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县域发展心得体会(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3:58:25 页码:9
2023年县域发展心得体会(实用11篇)
2023-11-11 23:58:2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写心得体会时要认真审查和修改,尽量避免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县域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越来越多的县市开始注重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实践中,我也深刻领悟到了县域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此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抓住当地资源,挖掘发展潜力。

一个县市的发展,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抓住当地的资源和特点,寻找发展的潜力。在这里,可进行深入挖掘与开发,比如种植特色植物、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来到这个地方。我曾经在一个西部城市旅游度假区工作过,一开始生意并不好,后来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人民淳朴,山水秀美,我们就在此发展农家乐,家庭旅游等特色产业,结果出乎意料的好,生意迅速繁荣,客源也越来越多。

第三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品质。

正所谓家不修理则乱,对于县域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在这里,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投入,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在服务品质上,也需要提升,优化各项服务行业,制定更加规范化的标准,从而为外部资金的引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所在的县市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了交通运输和通讯的便捷性,同时,也建立了配套的服务系统,使得经济的发展快速稳定。

第四段: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科技创新和发展是现代县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变得越加便捷快速。在这里,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研究和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引导和支持,从而真正实现县域应用科技的发展目标。我曾经参与一个县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我们就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将传统教学个性化和智能化,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在线互动、任务驱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地接轨现代科技发展。

第五段:结论。

在县域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摸索和实践,更需要勇于创新和突破。当然,这些并不是困难,只要我们抓住当地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引领未来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希望各位一起搭建更好、更美、更繁荣的县域发展平台。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20**年是我镇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攀升。

20**年,高平镇全年财政收入227万元,超任务完成39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地税部门任务140万元,实际完成175万元;国税部门任务48万元,实际完成52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26家,完成投资2.9个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80万元,增长30%;限额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达1069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5%;农民人均收入2016元,同比增长19%;新增个体户30家,规模以下企业5家。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格局。近年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镇产业模式从“一重多轻”转变为“药菜畜林稻”五业并举,特色农业逐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大石村的千亩优质柑桔基地,是xx市一家被省农业厅评定的示范点;积极响应xx县“北药南扩”战略,以毛坪、东塘、堂下桥等村为龙头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是除小沙江老区外种植面积最多的乡镇,得到县委钟书记xx县特色产业办的高度评价;继续巩固茄子基地建设,新鲜、茶山、象山、小坳等茄子基地种植总面积高达万亩,经济效益惠及千家万户,茄农人均年收入增长1500元。三大产业逐步形构成高平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加大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投资400余万元完成小i型水库—茅坪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灌溉面积将达到1000多亩,保障了周边用地的灌溉需求。杨才冲水库、黄信水库的除险加固也开始启动,完工后将发挥积极作用。大规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共投入资金145万余元,完成水毁修复工程166余处,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2、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我镇将16个村的农网改造纳入十二五规划,目前已完成3个,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是全县农网改造完成数量最多的乡镇。3、扎实做好惠农减负工作。通过明确责任、定期督查等方式,以国土、电力、公安、民政和财政为重点,从预防警示入手,规范涉农资金的发放,抓好惠农减负工作,2011年无一起违反惠农减负政策的事件。4、狠抓畜牧工作。采用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包村,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今年未发生一起动物疫情事件。

三是粮食生产得到巩固和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我镇今年共落实粮播面积6.24万亩,粮食总产量2.72万吨;全年完成早稻种植面积1.1万亩;在培兴、新鲜村建立500亩双季稻示范点1个;推广优质稻种植面积3.29万亩,超级稻种植面积1.82万亩;扶持50亩以上种粮大户30户;建立了石脚、小坳村超级稻千亩高产种植示范片1个;建立了大石、三星村油菜成片高科种植示范点1个,面积为500亩;建立了以象山村、窝山村、新鲜村、茶山村为主的绿色茄子无公害生产基地3个,种植面积5000亩;建立了上坪村金银花生产基地一个,种植面积2000亩,建立了白地村百合高产栽培示范点1个。

高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兴工强镇”工作,动员和带领全镇力量齐抓工业,服务工业,大办工业,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做好招商“四优文章”,克取区位劣势等诸多不利因素,取得较大成绩。一是优选项目,建立项目库。通过组织工作小组认真调研,结合高平实际,编制环城路和高平边贸家私建材市场项目书,构建对外招商的平台。二是优化投资服务。通过加大惩处力度,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环节等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投资客商的好评。三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净化投资环境。今年共打击黑势力2起。

在镇城区安装电子眼进行全方位监控,规范城区管理,启动了新一轮城建规划并已报县人民政府,编制新一轮用地和城建开发项目书。我镇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筹资等方式筹集20余万元,在镇机关院内及镇城区主要路口安装电子眼,加强城区社会治安管理。通过有效监控,今年治安发案率比去年同比下降75%,群众反响良好,今年我镇的民调满意率居全县前列。

以创卫为契机,加大卫生整治力度。开展了以乱停乱放、乱摆摊设点等为工作重点的交通环境专项整治运动,共划定车辆临时停靠车位15个,拆除占道摊棚5个,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牌32块,取得了车辆停靠有序、镇容整齐美观的良好效果。新增垃圾池11个,安装垃圾桶25个。完善城区规划,制定中长期规划,拓展城区范围,成为全县首个完成村规划的乡镇。

文教卫事业欣欣向荣。2011年我镇投入32万元,新建了文化站大楼,已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满足了干群的文化需求。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扎实推进以“村为主”,严格落实“四术”措施,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积极稳妥地处理好“5.8”舆情事件,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计生生育其他工作任务。农村养老保险广泛覆盖。我镇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缴交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养老保险专题培训会议,积极采取多种宣传方法,做到“宣传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缴交农村养老保险,争取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截至2011年12月,我镇实际参保人数已达到30115人,完成任务数的85%。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按照“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打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内控管理。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以便民服务为目标,构建“重大民情两小时服务圈”,成立了“重大民情快捷服务中心”,有效、快速地处理了8起突发事件,此举得到了县委钟书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明海的高度评价,拟在全县推广,省委宣传部也将此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经验进行推介。积极开展了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工作再创佳绩。我镇通过成立群众工作站,广大干部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纷纷深入基层,努力为群众兴办实事,排忧解难,据统计,今年来,全镇干部通过群众工作站,为群众兴办实事203起,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2起。不定期对各碎石场、鞭炮销售点、加油站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3.5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27户,发放补助金101.6万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工作方式,我镇的党员公开书在调阅检查中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公开表扬。开展城乡联建活动,城乡党支部共建结对,通过城乡带动,发挥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今年9月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人员28人,吸收了24名优秀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加入了党的组织。

20**年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镇村干部的辛勤劳动,得益于广大群众的鼎力支持,但离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重点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业招商、城建提质扩容等工作,以更加饱满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扎实工作,再创佳绩。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整合指按照某个既定目标的要求,将与之相关联的各种因素进行协调和调整,使之指向目标的序化手段和过程.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全县一盘棋、万众一条心的良好局面;需要围绕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理高效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群体;需要有利于目标实施的良好内外部环境;需要保证目标实施的政策和机制,以及综合上述种种考虑的整体观念,对与发展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整合运作,形成合力,从而加速推动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刘权作者单位:沈丘县人民政府刊名:决策探索英文刊名:policyresearch&exploration年,卷(期):2002“”(11)分类号:f1关键词: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县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县域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基层工作者,在县域发展中,我们也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下文将从几个角度,分别阐述我们对于县域发展的看法。

第二段:基础设施建设。

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城市高低质量的标志之一。而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大城市缺乏,这也成为了我们需要关注和改善的方向之一。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和实际运营管理的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常采取了两种策略:第一是针对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应设施;第二是通过与临近城市进行合作,共同建设互补性设施,促进县域间的协同发展。

第三段: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经济发展高速发展的当下,人才和科技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对于县域来说,也是一样的。然而,由于资源受限等种种原因,“人才荒”问题成为制约县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怎么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择适合该区域的人才进行引进和培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通常采取的策略是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和发掘人才。除此之外,我们还致力于拓展与邻近城市的交流渠道,扩大人才资源池,实现共立功与共享资源。

第四段:文化底蕴建设。

要想县域更高质量,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建设。县域文化底蕴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也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但与西部大城市相比目睹不足。我们现阶段采取的策略,是针对当地特点开展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借力外来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保护本地文化的永续发展。

总的说来,县域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我们要关注其巨大潜力,同时也要直面其困难和挑战。应该注重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动,以及区域时间、历史以及社会背景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县域的发展。我们相信,在多层次、多方位的跨界合作下,县域将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民营经济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人士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范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服务好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动范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范县提高站位、拉高标杆,通过组织“走出去”“请进来”考察交流活动,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能力素质。

(一)站位全省找差距、树标杆。县委主要领导带队,全县34名民营企业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用3天时间,行程1500多公里,先后到商丘永城市、许昌长葛市、平顶山叶县、洛阳新安县和吉利区、新乡长垣市等5市6县学习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现场参观考察,学经验、学理念、学方法,为企业发展找到了差距、树立了标杆、明确了方向。范县的经验做法得到省民营经济联席会肯定,市委书记宋殿宇,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旭东分别作出批示。

(二)走进高校提能力、强素质。积极争取中石油支持,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全县39名民营企业家走进大庆油田铁人学院,感悟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家国情怀、弘扬企业家精神,矢志不渝跟党走。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民营企业家走进浙江大学,参加工业转型升级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进课堂、进企业、进车间,切身感受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感悟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强化了责任担当,激发了创业热情。

(三)“请进来”作指导、促合作。先后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中国振华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邓玉勇、山东东营市亚通石化集团董事长贾相国、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副总裁兼炼油与化工分公司总经理杨健刚等到范县考察调研,指导化工产业发展,进行项目对接。通过诚心地“联”、真心地“帮”、用心地“办”,范县积极把各类纾困惠企措施落到实处,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范县树牢企业至上理念,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解除民营企业后顾之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总召集人,30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民营经济联席会议,设立专门办公室,列支专项经费,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工作,确保民营经济联席会议真正为企业纾难解困。出台《范县党政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制度》,18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57个规模以上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出台《范县优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建立4个营商服务中心,对重点问题实行交办单制度,清单式、销号式动态管理,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二)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选派56名优秀科级干部到56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按照“有事必到、有难必帮、无事不扰”原则,当好“五大员”和企业的“守夜人”。至目前,全县首席服务员共为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362个,帮助企业融资贷款9.6亿元。调整充实范县化工商会、木材加工商会、羽绒商会等商会组织,建立商会企业定期走访、学习、交流制度,带动企业互联互通,形成产品链条发展,汇聚规模效益。搭建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28家政府职能单位、90余家企业入驻,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实现政企良性高效互动。

(三)加强引导服务。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濮阳市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持续做大龙头、做优链条、做强集群,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总投资19.5亿元的盛通聚源聚碳酸酯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生产技术全国领先,产品质量远超国际标准;投资5.8亿元的中汇新能源年产20万吨芳烃项目已建成试车生产;可利威化工新上年产12万吨高效杀菌消毒剂项目年底前将建成投产,丰利石化、远东科技、盛华德化工、元泰化工、鲁蒙玻璃等企业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逐步实现迭代升级、转型发展。

(一)抓实非公企业党建。党建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党建强,则企业发展强。范县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县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36家,联建企业2家,选派党建指导员85家,197家非公企业党建实现了全覆盖,设立民营企业红色方阵36个;通过企业建立党建活动室、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打造企业党建文化,实现了抓党建促企业发展目标。

(二)健全服务企业制度。印发《范县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范县“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5个相关文件,成立4个工作专班,确保范县“两个行动”落到实处。强化部门联动,土地、金融、电力、环保等职能部门,在项目落地、建设、企业扩大规模等方面坚持现场解决问题。

(三)完善正向激励机制。连续10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给予重奖。先后有9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省、市政协委员,12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9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县总商会副会长。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范县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大会,在全县营造大抓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尊重民营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形成大胆探索、竞相创新、争先创优的发展局面。

眼界决定境界,实干托起梦想。范县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担当,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争创全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县,奋力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六

第一段:县域发展的重要性及背景介绍(200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渐受到关注。县域作为城乡结合部,承载着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地方开始探索县域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打造最美县域。本文将围绕最美县域发展心得展开讨论,通过总结经验和体会,探究如何实现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段:发展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250字)。

旅游业是最美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最美县域不仅要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要发挥人文元素的优势,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交通和舒适的住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通过整合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加强产业升级推动农村振兴(250字)。

农村振兴是实现最美县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县域内,农业依然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但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通过加强产业升级,推动农村振兴,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此外,要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农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归农村,推动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第四段:加强教育和医疗服务保障民生福祉(250字)。

政府要加大对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要注重教育和医疗的质量,在县域内建立一流的学校和医院,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医生前来工作。此外,要注重农村教育和农村医疗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通过加强教育和医疗服务,保障民生福祉,可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最美县域的全面发展。

第五段:加强党建引领和社会组织参与(250字)。

县级党委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县域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到最美县域建设中来。此外,要鼓励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党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县域发展的合力。同时,要注重宣传工作,借助媒体和新闻平台,宣传最美县域的成果和经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县域发展。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七

近年来,随着全国城乡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县域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所在的县,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从中可以总结出几点县域发展心得体会。

第一段,县域产业优化布局。在县域发展中,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布局转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所在的县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方面布局,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布局。其中,农业发展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们县在农业上进行了大力改革,推广了新型农业模式,优化了农业结构,加强了品牌建设,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效益。这样,就可以在经济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地的产业优势。

第二段,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县域的公共服务平台,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所在的县在诸多配套设施上下了大力气,如公路、铁路、银行、邮政等。通过吸引外来投资、引进新的技术等,并且严格管理、完善监控,不仅可以维护公共服务的正常营运,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辐射产业进驻县域,增加县域的经济活力。

第三段,招商引资。积极招商引资是县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所在的县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例如派出商务考察团,建立了外商投资合同备案平台等,拓宽了投资路线,提高了企业的信心,加强了形象塑造。同样,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和协调发展规划,确立明确可行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具有可持续性的投资计划。

第四段,提高人才素质。一个县域的经济能否发展起来,关键在于有没有优质的人才。这里所说的人才,并不是仅仅指高端人才,也包括基层人才。基层人才群体是县域经济发展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他们熟悉当地的土地、气候、民风,是基层经济发展的“舵手”,他们的热情和努力值得我们高度赞扬。因此,在县域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工作,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参与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中来。

第五段,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意味着人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喝到清澈的水,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增加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所在县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了管理,增强了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力度,研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定了清晰的发展定位,认真贯彻实施相关政策、法规。

总之,在县域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舍弃任何一个方面,只有做到以上几点综合协调,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八

近一个时期以来,xx县秉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的理念,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深入研究、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定期专题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在全省动员会后,我们以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为主线,在“一联三帮”上下功夫,当好企业的“自己人”。

一是真心“联”,做到“无缝对接”。在全市率先制定《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制度》,xx名县级干部联系xx家企业和x家商会,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领导干部+工作专班”帮服责任制,时刻关注企业需求,随时解决企业难题,甘当企业的“店小二”。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共选派xxx人联系服务企业(项目)xxx个,解决落实问题建议xxx项。创新实行链长制,围绕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补链、延链、强链为任务,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链长,跟踪产业最新发展动向。坚持每月召开营商环境委员会会议,复杂问题直接到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始终做到服务“无处不在”,实现“无缝对接”。

二是真诚“帮”,做到优化环境。做好“五个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一是做好“法治环境”,助力惠企政策落实。坚持公平公正,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基础上,以优于国家和省、市的扶持政策制造就业创业“虹吸效应”。全面落实疫情期间减税降费政策,为减轻企业负担,万元。二是做好“金融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采取建立产业基金、提供风险补偿、担保奖励等一系列机制办法措施,破解企业资金短缺、亟须输血的难题。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贷款业务,在全市率先开展“订单贷”业务,企业凭订单贷款最高可贷xxx万元。三是做好“政务环境”,助力产业项目建设。针对企业手续办理难题,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实施重大项目施工许可“绿色通道”,对符合法定办理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时限压缩xx%,审批材料精简xx%。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公开承诺活动”,开展破坏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纪检监察干部驻点联系民营企业,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做好“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帮助木伦河冷饮食品等x家企业打通供应链,精准助力企业稳市场、拓销路。成功举办全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签约____等x个项目,总投资xx多亿元。五是做好“诚信环境”,助力企业安心发展。对有突出贡献的xx家民营企业给予xxx万元、xx万元等不同奖励;授予有突出贡献的xx名外地民营企业家首届“xx县荣誉市民”称号;在全市率先建设“专家公寓”,切实做到企业有所呼县委有所应。

三是真情“育”,做到“清”上加“亲”。以党建引领为重点,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非公经济党支部xx个,选派党建指导员xxx人,点燃非公企业党建“红色引擎”。以对标提升为牵引,围绕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组织xx开展帮联活动。安排县委副书记组织带队到长葛对标学习,到xx集团学习非公党建,并建立友好商会。以提升素质为目标,在全市率先成立格局xx智慧讲堂,开办xx县民营企业家学院,先后就涉企法律、税务、金融知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培训企业负责人xxxx余人次。组织民营经济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首席服务员和优秀企业家代表xx余人赴xx大学参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以智慧平台为依托,建立全市首个民营企业“云平台”,全面掌握企业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技术创新等资料,实现动态服务、在线服务、精准服务。

下一步,xx县将扎实开展民营经济“两个行动”,着眼“两个健康”,强化“一联三帮”,争创全省“两个健康”百县提升示范县,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优环境,重点在落实“五个一”上下功夫。一是落实好《县委政府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帮助企业落实政策、排忧解难;二是发挥好诉求响应平台作用,建立投诉受理、处理机制,对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有求必应、有诉必复;三是抓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发挥好民营企业家学院和格局屏天下·xx智慧讲堂的作用,对xx县党员领导干部和有培训意愿、有创业热情、有实际需求的民营企业应训尽训;四是抓好xx家企业对标提升工作,打造企业标杆;五是开展好“争当优秀建设者、争做出彩xx人”活动,在全县树立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鲜明导向,让民营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上,社会上受尊敬。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九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经济下行压力,濮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下,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一是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0年9月底,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61.96亿元,同比增长1.5%。二是民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5.4%。三是工业经济呈现止跌回升的态势。受疫情影响,全县工业企业第一季度各项指标降幅较大,随着一系列“六稳”“六保”措施的落地,从4月份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明显上升。四是主导产业运行平稳。2020年1~9月份,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电子电气、食品加工、医疗仪器及医药制造、塑料制品及纺织等5个主要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4家,完成增加值11.6亿元。五是民营经济社会贡献日益突出。我县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县51%以上的税收、62%以上的gdp、69%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7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91%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业创新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二、加强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来抓,着力提高服务效能,全力营造让投资者安心、舒心、放心的投资环境,努力把濮阳县打造成服务高地、政策洼地、投资福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一是加强政务服务,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政企沟通协调、政企双向评价、企业调研等制度。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中,实行“首席服务员”和“首席联络员”制度,确定45名县级干部分包90家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8条、协调贷款69亿元,出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条,通过降低利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332万元,通过全过程、全方位为企业提供“连续跟踪服务”“亲情化服务”“保姆式服务”,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较2013年减少行政审批事项45项,取消各类证明247项,实行容错机制办理程序,实现一网通办全程办理,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市场秩序和投资环境的行为。二是厘清“亲”“清”界限,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出台《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办法》,制定《濮阳县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激励干部主动作为、守住底线,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建立“民企评服务”制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造成企业损失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严肃责任追究。三是强化教育引导,营造浓厚社会氛围。通过学习培训、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形式,引导民营企业家在正确认识“两个大局”和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全面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尊重企业家首创精神,提高企业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所占比例,不断提升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努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美国通用电气、中建材、德力西、华能国际电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县,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强化五项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实现转型发展。

(一)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帮促项目落地投产。以党政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建立完善“首席服务员”和“首席联络员”制度。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实行专项专班专业服务,推广全程代办帮办服务工作法。

(二)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推动企业提质增效。遵循民营企业成长规律,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把对标管理理念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聚焦行业龙头、业内标杆,“寻标、对标、改善、提升”,充分学习移植先进做法,全面改善企业管理和经营绩效,推进以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为基础的全面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方位实现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集群,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深化创新链。着力打造以中建材、濮耐为龙头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施耐德、德力西为龙头的电子电气产业集群;以蔚林化工、浩森生物为核心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以通用电气、天顺风电为核心的风电设备制造集群;以华能风电、新源环保为龙头的清洁能源集群。

(四)完善培育行动计划,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通过濮上民营企业学院等载体,采取“请进来”邀请专家授课、“走出去”参观交流学习、“坐下来”借助互联网视频与名师大咖互动交流、“转起来”开展企业互访互学等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力度和规模,广泛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开拓企业家视野,提升企业家素质,着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9月13日,在县委党校成功举办濮阳县濮上民营企业家学院开班仪式,特邀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区域经济促进会副会长王坚平教授做专题辅导,全县首席服务员、首席联络员、涉企干部和民营企业家共计300余人参加培训。计划年内实施“三百”培训计划,即培训一百名企业家、一百名企业高管、一百名中层技术骨干。

(五)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筑牢理想信念,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创业创新、回馈社会的典范。持续发挥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厚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土壤,营造守法践诺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十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城乡发展的重要枢纽,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所在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科学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充分调研,了解县域的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以及发展趋势,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在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了县域特色产业,发挥了资源优势。我们通过规划建立了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旅游等县域特色产业,这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段: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前来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在过去几年中,我所在的县积极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实行“放管服”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事项清理、优化公共服务等措施,大大减轻了企业办事的负担,提高了企业的满意度。我们也积极推进政府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扶持和政策支持等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段:创新驱动突破发展瓶颈。

创新驱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我们注重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我们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引进高级人才和创新团队,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同时,我们注重实施创新创业政策和措施,为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创新基金。这些创新措施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动力,打破了传统发展的瓶颈。

第四段: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们改善了县域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我们注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产业,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生态文明倡导和绿色发展实践,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五段: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为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人才和团队。同时,我们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和农业人才的素质水平。通过人才培养,我们在县域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总结: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学规划、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和人才培养是重要的经验和体会。只有不断总结和实践,县域经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加美丽。

县域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县域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国家基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发展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了县域发展的重要性和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政府引导是推动最美县域发展的关键。政府在县域发展中应发挥更具引领作用的作用,加强决策和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政府应积极推动改善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县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具体项目的选择过程中,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业、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的投入,确保基础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最美县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县域发展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平衡,必须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各县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发展各自特色产业。例如,资源丰富的县域可以发展农业和矿产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县域可以发展先进制造业,而交通便利的县域可以发展旅游业等。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同发展,做到相互依赖、互补和协调发展。

第三,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力度是实现最美县域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领域,农村人才的培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此外,还应鼓励农村青年人才回乡发展,通过吸引高技能人才和创业者的参与,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四,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最美县域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县域发展应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监测和治理的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并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实行绿色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依靠群众力量是实现最美县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县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只依赖自身的力量和资源,更需要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应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推动县域发展。在实现最美县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还应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自治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县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实现最美县域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依靠群众的力量。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美县域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