、日常学习不够,理论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2、日常工作生活中,在保持和发挥先进性方面,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不善于创新。
1、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学理论,要抓住实质,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功夫,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
2、抓住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切实通过活动使自己思想能有大的提高,作风能有大的转变,能力有大的提升?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
3、遵守规章制度,遏制违法违纪问题。牢固树立起自我约束、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三种观念,要增强纪律观念,切实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
4、转变观念,改善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牢记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时刻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团结同志,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做到思想上、言行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组织观念,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通过党校学习锻炼,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发扬优点,努力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遵循党章对我们的要求,使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七
主要表现在:1、政治理论学习不足。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用功不多,理解不够深,不够透,仅仅满足于每周市里组织的学习,和满足于一般现状的阅读报刊杂志,收看电视广播,对新形式下加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的认识不够,存在“以会代学”、“以干代学”的思想倾向,不能很好地处理工学矛盾,平时忙于繁忙的工作,片面地认为干工作完成任务是看得见的,理论学习是“虚功”,对学习理论知识抱着可紧可松的态度,把学习当成软任务,不能沉下心来系统地进行学习,致使知识面不宽,思维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2、没有很好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际。在学习过程中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不够,缺乏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未能做到有的放矢,如:不能很好运用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来指导实际工作;不善于把实际问题升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工作中经常就事论事,满足于市领导怎么部署就怎么干,运用理论解决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不高,使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工作成效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3、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由于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理论素养不够高,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髓和实质理解掌握不深刻,特别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容易产生迷惘和困惑。比如在揭批“*功”中,一开始不了解以为那是锻炼身体的功夫,对其“*功”组织的反动本质和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长期性,随着揭批的不断深入,才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场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的严肃政治斗争,关系到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关系到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依法取缔“*功”是非常及时、果断的。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高。没有把理论学习看成是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力武器,常常以工作任务多为理由,忽视了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缺乏下苦功夫,勤思考的精神,缺乏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二是学习理论的学风不端正。学习上还停留在"要我学"的被动状态,未能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学习有时流于形式,在学习上经常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上面有布置了、有问题要解决了,才匆匆忙忙去学习去翻书本找答案,没有真正通过理论上的提高,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根本上的提高。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八
学情分析在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学情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情分析的复杂程度等原因,学情分析往往会被教师忽略,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本文将从高中语文这一具体科目入手,以本地区学生学情分析为例,分析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过程中的学情特点。本文将学生学习语文的智力因素,如认知方式、能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如态度、方法、兴趣等重要的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学习语文的认知方式。
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风格不尽相同,但就普遍意义而言,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过渡的阶段:从场依存性向场独立性过渡。具有场依存性特征的人,倾向于以整体的方式看待事物,在知觉中表现为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场独立性特征的人,倾向于以分析的态度接受外界刺激,在知觉中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中,在处理信息的方式上学生们已经可以从理性角度整体感知和加工信息,由于语文学科艺术性的特点,学生还经常容易受到其中感性信息的感染。
(二)学习语文的能力水平。
经过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和沉淀,语文方面积累的知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在学习语文的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可以达到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水平。
但是,高中语文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质的飞跃。比如高中语文学习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语文思想观念及与对应的科学思维方法,等等。但是学生对高中生对语文学科特点的认识还很不够。
(三)对于文学的审美水平。
语文时一门很有魅力的科目,它在审美方面会给学生带来很独特的享受。但是由于高中期间的学生有很大的高考压力,而高考的考试形式却只在于分数和答题套路,而对其中审美的挖掘还是不够,所以高中时期的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对语文学习持有的态度。
语文考试的套子依然没有离开学生,所以除了个别学生从小对其很感兴趣意外,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重视程度还是不够,过度重视分数也会让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有变质的味道。这就会造成对语文学习投入的时间严重不足。学生缺少时间去复习、积累、消化和提高,久而久之,会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习语文的方法。
高中时期语文学习的方法还很单一。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对语文的分数很是看重,而高考语文的考试形式也很“套路”,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答题,而不是如何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在学习的方法上很机械地背了很多套路,却忽略了基本的读书、写作和感悟。
(三)对语文抱有的兴趣。
很多学生对语文兴趣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很是感兴趣,他们很爱读书、很爱写作,从他们的周记就可以看到他们对文学的热情。对于语文考试,他们多了些许的无奈和死板。
考试将语文评价的方式变得单一化。文学鉴赏的本身就是见仁见智,而语文阅读题的答案却上纲上线。每个阅卷教师的主观偏爱与审美差异,又带来了同一内容可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这些都让学生无所适从,成绩也不甚高,长此以往可能会阻碍学习激情。
综上,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在智力因素方面是正常的发展,在学习语文的能力水平、认知风格上都具有自己相应的发展,也会为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在非智力因素上,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上最大的问题是评价方式单一和高考压力,这将会影响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提高。作为高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恰当地调整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指导,端正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提高其学习兴趣,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3]周力.非智力因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海南师范大学,2017.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九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20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
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的证书统计。
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
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
据统计,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20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
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
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我们在考证时又都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考这个证呢?证有没有必要多考点有备无患呢?我们都会有点迷茫,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怎样看待考证热的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考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让大学生的考证更加有据可依,使同学们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扩展,又能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1.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避开考证的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3)“证书”等同于“入场券”。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为了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真正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并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考证。
(1)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开设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关的辅导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熟悉考试内容,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
新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往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汇报。
在学习新课程化学以后,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
在临近考试时才整理复习。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只有被动接受。
学生学习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应该事倍功半。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学生能够较多的采用合作的探究,探究中能够各抒己见、进行激励的讨论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课前预习能自主学习,边学边做笔记,能够将不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针对所教九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端正学生思想。
一个人思想就是他的灵魂导向,学生学习态度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有些学生学习较好,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很慢,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这些学生,对预习做得不好,得过且过,平时多指导他们如何预习,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
3、个别辅导。
(1)、个别辅导学生的思想(2)、个别辅导学生学习。
1、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方面构成的。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巩固良好班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凝聚挖掘班级各方力量,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与学生融洽相处,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3、根据学情分析出学生的情况后,老师要与家长保持正常、经常化的沟通,力争家长的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重视家长会的作用,重视做好家访工作,继续进行家校联系单的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
摘要:新课改中初一学生学业状况究竟如何?为此,对石家庄市五所城市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初一学生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教学改革提供学情参考。
石家庄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近十个年头,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新的教学理论、新的管理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形式化的合作讨论,刻意泛滥的掌声鼓励,无目的的表演创新换来了部分学生又一轮厌学,甚至有个别学生写信告自己的老师,称课业负担过重,无法承受……。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业状况究竟如何?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调查。
2009年12月我们对石家庄市5所城市学校(不同区)和1所农村学校的七年级,每校抽两个自然班(中档水平的班)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699份问卷,收回693份有效问卷。
1针对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态度我们设置了问题1:“你每天愿意上学吗?”,回答“非常愿意”的学生占42.42%,回答“愿意”的占45.7%,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结果。其中农村学校被调查学生愿意上学的比例最高为97.48%,此项调查中最低的一个城市学校愿意上学的学生也占82.4%,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不愿意上学的学生有32名,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62%,最多的一个学校两个班中有8名学生不愿意上学,平均一个班有4名学生,依此估计全市初一学生中至少有6000人不愿意到学校学习,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个数字多数来自条件优越的城市孩子,被调查的5所城市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是较好的,办学条件较差一点的学校情况可能会史严重些。
2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设置了问题2:
“你对学习感兴趣吗?”选项为:
a感兴趣b一般c没兴趣。
调查的结果是选a、b、c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6.67%、31.59%、1.74%。由此可以看出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了多数,没兴趣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但对学习无所谓的学生数占被调查学生数的近1/3,这一数字仅比笔者在1999年做的一个类似调查的数据低两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本轮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强调实现三维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3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帮助、激励作用,我们设置了问题3~9共7个题目,从附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问题3:“在学校你得到过老师的表扬吗?”结果说明35.8%的学生经常或较多地得到教师的表扬与激励,而更多的学生是偶尔甚至没有得到过教师的表扬,主要原因是班额较大,初一年级的学生9月入学,3个多月的学习生活较短暂,教师还未顾及到。但初一学生还是成长中的孩子,激励机制必须跟上。
(2)问题4:“你经常在哪些方面得到老师的表扬?”调查说明学生除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被教师表扬之外,37.21%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充分被教师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走向多元化。
(3)问题5:“在学校你得到过老师的单独辅导吗?”回答偶尔得到过和没有得到过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85%,说明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不够。大班额的教学现状使教师更关注群体。
(4)问题6:“当你有心里话想倾诉时,你通常会选择”回答能对教师倾诉心里话的学生仅占5.52%,比例偏小,说明教师能分享学生的快乐,倾听学生的痛苦,同时也享受教育的快乐的路还很远!
(5)问题7:“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你通常会”结果显示,25%的学生没有正确的对策,这是由于学生年龄与阅历问题,正确处理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方式还未形成,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与帮助。
(6)从问题8:“课堂上你的发言机会多吗?”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蔚然成风,课堂上75.36%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多,这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有了较大的突破。
(7)问题9:“你认为你的课堂学习效果”的调查数据说明近75%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好,也有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一般或较差,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迫在眉睫。
4围绕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设置了:
问题11:你在做作业前看课本吗?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有7.76%的学生选择了“从来不看”的选项。写作业前先看书,是对当天学习内容的一个再领会、再认识、再提升,这种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一个好习惯,初一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这一习惯还有待教师反复提醒才有可能形成。
5针对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我们设计了第10、12、13、14、15、16、17、18、19、20共8个题目,从附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
(2)问题13:“学校每周有几节自习课时间由你支配?”调查说明初一年级学生的自习课还是基本充足的,学校能给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3)问题14:“进入初中后你参加过学校的几次集体活动?”问题15:“除体育课外,每周有几节体育活动时间?”选择a(没有)、b(1次)两个选项的占42%,这是一个多大的数目!反映学校组织活动较少,学校除体育课之外,很少安排课外活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单调,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4)问题16:“你是否感到目前学习压力过大?”结果表明有1/4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问题17:“目前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是?”结果表明学习压力过大来自于较大的课业负担。而问题18:“你认为你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调查结果令人欣喜,51.62%的学生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说明现在的孩子已有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意识,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向。值得说明的是这6所被调查的学校中,农村学校有94.92%的学生选择学习压力来自自己,而城市学校中有一所学校仅有36.7%的学生选择学习的压力来自自己,这两个相差58.22个百分点,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5)问题19:“你参加了几个课外辅导班的学习?”结果表明有55.51%的学生在课外就读辅导班,说明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6)问题20:“学校占双休日上课吗?”,选择“偶。
尔”和“没有”占97.68%,说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方面做得较好,这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
1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机会较以往传统教学大大增加,这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变化。
2学生学习的压力更多地来自于学生自己,这一点与以往相比也有较大的变化。这也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这方面我们要像郭思乐教授那样坚信:“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同时,也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学生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将会白费。”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给美国中小学生的新学期致辞,西方的教育文化的主流是“学习者自己需承担责任”,美国某大学评价中学一节好课的标准中也有一条:“课上学生是否承担学习的责任。”这种现代教学理念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并张扬。
3学校组织课外活动偏少,学生学习生活单调。初一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快速发展时期,学校生活对于他们的全面成长影响巨大。学校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于他们开阔眼界、动手实践、同伴互助乃至人格健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2009年上半年参观美国华盛顿附近一所公立初中,每一个教室里都张贴着一张大大的班级课外活动全年计划表,“xx日到老人福利院做义工,xx日到国家航天博物馆参观,xx日到社区农庄活动,××日到某地旅游,xx日参观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中小学校或学生个人还可预约到国家自然博物馆作科学实验,博物馆负责为学生准备实验场地与器材)。几乎周周都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难怪班里11~12岁的孩子见到我们都能毫无胆怯地向我们问这问那,话题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方方面面,对我们的提问也能够侃侃而谈,一个孩子说他喜欢中国,我问其为什么?他回答中国的长城壮观而美丽。我们的学生对美国了解多少?对世界了解多少?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视及其全方位育人的功能认识还远远不够!而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尊重,对人自由本性的崇尚,对人能力增长的真谛……这些真正涉及现代教育本质的思想了解多少?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多少?我们不禁要问这件事做起来真的就那么难吗?为了遵循教育规律、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赶快行动吧!
4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较少,这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一方面学生处在低龄教育阶段,每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此,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学生,为弥补大班额教学的不足,教师对学生应当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跟上班集体的步伐。另一方面“个别辅导”看似小事,这对学生成长的鼓舞是巨大的,笔者曾访谈过七名市级骨干教师,访谈的主题是:“你年少时的老师对你成长促进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他们多数说是某个老师对他们的帮助与鼓励。目前,有些学生的成绩可能还弱一些,这正需要教师的帮助,更何况他们的潜能还有待你去开发,你的帮助是火柴与火把的关系呢!
5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负担”一词的含义是让其做不愿意做的事就成为负担。负担过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只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减负难的真正症结在哪里?不能都推到社会和考试评价身上,教师要坚决减掉那些机械重复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另外,别忘了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学习是个“负担”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需要学和可以学,而教师很多时候取代了他们的工作,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学习成了“负担”,“想学”变成“厌学”。
减负的根本出路在于像重视智力因素一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评价一个学校新课程改革是否向纵深发展,素质教育是否全面推进,不仅要看校园多漂亮,也不仅是看其考试成绩,而是看他们受现代教育文化浸染的程度,看教育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看学生的健康发展。
说明:参与本问卷调查的还有周予新、王淑霞、李焱、杨艳玲、范光清老师。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进华,减负与增效[j],人民教育,2010,(2)。
[3]徐世责,秦辉著,教研员工作方法与技能[m],吉林大学出版社。
[4]钟启泉等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
[5]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j],教育研究2009,9。
[6]刘群,走向教育现代化的纵深[j],人民教育,2009,(23)。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很差,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因学生家庭环境等原因,安全隐患多。
七年级的学生对"意志"的内涵可能认识并不深刻,有必要让学生对意志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应有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质水平较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意志和锻炼意志.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由于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所以养成了他们很多人中以我为中心的心理,他们中有些人义务意识淡薄,有些人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关注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用合法的方法和程序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义务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九年级的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享受着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成果,但对于科技与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依据课程标准九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十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20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
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的证书统计。
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
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
据统计,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20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
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
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我们在考证时又都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考这个证呢?证有没有必要多考点有备无患呢?我们都会有点迷茫,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怎样看待考证热的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考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让大学生的考证更加有据可依,使同学们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扩展,又能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1.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避开考证的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3)“证书”等同于“入场券”。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为了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真正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并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考证。
(1)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开设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关的辅导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熟悉考试内容,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十一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
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的证书统计。
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
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
据统计,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20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
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
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我们在考证时又都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考这个证呢?证有没有必要多考点有备无患呢?我们都会有点迷茫,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怎样看待考证热的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考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让大学生的考证更加有据可依,使同学们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扩展,又能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1.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避开考证的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3)“证书”等同于“入场券”。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为了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真正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并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考证。
(1)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开设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关的辅导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熟悉考试内容,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
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如何写篇十二
2月21日上午,教导处对全校学生的寒假作业及开学一周的课内外作业进行了检查,现就我校学生作业情况反馈如下:
优点:
1、绝大部分同学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令人满意。
2、都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基础知识抓起。如:语文老师依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性训练,给学生布置日记、作文等。
3、对于布置的假期作业,大多数老师都能认真批改,指导学生及时订正。
不足:
1、同一班级的作业质量差别较大,希望老师多关注那些作业差的学生,缩小差距,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
2、个别学生的日记质量不高,有完成任务的倾向。
3、极少数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只有量的要求,没有质的保证,许多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格式不规范。
建议:
1、对假期作业布置,能否选择一些具有弹性的问题或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提高。(例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
2、加强家校联系,保障作业质量。
3、今后不仅要求学生把字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还要教育学生养成保持作业本外观整洁的良好习惯。
优点:
1、学生作业写得比较认真,教师批阅规范,且能做到细致、及时,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老师能及时让学生订正,并引导学生保持作业的整洁,书写工整。
2、大多数任课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特点来布置作业,作业次数足,作业量适中,作业格式统一。
3、所有任课教师批改符合制度要求,且大多数教师批改质量较高,体现对学生和作业认真负责的态度。
4、有部分教师在评价中能根据学生基础和特点采用评语激励学生,且以作业本作为平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不足:
1、学生的书写习惯比较差。主要不是对错问题,而是书写不规范、工整,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字迹潦草、看不清楚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的字写得太大,格子装不下,有的写得太小,看不清楚。
2、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检查中看到部分同学作业本没有保护好。有的已经缺角、卷角、有墨水痕迹;做题时不认真思考,做错后橡皮没有擦干净或使用涂改液随意涂改。
3、布置作业针对性不强,没有分层布置作业。
4、加强学生自觉纠错的习惯和养成教育,同时老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对易错字要重点指导。有些班级学生作业中的错字没改出来。
5、个别学科个别教师还没有校本化作业。
建议:
1、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提高作业质量,而不是作业的数量,做到作业天天清、周周清。
3、批阅学生作业时关注学生的错题,重点放在错题订正上和差生的辅导上。
4、分层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练习。
1、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
2、每次检查有侧重点;
3、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下一次作业检查侧重如下几个方面:
1、检查时间为周一上午,检查内容为各科教学案及校本化作业。
2、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数量,正确率,书写,订正等这几方面。
3、教师对作业的批改情况:从批改的正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和批语是否具有鼓励性、针对性等方面检查。
老师们,从作业检查来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说是正常的,希望各位老师听后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施工噪音公告范文简短(大全10篇)
- 最新课件发言稿范文(通用16篇)
- 最新水利双控机制范文范本(模板16篇)
- 拒绝诉前联调申请书通用 诉前联调裁定书(9篇)
- 产权保护协议书通用(通用10篇)
- 占道协议书简短 占道协议书简短范文(二篇)
- 调查取证的延期开庭申请书范本(优质12篇)
- 最新强制执行网上追逃申请书(实用16篇)
- 医疗简单协议书简短(实用10篇)
- 辩论社退社申请书(通用13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