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01-09 16:34:46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一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20xx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过鹅池三折石桥,便是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方。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皇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块碑被称为“军民碑”。文革动乱时期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兰亭不是一个亭子,而是一个地名,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又设过驿亭,兰亭的名城由此而来。全世界共有7个兰亭,分别在北京、宁波、中国台湾、日本等地,但真正的兰亭在我们绍兴。]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4个字。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它包涵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 [流觞亭是纪念流觞曲水场所,是兰亭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清代。亭的周围木雕长窗,外面走廊环绕,古色古香。亭内墙上挂着一副“流觞曲水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有的低头沉吟,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醉态毕露,令人叫绝。此图是明末清初一位画家的扇面画作,这是按原件复制的。后面的《兰亭后序》是当年孙绰所作,清同治年间山阴县知事杨恩树所书。]
[流觞亭的东面是右军祠,它的结构非常巧妙。周围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旁有池,池中有亭,亭旁连桥。在房子里面可以看到天地日月星五景,还可以目睹唐宋元明清之书。墨池两侧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写的石刻多方,大多是历代书家临摹《兰亭集序》的各种版本和手迹。中间的池为墨池,它的出典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一语。上面的亭子称“墨华亭”。两侧的回廊是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举行书艺交流的场所。1987年盛大的中日兰亭书会的书艺交流就在这里举行。
右军祠的正厅端挂着王羲之的肖像。(这是当代画家浙江美术学院宋宗元副院长的杰作)两旁的楹联是沙孟海先生所书:“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充分表达了王羲之无意仕途,悠游山水的性格。厅内陈列着唐宋元明清书法家临摹的各种版本的《兰亭集序》,其中唐代冯承素的神龙本为临摹本中最真。
讲到《兰亭集序》,大家一定想目睹一下王羲之的真迹,但十分遗憾,难以如愿。当年王羲之《兰亭集序》作为王家的传家之宝,一代代往下传,到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智永,他出家当了和尚,便把《兰亭集序》传给了他的弟子辩才。辩才如获至宝,将它藏在梁间暗槛中。这时已是唐太宗时代,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得知《兰亭集序》在辩才的手中,便命萧翼设计谋取真迹。
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的一些杂贴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二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了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失去警觉,将《兰亭序集》的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一天萧翼知道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集序》真迹。
萧翼偷走《兰亭集序》真迹后,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集序》,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
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命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临终时还留下遗诏,要把《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从此人们就再也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但大家还是可以从各种临摹的本子上欣赏到王羲之精美绝伦的书法艺术的。]
各位,现在我们来到右军祠后面的“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双重檐,原为木结构建筑,50年代倒塌,1983年重建,亭高12.5米。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碑厚20公分,重1.8万公斤,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的全文,洒脱酣畅。碑阴为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七律一首《兰亭即事》。祖孙二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国内绝无仅有,可以说是国宝。“父子碑”、“君民碑”、“祖孙碑”人称“兰亭三绝”。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再去参观兰亭书法博物馆。1988年竣工的兰亭书法博物馆坐落在御碑亭的西南,占地10亩。过溪流就是书法博物馆,环境十分幽静,真像是世外桃园。博物馆是展示我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陈列古今中外著名作品的地方,同时也可举行书艺交流。
为了满足国内外书法家表达对兰亭和王羲之的敬意,有关部门已规划在这里新建碑廊,现已有沙孟海、启功等书法大师好日本西宫市、日本天溪会先后立了碑,大家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外书法家的艺术风采。
临池十八缸是兰亭的一个参与性景点,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景点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兰亭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传千古。关于兰亭的称谓,清·于敏《浙程备览》认为:“或云兰亭,非右军始,旧亭堠之亭,如邮铺相似,因右军禊会,名遂著于天下。”
此时,兰亭正在我们的面前,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写诗作画时的心境?
一千六百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
当我们来到兰亭门前,便看见“鹅池”二字,这两个字各成风格,“鹅”字看起来有着南方人的秀气,而“池”字则显得象北方汉子南洋的粗犷,人称“父子碑”,据说是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共同书写的。忽见鹅池中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而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书法的真谛。
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上书“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 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当年,王羲之邀约41位文人雅士列坐曲水两旁,并在水上漂流起装有酒的“觞”(酒杯),水流时急时缓,觞也就时飘时停。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写一首诗。王羲之将所赋37首诗汇集成册并书写下了《兰亭集序》,从此历史登上了一个文人思想境界的巅峰。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
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
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
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
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
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
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20xx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
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
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
,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
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
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
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三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传千古。关于兰亭的称谓,清·于敏《浙程备览》认为:“或云兰亭,非右军始,旧亭堠之亭,如邮铺相似,因右军禊会,名遂著于天下。”
此时,兰亭正在我们的面前,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写诗作画时的心境?
一千六百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
当我们来到兰亭门前,便看见“鹅池”二字,这两个字各成风格,“鹅”字看起来有着南方人的秀气,而“池”字则显得象北方汉子南洋的粗犷,人称“父子碑”,据说是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共同书写的。忽见鹅池中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而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书法的真谛。
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上书“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 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当年,王羲之邀约41位文人雅士列坐曲水两旁,并在水上漂流起装有酒的“觞”(酒杯),水流时急时缓,觞也就时飘时停。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写一首诗。王羲之将所赋37首诗汇集成册并书写下了《兰亭集序》,从此历史登上了一个文人思想境界的巅峰。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
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
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
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
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
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
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20xx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
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
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
,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
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
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
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邵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我们美丽的绍兴,今天我们要游玩的景点是兰亭,
知道兰亭很多人都是因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大家说对不对?其实在1600多年前,兰亭就是序多文人墨客所云游,谈诗论画的地方了,后来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更加闻名于世,甚至闻名于海外,那当然了,游兰亭,得首先知道兰亭的主人——王羲之。
今天来到兰亭.讲到王羲之,在这儿,把请允许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王羲之,他出生(303—361)年,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玡人,后居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书香门第,七岁时拜书法家卫夫人为师,一直到十二岁,起先他练的是正楷,就是用正体的笔划把文字写出来,在她年纪较大时,他开始创立自己的风格,后人将他的书法称之为“如天上的浮云受惊的神龙”被尊称为“书圣“,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在公元353年,邀请当时41位有名的书法家举行了一种活动,称之为—修契,众人喝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是即兴挥毫,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这也是他书法艺术的顶峰,一直流传到今天,此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后因生病辞官,享年58岁,现葬于嵊州金庭。
各位游客大家前面看到就是我们景区的门楼了,大家把手中的票准备好,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大家看到我们比起以往变化蛮大的,目前,兰亭的总面积是30000多平方米,距离绍兴12公里,不过再过一年可能就是现代兰亭了,先兰亭在投资扩建到后来的4—5倍,资金为8600万元。
兰亭中有三宝,第一是鹅池碑,当年王羲之在任会稽内史时,曾在这写鹅池两字,不过不巧刚写了一个鹅字,由于圣旨到了,没法子皇命大于天吗,搁笔接旨,当时他的儿子王献之看父亲出去了,就提笔写了一个池字,因此此碑上的两字各有千秋,鹅字瘦长,池字肥大,由于是出自两人之手的缘故,现今称此碑为父子碑,或二王碑。第二宝是兰亭碑,据说秦始皇到这里来种过兰花,汉代呢又在这里设过驿站,所以称为兰亭,此碑有明显的破痕,因为文革的时候红卫兵的破坏,现在的兰亭碑兰字缺尾亭字缺头。
很多人看到这路都有一个疑问,就是现在科技这么好,为什么没有修不完整,原因有二:让后人明白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记住这一历史教训,另一个是他的两个字是康熙皇帝所写,但是现在咱们可以仔细看这两字,已有明显的痕迹上来了,这是因为有许多游人听到这两个字是康熙写的,就要去摸一下,单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可以的,由于这个原因碑有被称为“君民碑”。
在此碑斜对面就是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及41位诗人举行了曲水流觞的地方了。“曲水流觞”之俗它是我国古代把除病根的一种仪式,远在秦汉、甚至更早就有了到了汉代,才确定是个节。每逢这一天平民百姓,帝王后妃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后来渐渐变成了现在的临水宴饮。那么当时王羲之举行的“曲水流觞”就是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当时42位诗人在活动之后坐在水渠旁边,在上游放置酒杯,任期随流而下,杯停在谁的前面那谁就得座诗,故称之,当时众多诗人当众,11人作诗两首,15人作诗一首,其余都被罚酒,王羲之当年就是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据传,过了此活动以后,王羲之也曾想写出比这序更好的作品但一直无法超越。在流觞亭里面有一幅扇形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活动情景,1981年,三月初三,浙沪两省的27位书法家云集兰亭,建议建立“兰亭书会”82年经浙江文联批准正式成立一因此现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举办兰亭书法节,中外书法家都要来此,饮酒咏诗。情况更胜当年。
第三宝就是兰亭的镇园之宝——御碑亭,此碑正反面都有书文,正面是康熙皇帝写的《兰亭序后面是1751年,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写的一首即事诗,正面《兰亭序》28行,324字,其中最为精华的是20个之字,各有不同,每个字的笔画字型都没有相似之处,此碑完整无缺,在这里原来住着几个医师,是他们的功劳,此碑有两个皇帝的书文砸了岂不可惜,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涂成白墙。
在上面写下了毛泽东的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面写了“毛泽东的送瘟神”词。因此得以保留完整。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在碑的一边就是王右军祠,此祠以王羲之的官衔命名的,在里面分别有廊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的临摹本,其中最像的是冯承素所临摹的神龙本,那么王羲之的真迹现在在哪儿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当年李世民非常喜欢书法,就命令人去盗取,去世的时候下了诏书说死后要一同埋葬,所以我们现在在这看到的是临摹本.
在兰亭每年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兰亭书法节,同时在景区附近还专门开设了书法艺术学校,假如您对书法赶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那边参观参观,当然也可以去学习学习,各位团友,时间过得好快,很快我们的兰亭书法之行即将结束,但愿各位在这儿旅游同时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同时小阳希望各位可以再次来我们绍兴玩,祝大家旅途愉快!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五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书法圣地——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20xx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过鹅池三折石桥,便是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方。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皇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块碑被称为“军民碑”。文革动乱时期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兰亭不是一个亭子,而是一个地名,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又设过驿亭,兰亭的名城由此而来。全世界共有7个兰亭,分别在北京、宁波、中国台湾、日本等地,但真正的兰亭在我们绍兴。]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4个字。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它包涵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 [流觞亭是纪念流觞曲水场所,是兰亭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清代。亭的周围木雕长窗,外面走廊环绕,古色古香。亭内墙上挂着一副“流觞曲水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有的低头沉吟,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醉态毕露,令人叫绝。此图是明末清初一位画家的扇面画作,这是按原件复制的。后面的《兰亭后序》是当年孙绰所作,清同治年间山阴县知事杨恩树所书。]
[流觞亭的东面是右军祠,它的结构非常巧妙。周围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旁有池,池中有亭,亭旁连桥。在房子里面可以看到天地日月星五景,还可以目睹唐宋元明清之书。墨池两侧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写的石刻多方,大多是历代书家临摹《兰亭集序》的各种版本和手迹。中间的池为墨池,它的出典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一语。上面的亭子称“墨华亭”。两侧的回廊是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举行书艺交流的场所。1987年盛大的中日兰亭书会的书艺交流就在这里举行。
右军祠的正厅端挂着王羲之的肖像。(这是当代画家浙江美术学院宋宗元副院长的杰作)两旁的楹联是沙孟海先生所书:“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充分表达了王羲之无意仕途,悠游山水的性格。厅内陈列着唐宋元明清书法家临摹的各种版本的《兰亭集序》,其中唐代冯承素的神龙本为临摹本中最真。
讲到《兰亭集序》,大家一定想目睹一下王羲之的真迹,但十分遗憾,难以如愿。当年王羲之《兰亭集序》作为王家的传家之宝,一代代往下传,到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智永,他出家当了和尚,便把《兰亭集序》传给了他的弟子辩才。辩才如获至宝,将它藏在梁间暗槛中。这时已是唐太宗时代,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得知《兰亭集序》在辩才的手中,便命萧翼设计谋取真迹。
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的一些杂贴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二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了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失去警觉,将《兰亭序集》的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一天萧翼知道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集序》真迹。
萧翼偷走《兰亭集序》真迹后,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集序》,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
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命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临终时还留下遗诏,要把《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从此人们就再也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但大家还是可以从各种临摹的本子上欣赏到王羲之精美绝伦的书法艺术的。]
各位,现在我们来到右军祠后面的“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双重檐,原为木结构建筑,50年代倒塌,1983年重建,亭高12.5米。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碑厚20公分,重1.8万公斤,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的全文,洒脱酣畅。碑阴为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七律一首《兰亭即事》。祖孙二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国内绝无仅有,可以说是国宝。“父子碑”、“君民碑”、“祖孙碑”人称“兰亭三绝”。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再去参观兰亭书法博物馆。1988年竣工的兰亭书法博物馆坐落在御碑亭的西南,占地10亩。过溪流就是书法博物馆,环境十分幽静,真像是世外桃园。博物馆是展示我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陈列古今中外著名作品的地方,同时也可举行书艺交流。
为了满足国内外书法家表达对兰亭和王羲之的敬意,有关部门已规划在这里新建碑廊,现已有沙孟海、启功等书法大师好日本西宫市、日本天溪会先后立了碑,大家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外书法家的艺术风采。
临池十八缸是兰亭的一个参与性景点,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景点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兰亭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邵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我们美丽的绍兴,今天我们要游玩的景点是兰亭,
知道兰亭很多人都是因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大家说对不对?其实在1600多年前,兰亭就是序多文人墨客所云游,谈诗论画的地方了,后来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更加闻名于世,甚至闻名于海外,那当然了,游兰亭,得首先知道兰亭的主人——王羲之。
今天来到兰亭.讲到王羲之,在这儿,把请允许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王羲之,他出生(303—361)年,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玡人,后居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书香门第,七岁时拜书法家卫夫人为师,一直到十二岁,起先他练的是正楷,就是用正体的笔划把文字写出来,在她年纪较大时,他开始创立自己的风格,后人将他的书法称之为“如天上的浮云受惊的神龙”被尊称为“书圣“,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在公元353年,邀请当时41位有名的书法家举行了一种活动,称之为—修契,众人喝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是即兴挥毫,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这也是他书法艺术的顶峰,一直流传到今天,此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后因生病辞官,享年58岁,现葬于嵊州金庭。
各位游客大家前面看到就是我们景区的门楼了,大家把手中的票准备好,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大家看到我们比起以往变化蛮大的,
目前,兰亭的总面积是30000多平方米,距离绍兴12公里,不过再过一年可能就是现代兰亭了,先兰亭在投资扩建到后来的4—5倍,资金为8600万元。
兰亭中有三宝,第一是鹅池碑,当年王羲之在任会稽内史时,曾在这写鹅池两字,不过不巧刚写了一个鹅字,由于圣旨到了,没法子皇命大于天吗,搁笔接旨,当时他的儿子王献之看父亲出去了,就提笔写了一个池字,因此此碑上的两字各有千秋,鹅字瘦长,池字肥大,由于是出自两人之手的缘故,现今称此碑为父子碑,或二王碑。第二宝是兰亭碑,据说秦始皇到这里来种过兰花,汉代呢又在这里设过驿站,所以称为兰亭,此碑有明显的破痕,因为文革的时候红卫兵的破坏,现在的兰亭碑兰字缺尾亭字缺头。
很多人看到这路都有一个疑问,就是现在科技这么好,为什么没有修不完整,原因有二:让后人明白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记住这一历史教训,另一个是他的两个字是康熙皇帝所写,但是现在咱们可以仔细看这两字,已有明显的痕迹上来了,这是因为有许多游人听到这两个字是康熙写的,就要去摸一下,单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可以的,由于这个原因碑有被称为“君民碑”。
在此碑斜对面就是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及41位诗人举行了曲水流觞的地方了。“曲水流觞”之俗它是我国古代把除病根的一种仪式,远在秦汉、甚至更早就有了到了汉代,才确定是个节。每逢这一天平民百姓,帝王后妃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后来渐渐变成了现在的临水宴饮。那么当时王羲之举行的“曲水流觞”就是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当时42位诗人在活动之后坐在水渠旁边,在上游放置酒杯,任期随流而下,杯停在谁的前面那谁就得座诗,故称之,当时众多诗人当众,11人作诗两首,15人作诗一首,其余都被罚酒,王羲之当年就是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据传,过了此活动以后,王羲之也曾想写出比这序更好的作品但一直无法超越。在流觞亭里面有一幅扇形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活动情景,1981年,三月初三,浙沪两省的27位书法家云集兰亭,建议建立“兰亭书会”82年经浙江文联批准正式成立一因此现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举办兰亭书法节,中外书法家都要来此,饮酒咏诗。情况更胜当年。
第三宝就是兰亭的镇园之宝——御碑亭,此碑正反面都有书文,正面是康熙皇帝写的《兰亭序后面是1751年,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写的一首即事诗,正面《兰亭序》28行,324字,其中最为精华的是20个之字,各有不同,每个字的笔画字型都没有相似之处,此碑完整无缺,在这里原来住着几个医师,是他们的功劳,此碑有两个皇帝的书文砸了岂不可惜,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涂成白墙。
在上面写下了毛泽东的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面写了“毛泽东的送瘟神”词。因此得以保留完整。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在碑的一边就是王右军祠,此祠以王羲之的官衔命名的,在里面分别有廊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的临摹本,其中最像的是冯承素所临摹的神龙本,那么王羲之的真迹现在在哪儿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当年李世民非常喜欢书法,就命令人去盗取,去世的时候下了诏书说死后要一同埋葬,所以我们现在在这看到的是临摹本.
在兰亭每年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兰亭书法节,同时在景区附近还专门开设了书法艺术学校,假如您对书法赶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那边参观参观,当然也可以去学习学习,各位团友,时间过得好快,很快我们的兰亭书法之行即将结束,但愿各位在这儿旅游同时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同时小阳希望各位可以再次来我们绍兴玩,祝大家旅途愉快!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七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对外接待的当家景区之一。由于兰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地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兰亭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完全源出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不过曲水流觞比我们现代人多了一点自然,而少了一点人为控制,谁出节目,完全由水中漂着的觞来决定。淌水的小溪中有许多“港湾”式的小曲,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使出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就此诞生。《兰亭序》也称“禊帖”,还称“临河序”,非但文采灿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绝,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兰亭地方不大,但非常雅致,主要的景观建筑有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书法博物馆等。
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同是著名书法家,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据传,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碑侧鹅池是纪念性建筑,除与鹅池碑相呼应外,还同王羲之一生爱鹅有关。王羲之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因此也就有了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有鹅池建筑。
兰亭碑也称小兰亭,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中间有断痕。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相接,但旅游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曲水是留在地面上的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流觞指的是漂在曲水上的酒杯,临水而坐,一觞一咏组成了著名的曲水流觞。可以说,没有当时王羲之等人的曲水流觞活动,就没有《兰亭序》的诞生,当然也不可能有兰亭如今这样的知名度,曲水流觞应是兰亭景区的灵魂所在。曲水畔,常有风雅之人仿古流觞。
面对着曲水流觞处的建筑就是流觞亭,是纪念曲水流觞的场所,现建筑为清代所成。亭内陈列曲水流觞图、名家书作、当年曲水流觞所成诗文等。
御碑亭在流觞亭之后,为八角重檐结构建筑。亭内有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厘米,重1.8万公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石碑之一。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碑后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的《兰亭即事》。与前面的父子碑、君民碑一样,此碑被人们称之祖孙碑,同为兰亭景区的“三绝”。
右军祠在流觞亭的东侧。右军祠结构巧妙,四周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侧有池,池中有亭,亭旁架桥。祠内可观天、地、日、月、星五景,可赏唐、宋、元、明、清墨宝。右军祠常作为举行各种纪念和交流活动之地,尤其是书艺交流的重要场所。
书法博物馆在御碑亭后,过溪流石板桥便是。博物馆占地10亩,环境十分幽静,是展示我国书法悠久历史和陈列中外名家作品的地方。
天章寺位于兰渚山山脚,与兰亭隔溪相望。现在的天章寺因已毁多年,很少有人专程游览,但一些专业人士和兰亭有特殊情感之人,仍不忘前去实地浏览。
天章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曾为越中名寺。天章寺建成时间远远早于现在的兰亭,是当时兰亭建筑的一部分。天章寺虽然被毁,但大势依旧,屋基完整,环境清幽,值得一游。
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八十年代在日本当时很有影响的顶尖级画家高山辰雄曾经访问过兰亭,来绍兴的目的是为写生,原先计划三天的行程被延长至七日,其中有一个半天完全泡在兰亭鹅池的东侧草地上。那天,高山先生在兰亭之内转了一圈之后,对陪同人员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让我们什么事都别干,静静地坐着享受吧。”他一眼就看中鹅池东侧一块不大的草地,席地而坐,一直到公园关门他才不得不起身回到宾馆。
兰亭本身就是很有档次的园林杰作,而且是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富的园林,但对到达兰亭游览的人来说,除欣赏兰亭的景观之外,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兰亭建筑之外的大量的动人故事。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八
大家好!欢迎来到绍兴兰亭参观、指导。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绍兴兰亭的概况:想必大家都已知道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这是因为早在1600多年前,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1位文人雅士来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这是一种坐在曲水边饮酒赋诗的活动,在活动中王羲之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王羲之由此被尊称为了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了书法圣地,也成为历代书家朝圣之地。千百年来,兰亭原址几经兴废、变迁,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兰亭是清·康熙年间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的,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整个景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概括起来讲兰亭有四大特色,分别是:景幽、事雅、文妙、书绝。
鹅 池
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景点是“鹅池”。大家可以看到池边真的有几只大白鹅,相传王羲之非常的爱鹅,爱写鹅字,还自己养鹅。在绍兴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王羲之有一次在山阴道上散步,碰到一个道士赶着一群白鹅,洁白可爱的样子,王羲之非常喜欢,于是向道士买鹅,但道士早已认出是王羲之,故意不肯卖,而让他抄一本经书作为交换,结果王羲之竟然真的抄了一本《道德经》给道士,换取白鹅高兴而归。由此可见王羲之是多么爱鹅!或许有些人会问:“王羲之为什么会爱鹅呢?”王羲之曾经是这样表述的:鹅高昂着脖子以及全身洁白的羽毛象征了一种清高和洁白无暇的高尚品格,这也是他自身品性的一种写照;同时鹅的体态很优美,特别是游水的时候,对王羲之研究书法很有帮助,他认为握笔时食指高钩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如鹅掌拨水,把全身的精力贯注到笔尖;他还从鹅游水的体态美演变到了书法的线条美,如《兰亭序》中20个“之”字的写法就是根据鹅的姿态演变来的。所以王羲之非常爱鹅。
我们再看那三角亭下的鹅池碑,这块碑我们称之为“父子碑”。相传王羲之在绍兴做官时,有一次兴致勃勃的写下一个“鹅”字,刚准备写“池”字时,皇帝的圣旨到了,王羲之不得不搁下笔出去接圣旨,而在一旁观看的王献之趁此机会提起笔补写了一个“池”字,于是父子合璧。仔细看还真的不同,“鹅”字显得娟秀挺拔,而“池”字却较为粗旷、豪迈奔放,父子两人的书法风格有所不同。王羲之有7个儿子,王献之最小最有成就,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我们称之为“小书圣”。相传他写“池”字时才只有8岁。一会儿我们在接下去的景点中还会了解到关于他的一些故事介绍。
兰亭碑亭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兰亭第二个景点“兰亭碑亭”,也是标志性的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不过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碑上有所残缺,这是因为在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了多块,到80年修复时中间那块却找不到了,所以是经过修补,“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留下了遗憾。因为是皇帝的字大家不敢随意加补,只能这样隐约勾出,而且许多民众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我们给这块碑取了一个名字叫“君民碑”。
讲到这,许多人可能会问“兰亭”就是指这个亭子吗?其实兰亭并非特指某个亭子,而是一个地名。据记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曾在兰渚山下种兰花,兰渚山就在兰亭景区后面,春兰的故乡就在兰亭,所以这里有着悠久的种兰历史。到了汉代这里曾设置驿亭,就是传送公文休息的驿站,这驿亭被以兰花命名取名为兰亭,并作为地名流传了下来,至今这里仍有兰亭镇、兰亭村的称呼,当然兰亭还是因王羲之故事而出名的。据统计世界各地建有7个兰亭:北京2个,中国台湾2个,日本1个,宁波1个,加上绍兴兰亭。但是想必大家都知道,绍兴兰亭才是原汁原味的,其它都是仿造兰亭。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去看下一个景点。
曲水流觞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非常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大家可以看到面前有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这里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四个字。看上去是非常普通的景点,但它却包含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就是公元353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如东山再起的谢安,一代文宗孙绰等,大家围坐在曲水两边,“觞”是东晋时的一种酒杯,他们在酒杯里斟上一点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作诗,诗不成则要罚酒三觥(音:公)。“觥”是一种容酒器,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当然那时是米酒。在这个曲水流觞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赋诗被罚了酒,而王羲之作了2首诗也喝了不少酒。这次活动共赋了37首诗,汇集成《兰亭集》,大家推荐主人王羲之为这本《兰亭集》写序,王羲之欣然答应下来,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其书既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气,又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势,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整篇文章气度安详,笔调潇洒,神完气足,也称之为散文史上的千古绝唱。所以兰亭成为了书法圣地。如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中国兰亭书法节”,每年这时中外许多书法家云集兰亭参加书会,大家来此朝拜书圣,也要在这里模仿王羲之当年举行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的活动,那场景可真是热闹!
流觞亭
“流觞亭”是为进行“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的,歇山屋顶、青石台基、木雕门窗、四周环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筑。亭上匾额“流觞亭”三个大字为清·光绪年间江夏太守李树堂题。再看旁边的这副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这是绍兴著名书法家、兰亭书法会会长沈定庵先生所写,他的老师徐生翁撰文的。
走进亭,抬头还可以看到一块匾额题有5个字“曲水邀欢处”,其中“欢”字很难认,是欢乐的“欢”,繁体字草书的写法,此匾楷书与草书结合在一起较为特别。中间屏风上是一幅扇面作《流觞图》,是绍兴著名人物画家陈力农所创作,描绘出了当时王羲之他们曲水流觞的盛况,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下面的展柜里,我们可以看到“觞”的样子,它是由青瓷烧制的,旁边有两只小耳朵,所以又称“耳杯”,可以增加一点浮力并保持平衡,当然酒只能盛放少许,不能斟满,否则也是会沉的。我们再来看一下旁边的这几张展柜,里面陈列的是明·永乐年间所刻流觞图的拓片。图片共9张,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作诗的情景:“一十一人诗两篇成,一十五人诗一篇成,一十六人诗不成饮酒三觥”。而王羲之在亭中边看着鹅边写《兰亭序》。再看这一张;把人连同所作的诗一起刻下来,而没有赋诗的当然就是被罚酒的,一一对应。大家看,最左边的这人就是王献之,他怎么罚酒了呢?因为当时他还小,身为晚辈他不敢在长辈面前赋诗,因此只有喝酒的份。最右边的这人就是“东山再起”的谢安,他赋诗两首。中间这人就是孙绰,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他也赋诗两首。
我们再看一看屏风背后的这块木匾,文章内容就是孙绰(也叫孙兴公)的《兰亭后序》全文,但这字是湘潭人杨恩澍所书,他是清·同治年间绍兴府山阴县知事,书法文笔潇洒流畅,评价较高。旁边是中国书协顾问柳倩所书的对联:“曲水绕华筵,兰亭雨露添新色;流觞成雅集,翠竹萧疏忆古人”。
御碑亭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兰亭最重要的一个景点:御碑亭。亭中的碑我们称之为祖孙碑,因为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于1693年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于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祖孙两代皇帝同刻一碑,所以称为祖孙碑。这块碑已有300多年历史了,很多人不禁会问:“还是原碑吗?”回答是肯定的,“是清代原碑”。当然的确经历了很多劫难,如56年一次强台风,将清代木结构的亭子吹倒,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亭子是83年重建的。
但碑没倒,完好无损。而文革时也得以幸存,这要归功于医务工作者。当时,兰亭设立血吸虫防治所,驻扎着医疗队,那些医生们得到红卫兵要来砸碑的消息之后,想保护这块碑,于是想了一个好办法,大家连夜在碑上涂上了石灰,再用红漆在正面写上毛主席的《送瘟神》诗词,背面写上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最高指示在上面,红卫兵们当然不敢砸了,祖孙碑就这样幸存下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欣赏正面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这是《兰亭序》临摹本中现存最大的一个刻本。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篇《兰亭集序》,全文共324个字,王羲之写的时候是长的28行,而康熙因为竖碑格式变成了竖的13行,这篇文章想必大家也比较熟悉,高中、大学课本和《古文观止》中都有收录,称为书文并茂,属抒情散文,文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时间:“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岁在癸丑(癸丑年)暮春之初(晚春三月上旬)”。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聚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事情是“修禊事也”(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活动,就是曲水流觞的原始意义)。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既邀请了名士,也带来了儿侄,所以年轻年长的都来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描写当时的景色环境很美)。“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列坐曲水旁,虽然没有乐器的伴奏盛况)。“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但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足以畅叙内心深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也很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抬头看宇宙辽阔,低头看万事万物昌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纵览开怀,足以达到了视觉听觉的娱乐)“信可乐也”(实在是高兴啊!)到这里是文章的叙事部分,讲述了曲水流觞的情景。后半部分则为抒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之间相处,俯仰之中很快一世就过去了)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王羲之悲感人生之短,可谓乐极生悲。整篇文章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当然更主要的是书法,王羲之将他创造的妍美流畅的行书这一字体运用到这一文章中,将自己由欢乐到感伤的情感流露到书法中,同时又是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创作了《兰亭序》,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登峰造极。据说当时他是酒微醉时所写,第二天酒醒之后,多次重写,都达不到初稿的效果了。文章中有20个“之”字,7个“一”字和“以”“不”“为”虽然重复,但写法各不相同。所以兰亭序成为了王羲之的代表作,也奠定了书圣的地位,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让我们再来仔细看康熙的书法,康熙皇帝写得较为严谨,非常工整,显露出一派帝王之风,作为满人能将汉字书法写得如此之好,的确是位不简单的皇帝。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之”字,如第一行、第三行、第四行的“之”及最下面一排的3个“之”写法也是各不相同,可见康熙皇帝临写时是多么认真,当然他也
自认为写得不错才敢竖碑在这书法圣地。不过我还是要补充,有些内行人指出他也有败笔之处,有一个字没有写好,什么字呢?就是这个“一”字。全文共7个“一”,大家可以看看哪几个“一”不好,对了,倒数第三行和第六行上面的“一”字写得特别长,还有中间的这个“一”字又写得很粗,显得特别死板,因为书法上讲究“气意流动,脉络相通”也就是说字词之间要有一股气贯通,一会儿我们就可以看到王羲之的“一”字就非常灵活多变,而康熙皇帝的“一”字缺少变化,较为死板,还又长又粗,把字词之间的气也隔断了,文章布局被间断了,所以这个“一”字没写好。不过也有很多人为康熙解释:有些人说“他可能没喝酒”,有些人说:“笔画越少的字就越难写”。还是金庸先生说得好:“康熙是皇帝嘛,他一统天下,天下第一,当然这个‘一’有着帝王的霸气,又长又粗,他也就不会照着王羲之的写法了。”的确很有道理,康熙的《兰亭序》是有着一股帝王的气魄,包含在书法中,当然风格与王羲之不同,不过能写得如此之好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主题兰亭书院心得体会实用九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对外接待的当家景区之一。由于兰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地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兰亭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完全源出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不过曲水流觞比我们现代人多了一点自然,而少了一点人为控制,谁出节目,完全由水中漂着的觞来决定。淌水的小溪中有许多“港湾”式的小曲,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使出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就此诞生。《兰亭序》也称“禊帖”,还称“临河序”,非但文采灿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绝,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 兰亭地方不大,但非常雅致,主要的景观建筑有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书法博物馆等。
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同是著名书法家,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据传,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碑侧鹅池是纪念性建筑,除与鹅池碑相呼应外,还同王羲之一生爱鹅有关。王羲之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因此也就有了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有鹅池建筑。
兰亭碑也称小兰亭,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中间有断痕,为文革时所遗留。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相接,但旅游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曲水是留在地面上的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流觞指的是漂在曲水上的酒杯,临水而坐,一觞一咏组成了著名的曲水流觞。可以说,没有当时王羲之等人的曲水流觞活动,就没有《兰亭序》的诞生,当然也不可能有兰亭如今这样的知名度,曲水流觞应是兰亭景区的灵魂所在。曲水畔,常有风雅之人仿古流觞。
面对着曲水流觞处的建筑就是流觞亭,是纪念曲水流觞的场所,现建筑为清代所成。亭内陈列曲水流觞图、名家书作、当年曲水流觞所成诗文等。
御碑亭在流觞亭之后,为八角重檐结构建筑。亭内有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厘米,重1.8万公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石碑之一。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碑后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的《兰亭即事》。与前面的父子碑、君民碑一样,此碑被人们称之祖孙碑,同为兰亭景区的“三绝”。
右军祠在流觞亭的东侧。右军祠结构巧妙,四周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侧有池,池中有亭,亭旁架桥。祠内可观天、地、日、月、星五景,可赏唐、宋、元、明、清墨宝。右军祠常作为举行各种纪念和交流活动之地,尤其是书艺交流的重要场所。
书法博物馆在御碑亭后,过溪流石板桥便是。博物馆占地10亩,环境十分幽静,是展示我国书法悠久历史和陈列中外名家作品的地方。
天章寺位于兰渚山山脚,与兰亭隔溪相望。现在的天章寺因已毁多年,很少有人专程游览,但一些专业人士和兰亭有特殊情感之人,仍不忘前去实地浏览。
天章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曾为越中名寺。天章寺建成时间远远早于现在的兰亭,是当时兰亭建筑的一部分。天章寺虽然被毁,但大势依旧,屋基完整,环境清幽,值得一游。
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八十年代在日本当时很有影响的顶尖级画家高山辰雄曾经访问过兰亭,来绍兴的目的是为写生,原先计划三天的行程被延长至七日,其中有一个半天完全泡在兰亭鹅池的东侧草地上。那天,高山先生在兰亭之内转了一圈之后,对陪同人员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让我们什么事都别干,静静地坐着享受吧。”他一眼就看中鹅池东侧一块不大的草地,席地而坐,一直到公园关门他才不得不起身回到宾馆。
兰亭本身就是很有档次的园林杰作,而且是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富的园林,但对到达兰亭游览的人来说,除欣赏兰亭的景观之外,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兰亭建筑之外的大量的动人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安执勤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13篇)
- 2023年美丽南方心得体会范本(模板12篇)
- 联建共创心得体会如何写 联建共建工作总结(四篇)
- 联建共创心得体会如何写 企业联建共建心得(五篇)
- 主题高级授衔心得体会如何写(三篇)
- 最新走访学姐心得体会范文(实用8篇)
- 扫清洁心得体会和感想(实用11篇)
- 2023年任职岗位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17篇)
- 2023年校园凌辱心得体会精选(汇总9篇)
- 心得体会李书记范文(汇总1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有关自来水公司更换水表的通知范文范本(5篇)
50下载数 182阅读数
-
2023年社区科普活动方案范文(模板9篇)
30下载数 282阅读数
-
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报告(精选9篇)
34下载数 600阅读数
-
2023年财务人员自我评价简短(优秀14篇)
31下载数 605阅读数
-
员工对领导评语(大全10篇)
50下载数 730阅读数
-
中国航天英雄个人事迹(模板12篇)
32下载数 860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