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课堂诊断简报范文(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4:37:52 页码:13
最新小学课堂诊断简报范文(优秀9篇)
2023-11-21 04:37:52    小编:ZTFB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借鉴其中的教训。在写总结时,我们要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进行思考,做到有条不紊、层次清晰。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一

20xx年9月29日上午,玉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比赛课活动在东环小学多媒体教室拉开序幕。由来自玉城各小学的数学学科共11位老师参赛。课前每位教师充分准备,钻研教材、制作教具、准备器材,团队互助。

我们的赛课精彩纷呈,大部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教师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学习兴趣浓厚。在“做中学,学中思”,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轻松间学到了知识。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后评选出8节课获一等奖,3节课获二等奖。

此次赛课活动让大家体验到团队的智慧、技术的神奇。老师们团结合作,精心打磨;希沃白板5软件、课堂活动、放大镜、视频、手机投屏等技术运用让课堂更精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参赛和观摩教师在课堂中历练,在学习中成长。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二

为依时高质量全面完成惠东县铁涌中学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普及毒品预防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抵御毒品的能力和禁毒斗争意识,加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禁毒宣传知识。

2018年11月7日至8日,惠东铁涌中学积极按照惠东县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全体学生在电脑室以及教师办公室,参与“青骄第二课堂”禁毒知识的网上学习和考试。

铁涌中学参与考试的全体学生都通过了考试并拿到了及格、良好或优秀的奖状。本次视频的学习与考试,使铁涌中学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防毒、拒毒的意识,为全民禁毒教育工作写下浓墨的一笔。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三

“哇!太神奇了!”2022年10月12日下午,孝感市航天小学同学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天宫课堂”,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天宫课堂”第三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化身“太空教师”,为学生带来了一堂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的科学课。

三位航天员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的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同学们沉浸在和宇航员一起探索太空奥秘的兴奋中,这次超越时空的对话和学习,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航天知识的热情,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爱科学、学科学,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老师们齐聚会议室,通过“天宫课堂”领略航天科技的无穷魅力。

星空浩瀚无比,宇宙奥秘无限。生动的课堂,新奇的实验,知识浓郁的“天宫课堂”,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很多物理知识,开启探索未来的信念,而且给同学们的心里播下一粒种子,激励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航天精神,奔赴星辰大海。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四

“天宫课堂”第一课于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准时开讲,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直播,授课者为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清华园小学的全体师生收看了现场直播。

此次“天宫课堂”开讲实则是2013年航天员王亚平进行首次太空授课的延续。根据先前公布的授课内容,三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转身,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

太空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通过本次“天宫课堂”,孩子们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宇航员们工作、生活的场景。神秘的太空世界在孩子们眼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太空里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吗?”顺着这个问题,王亚平老师讲到了再生水,还让孩子们看到了乒乓球在太空中不能浮起来奇妙现象。

当王亚平老师和女儿做的花在水膜中绽放时,孩子们情不自禁鼓起掌来。精彩的实验就要结束了,王亚平老师用泡腾片给孩子们做了一个欢乐球,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的蓝色气泡球就像可爱的地球一样。

不同于平日里老师们的课堂,孩子们对于“天宫”讲课的宇航员叔叔阿姨们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们的目光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天宫课堂”直播。他们对实验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也想赶紧跟随着宇航员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听着宇航员的讲解,孩子们时不时地发出或肯定或疑惑的声音,好似他们在亲身操作实验一般!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让丰富多彩的科技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广阔的.大门,今天播种的每一粒科技梦想的种子都将在清华园小学孩子们幼小的心里扎根,在老师们的呵护孕育下发芽、开花,在祖国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五

10月12日15:40,无棣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少先队员满心期待地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孩子们早早地坐在教室多媒体前翘首以盼,等待着从太空发来的天宫课堂,满怀激情地收看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直播,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屏幕,汲取来自“天宫”的科学知识。孩子们仿佛置身宇宙时空,激动的同时,认真观看并学习了太空科普知识。3名航天员在轨演示各种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听着宇航员的讲解,学生们时不时地发出或肯定或疑惑的声音,好似他们在亲身操作实验一般,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也想赶紧跟随着宇航员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在“天宫课堂”中观看了航天员们的科学实验后,队员们好奇心十足,纷纷动起手来,在地面尝试开展相关实验,感受地面与太空实验现象的不同。在动手实验中,队员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到宇宙的奥秘、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围绕“科学”展开热烈讨论:“科学老师告诉我,科学是自由的学问。”“上完今天这堂课,我对科学有了更多的热爱,我要不断去学习和发现,探求知识的本身。”“科学老师给我们上课,老喜欢加些科学史的内容,这让我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高深莫测,也不应该烧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以及‘科学’对‘技术’的影响。”

天地共上一堂科学实验课,通过“天宫课堂”,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浩瀚宇宙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种子。这堂生动有趣的天宫课堂,让孩子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学习动力。科技的发展靠创新,创新的根源在人才。星空浩瀚,探索无限。愿天宫之约,能化作梦想之船,载着孩子们,逐梦星辰,一起向未来!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六

春天的风儿温暖和煦,春天的世界绚烂多姿。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九江小学全体少先队员面带微笑,也正播种梦想。“天宫课堂”第二课于3月23日15:40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九江小学组织两校区103个中队通过直播收看“天宫授课”特别节目。值得一提的是,九江小学荣幸地成为基层“天宫课堂”参与单位,获得了中科馆授课活动资料包。学校科学组全体老师带领队员们与天宫同步进行了各项科学实验。

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学生眼前的现场实验与太空三位宇航员进行的太空实验,实验材料相似,但实验现象却截然不同。在同步开展的实验里,队员们不仅观察了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水油混合实验现象、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等,更惊奇地发现天地环境不同时产生的巨大的实验差异,进一步领悟太空的神奇。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的天宫授课,将成为九江小学少先队员们成长历程中又一美丽印迹。活动结束后,他们纷纷分享着自己的观看心得: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我立志长大后积极加入建设祖国的行列。我将在科学光芒的照耀下,更加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实,九江小学这次“天宫课堂”的热浪在开播前就已经掀起了。学校德育处大队部与科学组在前期得到这一喜讯后,就在全校五千多名少先队员中进行了宣传,并组织全校队员们以网络留言、手绘海报、视频录制等方式表达了对“天宫授课”的向往,传递了对宇航员们的祝福。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这样全程性的沉浸式的参与,让九江小学学子们的科技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真正是人人眼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九江小学将以这次太空授课为契机,让队员们进一步领会科学精神。每一次活动都是孩子们成长的跳板,我们也将利用和创造更多机会,让民族自信与大国担当写进每位孩子的心中。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七

央广网重庆6月28日消息近日,重庆高新区禁毒办公室开展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平台暨“青骄第二课堂”培训,辖区派出所分管副所长、高新区各中小学校分管德育校领导、“青骄第二课堂”管理员参加培训。

据悉,“青骄第二课堂”由国家禁毒办主办,通过“互联网+禁毒教育”的创新模式,向全国青少年提供科学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毒品侵害。

培训中,重庆科学城西永中学校教师彭亮作为主讲人,就全国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内学校师生录入、学生登录、班主任管理、课程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讲解,同时,就平台学生课时学习要求、平台毕业考试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此次培训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平台的操作和应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学校将继续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孩子们筑起杜绝毒品的铜墙铁壁。”重庆大学城人民小学校安全中心主任罗民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良多。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全部完成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青骄第二课堂”中小学校的平台接入工作,学校参与率100%、学生参与率100%、及格率91%、满分率16%、平均分80.35、综合成绩85.74,排名全市第二。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八

神舟十三震撼升天,浩瀚天宫别样课程。“天宫课堂”定于12月9日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驻马店幼专附属小学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经过前期老师们对中国航天伟大工程的介绍和渗透,孩子们特别期待本次的“天宫课堂”。

“快快快,宇航员叔叔阿姨要给我们上课了。”“园长妈妈,快坐到我这里,我们一起看看太空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兴奋的像树林里的小鸟,太空带给孩子们的无限遐想,在这一刻终于可以实现了。园长妈妈亲切的和小朋友们一起探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特别神奇,他们为我们中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园长妈妈,太空有流星吗?”

“园长妈妈,宇航员是怎么吃饭的啊?”

“园长妈妈,他们想家了怎么办啊?”

带着一个个问题,园长妈妈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天宫课堂”,感受太空的魅力。

当孩子们看到由空间站传来的太空影像,特别惊奇,深深的感叹“太厉害了,我也想飞上去看一看。”他们认真的神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宇航员。

通过组织师生观看“天宫课堂”,我们国家先进的航天技术和宇航员们的精彩授课,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正如王亚平所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小学课堂诊断简报篇九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基础教育提升“5+1”工程,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教学”,创新素养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发挥学科教师的优势,展示学科教师教学风采,推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研组根据教务处计划,在数学组内开展学科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

3月11日上午由王娟老师上课,授课的课题是《长方体的认识》。王娟老师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月15日上午第一节课由王燕老师上课,授课的课题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整堂课紧紧围绕课程重、难点进行,教学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课堂教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新理念。

第三节课有蒋静老师上课,授课的课题是《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老师先进行演示制作过程,叙述制作方法,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展示。这节课学生的热情非常高,积极性也特别高,学生都完成的很快,效果也特别好。

优质课竞赛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利用周三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中,各位教师都做了评价,对课堂进行集中点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