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 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范文(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1:26:55 页码:9
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 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范文(七篇)
2023-01-09 11:26:55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一

1.学习环保方面的科学知识,主动增强环保意识,人人争当环保知识宣传员。

2.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持空气清新。

3.不随意践踏或攀折花草树木,保护学校或村庄等公共环境。

4.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紧水龙头,提倡一水多用。

5.不乱扔废旧电池,少用一次性制品,像餐巾纸、塑料袋、一次性木筷等。

6.保护水资源,不向池塘河流里扔垃圾。

7.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吃野生动物,不让家长去野外打掠野生动物。

8.生活中使用节能用具,像节能灯等电器。建议家长使用绿色环保,健康型的家电和装饰材料。

9.使用无磷的洗涤制品,不乱泼脏水,减少污染。

10.生活中提倡购买绿色食品。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遵守和宣传环保知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地更绿!请大家积极响应我的建议!

建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2022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二

亲爱的全体少先队员们:

你们好!

你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环境日益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眼中的绿色逐渐减少,天空渐渐披上灰色的外衣,河水越来越浑浊。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我向你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植树、养花、种草。每位少先队员都可以拿自己的压岁钱去果园认领一棵小树苗,利用屋前或屋后的空地植树、养花或种草,这样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

二、大家要认真阅读环保书籍,每个少先队员要通过阅读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向身边的人宣传,让大家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更好地保护环境。

三、清理小河。我们可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空闲时间去清理小河里的淤泥和垃圾,疏通河道,使河水流动,变得更加清澈,还小鱼、小虾们一个美好的家园!

四、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燃料,共同保护地球的有限资源!

少先队员们,大家觉醒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护好自己,希望大家能做好以上几点。

廉江市第六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22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三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真挚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将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教学前,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因而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兴趣。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1、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2、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在课堂上,学生在听老师介绍完以后,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特别是在让他们谈谈今后该怎样保护地球时,他们都有话可说,而且说得很切合实际。如果没有补充有关生态灾难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效果就不会这么明显。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到位。

3、文章中语言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体会不够到位,如:“本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课后,我想与其用讲解、换词的方法,还不如先引导学生用“本来、至少”等词造句,再来讲句子的意思,也许学生的体会就比较深入。

2022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四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一个跟你们差不多大年纪的学生,今年刚上六年级。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同在一片蓝天下,珍惜地球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宇宙中,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里,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另一个星球。所以,我们不能指望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

现在,有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去破坏地球,比如:毫无节制的用水、肆虐地砍伐树木、过分地开发耕地、无止境地排放污水……可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同学们个人简历,地球是无私的,她慷慨地向人类提供资源,但是这些资源一但枯竭,人类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我们是地球的未来,如果我们这一代不保护地球和地球资源,那么,我们人类也将会灭绝。同学们,我建议你们节约一张纸、少用一滴水,让她更美好!

如果你以前浪费了很多资源,那么请一定要记住我的建议:节约一张纸、少用一滴水!

2022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五

一、活动背景:

据科学家预测,人类如果继续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破坏的话,到20xx年年全世界因环境恶化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会达到1亿人,50年后的北京将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冬天,一年大多数时间气温都在35度以上,20xx年日本的九州岛将会淹没在是水中,而纽约市沿岸的海水会高出海平面9米。

“地球一小时”作为提高公共环保意识的一项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其旨在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组织的一个小动作将会给他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小改变就会带来大影响。

“地球一小时”的节能理念,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必要的电源。一小时,让改变发生。

二、活动目的:

1、让大学认识和了解自然环境状况,并从中领悟、体会,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

2、通过对“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了解,参与以及反思来提高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参与能力。

3、宣传环保,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环保的队伍中来。

4、引导师生将熄灯一小时的'习惯转化为一个改变境的一个承诺和实践行为。

三、活动主题:地球一小时

四、活动口号:环保黑暗一小时,节能光明你我他。

五、活动时间:

前期宣传:20xx年3月23日-20xx年3月29日

签名活动:20xx年3月29日10:30-11:30

晚上表演:20xx年3月29日19:30-21:00

熄灯时间:20xx年3月29日20:30-21:30

六、活动地点:友鸣潭时代广场

八、成立相关组织:

为了更好的促进“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的顺利进行,特成立相关小组,负责本次活动的所有工作安排。

九、活动准备阶段:

1、宣传阶段:

(1)3月23日由宣传组将宣传海报粘贴到文鼎楼、博远楼、新校区食堂等地方。

(2)3月25日~3月28日组织志愿者到明德门、食堂等学生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3月28日到新校区食堂门口发放倡议书。

(3)引导成员通过qq、微博等形式向广大同学进行宣传。

2、设备租借及物品购买阶段:

(1)3月27日由租借、采购组找借到一整套音箱话筒设备,两台相

机,一整套投影设备,五张桌子,一条板凳,40个塑料椅子,两块展板,一顶帐篷。

(2)3月25日由租借、采购组采购环保蜡烛60支、荧光棒100支、便利贴5本、签字笔10支、中性笔10支、饮用矿泉水一件,小纪念品若干。

3、资料准备阶段:

(1)由宣传组在3月22日前完成海报(一张120cm*100cm、3张80cm*60cm)、刊报(2张,手绘)、倡议书(100份)的制作并打印出来。音乐准备(《你好吗,地球》《环保之歌》《留住蓝色的地球》《手牵手》),环保资料准备并做成幻灯片。

(2)展板设计:

展板一 展板二

4、联系阶段:

(1)由外联组联系宿管中心在3月29日20:30~21:30熄灭所有宿舍灯、联系后勤处关闭部分路灯配合活动的进行。

(2)由外联组联系校院系的领导,获得校园领导的配合与支持,邀请学校领导参加3月29日晚上的晚会。

2022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六

第一集――火山爆发:

本集讲述了地球的火山将为我们解释地球内力的作用使之大陆移动,并创造了地球产生生命的必要的条件。火山改变了地球的地貌,使地球不再被海水覆盖。它创造了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火山和地球相互依靠,它给地球生物带来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第二集――大气层流:

本集为我们讲述的是大气层的重要性,告诉了我们在1960年8月16日有一位部队飞行员(joe)前往太空的边缘。展示了同温层中的大气层,我们美丽的地球。本集还为我们讲解了雷电的形成,空气的对流等。

第三集――冰川融化

本集以阿尔卑斯山为开头,告诉了我们要研究冰川的最好地方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给我们展现了冰花的美丽,当冰花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自然界令人敬畏的景象。冰川是最具有动能的,它变化莫测,冰下是一个消失了超过一千万年的世界,它有可能是我们未知的物种起源之一。冰川与我们的世界息息相关。冰使一种叫片岩的硬岩床暴露出来,它可以挖出坚硬的地基来支撑大楼,冰层就像有生命一样冰层里面充满了水,这样才解释了冰层是流动的。

第四集――海洋涌动

海洋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观,它占据了我们世界5/3.,它的力量不可估量,就像海浪,海浪其实是由一阵微风吹起的几片涟漪。还为我们讲述了大西洋里的巨大潮汐,当月球、太阳与地球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创造了巨大的海洋景观。也为我们讲述了海浪的惊人威力。。.

第五集――稀有行星

我们的星球是太阳系里中独一无二的,甚至在宇宙中也是这样,地球为何何如此特别?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一样为生命创造了完美的生存条件?

这个看似完美的星球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人类。问题是,它会活下去吗?

本集为我们讲述了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地球的独特性。针对到目前为止,我们从太空中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在片中我们回到了我们地球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在地球刚刚形成几百万年后的一天,据分析,那时候地球有一个孪生星球,叫西亚。西亚有着与地球近似相同的轨道,这一天两个星球相撞,西亚被毁灭了。只留下一些残留物,这就是再创造复杂生命存活条件的重要第一步,因为地球吸收了他的孪生兄弟的物质。这样才逐渐的成为了更大的星球,增加了地球的重力。因为这样大气层被牢牢的抓祝再借此大气层,提供了我们这些生物的一切一切。

2022地球简史心得体会报告七

上完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本课以两幅精美的华三川唐人诗人画(参考课件)为导入,两幅画分别两首他们小学时背的滚瓜烂熟的古诗《古风》和《静夜思》,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习状态。两首诗一首描绘的是烈日炎炎的中午,一首描绘的是虚无缥缈的黑夜,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地球的自转!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现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不断交换的现象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2、课堂上能够从多角度关注学生

(1)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六十几名学生在个体上是存在差异的,我在本节课问题的设置上难易结合,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兴趣,很有可能一个简章的问题会让一个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个人材。

(2)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例如学生在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从方向、围绕中心、周期、地理意义等几个方面入手。使问题更加清楚、简洁。

(3)课堂我注重了活动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地球自转的特点;探讨地球公转的特点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习更有动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在平时太缺乏课堂探究的机会,已经养成了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的习惯,喜欢老师把知识都总结出来,自己只要记下来就万事大吉,不愿也不会动脑,懒得动脑,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2、由于探究活动时间偏短,导致重点知识点强调不够到位,课堂检测仓促。学生能够理解的东西效果还好一点,对于一些暂时不要求理解的如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规律及因此形成一年的四季以,再如五带的划分依据中的有没有极昼极夜等,从学生课后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容易混淆。

3、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分成两个课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短了,建议可以分成3个或者更多的课时。因为学生如果在这个地方纠缠不清,对于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4、难点还没能很好的突破,如太阳直射点还没能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还有其他的很多难点,学生作业情况反映了几个易错点:节气写春夏秋冬;自转方向不会画;公转自转混淆;公转图没画好等,表明许多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掌握本课的内容知识,只是靠记忆。

这部分知识内容重要,又多,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感觉,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我在这一点上作的不太够,由于害怕时间不够,总是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观察的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想在以后教学过程,应该多增加讨论活动,让学生享受合作研究的快乐,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体现思想教育。通过学生分析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要让学生学会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经纬网的定位作用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我针对此现象,通过学生座位表这一身边的事物来迁移到经纬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起这部分知识。

从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上课前要看透教参,并深深地领悟其中,而且要多多听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营养,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