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计算机说课稿范文(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2:14:30 页码:10
最新计算机说课稿范文(通用15篇)
2023-11-15 12:14:30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知识整理与归纳方式。一个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可以通过提前制定大纲来帮助撰写。这些范文来源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计算机说课稿篇一

课题: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的计量单位及主要性能指标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计算机的计量单位教学时间:9月25日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说明。

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计算机有哪些应用?

提问。

回答问题。

探索新知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应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构成。

讲授、板书。

思考记忆。

记笔记二、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而软件是它的灵魂。软件根据它的用途可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举例介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理解记忆三、计算机的计量单位详细讲解计算机的计量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理解记忆。

记笔记四、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存储容量。

讲授。

理解记忆。

练习巩固你见过哪些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提出问题。

思考。

回答问题1kb=?b1mb=?kb1gb=?mb。

计算。

课堂总结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课后作业画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板书设计:

计算机系统结构图控制器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主机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储器硬件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设备外部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软件通用软件应用软件专用软件反思回顾:

计算机说课稿篇二

虽然这门选修课跟专业课几乎没关系,并且学习的内容却并非浅尝辄止但由于总体的课程时间有限,学到的东西自是不完全和系统的。对计算机组装相关的学习使我彻底的爱上了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是是我坚定了自学计算机的理想,它对我还是有很大用处,而且是我逐渐感受到了自学给我带来的巨大乐趣和满足感。我想撇开这样的学习本身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帮助的价值来说,这门课程交给我们的为人要谦虚,求知无止尽的理念对我未来的帮助也是举足轻重的。感谢老师建了一个关于这门选修的qq群,让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并且交流自己再计算机方面的看法,不管电脑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都会热心的帮忙解决,甚至在课后也会为同学们解答这些问题。

计算机说课稿篇三

1、微机各部件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

物理组成与逻辑结构的区别。

初一新生刚入学,对信息技术知识知之甚少,有的可能还是“电脑盲”,学生对计算机普遍有一种神秘感,觉得计算机高深莫测,本节课就是要对电脑软硬件进行深入“解剖”,了解电脑各组成部分,让学生感觉到计算机不过是为人服务的工具而已。

2、计算机的功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1、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源于创新”,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学习。

一、教师活动: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用数码相机拍照、拆卸的旧电脑及未装任何系统的电脑。

二、学生活动:预习课本知识,识记软硬件名称。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归纳法、实物展示、自主学习软件、学生参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场景:用数码相机给同学拍照输入计算机并显示到屏幕上。

师:看,大家都认识他们吗?

思考、回答问题。

生:认识。

生:想。

计算机说课稿篇四

1.1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的兴趣。

当前的社会思想和录取体制决定了中职学生的整体文化课水平偏低,尤其是英语成绩。通过对新生的摸底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中考英语成绩不及格,其中50分以下的占了将近一半,80分以上的几乎没有,许多同学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有的甚至连字母都写不全,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阅读和交流。英语无用论在中职学校是很普遍的,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专业是计算机,英语只能算“副课”,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学好专业才能找到好工作。在英语课堂上,有看专业书的,有睡觉的,甚至有存心捣乱的。许多同学是冲着对专业的兴趣来读书的,没想到还要和英语打交道,主观地将英语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分开,这更加重了对英语的忽视。

1.2教材难度大。

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供学完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英语的学生使用的,而现在的中专生在校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有的甚至只有一年半,根本就没有时间先学基础英语再学计算机英语,所以许多学校就直接给学生开设专业英语,其难度可想而知。抛开教材的因素不说,计算机的专业性也决定了计算机英语的难度是很高的。计算机英语是科技英语的范畴,它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长句多、被动句多、祈使句多、合成词多、一词多义等;文章的结构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于许多阅读都存在困难的同学来说,无疑就是天书。

1.3重课堂轻实践。

现行的中专英语教学仍然是沿用了初、高中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多注重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和对单词及课文的记忆。课堂上老师多进行句式的讲解、文章的翻译、词义的区分。老师讲的多而学生练得少,不注重将所学的东西与学生的专业操作联系起来,学生缺乏对专业语言的实际理解,只能是看了文章然后想象。学到最后学生的感觉是:英语是英语,专业是专业,根本就联系不起来,更不要说相辅相成了。学生学英语的动机也就变成了应付考试,获取学分了,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计算机英语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同样计算机英语教学也要强调实用性,要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通过实践让学生学到鲜活的语言,实用的语言,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专业课学习的能力。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将计算机英语教学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

2.1实物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英语教学在学习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时,教师通常在黑板上写出计算机硬件的中英文名称,如鼠标mouse、键盘keyboard、显示器monitor等等。而在对计算机内部的硬件进行介绍的时候,学生没有见过实物,很难确切的了解。学生知道芯片是chip,却没有具体的感觉,当我们将拆开的旧电脑展示给学生看时,他们就很容易地将所学单词对应到相应的硬件上去了。学生通过重复的记忆确实能记住这些单词,但是当我们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房,让他们坐到电脑旁边,能看到所有的硬件设备,再用英语列出每一个硬件的名称时,无论是课堂气氛,还是教学效果,都是绝对不一样的。

2.2充分利用计算机教计算机英语。

教材中对于常用的计算机软件都用课文进行了介绍。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很难搞懂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对应的中英文菜单。但是如果利用计算机的话,效果就很不同了。以教材中的windows这篇课文为例,文章介绍了它的图形用户界面、窗口、菜单以及下拉菜单的组成,几种版本之间的区别。当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既抽象又枯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在计算机房,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很简单了。打开计算机学生就可以看到图形用户界面;双击图标就能了解窗口;点击每个菜单就能了解其组成;演示几种不同的版本,其区别就一目了然了。同样对于教材中的系统软件、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等这些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学。

2.3现学现用。

计算机英语教材中有电子邮件和因特网两篇课文,文章都介绍了它们的功能和用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虽然学生能将文章弄懂,但是对于相关的中英文对照和英语描述的操作步骤的理解还是很模糊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学课文,在学生学会了课文的大意以后,让他们按照文章中所讲的方法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连接因特网并搜索一份材料,然后将自己的步骤用英语作好笔记。这些操作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他们很乐意这样做。实践表明:操作的过程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不少学生对计算机英语逐渐产生了兴趣,有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还主动展示自己的英语操作笔记。

2.4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计算机的技术飞速发展,因此计算机英语的教学也要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来教学。现实生活中,学生更愿意使用电子邮件来交流。电子邮件作为常用的通信工具,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免费,学生的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老师用电子邮件回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将英语课本知识和专业课知识有效的融合,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样我们可以运用像“博客”这样的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现在的许多网站都能提供免费的“博客”空间,完全可以作为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计算机英语学习资料和作业,开展英语学习交流论坛,学生能自由提问,老师能及时回答问题,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

2.5由实践到课堂。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课的机会很多。我们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将上一节课的操作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重点在操作的步骤和屏幕英语以及下拉菜单的翻译。如学生刚上完了排版设计,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列举出所有的下拉菜单的英文名称;用英语完整的描述编辑一个文档的过程;用所学的屏幕英语描述操作过程中计算机上出现的提示语言。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温习了专业课又巩固了专业英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结语。

总之,计算机英语的教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是统一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殊性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实践性,使教学效果更具有有效性,让学生在学英语中学技术,在学技术中学英语。

计算机说课稿篇五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以前的上机操作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行硬件设备,还学习了windowsxp操作系统。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还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与存储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

初中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对电脑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以往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观看光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我校多为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二、说教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自由讨论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媒体手段。

1、多媒体课件教学。

2、教材光碟。

3、教学演示。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课题。(5分钟)。

(二)出示教学目标,引导探究新知。(10分钟)。

(三)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结果,分组评分。(20分钟)。

(四)分组讨论,做课后自我检测题。(5分钟)。

(五)总结归纳(5分钟)。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课题。

计算机的硬件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没有了大脑,人就没有了思维。所以说硬件提供了软件运行的环境,没有了硬件软件程序将无法运行。从媒体学的角度讲,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它具备人脑的功能,在某方面比人脑在功能更强大。在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的今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是靠什么硬件支持的呢?引导学生联想与思考。

(二)出示教学目标,引导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的,并给学生展示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本课的学习兴趣,我这节课安排在电脑室里,让学生们直观感受计算机的组成。学生了电脑的组成与名称后,再主要了解主机的构成。让学生分组拆机,说出所认识的机箱里部件名称。

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硬件。这样,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自主地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结果,分组评分。

让学生自学教材,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然后分组展示自学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并且给各小组计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四)分组讨论,做课后自我检测题。

为了充分实现分层次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课后的自我检测题。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知识的回顾、体验、收获,自主参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五)、总结归纳。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让学生找出本节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已在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我对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3个特点。

第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我采用先介绍主机然后引出外设这一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参与,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特别是主机部分的设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第三、分组竞赛答题,体现分层次教学。

通过提问解决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在竞争中合作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计算机说课稿篇六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以前的上机操作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行硬件设备,还学习了windowsxp操作系统。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还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与存储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

初中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对电脑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以往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观看光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我校多为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自由讨论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媒体手段。

1、多媒体课件教学。

2、教材光碟。

3、教学演示。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课题。(5分钟)。

(二)出示教学目标,引导探究新知。(10分钟)。

(三)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结果,分组评分。(20分钟)。

(四)分组讨论,做课后自我检测题。(5分钟)。

(五)总结归纳(5分钟)。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课题。

计算机的硬件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没有了大脑,人就没有了思维。所以说硬件提供了软件运行的环境,没有了硬件软件程序将无法运行。从媒体学的角度讲,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它具备人脑的功能,在某方面比人脑在功能更强大。在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的今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是靠什么硬件支持的呢?引导学生联想与思考。

(二)出示教学目标,引导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的,并给学生展示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本课的学习兴趣,我这节课安排在电脑室里,让学生们直观感受计算机的组成。学生了电脑的组成与名称后,再主要了解主机的构成。让学生分组拆机,说出所认识的机箱里部件名称。

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硬件。这样,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自主地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结果,分组评分。

让学生自学教材,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然后分组展示自学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并且给各小组计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四)分组讨论,做课后自我检测题。

为了充分实现分层次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课后的自我检测题。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知识的回顾、体验、收获,自主参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五)总结归纳。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让学生找出本节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已在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我对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3个特点。

第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我采用先介绍主机然后引出外设这一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参与,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特别是主机部分的设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第三、分组竞赛答题,体现分层次教学。

通过提问解决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在竞争中合作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说课稿篇七

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子表格基本操作》。本节课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五章第2节。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excel是办公自动化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的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这个知识点是为以后学习表格数据的处理打基础,所以是学习excel的一个重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编辑工作表数据的方法,包括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

(2)掌握调整行高与列宽;复制与粘贴单元格等。

(3)掌握管理工作薄的方法,包括在工作簿里创建,复制和移动工作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的操作方法,会根据需要快速和精确方式调整工作表的行高与列宽。

(2)能熟练复制、粘贴和移动单元格。

(3)会熟练创建,复制和移动工作表。

2.教学难点:掌握工作表数据的编辑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注重实用性,并对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考虑。

三、说教法。

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

四、说学法。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考虑整个班级水平差异,以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信息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负责组织教学及个别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依托,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使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直观,营造出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还是要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因此,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节分为三个任务来完成,并把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

任务一:首先通过边讲边操作的方法,对《红星量贩店小家电销售单》的表格进行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再让学生先自主的探索,然后教师总结出所有可以完成删除和插入单元格的方法。然后由学生全部独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再提问:其实调整列宽和行高也有多种方法,同学们以小组形式探索研究。教师再通过教师机任意选小组成员进行学生演示调整行高和列宽的多种方法。任务二:教师讲解复制与移动单元格的方法和区别,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不同选项的效果变化。然后以小组形式完成教科书166页《红星量贩店小家电销售单》的表格操作步骤。此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得到切身的体验。

任务三: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怎样进行工作簿的管理?管理工作簿包括新增工作表,删除工作表,工作表的复制和移动。教师只演示新增工作表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探究删除、复制、移动等操作方法。学生将本节课编辑的表格保存并上传到教师机上。

(三)作品上传,展示与评价。

通过上传到教师机的作品,以及教师在课堂巡视,教师从每组中选择性地选取作品,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展示的作品中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点评后所有学生再查找自己作品中的问题,进行课堂更改,再上传。

(四)课堂小结。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更多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169页体验(1)(2),通过对体验题的编辑操作,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文档为doc格式。

计算机说课稿篇八

两年的中专校园生活生涯多姿态多彩!刻苦的学习,丰富的活动造就了充实的生活;同时,这也使我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蜕变为一个壮志满怀的中专生,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青年。我于xx-xx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中专。两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矗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下面是本人自我鉴定。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人际交往方面。在大学期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同学关系上,总的来说,四年来,我与同学的关系都是比较融洽的,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上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参加班级的每次活动,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去,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同时在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拓宽了我的交际面,让我机会和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交往,在这些过程中很好的培养了我交际能力,也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处世原则。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计算机说课稿篇九

感谢教育部举办全国高校教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网络培训,给我们这些讲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领略了国家级名师的风采,聆听了国家级名师的授课,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从哈工大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唐朔飞老师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中也得到了很多启迪。

在唐教授和向琳老师的讲授中,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讲解与剖析。建立学员对该精品课程的深入、全面理解,了解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理念及经验。

对教学过程中的难、重点进行深度剖析,明确解决思路;通过相对细致的案例分析和现场示范课形式,使学员掌握实际教学要点。这次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同一名称的课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学生基础,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应该不同。我任教的学校是兰州交通大学,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偏差,在组成课教学中,本着讲基本、抓重点的原则,首先讲清楚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感觉很难,听不懂,那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所以要将难的东西讲简单、讲通俗,再配合一两个例子,讲清楚这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用它来干什么。

2.作为青年教师必须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教师本身必须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非常熟悉,并能融会贯通,同时对该门课程的相关课程也要熟悉。提高教师素质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一个较难实行的问题。精品课程的建设,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为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

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传统意义上的传、帮、带的模式,吸收了全新的血液。使青年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名师大师教学的特色,为培养青年教师开辟了一个新模式,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培训、提高的时间。在自身主观上,应该认识到丰富的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把教学内容为同学们很好吸收消化之后,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分析组成教材,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点及个人的特长对教材认真研究,吃透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取舍、增删。并且将教学内容利用讲稿的形式体现出来,因为讲稿不同于教材,在内容上要有重点、难点,要体现一个思路。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板书讲授,教师要注意形象,上课要仪表大方,穿着整洁,讲话要干净利落,用词准确,内容上重难点突出,知识传递要贯穿一条主线,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该课程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分析、讲解和配套实验,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的系统级认知能力。总体上讲,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很抽象,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课的安排,是学生能动手去做,促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4.设置疑点,提出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答案。多年来“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了上课时只听不想的思维习惯,习惯于死记硬背,不会引申、触类旁通,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所以在大学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学习,自己理解的能力。就像唐老师所讲的,在教学过程中,多提问、留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时,合理选择书上习题,以达到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每一章讲授结束,收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并作一次集体答疑,讲解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作业成绩记入总成绩内。作为老师要敬业,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付出的越多,学生收获就越大。老师要认真批改作业,登记成绩,如唐老师所讲,冲着老师这样认真仔细的批改,他也会相应认真做作业、认真听讲。“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学生也许会受益一生”。

6.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而不是记忆的考核。现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考试前给学生划重点,学生只按重点复习。其实平时老师讲的多的地方、强调的地方就是重点,而考试只是重点中的一部分。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平时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思考,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等着最后老师划范围,好像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7.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各高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往往局限于自己所在院校的现有资源的利用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使学校的教育受到一定的局限与制约。

然而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尽可能去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人可利用这种资源来学习,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如果说前者是开发利用资源,那么后者则是校际间的共享,这种共享只有在精品课程建设框架下方可实现。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对精品课程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短暂的三天学习时间里,哈工大的唐朔飞教授和向琳老师等,以其合理的课程设计体系、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与数字化的网络共享资源相结合,使我受益非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计算机说课稿篇十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幻灯片动起来》,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学法、教法。

首先我来说教材:内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教程》第五章powerpoint中的通过使用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中的各个对象设置动画效果的教学内容。

本章是围绕制作多媒体作品展开的,前面已经学习了创建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本节课是对前面两节知识的延伸,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画效果。同时它也是为后面学习超级链接和给幻灯片添加多媒体奠定基础。

从本课教学知识的内容看,只给出了知识点,没有具体教学任务,学生学习起来十分的枯燥,根据以往的经验,本课可以在10—15分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们知道,自定义动画包括进入、退出、强调、路径四种类型。那么,如何设置动画效果。这就是本节课的.由于自定义动画每一种类型的动画包含几十种动画效果,四种类型就有上百种动画效果,并且因为其中的一些动画效果可以无限改变,那么动画效果的数量就更多了。我们中职的学生往往会给幻灯片的各个对象设置很丰富的效果,结果造成整体效果杂乱无章,使人眼花瞭乱。因此,下面说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

1.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动态效果。

2.使用自定义动画修改动画顺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接下来就是如何教与学的问题:

我是如何做的呢?

中职的学生对于制作动画效果的兴趣比较浓厚,但是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小步子、多练习。

2、小组合作、探索学习。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

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导线,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将学生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解决问题。

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我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评析它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使学生在评价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3、课堂练习,巩固创新。

4、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5、知识的迁移。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的目的】通过对比,反生强烈的反差,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能顺利实现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任务一:使用自定义动画给照片添加动画效果。首先在老师的提示下让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a、与同学交流。

b、向老师求助。

【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别人帮助下也能完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了上述操作后。

问:大家想过可以使多个自定义动画效果能一起使用吗?我们试一试。

【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能利用多种方法来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揭示任务二:多个自定义动画设置同时使用的动画效果。

(天空闪烁的星星添加放大缩小、忽明忽暗的强调效果)。

这个环节我首先通过示范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问:

你能通过自定义对话框改变动画的播放顺序和播放效果吗?

【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

任务三:通过自定义对话框改变动画的播放顺序和播放效果。

用到了更改删除重新排序按钮。

要求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对话框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鼓励学生能有所创新地完成任务。

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展示优秀作品,让作者说出设计的意图。通过全班共同评让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示范讲解,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设计的目的】让学生在自学后有一个交流,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让没有完任务的同学掌握方法。

3、课堂练习,巩固创新。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四张幻灯片中的一个,设置感兴趣的动画效果。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画效果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能有所创新地完成任务。

【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问: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师与学生一起简短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将前面所学的零散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提醒学生要灵活、合理运用动画效果。

5、知识的迁移。

今天我们学习了让幻灯片"动"起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一篇你最喜欢的课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制作一系列的幻灯片,并设置动画效果。

计算机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以前的上机操作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行硬件设备,还学习了windowsxp操作系统。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还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与存储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

初中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对电脑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以往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观看光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我校多为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自由讨论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媒体手段。

1、多媒体课件教学。

2、教材光碟。

3、教学演示。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课题。(5分钟)。

(二)出示教学目标,引导探究新知。(10分钟)。

(三)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结果,分组评分。(20分钟)。

(四)分组讨论,做课后自我检测题。(5分钟)。

(五)总结归纳(5分钟)。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课题。

计算机的硬件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没有了大脑,人就没有了思维。所以说硬件提供了软件运行的环境,没有了硬件软件程序将无法运行。从媒体学的角度讲,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它具备人脑的功能,在某方面比人脑在功能更强大。在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的今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是靠什么硬件支持的呢?引导学生联想与思考。

(二)出示教学目标,引导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的,并给学生展示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本课的学习兴趣,我这节课安排在电脑室里,让学生们直观感受计算机的组成。学生了电脑的组成与名称后,再主要了解主机的构成。让学生分组拆机,说出所认识的机箱里部件名称。

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硬件。这样,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自主地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结果,分组评分。

让学生自学教材,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然后分组展示自学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并且给各小组计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四)分组讨论,做课后自我检测题。

为了充分实现分层次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课后的自我检测题。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知识的回顾、体验、收获,自主参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五)、总结归纳。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让学生找出本节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已在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我对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3个特点。

第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我采用先介绍主机然后引出外设这一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参与,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特别是主机部分的设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第三、分组竞赛答题,体现分层次教学。

通过提问解决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在竞争中合作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说课稿篇十二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本节主要从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来介绍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从而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善意对待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悠久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体验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并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合理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主义世界观,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实用信息技术。

2.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应用和歉意能力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说教法。

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确立以下教法:设定特定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适时地结合演示法、讲解法、引导法来完成教学。通过辩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等。

四、说学法。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确立以下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记理论内容,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辩论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五、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以极域电子教室控制系统为平台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分钟)。

通过提问复习信息的四个特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根据一个事例“资料:的时候,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轨道触礁。船随时都会沉没,穿上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进行联系。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向外界发送求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在这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客与外界进行练习的唯一工具。”

说明: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新闻材料等,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学习,为本课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三)学生自学并讲解,强化记忆(10分钟)。

1.给学生3分钟时间看书的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一会儿请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请五位学生,每个学生讲依次信息技术的革命。(5分钟)。

2.教师做总结(2分钟):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时空的限制。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更加方便。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5分钟)。

趋势一: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案例图片介绍:虚拟现实、智能代理技术等)。

趋势二: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案例图片介绍:个性化定制的电脑外观、办公软件、手机app等)。

趋势三: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通过近年来电脑的cpu、硬盘、内存、显示器和价格进行对比显示出:配置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低)。

4.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10分钟)。

围绕三个现象或者问题进行讨论、辩论。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5.健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5分钟)。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2)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通过生动的图片、故事、游戏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抽象概念、识记学习重点内容。同时,辩论的形式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在双方的辩论过程中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6.布置作业以及回答学生提问(5分钟)。

作业:利用身边的资源查找: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填空的方式对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进行回顾;

以列表的形式让学生针对“如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进行分类概括。

[设计意图]:总结问题,突破难点。通过填空、案例和列表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步骤的掌握知识点,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1.教材内容较多,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有目的的取舍,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比如本堂课,我只做了新课的引入、基本概念的讲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讲解等,其余内容由学生进行,比如:自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后向大家讲解,和学生分组辩论讨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等。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结合?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个内容,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的优点、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点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民变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对学生加以引导。

计算机说课稿篇十三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2)具备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

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

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

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

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

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六、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理论考试占30%;上机考试占50%;平时成绩20%;

1、上机考试或理论考试低于50分,总评为不及格;

2、平时上课、上机考勤;课后作业;上机作业;课程设计作品;课堂表现等都记录平时成绩。

计算机说课稿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下金厂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游富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10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第一节。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1)本节课分两大个部分:一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其包含计算机硬件的认识、计算机软件的认识、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的认识与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二是计算机的使用,其包含开机、观察桌面、鼠标的使用、关闭计算机。

(2)本节课是以后的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主要部件。

识;

c、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由操作软件、应用软件组成;

d、让学生认识鼠标的操作,正确启动、关闭、重新启动计算机。

(2)能力目标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各主要部件和软件系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能正确开机、关机和重启。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计算机奥秘,增强学生。

的求知欲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板、硬盘、内存、cpu等);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4)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cpu主频、cpu的字长、计算机的存储容量);

(5)鼠标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鼠标的使用。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2)演示法(通过用计算机实体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硬件);

3、类比法(让学生用人体各部位与计算机各硬件对比,从而掌握硬件功能);

4、练习法(主要是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说学法。

行合理的分组。

在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设备及它们的一般作用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在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和正确的开、关机时,运用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来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新课导入(约2分钟)。

通过“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这样一个小谜语引出“计算机”,从而进入本节课“认识计算机”的学习。

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都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设备吗?

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认识计算机”。

2、讲授新课与实践操作(约38分钟)。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想到计算机的各组成部件,运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授。

组成设备,这里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用ppt演示各设备在主机箱里的具体位置(播放幻灯片),在演示过程中,用人体各部位与计算机硬件作对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知道各设备都有什么作用?再通过加深讲解,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采用讲、练法,通过知识链接,使学生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单位及存储单位的换算;通过知识拓展,使学生能正确将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连接。通过“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软件组成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区分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

(2)采用演示、讲解,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启动计算机、桌面的结构、鼠标的基本操作、重新启动、关闭计算机。

在前面认识各设备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需要,要求学生在计算机启动后认识桌面的组成;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时,先讲解使用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移动和拖动等,并具体讲解操作的基本方法,再运用给桌面换背景的例子,教师运用广播教学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清楚的看到整个操作步骤,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讲解完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真正体验鼠标的基本操作需要自己上手去探索。

计算机说课稿篇十五

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子表格基本操作》。本节课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五章第2节。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excel是办公自动化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的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这个知识点是为以后学习表格数据的处理打基础,所以是学习excel的一个重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编辑工作表数据的方法,包括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

(2)掌握调整行高与列宽;复制与粘贴单元格等。

(3)掌握管理工作薄的方法,包括在工作簿里创建,复制和移动工作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的操作方法,会根据需要快速和精确方式调整工作表的行高与列宽。

(2)能熟练复制、粘贴和移动单元格。

(3)会熟练创建,复制和移动工作表。

2.教学难点:掌握工作表数据的编辑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注重实用性,并对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考虑。

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考虑整个班级水平差异,以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信息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负责组织教学及个别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依托,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使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直观,营造出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还是要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因此,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节分为三个任务来完成,并把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

任务一:首先通过边讲边操作的方法,对《红星量贩店小家电销售单》的表格进行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再让学生先自主的探索,然后教师总结出所有可以完成删除和插入单元格的方法。然后由学生全部独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再提问:其实调整列宽和行高也有多种方法,同学们以小组形式探索研究。教师再通过教师机任意选小组成员进行学生演示调整行高和列宽的多种方法。任务二:教师讲解复制与移动单元格的方法和区别,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不同选项的效果变化。然后以小组形式完成教科书166页《红星量贩店小家电销售单》的表格操作步骤。此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得到切身的体验。

任务三: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怎样进行工作簿的管理?管理工作簿包括新增工作表,删除工作表,工作表的复制和移动。教师只演示新增工作表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探究删除、复制、移动等操作方法。学生将本节课编辑的表格保存并上传到教师机上。

(三)作品上传,展示与评价。

通过上传到教师机的作品,以及教师在课堂巡视,教师从每组中选择性地选取作品,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展示的作品中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点评后所有学生再查找自己作品中的问题,进行课堂更改,再上传。

(四)课堂小结。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更多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169页体验(1)(2),通过对体验题的编辑操作,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