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专升本语文作文的范文(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06:19 页码:14
最新专升本语文作文的范文(大全20篇)
2023-11-12 05:06:19    小编:ZTFB

旅行是一种在不同地方游览和探索的活动,可以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俗。总结部分是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的重要环节。总结是一种对经验和教训的归纳和总结,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一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二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投合)。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墟里,村落)。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相与还,结伴而归。)。

4、用代陶瓦,比屋..皆然。(比屋,所有的房子。)。

5、举酒属.客。(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理解,了解)。

7、为从者之淹(淹,停留,驻扎)。

8、彼实构吾二君(构,使……结怨)。

9、倦于事,(倦,忙于。

10.约车治装(约,准备。治,整理)。

11.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适观,适合观赏,使人得到欢乐)。

1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揾,擦试)。

13.河内凶.(灾荒)。

14.更能消.、几番风雨。(消,经受)。

15.斧斤以时.入山林(按季节)。

16所操.之术(操,采取)。

17.具道所以(详细说明理由。具,详细。)。

1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诚恳)。

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

20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死的人;发,开仓放粮)。

21.辟邪说,难壬人。(辟,推除,驳斥)。

22.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

23.睹子难穷.也(尽)。

24.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2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道)。

秋水时.至(按季节)。

27.拘.于虚.也(拘束,局限;居住的地方。

28.笃.于时(局限)。

29.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并列。

30..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见识浅陋之人)。

31.人卒.九州(遍布。

3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攻占,占领;治,安定.............

33..遂.散六国之从(于是。

34.功施.到今(延续。

3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接纳....

36.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拒绝;帮助。

37.强公室,杜.私门(杜绝,堵塞。

38.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借给;赠给。

39..业.诸侯(名词动用。

40损民以益.仇(增加。

4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本原。

4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捆绑;绳子........

50..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

51.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还。

52.举.天下之豪杰(全天下。

53.夙.遭闵凶(早。

54.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少。

5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儿孙,后代..........

56.形影相吊(安慰....

57.刘夙婴.疾病(缠绕。

58.猥.以微贱(鄙人,自谦。

59.具.表以闻(详细地。

60.则刘病日笃(重..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

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3.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4.“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

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排比。

7.《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屠格涅夫。

b.契柯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屡次。

9.《国殇》选自()。

a.《九歌》。

b.《九章》。

c.《诗经》。

d.《国语》。

1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四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韩非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2.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a.《幻灭》。

b.《虹》。

c.《霜叶红似二月花》。

d.《子夜》。

3.下列诗句出自闻一多的《发现》的是()。

a.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b.啊,我年青的女郎!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4.《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a.人物的语言。

b.人物的行动。

c.人物的背影。

d.人物的画貌。

5.《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a.表演艺术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语言学家。

6.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a.《从军行》。

b.《国殇》。

c.《关山月》。

d.《短歌行》。

7.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b.李清照号青莲居士。

c.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作诗最多的诗人。

d.辛弃疾是宋词史上作词最多的词人。

8.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a.象征。

b.拟人。

c.借代。

d.比喻。

9.《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虎兕出于柙。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且在邦域之中矣。

10.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杜甫。

b.韩愈。

c.刘禹锡。

d.自居易。

11.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12.“逝者如斯”一语源于()。

a.《孟子》。

b.《前赤壁赋》。

c.《论语・子罕》。

d.《醉翁亭记》。

13.《氓》是一首()。

a.寓言诗。

b.叙事诗。

c.哲理诗。

d.抒情诗。

14.《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

b.《国语》。

c.《后汉书》。

d.《汉书》。

15.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铺垫渲染。

b.欲扬先抑。

c.侧面烘托。

d.对比反衬。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五

《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想使我们的祖国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必须实干、苦干,清谈只能误国,实干方可兴邦。

只有结网捕鱼,才能尝到鱼的美味。世界上不论什么事,如果只是脱离实际的空想,或者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而不脚踏实地地去实干,就像只站在河边,对鱼兴叹,而不去结网捕鱼一样,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反之,如果踏踏实实地去干,即使在实践中失败,也还能得到教训,接近"成功"一步。假如一个学生,整天只是坐在那儿空谈长大要当作家、科学家、医生,而不抓紧宝贵的光阴学习,那他的理想则不可能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就只能是空想。所以说,只说不做,一事无成。

日本的发达、兴盛,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实干家。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展望未来,我们深切感到:不能空谈,只能实干。有了农民的实干,才能解决十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了工人的实干,才能生产更多的钢铁、石油、机器;有了科技工作者的实干,才能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了文艺工作者的实干,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戏剧、电影、文学作品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我们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将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建设祖国的重担,如果在今天清谈,就学不到知识和本领,将来必然贻误国家的建设大业。祖国富强的希望就会成为泡影!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管肥皂泡的色彩是多么绚丽,吹得多么大,它终究是要破裂的。

历史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我们不要做清谈者,我们要做实干家。只有实干,才能兴邦;只有实干,才能富国!

让我们卷起袖子,振奋精神,刻苦学习,增长才干,以便明天能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六

16.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2)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3)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4)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a.设问比喻夸张拟人。

b.拟人比喻夸张设问。

c.拟人对偶比喻设问。

d.比喻拟人夸张设问。

17.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是()。

18.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文: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

b.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译文: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c.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

译文:因为事情很顺心,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归去来兮》。

d.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译文: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

19.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靡:没有。

b.于时**未静,心惮远役惮:害怕。

c.彭泽去家百里去:距离。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寻:寻找。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1~23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憩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夙孚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2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22.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成现代汉语。(4分)。

23.这段文字中有哪些沿用至今的成语?(2分)。

(二)阅读《山居秋暝》,回答下列24―26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4.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4分)。

25.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4分)。

26.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分)。

(三)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日:“客何好?”日:“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日:“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日:“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日:“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日:“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日:“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日:“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7.冯谖弹铗而歌,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28.这段选文刻画冯谖时运用了哪些方法?(4分)。

29.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2分)。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七

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

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

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

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

2、学习建议。

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读懂上面下大功夫。尤其要求背诵的诗词必须要背诵,通过读通读懂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

对于诗词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掌握。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因为“提示”是我们掌握此首诗词的“纲”,十分重要,切不可诗词还没有读熟,“提示”还没有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多做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学习的难点与重点。

每首诗词的学习要点与难点,见每首诗词的讲解。

诗词总的学习要点与难点有如下几方面:

掌握诗词的特点: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

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

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

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括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

(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

《作家作品》。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

1、匪来贸丝。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徂:到。嫁给。

4、女也不爽。爽:差错。

5、士也罔极。极:准则。

6、秋以为期。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

(2)女子盼迎娶;。

(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

(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

(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

(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

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

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表现两人之间的对比。对比的核心是双方对婚恋的态度。婚前,女子一往情深,氓急于成婚。婚后,女子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对氓忠贞不渝;而氓则用情不专,负心背誓,遗弃了妻子。

四、重点掌握赋,比兴的运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铺陈事实,直抒胸臆。全诗,从相识,初恋,相思,到结婚,受虐待,被遗弃,叙事十分清楚,用辞十分质朴,具有一种天然美。

比兴,比是比喻,“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一般连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遗弃的痛苦;。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悔恨自己误入情网。

“淇则有岸,濕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愁苦无边无际。

《重点段落简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段的大意: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的悔恨心情以及对婚姻的看法;。

比兴句:“桑之为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八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录取。

成人高考层次有:高达专、高达本、专升本。录取入学后的学习形式包括函授、业余和脱产三种学习形式,以前两种形式为主,脱产学习只有极少数成人高校。

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专升本有两大类型:

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九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程颐、朱熹把《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家代表,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庄子和老子是道家说派的代表人。

3.屈原是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其代表作《离骚》表现了其进步的政治理想、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4.下列属于屈原特征的:采用大量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浪漫主义。5.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为老庄。

6.下列属于庄子特点是: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词藻瑰丽,采用寓言,善用比喻,浪漫主义。

7.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其风格平淡自然。

8.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李斯《谏逐客书》、魏徵《谏太宗十思疏》9.苏轼、苏洵、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散文自然畅达,行云流水。其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10.张孝祥词多以抗金为主旨,其上继东坡、下开稼轩,在南宋初词坛影响较大。

1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12.《战国策》是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其特点是:文笔恣肆,论事透辟,语言流畅,写人传神,寓言故事,比喻。

13.曹操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用乐府旧题写诗,表达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14.南宋爱国诗人是陆游、爱国词人是辛弃疾。“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5.王安石散文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梁启超是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倡导者。16.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主要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1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删定,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共有一百五十篇,颂为宗庙祭祀之诗。

18.下列属于《诗经》特点的是: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

刘义庆《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体式。

20.高适和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21.王昌龄在盛唐诗坛名声卓著,与高适、岑参同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

22.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其诗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称为诗史。

23.李煜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一味沉溺于男女情爱的藩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4.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

25.《古诗十九首》被编《文选》中,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26.李白的风格特点,浪漫主义,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词采瑰丽,风格飘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2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9.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其后期词多写个人身世哀痛和河山破碎的感慨。

30.茅盾第一部小说《幻灭》,文学研究会成员,其小说著作有《烛》、《虹》、《子夜》、《腐蚀》。剧本《清明前后》。《沙滩上的脚印》(茅盾)。

31.巴金《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憩园》、《寒夜》等小说。《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散文集。

32.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

33.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与王慎中、唐顺之等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推崇唐宋八大家。(《项脊轩志》,归有光)。

34.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中坚,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爱眉小札》。

35.戴望舒《雨巷》、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张洁《拣麦穗》。

36.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3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38.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9.秦观少从苏轼游,其词善写男女想思离别,兼抒身世之感,柔婉凄丽,被奉为婉约派正宗。

4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十二篇,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42.袁宏道主张为文须“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43.方苞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其为文,提倡义法,其弟子刘大櫆、姚鼐皆受其影响,方苞被视为桐城派的创始人。

44.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杂剧作家是马致远。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45.王粲在“建安七子”成就最高,与曹植并称“曹王”。王勃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7.王维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并称王孟。王维又以“诗中有画”著称。

48.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尤善于写羁旅行役之苦。黄庭坚宗法杜甫,风格奇拗瘦硬,在宋代影响很大,与苏轼并称“苏黄”。

49.张岱《西湖七月半》,《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50.《咬文嚼字》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

51.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52.《聊斋志异》综合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之法,借谈鬼神,表达理想,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53.《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之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54.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55.张天翼《华威先生》,其长篇小说《清明时节》《鬼土日记》,短篇小说《从空虚至充实》,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

56.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有《月牙儿》,短篇小说有《断魂枪》,话剧《茶馆》。其作品充满着地域文化色彩,被称为“京味”十足的“市井文学”。

57.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其长篇小说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短篇有《童年·省年·青年》、《歌萨克》、《舞会以后》,其作品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9.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菲菲小姐》、《绳子的故事》。

60.欧·亨利,美国作家。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最后的藤叶》和《警察与赞美诗》,其小说诙谐幽默见长,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61.汉乐府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诗体。五言诗为汉代民间首创。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三种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三个学习要点。

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谈很多,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多读书,注意基础。

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同学们一定清楚。但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因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

二、多思考、注重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对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多重复,温故而知新。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我们主张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三种学习精神。

一、不唯书。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材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二、不唯师。

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瑞士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然。

三、不唯一。

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对于一道题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解决。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和精神,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三条学习原则。

学习的具体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也需要我们严格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它们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们应当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二、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三、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正是他们这种学习的独立性,造就了他们的出类拔萃。我们认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种学习技能。

一、学会快速阅读。

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二、学会快速书写。

中学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没有掌握快速书写的技能,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比如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记录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用时过多,考试因书写太慢而答不完试卷等,这些现象都与书写技能有关。可以说书写技能是我们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所处的状态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那些书写速度慢的同学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当然,快速书写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的清楚与规范。

三、学会做笔记。

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三种学习能力。

一、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可以叫自学能力,在外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是不同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自学能力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些优秀的同学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仅满足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更注重独立探求知识。他们注重对书本的自学理解,遇到问题,并不急于求教,而是首先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在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中,独立探求的比例越大,那么知识掌握的就越好,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加强自学精神和独立意识。

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我们在主张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老师讲,学生听,只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掌握需要双向、多向交流,所以,我们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就会拥有两种思想。”

三、流畅的表达能力。

一些同学认为,好象只有文科要求有较好的写作表达能力,实际上理科所要求的解答过程也是一种表达能力。我们这里所说的表达能力不仅包括文字表达,还包括口头表达。在很多学习活动中,善于演讲,能够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语言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不注意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影响与他人的交往,而且会影响思维的发展,进而影响学习。所以,同学们应有意识地加强表达能力的自我训练。

四种思维品质。

通俗地讲,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育高品质的思维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一、敏捷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应注意:l、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3、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二、深刻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注意;l、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摈弃死记硬背。2、积极开展问题研究,按写小论文,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

二、整体性。

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总是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应注意:l、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3、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道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四、创造性。

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l、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2.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四位良师益友。

在我们的学习中,除了代课教师,个少还有三位特殊的“老师”,它们的作用和老师一样重要,也是我们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一、自信。

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同学总认为自己比别人笨,小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敢碰难题,即便做出答案也总怀疑不正确,更不敢向学习好的同学挑战。这种自信缺乏,严重地阻碍了学习的进步。如果说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那么,自信就是开发巨大潜能的金钥匙。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每个人可供开发的潜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可限量的。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永不服输,就一定能不可阻挡地走向成功。自信是学习中的第一位老师。

二、课本。

课本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二位老师。课本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它随时伴随在我们身边,每有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应当是查阅课本。不仅如此,课本还起着训练同学自学能力的作用,那些平时不重视阅读课本,只把课本当做课后练习的习题本的同学是很难学好知识的。

三、同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三位老师。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传递,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同学之间的协作更方便。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争辩,有助于开拓思路,激发思维,互相促进。

四、教师。

我们的任课教师是我们学习中的第四位老师。这并不是轻视教师的作用,只是指教师没有课本和同学更易接近、更方便。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对知识的关键进行点拨,是学生学习的外围推动力,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一

a.自刎乌江b.决战楚汉c.东城快战d.霸王别姬。

15.下面不属于小说的特点的是()。

a.生动的人物形象b.体现矛盾冲突。

c.完整的故事情节d.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16.唐宋八大家中,以写山水游记而著称的作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

17.《短歌行》的主旨是()。

a.抒写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慨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喟叹功业难成,借酒浇愁d.渴望贤才汇集,建立功业。

18.王维《山居秋暝》中,流露出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关山月》是一首()。

a.爱情诗b.离别诗c.田园诗d.爱国诗)。

20.《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的象征意义是()。

a.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b.历史祖国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c.新时期祖国像旭日喷薄而起d.新时期年轻人献身祖国的热忱。

2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抒情方法是()。

a.借举止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

22.《**》中描写七斤:“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

23.作品具有浓厚的北京味的现代作家是()。

a.沈从文b.老舍c.朱自清d.冰心。

24.下列作家不属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是()。

a.契诃夫b.屠格涅夫c.欧·亨利d.莫泊桑。

25.下面不是《激流三部曲》的`是()。

a.《家》b.《春》c.《秋》d.《雨》。

二、填空题。

2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选自__________。

27.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__,三十从军今白发。

2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

30.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出自南朝陈徐陵编写的__________。

31.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

3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运用了吕尚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

34.遗民忍死望恢复,_________________。

3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句中加点的字词。

36.无乃尔是过与?

37.有志乎古者希矣。

38.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3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0.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41.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4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43.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44.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4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7.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48.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49.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0.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五、理解与分析。

51.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请回答: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

(2)这里表现出当时项羽怎样的心境?

(3)这里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4)写出其中包含的两个成语。

52.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请回答:

(1)这段文字驳斥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2)在驳论中作者又揭露了什么问题?

(3)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历史事实来说明什么问题?

53.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请回答:

(1)沙子龙把镖局改为客栈说明了什么?

(2)沙子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舞弄断魂枪说明了什么?

(3)这段文字什么地方采用了对比手法?

54.阅读《道士塔》中的一段文字: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请回答:

(1)当时的旧中国为什么“筹不出这笔运费”,是因为“中国是穷”吗?

(2)中国官员为什么没有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的那副赤肠,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生日礼品”说明了什么?

55.阅读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文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请回答:

(1)这一部分批驳的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分析出论敌论点的?

(3)作者举出论敌论点的依据有哪些?

(4)作者是怎样批驳论敌论点的?

六、诗词赏析。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二

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

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括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

(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

《作家作品》。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课文讲解》。

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

1、匪来贸丝。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徂:到。嫁给。

4、女也不爽。爽:差错。

5、士也罔极。极:准则。

6、秋以为期。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

(2)女子盼迎娶;。

(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

(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

(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

(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

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

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表现两人之间的对比。对比的核心是双方对婚恋的态度。婚前,女子一往情深,氓急于成婚。婚后,女子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对氓忠贞不渝;而氓则用情不专,负心背誓,遗弃了妻子。

四、重点掌握赋,比兴的运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铺陈事实,直抒胸臆。全诗,从相识,初恋,相思,到结婚,受虐待,被遗弃,叙事十分清楚,用辞十分质朴,具有一种天然美。

比兴,比是比喻,“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一般连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遗弃的痛苦;。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悔恨自己误入情网。

“淇则有岸,濕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愁苦无边无际。

《重点段落简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段的大意: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的悔恨心情以及对婚姻的看法;。

比兴句:“桑之为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三

答:专插本(本科插班生考试),有些省份又称专接本,专转本,是专科生“跻身”本科队伍进入本科院校深造的“第二次高考”,性质是普通高等教育,可把第一学历专科更改为本科的唯一途径。

专插本与专升本有所区别,专插本是专科毕业生踏入本科学校深造的其中一种途径,毕业后获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部分专升本属成人教育(专升本有两大类型,统招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和成人教育专升本(成教专升本)。),毕业后获得的是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专套本,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弥补更多的专科生本科段学习需要的空白,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填补专升本的空缺,也为了节约教学资源,节约学习时间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读专科的同时,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本科段的学习。(专套本其实也是一种自考本科与成考本科的套读,第一学历还是大专学历)。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四

仿佛是跨越时空般从远古的苍穹里飘来一声低沉的回音:“大写的人生当如山!”

是的,站成一座山,就忘记了大起大落的欲海沉浮。站成一座山,会断却尔虞我诈、朋比为奸的空虚,会拂去唯利是图、攀附权贵的漂流。站成一座山,就铭记了“头可断,血可流,士节不可屈”的无畏无惧,就恪守了质朴无华的为人准则,就在黄土和岩砾之间坚忍地支撑着让人敬仰的为人尊严。记得巴金老先生曾说:“做人要做一个战士,做一个至死也不放下枪的战士。”巴老的坚毅诠释了山的风骨,一种风吹雨打依然前行的果敢,巴老确乎有着一颗“中国的良心”。还有陈省身教授,他留给后人的遗言只是“我要走了,天堂里,也一定有数学之美”。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庆幸数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的数学大师,终其一生始终以朴实无华的原始风貌,站成一座淡泊于功名利禄的大山。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五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六

57.阅读下列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件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亚洲一群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导致遥远的美洲发生一场风暴,这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60年代初发现的蝴蝶效应。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许多科学家都不理解,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始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么能大大远离呢!其实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

那么蝴蝶效应在科学中的表现如何呢?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人类对蝴蝶效应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现在的研究已经涉及“自然体系”“社会体系”等复杂系统。但是这一效应内部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其“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必然的。这又要求人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七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30~32小题。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

30.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4分)。

31.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述时间的宝贵?(4分)。

32.本片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二)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下列33~35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33.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34.在重兴“香市”后,“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5.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4分)。

(三)阅读全诗,然后回答下列36~38小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闯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6.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4分)。

37.请找出本诗中象征形象并说明其寓意。(4分)。

3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从“胸有成竹”谈起。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八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

第1题下列诗人生活在晚唐的是()。

a.岑参b.自居易c.李商隐d.王昌龄。

答案:c。

第2题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a.自然无为b.仁和礼c.严刑峻法d.民本思想。

答案:b。

第3题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a.兵强则士勇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d.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b。

第4题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a.儿子死了b.年老多病c.生活艰难d.苦恼无处诉说。

答案:d。

第5题“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a.司马迁b.李白c.曹操d.陶渊明。

答案:c。

第6题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曹禺b.巴金c.鲁迅d.茅盾。

答案:c。

第7题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杜甫b.韩愈c.李白d.白居易。

答案:b。

第8题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除:授予官职。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c.端士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赠送。

d.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课:严重,严厉。

答案:d。

第9题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d.数罟不入湾池。

答案:a。

第10题《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明月松阃照,清泉石上流。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案:d。

第11题《故都的秋》一文的体裁是()。

a.游记散文b.叙事散文c.抒情散文d.说理散文。

答案:a。

第12题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是()。

a.欧阳修b.李清照c.辛弃疾d.苏轼。

答案:d。

第13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衣登堂,抗首而请抗:举,昂。

b.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拄:讥讽。

c.云攀殿槛,槛折槛:门槛。

d.因而葺之,以旌直臣旌:表彰。

答案:c。

第14题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的行为中蕴涵着()。

a.人本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民本思想。

答案:d。

第15题《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a.赞颂固有精神文明b.热心复古c.创造第三样时代d.崇奉国粹。

答案:c。

第16题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文体被誉为()。

a.冰心体b.工艺美文c.白话文西化d.新文艺腔。

答案:a。

第17题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左传》b.《孟子》c.《论语》d.《庄子》。

答案:c。

第18题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借代c.比拟d.借喻。

答案:b。

第19题《论毅力》的作者是()。

a.欧阳修b.康有为c.梁启超d.王安石。

答案:c。

第20题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答案:c。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下面试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憩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孚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第21题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外面没有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形影相伴。

第22题这段文字中有哪些沿用至今的成语?

答案: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第23题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答案:成立:成人自立。祚薄:福薄。祚:福。儿息:儿子。息:子女。婴:缠绕,缠身。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下面试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天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第24题作者立论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总的立论原则是名实相符,而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第25题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驳论方法。

答案:作者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对司马光的五点指责一一给予了反驳。

第26题将“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至于召来很多怨恨诽谤,那是本来就预料到会这样的。

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下面试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第27题简析这段诗句的层次大意。并概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案:四层:首四句,总写“秦氏有好女”。次四句,写“罗敷喜蚕桑”,热爱劳动。“头上倭堕髻”四句,写罗敷美貌。后八句,用观者的反应烘托罗敷的美貌。结构上为总一分一总。重点写罗敷的容貌美。从全诗情节结构言,属于铺垫,叙说起因。

第28题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好:

著:

答案:好:容貌美。著:戴。

第29题将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答案:耕者、锄者归来后互相抱怨耽误了劳作,只是因为贪看罗敷。

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字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挨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第30题巴金为什么要批判“长宜子孙”的思想?

答案:这个封建家庭已经摧残了许多年轻可爱的生命,祖辈的遗产已经破坏了许多美好纯洁的心灵,“长宜子孙”这个遗训只能断送有为的青年的前途。封建家庭里的青年,如果没有生活的技能,即使有了万贯家产,也不能拯救自己被毁灭的命运。一个有为的青年,应该走出家庭,到广大的外面世界去寻找光明。

第31题这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答案:采用的是议论的手法。

第32题“长宜子孙”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为子孙着想,希望自己造就的这份家业,能为子孙后代长久地安排一种舒适的生活,也希望自己创立的家庭制度和自己遵循的封建礼教,能够得到子孙后代的继承。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下面试题。

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斩钉截铁。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见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

第33题作者以“用兵制胜的要诀”作比喻,是要阐明什么道理?

答案:阐明文章首先要把重点放在主旨上的道理。

第34题本片段综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案:类比推理方法、引证法和对比法。

第35题请概括本片段的主要观点。

答案:做文章要突出主旨,切中要害。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下列下面试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答案: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敝,农民日益贫困的现实。

答案:这一结尾已点明了20世纪30年代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军阀势力的渗透下,民族经济出现了萧条停滞,市镇的农民和小商人都深受其苦。农村经济破产导致了农民生计困难,身无分文。他们作为农村商业经济的最大消费者,已无任何购买力,这是市场无法活跃的原因。本文的结尾揭示了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经济萧条时期小商人与农民的矛盾,又暗示了振兴市镇的经济绝不能靠敲诈和剥削已破产的农民,而是要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反动政府的统治。

第38题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答案:对比、铺垫、反衬手法。

四、作文(50分)。

第39题题目:从“胸有成竹”谈起。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能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略。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十九

《从军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王昌龄盛唐诗人,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擅写七言绝句。基本风格是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七言绝句。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广袤无垠,关山雄伟的大西北为背景,描写了边塞的壮阔与戍边将士的艰辛,衬托出戍边将士不辞艰苦,戍守边疆的壮志,歌颂了他们卫国热忱和英雄气概。

二、课文串讲。

前两句描写景物,边地的景色,衬托戍边将士不辞艰苦,守卫疆土的壮志;。

后两句叙事抒情,概括将士们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战斗经历,也有他们鏗锵的誓言。

三、词语解释。

青海长云暗雪山。暗:使雪山暗。

学习要点。

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前两句描写大西北特有的广袤荒凉的景色,戍边将士遥望关内,思念亲人。壮阔之景衬托出将士们博大的胸襟和不畏艰苦,守卫疆土的英雄气概。

后两句抒情的作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与“不破楼兰终不还”,构成了对比。条件如此艰难,环境如此恶劣,却丝毫没有削残将士们抗敌保国的雄心壮志,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衬托,才使得“不破楼兰终不还”显得更加悲壮。

本诗的中心句是。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专升本语文作文的篇二十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2.串连法。

(1)层次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我将……母亲是……只是……但是,正是……报答……尽忠……使……这是……一定……愿……。根据关联词语,串连成诵。

3.支点法。

即把课文中或段落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检索贮存脑中的文字,毫无差错地背出有关的文段。如背《岳阳楼记》:先抓住警句,作为记忆支点,理清文脉,有助于快速记诵。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负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背《陋室铭》: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为全文支点,再从三个层次理解记诵:(1)开头以类比方式点题——“陋室德馨”;(2)隐居生活:a.环境:苔痕……草色……;b.交往:谈笑……往来……;c.生活情趣:……调……阅……,无……无……;(3)类比作结:何陋之有?可见,支点法与层次串连法结合,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4.欣赏法。

有些课文的段落荟萃了许多好词好句,我们常常为之陶醉。欣赏法则是在熟读课文后在字里行间寻觅优美词句,说出理由,感情朗读,相互交流,自赏共赏。如《爱莲说》、《春》、《听潮》等,分别圈画出有关好词佳句,通过听录音或看录像,及多次有声有色的朗读,形成记忆。

5.图画法。

就是背诵课文时,凭借图画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头脑回忆出来,边回忆作者怎样写雪景,及由雪景引出的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有些诗词没有插图,我们都可以根据诗词内容与意境,自己动手画图配诗。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都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